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專題 > 熱點專題

我們仨讀後感(精選17篇)

欄目: 熱點專題 / 釋出於: / 人氣:1.98W

我們仨讀後感 篇1

初識楊絳先生,是第一次為學生們上八年級的一篇課文《老王》,這篇文章最後一句“這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印象太深了,常讓我想起的是楊絳先生的真誠、善良與樂觀。這次讀《我們仨》這本書,是第一次這麼深入地走近楊先生、走近她擁有的這個學者家庭,感受他們三口在人生苦難面前相互理解、關愛的親情,好多時候讀著讀著就熱淚盈眶。

我們仨讀後感(精選17篇)

首先感動於這個家庭的學術氛圍。一家三口,三位教授,他們對學術,對學生,對教學共有的那份痴心讓我唏噓不已。早年的知識分子身上的單純與執著真是可貴。楊絳先生在文中寫到“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爭,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我們仨在家時,各自在自己的書桌前工作,互不相擾,碰到困難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有仨人之間的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這樣的文字,我連讀幾遍,總會為這個家的這份安靜、寧和向上的氛圍感嘆不已,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什麼是“情懷”,什麼是“赤子之心”。

其次感動於這個家庭三人之間的那種心心相牽的溫柔。從楊絳先生的一段段描寫中,我讀到了錢鍾書先生疼愛妻女的一個個小細節,如在產院做產婦的日子裡,笨拙的鈡書為她做雞湯,在巴黎出租屋的時候,錢鍾書早早起床,將早餐做好放在妻子的床前,那個體貼入微的丈夫如在眼前。以至於合上書的時候,還時不時想起錢鍾書為妻子每天清晨做的牛奶紅茶,還有她為鈡書做的紅燒肉。總能記得她誇讚女兒媛媛“乖,管得住自己,過目不忘”這些特點時的自豪,常能想起他們一家三口讀書時媛媛看了開頭就傷心痛哭,鈡書看到書上可笑處就痴笑個不了,楊先生看書則很鎮定的樣子來。反覆回想就能感覺到一家人在一起,所有的生活都是詩。

《我們仨》,楊絳先生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兩位親人都與她遠去,她在這本書中的每一個文字都是在充滿真情的回憶。看似平實的文字裡,能感受到她的甜蜜,更能覺察到她思念親人的苦痛,書中敘寫的每一個生活瞬間都是她每天勉勵自己珍愛生活的動力。想到這兒,猛然覺得我們當下的生活也變得可貴起來,今日我們經歷的很多個細節,未來都會成為美好甜蜜的回憶。想到越是單純的生活裡,越有很多能夠品讀的滋味,我在勉勵自己,有什麼理由不溫柔對待這不斷流失的歲月呢?

我們仨讀後感 篇2

語言輕便流暢的文字,總是很快就會讀完了,好像是遇見一瓶清涼潔淨的水,一下子就喝完了。文章雖是讀完了,卻並不像只是喝了一杯水那樣解了渴。有一種令人感動的溫暖,感慨佩服的情緒,勉人向上的動力還留在心中。

我發現一個特點,比較有文字功底的老一輩的學者老師們,往往用字更加精簡,敘說自己的故事,那些苦難只是平淡敘說,好像是別人的故事一般,而家人之間的記憶和故事則歷歷在目,饒有趣味,似乎怎麼說都不夠,總是令人感到溫暖。而年紀越輕,過了無話可說的階段,對事物的渲染誇張愈是濃墨重彩。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我的淚窩是太淺了,看到書裡一些情節,淚就止不住一直往出湧。人生本是一場大夢,蒼涼幾度,真的只是逝者自知,唯一可叫人不憾的,是和最愛的人相伴相守的那些時光,慶幸自己可以遇見這樣的伴侶,感謝上蒼賜予自己最好的女兒,如此,即便是一路風餐露宿,也容膝易安了。

錢鍾書先生雖是學貫中西的學者,在學習讀書方面都是楊絳先生和圓圓的老師,生活中卻是“拙手笨腳”,他在年老之後隨女兒逃避鄰居的欺負住到簡陋的學校宿舍小紅樓去,大家都在忙活,他也不肯閒著,就拙手笨腳地跑去打掃陳年積土,弄得哮喘復發。這讓我想起,妹同我講述的,二姐開車帶著大姑去接應回家為奶奶奔喪的妹,打著電話說岔了路口,二姐下車去追走過的妹妹,一回頭“老太太”大姑也跑出來了,眼睛不禁又溼了。暮年的老人,總是很容易讓我心疼和擔憂,在他們眼中我們始終是孩子,他們既看著我們一天天長大也漸漸為人父母,同事仍然為我們而擔憂。

楊絳老師始終是樂觀的,因為在生活中就是那麼淡薄無求,在生活中三人總能找到樂趣,所以書中也是俯拾即是,比如坐月子期間,錢鍾書脫離了楊絳的照顧,自己一會打翻了墨水,幾日又砸壞了檯燈,苦著臉對坐月子的楊絳說,“我做壞事了”,楊絳就說“不要緊,我會洗,我會修”,乃至會劃火柴做飯了,也面有得色,分外開心;生了圓圓後,全家她說“(錢鍾書)吃肉,我喝湯,圓圓吃我”;他哮喘病發,呼吸如呼嘯。我(楊絳)不知輕重,戲稱他為“呼嘯山莊”等等。文章很大一部分,也是圍繞著他們最愛的女兒圓圓(錢媛)寫的,她從小到大的很多故事,這個哭聲嘹亮的“星海小姐”,瓷娃娃,外公的讀書種子,老師中的尖兵,她的可愛善良聰明孝順,對工作的鞠躬盡瘁,對人的友善,終因勞累早逝,留下親愛的媽媽,病中的爸爸,先行一步,“回到她的家”去了,怎能讓人不動容?

誰不想要這樣的一個好女兒呢?

書中最值得我們學習的,無疑有他們一家愛書的品質,愛讀書,求甚解,對知識有孜孜不倦的喜愛和鑽研,對學術從不模稜兩可,在他們生活的每個階段,幾乎都沒有離開書本,即使重病,文革或者在有更好的居住條件召喚他們時,他們依然寧願守在離書本更近的地方。書籍是食糧,這一點,現在又有多少人能體會呢?

