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個人信訪工作計劃

欄目: 個人工作計劃 / 釋出於: / 人氣:2.26W

【篇一】

個人信訪工作計劃

20xx年是“xx”規劃的xx年。全市信訪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x大和十x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確保社會穩定為重點,以推進**市“四個突破”為落腳點,堅持用群眾工作統攬信訪工作,鞏固矛盾隱患排查、“三定一公開”等成功機制,不斷探索工作新機制,突出抓“五個重點”:即抓“雙基”,著力提升工作效能;抓排查,著力預防矛盾;抓源頭,著力減少矛盾;抓疏導,著力緩解矛盾;抓結果,著力解決矛盾。全力推進“五大轉變”:即努力實現變“等訪”為“下訪”,增強工作的主動性;變“事後處理”為“事前預防”,強化工作的前瞻性;變“堵截”為“疏導”,防止和減少信訪問題;變“一時息事”為徹底解決問題,強力推進問題的解決;變“穩控群眾”為“服務群眾”,全力維護群眾的根本利益。奮鬥目標是,力爭人訪數量、寫信訪數量在**地級市排行中再後移1-2個位次,不出現影響對外形象的重大越級訪、群眾訪、非正常上訪、異常訪或群體性事件,努力創造出更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進一步夯實基礎,著力提高信訪工作水平。一是進一步構建“縱到底、橫到邊”的組織領導體系。把加強領導放在重要位置,實行主要領導負總責、親自抓,分管領導負全責、直接抓,其他領導“一崗雙責”、具體抓,著力構成政令暢通、快捷高效,橫到邊、縱到底的工作網路,構建強有力的組織領導體系。二是進一步暢通訊訪渠道。進一步抓好“三定一公開”信訪工作機制的落實,盡努力把信訪隱患化解在鎮村,夯實信訪工作的基礎;按照中央、省、市部署要求,組織開展好“縣(市區)委書記大接訪”、“機關幹部下訪”活動,在市鎮機關繼續實行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每一天輪流公開接訪。公開接訪堅持現場隨機接訪與預約接訪相結合,在現場接待群眾隨機來訪的同時,由輪值接訪領導預約分管範圍內的重點案件信訪人來訪,現場召集信訪問題涉及的有關單位,共同研究、落實結服案件的具體措施。同時,堅持公開接訪與帶案下訪相結合,班子成員公開接訪後,及時就所包案件主動下訪,深入一線瞭解具體狀況、協調解決實際問題。三是不斷提高信訪事項的辦理效率。進一步健全受理、交辦、督辦、回覆群眾信訪事項等工作的具體制度,嚴格規範信訪工作行為,提高信訪事項的辦理效率和質量,確保群眾的利益訴求得到及時有效處理,

不斷減少信訪案件“增量”,化解“存量”。四是進一步強化基層基礎工作。建立健全基層排查化解矛盾糾紛的工作網路,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在全市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繼續採取“條塊結合”的辦法。“條”就是要求相關市直部門從業務工作角度,分建設領域、工業系統、涉軍人員、原民辦教師、涉法涉訴、其它信訪隱患六條線,每月進行一次集中排查;“塊”就是要求各鎮區街道每週對轄區內的所有隱患進行一次全面排查,對排查出的不穩定因素,逐一建立滾動臺帳,並嚴格執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報市信訪局備案,便於實行信訪資訊動態管理;組織召開屬地和部門聯席會議,交辦信訪案件,明確工作職責、明確化解時限、明確穩定措施,並實行領導包案制。加強對基層尤其是那些矛盾糾紛多、群眾上訪量大、工作比較薄弱鎮區街道和部門的工作指導,及早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就地化解矛盾糾紛,把工作重心從事後處理轉移到事前排查化解上來。

