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科學教育先進個人申報材料

欄目: 申報材料 / 釋出於: / 人氣:5.21K

我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幼兒園的科學教師——唐麗華,1995年畢業於寧夏靈武市教師進修學校,1997年調入靈武市幼兒園工作,在此後的XX年當中我一直從事幼兒的科學教育工作。

科學教育先進個人申報材料

我們靈武市幼兒園隸屬靈武市教育局,自XX年靈武市被確立為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以來,我市各級領導,廣大教師和家長的思想觀念受到了強有力的衝擊,這股課改之風也吹到了我們幼兒園,再加上XX年9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頒佈實施,給我們幼兒園注入了生命活力。幼兒園一改以往的“一個阿姨三個娃”的家庭作坊式的教育模式,向著科學化,規範化的模式轉變,而且迅速成長為一支不可估量的新生力量,推動著我市學前教育的發展,也為我市的基礎教育提供了有利的保證,更為幼兒科學教育提供了一個更加寬廣的空間。在科學技術發展突飛猛進的今天,隨著人們科技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科技對國家財富的增長和社會的繁榮起的巨大作用。因此,對幼兒進行科學啟蒙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科學教育活動,對幼兒智力的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幼兒有著與身俱來的好奇心探究慾望。他們對周圍世界的任何新穎、陌生、有趣、不協調、神祕或難以理解的事物都會產生探究的興趣和慾望,並以自己的方式與周圍的世界相互作用。.......主席也曾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以培養創新精神為重點的素質教育,是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大決策。隨著“科教興國”重大舉措的提出,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科技在推動一個國家走向強大和進步的重要作用。因此幼兒科學教育也逐漸成為教育中的熱門話題。為使幼兒學科學有個良好的開端,使其長大成為具有科學素質的現代的和未來的公民,幼兒科學教育應以科學素質的早期培養為基點。

幼兒園科學教育也就是基於此,立足於幼兒的年齡,心理特徵,對發展幼兒的認知能力,提高他們的思維水平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一個人在幼兒時期形成的 對周圍世界的 探究興趣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會使他們終身受益。作為一名幼兒科學教師,我也更加以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及創新能力為己任,努力耕耘。

一、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素質

在傳統教育中,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有一桶水就行了,而新時代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師要能“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使每一個學生的得到充分的 發展”。在現在的社會環境下,要求教師的知識儲備一定多於學生是不現實的,因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機會接觸新鮮事物,學到教師所不知道的東西,所以教師必須強化學習意識,放下架子,主動地向學生學習,要虛心地與學生一起探討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教學相長”,才有可能走在學生的前面,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而且教師本身更應該不斷學習新知識,新理論,不斷加強自身的綜合素質,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

1、 資訊科技的運用拓展了科學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資訊科技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對於轉變傳統的教育思想觀念,提高師資隊伍素質,促進教學模式、教學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加速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現代化,對於深化基礎,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我於1999年就先後參加《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教育》的初級、中級、高階的學習,都以優異成績通過考核;200XX年我又參加《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的四個模組的學習,也順利通過,現在我已經能熟練使用這些學到的知識,為我的科學教育提供便利。

2、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添補文化、專業知識為科學教育做好知識儲備

95年中師畢業後,我又積極參加全國自考教育的《國小教育》專科的學習,於XX年拿到畢業證,此後我又繼續不斷的學習,參加了寧夏大學的教育學本科班學習,並於XX年12月以優異的成績獲得該專業的本科學歷。我利用業餘時間自學了《幼兒教師專業發展》、《新課程四大困惑的探索》、《兒童教育心理學》、《新世紀教師素養》等論著,還訂閱了《幼教博覽》、《我們愛科學》、《幼兒畫報》、《學前教育》等雜誌,從中學習到不少的理論知識,收益非淺。

3、積極參加各級培訓,把握機會提高科學教育素養

XX年,我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全國首期中國小機器人指導教師培訓班》,聽一些老教授,老教師給我們將有關機器人的發展史,及當前一些地區開展機器人制作的情況,使我們這些遠在西部內陸地區的人大開眼界,數九寒天,讓人們領略了北京的嚴寒,但是學習的熱潮卻沖淡了一切。

XX年秋季,北大教授應邀請到我園對教師進行“做中學”科學活動進行指導,與會時,我與專家熱情交流,探討,“做中學”科學活動如何在我園實施,請他們幫助解決我們在一些方面的困惑,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

我還不放過銀川市,靈武市及我園的有關課程改革的師資培訓,更新理念,吃透教材,為搞好各類教育活動提供指導,在不斷的學習中我的科學素養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二、利用各類資源,營造幼兒探索科學活動的氛圍

1、讓每一面牆壁都成為科學資源,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

我一般都圍繞每月的主題活動,創設佈置牆飾如“我的家鄉寧夏川”,“北京奧運”,“世界各國的國旗”,“汽車博覽會”,“我的一家”,“五彩的秋天”,“各種各樣的鞋”等,把有關我們周圍的人和事物都以一種直觀的方式傳遞給了幼兒,這比枯燥的說教的效果要好的很多。

