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家鄉的變化精選五篇範文

欄目: 鄉鎮街道講話稿 / 釋出於: / 人氣:1.47W

安靜的等待,灑脫的飛翔,隨遇而安的氣度,安貧樂道的生活,蒲公英就象冰山下的火種,外表清冷孤傲,內在熱血奔騰。那麼,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鄉鎮街道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變化精選五篇範文

【鄉鎮街道範文】一

龍潭鄉位於安徽省潛山縣中部,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景區天柱山後山,皖水的上游,面積93平方公里。該鄉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距縣城15公里,距安慶市天柱山飛機場和長江港口66公里。萬澗又名皖澗,是鄉里9個行政村之一,地名詩情畫意,源自“每值雨後,蒼崖浮青,萬澗爭流,如大大小小的銀練懸掛山澗,故而得名。”萬澗奮行了千百年,沖刷出一個厚實盆地,發酵出醉人古色古香,孕育出醇厚朴實民風……

抄小路從天柱山鎮茶莊一條岔道向左進山後,沿途可見繞公路盤旋開出的層層梯田,可見點綴林中的小瓦平房,可見大片大片的苗竹林。只要車停在村舍附近,詢問村民,在你面前的,必是笑容可掬與淳樸、憨厚以及愜意。

在萬澗遊覽,疑是來到桃源腹地。映入眼簾的盆地被群山環繞,農舍點點,山田交錯,雞鳴犬吠。這裡的安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楊氏古戲樓,始建於清乾隆初年,先後兩次重修。戲樓屬亭閣式全木結構,飛簷翹角,古樸典雅,為典型的皖西南地區宗祠建築。戲樓自竣工起,曾接待過徽調、高腔、彈腔、京劇、黃梅戲等班社和文藝表演團體演出。戲樓與看樓間為露天庭院,可容納觀眾近八百人,安徽電視臺和中央電視臺曾多次來此拍攝專題片。

古戲樓對面,彎彎曲曲的山溪映入眼簾——溝壑縱橫,綠水清澈見底,“龍潭”比比皆是。山溪與畈區小河流最大的區別是,溪中佈滿了各種形狀的石頭,尤其是那野牛般大小的石頭,不知何年何月從山上衝下來的,它橫臥溪中,仿若一道哲學命題令你探索、考量。

萬澗的毛竹,四季蒼鬱,毛竹山場多達3萬畝以上,素有“竹海”之稱,龍潭鄉曾被安徽省政府授予“安徽竹鄉”稱號。秋季,一棵又一棵粗壯的竹子被砍伐、裝運,竟連下腳料竹杈等也能做成大掃帚。竹葉被堆放在旱地,冬天為高山蔬菜保暖,腐爛後化為上好的肥料……

遊覽中,兩棵參天大樹引起了我的注意。兩棵樹分別是楓樹和榆樹,樹齡與相鄰的農舍都已有300多歲了。其中一棵樹幹上長有蘑菇,當地村民說上面原還有珍貴的靈芝,不知被誰“請”回家養護去了。

萬澗景區,文化內涵豐富,地域寬廣、環境幽雅,極富山林野趣,是天柱山後山峰嶺幽谷間的一道別樣風景線。隨著天柱山後山景區的大力開發以及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這一遊憩的最佳區域,定會吸引中外賓朋紛至沓來。

【鄉鎮街道範文】二

西江,這個世界獨一無二的千戶苗寨,它位於雷山縣東北面,距縣城37公里,有1250多戶,5600多人,為全國最大的苗寨,是苗族第五次大遷徙的主要集結地,素有"千戶苗寨"之稱,被譽為苗族的大本營。西江,以她獨特的美麗贏得了無數光榮的稱號,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賓客。

十年前,我就到過西江,領略過西江的美。那時我就被她的美麗深深地吸引和打動。還有許多外賓不遠萬里找到西江來參觀、考察,有的學者甚至一來就住上一兩年。20xx年第三屆貴州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西江召開後,西江的知名度就更大了,西江也就更出名了。

西江確實是美麗的,美在依山傍水的吊腳木樓、風雨橋,美在青水綠水的田園風光,美在純樸善良的人們臉上的笑容,美在風味獨特的苗家美食,美在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美在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

