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雷鋒和他的事蹟到底是什麼

欄目: 學雷鋒紀念日 / 釋出於: / 人氣:4.93K

在中國,半個多世紀以來,“3月5日”與一個名字緊密相連——雷鋒。有很多關於雷鋒的故事大家又不瞭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關於雷鋒的謎,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雷鋒和他的事蹟到底是什麼
皮夾克之謎

艱苦樸素的雷鋒,為什麼會有皮夾克?

在遼寧撫順,記者見到了雷鋒生前的戰友,73歲的喬安山。1959年時,喬安山與雷鋒同在鞍鋼工作,雷鋒時年19歲。

喬安山回憶說:“那時候工人禮拜天流行去跳交際舞,雷鋒是個很積極的人,也去跳,工友就勸他:這是在鞍山,不是在你老家農村,買幾身新衣服去跳舞吧。”

雷鋒在鞍鋼工作時期的工友張建文也對“中國網事”記者回憶:雷鋒的這件皮夾克是他從寄賣商店買的舊貨。由於做熟練工收入相對較高,雷鋒還幫他也買了一件,“當時東北的工人,大部分都穿皮夾克,我們湖南工人當時沒有。到了寄賣商店,確實有件舊皮夾克,刷得溜光的,跟新的差不多,但是價錢卻便宜很多。雷鋒叫我也買一件,我說,我只有18塊錢一個月,你是熟練工有30多塊一個月。他說,你別管咯,就幫我買了一件,他自己買一件……”

收入之謎

當兵津貼每月只有6元,雷鋒為何一次能夠捐出100元?在當時,100元是不折不扣的一筆鉅款。雷鋒的實際收入究竟有多少?

事實是,雷鋒在入伍之前,收入較高。

褚士奇,撫順人,是民間藏友組織“全國雷鋒專題藏友聯誼會”副會長,他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收藏有關雷鋒的資料,現在他的家幾乎成了一個雷鋒物品的展覽館。褚士奇坦言:近些年質疑雷鋒的聲音不少,他為此自費走訪、調查了主要的模糊點。雷鋒入伍前的實際收入,是其中最受關注的一點。

“起初我也懷疑,雷鋒這樣一個艱苦樸素的典型,為什麼有錢買皮夾克、皮鞋還有料子褲?研究之後我發現,當時雷鋒的收入確實挺高,他當時在鞍鋼工作,鞍鋼待遇很好,工人除了工資,還有獎金、津貼、保健費等。”褚士奇說。他的收藏中,有雷鋒當兵時的體檢表影印件,上面有一欄是家庭人口及收入狀況,雷鋒填的數字是:“本人工資34.5元。”

喬安山回憶說,當時鞍鋼給工人發保健費,還有加班費,還有一筆帶徒弟的費用,這幾項下來加上工資,有50幾塊,“當年50多塊,說實話,可真了不得,趕上現在掙幾千塊錢了。”他說:當年在鞍鋼一起參軍的戰友中,“就雷鋒錢多,應該說,雷鋒在那個時候是個有錢人。”

雷鋒“有錢”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他是個孤兒,沒有養家的負擔。雷鋒生前戰友冷寬說:“雷鋒是孤兒,上不養老,下不養小,他的錢除了必要的花費外,全部存起來了。”

1956年,雷鋒國小畢業參加工作,到1960年1月參軍,雷鋒先後在鄉政府當通訊員、在望城縣委當公務員、團山湖農場開拖拉機,然後到鞍鋼工作,這段時間,雷鋒乾的幾乎都是當時收入很高的工作。

解放軍報前副總編輯陶克算了一筆賬:雷鋒1956年在望城縣當公務員期間每月工資能拿到29元,1958年到團山湖農場,當拖拉機手時每月32元;同年11月在鞍鋼工資到了36元;反而是到了部隊每月最多隻有8元的津貼,“我們粗略地統計了一下雷鋒全部收入,大概是1400多元錢。”

照片之謎

雷鋒做好事不留名,為什麼會留下那麼多照片?

在冷寬那裡,記者獲得了一份當年給雷鋒拍照的攝影師名單,共8人,都是部隊攝影員,拍攝照片最多的是張峻和季增。

張峻已去世,記者在河北承德見到了年近八旬的季增,他從部隊轉業後進入《承德日報》幹攝影工作,直至退休。季增回憶說:“1960年1月8日,雷鋒代表新兵講話,講得非常熱情,讓人敬佩,大夥鼓掌,我就擠上前去,為他拍下了他入伍後的第一張照片。”

作為給雷鋒拍照最多、也是相處時間最長的攝影員之一,雷鋒從入伍到犧牲,季增平均每四天就給他拍攝一張照片。至今,他還保留有最初給雷鋒拍照時,自己預留下來的十幾張珍貴原底片。

雷鋒為什麼會有攝影師跟拍?在犧牲前,雷鋒就已經是一個“明星”了,他多次立功,被評為節約標兵和模範共青團員,21歲時當選撫順市人民代表。冷寬說,當時組織上給季增交代的任務,就是雷鋒參加的活動,他都要跟著去,有時候就是雷鋒出車,他就坐在副駕駛,“雷鋒是個先進人物,才留下這麼多的照片。”季增也回憶說,在雷鋒犧牲之前,所在團就給雷鋒事蹟搞過展覽。

季增說:“我所拍的照片中的事蹟都是雷鋒做過的,沒有沒做過的事情給他編造的、或是硬拉他拍的。雷鋒是一心向上的人,他不會說假話,更不會造假,我讓他去拍一張假照片,是不可能的!”

根據雷鋒的另一位主要攝影師、已故的張峻老人生前回憶,當時確有一些照片是擺好姿勢拍的,但補拍必須是雷鋒實實在在做過的好事。據季增回憶,當時的拍攝條件很差,為拍出一張好照片常常費盡心思。

陶克著有《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雷鋒》一書,他感嘆道:“擺拍在當時很常見。今天,媒體高度發達,人們不喜歡擺拍的手法,更喜歡現場追蹤,但是,在當時是有歷史背景的。”

Tags:雷鋒 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