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初高中銜接教育心得體會(精選15篇)

欄目: 教育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32W

初高中銜接教育心得體會 篇1

自從地理再次成為大學聯考科目之一以後,高中地理的教學任務就明顯受到重視。而國中地理作為非考試科目,受會考指揮棒的影響,僅作為可有可無的“副科”出現在國中教學中,地理課往往遭受排擠,甚至被砍掉。即使正常開設地理課,教師、學生也因它是“副科”而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國中畢業生的地理基礎知識普遍薄弱,初、高中地理教學嚴重脫節。而在高中的地理教學中,初高中地理知識聯絡十分密切,且高中地理與國中地理的要求明顯不同,難度上的跨度大,大部分學生國中地理知識嚴重缺乏,嚴重影響高中地理的正常教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做好國中與高中地理知識的銜接與融合非常重要。那麼如何將初、高中地理知識有機的糅合在一起呢?下面淺談我的教學觀點,與廣大地理教學同仁商榷、共勉。

初高中銜接教育心得體會(精選15篇)

一、學生學習方法的銜接與融合

初、高中是學生成長的兩個重要階段,這兩個階段跨度比較大。升入高中的學生在思維方式、學習態度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都要有一個質的飛躍,才能適應高中學習要求。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迅速轉變對知識學習的態度與方法,啟發、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引導學生從本質上理解所學內容。

(1)學習態度與方法的轉變

高一新生來自不同的國中,各國中地理教學情況不一,因此首先可通過各種方式瞭解學生國中地理學習的內容,掌握的程度,及對地理的認識與態度,尋找學生地理學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同時要告誡學生遇到國中學過的知識,千萬不要有 “輕敵”與“驕傲”情緒;要通過新課講解讓學生看到,新知識是怎樣在國中知識基礎上發展獲得的;通過對比使學生看到初、高中地理知識的不同要求與不同學習方法。如氣候知識,在國中只要求掌握主要氣候的主要的分佈區域,而高中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這些主要氣候的特點、成因和分佈規律,還要根據文字描述或圖表等相關資料,分析、判斷和推理氣候型別、形成原因、怎樣分佈等一系列問題。教師要在原有基礎上適時對學生加以正確地引導,教給他們良好的學習思想和學習方法,協助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途徑,否則學生會漸漸感覺學習吃力,特別是剛進入高中不久的學生,他們對於地理的學習,還處於一種摸索階段,如果能及時進行適當的誘導和點撥,他們將很快適應高中知識的學習,並可能會受益終身。

(2)地理學習興趣的培養

地理知識不是孤立的,它與其他學科聯絡交融,在講課時不僅要充分利用課本圖表、地圖冊、掛圖等,還要利用其他學科資源活躍課堂氣氛,創設身心愉快的學習氛圍。如講地形對氣候的影響時,詩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可用來印證;“正午太陽高度角測量”,運用到相關的`數學知識,“大氣熱力環流”,又涉及到物理理論;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可以用化學上的知識來解釋等。這些讓學生髮現,原來各學科知識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地理知識有著如此豐富的內涵。

比起其他學科,地理更貼近我們的生活,許多地理現象與地理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結合相關課本知識,多聯絡社會實際,啟迪學生思維,開闊學生視野。如教師在講到大氣逆輻射時候,可以結合早春的寒潮到來時,如何防止作物凍傷等例項入手提出問題,然後引導學生思考、分析、討論。這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掌握相關知識,還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從而達到了培養能力、提高興趣的目的。

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經常是地理試題的切入點,也是調動學生情感的調料,而熱點、焦點問題最終落腳點還是考查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要關注與地理學科相關的社會熱點,並切實將熱點、焦點問題與教材相結合,從中找出相關的地理素材,用學科知識去分析、闡釋和評價人類面臨的諸多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例如講到“西北地區”時,可聯絡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的區位優勢。這樣不僅有助於學生從地理學科的角度分析問題,並能意識到本學科與其它學科的聯絡。一些傳統的熱點問題,如合理開發能源、優化資源配置(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三峽工程”、“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人類與環境的協調發展、“生態農業”等問題,在學習時要求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將地理知識與這些生產生活中的問題聯絡起來,引導學生從地理的角度去發現、解釋、解決這些問題,不但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能力,還能加強環保與發展意識。

初高中銜接教育心得體會 篇2

一、引言

大學教育是高等教育,它與高中階段的基礎教育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育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這就造成了大學生在入學之初諸多方面的不適應。因此,如何做好高中教育與大學教育的銜接一直是教育界比較關注的話題。傳統看法認為,高中與大學教育的銜接主要是大學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其實,既然銜接是指兩個相鄰的教育階段之間的互相連線,那麼高中教師,特別是高三年級教師,對解決好這個問題也負有重要的責任。如果高中教師能關注並協助大學教師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就會使學生在大學生活和學習中少走一些彎路,事半功倍。有專家通過對大學新生情況連續調查研究發現,對大學新生做好入學前準備,即社會適應方面的準備和學習適應方面的準備,能夠使學生在生理、心理情感、學習適應和社會適應等方面有良好的發展,從而順利地實現由基礎教育向高等教育的過渡。

二、高中教育與大學教育銜接中存在的問題

高中教育與大學教育的銜接中存在的問題,即大學新生的不適應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對所學專業的迷茫

學生在大學聯考後選擇專業時呈現盲從性特點。造成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在中學教育階段未曾開設職業規劃課程,致使學生因缺乏職業和專業選擇意識而迷茫,不知所措。大部分學生選擇專業時主要依賴家長和老師,因此,在入學後對所學專業認識模糊。例如,歷史文物修復專業的新生認為他們的任務是考古與文物的實踐修復,古文字學與歷史文化等課程於他們無用。對所學專業認識不清,造成一部分學生所選專業與興趣相違背。而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因對專業沒有興趣導致一部分學生對專業課的懈怠。

(二)學習方法的不適應

高中教育與大學教育在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在教育模式方面,高中的應試教育是以考試為手段,單純以分數為標準,教學是以教師為主導的灌輸模式;而大學教育是以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為主導的素質教育,其教學的目的是強調學以致用、全面發展,重視學生知識面的拓寬以及動手能力的培養。然而許多學生在進入大學後,由於缺乏自學能力,又沒有家長與老師的強制監督,一下子覺得學習壓力小了很多,從心理上逐漸感到學習沒勁,動力不足,也就不再把努力學習作為主要目標了。

