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學習道德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21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5.11K

學習道德經心得體會範文 篇1

老子《道德經》是一部灰常好的中華珍寶,包含了豐厚的人生哲理。還記得小時分跟著他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時分還不曉得這是出自何處,更別說是什麼意義了。時過幾載,再次看這部道家代表鉅作,固然還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學習道德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21篇)

《道德經》倡導慾壑難填、無為而治。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化史上的聰慧寶典中吸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華。當今社會科學興旺,社會經濟高速開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肉體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我想我們更應該從老子的《道德經》裡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則,不與世俗同流合汙,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到達虛靜的狀態,才會時辰堅持狂妄自大、不驕不躁的作風,才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務實效。

人們常說:讀史而明鑑,讀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無為思想並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為,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為,而有作為。只要“不妄為”才幹更好地有所大作為,也就是說“不妄為”是有所作為的保證。什麼是“有為”呢?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義務,就是“有作為”。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經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淨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說: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道德經》可謂言簡意賅,一字千金,字字無動於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見老子紮實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來的寫作技巧及慘絕人環的創新才能。實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經典事例,點睛之筆,妙筆生花,意境深遠,呼應前文,昇華主題,把作者本人要表達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無限打動和難過,有渾然天成之感,實乃文章中之極品,古文中之絕筆!

學習道德經心得體會範文 篇2

林語堂曾說:“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七年級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我想這也是每一個人讀《道德經》的感受了吧。

其實每個民族都會有智者,會站在人群前面,站在天地之間把他所能看到的世界告訴給他的每一個人。告訴後人,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我們要怎麼樣才能活得更好,更長久,如何才能不被別人,被自己滅亡。而老子便是這樣子的一位智者。

老子將一切歸咎於“道”,他認為道是宇宙的本體,世間萬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於是我們後人再次基礎上理解的“道”便是——道是混沌是無極,由此生出鴻蒙之氣,內含陰陽,再生而為天地人三才,進而構成世間萬物。但是老子又說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就是說道是不能用語言所說出來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就是天道關係。

“道”生萬物,但是“道”亦為虛幻。在恍惚虛幻中,它含萬物之影象;有含形色之實體;其實老子的“道”,就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它先於天地而生,周而復始。今天,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科學家們也證實了自然界的發展是有規律的,它存在於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軌跡執行。人們能夠用一定的方法去認識它、體驗它、並按照客觀規律改造它。由此觀之,老子在《道德經》中就已經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這比之西方近現代的理論學說早了兩千多年。

老子的“道”,寓意精深,無法企及。使得我們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觸及他深刻的思想。而老子所提倡的“徳”也被為後世奉行為處世哲學。

“道”是事物固有的規律,是神祕難測而又隱蔽在事物內部的東西,是不可理喻的東西,是不可及的。而“德”則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們認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種人為行為,是可以理解接受的,是人們可及的。

“德”不是我們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備的世界觀、人生態度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他講究“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上善若水” “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讚美水,認為水之德是最近於聖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聖人”,是道的體現者。五行之體,水為最微,處於最末。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卻常德眾之先。以不爭而爭,以無私而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卻無取於萬物,並且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溼的地方。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水有其種種美德堪比聖人,堪謂之“道”。但是在現實社會中,人人都往高處走,難免競爭,有競爭就有爭鬥,有爭鬥自然就有流血犧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潤萬物而不居功自傲,清淨無為而又無所不為。“上善若水”,就是一種開朗樂觀的人生態度。一種修德的必備境界,一種養身之術。我們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們離道就更近一層,更能體會到人生的終極哲理。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一言道破天下之事,看破人生之理。世上本無善惡貴賤,人與人本無爭鬥之意,天地萬物本和諧融洽。但由於世人皆需追逐自己所需,覓求自己生存發展之本,於是不斷於天地之間人世之中苦心經營、算計不已,一切仁義與邪惡也相反而成。天地本無成人與害人之心,但卻造就人際錯綜複雜,世間本無聖人之現,但卻成就社會等級。一切本自然,但卻一切又進入繁雜之社會,天地萬物、聖人百姓本自然相處,無私無公、無善無惡;卻人與人終究擺脫不了關係往來,免不了融於社會,因此一切紛爭痛苦皆至。一切人之所想,一切人之慾,一切人之願,一切人之求,但所有種種皆需要人自己內省不已,都需要自己能夠達物達人進而才能達己。

當然每本書都有瑕疵,《道德經》也不例外,他最大的弊病在於過於虛幻,有種避世的消極狀態,在現代競爭激烈的社會裡,這種消極狀態斷然是不行的。但是隻要我們採擷其長,也會有不少的收穫。

讀罷此書,掩卷暇思,不禁歎服古代人民對自然崇高的敬意,對人生透徹的洞悉。這樣如璣似玉的文字,清新暢懷的生活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論,雖不盡善盡美,也無可顛覆了。

又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層次不同,領悟的道就有區別。道法自然,道亙古不變,看的就是不同人不同心境的理解。讀此罷,書受益良多,無以為饋,願共享此書之精華。

學習道德經心得體會範文 篇3

《道德經》是一本關於宇宙人生哲理的書,包含唯物主義,自然無為,天地不仁的哲學思想,被譽為“道學之精髓,哲學之先本”。《道德經》能啟迪人生智慧,就算是放到今天,依然能從中得到一定的借鑑。

《道德經》全書只有五千字,所以又名《五千言》,主要圍繞著“道”、“德”來詳細闡述各個學科的深刻道理。內容非常豐富,可謂包羅永珍,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社會人生。古時候很多思想的基礎都來自老子的思想,我們現在社會的很多人都喜歡讀《道德經》,這也體現了這本書的極大的魅力。《道德經》中闡述了很多思想、理論,其中物極必反的道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想想幾千年前的老子能理解的這麼透徹,這著實讓我吃驚。物極必反指的是事物發展到了極端就會朝相反的方向發展,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也是人生的大智慧。古代王朝每一個都經歷了初期創立、巔峰和沒落,這跟帝王的統治有很大的關係。當帝王窮奢極欲到一定的程度時,人民被欺壓到一定的程度,都紛紛起來反抗,推翻統治。同樣的',當一個人恃才傲物到了極點的時候,往往會招來禍患。老子告訴我們,做人做事要有分寸,不可過分,一旦過度就會出問題。這是歷史規律,人生哲理。

我們讀《道德經》就是想從先哲那裡學習人生的智慧,提高個人的格局,走好自己人生路。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學習道德經心得體會範文 篇4

老子《道德經》的另一個廣博在於任何人讀之可以感悟出個體自己領域內的內涵和外延,也就是每個人都可以讀出自己貼切的答案和個體標準。

以上是從巨集觀上對《道德經》的感受。而在微觀上,老子對自然存在、科學、宇宙守恆、人文、國家管理、戰爭、人性、生命、名利、權位甚至物理都有自己獨到精確和細緻的認識。

下面對《道德經》的某些段落、重要的文句與自己的觀念給出個人的感受:

(1)首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章)

“道”可以泛指,自然的方面可以指自然規律,如:星系的運動軌道,物質的自然混成及固有的運動軌道和方式;人文方面可以指人道、道德、人類發展的自然規律。

“可道”是指出宇宙自然規律的確定性和因果關係。也就是宇宙的自然規律的可以被人類認可和確定的現象。

“非常道”又指出人類一旦用言語文字來表達就存在著不確定現象。用物理的觀念來分析就可以認為是一種動態的存在使一切都不確定。也可以認為是指出人類的有限性而難於道出自然界的全部或準確的自然動態。

“名可名”就是人類對一切現象的命名,名可名是老子認可了人類思想活動對自然的命名。另一方面,又用“非常名”區分了“人類的名”和“自然的不可名”。

所以這樣的一對排比句道出了宇宙無常和人類有常的界限。前面簡單的6個字“道可道,非常道”就道出了人類不同參照系下的各種理論體系的存在是一種自然存在的現象。

(2)“無為而無所不為”是一膾炙人口的名句。

無為,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規律的事情。當你不做違反自然和違反社會規則的事件時,你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無所不為。當然,在這裡對“什麼是違反自然和社會規律”的“無為”事件的判斷是必須具有各種層次的經驗和高度智慧。

