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家鄉的變化範文(通用13篇)

欄目: 鄉鎮街道講話稿 / 釋出於: / 人氣:1.55W

家鄉的變化範文 篇1

西江,這個世界獨一無二的千戶苗寨,它位於雷山縣東北面,距縣城37公里,有1250多戶,5600多人,為全國最大的苗寨,是苗族第五次大遷徙的主要集結地,素有"千戶苗寨"之稱,被譽為苗族的大本營。西江,以她獨特的美麗贏得了無數光榮的稱號,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賓客。

家鄉的變化範文(通用13篇)

十年前,我就到過西江,領略過西江的美。那時我就被她的美麗深深地吸引和打動。還有許多外賓不遠萬里找到西江來參觀、考察,有的學者甚至一來就住上一兩年。20xx年第三屆貴州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西江召開後,西江的知名度就更大了,西江也就更出名了。

西江確實是美麗的,美在依山傍水的吊腳木樓、風雨橋,美在青水綠水的田園風光,美在純樸善良的人們臉上的笑容,美在風味獨特的苗家美食,美在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美在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

未進寨門,你就可以看到西江的美了。那是一種讓人眼前忽然一亮的感覺,你的心會一下子就振奮起來,腳步也會不由自主地慢下來,細心地睜大了眼睛不停地四處張望,貪婪地把這些美麗的景物一一看在眼裡,裝進心裡。

進了寨門,便可見西江干淨的道路旁,各種各樣的民族工藝品商店,你可以走進任何一間小店,挑選你所喜歡的東西,比如苗族刺繡包、苗族銀飾品、小蘆笙、布做的苗族小姑娘、小夥子等,這些帶著濃濃的民族風格的工藝品極適合贈送給家人和親朋好友,也適合留給自己作紀念。我就有許多到全國各地買回的小紀念品,用個小“百寶箱”裝著,沒事時便拿出來看看,這些小寶貝們便會勾起我無限美好的回憶,真不失為一種調節心情的休閒方式。

再往前走,你會發現那些古樸典雅的木樓都有一排排“美人靠”,那是苗家人用來歇息的座椅,如果美人靠上靠著個美人,那就是一幅天然的美景美人圖。隨便你走進哪一戶人家,主人都會熱情地招呼你,為你準備色香味俱佳的飯菜和香甜的米酒,於是,你便未飲先醉了,醉在苗家人濃濃的盛情中。

夜幕降臨時,家家戶戶的“馬燈”都亮了起來。遠遠看去,就像是滿天的星星在閃爍,讓人感覺像是來到了裡,思緒也飛到了很遠的地方。站在高高的觀景臺上看對面的山寨,你會發現那些“星星”形成的景觀就像是昂首飛舞著的巨龍。

夜深人靜的時候,這裡的一切都沉靜在清新的空氣中,一天的疲勞很快就會消除。能在這樣的美景中住下來,真是一種難得的清福。

如果遇上西江十三年大過一次的苗族鼓藏節,那麼,你將看到一種莊嚴而又悲壯的祭祀儀式,你會感受到苗族對祖先的尊崇和對歷史的尊重,你也將看到苗族人民在漫長的歲月中慢慢積澱下來的濃郁的苗族文化。

家鄉的變化範文 篇2

童年時,老爸從廢品店淘回一輛自行車。車身鐵鏽斑斑,鋃鐺隨風搖晃,幾欲落下。物質並不充裕的上世紀八十年代,一架舊得傷神的自行車足夠令我興奮半天。我使勁地扯著老爸的衣角,萬般央求教我騎車,他眼睛斜斜地瞟了我一下,從嘴縫兒摔出一句話:“我量你都學不會!”

為了挑戰老爸下的“結論”,我趁他不在家的時候,偷偷地推出自行車,在院子裡跳上跳下,一圈一圈地划著走……摔倒了,又立刻爬起來,扶好車龍頭,繼續前進。愈挫愈勇的念頭驅使著我必須得努力向前,這時突然背後有股力量,似乎正牽引著我。我猛回頭,原來是老爸,“我給你攥著,你騎嘛,不會摔的。你坐上去。”管不了那麼多了,我放大膽子,一圈一圈地踩了起來,我高興地歡呼著,“爸,你早就應該這麼教我了。”我不停地埋怨著,手裡的自行車穩穩地穿行在院子裡,“爸………”我又問了一聲,沒人應聲。我有些著急了,我迅速地扭過身去。原來老爸早就躲進屋簷下偷著樂了。

“我要是摔著了呢,爸。”後來我問起他。“學騎自行車,不摔怎麼能學成功呢!”

老爸就是這樣固執,嚴厲。在中學的一個暑假裡,老爸給我買了一本龐中華鋼筆字帖,並下了命令:每日練一篇。他說,那叫“夏練三伏”。那個七月流火,蚊蟲嗡嗡的盛夏,我還真練就了一手流暢的行書。在後來的求學路上,不知多少被同學、老師誇獎過,這要歸功於那個夏日裡的艱辛與付出。

會考時,我的成績超乎預料,竟比平時測試多考了30多分。我順利地進入了師範學校,去學校報道的那一天,老爸來送我,我看到他的臉在陽光下笑得滿臉皺紋。

如今的我,在教師這個崗位上已經工作了15個年頭。我腳踏實地,默默耕耘。“一定要做一名對得起良心的教師,對學生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關懷備至。”老爸的叮囑像一把無形的戒尺,度量著我的一言一行。

