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2023年老年人調查報告十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2.19W

2023年老年人調查報告 篇1

為認真的貫徹中消協“消費與民生”年主題,深入瞭解老年人消費維權的現狀,進一步提高老年消費者的維權意識,根據省消協《關於開展“老年人消費者權益保護監督調查活動”有關問題的通知》的要求,XX市消費者協會高度重視,認真組織,聯合XX市老齡工作委員會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老年人消費者權益保護公益調查問卷”活動。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2023年老年人調查報告十篇

一、調查背景及基本情況

當前隨著老年人生活條件的穩步提高,廣大老年人的消費需求日益旺盛。但老年消費者是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相對於其他消費者或商品經營者,老年人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由於受意識、知識、資訊等方面因素的影響,仍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其合法權益更易受到侵害。此次調查問卷主要了解老年消費者的主要消費需求、消費行為習慣、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消費者權益受損狀況以及維權支援體系等情況。本次共有29名老年人蔘與問卷調查,其中男性佔31% ;女性佔 69%;60歲以下老人佔 38%;60歲-69歲老人佔48.3%;70歲-79歲佔 10.3% ;80歲以上佔3.4%;從文化結構來看高中、中專佔 51.7%;大專佔27.6%;本科佔3.4% ;國中及以下佔17.3%。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29份,回收29份,回收率100%。

二、調查反映的老年人消費維權情況及分析

(一)基本消費、消費意願及消費習慣情況

1、日常消費比較集中,與往常無太大變化。調查結果顯示,在29份調查問卷中,在被問到“你用於自身的日常消費支出主要集中在那些方面”時限選三項,被調查者在十三項選擇中前三項分別是食品佔89.6%、醫療佔51.7%、服裝佔44.8%。在被問到“你近一年內用於自身的一次性支出較大消費專案有哪些”時限選三項,被調查者在十三項選擇中前三項分別是食品佔82.7%、醫療佔51.7%、服裝佔37.9%。這表明我市老年人日常消費和近一年內用於自身的一次性支出較大的消費專案主要集中在食品、醫療、和服裝。

2、食品、醫療仍是關注熱點,對商業宣傳信任度較低。在被問到“你平常比較關注哪些方面的消費資訊”時限選三項,被調查者在十三項選擇中前三項分別是食品佔82.7%、醫療佔51.7%、營養保健佔34.4%。在調查“你對商業廣告的信任度如何”時,不信任佔51.7%、一般佔41.3%、非常不信任佔6.8%。非常信任和信任為0。調查你是否知道應當有“國藥準字”時,結果顯示有86.3%表示知道,13.7%表示不知道。調查結果充分反映了老年消費者平常關注度最高的仍是食品、醫療、藥品,同時也反映出個別商家的商業廣告存在的虛假宣傳問題已經產生不良影響,老年消費者對商業宣傳信任度比較低。這同時也警示商家及相關政府部門,應當在規範商家廣告宣傳行為方面仍須規範和加強監管。

3、對旅遊產品、保健品和上門推銷產品持抵制態度,比以往警惕性有所提高。從調查結果顯示看老年消費者對“旅遊中購買商品後的感覺”,44.8%表示沒買或很少買、34.5%的老年消費者有上當受騙的感覺,只有3.4%的老年消費者表示感覺還可以。在被問道“保健品能否治病時”,65.5%的老年消費者表示不能,認為可以輔助治療的有31%,而認為能的只有3.4%。在受訪的老年消費者中75.8%的人表示遇到過上門推銷的情況但沒有買產品,17.2%的老年消費者表示遇到過買了但是感覺受騙了,東西並不好用,而且比外面的貴。有3.4%的老年人表示沒遇到過,而遇到過買了感覺推銷的產品還行的也只有3.4%。調查結果充分說明了,旅遊產品、保健品和上門推銷產品這些在平時投訴就高居不下的新生行業。雖然大部分老年人對此持強烈抵制態度,警惕性和自我保護能力比以往也有所提高,但仍有17.2%的老年消費者購買了並感覺上當受騙了。這也說明我們老年消費者自我辨別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仍有待加強,並應引起社會的重視。

(二)維權情況及維權建議

1、近八成老年人遇到過消費權益損害。調查結果顯示,在29份有效問卷中,有23位老年消費者在近兩年遇到過消費權益受損,佔被調查者的 79.3%,僅有6位老年消費者在調查中表示在近兩年未遇到過消費權益受損,佔被調查者的20.7%。可見,老年人在消費過程中權益受侵害的情況還是非常嚴重的。在被問到“你對維權結果是否滿意”時,65.5%的老年消費者表示一般、不滿意的佔13.7%、比較滿意的佔6.89%、非常不滿意的佔 3.4%。通過以上資料可以看出:一方面老年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權益受侵害的情況不僅普遍而且非常嚴重,而另一方面65.5%的老年消費者對維權的結果表示一般、不滿意的佔13.7%。這充分說明在老年消費者維權方面的矛盾所在,我們仍需做深、做細消費維權工作。

2、政府部門需在多方面加強保護老年人消費權益方面的工作。在回答“在保護老年人消費權益方面,你認為政府部門應當加強哪些方面”時,被調查者佔93.1%的老年人回答“加大懲治不法商家的力度”。86.2%的老年消費者表示要“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法規”,82.7%的老年消費者表示要“加強宣傳,提高老年人辨別防範能力”,有79.3%的老年消費者回答“要嚴格審查違法、違規廣告”。調查結果說明不法商家的違法行為已引起老年消費者的強烈不滿,同時也警示政府部門對不法商家的懲治力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強。老年人由於年齡、生活、環境等種種原因導致其辨別和防範能力相對較弱,也就給不法商家和違法廣告提供了可乘之機,但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老年消費者已經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並對政府部門提出了加大宣傳和打擊的力度的要求。

三、老年人消費維權的措施及建議

針對本次調查反映的.問題及成因,結合被調查者反映的老年人消費維權意見和建議,特提出如下建議:

(一)加強宣傳,增強老年人防範意識和維權能力

由於老年人年齡大、行動不便、導致生活環境相對封閉,加上同情心強、渴求健康等原因很容易輕信虛假宣傳,聽信一些口頭承諾而掉入消費陷阱。因此,首先應當加強老年人安全防範知識和基本消費知識的宣傳,多對老年人進行消費產品真假鑑別的技巧培訓,杜絕欺詐老年消費者行為的發生。其次,要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幫助老年人明確《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合同法》等法律規定的權利與義務,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與維權意識。最後,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採取開設老年人專欄節目等形式,進行保障老年人消費合法權益的宣傳教育和引導工作,弘揚敬老、養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譴責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二)嚴格監管,淨化消費市場環境

政府監管部門應當實施全方位、動態監管,嚴格審查違法違規廣告,加大懲治不法經營者的力度,使違法行為無機可乘。一是嚴格市場準入,杜絕無照經營、無資質經營者進入市場;對商品服務中出現的誇大宣傳、虛假承諾、強制服務、以次充好等不良經營行為要予以嚴肅查處。二是實行全方位動態監管制度,對老年人消費的主要市場食品及日用品從生產、進貨、銷售、售後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監督檢查,有關執法部門應組織專門的稽查隊伍,經常對商場的三無產品,假冒偽劣產品進行巡查。三是加快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對信用等級差的企業加強監管;文化監管部門應進一步規範電視廣播廣告宣傳,嚴厲打擊不實廣告,特別是藥品、保健品的廣告必須經其批准才可以刊登。

(三)健全法律,規範對老年消費群體的特殊保護制度

老年人作為社會成員中的特殊群體,可以說是弱勢群體,法律對其合法權益的保障必須要有特殊的規定,當老年人遇到消費糾紛時應受到法律的重點保護。據瞭解,當前的消費糾紛中,一般都是消費者對經營者的侵權行為進行舉證,但老年人受到年齡、健康、知識面等各方面的限制,在舉證上顯得十分困難,尤其是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老年人即使被矇騙也很難舉出有效證據指出經營者的過錯。對此建議,有關法律法規應當明確規定,老年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過程中與經營者產生糾紛,應當由經營者進行舉證,解決由於資訊不對稱使老年人遭遇消費侵權時難以就經營者的過錯進行有效舉證問題。當前除了現行的《老年人權益保護障法》之外,應建立相應的保護老年人消費權益的綠色通道。如設立老年人消費維權專用電話,或者設立專門的老年人消費維權投訴點。再是與法律部門建立聯動機制,利用法律援助制度,無償為符合條件的老年消費者提供法律幫助,XX市消費者協會已於20xx年成立XX市消費者法律援助聯絡站,主要是針對弱勢消費者合法權益進行保護,社會反映良好。

當前,隨著我國社會快速老齡化,老年人消費群體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關注老年人的消費需求,維護老年人的消費權益,正確引導老年人科學、合理消費,是提升消費維權工作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此次通過開展老年消費者消費維權問卷調查活動,旨在進一步加強對商品和服務的社會監督,營造安全、放心、和諧的消費環境,推動依法保護老年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斷向縱深發展。

2023年老年人調查報告 篇2

一、調查基本情況

1、調查目的:

我國如今已步入了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健康問題層出不窮。許多老年慢性疾病的發生發展都與飲食結構以及健康知識行為密切相關。為了瞭解社群老年人的飲食健康知識,增強老年人的飲食健康意識,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預防和減少某些疾病的發生,對周邊社群50歲以上的老年人進行了飲食健康的調查。

2、調查物件

周邊社群50歲以上的老年人

3、方法

對周邊社群50歲以上的老年人就飲食、保健、身體狀況等方面進行了訪問與調查。

4、結果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老年人對蔬菜水果的攝入比較低,豆類奶類攝入量也稍顯不足,禽畜肉類攝入量過高。三餐供能比中,晚餐攝入的熱能偏高。多數人有肥胖的症狀。在其他健康方面,三高,心血管疾病,,骨關節方面的疾病也較為普遍。

5:結論

老年人膳食構成不夠合理,需加以調節。老年人飲食認知存在問題 ,對營養知識的重視程度不夠,有人認為營養知識對健康不重要,有人認為空腹晨練不影響健康,有的人聽風就是雨。說鈣攝入過量不好,於是連400mg的鈣片也不敢吃了。因此需加強營養宣教。老年人營養健康狀況不佳,需引起注意。

6、關鍵詞:飲食、健康意識

很多老年人都有自己的飲食習慣和口味特點。例如淮安地區的老年人還是沿襲以前的傳統吃豬油麵等高熱量的食物,有些甚至無肉不歡,還喜歡吃醃漬的食物,

60歲之後,人體各系統器官功能會逐漸減退,所以應改變以前的飲食習慣與口味特點。飲食要葷素搭配,營養均衡,才更有利於身體健康。食物要多樣,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為平衡營養,各種食物都要吃一點。菜餚要淡。鹽吃多了會給血壓腎臟增加負擔,易引起血壓升高等問題。鹽應控制在每天6~8克。飯菜要爛,要吃易消化的食物。

針對以上現狀,我對老年人的調查結果分析了。結果如下:

二、對訪問的分析

1、老年人普遍會有缺鈣的症狀,牛奶是鈣的最佳也是最重要來源,但由於種種原因,很多老年人並不經常引用牛奶。

2、社會現在很提倡保健,於是很老人其實知道要保健,但不瞭解它的真正意義,很多老年人只是知道保健,但不知如何保健。

3、現在的老年人藥物,保健品和補品吃的過多,覺得這些才是好東西。

4、老年人也容易受報紙雜誌上的不同觀點所左右,沒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往往人云亦云。

5、老年人睡眠質量都不太高,晚上睡不踏實。

三、調查結果分析:

許多老人不懂得保健,而且意識很薄弱,究其原因,有如下幾點:

1、國家政策不到位

我國雖然已步入了老齡化社會,但還有待發展。就像老年人健康問題,國家沒有從根本上改善,老年人對保健的做法、含義、意義都模糊不清,還需要國家進一步的普及營養知識。

2、觀念的影響

中國的家長總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所以這些老人們即使有錢也不捨得花在自己身上。總是把最好的留給孩子,對自己的健康狀況也不在意。 3、金錢的制約

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但難免還是有一些孤苦的老人,他們並不願意把錢花在保健的方面,他們更願意存著。

4、社會風氣

保健品、補品現在十分普及,人們更願意吃這些藥品,雖然這些並沒有多大的意義,可現在社會風氣就是這樣。再加上營養師的缺乏,人們沒有合理正確的指導,所以保健意識薄弱。

四、友情建議:

1、蔬果宜鮮

新鮮、有色的蔬果類,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水果中還含有豐富的有機酸,有刺激食慾增加和維持體液酸鹼平衡的作用。

2、數量宜少

若要身體安,三分飢和寒。老年人要吃多種食物,但每種食物數量不宜過多,每餐七八分飽。

3、質量宜高

質量高不意味著價格高,如豆製品、蛋、奶等都是質量高的食品,老年人應當經常食用。還要注意多吃魚,少吃肉。糖的主要來源是主食和蔬果,儘量減少白糖、紅糖、砂糖等精製糖的食用。

4、食物宜雜

沒有一種食物能包含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因此,每天都要吃穀類、蔬果、菌藻等多種食物,還要注意葷素搭配,粗細搭配,色澤搭配,口味搭配,幹稀搭配。

5、質地宜軟

老年人對食物的消化吸收不好,所以,飯菜質地以軟爛為好,可採用蒸、煮、燉、燴等的烹調方法。選擇的食物儘量避免纖維較粗、不宜咀嚼的食品,如肉類可多選擇纖維短,肉質細嫩的魚肉;牛奶、雞蛋、豆製品都是最佳選擇食物。

6、飲食宜淡

菜品要清淡,口味忌重。建議每日食鹽量不超過6克。建議老年人一日的食物組成:穀類150-250克,魚蝦類及瘦肉100克,豆類及其製品50克,新鮮蔬菜300克左右,新鮮水果250克左右,牛奶250克,烹呼叫油30克,食鹽6克,食糖25克,少飲酒,喝足夠的水分。

7、速度宜緩

細嚼慢嚥有利於消化、吸收。尤其在吃魚時更要注意。魚肉由於肉質鬆軟、細嫩,容易咀嚼、消化和吸收;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等優點,是老年人的首選食品。但由於魚刺的問題,限制了許多老年人的食用。解決好這一問題,首先要選魚刺較少的魚類,吃魚時,最好不要與米飯、饅頭同時吃。

8、飲水宜多

老年人對口渴的感覺不像年輕人那麼敏感,因此,要自覺多喝水,可選擇淡茶或白開水。千萬不要等到口渴再喝,以免缺水。缺水會引起老年人便祕和體內代謝失調。

【摘要】在中國,目前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1.3億,佔總人口的10%以上,到本世紀中葉,中國的老年人口將超過4億,佔到全國總人口的1/4左右.老年人健康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文章從膳食營養的角度探討老年人飲食習慣與高血壓疾病的關係,認為:培養老年人科學合理的膳食意識,降低老年人高血壓的發生率,是促進老年人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的提高的重要途徑之一。

【關鍵詞】老年人;飲食;營養;高血壓

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症、肥胖需求都不同於一般成人,老年營養成為老年健康的症、冠心病、骨質疏鬆症等)的發生.如今,我國每重要內容.隨著歷史的發展,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天平均約有1.3萬人死於各種慢性病,佔總死亡人數人類物質和精神生活的迅速提高,世界各國平均的3/4.在我國調查發現,35~74歲成年人的高血壓壽命日益延長,老年人的構成比例逐年增加. 因患病率為27.2%,即全國約有1.3億高血壓患者,其此,探討老年人膳食營養與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1.1、我國不同職業老年人膳食營養的現狀

為了解我國老年人的營養與健康狀況,採用對老年人群抽樣調查的方法,抽取4種不同職業:退休工人48名、幹部38名、醫生40名、教師26名,男女各半,平均年齡在69歲的老人,共計152人,進行了膳食營養與健康狀況的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在各種營養素的攝人量被調查中,老人平均每人每日攝人蛋白質74.6g、鈣739.6mg、鐵38mg、維生素A685.9mg、維生素B1、B2和C各0.95mg, 0.6mg和152mg;攝入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各佔總能量的28.3%和58.3%.由於4種不同職業的老人營養衛生知識等多方面的原因,在食物的品種和營養素的獲得量方面略有不同.

1.2、我國老年人膳食營養中存在問題的分析

①營養素攝入不均衡部分老年人中熱能和脂肪攝入過高:一些經濟收益比較穩定、生活條件相對較好的老年人群中,脂肪的攝入量一般都偏高,超過總熱能攝入量的25%,有的甚至高於35%或接近40%.通過對營養攝入情況調查研究發現,老年人群中的熱能和脂肪攝入量分別為我國RDA的120%和150%.

營養調查中:鈣的攝入量偏低,只有小部分老年人鈣的攝入量在800mg/d,或接近RDA800mg/d的標準.還有部分達到了RDA的80%,而其餘絕大多數老年人,鈣的攝入量都低於RDA的80%,還有少數老年人還不到50%. 而且,其中的奶鈣所佔比例不同,大部分以植物鈣為主[4] .維生素攝入不足:尤其是核黃素的攝入量不足最為明顯.在我國老年人的營養調查中,有大部分老年人群核黃素攝入量,都未達到我國老年人RDA的標準,部分人群還達不到RDA的50%.許多老年人中的硫胺素攝入也不足.視黃醇攝入量也顯得不足,據統計絕大多數老年人的攝入量低於RDA,有的只達到RDA的25%.部分老年人不同程度地存在某些營養攝入不足的情況:對不同職業的老年人進行營養調查,在低收入的老人和過於偏食的老人中,蛋白質攝入量,普遍處於較低水平,老人的營養狀況欠佳,部分老人中存在血紅蛋白低下以及維生素缺乏症狀.

②膳食結構不夠合理

一些老人食物的品種比較單調,有的老人長期不吃乳類食品,也很少進食豆類食品.一般老年人都不進行營養配餐,沒有經常性的營養監測.有些人的餐次之間很不平衡,早餐不足,不到所需熱能的30%;晚餐過量,超過或接近全日熱能的50%,有的甚至以飲酒來替代食物等[5].營養是對人體健康與長壽有明顯影響的因素之一.我國一些老人中由於多種原因造成膳食組成不合理,營養攝入不夠平衡,從而影響健康長壽和生命質量的提高.因此,我們應從合理營養著手提高日常膳食質量,使老年人在步入老年期後仍能保持較長時間的生活自理能力,儘量縮短在生命後期需要他人照護的時間,以減輕社會壓力和家庭負擔. [6另一方面,也使老年人亦能參加力所能及的社會活動,為社會和家庭繼續創造其生命價值,為社會再作貢獻.

2、我國老年人高血壓發病率的現狀與分析

2.1、社會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

隨我國老年人高血壓的發病率現狀當今,社會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隨著中國逐步步入老齡化社會,高血壓患病率逐年上升,因此,社會和醫學界對老年人的疾病也越來越重視.高血壓是老年人發病率最高的一種疾病,也是老年人致死、致殘的首要原因,現已成為衛生保健的一個主要問題.衛生部北京老年醫學研究所綜合全國9個大城市20841例60歲以上老年人的疾病調查,主要多發病

的患病率依次是:高血壓22.4%~42.2%、糖尿病5.1%~33.8%、冠心病1.4%~12.9%、肺心病0.7%~6.1%、腦血管病2.5%~4.2%、慢性支氣管炎12.3%~30.4%、癌腫0.3%~4.5%、老年性白內障17.5%~86.8%、前列腺增生3.9%~86.8%、老年性痴呆1.3%~3.9%. [7]黑龍江省1999年抽樣調查顯示,60歲以上者高血壓患病率為65.4%,75歲以上者高血壓患病率為73.85%,而患者服藥率為

38.56%,血壓控制率為20.92%.由此可見,在我國老年人常見疾病中,高血壓患病率是最高的

2.2、我國老年人飲食營養中導致高血壓疾病的因素

鈉對老年高血壓的影響:鈉是食鹽的組成成分之一,食鹽攝入量與血壓調節和高血壓病有關,高血壓的發病率與老年膳食中的食鹽攝入呈正相關,高鹽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子.人體如果攝入過多的鈉,會造成體內水與鈉瀦留,導致血管平滑肌腫脹、管腔變細、血管阻力增加,同時儲備容量增加,也加重了心臟負荷和腎臟負擔,引起排鈉困難,從而引發高血壓.鉀鹽不足對老年高血壓的影響:鉀鹽可對攝入鈉鹽的升壓和血管損傷有著重要作用,而與鈉的攝入量相反,中國老年人鉀的攝入量普遍偏低.鈉高鉀低是老年高血壓的高發因素之一.礦物質對老年高血壓的影響:老年膳食中如果鈣不足可使血壓升高,許多證據證明低鈣攝入、鈣代謝異常與高血壓病有關,膳食鈣的攝入量與血壓呈負相關,而與尿鈣呈正相關. [8]血鎂與血壓呈顯著負相關,高血壓血清鎂濃度低於血壓正常者.血磷水平與機體收縮壓、舒張壓均呈顯著負相關.老年中的素食者普遍血壓較非素食者低.飲酒對老年高血壓的影響:飲酒也會對高血壓產生影響,酒精能升壓,同時可以降低抗高血壓藥物的有效性.[9]

3、我國老年高血壓群體應遵循的飲食原則

3.1、控制總熱量以保持標準體重

控制體重可使高血壓的發生率降低28%~40%,有人曾測試過每超重2.5公斤,血壓上升10/7毫米汞柱.因此減輕體重,是超重者治療高血壓的必要措施.首先是限制能量的攝入,其次是增加體力活動,藉以來減輕心血管的負擔,對預防高血壓有積極的意義.

3.2、減少膳食脂肪補充適量優質蛋白質

有的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即使不減少膳食中的鈉和不減輕體重,如果能將膳

食脂肪控制在總熱量25%以下,高血壓發病率也會明顯下降. 另外,不同來源的蛋白質對血壓的影響不同,魚類蛋白可使高血壓和腦卒中的發病率降低,酪氨酸也有降低血壓的功效;大豆蛋白雖無降血壓作用,但也有預防腦卒中的作用[10].

3.3、增加鉀鈣的攝入

新鮮蔬菜中的綠葉菜、豆類、根莖類,鉀含量較多;水果中如香蕉、杏、梅、含鉀豐富;肉食品中以家禽、魚、瘦肉等含鉀亦高,正常人每日應吃蔬菜400克及一定數量的水果.所以,老年人更應該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攝入.牛奶中富含鈣,每100克牛奶可提供100毫克以上的`鈣,所以飲用牛奶值得提倡.豆類、蝦皮、芝麻醬和甘藍菜、花椰菜等也含鈣較多.但還應注意:必須減少食鹽的攝入量,WHO建議正常人每日食用量不超過6g,高血壓患者鈉鹽的攝入量,應在每日1.5~3.0g.

3.4、限制飲酒

儘管有證據表明,非常少量飲酒可能減少冠心病發病的危險,但是飲酒和血壓水平、以及高血壓患病率之間卻呈線性關係.因此,不提倡用少量飲酒預防冠心病,提倡高血壓患者應戒酒.因為,飲酒可增加服用降壓藥物的抗性,建議男性如飲酒,每日飲酒的酒精量應少於20~30g;女性則應少於10~15g[11].

4、我國老年人高血壓膳食的建議

4.1、宣傳合理營養均衡膳食的重要性

由於種種原因,我國老年人群中大多數人的營養知識比較貧乏,與老年人同居的家庭成員也是如此.尤其是對合理營養概念瞭解甚少,即使在一些經濟條件較好,物質比較豐富的人群中,由於不懂得如何合理調配飲食,往往誤以為魚、肉、雞等動物性食物吃得多就是營養好,導致物質豐富但卻疾病纏身,特別是糖尿病、高血壓等所謂的“富裕型”疾病在這些人群中的發病率比較高;而在一些經濟收入較低的老年人群中,由於知識的缺乏,不懂得利用當地價廉物美的大豆、堅果、新鮮蔬菜、五穀雜糧食品通過科學的調配,來改善自己的營養狀況.因此,為解決這一問題應該出版一些通俗易懂的小冊子、畫頁、以及電視、錄影等易為廣大群眾接受和了解的形式來普及營養知識.