從教學方法來看,高中階段是以教師為主的精講多練,每節課講的內容少,例題多,練習多,在精講多練中達到舉一反三、掌握知識的目的。大學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廣講博學,學生要想理解課堂上理論性強、容量大的學習內容,必須大量閱讀相關的課外讀物和參考資料,這樣才能跟上老師的思維和進度,這就要求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因此,學生若不注意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不斷加強思維方法的訓練以及學習方法的改進,必然會在學習能力上與他人拉開距離。一些在高中階段適應應試教育、成績比較優異的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後,如果不能很快地適應大學的教育方式,面對來自各地同樣優秀的學生,以前的種種優越感就會逐漸消失,甚至失去繼續好好學習的信心。

(三)校園生活的不適應

中學對學生實行的是嚴格的學習生活管理模式,學生的考試成績是學校、家長關心的焦點,教師對每個學生的管理也非常細緻周到。在中學階段,班主任像一個多面手,包攬學生的學習、生活、紀律等一切;家長則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為了孩子的學習,在生活上照顧得無微不至,導致一些孩子只知道學習,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賴性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在校內有老師的督促,在家有家長的監管,外力的監督使得學生們不得不集中精力自覺學習。而大學則是相對寬鬆的學習生活管理模式,學校注重的是學生的自己管理、自己完善、自己發展,輔導員主要是在思想上、生活上給予指導,專業教師則注重專業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培養,較少過問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問題,和學生交流過少。因此,大學生獲得了相當的自由度,他們可以隨意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而剛剛脫離了中學管理模式的大學新生由於受習慣性心理定勢的影響,再加上部分學生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和自己約束力,不能科學、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大學生之間互相攀比的現象較為普遍,家境殷實的學生不僅日常生活消費水平較高,而且有實現學習或者生活目標的物質基礎,而經濟貧困的學生卻只能滿足基本的生活學習需求,其他任何多餘的消費都是奢侈的想法。各種各樣的差別存在於學生之間,如處理不當,會使他們產生距離感,導致隔閡,以致出現各種心理問題。

(四)人際關係的不適應

高中生活比較單調,同學之間沒有地域差異,人際關係相對比較簡單,即使同學之間有矛盾,班主任也能及時發現並調節。而大學環境相對較為複雜,來自於不同地區、擁有不同的文化和生活背景的大學生從個人智力、是非辨別能力到社會化程度、交際能力、經濟條件等諸多方面都存在差異,這些差異為大學生社會交往設定了不同的障礙。從生源地來看,城市新生的人際交往障礙小於農村學生,因為大學一般都設在大中城市,而來自農村的學生資訊相對閉塞,視野不開闊,且城鄉生活方式與習慣存在較大的不同,城鄉差異會對學生帶來很大的影響,從而導致更多的自己適應、情緒適應等主觀方面的適應不良;從性別來看,女生比男生能更快地適應新集體,因為女生更注重情感上的聯絡,容易在傾訴中表達自己的感受,能和他人進行良好而及時的溝通,因而在人際關係方面要好於男生。

三、高中教育與大學教育有效銜接的策略

要解決高中教育與大學教育的銜接問題,需要高中教師和大學教師的密切配合。

(一)對學生進行比較系統而規範的職業生涯指導

針對大學生對所學專業感到迷茫的問題,在高中階段特別是高三年級就應對學生進行比較系統而規範的職業生涯指導,使學生在高中階段就能獲得職業探索的絕佳機會,實現自己瞭解、自己認識、自己促進,學會策劃自己的人生,在填報志願、選擇專業上有自己的見解和認識,培養對未來合理規劃的潛在能力。高中階段還可以開設選修課或興趣課,在內容上與大學課程接軌。在高中階段開設選修課程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提前瞭解大學專業的相關學習內容,為他們日後準確地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提供幫助。進入大學後,在新生入學教育活動中,系部領導應對本系部的情況作詳細的介紹,要突出專業思想教育;各專業的教師應對自己所教授的課程進行詳細的說明,使新生對所學專業課程的性質和知識結構有清晰而慎密的認識,瞭解本專業的發展前景、該學科領域的前沿奮鬥目標等,明確學習方向,增強學習動力。

(二)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

高中可以定期聘請大學教授以專題報告、講座等形式介紹大學的教育教學特點,便於學生及時瞭解大學的教學改革動態、學習環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實現高中和大學教育的連結。高校教師要參與到中學的教學中來,定期去中學聽課,和高中教師進行座談交流,將大學提倡的自主學習精神和理念等傳播到中學中去,同時將中學裡好的學習精神和管理方法帶到大學,形成良性互動。例如,保定學院每年都選派有經驗的教師去中學聽課交流,每年寒暑假都組織高中各科骨幹教師和班主任進行培訓,對高中學校在課程設定、學生培養模式等環節上的改革進行指導。此外,針對大一新生缺乏自學能力的情況,高校對大一的課程要安排得緊密些,以後再逐漸減少;教師在教授課程時,要照顧到學生的水平和能力,讓剛升入大學的新生有個緩衝期,逐漸適應大學的教學模式。

(三)對學生進行大學校園生活的指導

在高中教育階段應該逐漸培養學生的獨立性,使他們形成較強的`自主生活能力。對學生的管理與約束也要適當地放鬆,要讓學生逐漸形成一定的自己管理和約束能力。大學新生入學的前兩個月是習慣培養鞏固的關鍵時期。教師在讓新生熟悉學校概況,瞭解本校的歷史、建設、發展情況以及物質和人文環境的同時,也要幫助他們正確地認識自己,正確地分析有利於個人成長的積極因素,摒除不利於個人成長的消極因素。如果學生在新的環境中能將學習和生活能動地統一,將環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個人的積極因素緊密結合起來,那麼在學生實踐活動中,必將獲得一種良性的適應。此外,教師還要幫助新生設計新的合適的目標體系,獲得學習、生活的動力。在新生的適應過程中還要充分發揮老生的傳、幫、帶作用,挑選高年級的優秀學生進行培訓,讓老生擔當起知心大哥大姐的角色,擔任入學新生的學生導員,從新生入學開始,從生活到學習,從校內到校外,每一步都積極協助輔導員指導新生適應大學的學習與生活。實踐表明,學生導員的傳、幫、帶作用顯著,同齡人之間的溝通會更加有利於新生快速適應學校環境,能幫助他們順利地度過心理適應期。

(四)對學生進行人際關係的指導

高中教育,尤其是在後期階段,應注重對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對自己和他人都有很好的認識,要引導學生建立大學中類似成人的人際交往模式,與周圍師生建立良好和諧的關係。通過有效的指導,使高中生逐漸擺脫以自己為中心的缺點,學會尊重、理解、信任,能夠容忍他人的過失,尊重不同的觀點,做到寬容豁達,為進入高校後順利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奠定基礎。在大學階段,大學新生來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形成了個性化的心理和性格特徵,要想和諧地生活在一起,就必須遵守集體生活的準則,具有高尚的集體主義精神。通過學習和生活中的集體活動,協調、統一、鍛鍊他們的思想意識和集體主義行為,讓他們認同集體,對集體產生歸屬感和安全感。針對個別存在交際障礙的學生,學校應該及時並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輔導和訓練,引導他們在與老師和同學的交往中逐漸形成科學合理的人際關係,培養他們善於發現自己優點和欣賞他人的能力,與同學友好相處,在關注和幫助其他同學的過程中實現自己教育的提升。

