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長征五號首發成功心得體會作文(精選12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9.43K

長征五號首發成功心得體會作文 篇1

11月3日20時43分,伴隨著轟鳴巨響,長征五號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騰空而起。記者連線現場群眾和航天工作人員,記錄下火箭升空的特殊瞬間,以及航天人慶功的喜悅時刻。

長征五號首發成功心得體會作文(精選12篇)

20時43分,當現場廣播喊出“50秒倒計時”時,儘管站在3公里外,盧先生還是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和朋友一起大聲歡呼。

“看到一個巨大的火球緩緩升空,直入雲層。”盧先生告訴記者,在現場的人們都紛紛舉起手機,記錄下這精彩的一刻,直至1分鐘後,長征五號消失於視野中,“以往在電視上看火箭發射,比較冷靜,今天親臨現場,大家一起鼓掌歡呼,真是太激動了。”

對航天人而言,這種成功的喜悅更是彌足珍貴。在“大火箭”成功發射當夜,海南文昌發射中心舉行了慶功會。慶功會上有一個特殊紀念環節,青年歌唱家譚晶演唱了一首名為《飛天利箭》的歌曲,為航天工作者獻禮。譚晶在現場表示,作為科學家的家屬,這一刻她格外自豪。她希望用歌聲,向孜孜不倦的航天人致敬。

參加慶功會的“長五”首飛試驗隊員錢昌告訴記者,火箭升空他心情很激動,而這首《飛天利箭》更是激發了他的自豪感,“這首歌唱出我們年輕的航天人,不畏艱難,追逐飛天夢的浪漫氣息”。

電話中,他還給記者複述了幾句歌詞,“美麗星球留下了浪漫的雲煙,化成萬道霞光最美的心願”。

事實上,對這些航天人而言,他們浪漫的旅程才剛剛開始。航天專家表示,有了長征五號後,中國在空間站的建設上就有了得力的運載工具,從長遠來看,可能對中國的登月工程的意義重大。

未來,將由長征五號火箭執行發射中國空間站核心艙以及探月和探測火星任務。北京認為,由軍方實施的太空計劃象徵著該國的進步,標誌著該國崛起中的全球地位。

中國的首臺月球車於20xx年底發射,儘管受到機械故障困擾,但它還是遠遠超出了預期壽命。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中國迄今只是在重複美國和蘇聯數十年前的活動。

值得驕傲的是其中,長征五號首次使用無毒、無汙染的液氫燃料,與液氧及液氧煤油燃料交替使用。

新聞結束來,可我還在不停地想起剛才火箭發射的畫面。盼望有一天,我能去太空旅遊,瞭解許多星系。看看太空的景色。這個夢想我一定會實現。  作為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集成了多項最新的航天技術,首次採用5米直徑箭體結構,首次使用無毒無汙染的液氫液氧與液氧煤油發動機組合起飛方案,全新研製高可靠的控制系統,對我國運載火箭發展具有升級換代的里程碑意義。垂直轉運的順利完成,標誌著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飛任務正式進入發射階段。目前,文昌航天發射場系統和測控通訊系統已完成執行此次任務的相關準備工作。

未來,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將把嫦娥五號、空間站,甚至火星探測器等送入太空。標誌著我國從航天大國邁進航天強國。

長征五號首發成功心得體會作文 篇2

中國,本是在這個世界上最先發明瞭火箭的國家,但由於長期的閉關鎖國加上苦不堪言的百年捱打史,最終卻落個火箭幾乎為零的下場。多少人在著急!多少人在渴盼:火箭,你何時才能重返故鄉?

終於,1960年,中國的火箭將士們,忍著飢餓的肚子,開始了從仿製蘇聯導彈到自己設計導彈的艱難跋涉,當中國宣佈導彈核武器發射成功的訊息時,全世界都被震動了。從此,中國航天在艱難中步向輝煌!

