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落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體會和思考(精選15篇)

欄目: 黨員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13W

落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體會和思考 篇1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以及“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為目標,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通過在鄉鎮工作的幾年,結合自己所瞭解的農村現狀,淺談幾點體會和思考。

落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體會和思考(精選15篇)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眾多,但目前城市發展迅速,農村卻比較落後。有一個很形象的說法就是“中國城市像歐洲,農村像非洲”,城市、農村發展極不協調,所以必須改變這種現狀。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一方面表明了“三農”問題佔據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指明瞭方向。這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必然要求。

鄉村振興戰略如何落實推進,我認為一是村居環境的改造。二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生態農業園。三是鄉風文明的建設。移風易俗、文明村鎮、文化建設等。

目前農村普遍環境衛生差,垃圾圍村,經濟發展落後,大多數沒有自己的產業,只是單純依靠傳統的農業種植,同時目前種地並不掙錢,大多數農民都依靠出去打工掙錢。現在政府也正積極通過政策和措施改變這種現狀,比如農村垃圾我區實行統一管理,“農村四好公路”到20__年農村全部道路進行修建硬化。土地確權工作正積極推進,實行土地“三權分置”,鼓勵農民土地流轉等。

以我個人工作的漕河鎮為例,我鎮為農業大鎮,奶牛養殖、雙孢菇種植、果蔬大棚具有一定規模和歷史。通過近幾年政府的鼓勵與倡導,農業產業化步伐較快,高效設施果蔬、採摘休閒觀光等特色農業產業快速發展。幾個大型的現代農業科技生態園已基本建成,旨在發展成為集生態觀光采摘園、休閒垂釣園、農產品科研中心、有機果蔬大棚種植區、綠色穀物雜糧種植區、農家特色餐飲區為一體的生產經營模式,規劃打造成集休閒、採摘、餐飲、觀光、文化於一體的特色鄉村旅遊園區。鄉風文明建設,以我鎮為例我認為可以通過打造先進示範村,通過示範帶動,逐步推進。我鎮樑家營村於20__年開始建設美麗鄉村,經過兩年多的建設現在已經基本成型。樑家營高標準打造“樑家營生態創藝小鎮”,村莊環境優美、建立氛圍濃厚,全村移風易俗建立效果突出,通過整改紅白理事會,製作設立善行功德榜,鄉風文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我相信伴隨著鄉村振興的實施,不久的將來,農村一定會比城市更加的宜居。

落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體會和思考 篇2

一、如何培養一支懂規劃的工作隊伍。

1.政策建議:以村為單位,聘請鄉村規劃員。

2.工作建議:加大規劃專業人才引進力度;加大規劃引進人才落戶的住房優惠政策措施;建規劃人才培訓機制;規劃執法監督檢查機制。

二、如何傳承保護古村落、古建築和民族村寨

1.政策建議:出臺有關法規,用強制性命令、強制性標準、強制性作措施,保護、修繕將歷史價值高且儲存相對完好的古村落、古建築和民族村寨;實行政府主責,部門主抓,轄區負責的工作機制。

2.工作建議:建議成立古村落、古建築和民族村寨專門機構,統籌負責古村落、古建築和民族村寨的發掘、申報、管理、保護、利用與發展;將所需經費列入各級財政預算。

三、關於鄉村社會建設的意見建議

1:如何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1.政策建議:統籌考慮新農村基礎配套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改變現在新農村多頭推進為農口部門統籌推進,建立與之配套的工作機制。

2.工作建議:彰顯新農村特色,避免大而全;按照“宜聚則聚、宜散則散、保護生態、依山傍水”和“縣級攬總、鄉鎮主責、村(居)實施、農民主體”的原則,合理確定選址的集聚規模。

2:如何推動小城鎮協調發展

1.政策建議:出臺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相關政策;保護小城鎮“基因”,深化特色發展,做好小城鎮向特色小鎮邁進的無縫銜接;落實落後山區舊城“雙修”的金融政策,加大專案資金投入;放寬城市和城鎮戶籍限制。

2.工作建議:堅持規劃先行,搞好頂層設計,統一、合理界定城鎮發展規模、功能定位、產業佈局,全方位提高城鎮化發展水平,避免“高大上”和雷同發展;積極吸納社會資本參與城鎮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經營。

落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體會和思考 篇3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鄉村振興戰略規定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20__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湖北省長王曉東在《20__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要求“把牢鄉村振興戰略總抓手,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目前,農村仍然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短板,廣大農村面臨農業基礎設施落後,農民缺乏穩定收入,醫療教育衛生事業發展滯後等問題突出。那麼,我們作為大學生村官,作為新的歷史條件下“知識青年”,如何響應黨中央號召積極踐行鄉村振新戰略,帶領農民實現產業振興,鄉風文明呢?

結合近兩年來的工作實踐和全國各地的先進經驗,我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應勇做新時代的“弄潮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大學生村官作為新時代的“弄潮兒”,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我們必須要有捨我其誰、迎難而上的勇猛鬥志,不斷夯實自身理論知識,提高綜合能力素質,掌握最新知識和技能。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我們要時刻牢記大學生村官的職責,立足農村工作實際,勤動腦、多思考,定期深入村民家中,從村民實際困難入手,竭盡全力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始終與村民心連著心、心貼著心,努力做到知民情、曉民意、解民憂。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要善做理論政策的“宣傳員”。作為大學生村官,必須把宣傳黨的政策作為自己的本職工作,腳沾泥土,口說方言,努力當好理論政策的“宣傳員”。猶記得黨的“十九大”召開後,我們街道青年志願者在團委領導下,成立“十九大報告宣講隊”,通過開展十九大報告系列講座,我們進校園、進企業、進村委會,用通俗的語言,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使黨的“十九大報告”關於促進“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支援實體經濟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家園”等重大政策在基層落地開花。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要爭做村民致富的“助推器”。鄉村振興戰略為農村經濟發展指明瞭道路,大學生村官有著紮根基層、服務基層、奉獻基層的責任和義務,必須爭做村民致富的“助推器”。我們村作為全省重點貧困村,擁有光伏發電和油茶種植兩大精準扶貧專案,20__年建成80畝油茶種植基地和80kv光伏發電基地,基地建成後,維護油茶生根發芽成為村裡的一件大事,我們通過聽專家到村講座,利用網際網路學習施肥、除草等方式,成功將油茶成活率保持至80%以上。在荊州的村官同事譚茂林,成功在村裡承包20畝農田,採用大棚技術種植廣西火龍果,通過不斷學習,不斷實踐,現在已經初具規模,成為全省村官創業創新標兵。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要敢做村容整治的“排頭兵”。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生態宜居”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生態宜居”的關鍵在於農村環境整治工作。作為大學生村官,必須當好村容整治的“排頭兵”,努力提升農村生態環境質量。一方面,我們配合街道環境保護辦公室做好“汙染源防治”“秸稈禁燒”“打擊非法採沙”“保護母親河—灄水河”等一系列具體而微的環保宣傳工作,通過掛橫幅、貼宣傳畫、聯合執法等方式,用實際行動引導村民自覺參與環境整治行動,改變以往亂堆亂放、私搭濫建、亂扔垃圾、亂排汙水的習慣,不斷增強村民的衛生意識、環保意識。另一方面,立足農村實際,幫助村委會建立健全環境衛生整治的村規民約,以村規民約的形式規範和約束村民衛生行為,切實提高村民生活質量,努力優化人居環境。

