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2023年問題調查報告十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6.01K

2023年問題調查報告 篇1

做好市xx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於我市改善民生工作情況報告的準備,從8月份開始,市人大財經委員會組織有關人員認真學習了《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民生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檔案精神,擬定了工作方案;9月份,市人大常委會張寧生副主任帶領部分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及市人大代表,採取召開專題座談會議、區縣調研、實地察看、聽取情況彙報和上報書面材料等五種形式,對我市改善民生工作情況展開了深入細緻的瞭解和調研。調研組實地察看了江寧特殊教育學校、同仁街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等五個民生專案,並聽取了市發改委、農工委、住建委、財政局、人社局、教育局、衛生局、民政局、交通局、環保局等十個相關部門以及部分割槽縣政府有關民生工作情況的彙報。現將調研情況和意見建議報告如下:

2023年問題調查報告十篇

一、總體情況

今年以來,市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緊緊圍繞加快“三個發展”的總體要求和建設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始終把著力解決民生問題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統籌採取富民、惠民、安民、便民、利民的一系列政策舉措,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意見》精神,各部門、各區縣創新進取、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全面落實各項民生政策,我市的改善民生工作進展順利,取得階段性成效。主要表現在: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工作推進力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改善民生工作。今年以來,為推進民生工作,市委專門成立了社會事業建設工作委員會統籌協調全市社會建設和民生工作,並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措施。市委、市政府專門將《意見》以今年市委1號檔案形式出臺,作為今後一段時期內指導全市民生工作的綱領性檔案,充分表明市委、市政府以民生為導向,把提升群眾福祉和幸福指數作為主要發展目標。全市上下積極行動,各區縣、各部門及時採取有力措施,做好貫徹實施工作。建立健全了民生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確保各專案標任務實施到位、資金到位、工作到位。不斷創新工作舉措,加大民生資金投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擴大民生保障範圍。首次編制了《南京市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劃》。

(二)突出工作重點,緊抓年度目標任務落實。截至XX年9月底,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61%,全市新增城鎮就業11.85萬個,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60元,同比增長10.7%;農民人均現金收入9670元,同比增長12.5%。教育進一步均衡發展,政府加大扶貧助學力度,從今年起,對中等職業學校涉農專業學生免收學費,同時免除44.19萬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雜費和資訊費1.05億元,XX年民生教育目標全面完成。積極推行社群首診和雙向轉診制度,全市已建社群衛生服務機構879個,居民步行10-15分鐘就可到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站),構建了十五分鐘醫療服務圈,方便群眾就醫;7月1日起在全市範圍內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國家、省599種基本藥物在我市範圍內個人自負比例均為零;全市城鎮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參保人員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分別達到80.4%和61.1%。市政府成立了保障房建設指揮部和保障房建設發展公司,全市保障性住房在建專案812.6萬平方米,新開工457萬平方米,竣工127.6萬平方米,配建公共租賃房3200套(間);完善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體系,從1月份開始,將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保障准入標準由人均月收入750元提高到1000元,對人均建築面積15平方米及以下申請實物配租和租賃補貼的所有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實行應保盡保。全市主城區基本形成15分鐘步行的社群養老服務圈;全市新增老年福利機構床位2800張、農村敬老院床位280張,全市建成城市社群(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454個,為3400名高齡困難獨居老人提供政府買單的家政服務;為90歲以上老人提高了長壽營養補貼標準,實現70歲以上老人免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全部老人免費進公園等助老優惠政策。

(三)加大城鄉統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社會保障政策體系一體化建設,實現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市級統籌,統一全市養老金支付標準;探索建立新農保及徵地保障與企保銜接制度,截至9月底,全市社會保險五項險種累計參保人數比去年底淨增70.93萬人次。進一步提高各項社會保障標準,主城區城鄉低保首次實現同區域同標準。城市低保標準提高到400元/月,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240元-400元/月,新農合人均籌資標準均達230元以上,老年農民生活困難補助提高到人均243元,新徵地保障標準提高到人均400-613元。加快農村公共社會事業發展,“村村通”行政村客運班線通達率達到99%。完成農村地區危橋改造38座,建成農村公路102公里。新增郊區(縣)有線電視使用者5.9萬戶,總入戶率達到91.3%。完成60個自然村農家書屋標準化建設。

(四)積極探索,不斷創新民生工作新機制。我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中,積極探索,不斷創新工作舉措。建立了政府主導、社會運作的居家養老新模式,完善政府購買服務的居家養老服務網路,培養了10餘支專業性、規模化養老服務社會組織。在這過程中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全程對參與政府購買服務的社會組織進行監督管理,確保透明高效執行。啟動了投資專案就業評估論證制度,把經濟結構轉型升級與促進就業結構優化、調整院校專業結構有機結合,充分發揮投資專案對就業的拉動作用。

二、當前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城鄉居民收入增速有待提高。近年來我市居民收入增速有所下降,XX年,城市居民收入在長三角16個城市中增幅位列第五,在省內位列第十,今年前三季度扣除物價指數,增幅僅為6.6%。與此同時,收入增長落後於經濟增長速度,今年1-9月份,gdp增幅預計為13.7%,分別高於城鄉居民收入3個百分點和1.2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對困難群體基本生活的影響不容忽視,保障民生的壓力明顯加大。

(二)財政資金保障壓力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都離不開大量的財政性資金投入。近年來我市一般預算收入有一定的增長,但由於新增的剛性支出專案逐年增加,社會事業建設欠帳較多,“吃飯型”財政與稅收增收難度加大並存,市級實際可用財力較少,在進一步提高各項民生保障標準與水平、擴大保障範圍和加快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方面,有一定的難度,財政支出壓力較大。

(三)拆遷安置力度有待加強。在調研中我們瞭解到,早期被徵地農民還沒有全部進入社會保障體系;拆遷居民的安置房工作還存在房源距離遠、建設速度滯後、超期過渡費用低、公共配套規劃不完善等問題。這需要進一步細化完善政策,加快安置房建設速度,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執行效果。

(四)重大民生工程專案進展不快。在調研中我們瞭解到,在今年確定的18個重點民生專案中,有8個專案仍然處於專案前期,佔總數的44%,有4個專案處於專案啟動階段,佔總數的22%,僅有6個專案進展狀況良好。《意見》中的十大重點民生工程,有6個專案仍然處於專案前期階段,尚未達到時序進度要求,亟待加速推進。

三、關於進一步做好我市民生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一)理順工作機制,保障民生工作有序推進

針對這次機構改革後社會建設和民生工作有關的職能調整問題,要儘快落實到位,明確各自職責,理順工作機制。儘快建立起由市委社會建設工作委員會全面統籌、市民生辦全面協調、各部門分工協作的民生工作推進機制。形成部門分工負責、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積極探索“大民生”工作新格局,強化政策的執行落實,切實履行好、兌現好政府各項惠民,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二)加快專案進展,確保民生專案有效落實

對照年初確定的為民辦實事工程和重點民生專案,從目前情況看還有部分重點民生專案進展緩慢,有的還沒有開工建設。要針對存在的問題,找出具體原因,採取有效措施,集中資源,加大工作力度,促進重大民生專案全面提速,把民生專案建設成“民心”專案,確保完成XX年民生目標任務,為規劃的順利實施奠定良好基礎。

