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重慶旅遊名景導遊詞(精選19篇)

欄目: 重慶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1.94W

重慶旅遊名景導遊詞 篇1

豐都位於忠縣和涪陵之間的長江北岸邊,是一座以神奇傳說而著稱的古城,是《西遊記》、《封神演義》、《聊齋志異》等古典名著中所說的“陰曹地府”、“鬼國幽都”。

豐都城的旅遊景區主要是兩座山,一是名山,二是雙桂山。

名山原名“平都山”,海拔287.3米,面積0.45平方公里。相傳漢代有陰長生、王方平兩人曾先後在平都山修道成仙,白日飛昇。道家就把這裡列為道都的“洞天福地”之一。

至唐代,有人誤將“陰”、“王”兩姓聯綴為“陰王”,於是名山就逐步被傳說附會為“陰王”(陰間之王)所居之地,即演變成“陰曹地府”的鬼都了。並隨之陸續建起了許多與“陰曹地府”相關的寺廟殿宇。有哼哈祠、報恩殿、奈河橋、玉皇殿、百子殿、無常殿、大雄寶殿、鬼門關、黃泉路、望鄉臺、天子殿、二仙樓、城隍殿、九蟒殿等30多座。本站 網整理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原出處所有.

參觀完名山的陰世鬼都之後,人們踏過跨在兩山之間的壯觀的仿古建築鐵索吊橋——“陰陽橋”,就到了“陽間”雙桂山。

雙桂山高401米,面積約1平方公里。它風景優美,綠樹茂密,流水潺潺,曲徑通幽,建有孔廟、鹿鳴寺、蘇公祠、玉鳴泉等樓閣泉池。還建有紀念週恩來的“恩來亭”,紀念劉伯承早年在豐都討袁護國的“護國亭”,紀念賀龍的“賀龍亭”等。

重慶旅遊名景導遊詞 篇2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到歌樂山烈士陵園,緬懷那些為了我們今天幸福生活而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輩們。

我們面前這尊11 米高的紅色花崗群雕是犧牲在集中營的300 多烈士代表,主題叫做浩氣長存。經過藝術的表現,群雕烈士們的形象既偉岸超人又平凡質樸,具有永遠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雕塑共分為四個面,展示了先烈們的不同英勇形象。正面主題:寧死不屈。著重體現革命者視死如歸的精神風貌。他們手捧那位最先倒下的勇士身軀,悲痛萬分。死者的聖潔,生者的憤怒,形成了有力的對比。這一藝術的力度,迸發出震撼蒼天的浩然正氣。大家再看,右面:雕塑了一個牢固的戰鬥群體,一個人倒下,千萬個人衝上去,戰鬥的友誼和鋼筋鐵骨牢不可破。主題:前仆後繼。兩個人物造型同時向前傾斜,兩隻緊握的手,是他們為真理而戰的堅強意志表現。好,大家再跟我看左邊,坐穿牢底。烈士們和常人一樣,他們熱愛生活,渴望自由,獄中的“小蘿蔔頭”和姐妹們珍惜窗外的每一縷空氣和陽光,愛撫每隻偶然闖入的小生命。他們懂得自由的價值,然而為了讓更多的人過上自由的新生活,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難,他們寧願把這牢底坐穿。最後是背面主題:迎接曙光。聽,解放的炮聲在迴響;看,勝利的旗幟已經飄揚,然而烈士們的鮮血還在流淌。面對敵人的最後掙扎,難友們抱著自己親手製作的紅旗,千分情,萬分愛,含著眼淚繡紅旗。

也許歲月能改變山河,也許時間會沖淡記憶,但人們永遠也不會忘記為重慶的解放,而獻出的青春和生命。成功濟蒼生,失敗膏黃土的浩然正氣和愛國、奮鬥、團結、奉獻的紅巖精神,仍在激勵著我們。正是紅巖精神星火相傳,才有百萬移民的奉獻精神,才有今天的直轄速度。

現在大家跟我到烈士墓前,把手中聖潔的小白花獻給崇高的英雄們吧。

重慶旅遊名景導遊詞 篇3

各位朋友,大家好!

歡迎您登上123號遊船,參加“魅力重慶·兩江遊”開心之旅!

重慶是1997年成立的年輕直轄市,擁8.24萬平方公里之地,3100萬人口之眾。八百里錦繡河山,三千年巴渝文化,是她的個性魅力之所在。你看,年年歲歲,滾滾長江在這裡揮灑著壯闊的情懷;日日夜夜,滔滔嘉陵在這裡鼓盪著明快的旋律;世世代代,巍巍群山在這裡傾吐著巴渝文化的芬芳。這就是美麗的中國西部明珠——重慶!你看,遠處山巒疊起,江水環繞;岸上高樓林立,雄偉壯觀;前方兩江匯流,大江東去;江面汽笛聲聲,千船競發,好一派繁忙景象;入夜萬家燈火,氣象萬千,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就是素有江城、山城、不夜城之譽的重慶城。

重慶是著名的橋都。擬建、在建和已經建成的兩江大橋就有34座之多。其中,位於主城的就有16座,建造風格各異,因而重慶又可堪稱世界橋樑博物館。

各位,我們遊船現在的位置是在重慶朝天門碼頭。

你看,我們正處於兩江、三區、四岸的中心位置。我們遊船的右面是長江。長江全長6403公里,是中國的第一大河流,世界第三大河流。左面是嘉陵江,全長739公里。我們遊船背靠的是渝中半島,嘉陵江的對岸是江北區,長江的對岸是南岸區,呈三足鼎立之勢。重慶市委、市政府規劃建設的重慶CBD中央商務區就橫跨在這兩江交匯的“金三角”地區。

目前,作為重慶CBD硬核的渝中區解放碑CBD建設已初具規模。CBD0.92平方公里的區域內,聚集了全市90%駐渝金融、保險、證券公司總部;全市2/3的駐渝境外銀行、保險機構;全市3/4的駐渝世界500強企業和所有外國駐渝領事機構。解放碑CBD區域內擁有目前中國西部最高的建築世貿中心、最大的商業步行街,彙集了中國西部最大的零售商、最大的批發商、最大的超市、全國最大的醫藥零售連鎖企業和設施檔次最高的商務機構。地區日均人口流量超過30萬以上,重大節假日人口流量峰值超過90萬之多,是當之無愧的中國西部第一街。與之相比鄰的重慶朝天門綜合交易市場,作為解放碑CBD的核緣部分,其商品輻射三峽庫區、雲、貴、川、陝、藏等200多個市、縣,年交易額近百億元之巨,名列全國百強工業品批發市場前十位,雄踞中國西部之首。

重慶是雙重喜慶的意思,自古以來就是一塊吉祥福地,相信她一定會給你帶來好運。我們歡迎各位朋友前來旅遊觀光,考察投資。

重慶旅遊名景導遊詞 篇4

黃陵廟是舜的二妃娥皇、女英的祀廟,又叫湘妃祠,坐落在洞庭湖畔。這首詩雖然以“黃陵廟”為題,所寫內容卻與二妃故事並不相干。詩中描寫的是一位船家姑娘,流露了詩人對她的愛悅之情。

“黃陵廟前莎草春”,黃陵廟前,春光明媚,綠草如茵——這是黃陵女兒即將出現的具體環境。美麗的大自然彷彿正在等候以至在呼喚著一位美麗姑娘的到來。莎草碧綠,正好映襯出船家姑娘的動人形象。

“黃陵女兒蒨裙新”,一位穿著紅裙的年輕女子翩然而至,碧綠的莎草上映出了豔麗的紅裙。蒨(qiàn欠),是一種紅色的植物染料,也用以指染成的紅色。“蒨裙”,本已夠豔的了,何況又是“新”的。在莎草閃亮的綠色映襯下,不難想見這位穿著紅裙的女子嫵媚動人的身形體態。

“輕舟短櫂唱歌去,水遠山長愁殺人”,是寫女子駕船而去。而船後還飄傳著她的一串歌聲。詩人出神地凝望著,只見小船向著洞庭湖水面漸去漸遠,直至消失。“水遠山長”,形象地寫出詩人目送黃陵女兒划著短槳消失在遠水長山那邊的情景。“水遠山長”四字還像一面鏡子,從對面照出了悵然迷茫、若有所失的詩人的形象。

《黃陵廟》使用了寫意的白描手法。詩人完全擺脫了形似的摹擬刻畫,忠實地描寫了自己的感受。綠草映出的紅裙留給詩人的印象最深,他對黃陵女兒的描畫就只是抹上一筆鮮紅的顏色,而毫不顧及穿裙女子的頭腳臉面。登舟、舉槳與唱歌遠去最牽動詩人的情思,他就把“輕舟”、“短櫂”、歌聲以及望中的遠水長山,一一攝入畫面。筆墨所至,無非是眼前景、心中事,不借助典故,也不求花俏,文字不矯飾,樸實傳神,頗有“豪華落盡見真淳”之美。

關於重慶的聞名景點導遊詞3

白帝城位於瞿塘峽口北側的白帝山上,距奉節縣城約五公里。白帝山當三峽門戶,把渝東咽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白帝城原名“赤甲城”,西漢居攝三年(公元8年)。大將公孫述見此地易守難攻便加固城池、後以城內井中有白霧升騰,視為‘白龍獻瑞’,使自稱“白帝”改城名為白帝城。公孫述據蜀稱帝20_年,後被劉秀所滅。公孫述被滅後蜀人念及他統治巴蜀期間人民生活相對安定,便在山上修白帝廟以示紀念。公元220_年,劉備伐吳戰敗,退守白帝城,遂發生了“白帝城託孤”的故事。劉備亦死於白帝城永安宮。明朝正德八年(公元1520_年),四川巡撫林浚認為公孫述稱帝屬大逆不道,不能享受祭祀,便將公孫述塑像毀掉,改把曾勸阻公孫述稱帝的漢將馬援和江神、土地,改店名為“三功飼”。明嘉靖十二年,巡撫朱廷立和按察司副使張儉等崇敬三國時代的劉備、諸葛亮,便改為祭祀劉備、諸葛亮,改詞名為“義正詞”、明嘉靖三十六年,巡撫段錦又在祠中加把張飛、關羽及諸葛瞻、諸葛尚的塑像自此,白帝廟成為祭掃蜀國君臣的祠廟。