未進寨門,你就可以看到西江的美了。那是一種讓人眼前忽然一亮的感覺,你的心會一下子就振奮起來,腳步也會不由自主地慢下來,細心地睜大了眼睛不停地四處張望,貪婪地把這些美麗的景物一一看在眼裡,裝進心裡。

進了寨門,便可見西江干淨的道路旁,各種各樣的民族工藝品商店,你可以走進任何一間小店,挑選你所喜歡的東西,比如苗族刺繡包、苗族銀飾品、小蘆笙、布做的苗族小姑娘、小夥子等,這些帶著濃濃的民族風格的工藝品極適合贈送給家人和親朋好友,也適合留給自己作紀念。我就有許多到全國各地買回的小紀念品,用個小“百寶箱”裝著,沒事時便拿出來看看,這些小寶貝們便會勾起我無限美好的回憶,真不失為一種調節心情的休閒方式。

再往前走,你會發現那些古樸典雅的木樓都有一排排“美人靠”,那是苗家人用來歇息的座椅,如果美人靠上靠著個美人,那就是一幅天然的美景美人圖。隨便你走進哪一戶人家,主人都會熱情地招呼你,為你準備色香味俱佳的飯菜和香甜的米酒,於是,你便未飲先醉了,醉在苗家人濃濃的盛情中。

夜幕降臨時,家家戶戶的“馬燈”都亮了起來。遠遠看去,就像是滿天的星星在閃爍,讓人感覺像是來到了裡,思緒也飛到了很遠的地方。站在高高的觀景臺上看對面的山寨,你會發現那些“星星”形成的景觀就像是昂首飛舞著的巨龍。

夜深人靜的時候,這裡的一切都沉靜在清新的空氣中,一天的疲勞很快就會消除。能在這樣的美景中住下來,真是一種難得的清福。

如果遇上西江十三年大過一次的苗族鼓藏節,那麼,你將看到一種莊嚴而又悲壯的祭祀儀式,你會感受到苗族對祖先的尊崇和對歷史的尊重,你也將看到苗族人民在漫長的歲月中慢慢積澱下來的濃郁的苗族文化。

【鄉鎮街道範文】三

河北省遷西縣有個東荒峪。史料記載,明代當地始有居民,因所在荒蕪,乃名荒溝峪;又因其西另有一荒溝峪,為彼此區別,改稱東荒溝峪,後簡稱東荒峪,新時期成鄉鎮政府駐地。

洪荒初創,又有哪裡不是這樣呢?經歷那些天災人禍,長河邊上,這個由小村落聚合衍變成的鎮子,也是好不容易才挺起腰桿,在荒蕪之上,努力種植、收穫著希望。

東荒峪,這實際上是昨天留給我們的一種紀念。

正是因為昨天的荒蕪和頹廢,一個光腳板的農民,打破暗夜的沉悶,振臂一呼,喊出了黎民百姓的心聲。長河川,赤旗飄揚,鐮刀和鐵錘敲出的星星之火,點燃了這方熱土。1920xx年,中共遷安縣第一個黨小組、黨支部的建立,讓莊稼人從此有了盼頭!

歷史是需要永遠紀念的。21世紀的這個春天,當我們走在東荒峪鎮前韓莊村整潔的街道上,當我們聞著新時代的炊煙與花香,沿街文化牆上描繪的那些革命先輩,正以一種欣慰的笑靨,向我們傳遞著同志和戰友的親情!就是在那破舊、低矮的土瓦房裡,鐮刀和鐵錘第一次真誠地走到一起;就是在“貧民學校”的小板凳上,“革命”這兩個字頑強地走進窮苦人的心中。黑夜中點起的那盞油燈,今天還照亮著長河沿岸,照亮著我們腳下的熱土。文化牆和紀念館,是對先輩的紀念,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除了書寫在書卷上、鐫刻在石碑上、描繪在牆壁上,這種精神更要永遠鐫刻在我們的心中。