舉一些在自然低層次且簡單的例子;例如:你不會游泳,就不要隻身跳入海里。不跳海就是一種“無為”。這種不跳入水裡就是一種經驗的“無為”,而這種無為會給你的生命存在帶來關於該問題的保障,這種保障就是一種變相的“無所不為”。上面舉的例子是較為簡單而淺顯的例子,任何人都可以根據經驗給出相應的、各種參差不同層次的“無為”和“無所不為”。

(3)人發地,地發天,天發道,道法自然。(25章)

這是一句用大小來定性宇宙存在的相互包容順序,特別是老子在那個時代能夠發現出了我們所看到的天被“道”所包容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宇宙觀,讀後感《老子道德經讀後感》。更有對宇宙的存在給出了終極的自然存在觀,而不是給出“神造”的自我臆測,這也是當時時代難能可貴的自然客觀存在觀念。

在這一章裡,還有一句話是“人也大”,這一句主要是對人類精神偉大的特指,換句話,可以認為,人類的精神思維世界可以包容天地而存在。

(4)戰勝以喪禮處之(31章)

老子在強兵反戰與孫子的戰略思想同出一轍,是以不戰而勝為上上,而戰勝以喪禮處之。說明老子對生命的尊重和不得以而為之的戰爭策略。

(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42章)

在這一句話裡,是很有趣和抽象的。本解突出用現代物理的思路與之對應。為何老子認為三生萬物,是說明老子認可這個宇宙是隻有三樣最基本的東西嗎?那麼,尋找這三樣事件與現代物理學對應的是什麼?就個人的分析就是“運動”、“空間”、“自然力”這三樣;可以認為萬物都是這三個事件組織而成的事件,沒有更多於這三樣的東西存在。這是對三生萬物的物理分析。

從此可以推出,二生三的物理意義。“二”就是“動”、“力”這二個事件的存在產生物質的“三”。三就是萬物。再往上推,“一生二”中的“一”指的是整體的宇宙,就是我們這一個宇宙,而宇宙是產生動、力這“二”個現象的根源,從物理學的角度分析,進一步可以認為動力互相轉換是自然存在的因果關係。

最後,老子認為,道是宇宙存在的基本源頭,也可以認定在自然角度上這個道是指特定的運動軌道。在人們對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認為他的道,因此把他稱為“道家”。其實,對於德,是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個主要元素。德產生道和道產生德是互存的兩個基本元素,這也是81章用《道德經》命名的一個主要內涵。與之對應的是物理學上的《動力學》;可以認為道是由德決定的。對應於運動軌道是由力產生的物理現象。任何軌道如:導彈的執行軌道,物體的運動軌跡都脫離不了力的作用。也就是道是被力所決定的因果關係。反過來,力是由運動的道所產生的現象是人類難於直觀覺察到的事件。關於這一點,將來的物理學定會給與正確的認識。因此,巨集觀地可以認為道德經可以對應於動力學,這是從物理學方面給與抽象觀測的認定。由於當時動力學沒有得到普遍的認識和推廣,把“德”對應於“力”對於我們分析老子的自然科學觀或許會有點牽強附會。

然而,在社會科學方面,道德更多的是指人類社會的基本規範。由於人類更注重於社會問題,因而在社會上指人類遵從的社會公德是一種道。在人類道德方面,老子在社會公德提出了比孔子“以直報德”更高層次的“德”是“以怨報德”,關於這一方面的分析範文有很多的解釋更好,我就不在這裡進行更多的瞎扯。

另外老子對於宇宙自然的相對性、物極必反、中庸之道、道無常、柔弱剛濟、處事處世、大小上下、重輕強弱等等相對、絕對的分析都能給出最大參照系的分析和包容,甚至對不確定性、悖論的數學物理關係都能給出抽象的合理分析,這種分析雖然不能給出方程的確定性,然而卻能指出方程的不確定性問題。也就是他當時的思維可以直達物理學目前的最高境界“不確定性原理”。

總而言之,《道德經》是在哪個時期,甚至在當代仍然不失為一部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直至“天人合一”的簡明而客觀的經典著作。

學習道德經心得體會範文 篇5

林語堂曾說:“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七年級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我想這也是每一個人讀《道德經》的感受了吧。

其實每個民族都會有智者,會站在人群前面,站在天地之間把他所能看到的世界告訴給他的每一個人。告訴後人,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我們要怎麼樣才能活得更好,更長久,如何才能不被別人,被自己滅亡。而老子便是這樣子的一位智者。

老子將一切歸咎於“道”,他認為道是宇宙的本體,世間萬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於是我們後人再次基礎上理解的“道”便是——道是混沌是無極,由此生出鴻蒙之氣,內含陰陽,再生而為天地人三才,進而構成世間萬物。但是老子又說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就是說道是不能用語言所說出來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就是天道關係。

“道”生萬物,但是“道”亦為虛幻。在恍惚虛幻中,它含萬物之影象;有含形色之實體;其實老子的“道”,就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它先於天地而生,周而復始。今天,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科學家們也證實了自然界的發展是有規律的,它存在於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軌跡執行。人們能夠用一定的方法去認識它、體驗它、並按照客觀規律改造它。由此觀之,老子在《道德經》中就已經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這比之西方近現代的理論學說早了兩千多年。

老子的“道”,寓意精深,無法企及。使得我們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觸及他深刻的思想。而老子所提倡的“徳”也被為後世奉行為處世哲學。

“道”是事物固有的規律,是神祕難測而又隱蔽在事物內部的東西,是不可理喻的東西,是不可及的。而“德”則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們認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種人為行為,是可以理解接受的,是人們可及的。

“德”不是我們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備的世界觀、人生態度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他講究“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上善若水” “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讚美水,認為水之德是最近於聖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聖人”,是道的體現者。五行之體,水為最微,處於最末。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卻常德眾之先。以不爭而爭,以無私而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卻無取於萬物,並且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溼的地方。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水有其種種美德堪比聖人,堪謂之“道”。但是在現實社會中,人人都往高處走,難免競爭,有競爭就有爭鬥,有爭鬥自然就有流血犧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潤萬物而不居功自傲,清淨無為而又無所不為。“上善若水”,就是一種開朗樂觀的人生態度。一種修德的必備境界,一種養身之術。我們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們離道就更近一層,更能體會到人生的終極哲理。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一言道破天下之事,看破人生之理。世上本無善惡貴賤,人與人本無爭鬥之意,天地萬物本和諧融洽。但由於世人皆需追逐自己所需,覓求自己生存發展之本,於是不斷於天地之間人世之中苦心經營、算計不已,一切仁義與邪惡也相反而成。天地本無成人與害人之心,但卻造就人際錯綜複雜,世間本無聖人之現,但卻成就社會等級。一切本自然,但卻一切又進入繁雜之社會,天地萬物、聖人百姓本自然相處,無私無公、無善無惡;卻人與人終究擺脫不了關係往來,免不了融於社會,因此一切紛爭痛苦皆至。一切人之所想,一切人之慾,一切人之願,一切人之求,但所有種種皆需要人自己內省不已,都需要自己能夠達物達人進而才能達己。

當然每本書都有瑕疵,《道德經》也不例外,他最大的弊病在於過於虛幻,有種避世的消極狀態,在現代競爭激烈的社會裡,這種消極狀態斷然是不行的。但是隻要我們採擷其長,也會有不少的收穫。

讀罷此書,掩卷暇思,不禁歎服古代人民對自然崇高的敬意,對人生透徹的洞悉。這樣如璣似玉的文字,清新暢懷的生活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論,雖不盡善盡美,也無可顛覆了。

又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層次不同,領悟的道就有區別。道法自然,道亙古不變,看的就是不同人不同心境的理解。讀此罷,書受益良多,無以為饋,願共享此書之精華。

學習道德經心得體會範文 篇6

《道德經》,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傳為戰國時期楚國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說代表了他對當時政治的反對,和傳統政治社會制度的反對。

