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四川遂寧靈泉寺導遊詞

欄目: 四川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2.72W

遂寧靈泉寺位於四川省遂寧市城東靈泉山,與廣德寺隔涪江相望。靈泉寺依山而建,蒼松古柏,綠樹成蔭。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川遂寧靈泉寺導遊詞,歡迎參考!

四川遂寧靈泉寺導遊詞
篇一:四川遂寧靈泉寺導遊詞

靈泉寺位於遂寧城東靈泉山,與廣德寺隔涪江相望。寺廟依山而建,蒼松古柏,綠樹成蔭。山間有一泉,色碧味甘,終年不溢不涸,名曰“靈泉”,據載,蘇東坡曾於石壁題書“七泉”一首,現已不存。

靈泉寺絕頂有泉,紺碧甘美,不溢不洄,宋代蘇東坡對靈泉有贊詠曰:“泉泉泉泉泉泉泉,古往今來不計年,玉斧劈開天地髓,金鉤釣出老龍涎”,並於壁間大書《七泉》二字,全寺上,下兩寺,下寺建於靈泉山麓,建有《大雄殿》、《天王殿》、《文昌殿》、《古佛殿》等十二殿堂。上寺建在靈泉山頂,有《觀音殿》、《祖師殿》、《眼光殿》,等九個殿堂,以及新建的《觀音閣》寺內林木蒼翠,清幽宜人,建築巨集偉壯觀,歷來為川中名勝早以名揚川內外。靈泉寺歷史悠久,歷代高人涉足靈泉,留下不少遺蹟,清朝賢相張鵬翮詩稱頌:“千載靈泉古道揚,唐朝名勝冠諸方,雲龍野樹藏山寺,風送霜鍾到德陽,石佛階前秋月冷,殘碑下稻花香,霞杼直上高峰頂,萬里睛空望帝鄉。”清道光二十三年,兩廣總督林則徐,到遂寧登上靈泉題署《香林德水》匾額。

自宋、明以來,遂寧每年都有三次由信眾自發組織的觀音朝山香會活動,每年妙善的生日(2月19日)、出家日(6月19日)、涅槃日(9月19日),遂寧及周邊六七十個縣及省外信眾,甚至部分東南亞國家、地區的信眾也慕名前來朝山進香,遊人如織,盛況空前。遂寧的觀音菩薩已經大眾化、人格化,遠遠超出了佛教本身所包含的單純內容,並與地方性歌謠、傳說、民間諺語、地方戲曲等融合,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和民俗風情。遂寧的觀音香會節已不單是朝山拜佛的廟會節,它成了民俗文藝節目演出和商貿交易、地方名特小吃、寺廟特色素食展示和經濟文化交流盛會。

1958年,靈泉寺被四川省委批准為漢族地區首批佛教道教名山寺廟宮觀保護單位。1985年11月,再次被批准為佛教開放寺廟。經過十多年的恢復修建,靈泉寺以它莊嚴、清幽的風姿,吸引著國內外眾多的宗教信徒和遊客瞻仰觀賞。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旅遊業的興起,遂寧市對靈泉景區內的人文、歷史、自然等旅遊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合理開發,著力挖掘底蘊深厚的觀音民俗文化,打造出了“觀音故里、靈泉勝境”的品牌。20xx年11月,經市政府批准組建了靈泉風景區開發投資有限公司,負責對靈泉風景區進行開發建設。該公司組建後,首先對風景區進行了規劃,經市規委會批准後,開始拆遷和工程建設的設計,20xx年5月開始建設。

公司投資500萬元修建了前山門及山門廣場;投資600萬元修建了萬佛廣場;投資80萬元修建了下廟廣場;投資200萬元對靈泉湖進行了整治;投資600萬元修建了景區內環線道路;投資80萬元接通了靈泉寺24孝堂至東山路連線常林的公路;投資500萬元對常林4公里鄉道公路進行改道。目前,已完成投資5000萬元,完成了前山門廣場、道路、長廊、浮雕、噴泉、萬佛廣場等專案的建設。

如今,走進這片靈山秀水,聆聽聲聲悅耳梵音,心中頓時就少了幾分浮躁,多了幾分寧靜。

篇二:四川遂寧靈泉寺導遊詞

靈泉寺位於四川省遂寧市城東靈泉山,與廣德寺隔涪江相望。寺廟依山而建,蒼松古柏,綠樹成蔭。山間有一泉,色碧味甘,終年不溢不涸,名曰“靈泉”,據載,蘇東坡曾於石壁題書“七泉”一首,現已不存。靈泉寺始建於隋文帝開皇年間(581—600),時寺號為聖佛寺,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重建後,寺方以山名。