四、結語

大學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如何儘快地進入角色,開始科學的學習與生活,是每一位大學生的迫切要求,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責任。高中教育與大學教育的銜接不僅關係到學生是否能夠儘快適應大學生活的問題,而且也影響著他們人生觀和擇業觀的樹立。大學教師和高中教師密切聯絡、互相配合,培養學生在生活、學習以及心理等方面的適應能力,實現高中教育和大學教育的順利銜接,對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初高中銜接教育心得體會 篇3

一、初高中物理銜接出現脫節的原因:

1、教材原因:國中教材重在定性研究,高中教材重定量研究;國中教材簡單、直觀,高中教材複雜。

2、教師原因:少數高中教師往往對現在國中物理知識體系和教學方法缺乏瞭解,忽視了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學內容安排上按部就班,教學方法簡單化。特別是剛送走高三畢業班回頭教高一的教師,很容易不自覺地以高三的標準要求高一學生,用教高三的方法來教高一,而使學生難以接受,增加了學習物理的難度。

3、學生原因:國中教材重在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注重學生的直觀感覺。學生到了高中學習方法上就跟不上,只習慣形象思維,不習慣抽象思維;只習慣背,不習慣分析、推理、歸納;只習慣模仿,不習慣獨立思考;只習慣慢節奏、小容量,不習慣快節奏、大容量。

二、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對策

1、教學理念要更新

(1)學習新課改理念。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新課改主要是反對過於注重知識傳授,而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達成;強調課程結構要符合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和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強調改變繁、難、偏、舊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多地學習與生活、科技相聯絡的活知識;強調變“要學生學”為“學生要學”,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課程評價強調要改進教學、促進學生髮展;課程管理方面,強調國家、地方、學校三級管理,增強教育的針對性。

(2)注重情感教學,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親其師,信其道”,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是教學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教師要多與學生溝通,瞭解學生學習上的困難,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對學生出現的問題要寬容,不能隨便批評學生,要尊重他們的意見,消除他們的恐懼心理,這樣就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產生“愛屋及烏”的效應,學生在學習中就會變被動為主動,順利跨過初高中銜接中出現的臺階。

2、教學方法要改進

新課改要求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意識,發展學生科學思維的能力,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1)加強直觀性教學。

高中物理在研究複雜的物理現象時,要求建立物理現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通過實物演示的直觀教學使抽象的物理概念與生活例項聯絡起來,變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生動,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2)實施探究性教學,發展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受傳統課堂教學的影響,長期以來學生習慣於被動地接受教師的傳授,養成了依賴心理。新課程標準下的國中物理教材已開始強調科學探究,使學生在歷經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論證、評估與交流等環節後思考、研究問題,為高中生自主而獨立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挖掘新課程的資源,為學生構建探究性學習的平臺,以激發他們的求知慾,使他們在探究活動中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過程要講策略

(1)熟悉初高中教材,循序漸進地教學。高一教師要利用暑假通覽這一屆學生的國中教材,以便對初高中相應的.內容銜接做到心中有數。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減緩初高中知識內容銜接的坡度,對國中所學知識要進行查漏補缺。其次,在高中新課教學中,教師要掌握各階段教學要求達到的水平,循序漸進,不能一步到位。如向量運算是學習難點,教學中應首先讓學生理解向量運算與代數運算的區別,引導在受力分析的基礎上畫向量圖,在計算方面,只限於同一直線上的和可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識求解的情形,不要隨意加深。舉例時千萬不能一講就是大學聯考題,否則極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在起始教學過程中要放慢速度,面向全體學生,採用合理的預習方案和練習方案,使大多數的學生儘快樹立起學習物理的信心。

(2)加強學法指導。學生進入高一後,學習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聽就懂、一看就會、一做就錯”的現象,分析原因,主要是對所學知識沒有真正理解,因此,要在理解上下功夫。從學習方法的角度來講,因為國中的內容比較少,所以反覆地訓練,記憶的成分多一點;但是到了高中,時間就不像國中那樣充裕,不可能做大量的練習,這就需要做題時要有針對性,注意歸納,學會用數學的方法來研究物理的問題。要加強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培養自學能力,養成分類、歸納、總結的習慣。

(3)佈置作業要有層次性和針對性。佈置作業不能一刀切,全班學生做同樣的作業。這樣往往會出現成績好的同學“吃不飽”、成績差的同學“吃不消”的情況,導致成績好的難以提高、部分成績差的只能選擇抄作業。佈置作業可分“必做”和“選做”兩種層次。“必做”一般為基礎題,主要用於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一般同學都能完成;“選做”則在難度上有所增加,學生可視自己的學習情況量力而行、自主選做。這樣可使成績好的學習勁頭更足,而成績差的抄作業的現象大大減少。當然這要求教師花更多的時間、精力去選擇不同層次、有針對性的題目。

總之,只要我們認真掌握初高中物理學習中銜接與過渡的特點,切實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進行教學,學生就一定能實現初高中物理學習的自然過渡,為整個高中物理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

初高中銜接教育心得體會 篇4

一、國中數學與高中數學的差異

1、知識差異初高中數學有很多銜接知識點,如四種命題、函式概念等。因此,在講授新知識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聯絡舊知識,複習和區別舊知識,特別注重對那些易錯易混的知識加以分析、比較,從而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例如,在學習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回顧在國中已學過的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式的有關知識,為學習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做好必要的鋪墊,如:根的判別式,求根公式,根與係數的關係(即“韋達定理”),二次函式的影象等等。國中數學知識少、淺、難度容易、知識面窄。高中數學知識廣泛,將對國中的數學知識推廣和引伸,也是對國中數學知識的完善。如:國中學習的角的概念只是“0度—180度”範圍內的,但實際當中也有720度和“負300度”等角,為此,高中將把角的概念推廣到任意角,可表示包括正、負在內的所有大小角。又如:高中要學習《立體幾何》,將在三維空間中求一些幾何實體的體積和表面積;還將學習“排列組合”知識,以便解決排隊方法種數等問題。如:①三個人排成一行,有幾種排隊方法,(=6種);②四人進行乒乓球雙打比賽,有幾種比賽場次?(答:=3種)高中將學習統計這些排列的數學方法。國中一個負數開平方無意義,但在高中規定了=-1,就使-1的平方根為±i。即可把數的概念進行推廣,使數的概念擴大到複數範圍等。這些知識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中將逐漸學習到。