家鄉的變化範文 篇3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吳橋鎮位於揚州市東郊,在這片5萬多人口的土地上,有建於漢代的古萬壽寺,《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曾三次來吳橋拜訪著名學者宗元鼎。抗戰時期,陳毅等新四軍將領以此為陣地,開闢了蘇中、蘇北抗日根據地,故有 “蘇中小延安”之美譽。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血脈,是人類的精神家園,作為革命老區,吳橋的文化基礎設施相對滯後,加強農村文化建設任重道遠。當地的文化工作者嘔心瀝血,在文化建設方面亮出一次次精彩的手筆:成立江都首家文化志願者藝術團、摘取揚州唯一的“省民間文藝家之鄉”榮譽,建立全國首家鄉鎮文化網……

讀書以明理,吳橋鎮數年來連續開展以“讀書推動發展”為主題的“全民讀書節”活動。在濃厚的文化氛圍影響下,當地文藝作品頻出,草根藝人隨之不斷湧現:萬壽村60多歲的村民沈亭僅僅國小文化,憑藉著順口溜的愛好,從田間地頭演到城市舞臺,成為“揚州市特色文化標兵”;幾朵金花——張永萍、吳秀等農村婦女,或擅長歌舞,或精於拳術,她們接受培訓後擔當起社會體育指導員,業餘時間義務廣泛授徒。

瞅準時機成熟,吳橋於20xx年成立鎮級文聯,下設詩詞、文學、書畫、戲曲、攝影、民間文藝等7個協會,不少村民也加入其中。經幾年的發展,鎮協會會員加入揚州市級以上各文藝專業協會的達60多人,省級以上的也有10多人,鎮文聯每年組織開展“十佳書香家庭”評比、書畫作品展,讀書徵文等20多次群眾文化活動。

當今時代,網路傳播具有便捷、開放、迅速的特點,備受人們歡迎。吳橋文化部門秉承“創新、創優”的理念,於20xx年4月底成功建立全國首家鄉鎮文化網——《吳橋文化網》,及時傳遞全鎮最新文化活動資訊,推薦和展示文藝愛好者的藝術成就,為多層面、多角度詮釋吳橋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搭建了平臺。

為進一步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20xx年10月,吳橋鎮籌建江都首家文化志願者藝術團,100多名文藝愛好者報名參與的火爆場面,令鎮文化站不得不通過現場表演形式,公平競爭選拔團員。現在藝術團開展的“歡樂村村行”活動不但表演群眾喜聞樂見的內容,而且把黨的方針政策、先進典型事蹟編成節目,寓教於樂。

重數量同樣重質量,吳橋文藝演出節目亦不乏精品,20xx年,非遺專案“吳橋社火”登上央視三套《我們的節日?端午》。吳橋鎮民間文藝表演團隊拍攝的電視紀錄片《守望社火》,榮獲第29屆江蘇省電視金鳳凰獎短篇紀錄片一等獎,繼而列為優秀紀錄片向全國推廣。20xx年4月,江蘇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式授予吳橋鎮“江蘇省民間文藝之鄉”稱號,這是揚州首家獲此稱號的鄉鎮,標誌著吳橋民間文藝的挖掘、整理,傳承和研究走在全市各鄉鎮前列。

魅力文化讓老區吳橋綻放新姿,孜孜不倦的吳橋人開創了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新局面,也讓文化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家鄉的變化範文 篇4

龍潭鄉位於安徽省潛山縣中部,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景區天柱山後山,皖水的上游,面積93平方公里。該鄉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距縣城15公里,距安慶市天柱山飛機場和長江港口66公里。萬澗又名皖澗,是鄉里9個行政村之一,地名詩情畫意,源自“每值雨後,蒼崖浮青,萬澗爭流,如大大小小的銀練懸掛山澗,故而得名。”萬澗奮行了千百年,沖刷出一個厚實盆地,發酵出醉人古色古香,孕育出醇厚朴實民風……

抄小路從天柱山鎮茶莊一條岔道向左進山後,沿途可見繞公路盤旋開出的層層梯田,可見點綴林中的小瓦平房,可見大片大片的苗竹林。只要車停在村舍附近,詢問村民,在你面前的,必是笑容可掬與淳樸、憨厚以及愜意。

在萬澗遊覽,疑是來到桃源腹地。映入眼簾的盆地被群山環繞,農舍點點,山田交錯,雞鳴犬吠。這裡的安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楊氏古戲樓,始建於清乾隆初年,先後兩次重修。戲樓屬亭閣式全木結構,飛簷翹角,古樸典雅,為典型的皖西南地區宗祠建築。戲樓自竣工起,曾接待過徽調、高腔、彈腔、京劇、黃梅戲等班社和文藝表演團體演出。戲樓與看樓間為露天庭院,可容納觀眾近八百人,安徽電視臺和中央電視臺曾多次來此拍攝專題片。

古戲樓對面,彎彎曲曲的山溪映入眼簾——溝壑縱橫,綠水清澈見底,“龍潭”比比皆是。山溪與畈區小河流最大的區別是,溪中佈滿了各種形狀的石頭,尤其是那野牛般大小的石頭,不知何年何月從山上衝下來的,它橫臥溪中,仿若一道哲學命題令你探索、考量。

萬澗的毛竹,四季蒼鬱,毛竹山場多達3萬畝以上,素有“竹海”之稱,龍潭鄉曾被安徽省政府授予“安徽竹鄉”稱號。秋季,一棵又一棵粗壯的竹子被砍伐、裝運,竟連下腳料竹杈等也能做成大掃帚。竹葉被堆放在旱地,冬天為高山蔬菜保暖,腐爛後化為上好的肥料……