《老子》的文體,不像是《論語》那樣的語錄集,也不像一般意義上的“文章”。全書約五千字,是由一些簡短精賅的哲理格言組成。各章節大致有必須的中心或連貫性,但結構並不嚴密,前後常見重複。各章的先後順序也不能準確地確定。《老子》中的語言沒有太多的修飾,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奧而深刻,需要反覆的體會。牽涉個人立身處世的準則。

《老子》又稱為《道德經》,是因為由“道”、“德”兩部分的論述組成的。道的部分是老子關於道的論述。德的部分是老子關於仁義、禮信的論述。

一、老子對道、德的理解。

1、老子把天地萬物之生的總原理稱為“道”,並且老子認為道的作用,是沒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萬物之所以成為萬物的原因就在於道。《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老子對“道”的一個總的理解。

在老子看來,“道”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恍恍惚惚的東西。道,無形無狀,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為“萬物之始”,是一個終極實在,是萬物的根源。並且在本質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說的,不能以任何物件來限定它,我們也很難將其特性用語言表達出來。而老子對“道”的稱謂也有很多,包括“無”、“樸”、“一”等。道是一種無限的、無終止的狀態,是一切事物產生的源泉。“道”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處在永遠不停息的,流轉與變遷的過程中。“道”還能夠視作陰陽、剛柔等兩相對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轉化。

在“有”、“無”這兩個概念上,老子認為無是對於具體事務的有而言的,所以無並不是零或什麼都沒有的意思。“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老子對於道“無”的外表的形容。

2、道為天地萬物所以生的總原理,不是指具體的事物而言的,而“德”為具體事物生的原理。

在老子看來,德是道寓於具體事物的表現,也就是說德是物體從道那裡得到,而能夠成為事物的原理。“道生之,德畜之”,這句是老子對於道與德之間的關係的論述。在老子看來,物體的具體表現是“形”,而物體之所以能夠成為物體本身,是道德兩者作用的結果,也是自然作用的結果。

二、老子宇宙事物的變化的看法。

老子認為,事物的變化規律能夠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能夠稱為“常道”。而從常道內除的“德”,能夠稱為“常德”。而稱道為“無”,就又能夠稱“常無”;稱道為“有”,又能夠稱為“常有”。老子認為“知常為明”,明白明白“常”的人,依常來規範日常的行為,不輕易為自我謀私利,就能夠稱為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則又能夠稱之為“襲明”,或“習常”。而如果我們不明白宇宙間事物變化的規律,而違背規律,任意而為,是不利於事物的正常發展。

而事物的變化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即當一個事物的發展如果到達了極點,則必然會向事物的相反方向發展。老子稱為“反”或“復”。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和“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這樣的論述。

三、老子在為人處事的做法上的觀點。

因為一個事物的發展至極點,必然會向其反面發展變化。所以要能維持它的發展而不至於變為它的反面,就必然要先了解它的反面,在發展過程中不讓其到達極點。有人說老子的哲學是強人的哲學,他教導強者要收斂光芒,以弱居之。這是老子正反兩面會互相轉換的理論的運用。如三十六章雲:“將欲翕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自居於弱勢、靜態而堅持一種彈性,促使敵對一方向膨脹、誇張發展以至成為脆弱,即產生盛衰的對轉,這確實是看得很深。

老子強調“不盈”、“不爭”、“致虛極,守靜篤”,“柔弱勝剛強”。老子的這一原則叫做“無為而無不為”,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順其自然地去做。老子主張“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就是說,學習知識要積累,要用加法,步步肯定;而把握或悟“道”,則要用減法,步步否定。老子認為,真正的智慧,必須從否定入手,層層除去表面的偏見、執著、錯誤,穿透到玄奧的深層去。也就是說,應對現象,要視之為表相;得到真理,要視之為相對真理;再進而層層追尋真理之內在本質。

四、老子對仁義、禮的見解。

不一樣於儒家學派的觀點。《老子》十八章說:“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意思是說:大“道”被廢棄之後,才有所謂“仁義”。出現了聰明智慧,才有嚴重的虛偽。家庭陷於糾紛,才有所謂孝慈。國家陷於昏亂,才有所謂忠臣。《老子》三十八章說:“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但不是說老子視就反禮,因為禮有形式與資料兩個層次,老子所反對的是禮的形式,即反對形式複雜的禮儀條規。

在老子看來,我們所講的仁義和倫常,都是因為“道”喪失的結果。並且僅有在大道荒廢、國家混亂和家庭不和的時代,仁義禮法才會成為社會的需要。所以老子認為應當廢止禮貌和仁義,從小康社會回到“大道之行也”的“公天下”時代,即沒有邪-惡,不需要道德規範制約人們行為的,真正充滿道德、仁義、孝慈、信義的小國寡民時代。小國寡民的社會是老子的夢想社會模式,在這個社會中人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學習道德經心得體會範文 篇7

讀了《道德經》之後,最大的感受還是來自於心靈深處某處的弦被觸動,。“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我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我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我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我。可是僅看當今社會,能做到將自我置之度外的又有幾人呢寥寥可數,高速膨脹的經濟時代,讓更多的人在利慾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說,這是社會的可悲,更是我們不願看到的。

《道德經》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讀去理解,你會發現當中的道理我豈是區區五千字便能概括的。

老子注重人的無為思想,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提高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無為論就應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無為思想用在為人處事的觀點上來看,便是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3)作為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用不多的字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及社會觀、人生觀的基本思想。雖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詩體的語言,有些晦澀難懂,但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它絲毫也可是分。我對《道德經》的理解主要是講求“無為”,“尊重規律”。

第一段“道可道,十分道,

名可名,十分名。”是說作為世界本源的道是能夠用語言來形容的,但並不是永恆的。“名可名,十分名。”說的是能夠稱呼的名不是恆常的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是說天地剛剛呈現時是沒有名的,萬事萬物逐漸出現時才有了各自的名(但並不永恆)。“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經常在沒有欲求時來探究它的奧妙,有的時候探究它的倪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是說有和無這兩方面都同出於道卻有不一樣的名稱。“同謂之玄”都同樣能夠被認為深遠微妙,難以把握。“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那裡指的是這種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這一段作為《道德經》的起始,詳細闡述了老子對規律的理解。在《道德經》裡,道指的就舒律。而道家思想對規律的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所控制的。”對待規律的根本態度是“充分尊重規律,然後才是利用規律。”這是一種十分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十分有計劃、有科學根據的,它不僅僅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中國的範圍。

老認為堅持按規律辦事,一切都會順利,而違背規律會得到大自然的懲罰。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這樣闡述的:“昔之得一者”古來大凡按規律辦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這句話承接上句舉了很多例證明尊重規律的好處。上天尊重規律能夠清澈,大地尊重規律能夠安寧,神靈尊重規律能夠帶來安寧,河流尊重規律能夠水滿,自然界萬事萬物尊重規律就能夠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規律就能夠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說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會爆裂,大地不安寧就可能會塌陷,神明不顯靈就可能會消失,河流沒有水就可能枯竭,萬事萬物不能生長就可能滅亡,君王不能統治天下就可能顛覆。“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所以富貴以窮賤作為根本,高貴以低下作為基礎。“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X,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這局是舉例說明上方一句,意思是所以說侯王都用孤、寡、不X這類貶義詞自稱。這難道不是以賤為根本嗎難道不是嗎“故致數輿與輿。世故不欲如玉,如石。”這是對上方的申論與例證的總結,說的是所以最

高的榮譽就是沒有榮譽,於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樣美麗,像石頭那樣堅硬。

由此可見,以老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學派對規律是十分尊重的,這在幾千年前的中國是很難能可貴的,這種辯證法雖然很不健全,但卻具有十分強的科學性,這對此刻我們的唯物論十分有幫忙,為之後人們對唯物論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個十分堅實且廣泛的基礎。並且,從這一段中,我們也能夠體會到老對無為的崇拜。

在現實和一些文藝作品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雲遊四方的道人,他們虛幻而飄渺,空靈且高傲。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飄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種無為。

老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智。”所以說聖人的治理方法是讓人謙虛,讓人博學,減弱人的志向,增強人的體魄,讓百姓沒有知識和慾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為,以自然無為的態度治理天下便沒有做不好的事。

