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大學生思想狀況調研報告

欄目: 調研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2.69W

為了及時瞭解和掌握新世紀大學生的思想現狀況及其發展趨勢,進一步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科學性和有效性,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社政處的指導與支援下,省大學生思想狀況調研課題組採取一年一次的縱向調查的方法,對我省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進行滾動調研,以持續、系統地獲取我省大學生思想狀況的基本資料,為科學地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決策依據和工作參考。

大學生思想狀況調研報告

本次調查從2019年9月份開始到12月份結束,採用無記名的問卷調查和隨機訪談座談等形式進行,內容包括大學生的政治態度、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思想熱點、學習動力以及影響大學生思想狀況的主要因素等方面。共發放問卷9000份,回收有效問卷7963份,有效回收率為88.5。調查物件包括理、工、農、醫、師、公安等不同院校的各個年級大學生,其中,男生佔58.6,女生佔41.4;一年級大學生佔50.8,畢業班佔9.4,其它年級佔39.8;來自農村的佔61.7,來自城鎮的佔38.3;共產黨員佔5.5,共青團員佔89.3。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當前我省大學業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表現健康、向上,總體態勢積極、平穩,但也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傾向性問題。

一、當前我省大學生的總體思想狀況

1、政治態度與理想信念

當前我省大學生在政治問題上認識端正,政治觀基本正確。他們普遍關注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擁護、支援黨和政府的大政方針,對黨的領導高度信任,對中央一年來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對改革開放、我國政局穩定和經濟持續發展充滿信心。其政治立場、理想信念日趨堅定。調查表明,大學生關注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愛國熱情和歷史責任感進一步增強。2019年是我國“十五”計劃的開局之年,黨和國家的大事較多,大學生對於國際國內重大事件給予較大的關注,主要集中在當前國際、國內熱點問題以及涉及國家根本利益的重大問題上,如世界反恐怖主義行動、國企改革及下崗問題的解決、反腐等。調查中,有97.1的學生認為近年來我國在改革開放方面“成效顯著”或“較有成效”;有83.3的學生認為近年來中央出臺的反腐舉措“成效顯著”或“較有成效”;對於發生類似“中美撞機事件”等重大突發事件,有65.2的學生“相信黨中央和國務院有能力處理,在行動上與其保持一致”。

調查顯示,大學生對我國政治局勢穩定的信心度仍保持在高位上。96.2的學生認為當前我國的社會政治局勢總的來說“非常穩定”或“比較穩定”;91.5的學生對我國“十五”期間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前景表示“非常樂觀”或“比較樂觀”。

值得肯定的是,當前我省大學生對於政治問題具有較強的自我判斷能力,對於重大政治問題的認識基本正確,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日趨堅定。調查表明,對於“社會主義終究可以戰勝資本主義”的看法,有90.7的學生表示“充滿信心”或“有一定信心”;對於鄧*平理論,有88.9的學生“很瞭解”或“比較瞭解”;在對待西方媒體關於中國大陸的報道和評論的態度上,有63的學生表示“資訊混雜,但我有自己的鑑別能力”。對於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態度,有53.8的學生表示“信仰共產主義”,41.7的學生表示“為社會和他人多做貢獻”。同時,有53.7的學生認為樹立正確理想信念的主要方法和途徑是“參加政治理論學習”,表現出當代大學生日趨堅定的政治信仰。

2、人生觀與價值觀

調查表明,當代大學生對我國社會主義、集體主義主流價值取向予以認同,其人生態度,價值判斷積極進取,勇於競爭,有比較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和使命感,渴望為祖國奉獻智慧,施展才華。當被問及人生中什麼東西最重要時,有59.7的學生認為是“事業和工作”,21.3的學生認為是“理想與信念”,分別排在第一、第二位。對於“最能代表當代大學生形象”的選擇,排在前兩位的也分別是“有責任感”(47.2)和“勇於進取”(20.4)。84.3的學生認為人生價值體現在“對社會貢獻的大小”,87.9的學生認為對待人生的態度應該是“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對於一位青年因失戀而出家,81.9的學生的看法是“沒有擺正愛情在人生中的位置”。調查顯示,當代大學生渴望事業有成,做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在被問及你覺得自己應該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時,排在前兩位的選擇分別是“在事業上有成就的人”(47.4),“對社會對他人有用的人”(22.4);有63.4的學生不同意“錢越多,人生價值越大”的看法。