每天都看到很多人在忙碌,或者焦慮,我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能像我一樣,體會作者書中的快樂和辛酸。不由得,又感到這默默塵世的孤寂。

那麼多歲月和故事,是錢鍾書、楊絳先生和圓圓他們仨生命中閃光的石子,穿起了這個平凡又不平凡的家庭的大城,我們都是各自城中的人,他們何以成為他們,而我又何以成為今天的我呢?它山之石,現在可以做的,唯有努力讀書,讓自己成為一個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依然可以心靈安定的人。

我們仨讀後感 篇3

記得看過楊絳先生的《走在人生邊上》,感覺百歲老人腦筋那麼清楚,對人生的感悟確值得我們學習和體悟。這次在圖書館偶遇楊先生的《我們仨》,仍舊是懷著一種崇敬的心情拜讀的。

這是一本小書,共分三部:第一部,我們倆老了;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人老了,愛做夢,擔心心愛的人突然離開,楊先生把它叫做“長達萬里的夢”。在丈夫和女兒彌留之際,楊老在女兒的攙扶下堅持每天去看丈夫錢鍾書先生,一家三口相聚在古驛道。後來,女兒也病了,楊老每天在夢中惦記著女兒。“我每晚都做夢,每晚都在阿圓的病房裡。”“我不敢做夢了。可是我不敢不做夢。”失去女兒的痛是九十多高齡的老人無法承受的,“老人的眼睛是乾枯的,只會在心上流淚。”當丈夫也離開自己,剩下孤零零的自己時,楊老說,“我但願我能變成一塊石頭,屹立山頭,守望者那個小點。”“我實在不想動了,但願變成一塊石頭,守望著我已經看不見的小船。”

如果前面兩部給我們顯示的是一位耄耋老人的垂垂暮年,那麼從第三部開始,楊老開始回憶,以回憶來懷念。“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為有我們仨。我們仨失散了,家就沒有了。剩下我一個,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窮的羈旅倦客;顧望徘徊,能不感嘆“人生如夢”,“如夢幻泡影”?”“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1935年楊絳和錢鍾書結婚,同到牛津大學求學。錢先生是一個一心鑽研學問的人,按能力楊先生是不輸錢先生的,但楊先生為了能和丈夫一起,毅然放棄了自己的獎學金,錢先生一個人的獎學金兩個人省吃儉用。求學期間,生下愛女錢媛。用錢先生評價楊先生的話“以才媛而能為賢妻良母,又欲做女博士……”

兩人學成後,儘管國難當頭,1938年8月一家三口毅然回國,錢先生到西南聯大任教,楊先生母女倆暫回上海。兩位先生一直筆耕不輟,甚至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楊先生還翻譯完《唐吉坷德》上下集共八冊,錢先生寫完《管錐編》。《管錐編》我在學校圖書館見過,但因為是文言文,未敢觸碰。楊先生說,那是因為在文革期間,怕紅衛兵不允許,錢先生“乾脆叫他們看不懂。他不過是爭取說話的自由而已,他不用炫耀學問。”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楊先生的語言十分精煉,是我所讀白話文中少有的精緻,很多平平常常的表述,卻絕無一絲的拖泥帶水。我不敢妄評楊先生是否絕代佳人,但楊先生的文章真的可以用“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來形容。讀這樣的書,哪怕敘述的是家長裡短,也是一種享受,值得像品茶一樣細細玩味。

我們仨讀後感 篇4

我們仨》是以一段夢靨般的古驛道之旅開頭的。起初我不明狀況,並未意識到是怎麼一回事,讀著讀著才發現這是一本有關回憶的書。

楊先生用樸實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自己與錢鍾書、錢瑗一家三口美好卻曲折的生活故事。這個故事裡,有幸福和快樂,有悲痛和傷感,也有驚喜和小確幸。不過終於這僅僅成為了她自己的回憶,徜徉在她自己的心中。“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雖然他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只留下了她一人!但是那種情感卻愈久彌香,揮之不去。——《我們仨》

“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為是我們仨。”他們三個誰都離不開誰。

楊絳往常自以為很獨立,但當錢鍾書和錢媛不在身邊,剩下她自己一人住客棧時,才覺得自己像一隻爬藤草。錢鍾書是她倆的老師,他可高大了。但是他又很弱小,在穿衣吃飯上面都需要她們母女把他當孩子般照顧。

“我們每天都出門走走,我們愛說‘探險去’。”

“我們還像年輕時那麼興致好,對什麼都有興趣。”

我羨慕他們的二人世界:

錢鍾書說楊絳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遇到你之前,我沒有想過結婚,遇到你之後,我結婚沒有想過和別的人。”這是錢鍾書和楊絳之間,決定一生的遇見。

沒有圓圓之前,我羨慕他們的二人生活,彼此包容、彼此理解、彼此進步。他們的愛如此深沉,又如此樸實。只要他們在一起,快樂便是簡單的。尤其最喜歡書中所說的“探險”,覺得兩個人一起探險,隨處都能探索到新奇的事,隨處有所發現,真的是很幸福的一件事了!

“我們吃館子是連著看戲的。我們三人在一起,總有無窮的趣味。”

“鍾書‘格物致知’,發現孔雀開屏並不是炫耀它那金碧輝煌的彩屏,不過是掀起尾巴,向雌孔雀露出後部。”

“這種瑣瑣碎碎的事,我們稱為‘石子’,比作潮退潮落滯留海灘上的石子。”

我羨慕他們的三口之家:

我羨慕他們瑣碎而細微的生活,一家人去逛頤和園後山的鬆堂、去動物園看動物、去餐館吃飯、去散步”探險“……他們的娛樂與休閒活動亦是那般的安靜淡然。她用文字記錄著“生平傑作”的女兒與丈夫“格物致知”的樂趣。去逛鬆堂,他們與一棵棵千姿百態的松樹相識;去動物園看動物,他們可以發現大象吃飼養員給的東西總是“一口吞之”,但自己進食卻很精細;去餐館吃飯,他們能夠一眼看出,誰是主人,誰是主客,誰和誰是什麼關係,誰又專愛說廢話……他們憑藉敏銳的觀察力,總能找到別人體會不到的樂趣。

讀楊絳先生的文字,她亦讓你相信,書中自有一個富足的世界,無需向外苦苦索求。我有時候說自己孤獨,可是現在想來,再孤獨,能有晚年的楊絳先生孤獨嗎?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讀完《我們仨》,我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只剩下了楊絳一人。她是怎麼熬過沒有他倆的日子呢?她是怎麼面對孤獨的呢?她是如何獨處的呢?

