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農民工社會實踐報告3篇

欄目: 社會實踐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1.49W
本文目錄農民工社會實踐報告大學生農民工為題社會實踐報告社會實踐報告範文:大學生與農民工

大學生與農民工是當代中國兩個十分龐大,又十分特殊的群體,他們是中國兩個最基本文明——“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在中國現代化的程序中乃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都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然而農民工的社會地位和權益保障卻是社會各個群體中最低、最容易被忽視的。大學生的生存環境和發展空間卻是令人吃驚、憂慮的。

農民工社會實踐報告3篇

農民工現狀

農民工是中國歷史上的“新生人群”,是當代中國城鎮化、工業化的直接產物。他們一方面是農民一方面是工人,“出則為工,入則為農,生活於城市之中、落戶於鄉村之內,爾來三十有一年已”。

大部分農民一旦成為“職業農民工”,就相當於走上了一條“不歸路”。離鄉之前他們變賣了農具、車馬、外包了土地。如果在城市中沒有安身立命之所即使回到農村也很難再找到致富生財之路。即便在城市中有穩定工作的人也很難被他們貢獻了一生的城市所接納,一座座在他們手中拔地而起的高樓從來不是他們的榮身之地,一所所寬敞舒適的學校永遠容不下打工子弟的身影。轟轟烈烈的城鎮化卻只是徒增了一座座空洞洞的摩天怪物,和令人望而卻步的高額房價,為之奮鬥了一輩子的農民工們卻只能成為祖國大地上永久的“暫住居民”。

與世界各國城市化過程相比,中國每年百分之一的城鎮化程序可圈可點,而從各國城市化質量來看,中國的城鎮化則是個畸形兒,雖然造就了一個又一個龐大的城市,卻沒有完備的功能來發揮其社會作用,容納更多務工人員,滿足他們的生存需求。

“新生代農民工”問題

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的城鎮化率為百分之四十五左右,即使按每年百分之一的速度增長至少還要持續進行四十年才能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標準,那麼這四十年的城市建設靠誰呢?毫無疑問還是那些在農村失去土地或自願放棄土地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新生代農民工”,這些農民工已不再像他們的父輩——第一代農民工,那麼廉價那麼軟弱,也不再具有父輩們吃苦耐勞的美好的品質,取而代之的是對尊嚴與權益的強烈要求,他們渴望融入城市渴望過上城市人的生活,而不是再受到異樣的目光和不公的待遇。或許簡單的“提高最低工資待遇”已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最低需求。

一旦這些基本訴求得不到滿足,生存權利的不到保障,社會治安就會面臨極大的挑戰,新生代農民工是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經濟騰飛時期孕育出的“新新人類”,傳統思想影響力的減弱,以及以快速發展的it產業為溫床帶有特殊目的言論的影響,都將會使他們成為隨時可能被引爆的“火藥桶”,對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造成重大影響,“官逼民反”這一封建王朝的歷史特色也許就會在人類最美好的社會主義社會中再次上演。處理好關係農民工的各項問題已如箭在弦上,由不得半點疏忽遺漏。

據專家介紹:每個國家城市化的推進或多或少都會以犧牲農民利益為代價。然而像中國這樣的情形卻並不多見,向來以“中國特色”自詡的中國人也許這一次又會冠之“中國特色城鎮化”以愚黔首。然而歷史上“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教訓還不夠沉痛嗎?

關於“中國模式”的解讀筆者見過很多,捧殺中國的大有人在卻也不乏唱衰中國的調子,我沒有那個水平來評判那個更準確、更符合實際,我只知道:只有始終把最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民模式”,才會大行其道,才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才是人類歷史程序中最好的模式。

“大學生,想說愛你不容易”是現在很多人的共同感受。高等教育的擴大化一方面讓很多社會底層人民翻了身,過上了理想中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也讓很多家庭因為“高風險低迴報”的“教育投資”而變的一貧如洗,度日艱難。

