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2022培養良好家風講話稿精選範文(精選15篇)

欄目: 講話稿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93W

2022培養良好家風講話稿精選範文 篇1

父親是一名受黨教育、對黨忠誠的老黨員,他的黨齡比我的年齡還長。他總是把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如今的幸福生活歸功於黨的領導。父親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的價值追求和人生航向。回顧自己30多年來走過的人生軌跡,從一名農家子弟考入大學,從部隊軍官轉業到地方機關,除了自身努力外,與父親的“三知”家風密不可分,它總是在我迷茫、困惑、失落時,指引我前進的方向,給予我溫暖的力量。

2022培養良好家風講話稿精選範文(精選15篇)

知書達理。父親常說讀書使人明智。一個人能夠靜下心來讀書,為人做事不會差到哪兒去。對父親最深的印象便是他求知若渴、手不釋卷。從母親那裡瞭解到,父親從小就愛學習,家裡窮買不起書,他就向別人借。幹完農活之餘,父親見縫插針抄書。父親所抄的書現在還在,我隨手一翻,字跡漂亮工整。堅持學習的他,知識面很廣,對國際國內形勢分析得入木三分,對四大名著裡的人物如數家珍,對“網際網路+”的理念娓娓道來……每次與他聊天都有收穫。如今,父親已年過六十,退休在家。不愛打麻將、不愛吃喝玩樂,每次回家,他總是手捧著書、架著眼睛、看得入神。

知恩圖報。父親時刻告誡我們,喝水不忘挖井人。父親結婚那會兒,要蓋新房,差300元。有個親戚知道後,冒著雨夜,走了好幾里路,把用報紙裹得嚴嚴實實的300元錢塞到父親手中。父親每每講到這眼睛總是紅紅的。“他是把自家辛辛苦苦養的豬賣了換來的錢呀。”父親說,當時接過錢的一剎那,感到300元是如此的沉重,心裡無比的溫暖。時過境遷,33年過去了,當初的300元早就還了,可這恩情卻如同酒一樣,越藏越深。今年,那個親戚的小孩要在蘇州買房,那個親戚來我家借錢,父親把所有的積蓄都借給了他。晚上,母親有點不樂意了,說當初也就借了300元,你現在卻借給別人好幾萬。父親說,滴水之恩就要湧泉相報。沒有當初的300元,我們婚都可能結不成!母親不再作聲。父親的知恩圖報給我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我人生道路上,指點我、幫助我、鼓勵我的人,我都銘記在心。知恩讓我感到生命中充滿了陽光,圖報為我前進注入了強大動力。

知足常樂。父親常說:“愉快的心情是知足換來的,失落的心情則是盲目攀比而來。”爺爺沒有給父親留下什麼家產,母親經常埋怨,父親便說,我們白手起家,不依靠上一代是好事,我們下一代也該這樣。在工作上,父親說,我幹好本職,過好日子就行了。發現無論遇到什麼問題,父親總是能以一種樂觀豁達的心態去面對。這種知足常樂的家風常常把我從思想的牛角尖裡拔出來,從心理的陰暗面拖到陽光下。

父親是個老實人,與母親恩恩愛愛一輩子,踏踏實實過日子。沒有掙到多少錢,但每一分錢都掙得硬氣、花得踏實。沒有為我積累多少物質財富,但“三知”家風,已經讓我變成了一個精神富翁,讓我的生活充滿陽光,這是多少物質財富都無法比擬和替代的。

2022培養良好家風講話稿精選範文 篇2

家風是一種傳承。作為出生在物質匱乏年代的農家子弟,父母秉持的勤勞、節儉、與人為善、助人為樂的良好家風早已刻進我的骨髓,融入我的血液,成為自己的家庭“基因”。

父母都是種地的行家裡手。父親總是自豪地說,“哪塊地莊稼長得最好,那就是咱家的地。”除了種幾畝薄地,為了補貼家用,父親當過木匠、做過車工、賣過字畫,母親還搞起了家庭養殖。

如果用一個關鍵詞概括我們的家風,那就是“勤儉”。一件衣服穿三代,我們是穿著大人的舊衣服長大的。父母勤儉持家,更是一分錢也捨不得亂花。

隨著時代的發展,家風也被賦予了新的內涵,“終身學習”成為我們這一代人生活的主旋律。

我和哥哥自幼勤奮好學,1986年,哥倆同時考上了大學,成為當時村子裡為數不多的大學生。大學畢業後,分配到農村中學教書。期間,我通過自學考試獲得了本科學歷。後來,我被選調到縣城的一所高中任教。為了儘快適應高中教學,我訂閱了大量專業報刊,自學了《許國璋英語》《新概念英語》等教材。正是學習上的“勤勁”,工作上的“韌勁”,使我迅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高中教師。

20xx年,家裡買了第一臺電腦。網路打開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在繁忙的教學之餘,我和妻子一起,在鍵盤上敲打出數以千計的教輔稿件。去年,我開始了業餘創作的嘗試。多篇文章被髮表、轉載。如果說曾經的學習,是為了升學、為了學歷、為了工作,現如今我們的勤奮、忙碌,無關乎名利,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國風一脈相承。家風的傳承與發展,恰恰成為見證時代變遷、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

