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演講稿 > 發言稿

勞務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選12篇)

欄目: 發言稿 / 釋出於: / 人氣:1.81W

勞務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

同志們:

勞務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選12篇)

在全區上下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精神之際,區委、區政府決定召開勞務經濟及勞動力轉移工作會,其主要任務是:總結分析勞務經濟及勞動力轉移形勢,科學確立發展戰略,切實明確目標任務,進一步提高認識,強化措施,統籌城鄉,搭建平臺,努力推進勞務經濟及勞動力轉移工作再上新臺階。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一、因地制宜,促進增收,全區勞務經濟及勞動力轉移成效明顯

一直以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勞務經濟發展,緊扣作為人口大區、農業大區、資源大區但經濟欠發達、群眾增收不高的具體實際,堅持把發展勞務經濟、轉移農村勞動力作為富民興區的重要舉措來抓,特別是去年區委、區政府提出“要把勞務經濟作為第一資源型經濟來抓,努力打造人力資源強區和勞務經濟強區”之後,各鎮街、各部門採取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取得了一些明顯的效果,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湧現了一批先進的典型,全區勞務經濟發展基礎較好,勢頭不錯。截止目前,全區累計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35.2萬人,佔全區農村勞動力總量的48%,僅通過各種形式寄回家鄉的務工收入達到了21.3億元。具體講,主要做到了“五個堅持”:

一是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聯動,有序推進勞務開發。既認真履行政府職責,強化對勞務開發的組織領導、宣傳引導、政策調控和公共服務,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堅持以市場運作的辦法推動勞務開發,特別是去年以來成立了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四名區級領導任副組長、相關部門和30個鎮街主要領導為成員的勞務經濟工作領導小組,今年換屆後又將勞務經濟納入專項工作、明確區級領導為第一責任人主抓,有序推進了勞務經濟及勞動力轉移工作。今年以來,全區有組織、成建制勞務輸出達到2.3萬人,舉辦了9場次大型招聘會,共提供崗位1.6萬多個。

二是堅持加強教育與狠抓培訓並舉,著力提升勞動力素質。在發展勞務經濟過程中,積極轉變過去重轉移輸出、輕教育培育的傳統做法,堅持以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為突破口,狠抓了城鄉勞動力引導性培訓、中長期技能培訓和訂單式培訓,努力把勞動力素質和市場競爭力等涉及勞務經濟發展及勞動力轉移的先決條件和前端工作,予以做深、做細、做強。今年以來,全區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城鄉勞動力達到5100餘人,就業率達到了87%。同時通過狠抓教育培訓,一批特色勞務品牌開始顯現,勞動力附加值得到了提高。

三是堅持整體推進與分類指導結合,建立完善勞務開發扶持政策。去年以來,制定出臺了《關於發展勞務經濟的決定》等一系列檔案,前不久召開的區政府第14次常務會又審議通過了《**區農村勞動力轉移規劃方案(20xx-20xx)》等五個配套檔案,特別是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階層的人群分類制定了扶持指導政策,切實做到點面結合、整體推進。比如,對城鎮“零就業”家庭和農村“零轉移”家庭,實行了鎮街、部門“一對一”幫扶城鎮“零就業”家庭,農村“零轉移”家庭可望兩三年內全部消除;對貧困家庭學生就讀職校,實行“零學費”入學及生活補貼政策,在校職高生達到8000人,高中階段教育入學率達到了88%。

四是堅持大力“輸出”與“回引”互動,強化勞務經濟發展效應。全力支援各類職介機構,特別是區裡成立的7個區外勞務協作視窗發揮作用,不斷拓展勞務市場,目前已初步建立了珠三角、長三角、成渝等三大勞務輸出基地,常年就業人員達到了21萬餘人,佔區外輸出人數的70%。同時,大力宣傳返鄉創業優惠政策,積極鼓勵外出成功人士返鄉創業。

五是堅持優化服務與強化維權並重,確保務工人員合法權益。建立完善了區、鎮(街)、村(社群)三級勞務資訊網路,切實加強勞動力市場平臺建設,勞務經濟發展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全力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加大對建築等重點領域的勞動監察力度,從嚴查處各類勞動違法案件,特別是積極加強與勞務輸出入地勞動部門的銜接聯絡,協調處理外出人員維權案件99件(涉及45**人、423萬元)。

二、認清形勢,查詢差距,全區勞務經濟及勞動力轉移工作面臨巨大挑戰

新形勢下推進勞務經濟和勞動力轉移,我們面臨著新的更高的要求。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與、全國一樣,將繼續面臨經濟社會高速增長、加快轉型的關鍵時期,既是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又是矛盾凸顯期,在這樣環境和條件下推進勞務經濟及勞動力轉移工作,目標更新,要求更高,意義更大。

一是從巨集觀政策上看,黨和國家乃至各級政府都高度重視發展勞務經濟,將其作為解決民生問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擺在了更加重要、更加緊迫的議事日程;

二是從統籌城鄉發展看,發展勞務經濟是一個重要載體,能最直觀、最具體、最現實地體現以人為本和富民興區,可以為統籌城鄉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三是從構建區域性中心大城市看,發展勞務經濟,有效轉移農村勞動力,可以促成農民快速向城鎮聚集,從而加快城鎮化和區域性中心大城市建設程序;

四是從打造“1小時經濟圈”看,發展勞務經濟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重頭戲,既能快速轉移區內勞動力,又能有效地承接“兩翼”勞動力轉移,更能有效地增強區域核心競爭力和比較優勢,為在“1小時經濟圈”中率先崛起打下基礎。在發展勞務經濟過程中,如果我們體現了這些新要求、高要求,就是抓住了機遇,反之就會喪失機遇。對我們而言,這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全區勞務經濟及勞動力轉移工作戰線上的同志們務必要保持清醒頭腦,切實把當前勞務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分析深入、分析透徹,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從新的起點、新的高度來推動勞務經濟不斷朝前發展。

發展勞務經濟和推動勞動力轉移,還必須著力解決好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儘管通過多年努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儘管目前發展機遇環境較好,但我區的勞務經濟發展總體上還是處於初級階段,有許多矛盾和突出問題迫切需要解決。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基礎還不夠紮實。“軟基礎不軟,硬基礎不硬”的現象較為突出。載體建設滯後,政企勞務協作、多邊勞務協作以及區、鎮(街)、村(社群)三級勞務聯動平臺沒有全部到位;基礎臺賬不完善,對勞動力資源狀況沒能很好做到動態管理、全盤掌握;工作機制不健全,組織引導、政策宣傳、教育培訓、轉移就業、維權保障、考核檢查還沒有完全做到“多位一體”。

二是市場化程度不夠高。適應產業結構升級及社會分工客觀要求不夠,從政府機關、行業組織、勞務中介到各類勞動者,從職業教育、技能培訓到轉移就業,均缺乏應對意識和應對措施;勞動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體力型崗位過剩與技能型崗位缺乏的現象並存;市場競爭力不強,高技能、高附加值勞務品牌奇缺;勞務中介組織服務缺位現象普遍,沒有真正按市場機制發揮好作用。

三是公共服務較為滯後。勞務經濟及勞動力轉移各類資源有待進一步統籌整合、形成合力;城鄉一體的勞動就業市場亟待完善,特別是在政策扶持、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城鄉差別問題必須大力度研究解決;土地流轉、留守兒童教育、老人養老等大規模勞動力轉移後的社會問題解決不力;社會保障、勞動維權、就業指導等問題需重點研究。這些問題,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堅持不懈地加以解決,以確保勞務經濟及勞動力轉移工作順利推進,健康發展。

三、明確任務,突出重點,全區勞務經濟及勞動力轉移工作任重道遠

前不久召開了區政府第14次常務會,審議通過了《**區進一步壯大勞務經濟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的試行意見》、《**市**區農村勞動力轉移規劃方案》等五個檔案,安排部署了當前及今後五年勞務經濟及勞動力轉移工作,進一步明確了總體要求、發展目標及重點工作。這些都是區委、區政府在認真分析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新要求,準確把握勞務經濟及勞動力轉移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的基礎上,經過反覆研究、認真論證而確定下來的。只要我們努力工作,紮實推進,完成目標任務肯定沒問題。但從統籌城鄉發展的角度看,推進勞務經濟及勞動力轉移任重道遠,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工作,需要我們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區勞務經濟及勞動力轉移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按照城鄉統籌的發展思路,緊緊圍繞我區“提速發展,跨越趕超,率先崛起”的總體目標,以技術技能培訓為基礎,以引導農村居民向城鎮居民轉變為抓手,以促進農村勞動力向城鎮和二、三產業及其他領域轉移為重點,以強化考核、落實政策、優化服務為保障,堅持就地就近轉移與對外輸出轉移相結合,著力建立“政府指導、政策引導、市場運作、管理規範、轉移有序”的勞務經濟及勞動力轉移新機制,切實構建完善的就業市場體系、勞務培訓體系、勞務中介服務體系、勞動保障體系,確保我區勞務經濟及勞動力轉移工作更好更快地發展。主要奮鬥目標是:到20xx年,全區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總量達到45萬人以上,青壯年富餘勞動力實現應轉盡轉;城鄉勞動力(轉移)就業前技能培訓參訓率達到90%以上,培訓總量達到6萬人;90%以上的城鄉新生勞動力接受高、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職業教育招生總量達到3萬人;農民人均勞務收入每年遞增13%以上,年收入總量達到40億元,農民工資性收入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達50%以上;城鎮從業人員達到城鄉從業人員總數的60%以上;培育出3—5個特色鮮明、競爭有力的勞務品牌;每年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員中有勞動能力的人員比例控制在3%以下;對口幫扶彭水縣勞動力培訓、推薦就業、勞動力轉移2500人以上。圍繞上述總體要求和奮鬥目標,要突出抓好以下重點任務:

(一)要大力實施五大工程

一是實施“強基工程”。只有先把基礎夯實了,勞務經濟才會穩定快速發展。由區勞務辦牽頭,各鎮街落實,相關部門配合,迅速開展勞動力資源普查,建立基本臺賬,主要包括:農村勞動力資源基礎臺帳、外出務工經商成功人士臺帳、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分戶統計臺帳、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技能培訓臺帳、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求職登記臺帳、用工需求臺帳、農村青壯年勞動力轉移就業臺帳等7類基本臺帳,並以此為主要內容,在區勞動力市場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資源資訊庫。對這些基礎臺賬,要實行動態管理,及時更新。各鎮街要定期組織機關幹部及村社幹部開展調查,上門入戶,掌握情況,並及時向勞務辦反饋。

二是實施“拓展工程”。要在實施區內就地轉移的基礎上,不斷向區外拓展勞務轉移就業空間和渠道,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成渝經濟區要繼續作為勞務輸出的重點,有關部門和鎮街要利用各種渠道、關係,加強與當地部門、企業、中介的勞務協作聯動。條件成熟時,區裡還將進一步考慮增設外派勞務服務機構,切實加大勞務輸出力度,擴大勞務輸出規模。在勞務輸出過程中,我們不但要注重地域上的向外轉移,更加註重轉移輸出的行業結構,除向建築、餐飲等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行業轉移外,還要積極向工業製造、第三產業服務以及新興行業轉移,以形成多行業、寬領域的轉移態勢,真正提高輸出質量。