制度問題

說到大學生就不得不提及“大學聯考”這個三十年前曾經改變無數人命運,併為新中國現代化程序提供巨大智力支援的選拔性考試製度。不可否認,大學聯考作為選拔人才的一種方式,具有其不可替代的歷史作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公平公正的原則,為億萬學子敲開了高等教育之門。然而它畢竟是改革之初的產物,雖然諸多的正面作用,但也應看到:連同大學聯考在內的各種考試製度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對人才評價標準過分單一現象已成為制約國家未來發展的瓶頸,很難想象一個遍地都是工程師,都是博士後的國家會是什麼樣子。曾有人說:如果教育把我們都培養成工程師,那就是教育的失敗。其實那更是教育的犯罪。

在以分數論英雄的社會氛圍下培養出的一批有一批大學生,如今卻已經成了社會沉重的包袱,不可否認在這個群體中部分是不合格的半成品,然而這樣結果出現的原因也許並不都出在材料上,更多的是製作產品的工藝,製作流程以及樣品模板的問題,也就是說生活在這種教育制度下的學生只能是“被學習”,並不能對自己喜歡或擅長的科目進行選擇,他們只能做隨波逐流的失敗者卻不能做獨樹一幟的成功者。在這種高度的“計劃教育”體制下怎麼能培養出大師?

置身大學校園,無聊成了主旋律,學習變為冷幽默,新一代讀書無用論充斥其中,與高朋滿座的網咖遙相呼應的是空空的自習室,和門庭若市的餐館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門可羅雀的圖書館,教師的官本位思想。學生的讀書無用論夠成了當代中國大學的主流文化,在這樣汙濁、功利的環境中學生們怎麼能專心讀書,現身科研呢?我想這也許是對“錢學森之問”的一種回答吧。

自身問題

現代大學生自身也存在著致命的軟肋:重理論輕實踐,眼高手低。也許這是歷代中國知識分子都具有的書生本色,可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如果不能主動適應社會與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要,不能與時俱進適應新時代對書生的特殊要求,那麼“畢業既失業“也就不足為奇了。西漢時期的董仲舒,可為中國封建史上一代大儒,他初出書齋就向漢武帝提出了鼎鼎大名的”天人三策“,然而這位胸懷巨集偉藍圖的白面書生卻沒能參與實施這個後來使漢王朝強盛一時的通天大計。

漢武帝知道:他們身上更多的是“書生意氣,激揚文”,缺乏將這美好的願景實現的操作能力,他們十幾年只讀聖賢書,不聞窗外事,怎能明瞭世事的艱難和爾虞我詐呢?學歷與能力的關係現在的大學生們已漸漸的懂了,可是還沒有真正的從思想上加以重視,還沒有把這種意識積極的轉化為行動,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實踐待明日。工作成蹉跎。

過去的三十年中國人創造了令世界驚歎的經濟奇蹟,下一個三十年中國的發展又會怎樣呢?也許從大學生與農民工的未來命運中就能找到些許端倪。

大學生,國之根本;農民工,社稷之基礎。藏富於民,藏智於生,國之大計也。

關注農民工,關注大學生。關注下一個三十年的中華民族崛起的建設者們!

大學生農民工為題社會實踐報告農民工社會實踐報告(2) | 返回目錄

很多大學生很少參加社會實踐或是根本沒參加過,參加過社會實踐的同學也像是走過場一樣,沒有什麼收穫,這是很不對的,我相信我會做的比他們好,我會走上社會,體驗最突出的社會問題,學到自己的東西。我決定要和幾個同學一起,體驗一下農民工的問題。

農民工問題是當前比較突出的問題,引起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注。為了實踐勞動經濟學的有關知識,我們小組對武漢市的部分建築工地的農民工進行了調查,結合勞動法所講的知識作出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幾點建議。

一 目前建築業農民工的處境

先看有關資料:目前,我國建築業農民工隊伍約4000萬人,佔全國農民工總數的30%以上,佔建築業一線人員的90%以上。主要來自我國建築業大省和一些經濟不發達地區,年齡一般在18~50歲之間,其中30歲左右的年輕人佔60%以上;具有國中以下文化程度者約佔60%以上。由於他們文化素質低、組織程度差,缺少自我保護意識,其合法權益非常容易受到侵害。