4.2、建立有效的營養監測制度

隨著我國老齡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數的增長和經濟發展後,家庭結構趨向

小型化,過去那種傳統的幾代人生活在一起的格局發生變化,因此,養老院、老年公寓等集體養老機構將會日益增多.而且,目前我國老年人集居的單位中還沒有建立營養監督的制度.老人餐廳和食堂所提供的膳食往往只限於供膳,其營養質量較差,這裡面有經濟水平的原因,也有知識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問題.為了有效地改變群居老人的營養狀況,我國也應該創造條件逐步建立營養監督制度,從營養政策和立法上規定:凡是養老院、老人公寓、老年病院等老人集居機構,應配備有專門學歷的專職或兼職的營養師,讓專業人員來負責制訂老人的營養食譜;還應有定期的營養情況的監測制度,以保證提供合理的營養來維護老人的健康.

4.3、老年人膳食食譜

老年高血壓的食譜:對高血壓病應該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藥物治療與食療相結合.為此,根據理論研究和實踐調查,筆者總結出幾種簡單有效的高血壓病治療與預防相結合的食譜,供老年人選用.

食譜1:川芎燒仔鴨(原料:川芎15克,仔鴨子1只.製法:仔鴨子去毛與內臟,洗淨切塊與川芎共同烹煮.功效:川芎有降血壓、擴張血管之功效;仔鴨補充優質蛋白質.)

食譜2:涼拌芹菜(原料:新鮮芹菜250克.製法:芹菜洗淨後用沸水燙3分鐘左右,然後切段,加少量食鹽、香油、芝麻普等佐料涼拌.功效:降血脂、降血壓.) 食譜3:黑木耳燉瘦肉(原料:黑木耳20克,瘦豬肉50克,薑片3塊,大棗5枚.製法:上述物質加水適量,在文火上煲湯,濃縮水量至原水量1/3左右,再加少許食鹽與佐料.功效:對心腦血管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對血脂、血壓有降低的效果.)

食譜4:醋泡花生米(原料:花生米若干、上等食醋.製作:優質花生米中加入適量上等食醋,並確保花生米全部浸泡在其中.浸泡1周後,每日早、晚各吃10粒花生米.功效:具有降血脂及防治動脈硬化作用,對高血壓也有一定防治功效.)

5、結論

現代老年營養學研究表明,人類健康長壽受到多種因素作用影響,飲食與營養就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這是因為飲食與營養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人體細胞、組織、器官的正常結構和生理功能的維持,都有賴於合理的飲食營養.

2023年老年人調查報告 篇3

第一部分: 調研背景

社會背景

國際上通常把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到7%作為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 “以此標準,20xx年第五次全國普查時,我國的老齡化比例為7.0%,這標誌著中國已經基本進入老齡化社會,到 20xx年第六次全國普查,60歲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xx年人口普查上升2.93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xx年人口普查上升1.91個百分點。由,此可看出我國人口齡化的速度極劇加快。

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增長如此之快原因主要有兩個:

其一是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老年人口數目最多的國家。因此,控制我國人口數量的快速增長成為國家的當務之急,20世紀末,我國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隨著計劃生育的實行和推廣,我國的人口出生率逐步下降,最終到20xx年出生率下降至“嚴重少子化”程度。而中年人口數不變,且依然在衰老,相對而言,我國的老齡化階段逐漸到來。

其二是隨著社會的進度以及科技的發達,我國公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保健意識加強,醫療水平提高,公民的平均壽命延長,導致老齡人口數目上升。

二者共同作用,導致我國迅速進入老齡化社會。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也隨之產生。如勞動力相對變少,勞動生產創造的財富要更多的分配給老年人,老年人的養老費用劇烈上升,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養老問題成為政府亟待解決的問題。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提到“應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那麼城市和農村的家庭贍養情況是什麼樣的呢,這些要求是否貫徹落實了呢

一、城市老年人家庭贍養狀況:

在人口老齡化加劇的背景下,城市的老年人贍養問題相對於農村並不嚴重。這不僅因為城市受教育程度總體水平比農村高,還因為城市的老年人保障機制比農村更為健全,實施更加到位。

中國的養老,無論在城市還是農村,目前主要還是以家庭養老為基礎。無論商品經濟發展到何種程度,無論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及家庭結構發生怎樣的變化,中華民族傳統

的倫理道德仍然是維繫人們正常生活的基本準則。因為,在家庭中,由於長期共同生活而形成的融洽的親情關係,是任何其他社會關係所無法替代的。

家庭養老是以家庭為載體的,老人們在家庭中所遇到的養老問題可歸結於以下方面:

一、生活方面

城市的公民工作較忙,一方面要不耽誤工作,另一方面要照顧孩子,最後還要照顧老人,生活節奏較快,生活壓力大,因此日常生活照料就會出現照顧不周的現象。

二、醫療保健:

城市生活條件整體水平比農村高,醫療保健制度較為健全,老人們生活較為富裕,因此,醫療保健就成為老人們忽視的一個方面。

三、心理保健: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心理素質逐漸弱化,表現出進取心差、風險承受能力弱、害怕估計、情感脆弱、容易灰心等心理症狀。這些症狀比寂寞更折磨人,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派遣和慰藉,會導致老年人痴呆等一系列精神和生理疾病。

四、文化娛樂

城市的健身器材和設施相對農村較齊全,老人們健身運動的機會相對農村老人較多。另外城市的經濟較發達,老人們在物質生活充裕的情況下有更多的精力去發展自己的'愛好,參與文化娛樂活動。

五、參與社會:

城市老人一般是上世紀老一代的知識分子,掌握著熟練的知識技能,是年輕一代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勞力去學習的東西,他們渴望發揮餘熱,因此還希望參與到社會的建設中去,因此老人們並不缺少精神上的補充。

六、權益保護:

城市老年人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對自身的權益有更高的認識,因此,老人們的權益保護更容易落實到位。

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的基本國策雖然有效地控制和解決了我國人口過快增長的問題和矛盾,但是也隨之出現了家庭中“上有四個老人,中間有一對夫妻,下有一個子女”的家庭結構,給未來老年人和獨生子女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困擾和眾多壓力。

二、農村老年人家庭贍養狀況

近年來隨著工業城市化的迅速發展,我國大量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留守老人急劇增加。由於體制和生活中的諸多原因,使得農村留守老人養老面臨諸多問題:

家庭狀況

(一)健康問題:

由於生理因素的影響,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項技能隨之下降,容易引發各種疾病,目前我國老年人中有70%以上患有各種老年疾病,其中15%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

(二)缺乏精神慰藉:

子女工作忙,沒時間陪伴照顧老人。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單調,長期導致親情上的疏離和心靈上的煎熬。

(三)傳統的家庭養老保障弱化:

古代的“父母在,不遠遊”的思想已經極度弱化,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家庭贍養老人的意識薄弱,甚至逐漸淡化。

其他狀況:

一、農村社會保障機制不健全:

農村的經濟比較落後,社會保障制度不能像城市那樣順利地完成。另外農村社會福利、政府救濟和低保投入出現嚴重不足的現象。

二、勞動經濟負擔大:

農村不僅要管理田地還要通過其他勞動來維持家庭的經濟,勞動量大,導致生活上照顧老人不足;經濟負擔重,導致不能完全滿足老人生活和醫療等其它方面的經濟需要;兩種因素綜合起來間接地導致老人的生活幸福感不足。

三、老人自身的難題:

老人的平均壽命延長、患病率和傷殘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還有些農村老人存在封建的家庭觀念,老人必須有兒子撫養,且不願接受社會的幫助,一旦兒子經濟不足或贍養意識薄弱,老人的生活將陷入困境。

四、缺少社會的幫助:

農村老人存在的困難多,老人人口數量大,需要的社會幫助尤其多。

五、隔代教育心理負擔重:

子女們外出打工,留下正在成長的子女陪伴老人,老人們就擔負起教育撫養孫子孫女的責任和義務。由於祖孫間年齡相差較大,心理差異也很大,導致老年人照顧和教育孩子不到位,心理產生擔憂和焦慮。

2023年老年人調查報告 篇4

為了解掌握城區老年人生活狀況,不斷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近期縣民政局(專案辦)負責,興州街道辦參與,對城區10個社群60歲以上老年人生活狀況進行了調查。

一、調查物件及方式方法

1.調查物件:城區10個社群60歲以上常住老年人。

2.調查方式方法:分為入戶訪談和電話問卷調查2種形式。

二、調查內容

1.基本情況。此次共調查60歲以上老年人8056人,佔社群常住總人口數的19.42%(高於全國18.7%、全省19.2%的平均值,僅次於全市平均值),其中:男4185人,女3871人;60-69歲4344人,70-79歲2520人,80-89歲1056人,90-99歲136人,100歲及以上0人。

2.文化程度。文盲279人,國小2294人,國中3058人,高中1844人,中專477人,大學及以上學歷104人。

3.身體狀況。身體健康2363人,一般4270人,常年生病1309人,臥床不起114人。

4.月收入水平。300-500元875人,600-1000元563人,1000元以上6618人。

5.配偶及子女情況。有配偶有子女6312人(其中子女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1029人),有配偶無子女27人,無配偶有子女1687人,無配偶無子女30人。

6.醫療保障情況。城鎮居民醫療保險2602人,職工醫療保險5454人,無醫療保險0人。

7.調查物件構成。退休幹部1374人,退休職工5031人,無業1651人。

三、存在問題及建議

1.部分老年人身體健康問題不容樂觀。調查發現身體健康的老年人佔比僅為29.33%;身體一般佔比為53%;常年生病佔比為16.24%;臥床不起佔比為1.41%。建議:一是定期為60歲以上老年人開展免費體檢活動,做到早預防早治療,避免久拖成疾,影響身體健康;二是衛健部門在縣城內醫院專設視窗,為患病老年人開通綠色通道,提供就診便利服務;三是動員社會工作者或志願者服務隊對患病臥床不起的老年人開展上門服務,提供衛生打掃、心理諮詢等基本需求;四是積極籌建民辦養老機構,解決生活不能自理、患病臥床不起老年人醫養問題。

2.部分老年人生活比較困難。調查發現月收入300元-500元的老年人佔比達10.86%;600元-1000元佔比為6.98%;1000元以上佔比為82.14%。建議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出臺相應政策,建立健全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慈善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大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投入,提高保障性收入。

3.老年家庭空巢化問題日趨嚴重。調查發現兒女不在身邊空巢老人佔比為12.77%;有配偶無子女佔比為0.33%;無配偶無子女佔比為0.37%。建議:一是社群工作人員要充分利用轄區居民微信群等載體,大力弘揚孝親敬老傳統美德,動員子女常回家看看;二是社群日間照料中心除解決老年人的吃飯問題外,要廣泛開展活動使老年人融入到大家庭中來,發揮自身餘熱,認識自身價值;三是積極探索鄰里互助養老模式,以3-5戶老年人為一個單元開展鄰里互相幫助、互相照顧的微型站所解決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

略陽縣民政局

20xx年3月1日

2023年老年人調查報告 篇5

七月份,我們按照省老齡辦的工作部署,採取開會座談、基層走訪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形式,對全市優待老年人和老有所為情況進行了一次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優待老年人情況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老齡工作和老齡事業發展,在致力於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的同時,把做好老年人優待工作、促進老年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當成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來抓,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規定。1998年1月,市政府出臺了《市優待老年人若干規定》(以下簡稱《優待規定》),並根據省優待規定,分別於20__年9月和20__年6月,兩次對《優待規定》進行了修訂完善,逐步擴大優待範圍,提高優待標準。同時將老年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各級財政按轄區內每位老年人1元的標準設立老年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用於發展老年事業;將老年人優待工作作為老齡工作的重要內容列入目標責任制考核,確保落實到位,監督到位。在此基礎上,各級老齡部門和涉老優待職能部門相繼制定了具體的實施辦法,加強管理,規範服務。為調動全社會關心、支援和參與老年人優待工作的積極性,我們一方面藉助各級各類媒體廣泛宣傳《優待規定》,通過電臺節目“桑榆茶館”、晚報專版“夕陽紅”等大力宣揚優待老年人的典型事蹟和典型人物,與市慈善總會辦公室、電視臺配合製作了一期關愛老年人的公益廣告;另一方面深入開展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通過“老年法下鄉”、“老年文藝匯演”等形式以及開展敬老模範村居、模範家庭,敬老好兒女、好媳婦等評選表彰活動,在全社會營造出關愛優待老年人和敬老愛老助老的濃厚社會氛圍。