2022培養良好家風講話稿精選範文 篇3

自小時候記事起,在我們那個古老村莊——豆村,夜裡都是最美好的。

風清,月朗,燈光如螢。在一片綠色掩映下,炊煙安靜地縹緲而去,順著一縷縷燈光,照射出誘人的美味,如活色活香的古典動畫,把人們都吸引回了家。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每家的唯一的燈光,都是如一盞小紅燈籠,掛在屋裡正中,如家中的太陽。常常,全家吃飯圍著那個燈;而冬天的夜晚,鄰居朋友圍爐而坐,也是那個燈。而沿著高大四方的城牆邊走去,西門外護城河外邊那個全村最亮的燈,就是生產隊養育40多頭馬牛的飼養室的燈了。

我們家的燈,只有15瓦,爸爸特意買的最小號的。我們兄弟姊妹四個就是在那個燈光下,學習做作業的。而大一點,要去學校上晚自習,教室沒有電,學生都提著一盞自制的煤油燈。我有時自習回來,會拎著燈,搓著手跑去大隊的飼養室,坐在給牛送飼料的的籠子裡,下面有暖和的草料,頭頂有金碧輝煌的100瓦的燈泡,雖然有牛反芻的聲音、有小馬駒小牛犢戲鬧的聲音,還有溫熱的牛糞發酵散發出的特有的味兒,而我只會為在亮堂的燈光下讀書而滿懷心喜,樂在其中。

後來,爸爸知道了,就不讓我去了。說那是公家的地方,不要去佔公家的便宜。

有一年,爸爸負責給生產隊看西瓜。我很高興,老早就喊著要搶負責給爸爸送飯的任務。第一次去,是離村5裡多路的灘地裡,天都黑了,在窄窄的路兩邊,全是高高的玉米,一個人越走心裡越害怕,老擔心傳說的惡狼從秦嶺裡下來,從青紗帳裡突然鑽出來,不時給兩邊偷看,感到頭皮發麻,於是加緊了腳步,一溜小跑似往地裡趕,快到了卻看不見光燈,就一陣大喊,爸爸才點亮了簡易窩棚的燈。那年,送了很多次飯,只有一次中午,碰到生產隊賣西瓜給外地人,和藹的老隊長才給了我一塊西瓜。現在,那個吃過的西瓜裡最甜的味兒還在記憶中。

後來,在縣城最好的學校裡上高中,教室熄燈早,就經常在老師的宿舍外、路燈下,就著燈光看會書。那時,有許多同學三三兩兩的在熱鬧的燈光下,大家也不覺得冷,反而比賽似的成為校園裡的一道風景。而老師們也都細心地等同學們回宿舍睡覺走了,才熄燈。就像家裡的燈光,始終暖暖地為你亮著。

在外工作了、結婚了之後,爸媽來上千公里遙遠的地方看望我們,仍然是那個只讓開一盞燈的習慣。我們這個小家庭也就都習慣了爸爸的規矩。直到現在,我們家蓋起了三層小樓,樓上樓下裝了不少燈,也裝了好幾個電視,爸還是要隨手關燈。通常家裡只能亮起一盞燈,而不同的是全換上了節能燈。

如今,爸媽快80歲了,仍然不願休息,還要經常下點地種點菜。勤儉節約、對人寬容、不佔便宜,成為父母心地開朗身體硬朗,村裡人緣威信好的祕方,一如家裡那盞不是最亮卻永遠溫暖的燈光。

我兄弟倆在父母要求下,都積極申請加入了黨組織。我們看到家裡的燈光,就想起了父母的教誨,公家燈光的便宜都不能佔。守護家裡那盞不是最亮,但最溫暖的燈光,就是守護住了幸福。

2022培養良好家風講話稿精選範文 篇4

前些日子回家,與父親談到家風的話題,父親一笑,“什麼家風不家風的,我就一農民,哪懂這些,重要的是你們都生活得好……”父親的意思我自然明白,當即一笑,也不再爭辯,只是看著日漸蒼老的父親,心裡充滿感激,因著這些年他的堅持與付出。

父親只是在土地上耕耘了大半生的農民中的一員,普通而平凡。如果非要說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大概是父親身上那重感情、講義氣、愛拼搏、肯苦幹的品質。村裡人每每提起父親,才會豎著大拇指,由衷地稱讚“老林這人不錯”。

父親總教導我們要與人為善。春耕時節,父親帶著我們平整完自家的田地後,便開始幫助缺少勞動力的鄉親幹活。只是,我們終究比不得父親,這樣的日子久了,看著父親忙進忙出,幫著左鄰搭涼棚,幫著右舍搭雞棚,心裡總會覺得不解,看著父親時,忍不住脫口而出“可是,為什麼總是你在幫他們,而不是他們幫我們!老實人什麼的最吃虧了!”父親說:“我只是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幫助別人,不是為了什麼回報。而你們,也應當記住,人生於世,做好自己,只是立身處世的第一步,與人為善,能幫別人一把就幫別人一把。老話說得好‘天地補忠厚、老實終久在’。活在算計裡的人才是真的吃虧!”

想及此,我不由笑著對父親說“爸,其實我們家是有家風的!”

“嗯?”

