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心靈啟示錄讀書心得_讀心靈啟示錄感悟(通用3篇)

欄目: 讀書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53W

心靈啟示錄讀書心得_讀心靈啟示錄感悟 篇1

回顧自己20xx年的讀書軌跡,其實也是那麼順理成章。從一開始因為興趣而看書,到後來為了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而看書,再到後來看書成了一種習慣,一種愛好。現在,初為人師的我,隨課改成長,受新教育思想的薰陶,那一桶子水的專業知識總是覺著不夠用,於是書桌上教育專業類的書籍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了!這些書匯聚了許多經典的教育案例、評析和方法,濃縮了眾多教育專家和優秀教師的智慧與真情。讀每一本書,裡面所蘊含的情感都會深深地牽動著你,為之動情,讓你若有所思。

心靈啟示錄讀書心得_讀心靈啟示錄感悟(通用3篇)

前一段時間,剛看了《心靈啟示錄》,書中收錄的教育案例都是來自全國各個中國小課改一線教師所親身經歷的,而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在教學方法上的成長與不足!

課堂上,孩子興致勃勃地舉手發言,可回答的結果是“牛頭不對馬嘴”,那時除了批評他不專心、亂課堂紀律以外,我是否想過:那是孩子的奇思妙想或者存留的疑問呢?當孩子坐不住要說話的時候,除了大聲斥責,罰“站壁”以外,我是否想到“好動”是他們的天性,我應該給他們點“休整”的時間``````瞭解孩子的心理,留意教學中的細節,就會有出乎意料的結果呈現。這是我在閱讀之後的心得。疏導強於圍堵,其實許多“差生”的壞習慣是老師間接“忽略”出來的!

《和蝸牛一起散步》是激勵篇中所舉的一個寓言故事,講的是上帝派給一個任務,讓“我”牽著蝸牛去散步。可是蝸牛爬得太慢了,“我”不斷地催它,責備它,甚至踢它,受傷的蝸牛說:“我已經盡力了。”又一天,上帝又派“我”牽著蝸牛去散步,看著驚恐的蝸牛,“我”不忍再逼它,但等“我”欣賞完美麗的景色之後,回頭卻發現蝸牛已經爬出去好遠了。人與蝸牛是有差別的,怎麼可以要求有一樣的速度呢?而人與人之間又何嘗不存在著這個差別呢?於永正老師曾說過:沒有差別就談不上教育,差別永遠存在。差別只能縮小,而不會消失。

善待別人,就會快樂自己。“差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永遠存在的。很多教師、家長面對“差生”,只要他不“出事”就行,或則乾脆放棄了教育的責任,抓十個“差生”不如提一個“優等生”,這種想法是普遍存在的。

在我所教得四年級某班裡有四個所謂的“差生”,學習不好,紀律不好,習慣不好,被我稱為“四人幫”。每次上音樂課,他們總是會變點戲法出來讓課堂不得安寧,“講道理”、“套近乎”、“站壁”、“跑步”、“寫保證書”“罰抄課文”等一些能想到的“常規方法”都被我用上了。但時間一長,一個個都變成了“老油條”。像這樣的學生基本每個班都會有,只是多與少,嚴重與否的差別,我該怎樣來“收”這些“差生”呢?該放棄?還是再努力?這些問題一直困惑著我!在閱覽各類教育叢書中,我受到不少啟發。在啟發與實踐的過程中,我感受到,即便是“差生”,他的身上也有閃光點,如果我放棄了,他們這輩子也許就註定是“差生”了。我仔細觀察這四個同學的習性,通過鼓勵、表揚他們,和他們聊天,給予他們信心,上課影響到紀律了,我也不再“諷刺”,而是用輕鬆的語言或動作提醒他們,情節嚴重的再到課後單獨解決,恩威並濟,經過努力,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可喜的變化,現在他們在課堂上認真了很多,更多時候願意配合老師,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心靈啟示錄讀書心得_讀心靈啟示錄感悟 篇2

一場怪病,讓馬騰再也不能像別的孩子一樣,在沙灘上踢球,在大海里暢遊,在礁石上捉螃蟹,揹著書包走進學校…... 他變成了一個跛腳。

有一天,駐著雙柺的馬騰突然看到了一條能在海面上飛翔的七色魚。七色魚沒有腳,可是它憑藉著兩隻胸鰭,照樣可以在海面上飛翔。

飛翔的七色魚讓馬騰看到了希望。他憑著堅強的毅力,開始練習走路。一步兩步......汗水像雨滴一樣灑落在腳下的小路上。最後,他終於扔掉了柺杖,像其它孩子一樣,揹著書包走進了校園。

可是,走進校園的馬騰並沒有因此快樂起來,大家的嘲笑和岐視,讓他再次陷入了苦難與絕望當中。就在這時,一個叫夏雨虹的老師走進了馬騰的生活中。在夏雨虹老師的幫助下,他終於一天天堅強起來,成熟起來。有一天,一直看不起他,岐視他的何大勇被人綁架到了一個小島上。這一幕剛巧被他發現了。他猶豫再三,最後終於決定隻身救出何大勇。當他跳入大海,揮舞著雙臂遊向鯊魚坨子的時候,他再一次看到了那條會飛的七色魚......

故事裡的主人公馬騰雖然是個跛腳,可是他的心卻是完好的,是善良的。顯然,馬騰並沒有被困難所打倒,而是樂觀的接受了事實。

大家看,馬騰並沒有因為自己跛了腳就變得沒有信心。這樣就好比我們這些正常人遇到一點點挫折就失去信心,那樣怎麼行呢?

心靈啟示錄讀書心得_讀心靈啟示錄感悟 篇3

這本書主要寫了善良、有錢的老紳士老匹克威克先生外出遊歷的所見所聞。途中很高興結識金格爾先生並且當做好友,而金格爾居然是個大騙子,在以後的相遇中,一次又一次地“坑害”他;老匹克威克先生好心關照和接濟寡婦巴德爾太太,卻被自作多情的巴德爾太太指控他“譭棄婚約”。老匹克威克先生被陷害入獄。好人有好報,最終,他感化了大騙子金格爾,並且出了監獄。

讀了《匹克威克外傳》,我對本文作者狄更斯先生非常感興趣。狄更斯生於1812年的一個海軍小職員家庭中,後因父親欠債全家進入監獄,小時候家境貧寒,所以沒有受過多少教育,幾乎完全是靠自學獲得的知識。出獄後,十六歲的狄更斯當律師事務所的繕寫員,二十三歲時做採訪記者,狄更斯從小就親身體驗著窮人的苦難和辛酸,也耳聞目睹了富人的罪惡和醜態。狄更斯一生不知疲倦到處追尋生活的.蹤跡,廣泛的接觸和艱難的生活使他更加了解下層社會的苦難和社會的不公。

英國當時的社會等級森嚴,貧富差距巨大,即使犯了罪的人在監獄裡也有貧富貴賤等級之分。《匹克威克外傳》一書中,匹克威克在監獄裡住單間,其他犯人住有黴臭味的牢房,這裡就反應出當時社會地位不同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小說中凡是寫到與法律有連繫的人,不是被金錢收買,就是罪犯。《匹克威克外傳》反映出了狄更斯對當時社會---的痛恨,對下層人民的苦難和反抗鬥爭給予的同情和支援,宣揚了博愛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