上面的材料說明了全國範圍內的建築業農民工的狀況。房地產建築業的過熱對城市來說是高樓和高不可及的房價,但對廣大的農民工來說,是就業機會,是他們進入城市的最主要的方式。近幾年拖欠農民工工資事件的不斷曝光,農民工問題逐漸凸現出來。農民工權益受侵害,另一方面農民工成為城市不安定的罪魁禍首。不僅如此,在城市裡農民工到處受歧視。城市人根本不正眼瞧農民工,他們被認為是素質低,骯髒和罪惡的群體,比如在公交車上看見農民工就捂住鼻子,這讓農民工很受不了,農民工不能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的環境中。

二 武漢市建築業農民工的狀況

在武漢市農民工的狀況究竟如何呢?為此我們就學校附近興建的夢湖水岸,清芷園等幾個建築工地進行了調查。

1.關於農民工生產生活條件

我們交談的時候農民工在休息,不過可以看到他們的安全帽等安全防護工具。至於生活方面則比較的隨便,附近就有餐館,可以自己出去。建築單位也沒過多幹預,一切交給工頭,他們就住在臨時的工棚,有自己的炊具。看著農民工的笑臉會讓你相信如果沒有攀比,也就不會有那麼多對生活的不滿。但是有一點讓我們感到不太滿意的是他們的衛生條件,沒有衛生間,有時在附近的公廁,有時就用方便袋解決。這樣的條件很容易造成流行病的傳播,這也是造成好多城市人瞧不起農民工的重要原因,不注意個人衛生。這是需要建築單位和政府解決的事情,我們不應該把罪都推到民工身上。

2.關於農民工職業培訓方面

我們走進工地的時候,夢湖水岸的前期工程以近完成,開始的裝修。不遠處的樓盤也正在建設中。前期工程做的很漂亮,也很巨集偉,我們數一下最高的都20多層。很難相信就是眼下這些受歧視的農民工用汗水和水泥灌注的。但同時我們也感到了深深的憂慮,這樣的建築又質量保證嗎?這些農民工進行過必要的培訓沒有?一個年長點的農民工告訴我們,一切都按照指揮在進行,不會出現任何問題。他們出賣體力換來的是不理解和責任,這是不公平的,這本身不是農民工的錯,他們付出的和應盡的責任明顯不成比例。所以農民工的培訓對於越發進步的建築業非常有必要。

3.關於勞動合同簽訂情況

勞動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必須依法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是規範用工、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的基本條件。但是據我們的瞭解,一個建築單位群體都是從一個村裡一起出來的,一起跟工頭。這是很多最後出現問題不好解決的主要原因,許多工資被工頭攜走,但是有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沒有法律依據。另外工資的分發,工傷賠償等也要求勞動合同。

4.關於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

勞動法對社保有強制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但在中國的很多不正規的企業這點做的不夠好。當我們問起社會保險這方面的時候,有人搖頭,有的直接跟我們說,出來做活也不是幹很久,不如現在多拿點錢。社會保險在農民工眼中始終是虛幻的東西。但這就為一些工傷事故,醫療保險問題的解決造成難題了,沒有保險,建築公司和工頭都有話說。結果倒黴的還是農民工自己。

5.關於農民工工資

其實我們調查的農民工的工資還是有保障的,工錢是和工頭一起給的,大家都是工頭介紹一起來的,看來都很放心。並且每天工資50~60不等,每個月的收入和大部分剛畢業的大學生差不多。被調查的農民工沒抱怨工資,這點和之前的料想又出入,至於談到有沒有拖欠工資的時候,農民工都搖頭,好像現在這個問題很敏感。我們提到農村免稅這項政策,問他們有沒有想過回到農村,有個民工說,還沒想那麼多,目前的工資還算可以,沒想很遠。

三 對於農民工問題的幾點建議

農民工問題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特殊產物。如何正視和處理好這一問題是一件十分複雜和困難的過程,解決這一難題從根本上講,要提高國家的經濟水平。具體來說,現階段要處理好農民工問題,就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1.從農民工本身來看,關鍵在於提高自身素質。

