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專題 > 熱點專題

關於露天電影的文章:那漸行漸遠的電影

欄目: 熱點專題 / 釋出於: / 人氣:1.52W

本站:樸素的文字,生動的描述,記錄了童年的樂趣,勾起了人們美好的回憶!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那漸行漸遠的電影》。

關於露天電影的文章:那漸行漸遠的電影

縣城的電影院也開始拆遷了!至此,縣城裡能放電影的兩個場所:電影院和影劇院,一個改成了大型超市,一個拆遷準備建購物廣場。站在拆遷成一片廢墟的電影院前,心中惆悵起來:曾經喜歡的電影已漸行漸遠。

印象中第一次看電影,還是在上國小時,放學後趕緊回家,拿上兩個饅頭,跟著哥哥他們,步行到離家4公里的街上去看電影。放映的是《少林寺》和《牧馬人》,那晚看電影的人很多, 都是站著看,前面個高的人擋住了後面的人,後面的人就直往前擠,會場一片混亂,就有人拿著一根大長竹竿,站在一張桌子上,看哪裡擠了,拿著竹竿往那裡的人群中打,擁擠立即停止了。

放映員換片的空隙,電影放映機上方的大燈泡亮了,照亮了全場,有些婦女便罵擠的太近的人,可罵歸罵,人太多,不想讓別人挨近很難,除非跑出來到人群外邊去看。在人群的後面看,前面大片的人群擋的什麼也看不到,只有轉到大螢幕背面去看,大屏幕後面幾乎沒人,大家都認為那樣看的影象是相反的,看著彆扭。

那時,放電影是一個大隊(村)放完,第二天晚上到挨著的村,繼續重複放映。我們這些十二、三歲的男孩子便跟隨大些的孩子,從街上一直追著看了五個村,把《少林寺》看了五遍,最後一場看時,下一個情節是啥都知道了,卻還是屁顛屁顛的追著去看。

看完《少林寺》,我們男孩子理髮時就一律光頭了,還學著電影上的樣子,用墨水在頭上畫上九個圓點,見面就雙手合十,“阿彌陀佛”地打招呼。

後來,只要聽說有電影放映,離家又不太遠,就會纏著哥哥,讓他帶著我,跟著大夥去看電影。看完電影,月光下,一群人就往家裡跑。遇到月黑夜,前面一個打手電筒的領著路,後面跟著一大溜孩子,深一腳淺一腳的往家趕。第二天到班裡,與同學炫耀昨晚電影的細節,勞累也就被歡樂代替。只有在本莊放電影時,才能搬上凳子,太陽不落,就把凳子放在螢幕的前邊,提前“佔位”,才有機會舒舒服服的坐那看上一場電影。說來也怪,站那看電影都很精神,一坐到凳子上舒服的看電影,瞌睡就來了,每次都有電影結束還在熟睡的小夥伴,被大人喊回家,路上還在迷糊著。

上師範讀書後,學校離電影院比較近,週末時間總喜歡去電影院看場電影,喊上一兩個同學,買上一包花生或瓜子,舒服的坐在椅子上,邊吃邊看電影,倒也舒心。週日逛街的時候便會留意電影院門口的海報,記準自己喜歡看的電影的日期。到那一天的下午放學鈴聲一落,就直奔電影院而去,那時電影院都是連著放映,放完上一場,中間休息20分鐘,也不清場。因為下午放學到夜自習之前的時間比較短,沒有充足的時間看整場的電影,為了不耽誤上自習,總是買票之後,趕快進去,找個空位,看完下半場,等人走的差不多了,重新找一好的位置,靜等電影放映,等看到接著上一場的地方,一場電影也算“完整”的看完了,趕緊往學校趕。到學校時離晚自習也就十多分鐘了,吃晚飯已是來不及了,只有等到自習結束到寢室吃碗泡的方便麵了。

最難忘的那次下大雪看電影:週三下午放學後,愛一塊看電影的偉同學和才同學喊上我,相約一起去看電影,我們踏著厚厚的積雪,想著電影院看電影的人少,空曠的電影院會冷,怕坐那凍著腳了,就在街邊店裡買上厚厚的棉襪,買好票進場時卻沒有檢票的。哈,檢票的凍得躲進了值班房!進去坐下之後,先套上厚棉襪,才開始看電影。看完半場休息時,滑稽的才同學拿著未檢的三張票,對驗票員說:“我們還有三個同學嫌冷沒來,我們用票去換花生。”驗票員點頭同意之後,才同學拿著三張未檢的票去賣瓜子的攤位換了三大包瓜子,一陣狂嗑,看到與上一場的“接頭”後,趕緊踏雪回去上自習。

每週二晚自習是我們班到琴房練琴時間,不愛彈琴的我和東同學,只要遇到愛彈琴的外班學生來練琴,我倆便大度的把琴讓出去,讓他們練琴,替我倆簽到、點名,我倆跑去看一場完整的電影,在夜自習下課之前趕回學校。

如果學校組織愛國主義影片放映,每次都是吃完晚飯,全校同學排上長隊,去電影院看電影,免費的,滿場都是同學,卻沒有那種看兩個“半場”的感覺好。

師範畢業,分配到了鎮上的國小上班,鎮上沒有電影院,看電影就少了。只有週末去縣城,遇到好看的電影,才會進去看上一場,遇上學校組織教師去看電影,大夥一塊騎上自行車,結伴去看電影,彷彿又回到了上學時看電影的場景。

家裡買了電視後,愛人喜歡看電視連續劇,我卻更喜歡那短小、精簡的電影,不受每天一集的限制,斜躺在沙發上,泡上一壺茶,靜靜欣賞一部電影。可總懷念上國小時跑幾裡地,站上兩三個小時,看上一場電影;更懷念趁放學和晚自習前的空隙,抽空看上兩個“半場”的電影,感覺那時的味道才最濃。

公眾號:紅羅山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