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11月學習三中全會思想彙報:貫徹科學發展觀

欄目: 學習心得專題 / 釋出於: / 人氣:2.42W

敬愛的黨組織:

11月學習三中全會思想彙報:貫徹科學發展觀

黨的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以人為本,建立全面、調和、可延續發展的發展觀,增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一新的科學發展觀,本質和核心就是堅持以人為本,根本目的就是增進人的全面發展。那末,以人為本的大學科學發展觀,就是以學生為本,以增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的,全面調和大學內部不同群體的人與人、工作與工作和當前與長遠之間的關係,保證大學的可延續發展。

這類大學發展觀是對見物不見人、求量不求質、求情勢不求內容、求區域性不求整體、求當前不求長遠的片面發展觀的否定。我國高等教育的毛人學率已從1978年的1.4%增加到XX年的19%,在校大學生已達XX萬人。幾年來的大學擴招,使高等教育快速進人大眾化時期,很多學子有了進大學的機會,初步減緩了國民的高等教育需求與供給不足的矛盾。但是,我國大學在快速發展中,卻出現了很多與科學發展觀相悖的題目。研究和解決這些題目,已成為大學改革與發展的強大動力。筆者以為,根據科學發展觀,目前我國大學應進一步處理好以下十大關係。

一、知識、能力與全面發展的關係

大學科學發展觀誇大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的。由於傳統意義上的大學教育主要是傳授知識,把學生獲得知識的多少作為衡量教育成敗的主要標準。“知識就是氣力”的名言已深人人心。隨著科學發展觀的提出,人們進一步熟悉到,大學教育必須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潘懋元教授講:應當承認,對高階專門人才的培養,知識與能力都是重要的。但知識、能力一般都屬於智育範疇,在全面發展教育中,智育是基礎,但不是全部。把不全面的知識質量觀或能力質量觀帶進21世紀,既不利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也不利於個人在現 代社會中可延續發展。

因此,必須把傳統的知識質量觀和一度流行的能力質量觀,轉變成包涵知識、能力在內的全面發展質量觀。所以說,依照知識、能力、素質調和發展的要求,構建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新時期大學的一個嶄新課題。知識、能力、素質三者是互有聯絡又各有內涵的矛盾同一體,只有使之學術視點辯證同一,才能全面調和發展。知識是構成能力和素質的基礎,但知識實在不即是能力和素質;素質的進步,又將增進知識的更快把握、擴大,增進能力的更好發揮與發展。大學應加強素質教育,融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進步素質為一體,培養基礎紮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各類專門人才。

另外,大學培養的高階人才是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中堅氣力,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設計師”和“建築師”。社會的發展和文明進步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一。而人類文明社會的“設計師”若缺失創造物質文明的科學知識或創造精神文明的人文知識,自然使社會文明進步處於畸外形態,延緩其發展。《歐洲大學憲章》提出大學要進行的改革應是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相結合。

綜上所述,大學要把科學教育、人文教育與素質教育同一起來,實行全面發展教育。科學教育、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結合之所以需要,是由人才培養模式所決定的。大學要培養的人才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是既能創造美好生活又能正確享受生活的人。高質量的人才需要有科學技術專業知識,還有另外一面,人對生活的理解、善於調理人生的酸甜苦辣,主要靠人文精神的修養。不論科學技術如何發展,人永久不會物化到失去自己的思惟與感情。

所以大學要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到達人才素質的***與均衡發展的目標,必須下決心改變:過弱的文化陶冶,使學生人文素質不高;過窄的專業教育,使學生的學術視野不寬,學術基礎不牢;太重的功利主義導向,使學生全面素質培養與基礎練習不夠;過強的共性制約,使學生的個性發展不足的現狀。加強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並努力使二者真正融會,到達全面進步學生綜合素質之目的。

二、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的關係

我國《高等教育法》第31條明確規定:“高等學校應以培養人才為中心,展開教學、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此即要緊密圍繞培養人才這個中心,展開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大學從單純的培養人才到展開科學研究,再到直接為社會服務,這三大職能的重要程度也跟其產生的順序相一致。大學所進行的科學研究本身就是知識資訊的創造與加工;教學程序的一個基本方面就是知識資訊的傳播,也是通過教學相長刺激科研靈感與發展科研能力的動力;而大學利用其人力資源和科學技術方面的上風,所進行的高科技產業開發和為社會上的企業提供的,各種各樣的技術諮詢與服務則是知識資訊的共享與利用。因此,大學是能夠很好地整合知識的創造、加工、傳播和利用的這樣一種社會機構。

因此,大學不但要致力於培養高素質創造性人才和承當科技前沿重大課題的任務,還應是知識創新、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直接參與並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氣力。也就是說,大學不但要把教學、科研職能提到一個新的水平,同時還應充分發揮出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經濟功能,要使大學實現教學、科研、經濟(包括社會發展)三大職能的一體化。大學不但是知識傳授和科學研究的基地、更是參與社會變革、乃至於導引社會變遷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國各型別各層次大學要依照自己的層次型別處理好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三者的關係。不論是利用技能型的、教學為主型的,還是教學科研型的、科研為主型的大學,都要依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依照市場經濟的規則,在展開知識創新、培養創造性人才的基礎上,充分實現大學的三大職能。這是由於現代大學職能的進一步擴大,不但表現在三大職能賦予了新的內涵和要求,而且更表現在三大職能緊密聯絡,相輔相成,對知識的傳播、加工、創造和利用起整合作用。

大學要從“象牙塔”式的傳統學術領域中走出來,以其知識創新、傳播和利用的特殊功能,為科教興國做出應有的貢獻。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程序中,特別是在科學發展觀主導下,高等教育與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的密切結合,實在不只是一種理念,而是被越來越多的實踐所證實的一個發展趨向。最近幾年來,國內很多大學的產學研結合已推動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大學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在參與巨集觀和微觀決策研究諮詢等方面,也發揮了“思想庫”和“智囊團”的作用。這就足見大學的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同一體。

科學發展觀要求大學必須確立“知識傳播、知識創新、知識物化融為一體”的大學職能觀。作為“知識傳播體系”,大學要轉變“應試教育”的落後模式,使學生主動接受知識、增強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作為“知識創新體系”,大學要發現、創造新知識,要在多學科的交叉中增進邊沿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的構成。作為“知識物化體系”,大學要千方百計使新知識、新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人類創造和積累更多的財富。

彙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