“您不是說‘天地補忠厚,老實終久在’。我們就應當厚道做人、老實做事。”

“是這個理!”父親笑著點頭。

2022培養良好家風講話稿精選範文 篇5

我的父親已年近古稀,作為一名老共產黨員,父親在工作中勇於擔當,在奉獻中享受快樂。

1964年,年僅17歲的父親國中畢業後,便滿懷豪情地投入到內蒙古保安沼地區大規模的電力線路建設工程中去。

父親是個工作上不服輸,敢啃硬骨頭的人。當年的施工條件極其艱苦,翻山越嶺、風餐露宿是工作的常態。生活狀況難以想象,只能睡倉庫、住菜窖、吃乾糧。經過3年的艱苦奮鬥,父親硬是和同事們一起讓保安沼大地通上了電。

從參加工作之日起,父親就立志成為一名電力技術“達人”。然而,對於只有國中文化的他來說,這談何容易。白天,他泡在車間,檢查裝置,研究圖紙,鑽研技術。晚上,他點燈熬夜,攻讀電力專業書籍。功夫不負有心人,父親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升了自己的業務技能。

父親有時要爬上電線杆,進行高危的帶電作業。父親怕我們為他擔驚受怕,從來不對我們講工作場景。還是別的同事和母親聊天時,說起了父親長年在“刀尖上跳舞”。帶電作業對技術要求非常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發事故,造成人員傷亡的慘劇。每次接到帶電作業任務時,父親總是第一個衝上前。

由於變壓器市場供不應求,缺少配電變壓器成為保安沼地區的供電瓶頸。為此,父親從外線班調出,參加了變壓器試製工作。父親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加班加點製造了55臺配電變壓器,為保安沼地區的正常供電立下了功勞。

1980年,內蒙古自治區勞改局東部分局水電處在保安沼地區成立了供電所,父親受命為供電所修試室主任。修試室負責保安沼地區供電裝置的檢修試驗工作,保障著供電系統的安全穩定執行,父親身上的擔子更重了。在他的帶領下,修試室出色完成了一次次檢修任務,攻克了一道道裝置改造難題,為保證保安沼地區電力執行打下了堅實基礎。

20xx年,父親從供電所副所長的崗位上退休。因工作需要,他被返聘做供電裝置修試管理工作。退休不褪色,父親依然盡心盡責堅守崗位。

勇於擔當傳家久,敢於負責繼世長,這就是父親留給我的無字家風。當我參加工作後,父親的擔當精神更是無時無刻不激勵著我,讓我做事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當我也成為一名黨員後,面對接踵而來的急難險重任務,我更是挺身而出,勇挑重擔。

2022培養良好家風講話稿精選範文 篇6

常言道:懷善心,做善事,一生無愧;懷平常心,做平常事,日夜安寧;不忘人恩,不念人過,不思人非,不計人怨;心寬一分,則雲消霧散;讓人一步,則晴空萬里。

我爺爺在世時,曾多次提起這樣一件事。他說,當年家裡很窮,自己在一家旅店當夥計,日子還過得去。一年大災荒,住店的人很少,爺爺的工錢自然也被大幅減少,家中生活勉強維持生計。一天早晨,爺爺發現一位年輕人暈倒在自家門口,奶奶望著爺爺,等著爺爺發話。爺爺二話沒說,攙扶起年輕人就往屋裡走,奶奶立馬去廚房拿出一家人的口糧——三個窩頭,掰成小塊一口一口往他嘴裡送,他興許是聞到了窩頭的香味,一口氣吃下了所有窩頭。接下來的幾天,奶奶把三個人的伙食分成了四份,爺爺每天去後山採摘野菜維持生活,就這樣年輕人漸漸恢復了體能。年輕人走的時候,爺爺塞給了他好幾個窩頭,讓他留在路上充飢,年輕人跪在我家門口磕了三個響頭才含淚離開。爺爺說自己餓一點、累一點沒關係,能做善事總是好的,善心、善行能救人命。

父親時時刻刻踐行著爺爺“常懷善心”的家風。我家鄰居家有四兄弟,老大仗著自家人多勢眾,每年春種時藉機侵佔我家田地,雖說每年佔的不多,但年復一年,我家的田地明顯減少。母親自然是氣不過的,父親寬慰母親想開些,他說咱家人少不愁吃,鄰家人口多,就讓他多種點吧。事件就這樣被父親平息下去。沒過多久,鄰家老大的老婆早產大出血被送進了重症室監護,一天上千的費用讓老大急得似熱鍋上的螞蟻。父親知道這件事後,便商量著母親要將壓箱底的1萬多元給鄰居送去,母親邊拿錢邊說:“你忘了前些日子怎麼對你的嗎?”鄰居老大接過錢的那一刻哭成了淚人,在父親的資助下,老大妻子順利出院,母子平安。父親常說:“人這輩子不容易,仇恨帶不進棺材,常懷善心才能化解恩怨,才能解開心結。”

到了我們這一代,父親也教育我們要心懷善心,與善相違的事不可為。小時候交通不方便,我每天步行上學,一路全是別家高粱地。有一次前晚下了大雨,父親擔心我摔跤便送我上學,一路上高粱苗被風吹倒在路上擋住去路。我沒多想就踩著高粱苗踏過去,哪知還未走幾步,父親的巴掌就落在我的屁股上。“高粱倒了你不扶已是大錯,還踩踏過去,大錯特錯!你踩壞莊稼,人家秋天靠什麼生活?別人踩我們家的莊稼你不心疼嗎?”我第一次見父親發這麼大脾氣,我趕忙扶起了高粱苗。

正是有了這次捱打的經歷,我再也不敢踩踏莊稼,也讓我深刻理解了什麼是心懷善心。心懷善心就是多站在別人的角度,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寧願自己吃虧也不讓別人吃虧。好家風是當今社會正需要的正能量,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

