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教育局工會調研報告範文

欄目: 調研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8.56K

堅持對黨負責和對群眾負責的一致性,本站小編為大家蒐集的教育局工會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

教育局工會調研報告範文

一、 縣級教育工會建設基本情況

我市縣級教育工會組織狀況:八個縣區(含X州經濟開發區)共有基層工會229個;教職工40766人(含幼兒園教職工2601人);參加工會教職工39781人,入會率97.58%;專職工會幹部158人;兼職工會幹部519人。

我市縣級教育工會機構設定狀況:全市共有8個縣級教育工會,均設在教育行政部門,均為獨立設定,均屬於縣級總工會派出機構。

我市縣級教育工會幹部配備狀況:共配備教育工會主席8人,其中專職黨政副職級主席4人,兼職黨政副職級主席1人,其他職級主席3人;縣級教育工會幹部編制9人,其中行政編制6人,事業編制3人。

我市縣級教育工會經費狀況:在8個縣級教育工會中,只有1個縣總工會能回撥少量經費,其餘7個縣總工會都沒有回撥經費,完全依靠行政支援。

我市教育工會工作狀況:全市8個縣區均設立教育工會,且能夠支援正常開展工作。(詳見附表)

二、貫徹落實《中華全國總工會關於加強教育工會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來加強縣級教育工會建設的情況我市在貫徹意見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充分認識加強教育工會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我國教育工會具有以知識分子為主體,會員人數多,分佈地域廣,遍及全國城鄉等特點。教育工會要依法獨立自主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主動積極爭取總工會對教育工會的領導和支援,幫助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積極研究和探索新形勢下加強教育工會工作的思路和措施,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發展。

2、充分發揮教育工會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中的積極作用 。教育工會要依照《教育法》和《教師法》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進一步完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落實教代會的各項職權特別是對學校重大問題的審議權和對領導幹部的評議監督權。在搞好試點、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積極、穩妥地推進校務公開工作。

3、切實加強教育工會自身改革和建設,進一步提高教育工會工作水平。依法建立、健全教育工會組織體系。切實把縣教育工會的建立、健全工作擺在突出的位置,堅決制止和糾正隨意撤併地(市)、縣(市)和基層教育工會組織的現象。爭取總工會對教育工會的活動經費給予扶持,但這項工作收效甚微。要爭取源頭參與。要大力加強教育工會幹部隊伍建設,提高教育工會幹部素質。各級教育工會要自覺接受黨的領導,主動爭取行政的支援,建立健全各級教育工會向黨組織彙報工作和向行政通報工作的制度。

三、當前影響縣級教育工會建設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縣級教育工會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體制不順問題以及由此產生的地位不高、編制不確定、經費沒保障、職能難以全面履行等問題。

縣級教育工會基本上都是設立在縣教育行政部門,佔用的是縣教育行政部門的行政或事業編制,有些縣級教育工會在縣級組織序列中並沒有獨立的戶頭,其幹部編制屬於由教育行政部門調劑解決的。這樣的存在決定了多數縣教育工會不具備與縣教育行政部門平等對話的資格,充其量只是縣教育行政部門內設的二級機構而已;縣教育工會負責人蔘加教育行政部門領導班子的情形稍好些,至少還有所謂源頭參與的機會,如果不能進入領導班子,那就只能是內設機構了,而且是無足輕重、可有可無的內設機構。內設機構屬於下級部門,是沒有資格與上級協商對話的。這就造成縣級教育工會的尷尬處境:一旦遇到機構改革,縣級教育工會的存廢就成了問題,常常因為在組織部門沒有戶頭而遭到撤併;平時則只能按照教育行政部門的安排做一些師德教育職工福利之類的工作,完全談不上糾正教育行政部門侵害教職工合法權益的錯誤行政行為。俗話說“端誰的碗,受誰的管。”縣教育工會機構、編制、經費完全依附於教育行政部門的狀況不改變,教育工會全面履行社會職能就很難實現,就只能是“圍繞大局”開展工作,而很難談得上“依照法律和章程獨立自主”開展工作了。