三是實施“迴歸工程”。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努力引導外出務工返鄉人員,特別是成功人士到工業園區和城鎮投資創業,將其納入工業園區和城鎮建設規劃,積極為其爭取並落實各類扶持政策,同時也要通過外出成功人士搭橋,引進一批專案和企業落戶,切實做到輸出的是勞動力,引回的是人才、資金、專案等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向前發展。當然,我們要從政治上進一步關心、愛護、培養外出務工特別是農民工群體,對有突出貢獻的返鄉創業企業、企業家、企業人員給予一定的扶持。要大力宣傳,以擴大其示範帶動作用。

四是實施“品牌工程”。有品牌才有競爭力,我們必須著力打造有特色和市場競爭力的勞務品牌,以進一步提高勞務經濟附加值。重點要以釣魚城為標誌,著力打造釣魚城電工、釣魚城廚師、釣魚城機械工、釣魚城家政、釣魚城縫紉工、釣魚城建築管理等勞務品牌。同時要培育五所有拳頭專業、年招生數量和推薦就業在1000人以上的品牌職業學校,一批年輸出能力在1000人以上的品牌勞務中介機構,以及年輸出能力在300人以上品牌勞務經紀人。

五是實施“維權工程”。流動黨支部及其下設的維權委員要充分發揮作用,幫助外出務工人員依法開展維權工作;司法部門要建立和完善農民工法律服務工作制度,增強農民工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自主意識,幫助鎮街協調落實法律顧問為農民工維權;勞動保障部門要建立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長效機制,加大執法力度,對轄區內的勞動違法企業依法處理並予以曝光;勞動爭議仲裁機構要及時受理勞動爭議案件,並視情況減免應由農民工本人負擔的仲裁費用。對轉移到城鎮就業的農民工子女入托入學,給予所在城鎮居民同等待遇。要加強與區外勞務基地勞動保障、公安、司法等部門的協作溝通,保障外出務工人員合法權益。

(二)要著力完善四大體系

一是完善城鄉統一、服務規範的勞動力市場體系。全面消除制約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制度性障礙,實行城鄉統一的就業政策,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勞動力市場,形成城鄉勞動力有序流動、自主擇業、平等就業的制度環境,實現城鄉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穩步擴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規模和城鎮就業總量。

加強城鄉就業服務機構建設,統籌城鄉就業管理,將就業服務平臺向鎮街、村(社群)延伸,逐步形成區、鎮街、村(社群)三級勞動力市場體系,做到區有市場、鎮街有網點、村(社群)有視窗,為農村勞動力提供就地就近服務;各鎮街黨委、政府要加強就業服務平臺建設,健全工作機制,按要求的人員配備到位,並根據工作需要抽調相應的人員保障勞務經濟及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的正常運轉;各村要配備勞務工作專幹,負責本村勞動力資源資訊調查統計、更新、勞動力轉移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工作,形成覆蓋城鄉的勞務經濟管理服務體系。

健全以**市勞動力中心市場為中心,區勞動力市場為主體,鎮街社會保障服務所為平臺,村(社群)為基礎的勞動保障資訊網路。有關部門和鎮街要加強用工資訊和勞動力資源資訊的收集和釋出,實現勞動力市場供需對接,並逐步實現公共就業服務全程資訊化。區勞動力市場和鎮街社會保障服務所要按季度更新和釋出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方便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直接查詢勞動力市場資訊。

二是完善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在統籌規劃、整合利用現有培訓資源的基礎上,實施農民工培訓示範基地(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工程,努力打造國家級農民工培訓示範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調整基礎教育與職業教育結構,積極探索國中“3+1”勞動預備學制、普通高中畢業學生“2.5+0.5”普職教育模式,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形成覆蓋城鄉、佈局合理、靈活開放的職業培訓組織體系。

以“百勞工程”、“陽光工程”和“就業再就業培訓工程”為重點,整合資金來源,實行培訓經費統一管理,統一審批使用,形成惠及城鄉勞動者的職業培訓體系。大力推行就業准入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以農民工技能提升培訓為突破口,引導勞動者自覺參與職業技能鑑定;鼓勵用人單位提高員工職業素質,完善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培訓制度,擴大培訓規模,提高培訓針對性,促進勞動者市場就業、素質就業和穩定就業。

三是完善面向、輻射全國的中介及資訊服務體系。大力培育勞務經紀人隊伍,積極鼓勵各類經濟實體、群眾團體、農村基層組織和農村能人創辦勞務中介組織,引導、鼓勵勞務經紀人依法開展勞務中介服務,充分發揮勞務中介組織和經紀人在開拓勞務市場、收集釋出勞務資訊、培訓勞務人員、協調勞動關係、提供就業服務和法律諮詢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和完善面向、輻射全國的中介及資訊服務體系。20xx—20xx年,確保每個鎮街至少培育1個民辦職業中介機構,每個村至少培育1名勞務經紀人。加強對勞務中介組織和經紀人的管理,促進勞務中介組織和經紀人隊伍健康發展,對依法經營、業績突出的予以表彰獎勵。

四是完善城鄉統籌、覆蓋面廣的社會保障體系。在繼續推進五大社會保險的基礎上,重點建立實施涉農社會保險制度。一是要建立實施農民工社會保險制度。全面實施《**市農民工養老保險暫行辦法》;認真貫徹落實《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375號)。工傷風險程度較高的礦山、建築施工等行業,有關部門要將參加工傷保險作為企業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或工程開工建設的前置條件,逐步實現農民工工傷保險全覆蓋;建立農民工大病醫療保險制度,保障農民工老有所養、傷有所助、病有所醫。二是落實徵地農轉非人員社會保險制度。建立徵地農轉非人員社會保險與促進就業相結合的制度,以就業促進社保,以社保帶動就業。三是積極開展農民社會保險試點工作,逐步實現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農民工養老保險制度無障礙銜接轉移。

(三)要廣泛開展三項活動

一是開展建立“充分轉移就業村”、“充分轉移就業鎮街”活動。從今年開始,在全區開展建立“充分轉移就業村”、“充分轉移就業鎮街”活動。到20xx年,使全區90%的行政村建成“充分轉移就業村”,90%的鎮街建成“充分轉移就業鎮街”。具體辦法和措施由區勞務辦、區勞動保障局、區農業局等單位另行制定。

二是開展“農民工崗位對接”活動。區勞務辦、區勞動保障部門和各鎮街要主動加強與各類用人單位的聯絡,瞭解區內外企業用工需求,大力收集崗位需求資訊,建立空崗資訊庫;廣泛收集農村勞動者的求職資訊,建立農民工求職登記資訊庫。通過資訊專欄、觸控查詢裝置、大螢幕、網際網路站等多種渠道,廣泛釋出空崗和求職資訊,為供求雙方提供便利的服務,進一步提高城鄉求職者與崗位匹配的成功率;對需要轉移就業的農村勞動者,區勞動力市場、鎮街社會保障服務所、村(社群)要免費為其登記,釋出其個人求職資訊,主動為其提供就業崗位。要大力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前的職業指導,引導其轉變擇業觀念;要積極幫助企業瞭解當前勞動力市場形勢與相關政策,轉變用工觀念,確定適宜的指導策略。

三是開展“職業技能大比武”活動。由區勞務辦牽頭,區勞動保障局承辦,區總工會、教委、經委等部門配合,每年圍繞我區重點行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及“勞務品牌”,組織進城務工農民、企業職工、職校學生開展以“學技術、用技術、比技術”為主題的職業技能大比武活動,對獲獎者給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對湧現出的技能尖子,由政府補貼到高等學校深造。進一步增強提高全社會對學習技能知識、成為技能勞動者的熱情,促進學習交流技能經驗,營造尊重勞動、崇尚技能、鼓勵創業的良好氛圍,促進勞務經濟及勞動力轉移工作健康發展。

四、高度重視,落實責任,切實保障勞務經濟及勞動力轉移工作健康發展

(一)要提高認識,高度重視

發展勞務經濟,實現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市非農產業的轉移,是貫徹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消除城鄉二元結構的戰略重點,是實現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相互促進、良性迴圈的重要渠道,是促進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城市社會轉型的槓桿。各鎮街和區級部門要從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執政為民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農民進城務工就業工作的重大意義,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發展勞務經濟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抓緊抓好。

(二)要落實任務,嚴格考核

區委、區政府已研究制定了《**區勞務經濟及勞動力轉移工作年度考核暫行辦法》,並印發了目標任務,具體落實了區級有關部門和鎮街工作任務。區級有關部門要進一步細化完善工作方案,由主要領導掛帥,分管領導具體抓,業務部門具體負責,建立相應目標責任制度,實行目標管理,定期進行考核、通報;各鎮街要把發展勞務經濟擺上重要工作議事日程,由主要領導任勞務經濟及勞動力轉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落實專門工作機構負責具體落實。

(三)要協調配合,統籌兼顧

農村勞務開發是一項龐大複雜的系統工程,工作涉及面廣、牽涉的部門多,需要強化統籌協調,形成齊抓共管、合力推進的工作局面。今年成立了勞務經濟及勞動力轉移工作領導小組,形成“7+1”統籌機制和“2+6”工作機制,設立了專門的辦公室,明確了各成員單位職能職責。區級其他各部門要從大局出發,積極主動履行自身職責,認真執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各項政策,加強協調配合,結合本單位的職能,研究相應政策和措施,積極主動搭建服務平臺,共同推進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決不能袖手旁觀。區勞務辦要切實加強對勞務經濟及勞動力轉移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的優勢和作用,加強協調配合,紮實做好農村勞務開發的各項服務工作,努力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四)要講求實效,全力推進

區委、區政府勞務經濟及勞動力轉移工作會議是推進我區勞務經濟進一步深入發展的部署性會議,各鎮街和區級部門要認真貫徹會議精神,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按照區委、區政府確定的目標任務和工作部署,做到認識到位、領導到位、責任到位、工作到位,保證各項政策措施得以貫徹落實。同時,區級新聞單位還要加大對會議精神及貫徹情況的宣傳報道力度。要通過全區上下圍繞貫徹落實這次會議精神的宣傳報道,在全社會要營造一個關心關注勞務經濟發展,共同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的良好輿論氛圍。區政府督查室要對各鎮街和區級部門貫徹落實這次會議的情況開展督促檢查,及時瞭解和掌握各鎮街和區級部門抓落實的進展情況,對一些好經驗、好典型進行總結推廣和通報表揚,對貫徹不及時、不到位的鎮街和部門進行通報批評。

同志們,做好新形勢下勞務經濟及勞動力轉移工作,任務艱鉅,責任重大。我們要以堅持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區委、政府“提速發展、跨越趕超”的總體部署,加大工作力度,提升業務水平,圓滿完成勞務經濟及勞動力轉移的各項工作任務,為促進我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謝謝大家!

