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文祕 > 規章制度

放射科消毒管理制度.(精選5篇)

欄目: 規章制度 / 釋出於: / 人氣:2.61W

放射科消毒管理制度. 篇1

一、放射科工作制度

放射科消毒管理制度.(精選5篇)

1、各項X線檢查須由臨床醫師填寫申請單,急診病人隨到隨檢,各種特殊檢查應事先預約。

2、重要攝片由醫師和技術員共同投照技術,特殊攝片和重要攝片待觀察片合格後,方囑病人離開。

3、X線診斷要密切結合臨床,進修或實習醫師寫診斷報告應經上級醫師簽名。

4、X線診斷是醫院工作的原始記錄,對醫療、教學、科研有著重要作用,全部X線照片電子版都應由放射科登記、歸檔,統一保管。

5、定期組織集體閱片,經常研究X線診斷和投照技術,解決疑難問題,不斷提高工作質量。

6、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做好防護工作,工作人員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並妥善安排休假。

7、注意用電安全,嚴防差錯事故。X線機房指定專人保養,定期進行檢修。

二、放射事故應急預案

規範和強化應對突發放射事故的應急處置能力,提高從業人員對放射事故應急防範的意識,將放射事故造成的損失和汙染後果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放射工作人員與公眾的安全,維護正常和諧的放射診療秩序,做到對放射事故早發現、速報告、快處理,建立快速反應機制。根據上級衛生部門與環保部門要求,依據《職業病防治法》及《放射診療管理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本放射事故應急預案。

(一)組織機構

1、成立放射事故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醫院成立放射事故應急處理工作領導小組,具體成員名單如下:

組長:吳興堯副組長:趙庚旭

成員:趙付華王廷和

2、主要職責:監督檢查放射安全工作,防止放射事故的發生;針對防範措施失效和未落實防範措施的提出整改意見;對已發生放射事故的現場進行組織協調、安排救助、並向放射工作人員與公眾通報;負責向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放射事故發生和應急救援情況,負責恢復正常秩序、穩定受照人員情緒等方面的工作。

(二)應急處置程式

本單位一旦發生放射事故,必須立即採取措施防止事故繼續發生和蔓延而擴大危害範圍,並在第一時間向領導小組報告,同時啟動應急指揮系統,具體程式如下:

1、迅速報告

發生事故後必須立即將發生事故的性質、時間、地點等報告給放射事故應急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立即將情況向主要情況報告衛生局、環保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

2、現場控制採取措施保護工作人員和公眾的生命安全,保護環境不受汙染,最大限度控制事態發展;負責現場警戒,劃定緊急隔離區,不讓無關人員進入,保護好現場;迅速、正確判斷事件性質,將事故情況報告應急指揮中心。

3、啟動應急系統

放射事故應急指揮中心接到現場報告後,立即啟動應急指揮系統,指揮應急小組迅速趕赴現場,開展工作。

4、現場處置

等待相關部門到達現場的同時,採取相應措施,使危害、損失降到最小。若是發生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失控導致大劑量X線誤照,應立即進行現場救助,採取措施,以使人員損傷、環境汙染降到最小,組織人力將受照人員送往醫院,並同時請衛生監督機構進行檢測。

5、查詢事故原因

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對現場進行勘查以及環保安全技術處理,檢測等工作,查詢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調查處理。將事故處理結果及時報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

6、警報解除

總結經驗教訓,制定或修改防範措施,加強日常環境安全管理,杜絕類似事故發生。

(三)放射事故等級劃分

根據輻射事故的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範圍等因素,從重到輕將輻射事故分為特別重大輻射事故、重大輻射事故、較大大輻射事故和一般輻射事故四個等級。

1、特別重大輻射事故,是指Ⅰ類、Ⅱ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造成大範圍嚴重輻射汙染後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

2、重大輻射事故,是指Ⅰ類、Ⅱ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含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區域性器官殘疾。

3、較大輻射事故,是指Ⅲ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區域性器官殘疾。

4、一般輻射事故,是指Ⅳ類、Ⅴ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人員受到超過年劑量限制的照射。