關於無為老在《道德經》第七篇裡舉了一個例。“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我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我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我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我。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提高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無為論就應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適宜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我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僅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道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鉅著,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是大有裨益的。

學習道德經心得體會範文 篇8

《道德經》僅有五千餘字,後人分其八十一章。雖然字數不多,卻是章章錦繡,字字珠璣。可謂曠世奇書。箇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讓很多人望“道”興嘆。這也不奇,畢竟此書森羅永珍,其中涵蓋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辯證方法,包括治國之道、處世哲學、人性修養、軍事哲學、養生之道的智慧。

中外許多人都曾給《道德經》寫過書評,還有人曾為其寫書。例如魯迅,他曾說:“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再比如說日本的魯川芳郎,他認為此書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它給世俗世界壓迫下疲憊的人們一種神奇的力量。的確,《道德經》一書告訴我們就應怎樣釋然的對待事物,怎樣體悟萬物的陰陽兩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以一個樂觀的人生觀、世界觀看待天下萬物。

我讀此書的第一感覺就是一個字——深!能夠說,此書中的每一個字都足以讓我們用一生去詮釋!《道德經》一書僅有五千餘字,而“道”字卻出現了八十多次,那麼究竟什麼是道呢老子在第一章曾提到: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故道不可說,這便讓我更難以理解此書了,然而,他又在後幾章多次為道註解,即使如此,“道”在我腦海裡還是很模糊的,畢竟老子是在多方面為道註解的。其中包括宇宙的構成,為人處世,軍事治國。老子的這些註解,反而讓我對“道”的理解更加不易了。也罷,古今中外,又有多少人能悟道呢已悟道意的大抵是高僧大儒。而這樣就失了老子著書之意。書中多次提到水,第八章開章就是“上善若水”,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接觸這個成語,而這個成語是什麼意思呢就我個人而言,水是至陰至柔的,而道也就是這樣的,善利萬物而不爭,孕育了我們卻不求回報,適“居善地,心善淵,於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天尤”。我們學習的就就應是象水一樣的品行道德——無為而無所不為,不爭而不所不得。處眾人之所惡,而得萬物之尊崇。所以那先悟得無為大道的高僧大儒才會被我們所尊崇!於是我便從水中悟得一些道性。

水是至柔之物。千軍萬馬難敵一張巧嘴,刀劍鋒芒難劈至柔之水。我們明白水是柔的,柔到了極致!我們能夠用刀炮彈摧毀一些堅硬的事物,例如建築物,銅牆鐵壁。然而你能用刀劍劈開水麼你能用炮彈把水炸一個窟窿麼我們不能!這些強硬的物質只能在水中隱於無形,適“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水與道是沒有形體的,你難以捉摸而又觸手可及。身邊都是道,因為道是“無”。我們明白宇宙是一個無限的空間!這個無限的空間孕育了無數星球,而我們的地球只是這其中一點不起眼的顆粒,只是因其中有生命而獨特。我們並不能因為這一點兒自居,應為宇宙中可能會有無數個更高的生命體!他們的科技可能是我們難以想象的!道就是就象是玄牝,所謂的玄牝即女性生殖器,而我們永遠都只是她的孩子。永遠不能超越她!就應她本就沒有形體,只是一種“柔”的表現形式,我們就應學習道和水的柔,僅有這樣我們的道路才會更平坦,我們的為人處世才會更圓滑。

有些人常認為僅有“有”才是能夠被我們所利用的。然而實際並非如此,萬事萬物都不能夠獨立在“有”之上,僅有透過必須的形體才能顯示出“有”的價值。而這種無形的形體就是“無”,之所以會“有”是因為“無”。上方曾提到我們宇宙中的星球都是從無中演化而來的。“無”其實就是指空間。比方說我們所住的房子,他之所以有房子的用處是因為其中是空的,能住人,所以有房子的作用。如果房子是一個實體,他就沒有任何價值了。再比方說一個帖盒,因為裡面是空的,能夠裝帖,也就實現了他“有”的價值。“有”與“無”這兩個概念不僅僅適用於物質與空間。還適用於我們的心理,我們常對父母說,給我們一些空間。如果其他人過多的涉及我們的空間,我們就會覺的心理十分的窄,透可是氣,十分的悶。宇宙之所以為宇宙,是因為其有足夠大的空間,能把萬物都放在其中,而如果人有這麼大的空間,我們就會自由!(那裡所提到的自由,是絕對的自由)可是,這是不可能的,我們不可能與無形的“道”成相同階級,或高之。所以我們內心總告訴我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是因為我們內心的空間是有限空間,而宇宙是一個很大的概念,是無限的!我們不可能與其持平,只能不停的追求!追求“無”。追求一個現實與虛擬“

有”與“無”並作的境界。僅有這樣,才可能到達相對自由,身理心理都會得到放鬆。

無形的道,至柔的水,都是先驅與我貌同學習的物件,永遠都不會停止。

老子的辨證觀可謂是玄妙無比,最有名的就是陰與陽了。陰陽能夠引申出很多相對的概念,比如正與負,對與錯。為什麼太極圖中的陰陽會是旋渦形的呢為什麼不是由一條線將其分割呢為什麼黑顏色中會有一點白,白顏色中有一點黑呢我認為這樣的設計就是“福禍相倚”和“物極必反”的最好體現。白色中有一點黑,黑色中有一點白是因為世事都有相對面。“塞翁失馬”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而當黑將要超越白,白將要超越黑的時候,就會成其相反的顏色,迴圈往復。而有其他物質肆意破壞就會渾濁。就象人類,萬物迴圈往復是其道之根本。而人類卻施加干預——破壞樹林、大肆捕殺。這樣只會打亂正常的秩序,最終人類也會在這團渾濁的氣流的中沉沒。然後又恢復正常。古人說過不能涸澤而漁,伐木而獵。翻譯成現代也就是不能破壞生態平衡。我們就應正確的、不干預的攫取利益。同時認清福禍的相互轉換,不能因為一時的成功而高興的忘了本象,可能災難正潛伏在明天,也不能因為一時的失敗而氣餒,可能幸運就藏在你身後。

讀道德經後我總結三十六個字。為無為,無不為,騁至柔,克至堅,習水性,與人善,明陰陽,曉情理,知可止,利於本,有無生,悟道德。

道德經不愧是我們中華禮貌的瑰寶,其中妙理,還得是你親自去讀才可,每個人讀“道”,都可得不一樣道。

學習道德經心得體會範文 篇9

在中國大概印刷最多的就是《論語》,《道德經》和《孫子兵法》了。(當然《毛澤東語錄》的印刷數量可能也很多,這本書裡面也有寫得很精彩的部分,但是有鑑於此書主要目的是利用毛澤東本人的智慧和威望扭曲真理。所以不在本文之列。不過,如果有人希望到中國大陸去從政,我覺得《毛澤東選集》是必須要讀懂讀透的。)

《道德經》作者老子,是道家的鼻祖。說起來慚愧,我小時候就嘗試著讀這本書,可是完全讀不懂,於是我就放棄了,在我記憶裡是一本和我無關的書,估計大概是道家的一本經書之類的書。

三年前,我已經在英國讀書生活幾年了,已經很少看中國的書了。有一次聚會,認識了一位來自義大利的女士,她是做外貿行業,是位成功的女士。 她知道我是中國人於是很有興趣的和我聊起東方的哲學。並且她提到了“老子”和“林語堂”。她的中文發音完全不準,我是猜出來的,還好我知道的作家不少,要不然都猜不到她說的這兩個人了。她提到老子的時候,滿臉嚴肅,我們幾個人都很認真的聽,我很驚訝她對老子道家思想的瞭解。我對她說我對老子的哲學並不熟悉,我甚至沒有讀過《道德經》。她笑著鼓勵我讀一讀。(注,林語堂是中國臺灣的著名作家,也是大翻譯家,他精通幾種歐洲主要語言,許多的中國的名著都是林語堂翻譯成的西方文字。)

於是馬上從網上下載了這本書,開始讀。可是很多地方都不懂,於是在網上下載了各種版本的白話文解釋,然後對比著讀。反正,花了個把月的時間終於全部讀完了第一遍。讀後感是---這真是我讀過最好的一本書啊!

