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2023年三國演義個人讀書心得體會(通用9篇)

欄目: 讀書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76W

2023年三國演義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篇1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從周朝以來對於天下的定義。而《三國演義》一書所呈現的便是東漢末年分三國的史詩。讀罷後,我陷於遐想之中。

2023年三國演義個人讀書心得體會(通用9篇)

東漢末年,賣草鞋為生的貴族劉備,與殺人而逃的關公和殺豬賣酒的張飛“桃園三結義”,共創大業。三分天下時,因為劉備文有臥龍、鳳雛等經天緯地之賢臣;武有關公、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等虎將。所以,劉備也有一席之地。

曹操雖然兵少糧少,可是他卻討董卓、伐袁術、殺呂布、降張繡、滅袁紹、攻劉表……可見,曹操人十分聰明,正如他《短歌行》所寫的“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之豪情壯志。劉備他雖然兵也少,但他仁義寬厚、愛民如子、禮賢下士、知人信人……所以有陶謙三讓徐州、臨難時攜民渡江、風雪中三顧茅廬、白帝城託孤……因此,有民心的劉備成就了偉業。

當我看到東吳和曹操打“赤壁之戰”,諸葛亮“草船借箭”,一下子收了十萬有餘的箭時,我覺得諸葛亮十分聰明,而周瑜是多麼驚訝,又多麼想殺了諸葛亮呀!他以為諸葛亮日後會成為江東大患。當看見“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時,馬上在腦海中想到:江東的將士們對周瑜如此忠心耿耿,“赤壁之戰”的勝利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三國中,我最喜歡的還是關公了,他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刮骨療毒、單刀赴會……可惜關公敗走麥城,被東吳殺之,一世英明畫上了一個句號,可惜、可嘆、可恨。

在三國的最後時候,三分歸一統,司馬炎成了這個世界的主人。

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弔空牢騷。

2023年三國演義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篇2

今天,我讀了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國演義》。這本書,讓我感受頗深。我被它不可抵擋的魅力所折服,不過折服我的不是戰爭,而是那戰爭中的智慧。

故事從劉備開始,因結識關張二人,招兵買馬,後投靠董卓。再後來劉備、孫權、曹操反了董卓,並各立一方,三國演義這個膾炙人口的故事從此展開了。

《三國演義》有三種藝術:借、人才戰、人物賽。

借的高手無疑有兩個,孔明和曹操。曹操在未反董卓時,借天子之名,叫劉備攻荊州,叫孫權打齊公,並把湖南作為他所有等等。大家心知肚明曹操的陰謀,可又不敢反抗,可見這借的威力。孔明更是借的高手。借荊州,名為借,實為佔;借大火,燒新野;借東風,滅曹軍;借草船,拿萬箭;借曹膽,退萬軍;借大水,淹大軍……無處不借。

人才戰發生在開國初。劉備和曹操在開國時,急需人才。曹操見張飛不錯,抓了劉備老婆,然後騙張飛到一座山的小屋裡。張飛眼皮也不眨,提著大刀蹲在門口守了幾天幾夜。曹操的計劃自然沒成功。劉備不一樣,他不能像曹操那樣撒大手筆。趙雲是被劉備抹眼淚抹來的;孔明是衝劉備那三顧茅廬的情義才出山。可以說,人才戰,劉備大獲全勝。

三國時期人才如林中樹木般多,但我比較欣賞趙雲。趙雲武藝高強,單槍匹馬救主子的故事就足以看出。趙雲還善管劉備家事。一次戰後,劉備命令趙雲帶他兒子劉蟬回城。有人散佈趙雲投靠曹操了。但是不久後,趙雲回來了。

最後,我將上面諸多我的感悟總結一下:有志者事竟成;處處乃學問。

2023年三國演義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篇3

讀完厚厚的一本三國演義,不禁感嘆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真的為讀者生動活現地演義了一個歷史故事,也讓我從中學到了一些為人處世之道。