但在鄉村實際治理過程中,依然存在不少矛盾焦點,等待我們去解決,比如在精準脫貧過程中,少數村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明明已經達到脫貧標準,卻不願意脫貧,村民間互相攀比,不願自力更生;徵地拆遷過程中,部分村民過於在乎眼前利益,不願放棄自家的一寸一尺土地,硬磨軟泡,希望獲得更多補貼,這往往導致整個開發專案陷入僵局;享受政府補助的部分企業缺乏“造血”能力,今年接收政府10萬補助,明年想讓政府補助20萬,他們始終在一家的一畝三分地裡小打小鬧,不願意擴大經營規模,轉變思路,直面市場競爭……這都是我們面對的現實,也是我們將要努力的方向。

近兩年的大學生村官生涯讓我感觸頗深,讓我看到基層廣大農村落後的局面以及存在的機遇挑戰,讓我明白這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理想信念,也是美好青春的體現,我將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努力在鄉村振興的新時代,不斷展現新風貌、創造新局面,譜寫新篇章。

落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體會和思考 篇4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兩次提到“鄉村振興戰略”,並將它列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堅定實施的七大戰略之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村全面發展和繁榮,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我鎮是農業大鎮,通過反覆學習、深刻領會,作為一名基層黨員,使我憧憬無限,非常振奮,倍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域性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是統攬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要深刻領會、準確把握十九大精神的豐富內涵,特別是深刻理解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思想,準確把握“重中之重”的戰略定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科學論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深化農村改革的目標任務、建設現代農業的工作部署,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認真踐行,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全面啟用市場、要素和主體,打通渠道,讓廣大農民最大程度地分享改革紅利。十九大報告強調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進一步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這有利於推進農業的規模化經營和可持續發展,給農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落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體會和思考 篇5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黨管農村工作,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堅持鄉村全面振興,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重在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農村是一片廣闊的天地,大學生在農村和鄉村振興浪潮中必然會有發展。無論是發展原始種植型農業,還是發展新型創新型農業,農村的人才嚴重缺失都是值得關注的重點。農村政府應創造條件,讓從農村走出的大學生回到農村,為他們的未來發展提供良好的平臺,對其落戶農村、發展農村給予政策支援、資金扶持;農村大學生回到農村發展比城市人才到農村發展,有事半功倍之效。他們知道農村最需要什麼,也知道農村的真正問題,與村民溝通起來也更有親近感,更容易揚長避短,在鄉村振興中做出貢獻。

為了農村和鄉村振興,重在真心實意地把有志於農村發展的大學生推到更有發展前途的崗位上,不能因為他們年輕,因為他們只能到農村,沒有其他地方可去,就熱一陣冷一陣,或者有小家子氣,害怕大學生走在自己前頭,影響了自己的仕途。

善於從農村能人中發現和挖掘人才。農村大學生生於、長於農村,並在農村摸滾打爬了多年,對農村情況和農村需求瞭如指掌。加強對這些人進行定向培訓,並根據他們的發展及所作出的貢獻,為他們提供晉升、發展的更優通道,必然有助於鄉村振興加速提質,有助於他們在鄉村振興中不斷成長。

落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體會和思考 篇6

站在時代的潮頭振臂高呼,點起科學真理的火把,照亮了一個時代;戰爭年代,千百萬有志青年、英雄兒郎投身革命,在_、周恩來的帶領下,拋頭顱灑熱血;建國伊始,華羅庚、錢學森等一批青年學者衝破重重阻礙,迴歸祖國,為國鑄重器。而我們,身處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刻,應積極投身於鄉村建設,學習秦玥飛,學習李忠凱,像280多萬駐村幹部一樣,紮根鄉村,奮戰在脫貧一線,讓青春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願得犧牲能壯志,浴血堅持創小康。也許有人認為大城市才有更多的機會,才能實現更好的發展,但在我看來,“事業靠人,業由人興”,在農村,在基層,有著更廣闊天地,更大的舞臺。

如今,鄉村振興戰略全面開局,鄉村振興的嘹亮號角已經吹響,正是有理想、有本領、有眼界的青年人大展拳腳,建功立業的時候。廖俊波為官一方,腳下有泥土,心間有真情,身體力行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和群眾中去;海歸學子秦玥飛放棄優渥的工資待遇,回到鄉村,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一批批青年教師支教一鄉,為閉塞的鄉村帶來朗朗讀書聲;一批批大學生村官回到基層,為鄉村振興帶來新鮮血液。_16歲到鄉村插隊,與鄉親們一起摸爬滾打,他曾說,在他一生中對他幫助最大的“一是革命老前輩,一是我那陝北的老鄉們”。在沃土上施展才華,在基層一線揮灑汗水,投身鄉村,大有可為。“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新時代的青年們,讓我們將責任握在手中,擔當放在心頭,用赤城熱血澆灌出一片美麗鄉村。

落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體會和思考 篇7

十年前,四都鄉作為松陽縣整鄉搬遷的下山脫貧鄉鎮,不少農戶下山搬遷到縣城周邊生活,村裡的房子、田地、山林被大量閒置,鄉村“空心化”現象嚴重。十年後,四都鄉大力發展精品民宿,一些賢才能人返鄉創業,鄉村重新煥發新活力。調研組針對四都鄉基層黨組織如何利用民宿經濟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的課題,展開深入調研,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四都鄉是松陽典型的山區鄉鎮。20__年以來,該鄉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其獨特的地理氣候、生態資源和鄉村優勢,高起點、高標準推進精品民宿建設。截止目前,全鄉共有中高階民宿、農家樂27家,床位283張,餐位1500餘個,共接待遊客50餘萬人,四都山居民宿的集聚效益和經濟效益日益凸顯,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增強。

一、四都鄉民宿經濟發展的成效與啟示

(一)品質引領,政府主動作為。

一是高起點,開展規劃設計。引進國內外知名團隊參與規劃建設,先後與清華大學、哈佛大學等團隊開展緊密合作。如平田村26幢民居由多個知名學院的團隊聯合設計施工。在政策處理之初,村兩委幹部主動參與難題_,村民思想不通,實行黨員聯絡戶包乾制度落實;村莊建設進度延緩,村兩委幹部齊上陣,確保按時完工。

又如,20__年8月第一家精品民宿“過雲山居”試營業,三年多入住率穩定在90%以上。業主與村集體良好互動,多次參與“主題黨日”志願者服務,為村民送上寒冬裡的暖陽;20__年以來,南京先鋒書店、雲夕酒店、榔樹民宿綜合體等先後入駐四都,期間,村主要幹部全程參與,營商環境和諧。