青山常在,綠水長流,在燕山深處,在灤河、長河的懷抱裡,頑強的老區人民,正續寫著新的傳奇。

為了深入瞭解東荒峪,在實地遊走之餘,我還專門查閱了有關資料。在我手頭上,有一份東荒峪鎮去年底的彙報材料,其中,“夯實四個基礎”“加強四區建設”涵蓋了年度主要工作。“夯實四個基礎”,即夯實信訪穩定基礎、夯實安全生產基礎、夯實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基礎、夯實群眾組織基礎;“加強四區建設”,即推進現代農業加工物流區建設、推進商貿行政服務區建設、推進礦企標準化提升區建設、推進生態農業休閒觀光區建設。再來看幾個數字,“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10%;財政收入達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萬元”,這是今年該鎮的目標。這裡所透露出來的不只是一種睿智和氣魄!從荒涼貧瘠到繁華富庶,果實,是一代代人的血汗澆灌的,是一代代人的不悔追求凝結的。真正的共產黨人,從來都是為了家國的富強和人民的福祉而鞠躬盡瘁的,經過共產黨這個熔爐的錘鍊和淬火,他們註定要成為一塊好鋼!

當三撫高速連線線優雅地挽起鄉村的臂膀,當標準化井巷裡打撈起沉睡的礦藏,當商業街上琳琅滿目的貨品向人們閃動著媚眼,當村民中心醉人的秧歌扭出了花樣……日夜喧響著的長河,也似乎在問——這哪裡還有荒涼?

東荒峪,曾經寫滿荒涼。然而,荒蕪之上,我們也會讓它結滿果實。

【鄉鎮街道範文】四

“假忙三十夜,真忙摘茶葉”,這是我此次茶鄉之行聽到的兩句詩歌民諺。茶鄉是詩鄉,茶鄉是歌鄉,這引得我不得不時時入韻以詩話茶鄉。

“清明斷雪,穀雨斷霜”,清明、穀雨期間正是春茶採製的黃金時段,因此許多名優高檔茶都有“明前茶”、“雨前茶”的別稱以示珍貴。“三月茶山綠汪汪,三月茶鄉風也香”,“綠波盪漾”和“清香四溢”可謂春之茶鄉的兩大景觀特色,難怪遠道而來的茶商們不用撩開車窗窗簾、憑那撲鼻的縷縷清香就可準確判斷出茶鄉到了。

“茶鄉人迎客不說話,唱起那茶歌敬香茶”,歷史悠久的茶道表演在這茶鄉成了迎賓禮儀,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屏風上斗大的“茶”字,茶几旁純樸可愛的茶姑,茶杯裡嫋嫋飄香的新茶,無不令人被茶文化薰陶得醉意綿綿。茶歌有“請茶歌”,也有“挑擔茶葉上北京”,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那首《茶鄉姑娘彈吉他》:白天把茶簍挎在肩,茶歌把太陽唱紅了臉;夜晚把吉他挎在肩,情歌把月亮彈醉了眼……

鄉政府禮堂黑板上,遠道請來的茶葉專家講授名茶採製新技術的板書還未擦去,他的助手和學生們正分散到各村各戶服務到家。年輕的鄉長告訴我:市場經濟的春風吹綠了茶農們的心田。早些年這裡的茶葉是皇帝女兒不愁嫁,儘管我們未雨綢繆辦起茶業新技術培訓班,結果是補貼聽課者一個午餐也沒有多少人來。這些年市場槓桿一撬動,沒有新技術就沒有名優茶就沒有市場收益,一下子變成茶農主動來要求舉辦培訓班,自己花學費、掏腰包都行。讓人怦然心動之餘,不禁想起那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的詩句來。踏著朦朧月色,踩著石板村路,我看到一幅“家家炭火旺,戶戶篩盤響”的茶鄉夜忙圖,一位名叫國榮的茶農邊忙乎邊跟我拉談,他說:“做農民最講實惠,同樣一斤茶草(鮮葉),按教授講的方法去做,價格就要翻幾番、十幾番,誰不樂意幹呢?培訓班好!”