據《輿地記勝》記載:靈泉山,隋開皇中,因大霧晦暝三日而解,忽有釋迦石像立於其所,遂建寺,號聖佛寺。北宋真宗賜名資聖院,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重建後,命名為靈泉寺。在隋、唐、宋、明鼎盛時期,香火興盛,西南各省前來朝山進香者絡繹不絕,被譽為靈泉聖境、西方聖境,幾與南海普陀山齊名,已列入《全國名勝詞典》。現為川中佛教活動中心和旅遊勝地。每年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分別是觀音菩薩的生日、出家日和得道日,屆時四方信徒雲集,熱鬧非凡。

靈泉寺靈泉

靈泉寺絕頂有泉,紺碧甘美,不溢不潤,宋代蘇東坡對靈泉有贊詠曰:“泉泉泉泉泉泉泉,古往今來不計年,玉斧劈開天地髓,金鉤釣出老龍涎”,並於壁間大書《七泉》二字,全寺上,下兩寺,下寺建於靈泉山麓,建有大雄殿、天王殿、文昌殿、古佛殿等十二殿堂。上寺建在靈泉山頂,有觀音殿、祖師殿、眼光殿,等九個殿堂,以及新建的觀音閣寺內林木蒼翠,清幽宜人,建築巨集偉壯觀,歷來為川中名勝早以名揚川內外。

靈泉寺歷史悠久,歷代高人涉足靈泉,留下不少遺蹟,清朝賢相張鵬翮詩稱頌:“千載靈泉古道揚,唐朝名勝冠諸方。雲龍野樹藏山寺,風送霜鍾到德陽。石佛階前秋月冷,殘碑下稻花香。霞杼直上高峰頂,萬里睛空望帝鄉。”清道光二十三年,兩廣總督林則徐,到遂寧登上靈泉題署香林德水匾額,至今仍竟相傳頌。

靈泉寺旅遊

靈泉寺地外中亞帶,全年氣候溫和,植物很好,是川中丘陵地區最美富饒的植物寶庫,綠化面積達233公傾,森林覆蓋93.90%現有喬木,灌木、草木、攄蕨類植物30個科,60餘種,古柏600餘株、麻槨樹223株,黃槨樹69個科,早以成為遊人觀賞之所,四方香客朝拜絡繹不絕,尤其是每年的二、三、九月香會期間,來自者內外,縣外的善男信女,觀光團體,摩肩接踵。高峰期達200萬人次,大道常有擁塞之勢。解放後,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於1958年被四川省委[總號(58)212號]檔案批准,靈泉寺為四川省漢族地區第一批佛教道教各山寺廟宮觀保護單位,改革開放後經省,市於1985年11月1日再次批准《靈泉寺》為佛教開放寺廟,經過十多年的恢復修建。靈泉寺以它莊嚴,清幽的風姿吸引著國內外眾多的宗教信徒和遊客的瞻仰觀賞。

靈泉寺奇觀

20xx年6月9日,夏先鬥與其兒子夏長春(四川職業技術學院講師)到靈泉寺觀音閣遊覽時,他們用隨身攜帶的錄影機和手機對著我國室內最大的觀音塑像拍攝,夏先鬥在回放錄影時驚奇地發現觀音菩薩的眼睛在不停地眨,影象清晰。隨後,夏先鬥將所拍的奇觀製成VCD光碟,先後播放給市科協主席鄧世春、市宗教辦主任楊軍、市旅遊局局長鄧為、市佛協會長釋海量等觀看,他們都連連稱奇,覺得不可思議,但對這一奇特的現象卻無法解釋。為了保護這一神奇發現,使其錄影版權不受侵權,夏先鬥正在向四川省版權局申請著作權保護。該段錄影長1分17秒,記者在播放時發現,雖然大部分在拍攝時有些晃動,但其中的近30秒影象清晰,觀音菩薩的眼睛一直在動,時而眨眼,時而轉動眼珠,非常生動。

篇三:四川遂寧靈泉寺導遊詞

靈泉寺位於遂寧城東靈泉山,與廣德寺隔涪江相望。寺廟依山而建,蒼松古柏,綠樹成蔭。山間有一泉,色碧味甘,終年不溢不涸,名曰“靈泉”,據載,蘇東坡曾於石壁題書“七泉”一首,現已不存。

靈泉寺歷史:

靈泉寺始建於隋文帝開皇年間(581—600),時寺號為聖佛寺,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重建後,寺方以山名。據《輿地記勝》記載:靈泉山,隋開皇中,因大霧晦暝三日而解,忽有釋迦石像立於其所,遂建寺,號聖佛寺。