調查表明,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念主流積極,價值取向基本正確。64.3的學生認為一名大學生因搶救一位老農民而犧牲,“實現了崇高的人生價值”。在處理個人、集體和國家利益的關係問題上,70.2的學生同意“個人利益要服從國家集體利益”。可見,大多數學生能正確認識個人、集體與國家三者的關係。同時,大學生在自我價值實現過程中,認為個人成長應當與國家、社會的發展結合起來,尋求個人命運與祖國命運、民族前途相結合的趨勢日益明顯。

3、道德觀念與道德行為取向

作為文化素質較高的青年群體,當代大學生的道德觀念基本正確,具有基本的道德評判能力,其道德判斷和行為取向趨向合理。調查顯示,大學生最崇尚的品德,排在前三位的選項分別是“團結友愛”(48.7),“艱苦奮鬥”(18.2),“心胸坦蕩”(16.6);而最厭惡的人品,排在前三位的選擇分別是“專橫狂妄”(44.9),“趨炎附勢”(37),“弄虛作假”(9.3)。對於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認識,有83.7的學生認為“其中良莠並存,應批判吸收”;對於“無私奉獻”問題,73.8的學生認為“無私奉獻”是對社會每一個成員的要求,每個人都必須從自身做起;在公與私的關係上,65.8的學生堅持“大公無私”,32.4學生堅持“先公後私”;在處理個人與他人的關係中,62.8的學生贊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口號。在大學生的道德行為選擇上,也表現出積極的一面,當看到自來水在那裡流淌時,89.7的學生選擇“馬上前去關上水龍頭”;在上網聊天時,77.8的學生會採取“以誠相待,交流思想”的談話態度;在公共場所發生不文明行為時,有53.8的學生會“馬上進行制止”。

4、學習動力與成才願望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改革的成果也正在逐漸顯現出來。大學生作為這些改革措施的直接受益者,自然地成為了高教改革的擁護者。而與改革相伴而來的競爭的加劇和就業的壓力,更進一步激發了大學生成功、成才的願望和學習的動力,使大學生更加註重自身的學習和素質的培養提高。調查表明,學生對於高教改革,特別是有利於自身發展、提升自己社會競爭力的改革高度認同。對於國家資助困難學生的諸項政策,有48.6的學生認為在學校“得到較好的落實”,31.9的學生認為“得到很好的落實”。對實行“繳費上學,自主擇業”的政策,50.2的學生認為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有力舉措”,40.7的學生認為“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立能力”。大部分同學贊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學改革。對於高校開展素質教育的現狀,74.3的學生認為“雖然重視,但缺乏有效措施”,19.2的學生認為“領導重視,措施得力”,表現出大學生對素質教育的強烈要求。

調查顯示,身處大學校園的大學生已深知社會競爭的激烈,他們渴望通過大學的學習來豐富和完善自我,佔領就業上的制高點,贏得發展上的主動權,因而,當前大學生學習動力強勁,學習空氣濃厚,學風端正。調查中,有81.1的學生感到目前最重要又比較缺乏的是“知識”。對於學習的目的,排在前三位的選擇,分別是“為了將來自己成就一番事業”(28.6),“為了提高素質,完善自我”(25.4),“為更好地就業創造條件”(15.3),反映出自覺成才的迫切願望。對於學習的態度,排在前三位的選擇分別是,“充分利用現有條件而努力學習”(37)。“學無止境應主動學習”(27.1),“對什麼有興趣就學什麼”(18.4)。在大學學習生活中,有67.6的學生投入精力最多的是搞好專業學習;在和同學們一起時經常議論的話題,排在第一位的也是“專業學習”(42.7)。對於自己在學習上最欠缺的選項,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開放性、創造性的學習環境”(24.4),“科學的學習方法”(23.5),“廣泛多益的資訊來源”(23.2)。