勞務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2

同志們:

這次會議是市委、市政府決定召開的。主要任務是總結近幾年全市勞務經濟工作,表彰先進,進一步分析形勢,研究問題,強化措施,不斷提升勞務經濟的質量和水平,推動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發展勞務經濟的決定》全面落實。剛才宣讀了市委辦、市政府辦《關於貫徹落實〈加快發展勞務經濟的決定〉的實施意見》和市政府《關於表彰在勞務經濟工作中做出優異成績先進單位和個人的決定》,通報了全市發展勞務經濟情況。希望大家按照這次會議的安排部

署,認真研究,抓好落實。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快發展勞務經濟的重大意義

勞務經濟是欠發達地區最具競爭優勢和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也是解決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後許多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切入點。我市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勞務經濟至關重要,我們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快發展勞務經濟的重大意義。

第一,要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高度來認識加快發展勞務經濟的重要意義。黨的xx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明確了我市農村小康社會建設的奮鬥目標、工作重點和主要措施。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農民,核心是農民增收。我市農業人口近280萬,佔全市人口總數的77%。去年,我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2110元,增速為24.4%,實現了恢復性增長。粗略算一下帳,我市提出到20xx年實現小康社會建設目標,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000元,也就是說需要年均增速8%左右,才能達到農村小康建設目標。而實際情況是,去年和今年風調雨順,氣候為農業增產創造了有利條件,農民增收幅度較大,以後不確定因素很多,持續增收潛力小,保持較快增長任務艱鉅。從農民增收結構上看,我市大多數農民還是靠糧食增產增收,靠糧價上揚和政策增收,靠調整產業結構增收,這些增收渠道

有一定的風險性、機遇性和侷限性,增收的基礎不牢固。怎樣實現農民持續穩定增收?從我市近幾年的實踐來看,通過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外出務工已經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途徑。據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統計,截至去年底,全市農村富餘勞動力輸出近40萬人,勞務總收入20.7億元,佔全市農民總收入的35%,這充分說明了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在農民增收中的重要地位。在實際生活中,往往轉移一人,脫貧一家;轉移一批,致富一村,只有儘快把農村富餘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實現農村勞動力多形式、多層次轉移,才能促進農民多渠道增收,加快農村小康社會建設步伐。

第二,要從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高度來認識加快發展勞務經濟的重要意義。黨的xx屆三中全會提出“五個統籌”,第一位的就是統籌城鄉發展。我國二元經濟社會結構存在歷史甚久,城鄉之間、工農之間等差別巨大,短時間消除這種差別是不可能的。只有採取有重點有階段、逐步過渡的方式,在城鄉、工農之間加快生產要素資源特別是勞動力資源的流動,才能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實現共同繁榮。實踐證明,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過程,就是努力推進工業化、城市化和產業化的過程,就是農村富餘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的過程,就是農民逐步融入城市的過程。關於“三農”問題,專家學者見仁見智,大體有四種觀點:一是“無解論”,二是“偏向論”,三是“亡農論”,四是“速成論”。不論怎樣爭論,從目前看,合理、有序地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發展勞務經濟,應該是推進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方式,一方面農民離土離鄉進城

定居就業,變為了市民;另一方面返鄉農民帶回的資金流、資訊流、物資流,直接帶動了農村非農產業的發展,激發了農村經濟活力。當前小富置家、大富興業已成趨勢,勞務經濟催生一大批“迴歸工程”。加快發展勞務經濟,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是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和共同繁榮,實現“強市富民”的重要保證。

第三,要從提高農民素質的高度來認識加快發展勞務經濟是的重要意義。只有減少農民,才能富裕農民。減少農民的有效方式就是提高農民素質。發展勞務經濟與提高農民素質相輔相成,一方面,勞務輸出需要加強對農民的培訓,提高了就業技能,增強了自身素質;另一方面,農民外出務工學技術、長見識,不僅在實踐中感受到外界變化,開闊視野、更新觀念,而且培養了道德法律意識,掌握了勞動技能,提高了經營能力,實現了成才創業。從一定意義上講,外出務工是一個地方開放開拓、發展富裕、文明進步的標誌,更是一個地方勞動力資源優化配置的表現。從眼前看解決了增收問題,從長遠看學到了本領,提高了技能。許多地方都有這樣的說法,“掙了票子,換了腦子,回到家鄉辦起了廠子,幾年帶富一個村子”。如豐寧縣的楊

木柵子鄉一批農民通過勞務輸出,開闊思路,學習技術,積累資本,歸鄉創業,現在已有5人成為千萬富翁,有34人的資產達到500萬元以上,有力地帶動了全鄉經濟的發展。實踐證明,大力發展勞務經濟,是提高農民素質的有效途徑。

第四,要從擴大就業、促進農村穩定的高度來認識加快發展勞務經濟的重要意義。就業問題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在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同樣存在如何減少失業、實現充分就業的問題。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勞動力總量供大於求的矛盾將長期存在。國家今年確定8%的經濟增長速度,主要是考慮就業,即在保證充分就業的基礎上實現經濟快速穩定增長。一般來講,就業增長與經濟增長呈正比關係,經濟發展越快,勞動力需求越大,創造的就業機會越多。但由於技術進步和資訊化程序加快減弱了對勞動力的吸納能力、勞動力市場供求結構性矛盾突出和人口壓力等因素影響,經濟和就業呈現非協調增長,即在經濟保持較高增長的同時,就業不能同步增加。這勢必造成就業壓力加劇,不利於巨集觀經濟的良性執行,並容易引發社會問題,產生不穩定因素。當前我市經濟發展迅速,今年上半年全市工業增加值和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外商直接

投資增速均在20%以上,全部財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同比增長81.7%和58.8%,但就業形勢仍然嚴峻,目前全市農村富餘勞動力45.5萬人,城鎮下崗失業人員、新成長勞動力、高校畢業生、復轉軍人等需安置約10萬人。在這種情況下,大力發展勞務經濟,是兼顧經濟快速增長與穩定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是發展經濟和統籌城鄉就業的必然選擇。通過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在就業“洪峰”中可以發揮很好的“分洪”作用;通過針對市場需求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可以有效解決勞動力供求的結構性矛盾。從近幾年實踐看,大力發展勞務經濟,既緩解了就業壓力,促進了城鄉經濟增長,又削除了一些不穩定的因素,促進了農村社會穩定。

二、認清形勢,強化措施,全力推進勞務經濟向產業化方向發展

近幾年來,全市上下針對農村富餘勞動力較多、自我消化能力較弱的狀況,把組織勞務輸出、發展勞務經濟作為促進就業、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村發展的重要工作來抓,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我們也清楚地看到當前的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勞動力文化素質普遍較低,農民外出務工具有自發性、盲目性、兼業性、候鳥性的特點,收入不穩定,*勞務品牌不突出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我市勞務輸出總量雖然很大,但效益比較低,勞務經濟還沒有做大做強。為此,我們必須把勞務經濟作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樹立抓經濟必抓勞務經濟的意識,以新型工業化理念和市場化思路認真研究、深入謀劃。當前,發展勞務經濟面臨著良好的機遇和條件。一方面,我市已進入欠發達地區經濟騰飛期,無論是工業還是第三產業,都必然對勞動力產生巨大的需求,城鎮生活和就業環境不斷改善,許多農民都渴望到城鎮生活和工作;另一方面,與我們相毗鄰的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正處在工業化、城市化加快發展時期,勞動力市場需求廣闊,發展空間巨大,我們依託地緣、人緣優勢合理有序向周邊城市組織勞務輸出,可以說前景看好、大有可為。為此,我們一定要把加快發展勞務經濟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加強勞務輸出的社會化服務,加大對農村勞動力的培訓力度,提高就業技能,加強勞動力市場建設,切實保障處於流動就業中農民的合法權益,創造一個良好的務工環境,推動勞務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當前,要著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第一,抓產業提升結構。發展勞務經濟要按照提升產業結構、變“勞務輸出”為“勞務產業”的思路來抓,使勞務經濟實現從培訓輸出到轉移服務,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一是要把勞務經濟作為重要產業納入正在編制的“”規劃,使其在更大規模、更寬領域、更高標準的產業層次上發展起來。二是要確保發展勞務產業的資金投入。各級政府都要拿出一定的資金,對發展勞務產業給予支援。三是要完善勞務產業結構。重點加強務工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中

介組織培育、勞務基地開發和資訊網路建設。四是要優化勞務產業的發展環境。營造良好的政策、法制、服務、輿論環境,放寬農民進城就業和定居的准入條件。全面清理和取消各類限制農民進城務工就業的規定和不合理收費,維護企業依法自主用工,努力形成城鄉勞動力自主擇業、公平競爭的就業機制。

第二,抓培訓提高素質。我市農村富餘勞動力雖然眾多,但高技能人才少,低技能和無技能勞動力富餘。據統計,20*年我市輸出農村富餘勞動力近40萬人,具備高技能人才僅佔5%,遠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因此,抓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既是解決富餘勞動力的核心問題,也是抓好勞務經濟的關鍵。我市現有職業技校7個,社會力量辦學51家,年培訓萬人左右職業技能培訓力量明顯不足,目前最首要的任務是整合資源、完善機制、夯實基礎、借勢發展。一是整合培訓資源。將職業培訓中心、職中、農廣校、大中專院校等各類培訓資源進行科學整合,組建集團化培訓網路,建立職業培訓協會,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農民工崗前培訓。同時綜合全市各縣區分散的資訊,定期進行資訊釋出反饋,實現全市職業培訓和就業資訊共享。二是運用市場機制發展培訓。要按照“政府推動、社會承辦、各方協作、農民受益”的原則,引導和鼓勵民營企業建立職業培訓學校,解決當前培訓基地設施落後、培訓能力不足的問題。三是建立就業培訓、就業安置、勞務輸出緊密結合的工作機制。要把技能培訓與勞務輸出基地和勞務市場有效對接,實行定向培訓、定向輸出。四是認真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要依託培訓基地,面向京津市場,廣泛開展以計算機、數控機床操作、商業營銷、旅遊等技能培訓,提高農民工的就業和創業能力。

第三,抓輸出拓寬市場。我市是北京勞務輸出基地,要鞏固北京市場,拓展其他市場,堅持本地市場和外地市場一起抓,內轉外輸相結合,組織轉移求突破。在拓展本地市場上,一是抓住我市礦山採選業、建築業、公路建設等重點行業發展勢頭好的有利時機,安排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二是圍繞農業主導產業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延伸加工、包裝、儲運、銷售等產業鏈條,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三是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推動農民從農業生產領域逐步向非農產業轉移。在拓展外地市場上,一是鞏固老關係,確保輸出逐年增加。二是面向大中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拓展轉移。要抓住振興東北和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向國家重點專案地區輸出勞動力。三是開拓境外勞務市場,擴大境外勞務輸出規模。在提高勞動力轉移組織化程度上也要抓好三點,即抓資訊,抓訂單,抓管理。要積極穩妥地發展勞務經紀組織,凡是輸出人數達到500