1.也許是他們有太多美好的回憶了,她可以用一輩子去回憶,去寫他們的故事。

2.她的內心是強大的,能忍常人不能忍。她是最從容優雅的精神貴族,生於亂世,心中卻有一份與世無爭的寧靜。

她可以忍受孤獨或者在孤獨中忍受自己。她的精神世界是強大的,可以與自己達到最完美的和諧。楊絳在書中說:“我們不論在多麼艱苦的境地,從不停頓的是讀書和工作,因為這也是我們的樂趣。”

或許,在她獨自生活的時光裡,陪伴她的,正是她自己的精神世界。正是寫作,陪伴著她,支撐著她,撫慰著她。有閱讀和寫作相伴,可以讓她回到自己的內心來,和自己玩耍,對話,在自己的世界裡自由行走,這樣她的獨處就不會太過孤獨。

我們仨讀後感 篇5

很多人瞭解楊絳,多半源於錢鍾書先生那句“最美的妻,最才的女。”或是之前大家一直掛在嘴邊的一句情話——“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結婚;我娶了她十幾年,從未後悔娶她。”

但楊絳先生真正令人敬佩的是:走過戰爭與動盪,在長達一百年的時間裡始終保持不爭不慌的狀態。

亦如她自己所闡述: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在年輕時認真經歷生命的歷練,方能在歲月中優雅地老去。

她和錢鍾書先生興趣相投。他們都熱愛著自己工作和看書,都喜歡在閒暇時出去"探險"。他們都會"偷空看書","以勤補拙"。他們是彼此的伴侶,又是工作上的同事。楊絳先生是錢鍾書先生的"賢內助",是他最賢的妻,也是最才的女。

楊絳先生曾說錢鍾書先生有“痴氣”,稱他為“呆大”。也就是說,錢鍾書先生有時候像個呆子似的,不諳事理,家務活也不會做。同時,這也意味著,楊絳先生需要在家庭生活中承擔更多的瑣事,常對錢鍾書先生說,"不要緊,我會...."。

不只是生活上,在人情世故上,在與文化界等各方面打交道時,楊先生很溫和,善於應對各種場合,各種情況。

他們彼此理解,彼此扶持,彼此欣賞認可,彼此相愛著…

“我不要兒子,我要女兒——只要一個,像你的。”錢鍾書先生諄諄囑託楊絳先生。

楊絳先生覺得阿圓很多方面都很像錢鍾書先生,比如,看書翻頁翻得很快、"過目不忘"、"格物致知"等等。

他們仨就像好朋友又像好同事一樣,彼此獨立工作,一家子都滲透著文化氣息,都有書生氣質。即使各自的年齡都大了,生活依舊充滿著樂趣。正是他們相似的性格,對生活的態度、追求一致,家才會有其樂融融的氛圍、才會有羨煞旁人的深厚的感情吧…

於平凡之處蘊含溫情,不移,不易,不離,不棄…

但是,正如楊絳先生在後文所說的,"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著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仨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她將靈魂深處失去摯愛的悲慟,化為綿長深情的文字。

楊絳先生身上無疑體現著中國女性最高的處世智慧,能屈能伸,即使再大的風暴,也能平穩度過,內心依舊安然。"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念過往,不畏將來。" 真的令人佩服感慨不已!

我們仨讀後感 篇6

《我們仨》是錢鍾書夫人楊絳撰寫的家庭生活回憶錄。1998年,錢鍾書逝世,而他和楊絳唯一的女兒錢瑗已於此前(1997年)先他們而去。在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後,楊絳在92歲高齡的時候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特殊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

一個先後痛失愛女和愛人的老人,在其最後的年月中孤單前行,並終於將這個溫馨又歷經挫折的家庭用樸實的文字展現在我們面前。

書中的前兩部分,寫的是“夢”。

這第一個夢裡,“我”夢見鍾書自顧撇“我”而去。於是醒來時便向他埋怨,鍾書只是說,那是老人的夢,他也常做。於是鍾書似乎記著“我”的埋怨,叫我做了個長達萬里的夢。

這第二個“夢”裡,便是“我”最艱難最痛苦又長達萬里的時光。奔波於雙雙病重的丈夫和女兒之間,“我”惶恐地走在人生的驛道上。愛女的先行一步已是對人生的重大打擊,而愛侶的日漸衰弱更加讓人心緒難平。“我曾做過一個小夢,怪他一聲不響地忽然走了。他現在故意慢慢兒走,讓我一程一程送,儘量多聚聚,把一個小夢拉成一個萬里長夢,這我願意。送一程,說一聲再見,又能見到一面。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遠,愈怕從此不見。”看到這裡,是我第一次流淚,就那麼坐在班車上。

看到第三部分,我所感的已不是初讀時對“夢”的不解,而是從心底慢慢滋生的溫暖氣息。看這匹配的學術夫妻和他們聰明剛直的愛女,他們好像總是可以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出樂趣來,比如飯後遛彎兒是“探險”,而彼此分享所見所聞又稱“石子”。他們一個人要扮演多個角色,爸爸在學術上是老師是巨人,在生活中卻和女兒是兄弟甚至只是弟弟。媽媽總要把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把毛巾折得有稜有角,可還是會半夜怕鬼怕的要死,只有女兒在才敢走夜路。這幾十年的婚姻家庭生活,他們一家人過得平淡安穩略有滋味。在國外留學期間自己學做飯攻克學問難關,回國後遇上戰亂文革能相互支援,文革後伴隨病痛的老年生活也能在讀書工作中安詳靜默。無論多困難的境地,對他們來說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他們不去打破世界的方圓,這野心不是他們所能擁有,他們只求在自己的方圓裡求得一份自由閒適。

他們不求名份不求富貴,他們擁有最溫馨的家庭生活也忍受過最艱難的社會壓力,他們有的只是學術上的鑽研和追求,甚至還略帶呆板之氣。可他們就是這樣,走過了普通卻又不平凡的63年。

我很喜歡他們一家人的性格。錢鍾書生活上的憨厚與學問上的嚴謹,楊絳自由溫和出得廳堂入得廚房,女兒圓圓大膽聰穎有孝心感悟作文。這樣溫情的一家怕是在那個年代也少有的吧

這自由心與甘於平淡的心最是難得。

書裡的彩頁有他們一家的人的生活照信札圖片,還有錢媛在病床上未能完成的《我們仨》。看著這些毫無華麗樸素得令人動人的文字,讓我恍然。   如楊絳先生在篇末說的那段話。

人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著煩惱和憂慮。

人間沒有永遠。

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得到的結果總是失去,相聚得來還須散。難道這短短几十年的在世真的就不需要去珍惜了麼。或許應該勿執我念,平平淡淡地走下去,不管前路是近是遠,不管幸福快樂是短是長《。有一個家,有事可以做,能看到最親近的人安然生活著就好了吧。

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我們仨讀後感 篇7

文章以一個夢開頭,垂暮的老人,最怕失去的是相伴一生的伴侶。夢中的緊張和甦醒後的“埋怨”,讓我為這一對相濡以沫的老夫老妻而動容。

其後,便是一個長長的亦真亦幻的夢的故事。錢老生病了,圓圓生病了,楊絳每日跋涉在探視的路上,走過一個又一個驛站,走過春夏秋冬幾個季節;一邊是老伴兒,一邊是愛女,都停止了和她一起前行的步伐,人生似乎到了無望的邊緣;圓圓先走了,錢老也走了,“我們仨”失散了,家,成了尋覓歸途路上的驛站,楊絳,也走到了人生邊緣。

