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靈隱寺導遊詞大綱

欄目: 導遊詞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88W

各位遊客,杭州是全國曆史文化名城,八大古都之一。歷史上素有東南佛國之稱。那“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意境今天在杭州仍能感受到。現在我們已經到了靈隱景區。靈隱景區不僅有聞名全國的千年古剎靈隱寺,也還有古代石窟藝術瑰寶飛來峰造像。這裡名山勝水,名人軼事,名泉,名亭,名寺,名佛融為一體。形成了一個優雅,秀麗,文化氛圍濃郁的仙山佛國。請看這面寫有“咫尺西天”的照壁。“咫”是我國周代用計算長度的單位,約八寸,咫尺是距離很近的意思,意思是說從這裡只要往前再邁一步就是佛國世界靈隱寺了。現在請各位遊客隨我進入景區進行遊覽。

靈隱寺導遊詞大綱

“溪山處處皆可廬,最看靈隱飛來峰”我們眼前的這座海拔僅168米的奇秀小山峰就是蘇東坡詩句中提到的飛來峰。相傳1600多年前,印度高僧慧理來到杭州,看到這裡奇峰怪石,風景絕異,驚奇的說“此乃中天竺國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時飛來?因此後人取名此山為飛來峰,又名靈鷲峰。還有人說飛來峰是從峨眉山飛來,並流傳著濟公活佛搶新娘救生靈的故事。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其實飛來峰形成於地質史上的二疊紀時期。距今已有兩億年曆史,是一座石灰岩山峰,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質地鬆脆,易受水蝕和分化,長年累月就形成許多形狀各異的巖洞。大自然造就了無石不奇,無水不清,無洞不幽,無樹不古的飛來峰。特別珍貴的是在天然巖洞裡和山崖上佈滿了五代至宋元時期的大批石刻造像。在長約600米,寬約200米的區域內,共有153龕,470餘尊造像。儲存較為完整的就有338尊,這些精湛的雕刻塑藝術品不僅給奇峰秀石增添了神祕色彩,而且使飛來峰成為我國石窟造像中的藝術寶庫。

我們現在來到的地方叫青林洞,有人又稱其為老虎洞,因為這個洞口看起來似老虎嘴。請大家抬頭觀看,位於青林洞口上方的三尊大型佛像就是華嚴三聖,中間是毗盧遮那佛,是佛教密宗中最高的神,左邊是文殊菩薩,右邊是普賢菩薩,這龕佛像鑿刻於公園1282年,是元代作品中最早的一龕。在華嚴三聖旁有三尊小佛,人稱“西方三聖”,它雕刻於五代後周黃順元年,即公元951年,是飛來峰所有雕刻中年代最早的作品。中間那尊叫阿彌陀佛。他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稱無量壽佛,接引佛。兩側分別是他的左右協侍,大勢至菩薩和觀音菩薩,這些作品雖然已經分化,但仍然可以看出五代時期的藝術風格。其製作是相當工整精緻的。讓我們再看那洞口右邊的崖壁上,是佛教故事盧舍那佛會佛雕,這是飛來峰中雕刻最精緻的作品。石龕正中坐在蓮花座上的是盧舍那佛,他是佛教密宗中的最高神,能以光明普照眾生,故名大日如來吉佛,盧舍那佛頭戴寶冠,身披袈裟。雙臂上舉,作說法狀。左右兩側騎師,騎象的分別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還有四天王和四菩薩像,再加上隨身供養,一共十五尊,龕外還有兩個飛天浮雕都是北宋前夕元年,即公元1022年的作品,這組造像手法精煉,明巧細緻,富有裝飾趣味。洞內除了古代石刻,還有不少傳說中的濟公遺蹟呢?我們前方這塊酷似床一樣的岩石就是濟公床。傳說濟公常隱洞內喝酒吃狗肉,吃飽喝足了便在石床上呼呼而睡,現在請大家沿左邊小洞貓腰進去找一找濟公的手印,看這巨大的手印就是濟公為救被飛來峰倒塌壓住的小孩用力頂開倒坍石塊而留下的。下方還留下一頂濟公常戴的船形帽子。

