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農民工法律援助社會實踐報告

欄目: 社會實踐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4.68K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年少輕狂的我們,有著意氣風發的激情,有著指點江山的銳氣。年少就要經得住暴風雨的洗禮,輕狂就能忍得住大社會的磨練。春華秋實,歲月瀟湘。轉眼為期一個月的社會實踐就過去了,通過實習,我在專業領域獲得了一定的實踐經驗,鞏固並檢驗了自己兩年來本科學習的知識水平,實習期間,我見過大量勞動爭議與勞動糾紛的案件,一些案件還是我去立案的,甚至有些從立案到結案的過程中,我還承擔著具體案卷整理工作,仔細研讀卷宗,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與專業的律師討論,並向其請教,這使我不僅對現實生活中的勞動關係有了更為深入的瞭解、對勞動法律知識的加深,更重要的是還擴充套件了知識面,瞭解了許多其他方面的法律知識,辦案程式,另外讓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生活哲理,那是從書本上難以學不到的。勞動關係是一門社會性的學科,對它的把握卻離不開社會經驗的積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了豐富專業知識,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鍊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畢業後能真正融入社會,在暑假期間,我去到了北京市農民工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開始了我的暑假社會實踐之旅。

農民工法律援助社會實踐報告

在實習的這段時間內,由於我的專業知識還很不完善,主要工作是幫忙接待和登記前來諮詢、尋求法律援助的人;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法院立案;整理檔案、訂卷;寫各種法律文書、報告;跟隨時福茂律師學習處理勞動關係的技巧、旁聽各種案件的庭審;處理一些簡單的案件等等,從7月19日到8月26日,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十幾天的時間,但是收穫確實不可估量的,就像我剛到北京市致誠農民工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時,時福茂律師跟我說的:“在我們這裡你每天都能看到各種錯綜複雜的勞動關係。”確實是這樣,這裡每天都能接到勞動領域各種案由的案件,比如說:拖欠工資,社會保險問題,勞動合同問題,工傷賠償問題等等。曾今呆在象牙塔裡的我們,彷彿不食人間煙火,對社會了解得過於膚淺,對什麼問題都是“想當然”的想法,令我更驚訝的是,在祖國的首都,天子腳下,也會有那麼多的勞動爭議與糾紛,那些辛勤勞作的勞動者。特別是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屢受損害,農民工問題仍是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的一大瓶頸。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個月,但是在這段時間內,有太多的記憶刻骨銘心,從中我學到了許多在書本里不可能學到的東西,我對勞動領域的瞭解不再停留在書本上,而是深入到了現實中,我不再是呆在象牙塔裡的孩子,嘆似水流年,感紅顏白髮,我學會了生活在現實中,關心身邊的事,關心弱勢群體,更深層次的瞭解了進城務工的農民工的疾苦;同時,我也看到了中國的農民工的法律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不在委曲求全,默默承忍受,而是採取走法律程式來維權。一個月對於我們的實習來說的確太短,但是在這有限的時間內,我們卻收穫了很多很多。

一、大部分農民工的法律意識顯著增強。

在還未到北京市致誠農民工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實習時,猜想在首都這樣的大城市,所謂天子腳下,應該不會有很多勞動糾紛案件需要處理。在致誠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的工作也僅僅只是在辦公室翻翻報紙,看看法條而已。等真正到了辦公室的那天,才發現原來在辦公室的律師每天都會有忙不完的工作,有很多的案件需要辦理,每個人手裡可能同時辦理著一二十個案子,很多案件都有著錯綜複雜的勞動關係。

每天從早上到下午的實習,前來諮詢的人絡繹不絕,這些農民工同志或諮詢自己親人朋友發生的事所涉及到的法律知識並尋求法律援助,或詢問自己案件的辦案程序,提供案件線索、證據等。有些甚至是群體案件,關乎一百多個人的案件,在這一個多月裡,有關工傷、勞動爭議、勞動糾紛、意外事故的賠償案件不計其數,而建築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一直在持續,在世人的眼中農民工的法律意識都是不高的,這些農民工中也不乏年過半百的老年人,他們能找到這個法律援助單位,能採用走法律程式來維權,至少說明他們已經認可了法律是一種強有力的維權手段。每天接待這些案件的當事人,雖然自己不能給他們提供很多的法律上或者現實中的幫助,但是在與他們的交談中,我能夠深切的感受到他們已經能勇於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不是憑著一股子蠻勁去企業,去有關機構,單位去鬧,採用各種暴力手段拼個你死我活。不管是從辦理的案件的數量,還是從群眾的思想變化來說,農民工的法律意識都在不斷提高。當然,從與他們的交流中,也體會到了他們生活和工作上的無奈,無助,無可奈何,雖然改變中國農民工這種現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絕非一人之力所能及,但是我們作為勞動關係專業的學生當然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勞動領域各種問題層出不窮。

企業追求利潤本無可厚非,但是有些企業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犧牲勞動者最基本的權益,這種行為是應痛加斥責的,也是一種違法,侵權行為。在實習中,我從各種案件中發現,現實中的勞動關係危機四伏,問題重重。

