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誠信調查報告3篇大綱

欄目: 調查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1.05W
本文目錄誠信調查報告關於社會誠信度調查報告大學生誠信調查報告

前言: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誠信是每個人立足社會不可或缺的無形資本。恪守誠信是每個大學生每個人應當有的生存和發展理念之一。誠信,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美德。然而時下,我們身邊卻出現了形形色色的"失信"現象。這是一個遍及全社會的課題,對大學生更是有著不一般的意義,它代表中國未來的發展。誠信的人必將受到人們的信賴和尊重,從而享有做人的尊嚴和發展事業服務社會的機遇。

誠信調查報告3篇大綱

調查時間:20**年**月**號至**號

調查目的:瞭解當代大學生對誠信度的理解和認識,研究誠信對大學生的意義。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

調查物件:**學院在校大學生

調查分析:

環境對誠信度的影響:

現在很多大學生都認為造成目前存在不誠信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社會風氣造成的,因為現在社會競爭激烈,人們為了生存,不得不用欺騙的手段來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少數人認為是缺少宣傳和教育和社會上沒有誠實守信觀念。而且當自己遭遇到無誠信的情況 時,85.2%的人主張今後注意小心防範。而少部分的人要到相關部門投訴,協商處理和訴諸法律。在調查過程中瞭解到這樣一個例項:平時時常有人到宿舍來推銷東西,有部分宿舍聽信了她們的話,結果上當受騙。而自己就只是提醒自己今後小心防範,這次吃虧就算了。

現在很多大學生認為自己身邊的人大部分都做到了誠信,還是有少部分人沒有做到,而大部分人認為社會誠信狀況會影響人與人的信任度,平時在我們身邊如果我們不誠信待人,那麼我們將會失去一些珍貴的東西,將得不到朋友的信任,自己將處於孤立的境地。

大學生對誠信度的理解:

在問卷調查中,大學生對誠信的理解是誠信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德標準,但是己經不適合今天社會發展的要求佔11.5%;誠信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在今天仍然適用佔 77%;誠信僅僅是一種道德約束,靠個人自覺65.6%;誠信不僅是一種道德約束,而且是一種法律約束佔52.5%;誠信與法律是相悖的兩種價值體系佔23.0%;在以上的資料結果顯示:大部分的大學生都對誠信有一個比較正確的理解和認識,認為誠信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德標準,是一種道德約束,在今天仍然適用。但是對於誠信沒有一個完全清楚的認識和了解,還有少部分的大學生對誠信的理解有很大的偏差,所以說明大學生對誠信的認識還是需要有人來引導和糾正,那樣大學生才能正確的對待誠信這個問題。

社會誠信度的現狀:

當在買東西的時候,賣家多補給你錢,有很多同學都說他們會把多補的錢給還回去,但是有少部分的人不會退回去,他們說商家為了賺錢給的我們的價格遠遠的屬於不誠信行為,賺取別人的血汗錢,他們應該給他們一些懲罰。在調查的過程中大學生是否上當受騙過,有90.2%的人說他們都上當受過騙,因為自己的經驗不足,對社會上的誠信值期望過高,所以他們都沒有是預防過,因此在上過當之後他們說他們以後一定不會像他們那樣去騙別人。

在調查的人數上,絕大多數大學生都認為抄襲作業,借東西不還,考試作弊,做兼職時偷工減料,說謊等等都是不誠信行為,但是有55.6%的人認為說謊是不屬於不誠信的,因為他們說,善意的謊言是是可以原諒的。

52.5%的大學生認為誠信度與受教育的程度是非常有關,他們說如果一個人連基本的教育知識都沒有,那麼他們也不可能做出誠信的事情,但是有32.8%的人說,誠信度的高低與教育程度只有一般的關係,甚至有14.8%的人說他與教育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他們認為只要一個人有良知,他們就不會去做不誠信的事情。