先來說說曹操這個人物帶給我的啟示。曹操一生都屬於十分大膽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詐的。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後明知錯了,還要繼續殺了呂伯奢,其無情無義至此,陳宮便離他而去,曹操後來說的那句話耐人尋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他不趕盡殺絕的話,呂伯奢若真帶了些人過來追殺他,可能曹操會就此退出歷史舞臺了。但是奸詐帶來的只會是一時的小利,一直是奸詐的話,自然會遭到報應。後來董承一夥人便刺殺曹操,可惜事敗了。後來陸續都有一些人刺殺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敗了,否則這位曹阿瞞也不會叱吒風雲了。曹操給我的啟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詐。

與曹操截然相反的一個人物就是劉備了,他以仁義當先,他熱愛百姓。劉備一生的行為都與曹操相反,曹操奸詐,劉備仁義。劉備在落難時,還帶著百姓逃命,他管理一個新野,或是徐州,都是佈施仁政,得到百姓的愛戴。

但不論是曹操還是劉備,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個呂韋,祭奠時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獨哭呂韋。他的謀臣郭嘉死後,他也十分痛心。劉備則更重視人才了,起初趙雲並不是劉家的將軍,但他十分器重趙雲,幾次留他,後來終於歸到了劉門下,才使得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兩次脫險。徐庶被曹操“拐騙”到那邊,在送別時,劉備哭著送別,還要砍掉擋在前面的竹林,後來徐庶才又回來推薦了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更是成為聘用人才的典範。

所以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買馬,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建立事業,這才是成功之道。與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紹了,照說袁紹與曹操一戰的時候,擁有明顯的軍事優勢,但袁紹為人不重視人才,有許多忠臣在身邊也不知道。他如果聽忠臣的話,那曹操怎麼可能勝得了他呢?而他卻聽信一些小人的話,致使敗給了兵力較少的曹操。

三國演義還讓我學到:要善於聽取好的意見,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戰為什麼會敗?我覺得還是因為沒有聽信好的意見。面對新來的龐統這個外人,他卻毫不猶豫地相信了他的“連環計”,而面對另一個臣子對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說的是:“若敵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現在這個季節,不會刮東南風,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燒他們自己的營了”。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這個氣象專家能知風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議,曹操也應該有所警覺呀,不然也不會敗了。另外一次就是劉備在一片靠近水的樹林中安七百里連營,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議,說敵人如果用火攻怎麼辦?但他沒有接受,致使後來真的被陸遜七百里火燒連營。所以,能否正確聽取他人的意見,往往決定著事情的最終成敗。

2023年三國演義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篇4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伴隨著熟悉的開篇詞,我徜徉於三國亂世的海洋中深深沉醉。《三國演義》的主要構成是一次次戰爭,線索是一條條計謀,主角一位位主公。讓我感到戰場上刀光劍影的同時更能領會到軍事家們彼此之間富於智慧的謀略。讓我最記憶猶深的是其中最著名的三絕——“智絕”諸葛亮,“義絕”關羽,“奸絕”曹操。看到書中關於他們的文字,一個個人物從書中走來,不斷鮮活了起來。

諸葛亮,估計是整本書裡面最有名的人物了。在我還沒正式讀的時候就已經聽到了許多有關他的故事。自從對劉備講述了隆中對,被三請出山以來,幾乎全部的謀略都由他策定實行。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造就了“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傳奇。尤其是赤壁一役,就是他“借”來了東風,助周瑜大破曹軍,書中都有詩為證:“不是孔明施妙計,周郎安得程才能?”。僅此一句,立馬較出了兩者間的高低。千古名計——錦囊妙計成功的幫助劉備擺脫了東吳,回到荊州。之後薦龐統,取漢中都是他立下的汗馬功勞。

劉備死後託孤給他,他也傾盡了心力扶持劉禪。七擒孟獲成功招降了蠻夷,保衛了邊疆;六出祁山,險些成功,給予曹軍巨大打擊。用空城計退過敵,死後遺計嚇走司馬懿,借

刀殺魏延。其餘的製作製作木牛流馬更是小事。智絕稱號,當之無愧!