1、勞動合同等勞動爭議與糾紛問題。

勞動力供大於求,使勞動者處於弱勢地位。有的企業經營管理者法制觀念淡薄,不遵守《勞動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把自主用工變為"自由用工",想用誰就用誰,想怎麼用就怎麼用,自訂"土政策",濫用"試用期",不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或視勞動合同為一紙空文,強迫工人長期加班加點,拖欠、剋扣工人工資,拖欠或拒繳社會保險費等,很多企業要麼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要麼簽了也只是出於對法律的考慮,做做樣子,勞動合同文字在企業手中,而勞動者沒有,一旦事發,等到勞動者真正跟單位追究時,也是空口無憑,難以證明勞動關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規定:建立勞動關係,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第十六條規定: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字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勞動合同文字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而《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雖然法律有相關規定,但是在現實的勞動關係中亦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很多企業都是為了商業利潤對勞動者敷衍了事,弄虛造假,因為他們認定現在競爭壓力那麼大,就業困難,找到一份工作不容易,勞動者不會為了一顆樹而放棄整片森林,的確,很多勞動者,特別是很多農民工他們遠離家鄉,生活艱難,為生計四處奔波,能找到一份工作不容易,所以即使明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更多的也是選擇忍氣吞聲,息事寧人,不想丟了工作,賠了夫人又折兵。另一方面,他們覺得自己無權無勢,而那些企業有錢又有關係,即使自己反抗,成功的機率也不大,正是因為這樣才助長了那些不法人士的氣焰,要徹底解決這一現狀不是光靠政府的政策、立法就可以的,更重要的還是要將法律法規落到實處,一方面要加強勞動者的普法教育,雖然現在他們的法律意識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有待加強,讓他們在自己的合法權益受損時,要用法律武器給對方應有的法律上

的懲罰與教訓,而不是姑息養奸,任意放縱,更要讓其他的企業引以為鑑;要將法律法規真正落到實處,用人單位當然責無旁貸,對他們更有必要加強法制教育,讓他們學法懂法,追求效率,但也應注重公平,在與勞動者雙贏中追求利潤才是長久之道,也是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的必要條件。

2、工傷問題

一個多月的實習,見過了太多的工傷案件,感觸頗深。一些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裝置陳舊,無安全措施,也未給職工上保險,工傷事故頻繁,職業病有增無減,使勞動者的身心受到傷害,很多的勞動者,尤其是農民工,受到傷害後,企業就會想方設法拖延,不承認工傷,經過調解,起訴、上訴,一審二審亦無結果,直到拖至超出工傷認定申請時效,最後不了了之,損失最大的還是付出辛勤勞動的勞動者。

《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根據上述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用人單位有責任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以及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事故報告並申請工傷認定;如果用人單位沒有及時申請和報告,《條例》賦予受傷職工自行申請的權利,這是對工傷職工的保護。但是,由於《條例》沒有規定1年的申請時效是否可以中斷或延長,在各地的實施細則中,有些就明確規定,超過1年實效後才申請工傷認定的,勞動保障部門可以不予受理。但這種做法對於有些勞動者尤其是農民工來說,可能並不公平。如有些農民工不清楚申請工傷的時效規定,或者雖然知道卻因為病情嚴重、親屬不在身邊而無法及時申請,或者單位虛意承諾賠償實際上拖延時間、及至超過1年時效後又拒不承擔責任等等,在這些情況下,如果不允許受傷職工在超過1年申請時效後繼續申請工傷認定,他們所受的傷害只能由自己和家人承擔,這不僅對受傷職工是不公平的,而且如果其根本沒有能力來治療疾病和延續生活,實際上就將本應由單位承擔的責任轉移給了社會,甚至會成為不安定因素。所以在工傷方面,工傷認定申請時效應當允許延長,這將大大有利於和諧勞動關係的構建。每年,煤礦事件都是頻發不止,死傷的勞動者又何止上百個,那些都是鮮活的生命,如果政府加強監督和查處力度,企業加強管理,注重更新裝置,安全生產措施到位,遵守法律法規,雖然不能完全避免悲劇發生,但是至少是能減少類似的事故發生的。

3、小企業用工不規範,家政業勞動者無保障。

小企業濫用工的行為在當今的中國普遍存在,沒有勞動合同,工資低廉,加班加點不給加班費,甚至還拖欠勞動者工資,五險一金更是無從談起,另外家政行業的職工目前沒有納入勞動法管轄範圍,所以他們的權益更是沒有保障。他們的工資一般都未達到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工作時間也沒有固定,延長也沒有限制。其實,勞動領域的問題又何止於此呢?現實中的勞動關係又豈是隻言片語能夠詮釋清楚的。