人以上的鄉鎮和民營機構都可以申辦勞務中介組織;要大力發展勞務經紀人隊伍,年底每個縣區至少要建立一支30人左右的經紀人隊伍;要充分發揮勞動保障部門、職業學校、農村能人的主導作用,成建制帶動,有組織輸出;要廣泛開展多層次的勞務推介洽談聯誼活動,搭建有序輸出平臺。今年下半年要在北京召開一次勞務經濟推介簽約聯誼活動。

第四,抓品牌擴大影響。當前勞務經濟已進入品牌經濟時代,要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打造自己的勞務品牌,在勞務市場上搶佔先機,靠品牌佔市場,靠品牌增效益。要圍繞增強*勞務的知名度、信任度、美譽度,不斷提高勞務經濟規模效益和競爭力。*人口音純正,勤勞純樸,為人正直,很受勞務輸入地的歡迎。同時*文化底蘊深厚,要著力挖掘獨特的山莊文化資源內涵,打造出“*勞務”品牌,實現由一般化輸出向特色品牌化輸出。一是以質量打造品牌,確保輸出人員具有很強的崗位適應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質。二是以特色打造品牌,整合行業優勢,放大行業亮點,形成一縣一品、一校一品的格局。三是以規模打造品牌,扶優扶強,把在市場反響好的行業做大做強。四是以宣傳營銷打造品牌。進行強有力的品牌推介,不斷擴大影響。

第五,抓服務廣泛宣傳。要健全資訊網路,實現市、縣、鄉、村資訊共享,及時為務工人員提供快速暢通的資訊服務;要不斷優化外出務工人員發展創業的外圍環境,建立辦證便民制度;要優化返鄉創業環境,全面落實各項優惠政策,消除隱性壁壘,改革投資體制,支援農民返鄉創業。要建立外出務工農戶幫扶機制,解決外出務工農民老人贍養和疾病治療、學生就讀等實際問題。勞務輸出基地要組建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組織,提供法律援助,調處勞務糾紛,切實保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我市已率先在建築行業推行了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金制度,要抓好落實。要在輸出集中地建立工會組織,做好勞務輸出的全程跟蹤管理服務。同時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宣傳勞務經濟政策措施,反映勞務經濟工作情況,推廣勞務經濟發展經驗,使農民掌握外出務工的基本知識,引導其合理、有序流動。要形成勞務經濟大合唱,促進農村勞務經濟向縱深發展。

三、強化領導,落實責任,全力保障勞務經濟加快發展

加快發展勞務經濟,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大力支援,強化指導,搞好服務,要把勞務經濟作為戰略性產業來抓,走市場化、產業化、特色化的發展之路。

第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各級黨委政府和部門職責。市委、市政府已成立了發展勞務經濟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得力的工作班子,形成了政府統一領導、勞動保障部門牽頭、有關部門協調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體制和責任機制。各縣區、各鄉鎮也要按承發[20*]16號檔案要求,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建立“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及相關部門具體抓,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責任制。各級政府都要建立發展勞務經濟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排程、協調解決有關問題。要全面落實市縣領導和部門包鄉鎮村抓勞務經濟的制度,分包聯絡單位的主要負責人,要把發展勞務經濟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抓緊抓好,打通轉移就業渠道,搞好扶持服務。

第二,強化目標責任,嚴格考核獎懲。年初市政府與各縣區簽訂了包括勞務經濟指標在內的勞動保障工作目標責任書,各縣區要層層落實工作責任,分解到鄉鎮、有關部門直到行政村和街道社群;市政府已將發展勞務經濟指標納入全市經濟排程會議的重要內容,並作為市委、市政府年終考核縣區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各縣區也要對各鄉鎮、各部門的勞務經濟進行考核獎懲。

第三,強化監督檢查,定期督查督辦。要把日常督促檢查、專項檢查和民情調查結合起來。各級政府督查室要定期進行檢查督辦,實行一月一統計、一月一通報。必要時可以組成聯合檢查組,深入到各縣區、各鄉鎮集中督導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發展勞務經濟的有關法律法規、各項政策措施和目標任務的落實。

同志們,加快發展勞務經濟是“富民強市”的戰略舉措,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樹立大勞務、大協作、大市場、大品牌觀念,進一步解放思想、精心組織、加強引導、搞好服務,全力推進勞務經濟向產業化方向發展,為推動我市經濟全面快速健康持續發展做出新貢獻!

勞務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3

同志們:

縣委、縣政府決定分片召開全縣農村勞務經濟工作座談會,主要任務是分析全縣勞務經濟發展形勢,科學確立全縣農村勞務輸出戰略思路和發展目標,進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認識,明確任務,強化措施,著力推進全縣農村勞務經濟向縱深發展。下面,我著重講三個方面的意見:

一、堅持從戰略的高度,提高對發展農村勞務經濟重大意義的認識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把農村勞務經濟納入了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放在了一個突出的戰略位置來抓,在各級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全縣農村勞務經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態勢。一是產業地位日益突出。據統計,20xx年,全縣外出務工人員超過了6萬人,實現勞務收入3億多元,佔全縣農業總產值的28.3,勞務收入使全縣農民大幅度增收,在全縣農村人均純收入中佔有很大的比例。二是專業化生產正在形成。全縣湧現出瞭如大堰鄉、磨市鎮等一批勞務輸出重點鄉鎮,如趙家堰村等一批勞務輸出專業村。三是勞務市場不斷壯大。我縣先後在廣東建立了勞務輸出辦事處,在北京、天津建立了勞務輸出基地,並同沿海發達地區如浙江、上海等地的部分大企業達成協議,建立了勞務協作關係,全縣勞務市場體系日益健全,勞務輸出已有了較為牢固的市場。

我們所說的勞務經濟,通俗地講就是農民從事責任田以外的勞動所獲得的正當收入,其表現形式有三種,一是離土離鄉,二是離土不離鄉,三是不離土離鄉。我們可以從以下四方面來理解發展勞務經濟的重大意義。

1、發展農村勞務經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現實需要。

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後,受資源和市場的雙重約束,單純依靠農業內部實現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的難度加大。近年來,我縣農民收入實現較快增長,除依靠黨的惠農政策以及進行結構調整增收以外,主要依靠非農收入特別是勞務收入的增長來推動,勞務收入已成為全縣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大力發展農村勞務經濟,做大做強勞務產業,是促進農民增收的現實選擇。

2、發展農村勞務經濟是促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迫切要求。

農業結構調整,目前最為關鍵的是要素結構的調整,農業結構調整的成效如何關鍵在於農村勞動力的轉移程度。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流動和合理配置是經濟結構調整的一項重要內容。

3、發展農村勞務經濟是提高農民素質的有效途徑。

勞務經濟的流動性、關聯性特點決定了勞動力在資源配置的過程中,獲得經濟回報的同時,實現自身素質的提升,從而成為開發人的智力、培養人的能力、提高人的素質的新型產業。實踐證明,發展農村勞務經濟,是廣大務工農民在實踐中感受外面變化,開闊自身視野,更新思想觀念的現實課堂,也是培養農民道德法律意識,掌握勞動技能,提高經營能力,實現成才創業的有效途徑。

4、發展農村勞務經濟是推動新型工業化和農村城市化程序的必然選擇。

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產業化的推進過程,就是農村富餘勞動力向二、三產業的轉移過程,是農民素質不斷提高並逐步融入城市的過程。事實同樣證明,一些農民通過打工完成原始積累,徹底離土離鄉到城鎮定居就業,實現了永久、安全轉移。而且大批打工農民帶回的資金流、資訊流、物質流又直接帶動了農村非農產業的發展,拉動了農村內需,釋放了勞務經濟的乘數效應。

二、明確目標任務,採取得力措施,推進全縣農村勞務經濟向縱深發展

全縣農村勞務經濟工作總體要求是:以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業、農村、農民現代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地組織勞務輸出,逐步實現勞務輸出由數量型向質量型、由勞力型向技能型的轉變,走出一條政府引導、市場配置、專業化培訓、市場化運作、規範化經營、一體化服務的勞務輸出產業化新路子。

全縣農村勞務經濟工作的目標任務是:從今年起,力爭經過幾年努力,全縣構建起城鄉統一、競爭有序的就業市場體系,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勞務培訓體系,覆蓋全縣、連線縣外的勞務中介服務體系,管理規範、措施有力的勞動保障體系,培育出3—5個特色鮮明、競爭有力的勞務品牌。20xx年,全縣實現勞務輸出8萬人,勞務收入達到4億元以上。“”期間,力爭使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達到10萬人,年勞務總收入達到5億元以上,使我縣真正成為“宜昌勞務經濟強縣”、“湖北山區勞務輸出大縣”。

(一)堅持統籌發展,全面推進多渠道、寬領域輸出轉移。

農村富餘勞動力有效轉移就業,要求正確處理好就地與輸出的關係。在積極創造條件實行縣內安置的基礎上,重點要立足對外,開拓勞務市場,做好“走出去”的工作,實行異地消化。二者的兼顧和統籌發展,使全縣農村勞務輸出步入多渠道、寬領域的良性發展軌道。

一是發展農村二、三產業促進轉移。要充分發揮自身特色資源優勢,大力招商引資,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水電業、礦產業、輕工業、文化旅遊業,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積極投身國家西部大開發重點工程“三大通道”建設,吸納當地富餘勞動力。使全縣這部分農民實現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平時外出務工,忙時在家務農。二是發展工業園區促進轉移。繼續優化環境,充分發揮清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集聚效應,在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方面發揮自身龍頭帶動作用。三是發展農村城鎮促進轉移。實施小城鎮規模擴張,以縣城為中心,以全縣各農村集鎮為重點,加快建設步伐。同時,要對進城鎮經營、居住和創業的農民實施補貼鼓勵,吸納農村人口。並充分利用國家扶貧政策,有計劃地實施“山上搬到坪、坪裡搬進城”工程,使一部分農民掙脫土地,融入城鎮,實現轉移安置。

(二)堅持以人為本,大力發展農村教育和職業培訓。

學得一技,走遍天下;出去一人,致富全家。適應勞務市場明顯由“體力型”需求向“智力型”、“技能型”、“管理型”需求轉變的趨勢,大力發展以培養勞務人才,提高就業競爭力為主要目標的農村教育,不僅是當務之急,更是長遠之計。

一是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提高勞動力的職業技能素質。建立健全縣、鄉鎮、村三級培訓體系,逐步推行政府購買培訓成果。向國家積極爭取並實施好“陽光工程”、“星火培訓計劃”、“國家扶貧培訓”、“農村勞動力資源培訓”等農民工培訓專案,整合國家專案資源,注重培訓的實用性,提高教育的針對性。二是大力發展普及性職業技能教育,完善引導性服務。宣傳普及法律常識、企業管理基本知識、安全知識以及特殊情況下的應急自救能力等方面的知識,提高外出務工人員的自我保護意識。三是大力發展農村基礎教育,努力提高農村勞動力後備軍的整體素質。使之掌握一至二門實用技術,為畢業後不能繼續升學的學生創造就業條件。