學習道德經心得體會範文 篇10

今年寒假,我校的老師利用放假的機會,集中充電,學習了《道德經》的後半部。

我們知道《道德經》分成上下兩部,上部《道經》,下部《德經》。下面我就自己學習的體會,談談認識。

上部主要講道,道就是天道,就是宇宙中的自然規律。下部則主要講人之道,也就是人如何將天道應用於人事。其實老子寫道德經的側重點在下部德經上。魯迅雲: “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對待老子這部經典裡的思想我們要古為今用,批判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他的許多內容對我們的當政者的執政,個人的修養乃至教育工作者的實際工作都有很高的指導及教育意義。

下面我就我們這三天來學的德經談談自己的看法。第六十三章說:“天下之難,比作於易;天下之大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第六十四章中說道: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作於累土,百仞之高,始於足下”。就是說要想完成一件事必須從容易的地方做起,從細小處開始。從基礎做起。就我們的日常教學工作來說,我們的備學生,備教材,備多媒體;關心學生的心裡、生活、學習。對其 噓寒向暖,萬事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你看似無為,其實達到了無不為。比如這次家長會的成功,收學費的成功,無不是從做小事而最終做成了大事。(我們班43人,除一人免費外,其餘全部繳齊)

第四十章中談到:“上士聞道,勤而創之;中士聞道,先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意思是說“上士聽了道,勤奮的實行;中士聽了道,半信半疑;下士聽了道,哈哈大笑。道由於其玄妙,不被一般人所理解,所以不被嘲笑,反而就不夠格稱為道。結合我們目前的教學情況:目前的道到就是課改。課改就是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就是按客觀規律辦事。“小孩要哄,老頭要請”就是這個道理。課改不就是想辦法哄著學生學習嗎?我們的課改,到杜郎口,銅都,永威,山東,推進改革。校長就是要讓我們知道,課改道路上並不是我們匯賢一家孤軍奮戰,還有許多兄弟學校互相支援,互相幫助,互相激勵,學習老子就是說兩千年前的老子早給我們按客觀規律辦事指明瞭道路,我們要見定課改信念。目前我們的班級學生自治,學生對子互學。教師的前置研究、學生展示、學生上課、給學生過生日,給學生出書。無不是遵循教學教育的道。按這個德辦事,事實我們走對了。這幾年我們匯賢人就做了一件事:課改、課改、還是課改。

當然,老子還有其他的思想,比如做人要謙卑、以德抱怨、反對暴政、人貴有自知之明、勤政愛民、不擾民、不爭名奪利、待人誠信、大國之間互相尊重,對我們處事都有借鑑之處,不過也存在一些糟粕,比如他的愚民思想,希望鄰邦相望,雞犬相聞至死不相往來,我們要拋棄。

總之我們做任何事都要處處看似無為,其實有為,按照自己的德去有為。“為之乎其未有,治之乎其未亂”。事情在沒有發生時處理它,要在形勢還沒有發生動亂時治理它。“未雨綢繆,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時刻觀察學生思想動向,我們就好化被動為主動,把問題解決的更遊刃有餘。

由於時間關係,我到此為止,謝謝,如有不足之處,請原諒!

學習道德經心得體會範文 篇11

己丑歲上半年,我在渭水校區給全校本科生開設了一門公選課《論語》與《道德經》。倒不是華中科技大學楊叔子院士啟發了我,因為在楊院士要求博士生在答辯前必須背會《論語》與《道德經》兩本書這句話說之前的一九九四年,我就力主在大學生中加強傳統國學的養成教育。為此,我曾經與當時的西安公路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原理教研室的同仁一起搞了一部電視政論片,題目就叫《歸去來兮,中國心!》。在一九九四年的暑假,我們拿著這個片子去內蒙古的呼和浩特交通學校參加由交通部組織的全國第四屆交通部部屬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成果交流會,在會上,我們送的片子受到與會專家的好評,並被評為一等獎。

後來發來會議記要,要求在交通部部署所有高校推廣交流這個成果。起碼從那時起,我就自覺地強化了對大學生的傳統國學精粹的教育力度。在新世紀長安大學組建成立後,我們成為教育部直接管轄的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我把原來的想法凝練成了一門課,就叫《論語》與《道德經》。這樣算起來到今年20xx年是第八次給學生講這門課了。但由於國學水深得很,每一次講授我都不敢馬虎。今年上半年授課任務不是很重,於是又充實了原講稿中的內容。上週這門課算結束了,也引來了學生的高度肯定,現就把建工學院28010809班同學張旭升對我這門課的評價綴與文後,望各位看官點評為盼!(以下全部是張旭升同學的文字)

雖然所學選修課是《論語》與《道德經》,但我還是覺得《論語》對我感受較深。其一是,可能是學生與年齡的問題吧,《道德經》對我來說有些深奧,就從《論語》而言也是不好理解,但在老師的講解下,我也有一些膚淺的認識;其二是,課程安排《道德經》的時間太短了,這樣一門高深的學問,在短短的幾天時間裡要理解實非易事,所以我就僅僅談談對《論語》的感受。

既然是選修課漫談,我就先從為什麼選這門課開始。為什麼要選這門課呢?總是聽人說四書五經,但從來沒有認真讀過,更重要的原因是古文學得不好,句子都翻譯不過來怎能學好呢?經常講“半部《論語》治天下”,而論語開首篇《學而》中的名言更是耳熟能詳,如“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以君子乎?”想想這些句子可以說是婦孺皆知和家喻戶曉。在古代科舉考試中,《論語》就像今天的英語一樣,不過四級不發畢業證。搞得人心惶惶本末倒置,學英語就為了過四級?我可不想如此,為什麼放著中華民族的精華不學,而為那一張證書荒廢一切?我相信《論語》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我們生存文化的底蘊,是我們賴以立身的基礎,是幾千年文化和文明的結晶!

鑑於以上種種原因,我選擇了《論語》。我喜歡這門課,所以我每次必到,從不缺堂;我喜歡這門課,所以我不斷地有所收穫和提升!我不僅喜歡這門課,我更喜歡講這門課的岐嶷齋人戴老師。我可以引出很多例項來說明我為什麼喜歡戴老師,因為更重要的是我能從中有所收穫。

第一,戴老師真的很有才,在現實生活中真的很少見,最起碼在我周圍從來沒有見過。有的只是從書本上知道的那些詩人,偉人或者聖人。在三月二十一日星期六那節課上,即“弘道篇”中,戴老師提到贈友人楊宇立的一首藏頭詩,即“楊直志凌雲,宇光澤萬品,立達貴普同,喬灌草共馨!”短短二十個字,真是巧妙而有寓意深刻。最後一句畫龍點睛,昇華主旨,即人們不要造成“大樹底下寸草不生”的非和諧性局面。這是在暗示右派們要注意了,不要只管自個兒發達而脫離草根,大樹的樹葉活在人生之樹的“響亮處”,但不要忘了樹根的功勞。就像一個人的上半身離不開下半身是一個道理。當老師說到這是他三十秒時間內作出來時,我很是驚訝,甚至有些不相信,但當有一次下課時,我讓老師寫下自己的部落格名時,旁邊的同學拿著一本嶄新的《道德經》讓老師簽名,老師不假思索,不到三十秒就搞定。從此我不再懷疑,併為自己的無知深感羞愧。

第二,戴老師愛憎分明。高尚就讚揚,低賤就扁壓;君子就追求,小人就不恥。最深刻的一次就是在《弘道篇》那一講中,批評芙蓉姐姐和範跑跑是騷貨和賤貨;而對於那些高尚的偉人和聖人君子毫不含糊的給予讚揚!因為連戰先生清明公祭車隊當道,造成了普通民眾出行的不方便,就寫文章諷刺挖苦;因為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就寫出文稿《居安思危正解》予以褒揚;因為5.12汶川大地震,就寫出了中國最長的抒情詩,深刻感人,催人淚下,又給人以希望並激勵人奮進!在愛憎分明的道德原則方面,戴老師為我們做出了榜樣,涇渭分明!