(三)加大工作力度,解決好群眾切身利益問題

一是實施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穩定和擴大就業。加大對大學畢業生等群體的就業創業引導,重視提高大學生社工的待遇,穩定大學生社工隊伍。加強對“4045”人員、殘疾人、“雙失”家庭等就業困難群體的就業幫扶和實用職業技能培訓。二是完善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體系。加大拆遷安置房、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加快拆遷安置工作進展,解決好拆遷安置工作中出現的房源距離遠、建設速度滯後、超期過渡費用低、公共配套不完善等問題。三是深入推進醫改工作。加快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在城市新區要規劃配置優質醫療資源,方便群眾就醫。認真研究解決實施基本藥物制度過程中出現的基本藥物品種不能滿足需求、價格讓利不到位等問題。四是加快構建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障體系。縮小城鄉社會保障差距,儘快將早期被徵地農民全部納入社會保障,完善對困難群體救助政策,加大醫療救助力度,提高救助標準,加快醫療救助同步結算平臺建設。

(四)構建長效機制,完善民生工作政策體系

做好“三個發展”時期的民生工作新任務,需要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證,在體制機制上做出統籌安排,優化制度設計和政策設計,著力構建保障民生的長效機制。要建立統籌協調的民生工作推進機制,加大對民生建設的政策支援和惠民力度,科學制定解決民生問題的系統規劃;落實長效民生投入機制,確保用於民生事業發展的財政資金投入,增強基層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和範圍;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和民間資本投向民生領域,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公益事業發展,加快形成有序競爭、服務良好的社會事業發展新格局;加強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建立科學合理、導向鮮明的民生工作綜合考核評價體系。

2023年問題調查報告 篇2

在人才濟濟的當今社會,具備健康的體魄是極為重要的。隨著大城市的發展,高樓聳立,大街小巷橫穿各處,人們接近大自然的機會越來越少,人們忙忙碌碌,很少停息一會兒,放鬆身心。作為中學生,我們發現了一個現象,就是學生的近視現象日趨嚴重。在班級上,很多同學都戴著眼鏡。為了更進一步瞭解中學生的視力情況,我們開展了一次關於中學生視力情況的調查活動。

通過對中學生視力情況的調查使我們認識到中學生患近視的嚴重性。通過調查報告,向同學們傳達近視的危害,從而使廣大學生們認識到要更好地保護眼睛。

為了清楚地瞭解中學生的視力情況,我們從網上查到了不少資料,裡面的種種資料都使我們大吃一驚。最新一次全國24省市學生視力監測結果表明:8萬多國中生,視力不良率達50.72%,近視率為44.2%;7萬多高中生,視力不良率達50.72%,近視率為65.2%。這也就是說,一半以上的中學生都有一副沉重的‘眼鏡’架在鼻子上!而更糟糕的是近年來,一些高校相繼要求提高招生體檢標準。近視學生在高校錄取過程中,將受到極大限制。這些限制意味著每年有84%的高會考生,68%的國中考生被限考專業拒之門外。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麼多國中生視力下降呢?原因很多,其中環境是形成近視的主要因素,眼睛過度疲勞和不合理用眼方式,使得不少青少年眼睛的調節功能逐漸衰退而遭破壞。現在問題比較普遍的是學生課桌椅不規範,未能按年級、個體差異配置,不便於學生養成良好的坐姿。教室採光不好也易造成學生近視。此外,長時間接觸熒光物體,如電視、電腦等,也是造成學生視力下降的原因。所以說不良的學習環境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體健康。

不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體質較差也不可忽視,我們從網上搜查的資料中:體校的學生出現近視率明顯小於普通高校,僅為四分之一。這一方面與體育專業學生課業負擔較輕有關,另一方面,也與體育專業學生喜愛運動、體質好有關。普通學校女生比男生不愛運動,也存在女生近視率高於男生的現象。

不科學的飲食習慣也會導致近視。大量的臨床資料及動物試驗說明:近視眼的形成與機體缺乏鈣、鉻等微量元素有關。甜食為酸性食物,一方面大量消耗體內的鈣元素,另一方面升高血糖,改變晶體滲透壓,是導致近視眼形成的又一禍根。現在,學生的近視眼已成為大家普遍關注的話題。據統計,目前全國約有51%的同學是處於近視階段的,大約佔了二分之一。

此外,我們通過調查瞭解,知道在休假時間中有24%的學生是在看書的,看書並非一件壞事,但看書也看的合理,這裡的合理並非指書的類別,而是指看書時的姿勢要正確.要遵循“二要二不要”原則,所謂:“二要”是指眼睛和書本距離要保持一市尺,和連續看書一小時左右,要休息片刻向遠處眺望一會,而“二不要”是指不要在光線淺暗和陽光下看書和不要躺在床上看。可是根據資料顯示,我們學生平時看書離書面較近和躺在床上看書的就佔全校學生的64%.雖然力奮是好的,但為了成績而損害眼睛的話,是很可惜。

有關資料顯示,雖然飲食習慣不是近視的直接原因,但也屬其中一個原因。比如說如果缺乏胡蘿蔔素,維生素A,維生素B2,就會使眼睛容易疲勞,從而造成近視。所以,我們要多吃維生素A,B2,含胡蘿蔔素較多的食物,如牛奶,動物肝臟,雞蛋,花生,胡蘿蔔,蔬菜等。

從調查中看,有一部分中學生由於姿勢不正確和距離近造成了視力下降,說明這些學生對日常行為中保持正確的姿勢、適當的距離對保護視力的重要意義還沒有正確的理解和重視。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在教學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斷地對學生的行為習慣進行教育、強調,加強學生保護眼睛的意識。我們認為,眼睛的衛生教育應從國小開始,一上學就要進行“三要兩不要”的習慣教育,使學生把這些基本要求從小習慣化。

儘管現在的大學聯考、會考、初考的競爭日趨激烈,如果用延長時間、題海戰術來追求升學率,不僅會使學生視力下降,造成永遠不能彌補的損失,而且還會使學生的體質下降,嚴重防礙學習,所以各學科教學都有責任幫助學生從題海中解脫出來,降低學習強度,使學生有時間注意休息。飲食中增加蛋白質,減少碳水化合物供應,可使有遺傳背景而發生近視的青少年減少或中止近視度數的增加。因此,為避免發生近視,少吃糖果和高糖食品。

據調查,我國現有盲人500多萬,低視力近千萬人,尤其是在兒童及青少年當中,患病率極高。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最新資料表明,我國國小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2.78%,中學生為55.22%,高中生為70.34%。更令人震驚的是,有份調查報告稱,國內因高度近視致盲者已達30多萬人。因此兒童及青少年近視的防治越來越為學生、家長及社會所關注。為什麼患近視的學生越來越多?學生的眼睛到底是怎麼近視的?僅僅是不良用眼習慣造成的嗎?為了解國小生近視情況及引起近視的相關因素,我針對我們學校的部分同學作了一次調查。

2023年問題調查報告 篇3

一。問題的提出

據調查,我國現有盲人500多萬,低視力人近千萬,尤其是在兒童及青少年當中,患病率極高。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最新資料表明,我國的近視率已接近30%。我們班上好多人都近視。為什麼會近視?怎樣預防近視? 於是,我對國小生近視情況作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資料。