44.3%的大學生說他們是否是一個誠信度高的人那得視情況而定,他們說人有的時候是逼不得已,不得不做出一些違背自己良心的事情,於是他們就只能做個半誠信人。

結論:

大學生是社會高素質人才,將擔當社會重任。因此針對以上的情況,我們應該把誠信放在首位,來解決大學生社會誠信問題。一是政府要著手製定、完善和貫徹執行能充分體現誠實信用體系的法律法規,用以規範政府、企業、個人的行為,以法律形式約束社會的各種行為。二是開展誠信教育,切實提高大學生誠信素質。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要求高目標,但要從低起點,從基本行為抓起。要培養大學生的事業心、責任感,平等競爭的意識,獨立自主人格和對規則的虔誠態度,讓他們在日常的同學交往中、在學習和考試過程中做到言行一致、拒絕作弊、誠實守信,並逐漸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學校樹立以誠信為本的觀念,進一步加強管理,杜絕種種不誠信現象的發生。

誠信,即誠實守信,是言行與內心思想一致,不偽裝,不虛假,說話算數,講信譽。誠信是一個社會賴以存在的道德基礎,是人的良知在客觀環境中的一種外露,是人的一種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誠信的核心一是誠實,二是守信。誠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也是人的活動中相互聯絡的道義憑藉。 認識: 通過這次調查得知,誠信非常重要,誠信是做人處事的基本原則,是進行正常的經濟活動的重要保證,誠信維繫著社會秩序,調節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把科學認識上的求真精神和做人方面的求真精神結合起來統一起來,才能無愧於時代、無愧於國家和人民,人生也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價值。也只有熱愛真理、襟懷坦白、誠實公正的人才能為追求真理拼搏和獻身。

每一個大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前,都應該認真地分析評價一下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理念,把誠信這兩個刻進我們心靈的深處,用一生的言行去實踐它。只有當我們對於誠信的修養提高了,我們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個寶貴的人生際遇,讓自己真正成為社會的棟樑之材。

關於社會誠信度調查報告誠信調查報告(2) | 返回目錄

摘要:誠信是任何社會都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德規範,在我國傳統社會特定的背景下,誠信成為社會普遍遵守的行為規範。面對當今的社會誠信問題,我們應該通過借鑑傳統社會的誠信機制,加強合理的制度建設和弘揚社會主義文化主旋律等途徑,建立我國當代社會的誠信機制。

關鍵詞: 缺失的表現 原因 如何面對

(一) 現代社會的誠信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各項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我國正在快步地向現代化國家邁進。隨著社會風氣的轉變,人的思想也發生了變化。在利益面前,有人選擇了佔有;在責任面前,有人選擇了逃避。

誠信是易碎品,打造起來很費功夫,毀壞它卻不費吹灰之力,近年來,經濟生活領域,失信的事例不勝列舉,其典型表現如下:

1商業信用危機。毀約、違約、欺詐簽約、惡意騙約的商業流氓行為屢見不鮮,其存在和蔓延不僅破壞了市場信用的健康發展,而且導致了市場交易風險加大。

2產品信用危機。假冒偽劣產品盛行,而且品種多、數量大、範圍廣,在有些地區,有些領域氾濫成災。

3資本市場信用危機。在證券市場上,造假已成為股市的“艾滋病”,如湖北立華會計師事務所被揭出系列造假案,一些公司如大慶聯誼、銀廣夏等虛增利潤、編造有關資訊,隱滿重大事項,違反《證券法》和有關法規,破壞了資本市場的信譽,挫傷了廣大投資者的信心。

4金融信用危機。信貸是信用的基本方式,信貸的迴圈狀況也是衡量社會信用的一個尺度。資料顯示,金融生活領域中,集資詐騙、貨款詐騙、票據詐騙等不斷增加,甚至出現了假借各種名目脫逃銀行債務的行為。 5官員信用危機。極少數領導幹部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弄虛作假,欺上瞞下,不務實效。如“以實掩虛”搞形象工程,上“短平快”專案,還有極少數官員濫用公共權力以謀取私人之利,這種權力腐敗極大地汙染了社會誠信,也影響到政府的誠信。