二是強整合,建設基礎設施。四都鄉統籌整合,全域謀劃,結合六邊三化三美、五水共治、傳統村落保護等工作,整合資金,在道路建設、村莊環境整治、自來水提升、汙水治理等方面優先考慮民宿發展村的配套建設,加大政府投資力度。20__年以來,共投入政府資金3000餘萬元用於村莊和民宿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

三是優保障,提供高效服務。如何利用民宿發展助推村集體增收,四都鄉陳家鋪村、西坑村、莊河村走出了一條盤活存量資源的道路,將村閒置房產、土地、山林等統一租賃到村集體,為客商提供優質資源。做好政策處理和要素保障工作,主動對接民宿專案建設各階段存在的難題_,形成鄉、村、民宿三方聯動模式,為業主提供優質服務。

(二)內涵發展,民宿共建共享。

一是立足當地,深挖特色。堅持高品質的規劃設計,現已營業的過雲山居、雲端覓境等除了憑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也充分展示了在地文化,挖掘和突出當地文化元素,鄉村特色,在保留中創新,在創新中顯品質。

二是發揮優勢,融入鄉村。一方面通過舉辦蘿蔔節、鄉村音樂節、鄉村論壇、藝術沙龍等風格各異的活動以及與村民共過傳統節慶等形式,進一步融入農村、農民。另一方面村兩委邀請設計師、專家等參與村莊建設,為村莊發展把脈,聘請了王維仁、張雷、葉勝海等7人為鄉村振興顧問。

三是注重長效,打造品牌。重視民宿自身文化品牌的建設,積極研發符合民宿特色的logo、伴手禮等,開展員工服務、禮儀等培訓,組織參加管家、廚師比賽等。

(三)強村富民,助推鄉村振興。

一是民宿帶動“雙增”。四都民宿已初步形成了以江蘇、溫州、上海、杭州等城市為主的客源市場,民宿經濟進一步壯大,帶動了當地農民就業500餘人,間接帶動相關行業就業1000餘人,村集體年增收40餘萬元。

二是民宿促進產業。通過民宿的健康發展,有效地促進了當地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新成立香榧、番薯、果蔬等村級合作社4家,全鄉生態迴圈農業、文化產業、全域旅遊等發展勢頭良好。

三是民宿改善鄉風。隨著優秀人才的鄉村迴歸和深入參與,“鄉村振興”講習所孕育而生,社會治理格局發生新變化,文化修復、人心修復於無聲處改變著鄉風民風。

調研組也發現四都民宿發展存在一些短板,如民宿的融合度不高,“民宿+文化”、“民宿+農業”等深度挖掘不夠,功能比較單一,缺乏與生活習俗、生態資源、農業生產的深度融合;民宿的同質化現象,一定程度上存在自然景觀類似,文化特色相同,不能充分體現民宿主人獨特氣質、內涵,“故事分享”不多。

二、四都鄉民宿經濟發展的建議

根據四都鄉民宿旅遊開發的現狀及面臨的問題,調研組提出如下發展策略。

一是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鄉村民宿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應始終放在“鄉村振興”和“三農”戰略的大背景下謀劃,否則就喪失了生命力。下一步,要樹立與村集體、村民共融共生的發展意識,最終於村集體之間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二是深化一二三產融合。要鼓勵民宿業主樹立對農業、農村、農民的行業特色、空間要素、民俗文化的深度融合意識;要加強對當地原汁原味的人文環境保護和傳統文化的傳承意識,做好“民宿+文化”、“民宿+農業”等文章。

通過五年的探索和發展,四都鄉在民宿經濟發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堅持以黨建引領村莊發展,在城鄉融合發展、產業轉型升級、鄉村文化復興、生態環境保護、農民持續增收、農村治理有效等方面走出了鄉村振興的“四都模式”,為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邁出了新步伐。

落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體會和思考 篇8

鄉村振興戰略是主席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新戰略。今年1月2日,國務院公佈了20年中央一號檔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詳細闡述整個戰略的內涵與實施。我有幸作為培訓班的一員,親歷了整個培訓過程,感覺受益匪淺、收穫頗豐。在課堂上,聆聽了學院教授玹玉秋、胡志巨集所作的《生態文明治理的“三治”經驗》、《黨建+生態:紅色引領推動綠色發展》的專題輔導,讓我對湖州市踐行書記兩山理念、實施鄉村振興、推進鄉村治理、走綠色發展之路的做法有了整體的瞭解和巨集觀的感受。現場教學,先後觀摩學習了長興縣水口鄉的全域“景區+農家”的鄉村旅遊發展模式,南潯區和孚鎮荻港村以“桑基魚塘”為特色的傳統村落—特色小鎮文化旅遊開發模式、雙林鎮向陽村“魅力水鄉、美麗宜居示範村”建設模式,“中國白茶第一村”—縣溪龍鄉黃杜村脫貧致富的路徑、“兩山理念發源地”—天荒坪鎮餘村堅持綠色發展的過程、劉家塘村“慢生活”鄉村旅遊的理念、“田園魯家”—遞鋪街道魯家村“無中生有、創新發展”的過程,德清縣阜溪街道五四村發展休閒農業旅遊、下渚湖街道二都小鎮“防風非遺文化”的開發和莫干山小鎮發展郡安裡(洋家樂)的做法,吳興區仁皇街道橋西村“紅色拆遷、發展集體經濟”的舉措,以及南太湖旅遊度假區黨建引領、實施生態保護、發展旅遊產業的成果等等。

與同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分別是朔州、湖州的下轄縣,又同是書記指示和肯定的縣,兩縣、兩市的發展有其相似性,發展的階段又出現明顯的差別,究竟背後的規律是什麼呢?

湖州市是“兩山”理念的誕生地、美麗鄉村建設發源地,是全國首個地市級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當全國首個省級地方標準—《省美麗鄉村建設規範》正式實施後,湖州的美麗鄉村建設正在從“物的新農村”向“人的新農村”轉變。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結出豐碩的成果。此外,還有一點讓感觸很深,就是農村社會管理的精細化、資源開發利用的高效化、比較優勢發揮的化、服務群眾的細微化,體現在方方面面。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眼界決定高度,創新決定廣度,思路決定出路,勇氣決定舉措,擔當決定成效。只有“跳出看,走出朔州看朔州,對照看,對比湖州看朔州”,才能準確客觀的發現我們的不足和短板。作為一名基層鄉鎮黨委書記,如何創造性地貫徹好、落實好市委六屆六次、七次全會精神,在加快實現“鄉村振興的特色區和踐行“兩山”理論的示範區”這一目標的過程中,想在先、走在前呢?我覺得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突破:

一是思想上要解放。要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在黨紀法律範圍內主動破除制約鄉村發展的條條框框,為創新鬆綁、為發展撐腰。要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全方位反思以前在農村農業工作方面的不足和問題,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探討鄉村振興瓶頸的舉措,把討論活動變成統一思想、形成共識的過程,用討論的成果推動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要在全社會形成人人為鄉村振興想辦法,不為不作為找理由的濃厚氛圍,樹立為幹事者擔當,為作為者負責的正確導向。