第三,戴老師知行合一,誠實正直。王陽明說,“知而不行,是為不知。”我就是這樣一個人。知而不行。而戴老師就很誠實,喜歡仕途盡情表達;喜歡雨水就雨中漫步;喜歡從政而又不與人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20xx年西安市大雁塔區人民代表選舉時,戴老師因為在學生中的威望而高票勝出,成為區人民代表候選人,但因種種原因未能當選,但戴老師卻真正踐行了《學而》篇裡的教導,作到了“人不知而不慍”。這種知行合一,誠實正直不就是《論語》裡的活的知識嗎!試問當今之世,又有幾人能真正做到?試問當今的大學生又有幾個人能夠理解到,真可謂“不解風情,誰知其中味!”

前面就是我對戴老師的評價。我因為喜歡戴老師,所以就喜歡上了《論語》,古人說的“愛屋及烏”就是這個理吧?下面我想說說《論語》一書的核心理念“中庸之道”中的十六字要訣。這是十六個字就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永執厥中”。老師要是不講,真是一頭霧水!其實,我聽了這麼久了,做了許多筆記,而且每一堂課我都有許多思想上的啟發,我的筆記本上記得滿滿的,許多靈感全部寫出來真的很多,不過我覺得十六字要訣,不僅是《論語》的核心,而且對我也影響極深。

首先,做人要有公平正義原則,要有毛澤東所說的滄桑正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其次,我們要有真本事,要有為人民服務的技能,在能力本位的現當代,就一定要在“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的基礎上,要有“遊於藝”的真本領。第三,要永執厥中。我的認識是,中庸就是要在矛盾衝突中尋求平衡點,科學發展觀中有一個基本方法就是全面協調和可持續性,這也是我以前規勸一個朋友不要走極端說的。一個人只有學會了處理自身所承載的各種關係,能夠有效的化解矛盾,才能收到工作中的真正的高效益。

說到這裡,我想重點說說對“學而時習之”的理解。一般的理解是“學習之後要複習,才能保證學習的效果”,其實這種認識是不全面的,因為這依然是一種應試教育下的認識。我認為,這裡首先需要搞清楚的就是學習的物件,學習在這裡絕對不是僅僅為書本知識,而是實踐和生活本身!而且學習的目的並不是考個一百分,而要學以致用,學習說到底就是要明白,要真正理解和懂得。因為我發現,在這個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僅僅靠應試教育而興旺發達的。幾乎所有的國家的發展,都是在科技創新的實踐中走上進步的。

從實際的觀察中辨別事理,然後做出判斷,而不是人云亦云,不僅可以使一個國家走上創新之途,而且還能真正收穫人生的幸福。這可以從孔子把女兒嫁給公冶長看出來。孔子在擔任魯國的大司寇期間,給自己的女兒物色了一個物件,就是被關在監牢裡的犯人公冶長。按照世俗的眼光,好像不明智,但孔子絕對算是高明,因為他知道公冶長是一個冤案,所以就毫不猶豫地將女兒許配給了在他。孔子在這裡並沒有拿女兒的終身大事開玩笑。因為公冶長能為朋友坐牢,他以後不會照顧好自己的女兒嗎?孔子不傻,因為公冶長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學到了知識,所以公冶長也是博學的。所以我認為,學了以後並不實行,就等於沒有學。在這方面,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讀了《論語》後一無所獲?真正說來這些人可能就是為了裝潢門面,並不是為了改造人生,所以我們要學學戴老師,學學孔子,學學,想想公冶長,靜下心來學習,站起來行動。從此刻起,你將學以致用;從此以後,你將博學多聞;從此以後,你將功成名就,聲名顯赫!

學習道德經心得體會範文 篇12

《老子》的中心,是闡述自然無為的政治哲學。在政治方面,《老子》主張“虛靜無為”,即反對以人為的手段,包括種種文化禮儀來干涉社會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狀態;關於人生態度,《老子》也主虛靜、退讓、柔弱,但這並不像後人所理解的那樣消極,因為《老子》所推重的“陰柔”,實是一種長久之道和致勝之道。

因為物極必反的規律,所以在社會政治制度上,如果太過於強調某一反面,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所以老子所主張的政治哲學和行事方式的核心是“無為”。即注重於取消一切導致混亂的源泉。以無為為之,以不治治之。“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在老子看來,“無為”是聖人“治天下”、“取天下”的基本原則。老子提倡“無為”,其形上依據是“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其現實政治理由是“我無為而民自化”、“為無為,則無不治”。無為是針對有為而發的。老子認為,“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無為”也指感物而動,遇事而為,事先沒有設想要做什麼事。

老子的“無為”,由於是針對“有為”而提出來的,所以容易被人理解成“無所作為”、“不為”,將無為視作政治上的無所作為、放任自流,這是從消極的方面去理解無為。“無為”,作為一種政治原則和行為方式,其基本特徵就是“因其自然”。而“因其自然”,指的就是順應事物的自然發展趨勢而採取相應的措施。而自然就是事物不假外力而自我如此的狀態。“因其自然”的“因”,是因循、沿襲的意思。因循的前提是要承認和肯定事物的自然發展趨勢。“因其自然”思想也反映了古代農民的普遍願望。在政治上,“因其自然”的主旨是期望帝王順應民心、不要剛愎自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對於人與自然的關係的論述。當然“因其自然”的思想也有消極的一面,如果太過因順自發的行為沒有很好的規範管理,社會也會變得很混亂,缺乏秩序。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對後世的影響很大。他對“道”的論述體現了樸素的辯證法。在為人處世方面,“不盈”、“不爭”的思想,對激烈競爭的現代社會人們壓力緩解有必須的作用。

學習道德經心得體會範文 篇13

老子認為“美與惡,善與不善“都只是我們人類對於某種關係和情感認識的存在,而非事實本身,事實本身與對事實的認識及情感反應,兩者是嚴格區分的,事實本身就是“自然”,就是“天道”,而對自然的認識和反應,就是“人為”,就是不可靠的,甚至是自欺欺人的。當人對某種東西“喜歡”的程度越高的時候,因此帶來的“煩惱”程度同時相應越高,一體兩面,喜歡伴隨著煩惱,

任何一個事物,都可以從無數的角度來理解,而任何一個角度,都有互相對立的方面,每個角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每個角度都不是唯一的,永恆的,而是相對的,暫時的。這是老子道家的思維原則,可以幫助我們破除固定的思維習慣及僵化的思維模式。接下來,老子用了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先後等六個排比句來說明我們使用的名詞和和概念具有相當的侷限和相對性,這些名詞和和概念都不是真實恆定的存在,而只是取決於人類的主觀判斷,根據人心的不同,可以變出千萬種花樣,比如我們評論男人,可以說他比較高,比較黑,比較聰明,比較瘦,比較靈敏,比較善良,比較孝順,簡直有無數個角度啊!把這種多角度的認知方法,破除固定僵化思維的高度智慧,轉用於“聖人”對國家治理原則方法論演繹,就是“無為”“無言”的道家至高無上,高度靈活和多角度多思維層次的管理境界。對真正有智慧的領導者來說,就不會隨便亂說話,亂下結論,亂做事。

聯想到張老師講的內家拳:老拳師的一招雲手,就可以變萬招,一個招式達到渾圓的球體立體的感覺,而我們初學者最開始練雲手,這個動作要內含兩個完全不同方向的可能,接下來練含有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的,再下來就是八個方向,逐步增加到一個圓形的面,達到較高的境界。

學習道德經心得體會範文 篇14

載營魄,載馬王堆版本是戴,加之於上曰戴,營魄就是魂魄。附形之靈為魄,附氣之神為魂。性光返照泥丸是消魄全魂之功,魂魄這對兒陰陽,魄為陰用自性的光照住,光為乾,乾為陽。當魄返陽之後,守在無為無念的虛無境界,則是魂魄合一,合一則純陽。身體內的元精已經凝結,真陽之氣的生起已經完成,進一步的深化還要一心不離,心陽進入腎陰,純陽神才是真火,水冷金寒,靠神火烹煎才會油然而生。真陽一動,元神立刻逮住,提回中田,凝聚不散。以魂載魄,以二守一則水火既濟。