1992年,我國載人飛船正式列入國家計劃進行研製,這項工程後來被定名為“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僅僅7年後,北京時間1999年11月21日凌晨3時41分,我國發射的第一艘試驗飛船“神舟”號在完成了空間飛行試驗後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成功著陸。作為我國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的成功發射與回收,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獲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20xx年10月16日6時23分,“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實際著陸點與理論著陸點相差4.8公里。返回艙完好無損。航天英雄楊利偉自主出艙。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全世界震動了! 中國的航天事業在蒸蒸日上,在中國航天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取得了輝煌業績,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在長期奮鬥中,我國航天工作者不僅創造了非凡的業績,而且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是“兩彈一星”精神在新時期的發揚光大,是我們偉大民族精神的生動體現,永遠值我們學習。 看到我國的航天事業,這麼突飛猛進,做為一個二十一世紀的小主人,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長大了為祖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征五號運載火箭10月28日通過垂直轉運從總裝廠房轉運至發射塔架,即將展開首次飛行試驗。這是我國首次發射直徑達到5米,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的大運載火箭,標誌中國航天邁向全新的時代。

長征五號首發成功心得體會作文 篇3

11月3日20時43分,伴隨著轟鳴巨響,長征五號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騰空而起。記者連線現場群眾和航天工作人員,記錄下火箭升空的特殊瞬間,以及航天人慶功的喜悅時刻。

20時43分,當現場廣播喊出“50秒倒計時”時,儘管站在3公里外,盧先生還是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和朋友一起大聲歡呼。

“看到一個巨大的火球緩緩升空,直入雲層。”盧先生告訴記者,在現場的人們都紛紛舉起手機,記錄下這精彩的一刻,直至1分鐘後,長征五號消失於視野中,“以往在電視上看火箭發射,比較冷靜,今天親臨現場,大家一起鼓掌歡呼,真是太激動了。”

對航天人而言,這種成功的喜悅更是彌足珍貴。在“大火箭”成功發射當夜,海南文昌發射中心舉行了慶功會。慶功會上有一個特殊紀念環節,青年歌唱家譚晶演唱了一首名為《飛天利箭》的歌曲,為航天工作者獻禮。譚晶在現場表示,作為科學家的家屬,這一刻她格外自豪。她希望用歌聲,向孜孜不倦的航天人致敬。

參加慶功會的“長五”首飛試驗隊員錢昌告訴記者,火箭升空他心情很激動,而這首《飛天利箭》更是激發了他的自豪感,“這首歌唱出我們年輕的航天人,不畏艱難,追逐飛天夢的浪漫氣息”。

電話中,他還給記者複述了幾句歌詞,“美麗星球留下了浪漫的雲煙,化成萬道霞光最美的心願”。

事實上,對這些航天人而言,他們浪漫的旅程才剛剛開始。航天專家表示,有了長征五號後,中國在空間站的建設上就有了得力的運載工具,從長遠來看,可能對中國的登月工程的意義重大。

未來,將由長征五號火箭執行發射中國空間站核心艙以及探月和探測火星任務。北京認為,由軍方實施的太空計劃象徵著該國的進步,標誌著該國崛起中的全球地位。

中國的首臺月球車於20xx年底發射,儘管受到機械故障困擾,但它還是遠遠超出了預期壽命。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中國迄今只是在重複美國和蘇聯數十年前的活動。

值得驕傲的是其中,長征五號首次使用無毒、無汙染的液氫燃料,與液氧及液氧煤油燃料交替使用。

新聞結束來,可我還在不停地想起剛才火箭發射的畫面。盼望有一天,我能去太空旅遊,瞭解許多星系。看看太空的景色。這個夢想我一定會實現。

作為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集成了多項最新的航天技術,首次採用5米直徑箭體結構,首次使用無毒無汙染的液氫液氧與液氧煤油發動機組合起飛方案,全新研製高可靠的控制系統,對我國運載火箭發展具有升級換代的里程碑意義。垂直轉運的順利完成,標誌著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飛任務正式進入發射階段。目前,文昌航天發射場系統和測控通訊系統已完成執行此次任務的相關準備工作。