遊覽中,兩棵參天大樹引起了我的注意。兩棵樹分別是楓樹和榆樹,樹齡與相鄰的農舍都已有300多歲了。其中一棵樹幹上長有蘑菇,當地村民說上面原還有珍貴的靈芝,不知被誰“請”回家養護去了。

萬澗景區,文化內涵豐富,地域寬廣、環境幽雅,極富山林野趣,是天柱山後山峰嶺幽谷間的一道別樣風景線。隨著天柱山後山景區的大力開發以及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這一遊憩的最佳區域,定會吸引中外賓朋紛至沓來。

家鄉的變化範文 篇5

“早就聽說過有地方‘農戲’要來鎮上演出,而今,在我們嶴山村,我就親眼目睹了農民把自編自導自演而‘農味’十足的節目搬上了鄉村的舞臺,實現了從政府單純‘送戲下鄉’到農民自導自演的‘送戲上山下鄉’的良性互動格局”。老區新縣八里畈鎮教育輔導站的李德光老師一看到我,就興奮地嘮叨開了。

驚蟄時節,儘管室外小雨淅瀝,但河南省新縣八里畈鎮嶴山村的村部大院裡仍然人潮湧動,樂聲飛揚。該縣鄉鎮群眾文化大巡演活動在此舉行。來自新縣歌舞團、新縣千斤鄉楊擺柳藝術團和八里畈鎮李南衝的民歌手等先後登臺演出,舞獅子、跑旱船、踩高蹺、唱皮影戲及各種地方戲曲、傳統魔術、民間雜技表演,贏得了農民們朋友的真心喝彩。

從文化下鄉到農戲上山下鄉,巨大的變化來自於該縣對文化建設的扶持。近年來,作為全國著名、河南唯一的“將軍縣”和河南省首批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之一的新縣,累計投資40多億元,加快文化陣地建設,改造提升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舊址、鄂豫皖蘇區首府博物館等紅色景觀,配套設定群眾文化娛樂設施,同時組織專人挖掘文化底蘊,逐步完善鄉鎮文化設施。全縣建成11個鄉鎮文化站、184個村文化大院、195個農家書屋、26個農民健身示範村,逐步打造了覆蓋縣、鄉、村的三級大眾文化平臺。

新縣還鼓勵縣歌舞團大膽改革,公開招聘演藝人才;在各鄉(鎮)設立文化服務中心和廣播站,配備專職工作人員,選配11名科技副鄉(鎮)長充實到鄉(鎮)指導文化工作,明確120多名大學生村幹部為村級文化管理員;同時,培育各種文化協會組織,發展楊擺柳等民間藝術團體30多個,培育民間藝人600餘名。

該縣鄉村文藝表演十分活躍。紮根農村的10支農村電影放映隊,年放映電影2300餘場;走向市場後的新縣歌舞團,創作豫南特色節目168個;打造“將軍之聲”大戲,年均演出100多場次,成為河南省遠近聞名的文化品牌;民間藝術團體、民間藝人更是常年活躍在大街小巷、田間地頭,豐富了城鄉居民的精神生活。

為提高群眾文化活動水平,該縣還經常組織鄉村文化站長、文化骨幹、民間團體負責人到各鄉鎮觀摩學習,取長補短。

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設施的不斷改善,助推了群眾文化活動蓬勃發展。目前,全縣30多個農村業餘文藝團體利用節慶日、農閒時節,走村串鄉為百姓免費表演,並融入政策、法律、文明禮儀等內容,倡導農村新風尚,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家鄉的變化範文 篇6

河北省遷西縣有個東荒峪。史料記載,明代當地始有居民,因所在荒蕪,乃名荒溝峪;又因其西另有一荒溝峪,為彼此區別,改稱東荒溝峪,後簡稱東荒峪,新時期成鄉鎮政府駐地。

洪荒初創,又有哪裡不是這樣呢?經歷那些天災人禍,長河邊上,這個由小村落聚合衍變成的鎮子,也是好不容易才挺起腰桿,在荒蕪之上,努力種植、收穫著希望。

東荒峪,這實際上是昨天留給我們的一種紀念。

正是因為昨天的荒蕪和頹廢,一個光腳板的農民,打破暗夜的沉悶,振臂一呼,喊出了黎民百姓的心聲。長河川,赤旗飄揚,鐮刀和鐵錘敲出的星星之火,點燃了這方熱土。1920xx年,中共遷安縣第一個黨小組、黨支部的建立,讓莊稼人從此有了盼頭!

歷史是需要永遠紀念的。21世紀的這個春天,當我們走在東荒峪鎮前韓莊村整潔的街道上,當我們聞著新時代的炊煙與花香,沿街文化牆上描繪的那些革命先輩,正以一種欣慰的笑靨,向我們傳遞著同志和戰友的親情!就是在那破舊、低矮的土瓦房裡,鐮刀和鐵錘第一次真誠地走到一起;就是在“貧民學校”的小板凳上,“革命”這兩個字頑強地走進窮苦人的心中。黑夜中點起的那盞油燈,今天還照亮著長河沿岸,照亮著我們腳下的熱土。文化牆和紀念館,是對先輩的紀念,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除了書寫在書卷上、鐫刻在石碑上、描繪在牆壁上,這種精神更要永遠鐫刻在我們的心中。