二、影響大學生思想狀況的主要因素

進入新世紀,國際國內形勢正在發生著日益劇烈的變革,這些變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模式,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處在變革時代的青年大學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周圍變革的社會諸因素的影響,其思想狀況也在隨之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這些變化及影響是我們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必須予以密切關注的。因此,本次調研著力把握了影響大學生思想狀況的主要因素,歸結起來主要有:

1、國際、國內政治環境。現實表明,人們在社會生活的過程中,總會或多或少地參與政治活動,接觸各種政治現象和政治問題。特別是國內外發生的重大政治事件,都會對人們的思想產生影響。當代大學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躍,興趣廣泛,具有較強的政治參與意識,他們對於國內外重大時事給予了極大的關注。特別是當前由於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而導致的世界經濟和政治格局的變化,以及當代新科技革命的迅猛發展帶來的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的變化,都吸引了大學生關注的目光。調查顯示,在問卷中關於“你最關注或瞭解的國際或國內的問題”所列舉的9大選項,均有大學生給予了積極關注。其中,列在前三位的分別是“世界反恐怖主義行動(41.6),“上海APEC會議”(21.5),“國企改革和下崗問題的解決”(11.6)。這一結果是與一年來國際國內的重大時事相吻合的,表明了大學生對於政治問題的強烈關注,他們的思想隨著時代的脈搏共同跳動。調查中,對於當前我國的政治局勢,“十五”期間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前景,反腐舉措的鬥爭、以及發生“中美”撞機事件等,大學生都給予積極關注並作出自己的判斷。

2、社會環境。當前,我國的改革開放正在進一步向縱深發展,特別是隨著高校管理體制改革的推進,高校擴招以及後勤社會化的改革,都使得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發生著相應的調整和改變,並對其思想狀況產生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調查中,大學生對我國的改革開放,特別是高等教育方面的上學、就業、素質教育、特困生政策等舉措都給予了極大關注。

同時,隨著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社會存在的多樣化趨勢和發展,特別是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的多樣化、社會生活方式的多樣化、社會組織形式的多樣化,以及就業方式和收入分配的多樣化等,必然導致人們思想觀念和意識形態的多樣化。紛至沓來的思想觀念和意識形態,正在改變著大學生成長的思想氛圍,從而對大學生的思想狀況產生著重要的影響,調查中,對於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影響最大的因素,排在第一位的選擇是“社會風氣”(52.1),表明社會環境對大學生思想的重要影響與作用。

3、家庭環境。當代大學生正處在求知成長階段,尚沒有完全擺脫家庭背景而獨立,因而對家庭的依賴性還是較強的。調查表明,大學生對於在家庭環境中對你的成長產生重要影響的主要因素的選擇,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經濟狀況”(63.2),“家庭和睦情況”(31.5),“家長的工作情況和文化素養”(3.5)。在相關調查中,對於政治問題等的看法,大學生也把聽取父母的意見排在了第三位。

4、大眾傳媒。現代社會是資訊化的社會,電視、廣播、報刊雜誌等大眾傳媒工具的發展,大大提高了資訊的傳播和普及程度。特別是網路等新的載體、新的媒體的出現及其在高校廣泛使用,極大地擴充套件著影響大學生思想的資訊來源。調查顯示,對於瞭解外部資訊的主要途徑和方式,大學生的選擇依次是:聽廣播(59.6)、看電視(24.3)、朋友之間交流(12.3)、報刊雜誌(2.2)、形勢政策課(0.5)、網際網路絡(0.2)。大學生了解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和時事的主要渠道,排在第一位的是“國內新聞媒體”(84.6);對於“三個代表”思想的瞭解渠道,也有66.6的學生是“通過各種媒體的宣傳學習”。對於業餘時間(暑期及雙休日)的支配方式,排在第一位的是與朋友交往(82.3),同時也有0.4學生選擇“網上聊天”。對於上網的目的,有65.4的學生是為了“獲取資訊”。儘管從表面上看,關於網路的選擇數字不大,但與朋友之間的交流卻佔了相當比例,其中不乏網民,而且交流的話題與資訊來自於網路的不在少數。因此,網路媒體資訊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不容忽視。