(四)附則

本應急預案適用於本單位的放射事故的發生,自公佈之日起生效。

三、放射事故報告制度

(一)對放射事故處理實行部門負責制,分級管理和報告制度。

(二)發生或者發現放射性事故的科室和個人,必須儘快向放射事故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彙報。放射事故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再向環保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公安機關報告,最遲不得超過2小時,醫院在24小時內將《放射性事故報告卡》報出。

(三)事故的應急處理:

1、發生人體超劑量照射事故時,應迅速安排受照射人員接受醫學檢查治療;

2、發生工作場所放射性同位素汙染時,立即撤離有關人員,封鎖現場,切斷一切可能擴大汙染範圍的環節,嚴防對水源的汙染;

3、汙染現場未達到安全水平前,不得解除封鎖。

4、發生放射源丟失、被盜事故時,應當保護好現場,配合公安機關調查、偵破。

四、輻射安全防護管理制度

(一)機房的設定必須按照國家規定設計出機房面積,控制室防護及牆壁、門窗防護方案,經防疫站審批後,方能施工安裝,安裝後,經防疫站測試合格頒發許可證後方能投入使用。

(二)放射科對X線機和防護設施應建立技術檔案,檢修情況及時登記歸檔。

(三)機房內對用線束投射方向的牆壁按原射線遮蔽要求設計,其餘方向可按放射和散射線遮蔽要求設計。

(四)機房的窗戶必須合理設定,必須在機房門外設工作指示燈,並安裝連鎖裝置,只有在門關閉後才能實現照射。

(五)對從事醫用X線機工作的人員必須定期進行體格檢查,有不適應證,不得參加放療工作。

(六)放療工作者所接受職業照射的最大容許劑量當量,按國家有關放射防護規定的要求嚴格控制。

(七)凡發現放療工作者出現不適應徵者,應及時採取必要措施。

(八)接觸醫用X線的放射性工作人員,應有個人劑量和健康檔案。

(九)X線機安裝後,使用過程應定期監測,至少每週一次。

(十)無關人員不得停留在照相室內,照相室門要關閉。嚴格按診斷要求的攝影部位調整照射野,使有用線束限制在臨床實際需要範圍內。並對受檢者的非攝影部位(尤其是晶狀體、甲狀腺、性腺等)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

五、放射工作人員管理制度

1、從事放射工作的人員應具備必要的防護知識,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並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

2、要經常檢查防護物的防護效能,各種放射源只准在國家規定允許劑量的條件下使用,避免工作人員接受超量照射。

3、放射專業工作人員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允許暴露於原發射線束中,在不影響診斷質量的情況下,儘量縮短照射時間,裝置允許時儘可能採取遙控和遠距離操作。

4、從事放射工作的人員,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建立健康監護檔案,白細胞4×109/L以下或血小板7×109/L以下者,暫時脫離接觸放射線,並給予治療。恢復正常後再上崗工作,不能恢復者應及時調換工作。

5、從事放射工作的人員,應定期接受個人劑量監測,建立個人劑量檔案。對個人劑量監測有異常的,需進行調查核實,確保個人劑量監測的'準確性。

6、放射工作人員的健康監護檔案和人劑量檔案的保管時限:對放射工作人員年滿75歲之前,為他們儲存檔案;脫離放射工作後繼續儲存30年。

7、長期從事放射線工作人員,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保健待遇。

六、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監護制度

1、放射工作人員上崗前,安排其接受放射防護法規和防護知識培訓並取得合格證明,向轄區衛生行政部門辦理《放射工作人員證》。以後每2年必須接受放射防護有關法律知識培訓,並將培訓情況及時記錄在《放射工作人員證》中。

2、醫院安排放射工作人員定期到有資質的醫療單位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兩次檢查的時間間隔不應超過2年,必要時可增加臨時性檢查。

3、放射工作人員在工作期間必須按照規定佩帶個人劑量計,每3個月至少檢測一次,對於個人劑量高於劑量限值1/4時,必須查明原因,告知本人並採取相應措施。

4、醫院負責放射診療工作人員的職業健康管理工作,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個人劑量監測檔案和放射防護培訓檔案,並妥善儲存。