北宋真宗賜名資聖院,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重建後,命名為靈泉寺。在隋、唐、宋、明鼎盛時期,香火興盛,西南各省前來朝山進香者絡繹不絕,被譽為靈泉聖境、西方聖境,幾與南海普陀山齊名,已列入《全國名勝詞典》。

現為川中佛教活動中心和旅遊勝地。每年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分別是觀音菩薩的生日、出家日和得道日,屆時四方信徒雲集,熱鬧非凡。

觀音的傳說:

中國民間有這麼一個傳說:相傳很早以前有個劫國(今新疆昌吉縣北),劫王叫莊嚴,夫人叫寶應。他們過著遊牧生活,後來南遷到了梁州的遂寧定居,劫王仍是部落的首領,改名妙莊。莊王有三個女兒,長女名妙玉、次女名妙音、三女名妙善。三姐妹天生好靜,厭惡風花雪月,經常到白雀寺禮拜神靈。天長日久,三姐妹一心修行成佛。妙莊王對三個女兒的行徑大為不滿,再三勸女兒回心轉意,都被女兒拒絕。妙莊王就下令燒燬白雀寺,心想女兒們看見起火就會出來,殊不知三姊妹並不驚慌,也不害怕,從容向烈火走去,被烈火吞沒了。所以民間有“火燒白雀寺,燒死八百僧”的傳說。

觀音民俗文化是遂寧旅遊文化的靈魂,是遂寧旅遊資源的核心。觀音是最富中國特色的菩薩,民間對她的崇信遠在其他諸神之上,並深深地植根於民間習俗中,是眾多民間傳說的重要角色。遂寧觀音文化源遠流長,群眾根基深厚。自古以來,與遂寧有關的觀音傳說故事很多,最廣為流傳的是觀音三姊妹均出生在遂寧,系妙莊王的三個女兒。“觀音菩薩三姐妹,同鍋吃飯各修行,大姐修在靈泉寺,二姐修在廣德寺,唯有三姐修得遠,修在南海普陀山。”這樣的傳說,不僅在川中遂寧地區,在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佛教著名寺廟地區都廣為流傳。“妙善公主遂寧出生出家修行得道成觀音”,不僅是一種民間傳說故事,最近鄭禎誠教授所著《中國觀音——妙善公主的故鄉在遂寧》(四川出版集團)一書,將民間散碎的傳說集中起來,進行歸納整理,站在學術的角度重新審視、分析,用大量的史料佐證了民間的美妙傳說,對遂寧是中國觀音民俗文化發源地的論斷作了權威性的學術論證。

自宋、明以來,遂寧就形成了每年三次由信眾自發組織、全國罕見的觀音朝山香會活動,每年觀音的生日(2月19日)、得道日(6月19日)、涅磐日(9月19日),周圍數省及周邊六七十個縣,甚至部分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信眾慕名前來朝山進香,遊人如織,年久不衰,盛況空前。遂寧的觀音菩薩已經大眾化、人格化,已遠遠超出了佛教本身所包含的單純內容,她與地方性歌謠、傳說、民間諺語、地方戲曲等融合,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和民俗風情。遂寧的觀音香會節已不單是朝山拜佛的廟會節,它成了民俗文藝節目演出和商貿交易、地方名特小吃、寺廟特色素食展示的經濟文化交流盛會。千百年的歷史文化積澱,使遂寧的觀音民俗文化成為了在國內外都有著廣泛影響的一種民俗文化現象,蘊含了改善人們道德心理、道德人格、道德規範從而美化人生和社會的宗旨。在中國,東南亞各國,乃至在世界各地,不管信不信佛教,有沒有文化,識不識字,中國觀音菩薩是深入人心的,受人尊重的。她所代表的那種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都是人類和平、進步、發展的使者,是真善美的化身,是東方的“維納斯”。

遂寧的觀音文化資源開發潛力巨大。觀音文化品牌是具有廣泛影響的世界性文化品牌,這正是遂寧打造世界性旅遊產業品牌的文化資源基礎。

“觀音菩薩三姊妹,同鍋吃飯各修行;大姐修在靈泉寺,二姐修在廣德寺;惟有三姐修得遠,修在南海普陀山。”一首流傳千年的民謠,顯現了觀音故里遂寧人心中的驕傲。始建於隋開皇初期,距今已1400餘年的蜀中名剎靈泉寺,相傳為觀音菩薩出家地,以山幽、林茂、泉甘、寺古而聞名遐邇,成為西南地區的佛教聖地。近年來,我市對景區內的人文、歷史、自然等旅遊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合理開發,著力挖掘底蘊深厚的觀音民俗文化,打造出了“觀音故里、靈泉勝境”的品牌,目前完成投資5000萬元,建成了前山門廣場、道路、長廊、浮雕、噴泉、萬佛廣場等專案的建設。如今,走進這片靈山秀水之地,聆聽聲聲悅耳梵音,心中頓時就少了幾分浮躁,多了幾分寧靜……