各位遊客,我們游完了青林洞,再去玉乳洞看看。在這條路上,大家會發現這裡的樹都是從巖逢里長出來的,尤其是那盤根錯節的千年老藤與那些樹木連在一起,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玉乳洞是飛來峰的第二大洞,因為洞中岩石呈現乳白色而得名,洞中曲折通明帶有許多宋代造像。這裡二十多尊真人大小的羅漢都是北宋真宗鹹平四年的作品。我們在這裡還可以看到十八羅漢像。每個都高達1米以上,在洞東端兩側我們還可以看到六祖像,合稱“震旦六祖”。請看這洞壁上還有雷公和鳳凰佛雕,雷公肩生雙翅,滯在空中怒目俯視,在濃雲疾雨中佈雷吐電,祛除妖魔。那嘴銜花朵,引頸展翅的鳳凰則在風雨中飛翔,栩栩如生。這些都是北宋的作品,北宋期間雕刻的羅漢像多數面形方圓,表情呆板,服飾線條生硬,身軀高大。當然也有精美的作品,等下我們看到的大肚彌勒就會讓你大開眼界,驚歎不已。

各位團友,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理公塔。這座塔是為靈隱寺開山祖師,慧理和尚而建立的。據說慧理圓寂後他的遺骨就存放在塔下,現在的塔是明代萬曆十八年重建,塔為實心,七層六面。一層為塔基,二層刻塔名,三層刻金剛經,四層以上為佛像。古樸蒼桑的理公塔見證了一個印度和尚不遠千山萬水來到中國弘揚佛法的艱辛。塔旁這兩尊石刻都為元代作品,左邊這尊大腹便便,面帶微笑的就是西藏喇嘛教中的財神。全稱寶藏神大夜叉王,他身上披掛著用鮮花串成的瓔珞,戴著金銀珠寶串成的項圈,臂釧,腳鐲,全身珠光寶氣。右手執一個大包珠,左手握著口吐串串珠寶的銀鼠,右腳還踩著一隻大海螺,據說他掌管天下無盡財寶,據佛經上講,只要按照上面樣式繪製或者雕刻出寶藏神大夜叉王那麼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右下方這尊為金剛手菩薩像,金剛手就是夜叉神,按喇嘛教密宗形象應該是十分凶惡的,可這裡我們看到的金剛手卻頭戴寶冠,手拿金剛杵,身圍飛舞飄帶,一臉孩童的天真稚氣。完全打破了密宗儀式,他是唐宋傳統風格同藏門民族結合的一件藝術品。

各位遊客,我們面前這個洞叫龍泓洞,龍泓洞洞口右側有一組結構完整,形象逼真的佛教歷史題材佛雕。長約6.6米,高約1米,描述了白馬馱經,唐玄奘取經以及朱世行取經的故事,第一組是唐僧取經的故事,唐三藏十分虔誠的雙手合十緩緩前進,這組浮雕說的是唐代高僧玄奘於貞觀三年,從京都長安出發西行,跋山涉水,克服了許多困難。終於到達北天竺國摩竭陀國拜見戒賢法師的故事。第二組是曹魏僧朱世行取經的故事。朱世行左手提棍棒右手牽匹馬,大步前進。第三組是白馬馱經,說的是東漢永平十年,明帝派遣蔡諳等人去西域求取佛法,在月氏國遇到來自天竺的僧人攝摩藤和竺法蘭,並請他們到京師洛陽傳教。這些雕刻結構完美,形象生動的講述了中國歷史上內地僧侶到外國去,外國僧侶到中國來的宗教文化交流活動。具有寫實風格。

各位遊客整個飛來峰最引人注目的要屬前方對面崖壁間那袒腹露胸笑臉相迎的大肚彌勒了。他是整個飛來峰造像中最大的一龕,長9.9米,高3.6米。您瞧他慈眉善目,安然坦坐。一手按布袋,一手執念珠,在兩旁十八羅漢的擁護下,他開口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這尊雕刻於公元10XX年的宋代傑作已成為飛來峰造像的標誌作品。佛經說彌勒佛是釋迦牟尼的接班人,在釋迦牟尼涅磐後再過56億7000萬年彌勒才能接班被稱為未來師佛,那麼前面這尊大肚彌勒是不是佛祖的接班人呢?不是的,據佛經記述,彌勒和釋迦摩尼一樣是位印度僧人。身披袈裟,面形端正。如今我們看到的大肚彌勒是根據五代後梁時期浙江奉化契此和尚的形象雕塑的。因為他肚皮極大。又整天樂呵呵的揹著大布袋遊街串巷,樂善好施,總是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多少自在。人們都喜歡叫他布袋和尚。他在奉化嶽林寺圓寂時,口唸“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後來人們都認為布袋和尚是彌勒的化身,重降人間,救助眾生,就有了中國式的大肚彌勒。大家知道大肚彌勒為什麼如此的開心嗎?因為眼前都是有緣人,相親相近,怎不滿腔歡喜。所以大家有緣相聚一遊,人間凡事當一笑了之。