5、放射工作人員在職業健康監護、個人劑量檢測、防護培訓中形成的檔案以及《放射工作人員證》由醫院統一保管,終身儲存。

放射工作人員有權查閱、影印本人的檔案,醫院應當如實、無償提供,並在影印件上籤章。

七、放射事故預防措施

1、認真組織放射工作人員接受放射防護法規及專業技術的知識學習和培訓。

2、設立醫院放射防護工作領導小組,並由醫院組織落實放射防護人員及措施。

3、督促相關科制定並落實放射性防護管理規章制度

4、定期對放射工作場所及其周圍環境進行放射防護檢測和檢查,如有不符合規定及時整改。

5、對放射工作場所設定電離輻射警示標誌。

6、配備與使用場所相適應的防護設施、裝置及個人防護用品,適時進行輻射水平檢測。

7、放射診療工作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執行,嚴格控制受照劑量,並作好對患者和受檢者的放射防護工作。

8、按規定定期對放射工作人員進行健康體檢,並由醫院建立健康檔案。

八、放射診療質量保證方案

1、成立質量保證、控制組織,明確領導和組員的職責分工。

2、定期組織人員參加防護培訓,取得上崗證後方可上崗。安排人員進修、短期業務培訓,提高業務素質。

3、每週對影像質量分析,根據標準評價各類影象質量,對丙級片及廢片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嚴格控制廢片率。

4、每季度定期組織對各類裝置保養、維護,每年對各類X線裝置的穩定性、狀態檢測,對不符合要求,進行校正。認真執行機房的各項制度。

5、制定X線檢查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的操作規程,並做好相關操作的記錄簽名,明確職責,保證檢查、診斷質量。

6、做好以上各類的記錄,發現問題,逐級上報。

7、本方案適用於本單位影像質量保證,自本方案公佈之日起開始執行。

九、X射線裝置安全操作規程

1、醫院聘請專業人員安裝本裝置,機房具備通風裝置,周圍牆壁增加硫酸鋇或鉛粉,門窗安裝必須用含鉛材料。

2、裝置安裝完畢後,應經省衛生廳行政部門制定的機構進行驗收監測,結果符合執行指標及防護標準,在領取射線裝置工作許可證後,方可投入臨床使用。

3、操作人員須經相應培訓,持證上崗。

4、使用前瞭解裝置的效能、規格、特點和各部件的使用及注意事項,熟悉裝置的使用限度及其使用規格表。

5、嚴格遵守操作規則,正確熟練地操作,以保證裝置使用安全。

6、在使用前,必須先調整電源電壓,使電源電壓表指標達到規定的指示範圍。外界電壓不可超過額定電壓的±10%,頻率波支、動範圍不可超過±1Hz。

7、在曝光過程中,不可以臨時調節各種技術按鈕,以免損壞機器。

8、在使用過程中,注意控制檯各儀表指示數值,注意傾聽電器部件工作時的聲音,若有異常,及時關機。

9、在使用過程中,嚴防機件強烈震動,移動部件時,注意空間是否有障礙物;移動式X線機移動前應將X線管及各種旋鈕固定。

10、X線機如停機時間較長,需將球管預熱後方可投入使用。

十、受檢者防護告知

(一)、電離輻射(X射線)對人體有害,正確合理使用X射線照射,有利於疾病診斷,接受過量照射有損健康,請不要隨意向醫師提出X射線檢查的要求;

(二)、受檢者應按照醫生囑咐在指定地點依次排隊候診,不要隨意走動,更不可在X射線機房門口逗留張望;

(三)、孕婦受X射線照射,可能影響胎兒發育,如您發現自己已經懷孕或育齡婦女,請務必事先告訴醫師;X射線不能作為嬰幼兒及少年兒童體檢的常規檢查專案,特殊情況下需要接受X射線檢查的必須合理佩戴個人防護用品。

十一、輻射安全和防護培訓制度

1、增強輻射安全和防護意識,提高警惕,嚴格遵守有關“輻射安全和防護安全管理制度”。

2、落實輻射安全和防護知識的普及工作,做到經常化、制度化,相關人員,人人都要學會輻射安全和防護。每年相關從業人員要進行一次落實輻射安全和防護知識的培訓,合格後方可上崗。

3、嚴格輻射物品的管理。

4、經常檢查不安全的隱患,並採取措施,加以防範。5、輻射安全和防護有專人承擔。6、輻射儀器有專人管理,並建立檔案。

十二、放射防護檔案管理制度

一、放射科工作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健康體檢,達到職業健康標準的才允許上崗工作。