2.調查詢問同學。

3.通過部落格問卷。

三、調查情況與資料整理

資訊渠道

涉及方面

具 體 內 容

部落格問卷

近視原因

作業做太晚,睡眠不足,過度看電視、玩電腦,攝入大量的蛋白質等。

網路媒體

近視狀況

我國近視率已接近30%,國小生22.7%患有近視,國中近視率猛增到55.8%,高中生70.3%人戴上眼鏡,大學生近視比例高達80%。

書籍資料

如何預防

要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四、結論

1. 分析導致眼睛近視的主要原因:大多數人都是平時不注意保護眼睛而導致近視的。研究結果表明,不正確用眼,不注意用眼衛生(如看電視和上網過長等)是現代兒童近視大增的主因。譬如:看電視距離太近、看電視時間太長、電視畫面濃度太深、寫作業時姿勢不正確、在光線太強的陽光下看書、在光線太弱的光下看書、長時間的在電腦前、不合理飲食、看鐳射、在車廂裡看書、遺傳因素、不認真做眼保健操

2.分析導致眼睛近視的深層原因: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個體因素,營養體質因素和睡眠因素。近年醫學研究表明,飲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誘發青少年近視的重要因素。

3.通過調查發現,在當今國小生近視率不斷上升,而國小生並不加以重視。甚至有人對近視無所謂,錯上犯錯。許多人常將其歸咎於不良的用眼習慣,如看書距離不當、光太暗、持久用眼等。

五、解決方法

1.每日堅持遠眺、堅持眼保健操和課間操,積極參加文體活動。

2.學習時要有充足的光線,光線要從左側方向來,不要在光線不足和耀眼的陽光和強燈光下看書寫字。

3.不要睡在床上或邊走路邊看書,更不要歪頭偏身趴在桌上讀書寫字。

4.不要長時間使用視力,每學習50分鐘後,應當休息10分鐘。

5.看電視次數不要過多,時間不要過長,要控制在1小時以內,距離不要太近,至少隔兩米遠。

2023年問題調查報告 篇4

做好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於我市改善民生工作情況報告的準備,從8月份開始,市人大財經委員會組織有關人員認真學習了《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民生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檔案精神,擬定了工作方案;9月份,市人大常委會張寧生副主任帶領部分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及市人大代表,採取召開專題座談會議、區縣調研、實地察看、聽取情況彙報和上報書面材料等五種形式,對我市改善民生工作情況展開了深入細緻的瞭解和調研。調研組實地察看了江寧特殊教育學校、同仁街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等五個民生專案,並聽取了市發改委、農工委、住建委、財政局、人社局、教育局、衛生局、民政局、交通局、環保局等十個相關部門以及部分割槽縣政府有關民生工作情況的彙報。現將調研情況和意見建議報告如下:

一、總體情況

今年以來,市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緊緊圍繞加快“三個發展”的總體要求和建設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始終把著力解決民生問題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統籌採取富民、惠民、安民、便民、利民的一系列政策舉措,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意見》精神,各部門、各區縣創新進取、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全面落實各項民生政策,我市的改善民生工作進展順利,取得階段性成效。主要表現在: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工作推進力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改善民生工作。今年以來,為推進民生工作,市委專門成立了社會事業建設工作委員會統籌協調全市社會建設和民生工作,並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措施。市委、市政府專門將《意見》以今年市委1號檔案形式出臺,作為今後一段時期內指導全市民生工作的綱領性檔案,充分表明市委、市政府以民生為導向,把提升群眾福祉和幸福指數作為主要發展目標。全市上下積極行動,各區縣、各部門及時採取有力措施,做好貫徹實施工作。建立健全了民生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確保各專案標任務實施到位、資金到位、工作到位。不斷創新工作舉措,加大民生資金投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擴大民生保障範圍。首次編制了《南京市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劃》。

(二)突出工作重點,緊抓年度目標任務落實。截至XX年9月底,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61%,全市新增城鎮就業11。85萬個,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60元,同比增長10。7%;農民人均現金收入9670元,同比增長12。5%。教育進一步均衡發展,政府加大扶貧助學力度,從今年起,對中等職業學校涉農專業學生免收學費,同時免除44。19萬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雜費和資訊費1。05億元,XX年民生教育目標全面完成。積極推行社群首診和雙向轉診制度,全市已建社群衛生服務機構879個,居民步行10—15分鐘就可到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站),構建了十五分鐘醫療服務圈,方便群眾就醫;7月1日起在全市範圍內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國家、省599種基本藥物在我市範圍內個人自負比例均為零;全市城鎮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參保人員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分別達到80。4%和61。1%。市政府成立了保障房建設指揮部和保障房建設發展公司,全市保障性住房在建專案812。6萬平方米,新開工457萬平方米,竣工127。6萬平方米,配建公共租賃房3200套(間);完善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體系,從1月份開始,將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保障准入標準由人均月收入750元提高到1000元,對人均建築面積15平方米及以下申請實物配租和租賃補貼的所有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實行應保盡保。全市主城區基本形成15分鐘步行的社群養老服務圈;全市新增老年福利機構床位2800張、農村敬老院床位280張,全市建成城市社群(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454個,為3400名高齡困難獨居老人提供政府買單的家政服務;為90歲以上老人提高了長壽營養補貼標準,實現70歲以上老人免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全部老人免費進公園等助老優惠政策。

(三)加大城鄉統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社會保障政策體系一體化建設,實現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市級統籌,統一全市養老金支付標準;探索建立新農保及徵地保障與企保銜接制度,截至9月底,全市社會保險五項險種累計參保人數比去年底淨增70。93萬人次。進一步提高各項社會保障標準,主城區城鄉低保首次實現同區域同標準。城市低保標準提高到400元/月,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240元—400元/月,新農合人均籌資標準均達230元以上,老年農民生活困難補助提高到人均243元,新徵地保障標準提高到人均400—613元。加快農村公共社會事業發展,“村村通”行政村客運班線通達率達到99%。完成農村地區危橋改造38座,建成農村公路102公里。新增郊區(縣)有線電視使用者5。9萬戶,總入戶率達到91。3%。完成60個自然村農家書屋標準化建設。

(四)積極探索,不斷創新民生工作新機制。我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中,積極探索,不斷創新工作舉措。建立了政府主導、社會運作的居家養老新模式,完善政府購買服務的居家養老服務網路,培養了10餘支專業性、規模化養老服務社會組織。在這過程中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全程對參與政府購買服務的社會組織進行監督管理,確保透明高效執行。啟動了投資專案就業評估論證制度,把經濟結構轉型升級與促進就業結構優化、調整院校專業結構有機結合,充分發揮投資專案對就業的拉動作用。

二、當前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城鄉居民收入增速有待提高。近年來我市居民收入增速有所下降,XX年,城市居民收入在長三角16個城市中增幅位列第五,在省內位列第十,今年前三季度扣除物價指數,增幅僅為6。6%。與此同時,收入增長落後於經濟增長速度,今年1—9月份,gdp增幅預計為13。7%,分別高於城鄉居民收入3個百分點和1。2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對困難群體基本生活的影響不容忽視,保障民生的壓力明顯加大。

(二)財政資金保障壓力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都離不開大量的財政性資金投入。近年來我市一般預算收入有一定的增長,但由於新增的剛性支出專案逐年增加,社會事業建設欠帳較多,“吃飯型”財政與稅收增收難度加大並存,市級實際可用財力較少,在進一步提高各項民生保障標準與水平、擴大保障範圍和加快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方面,有一定的難度,財政支出壓力較大。