白帝城現在建築有2600多平方米,大門依然書題“白帝廟”、“白帝城”。主體建築明良殿,莊嚴雄偉,內塑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等塑像;西側武侯祠內則是諸葛亮、諸葛瞻、諸葛尚祖孫三代塑像、新塑《劉備託孤》泥塑群像和《杜甫行吟》大型瓷畫,更為白帝城增添了文化內涵、祠前有六角十二柱“觀星亭”,造型具有民族風格,傳說是諸葛亮夜視星象的地方、白帝城內收藏的文物書畫極為豐富。《詩史堂》有李白、杜甫、陸游的古板木刻像和塑像及部分詩作版本。

書畫室”內陳列有周恩來1958年書寫的《早發白帝城》和現代名家書畫作品。“文物室”內有本地出土文物數百件。明良殿東西兩側碑林內,陳列有各種書畫碑刻七十多件,最早有隋代《龍山公墓誌碑》,集南(王羲之)北(索靖)兩派書法之精華。清康熙皇帝的《六言詩碑》亦很有特色。《鳳凰碑》和《竹葉碑》則是別具一格的藝術珍品。 白帝城自古為名勝之地,唐宋以來,歷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蘇武、陸游、范成大等都曾到此遊覽題詠。留下許多珍貴墨跡。杜甫更在白帝城後草堂河邊建有“草堂”,居兩年之久。寫詩四百多首,是杜甫創作的黃金時代,名篇《秋興八首》、《古柏行》即寫於此時。所以白帝城又有“詩城”的美譽。

李白的那首千古絕唱,婦孺皆知的七絕《早發白帝城》。到此讓我們大家一起吟誦:“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重慶旅遊名景導遊詞 篇5

遊客朋友們,你們現在所看到的就是重慶湖廣會館了,它位於重慶渝中區東水門正街4號,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擴建。會館佔地面積8561平方米,現有廣東會館、江南會館、兩湖會館、江西會館及四個戲樓,包括廣東公所、齊安公所。會館建築浮雕鏤雕十分精湛、栩栩如生,其題材主要為西遊記、西廂記、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圖案,還有龍鳳等各種動物圖案及各種奇花異草等植物圖案。整個古建築群雕欄畫棟,雕刻精美,是我國明清時期南方建築藝術的代表,也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東水門一帶,按照風水學說,河道彎曲的內側是“吉地”,外側是“凶地”。東水門一帶恰好是朱雀翔舞之地,風水很好,會館就選址於此。

現在就請大家邊參觀邊聽我的講解,請往這邊走,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銳減,當時的執政者就將湖廣百姓遷往四川,形成了中國歷史上長達百年的“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一批湖廣會館也就應運而生。祖上或許正是那時隨移民來到重慶,所以來到湖廣會館就覺格外的親切相熟了。譬如現在我們所說的“崽兒”、“抄手”“啷個”等鄉土方言,都是源於湖廣方言。湖廣填四川前的宋代川音,現在已經無法聽見了。當年的湖廣會館是重慶“八大會館一公所”中最繁華的一個。會館的領導一般叫“當家的”,管事的是“二當家”,為人往往八面玲瓏,會館經營得異常紅火。

請大家看,湖廣會館的圍牆樣式,是明清時期常見的黃色封火牆,以直線構圖而呈階梯狀疊落,又稱‘碼頭牆’,是典型的江南建築風格。這樣的設計,使整個湖廣會館呈“L”形,從山坡上直衝而下,圍牆聯綿不斷,造成異常震撼的視覺衝擊。湖廣會館的封火牆也是很具建築特色的。它對建築的層數、高差、進退等問題,都能起到很好的過渡作用,使單調的懸山頂人字屋面變得錯落有致,曲折流暢。湖廣會館的封火牆除了連續不斷的特點外,其造型與地形的結合也很有特色。齊安公所的封火牆造型是最獨特的。封火牆形式繁多,主要有梯形、曲線形(拉弓牆)、人字形,一字形。齊安公所的封火牆正是曲線形的拉弓牆,呈圓弧形,配以牆體結構的連續,因此視覺上很像翱翔著的巨龍的背脊,龍脊依山勢而下,自然氣勢非凡。北方的封火牆是直線的,講究中規中矩,莊重但缺乏靈氣;而南式封火牆如浙江保留的封火牆,都還能體味出靈動的趣味。湖廣會館的封火牆就是屬於南式。

重慶旅遊名景導遊詞 篇6

金刀峽位於重慶直轄市北碚區華鎣山西南麓,海拔880米,距重慶市中心九十公里,系首批“國家AAA級旅遊區”。金刀峽是一處新近發現的保持著原始古老神奇的峽谷自然風景區,約上億年的峽谷幽壑景觀為主,以岩溶地貌為輔,兼有大量的地質上稱壺穴碧玉串珠的深潭絕景。

金刀峽地勢雄偉,以峽著險,以林見秀,以巖稱奇,以水顯幽。金刀峽長約9公里,分上下兩段,上段由於喀斯特地質作用。地面切過強烈,金刀神功般形成了獨特的峽谷幽壑,石壁如削,兩山岈合,垂直高度超過百米,上有古藤倒掛,下有潺潺流水,下段由於流水侵蝕的作用,有洞穴群提高潭檀相連,飛泉瀑布層層疊疊,古鐘乳、石筍、石柱更是千姿百態,堪稱全國最長的峽谷十里仿古棧道,讓人驚歎不已,憑棧探幽,將感悟那蘊藏於大自然山水的天地靈氣,已開發的七公里風景線以雄、險、奇、幽著稱。集瀑、泉、洞、峽於一體,主要景點有藏刀洞、中峽天然浴場、懸天飛瀑、神鷹峽、彌樂佛等四十多個景點可供遊客探險,攀登和水上游樂,是人們度假避暑、踏青、迴歸自然的旅遊佳境。被遊客譽為“夢中的香格里拉”、“中國第一險峽”.

重慶旅遊名景導遊詞 篇7

各位朋友,我們今天參觀舉世文明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既我們通常簡稱的“三峽大壩”。三峽大壩位於長江三峽西陵峽中段,湖北省宜昌市境內的三鬥坪。

古往今來,地球上發生頻率最高,危害最大的自然災害莫過於洪水。人類與洪水抗掙的歷史久遠,並在抗掙中催生了人類的早期文明。華夏民族尤重治水,且在治水中表現了無與倫比的膽量和智慧。治水者名垂千古,水利工程福澤萬代,古代大禹和李冰父子及古都江堰工程就是很好的例證。

世界第三長河長江,源於世界屋脊,上經“天府之國”,中貫“魚米之鄉”,下串“人間天堂”,給兩岸以灌溉之利和舟楫之便。然而,它一旦暴怒,便為浩劫,沃野成為澤國,民眾或為魚鱉,是中華民族一大心腹之患。尤其在險段荊江,每至汛期,千餘萬人頭枕懸河,夜不成寐。所以,解決長江中下游地區,特別昌荊江河段的防洪問題是興建三峽工程的首要出發點。

1942年4月3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七屆五次會議(即七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通過了《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自此,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進入具體實施階段。1994年12月14日,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李鵬向全世界正式宣佈三峽工程開工。

三峽大壩為鋼筋混凝土重力壩,全長2335米,壩頂高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總庫容393億立方米,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相當於4個分洪區的庫容。電站裝機26臺,單機熱量70萬千瓦,總容量1820萬千瓦,年均發電量847億千瓦時。電廠一年上交的利稅可以建一座葛洲壩樞紐工程。大壩通航建築物年單向一級垂直升船機可快速通過3000噸級客貨輪。

三峽大壩建成後形成的三峽水庫將淹沒陸地面積632平方公里,範圍涉及湖北的四個縣,重慶市的16個縣市區,共計20個縣(市、區)。須遷移的總人口將達113、18萬人,稱為“百萬大移民”,任務十分繁重。 長江三峽工程採用“一級開發、一次建成、分期蓄水、連續移民”的方案。主體工程總工期17年,分3個階段進行,一期工程5年,二期工程和三期工程均為6年。1997年實現大江截流,20__年啟用永久通航建築物和首批機組發電,20__年工程竣工

大家或許會問:如此巨集偉的工程需要多資金投入呢?這麼多錢又是如何去籌集呢? 1993年7月,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批准的樞紐工程概算為500、9億元(按1993年5月末價格水平),庫區移民安置概算400億元,兩項合計,三峽工程按1993年5月末水平的靜態投資總額為900、9億元。

籌集這些資金有以下主要途徑:

一、三峽工程建設基金。全國除西藏自治區、貧困地區農業排灌用電外,每度電徵收釐錢;從1996年起,直接受益地區和經濟發達地區每度電加徵到7釐錢,其餘地區仍徵收4釐。由此看來,我們每個人都對三峽工程建設作出了貢獻。