二、放射科工作人員必須遵循《放射工作人員健康管理規定》,每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

三、從事放射操作的工作人員定期進行個人劑量檢測。

四、所有檢測結果應存檔管理。

五、放射防護檔案包括以下內容:

1、工作人員職業史、既往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

2、相應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結果;

3、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情況;

4、職業病診療等工作人員健康資料。

放射科消毒管理制度. 篇2

一、放射科工作制度

1、嚴格執行醫院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

2、衣帽整潔,掛牌服務,遵守勞動紀律,以病人為中心,做好優質服務。

3、各項影像檢查須由臨床醫生詳細填寫申請單,急診病員隨到隨檢,老弱病殘患者優

先。各種特殊影像檢查和造影檢查應事先預約。

4、各崗位人員均要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詳細閱讀申請單,瞭解病史、體徵、檢查目的,必要時親自詢問和檢查。

5、重要的攝片由放射科診斷醫師和技術人員共同確定,攝影完後,待觀察影像合格後方囑病人離去。

6、危重病員的檢查,必要時應由臨床醫師攜帶急救藥品陪同檢查,大出血、血壓過低、休克等危重病員須經臨床處理待病人穩定後再做檢查。

7、在規定的時限,由執業醫師密切結合臨床病史、體徵,按規範書寫診斷報告,並實行雙籤稽核制度。進修和實習醫師在上級醫師指導下進行工作。

8、堅持每日集體讀片,評定影像和診斷質量,科內定期組織專業知識學習和討論,不斷提高檢查和診斷水平。

9、影像資料由專人管理、歸檔、借閱。

10、重視安全工作,嚴禁在科內使用電爐,燃油(氣)具,嚴禁在工作場所吸菸。

11、做好病人、家屬和工作人員的輻射防護工作,保護好患者的隱私。

12、愛護裝置,定期保養,出現故障立刻彙報,並與裝置科聯絡,及時解決。

13、X線攝影T提供24小時×7的急診檢查服務。

二、放射科質量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科室質量與安全管理小組,科主任任組長。下設診斷質量控制、技術質量控制

兩個二級管理小組,質量控制管理小組負責質量檢查、督促。

2、建立投照質量控制標準和診斷報告質量控制標準。

3、嚴格執行投照質量控制標準和診斷報告質量控制標準,減少醫療缺陷、差錯,杜絕責任事故。

4、診斷質量控制小組負責診斷質量日常檢查,定期進行質量情況彙總、分析和報告,開展質量管理討論。

5、技術質量控制小組負責投照質量日常檢查,定期進行質量情況彙總、分析和報告,開展質量管理討論。

6、建立質量管理資料檔案。

7、建立質量缺陷控制檢查與改進措施記錄本。

8、嚴格執行集體閱片制度和疑難病討論、會診制度、業務學習制度及重點病例隨訪與反饋制度。

9、對影響較大、造成後果的診斷、投照質量問題應及時報告醫務科,不得隱瞞、拖延。

三、投照質量控制制度及標準

1、投照人員上班時應對X線機、電源、鐳射相機等裝置、器材例行檢查和維護,保持裝置、器材的完備、正常、清潔。

2、查對病人姓名、性別、年齡、診斷、投照目的和部位,合理設計膠片規格、數量。

3、投照檢查及病人資訊登記做好“三查三對”,病人、投照部位、登記薄、會診單、膠片編號三統一。

4、嚴格執行放射質量控制的放射檢查設計原則和檢查的位置標準、暗室技術質量標準、規範操作程式。

5、規範各部位投照方法,嚴格影像質量控制。

6、X線照片綜合評價標準:甲片:≥90%;廢片:低於2%。四、放射科影像診斷報告書寫與稽核制度

1、放射科影像診斷報告由執業醫師資質的醫學影像診斷專業醫師出具。

2、報告醫師應認真核對申請單、病人資訊(姓名、性別、年齡、科別、住院號、病室、病床、門診號、影像號、檢查日期等)