天剛破曉,茶市就熙攘起來,肩扛、手提、車載著新茶的茶農們,從條條村路上向茶市趕來,茶市一片芬芳。來自省內外的茶商們設點收購,當面論價,晨光熹微中是一張張喜笑顏開的臉龐。最讓人興奮的是那些通往外面世界的客車了,但見車廂兩側竟然貼上了大紅的茶鄉招徠廣告,是“茶鄉新茶譽滿天下”和“茶鄉茶農誠迎客商”。在此詩意盎然的茶鄉,我差點也把它們讀成了詩句。正是:三月茶鄉詩意濃,茶鄉三月無閒人,炭火映紅皆笑臉,茶歌芬芳唱春風。

記得一位外國詩人曾經寫下這樣的詩句:“我從一杯中國綠茶裡,看到了中國的春天。”如是,幸福的茶農就是最先擁抱春天的人了。

【鄉鎮街道範文】五

在安徽省石臺縣七都鎮,有一個集中連片、村容整潔的鄉間美麗的特色山村。今天我有幸參觀了美好鄉村建設示範點芳村,其美麗的身影始終在腦海揮之不去,那種古城的魅力和新時代下催生的城村結合體以其獨特的視角展現全新的容貌。

條條村路施硬化。在芳村,不管大路、小路,基本上全澆上了水泥路,要想先致富,必須先修路,村莊道路實施硬化後,交通便利,村民舒心,企業放心,村莊佈局更加合理、村容村貌更加優美,青松綠柏中的道路更顯鄉村的美麗氣息,讓我們感覺到“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詩意。

芳村古韻十足。走進芳村,看到的是“古道西風瘦馬,小橋流水人家”。建設新型美好鄉村,新時期的元素必不可少,可保留或建造些許古韻,無疑給村莊增添特有的韻味和魅力。西歐很多國家經過歷史革命的洗禮,無論城市還是鄉村,總能看到歷史的厚重,這是他們對歷史遺存刻意儲存的結果,不會覺得擁有這些歷史建築就顯得落後,相反卻有歷史自豪感和一種古韻美。我們擁有豐富的歷史陳跡,卻並不十分珍惜,以為與時代相去甚遠,毫不珍惜地毀掉。水泥的大量運用,使農村千村一面,失色不少。而芳村古亭的建造和古徽道、古民居、古樹古橋等的保留正是彰顯歷史的厚重,儲存農村風貌,也是保護村落文化,重現經典,塑造芳村獨具一格的鄉情風味。村舍外,古亭旁,杖藜徐步轉斜陽,美哉美哉!

地下水豐富。芳村有一條季節性河流,如今這個時期是乾涸的。橫穿而過的一條溝渠卻讓人眼前一亮,貫穿全村,豐富的地下水經這溝渠流經芳村每個角落,流水清澈,村婦相喚去洗衣,溝渠上方建造的兩座古亭相依為伴,各自為村民遮風擋雨,加上古亭的美感與古韻,天然一幅山居圖呈現在我們面前。

芳村公共基礎設施齊全,建立全方位的長效管理機制,解決農村的髒、亂、差問題,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與生態環境。在芳村,醫療室藥品齊全,村部旁建立了籃球場,新築場泥鏡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村民晒稻、晒玉米、晾木耳都在這,給村民解決了一個難題,籃球場用途多多,不遠處有一個健身廣場,休閒的時候,這裡是村民休憩娛樂的好場所。每到傍晚時分都不約而同相聚於此,跳舞的跳舞,打球的打球,好不熱鬧,頓時給村莊增添了一份活力。在給村莊增添活力的同時,還不忘給村莊綠化、美化、亮化。綠是鄉村的一大亮點,不用多加修飾而自顯綠的生態;村莊每隔一處就有垃圾分類箱,定時有人清理,定點焚燒填埋,可利用的再生利用,不可利用的定點填埋,以防汙染,所去之處乾淨整潔,村民的菜園地也用木柵欄圍護起來,美的裝飾應接不暇;居民區路旁修建路燈進行亮化,方便村民出行,使黑夜不再寂寞,村莊治安更加穩定,更加和諧。

特色農產品加工。芳村美好鄉村建設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係,圍繞產業發展生態化方向,大力打造綠色農業,方村村因地制宜成立了一個蔬菜品類加工廠,不僅使村民增產增收,還實現了美好鄉村建設中所需的“一村一景”、“一村一品”,充分彰顯了農村的特色和韻味。

芳村的新面貌、新農民、新風尚、新業績值得我們借鑑學習,有助於我們建設美好鄉村,建設新型鄉村。

看芳村,“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看芳村美景,“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