2、學習方法的差異

(1)國中課堂教學量小、知識簡單,通過教師課堂教慢的速度,爭取讓全面同學理解知識點和解題方法,課後老師佈置作業,然後通過大量的課堂內、外練習、課外指導達到對知識的反反覆覆理解,直到學生掌握。而高中數學的學習隨著課程開設多(有九們課學生同時學習),每天至少上六節課,自習時間三節課,這樣各科學習時間將大大減少,而教師佈置課外題量相對國中減少,這樣集中數學學習的時間相對比國中少,數學教師將像國中那樣監督每個學生的作業和課外練習,就能達到像國中那樣把知識讓每個學生掌握後再進行新課。

(2)模仿與創新的區別國中學生模仿做題,他們模仿老師思維推理較多,而高中學生有模仿做題和推理思維,但隨著知識的難度大和知識面廣泛,學生不能全部模仿,即就是學生全部模仿訓練做題,也不能開拓學生自己思維能力,學生的數學成績也只能是一般程度。現在大學聯考數學考察,旨在考察學生能力,避免學生高分低能,避免定勢思維,提倡創新思維和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國中學生大量地模仿使學生帶來了不利的思維定勢,對高中學生帶來了保守的、僵化的思想,封閉了學生的豐富創造精神。如學生在解決:比較a與2a的大小時要不就錯、要不就答不全面。大多數學生不會分類討論。

3、學生自學能力的差異國中學生自學那能力低,大凡考試中所用的解題方法和數學思想,在國中教師基本上已反覆訓練,老師把學生要學生自己高度深刻理解的問題,都集中表現在他的耐心的講解和大量的訓練中,而且學生的聽課只需要熟記結論就可以做題(不全是),學生不需自學。但高中的知識面廣,知識要全部要教師訓練完大學聯考中的習題型別是不可能的,只有通過較少的、較典型的一兩道例題講解去融會貫通這一型別習題,如果不自學、不靠大量的閱讀理解,將會使學生失去一型別習題的解法。另外,科學在不斷的發展,考試在不斷的改革,大學聯考也隨著全面的改革不斷的深入,數學題型的開發在不斷的多樣化,近年來提出了應用型題、探索型題和開放型題,只有靠學生的自學去深刻理解和創新才能適應現代科學的發展。其實,自學能力的提高也是一個人生活的需要,他從一個方面也代表了一個人的素養,人的一生只有18---24年時間是有導師的學習,其後半生,最精彩的人生是人在一生學習,靠的自學最終達到了自強。

4、思維習慣上的差異國中學生由於學習數學知識的範圍小,知識層次低,知識面窄,對實際問題的思維受到了侷限,就幾何來說,我們都接觸的是現實生活中三維空間,但國中只學了平面幾何,那麼就不能對三維空間進行嚴格的邏輯思維和判斷。代數中數的範圍只限定在實數中思維,就不能深刻的解決方程根的型別等。高中數學知識的多元化和廣泛性,將會使學生全面、細緻、深刻、嚴密的分析和解決問題。也將培養學生高素質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遞進性。

5、定量與變數的差異國中數學中,題目、已知和結論用常數給出的較多,一般地,答案是常數和定量。學生在分析問題時,大多是按定量來分析問題,這樣的思維和問題的解決過程,只能片面地、侷限地解決問題,在高中數學學習中我們將會大量地、廣泛地應用代數的可變性去探索問題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如: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時我們採用對方程ax2+bx+c=0(a≠0)的求解,討論它是否有根和有根時的.所有根的情形,使學生很快的掌握了對所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另外,在高中學習中我們還會通過對變數的分析,探索出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解題所用的數學思想。

二、高中數學與國中數學特點的變化

1、數學語言在抽象程度上突變

初、高中的數學語言有著顯著的區別。國中的數學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語言方式進行表達。而高一數學一下子就觸及非常抽象的集合語言、邏輯運算語言、函式語言、圖象語言等。

2、思維方法向理性層次躍遷

高一學生產生數學學習障礙的另一個原因是高中數學思維方法與國中階段大不相同。國中階段,很多老師為學生將各種題建立了統一的思維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幾步,因式分解先看什麼,再看什麼等。因此,國中學習中習慣於這種機械的,便於操作的定勢方式,而高中數學在思維形式上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數學語言的抽象化對思維能力提出了高要求。這種能力要求的突變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適應,故而導致成績下降。

3、知識內容的整體數量劇增

高中數學與國中數學又一個明顯的不同是知識內容的“量”上急劇增加了,單位時間內接受知識資訊的量與國中相比增加了許多,輔助練習、消化的課時相應地減少了。

4、知識的獨立性大

國中知識的系統性是較嚴謹的,給我們學習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因為它便於記憶,又適合於知識的提取和使用。但高中的數學卻不同了,它是由幾塊相對獨立的知識拼合而成(如高一有集合,命題、不等式、函式的性質、指數和對數函式、指數和對數方程、三角比、三角函式、數列等),經常是一個知識點剛學得有點入門,馬上又有新的知識出現。因此,注意它們內部的小系統和各系統之間的聯絡成了學習時必須花力氣的著力點。

初高中銜接教育心得體會 篇5

女兒今年6週歲了,準備9月份入國小,“是否應該讓孩子提前學習國小課程?”這兩種想法一直讓我猶豫不決左右矛盾,如果提前學習了國小課程我怕孩子在正式進入國小後,因為老師講的知識都會了,不認真聽課,不能養成一個良好的聽課習慣。如果不提前學習國小課程又但心孩子上學小後跟不上班級課程的進度,從而影響到孩子對學習信心。《“幼小銜接”特別策劃》中提到的現狀無論是角度還是觀點,正是我們作為家長重點關心的問題。下面談談我通過閱讀《幼小銜接》所得到的啟示及心得。

通過閱讀了心理學家格塞爾著名的雙胞胎爬樓梯實驗結論同時也參考了“三年級效應”我個人認為啟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引導孩子正確的學習態度、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與讓孩子提早學習過多的國小課程相比要重要的多,另外有好奇心的孩子會主動學習自己感興趣知識。

“孩子對成績、分數是沒什麼概念的,也不知道分數意味著什麼”一句話說的特別好,其實真正在意分數的是我們長家,我們對成績和分數認識,決定了孩子對成績和分數的認識和看法。孩子考不好的原因有很多,可是因為粗心大意。也可能是學習方法不對等原因,因此我們家長首先要保持淡定,然後我們和孩子一起分析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最後同孩子一起找出問題、解決問題。