大家請看那騎象的雕像就是四大天王之一的北方多聞天王,他既有護國護法之任也兼有財神之責,別名釋財天,因而有佛教財神的稱號。天王像高兩米,身披盔甲,腳登武靴。手持寶幢,形象威武生動。這尊石雕造像是飛來峰元代時期的代表作品。體現了元代密宗造像的特點。根據龕內題記推斷極有可能是忽必烈的寵臣楊璉真伽僱工所刻,元代僧官楊璉真伽在任江南釋教總統十餘年間,欺壓百姓,強取民財,盜挖南宋皇陵。後背朝廷追究查辦,但元世祖忽必烈將其赦免。他為了感謝元朝朝廷的恩典,祈求自己世壽延長而組織人員在飛來峰刻下大批石雕造像

請看在多聞天王的左側有三尊僧像,居中的和尚頭批葛巾圓臉寬鼻。濃眉細眼的可能就是楊璉真伽像。

自北魏到唐代我國的佛雕藝術主要集中在北方,自晚唐以後走向衰落。而飛來峰的五代宋元造像正好彌補了這個空白,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五代杭州是吳越國的都城所在地。當時的國王崇信佛教,大規模的建造寺院,有據可查的就有兩百餘所,石窟造像也盛極一時,飛來峰是浙江省最大的一處摩崖造像群。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看到的黛瓦丹柱的亭子叫壑雷亭,相傳是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第十世孫擔任臨安知府時所建。取名來自蘇東坡的詩句“不知水從何處來,跳波赴壑如奔雷”。與壑雷亭相鄰的就是有名的冷泉亭了。冷泉亭原為唐代杭州刺史元萸(yú)所建,最初是建於冷泉溪流中,後被山洪沖毀,明萬曆年間又在岸上重建,白居易曾說,“東南山水唯杭州為最,杭州尤以靈隱為佳,而靈隱又以冷泉亭為首”。一千多年來,冷泉亭以山樹為蓋,岩石為屏,一直是人們最愛駐足徜祥的地方。亭內原有一塊冷泉亭匾額,唐代白居易先書“冷泉”二字,200多年後蘇軾又補書一個亭字,白蘇書法風格不同,朝代不同而其墨能同處一匾,堪稱古今一絕。但這塊亭匾早在明朝時就已不在,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塊匾額上冷泉亭為郭華若將軍所書。冷泉亭上以前有許多對聯,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曾在亭上題聯“泉自幾時冷起,峰從何處飛來”這幅對聯就字面來看,言詞平談,但妙含哲理,引得晚清著名樸學大師俞樾一家有趣對聯:俞樾的答聯是“泉自有時冷起,峰從無處飛來”他的老伴的答聯是“泉自冷是冷起,峰從飛處飛來”次女俞秀蓀的答聯是“泉自羽時冷起,峰從相處飛來”暗用了項羽力拔兮山氣蓋世的典故。有興趣的客人不妨也來試對一下。

各位遊客“湖山鑄名勝,名寺藏深山”作為杭州歷史最為悠久,規模最大千年古剎靈隱寺。確實引得極具易趣。一般寺廟講究山門開闊以炫耀法門的氣勢。而氣勢巨集宇的靈隱寺卻深隱在西湖的群山密林之中,就是到了寺廟前也尋不出靈隱寺這個寺名。各位要了解其中緣由我得要先介紹靈隱寺的歷史。靈隱寺創建於東晉咸和元年,距今有1600多年的歷史,是杭州最大的叢林寺院,也是全國十大名剎之一。佛教信徒素有朝普陀必先經靈隱的說法。