2022培養良好家風講話稿精選範文 篇7

30多年來,媽媽一直不忘“教子不貪”,值得我們在抓廉政中加以思考借鑑。

像母親關愛孩子以情抓廉政。小的時候,家庭條件不好,母親說“人窮不能志短”。如今,在機關任職,母親說“做人不能忘本”,這體現了母親重視道德教育的一片苦心,源於母親對孩子深沉的愛。作為領導幹部,抓廉政就要像母親那樣,教育機關幹部怎樣做人、怎樣做官,引導幹部走好人生每一步;像母親瞭解孩子那樣,掌握幹部思想動態,針對性地教育提醒,讓幹部感受到組織培養、領導關心,自覺形成“只能為組織添彩,不能為組織抹黑”的責任感,自覺增強“幸福來之不易,不能因小失大”的畏懼感,自覺遵規守紀。

學母親以小見大敏感抓廉政。“做賊偷瓜起”、“咬掉母親乳頭”的故事,母親是從一根針、一個瓜、一分錢等小事說起,教育孩子不要貪。貪“小”多了,就想貪大;時間長了,就會上癮。抓廉政,就要像母親那樣“抓小”,有病馬上治,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不能養癰遺患;要“抓早”,重要時段和敏感時期,提前打“預防針”,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預防違紀現象的發生。

如母親以身作則帶頭抓廉政。小的時候,有親戚在外任職,時不時有人提瓶酒上門來,請母親給親戚說情求關照。母親總是說:“東西拿回去,要不我就不說了。”那時候覺得母親不近人情,後來才明白母親也是怕“做賊偷瓜起”。工作生活中,一瓶酒、一包煙、一頓飯的情況,經常遇到,如果不警醒,第一次拿一瓶酒、收一包煙、吃一頓飯,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慢慢地就會發展到收紅包、收房子,一步步走上深淵。領導幹部就是要像母親那樣,拒絕小恩小惠,不搞下不為例,經得起誘惑和考驗,對得起良心和職業道德。

機關單位就像一個家庭,單位主要領導就要充當好“父母親”的角色,發揮處科室領導的作用,經常給他們交任務、壓擔子,增強他們抓廉政的意識;發揮機關幹部監督作用,經常進行表揚、獎勵,使他們自覺參與抓廉政。

2022培養良好家風講話稿精選範文 篇8

家風又叫門風,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處事方法和精神風貌,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國如山,家是石,好家風必將促進好的政風和社會風氣。

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更應注重家風建設。一個人在家孝順父母,品行端正,言有信、行必果,必然家風正、行為端,在工作崗位也往往會盡職盡責。家風不正,難出好苗,更難出好乾部。共產黨員家風建設,與“兩學一做”教育活動的做一名合格黨員一脈相通。

立德行,內修正氣。加強黨性培養,學習黨章、黨規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修品德,立官德。周氏家訓雲:“唯我周公後,濂溪百世孫。殷勤遵聖訓,篤信守賢文。禮樂千秋仰,圖書萬古存,居身恭儉證,處事厚謙溫。報國忠廉潔,傳家孝義存”言傳身教,立德立行樹良好家風。

敢擔當,外修忠骨。堅定理想信念。只有在困難矛盾面前不縮手,在歪風邪氣面前不低頭,在問題失誤面前不諉過,維護做人尊嚴,堅守為官底線,才能實現人生價值。奮發有為,開拓創新。黨員應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絕不能滿足現狀、僵化停滯,因循守舊、不思進取。要開拓創新,用新思路新舉措開闢新道路,解決新問題。

守“三廉”,把“四關”。共產黨員應做到“三廉”,即知廉、倡廉、守廉。增強廉潔從政的思想意識,自覺做好廉潔自律工作。樹立“愛崗敬業、廉潔自律”的良好作風。“四關”即“權力關、金錢關、交往關、交往關”。把好權力關,在於堅持立黨為公;把好金錢關,在於堅持不貪不佔;把好交往關,在於堅持情趣高尚;把好人情關,在於堅持黨性原則。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我們黨從弱小到強大的本源。以勤治家以儉持家,戒奢靡,倡廉風。

家風是沉厚積澱的中華文明,是代代傳承的道德經典,是民族成長的精神足印。家風的作用就是通過每個家庭的道德規範作用,來影響社會的每一個個體成員,進而達到規範整個社會風氣的作用。重拾家風,黨員先行。

2022培養良好家風講話稿精選範文 篇9

我的老家在豫東項城一偏僻鄉村,家鄉一帶稱父母為爹孃。前不久回老家,不經意間看到爹在世時使牲口用的鞭子,使我想起過去他老人家教育我和姐姐哥哥時常講的那句話——做人要守信譽。

爹1940年生於農民家庭,大名叫張義堂,小時候只念過半年私塾,十一二歲時喪父,二十三歲時喪母。上世紀60年代,為了能在大集體拿工分,爹十多歲時就開始學習使牲口,十六七歲就給生產隊趕車,二十來歲成了生產隊裡最年輕的老把式,趕車、犁地、耙地等農活樣樣精通。爹使牲口時雖然經常揚著鞭,卻很少抽打牲口。他常講,牲口通人性,就像人一樣,只要咱們人跟它守信譽,牲口就不會虧待咱。所以,每次出工前爹給牲口上套時,總是逐一拍著它們的脖子,俯身貼近牲口耳邊像許願似的輕聲說,老夥計今個兒好好幹,咱早幹完早收工,多歇一個時辰。經他調教的牲口一下地,個個賣力地把牲口套拉得繃直。爹每次都能像他承諾的一樣提前收工後,讓牲口原地轉三圈打滾休息,再牽到坑塘邊水面潔淨處飲水。這些事辦完後,爹把牲口拴到乾淨通風的樹蔭下,自己在附近背靠著樹蹲下,點上煙慢慢抽起來。