落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體會和思考 篇9

鄉村振興戰略是__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新戰略。今年1月2日,國務院公佈了--年中央一號檔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詳細闡述整個戰略的內涵與實施。我有幸作為培訓班的一員,親歷了整個培訓過程,感覺受益匪淺、收穫頗豐。在課堂上,聆聽了學院教授玹玉秋、胡志巨集所作的《生態文明治理的“三治”經驗》、《黨建+生態:紅色引領推動綠色發展》的專題輔導,讓我對湖州市踐行__兩山理念、實施鄉村振興、推進鄉村治理、走綠色發展之路的做法有了整體的瞭解和巨集觀的感受。現場教學,先後觀摩學習了長興縣水口鄉的全域“景區+農家”的鄉村旅遊發展模式,南潯區和孚鎮荻港村以“桑基魚塘”為特色的傳統村落—特色小鎮文化旅遊開發模式、雙林鎮向陽村“魅力水鄉、美麗宜居示範村”建設模式,“中國白茶第一村”—縣溪龍鄉黃杜村脫貧致富的路徑、“兩山理念發源地”—天荒坪鎮餘村堅持綠色發展的過程、劉家塘村“慢生活”鄉村旅遊的理念、“田園魯家”—遞鋪街道魯家村“無中生有、創新發展”的過程,德清縣阜溪街道五四村發展休閒農業旅遊、下渚湖街道二都小鎮“防風非遺文化”的開發和莫干山小鎮發展郡安裡(洋家樂)的做法,吳興區仁皇街道橋西村“紅色拆遷、發展集體經濟”的舉措,以及南太湖旅遊度假區黨建引領、實施生態保護、發展旅遊產業的成果等等。

與同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分別是朔州、湖州的下轄縣,又同是____指示和肯定的縣,兩縣、兩市的發展有其相似性,發展的階段又出現明顯的差別,究竟背後的規律是什麼呢?

湖州市是“兩山”理念的誕生地、美麗鄉村建設發源地,是全國首個地市級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當全國首個省級地方標準—《省美麗鄉村建設規範》正式實施後,湖州的美麗鄉村建設正在從“物的新農村”向“人的新農村”轉變。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結出豐碩的成果。此外,還有一點讓感觸很深,就是農村社會管理的精細化、資源開發利用的高效化、比較優勢發揮的化、服務群眾的細微化,體現在方方面面。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眼界決定高度,創新決定廣度,思路決定出路,勇氣決定舉措,擔當決定成效。只有“跳出看,走出朔州看朔州,對照看,對比湖州看朔州”,才能準確客觀的發現我們的不足和短板。作為一名基層鄉鎮黨委書記,如何創造性地貫徹好、落實好市委六屆六次、七次全會精神,在加快實現“鄉村振興的特色區和踐行“兩山”理論的示範區”這一目標的過程中,想在先、走在前呢?我覺得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突破:

一是思想上要解放。要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在黨紀法律範圍內主動破除制約鄉村發展的條條框框,為創新鬆綁、為發展撐腰。要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全方位反思以前在農村農業工作方面的不足和問題,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探討鄉村振興瓶頸的舉措,把討論活動變成統一思想、形成共識的過程,用討論的成果推動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要在全社會形成人人為鄉村振興想辦法,不為不作為找理由的濃厚氛圍,樹立為幹事者擔當,為作為者負責的正確導向。

落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體會和思考 篇10

20__年3月28日至4月18日,對石堆鎮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四個城市”建設進行了調查研究,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石堆鎮位於安丘市東部,面積67平方公里,轄47個行政村,1.06萬戶,人口3.9萬,耕地面積6.4萬畝。今年以來,石堆鎮以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著力點,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目標,以開展“美麗鄉村·幸福家園”建立活動為主線,加快推進“四個城市”建設,全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突破。

一、基本情況

(一)全面摸排,掌握第一手資料。全面摸清每個村底數,包括人口、房屋、基礎設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及村規民約制定、在外能人、矛盾糾紛、村霸村痞等情況,進行深入分析研判,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四個城市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突出重點,開展“美麗鄉村·幸福家園”建立活動。

一是產業興旺方面。開展“帶富增收富民”活動。

1.培育一項致富產業。各村結合實際,突出特色,確定一項或多村確定一項能夠有帶動性的增收產業專案,增加群眾收入。

2.培訓一套致富技能。通過外出參觀學習、舉辦種養業、務工知識等培訓班,確保有勞動能力的群眾培訓達到90%以上,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守法紀的新型農民。各村幫助留守人員聯絡工藝品加工、農產品粗加工等專案,最大可能的增加家庭收入。

3.探索一條融資渠道。積極爭取政策和資金扶持,金融信貸單位,對有意向發展專案缺少資金的家庭,特別是返鄉農民工、復退軍人、回鄉創業大學生創辦專案,幫助落實貸款方案,最大限度的提供金融服務。

二是生態宜居方面。開展“鄉村環境整治”活動。

1.全面開展農村環境和衛生整治,通過落實門前三包,完善村規民約,加強宣傳教育等手段,引導村民樹立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愛護環境的意識,確保村莊環境衛生長期清潔。堅持“應綠盡綠,能綠則綠”,對村內主要街道進行綠化、亮化,房前用竹籬、圍欄圍起,房前屋後規範栽種瓜果、綠化小品,全村形成“植物自然,鄉土濃郁”的景觀。

2.加快美麗村莊建設,全鎮打造西蓮池、前留晃、阿洛、西河窪、董家下坡、馬家亭子、梯門、婁戈8個示範村。

3.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鎮駐地村、社群中心村利用好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加快推進農村社群建設,引導農村居民向鎮區、社群集中居住。

三是鄉風文明方面。開展“倡樹新風正氣”活動。

1.開展先進典型評選活動,每月確定一個評選主題,在“陽光議事日”活動中開展“移風易俗標兵”“石堆好青年”“種養殖能手”等先進典型評選活動,利用電視、報紙、微信等形式,對先進典行大張旗鼓的宣傳,激發全鎮廣大幹部群眾凝心聚力、幹事創業的熱情和積極性。目前已評選巾幗標兵117名、移風易俗標兵121名、石堆好青年92名。

2.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各村成立紅白理事會,增強群眾簡辦婚喪嫁娶事宜、遠離不良習俗的自覺性。

3.開展系列群眾文化活動,組織開展廣場舞大賽、消夏晚會、農民趣味運動會、書畫展等系列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

4.每村打造1條文化長廊,重點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律法規等多方面知識,讓村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引導觀念,讓大家感受到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新風尚。