(二)主要做法

1.發展養老事業,不斷提高養老保障水平。一是加快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建設。勞動部門採取有效措施,加大徵繳力度,切實保障離退休職工的基本養老。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企業共7478個,參保職工32.5萬人,參保率達90%以上,其中,退休職工4.7萬人;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機關事業單位共1713個,參保職工7.7萬人,其中,離退休人員2.18萬人,全部按時足額領取養老保險金。農村養老保險從1991年開始實行,20__年全市共收農村養老保險費4100萬元,比20__年增長10.2%,共支出547萬元,增長33.7%。二是在全市農村堅持開展簽訂家庭贍養協議書活動。目前,簽訂率已達到86%以上,兌現率達到95%以上,家庭養老的主導作用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另外,全市80%以上的村(居)將敬老養老納入了村規民約,制定了具體的敬老措施和贍養老人的標準,規範了村民的敬老養老行為。三是實行了農民退休和養老補貼制度。全市共有900多個行政村實行了此項制度,少的每人每年100元,多的達5000元,近兩年共為老年人發放生活補貼1000多萬元。各級還大力支援發展農村養老基地,把一些荒山、荒灘和荒地無償交給老年人開發經營,集體給予一定形式的幫助,收入歸老年人所有。乳山市南黃鎮南黃村20__年建成養老基地,老年人自願參加“老頭隊”,經營50多畝土地和150多畝速生林及育苗基地,每位老人年收入3000元左右。目前,全市已建農村養老基地320多處,有近萬名老年人受益。四是建立了以市、縣、鎮三級財政供養為主的農村五保供養新機制,從根本上解決了五保供養經費籌集難題。今年全市共有五保物件9736人,需五保供養經費1507.4萬元,已全部納入三級財政預算。五是大力發展老年福利服務設施。從20__年開始,全市大力實施“星光計劃”,投資1億多元完成“星光老年之家”專案65個,總建築面積達7萬多平方米。從20__年開始,市政府加大了敬老院建設力度,市級投資1500萬元,各市區配套1000萬元,對64處敬老院全部進行改、擴、新建,目前已有29處完工,新增床位5000張,預計11月底前將全部完成改擴建,基本滿足五保物件願進全進的需求。從20__年7月開始,我市開展了市屬單位聯絡農村敬老院工作,64個市屬單位分別聯絡1處敬老院。活動開展以來,各單位高度重視,將其作為聯絡基層、服務社會、關愛老人、改進作風的大事來抓,一年來共走訪慰問敬老院260餘次,到敬老院開展志願服務、義務勞動100多次,為敬老院提供幫扶資金約70萬元,各種慰問品折款約40萬元,極大地促進了農村敬老院的發展。另外,市級財政為100週歲以上、具有本市常住戶口的老年人,每人每月發放100元長壽補貼金,乳山市在此基礎上每人每月加發50元。榮成市、文登市等市區還為100週歲以下的高齡老年人提供了不同程度的優待和補助。

2.實施醫療保險和大病救助制度,努力減輕老年人的醫療費用負擔。20__年,全市參加醫療保險的企業共6668個,參保職工40.7萬人,其中退休職工5.4萬人。從20__年6月起,我市開始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0__年又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把參保標準由每人每年40元提高到50元,比國家、省標準均高出10元,目前全市農村參保人數共122萬人,參保率達94.56%,全省最高,其中有21萬農村老年人蔘保,全市9700多名五保物件全部納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此外,各市區還根據自身實際,建立了大病救助制度,將城市“三無”老人、農村“五保”老人和城鄉貧困老年人納入其中,進一步減輕了醫療費用負擔,文登市20__年為城鄉老年人補助大病醫療費用30多萬元;環翠區將391名貧困老年人全部納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併為36人提供了大病醫療救助。另外,全市鎮以上醫院還普遍設立了老年門診和老年人家庭病床,縣以上醫院對前來就醫的老年人普遍免收掛號費,對彩超、B超、CT、腦電圖、心電圖、化驗等檢查專案以及住院費、診療費、治療費均實行了不同程度的減免。各級衛生部門還組織醫護人員為老年人每年提供一次免費體檢。

3.狠抓優待規定貫徹落實,倡導全社會關愛優待老年人。省、市優待規定出臺後,我們採取有效措施,主動協調市直有關部門、單位和各市區、開發區不折不扣地全面落實各項優待內容。在候車(船、飛機)室設定老年人專用座椅;老年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優先進站、檢票、上下車(船、飛機);65週歲至69週歲的老年人,半價乘坐公共汽車,70週歲以上的老年人免費乘坐公共汽車;65週歲至69週歲的老年人,獨立居住的,有線電視初裝費享受半價優惠;老年人免費使用收費公廁等。乳山市對持老年證乘坐計程車的老年人實行優惠:60週歲以上老年人半價,70週歲以上老年人2公里基本里程以內免費。全市所有收費公園對老年人免費開放,收費的體育健身場所以及風景名勝區、旅遊景點和文化宮、圖書館、展覽館、紀念館等公共場所一律對老年人實行半價優惠,70週歲以上老年人免費。同時,我們還鼓勵支援全市各類服務行業根據行業特點,對老年人給予優待和照顧。從去年3月份開始,我們在全市廣泛開展了商家關愛優待老年人活動,倡導商家對老年人實行優惠或免費服務,今年又為每個參與商家統一製作了“關愛老年人定點優惠服務單位”牌子,截至目前,參與此項活動的商家已超過百家,行業涉及鐘錶、眼鏡、服裝、乾洗、布藝、攝影、理髮、醫療、法律服務等各個方面,使全市老年人更多、更好地享受到了關愛和照顧。

4.做好老年維權工作,切實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20__年以來,市和各市區人大、政協先後兩次對老年法規政策貫徹落實情況進行了檢查和視察。各級司法部門把《老年法》和《條例》列入普法計劃,普遍建立了老年人法律援助中心、老年法律諮詢服務站、維護老年人權益小組、涉老糾紛調解小組等老年法律服務組織。我們與司法部門聯合為部分老年人發放了“法律援助卡”。各級法院(庭)對涉老案件都堅持優先立案、優先審理、優先執行和緩交、減交、免交訴訟費原則,有效維護了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幾年來,我市涉老案件和贍養糾紛結案及調處率均達到96%以上。

(三)存在問題及建議

一是老齡問題和老齡工作尚未得到全社會應有的'關注。有的單位和基層領導對老齡工作重視程度不夠,關愛優待老年人的自覺性不高。二是落實優待老年人規定存有死角。一些公益視窗單位受經濟利益驅使,執行優待規定打折扣,如老年人進入旅遊景點應減免門票費用的待遇在有的地方還沒有完全得到落實,個別公廁不執行有關老年人免費入廁的規定,一些老年福利服務機構在水電暖等方面還沒有或沒有完全享受到優惠政策。

建議:一是繼續廣泛深入地開展尊老敬老宣傳教育活動,用法制和道德的力量營造貫徹落實優待老年人規定的良好環境。繼續把貫徹落實老年法律法規納入全民普法宣傳計劃,把尊老敬老傳統美德教育納入黨校教育、中國小教育、精神文明建立活動和公民道德建設之中;結合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採取多種形式,大力宣揚敬老愛老先進典型;在報紙、電臺、電視和刊物上辦好老年人節目和老齡工作宣傳欄目,做到刊物上有文章,電視上有形象,廣播上有聲音。二是建立健全黨政主導、老齡部門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工作體制和執行機制,定期召開有關涉老優待職能部門的聯席會議,強化行政的、社會的和輿論的監督機制,督促有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不斷加強管理,規範服務,確保各優待服務場所、設施和視窗按照《優待規定》的要求,設定優待標識,落實優待內容。三是積極探索多元化的老年事業投入機制,可以通過政府劃撥一部分、福利彩票或其它方式資助一部分、社會捐助一部分的方式逐步增加對老年人優待工作的經費支援,大力開展老年福利服務設施建設,不斷提高老年人的養老保障和醫療保障水平。

二、老有所為情況

(一)基本情況

在我市41萬老年人口中,約有70%都是低齡健康老人。隨著全市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養老觀發生了明顯變化,他們中許多人有知識、有經驗、有潛力、有熱情,也有很好的勞動習慣,不願意賦閒在家,渴望發揮餘熱,多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老有所為”已成為他們晚年生活的需要。我市各級黨委、政府十分珍惜老年人“壯心不已”的精神,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優惠政策,堅持“黨政主導,老齡牽頭,社會參與,注重實效”的工作原則,鼓勵各市區從本地區、本系統、本行業、本企業、本居住區的實際情況出發,探索新形式,充實新內容,為老年人創造寬鬆有利的環境和條件,把老年人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時空優勢和年齡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從調研情況看,我市目前共有老年知識分子1.2萬人,佔老年人口總數的2.9%;有各類老年人才組織和團體216個;老年人常年參加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科技開發、教育、醫療、社會服務、公益事業等方面的人數約27500人。這些老年人通過自發成立老年群眾性組織、接受原單位和社會的聘用或者在涉老部門的組織指導下,積極參與經濟、社會發展,不僅使晚年生活更充實、更有意義,提高了社會對老年人重要作用的認知度,而且推動了老齡工作的全面健康發展。

(二)主要做法

(1)發揮老年人政治優勢,引導參與中心工作。為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諧的需要,真正體現黨政領導“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的精神,各級黨委、政府不斷加強和改進“老有所為”工作,各級老齡組織和涉老職能部門都把“老有所為”納入日常工作範疇,組織和動員廣大老年人,在關心下一代、淨化社會風氣、維護社會治安、宣傳政策法規、技術經驗傳幫帶等方面發揮作用。市委、市政府為發揮老幹部、老黨員、老英模的政治優勢,引導他們積極參加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和社群精神文明建設,從20__年開始,對市區、鄉鎮領導班子進行年終考核時,在每個考核組裡都配備了一位退休或退居二線的擔任過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的老同志,賦予他們充足的權力,鼓勵老同志參政督查、建言獻策,取得了良好效果。20__年進行《市優待老年人若干規定》的第二次修訂時,市政府通過基層老齡組織在近4萬老年人中開展了大型徵求意見活動,使修訂後的優待規定範圍進一步擴大,標準進一步提高,更好地維護了廣大老年人共享經濟發展成果的權益。在先進性教育活動期間,我們充分發揮基層老黨員的政治優勢,在社群分別選派有文化、威信高、肯負責、有能力的老黨員擔任支部成員,參與社群工作,並定期組織轄區居民召開組織生活會、思想工作彙報會、民主評議等活動。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萬多名老黨員參與了村(居)組織的學習教育、發展黨員、民意收集、衛生監督、社群服務、再就業、參政議政等活動,成為影響和帶動村(居)服務工作發展的中堅力量。

(2)鼓勵老年人投身經濟發展,促進社會物質文明建設。我們在大力提倡尊老、敬老、愛老,不斷完善養老保障制度、維護老年人權益的同時,堅持從人力、物力、財力和政策上為老年人才發揮作用創造條件,支援鼓勵有專長、有技能、有熱情的老年人,退而不休,接受原工作單位或其他單位的聘任,為企業充當顧問,提供諮詢服務,讓老經驗服務於新發展。部分市區的工商部門為鼓勵老年人自我創業,專門制定優惠政策,為持老年證創辦、領辦經濟實體的老年人免去當年的工商管理費,大大增強了老年人蔘與經濟發展的自覺意識。20__年,我們發動全市企業和商家在老年人中開展了“四個一”活動,鼓勵老年人爭做政策宣傳員、決策參議員、致富資訊員、民情聯絡員,為我市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提供一條有價值的民情資訊,挖掘一條爭資立項的線索,引薦一個外地投資意向。一年中,來自各行各業的退休老人共引進外地投資意向28個,提供合理化建議500多條,其中有80%已進行了成果轉化,直接或間接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創造了寶貴財富。不少離退休老幹部、老教師、老科技工作者還自發組成宣講團,採取入戶座談、文藝說唱等形式,走村入戶宣傳黨的政策、科技知識和致富經驗。