3、影像報告必須按照報告書寫規範完成。

4、平診報告在2小時以內發出,急診30分鐘發出,造影和疑難病例可於24小時內發出。

5、影像報告須由主治醫師及其上級醫師稽核(同級醫生可相互稽核)登記後發出。

6、稽核醫師認真核對所寫影像診斷報告的病人資訊是否與申請單、照片上的資訊相符合。

7、稽核醫師認真稽核影像診斷報告的格式、內容是否規範化,描述是否合理。

8、對錯誤的診斷報告如已發出要及時收回,發給正確更正報告,並要記錄時間,報告人,有無不良後果等情況。

9、診斷組組長每週對全科醫師的報告進行抽查,每月統計審閱結果,發現問題,及時通報,並提出改進措施。

五、放射科診斷閱片制度

1、科室實行集體閱片會診制,每週工作日早晨準時閱片,除值班人員外全部參加。

2、閱片由頭天報告醫生主持,要提前做好準備,選出疑難病例和典型病例或罕見病例進行討論和示教。

3、上級醫師在讀片過程中,要採取提問方式、啟發式等方法,提高住院醫生獨立思考能力。

4、讀片應密切結合病史、體格檢查及其他必要的檢查資料進行充分討論,遇有疑難問題時,可協同各有關科室會診解決。

5、讀片後上級醫師要進行小結。

六、放射科影象質量評片制度

1、目的是運用質量監測手段,對差片和廢片形成原因進行分析,加強診斷質量控制不斷改進技術工作,提高優質片率,減少廢片,降低患者X線輻射劑量,方便病人。

2、每週應在技術組組長主持下評片,各級技術人員參加對影象質量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對評片結果進行登記,並對差片提出改進意見。

3、每月統計評片質量結果,對優質片率高者給予表揚和獎勵,對廢片率高者令其採取措施,加以改進。

七、疑難病例、誤、漏診病例討論制度

1、科主任負責疑難病例、誤診、漏診病例討論的組織工作。

2、疑難病例由專人收集必要的臨床資料,主持討論。如意見分歧,應及時請專家會診,必要時可與臨床醫師共同討論。按時出具診斷報告,追蹤X線診斷與臨床的符合情況。

3、誤診、漏診病例,應及時分析,究其原因,提出補救措施,重寫診斷報告,並由上級醫師簽名後及時發出。杜絕醫療事故發生。

4、設專用登記簿,詳細記錄討論意見和處理方法,以及實施結果。

八、放射科重點病例隨訪反饋制度

1、凡在放射診斷過程中發現疑難特殊病例或有科研價值的病例,必須進行登記。隨訪要求記錄全面,影像及臨床詳細資料手術記錄、病理或細胞學檢查。

2、對於漏診、誤診的病例要組織全科進行病例討論,由不同專業組醫師深入分析,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3、明確分工,專人負責登記疑難病例,定期安排醫師進行手術或臨床隨訪,定期統計影像診斷的正確率。隨訪做為住院醫師年底考核內容之一。

4、每月(最後週四)對隨訪的病例進行綜合分析。診斷符合率要求達到90%以上。

5、對隨訪中有價值病例刻盤或硬碟中集中歸類,做好資料積累並儲存。

九、裝置管理制度

影像裝置均為價格昂貴、高精尖大型裝置,是進行醫療檢查和穩定影像質量的基本條件,為此,裝置的安全管理尤顯重要。

1、確保機房環境條件(溫度、溼度)達標,符合機器要求,清潔防塵措施落實。嚴禁在機房記憶體放無關物品。

2、非技術人員非本科人員及嚴禁操作各型機器。

3、實行專機專人負責制和機房崗位責任制,責任者負有維護保養機器之責任,並做好記錄。

4、嚴格遵守機器操作規程,定期檢查,並有檢查執行情況記錄,使用中遇有異常應立即切斷電源,切忌“帶病工作”,並立即向科主任彙報。

5、機器操作應按規定程式進行,嚴禁違規操作,嚴禁敲打機器按健。

6、使用完畢後應歸位,並切斷電源,定期檢查機器接地的可靠性雷電季節應注意防雷擊,嚴禁在打雷時使用機器。

7、凡新安裝或經大修後的機器裝置應按確定的技術引數標準進行驗收,合格後方可使用。在使用中的機器應定時作效能的狀態檢測。

8、因裝置老化、維修成本過高、更新換代等原因不能修復的,應及時上報,按有關規定處理。

十、影像裝置定期維護與裝置場所定期檢測制度

1、科室所有影像裝置必需進行日常保養和維護:普通X線檢查裝置,每日開機後先檢查機器是否正常,有無提示錯誤等,如有必須先排除。對於X線機使用前必先預熱球管後才能工作。