景點一:前山門:

外觀:金碧輝煌的山門、長廊。

文化背景:青磚鋪成的廣場寬闊清靜,青石築成的基座堅固牢實,兩道金碧輝煌的大門聳立在眼前。兩翼張開的長廊如一雙熱情的手臂,歡迎著來自四面八方的遊人信眾。肅穆、莊重,走進這座山門,你就走進了佛的世界……

景點二:萬佛廣場:

外觀:觀音三姐妹高達6.19米的金身塑像

文化背景:總面積7918平方米,由3個小廣場構成的萬佛廣場規模巨集大,氣勢恢巨集。基座共分3大層,每大層又分9小層,共有不同形態磚雕觀音聖像8萬餘尊。廣場中心蓮花金座直徑6米、高4米,共7層,上塑不同形態觀音金像108尊。金色花瓣上,高6.19米的觀音三姐妹金色塑像成為觀音故里的標誌!置身廣場,宛如融入佛的世界,觀音的懷抱……

景點三:下廟:

外觀:四山藏一寺

文化背景:東有青龍嘴,南有木魚坡,西有白虎嘴,北有觀音頂……數峰壁立、簇擁著的靈泉下廟巨集偉寬敞,古樸端莊。遠處,有縱深溝壑鬱郁林木;近觀,有湖水盪漾波光瀲瀲;哼哈殿、天王殿、大雄殿、觀音殿、藥師殿……門內處處紫煙繚繞,香燭熠熠,門額上全國佛教協會前會長趙樸初手書的“靈泉寺”三字更使千年古寺在今人的眼中更顯莊重。

景點四:千龍壁:

外觀:千條巨龍環山盤繞

文化背景:進寺門,沿白虎山麓向上而行,一路與你相伴的,是長近千米的石壁浮雕。兩條主龍穿雲破霧,順山勢蜿蜒而上,999條形態各異的浮龍相隨其間,形成童鶴戲龍、游龍戲水、望子成龍、鯉跳龍門、龍鳳朝陽等10餘個與龍相關的圖案故事。前不見首,後不見尾,千條巨龍隱約騰躍於松柏林間,其勢更見威猛!

景點五:名貴林木:

外觀:滿目蔥鬱綠蔭翳日

文化背景:1955年,靈泉寺被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靈泉山被評為省級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達94%,山間植物種類達30個科、60餘種,屬國家保護的珍稀紅豆樹和百年以上的古柏、楠木、榕樹等近萬株,其中“觀音柏”、“關刀柏”、“飛虹柏”等還蘊含著一個個美麗的傳說。從山麓至峰頂,沿途古木參天,林山聳秀,意境清幽,不染塵埃。張目四望,隨處可見依山而建的寺宇飛簷,縹緲梵音於如紗薄霧中悠悠而來,盪滌你一身的塵土與雜念,正所謂“森森松柏填雲谷,隱隱樓臺入翠微”。

景點六:翰墨流香:

外觀:名人題字飛龍舞鳳

文化背景:漫步山間,除了寺廟、林木、梵音之外,一股濃郁墨香也時時與你如影隨形。宋代大文豪蘇東坡題寫的“七泉”,黃庭堅的“龍池”,清朝時著名民族英雄林則徐題寫的“香林德水”匾額……名人翰墨,幽香千載。而自唐以來,賈島、陳子昂、楊甲、席書、楊慎、張鵬翮等歷史文化名人均曾親臨靈泉叩佛問禪,並留下40餘篇詩作盛讚千年古寺。而每年2、6、9月觀音會,前來朝山進香中外信眾更留下了諸多珍貴墨跡和贈匾。千年的靈泉,匯聚了一道不散的流香翰墨!

景點七:慈航普渡觀音閣:

外觀:高大雄偉,氣勢如虹

文化背景:琉璃瓦,高飛簷,氣勢如虹。位於靈泉山主峰觀音頂上的觀音閣高9層,是整個景區的最高點。閣內立有高近20米的觀音金身聖像,莊嚴肅穆,儀態端莊,其間每層又供有真人大小觀音法像。站在最高處,遠可觀斗城林立的大廈、秀美的涪江,近可見河東新區建設的圖景、山林間影影綽綽的廟宇靚影……遇晴空萬里,和風拂面,則更是讓人心曠神怡!

“千載靈泉古道場,唐朝名勝冠諸方。”於此靈山秀水之地,每每讓人流連忘返,樂不思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