(三)堅持品牌化營銷,打造勞務輸出核心競爭力。

面對國內外正在蓬勃興起的勞務品牌熱,要使勞務能夠在名目繁多的品牌中脫穎而出,從而降低勞務市場風險,增強勞務的知名度、信任度、美譽度、影響力和競爭力,提高勞務經濟規模效益,關鍵在於挖掘我縣在全國乃至世界獨特的巴土文化資源內涵,打造出獨特的、叫得響的勞務品牌。要利用“**人”這個難得的無形資產,打造並叫響“**人勞務”這個支柱品牌,使之走向全國各地乃至走出國門。同時,還要充分挖掘千百年來著稱於世的傳統手工“九佬十八匠”這一寶貴資源,並利用女子美麗、端莊、賢淑、手巧的民族特點,開發出“**人縫紉”、“**人廚師”、“**人木工”、“**人家政”等頗具市場號召力的知名品牌。在此基礎上,通過強有力的品牌推介,使我縣勞務輸出實現由一般化輸出向特色品牌化輸出,使品牌效應充分顯現出來。

(四)堅持一體化服務,建立健全系列化服務體系。

要始終注重把握農村剩餘勞動力資源既有的普遍性特徵和其它資源不具有的特殊性特徵,注重合理利用與保護、追求高質量的發展。為實現以最小的勞力資源消耗獲得最大的勞務產出,要狠抓配套服務和社會支援,全力為農村勞務輸出創造一個良好、寬鬆的環境。

一是建立健全勞務資訊體系。在全縣154個村均聘請勞務輸出資訊員,實行勞務輸出“一條龍”服務,引導勞動力有目的、有組織、有效益地流轉。二是建立健全勞務市場體系。要採取“走出去”的方式,加大在經濟發達、外出務工人員比較集中的大中城市建立“勞務輸出辦事處”,妥善安置我縣外出務工人員,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全方位跟蹤服務。要採取“請進來”的方式,搭建平臺每年要定期舉行大型勞務經濟洽談會,邀請全國各地用工單位代表參會,簽訂勞務經濟合同,促進勞務合作交流,進一步拓寬勞務輸出渠道。三是建立健全政策保障體系。要從急需解決的突出問題著手,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寬鬆的政策環境。縣農村勞務經濟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編印《外出務工手冊》,將務工常識、法律法規、服務承諾、辦證辦照、權益維護等項內容濃縮於一冊,免費發放給外出務工的農民,使他們《外出務工手冊》在手,走遍天下都不愁。四是建立健全管理服務體系。建立外出務工人員跟蹤管理聯絡卡,要以縣勞務輸出辦事處和勞務基地為依託,實行現代化跟蹤管理,及時反饋情況,認真協調當地部門處理勞務糾紛,維護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

三、切實加強領導,為全縣農村勞務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第一,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

經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今年縣成立了農村勞務經濟領導小組,由縣政協牽頭,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等相關職能部門為成員單位,加強對全縣農村勞務經濟的領導。發展農村勞務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各級黨委和政府份內的一項重要工作,因此,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樹立大局意識、全域性意識,認真履行好自身職責,積極採取得力措施,支援配合農村勞務輸出工作,在全縣上下形成強力抓好農村勞務輸出工作的合力。要把發展農村勞務經濟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放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來抓。各鄉鎮要根據綜合配套改革後出現的新情況,對本鄉鎮農村勞務經濟領導小組進行調整和充實,由鄉鎮黨政主要領導同志任組長,要有一名黨政班子成員親自抓,要有工作人員具體抓,確保工作落到實處。

第二,要全面實行目標管理。

要把發展農村勞務產業作為各級各部門年度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和主要領導任期目標,層層落實工作責任。縣農村勞務經濟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制定具體的考核辦法,建立產業發展激勵機制,實行目標管理,定期進行督查、考核、通報。要建立健全發展農村勞務經濟工作督促檢查機制,把日常督促檢查、專項檢查和民情調查結合起來,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發展農村勞務經濟的有關法律法規、各項政策措施和目標任務的落實。

第三,要切實加大宣傳發動力度。

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和採取召開座談會、報告會、發放宣傳資料等有效辦法,宣傳勞務經濟,引導農民外出創收和創業。一是突出宣傳形勢。把勞務輸出同農村各業在成本、效益及風險等方面對照分析,宣傳發展勞務經濟成本小、風險低、效益高等優勢,進一步解放農民思想,使廣大農民認識到在目前形勢下,僅靠固守土地難以致富奔小康,而勞務經濟才是增加收入的捷徑,促進農民轉變思想觀念,主動走出去。二是突出宣傳典型。縣農村勞務經濟領導小辦公室要組織一批外出務工的先進典型,通過報刊、電視等形式向全縣人民進行宣傳;要編印《外出務工名人錄》,宣傳他們外出務工的先進事蹟。年底,縣裡將以四大家的名義組織召開外出務工先進人物座談會,聽取他們的經驗介紹,為他們披紅戴花;從今年起,各級所評選的勞模,外出務工人員要佔一定的比例,提高他們的政治地位。

同志們,農村勞務經濟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更是一項重要的富民產業,全縣各級各部門必須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解放思想,搶抓機遇,積極組織,全力推進,為促進我縣農村勞務經濟工作再上新臺階、開創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勞務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4

同志們:

按照縣委會研究的意見,我講三個方面的內容,主要是對20xx年的工作安排。

一、20xx年經濟工作回顧

20xx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和艱鉅繁重的工作任務,縣委、縣政府認真落實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緊扣山水紅城、健康新縣的發展定位,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經濟社會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08億元,同比增長10%,增速居全市第2位;地方財政公共預算收入3.81億元,同比增長41.7%,增速居全省第1位;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4.9億元,同比增長19.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分別達到22054元、9800元,同比分別增長9.6%、9.9%。

一年來,我們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穩增長保態勢,保持經濟健康發展。以“三查三保”、“解難題促增長”百日攻堅和“爭先進比貢獻”競賽活動為抓手,緊緊扭住穩增長的關鍵環節,找準問題、細化對策,務求實效。一是擴大有效投資。全年爭取專案268個,到位資金11.98億元,同比增長8.2%。紮實推進重點專案建設,省市重點專案完成投資14.1億元,佔年度計劃的110%。全縣十大重點專案全年完成投資18.3億元,佔年度目標任務的104%。31個市定攻堅專案百日攻堅期間完成投資58.4億元,超額完成攻堅任務。二是培育消費熱點。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3億元,同比增長13.2%,增速居全市第2位。堅持以鼓勵住房消費與消化商品房庫存相結合,放寬商品房預售許可證辦理前置條件,全面落實住房公積金優惠政策。全年完成房地產投資13.7億元,同比增長26.2%,房地產投資增速居全市第2位。健全完善城鄉配送網路,建立物流聯盟和供貨聯盟,物流、快遞公司發展到31家。三是強化企業服務。大力開展用工對接、產學研對接、產銷對接等專項對接活動,幫助2家企業實現重組,引導7家企業轉產,為6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解決問題58個。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完成36.2億元,同比增長12.8%,增速居全市第2位。開展銀企“一對一”、“點對點”服務,全縣金融機構年末存、貸款餘額分別達到102.8億元、49.2億元,新增存貸比64%,居全市第2位。發揮金融服務對實體經濟的提振作用,羚銳製藥20xx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通過證監會審批,安太食品在深交所新四板掛牌上市,目前為止有6家上市公司總部或分公司落戶新縣。

(二)調結構轉方式,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堅持以市場為導向,聚焦提質增效,打造健康產業叢集,全縣三次產業結構比調整優化為24.2:42.4:33.4。一是提升工業集聚水平。產業集聚區一年新增“四上”企業30家,6個市重點攻堅專案全部完成投資計劃,暖貼一期、海川二期、苗方生物等7個專案投產達效,羚銳製藥百億膏劑專案動工建設,毅輝智慧製造專案竣工投產。產業集聚區建成區面積達7.3平方公里,入駐企業89個,預計全年主營業務收入完成148億元,實現增加值41.8億元,稅收2.3億元,從業人員2.9萬人,達到省定一星級標準。二是突出農業特色發展。全面落實現代生態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全縣茶葉穩定在30萬畝,新造油茶林1.5萬畝,改造低產油茶林2萬畝,新發展葛根20xx畝,中藥材1.2萬畝。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快農產品質量溯源體系建設,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累計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560個,建成現代農業標準化種植養殖示範基地14個。全縣通過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6個、產地4個,有機農產品4個、產地3個。三是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文化旅遊、健康休閒、養老養生、教育體育等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持續鞏固“英雄夢、新縣夢”規劃設計公益行活動成果,紮實推進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縣建立,實施鄉村旅遊富民工程,成立大別山(新縣)健康旅遊聯盟,建立了健康來吧大別山健康旅遊體驗基地,啟動大別山全民健身公園、大別山露營公園和裸心季生態旅遊度假酒店專案建設,開展長征精神紅色旅遊火炬傳遞全國首站火種採集活動,舉辦新縣100公里越野測試賽和全國高階文化創意師培訓班,大別山幹部學院全年培訓536期34175人次,累計培訓5.7萬多人次,被國防大學、國家行政學院等9箇中直、省直單位確定為現場教學基地。全年全縣接待遊客254.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2.18億元。

(三)打基礎補短板,推動城鄉統籌發展。以扶貧開發為統攬,加快城鄉一體化程序,增強發展的協調性。一是狠抓扶貧開發。制定“1+3+3+4”扶貧工作方案,全面推進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進農業補貼辦法、涉農建設性資金整合3項改革,出臺了就業創業扶貧、促進農民進城落戶、特殊困難群體兜底保障3個工作意見,壓實縣、鄉、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4個層面扶貧責任。落實“轉扶搬保救”五項措施,創新到戶增收專案使用方式,推廣“企業+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發展模式。建立上級定點幫扶、幹部駐村聯戶幫扶、社會組織參與幫扶的幫扶體系,成立新科扶貧基金會。全年完成25個重點貧困村整村推進專案,實現9168名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二是打造宜居城鎮。完成城鄉總體規劃修編,推進商務中心區、大別山中藥生態科技園建設,城區建成區面積達16.2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到48%,高出全省1.2個百分點。推進縣城三橋拓寬改造和S213改線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完成G106、G230、潢河北路升級改造和縣城—香山湖—水塝旅遊公路路面施工,大廣高速新縣北站到滸灣大橋旅遊道路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全面竣工。紮實推進農村公路“三年行動計劃”,全年實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專案147個,總里程249公里,橋樑1114延米,總投資達到3.5億元。啟動博物館橋至解放橋供水主管網工程建設,建成投用縣城自來水第二淨化廠。三是建設美麗鄉村。持續實施美麗鄉村生態新縣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狠抓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大力開展“三清、五改”活動,重點整治農村“八亂”現象,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新編制5個特色村落保護髮展規劃,實施5個全省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專案,改造農村危房1144套,整治土地2200公頃,整治空心村429處1362畝,完成43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成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範村40個、達標村83個,西河、丁李灣、田鋪大壪等一批傳統村落得到有效保護利用,全縣累計6個村入選中國景觀村落,8個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23個村入選河南省傳統村落。