第三部,用完全寫實的手法,記錄了楊絳和錢鍾書結婚後到英國留學、愛女出生、回國工作直到錢鍾書和錢瑗相繼去世的一系列人生歷程。平凡樸實的故事中,我看到了夫妻之間相互的支援和扶攜,而同甘共苦的風雨人生,讓他們對彼此更加依戀和關愛。記得最深的是他們的“探險”。這是一個多麼適合夫妻的“節目”啊。在“探險”中,交流著各自的想法和觀點,可以談工作,談家事,談路上的景緻和行人,可以看到什麼聊什麼,沒有主題,但在這隨意的聊天中,夫妻雙方交換了意見,釐清了思路,增進了瞭解。生活在繼續,溝通沒有斷,感情不斷加深。

圓圓的出生,給父母帶來了許多快樂。看著一個個小故事,讀著一篇篇信件,望著一副副漫畫,我彷彿看到這個其樂融融的家裡,處處有歡笑,有情調,有趣味。父女倆是“哥們”,互相打鬧玩笑,一起“對付”媽媽;父母關愛女兒,女兒也懂事、自覺,不讓父母操心,對爸爸和媽媽,真像是貼身的小棉襖,關懷備至,體貼有加。重病期間,還不忘叮囑媽媽要注意身體和飲食,也不忘給爸爸寄賀年卡。看著那些妙趣橫生的信件,看著那些親暱的稱呼,真讓人忍不住“羨慕嫉妒恨”。

書中還有個細節,很是觸動了我。他們仨,出差了,喜歡記錄所見所聞或思念之情,在家的也會記下瑣瑣碎碎的事情,這些他們稱之為“石子”,有空會經常在一起“把玩欣賞”。書後也附了不少“石子”,“我們仨”的相親相愛都在“石子”裡有著真真實實的反映。我想,愛是需要表達的。這些“石子”,其實就是一份份愛的表達--熾熱也好,瑣碎也罷--總之,相互的愛戀和關懷,都讓這些“石子”說盡了。誠然,感情真摯與否,重行甚於言,但是,愛,如果做了,又表達了,不是更讓家人瞭解和明白了嗎?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曾有的歡樂,而今的寂寞,天人相隔,往事皆隨風遠去。

我們仨讀後感 篇8

淡淡然讀完楊先生的《我們仨》,終了也是淡淡然,再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相繼過世的沉痛打擊下,楊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裡記錄著生活裡點滴記憶,也許這是她對逝去的人的最好緬懷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脫的唯一途徑吧!

“心上又綻了幾個血泡”這麼一個百歲老人一生又該綻起多少血泡,看著血泡一個個變大,最後噴薄而出,留下的可能才是痛苦之後的溫情。讓我記起《湯姆叔叔的小屋》裡的一段話“當一種強大的壓力把一個人壓得忍無可忍時,他就會立刻調動他全部體力和意志進行垂死掙扎,企圖掀翻這個重壓,由於這個道理,痛苦達到最高-潮之後,退潮時往往會給人帶來喜悅和勇氣”。這生離死別帶給楊先生的除了深秋的悲涼,還有什麼?

《我們仨》這樣一本紀實文集,輕鬆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過的六十幾年歲月。從兩口之家的小甜蜜,到兩人去到牛津,在圖書的海洋裡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總也找不到什麼喧譁的聲音,找不出任何干擾項去打破這片寧靜,老人像是在輕輕的對自己言語,在親人墓前一起回憶那逝去的日子。她不曾想把人生描繪的多麼壯麗,多麼繽紛,卻在不經意間告訴我們,她愛著她的丈夫,女兒,她有著普天之下女人所有的那份熱忱,那份牽掛。 然她的不同,除了書本,除了學生,除了家庭,其他的紛紛擾擾均與她絕緣,他的文字裡透出來的盡是黑白底色,年輕時候的含苞待放,大家閨秀,到老年時候的沉著堅毅。在這片田地裡,你何處去尋找市儈氣息?又有什麼比這無聲的坦然更有重量。

了不起的,是她在浪濤滾滾塵世間,瘦弱身軀下投出的堅毅,視野的寬廣,對知識的渴求,對任務的負責,對丈夫的肯定,對女兒的寬容,只在其內心擁有一顆淡然的心,不計名利,不求富貴,書香四溢,如入芷蘭之室!女人當有對生活如此之真誠,又何如收穫不了安然的晚年?

我們仨讀後感 篇9

有幸讀到了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書很短,不敢說感觸深刻,可其中的脈脈溫情,卻也引人思躇良久。

先生的《我們仨》,早在一年前就已拜讀,再次翻開書頁細細品讀,仍是歡喜不已。《我們仨》一書,是在先生92歲時,先後失去女兒和丈夫後所著。書裡遍佈著溫暖的小趣味,從柴米油鹽一餐一飯,到字裡行間書信往來,無不透露著生活的智慧。字裡行間流露出哀而不傷、深厚而誠摯的感情,讓人十分觸動。

先生在書裡詳細描繪了她和丈夫錢鍾書以及女兒錢瑗的家庭故事,印象很深的一個片段便是錢鍾書從遠方回到上海,已經兩歲的小錢瑗不識得自己的爸爸,想趕走爸爸。錢鍾書調侃女兒道:“是我先認識*媽,還是你先認識?”沒想到小錢瑗一本正經得說:“自然我先認識,我一生出來就認識,你是長大了認識的。”記得當時看到這個片段的我,忍不住嗤笑,不愧是一家人,連脾性都大有相似之處。

想起小時候,父親也是從外地打工返家,和媽媽一起去接還在上幼兒園的我。幾年不見,父親還是老樣子,我卻一天天長大,記憶力卻沒有關於父親的任何記憶。我踢踏著步子走在卵石道上,一回頭髮現父親和母親正手拉著手濃情蜜意,不知怎地,頻頻回身去分開他倆的手,死活不讓他倆牽著手,至今仍覺哭笑不得。

先生的文筆樸實卻又華麗,帶著老人特有的不緊不慢的語調,記記錄她這漫長卻有趣的一生,就連在外人看來有些許古板的錢鍾書,在她的筆下也變成了頑皮的少年。寫剪活蝦的那一段,活蝦被先生用剪刀剪的直抽抽,慌慌張張地跑進客廳找錢鍾書,鍾書不緊不慢地說:“不要緊,以後這種事情我來做就好了。”先生大概也和我一樣感受到溫暖了吧。

兒時的我一直寄住在外婆家,外婆的腰不好,常看到外婆在廚房做飯時,累得扶著腰喘氣。外公以前從事木頭行業的,不忍外婆如此受累,某天搬了把凳子坐在庭院裡,一天不吃不喝,對著地上的木材忙碌,做了把高腳的椅子送給外婆。看著外婆臉上洋溢的笑容,我也跟著被甜到憨。所謂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也大抵如此吧。

