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專題 > 熱點專題

有關小時候的美文:新撲克

欄目: 熱點專題 / 釋出於: / 人氣:1.95W

本站:關於童年的記憶大家還記得多少,是否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細細回憶呢?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新撲克》。

有關小時候的美文:新撲克

記得那是七十年代中期,還沒分田到戶,家家戶戶處於半飢半飽狀態。“泥巴房、泥巴床,泥巴鍋裡沒有糧,一日三餐喝稀湯……”記不清哪兒看到的這句鄉村俚語,形象地道出了當年村集體時的窘況。

除了吃不飽,人們的精神生活也極度匱乏,沒有電,自然沒有電視,就連現如今早已淘汰的收音機,那時也是奢侈品。小孩子們最喜歡的是白天,乘著天光可以鬥雞、跳田、踢毽子,晚上可什麼遊戲也玩不成!那時我才四五歲,剛記事,玩這些遊戲都需要體力,自然不喜歡。同村有一長我幾歲的玩伴姓黃,他父親部隊轉業後在隨州上班,據阿黃說,他父親有一次吃酒席時,順手捎回來了一幅撲克牌。要知道,當年我們村,這可是稀罕物。撲克牌需要湊齊四人才能玩,那時最流行的玩法叫“跑得快”,就是有出牌機會就馬上出牌,不要等,誰最先出完牌,誰就是大贏家!

阿黃只是教會了村子裡大點的孩子,偶爾叫上人在我場子邊上的青石板“跑得快”。我就在邊上看,一來二去,竟然也會了!他們也不經常玩,怕損壞了撲克。阿黃為了讓撲克能儲存得長久一些,還讓他外婆給上過桐油!我那時非常想參入,但他們嫌我小,不允許,只有眼巴巴看的份。大孩子玩遊戲的排他性讓我非常氣悶!我知道,如果我有一幅撲克牌,肯定會改變這種狀況,因此,我是多麼渴望自已有一幅撲克啊!

但是,我家是富農,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四個勞動力,在村裡掙的工分,一年到頭也拿不到多少錢!我雖是長子,小時淘氣,經常在家裡翻箱倒櫃找吃的,卻根本沒有見過錢,因此,更沒有錢的概念。五歲那年年末,母親有一天把我拉到她房中,開啟櫃子上的箱子,拿出薄薄的一張黃中帶紫的紙對我說:這是錢,能買好多東西的,千萬別碰它。你喜歡亂翻,這個不能吃,當心點,要是不見了,小心我揍你!現在想來,那該是我家四個勞動力在生產隊掙到的第一筆錢了,面值可能是五元的吧。

我有一個遠方姐夫,叫李志財,在我們村供銷社裡當售貨員。那時的售貨員可吃香了,但不像電影裡拍的那樣,整天站櫃檯招攬生意。印象中多半時間裡,要挑著貨籃,走村串戶,俗稱“轉鄉”。姐夫大我二十多歲,中等個,敦實。大概是經常走村串戶“轉鄉”多了的原因吧,練就了一雙能說會道的嘴巴。每每來到我們村,總是大聲招攬生意,貨籃裡裝著些針頭線腦,手絹以及日雜用品,很受大姑娘小媳婦的歡迎。我們小孩子呢,最感興趣的是當然是糖,每每聽到姐夫的吆呼,便會爭先恐後地圍上去看稀奇。偶爾大姑娘小媳婦買些針頭線腦等生活必需品後要找零錢,姐夫零錢不夠,便會找一塊糖。好看的大姑娘或小媳婦就會當眾剝開糖衣,讓我們七八個小孩子一人舔上一口。這時我們就好像過上了大年,個個“真甜!”“好甜啊”嚷個不停,舌尖在嘴脣上舔了又舔……

姐夫老愛逗我,“你家裡有錢,快回家取來,我給你糖!”我嘗過糖,知道了糖的滋味,因此並不那麼想吃,所以兩手一攤對姐夫說,沒有呀。在眾人的鬨笑聲中,慢慢地走回家。

不久後一天,大人們都已“出工”,我一個人呆在家裡玩泥巴,正悶得慌,姐夫照例“轉鄉”到我村,貨籃擺在我家場子上。聽到熟悉的吆呼聲,我便從家中衝出來,圍著貨籃尋找糖的存在。突然,我驚奇地發現一隻貨籃中間竟然有撲克牌,外包裝和阿黃的撲克一模一樣,這讓我瞬間心跳加速,小心臟“呯呯”跳個不停,盯著那撲克,眼睛都直了。姐夫瞧出了我的異樣,大聲說:“你家裡有錢吧,你拿來,我給你撲克 ,還找給你一大把錢,怎麼樣?”我心想,這主意不錯,一張換一把,還能得到我早就想要的撲克,便點點頭,結結巴巴地說,“等,等到,等我回家拿錢,不許賣給別人……”在我小心眼裡,生怕姐夫把撲克賣給了別人,因為我用眼睛反覆偵察過,兩隻貨籃裡僅有那一幅,沒有第二!

然後,我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跑回家,費了好大的勁,搬來高腳凳,再搬來椅子,順著椅子爬上凳子,在衣箱的最底下,果然找到了那張黃中帶紫的“紙”,舉著它衝到姐夫跟前,說:給你!姐夫笑的合不攏嘴,先遞給撲克,然後果然沒有食言,耐心地找了我一大把錢,叮囑我拿好,要放回原處,撲克最好不要拆,不要的話可以退!我高興地把滿滿一把錢放回原處,撲克捧到手中翻來覆去地看,如同撿到了一塊珍寶,心中暗自慶幸自已真划算,一張錢換了一大把,賺大發了。父母肯定會誇獎我的吧。

新撲克是真的捨不得拆,這是我心儀已久的玩具啊!終於捱到父母“收工”回家後,我興奮得滿臉通紅地站在大門口,結結巴巴告訴了母親我做的賺錢的“買賣”,母親一聽就急了,跑到房中去檢視。結果是我沒聽到母親的表揚,而是在父母一片“傻子”的責罵聲中,拿了那一大把錢和我捧在手心的撲克,拽著我走向姐夫,退回了那一張紙幣!從此,姐夫“轉鄉”到我村,我再也沒去圍觀過。

公眾號:隨州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