上世紀80年代末,國家實行了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家鄉一帶按照政策把責任田分包到戶。那個時代農業機械化程度很低,靠牲口種莊稼成了鄉親們的首選,生產隊解散後家家戶戶都需要添牲口。為方便農戶買牲口,大隊集體從青海購買一批野馬,用火車運到了距離我們村百公里之外的漯河火車站。這是村裡歷史上沒有經歷過的大事,上上下下對這件事都很重視,大隊書記派爹帶著其他人去接這批野馬。聽娘說當時爹勇敢地答應了這項任務,還拍著胸脯給領導保證沒問題。我當時年齡很小,只知道爹要去很遠的地方給村裡辦一件大事。大概三四天之後的一個夜裡,睡夢中的我被娘叫醒後,說爹回來了,同時聽到我家衚衕裡好一陣熱鬧,馬蹄聲、馬叫聲打破了鄉村夜晚的寧靜,後來才知道那是爹帶的馬群路過我家門前。緊接著,爹又幫村裡給每匹馬編了號、估了價。那一段時間爹一直在忙著馬的事,甚至吃飯睡覺也不回家,生怕出了任何差錯。結果爹帶回來的上千匹馬一匹不少,評的價錢個個公道,辛苦忙碌的成果不但受到大隊書記的表揚,還受到鄰里鄉親的稱讚。整個事情忙完後,村裡分給我家一匹小馬駒,以示對爹的犒勞。從那個時候,我懵懵懂懂地知道了爹在村上是個有分量的人。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家鄉一帶牲口數量增長得很快,基本上每家都有一個牲口,馬、驢、騾、牛等等。我家養著一頭小牛犢,在爹的馴養下差不多能夠配著其他大牲口拉犁拉耙。那一年臨近收秋前,爹又買了一匹雖然瞎一隻眼,但看上去身體很壯、力氣很大的騾子,我家勉強能夠獨自犁地耙地,成了村裡少有的不需“擱犋”的農戶,就是不用跟別人搭幫。農曆八月十五前後,田野裡的玉米、大豆、芝麻、紅薯等莊稼次第收割,家家戶戶開始騰茬犁地、準備種麥。農諺說,種麥的時機把握,“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爹計劃著用這倆牲口輕鬆地把地整好,趕在寒露時把麥種上。可是,一個困難鄰居的求助打亂了爹的計劃。這鄰居喊爹二爺,他是個倒插門的女婿,是為了照顧精神不正常的岳母來到我們村的,家裡很窮,買不起牲口。看著鄰居求助的眼神,爹當即就應允了他的請求,答應幫他家整地種麥。那年由於天氣不太正常,加上小牛犢第一次乾重活,爹又安排先收拾鄰居家的地,儘管起早貪黑抓得很緊,最後還是在霜降前落下自家的一塊地沒種上麥。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這一季麥種不上,全家就得少收多少糧食。當時,全家人都覺得爹太傻。每當娘埋怨這件事,爹就撂下那句話“做人要守信譽,吐了吐沫不能再舔起來”。前年我回家時偶遇這個鄰居,他仍豎起大拇指對我說:“三叔啊,俺二爺一輩子大好人!”

到了上世紀90年代後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為養家餬口和供孩子上學,爹加入了鄰村集上的牛行(其實是交易各種牲口的場所),從養牲口轉身賣牲口。他的主要工作是撮合買家和賣家成交,從中收取一點交易費用,當地人稱之為“說牲口”。依靠誠信仗義的秉性和熟悉牲口的特長,爹很快成為十里八村有名的說牲口行家。

我在家排行老小,從小就比較受爹的寵愛。上國小時逢星期天,總是頭天晚上就寫完作業,第二天再跟著爹趕集上會。因為我知道到了集上不光有好吃的,還常有古裝大戲看。爹經常騎著那輛老式永久牌自行車帶上我。我坐在自行車的前樑上,屁股下的前樑拴著爹的生意道具——皮鞭。爹用力地蹬著自行車腳蹬子,兩個車輪子飛快地在沙土路上奔跑著。就這樣,我跟著爹認識了他的很多朋友,也學會了很多大戲臺詞,還了解了他在生意界守信譽的口碑。

隨著爹守信譽口碑的傳開,其客戶也越來越多,就連遠在四五百里外的大別山區紅安、光山、羅山的客戶也紛紛找上門來,但爹絲毫沒放鬆對自己信守承諾的要求。記得有一年農曆臘月二十左右,大雪紛紛揚揚一直下個不停,臨近年關賣牛戶急著要錢過年。爹說成的牲口交易中,離我家20公里以外的一個客戶還欠一萬多元。爹不懼天寒路滑騎車一天,冒雪趕到客戶家去拿錢。第二天冒雪趕回家時,爹的黃色軍大衣被雪水浸透,並且沾了不少泥巴,他沒換衣服就忙著挨家挨戶去送錢。

雖然爹離開我們已經多年,但他用言行為我們樹立了守信譽的家風。

2022培養良好家風講話稿精選範文 篇10

母親是一本書,翻開目錄,我看到的是“堅持”“善良”“勤勞”,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是人生道路上的路標。