2、科室所有影像裝置必需進行定期維護:裝置機械效能維護,各機械限位裝置有效性檢查,各種運動運轉檢查,操作完整性檢查。裝置電氣效能維護,各種應急開關有效性檢查,曝光引數檢查。

3、影像裝置的定期檢測,由具備相關資質的機構進行檢測。

4、醫學影像科機房設計合理,面積應滿足輻射防護的要求,牆壁、門窗等設施安裝後經檢測合格後,方可正式投入使用。在日常工作中應定期由有資質的衛生監督部門進行放射工作場所檢測,並滿足輻射防護的相關要求。

5、機房外的'防輻射警示標誌及工作燈應定期進行檢查,保證其處於正常狀態。

十一、放射科醫生防護制度

1、所有從事放射工作的人員都必須進行相關法規及放射防護知識培訓,經考試合格後方可上崗工作。並建立培訓考核檔案

2、從事放射線工作人員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必須進行職業健康體檢,身體合格方能從事放射線工作。並建立個人職業健康檔案。

3、本科人員在工作中必須攜帶個人x線計量測試儀,並每季度送專業部門(省疾控中心)進行檢測,對檢測報告所指出的問題,按要求採取相應的措施,並建立個人劑量檔案。

4、放射科診療場所必須配備防護用品,如鉛衣、鉛圍裙、鉛帽、鉛眼鏡等,工作人員工作時必須穿戴,不用時妥善保管,發現破損及時更換。

5、安排人員按規定休放射假。

6、嚴格按操作程式操作。

十二、受檢者防護制度

1、醫師應對X線檢查的適應症與合理性進行評估,確定適當的檢查方法,在獲得相同診斷效果的前提下,儘量避免放射性診斷檢查技術。

2、技術人員應熟練掌握檢查操作技術,並根據被檢查者具體情況制定照射條件,儘可能採用高電壓、低電流,提高射線質量,減少被檢查受照劑量。

3、放射科必須建立、健全X線檢查資料的登記、儲存,提取和借閱制度;不得因資料管理及病人轉診等原因使受檢者接受不必要的重複照射。

4、嚴格控制各種健康體檢中的常規胸部X線檢查;控制各種X線檢查的間隔時間。

5、臨床醫生和放射科醫生儘量以X線攝影代替透視進行診斷,特別是嬰幼兒、少年兒童;不得使用有防護缺陷的X射線機進行X線檢查。

6、對育齡婦女的腹部及嬰幼兒的X射線檢查,應嚴格掌握適應症;對孕婦,特別是受孕後8-10周,非特殊需要,不得進行下腹部的X射線檢查。確有必要的應做好周密的防護措施並行知情告知(告知內容見受檢者輻射危害告知制度)

7、科室必須配備受檢者防護用品,如防護三角褲等。放射科醫技師必須注意採取適當的措施,減少受檢者受照劑量。

8、候診者和陪護人員(病人必須被攙扶才能進行檢查者除外)不得在無遮蔽防護的情況下在機房內停留。因患者病情需要其他人員陪檢時,應當對陪檢者採取防護措施。

十三、受檢者輻射危害告知制度

放射工作人員對受檢者進行醫療照射前應事先向受檢者告知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受檢者應須知:

1、人體受到放射線照射後,可能產生潛在的危害。產生有效的軀體效應和遺傳效應,其中最敏感器官或組織為:淋巴組織、胸腺、骨髓和胚胎組織。但是,只要增加防護意識,採取適當防護,可減少這種危害,不會產生不良後果。