專,摶也,聚集的意思,專氣致柔,指子時開始陽生,午時開始陽降,一心朗照,任其氣機升降,這就是坤柔。當真氣大動在體內轉了一圈回到中丹田,恬淡處之,沖和安之,一霎時氣息如無,這就是致柔,久久凝注,真氣自然周身流行,四肢綿軟如嬰兒。

滌除玄覽,清除了識神的雜念,進入玄境,看到有形背後隱態的真相,而不是虛假的幻覺。愛國治民,能無為乎?民指精,國指氣,精定為民安,氣足為國富。精生氣足是不是用無為的方法達到的?金丹法、守一法,都是先有為後無為,不用什麼法,完全是自然達到的,自然已經通神,可以不出門知天下。天已經安排好了,不用自己練功,好像虛空中有師傅在替你忙活,你什麼都不知道,功夫境界已經很深了,這就是老子說的愛國治民,能無為乎。

天門開闔,能無雌乎?天門指泥丸百會穴,這是陽神出來的產道。入定出陰神,見魔見鬼,純陽則出的是陽神。氣壯如山,心如明鏡,性若止水,此時識神完全轉化成元神。明白四達,能無知乎?明白指性光朗照天地,虛室生白,人在光中,湛寂常照而沒有照心,穿越太極玄,黑白隱顯都通達,但能保持一念不生。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像天地之心,養育了萬物而不據為己有,不驕傲不主宰,這說的是無為之心才能通玄。德能量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如果得道通神,必須是德能量積累夠了才行。玄德類似於佛學中的功德,把全天下的財富佈施也只是福德,只有法佈施才有功德。傳播道,開啟慧性的光明,使人心機大暢,開啟心之玄關,更多的人進入無何有之鄉,與天心同心,宇宙的天德能量自然彙集而來,這就是玄德。心靈處在自然無為的無念清淨境界,就是與天德合一,就會增長玄德。

學習道德經心得體會範文 篇15

在我讀過的'書中,《道德經》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書籍。

《道德經》是道家創始人老子所作,並非一部介紹老子生平的作品,而是講道論德的著作。《道德經》全書分為上下篇五千多言,上篇第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講“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講“德”。

老子所說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界的規律。我覺得,《道德經》的精髓是無為而治和尊重自然規律。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時候,有時難免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或者驕傲自滿再無建樹,或者身敗名裂不能保全自己。因此,無論在順境還是逆境,都能保持清醒和理智的頭腦,才是人生的大智慧。《道德經》給我們的啟示是: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在《道德經》中,老子提到,“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為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認為,我們應該用順其自然的“無為”的態度去處理世間事務,這就是無言的教導。因循世間萬物的自然生長規律,不加干涉,也不把世間萬物據為己有;為世間萬物的發展奉獻力量卻不因此居功自傲。

無為是一種心境和修養。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應該保持本性,不要迷失自我,隨遇而安,那麼我們會生活的更輕鬆更自在,社會也會更加穩定和諧。

《道德經》不愧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值得反覆學習和研究,是一本常看常新的書。

學習道德經心得體會範文 篇16

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實實工作”的呼聲日益強烈。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面對金錢、地位、美色的誘惑呢?我們同樣可以在《道德經》這部聖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靜處世,清靜自省,盡心本職!

既然我們個體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暫,我們何不端正心態呢?靜心、淨心、盡心就是人們的三個不同心態層面。靜心:靜安人生座標;淨心:淨處人生方向;盡心:盡展人生作為。

靜心,靜安人生座標。老子以“清靜為天下正”,“清靜無為”為修道之本。《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強調了致虛守靜的修養。“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理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後才能“守靜”,通過“靜”的工夫,深蓄厚養洞察力,才會“知常”,逢凶化吉。

“淨者,不汙也”,天地萬物之間,潔淨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義很廣泛,老子《道德經》十二章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意思是說五彩繽紛的世界使人眼花繚亂,各種各樣的聲音使人震耳欲聾,美味佳餚使人饞涎欲滴,縱橫馳騁的心靈使人心態若狂,擁有貴重難得的貨物使人心驚膽寒。就從視、聽、味、嗅、觸、物六方面形象勾劃了人們因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導致的嚴重後果。故後人雲: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意在教人約束,收斂人們的貪慾之心。

學習道德經心得體會範文 篇17

作為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用不多的字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及社會觀、人生觀的基本思想。雖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詩體的語言,有些晦澀難懂,但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它絲毫也不過分。

我對《道德經》的理解主要是講求“無為”,“尊重規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說作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語言來形容的,但並不是永恆的。“名可名,非常名。”說的是可以稱呼的名不是恆常的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是說天地剛剛呈現時是沒有名的,萬事萬物逐漸出現時才有了各自的名(但並不永恆)。“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經常在沒有欲求時來探究它的奧妙,有的時候探究它的倪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是說有和無這兩方面都同出於道卻有不同的名稱。“同謂之玄”都同樣可以被認為深遠微妙,難以把握。“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裡指的是這種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這一段作為《道德經》的起始,詳細闡述了老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對規律的理解。在《道德經》裡,道指的就是規律。而道家思想對規律的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所控制的。”對待規律的根本態度是“充分尊重規律,然後才是利用規律。”這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計劃、有科學根據的,它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中國的範圍。

老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認為堅持按規律辦事,一切都會順利,而違背規律會得到大自然的懲罰。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這樣闡述的:“昔之得一者”古來大凡按規律辦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這句話承接上句舉了很多例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證明尊重規律的好處。上天尊重規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規律可以安寧,神靈尊重規律可以帶來安寧,河流尊重規律可以水滿,自然界萬事萬物尊重規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規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說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會爆裂,大地不安寧就可能會塌陷,神明不顯靈就可能會消失,河流沒有水就可能枯竭,萬事萬物不能生長就可能滅亡,君王不能統治天下就可能顛覆。“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所以富貴以窮賤作為根本,高貴以低下作為基礎。“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X,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這局是舉例說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說侯王都用孤、寡、不X這類貶義詞自稱。這難道不是以賤為根本嗎?難道不是嗎?“故致數輿與輿。世故不欲如玉,如石。”這是對上面的申論與例證的總結,說的是所以最高的榮譽就是沒有榮譽,於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樣美麗,像石頭那樣堅硬。

由此可見,以老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學派對規律是十分尊重的,這在幾千年前的中國是很難能可貴的,這種辯證法雖然很不健全,但卻具有非常強的科學性,這對現在我們的唯物論十分有幫助,為後來人們對唯物論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個十分堅實且廣泛的基礎。而且,從這一段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老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對無為的崇拜。

在現實和一些文藝作品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雲遊四方的道人,他們虛幻而飄渺,空靈且高傲。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飄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種無為。

老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智。”所以說聖人的治理方法是讓人謙虛,讓人博學,減弱人的志向,增強人的體魄,讓百姓沒有知識和慾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為,以自然無為的態度治理天下便沒有做不好的事。

學習道德經心得體會範文 篇18

老子《道德經》,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

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實實工作”的呼聲日益強烈。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面對金錢、地位、美色的誘-惑呢? 我們同樣可以在《道德經》這部聖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靜處世,清靜自省,盡心本職!

既然我們個體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暫,我們何不端正心態呢?靜心、淨心、盡心就是人們的三個不同心態層面。靜心:靜安人生座標;淨心:淨處人生方向;盡心:盡展人生作為。

靜心,靜安人生座標。

老子以“清靜為天下正”,“清靜無為”為修道之本。《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強調了致虛守靜的修養。“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理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後才能“守靜”,通過“靜”的工夫,深蓄厚養洞察力,才會“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後,莊子強調少私寡慾,以靜養神,這是道教靜中養生的思想理念。

“靜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靜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擾,不因進退去留而影響;靜心,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總之,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才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淨心,淨處人生方向。

“淨者,不汙也”,天地萬物之間,潔淨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義很廣泛,老子《道德經》十二章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意思是說五彩繽紛的世界使人眼花繚亂,各種各樣的聲音使人震耳欲聾,美味佳餚使人饞涎欲滴,縱橫馳騁的心靈使人心態若狂,擁有貴重難得的貨物使人心驚膽寒。就從視、聽、味、嗅、觸、物六方面形象勾劃了人們因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導致的嚴重後果。故後人雲: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意在教人約束,收斂人們的貪慾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經》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我們可以看出“寵辱若驚”的根源就在於“為吾有身”,“為吾有身”就在於人的心性不能清淨如水,清澈透明,把個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處世,致虛守靜而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何來“貴大患若身”呢?