(二)誠信缺失的原因

第一,市場經濟加速了社會流動,擴大了人際交往的範圍,打破了熟人交際圈。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我國的確立,社會流動的速度越來越快,人們之間的交往範圍逐漸擴大。它打破了傳統社會的熟人交際圈,越來越多的人際交往是在生人中進行的。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人們之間的交往表現為短暫性,人們之間雖然交往的數量增加了,但熟識程度卻降低了。可見,傳統社會靠熟人去維護社會誠信的機制,在當今社會條件下已經完全行不通了。

第二,市場經濟對傳統價值觀念的衝擊。市場經濟本身是一種功利性經濟,它以利益為基本導向,引導人們如何去獲得經濟利益,強調的是商品意識和金錢觀念。這樣,便出現了與市經濟相適應的道德價值觀,如尊重個人利益、倡導自由競爭、主張自由平等,等等。這些道德觀念有能夠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但是,過分追求經濟利益,特別是對金錢的追逐,為金錢所左右,利慾薰心,就會導致“唯利是圖”,成為金錢的奴隸。於是,在利益的驅使下,弄虛作假、坑蒙拐騙就佔據了一些人的思維空間,使社會誠信受到嚴重衝擊。

第三,法制不健全,對失信者打擊不力。市場經濟既是信用經濟,也是 法律經濟。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礎,法律是信用建設的保障。但是,目前我國法制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其一,沒有制定信用激勵和懲罰制度。守信用者沒有得到有效保護,失信者未受到嚴厲制裁。在不少情況下卻是守信者失利,失信者得利。其二,在判決執行上軟弱無力,判決執行率低。法律作為市場經濟執行規則的最高維護者,在處理違約賴賬行為時顯得蒼白無力。一旦失信者沒有受到應有的處罰,則更加助長了誠信缺失現象的泛濫。

(三) 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如何面對誠信問題?

當前,從總體上看,當代大學生的誠信狀況是好的,但在少數大學生身上也出現了誠信欠缺的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既有社會的,學校的,家庭的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也有大學生自身因素的原因。有些大學生對誠實,正直,守信,履約等誠通道德的基本範疇在內心是認同的,但當關繫到自己的個人利益或所謂的“關鍵時刻”,如考試,評獎,畢業,求職等,便放鬆對自己的要求,使知與行相背離,堅守誠信的道德意志力不強。這些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當代大學生的高度重視,並在誠通道德建設的實踐中自覺加以抵制和改進。

大學生作為今後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重要個體,必須樹立信用意識,這是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最基本道德素質,也是走上社會後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一個沒有信用的人,是不受人歡迎、也不會有大的發展的。

大學生應該做到講誠信,講道德,言必行、行必果,誠心做事,誠實做人,言行一致,表裡如一,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實現全面發展。進入社會後,如果缺乏誠信,也難以在社會上立足。希望大家能自覺做到誠實守信,牢記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努力學習,掌握過硬的專業技術,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同時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生活而努力!

大學生誠信調查報告誠信調查報告(3) | 返回目錄

一、調查中反映的問題

80%的同學認為校園不誠信問題非常嚴重,在問卷中所提到的不誠信現象中,調查結果不禁讓我們瞠目結舌,100%的人做過或見到周圍人做的,可見校園誠信缺失問題的嚴重性,這讓我們不得不對誠信問題引起高度的關注。

面對大學生誠信嚴重缺失問題,建立誠信檔案是否勢在必行?73%的同學認為應該建立,15%認為沒必要。很多人認為對於誠信好的同學建立會有幫助,而對誠信不好的同學一定會起到反面作用,這也是不可避免的,也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出誠信者的優勢啊。

誠信是否影響就業?75%認為一定會,25%認為不一定,沒有人認為不會。而誠信是否能成為就業的主要條件,53%的同學認為一定會,28%認為可能會,只有少數人認為不會。

通過這次調查反映了很多問題。但留給我們確是更多的思考,為什麼誠信問題變得如此嚴重,究竟根源是什麼?