四是治理有效方面。

1.開展“街頭巷尾平安”活動。每村配備1名警務助理,每村建立一支治安巡邏隊伍,警務助理牽頭開展治安巡防,資訊收集、矛盾化解工作。每村建成一套“天網”監視系統,連線派出所治安監控平臺。每村組建一個警民微信交流的群,提供警務服務、典型案件和安全防範等資訊,隨時隨地與群眾進行互動、交流。

2.開展“全民參與調解”活動。每社群聘請1名法律顧問,在陽光議事日組織法律諮詢和宣傳,讓法律諮詢服務形成常態化。各村成立調解委員會,由支部書記任主任,由有威望的老黨員、老幹部、優秀村民和評選出的先進典型組成,積極化解矛盾糾紛,力求“小事不出村”。每村建立一處“聽證室”,對家長裡短、鄰里爭吵等簡單矛盾糾紛實行村級聽證。

五是開展“幹部能力提升”活動,強化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保障。制定了《農村幹部規範化管理暫行辦法》,明確村幹部工作職責,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每月召開一次“陽光議事”會議,組織學習農業技術、法律常識、健康保健等知識,充實陽光議事內容,增加陽光議事日的吸引力。要求村“兩委”班子成員,每人確定一個淨增收不低於3萬元的致富專案。發展村莊集體經濟,在盤活資源、招商引資、土地流轉上下功夫,拓寬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新路子,確保村集體經營性收入不低於5萬元。

(三)打造示範點,進行典型帶動。重點打造步雲嶺休閒生態園、蓮池高效農業示範園、亭子高效農業示範園、沃奇文冠果主題公園四個示範點。其中,步雲嶺休閒生態園,規劃面積3500畝,已建成1500多畝,是集觀光旅遊、戶外運動、休閒採摘、餐飲娛樂、農事體驗、延伸加工等多功能於一體的休閒旅遊綜合體。目前,已發展阡陌人間、步雲山莊、雲嶺人家、環秀山莊等11家休閒農莊和1處步雲賽鴿文化交流中心。通過園區的示範帶動,發展大櫻桃、草莓、蔬菜等高效種植大棚80個,發展西瓜、大桃、黃金梨等1500畝。蓮池高效農業示範園,規劃面積2200畝,已建成1100畝,已發展百匯紫蘇莊園、東順蒜黃種植基地、華仔蔬菜種植基地、田碩洋蔥種植基地、孟戈有機蔬菜合作社種植基地等5家。亭子高效農業示範園,佔地150畝,已建成高效種植大棚45個。沃奇文冠果主題公園,佔地面積358畝,以生產生活生態、健康文化旅遊為主題,建設木本糧油博物館、文冠果加工和旅遊綜合體、文冠果健康體驗展示中心,打造文冠果種植、選育、高產示範、集散、加工、營銷一體化的全國木本糧油谷。目前,已經栽植文冠果210畝。全部建成後,帶動就業人數300餘人,年可實現利潤2900萬元,利稅700餘萬元。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對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教育引導不夠。農民群眾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認識程度不夠深,尤其在發展產業方面,目前大部分產業專案主要以工商資本下鄉的方式建設,通過引導群眾產業結構調整、發展高效農業、農家樂、鄉村旅遊難度很大。

(二)缺乏政策、資金扶持。在基礎設施提升方面,村級集體經濟薄弱,鎮級財政不足,單憑縣、鎮、村三級財力,很難對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三)人才匱乏。目前,廣大農村對人才缺乏吸引力,大學生及高層次人才不願到農村創業。回來的也只有在外能人到村擔任村幹部。

三、意見建議

(一)建議加大對群眾鄉村振興戰略的教育培訓力度,調動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建議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力度,完善道路、給排水、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醫療、教育、文體等設施,不斷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三)建議加大政策扶持、專案扶持、資金扶持力度,發展建設田園綜合體、郊野公園和休閒農莊,打造文化旅遊和休閒度假區。

(四)建議上級職能部門提供政策、資金、專案、技術等各類支援,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創造良好條件。

落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體會和思考 篇11

基層幹部要像不知火一樣提高環境適應性,順應新時代發展形勢和工作要求,積極實現工作新定位,充分認識到鄉村振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不斷培養自己在農村農業工作方面的專業素質,真正做到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以飽滿的熱情投身鄉村振興的主戰場,在希望的田野上展現新作為。不求人誇顏色好,重實績、抓實效,追求內在成色實現真發展。不知火果實呈倒卵形,果面粗糙,多有突起短頸,是名副其實的“醜柑”;但果汁糖度在13%以上,最高達17%,維生素C含量也遠高於同類水果。鄉村振興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基層幹部必須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域性出發,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初衷有清醒的認識,要像不知火一樣“不求人誇顏色好”,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要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深挖農村群眾的實際需求,要一村一地有針對性地推進產業振興,一家一戶有實效性地幫助村民發展,讓希望的田野實現真發展。久積尺寸之功,用心一、積跬步,讓鄉村振興事業的薪火代代相傳。不知火花果同株,別有一番景緻:3到4月開花掛果,10到12月著色,次年2到3月果子成熟,兩代同堂。鄉村振興戰略高瞻遠矚,立足於當前謀劃於長遠2050年,致力於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並非權宜之策,也不可能靠一代人就能實現。基層幹部要認識到鄉村振興任務的艱鉅性、長期性,樹立堅定的陣地意識,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在鄉村振興的長征路上守初心、記使命,久久為功;在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要蹄疾步穩、分步實施,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一代接著一代幹,像不知火年年花果交替一樣,讓實現鄉村振興的燎原之火生生不息。

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五

20__年4月11日至4月22日,我很榮幸參加我縣今年的在職幹部全員培訓,這是我入編以來第一次參加培訓,感到非常激動。通過黨校領導、專家教授的精彩授課,本人受益匪淺,思想覺悟有了很大的進步,也有自己的學習體會和感想。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推進鄉村發展,實施鄉村振興,對促進社會協調發展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意義重大。

13億多中國人中,有著近10億農民,農村成為了中國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民、農村、農業問題關係“幸福百姓”獲得感的提升,關涉“美麗鄉村”願景的實現,關乎“鄉土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但隨著社會變革的急劇轉型,三農問題成為了我們心頭難以放下的牽掛。“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鄉村振興已刻不容緩,而只有讓人們願意回、回得去、留得下,鄉村振興方有希望。

鄉村振興,我認為農民必須富,讓人們願意回。鄉村若是“梧桐樹”,便會引來鄉賢遊子們這些“金鳳凰”,正所謂“家有梧桐樹,引來金鳳凰”。鄉村的振興發展的對“城歸”的引力第一要義就植根於農民生活的富足,從產業發展、社會保障、就業創業、社會治安、養老方面成為農民最為關心最為迫切的問題,只有為農民生活奠定堅實的生活保障,方才能調動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積極性;與此同時,農民工返鄉,又能夠不斷促進廣袤鄉鎮百業興旺,以創業促就業、增收入,從而打開了農業現代化、城鎮化乃至新農村建設的新局面,從而又成為了鄉村振興的有力助推器。