二、葛洲壩水電站利潤,在每度電上網價格4、2分的基礎上,從1993年起每度電提升1分,到1996年提高到8、2分後不再提高。

三、三峽水電站利潤,20__年首批機組發電所得到的利潤。此外,還需要從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國外商業借貸、發行債券、用賣方出口信貸等方式籌集資金。

那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究竟有哪些好處呢?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防洪。前面已講過,防洪是興建三峽工程的首要出發點。三峽工程正常蓄水位175米,有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防洪效率十分顯著,可使荊江河段防洪標準從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若配合運用荊江分洪工程和其他分、蓄洪區,可將防洪標準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上可消除洪澇災害的影響。調查資料顯示,三峽工程平均每年的直接經濟效益為25億元。若遇1870年那樣的特大洪水時,經三峽工程調節可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為:可減少農村淹沒損失510億元,減少城鎮淹沒損失240億元,減少江漢油田淹沒損失9億元,以上各項合計達769億元。此外還可避免大堤、垸堤潰決而造成的大量人口傷亡;避免洪水對武漢市的嚴重威脅,避免京廣、漢丹等鐵路幹縣中斷或不能正常執行;避免災區疾病流行,傳染病蔓延;避免洪災帶來的饑荒、救災、災民安置等一系列社會問題,這些效益是很難用經濟指標來具體表示的。

二、發電。“長江滾滾向東流,流的都是煤和油”。流經長江三峽的江水,如不加以利用,就相當於每年有5000萬噸原煤或2500萬噸原油白白流入了大海。三峽水電站建成後,無論是裝機容量還是年平均發電量,在一定時期內都將是世界上第一大水電站。其裝機總容量達1820萬千瓦,平均年發電量達到847億度,相當於我國1992年全年發電量的七分之一,每年信電收入達181億元,除在幾年時間內還清貸款本息外,還可成為國家繳納利稅的大戶。

三、巨大的環境效益。與燃煤發電相比,每年可少排放1億噸氮氧化合物,以及大量灰塵、廢渣,將減輕環境汙染和因有害氣體的排放而引起的酸雨等危害。同時,三峽工程還可以使長江中下游枯水季節的流量顯著增大,有利於珍稀動物白鰭豚和其他魚類安全越冬,減免因水淺而發生的意外死亡事故,還有利於減少長江口鹽水上溯長度和入侵時間。有此可見,三峽工程的環境效益是巨大的。

重慶旅遊名景導遊詞 篇8

三遊洞,位於宜昌西北的南津關西陵山上。它背靠長江三峽的西陵峽口,面臨下牢溪,洞奇景異,山水秀麗。風景區內主要有三遊洞、至喜亭、楚塞樓、陸游泉、張飛擂鼓臺等。

三遊洞生於絕壁之上,地勢險峻,有棧道可達。其形如覆蓬,冬暖夏涼,洞室開闊,約深30米、寬20米、高10米。洞中橫排3根鐘乳石柱。洞內列有歷代碑刻,洞外崖壁上刻滿歷代遊客的詩文。洞頂之懸石,擊之有聲,名為“天鍾”;地面之凸石,跺之有聲,取名“地鼓”,故有“天鍾地鼓”之說。

三遊洞得名於唐代三個大文豪。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20xx年),大詩人白居易由江州改任忠州刺史赴任途中,與其弟白行簡途經夷陵(宜昌古稱),在此遇到大詩人元稹。三人結伴到西陵山一遊。發現這個“天生一洞”。三位詩人各賦詩一首,並由白居易“序而記之”。因此洞由他們三人始遊,故得名“三遊洞”。137年後北宋年間,又有三位文豪蘇洵、蘇軾和蘇轍父子同遊此洞。同樣蘇氏父子也各題詩一首,留於洞壁。白氏兄弟與元稹之行,稱為“前三遊”;蘇氏父子之行,稱為“後三遊”。

在三遊洞旁的崖壁還刻有抗戰時期的愛國名將馮玉祥題寫的“是誰殺害了我們的父母兄弟”十二個大。

出洞沿崖壁上的棧道攀向山頂,在棧道的盡頭便是漂亮的三層亭子—“至喜亭”。至喜亭,始建於宋代,因為小船在三峽中歷經千難萬險,出峽到達宜昌,至此江寬闊已無險而喜,故得名於“至喜亭”。宋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宋代文豪歐陽修貶任夷陵縣令,上任為此亭寫了《峽州至喜亭記》。

離開至喜亭,攀至山頂就是楚塞樓。楚塞樓也是一座重修的古建築,樓高三層。在一樓大廳可以欣賞到古樂器—編鐘奏出的音樂。登至三樓,峽口風景盡收眼底。

下了楚塞樓往南就是一尊塑像立於江邊一巨型石臺上,這就是“張飛擂鼓臺”。據《三國志·蜀書》記載,建安十五年(公元220xx年),劉備任命張飛為宜都太守。張飛任命期間在此擂鼓練兵,因此而得名。

在山北,沿石階而下,到了山腰,便可見到“陸游泉”了,陸游泉是一方型小石潭。潭邊崖壁石縫間,一股清泉涓涓入潭,潭水清澈。因南宋詩人陸游來三遊洞在此取水煮茶,飲後味極美,乃題詩於潭邊岩石上,而得名“陸游泉”。

重慶旅遊名景導遊詞 篇9

遊客朋友們,你們現在所看到的就是重慶湖廣會館了,它位於重慶渝中區東水門正街4號,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擴建。會館佔地面積8561平方米,現有廣東會館、江南會館、兩湖會館、江西會館及四個戲樓,包括廣東公所、齊安公所。會館建築浮雕鏤雕十分精湛、栩栩如生,其題材主要為西遊記、西廂記、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圖案,還有龍鳳等各種動物圖案及各種奇花異草等植物圖案。整個古建築群雕欄畫棟,雕刻精美,是我國明清時期南方建築藝術的代表,也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東水門一帶,按照風水學說,河道彎曲的內側是“吉地”,外側是“凶地”。東水門一帶恰好是朱雀翔舞之地,風水很好,會館就選址於此。

現在就請大家邊參觀邊聽我的講解,請往這邊走,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銳減,當時的執政者就將湖廣百姓遷往四川,形成了中國歷史上長達百年的“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一批湖廣會館也就應運而生。祖上或許正是那時隨移民來到重慶,所以來到湖廣會館就覺格外的親切相熟了。譬如現在我們所說的“崽兒”、“抄手”“啷個”等鄉土方言,都是源於湖廣方言。湖廣填四川前的宋代川音,現在已經無法聽見了。當年的湖廣會館是重慶“八大會館一公所”中最繁華的一個。會館的領導一般叫“當家的”,管事的是“二當家”,為人往往八面玲瓏,會館經營得異常紅火。

請大家看,湖廣會館的圍牆樣式,是明清時期常見的黃色封火牆,以直線構圖而呈階梯狀疊落,又稱‘碼頭牆’,是典型的江南建築風格。這樣的設計,使整個湖廣會館呈“l”形,從山坡上直衝而下,圍牆聯綿不斷,造成異常震撼的視覺衝擊。湖廣會館的封火牆也是很具建築特色的。它對建築的層數、高差、進退等問題,都能起到很好的過渡作用,使單調的懸山頂人字屋面變得錯落有致,曲折流暢。湖廣會館的封火牆除了連續不斷的特點外,其造型與地形的結合也很有特色。齊安公所的封火牆造型是最獨特的。封火牆形式繁多,主要有梯形、曲線形(拉弓牆)、人字形,一字形。齊安公所的封火牆正是曲線形的拉弓牆,呈圓弧形,配以牆體結構的連續,因此視覺上很像翱翔著的巨龍的背脊,龍脊依山勢而下,自然氣勢非凡。北方的封火牆是直線的,講究中規中矩,莊重但缺乏靈氣;而南式封火牆如浙江保留的封火牆,都還能體味出靈動的趣味。湖廣會館的封火牆就是屬於南式。

無論是四川還是北京抑或重慶,但有湖廣會館就有禹王廟或禹王殿。320xx年前的湖廣會館在每年正月十四都要舉辦禹王廟會,祭奠禹王,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傳說大禹治水,就曾經居住重慶,連兒子生在重慶也沒有回家看看。所以現在重慶南岸還有個地方叫彈子石,意為誕子。禹王宮是由早期移民中的湖南、湖北富商、鄉紳捐資興建,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四(1759年)。禹王宮原是傳統的黑青瓦。從清順治年間早期湖廣移民入川時就開始修建,後雖經嘉慶、道光和光緒時候三次重修、擴建,青瓦的風格都保持了最初的樣子。1734年發行的清代建築手冊《工程做法則例》明確規定:黃色是帝王之色,京城皇宮就用黃色琉璃瓦;綠色是士大夫的顏色,一般百姓不能使用。黑色屬水,水能克火,所以中國民間絕大部分建築的瓦都是黑青色。山西晉商儘管富甲天下,其深宅大院也只能用黑瓦。禹王宮的黑青瓦正是如此。

重慶湖廣會館不同於北京湖廣會館那種建築空間寬大,氣勢巨集大的特點,卻更多繼承了徽式建築的結構特點。在園林造景上多采用江南南式園林的手法。固而會館院落之間反覆出現高大的封火牆把空間分割成若干小院落,每個小院落間有小門連線,空間上並不斷絕。這使每個院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功能與對應的風景,假山花草、小橋流水、圍廊雕畫,都是特有的風貌,完整空間內又包含著獨特性,這正江南園林的特點和徽式建築的結構特點的結合。同時,我們也可以看見重慶地域建築特色。整座會館依山勢而建,建築高差有別,錯落有置,梯步蜿蜒,各院落中設有天井涼臺。這都是傳統徽式建築結構沒有的特點。重慶湖廣會館的建築特色的確與眾不同。