2、發揮“科學角”的作用,激發幼兒對科學的求知慾望

“科學角”是大自然的縮影,是幼兒認識世界的視窗。利用“科學角”來開展科學發現活動,是培養幼兒科學發現意識的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為了讓“科學角”能與孩子互動起來,發揮其教育功能,我把幼兒科學教育的目標融入到“科學角”中,以引起幼兒觀察的興趣,培養其科學技能和方法,助其掌握科學的知識。如:“天氣預報”、“寶貴的土壤”,“種子的一家”,“種黃豆”,“種大蒜”,“身邊的材料”、等,讓幼兒們在親自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不僅積累了有關植物生長的豐富經驗及有關天氣變化的知識,還了解周圍的事物,從中獲得愉快體驗,還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培養了分享與合作的意識。正是“科學角”這一豐富的、富含教育價值的環境為幼兒提供了觀察自然、認識自然與親自實踐的廣闊空間,極大地調動了幼兒的探究的興趣和慾望。

3、與家庭、社群合作,充分利用周圍的有利環境,整合多方面的科學教育資源。

我大膽地將幼兒們帶到周圍社群:參觀農貿市場,廣場,銀行,郵局,學校,高廟,清真寺,參觀大棚種植,觀察農民伯伯種植方法……孩子們在這些過程中獲得的何止我們所能估計到的一些科學教育目標呢?他們在與外界的交往互動中得到全方位、多元化、動態的發展,逐漸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為了讓家庭真正成為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合作伙伴,我利用家園廣播,家園教育專欄,家長會及利用每天接送幼兒的有利時機,嘗試指導家長開展科學遊戲活動,提高家長的遊戲教育觀念,請家長協助把一些廢舊的材料帶到幼兒園,放進“百寶箱”,從一定程度上豐富幼兒科學活動材料。同時允許幼兒在自己的遊戲空間內獨立操作,讓幼兒有操作、轉換、組合材料等活動的機會,允許幼兒自由選擇自己的科學操作材料和活動。

4、科學活動實現生活化

春回大地時,我帶幼兒春遊,走近郊區的農田,果園,觀察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及果木開花情況;秋天到來時,再帶幼兒走近農田,果園,觀察農作物及果木的變化,幼兒們看,問,聞,摸,品,畫,大自然的奇妙變化深深地吸引著幼兒。

5、科學教育融入一日活動中

一日生活中經常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如:有位幼兒在脫衣服時聽到了“噼噼啪啪”的聲音並感到有點刺痛,覺得很奇怪:“是什麼弄得我這麼痛?”另一個幼兒說:“有時我脫衣服時也會感到痛,晚上還能看到一點點的亮光呢!”許多孩子也有同感。還有一次,我給女孩子梳頭,孩子們發現頭髮被梳子吸了起來,十分好奇。於是,我在科學角分批投放不同的材料,讓幼兒通過操作感知“靜電”現象。第一次,我投放了紙屑、塑料玩具、積木和筆等,讓孩子們設法把紙屑吸起來。孩子們在探索中發現:只要將筆桿在衣服或頭皮上摩擦或用手不停地與筆桿摩擦,筆桿就能將紙屑吸起來。於是,他們認為任何東西摩擦後都能將紙屑吸起來。對此,我沒有急於否定,而是投放了一些鐵質小棒、不鏽鋼蓋子、積木、玻璃杯等材料,讓孩子們通過實驗操作,自己去發現問題。當孩子們發現不是所有的東西摩擦後都有吸力時,我及時向孩子們講解了有關靜電的知識,解開了孩子們心中的疑團。接著,我又投放了不同大小、質地的紙屑,如:縐紙、蠟光紙、硬紙板、塑料紙等,並設定問題:“你能通過摩擦將這些紙吸起來嗎?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靜電現象與物體質地的關係。再如:我們在練習打擊樂時,就有幼兒提出:為什麼碰鈴發出的聲音很脆,很小,鈴鼓發出的聲音很響,很吵呢? 為了使幼兒弄清有關聲音的知識,我先讓孩子們傾聽周圍生活中的各種聲音:颳風聲、樹枝晃動聲、下雨聲、水流聲、知了和小鳥的叫聲、叫賣聲等,並讓他們模仿。為了幫助幼兒理解聲音產生的原因,我請他們相互傾聽心臟的跳動聲,撫摸聲帶的顫動,觸控敲擊過的鑼鼓面,觀看小紙人在鼓面上“跳舞”的情形,使孩子們理解聲音是因震動而產生的。最後,我讓孩子們製作小樂器,用可樂瓶做沙錘,用易拉罐做雙響筒,用筷子敲小瓷碟子做碰鈴,等等,並用它們演湊《恰 恰 恰》、《喜洋洋》等孩子們從中加深了對聲音的瞭解,初步感知了樂音和噪音的區別,形成了有關聲音產生的初步概念。