(3)支援老年人服務公益事業,推動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我們在各市區、各鎮(辦)以及青少年較多的村(居)老齡工作部門普遍成立了關工委組織,定期組織老年人為青少年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科普知識培訓、扶貧幫困等志願服務。我們還與市老幹部局、老年體協、老年大學等涉老部門積極配合,大力加強“五老”骨幹隊伍建設,組織老科技工作者、老醫學專家、老教育工作者、老藝術家們開展科技下鄉、健康義診、助學助教、文化下鄉等活動,進一步豐富了農村精神文化生活,推動了和諧社群和新農村建設。今年,我市按照全國、省老齡辦關於開展“銀齡行動”的工作意見,在全市首次啟動了“銀齡行動”,堅持就近、方便、可行、實效、自願的原則,廣泛動員老年知識分子在關心下一代、淨化社會風氣、技術經驗傳幫帶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並著手籌建老年人才資料庫,為廣泛、深入、持久、有效地開展“銀齡行動”儲備和集中人才。此外,還有不少老年人自發成立群眾性組織,發揮優勢和專長,分別成立了老年治安巡邏隊、老年勸導隊、老年便民服務中心、社群老年志願者服務隊等各種老年組織約280多個,活躍在車站、碼頭、旅遊景點、醫療機構、居民社群等地方,為城市建設做著力所能及的工作。乳山市老年志願者隊伍,20__年5月成立以來,參與人數已迅速增至800人,他們通過開展維護社群治安、倡導公民遵守社會道德、關心教育下一代等活動,為全市三個文明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4)建立“老有所為”激勵機制,擴大宣傳和影響。為充分調動廣大老年人發揮餘熱,關注城市建設,奉獻公益事業,積極建言獻策,我們在工作中注重發現、培育、宣傳典型,並通過每年舉行一次全市模範老人評選活動,大力表彰一批在“老有所為”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老年人,充分發揮好他們在“老有所為”活動中的示範作用、骨幹作用和橋樑作用。去年我們同市委宣傳部等六部門聯合表彰了100名模範老人,今年計劃再評選表彰“十大模範老人”。同時我們定期組織召開全市“老有所為經驗交流會”,藉助電臺、電視臺、報刊等媒體,廣泛深入地宣傳好經驗、好做法、好典型。去年老人節期間,我們與市人事局、市人才服務中心聯合舉辦了一次離退休人才專場交流會,為離退休人才和社會企事業單位搭建一個人才供需的資訊平臺,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存在問題及建議

一是老年人社會參與的良好願望與缺乏參與平臺的矛盾比較突出。調研顯示,我市80%以上的離退休老幹部渴望晚年發揮餘熱,但付諸實踐的不足30%。二是城鄉差別大。城市老年人的“老有所為”活動無論是在參與積極性、參與機會方面還是在活動內容、活動形式、活動效果上都明顯好於農村。三是老年人的整體素質有待提高。比如醫療、衛生、法律等行業的退休者、工廠的退休技術工人以及政府部門的退休幹部由於知識水平較高,專業技能較強,社會關係較廣,老有所為的機會明顯大於其他老年人。社群中不少熱情的“大爺”、“大媽”普遍存在著年齡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理論功底薄弱、工作經驗少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有所為作用的完全發揮。

幾點建議:“老有所為”是六個老有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積極老齡化的重要舉措,必須常抓不懈。一是要大力宣揚“老有所為”的重要意義,創造老年人蔘與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增強社會開發老年資源和老年人自我開發的意識。根據社會需要和自願量力的原則,為老年人搭建施展才能的平臺,積極爭取當地財政的支援和幫助,將“老有所為”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鼓勵和引導老年人從事教育傳授、社會公益事業、社群服務和自我服務等活動。二是要以城市社群和農村村鎮為重點,把“老有所為”落實到基層。基層是老年人生活和活動的主要場所,要把“老有所為”作為基層老齡工作的一項重點工作,認真組織實施,使其成為基層老齡工作的一個新亮點。城市社群要建立老年人才檔案,為老年人蔘與社群服務提供資訊,牽線搭橋;農村基層要充分發揮老年人在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中的作用,鼓勵低齡、健康老人從事種植、養殖和加工業,積極參加“三個文明”建設。三是要將“老有所為”和“老有所學”有機結合,以老年學校、老年學習班、老年活動基地等為載體,組織老年人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並定期開展各種文體娛樂活動,不斷提高老年人的身體素質和文化素養,促使老年人老有所學,學有所為。

2023年老年人調查報告 篇6

一、調研的背景及意義

(一)背景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自己生活質量問題。

日本《追求》雙週刊20xx年6月24日文章稱,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個步入“老齡社會”的發展中超級大國,加之現在多為獨生子女家庭,傳統的家庭養老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對於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問題已經成為社會熱點話題。

國際上將65歲以上的人確定為老年人,而我國界定60歲以上的公民為老年人。

作為社會弱勢群體的老年人,面對著自己的生活,他們有著怎樣的看法與意見。能與自己的子孫們生活在一起是最好的。但是,迫於生活與社會的壓力,子孫們又有著自己的事情需要去做,而不能常陪伴左右。所以大部分老年人只能獨自在家生活。而更有一部分老年人,被送往了養老院,因為他們的'子女因為自己太忙,不放心老年人獨自在家。到老年人院生活雖然能有人照顧,有更多的老年人能陪著聊天、說話、解悶。但是,很多的養老院的服務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好。老年人們在養老院感受更多還是孤獨與痛苦。古人云:“養兒防老。”可是,他們的子女

卻因為工作太忙難以抽身而不能照顧到自己,而自己又不能要求子女能夠放下工作,陪伴自己,因為都還要賺錢生活,並且,自己的這份痛苦又不能向外人傾訴,因為這對自己的子女的名聲不好,會讓外人覺得子女們不孝,畢竟這是家醜,又怎能外揚。所以老年人們基本上把自己的痛苦都一個人默默地承受。這也成為了當今社會老年人生活的嚴峻問題。

老齡化不僅是社會問題,也影響經濟政治的發展。在經濟上,養老保障負擔日益沉重,老年人醫療衛生消費支出壓力越來越大,為老年人社會服務的需求迅速膨脹等。所以,對老年人的生活狀況進行調研是切實可行的。

(二)目的

本次調研活動主要針對一下幾個方面:老年人的經濟生活、老年人的生活條件、老年人的生活滿參與、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與生活照料、老年人的養老意願、老年人對政府的期望等。通過到老年人院走訪調研,到居民小區調查以及採訪在校大學生等的活動形式,就此展開,調研老年人對自己養老的希望及看法以及在他人眼中的老年人生活是否幸福,對待老年人的態度等。

通過此次活動,讓社會更多的人瞭解老年人的生活狀況,理解老年人們的不易,讓他們加入到幫助老年人的行列中。

通過此次活動,得到老年人的生活方面的一些資訊,在以後幫助老年人活動中,能夠吸取一些經驗,能更多、更好地給老年人提供幫助。

通過此次活動,走進老年人的生活,讓老年人得到更多的幫助,體會到社會的溫暖,生活的溫暖。

通過此次活動,希望看到一些社會存在的問題,並提出合理的建議,真正做到幫助老年人。

通過此次活動,做一些切實可行的事,幫助老年人,回報社會。 通過本次調研活動,瞭解我國社會老齡化的狀況,有助於研究社會老齡化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二、調研活動的開展情況

1.20xx-20xx學年第一學期第11周-13周

經過討論選定主題後,首先由隊長趙宇帶領其它組員商量出活動的具體安排。

2. 20xx-20xx學年第一學期第14周-15周

由趙宇和譚金洪根據主題及需要,做好問卷調查(共三份:針對養老院、大學生和小區老年人)。

3. 20xx-20xx學年第二學期第2周-4周

由趙宇負責與老年人院取得聯絡,胡馳負責與小區工作人員做好溝通。

2023年老年人調查報告 篇7

老年人的行為習慣:

1。老年人都習慣早睡早起

-老年人的生物鐘已經開始定點了!除非他更改睡覺時間!

2。老年人習慣性便祕

-習慣性的在廁所裡打發時間,非要大便不可!

3。老年人喜歡清閒著

-中意吃早茶,散步,找老朋友一起聊天,種花等等。

4。老年人行為舉止有時或者常常表現得像小孩子

-老人開始功能衰退,固執、多疑、自私

老年期的心理特徵:

人的心理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現象和過程,要研究老年人在進入老年期後出現的心理變化,首先應瞭解什麼是人的心理。

人的心理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是人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的統稱,那麼,要研究老年期的老年人的心理變化狀況,就要分別從老年人的心理過程和老年人的個性心理等角度來著手,研究老年人的感覺、知覺、記憶、智力、情緒、情感、性格、需要、興趣、自我意識等方面的變化。

(一)老年人感知覺的變化

人的心理活動是外界刺激通過感覺器官作用於大腦的結果,沒有感知覺接受外界的各種刺激,心理活動就成了無源之水。因此,感知覺是論述所有心理活動的出發點,老年期的心理變化也是從感知覺的漸變開始的。老年期感知覺變化的一般特徵是:各感覺系統出現普遍的退行性變化,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的敏銳度下降,感知時間延長。在第二節中,我們已經詳細介紹過老年人的感覺系統,包括視覺、聽覺、味覺、嗅覺、面板感覺的生理變化,這裡不再一一贅述,只舉些例子來說明。

1、視覺老年人的視力水平,在60歲以後急劇衰退,據統計,70歲健康老人的視力超過0.6的只有51.4%,其中近距離視力比遠距離視力減退得更為明顯,出現所謂的“老花眼”,老人們讀書看報時常常要將書報拿得遠遠的,或者需佩帶老花鏡(凸透鏡)來糾正。

2、聽覺聽力上,老年人的高音聽力比低音聽力衰退得更顯著,這就是為什麼老人更喜歡聽中音和低音音樂的原因所在;而且,老人對聲音的辨別能力也在減弱,特別是在不良聽覺條件下或有噪音背景的情況下,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時會發現,與家人一起坐在客廳裡看電視,旁邊有人閒談時,老人對電視情節的理解能力往往會下降。

3、味覺我們常聽到老人抱怨現在的食品食之無味,事實上,食品的味道並沒有變差,而是老人對甜、酸、苦、辣、鹹五種味覺要素的敏感程度減退了,因此,老人往往錯誤地認為過去那些美味的食品現在都變得乏味了。老人對食物的抱怨還有一個可理解的原因就是嗅覺功能的衰退,老人對食物散發出來的香氣的感受性變差了。

4、面板感覺老年人的面板感覺也逐漸老化。比如觸覺,老年人的眼角膜與鼻部的觸覺降低得較為明顯,所以,他們對流眼淚或流鼻涕常常毫無知覺,需要別人加以提醒。在溫度覺方面,老人對低溫的感覺變得遲鈍,因此有些老人在室溫降低時也往往不覺得冷。

(二)老年人記憶的變化

記憶是指人們將感知過、思考過、體驗過、操作過的事物的印象保持在頭腦中,以後又在一定的條件下以再認、再現的方式表現出來或者回憶起來的心理過程。心理學家的研究認定了記憶和年齡之間存在這樣的一種關係:假定18-35歲的人的記憶成績為100,那麼,35-60歲的人的記憶成績就為80-85,60-85歲的人則為65。可見,人的記憶隨著年齡增加而有所下降。

老年人的記憶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從記憶過程來看瞬時記憶(即保持1-2秒的記憶)隨年老而減退,短時記憶(即保持1分鐘以內的記憶)變化較小,老年人的記憶衰退主要是長時記憶(即所記內容在頭腦中保持超過1分鐘直至終生的記憶)。實證研究發現,老人對年輕時發生的事往往記憶猶新,對中年之事的回憶能力也較好,而僅對進入老年後發生的事遺忘較快,經常記憶事實混亂,情節支離破碎,甚至張冠李戴。

2、從記憶內容來看老年人的意義識記(即在理解基礎上的記憶)保持較好,而機械識記(即靠死記硬背的記憶)減退較快。例如,老人對於地名、人名、數字等屬於機械識記的內容的記憶效果就不佳。

3、從再認活動來看老年人的.再認活動(即當所記物件再次出現時能夠認出來的記憶)保持較好,而再現活動(即讓所記物件在頭腦中呈現出來的記憶)則明顯減退。

由此可見,老年人的記憶衰退並不是全面的,而是部分衰退,主要是長時記憶、機械記憶和再現記憶衰退得較快。以美國前總統里根為例,他在晚年時患有嚴重的老人痴呆症,記憶力急劇下降。當里根的養子去探望他時,里根常想不起養子的名字,只當他知道他是誰時,才緊緊地擁抱他。里根對他的護士說,他覺得前來探望他的前國務卿舒爾茨好像是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但又記不起他叫什麼名字。里根的這一系列表現說明,老年人記憶力的減退主要是資訊提取過程和再現能力的減弱,而識記的資訊事實上仍然可以很好地保持或儲存在大腦中。根據以上生理規律,如果能夠經常提醒老人回憶往事,是有助於減緩記憶力的衰退速度的。