四、進一步加強縣級教育工會建設的意見和建議

縣級教育工會應當在縣黨委組織部門經理獨立的戶頭,並確定獨立的編制;或者由總工會統一在黨委組織部門建立戶頭但單獨明確教育工會戶頭和編制。這樣才能避免縣級教育工會在政府機構改革中受到衝擊而遭撤併。教育工會屬於群眾組織,群眾組織戶頭和編制屬於黨群序列。教育行政部門屬於政府機構序列,歷次機構改革中教育行政部門報批的內設機構中都沒有教育工會的席位,都是先撤併然後又幾經周折才勉強恢復的。這說明縣級教育工會的戶頭和編制只能通過縣總工會和黨委組織部門解決。縣教育工會的管理可以由縣總工會和縣教育行政部門黨委共同負責,縣教育工會的經費應當由縣總工會提供。要堅決糾正過去一些地方存在的地方總工會把教育工會視為“後孃養的”偏向,加大總工會對教育工會的領導和支援力度,將縣級教育工會納入總工會通盤考慮和視野,提供工會工作的整體效益。

五、縣級教育工會工作基本情況

1、巨集觀維護源頭參與情況

縣級教育工會巨集觀維護源頭參與情況因縣教育工會主席任職情況不同而有所區別。縣教育工會主席是領導班子成員的,能夠參加領導班子會議,舉凡一切涉及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和教職工切身利益的相關政策的制定都可以參加,擁有相應的話語權,能夠較好地表達教職工的利益訴求,如在實行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過程中,對教職工工作權利,合法領取工作報酬、績效工資,落聘教職工分流等與教職工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上,上述縣教育工會都在決策過程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教育工會主席沒有進入領導班子的,巨集觀維護源頭參與的情況就不是很理想。

2、開展調查研究促進工資福利待遇解決情況

我市各縣區教育工會在前幾年拖欠教職工工資問題較為嚴重的時候,按照上級教育工會的要求,發揮群眾組織的優勢,通過教育工會組織網路,建立拖欠教職工工資情況資訊網,定期及時向上級工會組織和政府有關方面報送資訊,在促進拖欠教職工工資問題解決上發揮了一定作用。開展教職工工資發放情況調研監督建議活動。在前幾年我市部分縣區存在拖欠農村教師工資的情況下,各縣教育工會通過縣鄉各級教育工會組織逐級調查統計教師工資發放情況,按季度將拖欠涉及教職工數、學校數、鄉鎮數和拖欠時間以及拖欠金額等進行綜合、分析,找出拖欠發生的原因,將統計結果和原因分析提供給教育、財政等政府部門,作為有關方面檢查、考核的參考。幾年間,我們向有關方面傳遞和通報教師工資發放方面的資料數百個,配合市人大、政協及有關方面進行教師工資發放情況檢查多次,對促進教師工資拖欠問題解決發揮了一定作用。

3、指導基層開展以教代會為主要形式的學校民主建設

推進學校民主建設,是縣級教育工會責無旁貸的政治使命。多年來,我市各縣區教育工會始終把民主建設的重點確定在教代會制度建設和校務公開上。堅持教代會制度建設。各縣區中國小教代會建立工作在上世紀90年代初便全部完成,城鎮學校和鄉鎮教代會建成率均達到100%。但9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制度堅持不夠,有的甚至名存實亡。各縣區教育工會從“堅持制度”和“落實職權”兩方面規範教代會工作。按照市教代會評估標準和辦法,各縣區教育工會會同教育行政部門對中國小教代會狀況進行檢查。從20XX年開始到20XX年,每年由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和教育工會對所屬學校和鄉鎮教代會評估五分之一,利用五年時間全面完成評估。通過評估使教代會制度建設進一步受到各級教育部門和黨政領導的重視,少數一度中斷的鄉鎮教代會又重新開起來了;有些鄉鎮則從實際出發,建立召開鄉鎮中心校教代會和鄉鎮中學教代會,使教代會真正成為教職工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徑。通過評估,也促使教代會職權得到落實。學校改革與發展重要事項的決策要通過教代會,人事分配製度改革等與教職工關係密切的事項要通過教代會。教代會評估要查程式、看檔案、聽反映、發通報,結果不但各級領導層知曉,廣大教職工群眾也知曉。各縣區中國小教代會制度堅持率和合格率均為100%,鄉鎮教代會制度堅持率達83%,合格率達80%。