(三)拆遷安置力度有待加強。在調研中我們瞭解到,早期被徵地農民還沒有全部進入社會保障體系;拆遷居民的安置房工作還存在房源距離遠、建設速度滯後、超期過渡費用低、公共配套規劃不完善等問題。這需要進一步細化完善政策,加快安置房建設速度,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執行效果。

(四)重大民生工程專案進展不快。在調研中我們瞭解到,在今年確定的18個重點民生專案中,有8個專案仍然處於專案前期,佔總數的44%,有4個專案處於專案啟動階段,佔總數的22%,僅有6個專案進展狀況良好。《意見》中的十大重點民生工程,有6個專案仍然處於專案前期階段,尚未達到時序進度要求,亟待加速推進。

三、關於進一步做好我市民生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一)理順工作機制,保障民生工作有序推進

針對這次機構改革後社會建設和民生工作有關的職能調整問題,要儘快落實到位,明確各自職責,理順工作機制。儘快建立起由市委社會建設工作委員會全面統籌、市民生辦全面協調、各部門分工協作的民生工作推進機制。形成部門分工負責、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積極探索“大民生”工作新格局,強化政策的執行落實,切實履行好、兌現好政府各項惠民承諾,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二)加快專案進展,確保民生專案有效落實

對照年初確定的為民辦實事工程和重點民生專案,從目前情況看還有部分重點民生專案進展緩慢,有的還沒有開工建設。要針對存在的問題,找出具體原因,採取有效措施,集中資源,加大工作力度,促進重大民生專案全面提速,把民生專案建設成“民心”專案,確保完成XX年民生目標任務,為規劃的順利實施奠定良好基礎。

(三)加大工作力度,解決好群眾切身利益問題

一是實施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穩定和擴大就業。加大對大學畢業生等群體的就業創業引導,重視提高大學生社工的待遇,穩定大學生社工隊伍。加強對“4045”人員、殘疾人、“雙失”家庭等就業困難群體的就業幫扶和實用職業技能培訓。二是完善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體系。加大拆遷安置房、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加快拆遷安置工作進展,解決好拆遷安置工作中出現的房源距離遠、建設速度滯後、超期過渡費用低、公共配套不完善等問題。三是深入推進醫改工作。加快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在城市新區要規劃配置優質醫療資源,方便群眾就醫。認真研究解決實施基本藥物制度過程中出現的基本藥物品種不能滿足需求、價格讓利不到位等問題。四是加快構建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障體系。縮小城鄉社會保障差距,儘快將早期被徵地農民全部納入社會保障,完善對困難群體救助政策,加大醫療救助力度,提高救助標準,加快醫療救助同步結算平臺建設。

(四)構建長效機制,完善民生工作政策體系

做好“三個發展”時期的民生工作新任務,需要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證,在體制機制上做出統籌安排,優化制度設計和政策設計,著力構建保障民生的長效機制。要建立統籌協調的民生工作推進機制,加大對民生建設的政策支援和惠民力度,科學制定解決民生問題的系統規劃;落實長效民生投入機制,確保用於民生事業發展的財政資金投入,增強基層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和範圍;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和民間資本投向民生領域,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公益事業發展,加快形成有序競爭、服務良好的社會事業發展新格局;加強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建立科學合理、導向鮮明的民生工作綜合考核評價體系。

2023年問題調查報告 篇5

一、滏陽河基本情況

滏陽河發源於邯鄲市峰峰礦區,經東武仕水庫以後進入平原地區,自邯鄲京廣鐵路至獻縣樞紐全長403公里。滏陽河自南而北沿途匯入的支流有:洺河、沙河、七里河、白馬河、汦河、午河、槐河等十餘條河流。該河各支流於艾辛莊以上匯合,經艾辛莊樞紐分為滏陽河與滏陽新河,兩河平行到獻縣樞紐與滹沱河匯合,經獻縣樞紐又分為子牙河和子牙新河分流入海。滏陽河武強縣境內河道總長22.5公里,左堤長22.5公里,右堤長14.75公里,為三級堤防。兩堤間距90-200米之間,河底寬25米左右,該河在我縣起點為豆村鄉岔河村,終點為武強鎮龐疃村。

二、調查情況

1、“武強縣城東河臭氣沖天化工廠偷排汙水,始終治理不了上邊來人都是走形式走過場。”

根據《河北省水汙染防治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水汙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水環境質量負責,並根據國家批准的重點流域規劃的要求,組織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的水汙染防治規劃,採取有效措施,確保水汙染防治規劃與目標的實現。”據此,該問題應屬環保部門的職責。

2、“衡水是武強縣滏陽河清淤工程,工程隊將汙水引入田地,慢慢滲透,地下水遭到嚴重汙染,望環保部門下來調查。”

據調查,我縣汙水主要來自上游武邑縣境內,我局在滏陽河沒有清淤工程。20xx年引黃灌溉工程是在分洪道清淤,清淤時將河道內的水排入下游,不存在將汙水引入田地問題。清淤的淤泥堆放在河坡上進行晾晒,晾乾後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填埋或在原地覆蓋50cm表土,不存在汙染問題。

2023年問題調查報告 篇6

xx鄉農村食品安全現狀調查報告都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對於老百姓來說,是天大的事情。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政府對食品安全監管力度不斷加大,食品市場秩序逐步規範,但在經濟條件相對落後的農村地區,食品安全得不到足夠的重視,情況仍不樂觀,農村食品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威脅著農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當前,xx鄉農村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在:

一是食品監管人員少,監管能力普遍不足。

我鄉地域廣大,食品生產、經營戶點多且比較分散,在農村食品安全監管人員、經費不足。要對各食品源頭、生產加工、經營和消費網點要實現全面監管,任務重,難度大。監管往往不到位或缺乏有效監管。

二是食品安全意識不強。

廣大農村群眾文化水平相對偏低,對食品安全知識知之甚少,對假冒偽劣食品缺乏基本的鑑別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有的村民甚至不知道什麼是qs。而由於大部分農村的經濟並不發達,許多農村群眾在選購食品的時候,一般只關注價格,對購買的食品是否是正規企業生產、是否過量使用色素、防腐劑、激素等,是否符合食品安全相關強制性標準等,往往不重視,所謂的“不乾不淨,吃了沒病”的觀念在農村地區很盛行。還有農村群眾在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方面的知識相對不足,即使食品消費權益受到侵害時,自我保護能力也不強,偽劣食品農村橫行,卻很少受到舉報。面對與城裡人差別極大的農村消費人群,不良商販更是將農村當成了偽劣食品的傾銷地。把大量危害健康的問題食用品"專供"農村。

三食品銷售加工場所簡陋,工作人員食品安全意識淡薄。

農村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絕大多數以家庭作坊的形式進行生產,並且分散,一般人員少、生產規模較小,生產條件差,標準執行不到,產品無檢驗,銷售無記錄,很難達到生產許可要求。農村食品經營戶經營場地和經營設施一般比較簡陋,食品陳列和儲藏條件往往達不到要求。加上農村食品經營者進貨數量少,檔次低、交通不便等原因,進貨渠道以就近、簡單、價格便宜為原則,這也為假劣食品大開方便之門。農村家宴也是農村餐飲服務中的重難點問題,雖然,目前加大了對農村家宴的管理和監管。但是農村家宴設施裝置簡陋,管理制度不健全,餐具消毒不嚴格,農家宴的食品原材料採購比較隨意,食品加工、儲存難以符合要求的問題依然存在,尤其是夏天,農村家宴的問題更為突出。