5、學校教育教學環境。大學校園是大學生學習、生活、成才的重要環境,大學生對於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學校環境、校園文化建設以及教師的素質、水平等十分關注。調查顯示,有16.2的學生最關注或瞭解的與個人關係密切的問題是“學校改革與發展的有關工作”,在9個選項中居第三位。在政治問題上,有72.7的學生最願意聽取“專家、學者、教師”的意見。對於學校目前的教育教學安排,如學校的教學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校內治安、資助困難學生、就業指導,以及教師的教學、科研、師德、敬業精神等諸因素均表示了較大程度的關心並給出了自已的滿意程度的不同選擇。

6、內在因素。青年大學生正處在個體生理、心理迅速發展並趨向成熟的關鍵時期,其身心的發展變化以及自我意識的不斷增強,導致大學生更加關注自我發展,渴望實現人生價值。不同個體的身心特徵也是影響大學生思想狀況的一個重要內因。

此外,大學生的同學、朋友、社交圈等的狀況也是影響大學生思想的重要因素。

三、把握主流,找準問題,有針對性地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通過本次調查,我們可以較好地瞭解和研究學生的現狀,較為全面地把握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瞭解當代大學生思想變化的趨勢及存在的主要問題,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增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感以及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分析當前我省大學生思想狀況健康向上的主流,其形成原因主要在於:

首先,當前我國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經濟建設持續發展,國家政治局面安定團結,黨和政府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對大學生的思想形成了積極的影響,使他們以一種積極的心態,滿懷信心地看待我國的改革和現代化建設,進而樹立起了堅定正確的政治理想信念。

其次,是我省各級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結出的碩果。長期以來,我省各級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通過各種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強青年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弘揚社會主導價值觀,使全社會形成一個強大的輿論氛圍,這對大學生的成長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其三,教育教學工作紮實有效。多年來,黨委和教育行政部門以及各高校高度重視學生教育教學,特別是重視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強“兩課”教學,加強鄧*平理論特別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三進”工作,開展各種有意義的校園文化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世紀之初,經濟全球化帶來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新變化;新技術革命帶來的衝擊與挑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社會生活方式、社會組織、就業方式、崗位以及收入分配的多樣化,必然導致人們思想觀念的多樣化,這就不可避免地會對高校大學生產生衝擊和影響,導致一些不良傾向的發生。

面對當前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傾向,作為高校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須有針對性地採取相應的教育對策,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早日成才,為祖國培養出一批批跨世紀的“四有”新人。

1、加強政治理論教育,進一步引導大學生樹立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

社會主義的大學必須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必須加強對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這是高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基本保證。作為跨世紀一代大學生,如果其馬列主義基本理論,尤其是鄧*平理論的缺乏,是難以承擔接班人的重任的。因此,我們應當加大教育的力度,在教育內容上,要進一步加強主旋律教育,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列主義、“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要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使大學生進一步認識中國的國情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綱領,從而自覺樹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念。同時,要切實端正大學生的入黨動機和對黨的認識,做好青年大學生的入黨教育和黨員發展工作。