青山常在,綠水長流,在燕山深處,在灤河、長河的懷抱裡,頑強的老區人民,正續寫著新的傳奇。

為了深入瞭解東荒峪,在實地遊走之餘,我還專門查閱了有關資料。在我手頭上,有一份東荒峪鎮去年底的彙報材料,其中,“夯實四個基礎”“加強四區建設”涵蓋了年度主要工作。“夯實四個基礎”,即夯實信訪穩定基礎、夯實安全生產基礎、夯實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基礎、夯實群眾組織基礎;“加強四區建設”,即推進現代農業加工物流區建設、推進商貿行政服務區建設、推進礦企標準化提升區建設、推進生態農業休閒觀光區建設。再來看幾個數字,“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10%;財政收入達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萬元”,這是今年該鎮的目標。這裡所透露出來的不只是一種睿智和氣魄!從荒涼貧瘠到繁華富庶,果實,是一代代人的血汗澆灌的,是一代代人的不悔追求凝結的。真正的共產黨人,從來都是為了家國的富強和人民的福祉而鞠躬盡瘁的,經過共產黨這個熔爐的錘鍊和淬火,他們註定要成為一塊好鋼!

當三撫高速連線線優雅地挽起鄉村的臂膀,當標準化井巷裡打撈起沉睡的礦藏,當商業街上琳琅滿目的貨品向人們閃動著媚眼,當村民中心醉人的秧歌扭出了花樣……日夜喧響著的長河,也似乎在問——這哪裡還有荒涼?

東荒峪,曾經寫滿荒涼。然而,荒蕪之上,我們也會讓它結滿果實。

家鄉的變化範文 篇7

在我小的時候,父母有一段非常幸福和諧的時光。那個時候,一到晚上,隔壁的“毛頭”叔叔就來找爸爸下象棋。我和姐姐搬了小凳子坐在一邊觀戰,雖然看不明白,也總時不時“耶、耶”地叫幾聲。媽媽洗了碗,就泡上幾杯茶,加入觀戰的隊伍。

後來,“毛頭”叔叔家搬去了遠處,爸爸沒了對手,生活一下子枯燥起來。那時農村裡沒什麼精神文化生活,爸爸不喜歡看電視,就迷上了賭博。生活的安寧就此打破。在我的記憶裡,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父母的戰爭都是因此而起。

後來,我們縣城提出了“建設美麗新農村”的口號,在農村精神文化生活上增添了很多內容。村裡重修了文化館,在文化館裡開設了好幾個“興趣班”。村民可以去文化館裡學習怎麼製作竹扇,也可以組隊跳舞,也可以在文化館的圖書室安靜地看上一會書。爸爸在文化館也找到了自己的興趣——下象棋。那時打電話回家,總聽到媽媽的笑聲,說爸爸棋逢對手,每天忙著研究戰術,已經很久沒去打牌了。

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和姐姐都在城裡安了家。每隔一段時間回老家,總能發現村裡的變化。村裡的幾家竹製品廠在村委的引領和支援下,生意越做越紅火,聽說其中的幾款特色扇子還是專門銷往國外的。村裡的每個小公園都添置了很多健身器材。村裡各家各戶都拉了網線、裝了電腦。爸爸說,通過網路,發現外面的世界真的很大,很想去外面走走。我和姐姐都很高興,鼓勵爸媽出去旅遊了幾次。現在,聽說村裡又修建了羽毛球場和籃球場。

農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越來越豐富了,我有的時候總在感嘆,農村和城市的差別越來越小了。現在,我的家庭又回到了原來和諧幸福的時候。爸媽在出去旅遊的時候相互扶持,感情越來越好,爸爸去文化館下象棋的時候總愛叫媽媽陪著,媽媽去廣場跳舞的時候爸爸也總跟著。以前去菜市場,總能看到一堆堆聚在一起賭博的人,現在這種“壯觀”的景象已經很少見了。

爸爸的變化,村裡的變化,都說明一個共同的問題:農村人也是需要精神生活的,只是有的時候需要村幹部正確引導,讓他們都能過上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

晉·葛洪《神仙傳?麻姑》文中說:“麻姑自說雲,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美麗農村、文化鄉村的變化也可說是滄海桑田吧。願這樣的變化時時給我們新的驚喜,願農村人都能成為精神上的富人。

家鄉的變化範文 篇8

生長於斯,植根於斯,黑土如父母般親切,一花一草編織一人一事,清風明月聽我講述小村和我的夢。

小村是鮮活的。綿延的203省道,魚貫的行車,承載著財富,農工商貿,交集往復,興奮和新鮮在呼吸之間便充盈進來。聯一根網線,點一下滑鼠,internet和e-mail便豐富了生活,拉近了世界的距離,增加了樂趣和知識,肥沃的黑土地因為小村人的勤勞和合理開發更激發出無窮潛力。私家車的款式繚亂著雙眼,城裡的節日促銷也融進了他們的身影。消費、看電影,再唱上一曲,男人、女人的臉蛋紅撲的,剛慶祝完的酒意寫在臉上,超出心理預期的收穫叫他們不能自已。孩子們歡呼著,父、母親的高興使他們可以任意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而不受苛責。無聲的向上,周而復始的流動,小村的根本還在嗎?還在。

小村是有骨氣的。綿延的嫩江養育生靈的同時也會耍一耍小脾氣,他會隨著七月的淫雨咆哮而動。莊稼告急,村莊告急,這個當口,小村的人們就會義無反顧地撲上去,保衛家園就是無聲的召喚。瘦弱的脊樑如鋼筋般撐起了大堤,那些個日子裡,除了感動還是感動。最真切的情懷,最無私的奉獻是小村最直接的表白。