(1)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通過各種職業培訓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也能更好的保障工作效率。

(2) 提高維權意識,學法懂法,最終來維護自己的權利。

(3) 提高文化素質,瞭解一些基本的常識也有利於安全工作,學一些文化知識才能更好的適應城市生活,改變別人對農民工的偏見。

(4)“五個珍愛”是針對當前農民工而提出的一個新名詞,所以農民工要從珍愛生命,珍愛崗位,珍愛時間,珍愛權利,珍愛團結做起,建立一個和諧社會才不是夢。

2.從政府方面來看,最主要的是完善和改進相關的法律政策。

首先,擴充套件就業崗位。發展國家的基礎建設,大力吸納就業人員,同時加快發展中小城鎮的建設,逐步解除城鄉兩立的戶籍制度。結合當前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緩衝大城市的就業壓力。

其次,為農民工維權提供法律保障。一方面保護農民工,維護其正當權利;另一方面對侵害農民工合法權利的行為予以懲罰。可以對《勞動法》進行適當調整,增加有關農民工的內容。

再次,健全勞動力市場。整治非法建築用工市場,以及黑中介,以便農民工通過合法程式與建築公司簽訂勞動合同。要徹底剷除“包工頭”這一中間環節,規範勞動力市場。

最後,提高農民工的政治地位。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比如推選農民工人大代表等,既可講出農民工的心聲,又能使農民工逐步融入社會,也有利於當前的和諧社會建設。

3.從整個社會層次來看,以下各方面應加強。

(1)法律援助機構。大部分農民工面對自己的權利被侵害,或者選擇沉默,這是社會的悲哀;或者選擇暴力手段,這是法律的悲哀。一個完全的法制社會,法律不僅僅是一部分的工具。因此,社會上應該存在一些專門為農民工服務的法律援助機構,為農民工提供免費諮詢,投訴和進行法律知識的宣傳教育。

(2)媒體。媒體應關注弱勢群體,關注農民工。再社會主義社會,不應該有職業歧視,人人都是社會的主人。媒體對農民工的關注一方面是媒體本身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另一方面也讓這部分農民工得到更好的生存。

(3)建築公司。要主動和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主動為農民工繳納社會保險,積極指引農民工接受社會保險的的重要性。免費提供農民工的職前培訓,也保障了建築公司的質量。為民工提供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保障民工的勞動安全。改善農民工的生活條件,特別是衛生條件也減少了事故發生的概率。

(4)工會組織。這一點尤為重要。建立專門的農民工工會,由能代表農民工利益的農民工本身組建,也可進行適當的組織領導,成立能夠真正維護農民工權利的非官方工會組織。通過工會組織切實保障和維護廣大農民工合法權益,保持農民工隊伍的穩定和整體素質的提高。

農民工問題要隨著經濟的發展慢慢解決,對於我們大學生要體察到國家目前面臨的問題,體恤農民工。通過調查瞭解了許多農民工問題靠現行的勞動法,不能找到根據。勞動法還有許多需要改正的地方。另外結合勞動經濟學的相關內容,瞭解勞務市場的基本情況也有助於我們畢業之後的就業,不至於太盲目而受別人誤導。

我們學校很多大學生的父母也是農民工,但是他們卻從來沒有感受一下父母的感受,我想這是不對的。這次實踐給了我太多的感受,我會在今後的生活中更加努力的學習的,這是我們一直以來想要的結果,相信這才是我們一直以來學習的最終目的。解決農民工問題任重道遠,但是還是要慢慢的來的!