二、進一步創新工作方法,著力解決信訪難題。一是加大“一崗雙責”落實力度。用心推薦市委常委會、市長辦公會進一步就落實“一崗雙責”、協調推進信訪問題處理進行強調,定期排程落實,並從完善制度入手,調動各方面資源和力量參與信訪工作;採取調解、協商、教育、疏導、救助(設立信訪救助資金)等辦法,推動疑難信訪問題的徹底解決。二是不斷完善部門之間的協調聯動機制。不斷完善大信訪工作格局,既依靠部門和鄉鎮透過政策等手段去做好工作,又在明確職責的基礎上加強相關各方的配合與協作,推動從源頭上解決信訪難題。三是大力引導上訪群眾依法解決信訪矛盾。在繼續暢通訊訪渠道的同時,用心引導群眾利用訴訟、仲裁、調解、行政複議等到法定渠道去解決問題,切實發揮這些渠道在化解矛盾糾紛中的作用,逐步減少群眾上訪。四是綜合分析信訪資訊,努力服務領導決策。透過信訪資訊的研判,掌握政策的落實狀況以及社會矛盾的苗頭性動向和預警資訊,提出改善工作方法和完善政策的推薦和意見,服務領導決策,充分發揮信訪部門“第二研究室”作用。三、進一步加大處理力度,著力抓好“事要解決”。一是強化初信、初訪的辦理。抓好初信、初訪的立案率、和解決率,在慎重處理的基礎上儘可能快的解決初信初訪問

題,避免小事拖大。二是進一步做好重信重訪專項治理。組織專門力量對重信重訪案件進行全面清理,深入稽核分析案情,把解決信訪訴求與解決生活困難、做好思想工作與加強法制教育和依法處理結合起來,實行因案施策,對症下藥,公開辦理,實現案結事了,確保專項治理取得實效。三是加大解決突出問題的處理力度。著力解決好當前我市企業改制、徵地拆遷、涉法涉訴、涉軍涉教等方面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凡訴求合理、貼合政策的,嚴格兌現到位,不打折扣,切實把信訪突出問題解決在基層。

三、進一步加大處理力度,著力抓好“事要解決”。一是強化初信、初訪的辦理。抓好初信、初訪的立案率、和解決率,在慎重處理的基礎上儘可能快的解決初信初訪問題,避免小事拖大。二是進一步做好重信重訪專項治理。組織專門力量對重信重訪案件進行全面清理,深入稽核分析案情,把解決信訪訴求與解決生活困難、做好思想工作與加強法制教育和依法處理結合起來,實行因案施策,對症下藥,公開辦理,實現案結事了,確保專項治理取得實效。三是加大解決突出問題的處理力度。著力解決好當前我市企業改制、徵地拆遷、涉法涉訴、涉軍涉教等方面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凡訴求合理、貼合政策的,嚴格兌現到位,不打折扣,切實把信訪突出問題解決在基層。

【篇二】

今年的信訪工作,認真貫徹黨的xx大和xx屆x中、x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鎮黨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縣群眾工作局的具體指導下,緊緊圍繞“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以黨的建設為統領,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維護社會政治穩定大局出發,用心化解各類社會矛盾,維護轄區穩定;一切從實際出發,密切黨群幹群關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改善民生為重點,按照上級提出的“信訪工作進社群”的要求,適應城市化程序中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拓寬信訪工作渠道,進一步加強社群信訪工作。為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確保社會穩定。今年要著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好隊伍建設。要按照信訪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的要求,各村、社群黨支部要高度重視信訪工作,成立由支部書記任組長,村、社群居委會組成的信訪工作領導小組,在轄區構成強有力的信訪工作網路。

二、抓源頭。居村、社群民區和企業,是信訪發生的源頭。負責信訪工作的人員,要發揚密切聯絡群眾的優良傳統,經常深入實際調查,發現和掌握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能解決的要儘快解決,不能解決的要講清道理,說明原因,並及時向上級彙報,要透過艱苦細緻的工作變群眾上訪為幹部下訪,控制信訪事件上升的趨勢。

三、抓初訪。有群眾來信來訪,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分級負責,歸口辦理”的原則,及時辦理。對信訪人的合理要求,要從關心和愛護的角度出發,盡力幫忙解決,避免重複信訪;信訪人的要求不合法或反映的問題與事實不符,要透過耐心細緻的解釋工作,使上訪群眾心服口服,防止矛盾激化,不要因處置不當而造成越級信訪。