當然,記憶力的下降也給老人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不方便。例如,有的時候眼鏡明明架在鼻樑上卻到處找眼鏡,出門經常忘帶鑰匙,燒開水不記得關火,飯煮熟了卻忘了關煤氣,記憶不好在無形中甚至增加老人的危險。

(三)老年人智力的變化

智力是大腦的功能,是由人們認識和改造客觀事物的各種能力有機組合而成,主要包括注意、觀察、想象、思維、實際操作和適應等能力,其中以思維能力為核心,它保證了人們有效地進行認識和實踐活動。智力是一種穩定的心理特點,它是在人們具體的行為活動中顯示出來的。

老年人的智力是否衰退,這是老年人十分關心的問題。科學研究發現,人出生時的大腦細胞有140億個左右,隨年齡增長,人的腦細胞不斷死亡。進入老年期後,腦功能逐漸衰退,但由於生存著的其它腦細胞的代償作用,大腦的活動功能仍能維持,保持正常的智力。

老年人的智力並非人們所以為的那樣會全面退化,只是在某些方面有所衰減。有學者認為,智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可以分為“晶態智力”和“液態智力”兩種。晶態智力主要是後天獲得的,它與知識、文化、經驗積累和領悟能力有關。例如知識、理解力等,由於老年人閱歷廣,經驗多,這種智力易保持(甚至會增長),只在80歲以後才有明顯減退;液態智力主要與大腦、神經系統、感覺和運動器官的生理結構和功能有關。例如記憶、注意、思維敏捷性和反應速度等,這種智力減退得較早,也較快,一般在50歲以後就開始下降,60歲以後減退明顯。以上兩種智力的變化並不是平行的,也就不能籠統地說智力隨年齡增長而減退。

老年人的智力是部分衰退而非全面衰退,還體現在老人的動作性智力下降得較為顯著,60歲就開始衰退,而語言性智力則保持得較好,80歲以後才有明顯地下降。例如,在舞臺上看到許多老的相聲表演藝術家,他們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到年邁時仍然“寶刀未老、威力不減”,但動作表演能力就難免有些“力不從心”了。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事實上,我們不能否認,老年人一生閱歷廣博,經驗累積,具有豐富的智慧。老年人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精細程度,對複雜事物的高度洞察力,與中、青年人的智力水平相比並不遜色。許多事例證實,很多人在晚年依然保持著旺盛的創造力。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在古稀之年創立了“新人口論”,美國發明大王愛迪生在81歲時獲得了他的第1033項發明專利,世界著名畫家畢加索90歲時還在繪畫雕刻,孫思邈在百歲高齡完成了他的第二部醫學鉅著《千金翼方》等等,不勝列舉。

有人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各個領域內的名人進行過年齡統計分析,結果顯示,60歲以後出成果的人數比例從高至低依此為:哲學、醫學、美術、文學、自然科學等。可見,凡與人生閱歷和實踐經驗(即晶態智力)關係密切的領域較多出現大器晚成的學者和科學家。換句話說,老年人的智慧有著很大的可塑性和提升的空間,活到老,學到老,是可以增進老人的智力水平的。通過持之不懈的學習、鍛鍊和積累,往往可以使老年人的智力水平發揮得更好、更充分。

(四)老年人情緒、情感的變化

情緒、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和體驗。人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與周圍環境不斷互動,與現實事物發生多種多樣的關係,對現實事物也會產生一定的態度,這些態度總是以帶有某些特殊色彩的體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如喜、怒、哀、樂、懼、愛、恨等,情緒、情感指的就是這種內心的主觀體驗。

進入老年期後,隨著老年人生理機能的老化和健康狀況的衰退,離退休後脫離了原有的工作崗位,家中子女又逐漸獨立併成家立業,老年人的生活環境和角色地位發生了較大改變,因此,老年人的情緒和情感也呈現出新的特點:

其一,老年人關切自身健康狀況的情緒活動增強。隨著年齡增長,健康狀況日益下降,老年人變得更加關注自己的身體,對於疾病較為重視。尤其是老年女性,懷疑自己患病和有失眠現象的顯著多於男性。

其二,老年人對於自己的情緒表現和情感流露更傾向於控制。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掩飾自己的真實情感,如遇喜事,他們不再歡呼雀躍,如遇悲事,也不易痛苦流涕。

其三,消極悲觀的負性情緒逐漸開始佔上風。例如,提及社會中的腐敗和不道德現象,老人就常抱怨世風日下,今不如昔;談到舒適享受,老人往往只感嘆“只是近黃昏”。一項調查顯示,在描述自己情感的用詞中,老年人用以表達喜悅情緒的用詞明顯少於中青年人。

一般來說,老年人比較多地表現出下列消極的情緒和情感:

1、失落感失落感即心理上若有所失、遭受冷漠的感覺。離退休後,老年人的主導活動和社會角色發生了改變,從工作單位轉向家庭,他的社會關係和生活環境較之以前顯得陌生,加上子女“離巢”,過去那種熱情、熱鬧的氛圍一去不復返,對新的生活規律往往又不能很快適應,一種被冷落的心理感受便會油然而生。

2、孤獨感從客觀上講,由於子女逐漸獨立,老年人又遠離社會生活,自己體力漸衰,行動不便,與親朋好友的來往頻率下降,資訊交流不暢,因此容易產生孤獨感。在主觀方面,老年人具有自己既定的人際交往模式,不易結交新朋友,人際關係範圍逐漸縮小,從而引發封閉性的心理狀態,這是老年人孤獨情緒形成的重要原因。有專家曾對13693名城市老年人調查,發現40%的老人有孤獨、壓抑、有事無人訴說之感。

3、疑慮感儘管年歲日增,但老年人常常自覺經驗豐富,才能不凡,一旦退休就無從發揮,自尊心受挫,大有“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嘆,於是空虛、寂寞、受冷落之感襲上心頭,往往誤以為自身價值不復存在,久而久之就會低估自己甚至看不起自己,這種自卑感一旦形成,老年人就會經常對自己產生懷疑,憂心忡忡,表現出過分的焦慮。

4、抑鬱感以上失落、孤獨、自卑、疑慮的情緒情感對於老年人的心理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而且老年人在現實生活中容易遭受挫折,不順心、不如意之事時有發生,例如,遇到家庭內部出現矛盾和糾紛,子女在升學、就業、婚姻等方面有困難,自己的身體又日趨衰落,疾病纏身,許多老人就會變得長吁短嘆、煩躁不安、情緒低落或者鬱鬱寡歡,這些都是抑鬱的表現。

5、恐懼感隨著身體的老化,老年人變得越發害怕生病,一方面是擔心生病後自己生活難以自理,給家人和晚輩帶來麻煩,變成家庭的累贅,另一方面,一旦生病,特別是重病,老年人似乎就感覺離死神不遠了,因此,老年人對疾病和死亡通常會產生恐懼感。

(五)老年人需要的變化

人的需要可以分為生物性的需要和社會性的需要兩種,一般來說,進入老年期以後,人的生物性需要降低,表現在老年人對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質需求縮減,性慾也有所減弱,但在社會性需要或心理需要方面,卻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我們把老年人的心理需要歸納為以下幾點:

1、老有所養《論語》有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老者安之”,即讓老人過上安定的生活,使之老有所養。老有所養是指人年老後喪失全部或部分勞動能力和經濟來源時有子女等後代贍養和照顧。具體來說就是無衣食之憂,無住行之慮,生活上有人給予照顧和扶助。老有所養是老年人最基本、最低層的心理需求。

2、後繼有人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兒孫滿堂被認為是老人幸福的標誌之一,即所謂“多子多福”,相反,“無後為大”,無後為不孝之最。在當代老人中,仍有不少人希望家庭人丁興旺、枝繁葉茂,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大,越接近生命歷程的尾聲,這種願望就越強烈。這種願望常常反映在許多民俗之中,例如,在兒孫結婚時必備紅棗、花生、桂圓、蓮子,取其“早生貴子”的諧音。自從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以後,“多子多福”的傳統觀念已在逐漸改變,許多老人更注重於後代的素質,而不再是數量的多少。因此,不少老人在退休後甘為照顧下一代而充當家庭教師和保姆的角色,雖操勞辛苦,但樂在其中,他們希望能給兒孫以最好的照顧和教育,希望他們長大後能有出息,以實現其後繼有人的心願。

3、老有所歸按照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作為一個社會性的存在,有歸屬的心理需求。青少年時,家庭完整,父母在世,這種需求表現為對家庭的依戀和對父母的依賴;而進入老年期後,子女紛紛“離巢”,家庭的完整性被分割,老人的孤獨感油然而起,這時的老人需要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歸屬感以排解孤獨。正所謂“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許多老人在退休後都渴望回到自己的家鄉,安度晚年。這體現的就是老年人葉落歸根的心理。

4、老而有愛愛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種重要的表現形式,體現了老年人的一種精神追求。從夫妻關係來看,老年人對愛情的需求並不比年輕人少,只是他們用老年人特有的更深沉的依戀方式取代了年輕人那種轟轟烈烈的熱戀。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對於老年人來說,愛情在老年夫妻之間更多地表現為相敬如賓、相互扶持和照顧。當然,老年人不僅需要夫妻之愛,也需要子女的關愛。子女過於投入自己的事業和小家庭,疏忽了老人,往往會使老人產生孤獨感和失落感。充分享受天倫之樂,擁有親情的精神支援,是老人最大的幸福和欣慰。

5、老而受尊老年人都有受他人尊重的心理需要,但與中青年人那種因能力、業績、財富而受他人羨慕和認同的心理需要不同,老年人更需要的是別人能夠聽取他的意見、看重他的經驗、肯定他的過去。實際上,這種尊重經常反映在日常生活的各種禮儀中。例如,出門讓老人先行,坐車為老人讓坐,赴宴時讓老人就上座等,對於這些照顧,老人其實可能並不真正在乎,重要的是從這些細節中老年人獲得了一種受人尊重的心理滿足。但是,老人也應該正確對待自己和尊重年輕人,不能倚老賣老。

(六)老年人興趣的變化

興趣是人們對事物、特別是新事物表現出的熱情探究的一種心理傾向。老年人興趣方面的心理變化主要表現為對事物的淡化、對事物的關注面趨於狹窄,對新事物缺少激情。由於老年人見多識廣、經歷複雜,加之高階神經活動反應的減。

2023年老年人調查報告 篇8

一、調查目的

為了進一步瞭解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情況,讓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對老年事業有所關注,使老人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健康醫療等方面得到充分保障,我們對連雲港市老年人進行了整體生活狀況的抽樣調查分析。

二、調查背景

1、調查物件

連雲港市老年人(包括各個街道、小區、路邊、敬老院等)

2、調查方法

大多數情況,我們調查小組自設問卷,但考慮到多數老年人的文化水平有限,無法動手完成問卷調查,因此,在隨機走訪的過程中,我們對能清楚表達自己思想觀點的老年人做一對一的談心調查,即訪談式調查,我們以和老人聊天的方式將問卷中所涉及的問題在此過程中問及,調查員同時記錄下談話的大體內容,回到學校後進行整理歸納。對於那些不能清除表達思想觀點的老人,我們則採取詢問其監護人的方法,例如在走訪敬老院時,我們主要是對敬老院的負責人(院長)詢問,從其口中瞭解敬老院每位老年人的'整體生活狀況。

3、調查樣本分佈

此次調查樣本總量35份,彙總顯示:被調查樣本涉及各個階層、各個文化水平老年人,年齡段介於60歲至90歲,其中老爺爺佔62.9%,老奶奶佔37.1%,

三、發現問題

在老人飲食生活方面,院長告訴我們,工作人員會經常變動飯菜型別,會給老人買水果或其他休閒類食品。過年過節都會做相應的飯菜和他們一起過節,而且平時自己也和老人生活在一起。今年物價上漲對他們的生活質量有很大的影響,飲食方面自然會有所下降,但總體還是保持的很好。