社會實踐報告範文:大學生與農民工農民工社會實踐報告(3) | 返回目錄

大學生與農民工是當代中國兩個十分龐大,又十分特殊的群體,他們是中國兩個最基本文明——“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在中國現代化的程序中乃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都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然而農民工的社會地位和權益保障卻是社會各個群體中最低、最容易被忽視的。大學生的生存環境和發展空間卻是令人吃驚、憂慮的。

農民工現狀

農民工是中國歷史上的“新生人群”,是當代中國城鎮化、工業化的直接產物。他們一方面是農民一方面是工人,“出則為工,入則為農,生活於城市之中、落戶於鄉村之內,爾來三十有一年已”。

大部分農民一旦成為“職業農民工”,就相當於走上了一條“不歸路”。離鄉之前他們變賣了農具、車馬、外包了土地。如果在城市中沒有安身立命之所即使回到農村也很難再找到致富生財之路。即便在城市中有穩定工作的人也很難被他們貢獻了一生的城市所接納,一座座在他們手中拔地而起的高樓從來不是他們的榮身之地,一所所寬敞舒適的學校永遠容不下打工子弟的身影。轟轟烈烈的城鎮化卻只是徒增了一座座空洞洞的摩天怪物,和令人望而卻步的高額房價,為之奮鬥了一輩子的農民工們卻只能成為祖國大地上永久的“暫住居民”。

與世界各國城市化過程相比,中國每年百分之一的城鎮化程序可圈可點,而從各國城市化質量來看,中國的城鎮化則是個畸形兒,雖然造就了一個又一個龐大的城市,卻沒有完備的功能來發揮其社會作用,容納更多務工人員,滿足他們的生存需求。

“新生代農民工”問題

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的城鎮化率為百分之四十五左右,即使按每年百分之一的速度增長至少還要持續進行四十年才能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標準,那麼這四十年的城市建設靠誰呢?毫無疑問還是那些在農村失去土地或自願放棄土地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新生代農民工”,這些農民工已不再像他們的父輩——第一代農民工,那麼廉價那麼軟弱,也不再具有父輩們吃苦耐勞的美好的品質,取而代之的是對尊嚴與權益的強烈要求,他們渴望融入城市渴望過上城市人的生活,而不是再受到異樣的目光和不公的待遇。或許簡單的“提高最低工資待遇”已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最低需求。

一旦這些基本訴求得不到滿足,生存權利的不到保障,社會治安就會面臨極大的挑戰,新生代農民工是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經濟騰飛時期孕育出的“新新人類”,傳統思想影響力的減弱,以及以快速發展的it產業為溫床帶有特殊目的言論的影響,都將會使他們成為隨時可能被引爆的“火藥桶”,對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造成重大影響,“官逼民反”這一封建王朝的歷史特色也許就會在人類最美好的社會主義社會中再次上演。處理好關係農民工的各項問題已如箭在弦上,由不得半點疏忽遺漏。

據專家介紹:每個國家城市化的推進或多或少都會以犧牲農民利益為代價。然而像中國這樣的情形卻並不多見,向來以“中國特色”自詡的中國人也許這一次又會冠之“中國特色城鎮化”以愚黔首。然而歷史上“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教訓還不夠沉痛嗎?

關於“中國模式”的解讀筆者見過很多,捧殺中國的大有人在卻也不乏唱衰中國的調子,我沒有那個水平來評判那個更準確、更符合實際,我只知道:只有始終把最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民模式”,才會大行其道,才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才是人類歷史程序中最好的模式。

“大學生,想說愛你不容易”是現在很多人的共同感受。高等教育的擴大化一方面讓很多社會底層人民翻了身,過上了理想中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也讓很多家庭因為“高風險低迴報”的“教育投資”而變的一貧如洗,度日艱難。

制度問題

說到大學生就不得不提及“大學聯考”這個三十年前曾經改變無數人命運,併為新中國現代化程序提供巨大智力支援的選拔性考試製度。不可否認,大學聯考作為選拔人才的一種方式,具有其不可替代的歷史作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公平公正的原則,為億萬學子敲開了高等教育之門。然而它畢竟是改革之初的產物,雖然諸多的正面作用,但也應看到:連同大學聯考在內的各種考試製度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對人才評價標準過分單一現象已成為制約國家未來發展的瓶頸,很難想象一個遍地都是工程師,都是博士後的國家會是什麼樣子。曾有人說:如果教育把我們都培養成工程師,那就是教育的失敗。其實那更是教育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