小村是淳樸的,蒙漢民族的融合讓隔閡變成了想象,互助多元,文化共享。民族坦蕩在民生裡,彼此包容和前行。日出而作,簡單中蘊含著不變的真理。夕陽西下,文化廣場便在歸牧的鞭哨聲中拉開了大幕。開篇是舒緩的音樂和著廣場舞,跨越了年輪,白髮的矍鑠,黑髮的熱烈,鋪展開來,如花開般好看。拍手叫好的是找尋快樂的孩子,安靜地聽或者指手畫腳,一切都在無拘無束的放鬆中還原自己。接下來悠揚的四胡,追溯著遠古,蹄聲得得而來,流水潺潺而去,時而鳥鳴,時而馬嘶,一聲嘹亮的吶喊是歌者由衷的抒懷。《月亮之上》的旋律澎湃在人們心裡,《愛拼才會贏》的高潮鼓舞和迴響著時代的聲音、現代的農民。這些不加修飾的動作,高亢的底氣都在夜幕下張揚開來,那些來自心底的鄉村小夜曲用質樸撞擊著心扉。心扉開啟後是精神的富足和無盡的感慨。

小村是富有的。辛勤汗水澆灌下的土地上各色青紗帳此起彼伏,摩肩接踵說著豐收的喜悅。滴灌痴情的眷戀著這片草原和土地,無聲細微,訴說著對根的情意。噴灌的甘露在鐵牛的歡叫裡恣意的揮灑著,嗶嗶啵啵的拔節聲醉了百靈。安閒的牛用咀嚼的聲音和著節拍,撲閃著雙眸。牧人銜一片葉子,抖落的露珠掛在臉上,欣欣然憧憬著。牛奶就是白金啊,硬朗朗的支撐著小村的半壁江山。連片的羊草爭搶著昂著頭,鑲嵌在白雲朵的羊群裡,一格一格如素描般灑脫,揮起的羊鞭一枝獨秀填上了厚重的一筆。善於寫意的人們把財富儲存在綠色銀行裡,整齊的林網護佑著這一方水土,久違的鳥鳴聽到了,起伏的蛙鼓蟲吟回來了,鯽魚在蘆葦中嬉戲,就連路過的雲都帶著洗淨後的蔚藍飄去遠方。生態好了,心態正了。和諧多了,錢包鼓了。思路有了,前路寬了。

小村美麗了,鱗次櫛比的磚瓦房上聚集著太陽的能量,即便在寒冷的冬季心思都是熱的。整潔的庭院,整齊的行道樹,平整的鄉間小路共同迎接著坐校車放學的孩子,他們是小村最柔弱和最需要呵護的種子。回家的歡聲給四季以鼓舞,讀書聲給田野以勃發的動力,車輪往來結下的果實是未來的基礎。那嫋嫋升起的炊煙,便是家的溫馨,兒女的港灣。家和萬事興,家興國昌隆。每個人,每個村就是一個個節點,串綴起國脈,漲起青青春色,放眼不凋。

家鄉的變化範文 篇9

雲南曲靖市麒麟區茨營鄉撤鄉設鎮了!在設立新鎮的喜訊中,我再次審視這個山區小鎮,回憶在小鎮生活二十多年的歷史點滴,才發覺小鎮真真切切的變化,眼前漸見小鎮生動的新氣象。

1988年我被分配到小鎮最邊遠的一所山區國小教書。路過小鎮,見到的是小鎮的一條土街,土街兩旁搭建著些臨時的小館子。土街無一草一木,沒有一點綠色,有車過或風過,灰塵和著紙屑飛揚。如果沒有那幾幢火柴盒似的磚混樓房存在,沒人認為它是個小鎮,充其量只是個稍大點的村莊。

1991年我到小鎮上工作,小鎮依舊是原來的模樣。工作之餘,年輕人沒有娛樂的地方,半支菸的功夫就走到土街盡頭,稀疏的燈火更顯小鎮的寂寥。到了週末,大家都拼命地擠公共汽車,到城裡看電影、逛大街,吸收新鮮的文化氣息。

20xx年後,小鎮面貌逐漸有了生機,土街修成了柏油路面大街,建起了綠化帶,種植了花草,街道兩邊種上了成排的香樟樹。穿上了綠裝的小鎮,嶄露出活力,人們的生活內容日漸充實和豐富。茶餘飯後,老年人聚在街邊喝茶聊天,年輕人在樹蔭下打撲克、下象棋,其樂融融。

近年來,土街的面貌一年一個樣,政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投資栽植了大型樹木,更換補植了綠化帶花木,整個小鎮綠意盎然,鬱鬱蔥蔥,集鎮與綠樹相依相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生態的小鎮,宜居的小鎮,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商客和環保企業入駐,建立了清新、恬淡的生活創業環境,打造了美麗的集鎮景觀。

如今,鎮裡還有了文化廣場。籃球場、健身設配、活動場地、休閒地帶一應俱全。每天清晨和黃昏,老幼婦孺,打籃球的,跳健身操的,娛樂健體的,聊天散步的,儼然就是城市公園的場景。小鎮的人們無須再擠車進城賞花看熱鬧,出門就能娛樂散步、休閒健身、消遣納涼,小鎮成了城市的生活小區。