關羽,以一身的義氣聞名於三國。最著名的莫過於過五關斬六將和華容道義釋曹操二事了。一騎絕塵,千里尋主,不背那時兄弟盟約;華容道上,義釋曹操,還盡當初未斷情誼。這樣一位忠肝義膽、義薄雲天的英雄,死後被後人封神為武聖也並不為過。

最後,就是三國亂世最著名的奸雄曹操。年少時,旁人就有一句評價,伴隨他走完了整個東漢末年“子治世只能臣,亂世之奸雄”。他既有滅呂伯奢一家的心狠,又有寬恕許渚的仁慈。挾天子以令諸侯,誰可爭鋒?青梅煮酒論英雄,並非狂言。官渡一役,他處於弱勢只因其求賢之性得了許攸,火燒烏巢,戰敗袁本初,平定了長江以北。即使有赤壁一敗,他也能迅速從打擊中走出來,汲取教訓,挑撥孫劉兩家。縱觀其一生,有人說他奸詐狡猾,有人說他審時度勢。但無論我們怎麼評價,逝者已矣,留下的只是無盡的遐想。這或許是《三國演義》所有人物具有的共性,更是整本書的魅力所在。

2023年三國演義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篇5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相互鬥爭為主要描寫內容。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有庸主獻帝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等等,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先說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訊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國家的統治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

再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他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2023年三國演義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篇6

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歡讀《三國演義》。書中的許多人物許多事情值得我們去深思,從而可以悟出一些人生的道理。由於我平時非常喜歡聽百家講壇,在此藉機開講我的一家之言。

(一)性格決定命運:張飛之糊塗死

張飛是三國中的草莽英雄。他講哥們義氣,性格暴躁,魯莽行事,不計後果。

當張飛得知關羽的死訊,急於報仇,逼大哥劉備發兵東吳。同時還命令手下兩位將領範疆、張達三日內製成白旗白甲,三軍穿孝服討伐東吳。二人說白帛一時難以籌集,求張飛寬限幾日,張飛頓時勃然大怒,將二人打得皮開肉綻。並且還說準備不齊提頭來見。於是兩人權衡再三,鋌而走險,密謀殺了張飛。張飛脾氣暴躁,遇事不能做到冷靜思考,一意孤行,且不通情達理,結果糊里糊塗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這使我不由想起暑假中聽百家講壇中講的胡雪巖,深有感觸。清代商人胡雪巖只讀了三年私塾,他卻能夠成為一個富可敵國的紅頂商人,他的祕訣其實不外乎他的冷靜處事和做事周到。

張飛之死給了我深刻的啟示:我們遇事一定要頭腦冷靜,切不可一意孤行。張飛因脾氣暴躁、性格魯莽最終喝下了自己釀下的苦酒,搭上了自家性命做了一個糊塗鬼。他的悲劇可謂因小失大。

(二) 奸雄實梟雄:另眼看曹操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是一個陰險狡詐,狠毒多疑的一個奸雄形象。他“挾天子而令諸侯”,他“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他“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過一個”……使人看得咬牙切齒,有必欲食之而後快的感覺。

可是小說中的劉備卻和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仁愛寬厚,深得人心。可是曹操的實力越來越雄厚,曹魏統一中國指日可待。真是滾滾長江東逝水啊!歷史為什麼選擇了陰險狡詐的曹操,卻沒有選擇寬厚仁愛的劉備呢?通過對歷史史實的進一步瞭解,我獲得了答案:《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有“擁劉反曹”的思想,因而將曹操描寫成了一個十足的亂世奸雄。歷史上的曹操其實是一個頗有成就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是具有不世之才的梟雄。我們學習過的他的《觀滄海》足以展示他的胸襟和魄力!我不禁要佩服羅貫中了。小說就是小說,作者能夠將曹操這一個“奸詐”的形象描寫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也實屬不易。

曹操給我的啟示:讀書可以讓我們增長才幹,讀書引領我們學會思考和辨析,但看問題絕對不能只看表面現象,要深入瞭解,還要從多方面思考問題。更重要的是要敢於質疑,不過分相信“權威”。孟子說過“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講的應該就是這個道理罷。