二、原因分析

1、歷史積澱的負面影響是導致大學生誠信缺失的歷史根源. 

在中華文明的發展史上,雖然形成了諸如“童叟無欺,公平交易”、“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等誠信的經典之句,但在封建社會長期的封建制度專制下。剝削階級貪圖享受的思想和消極腐敗的現象一直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加之歷史上“見什麼人說什麼話”、“老實人吃虧”等俗語古訓,導致人們在潛意識中誠信意識的扭曲。誠信的基本要求是真實,無真實則無誠信。因此,“歷史積澱中的負面影響確實還在影響著當代大學生,而且這種影響還具有“世襲”的趨勢。

2、現實中失信成本偏低是導致大學生誠信缺失的直接原因.

當前,導致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固然很多,而失信成本偏底則是最直接原因。“所謂失信成本,是指失信者因失信行為而付出的代價”。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時期,市場

經濟在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發展的同時,也給人們的生活領域和認知領域帶來許多負面的影響。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濟準則被運用與人際關係中,效率的優先和利潤的最大化成為人們評價一切的準繩.經濟上的急功近利,必然造成道德上的惟利是圖,從而不可避免地使一些人公德心淡漠和行為方式失範,誠實守信的基本道德規範被物質化、功利化。這種現象存在於社會的廣泛領域。從經濟領域中的假冒偽掠產品衝斥市場、坑蒙拐騙經營,到社會政治領域中的以權謀私、權錢交易、貪汙受賄、欺上瞞下、搞形式主義、浮誇虛報;從教育界的教師不安心教書、搞第二職業,領導只講不做、失信於師生到學生考試時的替考、作弊等等,這些失信行為的人在現實生活中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獲得很大的收益,也就是說,現實社會中失信者所付出的成本遠遠小於守信所付出的成本。因此,現實生活中的種種消極現象極大地腐蝕著大學生的靈魂,使得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時期的大學生有無所適從之勢,從而導致了當代大學生誠信的滑坡。

3、教育機制、管理體制的不完善是造成大學生誠信缺失的重要原因.

首先,學校在誠信教育的方式方法上,重理論輕實踐,重灌輸輕引導,忽視學生在德育工程中的主題地位。學校的德育工作往往習慣於通過批評、禁止等行政手段來規範學生的行動,而不善於形成文化氛圍對學生進行薰陶;習慣於具高臨下對學生提出種種要求,而不善於從學生角度進行分析,以心理諮詢的方法來引導學生。其次,在評價機制上,存在著重知輕德的現象,把道德簡單地用各種資料來量化衡量,只重結果,不重過程,造成“老實人吃虧”的後果。這種評價機制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一些誤導,使他們錯誤地認為,只要自己能夠獲得好的成績,至於用什麼手段、什麼方法都是次要的。從學生考試作弊到偷盜自行車屢屢得手,從學生綜合測評作假到後勤採購“黑心棉”事件的屢屢得逞,所有這些虛假行為,客觀上助長了大學生誠信的缺失,加劇了誠信缺失的泛

濫.再次,高校管理體制上的不完善給大學生不守信以可乘之機。高校中的許多管理領域和部門存在著許多弊端和漏洞,這主要表現在:一是學校決策制度不完善。一方面學生對學校、學院乃至本年級的重大決策、諸如重要學生幹部的任用事項、綜合測評的依據、學生入黨、保送研究生的程式等等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落實不到位;另一方面,民主集中制形同虛設。少數人決定重大決策的事情在學生中經常發生,特別是在一些與學生關係特別密切的職能部門,存在著嚴重的餓工作無序、制度缺乏、管理鬆散監督不力等弊端。二是監督約束機制不完善。學校的規章制度制定以後,缺乏有效的實施與監督,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誠信缺失學生的僥倖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