通過閱讀《“幼小銜接”特別策劃》為我做好孩子進入國小的準備指出了正確的方向,同時我也在根據《“幼小銜接”特別策劃》指導,查詢自己身存在的問題,調整自己與孩子的交流方式,有方法的培養孩子良好生活習慣和行為規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作為家長讓我們以平常心陪伴孩子共同成長吧。

初高中銜接教育心得體會 篇6

很多國中生的數學成績很優秀,但是這些學生到了高中,數學成績卻出現大幅度下滑,這使得意志較為薄弱的學生自信心受到打擊,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而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學生需要從自身找尋原因,探索解決辦法,主動學習,循序漸進地提高數學成績。

一、初、高中數學學習銜接問題的成因

首先,相比國中數學,高中數學在數學語言上有較大變化。按照高一的數學課程安排,學生一開始就要學習集合、函式、對映等定義,這些知識的抽象性明顯加強,論證嚴謹且要求學生書寫規範,這對於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來說是有很大難度的。同時,教師在教授課程時會應用很多特定符號和圖形,這對學生而言也是較難理解的。

其次,進入高中後,學習高中數學的思維方法也和國中數學有較大差別。在國中,學生往往利用一種定式思維解決數學問題,例如解方程式時,學生可以按照固定的步驟逐步解決。但是,到了高中,數學語言的抽象化特徵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儘快從經驗型抽象思維轉化到理論型抽象思維。

最後,高中數學的知識量較國中數學有明顯增加。例如,在高中數學的第一章中,有34個基本概念和22個數學符號,這不僅加大了教師的教學難度,同時也加大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因此,學生在步入高中學習數學時很容易出現成績下滑現象。

二、初、高中數學學習銜接問題的解決對策

1.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要想有效解決初、高中數學銜接問題,需要學生主動學習並積極克服苦難。為此,學生要為自己量身製作一套學習計劃,明確學習目標併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在制定學習計劃時,學生要充分考慮該項計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並在制定之後嚴格按照計劃執行學習任務。

進行課前預習是高效接受新知識、取得優秀成績的基礎。有效的課前預習不僅能夠鍛鍊學生的自學能力,還能夠使學生髮現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和新課程中的問題,從而調動其聽課的積極性。這樣,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就可以找尋問題的答案,大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準確地把握課程重點並突破課程難點。

課堂是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學習基本技能和方法的關鍵環節,學生在課堂上必須認真聽講,及時記錄教師講授的重點知識並認真理解。

課下知識複習也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可以在課下反覆閱讀教材並翻閱相關學習資料,加強自身對基本知識的理解,強化自己對知識的記憶。然後,準備一個總結小本,將新學習的知識和與其相關的、以前學到的舊知識相聯絡,把兩者整合在一起,並進行比較和分析,在複習的同時探究出新的知識,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獨立完成作業能夠使學生髮現自己掌握得不夠牢固的知識點。

為了解決自己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學生要培養自己鍥而不捨的精神,對於沒有解決的問題要一再探究,對於有問題的作業,要改正之後重新做一遍,以此來加深印象。並且,在一段時間之後再拿出來進行反思,把曾經不懂的知識切實收納進自己的知識庫中,方便日後靈活運用。

2.循序漸進,切忌急躁

由於年齡的關係,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自己成績不理想,做題的正確率較低,就會急躁甚至失去學習的信心。還有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貪多求快,想要依靠幾天的學習或者做幾套題就使自己的`數學成績有一個大幅度的提高,這都是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的體現。要知道,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積累舊知識、發現新知識的過程,取得優秀的學習成績決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因此,學生要努力鞏固好自己的基礎知識,提高自己在閱讀、書寫、運算等方面的能力,在看到問題時能夠發散思維,主動聯絡各個知識點,從而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

3.探究學科特點,優化學習方法

數學這一學科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閱讀觀察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極高。

另外,學習數學一定要思維活躍,只看書不做題不能提高數學成績,只做題不總結也不能提高數學成績。因此,對於課本知識,學生既要能利用又要能擺脫,在做題過程中要綜合利用課本上的相關知識點,在做題之後要及時擺脫書本,結合自身情況進行知識點的查漏補缺,切勿盲目照搬其他同學的學習經驗和書本規律。

4.做好教材內容的銜接處理

初、高中數學教材有很多重要的銜接點,例如,在學習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時,應先詳細複習二次函式的有關內容,然後將二次函式、二次不等式、二次方程聯絡起來進行解決。二次函式不但是國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大學聯考的"龍頭"函式,弄清二次函式的有關內容,對以後的學習指、對函式及三角函式圖象的研究有"半兩撥千斤"的功效。

三、結語

初、高中數學學習的銜接不僅僅是知識的銜接,也是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的銜接,學生應該提高自己對學習的敏感程度,在學習過程中及時發現自己的問題並主動進行改正,從而有效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1]羅成。對國中和高中數學學習銜接問題的初步探索[J].中學教學方法,20__(09).

[2]張立新,王旻。淺析國中和高中數學的銜接問題和如何啟發學生自主學習[J].河北學習期刊,20__(08).

[3]王海玲。高中視野下的國中教學銜接[J].教師經驗,20__(07).

初高中銜接教育心得體會 篇7

在現行的教育條件下,國中物理的學習大多以物理現象的識記為主, 而高一物理一開始就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力學,習慣了形象記憶的高一新生就如同墮進了雲裡霧裡,連方向都找不到就更別說如何學好了,所以覺得高一物理難學。如何搞好與國中物理教學的銜接,降低初高中的物理學習臺階;如何使學生儘快適應高中物理教學特點,渡過物理學習的難關,就成為我們高一物理教師的首要任務。

初高中物理教學臺階的形成的幾點原因:

(1)國中教材對許多物理問題只作定性分析,即使有定量計算也非常簡單;而高中物理教材絕大部分問題不但要定性分析,而且要進行大量的甚至是相當複雜的定量計算。國中到高中是從定性到定量的跳變。

(2)國中絕大多數的物理知識的掌握是建立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的,而高中物理知識的掌握絕大多數上建立在抽象思維的基礎上,高中物理問題的解決主要體現在學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上階梯很高。

(3)不善於利用數學工具解題是形成臺階的重要因素。高中階段數學工具是解決物理問題的必要手段,尤其是力學部分大量運用三角函式、直角座標系、相似三角形、二次函式、向量等,讓學生一下適應確實不易。

(4)呆板學法的`“慣性”對高中物理難學的結論的形成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國中學生掌握物理知識習慣於背牢記熟,而對物理模型的建立、物理過程分析極少考慮。高中階段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靈活運用知識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這是一個學法的飛躍,也是一種能力的飛躍。

根據高中物理臺階形成的原因,結合本人的教學體會談一下,幫助學生走出誤區,降低臺階的方法:

一、注意新舊知識的同化與順應。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以舊知識同化新知識,使學生掌握新知識,順利達到知識的遷移。高中教師應瞭解學生在國中已掌握了哪些知識,並認真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把高中教材研究的問題與國中教材研究的問題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維特點等方面進行對比,明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絡與差異。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順利地利用舊知識來同化新知識,就降低了高中物理學習的臺階。許多事例表明,學生能夠比較自覺地同化新知識,但往往不能自覺地採用順應的認知方式。在需要更新或重建認知結構的物理新知識學習中,應及時順應新知識更新認知結構。例如:國中物理中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物理量有速度(速率)、路程和時間;高中物理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物理量有速度、位移、時間、加速度等,其中速度位移和加速度除了有大小還有方向,是向量。教師應及時指導學生順應新知識,辨析速度和速率、位移和路程的區別,指導學生掌握建立座標系選取正方向,然後再列運動學方程的研究方法。用新的知識和新的方法來調整、替代原有的認知結構。避免人為的“走彎路”加高學習物理的臺階。

二、加強物理直觀性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高中物理在研究複雜的物理現象時,為了使問題簡單化,經常只考慮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現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國中學生進入高中學習,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針對這種情況,應採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多做一些實驗,多舉一些例項,充分利用學校的網路資源進行多種媒體的教學,使學生能夠通過具體的物理現象來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設法使他們嚐到“成功的喜悅”。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批出:“有許多聰明的開賦很好的學生,只有當他的手的手指尖接觸到創造性勞動的時候,他們對知識的興趣才能覺醒起來”。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通過實驗演示的直觀教學使抽象的物理概念與生活例項聯絡起來,變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生動,提高了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更快的適應高中物理的教學特點。

三、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亞里斯多德說過:“思維開始於疑問與驚奇,問題啟動于思維。”改進課堂教學,每一節課都設法創造思維情境,組織學生的思維活動,培養學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斷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在物理概念和規律教學中,按照物理學中概念和規律建立的思維過程,引導學生運用分析、比較、抽象、概括、類比等思維方法,對感性材料進行思維加工,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質聯絡,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質聯絡,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質聯絡和基本規律,建立科學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著重培養、提高學生抽象概括、實驗歸納、理論分析等思維能力水平;在授新課時採用導、悟、練、思的模式,在講解習題時,可以採用進行一題多解或一題多變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策略的選擇和運用的能力。

四、化大臺階為小臺階,降低臺階的高度。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教學的層次必須分明,決不能搞一步到位的教學法。我先用樸素的語言講清基本知識,讓學生感覺通俗易懂,然後再利用嚴密的物理語言把學過的知識系統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如高一物理的瞬時速度的學習中,先通過具體問題的分析指明瞬時是指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通過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和變速直線運動的不同長度時間段的平均速度分析比較引出反映瞬時運動快慢的描述物理量——瞬時速度,最後給出或討論出瞬時速度的概念、物理意義。這樣化大臺階為幾個小臺階使學生的理解層層深入。

總之,從實際出發,分析初高中教材的銜接和可能存在的臺階,探究合理的教學手段;根據學生的認知心理探索優化物理知識的教法,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培養創新能力;堅持以體驗、互動為主的教學方式,優化教學過程,就一定能使每個學生很快適應高中物理的學習。

初高中銜接教育心得體會 篇8

一、大學數學和高中數學在教學程度上存在銜接問題

新的課程改革後,高中數學在課程的改革上落實得較徹底,使相應的高中數學在課程內容上也有了很大變化,而為增加高中數學同大學數學間的聯絡,使得高中課堂的很多內容都對大學數學的一些相關概念進行引入,比如極限、導數等。現在多數高校數學課程的設定和教師們普遍認為有關數學學習內容方面的強化在高中階段進行就已經足夠,相對應的忽略了在大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對很多內容的講解。在大學數學中,出現的關於複數和數學歸納法這些方法不會再像新知識那樣對學生進行講解。在數學教學內容方面的脫節也造成那些對於學生而言應當著重學習的內容卻並不瞭解等問題。大學數學同高中數學在教學內容方面的脫節也使得學生對於學習的連貫性受影響,以及學習難度的加大,也使得學習數學方面的興趣降低。而在教學內容上,因為學生知識的脫節也使得後續課程不能很好的進行接收。

二、關於大學數學和高中數學在教學上銜接的幾點建議

1.大學開始階段做好數學教學的方法指導

大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義務將高中數學的知識進行銜接,來幫助新生快速的進入大學的學習狀態中。要讓學生在大學數學課堂的第一節課就意識到大學數學同高中數學本質上的區別,並指出這兩者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聯絡,並簡要的概括大學數學課堂所要學習的內容,爭取讓學生對於大學數學課堂的學習充滿興趣,以此來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舉個例子,在高中階段對於函式的學習實際上是為高等數學中初等函式做準備,在大學數學課堂,將會在此基礎上進行更深的拓展學習。此外,大學數學在教學過程中還要給學生介紹有關數學教學方面的整體結構,使學生對於將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並且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專業,來進行相關介紹,以此來幫助學生意識到有關大學數學方面學習的.意義,從而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在教學課堂上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的課程改革其重要點之一是有關學生主體地位的強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方面的能力,這將是高中數學教學和大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都要遵守的原則[3]。而對於數學教學方面的理論以及邏輯性強的特點,使得多數學生在解題時都無從下手,特別是對於一些證明方面的題目。這個時候教師要使用科學的方法給學生進行指導,比如參考一下相關資料裡面類似題型的解題方法,而教師要謹記不能夠直接把解題步驟給學生,而是要逐步引導學生有關解題方面的思考,以此來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更好的在今後學習中學會自己進行題目的解決。而高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時需要強調課堂教學的重要性,並做好適度的銜接大學數學內容,並且儘量給學生安排一下能夠促使學生進行課下思考的問題,並在課堂上進行更進一步的討論。事實上,把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方法很多,無論是對於高中數學的教學還是對於大學數學教學方面,都要進行深入的探索和實踐,並做好其教學內容銜接方面的探索與應用。

三、總結

無論是哪一門課程,其教學過程都是一種連續系統的,特別是對於數學的教學過程而言尤其如此。所以在對於數學教學課程的改革,僅僅考慮自身的教學改革是不夠的,更要注重前後階段其教學內容的銜接問題。而高中數學同大學數學在教學過程的銜接既要靠大學數學教師的引導,又要靠編制的教材、順承教學方法、教學中審視學生地位等方法進行綜合。而高中數學同大學數學在課堂教學內容上的銜接作為當前教學研究的一項重難點問題,則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以及各級的教育部門積極的進行探索與規劃。