小鎮新氣象,現代都市生活的縮影,且少了城市的喧囂,多了鄉村特有的從容淡定、自然清秀,小鎮的人們用自己的方式構建了小鎮獨特的文化風景。

家鄉的變化範文 篇10

如果你走進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的大張村,你就會被村裡的村容村貌、村民的精神狀態和村裡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所吸引。隨便進入一戶村民家中,就會發現屋內的牆上有許多獎狀,桌子上有獎盃,相簿裡有太多的比賽照片,比如棋類、牌類、球類的比賽,吹拉彈唱、舞蹈大賽……有的村民家裡的牆上獎狀貼不下,桌子上獎盃擺不下,相簿裡照片放不下。誰家的這些東西多,誰家就越光榮。這些賽事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在這裡找不到。村民幹勁十足,文明程度高,鄰里關係和諧,真正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說起這些,人們就會說起一個人——村支書張春青。

張春青雖然只是高中畢業,可腦子活,能幹,會鑽研。畢業後跟隨父親在外做生意,生意也是風生水起,業界有名。在外時間長了,張春青就想把村裡帶起來,一塊富裕,咋帶?從哪裡入手?張春青就開始琢磨了。這時正趕上村裡選舉,他以全票當選村支書。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從村民的文化生活入手,先解決貧乏的村民文化生活,增加村民的凝聚力。村委通過認真研究,制定出適合本村的村民文化生活實施方案。張春青先自掏腰包搞了一個家庭拔河比賽,要求必須有男有女,拔河比的是團結,這樣經過訓練,比賽,就能促進家庭和睦,評委是村裡威望比較高的村民擔任,獲勝的家庭不僅能獲得物質獎勵,還能由村民敲鑼打鼓胸戴紅花送回家,非常光榮。接著,又舉辦了媳婦背婆婆跑和婆媳相互配合認字比賽,融洽了婆媳關係。隨後舉辦了鄰里三戶廚藝大賽,一家出兩個拿手菜,六個菜為一個單元參加比賽,這樣既和諧了鄰里關係,又提高了廚藝……

比賽一個接一個,村民的精神風貌、鄰里關係、家庭關係、幹群關係等漸漸發生了變化。張春青經過認真研究及時把賽事轉向了才藝方面,村民的文化生活也是越來越豐富多彩,一些不好的習俗逐漸沒有了,村民空前團結,幹勁十足。在村委的積極籌措下,功能齊全的文化大院拔地而起,人們的文化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一連六年,大張村被評為先進村、文明村、模範村,許多外地的村幹部也來學習參觀。

走在大張村寬敞的街道上,想起大張村這幾年走過的路,一股敬佩之情在心底升起。我知道:大張村的文化生活會越來越豐富多彩,村民的生活也是越來越好。

家鄉的變化範文 篇11

從銅關坳口沿彎道下去,一片開闊的谷地裡,一條小河流碧淌翠,任古榕婆娑著水面,彎彎曲曲朝西而去,一簇簇煙熏火燎的吊腳木樓靜靜地散落在河流兩岸。宰拱侗寨就在這裡詩意地棲居著。

一個秋天的上午,我們到這裡的時候,幾個婦女坐在店門口閒聊,有說有笑,把收割後的悠閒從容地晾在秋陽下。我們進路邊的小賣鋪買糖和水果,打聽吳萬麻後代的住處。

順著店主手指的方向過去,陳舊的木樓裡坐著一位老婆婆和她的孫女。孫女約八、九歲。我們用侗語向她表示問候,說明來意。她臉上的皺紋漣漪一樣漾開來,閃耀慈祥、和善的光澤。

老人名叫乃建超,是宰拱的歌師,今年76歲。她說:“現在宰拱寨上有2個老歌師,4個年輕歌師,年輕的歌師都是她帶出來的,這邊寨2個,對門寨2個,平時教年輕人唱萬麻公傳下來的歌。萬麻有一首《勸世歌》,寨上的一茬茬娃娃,唱這首歌長大。”她念罷歌詞,抑揚頓挫一大串,然後悠悠地唱起來:

唱首勸歌勸大家, 不搞陰暗要磊落;

公共場所要老實, 隨水走岸學鴨鵝。

勸那乖人莫亂來, 講那呆人莫犟殼;

……

有錢還要讀書好, 有書不讀就空落;

油鹽酒米由土變, 坐地不知哪裡撮。

光坐不知哪裡有, 好生種地財寶撮;

……

老人教歌幾十年早已把自己定位在導師的位置,面對我們這樣的陌生人到來,她一樣的把我們當作學徒,一邊唱,一邊解釋歌詞的含義。我靜靜地聆聽,覺得這些歌詞句句都是至理箴言,那麼,這些歌詞是從《論語》來的麼?是從《幼學瓊林》來的麼?是從《菜根譚》來的麼?聽那濃濃的土語鄉音,似乎又不全是。總之,那是一道道叮嚀,一聲聲囑咐。這時,我感覺坐在面前的這位老人,儼然一座古塔,一座見證世道滄桑,洞察人間永珍的森森古塔,古塔裡傳出來的歌聲,穿越重重歲月,輕拂我們的面頰,從頭到腳摩挲著我們的身體,用道德、倫理的淨水一遍遍搽洗我們的身軀,直至浸入我們的肌膚,浸入我們的內心。