面對日益突出的農村食品安全問題,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

一是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監管。

現在工作在農村食品安全保障的工作人員長年經費不足、人員匱乏、車輛緊張等這些都是農村食品安全監管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所以加大經費

投入是農村食品安全工作的堅實保障,必須做到專人,專費,專用。做好對農村食品安全義務監督員、協管員、資訊員的管理和培訓,解決好他們的工作報酬,使其由兼職轉向專職,建立獎懲機制,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同時加強機構的硬體建設,改善辦公條件,加大對農村食品安全檢測隊伍和機構的專項投入。充實檢測人員,增添檢測裝置,改善檢測條件和檢測手段。加大食品抽檢力度,提高監管的針對性和科技含量,並定期向社會公佈食品檢驗結果,指導廣大群眾理性消費、安全消費。鑑於農村市場的分散狀況,各部門應攜手聯動,避免各掃門前雪的情況,強協作,形成食品監管合力。才能實施從源頭的監管。

二是加強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提高食品安全意識。

針對農村食品經營者、消費者的特點,充分利用農民喜聞樂見的娛樂宣傳方式如廣播、報紙、電視等媒體,藉助“3·15”等宣傳活動時機大力宣傳有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鑑別假冒偽劣產品的知識和維護自身消費權益的方法和途徑,不斷增強農村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維權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自覺抵制假冒偽劣商品。同時完善農村消費維權網路。及時處理農村群眾的消費糾紛,維護農村群眾的合法權益,調動廣大農村群眾參與食品安全管理的積極性。

三是加強對食品經營加工者的管理。

首先增強經營者守法經營自覺性,對其進行宣傳教育並簽訂食品安全承諾書強化

其責任意識,其次要規範市場主體准入,做到食品經營證照齊全,制度齊全,亮證亮照,督促食品經營戶加強索票索證、臺賬記載。其次對無證無照銷售食品、銷售過期變質食品、假冒偽劣食品、三無食品等違法行為一定要嚴處,重罰,手不留情。最後要對經營者進行信用管理,提高經營戶誠實守信意識。對於不誠信的經營戶,要及時公開甚至吊銷其執照。另外在政府在嚴格執法檢查的同時,應出臺相關鼓勵政策,大力倡導、引導、鼓勵連鎖超市進農村,引導大型超市以各種形式向農村市場配送安全食品,規範進貨渠道,以保障食品安全

農村消費者處於弱勢和被動的不利情況下,農村已成為問題食品的重災區。這是經濟發展不平衡凸顯出來的一大社會問題,因此在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的同時也要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只要經濟發展好了,政府高度重視,部門各司其職,全民積極參與,才能確保農村食品安全狀況根本好轉。

2023年問題調查報告 篇7

環境現狀分析:

透過西湖村的環境調查以及其他農村的環境調查資料顯示,大致能夠分析得到農村的汙染現狀:

1、農村生活垃圾處理不得當。隨著農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現代化的商品和新的生活方式迅速蔓延到農村,各種生產、生活垃圾也快速出現。在街道上,垃圾堆隨處可見。有塑料泡沫、塑料袋、碎玻璃、爛酒瓶等,不僅僅影響農業生產,還成為疾病的傳染源,危及人體健康,破壞人們的生存環境。還有一些牲畜的放養造成了村中道路環境較差。

2、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率低。農村的生活汙水處於無序排放的狀態。每家每戶的生活汙水都是順著自制的排水溝流到田地裡。在生產力水平較低的'時期,農村生活汙水成分簡單,能夠自然降解。但是隨著我國農村的城鎮化不斷髮展,生活汙水的成分不再簡單,加上農民對環保意識的欠缺,同時也受目前經濟發展水平限制,造成城鎮生活環境的汙染程度不斷加深。據村名告知,在許鵬村的唯一的一個池塘以前十分清澈,池內常常養有不少魚類等水生生物,而此刻,由於水汙染導致,池塘發臭,池內生物腐敗。

3、土地汙染日趨嚴重。在農村,由於缺乏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和公眾環境意識,不是靠改良種苗提高抗病潛力來提高產量,而是超多使用化肥農藥。遇到雨水沖刷,化肥農藥便滲入地下或流入河流。農用化學品的過量使用,不僅僅導致農田土壤汙染,造成土壤板結、肥力下降。同時,還透過農田徑流造成了對水體的汙染甚至地下水汙染和空氣汙染,並威脅到農村人口的健康。

4、空氣汙染日趨嚴重。在農村,個性是在農耕時節,大面積的焚燒作物,屢見不鮮,直接導致了空氣汙染嚴重。除此之外,工業汙染也會導致空氣質量下降。

農村汙染原因分析:

目前的農村環境汙染的現狀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經過分析,造成農村環境汙染的主要原因就有以下幾點:

1、部分農村居民的環境意識不高。長期以來,農村生產技術落後,資訊資源匱乏,科學文化素質不高,農民養成了許多汙染環境和破壞生態的不良生產、生活習慣,譬如缺少科學種田的指導,濫用化肥和農藥;衛生條件差,垃圾隨處扔等等。環境意識的淡薄使農民養成了不注重環保的生產及生活習慣。

2、農村環境治理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在目前我國的發展形勢下,針對城市的環境治理資金尚且不足,更不用說廣大的農村了。環保資金投入不足,導致環保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環保隊伍自身建設跟上形勢需要,環保機構設定滯後,缺乏有效的手段解決環境汙染問題,許多改善環境質量的措施得不到落實

3、農村環境監管力量過於薄弱。國家環境保護的重點都在於城市的汙染問題,而農村汙染問題則長期沒有受到重視。環保政策、環保機構、環保人員以及環保基礎設施均供給不足,雖然此刻許多地方鄉鎮一級政府也建立了環保機構,設立分管領導,但是多屬空架子,基本沒有認真履行環保職責。

4、城市化程序中,城市的高汙染企業想農村轉移。例如在西湖村周圍的化工廠,濃煙四起,給村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農村環境汙染改善方案:

對造成農村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要徹底解決農村環境問題,我們就應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工作:

1、大力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薄弱及參與環境保護的消極性是我國農村環境治理的難度所在,所以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鼓勵他們用心參與環境保護與治理,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當務之急。應當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媒體,廣泛宣傳和普及農村環境保護知識,提高農民群眾的環保意識,調動農民群眾參與農村環境保護的用心性和主動性。

2、用心向農民推廣先進農業技術,解決好農村產業佈局不合理的問題。農民的許多不夠環保的生產習慣多緣於落後的生產技術,應加大政府對農村事業的投入,多向農民宣傳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農村環境治理工作是一項工作難度大、資金投入多的公益工作,應成立農村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全面協調各方面工作。只有基層人員的各項素質提高了,農村的環保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實處,目標也才能儘早的實現。

3、加強領導,保證隊伍的清正廉潔,營造農村環境保護濃厚氛圍。政府應高度重視環境治理工作,努力做到各項活動負責到人,建立長效保潔隊伍。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農村現代化程序的這天,不能重蹈工業化“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要儘量避免因為環境問題而阻礙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如果不重視農村環境問題,勢必會出現農村環境汙染規模和影響的不斷擴大,進而最終影響到城市,這不貼合“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目標。如果上述各項措施能夠切實落實到位,農村的樹才能更多、更綠,水才能更清,天才能更藍,農村的生態和生活環境才能有明顯的改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會更快、更穩。