關於老人生活費問題,大部分老人是有兒女供給的,還有部分是靠自己的退休或者離休工資,還有孤寡老人是靠政府補貼和自己的資助來生活的。

其他方面:從院長那我們瞭解到在這兒的老人凡是有兒女的,兒女都算是孝順的,擁有不同文化水平的老人給人的總體感覺也是不同的,老人們隨人都老了,但有很多時候他們還是在意自己的一些比如形象、生活環境、飲食等方面的東西。老人彼此之間有相互照顧的,也有彼此看不順眼的,就像大家說的像小孩,有時候會很固執的堅持一個想法。

四、原因分析

對於敬老院裡的老人,他們大多數在自己生活上不能自理,而家裡人又都忙於工作,沒有時間照顧,而且現在生活條件好的家裡都裝修的很精緻,怕有老人在家麻煩;另外還有歷史造成的原因,比如來自中國臺灣的那位老人;最後可能真的猶豫本身已是孤寡老人,只能把敬老院當成自己的家。但住在這家敬老院的老人大多身體或者心智在存在問題,所以他們的業餘生活相對而言也比較枯燥無味。

對於住在小區裡的老人們,他們的公共娛樂場所就比較多,適合老年人的休閒娛樂健身場所也不少,這些老年人因為生活很富足,空餘時間較多,所以他們平時的業餘生活也比較豐富,生活很滿足。

最後,對於那些還在勞作的的老人們,他們的子女固然孝順的居多,大多盡了贍養義務,卻僅僅滿足於維持老人生活的溫飽水平,老人們在精神上缺少慰藉,沒有什麼心思玩樂,令可在勞作中充實自己。

五、解決問題的辦法

對於敬老院,我想我們可以呼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這個老年群體,引起全社會的關心,使得老齡事業得到較快發展,從而進一步瞭解和改善敬老院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生活狀況,對養高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提出建議,進一步實行規範化管理,提出相應管理辦法及改革措施提供科學的依據,使得敬老院的老人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對於那些生活條件相對而言較好的老人群體,我們仍然需要呼籲社會給予更多的關愛,讓他們時時刻刻感受到溫暖,不會覺得孤獨.

對於那些生活在底層的老人們,我們則更需要時時刻刻都關愛他們,在每一個瞬間,在每一個路口,每一個拐角處,哪怕是報以一個微笑.讓他們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關愛他們的人無處不在。

六、結論

通過此次為期一週的社會實踐調查,從整體上說,我們的收穫還是有的,我們看到,連雲港市絕大多數老年人的生活狀態還是比較樂觀積極、健康向上的,老有所終,而且連雲港市養老保障能力,醫療保障能力,老年活動場所、設施建設,社群老年服務建設等均有比較大的改善,然而,當中仍就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老年人整體文化程度不算最高,健康狀況偏差,老年人社會參與熱情以及願意給他人提供幫助方面表現相對較差。大部分老年人都替子女著想,在家庭關係、自我權益方面,老年人家庭都比較和睦,子女孝順。在護理照料方面,都以家庭成員提供照料為主。總之,我們應該清楚認識到優勢和劣勢,讓連雲港市的老年事業得到長足發展。

2023年老年人調查報告 篇9

現年82歲家住上海北京西路1565弄的顧久震是個電腦迷,1998年,花9100元捧回奔騰100電腦,又添置了印表機、掃描器、燒錄機等,1999年將原有電腦更換成奔騰3,並增加了硬碟和記憶體。他擔任上海老年大學靜安分校電腦提高班班長,一個禮拜老年大學要去好幾次。

顧久震只是靜安區老年人中的一個影子。靜安區戶籍總人口為309762人,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72247人,佔總人口的23.32%,靜安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排名全上海第一。近日,在交通大學的支援下,靜安區老齡委辦公室開展了有關“靜安區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大型問卷調查,對XX年的千名接受過調查的老年人進行跟蹤調查。

本次調查物件有偶的人數比例佔近三分之二,三分之一的老人為單身。在無偶的354名老年人中,女性佔80.6%,男性佔19.4%,其中只有3人表示想結婚,佔所有無偶老人總人數的0.8%。

◎真正用於文化娛樂的只有每月30.57元/人

在950名退(離)休人員中,退休金在1000元以下的有509人,佔53.6%。除退休金外的其它收入水平。退休後繼續工作的老年人有34人,佔調查總人數的3.4%。老年人其他收入的來源:104位老年人的其他經濟收入來源最多的為“子女、親屬補貼”,其次是“再工作報酬”和“投資收入”。

被調查老人的平均每月消費支出為970.33元。飲食仍然是日常生活中消費比重最高的部分。被調查老人家庭所擁有的電視機、冰箱、電話的擁有率都超過了90%。

調查顯示,1000位被調查老人的平均每月消費支出主要用於飲食、醫療和公用事業費,難以積蓄。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以恩格爾係數判定生活發展階段的一般標準:60%以上為貧困,50%-60%為溫飽,40%-50%為小康,40%以下為富裕。調查中計算出1000名老人每月消費支出之和為964656元,飲食消費之和為438858元,兩者相除得到恩格爾係數為45.5%,據此,靜安區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處於小康標準,但是這樣的計算方法具有較大的缺陷,由於恩格爾係數沒有把醫療費用計算進,所以就算在表面上看來老年人的生活已達到小康水平,但是實際上老年人除了飲食以外的其他支出也是主要花費在醫療保健和公用事業費等方面,真正用於文化娛樂的只有每月30.57元/人,某種程度上反映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並不高。

本次調查的老年人大多數在上個世紀70、80年代退休,退休金較少,雖然近年來上海市多次為退休職工加工資,但是由於退休金基數太小,加退休金並沒有顯示出明顯改善他們生活的優點,只是起到一個拉平退休金的作用,老年人的收入相對於全社會來說仍然處於中低階層。

◎純老人家庭目前生活中最大困難是什麼?

調查中,純老人家庭的老人對目前生活中最大困難是什麼進行了選擇?選擇“寂寞”32人,選擇“看病”119人,選擇“購物”42人,選擇“燒飯”63人,選擇“洗衣服”69人,選擇“打掃衛生”164人,選擇“維修”110人,選擇“收入少”49人,選擇“鄰里不和睦”6人。

調查中,知道街道有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或老年生活護理服務社的老年人佔大多數達到63.7%。在回答是否需要得到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或老年生活護理服務社的幫助時,僅有50.4%的老年人回答希望。

在397名希望得到小時工性質的家庭服務員入戶服務的老年人中,其中希望得到吃飯服務的有88人,洗衣服服務的264人,打掃衛生服務的348人,護理服務的85人,洗澡服務的73人,陪送看病服務的106人,購物服務的64人,聊天、讀書報服務的30人,其他服務的35人。大部分老年人每天需要的服務時間在1-2小時之間,佔到需要幫助老年人總數的80.1%。能承受每小時6元的佔69.3%,每小時8元的佔4.3%,每小時10元的佔2.2%。有24.2%希望得到服務的人沒有經濟承受能力。

在297名希望得到社群站點形式的日間照料服務的老年人中,其中希望得到吃飯服務的有192人,洗衣服服務的178人,洗澡服務的127人,理髮服務的166人,購物服務的71人,維修服務的201人,聊天、讀書報服務的80人,文化娛樂活動服務的60人,日託服務的`43人,其他服務的33人。在經濟承受能力方面,有56名老年人表示可以按照市場價格接受有償服務,佔18.8%,196名老年人表示希望按成本價格接受低償服務,佔66%,45名老年人沒有能力,希望無償服務,佔15.2%。

在207名希望得到鄰里志願性質服務的老年人中,需要安裝求助電鈴19人,需要聊天、讀書報的106人,需要定期上門探望的74人,需要代購物品的43人,需要陪送看病的69人,需要其他服務的64人。

在調查中發現,目前僅有158名老年人即佔到本次調查15.8%的老年人接受了社群提供的服務,而其他絕大多數老年人沒有能夠享受到社群提供的服務。本次調查的1000位老年人中,僅有17位老人享受居家養老補貼,2人享受百歲老人補貼,4人享受95歲以上長壽補貼,總體來說接受補貼的老年人比例很低,補貼面非常狹窄。

負責這次問卷上門訪談的人員在他們的上門訪談過程中,遇到一些事例證明有相當部分的老年人由於生大病等原因實際生活非常困難,但是他們的退休金收入超過了政府規定的範圍,就無法享受到政府的補貼,使他們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其中一個較為典型的事例是:四平居委會有一對夫婦,沒有子女,男主人60多歲,患有癌症,女主人50多歲,先天性心臟病,他們兩個退休工資加起來超過XX元,不符合政府的補貼條件。但是由於女主人整日要臥床,一動都不能動,所以必須要請全天的保姆。這樣一來,他們的退休金收入其實是遠遠不夠的,此類不符合補貼條件但是又實實在在存在困難的空巢家庭或孤老在靜安區並不鮮見。

這次調查顯示,空巢戶老人佔四成。隨著住宅建設的發展,這種趨勢還將繼續發展。這些老人的日常生活無法得到家庭成員的幫助,特別是高齡老人和健康狀況欠佳的老人,生活將陷入困境。

◎千名老人中有201人願意進養老機構養老

調查顯示,千名老人中有201人願意進養老機構養老,其中家中無人照料是願意進養老機構養老的主要原因。

願意進養老機構的老年人經濟上能承受的水平在600元以下的佔9.5%,600-799元的佔20.9%,800-999元的佔38.8%,1000元以上的佔30.8%。

在不願意進養老機構養老的251名中,有18.7%是因為經濟負擔不了。此外,有7.9%老年人認為不適應集體生活,32.6%老年人認為家裡養老能更享受天倫之樂,26.6%老年人不願意離開熟悉的環境,還有其他原因的13.9%。

對“以房養老”認同度。在關於老年人是否願意通過房屋倒按揭或出租的形式來以房養老的調查中發現,僅有7.7%的老年人願意採用這種方式,18.1%的老年人明確表示不願意,而絕大多數佔74.2%的老年人表示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說明這種新型的觀念沒有得到很多老年人的認同,而老年人對此的熟悉度也相當低。

在354名擁有住房產權的老年人中,有9%的老年人願意“以房養老”,可見是否擁有住房產權對於老年人選擇“以房養老”會有一定的影響,老年人不願意採用“以房養老”的原因較為多樣,其中最多的原因是沒有個人產權證和家裡有人照顧。

全區願意進養老機構養老的老人超過一萬五千人,這對靜安區機構養老服務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目前養老服務設施嚴重不足,全區床位數不足老年人的1%。而地處市中心的靜安區,地價房價居高不下,也很難大面積的發展養老機構。

◎老人普遍反映無法承擔高額的醫療費

調查顯示,參加醫保的佔90.3%,沒有參加醫保的佔9.7%。1000名老年人中有876人蔘加了退休職工互助醫保,佔總人數的87.6%,另外124人沒有參加,佔總人數的12.4%。沒有參加醫保的原因是:不是退(離)休職工50.5%,外地單位40.2%,其他9.3%。

千名老年人中有36%的老年人感到醫療費用支出有困難。一年個人醫療費用支出500元以下的32.1%,500-999元的14.4%,1000-1499元的18.0%,1500-1999元的7.5%,-2499元的9.1%,2500-7000元的16.2%,7000元以上2.7%。XX年一年人均個人醫療費支出為1708.8元。最高個人承擔數額為60000元。

調查中老年人普遍反映無法承擔高額的醫療費用,一年人均個人醫療費支出為1708.8元。有36.0%的老年人感到醫療費用支出有困難。在座談中大家也談到,由於醫保規定的報銷費用過低,很多老年人都需要自己支付相當部分的醫藥費,加上現在醫院將許多藥都被歸為自費藥,使得老年人更感到負擔有困難。很多實際的事例反映出來的問題是,一些老年人收入處於中等,不夠政府的補助條件,因此怕生大病,所以平時也不敢在其他方面多花錢,都要留著負擔醫療的開支。特別是一些從外地退休回來的老年人,在醫療費用支出和醫療報銷方面的困難明顯。

三裡坊居委有一位從外地退休回來的孤老,由於退休前是教師,所以退休金在外地相對來說算比較高,超過1000元,不符合上海市和靜安區規定的補貼標準,但是該老人由於身體不好,所以確實存在錢不夠用的情況,並且由於老人沒有上海的醫保,生了病要去外地報銷,報銷週期長報銷金額又少,更為老人造成了經濟上的壓力和生活上的不便。調查中老人普遍呼籲能夠得到政府社會的更多幫助和照顧,在醫療費用方面再給予更多的優惠措施。