未來,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將把嫦娥五號、空間站,甚至火星探測器等送入太空。標誌著我國從航天大國邁進航天強國。

長征五號首發成功心得體會作文 篇4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是中國新型最大推力火箭,將於20xx年11月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首次發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使用環保型超低溫燃料,所以又被稱為“冰箭”。

長征五號火箭和幾個月前試射的長征七號一樣,是中國新開發的無毒無汙染“綠色”火箭(採用液氫+液氧動力,火箭引擎燃燒後只會放出熱量併產生氧化物純水)。長征五號在航天系統內部被稱為“大火箭”。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了滿足進一步航天發展需而研發的芯級直徑為5米的火箭系列。

這一天,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將於海南文昌發射場發射。剛剛好我的同學叫我回去看發射,作為一箇中國人,同時也作為一個文昌人,我當然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再去之前我可是做足了功課的。長征五號火箭是一型全新的火箭,它的發動機系統、增壓輸送系統、控制系統、測量系統、伺服系統、結構系統等都是全新的。火箭長53.1米,捆綁4個直徑2.25米的助推器,起飛重量597噸。這可真是個龐然大物啊!據悉長征五號火箭研製應用了96項新技術,光是重大關鍵技術就有12項,新技術比例超過70%。看來這不僅僅是個龐然大物,還是個渾身都是寶的龐然大物呢。

雖然我們挺早就去到了文昌的清瀾大橋,但是一到哪兒,別說是今晚的火箭了,光是這“人海”就可以驚掉你的下巴了。整座橋從橋頭到橋尾,黑壓壓的一片都是人,為了找個好位置,我倆使出了渾身解數,在人海中穿梭著。再聽聽,大家是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的。光我聽得懂的方言就有四川話、北京話、河南話、湖南話……大家你說一句我說一句都是在說“今晚會有多壯觀,這次可長見識了”之類的。絲毫沒有意識到8:00快到了。

突然有人“哇”!的一聲,只見右手邊的天空都被染成了橘紅色的,天亮起來了。火箭從地平線升起,就像一顆快速飛昇火球,看著小但是能量可不小呢!真可謂是直指蒼穹啊!火箭的光環呈現出十字的形態,所有的光都被它壓下去了。今晚,它是天空中最閃耀的那顆星。依我看它應該是呈曲線飛行的,它直直地往上飛了好一會,然後來了個大轉彎,就到了我們前面的空中了,後面拖著一條尾煙,久久不能散去,非常壯觀。身邊的人們發出陣陣歡呼聲,火箭的轟鳴聲再加上人們的歡呼聲,真是別有一番風味。我目不轉睛地看著,情緒高漲,心中有種說不出來的激動,一直到衛星成功進入太空。

它不僅展現中華之雄姿,更盡顯中華之驕傲,象徵中華之鬥志!

這一天我永生難忘,我為中國驕傲,為文昌驕傲。這次發射再一次標誌著中國不再是以前那個任人宰割的中國,中國強大起來了!

長征五號首發成功心得體會作文 篇5

中國航天科技成就的背後,是不斷錘鍊孕育著的航天傳統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這些精神同時被賦予了豐富的時代內涵。

資料顯示,在載人航天科技人員隊伍中,青年一代佔到了2/3以上,飛船系統中副主任設計師、副總指揮中40歲左右的年輕科學家佔到80%。繞月探測工程研製隊伍平均年齡不到40歲,54名正、副主任設計師中,上世紀70年代出生的佔65%。這些伴隨著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年輕科技人員,不僅秉承了老一輩科學家的奉獻精神,還烙上了改革開放的精神印記。