鄉村振興,我認為農村必須美,讓人們回得去。農村是農民的家,每個人都期望自己的家能夠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改變農村環境,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還農村以“鬆月夜生涼,風泉滿清聽”的隨意而居是遊子們的虔誠嚮往。而當農藥化肥的使用汙染了塊塊土地;當生活垃圾玷汙了彎彎清泉;當秸稈焚燒汙濁了朗朗晴空,鄉村的土壤、水體、大氣的汙染直接影響菜籃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何談夯實返鄉迴歸之基?失去了鄉村清新的空氣、乾淨的水質、安全的食品,鄉村振興就失去了遊子們的青睞,就失去了永續利用的戰略資源,何談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建設才是鄉村振興的依託。

鄉村振興,我認為農業必須強,讓人們留得下。興業致富是許多人逐夢的源動力,而守業安居則是廣大農業經營者的定心丸。鄉村留得住人才是鄉村持續振興發展的應有之義,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則是讓“城歸”留下創業守業的必由之路。當農業搭上“旅遊+”的快車,鄉村旅遊便為鄉村提供了“重塑”與“再生”的機會。隨著旅遊需求的多元,寧靜致遠,田園丹青的鄉村旅遊因其特有的魅力成為人們新的選擇,尤其是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及經濟邁入新常態、產業結構不斷轉型升級的時代背景下,鄉村旅遊將會有更大作為、更大擔當,方能不斷填充著鄉村振興的底色。

緣木求魚不可取,竭澤而漁不可行。全民期待“美麗鄉村”的今天,用富民之美給村民一個富足的生活條件,用生態之美給遊子一個身心休憩的家園,用強業之美給城歸一個勃勃發展的生機,只有走上富民、村美、強業的多贏之路,才會實現鄉村宜居安康的振興之夢。

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六

“四月春光好,正是讀書時”。在春光明媚的四月,我有幸到百年——西安交通大學學習,五天的培訓,讓我受益匪淺,彷彿經歷了一次文化之旅,一場視聽盛宴。培訓結束後,仍然回味悠長,也引發了我對於鄉村振興的一些思考……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而鄉村振興就是要以農村經濟為基礎,努力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我認為建設美麗鄉村始終都離不開文化。

文化是生態宜居的守護者。習總書記說美麗鄉村建設就是要“看的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鄉村的青山綠水是我們耐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中國自古以來就講究遵循自然法則而生存。繼承和發揚傳統的生態文明觀,讓人們懂得“仁民愛物”,發自內心崇尚自然,珍惜環境,才能從根本上守護住我們的青山綠水。

“鄉愁”對於鄉村來說是對鄉土文脈和故土文化的記憶。鄉愁可能是一棵長在村頭的古樹,可能是一間破舊的祠堂,可能是一出家鄉的戲曲,還可能只是一位兒時的玩伴。這就需要加強對遺址遺蹟、宗族祠堂、田野文物的開發保護,傳承鄉村文脈,讓村民在精神上有歸屬感。讓更多鄉賢回到故土推動鄉村文化的傳承,建設美麗鄉村。

文化是產業興旺的金鑰匙。鄉村產業無論是農業還是第三產業,都需要注入文化內涵,否則就不能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我們平利是女媧故里,中國名茶之鄉。當我們的茶飲產業注入文化內涵,整合品牌力量,平利的絞股藍和綠茶也會像西湖龍井、武夷山大紅袍一樣名揚四海。到那時,我們賣的就不僅僅是茶而是健康和文化。

談到鄉村振興就會想到鄉村旅遊。而鄉村旅遊的持續蓬勃發展,更要注重挖掘文化內涵。一個地方的歷史積澱、氣候環境、風土人情、飲食起居,風俗習慣等等構成了一個地方的地域文化,而這種文化帶給人們的是不同於其他地方的精神體驗。譬如,有人喜歡“大漠孤煙直”的蒼涼,有人喜歡“海上生明月”的意境。我們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本地的地域文化,讓每一個來平利旅遊的客人感受到這片土地與眾不同的魅力。

文化是鄉風文明的約束力。“仁義禮智信、誠孝檢勤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習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在鄉村振興中,如果我們充分發掘鄉規民約、族譜家訓這些道德資源,發揮身邊榜樣的力量。讓向善向美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凝聚人心、引領道德、淳化民風,那麼“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鄰里和睦”等等都會成為村民發自內心的尊崇。

農村的公共文化建設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只有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才能保障村民的基本文化權益,提高鄉村文體活動質量,讓廣大村民在豐富的文化體驗中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

《周易·賁卦·彖傳》中解釋文化,“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有形的,更是無形的,它無時無刻都在影響著我們的“三觀”和生活方式,要想振興鄉村,就得以文化鑄魂。有了靈魂的鄉村便有了生機和活力,有了青山綠水和鄉愁,有了希望和未來。

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七

“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的重大任務,為億萬農民描繪了一幅美麗鄉村的現代圖景。現如今,各個鄉村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等角度,推動廣大幹部群眾推動鄉村振興思路更明、幹勁十足。

十九大報告中關於脫貧攻堅工作和鄉村振興戰略的論述,讓我們進一步增強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和信心。學習十九大精神重在領會重在實踐重在落實要做到知行統一,把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到各項工作中。

一、把十九大精神落實到決勝脫貧攻堅的奮鬥目標中。領導幹部要把脫貧攻堅當做當前的政治、的民生和最緊迫、最堅決的任務,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投身到脫貧攻堅中,全面抓好脫貧工作,各級領導幹部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完成此次考核任務工作。

二、把十九大精神落實好實踐好發揮好。省委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定,縣委也制定了貫徹落實方案,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系統性、長遠性和近期目標,要堅定不移把生態保護擺在核心位置,像對待生命一樣呵護生態環境,著力解決環境突出問題。

三、把十九大精神落實到從嚴管黨治黨各項舉措中。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的方略第一條是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最後一條是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做好黨和國家事業前提在於黨的領導,保障在黨的建設,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抓黨建就是抓關鍵的理念,把抓好黨建作為的政績,全面壓實“兩個責任”,堅決維護好習總書記的核心地位,要堅持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放在突出位置,推動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不擇不扣貫徹落實,要強化幹部管理,持之以恆整風肅紀高壓反腐,著力建設一支忠誠乾淨擔當作為的幹部隊伍。

四、把十九大精神落實到今年的各項工作任務中。脫貧摘帽需要各鄉鎮各部門互相配合,一定要早部署早謀劃,要趁著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東風,全力以赴、全面動員,親臨一線督促指導攻堅克難解決問題。以一天也不耽誤的精神,全力抓好生態保護、脫貧攻堅、產業發展、重點專案建設等工作,確保各專案標圓滿完成。

落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體會和思考 篇12

____提出: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美麗中國”成為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追求。美麗鄉村建設是新時代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和必然選擇,美麗鄉村振興更應該成為我們這群出生於鄉村、生活於鄉村、奮鬥於鄉村的基層幹部的共同追求。