一、調查情況介紹

1.調查地點:

2.調查物件:村委會以及當地的村民

3.調查背景:

近年來家鄉發展迅速,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發生的巨大的變化,312國道和西合鐵路穿境而過,以及近年來滬陝高速,西商高速等的開通,比亞迪等的入住,使得沙河子鎮也重新定位為省級工業重鎮。而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農村的生活再熟悉不過了,在這一切帶給家鄉美好的同時,也親眼目睹了由此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特別是環境方面。昔日的青山綠水,碧水藍天不見了蹤影;昔日的“秦嶺最美是”不知要從何談起;而那昔日引以為豪的“一江春水送”早已顯得是那麼的?奶瓶尚?(流經舒楊村的丹江河是丹江口水庫的一級支流,而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工程的中線的水源地)。山林樹木銳減,荒山裸露,雨季來臨,山洪、泥石流、滑坡時有發生。特別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日常生活垃圾開始爆炸式增長,在城市式環境衛生尚未普及至此,而且人們環境意識尚未脫離鄉村生活模式的情況下,依然保留著垃圾隨處倒,怎麼方便怎麼來的生活惡習,農村人們的生活環境已經變得慘不忍睹,到處垃圾成堆,各種“白色垃圾”隨處可見,惡臭飄飛,整個就一郊區垃圾廠。此外,由於工業的迅速發展,城市還在採取老的發展之路,重經濟,而忽略環境保護,可執行發展觀貫徹不徹底,工業汙染加劇,河流汙染嚴重。總之,農村環境正在惡化,人民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4.調查目的:

在以上的背景之下,我利用暑假的時間在家鄉進行調研,目的在於喚醒村民們的環保意識,提醒政府等相關部門增強對農村地區環境的重視程度,積極制定相關政策,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投資,大力推動新農村建設,深入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關注民生,為“為中國夢”添磚加瓦。此外,也藉此機會將自己所學的社會學知識加以實踐,增強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努力將自己歷練成為21世紀需要的新型人才,也為“中國夢”進獻自己的一點點微薄之力。

5.調查過程:

在調查開展的前期我先提出了一下幾個問題:我村環境狀況如何?存在著哪些突出的矛盾?以及針對這些問題,有什麼樣的解決方法?為了解我村環保工作的基本情況,我對我村環保工作進行了一次簡單調查。先後採訪了村支書、幾個村農戶和幾個養殖專業戶,此外還對鎮上的兩家大企業,詢問了他們在汙水處理方面的一些情況,它們是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和鋅業有限公司煉鋅廠,因為這兩家公司是當地規模最大的兩家企業,是當地汙染最大的兩家企業。還對本村的大部分地區進行的實地的觀察。最後,在這些走訪、詢問、觀察的基礎上結合社會學所學的相關知識,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並寫下此調查報告。

二、存在問題

(一)生活垃圾汙染

1)農民的環境意識較差,農村生活環境“髒亂差”現象嚴重,“柴草亂堆、汙水亂流、糞土亂丟、垃圾亂倒、雜物亂放、畜禽散養”等問題普遍存在,不僅影響鎮容村貌,還對大氣、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汙染。

2)垃圾成分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前農村產生的生活垃圾是可以就地化解、迴圈使用的,現在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使得塑料和電子等產品產生的難以降解的廢品佔比例越來越大。

3)農村成為城市垃圾的轉移地。由於農村天地廣闊、管理鬆散,往往成為城市轉移生活、建築垃圾、有毒有害工業、醫療衛生垃圾的選擇地。

4)村鎮佈局不合理,基本上沒有環衛基礎設施、垃圾收集房等基本配套,生活垃圾絕大部分未能實現無害化處理,造成某些鄉鎮特別是中遠郊農村產生的生活垃圾多在生活區、生產區、農田、河邊等處堆積。

(二).水危機

一方面,是飲用水方面。雖然本村基本上飲用的蓄積山泉供應的自來水,因此飲用水目前還未受汙染過,飲用水水質目前還算合格。但不排除的工業汙染繼續嚴重的情況下,汙染物經過雨水而匯入自來水供應系統內,就將影響人們的健康。另一方面就是農業用水方面。由於當地工業的迅速發展,河流水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受到汙染,難以在用到農業生產上,此外由於人口的增加,工業的發展,造成需水量的大增,因而地下水過度採取,導致水位下降,以難以滿足農業灌溉的需要。其他方面還存在大量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嚴重滯後,基本無相關的設施,基本處於無序排放;沿河、湖圩區灌溉水受到工業汙染和生活汙染;農業退水汙染,主要是因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所致。此外,集約化養殖業對水環境的汙染問題也日益突現,畜禽糞尿直接排入,生活垃圾的隨意丟放,進一步加劇了水體汙染。

(三).空氣汙染

當地雖處於山區,總體植被覆蓋率還是較高的,但當地空氣已經受到汙染。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當地冶煉,化工企業的發展,而且這些公司大都沒有承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在治汙排汙方面盡到自己的職責。如果再任其發展,不加以治理的話,在不久的將來也即將成為當地人民的“隱形殺手”。另一方面,就是農忙季節的農作物秸稈焚燒,由於當地耕地有限,難以形成規模化的集中回收再利用,因此農民還是普遍採取傳統的直接焚燒,這就造成了空氣的汙染,雖然秸稈焚燒是具有時效性,季節性的,但大量的集中焚燒,對空氣的汙染造成的影響也是不可小覷的。

三.建議意見

1.針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個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有機統一體。應以搞好農村垃圾處理和清潔衛生為突破口和切入點,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為目的,加快推進新農村清潔工程,提高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和諧美好家園。對生活垃圾的處理,改善村容村貌狀況方面主要有一下幾點建議:

要廣泛宣傳,提高思想認識。群眾是農村垃圾等環境汙染的製造者,也是受害者,更是環境治理的受益者。他們對環境衛生的認識程度,直接關係到我們的工作成效。因此,要加強對農村垃圾處理問題等農村環境情況的宣傳教育,利用農村人口學校及廣播、宣傳欄等開展多種形式的宣教活動,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的環保意識。

建立完善環保制度,實行責任制,對村民門前實行三包、村幹部分片包乾制度,由村委會定期組織檢查評比,好的表揚獎勵,對違反環保規定有損村容村貌的行為,要進行批評教育,並限期糾正和改進。

2023年問題調查報告 篇8

近期,根據學習的需要,我就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問題進行了廣泛調研,發現主要集中在教育、醫療、住房和社保四個方面。

一、基本情況

㈠教育方面。

全縣教育情況總體良好。

一是嚴格落實國家“普九”和“兩免一補”政策。

二是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新突破,辦學條件進一步提高。

三是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交流、教研、學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

四是教學改革繼續深入,教育教學水平持續提高。

㈡醫療方面。

醫療衛生基本滿足群眾需要。

一是農村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得到改善。初步形成了佈局合理、管理規範、方便群眾的農村衛生服務體系。

二是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有效地緩解了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三是行風建設加強。不斷改進管理模式和加強醫德教育,完善內部監督,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意識不斷增強。

