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專題 > 創新

淺談新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創新意識

欄目: 創新 / 釋出於: / 人氣:3.84K

現代教學論的基本思想是通過傳授結構化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新版高中地理教材(人教版試驗修訂本)從教材結構到教材內容組織,均滲透了這一基本思想。整個教材的著眼點,不是拘泥於給學生傳授系統的地理知識,而是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在培養學生的現代意識、提高學生聯絡實際的能力等方面開創了新的道路。本文著重從創新意識這一角度,對高中地理新教材的特點作出如下不盡成熟的分析和闡述。

淺談新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創新意識

新版高中地理教材的框架和舊版高中地理教材一樣也分“必修”和“選修”兩類。兩者既自成體系,又有密切聯絡。必修課教材主要從環境的角度出發,講述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社會環境。其中,人文地理內容側重於人類的經濟活動,包括生產、分配、消費(商業與交通)等經濟活動環節,以及人們進行的各種社會活動、生產活動和居住、生活、休憩的場所(聚落)。這些知識實踐性很強,案例也多,對學生理解人和地理環境的關係,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增強環境意識是很有用處的。“選修”部分是在較高的綜合水平上,探討人文地理中的人口地理、城市地理、文化地理和政治地理的主要內容,並從區域研究的角度,介紹一些區域地理的基本知識,以及中國的區域差異和國土整治等內容。例如:講我國三個經濟地帶的特徵與發展,既分析了東、中、西部三大經濟地帶的特徵和區域差異,又闡述了三個經濟地帶之間的協調發展。對於東部經濟地帶,又分別從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經濟區、閩東南經濟區的地區差異,逐一闡述優勢,分析問題,並提出了發展的方向。同時對東北農業基地的建設、黃淮海平原中低產田的治理、南方丘陵山區農業資源的開發、黃土高原能源基地建設和水土保持、西北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的荒漠化治理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分析,強化了國土整治的知識內容,使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學生通過這些地理知識的學習,既拓寬了人文地理的基礎知識,又進一步提高了適應現代社會的能力,使其在分析地理問題時有更加開闊的思路和視野,同時還可加深對地理區域研究的認識,特別是通過對中國不同地理區域的特徵以及在國土整治方面所面臨的問題和可能的對策的瞭解,從而使學生感受到地理知識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實用性及其在素質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這樣組織教材,本身就是一種創新,顯示了鮮明的時代特色。

從教材各個章節的教學內容來看,新版高中地理教材每一課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文字系統”(包括文字、影象和圖表),文字部分是課文的主體,圖表是課文的有機組成部分,課文中的影象內容十分豐富、形式多種多樣,而且影象下面有小字註明圖意或提出問題。例如:在“農業的區位選擇”一課裡,有一插圖是“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影象下面是這樣註明的:“從圖中可以看出,農業的區位選擇,其實質是對農業土地的合理利用。除圖中列出的各種因素外,影響農民決策的因素還有哪些?”這樣提出問題就能拓展學生的思路,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是“閱讀教材”,即在正文裡,用“楷體字”增加一些材料,供學生閱讀。例如:在“海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一課中,當讀到“海洋油、氣開發”時,增加了“北海石油開發”的閱讀材料,這就能豐富和補充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三是“活動”安排。新版教材中,每一課均設計了“活動”內容。活動材料在形式上圖文並茂,內容上都結合人類的生活、生產實際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討論、議論或要求學生進行調查、考察。例如:在“大氣的運動”一課裡,其活動內容之一是目測風向。這樣安排活動,學生就能運用已學知識進行估算,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新版高中地理的另一個創新之處,是在每個單元的後面,設計了由三個知識板塊組成的“自學園地”。第一個板塊是“閱讀篇”,通過閱讀選編的文章,讓學生悟出一些道理。第二個板塊是“技能篇”,通過介紹一些地理技能和學習方法,使學生切實掌握一些方法,並在實踐中提高基本技能。第三個板塊是“練習篇”,練習篇裡往往提出一些新問題,讓學生分析、討論。學生通過單元綜合練習,對單元知識進行復習鞏固,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以下結合新教材第一單元詳細說明。

新版教材第一單元“宇宙環境”和舊版高中地理教材一樣,雖然也是以人地關係為線索,但它是從環境的角度出發,講述宇宙環境、突出人地關係的。在教學內容上比較精簡,全節課文集中闡述“人類目前觀測到的宇宙和宇宙中的地球”兩項內容。使學生對宇宙有一個基本的認識。教材中還安排了一段閱讀教材:“探索地外文明”,這就能激發學生不斷去探索宇宙的奧祕,敢於“異想天開”,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材在“活動”材料中提出“辦一期關於宇宙探測和開發的牆報或小報”的活動要求,其參考內容如下:來自宇宙的新資訊;天文觀測動態;小論壇。這也促使學生不斷積累新知識,不斷進行實踐活動,培養實踐能力。

本單元增加了“人類對宇宙的新探索”的教學內容,介紹了“宇宙探測的發展”、“開發宇宙”、“保護宇宙環境”等最新科技資訊,同時在教材中展示了“‘天空實驗室’航天站”、“空間太陽能發電站設想”、“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試驗飛船‘神舟號’”、“美國天空實驗室在大氣層中解體後,工作人員找回的水槽殘骸”等8幅景觀影象,直觀地顯示出人類航天事業的發展,也說明保護宇宙環境的重要性,從而更加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探索科學奧祕的志向,增強保護宇宙環境的情感和責任感,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教材內容無不滲透著明顯的創新意識。

關於“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自轉和公轉及其地理意義”是與人類關係十分密切的內容,是本單元的核心所在,新、老教材都用比較大的篇幅進行闡述。新教材更是強化了這一內容,安排三節課進行教學,第一節是“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自轉與公轉”;第二節是“地球運動(自轉)的地理意義(一)”;第三節是“地球運動(公轉)的地理意義”(二),教材中安排了10多幅彩圖供學生觀察分析,其中“從北極上空看,地球作逆時針方向旋轉”、“從南極上空看,地球作順時針方向旋轉”、“長江三角洲的發育”、“二十四節氣與四季”、“五帶的劃分”等影象,都與人類活動的實際緊密聯絡,使學生認識到學習這些理論的實際意義,既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又教育學生要學以致用,理論聯絡實際,提高運用所學理論去解答相關地理事物的能力。同時,每節課後的“活動”安排都有新意。這樣設計教材,促進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為了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新教材在全章結尾,還安排了“自學園地”,在“閱讀篇”中,安排了一段“人類天地觀的演變”的材料,讓學生自學;在“技能篇”中,教給學生“製作地理資料卡片”的方法;在“練習篇”中,要求學生進行綜合練習。“自學園地”的設計都要求學生親自參與,都要求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且要獨立思考或相互協作才能完成,在自學過程中,學會思考、學會協作、學會創新。

通過上述對新教材的內容建構的分析,可以看出新版教材充分體現了現代教學論的基本思想,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有獨到之處的。在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充分利用新教材,並能主動創新,就一定能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創新型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