(三) 三氣而亡無度量:我評周瑜

提起周瑜,我們都知道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吳國的大將周瑜也算是一個滿腹經綸的箇中翹楚,可就是因為忍受不了諸葛亮的三氣吐血而亡,這讓我不禁對周瑜有了新的認識。周瑜的才智與諸葛亮不分高低,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傑出人才。可是周瑜不能忍受挫折,屢屢敗在諸葛亮的手下。“既生瑜,何生亮?”這足以說明了他心胸狹隘,不能與戰爭中的同伴相容相長,嫉妒心太強,做不到像諸葛亮一樣用海納百川的心胸面對一切。早期的周瑜因為與諸葛亮的團結一致,互相包容才有了赤壁之戰的輝煌。後來的周瑜因為嫉妒心作祟抑鬱成疾而英年早逝。我在為周瑜感到惋惜的同時,卻沒有忘記他給我人生的啟迪:要想成就人生,我們就必須要做到心胸寬闊,不斤斤計較。還要直面現實,勇於戰勝挫折。

《三國演義》不僅為我們留下了鮮活的人物形象、生動的歷史故事和巨集大的戰爭場面。它帶給我們的還有許許多多深刻的人生啟示,它教給了我們做人的道理和人生的要義。《三國演義》,演繹人生!

2023年三國演義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篇7

《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名著之一,是家喻戶曉的一個故事。第一次接觸是在孩提時代,是老版的電視劇。小孩子理解東西很簡單:就是誰是是非,正義一方與,一方。那時候的觀後感就是劉備是好的他應該贏,曹操是壞的。其他的就什麼也記不住了。這裡強調一下我是極討厭看的,你知道孩子腦中只有動畫片。但是我爹不許啊,非緊緊抱著我跟他一起看,然後一個一個給我講解人物,我哪聽得進去。枉費了他的一番苦心,只記住了劉備曹操。

再後來,識了幾個字,大概四年級吧,儘管腦中還是隻有灌籃高手,光明使者,龍珠等一系列動畫片。但是有一天在幫學校打掃圖書館的時候,發現了一本插畫版的《三國演義》,裡面大刀長矛,刀光劍影,黑白畫把人物畫得很搞笑,真是太有趣了。然後我就決定借了去看了,接著一發不可收拾,沒日沒夜的看,最激動的莫過於又有新的厲害人物出現這種情節對故事情節也有了一點了解,就是一幫英雄幫著曹操劉備打天下,很奇葩的是我居然還記住了一段時間內牛b閃閃的董卓。讀後感:趙雲,關羽,張飛,諸葛亮,厲害的蜀將全記住了,還有呂布,周瑜。現在想想那時候是個人英雄主義在我心底佔了主導地位。為什麼?因為我記住的全是能打會說的,連孫權這種大人物都被我忽略了,還有司馬懿,全然記不下他這個人。對我影響還是挺大的,所以那時就覺得我要麼要非常能打,要麼就像諸葛亮一樣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能打就算了,用不上,況且照我當時又瘦又小的,完全是沒機會做武將了。那就做諸葛亮吧,什麼都懂一點,說得小夥伴們一個個全仰視著我,多爽。我想就是那時候養成愛讀書的習慣吧。讀的越多汲取越多。以至於六年級的時候聊到各種歷史人物我都能跟老師誇誇而談,上生物課也能跟老師大論clone,我還記得老師居然不會念這個單詞,跟我說就是克隆技術,不用關心他怎麼,小夥伴都驚呆了,然後當時班主任定義我以後讀歷史系肯定特牛b。好吧,如果你的孩子是七八歲,那趕緊給他買本有趣的插畫版三國演義吧。