母親是一位普通的鄉村教師,也是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從我記事起,母親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忙碌。30多年的教師生涯,培養了多少學生從小鄉村走出去,連母親自己也說不清楚。如今我走在城市的街道,有時就會碰到有人告訴我:“我是你母親的學生哩!”每每聽到這樣的話,從心底為母親自豪。

母親從沒畏懼過什麼。她始終能給孩子們快樂的空間,也讓每個孩子有安全感。在我幼年的時候。記得那時白天母親要去學校教課,回家還要做家務,還要給我們納鞋底、做鞋。兒時的我,常常在睡眼朦朧中,看見母親在橘色的燈下納著鞋底。她右手拿著錐子或者針線,右手的中指上戴著一個頂針圈,左手握著鞋底。錐子先在厚厚的鞋底上用力地鑽下一個小小的孔,然後把錐子放在桌上,拿起針,往頭髮間一摩擦,那個動作很優美。針慢慢穿過孔,母親在鞋底的另一邊用力拔出針,一根長長的線隨之而過。夜很靜,能聽見線穿過鞋底時的絲絲聲。橘色的燈光讓我感到暖暖的,慈愛的母親讓我心裡感到甜甜的。長長的歲月裡,我始終不能忘卻燈下母親納鞋的身影。

母親為人和善,心地善良。那時我們住在鄉下,鄰居是一個身體不是很好的孤身老太太,只有一個女兒,嫁給了外地人,常年不能回來照顧她,而她又不願離開生活了幾十年的家。母親就把她當自己的親人一樣對待,有什麼好吃的都要給她留一些,逢年過節都要打發我們去看望,一直持續了20多年,直到她離世。對於村裡的一些孩子多、生活不寬餘的家庭,母親還時常將我們不穿的衣物送給他們。母親經常教育我們要善待那些可憐人,哪怕自己少吃一口都要行善,從小就給我們埋下了善念的種子。

母親勤勞淳樸,勤儉持家。一塊破布,一件舊傢俱,一截線頭,甚至一個用過的塑料袋都捨不得扔。母親很注重儀表和整潔,在我印象中母親曾很奢侈得買過一塊“的確良”布料,母親親自裁剪縫製,由於母親每逢盛大場合才穿上它,又穿得特別仔細,這件衣服一穿就是近20xx年,直到我工作,它才正式退休。母親對於吃從不講究,常常是能省則省。然而,在禮尚往來方面母親卻很大方,母親總說,借人平還人滿。

而今,我也為人父,但在母親眼裡我永遠是孩子。每當季節變換冷暖交替,總有母親的叮嚀提醒。從牙牙學語到姍姍學步,從少年到中年,我永遠也走不出母親的愛。母親的愛不需要華麗的語言,不需要強加的責任,母親的愛就像春天萬物甦醒,一切都是那麼自然。

母親是一本書,感謝母親,這本書將是我一生的珍寶。

2022培養良好家風講話稿精選範文 篇11

家,是心靈的棲息地,是生活的加油站,是擋風遮雨的港灣。而對於我來說,家更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

我們家是一個大家庭,爸媽共養育了7個子女,加上小輩們現在總共有30 多人。雖然我們分散在不同的城市,彼此之間卻始終相互牽掛、相互鼓勵、相互扶持。在這個大家庭裡,我們學會了擔當、學會了付出、學會了愛。

記得小時候,媽媽每月工資80元,10元寄給山東外婆養老,10元留給自己在學校吃伙食,其餘的都給爸爸統一支配。爸爸把大部分工資和養豬種地掙的錢,都用來給集體修水庫、建橋樑、買化肥。爸爸離開我們後,媽媽依然和爸爸一樣不捨得吃、不捨得穿,生活非常簡單,一日三餐基本以蔬菜為主,衣服都是買簡單樸素的,把省吃儉用留下來的錢,絕大部分用來幫助他人。在她的影響下,我們全家都養成了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

爸爸媽媽從小對我們要求非常嚴格,決不利用自己的身份為兒女們謀私利,從小讓我們在艱苦的環境中磨鍊,養成自立自強的生活習慣。年輕時,我們對爸爸媽媽不太理解,甚至有些埋怨。我記得,1974年,我在生產隊當婦女主任,由於勞動積極,肯吃苦,被大隊推薦上大學。當爸爸聽說村裡有位家庭貧困的退伍兵也想去上大學後,當即就給縣裡打電話,硬是把我的名字換成了退伍兵的名字。姐姐當年在單位做檔案管理工作,資料室多年沒人整理。盡是灰塵、又不通風,姐姐長時間待在裡面埋頭工作,慢慢患上了過敏性哮喘,好幾年臥床不起。即使這樣,媽媽也沒有想到要出面說情,去給她換個工作。有時候,我們兄妹也會在一起議論:“媽媽是不是對我們不太關心呢?”然而,我在幫著整理媽媽的日記時,看到了一段關於姐姐的話後,終於我對媽媽有了更深的瞭解,日記裡說:“平榮的哮喘病今天沒有發作,精神也很好,我吊著的心才放了下來。平榮啊我寧願少活20xx年,也情願換你一天天的康復。”讀到這裡我禁不住淚流滿面,媽媽不是不關心我們,不是不幫助我們,她是把所有的情,所有的愛,全都給了她的學生和困難群眾,把對兒女的愛,深深地埋在了心裡。

