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淺談路遙小說的悲劇意識論文

欄目: 畢業論文模板 / 釋出於: / 人氣:9.72K

縱觀著名作家路遙的110萬字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毫無疑問,這部被稱為“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的曠世之作,是在用悲劇性質的精神貫穿始終的。 以下就是淺談路遙小說的悲劇意識

淺談路遙小說的悲劇意識論文

正如著名作家賈平凹所說:“他是一個優秀的作家,他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個氣勢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乾渴的路上,他的文學就像火一樣燃出炙人的燦爛的光焰。”{2}在中國,“夸父逐日”的神話故事可謂家喻戶曉,那個持之以恆,用生命在追逐太陽的夸父,也成了悲劇人物的形象代表。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悲劇是個美學範疇。隨著文學的發展和美學理論的豐富,這個美學範疇與中國美學理論、文學理論、文藝理論進行了有機的結合,並不斷髮生著或明或暗的演變,這對於文學文字和讀者的交流,都有著積極的意義。路遙正是以這種巨大的悲劇意識與悲劇精神將《平凡的世界》的閱讀領域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層次,才使得這部皇皇鉅著成為激勵千萬青年的經典,併成為老師和學生最喜愛的新課標必讀書。著名作家陳忠實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路遙獲得了這個世界裡數以億計的普通人的尊敬和崇拜,他溝通了這個世界的人們和地球人類的情感。”{3}由此可見,一個作家的悲劇意識和一部作品的悲劇精神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它更容易在廣大讀者的心靈深處生根發芽。從中國文學的現狀出發,重新思考路遙在小說中的悲劇美學理論,並將一系列的概念系統化、明確化,探討出《平凡的世界》的悲劇美學理論體系,就成了當代文學評論家不可忽視的一個課題和應該肩負的一個歷史責任。

《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數以千計,但主人公孫少平和田曉霞的愛情糾葛成了這部書的一條主線。孫少平是一個有著自己的獨立意志、獨立人格和獨立力量的人,但矛盾的是,他的這種獨立性與當下的世界常常是對立的、互相難容的,自然而然,悲劇性就由此延伸開來,直到這種自我感受的悲劇與整個宇宙、整個客觀世界、整個大自然進行了割據、演變、蛻化,最後形成分裂和對立,由此也就形成了路遙作品中悲劇意識靈魂拷問的內涵與外延。《平凡的世界》在明確無誤地告訴人們:人永遠無法擺脫自身帶來的災難,個體的自己永遠在災難與災難的威脅之中,於是乎,人的生存過程總是缺少安全感。無論孫少平是在鄉村、學校、城市、煤礦,他的存在都是孤獨的,結果都是悲劇的,雖然他無時無刻不在爭辯、反抗,但其結果必然是這種反抗永遠沒有取得勝利的那一天,因為這種反抗本身就是一種悲劇。

人的悲劇是由於人的自然本能慾望永遠無法滿足造成的,路遙深諳此道,將這種悲劇意識在孫少平身上進行了淋漓盡致的呈現,人無法避免錯誤,因而人也無法避免自己的悲劇。也許孫少平總是在追求的那種看似崇高的目標,在現實環境中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孫少平在礦井下向工友們講述《紅與黑》中的故事情節,工友則將他心愛的小說集撕得稀爛;孫少平與在省城報社當記者的田曉霞心心相印,但他等來的卻是田曉霞在洪水中死亡的訊息;特別是孫少平在夢幻中與外星人見面,外星人對他說的那一段話:“大部分外星人從不加害於你們。當然,太空中也有個別邪惡的生物,把你們抓回到他們的星球做雜工……”{4}痛不欲生的孫少平才明白了這個道理:人根本性的錯誤就是人類根本性的特徵,人類永遠無法滿足自身已經實現的一切,這也是人類永遠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並一直把自己引向悲劇結局的原因。於是,路遙才借孫少平之口終於得出了下面一番論述:“生活總是美好的,生命在其間又是如此短促;既然活著,就應該好好地活。思念早逝的親人,應該更珍惜自己生命的每個時刻。精神上的消沉無異於自殺。像往日一樣,正常地投入生活吧!即便是痛苦,也應該看作是人的正常情感;甚至它是組成我們人生幸福的一個不可欠缺的部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