由此,淨心能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己的貪慾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淨心是保持清醒認識的源泉。

盡心,盡展人生作為。

人們常說:讀史而明鑑,讀典可明智,明智則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無為思想並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為,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為,而有作為。只有“不妄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為,也就是說“不妄為”是有所作為的保證。什麼是“有為”呢? 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責任,就是“有作為”。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時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淨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說: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為先”,崇尚“身正為師,德高為範”。各行各業,各村各戶都在努力提高群體的道德水準。具體來說,就是將“靜心、淨心、盡心”三心衍化為“六心”教育:忠心獻給祖國,愛心獻給社會,熱心獻給集體,關心獻給同事,孝心獻給父母,信心留給自己。在現代經濟社會下,重讀和闡釋聖典《道德經》,讓人們能致虛守靜、淨化心靈,從而盡心盡職,有利於社會穩定,有利於工作團結,有利於家庭和睦!

學習道德經心得體會範文 篇19

林語堂曾經這樣說過:“對於《道德經》,很多人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對於我這種凡夫俗子,才在短時間內粗讀了一回讓國內國外深入研究的《道德經》,要寫出一篇震驚全場的感想,實在是笑話。”不過,在此,我僅表達一下我對看完《道德經》的切身感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開頭一句,揭示的是人們的價值觀問題。價值觀不同,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

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禍於身,免禍於社會的聖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聖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同一條人生道路,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走法。

1、走聖人之道,也就是順其自然,返樸歸真之道。

2、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這看似是一個簡單的命題,可是,當我們真正選擇起屬於自己的“聖人之路”的時候,卻難免會碰上不少阻礙。當代社會,名與利的追逐太普遍了,要真正做到順其自然,返璞歸真的人又有多少?

恐怕大多數人都會持否定的答案。但是,我並不認為《道德經》是高高在上,遙遠而不可攀的。當我們看透世俗的風景,也許我們會靜靜地看細水長流。

學習道德經心得體會範文 篇20

用智不及無知

《道德經》通篇潛藏的一個主題意識是,反對技巧,反對知識、反對亂為,主張靜待事務自身的發展,自然成。道家強調亂用知識、亂用技巧、亂用智力,是很危險的事情。不作為,無知識、無智技在道家眼裡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徵。主張靠事物發展的根本道理,靠事物的自行演化,不勞而獲,是道家的根本思想。

幾千年來,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視為保守、落後甚至反動。我現在認為這種看法可能是不識貨的體現。道家強調不作為,無知識、無智技的基礎是認為大自然自身會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發展,順著自然本有的發展事態、追隨自然的節奏是最聰明的做法。亂思、亂想、亂研究、亂動顛倒了本末,把人的參與視為自然發展的主要條件,其實事物的發展是事物的自然屬性,沒有人的干預就能自然發展下去,如果人過度干預會破壞事物最合理的自然發展。一個“有知者”在干預自然的過程中,造成的麻煩比產生的利益大得多!人類那點可憐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我個人認為道家的思想是非常高深的哲學,對投資有強大的指導意義。

道家強調知道最根本的道理、邏輯和規則後,必須要追求愚、笨、傻、呆,必須少做少為,少思少想,別求知、別發展智力、別發展技巧。嚴格來講,道家這個思想對現代科學技術不是一個正確的理論指導。但是對投資來講,道家的這些觀點是最正確的。投資你想得越多,出錯的概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賠錢的風險越大,掌握的知識越多,自以為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覺得自己聰明,亂為亂動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少掌握點知識,能不做盡量不做,投資成績自動提高。你知道終極的總道理就可以了,你知道真正的本質性邏輯和法則就可以,其他的東西能不知道就不知道,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知道太明白是有害的。

聖人不為大

《道德經》第六十三章提出了一個與巴菲特的想法一致的觀念:“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聖人不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說,傑出的人並不直截了當的去追求大事,難事,而是有意識的不做大事,不做難事。他們做什麼呢?他們做的是比較容易成功的小事。對大事難事的把握和控制,在於從簡單容易的方向下手,實現遠大的目標,不與高難度的問題正面交鋒,主動的避開高難度的問題。從小的地方做大事,而不要直截了當的構建一個大的格局,大場面。這樣因為沒有難度,就沒有太大的失敗可能性,不斷的積累小的成功就能實現成其大的目標。把老子挖出來進入中國股市,會做得好,老子肯定是不懂現在經濟,財務經濟,金融學說,但他有大智慧,從簡單入手,從易處入手,避開難的和大的,從而終成其大。

這個理念也正是巴菲特的核心理念之一,甚至也是巴菲特成功的根源之一,巴菲特:“我從不試圖跨越七英尺高的欄杆,我所尋找的,只是容我輕易跨越的一尺欄杆”。巴菲特的意思是“我不做高難度的事,只做殺雞宰羊的事!問題的難度降低後,錯誤自然不會發生。”

提升成功率的根本辦法是為其易,為其細,為其小,不為其難,不為其大,不為其煩,逐步積累在時間的作用下能夠成其大,成其功。這其實才是根本的成功之道。

讀道德經心得體會3篇

學習道德經心得體會範文 篇21

我對《道德經》的理解主要是講求“無為”,“尊重規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說作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語言來形容的,但並不是永恆的。“名可名,非常名。”說的是可以稱呼的名不是恆常的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是說天地剛剛呈現時是沒有名的,萬事萬物逐漸出現時才有了各自的名(但並不永恆)。“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經常在沒有欲求時來探究它的奧妙,有的時候探究它的倪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是說有和無這兩方面都同出於道卻有不同的名稱。“同謂之玄”都同樣可以被認為深遠微妙,難以把握。“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裡指的是這種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這一段作為《道德經》的起始,詳細闡述了對規律的理解。在《道德經》裡,道指的就是規律。而道家思想對規律的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所控制的。”對待規律的根本態度是“充分尊重規律,然後才是利用規律。”這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計劃、有科學根據的,它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中國的範圍。

作者認為堅持按規律辦事,一切都會順利,而違背規律會得到大自然的懲罰。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這樣闡述的:“昔之得一者”古來大凡按規律辦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這句話承接上句舉了很多例證明尊重規律的好處。上天尊重規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規律可以安寧,神靈尊重規律可以帶來安寧,河流尊重規律可以水滿,自然界萬事萬物尊重規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規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說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會爆裂,大地不安寧就可能會塌陷,神明不顯靈就可能會消失,河流沒有水就可能枯竭,萬事萬物不能生長就可能滅亡,君王不能統治天下就可能顛覆。“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所以富貴以窮賤作為根本,高貴以低下作為基礎。“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x,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這局是舉例說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說侯王都用孤、寡、不x這類貶義詞自稱。這難道不是以賤為根本嗎?難道不是嗎?“故致數輿與輿。世故不欲如玉,如石。”這是對上面的申論與例證的總結,說的是所以最高的榮譽就是沒有榮譽,於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樣美麗,像石頭那樣堅硬。

由此可見,以代表人物的道家學派對規律是十分尊重的,這在幾千年前的中國是很難能可貴的,這種辯證法雖然很不健全,但卻具有非常強的科學性,這對現在我們的唯物論十分有幫助,為後來人們對唯物論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個十分堅實且廣泛的基礎。而且,從這一段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無為的崇拜。

在現實和一些文藝作品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雲遊四方的道人,他們虛幻而飄渺,空靈且高傲。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飄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種無為。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智。”所以說聖人的治理方法是讓人謙虛,讓人博學,減弱人的志向,增強人的體魄,讓百姓沒有知識和慾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為,以自然無為的態度治理天下便沒有做不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