下午,在卜朝剛家裡與幾位歌師聊,他們講吳萬麻的故事,唱吳萬麻傳下來的歌,我一首,你一首,歌聲在屋簷下繞著,繞著,就把夜幕拉下來了。

秋天的夜晚,天空純淨如洗,朦朧的月光下,田野靜得遼闊,山岡靜得肅穆,山寨靜得優雅。忽然,一縷晚風送來悠揚的歌聲,我們循聲而去,20來個中年男女,在唱侗族大歌。

歌聲再起,男聲高八度,女聲低五度的旋律像一圈圈清涼的波紋向四面八方漾開,時而巨瀑訇訇,時而彩雲悠悠。無論聽者還是歌者,均可憑藉第一個音節登高縱覽,極目曠野,任心思載著陽光的碎片隨起伏的岡巒逶迤而去,向天邊逶迤而去;任心思揚起遐想的風帆隨奔湧的江河恣意遠航,駛向無涯的湛藍;任心思飽蘸翠綠的音符攜著松濤攜著流泉在天地間徜徉。

一曲終了,歌聲戛然而止,宛若浩浩蕩蕩的漫天雪花瞬間在大地凝結,萬籟俱寂。歌聲如水。每當一曲終了,就像一淙叮咚的山泉、一派嘩嘩的江流溶入一座水庫,流淌的聲音化作潛流,蘊蓄揚波的衝力,等待開閘。

他們就這樣日復一日地唱著,唱得自信、張揚。他們深信祖先流傳下來的滋潤心田、滋養人們成長的東西總是好的。因而,這麼多年,他們一直把歌唱當作生活的一部分,表白愛情的日子,思念親人的日子,收割五穀的日子,只要一開口,便從胸腔噴發一闋婉約的相思、一抹飛動的彩雲、一幅美麗的圖畫和一陣幸福與快樂。

不僅僅宰拱,都柳江和清水江分水嶺上的侗寨都是這樣,如水的歌聲日日夜夜在時光的河床裡流淌,直到永遠。

家鄉的變化範文 篇12

“繡繡,繡花針,繡花的姑娘來買針。有大針,有小針,最多還是繡花針。”

吾家慶陽,刺繡之鄉,我從小聽著這些歌謠長大。這裡有一池二洞水,三塔四城門,五街六十字,七井八澇池,還有慶陽民俗“五絕”:刺繡、剪紙、皮影、道情、民歌,“五絕”之中又以刺繡為絕中之絕。

一繡繡吉祥

在老家鄉村的農家小院或者炕頭,經常可以看到一群婦女圍坐在一起,一邊談笑,一邊飛針走線地繡花串珠。在她們的巧手裡,十二生肖、龍鳳呈祥、富貴平安等香包作品,栩栩如生地呈現在人們面前。刺繡不拘一端,頭巾、枕巾、鞋子、鞋墊、衣褲皆可繡,然香包又是刺繡之最。香包千姿百態、造型各異,蘊含豐富,一個個精緻的香包,能品味出嫁女娶妻,祝歲賀壽,驅魔除病,祈盼平安的諸般民趣和美麗傳說。

“今個七,明個八,後個外孫週歲啦,我給乖乖送點啥?虎頭枕、虎頭鞋、虎頭兜兜胸頭壓,神神鬼鬼嚇跑啦!”小孩滿月時,外婆要把事先做好的虎頭枕、虎頭鞋送到外孫家,虎頭枕用來為孩子壯膽壓邪、消災解難。小小香包,孕育了先民避害避惡、祈福迎祥、寄託未來的美好願望。

而每到端午節,小孩子在胸前佩戴各種小香包,背上吊螃蟹或青蛙香包,以求健康平安;成年人佩帶“三角”、“六角”、“八角”香包,相傳那是勾芒的變型,是太陽神的象徵,表示了原始先民對太陽神的崇拜和祈求神靈保佑一生吉祥的願望。

二繡繡成長

慶陽民歌唱:“8歲學針線,13進繡房。進入繡房繡鴛鴦,百樣故事都繡上。”慶陽農家女子感情濃烈又心靈手巧。從十三學繡到出嫁,從生兒育女到眉角含皺,女人們不停的繡,為兄弟繡,為自己繡,為父母繡,為兒孫繡。

慶陽的母親留給孩子的是一個豐富多彩、斑斕多姿的童年。她們邊刺繡邊給孩子講故事,刺繡裡有故事,故事藏在刺繡裡。蛇盤兔兒、老鼠偷油、老鼠偷繡鞋、娃娃牧虎、小兔子獻壽桃,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天仙女散花,唐僧騎白龍馬,孫悟空偷壽桃,武松打虎……無論本意如何,它們都是隴東以至全中國農村婦女們賦予自然萬物的生命靈性,是家家戶戶的媽媽們獻給兒童的幸福玩具寶庫。我們的孩子生龍活虎七彩繽紛的童年由此而詩意萬般。

待到兒女嫁娶,母親便早早繡好桃紅柳綠的荷包、繡鞋、繡花蓋頭、繡花被罩、繡花魚枕頭、繡花鞋墊、繡花背心、繡花襯衣。

而今,唸書娃娃要戴“書香包”,相戀的男女要互贈荷包,新媳婦進門第一年要給公婆、兄弟、姐妹送香包,老人的胸前要掛“葫蘆菸袋荷包”。

一件件刺繡香包就是一個慶陽人從出生到終老成長曆程的完美展現。

三繡繡輝煌

慶陽民間刺繡題材的豐富多樣,用“嘆”為觀止、浩若煙海一類的詞已難盡敘。隨著時代發展,香包也與時俱進,吐故納新。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香包已成為一種獨具魅力的藝術品和有可觀經濟效益的商品,重塑綻放出時代的輝煌。廣大農家婦女靠一把剪刀、一個針線包,坐在炕頭上,利用農閒時,可冬可夏,可快可慢,由心製作。

