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農民致富增收的文章從何處落筆

欄目: 會議發言稿 / 釋出於: / 人氣:1.44W

農民致富增收的文章從何處落筆

農民致富增收的文章從何處落筆

——對xx義和莊鄉苑莊村肉鴨養殖業快速興起的調查與思考

短短三年的時間,xx市義和莊鄉苑莊村60多戶農民先後搞起了肉鴨養殖,建起了投資500萬元的綠野生態養殖服務公司和兩個肉鴨養殖基地,月出欄達到50萬隻,產品銷往北京、滄州,流向韓國、日本等國際市場,年獲利超過2000多萬元。“要想富、養肉鴨”成為當地群眾的共識。在當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大形勢下,苑莊村民如何趨利避害,融入國內、國際市場,“問渠何以清如許,惟有源頭活水來”,帶著這個疑問,我們深入到義和莊鄉和苑莊村,通過與群眾座談,入戶走訪、實地檢視,從中總結到了一些經驗,得到一些啟示。

一是幫農民勤“洗腦”,給農民好“資訊”。苑莊村地處義和莊鄉東北部,總人口814人,耕地面積1269畝,過去該村80%的農戶都以瓜菜種植為主,但由於受傳統種養方式和品種的影響,苑莊村民也跳不出“果賤傷農、菜賤傷農、豐產不豐收”的怪圈,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受挫。“落後就是恥辱,貧窮就要受苦”,窮則思變,成為苑莊村民的共識,隨著市場農業的快速興起和中央、省、市各級惠農政策的出臺,義和莊鄉黨委、政府多次帶領鄉村幹部、種養大戶和群眾代表到先進地區參觀學習,使他們認識到思想僵化、觀念保守是制約其發展的最大瓶頸,認識到單純依靠傳統的種植瓜果蔬菜,已經不能應對生活的需要和市場的需求,窮則思幹、窮則思進,盼富、想富、求富成為村民追求的新時尚。義和莊鄉黨委、政府抓住這一契機,將泰國正大集團香河分公司肉鴨供應不足的資訊及時提供給他們,在義和莊鄉政府的幫助下,該村與香河分公司頻繁接觸,通過2個月的積極運作,發動起當地較有經濟發展頭腦的致富戶趙海恩作為泰國正大集團香河分公司與農戶的中介人,發展訂單肉鴨養殖。經過三年的時間,帶動起周邊地區400多家農戶從事肉鴨養殖,創利逾5000萬元,發展成為泰國正大集團香河分公司八大肉鴨養殖基地之一。

二是幫農民築“鏈條”,給農民化“風險”。市場經濟條件下,僅靠農民一家一戶,以單打獨鬥的方式參與市場經營,一旦產品價格有所波動,其風險是這些缺乏市場經驗、文化素質較低的農戶難於承受和抵禦的。這就需要構築穩固的產業鏈條來化解這些風險。苑莊村民趙海恩在經過充分的市場調查後,經過兩個月的運作,投資300萬元組建了綠野生態養殖服務公司,向上積極與泰國正大集團香河分公司協調,掛靠龍頭企業,聯絡肉鴨銷路;向下積極發動苑莊廣大農戶,發展肉鴨養殖,由綠野生態養殖服務公司給養殖戶提供資訊、資金、技術、鴨苗、飼料、醫藥等全套服務,成功的架起了產品生產和市場銷售的橋樑,銜接起了肉鴨養殖產業鏈條。趙海恩從事肉鴨中介三年的時間,已獲得中介費50多萬元,在給自身帶來收益的同時,大批的肉鴨養殖戶通過與其簽訂合同養殖肉鴨,也獲得了較為豐厚的收入。截止目前,每個肉鴨養殖戶平均獲利都在3萬元以上。村民郝明潔投資4萬多元,從事合同鴨養殖,短短一年時間獲純利6萬元。村民賈濤投資38491元養鴨2500只,經過一個多月時間,肉鴨出欄後,回收資金45032元,獲純利達6541元。

三是幫農民解“難題”,給農民強“依靠”。農民闖市場受到資金、資訊、技術、場地、市場等因素的制約,尤其是面臨資金和佔地這兩大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這就要求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儘快轉變職能,由“管理員”向“服務員”轉變,幫助農民克服難題闖市場,實現快速增收。在苑莊肉鴨養殖特色產業發展過程中,義和莊鄉政府注重發揮服務職能。一是用活生生的事實轉變農民傳統的種養觀念。首先是組織落後村的農民到養殖業發展較快的村,深入到養殖專業戶家中現場參觀,聽取養殖戶“現身說法”。其次是選派貧窮戶農民到先富起來的養殖戶家中打工,在掙取工資的同時,學習技術,開拓思維。同時,由鄉黨委、政府聘請北京養殖專家舉辦養殖技術培訓班,宣講先進適用的養殖技術。這些舉措的實施,使廣大農民的思想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和啟發,逐漸樹立起動態農業和市場農業的觀念。二是政策扶助解決農民生產難題。首先是義和莊鄉黨委、政府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專門拿出60萬元資金後,又協調信用社貸款100萬元,支援綠野生態服務公司作為流動發展資金,解決龍頭中介組織融資難題。三年來,他們與農村信用社、農行等金融部門積極協調,為養殖戶提供農村經濟發展小額信用貸款近200萬元,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民籌資難的問題。其次是對肉鴨養殖戶佔地問題儘量做到“三快”,即快審、快報、快批。第三是經常性地組織農技站人員深入到養殖戶家中,實地進行指導培訓,使養殖戶能夠預防各類突發的問題,從而降低了農民的經營風險,使養殖戶平穩獲利。義和莊鄉黨委、政府從農民的切身利益出發,通過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使肉鴨養殖規模迅速擴大。目前,不僅苑莊村60多家農戶從事肉鴨養殖,也帶動了周邊村落和固安、房山等地數百戶農戶從事肉鴨養殖,有效地推進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興起了一方特色產業,一大批養殖戶從中受益。