據靈隱寺志記載公元326年,印度僧侶慧理來到杭州,看到這裡山水奇秀,怪石嶙峋。很像印度的靈鷲山,認為是仙靈的所隱之地,於是便在此建寺,取名靈隱。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了靈隱第一殿——天王殿。大家請看大殿重簷下懸掛的兩塊橫匾,一塊“靈鷲飛來”是由近代著名佛教居士,書法家黃元秀所提,而另一塊“雲林禪寺”的匾是清康熙皇帝的親筆所書,那康熙皇帝為什麼將靈隱寺改名為雲林禪寺呢?《靈隱寺志》記載,請康熙28年,康熙皇帝在靈隱寺住持諦暉法師的陪同下,一早登上寺後的北高峰,只見寺院籠罩在晨霧之中,眼前雲林脈脈分外幽靜,下山回寺後觸景生情引用杜甫江“漢終吾老,雲林得爾曹”的詩句,揮筆題寫“雲林禪寺”四個大字。賜為寺額,但三百多年來,杭州人民從未承認過康熙的改名。大家還是叫靈隱寺。請看天王殿前的兩個經幢皆刻於北宋開寶二年,是吳越國王家廟奉先寺的遺物。宋時由銀山禪師移至於此,經幢也稱石幢,是一種刻著佛名或者經咒的石柱,是古代佛教標識物,作為鎮邪祈福所用。

下面請大家隨我進寺內參觀,靈隱寺自建立至今,重要的毀建有十四次,歷史上靈隱寺最大的要屬五代吳越時,當時全寺有九樓十八閣七十二殿,僧房1300餘間,僧徒3000餘人。清代康熙皇帝六下江南,四次巡遊靈隱寺。乾隆皇帝也六次南巡到靈隱寺,足見靈隱寺當時的地位,可惜靈隱寺後來屢遭天災人禍,破壞嚴重,特別是抗日戰爭時期,大部分建築華為灰燼,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政府對靈隱寺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的修復。現在靈隱寺的中軸線上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法堂藏經樓,華嚴殿等五大殿,兩旁有東西禪寺,羅漢碑寺,方丈院和五百羅漢堂等建築。實現靈隱還靈鷲之壯觀,複名山之盛景的夢想。

+請大家抬頭看,在天王殿上有威震三州的匾額。古代神話認為須彌山是世界的中心。它的四方有四州,即東勝申州,南詹部州,西牛賀州,北具盧州。相傳北方是淨土,因此韋陀只需威震東,西,南三洲,故名。各位遊客現在看到的是皆大歡喜佛,彌勒的木雕像。只見他袒胸露富,笑容可掬的迎接各方遊客,接受香客的第一柱香,他正在向我們傳授一種人生智慧,心胸寬廣,萬事能容,知足常樂,健康長壽。殿兩側分列著四大天王。俗稱四大金剛。手持青鋒寶劍的是守護南方的增長天王,鋒和風同音,增長的意思是能令眾生增長善根,石劍是保護佛法不受侵犯。手彈琵琶的是東方持國天王,琵琶沒弦需要調音,他要用音樂感化眾生,使他們皈依佛門。守護北方的多聞天王,手持雨傘一樣的寶幢,顯示雨,他既是護法神也是佛國的財神,他用寶幢制服魔眾保護眾生財產。手纏金龍的西方廣目天王,能用淨天眼隨時觀察世界,護持眾生,他是群龍首領,眾龍必須順從於他。這四位威武凜然的四天王不僅是佛法的守護神,也充當了凡間百姓美好願望的代言人。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彌勒的背面是手持降魔杵的韋陀菩薩,他是南方增長天王的八大神將之一。居32神將之首,據說釋迦牟尼的舍利曾被魔王搶走,是韋陀不畏艱險奮力追回。因此在佛寺中,韋陀大多面朝大雄寶殿的釋迦牟尼佛像。意為保護佛祖,驅逐邪魔,威震三洲。這尊韋陀像高2.5米,是南宋初期用整塊香樟木雕刻而成。距今已有八百年的歷史,是靈隱寺中現存最古老的一尊佛像。各位遊客,漢化的韋陀菩薩在中國的寺廟裡手拿降魔杵的姿勢有兩種,一種是雙手合十橫杵於腕上,另一種是一手握杵佇地,降魔杵的拿法不同,含義也不同。如果韋陀是雙手合捧杵的,表示這是接待寺,僧侶們可以免費食宿。如果韋陀握杵佇地的則表示此地為非接待寺,從靈隱寺韋陀的姿勢來看,這裡是非接待寺。