2、攝片中患者要積極配合,儘量一次成功,避免重複照射。

3、正確合理使用X線照射有利於疾病的診斷,過量不必要照射有害健康,為了您的健康,請不要隨意向醫生提出X線檢查的要求。

4、孕婦原則上禁止X線檢查,如果您是孕婦或準備受孕的婦女,在X射線檢查前,請告知工作人員。

5、嬰幼兒、少年兒童儘量以X線攝影代替透視檢查。

6、要權衡利弊,在沒有其他更好的檢查方法時,才用放射線檢查。

7、機房外面工作指示燈亮,說明X射線機正在工作,請勿隨意開門進去,應遠離機房。

8、除受檢人員外,其他人員一律不得在機房內停留。檢查前,要求工作人員對非檢查部位的敏感器官或組織部位進行遮蔽防護。若病情需要,其他人員陪檢時,應當對陪檢者進行遮蔽防護措施。

十四、放射科危急值報告制度

一、“危急值”的概念

“危急值”(CriticalValues)是指某項或某類檢查異常結果出現時,表明患者可能正處於有生命危險的邊緣狀態,需要臨床醫生及時、迅速給予有效干預措施或治療。否則,可能失去最佳搶救機會。

二、“危急值”報告制度的目的

(一)“危急值”資訊,可供臨床醫生對生命處於危險邊緣狀態的患者採取及時、有效的治療,避免病人意外發生,出現嚴重後果。

(二)“危急值”報告制度的制定與實施,能有效增強醫技工作人員的主動性和責任心,提高醫技工作人員的理論水平,增強醫技人員主動參與臨床診斷的服務意識,促進臨床、醫技科室之間的有效溝通與合作。

(三)醫技科室及時準確的檢查、報告可為臨床醫生的診斷和治療提供可靠依據,能更好地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時的診療服務。

三、“危急值”專案及報告範圍

1、中樞神經系統:

①嚴重的顱內血腫、腦挫裂傷、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②腦疝

③顱腦CT或MRI掃描診斷為顱內急性大面積腦梗死,範圍達到一個腦葉或全腦幹範圍或以上

④腦出血或腦梗塞複查CT或MRI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與近期片對比超過15%以上

2、迴圈系統:急性主動脈夾層或動脈瘤

3、消化系統①消化道穿孔、急性腸梗阻②腹腔臟器大出血

四、“危急值”報告程式

(一)門、急診病人“危急值”報告程式

醫技科室工作人員發現門、急診患者檢查(驗)出現“危急值”情況,應及時通知門、急診醫生,由門、急診醫生及時通知病人或家屬取報告並及時就診;一時無法通知病人時,應及時向門診部、醫務科報告,值班期間應向總值班報告,做好相應記錄。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報告程式

醫技人員發現“危急值”情況時,立即電話通知病區醫護人員“危急值”結果,並做好“危急值”詳細登記。

五、登記制度

“危急值”的報告與接收均遵循“誰報告(接收),誰記錄”原則。各臨床科室、醫技科室應分別建立檢查(驗)“危急值”報告登記本,對“危急值”處理的過程和相關資訊做詳細記錄,六、質控與考核

(一)醫技科室要認真組織學習“危急值”報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報告專案與“危急值”範圍和報告程式。科室有專人負責本科室“危急值”報告制度實施情況的督察,確保制度落實到位。

(二)檔案下發之日起,“危急值”報告制度的落實執行情況,將納入科室一級質量考核內容。接受督察室、醫務科、護理部等職能部門和各臨床醫技科室(如:急診科、重症監護病房、手術室等危重病人集中科室)“危急值”報告制度的執行情況檢查,及時總結經驗,提出“危急值”報告制度持續改進的具體措施。