初高中銜接教育心得體會 篇9

剛從國中升上高中的學生普遍都覺得高中物理難學,而學習跨度大是高中物理難學的主要困難之一。如何搞好高國中物理教學的銜接,降低高國中物理的學習臺階;如何使學生儘快適應高中物理教學特點和學習特點,渡過學習物理的難關,就成為物理老師的首要任務。以下是我在教學中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注意新舊知識的結合。高中的物理內容有不少是以國中內容為基礎而深入的。因此在備課的時候老師應瞭解學生在國中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並認真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把高中教材研究的問題與國中教材研究的.問題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維特點等方面進行對比,明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絡與差異。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順利地利用舊知識來同化新知識。

二、加強直觀性教學、培養學習興趣。高中物理在研究複雜的物理現象時,為了使問題簡單化,經常要建立物理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國中學生進入高中學習,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可以多做一些實驗,多舉一些例項,使學生能夠通過具體的物理現象來建立物理模型,掌握物理概念。

三、加強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思維模式為我們提供瞭解決問題的一般性的思維方式,但是要有效解決一個具體的物理問題,還必須掌握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解決力學中連線體的問題時,常用到“整體法”和“隔離法”。剛從國中升上高中的學生,常常是上課聽得懂課本看得明,但一解題就錯,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比較薄弱,所以平時應加強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

初高中銜接教育心得體會 篇10

帶著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來到了xx幼兒園,隨著時間飛逝,實習生活的結束,讓我真正的感受到了作為一名幼師的不易。這次實習也讓我收益頗豐、受益匪淺。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進園實習初期,我感到了很大困難,毫無工作經驗的我,面對新工作,面對性格各異的孩子,的'確很難。我覺得毫無頭緒,不知道到底該從哪裡下手,看著師姐們輕輕鬆鬆的帶著寶寶開展各種活動,做著一個又一個的遊戲,看著孩子們一張張興奮、熱情高漲的小臉,我深深地被感染著,我努力地去學習,嘗試獨立帶孩子,經過幾次之後,我的緊張心理才逐步退去,慢慢的融入這個小集體當中。

在實習過程中,讓我懂得了要因人施教,面對不同的幼兒要用不同的方法,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差異,有自己獨立的內心小世界,而作為他們老師,要想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內心小世界,不積極去了解去發現捕捉他們的閃光點是不行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愛之處以及不足之處,要想幫助他們改正缺點,不僅要關心和照顧幼兒,和幼兒家長的溝通也非常的重要,在實習期間我試著與家長打交道,與他們交流幼兒在園以及在家的各種表現,實習讓我獲得了很寶貴的東西。

在教工幼兒園的每個教室都有幼兒一日生活常規時間表及主班配班老師的工作分工,在實習期間我嚴格按照時間表,配合所在班老師認真做好一日生活常規工作。

初高中銜接教育心得體會 篇11

軍訓不但培養人有吃苦耐勞的精神,而且能磨練人的堅強意志。蘇軾有句話:“古之立大事者,不惟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撥之志。”這句話的意思是成功的大門從來都是向意志堅強的人敞開的,甚至可以說是隻向意志堅強的人敞開。

當我第一天進校門時,我就下定決心:媽媽把我送到這麼好的環境讀書學習,我一定不能辜負媽媽的一片心,我要好好學習。之後,進了教室,老師教了我們許多,例如:晨光中學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晨光中學衛生管理規定;晨光中學學生獎懲條例等。

我第二天來到學校之後,老師告訴我們上午要考試,下午參觀學校的校史館,同學們都興奮得不得了,我當然也一樣。

第二天的晚上我怎麼也睡不著,因為明天要軍訓了,我很興奮地在床上翻來覆去想著心目中的軍訓:心目中的軍訓充滿了教官的訓斥;心目中的軍訓是艱苦與緊張的合奏;心目中的軍訓更是無常地響起那集合的手哨音,還有那瓢潑大雨的大集合、嚴訓練;心目中的軍訓生活成百上千次地浮現在我的腦海裡,閃現在我眼前。但我還是滿懷欣喜與信心去擁抱我向往已久的軍訓。

在軍訓中,很苦很累,但這是一種人生體驗,戰勝自我,鍛鍊意識的最佳時期。心裡雖然有說不出的酸甜苦辣,在這烈日炎炎下的暴晒,面板變成黑黝黝的,但這何嘗不是一種快樂,一種更好地朝人生目標前進的勇氣,更增添了一份完善自我的信心嗎?

第三天開始了為期一天的訓練。教官一遍又一遍耐心地指導代替了嚴厲的訓斥。訓練場上不但有我們整齊的步伐,還有我們陣陣洪亮的口號聲。

站軍姿,給了你炎黃子孫不屈脊樑的身體,也給了你龍之傳人的無窮的毅力。練轉身,體現了人類活躍敏捷的思維,更體現了集體主義的偉大。不積滴水,無以成江海。沒有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就不可能有一個完整的、高質量的方隊。訓練的每一個動作,都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團結的力量、合作的力量,以及團隊精神的重要,我相信,它將使我終身受益,無論在哪個崗位上。

其實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也應該印滿一條自己腳步的路,即使那路到處佈滿荊棘,即使那路每一步都是那樣的泥濘、那樣的坎坷,也得讓自己去踩、去踏、去摸索、去進行!我想那樣的路才是真實的自我寫照,決無半點虛假偽裝之意。

初高中銜接教育心得體會 篇12

來到晨光的這三天體驗中,我分別有三種不同的體驗。第一天,因被老師誤會而嚐到了酸;第二天,因有同學幫助而品到了甜;還有第三天,因為一天的軍訓而感到特別的苦。這三種體驗分別給我帶來了各種不同的感受,也讓我對晨光有了更多的瞭解。

酸——第一天下午,我靜靜地坐在教室裡,正為老師佈置的作業而苦思冥想,這時,我聽見了一句話:第五組第六個,當我認為本組又有哪個倒黴蛋時,同桌突然叫我上去,我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可是當我數了數座位時,發現自己就是第六個。於是我慢慢地走上去,一路上思考著老師要叫我做什麼事情,到我走到老師面前時,他卻問我為什麼要說話。此時我心裡嚇了一跳,我根本沒有說話呀!於是我向老師解釋道:“老師,我根本就沒有說話呀!”就這麼一句話,除了她再次向我確認一次之外,就完全相信了我,此時我心裡特別的驚奇。而她卻說我是個好孩子,她相信我,希望我以後做得更好。到此,我心裡因被誤解而產生的酸楚和老師對我的充分信任衝突了,我止不住自己的眼淚,便藉故很快地走出了教室。