四、繼續推行領導接待日和聯合辦公制度。使信訪工作人人瞭解,個個明白,構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五、做好資訊反饋及上報工作,做到批轉信件有處理結上報和反饋。

六、開展好大調解。透過近幾年來的信訪工作總結,開展好大調解信訪工作聯席會議,是解決好重要信訪案件的關鍵,事前制定出解決問題的方案、辦法個性重要。

七、繼續抓好亮點工作。繼續推行領導包案,落實職責單位、職責人及穩控職責,嚴格案件辦結時限,重大節日活動期間對重點區域、重點物件實行專人不脫離視線穩控。這一舉措的實施,給轄區廣大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更給全鎮信訪工作減輕了不少壓力,我們將繼續堅持好這項新舉措的實施工作。

八、抓群眾上訪。要把預防和處理群眾信訪作為信訪工作的重點。

(一)、各村、社群居委會黨支部和企業,要認真分析信訪源,加強對有可能引發群眾上訪的矛盾和問題的摸底排查,做到及時發現,及時研究,及時化解,把矛盾和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二)、發生群眾上訪,單位主要領導要親自過問,及時處理,對群眾上訪人員,要堅持“可散不可聚,可順不可激,可解不可結”的原則,嚴格執行政策,避免事態擴大。

(三)、有人員到縣、市、省、京越級上訪,主要領導要安排得力人員或自己前去接回,不得推諉,不得把矛盾上交,要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切實維護社會穩定。

九、是抓宣傳教育。要透過深入宣傳和貫徹《信訪條例》和《省信訪秩序的通告》及其它法律法規,引導信訪人依法信訪;負責信訪工作的人員,更要加強學習,理解培訓,提高辦理信訪工作的業務技能,做到愛崗敬業,忠於職守,無私奉獻,推動轄區信訪工作再上新臺階。

【篇三】

20xx年的總體工作思路是:繼續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一系列檔案精神,切實推進已經深入開展起來並且取得了顯著成效的“大接訪、大化解、大宣傳”活動,力爭再透過一個時期的努力在我市建設起“以民生為主題,以規範為途徑,以建設為基礎,以辦案為核心,以創新為特色的,管理科學、規範運作,重點突出、履職全面的,能夠切實保障民生構建和諧的,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的信訪工作新格局。”

20xx年的具體工作目標是:把來訪總量控制在3。2萬人次以內,個性是要降低進京赴省的越級訪,減少群眾訪和重複法訪;初信初訪辦結率要到達98%以上;市以上交轉信、案的辦結率要到達100%,信、訪綜合“案結事了率”要到達95%,從而把年內新發生案件的重信重訪率控制在0。5‰以內;持續深入開展包案化解“老戶”的活動,老戶化解息訪率要到達85%以上;要建立黨政領導公開接訪長效機制,市委常委、縣委常委公開接訪率要到達100%。圍繞這一目標的實現,主要採取以下九個方面的措施:

一、建立接訪新規範和來訪新秩序。接訪工作要從接待、轉交、辦理、督查、歸檔等五個環節建立規範嚴密的操作程式,要做到訪必接、接必辦、辦必果。要在年內建立起電子辦訪系統,實現接訪工作的全面電子化,以提高辦訪效率。要透過法制教育、主動下訪、公開接訪、信訪代理、聯合接訪、排查包案、預測防範和制裁違規訪等八項活動來規範上訪秩序。辦訪工作的五個環節要透過制度建設、人員培訓和嚴肅執行來落實。規範秩序的八項活動要統一部署、分步實施、單項突破、全面落實。

二、突破辦信老套路實現信訪結合。我市因同一事由而信訪並行的信訪案件約佔信訪總量的1/4,因而抓好訪轉信好處重大。要抓住群眾來信和來訪的“同源性”規律,謹防信轉訪,把辦信、信轉訪作為減訪的突破口。要從加大信訪合辦力度、加大轉信督辦力度、加大來信下訪力度、加大辦信考核力度等“四個加大”入手提高辦信效率和效益。要透過在信訪集中的行業、部門、地區建立“來信下訪制度”和相應的督查機制,促成多層次多部門的“大下訪格局”。