王翔是載人航天隊伍中為數眾多的留學歸國人員之一。本來他在國外的一家公司有著優越的工作環境和優厚的待遇,但是當得知中國神舟五號飛船發射成功的訊息後,他毅然回國。

“為國爭光與實現個人價值並不矛盾。”現在已是飛船系統副主任設計師的王翔說。

把個人理想與祖國命運聯絡在一起,把個人選擇與國家需要聯絡在一起,年輕的航天人在為祖國贏得榮譽的同時,也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每當神舟飛船上天,神州大地上總會掀起一陣航天熱。神舟六號先進事蹟報告團全國巡迴報告時,每到一地無不引起轟動。航天英雄的故事,被寫進了多種版本的教科書。 “與一切尖端科技一樣,航天事業從來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多次拒絕高薪聘請的火箭系統年輕的副總設計師張智說。

正是憑著為國爭光的信念,正是憑著敢於超越的意識,正是憑著腳踏實地的作風,中國航天人用一系列科技奇蹟告訴世界:中國人同樣能夠摘取高科技皇冠上那耀眼的明珠。

“每一個航天人,都是載人航天事業的螺絲釘;而載人航天事業,又是祖國這艘巨輪的螺絲釘。”神七火箭系統總指揮劉宇說,同舟共濟、團結協作,使我國的航天事業完成了一個又一個新的跨越,攀上了一個又一個新的高度。

長征五號首發成功心得體會作文 篇6

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征五號運載火箭10月28日通過垂直轉運從總裝廠房轉運至發射塔架,即將展開首次飛行試驗。這是我國首次發射直徑達到5米,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的大運載火箭,標誌中國航天邁向全新的時代。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點火!”總指揮大聲說道。

只見火箭周圍立刻燃起了熊熊大火,這火不僅點燃了火箭,同時也把我們的心點燃了。火箭的各個部件漸漸與它分離了。它升高後太陽能帆板成功展開了。“哦!太好了!”我在心裡興奮的說。因為這說明它將會與天宮一號接軌了。它漸漸飛過了青島。假如它飛到了月球,我就可以讓它幫我去看一看玉兔了,

新聞結束來,可我還在不停地想起剛才火箭發射的畫面。盼望有一天,我能去太空旅遊,瞭解許多星系。看看太空的景色。這個夢想我一定會實現。  作為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集成了多項最新的航天技術,首次採用5米直徑箭體結構,首次使用無毒無汙染的液氫液氧與液氧煤油發動機組合起飛方案,全新研製高可靠的控制系統,對我國運載火箭發展具有升級換代的里程碑意義。垂直轉運的順利完成,標誌著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飛任務正式進入發射階段。目前,文昌航天發射場系統和測控通訊系統已完成執行此次任務的相關準備工作。

未來,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將把嫦娥五號、空間站,甚至火星探測器等送入太空。標誌著我國從航天大國邁進航天強國。

長征五號首發成功心得體會作文 篇7

11月3日20時43分,中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工程實現了中國液體運載火箭直徑由3.35米至5米的跨越,填補了中國大推力無毒無汙染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空白,代表了中國運載火箭科技創新的最高水平,為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系列化、型譜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是實現未來探月工程三期、載人空間站、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重大工程的重要基礎和前提保障。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工程於20xx年經國務院批准立項研製,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牽頭組織實施,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遵循“發展航天、運載先行”,“運載發展、動力先行”的理念,20xx年,中國先行啟動了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和50噸級液氫液氧發動機研製攻關,其科研成果直接轉化支撐了長征六號、長征七號等新型運載火箭研製並首飛成功。

此次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搭載的是由遠征二號上面級和實踐十七號衛星組成的載荷組合體。遠征二號上面級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變軌能力最強的液體動力上面級,與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組合使用後,可有效提升一箭多星發射並直接入軌的能力,進一步提高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發射任務適用性和使用靈活性。實踐十七號衛星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地球同步軌道新技術驗證衛星。衛星入軌後,中國衛通集團有限公司將開展地球同步軌道通訊廣播業務,並擇機開展空間碎片觀測、新型電源、電推進等多項新技術驗證工作。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在首次使用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1號工位成功實施發射。文昌發射場是中國第一個濱海航天發射場,具有緯度低、發射效率高、射向寬、運輸便捷等優勢,能夠滿足新一代運載火箭和新型航天器發射任務需求。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飛行控制中心由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承擔,全程負責對火箭基礎級、上面級進行跟蹤測量,以及載荷在軌測試和長期管理。