甜——第二天,我要在學校裡住宿,由於我是剛來的,所以什麼事都不懂,我在整理東西時,他們都過來幫助我,我的東西忘帶了,而他們就主動借給我。糟糕的是那晚洗澡,洗到一半時,才發現自己的衣服在宿舍沒帶出來,心想完啦,這回糗大了,正值我尷尬之際,同學手中竟然拿著我的衣服,塞到了我手裡。在學校,我一旦有什麼不懂,他們都會主動教我。雖然這都是些小事,但卻讓我明白了同學們之間甜蜜的友情。

苦——這是我們上學後的第三天,也是新生教育的最後一天,還是我們最累的一天。因為這一整天,我們都在軍訓。上午,我們班的排好隊跟著教官走到了一中的大操場上,練起了軍姿。清晨的一中顯得格外涼快,可是到了後來,太陽慢慢地升了起來,天氣也變得異常的熱,我們學習的動作越來越難,好幾個同學都晒暈啦。到了下午,情況就好多了,而且教官也沒有那麼嚴肅啦,反而時不時跟我們說笑起來,到五點時,校長來了,我們都認真起來。因為每隊都要在校長面前表演,並且表演後還要進行評獎,所以同學們都拿出比訓練更多的精力來對付,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雖然我們只訓練了一天,但我們都十分努力。後來,在我們的努力下,終於獲得了一等獎,為我們班獲得了很大的榮譽,班上的同學都十分高興。

總結——酸,讓我明白老師對我們的信任和關愛;甜,讓我明白了同學對我的關心和幫助;苦,讓我明白了只有經歷過苦才能獲得到甜。在晨光的這三天,我真的感受了很多很多,也收穫了很多很多。

初高中銜接教育心得體會 篇13

當我踏入晨光中學時,心中帶著好奇和恐懼。這是一所怎樣的中學?我該如何面對未知的中學生活?然而恐懼是多餘的,平易近人的戴老師用親切的話語打開了我的心扉。她在上第一節課的時候就為我們講解安全知識,並教會我們如何適應國中的生活。選好校服,藉著中午吃飯的時間,我結交了幾個新朋友,他們各有特點,我們很快就成為了朋友,相處得很愉快。老師還叫了一些同學自我介紹,讓他們能有一個鍛鍊自我的機會,這樣的老師正是我心目中所想的那樣。下午,老師還叫同學們“自薦”當選班幹部,鍛鍊他們的自信與勇氣。

第二天一早我們就參加了一場考試,考試之後新書終於發了下來,我捧著新書立馬看了起來。老師開會去了,所以我們一直在看書,可是不一會肚子開始“抗議”,好在很快就下課了。我一邊吃午飯一邊與同學交流,心中不斷的想——有朋友的感覺真好。下午三點多,我們參觀了一中的展覽館,裡面介紹了學校的歷史,不禁讓我感慨萬分!

三天的適應期已過了大半,最後一天我們如期參加了軍訓。這可比我想象中還要艱苦,教官十分的嚴格;太陽無情的炙烤著;汗水不停地流淌。但是這一切我們都熬了過來!漸漸的,我想我明白了校長的用意:他要磨練我們的意志,讓我們把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運用到學習中去。雖然在檢閱中我們只獲得了第二名,但是我相信下次我們能做得更好!

在這三天的時間裡,我認識了同學、老師還有我的學校,同學們一個個活潑可愛,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特點;老師平易近人,學校更是處處為我們著想,在這種環境裡,我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初高中銜接教育心得體會 篇14

作為家長,經過多次的講座學習,我逐漸認識到,幼小銜接的主要挑戰在於培養孩子學習與生活的品質,使他們能適應國小的新環境,適應更加多元的人際關係,更加積極的發揮自己的社會屬性。幼小銜接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應侷限於大班,在整個幼兒園階段,我們都可以培養孩子的主動性、獨立性和人際交往能力,來讓孩子更加從容得適應國小生活。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要培養孩子的主動性,建立自驅動力,要積極鼓勵孩子,使他們發自內心的參與各項活動;

二是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與自理能力,通過列一份“放手清單”的方式讓孩子從生活中的各種小事中不斷拓展自身的行動邊界;

三是要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和孩子一起設立時間規則、空間規則、物權規則等,讓孩子感覺到與大人的相處是平等而自由的,從而內化為規則感;

四是要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讓孩子學會主動準確的表達自己的訴求,不過多幹涉孩子之間的交往,讓他們在不斷的磨合中學會正確的相處方式。

同時,作為家長,我們對於孩子以及他們遇到的人和事,要客觀描述,呈現事實性評價,不誇大,不貶低。這樣才有利於孩子形成良好的自己評價,良好的社會適應。聽了三位老師的演講為我做好孩子入國小的準備指出了正確的方向,通過講座我也查找了自身存在的問題,調整自己與孩子的`交流方式,由方法的培養孩子良好生活習慣和行為規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做為家長讓我們以平常心陪伴孩子共同成長,簡而言之,為了能讓孩子們順利度過幼小銜接這個關鍵階段,迅速適應國小生活。我認為主要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前做好準備:

1、家長一定要認識到,孩子開始上學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沒有必要多度緊張。家長應該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學習和生活習慣。

2、以身作則,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起到以身作則的示範作用。

總而言之,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國小學習,是他們成長中的一件大事,生活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那麼如何讓幼兒愉快地進入國小,自信獨立地面對國小生活,能儘快適應一年級的學習,需要家長、幼兒園和國小共同努力。

初高中銜接教育心得體會 篇15

幼小銜接一直都是人們普遍注重的話題,如何實現幼兒順利的過渡到國小學習生活,幼兒教師、國小教師都應該作出相對應的努力。

xx年10月17日上午,我參加了磐石市進修學校舉辦的“幼小”教學銜接專題培訓。

聆聽了吉林市教育學院葉波老師的精彩講座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自然明白幼小銜接的重要性,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園和國小兩個教育階段平穩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幼兒在其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個重要轉折期。

老師和家長都應該引起注重,使孩子儘快適合這個學習環境,家長也要有充足的思想準備,配合老師為孩子順利向國小過渡做好一切準備。

比如多和孩子交流,讓孩子多瞭解國小生活,提醒孩子整理書包文具,協助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在孩子出錯的時候,不發火,不急躁,有涵養,有耐心,但切記不要包辦代替,有的老師會讓家長在孩子的作業本上簽字,以便於讓家長督促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我認為家長在簽字前應該和孩子說清楚彼此的責任,讓孩子明白作業的對錯自己負責,家長只負責簽字完成老師的要求,如果家長負責檢查對錯,勢必會讓孩子產生一種依賴,所以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不要依賴別人,增強孩子的責任感和獨立性。

這個習慣一旦養成,家長會輕鬆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