(四)保生態優環境,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堅持把生態優勢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最大競爭力來抓,自覺做到視山如父、視水如母、視林如子,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一是持續加強生態建設。推進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對生態公益林實行封禁管理,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創新,落實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金1320萬元,完成營造林13.5萬畝,超額完成林業生態省年度建設任務。加快大別山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建設,實施新縣晏河段河道治理4.5公里,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5平方公里。二是持續開展專項整治。深入推進規範土地和建設市場、嚴格礦產資源開發、打擊破壞森林資源行為三項綜合整治活動,累計查處“三違”建設案件193起,查處涉林案件247起,關閉、關停違法違規涉礦企業97家,治理地質災害點、棄土場197處。三是持續提升生態水平。推進藍天、碧水、清潔鄉村三項工程建設,堅持每週釋出環境質量報告,全年空氣優良天數355天,地表水環境質量優於國家三類標準,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主要河流水質達到國家二類標準,出境斷面水質達到功能區要求。實施產業發展和區域開發環境保護負面清單制度,認真執行環保“第一審批”和“一票否決”制度,規劃建設大別山(新縣)國家公園,香山湖國家溼地公園、郭家河省級溼地公園分別獲批,新縣榮獲20xx“中國百佳深呼吸小城”,國家生態縣正式通過環保部命名。

(五)抓改革促開放,不斷釋放發展活力。堅持把抓改革促開放作為關鍵措施,以改革增動力,以開放促發展,不斷破解發展難題、贏得發展機遇、拓展發展空間。一是深化重點領域改革。主動承接中央和省市改革任務,明確6個方面38項重點改革事項。制定行政審批、服務、監督、事業收費和市場準入“五項清單”,取消76項非行政許可審批專案,確定行政審批事項170項,比河南省《通用目錄》少205項。加快商事制度改革,全市第一張“三證合一、一證三號”營業執照由新縣發出。加快政府機構改革,撤銷縣衛生局、人口計生委、工商局、質監局4個政府工作部門,新組建衛計委、工商質監局,政府工作部門精簡到24個。深入推進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完成縣食安辦、工商、質監、藥監等部門職能劃轉交接。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爭取大別山體育館、金湖幸福城養老基地、縣城供水管網改造等3個國家專項建設基金5300萬元,撬動帶動貼息貸款和社會融資5億多元。實施3個PPP融資專案,帶動社會投資5.07億元,縣中醫院遷建專案被列為全省PPP示範專案。黨政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社會保障一卡通建設穩步推進,交通運輸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走在全市前列。二是大力推進開放合作。持續開展集團化體系化招商,加強“光彩事業信陽行”後續招商,參加第九屆中博會、第十屆豫商大會節會招商,舉辦20xx新縣(常州)招商推介會,全年引進專案15個,協議投資額41.2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4030萬美元,完成出口創匯1379萬美元。推動信陽涉外職業技術學院與哈爾濱焊接研究所合作,設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人才孵化基地。引導新縣鼎興公司與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合作,成立中機智慧投資有限公司,研發生產智慧立體停車庫等高端系統。積極融入阿里巴巴信陽產業帶,與河南省電商協會開展戰略合作,藉助“豫貨通天下”電商平臺全面開展產銷對接。三是加快實施創新驅動。實施“網際網路+”計劃,啟動智慧新縣建設,建成智慧新縣體驗中心和電子商務孵化園,成立電商協會,制定電子商務發展五年規劃和支援電商發展的三十條意見,建成阿里巴巴運營中心和40個“村淘”服務網點,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榮獲首屆“中歐綠色和智慧城市技術創新獎”。推動企業科技創新,累計發展高新技術企業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4家,省級科技成果鑑定2項,認定高新技術產品3個,榮獲全國科技進步考核達標縣。

(六)惠民生增福祉,持續增強發展普惠性。堅持發展為民,解決民生難題,全年民生支出近12億元,佔財政支出的七成以上。加快全省縣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縣建設,啟動全面改薄工作,落實農村偏遠山區教師崗位生活補助,建成光彩實驗學校,906名孩子走進新校園,247名留守兒童與城裡孩子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加快健康促進試點縣專案建設,舉辦第二屆全民運動會,啟用縣人民醫院綜合服務樓,改擴建3所鄉鎮衛生院,新引進醫療衛生人才49名。紮實做好社保擴面工作,基本醫療保險覆蓋33萬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22萬人,城鄉低保、農村五保分別擴面到28823人、3202人。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實施棚戶區改造258戶,建設公租房127套。實施鄉鎮敬老院新建、改擴建提升工程三年行動計劃,啟動社會福利中心和殘疾人託養中心建設,高標準建成陡山河鄉敬老院,改善6所鄉鎮敬老院養老條件,五保集中供養率提高了4.9個百分點。建成投用朝陽路新汽車站,新購置公交車38臺,增開公交線路8條,建成公交站點136處。全面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和高中階段貧困殘疾學生、殘疾人子女減免學費制度,對環衛工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人群城區乘坐公交車實行免票,旅遊景區對本縣居民免費開放。實施平價蔬菜惠民工程,建成平價便民蔬菜超市10家。紮實推進平安村、平安社群建設,全面落實“一村一警”,完成視訊監控“天眼”系統三期建設,全縣視訊監控點達到444個、治安卡口10處、小型公路監控系統指揮平臺16套,實現縣鄉村視訊監控平臺互聯互通,公眾安全感位居全市第3位、政法機關執法滿意度位居全市第1位。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加強重點領域安全隱患排查,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嚴厲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認真落實信訪穩定責任制,做好接訪處訪和信訪積案化解工作,到京、到省、到市上訪人數分別同比下降71.4%、67.3%、63.4%,重大活動、重要時段沒有來自新縣的干擾,被評為“全省信訪工作先進縣”。

二、20xx年經濟工作總體要求和預期目標

總的來看,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發展方式加快轉變,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孕育形成,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我縣經濟發展既面臨很多挑戰,也將迎來諸多機遇。一是脫貧攻堅任務艱鉅,但政策支援更加精準。目前,全縣還有2.6萬名貧困人口,特別是農村五保低保、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比重大,制約了脫貧攻堅程序。但是中央對老區扶貧非常關注,出臺了加大脫貧攻堅力度支援革命老區開發建設的指導意見,加快推進重點貧困革命老區振興發展,一般性轉移支付、各類涉及民生的專項轉移支付和中央預算內投資將進一步向老區傾斜。二是產業發展步伐不快,但新業態新模式潛力巨大。我縣一產佔比偏高,規模化、組織化程度低;二產競爭力不強,產業鏈條短,集聚程度不高;三產比重偏低,集聚和輻射作用不夠,新興服務業發展不充分。國家提出《中國製造20xx》計劃,大力實施“網際網路+”戰略,加快構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臺,積極推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新模式、新業態發展,這為我們後發趕超帶來了難得機遇,完全有可能在若干領域取得突破。三是要素瓶頸制約突出,但綜合競爭優勢正在形成。我縣資金、土地、技術、人才等要素配置市場化程度低,去庫存、去產能、降成本、補短板的壓力和任務重。比如房地產庫存,按照城區常住人口10萬人、人均居住面積40平方米來測算,城區現有的居住面積已經能夠滿足,而且現在縣城空置的商品房就超過5萬平方米。在產能過剩方面,農副產品加工業表現的尤為突出,茶葉的加工能力是產量的7.27倍,油茶是2.43倍,板栗是1.94倍,葛根是2倍,最少的山野菜也有1.5倍。在生產成本方面,國有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在貸款環節設定了很多門檻和條件,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依然突出,而且養老保險、工傷保險等社會保障越來越規範,用工成本越來越高。在短板制約方面,2.6萬貧困人口是難啃的“硬骨頭”。但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經濟增長的中心正向中西部地區轉移,中原經濟區、長江經濟帶、武漢城市圈等國家級戰略向縱深推進,市場、區位、勞動力等傳統優勢正加速轉化為綜合競爭力,這為我們新一輪發展帶來多重機遇。特別是國家將綠色發展擺在了重大戰略的高度,新縣作為生態優勢明顯的地區,生態效益將更加凸顯。四是供需錯配日益明顯,但改革的紅利加速釋放。我縣產品層次低,中低端產品多,相當部分產品無法實現市場出清,市場需求旺盛的高品質消費品生產能力短缺,有的還是空白。但中央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於新縣這樣一個自然生態條件良好、傳統產業負擔輕、現代產業發展基礎好的縣來說,將會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20xx年全縣GDP已達到108億元,人均3萬元,這標誌著新縣經濟發展進入了重要的轉型階段,GDP增長將從中高速增長向穩中有進增長轉變,工業發展進入了依靠科技創新的階段,第三產業將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消費也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動力。20xx年新縣在全省範圍內,取得了多個第一,我們的財政公共預算收入增幅全省第一,產業集聚區達到了省定一星級標準,第一條智慧製造生產線、感測器生產線、百億膏劑專案落地建設,智慧城市首次在縣級試點實施,全省第一條登山健身步道、第一個露營基地、第一個山地休閒度假酒店啟動建設。同時,以城鄉一體化、新型城鎮化為導向的城鎮消費、公共服務一體化均衡化需求,以大別山幹部學院為引擎的教育培訓產業拉動效應,都為新縣實現綠色發展、多業態融合打下了堅實基礎,新產業新業態的支撐引領作用越來越明顯。基於這個基礎,我們在“十三五”規劃中,自加壓力提出了“三區三縣六示範”的發展思路。總之,20xx年乃至“十三五”期間,我縣仍處於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我們完全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實現新常態下總量、質量和人均量的新提升。

20xx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落實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中央、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突出紅色引領、綠色發展主題,堅持產業發展、生態文明、民生改善優先,強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去槓桿、補短板,更加註重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強基礎、惠民生、防風險,確保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20xx年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速高於全市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節能減排、環保等約束性指標完成市定目標,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結構性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