再後來一次讀就是國中時代了,讀的是原著。雖然情節還是一樣吸引人,但是你能想象得到讀半古半現的文字是多枯燥。這一階段思考方式也變了,所以記住了一些高光鏡頭: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赤壁之戰,千里走單騎,空城計,諸葛亮北伐……這一階段教給我的是:為人臣者必將盡心盡力,對事的態度上一定的盡全力,這樣也許才有一個好歸屬。當然個人英雄主義仍然存在,比如這階段我就看到了孫權其實還可以,然後曹操已成我偶像了,他看到人才時的那種興奮,對待事情那種方式反正還對我影響蠻大的。你也會為那些人物的心路歷程所吸引,包括他們制定的對戰術。

2023年三國演義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篇8

讀完厚厚的《三國演義》,心潮澎湃、意猶未盡。《三國演義》為我們生動地再現了一幅巨集大的歷史畫卷。“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書中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也在我的腦海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下大勢確實如此。而在分合和合分之際,大多數情況下會發生戰爭。亂世出英雄,三國時期就是徹徹底底的亂世,因而英雄輩出。劉備、關羽、張飛、趙雲,孫策、孫權、周瑜……等等,這些人都稱得上蓋世英雄。書中最突出的英雄就是諸葛亮,他不僅足智多謀、處事果斷,而且上通天文,下曉地理。諸葛亮的事蹟不勝列舉,耳熟能詳的有:隆中對、草船借箭、三氣周瑜、空城計……這些引人入勝的故事,無不體現諸葛亮過人的智慧。更為難得的是他的忠義,他忠心耿耿輔佐後主劉禪,嘔心瀝血死而後已,真是歷史上難得一見的一代賢相。一篇《出師表》,讀之令人涕下。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個完美的人。事實上,他也有缺點,譬如他過於謹小慎微。“諸葛一生唯謹慎。”這句詩就是對他的優點和缺點的概括。我認為英雄是需要一顆“野心”來支配的,《三國演義》中真正的英雄非曹操莫屬。曹操擁有無與倫比的領袖氣質,他的謀略不比諸葛亮差,甚至隱隱有超越之勢。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扮演反面人物,“挾天子以令諸侯”,“奸詐多疑”便成了他的標籤。而《三國志》中則說曹操“奉天子以令諸侯”,我更偏向於後者。

曹操作為一位優秀的政治家,實施了一系列措施恢復經濟,穩定局面。他尚禮重法,唯才是舉。同時又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官渡之戰”中,以超常的作戰手法,創造了“以少勝多”的戰例。從而逆轉了整個局勢,為以後統一北方打下了基礎。曹操還是一位文學家,從他的文字中我們也可窺見他的雄心壯志:“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但人無完人,生性多疑,是他的缺陷。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雖然三國英雄都早已隨著滾滾浪花遠去,但歷史的長河淹沒不了英雄的風采。這些英雄人物讓人心馳神往,也引發我學習歷史的濃厚興趣。

2023年三國演義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篇9

《三國演義》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每次讀它,都有著不同的感受。

在幼兒園時,看的是連環畫《三國演義》,它在我心目中是一個個傳奇故事——“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赤壁之戰”……我還明白了俗語“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肚子在唱空城計”……的含義。

在國小高年級,再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目中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鉅作。對裡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我崇拜諸葛亮,從火燒新野、空城計、妙斬魏延中更突出了他料事如神的非凡智力。可他也並非神仙,比如,他讓馬謖去守街亭,導致丟失掉了街亭、柳列成兩個軍事重鎮,一出祁山失敗,自己也被降職。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況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苛求別人和自己不犯錯誤,不應該因別人的一點過失而橫加指責,也不應該為自己的一次考試失利而灰心喪氣,更不能為自己取得的一點小成績而沾沾自喜。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我們身上一定有這需要加以改進彌補的地方。

我還喜歡蜀國猛將張飛。長阪坡單騎救主,智奪瓦口,亦釋嚴顏,可謂功不可無,只惜關羽一死,便失去了理智,無辜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自己手下的兩名無名小卒殺死,還把黃忠、劉備和蜀國七十五萬大軍賠上了。一位名垂青史的大將,竟然敗在了這兒,真是可悲啊!

我還比較喜歡關羽。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訊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三國時期既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又是一個戰亂的時代多少傑出英雄為了國家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我們這些少年難道不應該向三國英雄們學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