一、生態優先,綠色規劃,確保可持續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美麗鄉村振興要堅持生態優先,將生態文明貫穿於全過程,首先就是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科學規劃美麗鄉村建設全域性。要以尊重鄉村自然文化特色為前提,以提升鄉村整體風貌品質為目的,堅持規劃先行,因地制宜,切實保護農村生態環境,展示農村農業生態特色,圍繞農村生態經濟、生態人居、生態環境和生態文化,把美麗鄉村建設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工業、農業和旅遊業發展規劃、文化特色產業相銜接,有序推進,要做到開發與保護結合,凸顯可持續發展。

二、保護為重,個性開發,留住美麗鄉愁。

美麗鄉村振興必然要開展建設。美麗鄉村建設需避免僅靠“塗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層白灰,一白遮百醜的建設;需避免強行一致、千篇一律、沒有個性的建設;需避免大包大攬、大拆大建、勞民傷財的建設。要堅持保護為重,留要保持特色,改要因地制宜,拆要集約節約,不能披紅掛綠大搞形象工程,也不能把老風貌全盤推到重來,更不能大拆大建浪費群眾的血汗錢,應結合各村實際,突出重點,注重挖掘傳統農耕、人居等文化豐富的生態理念,在開發中保護,保護中建設,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從歷史深處和傳統根部重尋精神資源,留住自然風姿和人文血脈,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業,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亮點,標準打造鄉村旅遊目的地,留住美麗鄉愁。

三、多措並舉,全面整治,完善基礎建設。

____說:“建設美麗鄉村,是要給鄉親們造福。”如何給鄉親們造福?歸根結底是要完善農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髒亂差現狀,建設便利美麗的和諧家園。要進一步提高縣鄉道路、橋樑質量,構建農村交通良好的骨幹網架,提高通達水平;要以解決農村飲水安全為重點,加大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投入力度,進一步改善農村飲水條件;要堅持不懈推進“廁所革命”,努力補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短板;要加快農村生活汙水處理廠建設使用,防止水體汙染,確保群眾健康安全;要深入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推進垃圾分類收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廢棄物迴圈利用;多措並舉,全面整治,全面提升,建設煥然一新的美麗鄉村。

四、創新管理,推動自治,培育先進力量。

振興美麗鄉村,關鍵在人,關鍵在發揮大多數人的力量。當前,我市推行的“黨建引領·活力村莊”改革取得顯著成效,應深入推進。繼續堅持“本灣本土本地”的原則,將“三支先進力量”(政治上先進的農民黨員、經濟上先進的致富能手、治理上先進的鄉賢)引進村莊理事會,重點圍繞“服務黨建、助力發展、村莊整治、調解維權、科技服務、文明建立”等“六進理事會”開展服務群眾工作,構建村黨支部領導、村委會指導、理事會搭臺、村民廣泛參與的農村基層治理新格局,形成“黨建促自治、黨建帶治理”的良好態勢,實現自己的村莊自己建、自己的事情自己辦、自己的村民自己管的目的,為美麗鄉村振興培育堅強有力的治理力量和群眾基礎。

五、發展產業,培植動力,建設富美新農村。

產業興百業興,美麗鄉村振興要把振興經濟擺在突出的位置,把產業發展擺在突出的位置。要加快培育鄉村產業、鄉土產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農民增收富裕、農村經濟繁榮。大冶鄉村振興的“大莊模式”,在培育集體產業、帶動鄉村旅遊上做好了新文章,值得廣泛學習借鑑。要從本地實際出發,合理統籌規劃,提檔升級休閒農業,強化農業產品、農事景觀、鄉土文化的創意設計,開發一批兼具農業、旅遊、文化屬性的多功能產品,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業”的升級版,建設田園型、生態型、觀光型、特色性美麗宜居村莊,塑造精品旅遊名鎮,通過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致富,不斷培育鄉村內生動力,建設富裕和諧美麗新農村。

落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體會和思考 篇13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農村是全國的命脈所在,如果沒有農業、農村、農民,城鎮必將失去賴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基礎。“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建設美麗鄉村,長期以來一直是人民群眾的期盼。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千百年後,人們所向往的村美、水清、樹綠的美麗鄉村正在成為現實。“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這些重要論述表明,“三農”作為國之根本的地位持續在加強。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促進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的治本之策,必將進一步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美麗鄉村建設是當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深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載體,在中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作為山川秀美、農業大市的懷化,我們更有希望的田野,更是大有可為。因此,要積極搶抓機遇、乘勢而上,著力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努力開創農業農村發展新局面。

首先,要堅持優先發展經濟。鄉村要振興,產業是根本。美麗鄉村應該是富足的鄉村,貧窮落後的山清水秀不是美麗鄉村。美麗鄉村建設要以經濟發展為動力支撐,特別要立足於農村當地的優勢資源,做大做強支柱產業,以專案帶動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我們不僅建立“美麗”,更要經營“美麗”;不僅打造景觀,更要打造產業,讓農村美起來,讓農民富起來。只有產業發展了,農村才能集聚人氣,形成良性迴圈,充滿生機活力。所以,要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提高農業生產的質量和效益。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不斷延展農業產業鏈,提升附加值。培育農村新業態,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路子。

其次,要注重保護生態環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是美麗鄉村的氣質,是美麗鄉村的外在之美,物質富裕而環境髒亂差同樣不是美麗鄉村。在過去經濟發展的道路上,以損壞生態環境來換取經濟發展的事例不勝列舉,尤其是在農村經濟發展中更加突出。當前,如何進一步處理好農村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需要地方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拿出切實可靠的解決辦法。要加大環境保護宣傳力度,提高廣大農村群眾環保意識;要加大農村面源汙染治理力度,降低農藥化肥的使用量;要規範畜禽養殖,科學合理處置畜禽糞便,等等。只有生態環境好了,才能確保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也才能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再次,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有了較大發展,廣大農村群眾的物質生活有了大幅度提高。對美好生活的渴求,特別是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愈來愈強烈。生活之美、生態之美、鄉風文明,內外兼修才算得上美麗鄉村。因此,在美麗鄉村建設中,要深刻認識當前農村社會風尚、村民素質、文化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深刻認識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對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迴應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增強抓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緊迫感和使命感;要積極倡導尊老愛幼、鄰里團結、遵紀守法的良好鄉風民俗,提高農村社會的文明程度,形成團結、互助、平等、友愛的人際關係。著力培養新型農民,推動農村走上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發展道路;要積極迴應農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大力繁榮發展農村文化,讓農民群眾享受到更加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把廣大農村建設成更有古道鄉愁、更加和諧穩定、更富人文情懷的美麗鄉村。

最後,要創新鄉村治理體系。科學有效的鄉村治理體系是全力助推美麗鄉村建設的保障。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並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明確了新時代鄉村治理的新理念新思路,將更加有力地促進農村和諧穩定。要順應美麗鄉村建設的新定位、新要求和新機遇,充分發揮基層黨建的引領作用,加大農村基層幹部培養力度,充分發揮村集體和農民的主體作用,積極搭建新鄉賢與鄉村社會結構有機融合的平臺,構建兼具鄉土性與現代性的現代鄉村治理模式。