七、注意事項

(一)在確認檢查出現“危急值”後,應立即報告患者所在臨床科室、接診開單醫生,不得瞞報、漏報或延遲報告,需詳細做好相關記錄。口頭告知患者及家屬病情和嚴重程度。

(二)檢查醫生髮現病情達到“危機值”,按操作常規完成掃描後,應立即通知科內危重病人搶救小組成員,力爭確保病人安全離開放射科。

(三)“危急值”報告重點物件是急診科、手術室、各類重症監護病房等有關科室和部門的急危重症患者,臨床科室需將接電話人員的姓名告知報告人員。

(四)“危機值”的界定根據醫院實際情況和患者病情,與臨床溝通機制,調整“危機值”。

(五)病人離開後,詳細記錄檢查及通知過程。

放射科消毒管理制度. 篇3

放射科管理制度

1、在院長領導下,實行放射科主任對放射科各個部門(包括普通X線診斷、CT、MRI、介入治療等)的統一領導和管理。

2、核對病人姓名,性別,年齡,科室,床號,住院號,攝片部位及核實收費,編寫號碼並登記或將所有資料輸入電腦。

3、影像檢查等資料要有專門儲藏場地,專人負責,保證資料完整,不得遺失破損。每天整理,彙總,歸類,按順序排放,以利於方便查詢。

4、遇有借閱,及時查詢,要辦好借閱手續。急診借片:根據病情需要,急診病人拍片後可先借片,後出報告。平診普通X片:需由借片醫生開具借片條後到登記室借取。借片定期催還,如遇遺失及時落實責任,作好記錄。

5、機房內保持清潔整齊、嚴禁會客。非本科人員不得擅自動用機器。進修實習人員經考核證明其已瞭解機器操作規程後方可參與操作。嚴格遵守投照技術操作規程,使用中要密切注意儀表指示和機械功能狀態,遇有異常時立即停機並報告機修人員。使用者應參與檢修,只有在機修人員認可已恢復正常時才能投入使用。

6、在使用碘對比劑時,工作結束後再觀察15分鐘,及時發現遲發反應。

7、堅守崗位,主動、熱情、耐心接待前來檢查的患者,有問必答,樹立放射科良好視窗形象。

8、每天整理當天的'影像檢查申請單、報告單等資料,並存放保管。

9、每日對機器使用及工作狀態,使用者等專案進行質控記錄,使用後及時關機。下班時關閉電源。

10、每週五維修、保養機器並記錄。

放射科消毒管理制度. 篇4

放射科消毒隔離制度

1、嚴格執行《醫院消毒隔離管理制度》

2、工作人員衣帽整齊,工作場所整潔。在接觸病人前後,應洗手或手消毒,

3、保持室內整潔,根據季節、室外風力和氣溫,適時進行通風。每日對地面、物表進行溼拭拖擦,如遇汙染應用含氯消毒劑拖擦,空氣紫外線消毒或用消毒機進行消毒。

4、各種儀器應每天清潔,如接觸傳染病患者後,接觸部分應以75%乙醇擦拭。

5、調鋇用具使用一次性口杯,做到一人一杯。

6、各種診療用品一人一用一消毒或滅菌。可複用的由消毒供應室統一供應,一次性醫療用品嚴禁重複使用。

7、傳染病人檢查後按傳染病消毒隔離措施進行,患者如為呼吸道傳染疾病,則須採取空氣、飛沫隔離,工作人員必須戴口罩,並遵照隔離技術執行。如為接觸隔離患者進行體檢,必須遵循接觸隔離預防措施。

8、進行介入(治療)手術時,應按手術室管理,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

9、做好職業防護,接觸開放性傷口時,應戴無菌手套。

10、醫療廢物按照醫療廢物管理制度進行處理。

放射科消毒管理制度. 篇5

放射科消毒隔離管理制度

一、科內劃分清潔區、汙染區,且有明確標誌。

二、室內空氣進行紫外線照射消毒或空氣淨化器持續消毒。

三、室內桌椅、門把手等每日用25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四、工作人員應做好基本防護(戴帽子、醫用口罩、穿工作鞋、工作服),根據患者病情可採取加強防護,嚴密防護,檢查結束後將所用隔離衣、帽子、醫用口罩、鞋套置入醫療廢物桶內並加蓋,用流動水清潔或快速手消毒劑嚴格消毒雙手。

五、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患者做檢查走汙染門,病種不同,使用不同機房。

六、消化系統疾病專用機房,在行檢查前,X線機房紫外線照射消毒40分鐘,X線機機頭用無菌機套包裹,工作結束後用紫外線照射消毒40—60分鐘,並開窗通風。

七、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專用機房,在進行檢查之前,需開啟層流空氣淨化裝置,檢查中隨手關門,結束後所用暗盒外表用75%乙醇紗布擦拭,方能送出機房。

八、鋇餐口杯一次性使用,用後棄入雙層黃色包裝袋內集中處理。

九、做好紫外線消毒和終末消毒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