王小波說,一輩子很長,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而楊絳是幸運的,因為有了錢鍾書的陪伴,所以他們的生活是有趣的。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楊先生讓我看到了一個家庭的溫暖與幸福,平凡生活里美好與繁瑣的事情交織,這才是生活的模樣。

我們仨讀後感 篇10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一句平實的話語,卻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愛與刻骨銘心的思念。現代科技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現代科技環繞中的我們,還能找到那份平淡但卻深刻地情感嗎?電話、網際網路讓我們的溝通隨時隨地沒有障礙,但人與人的內心之間卻有了越來越厚的屏障。當我們到網際網路的虛擬空間裡去尋求心理的安慰時,我們是不是忽略了身邊平淡但卻真實的情感呢?當電話、資訊讓我們能夠便捷地傳達心意的時候,我們是少了“雲中誰寄錦書來”的苦苦追問,但同時,我們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身後情感呢?當飛機、高速列車讓我們能毫無阻隔地飛越千山萬水,多遠的距離都不成為距離的時候,我們的心靈距離也隨之拉近了嗎?我們不再有“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時,我們還有那份“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銘心的思念嗎?

現代人都在追求轟轟烈烈,想要轟轟烈烈的事業,轟轟烈烈的感情,卻忽視了平淡中的美麗。我們以為自我有理想、有追求,每一天在滾滾紅塵中為了生計和所謂的理想而奔波忙碌,但又有幾個人真正仔細地思考過自我內心深處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們抱怨工作不夠順利,戀人不夠浪漫,家人不夠體貼,朋友不夠理解,我們抱怨生活太枯燥乏味,但我們有沒有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去尋找樂趣、體會樂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淡的,但在這平淡中,只要我們用心去體會,還是能夠去享受其中的樂趣的,就像歌中唱到的“以前在幽幽暗暗反反覆覆中追問,才明白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

很喜歡“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這句話,但在現代這個講究個性張揚的時代,這句話早已被人們所遺忘。有自我的個性固然重要,但我還是把這句“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當做自我的座右銘,我期望自我所塑造的性格是淡泊寧靜、溫和內斂的。我也很相信“厚積薄發”的道理。但在此刻這個人心浮躁的時代裡,太多的人急功近利,又有幾人能夠靜心去積累知識、積累生活的點點滴滴?

以下幾條為對於我自我的提示:1、問問自我內心深處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並努力去實現它,但絕不急功近利,必須要腳踏實地。2、修身養性,在這個人心浮躁的社會中找一個寧靜的心靈空間,培養一個淡泊寧靜的心態,溫和內斂的性格。3、廣涉博取,以期能夠厚積薄發。4、用心去再平淡的生活中體會點點滴滴的樂趣。5、在現代的物質社會中尋找一些非物質的東西去溫暖自我的心靈,比如親情、友情、感情,體會並珍惜每一份平淡的情感。6、學會感動,為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而感動。7、學會去愛,愛身邊的每一個人,給他們幸福與快樂,在其中享受自我的快樂與幸福。正如海子的那首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讀《我們仨》有感

什麼是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什麼是一個溫馨單純的學者家庭?什麼是相守相助,為什麼最後又會相聚相失?這個假期,隨著一個簡單平凡的主題而又不平凡的生活,隨著《我們仨》的作者楊絳對親人的思念,隨著書中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作者一家三口幸福快樂,艱難痛苦的經歷,陪著我走過了這個暑假。這本書中,作者是用平淡的語氣來描述她的家庭,丈夫錢鍾書和兒女錢媛。

描述他們這幾十年來走過的人生道路。那些親身經歷的坎坷、磨難,也是給作者一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和回憶的故事。錢媛在英國出生,小時候受到過良好的教育,也是從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中成長,長大後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一名老師。書中大體也講過:錢媛細心,觀察力強,是一個“讀書種子”,這點像錢鍾書。並且錢鍾書也認為女兒是一個“可塑之才”。說到錢鍾書,作者說他是潛力極低的“書呆子”,家中的一切都不會打理,他也常常自嘆“拙手笨腳”,但是寫文章卻如“一針見血”。

所以說錢鍾書是一個典型的“文痴”。但他也不失幽默,常常在家中逗女兒玩,在女兒肚子上畫花臉,在臉上畫鬍子。父女也常常聯合起來與作者開玩笑,這樣的錢鍾書也不顯得死板。也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寫出《圍城》這種堪稱中國近、當代小說中的經典之作吧。楊絳和錢鍾書一齊,享過福,當然也吃過很多苦;雖然留過洋,但也經過戰亂,他們的生活也許是因品到人生的完美而平靜。直到阿媛來到這個世上,這才構成一個完整的家。而且一家人不多不少,正好是三個人。書中也有許多插圖,都是他們一家三口幸福的生活照,其中有三張照片是他們三個人各自的照片,他們自我在各自的房間工作,各不相擾、溫馨和諧,看起來只是一個普通而幸福的家庭罷了。

但是,故事的結局並沒有我想象的多麼完美。錢媛於一九九七年早春去世,錢鍾書從一九九八年歲末去世。作者並沒有用多麼悲痛欲絕的詞來描述她當時的情緒,也許是作者經歷的太多的事情,看透了世間的悲歡離合,也早已看淡了生、老、病、死。也許在我們看來,錢鍾書是一位有名的作家,而在作者筆下但是是一個簡單而平凡的人,只是一個丈夫和爸爸的主角。最後他們三個人,還是失散了。如今只剩作者一人孤孤單單,但生活在回憶中,也算是幸福的吧。

故事的結尾是這樣寫道;“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裡,我不明白。我還在尋覓歸途。”一家人在一齊六十多年,轉眼只剩下作者一個人,作者不免有些孤單,想起當年相聚相失過的地方,竟是一個很值得回憶的片段。作者將會帶著錢鍾書和阿媛的信念,攜帶著與他們的回憶,堅定的生活下去。其實剛開始讀的時候並不明白作者說的一句話是什麼意思,一開始只是在想,作者到底經歷了什麼,是完美的還是悲傷的?我開始一篇篇的仔細讀,直到整本書讀下來,讓我懂得了許多事情的道理,懂得了思念一個人的痛苦,懂得了失去一個人的悲傷。我也能理解想念一個人的感受,因假期中姥姥生病住院了,媽媽每一天都在醫院裡照顧姥姥,中午的時候才能和媽媽見上一面,大部分時光媽媽都在醫院忙上忙下。