湖廣會館曾經承載了重慶往昔的一段輝煌,而今天的湖廣會館將繼續承載新重慶的另一段輝煌。

重慶旅遊名景導遊詞 篇10

沿著棧道走,一路上,領略了驚魂臺的壯觀與威武,欣賞了千姿百態賞心悅目的觀佛路,滿懷期待,踏進藏刀洞洞口,去領略大自然的傑作。進洞不久,我便欣賞到許多賞心悅目的鐘乳石,它們溼潤清新,有的像玉柱從頂垂直到地,有的像雨雲倒懸空中,有的像白浪滔滔,波湧連天,真是氣象萬千,蔚為奇觀。在這眾石之中,最奪人眼球的,也莫過於那塊十分鋒利的鐘乳石了。此時,我不禁感嘆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能與切割後那耀眼的鑽石相媲美,並略勝一籌。

這鐘乳石形狀恰似一柄刀鞘刺入峽壁,這便是許多遊客因此慕名而來的原因之一,這塊與眾不同的鐘乳石在我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幾千年的流水,無聲地打造出這樣驚人的美景。我雙手撫摩著溼漉漉的峭壁,冷冰冰的。水從我指尖輕輕地流過,幾千年的光陰彷彿就這樣從我手指中溜過去了,環顧四周,只見有人和我一樣如痴如醉,閉上雙眼,感受著穿越時光的隧道的激情,體驗大自然帶來的無限樂趣。

我們愉悅地走在林間小路上,做著深呼吸,感悟著那蘊藏於大自然山水間的天地靈氣。此時,我被眼前呈現出的這一幅美輪美奐的畫卷所吸引,一條小河靜靜的鋪展在綠蔭之間,我迫不及待的坐上小船。船伕輕輕地划動著雙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形態各異的水紋。剎那間,我突然悟到,水是金刀峽的靈魂。不管是年代悠久的千年古樹,或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峽谷地縫,還是光滑的石壁,深潭幽洞,沒有水,便失去了它的一份獨特的魅力。懷著對溪水的熱愛與讚美,我用指尖輕輕撫摸著溪水,這是,清澈見底的溪水好似散發出一種巨大的吸引力,讓我深深為此著迷,我情不自禁地幻想著,自己變成一顆輕盈透亮的小水珠,縱身躍入溪中,與溪水融為一體。

我們悠閒自在地在靜謐的林間小道里流淌,潺潺娓唱這;我們火急火燎地穿梭於曲折而窄小的岩石細縫之中,急轉彎時右岸如鼓咚響‘我們順著瀑布飛流直下,雷聲如雷貫耳,當水珠落入深潭之中時,水上又飄起一層薄薄的水霧,就像一群挽著輕紗的仙女們正翩翩起舞….我們是金刀峽的音符,一直地律動著,演奏出一首又一首的靈魂樂章。當船頭親吻碼頭時,我被鳥鳴的奏樂喚回了現實之中,但我仍沉醉著,如痴如醉地編織著那水珠夢。

回味剛才如在畫中游的無限美好,雖無三峽的氣宇軒昂,或碧海的廣闊無垠的碧海 ,可金刀峽卻有它自己的精緻與魅力,回頭再看一眼那已被崇山遮掩的金刀峽,心中滿是不捨。

重慶旅遊名景導遊詞 篇11

各位嘉賓,您現在看到的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內河船閘—三峽工程雙線五級連續梯級船閘,雙線五級連續梯級船閘是三峽工程的主要通航建築物,也是三峽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整個工程創造出了多項世界之最——其中水位落差和航運效益就都屬世界之最!(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巨大平臺就是船閘園區,位於五級船閘的第二級閘室,這裡是船閘中視野最好的一級平臺,在這裡您可以將船閘的上下風光盡收眼底。園區內綠草成茵,三峽建設者用細霧綿綿的雨林和滿目綠色在這座人造的山體上為您在炎炎烈日營造出一個清涼世界。)

(進入園區)雙線五級船閘,所謂“雙線”,即大家看到的兩個凹槽,是兩條單行航道,類似公路交通中的單行道。右手邊為上行船的航道,左手邊為下行船的航道,永久船閘啟用後,各類船隻在這兒便可上通下達,互不干擾,井然有序地過閘;由於船閘上下游水位落差高達113米(上游水位海拔高度為175米,下游葛洲壩庫區水位海拔高度為62米,),相當於一座三十多層高的大樓,我們不可能修建這麼大的一個閘室,因為水壓太大容易使閘門變形,所以我們就修建了5個階梯式的船閘,也就是所謂的“五級”,類似人們經常爬的樓梯。

雙線五級連續梯級船閘是由閘室、閘首、輸水系統、上下游引航道、導航牆、拴船樁等部分組成。該工程是於1994年4月動工的,擔負這項工程的施工單位是武警水電部隊的官兵們,他們花了幾年時間削平了18座山頭,劈出了“長江第四峽”,這項工程的土石方開挖量達到了4356萬立方米,是整個三峽工程中土石開挖量最多的一項工程了,如果把它壘成一座一米見方的石牆,就相當於做了8座萬里長城,可以說咱們中華民族愚公移山的精神在這裡得到了充分體現。

整個船閘的全長是1600多米,寬約300米,開挖最深達到176米,好像是在花崗岩的山體中鑿出了一條人工運河,在這條運河上一共安裝有24道人字閘門,每扇閘門的高38米,寬20米,面積超過了一個籃球場,重量達到了804噸,無論是從體積還是從重量上講都是天下第一門!如果說要把這扇門運走的話,大概需要12輛載重量為70噸的重型卡車才行。閘門是船閘執行中的關鍵部位,它在安裝過程中要做到“精”、“平”、“靈”才能保證船隻在過船閘時的安全,由於閘門要在30多米的深水中執行,在關閉時就要做到滴水不漏,這對閘門的安裝精度要求極高。每扇閘門在安裝後都要進行測量,到最後閘門的垂直誤差不能超過2毫米,這樣就做到了“精”。那麼怎樣才能使表面積達到1568平方米的閘門不變形呢?我們在閘門的背面安裝有12根十字交叉的鋼拉桿,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增強門體強度和調整鋼門形狀。想要使這扇“大門”的開關做到靈活自如,這就要通過液壓啟閉機來完成,船閘開關閘門時所需啟閉機的技術規模在世界內河船閘中是最大的,液壓啟閉機的推拉桿就像兩隻大手平穩的推拉著兩扇大門平穩執行。

船閘閘室的有效尺寸為280米長,34米寬,坎上最小水深為5米,一次可以通過萬噸級船隊。船閘年設計單向通航能力為5000萬噸。船閘上有通航水位為145米至175米;下游通航水位為62米至73.8米,最大通航流量56700立方米每秒。船舶單向通過一次需要3個小時。

那麼船隻是怎樣過船閘的呢?主要是利用水漲船高原理,以船隻過上行線為例,首先船隻經過通航的專用航道----引航道,然後駛進閘室,等到上下游的閘門都關閉後,再通過輸水隧道和廊道(山體中開挖的洞叫隧道、混凌土中澆注的叫廊道)均勻的向閘室內輸水,當閘室裡的水和上一級閘室等高時,再把上游閘門開啟,讓船隻進入上一級閘室,利用同樣的原理船隻便可依次過完五個閘室。

那閘室裡的水是從那裡來的呢?原來在兩邊閘牆後的花崗岩山體中,挖掘了巨大的輸水系統,主隧洞內足以並列過兩臺卡車,江水從上游進水口的4條引水管道進入輸水隧洞中 ,每個閘室裝有4個主閥門,它主要來控制閘首上游水位的上升和下降,這個被稱為地下迷宮的輸水系統既複雜又巧妙,它能在12分鐘內將26萬立方米的水由上游閘室充進下游閘室,而且從水面上看不到一點水波,因為在頂部的出水口裝有消能蓋板,它可以改變水的流向以及減緩水的速度和壓力,這樣使我們坐在船上時就感覺不到水的頂衝了,簡單一點說就是把一個很粗的水管裡輸出來的水,分成若干個細管輸出來,這樣就可以減少水的能量,同時為了固定船隻在閘室裡的位置,在閘室裡設計了浮式系船柱,它可以和船隻同步上升和下降,所以我們乘坐的船隻就能穩穩當當的過閘了。

過完整個船閘的時間大概需要兩到三個小時,有的客人也許覺得這麼多的時間都浪費在這裡,那以後到重慶的時間是不是要更長呢?其實在三峽大壩建成以後,回水將淹沒上游所有的險灘和單行線,極大地改善川江航道650多公里,將整個航道平均擴寬到1100米,使今後宜昌至重慶總航程節約5—6個小時,船運成本可降低35%--37%,並且宜昌以下江段在枯水季節時的水位也可通過水庫調節得到改善,使萬噸級船隊可以全年從武漢市直達重慶市。所以說三峽工程是世界上船運效益最為顯著的水利樞紐工程,對發展和繁榮長江兩岸至沿海地區的經濟起著如虎添翼的作用,使長江成為一條名符其實的“黃金水道”。當然,在船隻過閘的這3個小時中,您也可以在上游下船,乘坐我們漂亮的遊覽車,暢遊三峽大壩的各個園區,一覽高峽平湖的壯麗景觀,全面瞭解三峽工程的壯觀,等到遊覽結束,您的遊船也正好過完閘抵達大壩下游碼頭,您可再次登上游船繼續前行,觀景行路兩不誤,在繁忙的行程中領略新三峽的無窮魅力,豈不美哉!