實現上述目標,要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大力推進結構性改革,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從供需兩側入手,通過新需求促進新消費,通過新消費創造新供給。一要持續提升發展載體。將產業集聚區作為推進結構性改革的主導區、示範區,突出叢集、綠色、智慧發展導向,以延鏈補鏈為方向培育百億級醫藥製造產業叢集,以做大做強為方向培育百億級農副產品加工產業叢集,以叢集集聚為方向培育百億級智慧製造產業叢集,推進產業集聚區擴容提質。加快羚銳製藥百億膏劑、毅輝智慧二期、華容電子等8個重點專案建設,建成投產駿誠科技、港日電梯、豐食源食品等9個專案。落實優勢產業叢集培育計劃,鼓勵現有企業增資擴股實現零地招商,爭取落地5億元以上專案2—3個,引進一批與產業鏈配套的中小專案。啟動產業集聚區綜合服務中心、物流園以及智慧園區建設,配套完善汙水處理、供水、道路等基礎設施,力爭產業集聚區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0億元,“四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50億元,增加值45億元,稅收2.6億元以上,從業人員突破3萬人。二要持續優化發展環境。今年國家將開展降本增效專項行動,研究出臺降低製造業增值稅稅率、降低職工社會保險企業繳付比例、降低高速公路收費標準、降低電價等政策方案,我們要主動研究,制定跟進措施,幫助企業降低交易、人工、物流、財務、電力等成本和稅費負擔。要全面公佈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目錄清單,進一步清理規範企業貸款中的不合理收費。加強落地專案後續服務,進一步提高合同履約率、資金到位率和專案開工率。用好市、縣人力資源網上超市,提供就業服務,解決用工難題。同時,認真做好市場除清工作,在盤活存量產能的基礎上,對不符合能耗、環保、質量、安全等標準和長期虧損、資不抵債、停產半停產的“殭屍企業”實行關停並轉、兼併重組、破產清算。三要持續擴大有效需求。今年,省裡在推進結構性改革方面,重點將在10個領域尋求新突破,其中,高階裝備製造業、電子資訊產業、食品工業、醫藥產業、節能環保產業、現代物流和現代金融服務業、消費品工業和生活性服務業、房地產業等八個方面,都與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這些領域既影響未來的產業結構,也指明瞭消費需求的方向。我們要發揮消費對增長的基礎作用,放寬放活民營企業經營領域,取消限制性門檻,吸引社會資本發展商貿物流、養老地產、健康體育、醫療保健、家政服務等新興熱點消費產業。同時,要積極擴大消費信貸,讓群眾有能力消費、安心消費。

(二)突出抓好脫貧攻堅,補齊經濟發展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業農村是短板,農業農村最短的短板是脫貧。要把脫貧攻堅同增加有效供給、擴大有效需求結合起來,認真落實“轉扶搬保救”五項措施,確保全年完成11392人穩定脫貧任務。一要精準識別,不錯一人。對貧困人口實行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建立縣、鄉、村、戶脫貧檔案,確保已經脫貧的一個不留,生活貧困的一個不漏。準確掌握貧困戶的居住條件、就業渠道、收入來源、貧困程度、致貧原因、脫貧需求,掛圖作業,按圖作戰。完善貧困戶脫貧認定機制,發動群眾參與,強化社會監督,探索建立第三方評估機制,脫貧一個、驗收一個、銷號一個。考核認定脫貧的貧困戶繼續享受扶貧開發後期扶持相關政策,避免邊脫貧、邊返貧。二要精準幫扶,不漏一人。全面落實“一戶一方一干部”、“一案一組一平臺”的精準扶貧機制,為每個貧困戶明確一名幫扶幹部、建立一份家庭情況冊、謀劃一個脫貧方法、制定一套脫貧方案,健全就業創業、產業發展、易地搬遷、生態補償、教育培訓、保障救助六大精準脫貧平臺,到村到戶到人分類扶持,確保幫扶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推行縣處級領導幹部建設示範村試點工作,開通網上扶貧“直通車”,引導民營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扶貧開發。樹立先脫貧先重用,不脫貧就降職的脫貧導向,壓實鄉鎮、部門、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責任,嚴格兌現獎懲。今年在每個鄉鎮建立1個扶貧開發示範點,全面完成11個村整村推進專案建設。三要精準脫貧,不落一人。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完善縣、鄉、村就業服務平臺,引導、轉移、吸納更多貧困勞動力就業。設立1000萬元“惠民扶貧貼息小額擔保貸款”專項資金,發揮到戶增收專案作用,探索財政資金折股量化幫扶模式,推廣“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方式,建立健全企業與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落實促進農民進城落戶工作實施意見,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證制度“雙落地”,確保進城農民享有同等的公共服務和穩定的就業保障。加快農村低保標準和扶貧標準“兩線合一”,推進特殊困難群體享受生活保障、醫療保障、住房保障、慈善救助等社會保障政策全覆蓋。突出抓好教育救助,對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學生免除普通高中、中等職業教育學雜費,落實好學前教育資助、普通高中助學金、大學生生源地助學貸款等專案,設立慈善教育救助基金。利用生態補償和生態保護工程資金,探索將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轉為護林員等生態保護人員,提高貧困人口生態受益水平。

(三)積極發展新興業態,培育經濟發展增長點。圍繞大別山做好山水文章,發展大別山旅遊,開發大別山經濟,弘揚大別山精神,創新大別山文化,打響大別山品牌,打造新型消費產業鏈,加快培育百億級文化旅遊、休閒養生產業叢集。一要推進全域旅遊。建成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縣,爭創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積極申報國家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試驗區、旅遊休閒示範城市、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等旅遊功能區建設專案。圍繞全景新縣目標,啟動大別山(新縣)國家公園建設,加快連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金蘭山國家森林公園、香山湖國家溼地公園、黃毛尖省級森林公園、大別山省級地質公園、郭家河省級溼地公園、長洲河溼地公園等“一區六園”保護與建設,策劃紅色歷史探究、山水避暑休閒、健康康體養生、民俗文化體驗等節慶活動,實施田鋪、郭家河旅遊名鄉建立活動,推進9個重點村鄉村旅遊扶貧富民工程,建成民宿示範點30個。力爭全年接待遊客28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超15億元。二要打造旅遊精品。啟動紅色首府5A級景區建立,完成許世友將軍故里4A級景區建立任務。實施劉鄧大軍司令部舊址、國防兵器園、鄂豫皖首府一條街等國家三期紅色旅遊規劃專案。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個,實施丁李灣古民居維修保護工程,建成豫南民俗博物館。編制完成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舊址保護方案,啟動吳煥先故居、列寧國小舊址、鄂豫皖邊區列寧高階學校舊址、鄂豫皖軍委兵工廠舊址修復工作。推進旅遊公廁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建成縣旅遊集散中心和6個鄉村旅遊服務中心,規範設定旅遊標識導向系統,實現旅遊景區門禁系統等基礎設施全覆蓋。開展旅遊市場綜合整治,推動旅遊企業達標升級。三要加快業態融合。以“網際網路+旅遊”為核心,加快智慧旅遊服務平臺建設,推廣“線上下單、線下購物”旅遊消費模式,啟動香山湖智慧旅遊景區建設,建成西河村、蓮花村、田鋪大壪等創客基地。促進體育旅遊產業深度融合,加快建設大別山全民健身公園,實施裸心季生態旅遊度假酒店和大別山露營公園建設,啟動大別山體育館、環香山湖自行車賽道和大別長淮國家登山健身步道建設,鼓勵發展體育產業行業協會,舉辦全國群眾登山健身大會(新縣站)、中國100越野挑戰賽(新縣站)、國家登山健身步道聯賽等大型賽事活動,培育新的旅遊消費熱點。

(四)持續做優特色農業,鞏固經濟發展基礎。以集約高效可持續為方向,以提質增效為核心,加大農業投入,發展特色農業,打通農特產品銷售市場,促進農民穩定增收。一要加快基地建設。落實特色農業發展意見,深化與省農科院合作,重點支援泗店綠康源、八里畈七龍山園藝種植示範基地、滸灣羚銳中藥材種植和興銳淮南豬養殖基地、吳陳河茅屋衝家庭農場等特色農業園區發展。提升大地、雲山生態觀光茶園標準化水平,改造低產茶園2萬畝,打造高產茶園1萬畝,建設油茶精品示範園20xx畝和低產林改造示範園4000畝。完善農產品質量溯源體系,新制定特色農產品地方標準6個,申報1—2個地理標誌保護農產品,完成葛根標準化示範區驗收。二要創新發展方式。全力爭取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範縣,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向種養基地靠近,扶持壯大油茶、茶葉兩大省級農業產業化叢集,提高農民在產業鏈、價值鏈中的利益分享比例。建立龍頭企業牽頭、高校和科研院所協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引導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進入現代農業領域,加快農產品倉儲、物流、冷藏、加工設施建設,鼓勵開展農業生產全程託管和主要環節託管,引導企業建立馳名商標和開展QS質量認證,打響大別山北緯31°紅色土地上的綠色產品品牌,支援農業生產基地與批發市場、超市、學校、酒店、工廠直接對接。三要健全強農機制。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啟用林權流轉交易資訊平臺,發揮農村產權交易中心作用,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規模流轉。繼續實施支援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和規模化經營主體補貼,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創新速效風險補貼,加大農業專案信貸投放力度,推進林權抵押貸款,簡化貸款程式,創新融資方式,支援林業產業發展。

(五)穩妥推進新型城鎮化,拓展經濟發展承載面。發揮新型城鎮化“一發動全身”綜合帶動作用,以完善設施配套、提升城市品位、增強輻射能力為重點,堅持“一基本兩牽動三保障”,推動產業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約。一要突出規劃引領作用。加快編制縣城控制性詳規、新區規劃及功能分割槽等專項規劃,推進商務中心區、大別山中藥生態科技園、團竹園、G230沿線等縣城區域控制性詳規及中心城區地下管線綜合規劃。實施鄉鎮總規修編,完善新農村規劃和村鎮體系規劃,做好傳統村落、古民居規劃,努力實現規劃編制全覆蓋。強化城鄉規劃建設委員會職能,保持“三違”整治的勁頭不鬆、力度不減,建立城鄉建管網格化執法體系,健全縣鄉村三級監管機制,進一步規範農村村民建房審批和監管,將“無違建縣城”建立向鄉村擴充套件。二要增強綜合承載能力。實施“一壩兩橋三路”工程,亮化1號橡膠壩、滸灣老拱橋、四橋,提升北畈路、改造新集路、新建鍾畈濱河路。改擴建潢河路供水管網和城區汙水管網,完成縣汙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和垃圾處理場二期專案建設。實施城區和重點旅遊景區免費WIFI訊號全覆蓋,規劃建設縣規劃館、檔案館、地質博物館和市民服務中心,建成縣圖書館。加快城鄉社會停車場、城南公交總站、城區公交站亭、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積極運用PPP模式加快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推動城鄉水、電、路、資訊網路互聯共享。繼續治理背街小巷,加強城區農貿市場管理,持續推進客運市場秩序專項治理。三要持續建設美麗鄉村。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加快實施改房、改水、改廁、改能、改路“五改”工程,新啟動20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範村和17個達標村建設,實現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村組全覆蓋。做好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工作,全面完成10個示範村、10個重點村美麗鄉村建設任務。推進土地綜合整治和第三批易地補劃基本農田專案,完成S339沙窩至滸灣段改造和農村公路“三年行動計劃”年度建設任務。實施農村電網升級改造、中小河流治理和水土保持工程專案,完成1549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