而姥姥我只見過一兩回。之後姥姥的病情非但沒有好轉,並且當地醫生無法醫治,只能去北京治療。媽媽坐上火車的時候而我正在補習班上課,媽媽也沒能打個招呼就匆匆忙忙的去了北京,在那安定下來後,我們每一天在網上聊天、談心。此刻幾個星期過去了,心中的想念也是越來越濃,所以作者的感受我是能體會的。其實和作者一同回憶她的過去,一同回憶作者家中那些快樂的點點滴滴,回憶作者一家人幸福而又溫馨的生活,回憶他們在一齊走過的那些蜿蜒起伏的道路,當然也會有一些快樂的片段,我彷彿就走進了作者的生活,走進了她的夢。直到最後,這本書最後讀完了,我們仨——錢鍾書,楊絳,錢媛。

我也能真正的理解那句話——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結局雖然是悲傷的但也能夠說是完美的。我們仨,這個看似簡單的三個字,卻包含了作者許多感情在裡面,對女兒的思念,對錢鍾書的思念。但是歲月是慢慢消失的,同時也能夠說是無情地,最後還是把他們拆散了。我在作者這個長達萬里的夢中,我還是走出來了,我想在這個夢中,沒有人能夠走進去,這畢竟是他們三個人共同的夢……

我們仨讀後感 篇11

楊絳先生百歲高齡寫《我們仨》,實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讀來,更驚覺老先生清晰的文思、雅緻的文字和非凡的心態。

隨夢入境,而先生的夢並非虛幻。三人走散了,溫馨的家永遠沒了。年頭和年尾,老先生相繼失去兩位親人,這份傷疼是以如何的強勁摧殘風燭殘年的老人?我從先生文字裡懂得:“我的手撐在樹上,我的頭枕在手上,胸中的熱淚直往上湧,直湧到喉頭。我使勁嚥住,但是我使的勁兒太大,滿腔熱淚把胸口掙裂了。只聽得噼嗒一聲,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東西。迎面的寒風,直往我胸口的窟窿裡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東西揉成一團往胸口裡塞;幸虧血很多,把滓雜汙物都洗乾淨了。我一手抓緊裂口,另一手壓在上面護著,覺得噁心頭暈,生怕倒在驛道上,踉踉蹌蹌——”由熱熱鬧鬧、相扶相持的三個人變成孑然一身,孤單落寞的日子更顯往日的歡樂。先生無窮無盡地追憶丈夫和女兒,相思之苦,肝腸寸斷。“我但願我能變成一塊石頭,屹立山頭,守望著那個小點。我自己問自己:山上的石頭,是不是一個個女人變成的“望夫石”?我實在不想動了,但願變成一塊石頭,守望著我已經看不見的小船。但是我只變成了一片黃葉,風一吹,就從亂石間飄落下去。我好勞累地爬上山頭,卻給風一下子掃落到古驛道上,一路上拍打著驛道往回掃去。我撫摸著一步步走過的驛道,一路上都是離情。”一片黃葉,守望生命終極。生命有限,情海無邊。先生的堅貞和守護是百年的厚重和境界。痛刻骨銘心,與日劇增,但先生在頑強繼續。她夜以繼日地與時間賽跑,用她的話說是抓住“回家”之前的分秒。先生的堅強與豁達讓我想到胡楊林,千年風範,堅韌不拔。

先生博學強識,知識淵博,聲望極高,然讓人感嘆的是她為了愛情甘願屈居並付出,用智慧和大愛精心營造著家編織著生活。“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仨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在先生回憶中,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這種樂天和自信是彌足珍貴。“不要緊”是先生給丈夫的定心丸,弱女子以四兩撥千斤的力量承擔家庭重擔,免除後顧之憂,乃錢老先生的福氣。更讓人敬佩的是,忙碌家務事並沒有捆住先生的手腳,影響她的事業,書中寫到,讀書和工作是她和丈夫最大的愛好。也正如此,先生的魅力如深海珊瑚,底蘊深厚、通靈炫目,神祕瑰麗,女人能將人生演繹如此精彩的莫過於先生。

不管世風如何,也不管身份改變,先生一以貫之地保持低調平實之風,淡薄名利,寧靜超然。書中寫到,“嚶其鳴兮,求其友聲。”“有名氣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們希望有幾個知已,不求有名有聲”。老夫婦德高望重,著作等身,卻不要辦公室,不用祕書,有車也不坐,除非到醫院看病。誠實的品格同樣躍於紙上:“我們如要逃跑,不是無路可走。可是一個人在緊要關頭,決定他何去何從的,也許總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們從來不唱愛國調。非但不唱,還不愛聽。但我們不願逃跑,只是不願去父母之邦,撇不開自家人。我國是國恥重重的弱國,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們不願意。我們是文化人,愛祖國的文化,愛祖國的文學,愛祖國的語言。一句話,我們是倔強的中國老百姓,不願做外國人。我們並不敢為自己樂觀,可是我們安靜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如此直白坦率的語言,需要氣質和定力來支撐。說實話、幹實事,做人起碼的要求,卻總是難以實現,而先生風雨百年,仍能如此,這便是一種深入骨髓的自覺了。

感謝楊絳先生,讓我讀到這樣清新脫俗的文字!感謝先生,告訴我做人做事的真諦即本原、珍惜。反覆品味,我亦進入太虛幻境:夕陽正好,浩瀚無邊的水面如鏡,遠遠望去,一朵曠世蓮花聖潔奪目,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地綻放、爛漫,任憑風吹雨打,她自巋然不動,唯有清香飄來,沁人肺腑……

我們仨讀後感 篇12

這些日子,我在讀楊絳的《我們仨》一口氣讀完,我就想寫點什麼,卻遲遲沒有動筆。因為自己有好幾天都陷入了楊絳的情感裡,在她編織的夢裡穿行,心情總會隨著故事的發展起起伏伏。

“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就再次失散,就這麼失散了,現在就只剩下了我一個人。”於是就有了這本書,書名叫做《我們仨》,這本書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三,這本書裡的每一個文字都是飽含了心血,都是剜人心的情感在心裡來回流動而結成的。整本書沒有華麗的詞藻,但是它有樸素的心疼和淡淡的感動,它有對丈夫對女兒和三人生活點點滴滴的懷念,它有一個堅強的說故事的人。

在書中,楊絳用細膩的思考把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進行放大,用自己的心把它們串成一串閃耀奪目的項鍊。在她的故事裡我看到了無奈、堅強、釋懷,楊絳先生在面對慘不人道,在那段扭曲心靈的歷史中,她並沒有對命運抱怨,她忍受著世道無常的變化,任憑命運的各種不會,她就是笑,把它們當作歷練,磨練自己的性格。畢竟她無法像貝多芬那樣扼住命運,也不像海倫有一個好老師,她在命運中只能靠自己,只能無條件承受,所以她的內心是強大的,她沉浸在我們仨的回憶之中來緩衝自己受到的傷害。