重慶旅遊名景導遊詞 篇12

重慶湖廣會館位於重慶渝中區東水門正街4號,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擴建。會館佔地面積8561平方米,有廣東會館、江南會館、兩湖會館、江西會館及四個戲樓,包括廣東公所、齊安公所。會館建築浮雕鏤雕十分精湛、栩栩如生,其題材主要為西遊記、西廂記、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圖案,還有龍鳳等各種動物圖案及各種奇花異草等植物圖案。

整個古建築群雕欄畫棟,雕刻精美,是中國明清時期南方建築藝術的代表,也是中國現存規模*大的古會館建築群。東水門一帶,按照風水學說,河道彎曲的內側是“吉地”,外側是“凶地”。東水門一帶恰好是朱雀翔舞之地,風水很好,會館就選址於此。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銳減,當時的執政者就將湖廣百姓遷往四川,形成了中國歷史上長達百年的“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一批湖廣會館也就應運而生。

這兩大公所*有看頭的就是它的戲樓。會館是因為有了戲樓,才有了紛紜的精彩。要解讀湖廣會館的精緻,自然也離不開戲樓。齊安公所的戲樓有所改進,進深更大,專供貴賓的看廳在戲樓的對面而不是兩廂;樂樓比禹王宮的大得多,額枋雕刻的內容以從鬼怪故事變為二十四孝圖、《三國演義》、《封神演義》、《魚樵圖》等,每個故事旁邊都刻有寓意福氣的蝙蝠、花草、瑞獸等。而廣東公所的戲樓是四座戲樓中儲存*好,*氣派精緻的。重慶戲曲在這一時期也是發展較快的。無論官商公子、富家小姐,還是袍哥大爺、青樓名媛,三教九流,每到下午戌時,看客暴滿,人聲鼎沸。這一時期也是京劇、黃梅戲、梆子、崑曲等許多劇種與川劇發展結合比較快的一個時期。重慶的戲曲得到很大發展。

重慶旅遊名景導遊詞 篇13

華巖寺位於重慶市九龍坡區華巖鄉大老山,因寺南側有一華巖洞而得名。該寺始建年代無史可考。華巖寺巖高百丈,形狀像笏,寺內外松竹修茂,十分幽邃,有天池夜月、萬嶺松濤等八景;華巖寺分大寺、小寺。大寺殿堂建築系傳統庭園式磚木結構建築群;分為前、中、後三殿堂,即大雄寶殿、聖可祖師堂和觀音堂;寺左側為接引殿;大雄寶殿內的十六尊者木浮雕,為各寺院所少見,寺內還珍藏有印度玉佛及銅、玉、石、木、泥雕像多尊及大金塔模型等;小寺即華巖洞,與大寺隔湖相望,為華巖寺之祖廟,甚為壯觀。

重慶華巖寺,位於重慶市西南郊九龍坡區華巖寺風景區,距市中區23公里。華巖寺依山傍水,雄偉壯觀,全寺由大老山(待漏山)的華巖洞、接引殿和華巖寺建築群三部份組成;環寺又有:天池夜月、曲水流霞、帕嶺松濤、遠梵霄鍾、疏林夜雨、雙峰聳翠、古洞魚聲、寒巖噴雪等八景,崗巒起伏,群山如蓮,被譽為巴山靈境,川東第一名剎,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重慶華巖寺,自明之聖可祖師始,常掩千日禪關,錘鍊學人無數,繼之本寺先哲覺初大師,創辦華巖佛教國小、川東佛教聯合中學、華巖佛學院等,此為完具中國佛教教育體系第一人。故而"解行相資,學修並進",傳為華巖家風。今心月大師率徒眾苦心經營,再現空前叢林風範,弘法利生,不遺餘力。該寺現為重慶佛學院、佛學函授部所在地。

重慶旅遊名景導遊詞 篇14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重慶人,對於重慶人來說,小面並不陌生,下面我就講講小面裡的大名堂。

紅油海椒、蔥花芽菜、味精醬油、蒜水薑末、豬油芝麻醬.......十多種佐料打進碗裡,外加半瓢熬得雪白的骨頭湯,麵條起鍋前,燙幾匹萵筍葉子或豌豆尖,熱乎乎一碗捧手上,用筷子挑轉挑轉,那熟悉的香味伴著熱氣直逼你喉嚨......這就是重慶小面的基本節奏。

徒步8萬公里、第一個用腳丈量完祖國山水的江蘇探險家陳亮法曾對記說,“這樣好吃的小面,只有重慶才有。”

事實上,當火鍋、美女、夜景成為重慶的三大名片愈加燦爛之際,重慶人須臾難離的小面卻像寒幫小媳婦那樣躲進背街小巷裡,它無意與名媛們鬥妍,卻讓成千上萬的男人與女人吃得酣暢淋漓,以至美食家趙建濃說,只有火鍋和小面,才是真正的重慶美食。

而由重慶出發遠行的遊子們,無論他在天之南海之北,抑或異國他鄉,故鄉的小面在他心中始終佔有一席之地,“這是重慶人點餐的口訣,:老闆,下三兩,幹溜、提黃、少青!”

小面作為重慶人早餐的主打,你從少年到青年再到壯年,沒吃三千碗至少也吃了三百碗,它伴隨著你成長,不但讓你的腸胃舒服巴實,更猶如一種符號,深入到你的骨髓,讓你欲罷不能、無法捨棄,你要麼每天、要麼隔三差五就得去吃上一碗,你不認為這裡面有多少文人們說的“化”,你只知道吃了心頭才舒服,於是,你便有了“小面情結”

在一個以米飯為主食的南方城市,絕大多數重慶人唯一認可的麵食只有小面,這確實讓人奇怪,恰如卡爾維諾所說,“飲食,會改變一個人對城市的記憶。”

在重慶,很多人的一天就是從一碗小面開始的。不管天氣炎熱或寒冷,每天早上整一碗麵條,感覺一天完美的生活才算真正開始!重慶人離不開小面,因為它的麻辣爽口,口感勁道,成為了重慶廣大面娃的熱捧。

“去年央視《舌尖上的中國》只提到過重慶的火鍋。”在曾磊看來,對本地人來說,小面更加讓人慾罷不能。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小麵館,為什麼不拍一部關於重慶小面的紀錄片呢?

重慶小面博大精深,看似簡簡單單的十幾種作料的混合體,沒想到就僅“油辣子”這一種作料都是需要很大的功夫才能製作完成。

除了基本的調料,重慶人吃小面講究又麻又辣。麻味靠的是花椒末,而油辣子選材更為考究。長一兩寸、氣味微嗆、香而微辣、色澤鮮紅的幹辣椒是首選。

重慶小面看似小,其實是一個很大的產業,據他推算,重慶主城區有600萬人,如果其中5%的人每天吃一碗麵,那就有30萬碗,以每碗2兩(2元計),一天就是60萬元,一年下來,光買小面少說也有2個億,何況現在的小面已經漲到了5元2兩了。

重慶小面已經在我們腦海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為重慶人的我,可以用兩個字形容,巴適。

重慶旅遊名景導遊詞 篇15

重慶枇杷山公園位於渝中區,海拔345米,為重慶舊城區最高點。其山名來歷,一說早年該山多枇杷樹,故名;二說其山形似琵琶,遂諧音“枇杷”;三說相傳從前山上住過一位美麗的姑娘,每夜彈著琵琶召喚她在南岸的愛人,音樂極其美妙,後人懷念之傳為山名。

枇杷山公園內山路蜿蜒、竹木成蔭、花草繁茂、空氣清新,為都市中一片綠洲。登臨其最高點紅星亭,可縱覽市區風光,更是觀山城夜景的好去處。

紅星亭東長廊處,是抗戰時期抵禦日機轟炸重慶的高炮陣地遺址。站立枇把山公園紅星亭,條條長街盡收眼底,南臨長江,北面嘉陵江。雖然渝中區三面環水,僅一面靠陸地,但有彩虹飛架南北,使隔江相阻的南岸區、江北區天塹變通途。

重慶枇杷山公園裡還有一副對聯,高度集中地描述了山城的英雄歷史。聯文如下:

枇杷山頭,聽兩江流水唱不盡古今豪情:蔓子悲歌,玉珍遺恨,鄒容亮節,闇公壯志;更高吟一曲沁園春,響徹環宇。

紅星亭畔,看萬家燈火交映出南北風光:龍門皓月,海棠煙雨,鵝嶺秀色,嘉陵夕照;還聯綴千串夜明珠,輝耀星空。

上聯連用了五個歷史典故。

“蔓子悲歌”講的是東周故事。巴國危急,蔓子將軍到楚國搬來救兵,解除了巴國的危難。楚王要巴國割讓三城謝恩。蔓子說:“要城不行,把我的頭拿去作謝吧。”於是揮劍自刎。楚王見了人頭,嘆惜說:“假如我能得到巴蔓子這樣的將才,拿城何為?”以上卿禮儀埋葬了蔓子的頭。巴國也以上卿禮儀厚葬其身。

“玉珍遺恨”說的是1357年,農民起義領袖明玉珍,率領紅巾軍攻入重慶,以此為根據地,建立了夏國。到1366年,正圖大舉,可惜病逝。

“鄒容亮節”——鄒容,重慶巴縣人,是一位才華橫溢、敢想敢為的革命青年。18歲撰寫的《革命軍》,震動全國。為推翻腐敗無能的清政府作了有力的宣傳和鼓動,不幸被清政府勾結英租界巡捕房逮捕,犧牲前,堅貞不屈,年僅20歲,被國人譽為革命馬前卒,後被孫中山追封為大將軍。

