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專題 > 熱點專題

特殊兒童教育方法:讓孩子自己張嘴,而不是當語言的傀儡

欄目: 熱點專題 / 釋出於: / 人氣:6.51K

在語言學習當中我們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特殊兒童教育方法:讓孩子自己張嘴,而不是當語言的傀儡

一、在自然環境中

二、孩子占主導地位,你跟孩子是配合關係

三、提要求

四、喜厭物的評估

五、利用孩子常見音

希望大家首先能明白一件事情,我在這裡所說的幾個原則是關於提高語言學習動力的。在語言學習中,我認為能力弱源於語言動力弱。如果能在語言學習中牢牢的把控住孩子的學習動力,就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語言的功能性。那麼語言對於孩子來說就不再是一件枯燥單調的事情,相反他們會覺得很有意思。

一、在自然環境中

我時常見到這樣的情景:老師為了讓孩子說話,不斷地做構音器官的訓練;不斷地讓孩子讀卡片;不斷的模仿發音;孩子一臉茫然,只是機械的配合,全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走出教室,想喝水也只會搶或者拉著別人的手,並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需求。

我時常見到這樣的情景:家長為了讓孩子說話,不停的問啊問。這是什麼、你想要什麼、你在幹什麼、這是什麼顏色/形狀;孩子想要做A,偏要讓孩子說B;孩子本身只有說兩個字的能力,偏要讓孩子說十個字;教孩子背唐詩,三字經,百家姓,以此為驕傲。但是孩子想要喝水的時候依然只會搶或者拉著別人的手,並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需求。

那,說的再多又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對於早期兒童訓練語言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語言的功能性。

功能性說白了就是有什麼用,我說話有什麼好處。一個三兩歲的小屁孩,不懂什麼,只認吃喝玩樂。所以要想更好的體現出語言的功能性,訓練的場所一定是在日常生活中,而絕不是在結構化的椅子上。

因為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才能發現挖掘出孩子更多,也更自然的需求和動機。只有抓住這些動機和需求,再通過我們的輔助以及後面輔助的撤銷。孩子才能慢慢懂得語言的意義,這才是我們訓練孩子語言的真正目的。

二、你跟孩子的關係是配合關係

很多老師或者家長在訓練孩子的時候,總是希望自己占主導地位。舉個例子:前兩天有個家長過來找我,跟我說想教孩子叫媽媽。我問她為什麼,回答是沒原因。我接著問:你想怎麼教?家長答:孩子想吃零食,想玩玩具的時候我就讓他叫媽媽。

這個例子很有意思,而且並不是個案。這也暴露出了家長在教導孩子語言的過程中存在普遍的問題:總想主導孩子說什麼,但是並不關心孩子想說什麼。

這樣長此以往的結果就是孩子會越來越討厭說話,因為那些話是你想說的,並不是他想說的。

所以在教導孩子語言的過程中,要謹記孩子是你的老闆,孩子是占主導地位的。我們要讓孩子自己選擇在哪兒,做什麼活動,從事什麼專案。是他們自己選,而不是你。

舉個例子:如果孩子現在在玩球兒,那你就不要強制他去玩積木。並且我們要教導孩子關於球的相關語言。比如命名“球”要求“給我球”“我要球”等。也可以命名活動“拍球”“扔球”“傳球”“打球”“踢球”等。或者還可以辨別不同的球“皮球”“足球”“籃球”“乒乓球”“羽毛球”“拍球”等。除此之外我們還能教導孩子玩球遊戲中的規則,比如輪流等待等。

後面我們還會教給大家如何設定障礙來增加孩子的語言,這裡暫不贅言。

三、提要求

孩子的主動性語言訓練最好從提要求開始,因為提要求可以最直接的滿足孩子的需求。

要求性的語言包括以下幾種:

1、表達自己的要求

2、對他人行為的要求

3、對他人關注的要求

4、對具體資訊的要求

5、對驅除負面刺激的要求

在所有語言功能當中,提要求是最能讓孩子受益的。比如:我要吃糖、抱抱我、我不想待在屋子裡等等。

對於第一批語言的學習,我建議只做提要求。我們要儘快的建立起來孩子對於語言功能性的理解,也就是“提要求”-------“別人的反饋”--------“自己的要求得到滿足”之間的聯絡。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孩子說話的意願,當然要讓我們的孩子在提要求和得到滿足之間建立穩定的聯絡,是需要一個比較長時間的積累過程的。

很多人都在談一點,就是要先建立模仿意識再去引導語言。但是我們不妨換個角度去思考,如果孩子都沒建立起來“提要求”和“得到滿足”之間的聯絡。或者換句簡單的話來說,他都沒有從中得到好處,又為什麼要模仿你呢?

所以如果你現在想提高孩子語言的主動性,那麼一定記住少些提問,多一些描述、互動式、分享式的語言。

並且還要善於抓住動機,去引導孩子跟你提要求。當孩子建立起來語言功能性的聯絡後,我們再做其他也不遲,比如:名詞、動詞的命名。

四、喜厭物的評估

為了更好的讓孩子提要求,所以我們要做好喜厭物的評估。通過我們日常當中的觀察,找出孩子喜歡和不喜歡的活動、人、物品。目的就是為了能讓家長明確哪些因素可以激發孩子說話的動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前期蒐羅的這些資訊是無價的,並且是我們後面引導主動語言的必要基礎。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基於我們孩子的特性,某些玩具或者活動比人能更好的激發出孩子的自然語言。

並且我幫大家總結出了一些規律:由多部分組成的玩具和需要別人幫助的玩具將會提供更多輔助和溝通的機會。比如:積木,拼圖,組裝的小車等等。

並且這些喜厭物的評估也為後面的環境佈置提供基礎。比如孩子喜歡各種各樣的汽車,那我們就可以將汽車提前進行環境佈置,把它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這樣就提供了孩子提要求的核動力。我們只需要適當的語言提示,幫助孩子說出他想說的話,並且注意語言提示的撤銷。孩子就能在類似的場景中自主的提要求了。

五、利用孩子的常見音

如果我們使用孩子經常發的音來進行需求語言的表達,那麼提要求這件事兒對於孩子來說的難度就降低了。

這個方法比較適用於語音發展處於初級階段的孩子,也就是說你的孩子目前能發出的音並不多。那我們就要擅長利用孩子現在掌握的音來進行相應的擴充套件,換句話說就是在孩子掌握的音的基礎之上組合變換成具有功能性和意義的語言。

比如說孩子現在能說“bobo”的音,那麼在和孩子玩耍的過程中,我們就可以引導孩子說“baobao”,慢慢的孩子就能將“baobao”和“抱抱”的實際含義聯絡在一起。

以上就是我們在教導孩子語言當中需要遵循的五個原則,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很多方法和技巧能夠更加具體的提高孩子的主動語言表達。我會在下次的訂閱號當中跟大傢俱體分享這些方法,並且告訴大家如何實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