當年,爸爸甘祖昌不當將軍當農民的動人故事傳遍大江南北,近年來,媽媽龔全珍的先進事蹟又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現在,爸爸離開我們已經20xx年了,媽媽帶領我們全家一直堅守著當年的理想和信念,傳承著爸爸的精神和作風。

我們兄弟姐妹都在平凡的崗位上工作,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在建好自己的“小家”的同時,盡力服務好“大家”,潛移默化地影響和帶動身邊的街坊鄰舍,努力成為社會和諧發展的一分子。對於全家人來說,向身邊有困難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也已經漸漸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大妹妹公榮擔任了社群“龔全珍工作室”巾幗志願服務隊隊長,經常帶頭開展志願活動,並先後為貧困學生捐款5萬多元。小妹妹和我的外孫、外孫媳婦都加入了志願服務隊,協助媽媽一同開展革命教育,服務基層群眾。

家風正則民風純,家風正則政風清,家風正則社風好。在接見媽媽時說過“我們要弘揚這種艱苦奮鬥精神,不僅我們這代人要傳承,我們的下一代也要弘揚,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同樣,我們也要把爸爸媽媽留下來的好家風當作“傳家寶”,永遠傳承和發揚,讓它在平凡樸實的生活中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2022培養良好家風講話稿精選範文 篇12

環境對人的影響除了有形的模仿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家風的重要性由此可見。要說起我家的家風,那就是老爸從小教給我的“節儉”二字。

父親是個盡職盡責的村幹部,也是群眾眼中值得信賴的黨員。在我的印象裡,老爸一向很注重節儉。小的時候我家住在農村,他喜歡自己動手,修修補補,整理房間時會細心地把我們姐弟丟棄的小物件收起來,放在用廢木板釘的木盒裡。父親還常常把撿到的那些被遺棄的舊螺母、廢釘子擦拭乾淨,如獲至寶地放進盒子。時間長了,那隻木盒就被塞得滿滿當當的。我是一個愛乾淨的孩子,很不喜歡家中放著一堆破垃圾,幾次提出把木盒中的東西丟掉,都遭到了老爸的反對。他語重心長地告誡我說,那是家中的“聚寶箱”,說不定哪天就能派上大用場呢。

記得有天早上我正要出門上學,突然系在腰間的皮帶環崩斷了,這下可把我急壞了,只好提著褲子去找老爸想辦法。老爸不慌不忙地開啟木盒,伸手在裡面扒拉了幾下,就從裡面找出了一隻皮帶環,扣在皮帶上一試大小正合適,似乎是專門為我的皮帶量身定製的一般。我既感到驚喜,又非常感激,真的沒想到老爸那隻默默無聞的“聚寶箱”,在關鍵時刻為我解了圍。

後來,我發現這隻“聚寶箱”簡直成了一隻“魔盒”,總能變出我們想要的東西。大衣上的扣子掉了,盒子裡就能找到配套的鈕釦;晚上停電了,裡面就有半截蠟燭;木椅脫榫了,裡面就能找到木楔、鐵錘和釘子……日常生活中應急的小物件,總能在這隻“魔盒”裡找到相應的配件。逐漸地,我感到生活中再也離不開這隻“聚寶箱”了。

到了上中學的時候,我家搬進了縣城,我在擁有自己獨立房間的同時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聚寶箱”,將一些暫時用不著的舊物譬如電腦軟盤、資料線、電話線接頭、水龍頭墊圈、玻璃膠之類一一收集其中,以應不時之需。現在,我進入了大學讀書,又把自己的“聚寶箱”帶進了大學校園,還在寢室之中帶動室友興起了節儉之風。將來我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也要把勤儉節約作為我家的“傳家寶”傳下去。

是的,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這種無形的力量,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一生。良好的家風不僅能造福社會,還能澤被子孫,延及後世。

2022培養良好家風講話稿精選範文 篇13

河的對岸傳來一聲聲“啪嗒啪嗒”的聲音,那是父親打稻穀的勞苦與收穫聲。父親操作著打穀機,穿著解放鞋的雙腳迅速輪換地踩著打穀機踏板,暴起青筋的粗糙的雙手接連拿起一把又一把割下來的帶葉稻穀在進行脫粒,動作靈敏、嫻熟,不停息。父親額上的汗珠嘩嘩流下來,在陽光的照耀下,匯成了一條細細的閃亮河流。

父親是一個普通的農民,跟田地打了一輩子交道。一年又一年,一季又一季,一茬又一茬。從我兒時的記憶到現在,父親一直在種稻穀。從選種、播種、出苗、澆水、施肥、滅蟲、鋤草、抽穗、灌漿到收穫的過程中,便是父親最忙、最勞累的時候。他春耕秋收的四季勞作的情景永遠在我心間抹不去。而看著自己親自收割的稻米供全家品嚐並維持著一家的生活時,便是父親最興奮的時候。如今,父親還會說,我們吃了一輩子的“綠色食品”。

種田,也很講究,需要一絲不苟。在村裡,大夥兒都誇讚父親,說我們家的田埂子最方正,也沒有雜草。確實是這樣的,在種田的每一個環節,父親都是最認真的。很小的時候,父親還把這種勞動的精神教我們姊妹,教我們學插秧。