從義和莊鄉苑莊村的肉鴨養殖業快速興起促民增收這一典型事例,可以看出,面對競爭激烈、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農民只有積極應對,儘快解決三方面問題,加速觀念的轉變,才能在市場經濟浪潮中大顯身手,有所作為。

一、只有破解農民的思想障礙,提升農民素質,幫助農民樹立起市場農業、動態農業的觀念,把農民從傳統種植模式中解脫出來,才能快速發動農民增收的“火花塞”。思想是行動的行導。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民想富、盼富的思想已經形成,但是市場農業和動態農業的觀念還沒真正地確立起來。主要表現為:素質還不夠高、膽子還不夠大、思路還不夠寬、辦法還不夠多,缺乏闖市場、上專案、求發展的氣魄和實招。要實現農民快速增收,我們的各級黨委、政府和涉農部門應該幫助農民研究市場,加快農民思想觀念的轉變和素質的提升。採取資訊入戶、科技入戶、培訓入戶、典型帶動、能人帶動等一系列舉措,使農民從傳統的兩大茬種植中解脫出來,從過去小打小鬧中解脫出來,從盲目的“跟風”性生產中解脫了來。引導農民認真研究市場變化,儘快適應市場需求,樹立新型的市場發展觀,找準自身發展與市場變化的最佳結合點,發展特色規模種植、養殖。苑莊村之所以在短期內使小產業做成致富大文章,就是在政府引導、典型帶路、能人帶動下,在不斷髮展變化的市場中找準了發展定位,融入到市場經濟當中,從而促成了肉鴨養殖業的快速興起,實現了穩步增收。

二、只有抓住龍頭企業和中介組織建設這些關鍵環節,構築起穩固的產業化發展鏈條,化解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風險,才能切實抓牢農民增收的“牛鼻子”。當前,致富產業發展緩慢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龍頭企業和中介組織發展規模小,不能提供高質量的中介服務,不能構築穩固的產銷經營鏈條。苑莊村構築肉鴨養殖產業的發展鏈條,促動地方經濟的成功實踐,就啟示我們推動農民增收,需要扶持大批這樣的龍頭企業、中介組織,從而構築起穩築的產業鏈條。我們的黨委和政府在這個過程中是能夠有所作為的,具體可以用“四環連動”來概括。一是政策引導“扶”龍頭和中介。要出臺和落實一系列惠農政策,扶持能人、企業上專案,建龍頭和中介組織,幫助他們破解資金、土地等這些制約瓶頸,特別是財政、信貸和土地部門應克服“風險”、“惜貸”和“保守”思想,加大對龍頭企業和中介組織的扶持力度。二是拓寬渠道“建”龍頭和中介。各級各部門都應該積極創造寬鬆的外部環境,廣開渠道吸引資金,吸引專案,特別是抓住“三資”積極介入農業的機遇,抓緊建成一批大專案、好專案,提升龍頭企業和中介組織的檔次。三是整合資源“壯”龍頭和中介。各級各部門應制定符合本地實際的優惠政策,積極引導農業企業通過資產聯合、兼併、收購等形式,整合資源,進行低成本擴張,旨在提升龍頭和中介組織的競爭力。四是提高素質“強”龍頭和中介。各級各部門應該經常性地組織龍頭企業和中介組織的經營者進行學習、外出參觀、交流研討,提高他們的素質,培育一批有頭腦、懂經營、善管理的企業家隊伍,提高農業產業龍頭企業和中介組織的管理水平。

三、只有加速政府職能轉變,努力提升執政能力,改進領導方式和方法,做到解民所難、幫民所需,才能真正充當農民增收的“助跑器”。中央、省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出臺,給農業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如何真正體現我們各級黨和政府的執政能力,真正做到“為民、親民、愛民、惠民”,真正讓農民快速增收、長期得到實惠,這是我們必須認真考慮並加以落實的。這就要求我們儘快改變執政理念,快速實現“兩個角色的轉變”。一是快速從“命令型”管理向“引導型”管理轉變。徹底改變過去“想當然”和“指手劃腳”的陋習,深入到群眾中去,瞭解群眾真正需要什麼?明確我們自己應該怎麼作?作群眾致富增收的引路人,為群眾指清方向,幫助群眾化解難題。二是快速從“給政策”向“抓落實”轉變。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出臺只是為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提供了前提,最關鍵的是因地制宜抓好落實。現在老百姓埋怨,黨的惠農政策很好,但基層執行起來就會縮水、打折扣。為解除農民的後顧之憂,基層黨委、政府就要用足、用活黨的惠農政策,千方百計發揮政策在促農增收中的最大效應。不能只將政策停留在會議裡,停留在檔案上,要真真正正的抓好落實,才能推進農業的產業化和市場化,才能使農業生產的效益不斷提高,才能使農民真正的獲利增收。義和莊鄉黨委、政府從轉變職能入手,通過市場調查,幫助當地農民提供科學準確的致富資訊,通過帶領大參觀、大發動等一系列活動,幫助廣大農民樹立起了市場農業、動態農業的觀念,通過多方籌劃運作,幫助農民融通資金,提供技術,最大限度的支援這一致富產業的發展,真正體現了執政為民這一理念,值得各級各部門學習和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