在《我們仨》中不僅讓我看到了楊絳先生強大的內心,還讓我走進了我想要的家,一家三口無分長幼,互尊互愛,互為師長,互為兄弟姐妹。正如作者在書中雲:“我們仨,卻不止三人。每個人搖生一變,可變成幾個人。阿瑗長大了會照顧我,像姐姐;會陪我,像妹妹;會管我,像媽媽。鍾書是我們的老師,我和阿姨都是好學生……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飯,都需要我們母女把她當成孩子般照顧,他又很弱小……”這種美好的家庭怎叫人不羨慕呢?我想,楊絳先生一定無比眷戀這樣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我們仨》中沒有讓人悲痛欲絕的詞句,沒有撕心裂肺的呼喊,沒有無助的彷徨,只有一位母親對女兒的思念,一位妻子對丈夫的思念以及對往事的敘述,但是,不知怎的,讀完《我們仨》會有一種悲傷和哀嘆縈繞在心頭,久久不能散去。

書中有兩句話說的很好:人世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樂的一起過日子。”人間沒有純真的快樂,快樂總夾著懊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另一句是: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自在;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楊絳先生見的太多太多,錢鍾書先生和女兒錢瑗相繼離她而去,所有的悲歡離合,所有的潮起潮落,她早已釋懷,也正因為如此,她才會有這樣一番感言。

楊絳先生在這本書中,她沒有去評價自己的生活與家庭,她只是像講故事一般講著講著,似乎這個故事一直在演著,沒有盡頭……

感謝楊絳先生,給予了我們無盡的感動,告訴我們做人做事的真諦及本原珍惜,讀《我們仨》是對現在生活的滿足,更是對那種平凡的味道的流連忘返……

我們仨讀後感 篇13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為有我們仨。我們仨失散了,家就沒有了,剩下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跟隨楊絳先生的腳步,一頁頁畫面從我眼前略過。“我們仨”的溫暖、幸福,令我久久不忘。

一九三五年,楊絳與鍾書新婚後來到英國牛津大學求學。輾轉多次,在巴黎迎來了“MissSingHigh”——錢瑗,於是“我們仨”相聚了。

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我們仨”始終相依。楊絳的一句“不要緊,我會做”就足以讓鍾書放心;圓圓在去世前不久不放心媽媽,特地寫信教媽媽做飯;圓圓生病時,楊絳夜夜“看見”她。“我們仨”始終相互信任,不論什麼結局,都是心連心走下去。

正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不管世風如何,不管身份如何,楊絳夫婦一直低調平實,淡薄名利,寧靜超然。書中曾寫“嚶其鳴兮,求其友聲。”“有名就是多些不相識的人。”

楊絳的文字,清新脫俗,告訴我們做人做事的真諦便是歸本,珍惜。我彷彿看到楊絳夫婦正坐在無限好的夕陽下,浩瀚的江面如明鏡,柳樹在晚風中飄揚,他們在人群中不是最顯眼的,卻有著一種不同於凡夫俗子的氣質。

我們仨讀後感 篇14

一家皆才子,楊絳與錢鍾書是清華學子,在校園一見鍾情,滿腹詩書的楊絳甘為錢先生的灶下婢,看他賦書寫詩,為他添衣問暖,愛他一致如初,這就是才子佳人的愛情,和普通人的一樣,相濡以沐。

和想象地不太一樣,我原本以為書香家族都是紀律嚴明,人人板著一張撲克臉,說話吐字都要斟酌三分。

後來,我看了楊絳寫的《我們仨》,書裡詳細記錄了錢先生一家三口日常生活,看的過程中我時常痴痴發笑,原來文人也如此有趣,我甚至會羨慕他們都這種相處方法,他們的孩子是不是沒有叛逆期,他們自己也是知事達理的父母,看完之後,餘韻猶存。

書的開頭就有一封楊絳寫的信,是用毛筆寫的,下筆有神,落筆歡快,雖不似大書法家的墨寶,卻也舒暢自然。書的第一部標題是“我們倆老了”,這一章只有短短几百字,主要是講晚年的老先生們經常多愁善感,夜晚總是會做夢,夢見相棄而去,醒來之後,又相擁而眠,太害怕失去才會做這些夢吧,可想而知,他們倆愛之深沉。

書的第二章是“我們仨失散了”。開頭便是父女兩人在打鬧,調皮的不是錢媛,而是已逾古稀的錢鍾書,他們仨人打著鬧著,好像已經不知外面是何春秋。

後來,組織上通知錢鍾書去開會,一輛來路不明的汽車,開往不知道哪裡去,這是楊先生的擔心,來自妻子的關心,錢媛是個大學教授,剛一下班回到家便忙著和母親一起去找父親,她們一起到了客棧,一起到了古驛道,在船上相聚,雖只分別幾日,卻還是思念地緊,楊絳說如果沒有錢媛,她一個人絕對不可能找到這裡。後來,錢媛走了,楊絳還是會做夢,夢見圓圓生病住院,十分嚴重,我不知道這是夢還是真實發生的事,只是覺得這還像並不虛假,阿圓病了,即使病了還時刻思念這父母。章節的最後,楊絳說,家已經不在是家,而是她的客棧了。

第三章講的是錢楊二位先生相識到結婚到牛津求學的故事,出國在外,二人不免戰戰兢兢,但有兩人做伴,也可相依為命。白天上課,參加各種有趣的社團活動,夜晚散步,生活平淡有味。一九三六年,二人隨著共產黨參加行動,後來又到巴黎求學,這一年,他們有了孩子,大夫問錢鍾書要男孩女孩,錢先生說,要最好的。女兒出生之後,他們便不再是兩個人,而是“我們仨”了,楊絳說,圓圓特別像爸爸,聽話懂事,錢鍾書也說此生有此女足矣,若是再生一個孩子,就會把對圓圓的愛分給另一個孩子,那樣對圓圓不公平。後來,錢鍾書到上海,三人第一次分離,錢鍾書一路上對女兒思念不已,而那是的錢媛似乎還不知道思念為何物。圓圓自小聰明伶俐,八歲就過目不忘,識得到子讓大人們驚訝,後來回國,分別已久的父女倆相見,也是樂趣連連,就連自家爺爺都說圓圓是家裡唯一點讀書種子。

時間漸漸流逝,三人漸漸老去,最先走的是錢鍾書,其次是錢媛,就像楊絳說的那樣“自此,三人沒有生離,唯有死別”。

我們仨讀後感 篇15

楊絳隨著船一遍又一遍地追隨著那對父女的身影,最後爬上了最高的山,喃喃著看著他們順流而下,化為一個點,直至不見。

後來,我知道古驛道是醫院,那一個連一個的夢是真實在她身邊發生的事時。在深夜,心是沉的,腦海裡似乎出現了楊絳在每日早晨去醫院靠著錢鍾書談論圓圓,黃昏又顫顫巍巍回家的情景,在聽聞父女倆死訊時站不穩跪在地上掩面的情景,在回憶往事淚溼衣襟的場景。

她把往事一件件磨成珍寶,血淋淋地從心裡面拿出來。錢鍾書自嘲笨手笨腳,卻還是為了楊絳做了一輩子的早餐。錢媛天資聰慧,卻仍聽信贊同父母的話。錢鍾書愛楊絳,為她寫出至高無上的評價。

錢媛愛楊絳,年過六十仍親暱地纏著她。他們互相依靠,相濡以沫。人間沒有永遠,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它讓白髮人送黑髮人,讓幾十年的愛情生死兩隔。楊絳是很可憐的,又是很幸運的。她一人獨守這世界,卻有人為她編織長達萬里的夢。我不敢想多年以後,她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寫下這篇回憶錄,除了肝腸寸斷,是不是所有溫馨甜蜜都夾雜著苦澀?