㈢住房方面。

近年,從沿街經營用房開發開始向商品住宅開發轉變,新新建25處住宅小區,共計3200套、43平方米,住房環境得到一定改善。

㈣社保方面。

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截止到7月底,企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分別達到實現了基本覆蓋。

二、存在的問題

㈠教育方面。

一是教育投入仍顯不足,危房改造任務十分艱鉅。

二是教育發展不平衡,城鄉之間差距較大。特別是農村中國小基礎教育設施、裝備非常落後。

三是教師隊伍建設亟待加強,存在老齡化、知識更新慢等問題。

四是公辦國小辦幼兒園現象突出,擠佔了國小教育資源。

五是部分教師素質不高,亂辦班、亂收費現象時有發生。

㈡醫療方面。

一是部分醫務工作人員對新農合報銷範圍不瞭解,使用目錄外藥物偏多,導致報銷金額偏低。

二是目錄內藥品範圍小,藥品名稱不統一,許多藥已停止生產,影響用藥報銷。

三是部分醫務人員缺乏責任感,亂開大處方、貴處方,患者用藥知情權、選擇權得不到保障。

四是縣外轉診手續自繁瑣,患者感覺不方便。

㈢住房方面。

一是住房價格逐年上漲,低收入者住房條件沒得到很好改善。我縣房價每年上漲20%左右,目前均價為每平方米2800元。下崗職工、單職工家庭和農民低收入者則無力購房。

二是住房體制改革還不完善,社會保障性住房還未普遍推行。

三是住房公積金制度尚未全面建立。

㈣社保方面。

一是擴面難。絕大多數職工遊離於養老保險之外。

二是徵繳難。企業參加意識差、部門配合力度弱,徵繳困難重重。

三是逆差大。

三、建議及措施

㈠教育方面。

一是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全項足額預算教育經費並執行到位,同時,探討多元化投入保障機制。

二是減少農村中國小教學點,逐步實現國中全部、國小部分進城,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

三是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優化結構、加強培訓。

四是採取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解決教師老齡化問題。

五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把精力用到該用的地方,保障國小教育資源不被擠佔。

㈡醫療方面。

一是適當調整新農合報銷比例和範圍。同時要提高對殘疾人、五保戶、特困人口的費用補償。

二是加強醫患溝通,讓患者在治療方法、治療方案過程中充分享有知情權和選擇權。

三是加強醫德建設,讓醫務人員真正以患者的利益最大化為首選。

四是簡化轉診手續,下放到鄉鎮合管辦,逐步實現省內聯網,讓農民能縣外就醫就地報銷。

㈢住房方面。

一是調控房屋價格。建議公開房地產業成本與利潤,實行政府指導價等措施,努力使其適應小城鎮絕大多數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

二是承擔政府責任。積極推動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建立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多渠道解決收入較低、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

三是推開住房公積金制度。建立並全面推進實施住房公積金制度,提高職工解決自住住房的能力。

㈣社保方面。

一是加大宣傳教育,切實消除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對社保認識上的不足與誤區,強化用人單位遵守社保法律法規的自覺,喚醒勞動者的維權意識。

二是擴大社會保險面。採取教育加強制的手段,以民營企業為重點,擴大參保人數。

三是依法加強徵繳力度,實現社會養老保險的強制性。實行部門聯動,整合勞動、工商、財政、稅務、審計等力量,使不繳納者寸步難行。

2023年問題調查報告 篇9

第一部分、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

自1999年開始,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數量逐年擴大,使中國高等教育從精英化階段進入到了大眾化階段。大學生就業問題也漸露端倪,成為近幾年突顯的社會問題,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局勢。20__年,全國共有高校畢業生280萬人,比20__年增加68萬人;20__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到338萬,比20__年增加58萬;20__年全國高校畢業生更是創造了690萬的記錄。據統計,20__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已經高達727萬,就業形勢緊張的現狀已很難避免。尤其是對於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他們的就業可能就是難上加難了。大學生就業難!這已成為社會上“老生常談”的社會問題。

“畢業就失業”是所有將要走出大學的大學畢業生面臨的問題,他們的就業面臨著巨大壓力。因為目前中國正處在人口總量、勞動就業人口總量的高峰期,勞動就業人口總量在最近兩三年將會達到峰值。就業壓力則可能使就業結構矛盾更加突出。

中國,做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自古就有尊崇教育的優秀傳統。可是走到今天,我國的高校體制培養出來的高材生卻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這是一個值得大家探究的問題。

第二部分、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大學生就業問題是整個社會就業問題的縮影,很多國家都存在大學生就業問題,但是中國目前這個問題比較嚴重。因為我國人口基數大,為了儘量滿足更多人受高等教育的願望,勢必會造成大學生人數增加,導致就業問題日益嚴峻。我國目前經濟發展的狀況,創造不了如此多的就業機會,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大學畢業生需求。

一、社會

(1)、經濟發展不平衡,區域結構性矛盾影響就業狀況。導致就業難最根本的原因是經濟發展不平衡,東西部地區差距的擴大所導致的區域結構性矛盾。大學生就業難處於“兩難”境遇:一邊是畢業生想去的地區和單位不要畢業生或畢業生素質達不到用人單位要求,另一邊經濟發展較落後的中西部地區和邊遠地區、貧困山區及鄉鎮長期招收不到應屆大學畢業生。

(2)、是國家就業制度和相關政策法規不很完善。用人指標、戶口、檔案等問題,導致一些大學生放棄既有機會,用人單位招不到人。三是就業競爭激烈,市場達超飽和。大學生畢業人數的不斷增加,然因金融危機帶來的就業崗位數絕對減少大學培養的學生不適應市場的需要等,使他們在求職擇業競爭中處於劣勢。

(3)就業過程存在著不足。首先,就業資訊的雙向不暢通,畢業大學生無法得到用人單位的完備資訊,同樣,用人單位也由於資訊不完善無法找尋到最合適的人才。再者,就業環境中存在著不公平的現象,男女就業不公平,文理就業不公平以及面試中的暗箱操作,都使得大學生就業的趨勢更加嚴峻。

(4)社會壁壘的形成。就業市場分割的現實加大了大學生就業的難度。近年來,畢業生自主擇業已成主流,而戶籍、檔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學生就業的絆腳石。許多在找工作的大學生都有“非本市戶口免談”的經歷,由於沒有用人單位所在地戶口,使大學生與許多好的工作機會失之交臂。國家就業制度和相關政策法規不很完善。用人指標、戶口、檔案等問題,導致一些大學生放棄既有機會,用人單位招不到人。

二、學校

(1)、高校的專業設定和調整滯後於社會發展,沒有能夠以市場需求為導向

進行主動調整,往往依據自身師資條件等,專業設定盲目性,專業趨同現象嚴重,造成供給結構失衡。

(2)、課程設定不合理,課程內容陳舊。對於實用性強的技術崗位招聘,很多單位在通過與學生面試中反映,高校部分專業課程設定無法與單位實際需求相適應。

(3)、忽略職業素質培養對學生的重要性。很多高校根據專業的不同開設了賞析課,卻沒有高校在課程中設計職業素質課。這讓許多高校畢業生在工作中連最基本的職場禮儀都不瞭解,為自己職場發展造成了障礙。