落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體會和思考 篇14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部署,這是黨中央著眼於推進“四化同步”、城鄉一體化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升億萬農民獲得感幸福感、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和實現中華文明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們黨“三農”工作方針政策的繼承和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貧富差異較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從實際出發,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舉各方之力,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措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努力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振興是基礎。發展是第一要務。

實施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徹底解決農村產業和農民就業問題,確確保當地群眾長期穩定增收、安居樂業。而無論是解決農民就業還是確保群眾增收,都都需要以產業發展為基礎。農業強,產業必須強。產業旺,鄉村振興才有底氣。要實現產業興旺,首先要構建鄉村產業體系,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是通過培育農業品牌、增強科技創新、強化城鄉融合,補齊農業發展短板,促進農村產業集聚。人才振興是支撐。“人才興,事業方興”。發展離不開人,鄉村振興自當不例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關鍵要解決人的間題。由於受前些年農村發展“錢景”不大的影響,大量人口外出務工,農村缺人特別是缺少能人的問題,已經成為振興鄉村的制約瓶須。

因此,實施鄉村振興必須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做好農村人才政策這篇大文章,完善人才服務機制建設。既重視本土人才的培育,培養一大批新型職業農民,使之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主要生カ軍。也要廣納懂科技、懂市場、懂法律、懂管理的賢才能人到農村來創新創業,讓農村成為賢才能人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建設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高質專業化鄉村振興隊伍,增強農業發展的創新驅動力和農村產業發展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活力。文化振興是靈魂。鄉村文化建設是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鄉村文化作為我國社會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鄉土人文之美。如果說沒有鄉村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更或是沒有鄉村文化的同步振興,那那鄉村振興就失去了真正的靈魂。

因此,實施鄉村振興必須抓住鄉村文化這一靈魂根本。不僅要順應新時代的要求,推進城鄉文化融合,保護並傳承好鄉村文化,增加文化產品,促進文化供給,大力發展具有特色的鄉村文化及其產業。還要打通農村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里”,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深深紮根,不斷提高農村群眾在文化成果上的獲得感以及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幸福感。生態振興是根本。“錄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只有實現生態振興才能體現文明和諧的鄉村振興目標,鄉村振興離不開生態振興,綠色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由於前些年農村環境保護相對滯後,這無疑為農村生態振興帶來了更多的難題,需要花費較大的力氣來解決。必須堅持綠色生態導向,改進農業生產方式,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持續攻堅農村環境汙染防治,增加能源供應的良性循探索農村綠色發展之路。不斷增強鄉村振興的恆久生命力。樹高千尺源於根深,大廈巍峨靠的是地基堅固,鄉村振興戰略讓國之基更穩,祖國必須將更加堅實屹立在世界洞東方,讓我們信心倍增地擼起袖子加油幹,在鄉村振興戰略的牽引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一番農村力量。

落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體會和思考 篇15

從行走中體味鄉村田園之美,從思考中感悟集體經濟之路。經過長達十多天的社會實踐,親自觀察,走訪思考,對集體經濟發展有了頗深感悟。

鄉村的振興離不開一代代人的努力,每一個先進富裕或有發展希望的村莊都有著一個或多個真正有心的人才,在青州聖峪口,五個年輕人真的只是靠著一腔熱血與理想追求,帶著建設家鄉,振興鄉村的希望,回到村莊,集思廣益,擰成一股繩,為家鄉圖發展。在棲霞,退伍軍人理事長,帶領全村婦女老人齊上陣,靠肩挑手鑿,戰天鬥地,僅僅用了六個月的時間便在山上開闢出一條可以通車的道路,天塹變通途。在鄭家莊,村支書真誠地和我們說到,鄉村振興需要人才啊,我們看到了村落的發展對人才的渴求,空心化日益嚴重的今天,村裡人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紛紛離開,村裡幾乎只有六旬以上的老人,再過二十年,鄉村人才若繼續流失,隨著時間的推進,這些村落將何去何從,想象一下,可能很多歷史悠久的村子都會面臨消失的風險。

鄉村的振興根本的依靠不是外部的支援,而是內部的衍生與升級,我們看到了對知識分子的渴望,淳樸的村民他們也許不懂專業知識,但是他們有振興鄉村的願望,建立起集體經濟的形式,以合作社的力量解決個體解決不了的機械化自動化現代化的問題,從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依託村級黨組織的力量,推進土地流轉與集中,將集體收入固定比例用於困難救助,公益事業。提升村民的整體福利,讓村民留住鄉愁。不讓一個人掉隊,廣泛吸收全體村民,整合土地果園,讓綠水青山變成百姓的金山銀山。

在調研的過程中我們還發現,一村的力量也許弱小,合村並建給我們提供了發展的新思路,通過合作,我們建立起多村之間的分工,各取所長,促進共同的發展,從而促使整個地域範圍的發展。集體經濟靠的便是集體,通過大規模集約化,從而使傳統的農業更加專業,更加現代化。有效的激活了土地,資金等生產要素和村級發展潛力,整合管理,實現減耗,提質,增效,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華麗轉身。

社實中的一個深刻感悟是,有時候我們聽到的真的可能只是表面,只有親身深入去觀察,去問詢才能獲得最真實最可靠的事實,我們發現集體經濟的發展的確有很大的阻力,我們也發現了眾多困難,需要不斷地探索與研究。強村富民同舉,黨建工作起到重大作用,村兩委與合作社雙向進入,實現合作社發展與村級建設共同研究,一體推進。

讓農民這個職業有尊嚴是我們聽到西楊村的支書深切的說道,當農村的醫療教育真正得到改善才能吸引村民返鄉,在招遠的大戶陳家社群,我們看到了這種可能,我們的走訪發現不只是空間上的變動,而且是一個時間上的推進,從初期到成熟,我們看到了一個可行的可複製的發展道路,村裡基礎設施興建,醫療教育蓬勃發展,生態農業新六產,旅遊業同時推進,重構田園的美麗,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風民風明顯好轉,群眾幸福感和生活指數連年提高。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被現代人重新追求,我們似乎看到了突破重重阻礙後的新農村,看到了蓬勃的生命力與新希望。看到鄉村花開的呢喃,雨歇的崢嶸讓鄉村振興,讓鄉愁更美。

鄉村真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廣闊天地,對於振興的模式需要不斷地探索,相信在可複製的集體經濟的模式下,越來越多的鄉村將趨於成熟,鄉村振興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就會實現。

行走了七八個村落,從廣闊的平原,到崎嶇的山地,從遼闊的田野,到飄香的果園,我們親自走過,我們用心體會,我們深入思考,我們知道也許我們學識尚淺,但是我們更知道我們肩負著時代賦予的使命,我們為了那份中國村落的鄉愁,為了鄉村的振興付出我們微薄的力量,我們的腳步不會停止,我們也相信鄉村在不遠的將來會變得越來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