但值得高興的是,最後的最後,他們仨,肯定會再相聚。

我們仨讀後感 篇16

《我們仨》的故事讀完,讓我久久不能放下。為他們的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之家的風範深深感動著我。真希望現世安穩,歲月靜好,每一個“我們仨”的故事都讓人回味綿長…

認識楊絳緣於錢鍾書先生,讀書年代,讀《圍城》曾被我們視作為一種時尚,彷彿不讀《圍城》就不是文學愛好者。由此,也進一步瞭解了錢鍾書先生和他的家人,這樣的瞭解畢竟不同於歷史課本中的簡單介紹,這樣的家庭也畢竟不同於我們。但是,一直以來卻從未讀過楊絳先生的文字,也許當時的讀書更多的是追隨潮流吧。

說實話,開始是以一種淡淡然讀楊先生的《我們仨》。這樣一本紀實文集,輕鬆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過的六十幾年歲月。從兩口之家的小甜蜜,到兩人去到牛津,在圖書的海洋裡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總也找不到什麼喧譁的聲音,找不出任何干擾項去打破這片寧靜,老人像是在輕輕的對自己言語,在親人墓前一起回憶那逝去的日子。在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相繼過世的沉痛打擊下,楊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裡記錄著生活裡點滴記憶,也許這是她對逝去的人的最好緬懷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脫的唯一途徑吧!

對於八十高齡的鐘書夫婦而論,獨女錢媛的離去,讓老人的心從此成為了乾枯的老井。楊絳說:“生了獨女錢媛這麼多年,也就牽掛了這麼多年。而今她走了,就再也不用牽掛了。”古人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這是莫大的不幸,可白髮人送黑髮人又該如何的哀傷?所幸的是,這個時候,還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他可以相偎相伴。但是,總有一天,他們之間也必有一人要先行離去,風風雨雨相扶持著走過了這麼多年,而突然間要接受摯愛的永遠離去,從此在茫茫人海中再也沒有了一生中最牽掛自己的人、自己最牽掛的人,餘下的漫漫長夜,再多的風風雨雨也只得自己一人走過。午夜從噩夢中驚醒,身邊已空無一人,那個在身旁睡了六十多年的人再也沒有回來。一個人守著孤單的身影,對著寂寞的檯燈嘆息。

楊先生在文中不曾想把人生描繪得多麼壯麗,多麼繽紛,卻在不經意間告訴我們,她愛著她的丈夫,女兒,她有著普天之下女人所有的那份熱忱,那份牽掛。她的文字裡透出來的盡是黑白底色,年輕時候的含苞待放,大家閨秀,到老年時候的沉著堅毅。在這片田地裡,你何處去尋找市儈氣息?又有什麼比這無聲的坦然更有份量?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楊絳說:“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但是她還是願意“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因為她的心裡已經裝滿了“我們仨”的情和愛。

是的,有情、有愛,何嘗擔心沒有幸福呢?

我們仨讀後感 篇17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句話我見過無數次了,真的,數也數不清。大多數人都會問:“哪句話對你觸動很大?”“哪本書最讓你落淚?”等等這些問題,這些問題會讓我想到很多書,很多作家。但是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應該是我讀過的最娓娓道來的一本書。

第一次讀《我們仨》應該是高中時期十六七歲的年紀,那段時間看過一個關於“失獨家庭”的調查報告,或許是因為十六七歲本身就是一個極易敏感的年紀,那段時間就一直在腦子裡面反覆去想一個家庭失去唯一的孩子,對父母應該是多麼殘忍的一件事情。然後就在這個期間讀了《我們仨》,初讀時整個人都籠罩在極大的悲傷之中,感覺人生為什麼會如此殘酷,讓一個人在垂暮之年先後送走了自己的女兒和丈夫。

第二次讀《我們仨》是大學時期二十二歲,假期在家閒來無事,便又讀了第二遍。脫離了那個敏感易感傷的年紀,在讀時看到的已變成一個鄰家老太太在給你講述兒女情長,父女嬉鬧,相濡以沫這些再平凡不過的日常生活片段,以及世事滄桑,家園變故中的輾轉與艱辛。文中有一句錢先生的話“嘿,從今以後,我們只有死別,沒有生離。”這大概是我聽過的最美的情話了。塵世間的相濡以沫,互相攙扶,即使再多的艱辛苦澀,也變得甜潤。後來又有了女兒,一加一成了三。三口一家,在家裡沒有文學泰斗,也沒有翻譯巨匠和建國後外語高等教育的拓荒者,有的只有三個人,你愛我,我也同樣愛你的溫暖。

第三次讀《我們仨》就是幾天前了,因為這篇讀後感,又重讀了《我們仨》。與第二遍的閱讀時間相差不遠,但身份又發生了改變從一個學生變成了一個工作者。也隨著年歲的增長經歷了新生命的誕生,親人間的離別,還有一對對朋友走入婚姻的殿堂。這些閱歷,讓性格變得更加隨和安靜。就像是文中描寫到的那種暖,不是盛夏七月的驕陽似火,而是冬日的寂靜午後,靜靜的灑在身上,細碎,但入人心。生活中的感動必定是一個個細碎而溫暖小事的堆積,像是渴的時候的一杯水,像是你愛我時我剛好也在愛你。沒有策馬奔騰,也不應該是你死我活。在我看來,婚姻與家庭中最珍貴的回憶絕不應該是物質和形式上的,它應該很細碎,一餐一飯,一盞燈一杯茶......就像楊絳先生在書中的點滴回憶那樣,每一件事都是極小的事兒,但恰是這些小事,才藏著這世間最珍貴的幸福。

人生中的美好大概就是有一天我們終將失散,或者分手,全靠那些過往的回憶即可聊度餘生......

楊絳先生曾經翻譯過蘭德的一首詩,謹以此詩作為文章地結尾:我和誰都不爭和誰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準備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