全面推進校務公開工作。各縣區成立校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教育工會。從20XX年始,各縣區把校務公開列入教育目標考核內容,作為評選先進集體的重要條件。自2019年初教育部和全國總工會《關於全面推進校務公開工作的意見》下發後,各縣區校務公開活動進入全面推進、突出重點、健全制度、規範發展的新時期。“全面”就是要在範圍上包括全部學校,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一個都不能少”;全都要實行校務公開,不留死角,不搞特殊,無一例外;內容上包括全部事項,也就是“除按規定必須保密的事項外,學校的發展規劃、改革方案、教職工聘用辦法、經費預決算、教職工購建房方案、住房公積金、養老金、醫療保險和其他社會保障等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都應通過多種形式讓教職工參與和知道”,搞真公開、全公開,不搞假公開、半公開,要真正實現全方位“陽光作業”。縣區教育工會指導學校加強校務公開制度化、規範化建設,要求各級各類學校結合實際制定實施辦法和制度,對內容、形式、措施作出明確規定,經教代會討論後實施。各縣區還建立了監督檢查制度,據市教育工會調查統計,全市中國小開展校務公開工作的930處,佔90%以上,教職工對校務公開滿意率為47%,基本滿意率50%,不滿意率3%。

4、開展師德教育等群眾性自我教育活動情況

我市各縣區教育工會始終把開展師德教育活動作為促進教師隊伍建設的著力點,採取多種形式組織廣大教職工深入學習教育法、教師法關於教師權利義務的規定和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促使其內化為廣大教職工的自覺行動。

大力開展師德規範學習宣傳活動。縣區教育工會注重向廣大教職工提供學習材料,編印教育法、教師法和師德規範學習輔導材料,開展學習規範競賽和徵文,把師德大討論獲獎徵文編印成書,先後編髮《教師法學習檔案彙編》、《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實踐與思考》、《素質教育與教師素質》等多種。還積極開展師德教育研究活動,深入調查師德現狀,研究分析問題及原因,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僅進入新世紀以來,縣區教育工會就組織工會幹部和教職工在市級以上會議和報刊上交流師德調研報告和論文200餘篇。各縣區還堅持開展每年一個師德主題教育活動,先後進行的有“創文明校風,樹師表形象”、“教師權利保障與教師義務履行”、“教師職業道德實踐與思考”、“新世紀素質教育與教師素質”、“學習崔永勝做合格教師”、“我為抗震救災出把力”、“我為奧運添光彩”等主題教育活動,圍繞主題開展大討論,提高廣大教職工品德修養的自覺性。

指導學校工會開展師德師風評議活動。縣區教育工會不僅對教職工職業道德表現進行評議,而且逐級開展了師德教育活動的考核,通過考核促使師德規範落到實處,促使各級教育部門、工會組織和學校把師德教育作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大事來抓。縣區教育工作年度目標考核把師德狀況列為重要內容,各縣、校都制定師德考核標準,規定凡是發生嚴重師德失範並造成社會影響的單位不能被評為先進單位,凡是有師德失範行為的教職工不能被評為先進個人。師德評議為建立師德激勵約束機制奠定了基礎。

開展向師德先進典型學習活動。縣區教育工會都非常注重發現、培養、樹立先進的師德典型,近年我市三個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都產生一定影響的師德典型就是在縣區教育工會指導下湧現的。陽信縣劉廟中學教師菅新剛,他為發展少數民族教育事業嘔心瀝血,直至倒在講臺上,受到學生和當地回民群眾的愛戴;濱城區逸夫國小副校長崔永勝,他身染絕症,執著奉獻,帶領全校教師創造了教育改革的突出業績。陽信縣第二中學副校長王玉貴,他在學生受到歹徒毆打的危急關頭挺身而出保護學生的英雄事蹟表現了人民教師的崇高師德。對這三個典型,縣區教育工會都傾注全力宣傳推介,其事蹟在《中國教育報》、《人民教育》、《中國教工》等媒體刊登後,產生較強烈的社會反響,特別是在廣大教職工中引起震撼併產生見賢思齊的嚮往。各縣區每年都堅持評選表彰一批師德建設先進集體和師德標兵、師德先進個人,通過發揮先進師德典型的激勵作用吸引更多學校和教職工參與到師德建設實踐中來,收到強烈的教育效果。