“闇公壯志”——楊闇公,早期的中共四川省委書記。他於1920_年“三·三一”大慘案中,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在臨刑時,作悲壯演說,壯志凌雲,氣貫長虹。

“沁園春”說的是1945年,毛澤東不顧個人安危,從延安飛到重慶,與蔣介石進行和平談判,在紅巖村書寫了舉世聞名的《沁園春·雪》一詞。

重慶旅遊名景導遊詞 篇16

金刀峽自然風景區位於重慶直轄市北碚區華鎣山西南麓。海拔825米,距重慶市中心九十公里。是一處新進發現的保持著原始風貌的神奇峽谷。以上億年的峽谷幽壑景觀為主;以岩溶景觀為輔;兼有大量地質上稱作壺穴的碧玉串珠的深潭絕景。

金刀峽地勢雄偉,以峽著險、以林見秀、以巖稱奇、以水顯幽。金刀峽長約6.2公里,分上下兩段。上段由於喀斯特地質作用,地面切割強烈,金刀神工般形成了獨特的峽谷溝壑。石壁如削、兩山岈合,垂直高度超過百米。上有古藤倒掛、下有潺潺流水。下段由於流水侵蝕力的作用,有洞穴群生,潭潭相連,飛泉瀑布層層疊疊,石鐘乳、石筍、石柱更是千姿百態、變化萬千。堪稱全國之最的十里峽谷棧道,讓人驚讚不已。憑棧探幽,您將感悟那蘊藏於大自然山水之間的天地靈氣。被遊客譽為“中國第一險峽”,“金刀歸來不看 峽”。

傳說峽中有一把金刀,每當夜晚時分,金光閃閃照耀峽谷,金刀峽因此而得名。

元朝末年,華鎣山下有一壯士--張昆,其人勇武過人,好打抱不平,頗有俠士風範。

此人早年靠採薪伐木為生,時常出沒於華鶯山的深山老林之中。一日,張昆進山砍柴,迷失於一峽谷之中。當夜正值月圓,一輪滿月徐徐升起,柔柔的月光輕輕地瀉進峽中。張昆正陶醉於此情此景,只見峽中深處有一事物在月光映照之下發出金燦燦的光輝。張昆藝高膽大,見此異象,更是要探個究竟。走近一看,原來是一把插入峽壁岩石的金刀。張昆暗自思量:今日迷路於此,原來是同此刀有緣。遂上前拔刀,不想紋絲不動嵌在石縫中的金刀竟被輕輕抽出。張昆大喜:天賜金刀,定是將大任於我也!天明之後,張昆憑此刀披荊斬棘,終得以出峽。

自此,張昆胸懷大志,勤讀詩書,苦練武藝。時值元末,天下大亂,張昆加入一山賊組織,該組織專幹打家劫舍、殺人越貨的事情。張昆對此深為不滿,常表露於言語之中,而山大王朱五貪圖張昆所攜金刀,正欲藉機將之除去,將金刀佔為己有,不想山大王及其心腹技不如人,反被張昆所殺,眾嘍羅便推張昆為首領。張昆帶領眾山賊從此洗心革面,劫富濟貧,在華鎣山一帶威振一方。

時值明玉珍在重慶建夏反元,夏王明玉珍久慕張昆的勇名,便授以都尉之銜將壯志未籌的張昆招入帳下。張昆智勇雙全,加之吹毛斷髮的金刀在手更是如虎添翼,在戰陣之上躍馬揚刀,所向披靡,立下赫赫戰功,很快成為夏王戰下頭號猛將,被夏王賜與別號“張金刀”。當時,夏國初立,元將阿那赤屯重兵於涪洲,對重慶虎視眈眈,夏王為改變此被動局面,便先發制人,揮師東下,決心一戰定江山。兩軍在今涪陵藺市陷入膠著狀態,僅隔一橋相持,夏國軍勞師遠襲,相持日久,士氣日漸低靡,情況笈笈可危,夏王明玉珍愁白了頭。一日,張昆騎馬上高坡觀察敵情,見敵軍陣營之中皆是馬已上鞍,即將發動馬隊的衝擊,蒙古鐵騎素以來去如風,驟如山丘,散如秋雨,衝擊之時勢如破竹聞名天下。張昆見此危急狀況,立刻組織了三百勇士,俱是頭頂鐵盔,身披銅甲,手持狼牙棒,伏於橋頭兩側。只見元軍鐵騎呼嘯而來三百猛士突然湧出,在橋頭處,猛揮狼牙棒力劈馬腿,只見馬腿血肉橫飛橋頭,騎兵紛紛落馬,整齊的馬陣立時大亂,在橋頭互相踐踏,擁作一團。

張昆見勢,催動大隊人馬趁機掩殺,大獲全勝。斬獲敵軍首領阿那刺,並順勢攻陷了涪洲。此戰一舉穩定了夏國疆土,張昆功勳卓著,明玉珍取“安得猛士守四方”之意,封其為“安得猛士將軍”。自此,“張金刀”--張將軍的威名名揚海內,張昆家鄉的人們為紀念張將軍就把當年張昆得寶峽谷稱作了金刀峽。

神鷹沐浴 金刀峽上段入口處,右側峽巖雄屹突兀,如一巨大鷹嘴頭突入峽空,清澈泉水從鷹嘴灑淌而下,使峽口顯得特別蔭涼滋潤,森嚴壁壘,這就是金刀峽內第一勝景--神鷹峽。站在本道上,遠觀神鷹其鷹爪又幻化為一隻俯視清潭的小鷹頭,從它張開的嘴中流出晶瑩剔透的珠串。這一大一小兩個鷹嘴泉集於一身,使得神鷹峽更加神奇壯麗。

懸天飛瀑位天金刀峽上峽口右側日照壁,山崖崴峨,筆直衝天。一股銀白色的飛泉傍著雄偉的山勢從天而降,瀑高約150米,寬10米左右。瀑口左面有一方形石洞,何人何時何因鑿之無從考證。據當地一百歲老翁講,曾有一遠方老道在此修煉多年,後得道成仙,在某個久雨初晴的正午,駕一道彩虹而去。並說當年白蓮教亦在此活動。

乾旱時節,飛泉如銀絲鏈串飄灑於天地之間;涼風拂過,泉水隨風飄散,五光十色,如仙女散花一般,點點滴滴甚似好看;山雨過後,山洪入峽,泉如潮湧飛演直下,瀑布猛增達十餘丈,瀑聲震聲天動地,如百鼓齊鳴,其勢如虹,十分壯觀廳特。因此瀑布隨雨旱時節變化顯著所以人們又稱它為雙面飛瀑。

崖半有一橫穿日壁的天然便道,瀑聲如雷,震耳聾;水花飛油,空翠溼人衣;隔簾遙望,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遠硯飛瀑,氣勢磅礴,使人不禁想起李白的千古絕名:“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獅頭峽距神鷹峽不到200米就是金刀峽上段第二勝景獅頭峽。此處峽巖突峙,形成幽窄深澗,棧道下溪流時而潺潺娓唱,時而如鼓咚響,棧道隨峽崖急轉彎處右岸,一巨大岩石突入峽空獅頭下有一綠色深潭,潭水如玉翠般閃光。

此峽又蒼老的面容,猶如飽經滄桑的老人的臉,而其身上兩層光滑柔順的獅毛,又不可懷疑其獅王的身份。此峽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造就,在冥冥之中,與古埃及人工琢成的獅身人面遙相呼應。走進幹回谷,為何右有神鷹左有雄獅鎮守峽口呢?鎮守幹回谷的兩獸乃是兩神仙的坐騎,久居天庭二神仙多飲了幾杯瑤池美酒,昏昏大睡。於是兩獸便私入凡間,又為金刀峽美景所吸引,就留居此地,做了恩愛夫妻,過著男耕女織的幸福生活。不料兩神仙酒醒後發現坐騎不在身邊,便告知玉皇大帝,玉帝下旨召回天庭,兩獸不從,玉帝大恕,便派天兵前來捉拿。夫妻二人與天兵大戰千餘回合,王母為二人的深情所感動,便向玉帝求情,玉帝乃命二人永鎮幹回谷,保此地平安。

彌勒佛 位於金刀峽下段中部右側,憑棧觀佛,其袒胸露肚,笑容可掬,好象正在重複他的名言:“笑口常開、笑天下一切可笑之人,大肚難容、容天下一切難容之事。”逢陽光直射,則有一道七色彩虹橫跨佛身,此謂佛光顯現。佛經上講,若遇佛光,必有好運。

老君醉酒經過幽深曲折、串珠般的深潭,在下段區中部有一50餘米的石龕。壁龕上小下大,上淺下深,龕底可容納百餘人。從龕頂墜落而下的一幅銀簾,散珠濺玉,飄灑空際,好似天上的,醉倒了天上的神仙,這才有神仙坐騎私下凡間,享受人間天倫的故事。

景區內為峽谷地貌,四季涼爽。

重慶金刀峽的導遊詞3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北碚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金刀峽位於重慶直轄市北碚區華鎣山西南麓,海拔880米,距重慶市中心九十公里,系首批“國家AAA級旅遊區”。金刀峽是一處新近發現的保持著原始古老神奇的峽谷自然風景區,約上億年的峽谷幽壑景觀為主,以岩溶地貌為輔,兼有大量的地質上稱壺穴碧玉串珠的深潭絕景。

金刀峽地勢雄偉,以峽著險,以林見秀,以巖稱奇,以水顯幽。金刀峽長約9公里,分上下兩段,上段由於喀斯特地質作用。地面切過強烈,金刀神功般形成了獨特的峽谷幽壑,石壁如削,兩山岈合,垂直高度超過百米,上有古藤倒掛,下有潺潺流水,下段由於流水侵蝕的作用,有洞穴群提高潭檀相連,飛泉瀑布層層疊疊,古鐘乳、石筍、石柱更是千姿百態,堪稱全國最長的峽谷十里仿古棧道,讓人驚歎不已,憑棧探幽,將感悟那蘊藏於大自然山水的天地靈氣,已開發的七公里風景線以雄、險、奇、幽著稱。集瀑、泉、洞、峽於一體,主要景點有藏刀洞、中峽天然浴場、懸天飛瀑、神鷹峽、彌樂佛等四十多個景點可供遊客探險,攀登和水上游樂,是人們度假避暑、踏青、迴歸自然的旅遊佳境。被遊客譽為“夢中的香格里拉”、“中國第一險峽”.