◎老年人每天時間分配首位是看電視

調查顯示,絕大多數老年人都有興趣愛好。興趣愛好前五位的專案是,看電視電影、看書看報、閒聊、體育運動、戲曲。

除睡眠休息和吃飯時間外,老年人每天時間分配首位是看電視,其次是做家務。各類活動時間安排與老年人的興趣愛好基本一致,每天花在看電視上的時間最多。

參加老年大學狀況。調查顯示,17%的老人蔘加老年大學的學習。參加老年大學的學員在性別、年齡、文化上有一定差異,女性高於男性,女性為63.5%,男性為36.5%;文化程度高的多於文化程度低的,大專及以上參加的為49.1%,文盲參加的為8.1%;年齡越低參加的人越多,70歲以下的為47.4%,71-80歲的為35.7%,81-89歲的為10.2%。

2023年老年人調查報告 篇10

為了探索新形勢下做好城鄉社群老齡工作的新思路,**年市老齡協會將**區和**區作為城鄉社群老齡工作試點,開展調研,研究加強社群老齡工作的工作機制;尋找社群老齡工作的切入點和社群老齡工作的原則、目標、任務等問題;探索不同型別的社群老齡工作模式,總結和推廣社群老齡工作的成功經驗。力求實現老年人的問題在社群基本得到解決,老年人的作用得到較好的發揮,基層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一、社群老齡工作的體制

合理的社群老齡工作體制是做好社群老齡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建立好適應社群發展現狀的工作體制和機制,社群的老齡工作才能充滿活力。在探索社群老齡工作體制上,我們認為政府老齡工作部門主要應發揮好政策的制定和引導;必要的資金支援;樹立和宣傳好典型,提供好的導向;履行監督和檢查職能,督促落實等作用上。政府應力求發揮社群自身的積極性,引導老年人走民主自治路子,整合社群的各種資源,完善為老服務系列化,更好地提高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質量。因此,合理的社群老齡工作的體制應該是:堅持在居(村)委會領導下,以社群老年人協會為抓手,以社群老年福利服務設施為陣地,以社群老年人民主自治為基礎,以完善六個為老服務體系為任務,以實現“六個老有”為目標,社群單位和居民廣泛支援的社群老齡工作體制和執行機制。開展社群老齡工作應該採用政府主導,社會各方面廣泛參與,市場化運作的執行機制上。

兩區從建立健全社群老齡工作組織網路入手,探索建立良性的工作機制。一方面,加強居(村)委會、黨支部對老齡工作的領導,由居(村)委會主任、書記或副主任主抓老齡工作;另一方面,大力培育和完善社群老年中介組織,當作社群老齡工作的載體和抓手。東城區由居委會主任主抓老齡工作,由居委會下設的社群服務和社會福利委員會負責老齡工作,由專職主任分管老齡工作,由老年人協會具體做老齡工作。順義區由村支部書記或村委會主任分管主抓村老齡工作,由老年人協會具體做老齡工作。兩個區形成了黨政領導、中介組織運作、居民廣泛參與、依法自治的工作機制,為社群老齡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同時,也注重社群老年人協會的建設,實行規範化、制度化管理。兩個試點區有300多個社群居委會和村委會都已經建立了老年人協會,並制定了協會章程。這些社群中有2/3的老年人成為協會會員。社群老年人協會的負責人由老年人直選產生,在居(村)委會的領導下,堅持“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民主自治形式,在開展居、村的老齡工作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居(村)委會和老年人協會之間形成了“指導但不干涉,支援但不包辦”的關係,在具體工作中發揮相互支援、互相補充的作用。社群老年人協會定期召開老年人代表大會,聽取老年人意見,重大事項實行民主決策。代表大會反映的問題和重要事項,及時向居(村)委會反饋,由居(村)委會研究解決,老年人協會具體監督落實。在試點實踐中,逐步探索解決了老年人協會辦公地點和經費的問題,有力地保證了協會正常開展工作。試點實踐證明:老年人協會是加強社群老齡工作的主要抓手,通過老年人協會能把分散在一家一戶中的老年人組織起來,形成一支積極健康的力量,成為居(村)委會的有力助手,成為居(村)委會與老年人溝通的橋樑,成為凝聚老年人蔘與社群三個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可以說通過這種變革,為社群老齡工作的深入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後盾。

二、社群老齡工作的原則

我們認為:社群老齡工作原則應該圍繞“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指導方針去研究,這些原則應該是我們黨有關老齡工作政策落實的保障,必須體現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體現“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括地說,社群老齡工作的基本原則有以下幾點:一是堅持以人為本原則。社群老齡工作應該處處從老年人的實際需要出發,圍繞老年人生命生活質量的提高去開展。二是堅持依法自治原則。要充分發揮社群老年人自身的作用,依法參與自身的管理,成立老年人中介組織,實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監督。三是堅持廣泛參與的原則。社群老齡工作是一項社會工作,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需要調動社群內機關、團體、部隊、企事業單位以及廣大社群居民的廣泛參與和積極支援。四是堅持黨政主導的原則。黨政部門應在社群老齡工作中發揮政策主導、資金保障、典型示範和行政監督的作用,確保各項老齡工作的方針、政策得到貫徹落實。

三、社群老齡工作的任務

(一)建立有社群特色,功能齊全的社群老年福利服務設施體系,為社群老齡工作的開展搭建舞臺。兩個試點區對建設齊全的老年福利服務設施都做了深入的探索,東城區的社群居委會依託“星光計劃”,加強了老年福利服務設施建設,根據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增加了其他配套設施,拓寬了設施的服務功能,形成了集社群服務中心、託老所、日間照料室、衛生服務站、圖書閱覽室、文體活動室、老年學校等為一體,具備養老、醫療、健身、教育、休閒娛樂等綜合服務功能的老年福利服務設施體系。順義區根據農村老年人的實際需求,投入了1600萬元,啟動了農村社群為老服務設施“六三工程”,建設了健身室、圖書室、棋牌室、檯球室、洗浴室、理髮室和室外健身場地、社群衛生服務站、村老年學校。該區已有100個村達到了“六三工程”建設標準,農村的為老服務設施煥然一新。在加強建設老年福利服務設施的同時,不斷拓寬服務專案,提高服務行業的職業道德和業務水平,逐漸建立起制度化管理和服務的執行機制,大幅度提升了為老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總之,老年福利服務設施是開展社群老齡工作的平臺,是社群老齡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應該結合社群老年人的需要,加大投入,整合資源,不斷完善。

(二)建立和完善為老服務隊伍和社群老齡工作制度,走規範化、制度化的發展道路。多年來,我市形成了四大型別的為老服務隊伍。即:老年人志願者服務隊伍;黨團員、青少年志願者服務隊伍;社群機關、部隊、學校、企事業單位組織的為老服務隊伍;民辦非企業單位服務隊伍。這些隊伍是我們開展社群老齡工作的主體和幫手。在新形勢下,要繼續發揮好他們在社群建設和老齡工作中的生力軍作用,需要加強建設。一是要完善各項為老服務制度建設,實行規範化管理,制定老年志願者服務手冊,製作並統一佩戴老年志願者徽章開展服務;二是要走社會化運作方式,利用市場調節去擴大服務內容;三是要建立激勵表彰機制,鼓勵社會各方面積極參與。兩個區都依靠各自特色的老年群眾組織,加強管理,綜合利用社群資源,積極有效地開展了為老服務工作。

另外,要使社群老齡工作有序健康開展,還需要加強社群老齡工作制度建設。兩個試點區實行老齡工作制度上牆,服務措施公佈,讓老年人監督落實的方法很有成效。順義區制定了農村社群老齡工作十三項基本制度,建立農村老齡工作檔案一卡一表四冊七簿。兩個試點區都重視資訊網路和辦公自動化建設,居(村)委會全部配備了電腦,部分社群實行了電腦辦公,使社群老齡工作資訊渠道更加方便快捷,老齡工作管理科學化。通過加強制度建設,初步形成了規範化、制度化、經常化、科學化的社群老齡工作管理模式和執行機制。

(三)完善為老服務體系,落實六個老有,提高社群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質量。為老服務是社群老齡工作的重點內容,要堅持從老年人實際需求出發,以實現“六個老有”為目標,採取多種措施,不斷拓寬服務範圍,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多辦實事,形成了社會福利、生活照料、醫療保健、文體活動、維護權益、精神慰藉六個為老服務系列。

一是要健全社會福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並逐步提高。要根據經濟發展水平,不斷完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對生活困難的老年人做到應保盡保。建立特困救助制度,採取政府、社會、家庭三者相結合的救助辦法,保障有特殊困難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二是要建立完善社群服務網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水平。東城區在社群居委會建立了服務熱線。利用社群熱線,為老年人提供家政、小時工、請保姆、送餐、送奶、護理等內容多層次,形式多樣化,有償、低償和無償的服務,各社群還根據老年人的實際需要,設立老年餐桌、理髮、洗浴、代購物品等一系列的生活服務專案,發動社群志願者對特困、孤寡、空巢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實行單向與雙向,集中與日常定人入戶包戶,固定與靈活的服務,極大地方便了老年人的生活,使老年人的困難在社群得到及時的幫助。

三是要健全社群醫療保障體系,為老年人提供醫療保障。社群衛生服務站應派駐全科醫生,實行綜合醫療服務。對老年人實行“六優先”和醫療優惠政策。社群衛生站應為老年人建立家庭病床和健康檔案,建立起慢性病跟蹤服務冊,定期對老年人進行體檢、健康諮詢服務和必要的醫療檢查,建立巡診、出診制度,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提高了社群老年人的醫療保障水平。

四是要廣泛開展老年文體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要通過豐富的具有社群特色的老年娛樂和體育健身活動,努力吸引和凝聚老年人,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市已培訓了7000多名社群體育健身輔導員,在他們的帶動和組織下,各社群都舉辦了老年人運動會、合唱、書法、健身舞(操)、新秧歌、時裝表演等多種比賽活動。但是這些活動還存在一些問題,組織不夠嚴密,品位和質量有待提高。

五是要重視老年教育,大力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利用好社群老年學校和老年課堂,開展老年法律、營養膳食和健康知識教育,結合形勢加強了老年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老年人的政治覺悟。東城區十分注重維權網路建設,在區一級設立了“老年人法律服務中心”,在街道設立“法律諮詢服務部”,在社群設立“法律談心站”。順義區充分發揮村老年人協會和人民調解員作用,積極開展老年法律服務工作,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居、村還創造性地開展了心理諮詢、談心聊天服務,及時瞭解和排除老年人的鬱悶,幫助老年人處理家庭糾紛,提供精神慰藉。這些都是我們在試點中積累下的成功經驗,有很好的借鑑意義。四)整合社群資源,建立激勵機制,推進社群老齡工作深入開展。開展社群老齡工作,必須充分利用社群各方面資源,做到優勢互補,形成合力。要建立良性的激勵表彰機制,推動社群老齡工作的深入開展。

一是要整合物質資源。要避免社群服務設施重複建設和設施空置,注意做到多方投入,一室多用,充分利用社群的有限資源,發揮綜合效益。如體育健身房適當增設老年人健身的設施;文化室增設老年人讀書角,增加老年營養膳食、保健知識讀本;老年學校可以同時也是黨員、青少年教育的教室等等。同時還要注重做到共駐共建,爭取轄區內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操場、游泳館、禮堂、多功能廳、食堂、浴池等設施向社群老年人開放。東城區有922個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的內部設施向社群開放。

二是要整合社群人力資源。發動社群學校、部隊、企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和醫務工作者、護理人員、基層法律工作者、律師、公證員等具有專業知識的社群人才,充實為老服務志願者隊伍,向老年人提供優質高效的全方位服務。

三是要整合資金資源。社群老齡事業所需經費應採用政府扶持一點,社群支助一點,駐區單位和個人捐助一點,老年人自籌一點等多元化的方式解決。要建立健全社群老齡工作激勵表彰機制。開展老齡工作先進區縣評比、敬老先進社群居委會、村委會命名錶彰、“敬老養老模範家庭百顆星”、“敬老助老先進單位和個人”的評比表彰工作。開展文化之星、健康之星、志願者服務之星和老有所為之星評選工作,對積極參與老年活動的社群老年人進行表彰,激發社群單位、家庭和居民參與敬老愛老助老活動的積極性,發揮良好的社會效果,營造尊老敬老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