天矇矇亮,父親便領著我和姐姐出門了。到了地裡,父親便教我和姐姐用繩子從地的前頭拉到尾,保證第一株是整齊的,大概一人橫排插九株,第二個人接著第一個人繼續插九株順下來。父親教我們上身弓起,雙腳立在泥巴里大概快到膝蓋,左手拿秧,大拇指與食指要分秧,右手大指迅速從左手分下來的秧,捏秧後中指插,保證插下去的秧是立著的。在左右看齊時,人按照三三三的角度依次往後退,保證插的秧橫對齊、豎對齊。父親說,做事要做漂亮。

普師畢業後,我從湖南老家來到了新疆喀什工作,眨眼近20xx年了,在離開父母的時間裡,已年邁近70的父親一直在種稻子。

作為兒女的我們,特別地心疼,一直勸父親不要太勞累。父親每次都說,不種了,不種了,到後面還是誰也阻止不了。還安慰我們說:“我種的少,夠吃就行了,不賣了。”在和父親通電話的時候,父親興奮地告訴我,現在黨的政策好了,你要安心工作,你在新疆工作領工資,我在家種地還可以領到直補金。

我知道,父親是在種田的勞苦與收成中找到了生活的甜蜜。父親用種地這種方式,支撐了一個大家庭的生活,蓋上了新房,送了幾個子女都上了學。這是他一生的樸素希望,和純淨夢想。種地是一門哲學。父親便是那個在土地上給我們傳授哲學的人。

2022培養良好家風講話稿精選範文 篇14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很小的時候就聽過這樣的話。

那時候,家中的晚飯是一天中最為重要的時候:外出勞動的爺爺、媽媽、上學的孩子都會圍坐在一張大桌子旁吃飯。儘管端上來的也只是一盤子菜園子裡的炒大蒜、菊葉湯,但是,操持家務的奶奶總是讓我們必須等到爺爺坐到桌子的最上方動筷子之後,才允許我們姊妹五個端碗吃飯。而且吃飯也有規矩:一不許說話,說是會吐沫星子亂飛不衛生;二不許晃腿;三不許剩飯,這是最重要的一條,用爺爺奶奶的話說,剩飯是糟蹋糧食。

在爺爺奶奶的薰陶下,我們姊妹幾個在各自長大成人之後,也都是這樣教育我們的下一代的。

“笑髒不笑破”,這是媽媽的規矩。小時候,家裡孩子多,媽媽在社辦企業上班,總是早起晚睡為一家老少漿洗。記憶中的媽媽,都是晚上在燈下為我們縫補衣裳,即便是在物質貧瘠的年代裡,我們家姊妹5個都穿得乾乾淨淨。

爸爸一直在外工作,總是那麼忙碌。小的時候,我很少見到爸爸,直到我上了國中之後,才知道爸爸是南京市供銷合作總社的一名採購科長。在計劃經濟時代還是很有實權的,可是我們家,大姐、二姐的學費永遠都是拖欠,以至於懂事的二姐為了讓弟弟、妹妹夠繼續升學而不拖欠學費,任憑老師上門做工作也不肯繼續上學,16歲就開始上班掙錢幫助家裡分憂解。媽媽既生氣又心疼,衝著難得回家的爸爸發火:人家都說你在外幹部,孩子都沒錢上學。

“工作就要好好幹,不能讓人戳脊梁骨”,這是爸爸的規矩。爸爸在供銷社工作,因為爸爸勤勞、認真,工作踏實,被組織任命為供銷社書記。當了書記之後,爸爸工作依然忙碌而且更加辛苦,總是騎著“二八”自行車披星戴月,家裡的晚飯也總是熱了又熱。

因為爸爸的執拗,還與他唯一的大姐夫(我的大姑父)發生了很大的爭執。當時,大姑父開了個小店,進貨都是從供銷社批發部批發,大姑父想讓爸爸幫他批張條子,想多拿幾條暢銷的計劃外大前門香菸,不想被爸爸一口拒絕之外,還再三叮囑批發部經理,沒有他的允許,不允許任何人私下做主批給大姑父,氣得大姑父當著很多人的面指著我爸爸的鼻子罵:“我看你當一輩子書記!”

是的,爸爸沒有當一輩子書記,但他當了一輩子的老實人,實在做事,實在為人。

良好的家風是心中有規矩,守住小規矩才能守住大規矩。

2022培養良好家風講話稿精選範文 篇15

18歲那年,我在生產大隊(後來改為村)當民兵連長。得知我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父親丟過來一句話:“當黨員就要帶頭吃苦咧!”

父親是老黨員,當我站在鮮紅黨旗下宣誓的時候,他已經有了20多年的黨齡。“當黨員就要帶頭吃苦咧!”這是父親一生信守的口頭禪。是的,當黨員就要帶頭吃苦。父親的一句話時時迴響在我耳邊,他不知道他的吃苦基因已經頑強地浸潤著我的身體,而我在離開他的日子裡,總是用全身心踐行他的叮嚀,以兒子的身份傳承父輩的期望,不向組織伸手,不向領導討價還價,更不佔公家的便宜。我在負責報社新聞業務工作的時候,我連續當了20xx年的值班總編,籤樣終審後幾乎每天都是披星戴月歸家,如今人過半百又五年,依然毫無怨言地戰鬥在採編第一線。

今年春節,家人團聚,女兒信心滿滿地告訴我說,她已經向黨組織遞交了自己的入黨申請,隨時準備著加入先鋒隊。“當黨員就要帶頭吃苦咧!”我脫口而出的竟然是父親留給我的一句話。黨員父親的吃苦作風已經化作家風在一代一代的傳承。我欣然,記住一句話,做好一個人,興旺一個家,我的女兒也將收穫一個有意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