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38次發射。

長征五號首發成功心得體會作文 篇8

11月3日20時43分,我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30分鐘後,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此次發射成功,中國從此擁有大型運載火箭,標誌著我國運載火箭實現升級換代,進入大火箭俱樂部,是中國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標誌。

據國家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介紹,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實現了我國液體運載火箭直徑由3.35米至5米的跨越,採用5米直徑芯級,捆綁4枚3.35米直徑助推器,全長約57米,起飛重量約870噸;具備近地軌道25噸級、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級的運載能力,比現役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提升了2.5倍以上。

長征五號代表了我國運載火箭科技創新的最高水平,填補了我國大推力無毒無汙染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空白,首次採用芯一級2臺50噸級氫氧發動機與4枚助推器各2臺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的組合起飛方案,10臺發動機同時點火,起飛推力達1060噸,實現了我國異型發動機起飛技術的重大突破。

長征五號首發成功心得體會作文 篇9

昨晚8點43分,中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30分鐘後,由遠征二號上面級和實踐十七號衛星組成的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圓滿成功。

長征一號、長征二號、長征三號、長征四號、長征六號、長征十一號、長征七號、長征五號等,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家族。

“長征火箭家族”的誕生要從1958年說起。1957年10月,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58年5月,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八屆二中全會上提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1966年5月,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定名為東方紅一號,運載火箭定名為長征一號。經過長期艱苦的努力和探索,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將中國首顆自主研製的東方紅一號科學試驗衛星成功送入太空。中國由此成為繼蘇、美、法、日後,第五個能夠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1975年11月26日,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發射返回式衛星一舉成功,3天后衛星返回地面。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航天器返回技術的國家。

長征二號先後有長征二號C、長征二號D、長征二號E、長征二號F等改進型。其中,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是我國第一個載人運載火箭,1999年首飛成功,20xx年10月15日,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將神舟五號飛船送入太空。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長征三號運載火箭是在長二基礎上於1984年研製成功的,增加了第三級低溫高能液氫液氧發動機。為了適應通訊衛星容量和重量不斷增大和變化的要求,此後我國相繼研製出長三甲、長三乙、長三丙三種運載火箭,被稱為“長三甲”系列,不僅拓展了我國火箭使用範圍,也成功打入了國際市場。

20xx年10月24日,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中國首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送入預定軌道。20xx年12月2日,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將嫦娥三號探測器成功送入太空。之後,嫦娥三號探測器圓滿實現月面軟著陸,玉兔號月球車實現月面巡視勘察,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成功實現航天器地外天體軟著陸的國家。

20xx年6月25日,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征七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30次飛行。作為我國新一代高可靠、高安全、無毒、無汙染的中型運載火箭,長征七號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13.5噸,比大家熟悉的長征二號F提高了近60%。長七首飛,是中國以建設空間站為目標的空間實驗室任務第一次發射,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任務順利開啟。

長征五號首發成功心得體會作文 篇10

11月3日20時43分,中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於今天早晨7點30分28秒從大漠深處發射,7時49分,神舟十一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2名航天員送上太空。繼9月15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之後,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成功發射,將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 開啟了我國時間最長的載人太空飛行旅程。

在賀電中指出:“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將首次實現我國航天員中期在軌駐留,開展一批體現國際科學前沿和高新技術發展方向的空間科學與應用任務,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

這一空間技術領域的重大進展,不但是科學上實質性的進步,也是我國綜合國力提高、科技實力提升的體現。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升空,拉開了中國人探索宇宙奧祕的序幕。從“兩彈一星”到神舟號飛船,從“東方紅”到“嫦娥”飛天,從無人飛行到太空駐留……這一切,都見證著中國航天事業在不斷騰飛和跨越。