如今的慶陽香包,更加註重健康養生,面料多以麻紗為主,手感好且有益於身體健康,頗受消費者青睞;色彩由單一的紅、黃、綠髮展成很多中色系搭配出的幾十種顏色,繡花由熱鬧、衝擊力強逐漸變得含蓄、內斂、淡雅,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傳統香包圖案含有吉祥含義的被保留下來,如“福壽雙全”“鴛鴦戲水”“魚鑽蓮”“獅子滾繡球”等,現代香包融合進時尚的流行元素,如圖案出現卡通人物、變形誇張的事物,也出現不刺繡簡單印花的香包;品種由過去的十二生肖、虎頭枕等10多個發展到花鳥蟲魚、人物典故、民間故事等500多個品種;銷售市場大幅拓寬,銷售量增加至20多萬件。

在機關的辦公室裡、賓館飯店的大廳裡、商場的櫃檯上隨處可見,農家婦女成立了香包生產、營銷的專業公司。香包已走出慶陽,走出國門,銷往美國、日本、義大利、法國、俄羅斯、馬來西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一枚繡花針,二分喜好,三縷綵線,四面八方,商旅不斷。慶陽刺繡將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相結合,將香包文化與江南刺繡文化相結合,把古老的刺繡文化源源的傳承下來,又傳遞開來,讓佩戴手執的客旅感受到西北農家女子天然的靈巧和高原濃烈的情誼!

家鄉的變化範文 篇13

清明節前,接到大伯的電話,說是家鄉這兩年變化挺大的,邀我們這些在外多年的兄弟姐妹都回去看看。其實我是知道的,這幾年為爺爺奶奶立碑修葺墳墓的事情屢次提起,只是大家五湖四海都太忙了。

車才開到鎮裡,大伯便來接了,他一路上滔滔不絕,東家長西家短的倒也有趣,從姐妹發小們的家庭事業到村鎮的變化細細說來,自是格外殷實與熱鬧。

車行駛在村裡新鋪的柏油馬路上,我讓司機開慢點好仔細地看看記憶裡的家鄉。那一排排的木房哪去了?那泥濘的鄉間小道哪去了?那遍地可望的牛羊哪去了?我夢裡的故鄉變了模樣,一排排新修的樓房在太陽下熠熠生輝,彎彎曲曲的馬路和水泥築成的水渠交錯著把田地格成棋盤,而我此刻正是這棋盤上一顆遲遲歸家的棋子。山都綠了,水也清了,封山育林的成效開始顯現,這裡更美了。

兄弟姐妹們久別相聚,說得最多的便是記憶裡的人事,但最後總免不了對時光易逝、家鄉日新月異的感慨與唏噓。不知道是誰先問起:今年清明祭祖之後會請社班來唱戲嗎?只一瞬間才陷入感懷的低迷情緒瞬間又被擊的高昂。

清明後請社班來唱花鼓戲是家鄉的傳統,也是年少時我們少有的娛樂活動之一。小時候,喜歡看花鼓戲,不只因為花鼓戲的幽默風趣和戲服的奼紫嫣紅,也因著它的難得與熱鬧。只有逢年過大節或有錢人辦紅白喜事,在農閒時候才能邀請到社班在各個鄉村裡迴圈演出。臺子一搭、鑼鼓一敲,嗩吶一吹,大筒一搖,琵琶二胡一彈,妝一抹,戲服一甩,咿咿呀呀便唱了開來。儘管戲曲年年月月不外乎《補鍋》《打鳥》《三女爭夫》等摺子,連我們這些小孩也總能接上幾句,可是看戲的熱乎勁兒絲毫未受影響。在沒有電視連電影都是難得的年代,我們都愛花鼓戲。為了看花鼓戲,我們常追隨社班跋山涉水,走過一個個村莊去往十幾裡開外。有運氣好的幫著社班打雜混吃混住,也有自備乾糧借宿於鄉親家的,但更多的則是每天來來回回,只有我們這些小孩稻草一鋪便睡在的草坪上。大人們從不阻攔我們,因著他們也同樣稀罕著,有時也在星斗下露宿。可那時並沒有這麼多的事故,也沒有這麼多的坑蒙拐騙,要是放在現在便是極其不安全的事。

現在,每每想起不免懷念與感慨。那些花鼓戲裡的糗事此刻正被我的兄弟姐妹們說起,多年未見的生疏與隔閡也彷彿消融在這熱鬧裡。然而還有沒有社班?還能不能看到花鼓戲?我和姐妹們實在沒有底氣,大伯也只是建議我們往村民活動中心瞧瞧。

待到傍晚,我們年輕一輩的說說笑笑去了村民活動中心。只見中心廣場上燈火通明、人頭攢動,音樂鋪天蓋地而來。我有些吃驚,竟能在家鄉的小村見到廣場舞。可是現在事實擺在我的眼前,彷彿嘲笑我的頑固與迂腐。村長介紹說:現在大家不怎麼打牌都改跳廣場舞了,這玩意兒時尚環保有趣味。原來人們享受文化薰陶追求文化娛樂是沒有地域年齡限制的,他們擁有同樣的渴望與權利。

知道我們此來的目的後,村民很是熱心的呼朋喚友唱了幾場花鼓戲。社班是沒有了,但是懷舊的鄉民卻越來越多的自學了花鼓戲。我想,逢年過節的,不用請社班,不用排日期,就這麼著村民自編自導幾個小品,配上幾場花鼓戲再加上大娘們的秧歌舞,也能熱熱鬧鬧過個好節。在花鼓戲的挑擔、甩手帕、搖扇子裡,我窺見了家鄉進步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