(4)、教師工作量加大,整天忙於應付事務性的工作,沒有時間補充新知識,缺乏職業生涯指導的專業研究。

三、大學生自身

(1)、大學生自身綜合素質不能適應用人單位的需要。許多企業人力資源部人員認為當代大學畢業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欠缺:

①、專業知識不夠紮實,沒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②、能力水平低下,特別是實踐動手能力不強。

③、綜合素質不高,難以勝任更高層次職位的需要,大學生缺乏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實踐能力、創新精神較差,缺乏職業道德與職業素養,有些學生在為人處事方面還存在種種缺陷。

(2)、大學生自身定位不準確。大學生缺乏對自我客觀科學的認識,常高估自己的能力。大部分學生表現出對社會需求不關心,對職業目標模糊,不能很好地將自己所學專業與國家發展結合起來。有不少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不能客觀正確地認識自己,認識環境,過高地追求超越自身素質的職業和社會提供的條件,缺乏正確的擇業定位。主要表現在:擇業期望值普遍過高,一畢業就想拿高工資,謀好職位,出人投地,而並未考慮自身是否具備“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實力;過分看中單位的醫療、養老保障制度等,只把目標鎖定在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公有制企業、外企上。擇業期望值普遍偏高,不肯放下架子,缺乏腳踏實地從基層開始幹起的精神。“高不成,低不就”,已然成為當代大學生就業難的尷尬原因。

(3)、大學生自身性格缺點。近幾年畢業的大學生很多都是“90後”的獨生子女,他們普遍對父母的依賴性較大,缺乏獨立的為人處世的能力,而且社會對“90後”這一代的評價褒貶不一,用人單位認為“90後”大學生員工普遍存在著散漫、忠誠度低、責任心弱等缺點,使用人單位招聘時有所顧忌。

2023年問題調查報告 篇10

環境是我們人類生存的基礎,我們人類身體的狀況也視環境而定。也有越來越多的事實來證明環境的惡化給我們人類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危害。我們推崇可持續發展,但我們卻並沒有加強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顯而易見,我們的將來、我們後代的將來都與環境的好壞密不可分。近年,隨著各個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汙染也越來越嚴重,防止環境汙染,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是我們當下最重要的責任和義務!作為一個青浦人民,所以我這次對青浦的環境受汙染的情況做了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如下:本次調查針對的是某個公司的部分員工,總共52調查問卷。之所以我選公司員工的原因是因為公司員工的居住地方各有不同,這52份報告已經幾乎涵蓋了整個青浦了,所以我覺得還是很有說服力的。其中有住在青浦城區的,比如順馳藍灣、家樂苑、新青浦花苑等。也有一些是青浦一些邊緣地區的,比如趙屯、華新、白鶴等。我就白色汙染、空氣汙染、水汙染、噪聲汙染對這些人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總共有13個問題,而我對每個問題也逐一統計了。對於第一個問題小區附近的環境狀況,52個人中僅有8位認為自己家周圍的環境比較良好,大部分是認為一般,但是竟然有18位認為自己家裡周邊環境很差。這足以表明我們青浦人民對於環保意識還不夠強,政府對環保措施的實施還不夠。對於第二個問題的話,大家都幾乎一致認為身邊的環境汙染有水汙染、空氣汙染和工業廢氣汙染,而噪聲汙染的話相對比較少的人選擇。對於白色汙染的情況,大多數認為,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基礎,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環境的惡化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嚴重的災難。如何保護環境,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地球上每一個人都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作為2l世紀的地球公民,我們有責任共同努力,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一個美好的世界。

近年來,隨著地區經濟的迅猛發展,環境汙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防止環境汙染,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已成為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以下是實地調查出來的報告:

造成環境汙染的汙染源是:

1、公共廁所排出的糞便散發出難聞的氣味,讓人噁心。

2、工廠排出的廢水又黑又臭,還浮著一些穢物。

3、工廠排出的廢氣很刺鼻,會散發到小鎮的各個角落。

4、化肥廠排出的氣體中含有粉塵、鉛、煤灰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5、公園的草坪上常有遊人丟棄的垃圾,既不衛生,又影響市容。

造成環境汙染的汙染物是:廢水、廢氣、糞便、腐肉、塑料袋、木筷,垃圾等。

汙染物對環境和生物有很大的危害:使空氣變得渾濁,對人的肺部有很大危害;生活垃圾處理不好會滋生細菌,嚴重影響人的健康;汙水會影響生活水,直接侵害人體。

看了這麼多,你是不是對目前的環境有些憂慮呢?對,環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保護環境衛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拒絕使用一次性木筷;廢棄電池和塑料袋要處理好;多植樹造林,不踐踏草坪;不汙染水源據報道,中國約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圍城的困境。我國僅“城市垃圾”的年產量就近1.5億噸,這些城市垃圾絕大部分是露天堆放。它不僅影響城市景觀,同時汙染了與我們生命至關重要的大氣、水和土壤,對城鎮居民的健康構成威脅,垃圾已成為城市發展中的棘手問題。垃圾不僅造成公害,更是資源的巨大浪費。每年年產1.5億噸的城市垃圾中,被丟棄的“可再生資源”價值高達250億元!北京市現日產垃圾13000噸,全年生產495萬噸,而且每年將以8%的速度遞增。我國目前處理生活垃圾的方法除露天堆放外,還有衛生填埋,這種方法避免了露天堆放產生的問題,其缺點是建填埋場佔地面積大,使用時間短(一般十年左右),造價高,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資源浪費了;再是焚燒,使垃圾體積縮小50%~95%,但燒掉了可回收的資源,釋放出有毒氣體,如二噁英、電池中的汞蒸汽等,併產生有毒有害爐渣和灰塵;第四種是堆肥,這種方法需要人們將有機垃圾與其它垃圾分開才行,它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北京市現處理一噸垃圾花103.49元,一年的處理費用就是5億多元。這還不包括建設垃圾處理場的費用,建一座大型垃圾填埋廠就得花1~2億元,建一座大型垃圾焚燒廠就得花20多億元,這又是一筆很大的支出。當前大量未經分類就填埋或焚燒垃圾,既是對資源的巨大浪費,又會產生二次汙染。 保護環境,我們責無旁貸!

市民環境意識強不強,也是垃圾處理成敗的關鍵之一。只有每一個人都有了較強的環境意識,每一個人都能夠真正積極的參與到環境保護中來,我們才能夠真正的解決環境問題。就目前而言,我們在環境保 護,在垃圾處理方面的宣傳工作做的非常不夠。或許維也納的垃圾處理宣傳工作對我們有較好的借鑑作用:

(1)開設垃圾電話專線,專門解答居民對政府推行的垃圾政策提出的所有疑問;

(2)開展上門 諮詢業務,並設立流動諮詢站;

(3)印發垃圾小指南手冊,發放到每家每戶;

(4)國小校提供宣傳材料,從小孩的思想工作開始做起;

(5)開展一些戶外活動,動員居民們參與到垃圾的治理中。

過去,我們不曾想到垃圾對國家的形象會有如此大的影響,也不曾想到這些用過的廢物居然會與我們爭奪生存的空間,會影響我們的生活;現在,我們必須重視垃圾問題,行動起來,用行動來與垃圾作戰。在這場垃圾之戰中只要我們不懈努力,我們就一定能夠成為勝利者。我們的北京會越來越漂亮,在下一次世界奧運的申辦中以美麗的景觀來迎接世界各國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