各位遊客,在我們面前的這座雄偉建築就是大雄寶殿。大雄的意思是一切大無畏的勇士,是古印度佛教徒對釋迦牟尼的尊稱。所以信徒們就把供奉佛祖的大殿叫做大雄寶殿。現在的大雄寶殿在清宣統二年重建,是一座單層重簷三疊式的歇山頂建築,高33.6米,僅比天安門城樓低0.1米。這塊“妙莊嚴城”是著名書法家張宗祥所題。大熊寶地匾額是書壇泰斗,原西泠印社社長沙孟海題寫。大殿兩旁有兩座建於北宋建隆元年的經塔,它外觀八面九成,上面雕刻有菩薩像和佛經的故事,它和天王殿前的經幢稱得上靈隱寺儲存最為古老的遺蹟,為省級文保單位。現在請各位隨我經殿內參觀。請看在正中蓮花石座上跌坐的就是佛祖釋迦牟尼,相傳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兒子,原名喬達摩·悉達多。他出生於公元前6至5世紀。29歲時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種痛苦,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經過六年茹苦修行。35歲時,在菩提迦葉的菩提樹下成道。創立了據說能使眾生脫離苦海的佛教。被佛門弟子尊稱為釋迦牟尼,意思為釋家族的聖人,釋家族的智者。這尊佛像是1953年重修靈隱寺時,由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鄧白教授以唐代禪宗著名雕塑為藍本構思設計。華東分院雕塑系教師和東陽木雕廠民間藝人合作創造的。整尊佛像是由24塊香樟木雕刻而成,高19.6米,加上須彌座石基,總高24.8米。全身貼金,共用了86兩黃金是我國目前最大的香樟木雕坐像。只見佛祖頭部微微前傾,兩眼凝視,右手微抬,彷彿正在向朝拜者講經說法,佛祖坐在蓮花臺上,蓮花表示聖潔清芳,出淤泥而不染。佛螺狀的頭髮為天藍色,象徵與天齊平,額眉間有個白點是佛祖三十三像之一——白毫相光。表示吉祥如意,頭部後面的鏡子稱為摩尼鏡,象徵智慧和光明。佛頂上有一把撐開雨傘似的蓋稱作天蓋。全用珠寶裝飾而成,又稱寶蓋。請大家在看殿內東西兩壁的二十尊立像。名叫二十諸天,他們本是古印度神話中罰惡護善的二十位天神。佛教採用其說,作為護持佛法的神,東側這尊手牽小孩的女神稱鬼子母神,聽其名稱似非善類,確是這個鬼子母原是個專吃小孩的惡神,後得釋迦牟尼感召而皈依佛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由惡神轉化為專門保護兒童的善神。二十諸天進入中國後已被漢化,他們的穿戴很多都是模仿我國封建王朝的文武百官,殿後排列有十二尊跌坐的像,是佛祖的十二個大弟子,民間稱為十二圓覺,意為像佛那樣圓滿的覺悟者,據說現在的佛經就是他們根據釋迦牟尼在世時講經說法和自己的見解整理而成。大雄寶殿有十二圓覺這樣的佈局在全國寺院中是非常罕見的。各位遊客在釋迦牟尼後面是一組五十三參彩色立體群塑。高二十餘米,全部用粘土,不參一點水泥,塑造了以童子拜觀音為主體的150尊佛像,大家請看圖中那位雙手合十身穿紅肚兜的叫善財童子,簡稱善財。據佛經講,善財童子是福城長者五百童子之一,出生時有種種種種珍寶湧現,故名。文殊路過福城,看出善財童子有佛緣就指點他去南遊一百城,參訪五十三位名師,他歷經了千辛萬苦用一顆赤誠之心和一個不折不撓的行動經受了考驗,最後遇到普賢菩薩即生成佛,所以佛教建築中的階梯常鋪為五十三級,比喻五十三參,參參見佛,整座群塑分上,中,下三層,最下層為海,正中腳踏鰲魚手持淨瓶的就是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觀世音又稱觀自在,據說世上眾生遇到災難只要唸誦她的名字,她就會尋聲來救。所以稱觀世音。唐代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改稱觀音。觀音菩薩原為男性,因佛教傳入中國逐步融合進中國文化而漸漸演變,在南北朝時就開始塑成女塑像,迎合了善男信女的心理要求,使觀音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女菩薩,觀音腳踏鰲魚,說是因為鰲魚一動就會翻天覆地,所以觀音將其鎮住,使人間得以太平,觀音的左右兩側分別是善財和龍女,他們是觀音的左右協侍,請大家再看,中間坐在麒麟上的金身像是地藏王菩薩,她曾是新羅國的王子,金喬覺。削髮為僧後到中國的九華山修行得道,地藏曾立下誓願,地獄未空,誓不為佛。意思是說知道地獄裡沒有一個罪鬼受苦,自己才願意成佛,最上層的那尊瘦骨嶙峋的塑像是釋迦牟尼成佛前在雪山茹苦修行時的形象,又稱餓佛像,他吃的是白猿獻的果,喝的是麋鹿獻的奶,這就是和尚只能吃素,但又可以喝牛奶的緣由,各位遊客,在這裡還要介紹兩位大家說熟悉的人物,左上位那位側著身,拿著破扇子擋住臉的就是濟公,原名李修遠,浙江台州人,南宋初年在靈隱寺出家,是高僧瞎堂法師的徒弟,雖然他不守清規戒律,但他為人正直善良,見義勇為又神通廣大,因而深受老百姓的喜愛。至今仍流傳著濟公斗蟋蟀,運木古井等許多有關他的傳奇,老百姓尊稱為濟公活佛,我們再瞧右壁中間,手拿掃帚,身黑如墨的就是瘋僧,相傳他本是南宋時靈隱寺一僧人,長的非常醜陋,但他心靈美好,一身正氣,據說當年秦檜陷害岳飛時,到靈隱寺求籤,瘋僧用破掃帚朝著秦檜沒頭沒腦的掃去,掃的秦檜失魂落魄狼狽而逃,這就是歷史上瘋僧掃秦檜的故事,人們對這位聲張正義的瘋僧非常的敬佩,就在群塑中為他立了一個席位。讓他享受人間香火,靈隱寺的群塑中將人間曾經出現過的兩名血肉之軀與佛國菩薩供奉一起,可見靈隱寺的立場。