進入金刀峽,你會發現這裡的風光奇異獨特,碗口粗的樹木在絕無泥土的巨石縫中挺拔偉岸,崢嶸的石巖與蔥鬱的林木有機的揉合在一起,幽靜的碧湖與竄急的溪流同譜水的樂章,各具形態的石鐘乳一簇簇斜掛巖壁――喀斯特地質特徵造成的原始風貌使這裡的一切具有極高的保護價值,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大大小小的泉水順著苔鮮爭相跳躍而下,在陽光的投射下褶轍生輝,讓你想起古人所云:“大珠小珠落玉盤”,人在峽中走,水在峽中飛,時隱時現的陽光,飛泉流瀑所濺起的水霧,奇形怪狀的石乳形成一片如夢如幻的世界,這浪漫之旅,讓你留戀往返,不已忍離去。

留戀於峽中的山水風情,你一定不捨得就此別過,那麼徒步探幽則讓你的遊興向著更高層次沿伸下去,在這清水綠水的懷抱中,沿著清清的溪流,去尋找你夢中最瑰麗的色彩。而且,在峽谷實行的谷底探幽――溪降活動已成為金刀峽最具特色的精品旅遊熱線。

這裡除了山奇水秀,更有民俗風情增添更多的人文品味。入夜,到風情寨小憩,觀民族歌舞,品風味燒烤,嘗香醇美酒,體驗“瘋狂一夜、回味一生”的感覺。

沿線有“川東第一牌坊”這美譽的灘口清代御賜節孝牌坊;“中國花木之鄉”靜觀的萬畝花圃;融“寺”、“塔”景為一體的宋代古剎塔坪寺;頗具“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韻的偏巖古鎮,構成了一道人文與自然交相輝映的靚麗風景.

重慶旅遊名景導遊詞 篇17

三峽是翟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位於重慶市、湖北省交界處,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關,全長193公里,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峽谷,被譽為山水畫廊,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位於重慶市內的有瞿塘峽和巫峽,西陵峽屬湖北省地域。翟塘峽為長江三峽第一峽,又稱夔峽。西起奉節白帝城、東至巫山縣大溪鎮,全長8公里,以雄偉壯麗著稱。長江南岸的白鹽山與北岸的赤甲山對峙,巖壁如斧劈刀削,恰似一扇屋門,緊鎖六江。江水在峽中咆嘯奔騰,旋渦四起,山雄水急,氣勢磅礴,令人歎為觀止。

峽內有鐵鎖關、古棧道、風箱峽、粉壁牆、孟良梯、倒吊和尚、鳳凰飲泉、犀牛望月、黃金洞、七道門洞等多處景點。巫峽為長江三峽第二峽。西起巫山縣人寧河口,東至湖北省巴東縣官渡口,峽長45公里。其特徵是峽長谷深,迂迴曲折,幽深秀麗,似一條美不勝收的山水畫廊。巫峽景區由“三臺八景十二峰”組成。三臺是“楚陽臺、授書檯、斬龍臺”,八景為“南陵春曉、夕陽返照、寧河晚渡、 青溪魚釣、澄潭秋月、秀峰撣剎、女觀貞石、朝雲暮雨”;十二峰是“淨壇峰、集仙峰、聚鶴峰、朝雲峰、起去峰、上升峰、神女峰、翠屏峰、登龍峰、飛鳳峰、鬆巒峰、聖泉峰”。

此外,峽區還有金盔銀甲峽、鐵棺峽、孔明碑、楚蜀鴻溝等景點。西陵峽為長江三峽第三峽。得名於宜昌市南津關口的西陵山。它是三峽中最長的一個峽,東起宜昌南津關,西至秭歸香溪河口。峽谷內,兩岸怪石嶙峋,險崖峭立,猿猴難攀。灘多流急,以“險”出名,以“奇”著稱,“奇”、“險”化為西陵峽的壯美。西陵峽中有“三灘”(洩灘、青灘、崆嶺灘)、“四峽”(燈影峽、黃牛峽、牛肝馬肺峽和兵書寶劍峽)。整個峽區都是高山、峽谷、險灘、暗礁。峽中有峽、灘中有灘,大灘含小灘,自古三峽船伕世世代代在此與險灘激流相搏。“西陵峽中行節稠,灘灘都是鬼見愁。”

從重慶到宜昌的長江三峽旅遊線,是以聞名於世的三峽文化和燦爛的三國文化及精湛的名勝古蹟和雄偉壯觀的山水風光構成,主要包括沿江兩岸的涪陵周易園、白鶴梁水下石銘、豐都名山、“江上明珠”石寶寨、“文藻勝地”張飛廟、“三國遺蹟”白帝城、八陣圖、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屈原祠、三峽大壩、古黃陵廟、三遊洞、南津關等風景名勝,是集遊覽觀光、科考懷古、藝術鑑賞、文化研究、民俗採風、建築考察等為一體的國家級旅遊風景名勝區。

重慶旅遊名景導遊詞 篇18

重慶湖廣會館位於重慶渝中區東水門正街4號,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擴建。會館佔地面積8561平方米,有廣東會館、江南會館、兩湖會館、江西會館及四個戲樓,包括廣東公所、齊安公所。會館建築浮雕鏤雕十分精湛、栩栩如生,其題材主要為西遊記、西廂記、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圖案,還有龍鳳等各種動物圖案及各種奇花異草等植物圖案。

整個古建築群雕欄畫棟,雕刻精美,是中國明清時期南方建築藝術的代表,也是中國現存規模*大的古會館建築群。東水門一帶,按照風水學說,河道彎曲的內側是“吉地”,外側是“凶地”。東水門一帶恰好是朱雀翔舞之地,風水很好,會館就選址於此。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銳減,當時的執政者就將湖廣百姓遷往四川,形成了中國歷史上長達百年的“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一批湖廣會館也就應運而生。

這兩大公所*有看頭的就是它的戲樓。會館是因為有了戲樓,才有了紛紜的精彩。要解讀湖廣會館的精緻,自然也離不開戲樓。齊安公所的戲樓有所改進,進深更大,專供貴賓的看廳在戲樓的對面而不是兩廂;樂樓比禹王宮的大得多,額枋雕刻的內容以從鬼怪故事變為二十四孝圖、《三國演義》、《封神演義》、《魚樵圖》等,每個故事旁邊都刻有寓意福氣的蝙蝠、花草、瑞獸等。而廣東公所的戲樓是四座戲樓中儲存*好,*氣派精緻的。重慶戲曲在這一時期也是發展較快的。無論官商公子、富家小姐,還是袍哥大爺、青樓名媛,三教九流,每到下午戌時,看客暴滿,人聲鼎沸。這一時期也是京劇、黃梅戲、梆子、崑曲等許多劇種與川劇發展結合比較快的一個時期。重慶的戲曲得到很大發展。

重慶旅遊名景導遊詞 篇19

各位朋友,大家好!

歡迎您登上123號遊船,參加“魅力重慶·兩江遊”開心之旅!

重慶是1997年成立的年輕直轄市,擁8.24萬平方公里之地,3100萬人口之眾。八百里錦繡河山,三千年巴渝文化,是她的個性魅力之所在。你看,年年歲歲,滾滾長江在這裡揮灑著壯闊的情懷;日日夜夜,滔滔嘉陵在這裡鼓盪著明快的旋律;世世代代,巍巍群山在這裡傾吐著巴渝文化的芬芳。這就是美麗的中國西部明珠——重慶!你看,遠處山巒疊起,江水環繞;岸上高樓林立,雄偉壯觀;前方兩江匯流,大江東去;江面汽笛聲聲,千船競發,好一派繁忙景象;入夜萬家燈火,氣象萬千,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就是素有江城、山城、不夜城之譽的重慶城。

重慶是著名的橋都。擬建、在建和已經建成的兩江大橋就有34座之多。其中,位於主城的就有16座,建造風格各異,因而重慶又可堪稱世界橋樑博物館。

各位,我們遊船現在的位置是在重慶朝天門碼頭。

你看,我們正處於兩江、三區、四岸的中心位置。我們遊船的右面是長江。長江全長6403公里,是中國的第一大河流,世界第三大河流。左面是嘉陵江,全長739公里。我們遊船背靠的是渝中半島,嘉陵江的對岸是江北區,長江的對岸是南岸區,呈三足鼎立之勢。重慶市委、市政府規劃建設的重慶CBD中央商務區就橫跨在這兩江交匯的“金三角”地區。

目前,作為重慶CBD硬核的渝中區解放碑CBD建設已初具規模。CBD0.92平方公里的區域內,聚集了全市90%駐渝金融、保險、證券公司總部;全市2/3的駐渝境外銀行、保險機構;全市3/4的駐渝世界500強企業和所有外國駐渝領事機構。解放碑CBD區域內擁有目前中國西部最高的建築世貿中心、最大的商業步行街,彙集了中國西部最大的零售商、最大的批發商、最大的超市、全國最大的醫藥零售連鎖企業和設施檔次最高的商務機構。地區日均人口流量超過30萬以上,重大節假日人口流量峰值超過90萬之多,是當之無愧的中國西部第一街。與之相比鄰的重慶朝天門綜合交易市場,作為解放碑CBD的核緣部分,其商品輻射三峽庫區、雲、貴、川、陝、藏等200多個市、縣,年交易額近百億元之巨,名列全國百強工業品批發市場前十位,雄踞中國西部之首。

重慶是雙重喜慶的意思,自古以來就是一塊吉祥福地,相信她一定會給你帶來好運。我們歡迎各位朋友前來旅遊觀光,考察投資。重慶歡迎您!Welcome to Chongqing!