在教育方式方法和途徑上,要認真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進”工作要求,利用“兩課”的主渠道,切實加強正面教育和引導。要認真研究青年大學生的心理、思維特點,注重採用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和途徑對他們進行教育,提高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政治理論水平和對黨、國家、社會主義的認識,增進對國家大政方針的瞭解,促進大學生自覺樹立堅定正確的政治思想和理想信念,成為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2、進一步加強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調查表明,當前大學生一些思想觀念和價值選擇與我們社會所弘揚的價值觀念還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大學生過分以自我為中心,以個人價值為標準,把國家社會看作是實現個人價值的客觀外在條件,以利益觀點對待社會問題的實用與功利傾向,都與社會主義價值觀念格格不入,必然制約學生的健康成長。另外,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道德觀、擇業觀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尤其是價值判斷正確,而實際行動意識缺乏,採取的“敬而不從”的態度,以及人生態度上存在的一定程度的消極心態等,都需要我們進一步弘揚社會主導價值觀。要加強實踐鍛鍊,讓他們在實踐中豐富閱歷、接受考驗,要充分挖掘利用社會教育資源,利用參觀,請英模做報告等形式,校正大學生的人生座標與人生價值取向,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引導他們正確駕馭人生的航船。

3、加快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當前大學生更加註意素質教育對自己成才的作用,在人文教育、專業技能、美育、實踐教育、教學內容方法、課程設定等方面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應當及時把握這種變化和要求,進一步端正教育思想、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更新教育觀念,重視實施素質教育,加大課程設定、教學內容、教育方法等的改革力度,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應當指出,轉變思想觀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課堂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校園文化建設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高校不僅要傳播知識,而且在育人方面也擔負著特殊重要的責任。在教育教學管理上,要克服重教學紀律,輕內容質量管理的傾向,防止課堂教學與大學生思想教育脫節、甚至出現在思想上給學生誤導的現象發生。要堅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通於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貫通於教學、科研和管理各個環節,融入學校改革和發展的整體之中。

4、切實加強高校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教師在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特別是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當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他們承擔著教書育人、培養人才的重任。然而調查中,對於高校教師,大學生認為滿意的分別是課堂教學水平(39)、科研學術水平(21.5),僅有1.4的學生對教師的“教書育人”感到滿意,0.8的學生對教師的“師德”感到滿意,這兩個數字是比較低的,這與教師的歷史責任是不相符的。加強和改進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關係21世紀高校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大問題。如何進一步加強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其教書育人的自覺性,特別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亟待探索的課題。

5、加強隊伍建設,努力提高政工幹部隊伍素質

應當承認,當前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總體狀況是好的,廣大政工幹部工作認真,任勞任怨,對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發揮著很大作用。但是不可否認,當前政工隊伍在數量和思想素質等方面與形勢的發展還很不適應。因此,學校應當加強政工幹部隊伍建設,切實貫徹落實專職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的有關政策,保證必要的政工幹部人員配置,同時,通過理論培訓,業務進修,實踐鍛鍊等途徑,努力提高其思想和業務素質及整體水平,要支援和鼓勵“兩課”教師、政工幹部在職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同時注意幫助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困難,提供良好的工作條件,這是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保證。

6、切實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網路工作

網路化作為資訊科技革命的重要特徵,已經影響到社會各個領域。在高校,網路的發展既為青年學生成長和發展帶來了機遇,又帶來了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從大的方面看,一方面網路發展為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徑,另一方面,資訊網路化又打破了傳統的資訊壟斷,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因此,高校如何在資訊網路時代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做好新世紀網路時代青年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個值得重視的重要課題。

7、重視社會教育效能,共同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培養人才是一項系統工作,學校教育是主體力量,同時需要全社會的配合與支援。大學生是社會的晴雨表,社會的發展變化對大學生的思想都會產生很大影響。因此,社會各界都有責任通過加強兩個文明建設,形成良好的社會育人環境。學校則應加強與社會溝通,組織學生走出校園投身社會,並在實踐中加強正面引導教育,使大學生正確認識社會,在加強對國情民情及改革開放成就全面正確認識的基礎上,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並使其轉化為刻苦學習、奮發成才的動力。重視社會教育效能,強化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有機結合,是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所需人才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