三,針對問題,對症下藥,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勞動領域之所以問題重重,不僅僅是企業與勞動者的問題,工會和政府也難以置身事外。政府角色存在錯位。作為政府,既要為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發展地方的經濟,增加稅收和就業崗位;又要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實現社會公平,以獲得多數民眾的支援。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關係的處理,將主要由勞動關係雙方運用市場機制來自行調整,而政府則通過勞動標準的制定和勞動爭議的處理來對這種執行加以巨集觀調控,實行"主體自行協商、政府適時調整"。目前,有些地方政府為了處於有利的競爭地位較多地考慮對資本的吸引力,"低勞動力成本"成為一些地方招商引資的"法寶"。有的為了所謂的投資環境,對一些企業違反勞動法規往往是睜隻眼閉隻眼,甚至為廠商侵犯職工權益"開脫"。一些地區把"執政能力"簡化為gdp的增長能力,在各種經濟資料的背後存在著不和諧的一面,有些"明星企業"存在著明顯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現象。個別職工特別是農民工,在權益遭到傷害時採取過激甚至非法手段,這固然是法律意識不足的表現,但也反映了這部分群體對公共權力的不信任。這幾年來,中央在這些方面做了很多改善工作,但在一些地方貫徹落實還有較大差距。從這段時期的實習中,我看過很多以前的卷,近年來立案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有上升的趨勢,在勞動爭議案件中,工傷待遇、社會保險、勞動合同簽定等已成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爭議的焦點,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的任務日顯緊迫。

此外,工會組織未發揮其應有職能。目前,多數工會工作也往往受制於經營者,工會活動缺少必要獨立性。在一些嚴重侵害職工權益的事件中,如工傷事故、隨意解除工人、超時加班、拖欠和剋扣工資等,很少看到工會在維權方面的作為。只以分散狀態存在的工人無力抗拒掌握較多資源的管理者,工人們缺少訴求的渠道,勞資關係無人協調,結果往往會導致矛盾激化。工會在協調勞動關係和維權中,又難免會與企業發生矛盾,因此造成工會幹部自身權益受侵犯的現象日益增多。相對於勞動關係的巨大變化,現有工會組織體制和傳統的工作方式顯得不適應,工會原本是勞動者權益的維護者,應該是站在勞動者的立場上的,而在我國工會更多的是變成了中立者,構建和諧勞動關係,需要的不是一箇中立的工會,而是一個強有力的維權使者。

針對存在的問題,我認為,為進一步減少勞動爭議,切實保護勞動雙方的合法權益,要全力推進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的各項工作,營造良好的勞動用工環境,努力開創勞動保障工作的新局面。

強化溝通渠道,賦予員工充分自主權,實現雙贏管理。溝通是和構建諧勞動關係的重要基礎和有效方式,勞動者和企業之間是一種博弈,博弈論研究的重點就是人們的互動行為,而溝通就是互動行為。對於企業領導而言,溝通首先要做的就是“換位思考”,從員工的角度去思考企業的問題。應該充分賦予員工的自主權,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不是所有事情都要領導事必躬親,而是由管理者把一部分權力授予有能力的人,任由他們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去工作。這樣管理者和員工之間就會建立起良好的信任關係,並能夠形成有效的授權和責任機制,從而實現和諧管理,進而才會有和諧的勞動關係。

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就要落實法律法規及政策,加大就業再就業工作力度,就業是民生之本,致富之源。加強教育事業的建設,增強普法知識;加強監督管理,落實法律法規及政策;強化公共就業服務,大力宣傳貫徹《勞動力市場管理規定》,為廣大求職者和用工單位進入勞動力市場公平競爭、自主擇業、自主用人創造良好的環境。實行免費就業指導、政策諮詢、用工申報、求職登記、就業准入、勞動保障事務代理和社會保險接續等"一條龍"、"一站式"等服務;多多鼓勵創業,放寬門檻,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統籌城鄉就業,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

規範勞動關係,切實保護勞動雙方的合法權益。採取多種形式開展勞動監察執法活動,及時查處和糾正侵權行為;加大勞動爭議預防和處理工作,及時化解勞動保障領域矛盾糾紛和爭議;依法規範勞動關係,提高非公有制企業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簽訂率;加大勞動保障政策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法律氛圍,充分利用新聞媒體、政務資訊平臺和舉辦"勞動爭議處理及勞動關係調整"、"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培訓班等形式大力宣傳;大力推進勞動保障法制建設,實行勞動者、工會和企業三方聯動,切實維護勞動雙方的合法權益。

提高勞動者的勞動技能,增強培訓。紮實開展創業培訓,而且要重視新技師培訓工作,充分發揮技工學校主陣地的優勢,重點開展新技術、新工藝、新裝置、新材料培訓,著力提高勞動者的複合技能和創新能力。

全國各個地區,都應該建立有免費的法律援助中心(如:北京市致誠農民工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不僅能給當地勞動者解決各種勞動爭議與糾紛,維護地區乃至社會的穩定,而且可以定期開展一些免費的法律教育,培訓課,增強當地勞動者的法律意識,學法、懂法、守法、用法,也有利於規範用人單位的用工行為,使當地的勞動關係更加和諧。

一個多月的實習,稍縱即逝,在期間,見多太多的勞動爭議與糾紛的案件,深感現實勞動領域之複雜,勞動關係,劍拔弩張,要構建和諧勞動關係還任重道遠,但是,我作為勞動關係專業的學生,在今後的日子裡,一定努力學好專業知識,廣泛涉獵其他相關知識,鍛鍊自己,以增強自己的實踐能力,實踐經驗,構建和諧勞動關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