1、朝天匯流

各位,我們現在站在遊船上,憑欄遠眺。我們看到的是久負盛名的朝天匯流的勝景。你看,長江從右路湧來,嘉陵江從左邊淌過。兩江急撞,激起滾滾波濤,其勢如萬馬奔騰,浩浩蕩蕩,爭流而下,氣吞萬里,蔚為壯觀。大有不盡長江滾滾來,奔流到海不復還之勢。古詩“千頃波濤匯東流,雄吞雙江入胸中”即是描繪“朝天匯流”景觀的點睛之筆。觀兩江之潮洶湧澎湃,聽兩江之浪濤聲霍霍,常常給人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情,催人奮進。“朝天匯流”因水漲水落,季節不同而景觀各異。夏季江水洶湧澎湃,如野馬分鬃。尤其令人稱絕的是,嘉陵江水碧綠而清澈,長江水紅褐而渾濁,涇渭分明的成語成了它最好的寫照。而到了冬至初春的枯水季節,莽莽江水,變成一泓細流,揚子嘉陵如兩姊妹攜手謙讓,悠悠東行,顯現出另一番風韻。時而奔騰咆哮,時而溫文爾雅,千萬年來“朝天匯流”就是這樣留給我們無盡的遐想。

2、朝天門的故事

各位,我們遊船現在停靠的位置是在重慶朝天門碼頭。您知道朝天門碼頭為什麼叫朝天門嗎?這裡面還有一個故事呢!相傳明朝初年,在當時的舊城址砌築石城,按九宮八卦之數建城門17座。朝天門為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座,稱“古渝雄關”,因城門面朝當時的帝都南京,此地也就成為迎接京城來渝送旨的朝廷官員的地方,皇帝乃天子,故名朝天門。從此,朝天門作為重慶的門戶,扼守兩江匯合的要地,歷經了五百多年的滄桑,見證了重慶城的發展。1997年直轄後的重慶新一屆市委市政府決定在朝天門修建廣場,扮靚新重慶!

3、朝天門廣場

朝天門廣場是新重慶的一大標誌性建築。各位剛才上船經過廣場時已經看到,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時任親筆題寫的“重慶朝天門廣場”七個閃閃發亮的鎏金大字,它表明了對新重慶寄予的殷切希望。

朝天門廣場工程總投資3億元,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由觀景廣場、護岸梯道、交通廣場和周邊環境配套四大部分組成。觀景廣場是朝天門廣場核心部分,面積1.7萬平方米,以壯觀、亮麗、偉岸立意,取兩江環抱、自然地形之勢。廣場地面典雅大方,植物四季常青,燈飾噴泉動如流雲,藝術小品形態各異,並建置有殘疾人通道和旅遊停車場;整個廣場造型如一艘已經啟航的巨輪,蘊含著具有3020xx年悠久歷史文化、孕育巨大生機活力的新重慶,滿載3100萬各族人民的希望,駛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護岸梯道是朝天門觀景廣場的基礎部分,呈圓弧形狀,瀕臨長江、嘉陵江,寬48米,外弧長度400米,高18米,由4萬塊梯道板砌築而成。整個梯道如江邊長城,既護衛著朝天門廣場,又為廣場平添了一道壯麗的風景線,是目前國內最壯觀和最大規模的江岸大梯道。還要告訴大家的是,朝天門廣場出現的一個新的亮點。那就是一個35000平方米的重慶規劃陳列館落。館內除了將陳列重慶的遠景規劃外,還有大量的諸如重慶特有的吊角樓之類的民俗名居展示,給你一個過去、現在和將來的完整的巴渝概念。

現在讓我們站在廣場前端的護欄極目遠眺。您可以看到,奔騰的長江與滔滔的嘉陵江在這裡交匯以後,形成一股更強大的洪流,浩浩蕩蕩朝天邊奔去。朝天門也得水而優。是長江上游最大的天然良港,也是去長江三峽黃金旅遊線的首發站。遙想唐代大詩人李白,就是從這裡出發,他順江而下,寫出了“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的千古佳句。上世紀初,年僅16歲的鄧小平也是從這裡出發,乘郵輪去法國勤工儉學,從這裡踏上尋求真理、解放中國的革命之路。

如果您白天乘船溯江而上進入朝天門港區,遠遠望見朝天門廣場尤如一艘蓄勢待發即將啟航的巨輪。而夜間乘船遊覽朝天門,觀兩江夜景則又是另一番情景。但見廣場華燈齊放,如繁星閃爍,流光溢彩,形如一艘即將揚帆遠航的豪華遊輪。

朝天門廣場匠心獨具的造型,清新優美的環境,以及歷史的沿革因素,更增添了它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已成為一個旅客每到必看的都市旅遊觀光景區,慕名前來觀光的國內外旅客逐日增多。每年來廣場參觀的遊人約在200萬以上,每年接待國內外重要來賓在數十次以上。“巍巍乎!形若巨輪鯨吸,御長風而破巨浪;雕以揚帆鼓翼,跨世紀而迎曙光!”《朝天門廣場賦》在豐富廣場的文化的同時,又抒發出了新重慶直轄飛天的浩氣。

4、朝天門纜車

各位剛才從朝天門廣場拾級而下到碼頭時候,已經看到了我們山城重慶特有的交通工具——纜車。重慶有句順口溜叫“好個重慶城,山高路不平”。出門不是爬坡就是上坎,非常辛勞。於是聰明的重慶人就發明了用纜車代步。抗戰時期,由著名橋樑學家茅以升先生設計了國內第一輛纜車。朝天門纜車目前重慶市唯一僅存的一條觀光纜車。車道全長125米,上下高差37.2米,配有兩個車廂,每輛車可載客80人。你看,一根鋼纜牽動兩個車廂,上下對開,瞬間就到達了目的地。怎麼樣,去坐一坐吧,這可是有別於現代電梯的又一種上上下下的享受啊!說到朝天門,朝天門可真是個充滿神奇的地方。現在我再給大家講幾個有關朝天門故事。

(A)先講朝天門“靈石”的故事。

朝天門“靈石”又稱豐年碑。據史料記載:“靈石”在朝天門水底石盤上,碑形天成,見則年豐,故名“豐年碑”。碑上面刻有漢晉以來各個枯水年代的水文題刻,這塊碑刻要在江水極枯的時候 ,才能出現,看見這塊碑刻,就預示著當年農業的豐收,所以又叫“豐年碑”。“豐年碑”預兆豐年的傳說,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因為“豐年碑”要在水位極枯年份才能出現,天干水枯冬天寒冷,病蟲凍死,蟲害自然減少,到春耕時節,雨量充足,保證滿栽滿插,對農業生產就起到了促進作用。“豐年碑”題刻是我國現存長江中最早的枯水記錄,它把長江中最早的枯水記錄提早近20xx年,大大地豐富了歷史水文的內容,對開發長江水利資源,排洪防旱,發展長江航運事業、三峽庫區的建設、文物搬遷、文物保護、遺址搶救、庫區的移民、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各位,朝天門靈石的故事講完了。那麼,靈石到底在哪裡呢?可能就在我們的船下方,可能就在我們腳底下。如果你真要感興趣的話,歡迎你在靈石現身的時候再來朝天門親睹為快,不過那時我們可能都是百歲老人了,因為它是大約平均60年才顯靈一次。

(B)說到朝天門,就不可不知道重慶"九開八閉的十七座古城門"的故事。

重慶古城建有十七個城門,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上亦屬少見。在我國其它古城,多是按東、南、西、北方位建城門,稱東門、南門、西門、北門。重慶古城西面靠山。東、南、北三面臨水,城牆從西沿的山頂,向東延伸沿江而建,共有十七座城門,九開八閉,像九宮八卦,各有不同的名稱,其獨特的創造,令人叫絕!重慶古城建立、演變有悠久的歷史。據宋史記載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彭大雅帥重慶,為抗擊凶悍的蒙軍侵犯築城有洪崖門、千廝門、太平門、薰風門、鎮西門五座。到明初,大將戴鼎再建石城,高十丈,週二千六百六十又七丈,環江為池,門下七,九開八閉,像九宮八卦。”這次築城,全是石頭結構,比宋城擴大多了。

十七痤城門各有不同的建築特色。其中開九門的建築規模都比閉八門大。有的還附有甕城。甕城是附於城門之外的小城,又稱月城,用於掩護,便於防守。有甕城的城門 ,城門的名字橫書在甕城的站上,而城門上則另外橫書四字,概括此門的作用,位置或氣象。十七座城門如今僅遺存有東水門和通遠門,其它城門隨著城市的建設與擴充套件,都已拆除或被埋在馬路下。然而人們對九開門印象很深,許多城門名字沿用至今。其中,通遠門已由重慶市、區政府保護性開發成古城牆公園,極具參觀價值。各位如要了解重慶的古文化歷史不妨去走一走,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