在今年4月24日首個“中國航天日”,作出重要指示,“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1999年“神舟一號”繞地球14圈並安全重返地球,20xx年間航天人不懈奮鬥、開拓創新, 20xx年神舟十一號將2名航天員成功送上太空,中國航天史上立起了一個又一個里程碑,航天精神代代傳承,航天夢想越來越近,國人為之歡欣鼓舞。

長征五號首發成功心得體會作文 篇11

17日7時30分,搭載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將於2天后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牽手”太空,景海鵬和陳冬開啟中國航天員迄今最長太空駐留。對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我獲益良多。

時光回溯到1956年,在新中國一窮二白、百廢待興之時,一批熱愛祖國的科學家,克服了重重險阻從海外迴歸祖國的懷抱;一批志存高遠的青年人,滿懷著忠心赤膽從全國各地加入到航天隊伍。他們白手起家、從頭幹起,一步步建立起中國的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漸強,走完了其他國家需要幾百年走完的發展道路。

作為舉全國之力的重大工程,航天人將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研製生產中。

沒有一張圖紙,航天人用手搓成第一根複合推進劑灰色藥條,沒有試車臺,就利用一座山神廟的廢墟做測試房,把山崖作推力座。條件艱苦,航天人用手去挖炸藥……

“我們站承擔著衛星軌道計算和運載火箭彈道計算的艱鉅任務。當時,站裡使用的計算機容量小、速度慢、穩定性差,算一條彈道要湊合著算三次,需兩三個小時。為按時保質完成計算任務,我們差不多每天晚上工作到深夜兩三點,有時一天吃一頓飯。”原航天部二院計算站、現航天科工二院706所老科技工作者宋慶元這樣回憶,她在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後受到毛主席、周親切接見,至今仍然記憶猶新。

此後,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第一顆試驗通訊衛星、第一顆氣象衛星……返回制動火箭固體發動機連續24次參與發射,標誌著我國成為繼美、蘇之後第三個掌握衛星迴收技術的國家,為我國載人航天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經過幾代航天人的接續奮鬥,我國航天事業創造了輝煌成就,中國道路充滿希望、中國精神充滿力量,全國各族人民齊心協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決心和信心異常堅定。青年一代要銘記歷史、傳承精神、艱苦奮鬥、敢於創新,走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為建設航天強國,實現中國夢、航天夢、青春夢努力拼搏!

長征五號首發成功心得體會作文 篇12

據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3日20時43分,中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30分鐘後,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運載火箭實現升級換代,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是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重大意義的一步。

長征五號是無毒無汙染綠色環保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基本型,火箭採用5米直徑芯級,捆綁4枚3.35米直徑助推器,全長約57米,起飛重量約870噸,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長征五號首次採用芯一級2臺50噸級氫氧發動機與4枚助推器各2臺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的組合起飛方案,10臺發動機同時點火,實現了中國異型發動機起飛技術的重大突破。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工程實現了中國液體運載火箭直徑由3.35米至5米的跨越,填補了中國大推力無毒無汙染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空白,代表了中國運載火箭科技創新的最高水平,為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系列化、型譜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是實現未來探月工程三期、載人空間站、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重大工程的重要基礎和前提保障。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工程於20xx年經國務院批准立項研製,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牽頭組織實施,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遵循“發展航天、運載先行”,“運載發展、動力先行”的理念,20xx年,中國先行啟動了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和50噸級液氫液氧發動機研製攻關,其科研成果直接轉化支撐了長征六號、長征七號等新型運載火箭研製並首飛成功。

從1970年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至今,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共實施了237次發射,發射成功率高達97%左右。從國際上來看,從1957年到20xx年,全球共發射5400多次,平均發射成功率是91.5%。

如果將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比作一個大家族,現在其家庭成員已經有17個了,實現了從常溫推進到低溫推進、從串聯到捆綁、從一箭單星到一箭多星,運載能力覆蓋高、中、低各種軌道,能夠滿足不同載荷的發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