5、深入開展送溫暖、扶貧和教職工互助活動

縣區教育工會從各自實際出發開展教職工互助活動。每個教職工交款30元作為基金本金,本人退休或調離本市返還本金不付利息,利用基金存款或投資的增值收入作為幫扶金。到2019年,各縣區教職工互助基金已由最初的80萬元增加到107萬元,會員人數由26000人增加到35000人,教職工入會率95%以上。互助基金建立以來累計已幫扶困難教職工990人,支出幫扶金29萬餘元。

各縣區教育工會還會同縣區教育行政部門開展扶貧幫困和新年春節期間送溫暖活動。在縣、鄉、校各級建立困難教職工檔案,將特別困難的教職工的個人情況和家庭情況登記在案,針對個案情況制定具體幫扶措施,或提供幫扶金,或提供資訊幫助開發專案,幫助特困教師及其家庭走出困境。19XX年以來,各縣區建立特困教職工檔案900餘份,縣區教育工會幫助特困教職工家庭脫貧150餘戶。這項活動已堅持多年,僅近五年累計各縣區教育系統在新年春節期間用於送溫暖活動的款、物就達百萬元。受到幫扶的教職工說:幾百元錢雖然不多,卻說明工會想著咱。

6、加強基層工會組織建設情況

我市各縣區教育工會對基層工會組織建設較為重視,採取了一些積極措施,並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無棣縣、惠民縣教育工會對鄉鎮教育工會主席和縣直屬學校工會主席選舉結果實行集中公佈的辦法,增強了工會主席任職的責任心和歸屬感。目前我市鄉鎮教育工會主席多數為兼職,縣區直屬學校工會主席多數為專職。基層工會組織機構基本上建立健全,多數基層工會組織能夠做到按時換屆,工會活動較有活力。

我市各縣區都開展了學校工運研究活動,增強了基層工會組織的凝聚力。各縣區教育工會組織所屬鄉鎮教育工會和學校工會每年召開圍繞專題研討會交流論文和調研報告,到外地學校參觀考察工會工作,激發了工會幹部進行理論研究和工作研究的熱情,豐富了工會活動內容,促進了基層工會和工會幹部間的聯絡與交流,開闊了工會幹部的視野,受到了各級工會幹部的歡迎,他們說:“開展工運研究活動為工會活動開闢了新天地,為我們工作增加了新內容,使我們面臨新挑戰。”有一個時期由於機構改革衝擊,基層工會組織建設受到了很大影響,有的鄉鎮教育工會專職幹部被取消,有的機構被合併。正是通過開展學校工運研究活動增強了教育工會的凝聚力,煥發了教育工會組織的生命力,使基層工會工作保持了旺盛的勢頭。

7、上述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建議

我市各縣區教育工會存在的共性問題是工作發展不平衡,一縣之內鄉鎮之間、直屬學校之間,無論是組織建設,還是履行各項社會職能,都存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有的甚至好的很好,差的很差。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縣區教育工會工作的整體成效。

在縣區教育工會組織建設上,除前述的戶頭和編制問題外,還有勢單力薄的問題。一個數千教職工的縣,縣教育工會只有一名幹部,對開展工作十分不利。儘管過去上級工會對縣級教育工會配備幹部職數提出過指導性意見,但由於缺少權威性而在多數地方被置若罔聞。

在學校民主建設問題上,縣區教育工會面對的是中國小校,由於中國小校教代會缺少全國性統一規定,導致在實踐中存在制度化規範化建設不強的問題。基礎教育實行以縣為主管理體制之後,農村學校人事管理權已經上收到縣。在新形勢下,鄉鎮教代會是否應該繼續存在,如果繼續存在與鄉鎮中學和中心國小教代會是什麼關係。諸如此類的問題都需要全委給予及時有力的指導。

在師德教育等方面,縣以上各級教育工會應該適當組織一些集中性教育活動,以提高教育活動的成效,同時也給縣區教育工會和基層工會創造交流的機會;全委在進行全國性師德標兵、優秀工會幹部表彰時,要爭取與教育部聯合搞,提高表彰的“含金量”。

上級教育工會對縣區教育工會幹部應該多提供外出考察學習培訓的機會,開闊縣級教育工會幹部的視野,提高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