三、依法規範信訪複查複核辦理程式。自xx年年開展信訪複查複核工作以來,我市信訪部門在工作實踐中用心探索並逐步規範了其程式,受理辦結了超多複查複核案件,走在了全省先進行列。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個性突出的是複查複核入口前的程式難規範、複查複核結論難兌現、與相關法律和執法部門難銜接等“三難”。201x年要透過調查研究、健全制度、加大協調等多方面的工作來解決這“三難”問題,不斷提高信訪複查複核案件的辦理水平。

四、加強聯席會議的排程和管理職能。集中處理信訪突出事項及群體事件聯席會議成立以來在緊急排程、專項整治、聯合辦案、合力維穩等方面發揮了其他職能機構難以替代的作用。因為沒有專人負責、人員經常調整、權責不十分明確導致其職能漸漸模糊,個別縣市甚至成了名存實亡的虛設機構。今年要從機構設定、人員調配、職能設定、機制建設、管理規範、辦公設施等六個方面強化管理,使聯席會議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五、進一步探索完善特護期維穩機制。要在“三線防控”的基礎上探索每個環節的工作規律,把每個環節的工作落到實處,要強化基層化解、途中資訊、現場警戒,力爭把非正常上訪人員控制在基層,勸返於途中,減少赴省進京和可能影響重大會議、活動的上訪人員。要研究和出臺駐京勸訪維穩工作新機制,使駐京勸訪維穩工作組的責、權、利更加清晰明確,效能得到進一步提高。各縣(市、區)要著重解決好特護期力度不夠、經費不足、資訊不靈、效果不佳的問題。

六、完善督查和考核機制並嚴肅追責。市委、政府要結合《信訪條例》確定的人事、決策、獎懲“三項推薦權”來強化信訪部門的督查職能,使其能嚴督實查。信訪部門則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開展督查,確保效果。今年,要把督活動的開展狀況納入信訪目標職責制考核範圍。要進一步深化細化信訪目標職責制考評體系,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和效能性,要把考核結果作為行使“三項推薦權”的重要依據。要進一步明確辦信辦訪的職責,對違反信訪紀律和法律的工作人員要依法依紀嚴肅查處。

七、強化信訪調研和參與決策的職能。要深入探討熱點、難點、焦點問題,能夠站在全域性的高度提出切實可操作的解決方案。今年,要在房地產市場規範管理、涉法涉訴問題、水庫移民問題、涉軍群體問題、進京訪“老戶”化解問題等幾個方面選定課題開展調研,力爭紮紮實實地解決好2-3個問題。市、縣兩級信訪部門要有意識、有重點地培養一批通曉政策法規、熟悉社情民意、瞭解決策程式的專業信訪調查研究員。

八、不斷改善環境提升素質提高效能。要不斷改善信訪工作的條件,年內要落實好“四硬兩軟”六項條件,四硬是:人員編制要配齊、信訪接待室要達標、每人一臺電腦要到位、信訪用車要配備;兩軟是:幹部要適時交流、待遇要高於本地同級幹部平均水平。要透過培訓、選調、輪崗、考察、掛職等不斷提高信訪幹部的業務水平。今年要開展信訪部門雙向掛職鍛鍊試點,即:信訪幹部到其他部門掛職,其他部門到信訪部門掛職。

九、激發多方面投入信訪工作的熱情。要透過提升信訪人員的政治待遇、擴大信訪法規宣傳、加強相關部門的信訪工作管理來激發各級各部門投入信訪工作的用心性,重點在於加強相關部門的信訪工作管理。20xx年,要呈請市委政府把群眾上訪反應問題比較集中的建設、房管、民政、社保等部門逐漸納入信訪目標職責制管理單位,對他們的信訪工作狀況進行量化考評,考評結果要納入市委、市政府的綜合考評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