三、“做中學”科學教育活動是科學教育的濃縮,昇華

1、做學科帶頭人,大力進行案例開發

XX年,我園被確立為我市“做中學”科學活動實驗基地,我被定為“做中學”科學活動帶頭人,先後多次參加“做中學”科學研討;帶領園內其他教師認真學習“做中學”科學理念,體會“做中學”活動的各環節的設定,群策群力,開發了諸多優秀的“做中學”科學活動案例,如:《沉與浮》、《水到哪裡去了》、《讓熱水快變冷》、《讓有洞的瓶子不漏水》、《泡沫板沉下去》、《有趣的磁鐵》、《神氣的力》、《水變乾淨了》、《物體落下來》、《有趣的彈性》、《吹泡泡》、《什麼溶化在水裡》等,為大家所共享。特別是 由我主講的《沉與浮》、《泡沫板沉下去》、《神氣的力》、《水變乾淨了》等為大家所共享。特別是由我主講的《沉與浮》、《泡沫板沉下去》、《神氣的力》、《水變乾淨了》等課,在我市的“做中學”研討會上深受好評。在短短的30分鐘的活動中,創設了適合幼兒年齡特徵的情景,提出科學問題,指導幼兒大膽猜想,動手操作,實驗驗證,直至得出結論, 幼兒感知了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激發了幼兒對探究科學活動的興趣,增長了幼兒的科學知識,提高了幼兒的創造能力,為幼兒創新能力的進一步提高提供了堅實基礎。

2、送課下鄉,傳“做中學”科學教育精髓

為使“做中學”科學活動的深入開展,為了把我園“做中學“的先進經驗介紹給大家,積極申請送課下鄉,傳”做中學“精髓。特別是在06、07兩年裡,我市教育局,教研室評估我園“做中學”取得的長足發展。我先後三次送課下鄉,深入農村,山區,把一節節優質“做中學”科學活動帶給那裡的幼兒,也又一次鮮活地把“做中學”的模式,理念及精髓帶給了那裡的老師。羞澀,膽小的農村娃,山裡娃在活動中無不迸發科學的火花,透過他們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我看到了“做中學”科學活動的美好未來,也感到肩上揹負的重任。

3、開展“做中學”科學教育活動的的收穫

(1)創情激趣,科學活動遊戲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的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並注重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我在每節活動中,都創設一個情景,在一種輕鬆的氛圍中就很順利地提出了問題,遊戲活動貫穿活動始終,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孩子們也許從頭至尾都是在“玩”,但也正是在“玩”的同時引發、支援並促進了他們的科學學習活動。他們在玩的過程中學習語言,或許同時也張開想像的翅膀解釋科學,或者萌生用歌唱或舞蹈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知……只要我們做到“心中有目標”,把科學活動目標從有形轉化為無形,滲透到遊戲之中,孩子們就能在遊戲中自由主動的學習。

(2)注重以人為本,做幼兒學習活動的 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在各類活動前我都認真做好充分的準備,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關注幼兒的活動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幼兒的活動地位始終在第一位,教師放手讓幼兒自主探索,不要怕幼兒亂。幼兒們在活動中大膽猜想,動手操作積極交流的局面可能讓人覺得“亂”, 其實幼兒並不是漫無目的的,可能他們此時正在興頭上,這很正常。我常常想幼兒的活動中的亂就像寫散文“形散神不散”。這就看教師在幼兒活動前如何提要求,如何把幼兒從操作中收回來,如何去指導幼兒活動,如何去做好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

(3)科學活動與其他學科的整合,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幼兒園各方面的教育內容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依賴,相互包含,相互影響,有一部分內容總是跨界限而存在著。科學教育作為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培養幼兒的科技意識,而且對幼兒身體、認知、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都有積極的作用,但它並不是孤立的,而只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體系。因此,幼兒科學教育應是全方位的,必須貫穿於體、智、德、美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為此,既要考慮科學教育自身結構的獨立性、系統性,也不能忽略它與其他教育領域之間內在的聯絡,我經常採用跨界限組合的方式,加強各種教育內容之間的有機滲透,使一些相關的內容體現“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特點,以保證教育目標的落實,我覺得著這也就是教育的真諦,“處處是教育,教育無處不在”。

4、開展“做中學”科學活動的困惑

“做中學”科學活動在我園已開展有幾年了,我們也摸索出了一些適合我園的可取之處,但是我總覺得還是有一些問題存在。如:開發的案例缺乏連續性,活動的深度還不夠;活動中對幼兒的有效性評價及評價方式單一;活動中幼兒的記錄單的形式還不夠科學,規範;一些實驗器材短缺等等,還困繞著我。

路漫漫,任重道遠,我將以更加無比的熱情投入到對幼兒的科學啟蒙教育中,開創新形科學教育,把創新精神植入幼兒心田,為孩子們插上飛翔的翅膀,讓他們在科學這片廣闊的天空中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