在大雄寶殿後面是一座單層重簷歇山頂的大殿,這正是1993年正式開光的藥師殿,藥師殿匾額是由原佛教主席趙樸初先生所寫,殿內正中手持白塔的是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左右分別是手託太陽象徵光明的日光菩薩和手託月亮象徵清涼的月光菩薩,合稱為東方三聖。藥師佛全稱為藥師琉璃光如來,為東方淨琉璃的教主,成佛時曾立下十二大誓願,願除一切眾生病苦,令一切眾生身心安樂,據說他能醫治百病,解除各種頑疾痛苦,消災延壽,因此又稱消災延壽藥師佛,我國曆史上社會各階層對藥師如來的信仰很甚,從宗教和精神分析學的角度來看,心病是一切疾病的根源,一切病皆由心而發,由心而生,藥師佛他不可能消除人們肉體病痛,但可使眾生得到精神上的安慰,醫治信徒的心病,大殿兩廂是藥師佛的十二位弟子藥叉神將,按中國習俗給他們配上了十二屬相的圖案,你屬什麼就直接找他,讓他給你和情人朋友開張延年益壽的藥方吧,

各位遊客,靈隱寺的第四進和第五進是藏經樓和華嚴殿,兩大建築都依山而建,密林相掩,似有“紅塵飛不到之勢”。藏經樓分為雲林禪寺,法堂與藏經樓三部分,這裡陳列著歷代佛教文物珍品,收藏了各種佛經書籍,重放靈隱書藏之光彩,華嚴殿是靈隱寺的最高處,殿內供奉華嚴三聖,中間是毗盧遮那佛,是釋迦牟尼經過修行後大徹大悟的保身佛形象來塑造的,體現佛祖從法身,報身到應身的三身變化,左右分別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三尊佛像都用楠木雕成,工藝精湛成為佛教藝術的精品。、

各位遊客,在靈隱寺西面有新建的五百羅漢堂,關於五百羅漢的來歷有多種說法,有人說是跟隨釋迦牟尼聽法傳道的五百羅漢弟子,有說是參加第一次與第四次結集的五百比丘,還有的說是五百強盜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靈隱寺的羅漢堂原來就有且聲名遠播,對蘇州西園寺,北京萬壽寺,香山碧雲寺的羅漢殿的建造有重要的影響。可惜羅漢堂在1936年毀於火災,1999年共耗資5000餘萬元的五百羅漢堂重現靈隱,共佔地3616平方米。殿內供奉五百羅漢呈萬字形佈局。均用青銅鑄成,像高1.7米,重1噸。造型形象生動,殿中間建有高12.62米的銅殿,四面透空,供奉我國大乘佛教的主佛像,其造型之別緻,氣勢之雄偉,已列入吉尼斯紀錄,靈隱寺的羅漢堂又為佛教世界增添一處文化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