(六)更加註重生態建設,厚植經濟發展優勢。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持續開展藍天、碧水、清潔鄉村三大工程,努力將“金山銀山”和“綠水青山”劃等號。一要強化綜合治理。加快改造、拆除不達標燃煤鍋爐。全面治理城市施工和道路揚塵,實施餐飲服務經營場所高效油煙淨化設施建設。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治理,實現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全覆蓋。抓好省控企業汙染防治設施穩定達標執行,引導企業加快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實施老汙染源主要汙染物提升達標,實現新建專案主要汙染物濃度和排放總量雙達標。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治理農村面源汙染。加強“以獎促治”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執行管理,加快農村環境連片汙水處理專案建設,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和生活汙水處理等環衛設施。二要保護生態環境。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立工作,強化大別山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保護,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空間紅線劃定,科學劃分生產空間、生活空間和生態空間,嚴格實施分級分類管控。持續實施林業生態省建設提升工程,推進新一輪退耕還林、重點地區防護林、生態廊道等重大生態修復和建設工程,壓實鄉村管林護林責任,落實天然林、公益林永久性商業禁採、禁伐、禁改措施,認真做好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全年完成營造林4.8萬畝、森林撫育和改造8萬畝,確保森林覆蓋率穩定在76.7%以上。三要完善長效機制。落實排汙單位主體責任和行業管理部門監管責任,實行一票否決並嚴肅追究怠政失職。嚴格執行產業發展和區域開發環境保護負面清單,強化環境准入制度,引入第三方治理,開展主要汙染物超標排放和超總量排放行為專項檢查,建立健全覆蓋所有固定汙染源的企業排放許可、網格化監管、評價考核與責任追究制度,對汙染環境行為堅決按照上限處理,讓損害破壞環境者依法付出代價。擴大天然氣、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範圍,加快小水電、風能、光伏發電等綠色產業和迴圈經濟發展,探索碳匯林業交易試點、實施排汙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七)深入推進改革創新,增添經濟發展動力。以開放的思維,創新的手段,全面落實中央、省委、市委確定的各項改革任務,以改革創新的新成效,拓展開放發展新空間。一要深化行政體制改革。重點推動“放、管、服”行政體制改革,再精簡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做好已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的落實和銜接,最大限度的減少對生產經營活動的許可。對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探索目錄化、編碼化管理,開展“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創新政府服務方式,開展“擔當、擔責,讓群眾滿意、讓企業滿意”活動,全面完成政府工作部門、依法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權力清單公佈工作,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擴大“三證合一”改革成果。二要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完善預算管理、非稅收入管理和政府債務風險防控改革,積極推進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和各項協議供貨招標工作。探索建立企業投資專案負面清單制度,創新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專案收益分配機制,謀劃一批有穩定收益的特許經營專案開展PPP融資示範。設立中小企業應急週轉還貸資金,創新土地儲備融資、裝置租賃、財政擔保等信貸模式,積極引導具備條件的企業掛牌融資,爭取新三板掛牌後備企業達到3家以上。三要助力創新創業。放大“網際網路+”和“雙創”集眾智匯眾力的乘數效應,加快中歐綠色智慧城市試點縣建設,建成新縣大資料執行中心、智慧新縣展示廳、電子閱覽室。爭創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成立大別山電商產業園,鼓勵傳統企業發展電商業務,引導企業入駐阿里巴巴信陽產業帶和“豫貨通天下”電商平臺,拉長線下實體、線上互動、資訊網路和物流配送融合發展產業鏈,助推新縣健康產品線上運營、開拓市場。依託電子商務孵化園和阿里巴巴村淘運營中心,新建40個“村淘”服務網點,打造“草根”創業者的“眾創平臺”。發揮“助保貸”等融資擔保平臺服務功能,支援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升級改造,建設技術研發中心,與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合作建設毅輝智慧產學研結合示範園區,完成全國經皮給藥產業知名品牌示範區建立。創新實施開放帶動,拓展大別山幹部學院、信陽涉外職業技術學院培訓領域,推動院地合作、院企合作、區域合作。積極參加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辦好首屆中國鄉村復興論壇和健康新縣論壇,提升開放水平,增強內外聯動發展能力。

(八)全力加強民生保障,實現發展成果共建共享。持續加大民生投入,讓老區發展更有溫度,讓群眾生活更加幸福。一要提供更有獲得感的社會保障。更加註重量力而行和可持續性,繼續實施一批民生工程,切實保障群眾基本生活。鼓勵支援全民創業,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000人以上。積極探索保障房供給新途徑,採取貨幣化補貼安置辦法,打通商品房與公租房、棚改房轉換通道,消化市場存量的商品住房,切實解決低收入群體住房困難問題。全面推行社會保障一卡通,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實施城鄉居民大病醫療保險,深化支付制度改革和按疾病病情分組分類支付改革。完善醫療救助、臨時救助和流浪乞討救助等社會救助機制,建成社會福利中心和殘疾人託養中心。做好城鄉低保動態管理和提標擴面工作,建立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人補貼制度,實施泗店、田鋪、八里畈敬老院改擴建工程。持續開展“369人才工程”紅會送醫計劃和殘疾人康復救助專案,為100名重度殘疾人試點開展居家託養服務。二要發展更有公平感的社會事業。積極建立“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完成14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面改薄”專案,啟動新一輪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佈局調整,加快農村中國小校食堂規範化建設,改造建設一批農村寄宿制學校,整合教學資源,提供校車服務。實施關愛留守兒童三年行動計劃,建立留守兒童資訊資料庫和關愛留守學生基金。持續開展健康促進行動,建設潢河“一河兩岸”休閒健康步道。認真落實全面兩孩政策,整合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職能,成立健康教育所,建設慢性病防控示範區。健全城鄉醫療服務體系,推進縣中醫院專案建設,完善縣120急診急救體系建設,建設5箇中心鄉鎮衛生院急診站。強力推進燃氣入戶入園區,新建小區全部實行燃氣供應,已建小區分年度改造實施,加快產業集聚區燃氣管網及配套建設。三要強化更有安全感的社會治理。樹牢安全生產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認真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責任制,深化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提高災害防禦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爭創河南省食品安全縣。深入推進平安新縣建設,建立全國平安建設示範縣。加強城鄉技防體系建設應用,加快視訊監控設施升級改造、聯網執行。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預防和排查社會矛盾化解機制,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認真落實領導幹部接訪處訪和信訪包案制度,引導群眾依法逐級走訪,紮實做好省委巡視組反饋意見整改工作,清理化解信訪積案。啟動“七五”普法工作,努力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開展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建立和道德模範評選,全面提升公民文明道德素質。

三、切實抓好當前各項工作

一要抓好經濟執行工作。當前既是年頭歲尾,也是生產淡季。從國家統計局釋出的GDP增速來看,我國經濟增長6年多來首次破7,為6.9%;從我縣每年的一季度增速來看,形勢也不容樂觀。各級各部門要強化開年、開局意識,淡化年底、年關思想,各項工作都要往前趕,一天也不能停,已安排的工作要抓緊謀劃到位。要狠抓工業執行,全力做好企業服務工作,組織企業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鼓勵適銷對路、競爭力強的企業開足馬力生產,促進增收增效,拉動經濟增長。要強化專案帶動,緊盯專案進度,加大推進力度,能開工的儘早開工,能投產的抓緊投產,儘快形成一批經濟增長點和支撐點。要加強專案儲備,加快編制三年滾動投資計劃,繼續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統籌做好專項建設基金專案申報和實施工作,積極對接河南省“1816”投資促進計劃,爭取有更多專案進入計劃籃子。

二要抓好安全生產和應急保障工作。春節期間,雨雪天氣增多、易燃易爆隱患較多,車流量、人流量較大,安全生產一刻也不能放鬆。要強化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部位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改,落實各項監管防範措施,存在重大隱患企業要堅決關停。要加強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儲存、運輸等環節安全檢查,強化防燃、防爆事故等方面的教育防範,確保春節期間安全生產不出任何問題。強力推進道路交通安全大宣傳、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及時啟動惡劣天氣應急預案,確保城鄉道路交通安全順暢,維護春運交通秩序。要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從嚴打擊食品生產、流通、餐飲服務等環節的違法行為。要維護市場穩定,強化水、電、油、氣及物資保障,確保不斷水、不停電、不堵路。同時,各單位要加強值班值守,妥善安排好節日期間值班和領導帶班工作,做到上下聯絡暢通,確保讓全縣人民過一個平安祥和的春節。

三要抓好特殊困難群體解困工作。當前,政府解困資金已經分到部門和鄉鎮,組織部、信訪、工會等相關部門對口解困資金也要抓緊落實。鄉鎮、部門和牽頭單位要嚴格條件、嚴格標準、嚴格程式,做好解困物件的甄別、資訊比對和公示工作,抓緊將解困資金髮放到位,確保不漏一名困難群眾。特別是要加強對五保、三無供養物件(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人)、低保戶、危房戶、孤寡空巢老人以及孤兒、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的排查,幫助其解決臨時生活困難,確保解困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特殊困難群眾手中。縣紀檢監察部門要全程監督解困資金使用情況,對違規發放、套取挪用解困資金的,嚴肅處理,絕不手軟。

四要抓好返鄉人員創業就業工作。春節是外出務工創業人員集中返鄉探親的時期,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把工作做細做實,讓他們回能回得來、年能過的去、走能走的掉、在家鄉不走有活幹。要搞好服務,讓每一位返鄉人員都能順順利利回家、高高興興過年,真切感受到家鄉的溫暖。要搞好宣傳,抓緊製作《新縣這一年》宣傳片,組織好返鄉成功人士招商聯誼會,向廣大返鄉人員介紹家鄉的新變化、產業集聚區的新發展,鼓勵他們返鄉投資創業,利用好“網際網路+就業”招聘會後續成果,促進就地就近就業。要搞好對接,無論是創業的、就業的,還是需要幫助解決困難的,都要及時聯絡溝通,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盡到應盡的責任,切實為廣大返鄉人員提供便利。

五要抓好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近期的雨雪緩解了我縣森林防火險情,但林區枯草、枯木較多,防火壓力很大,加之“雙節”期間燃放鞭炮、野外用火較為普遍,防火形勢更加嚴峻。要突出春節、元宵等森林防火重要節點,實行網格化管理,確保責任到村、責任到組、責任到人,做到人員到崗、工作到位,確保全縣不發生大的森林火災。同時,要高度重視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鞏固前期治理成果,抓緊處置松材線蟲病疫區疫木,確保2月5日前全縣所有疫木處理到位,並做好迎接省市檢查驗收準備工作。

六要抓好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每逢春節,就是我縣城鄉環境“髒亂差”回潮嚴重的時候。從去年春節期間我縣農村環境狀況來看,各鄉鎮區也不同程度出現了生活垃圾無人清運、煙花爆竹殘留物隨處可見的現象。今年不論是城區還是鄉村,都要突出清髒治亂,縣公用事業、交通、公安等部門要繼續做好城區整治工作,各鄉鎮要持續鞏固美麗鄉村建設成果,縣文明辦要對各鄉鎮春節期間環境整治工作開展專項考核,實地督查打分,並增加其在全年考核中的評分比重,全力營造潔淨、有序的節日環境。

七要抓好信訪穩定工作。“雙節”和“兩會”期間,往往也是信訪矛盾和問題突出的時段,各級各部門要對不穩定因素進行全方位拉網式排查,及時發現傾向性問題、苗頭性問題,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當前要把信訪穩定工作與解困工作緊密結合,嚴格落實包案責任制,暢通訊訪資訊渠道,與民生緊密相關的部門負責同志和各鄉鎮區黨政負責人主動走訪約訪,面對面聽取訴求,實打實解決問題。春節期間要堅持24小時信訪值班、“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特別是對“雙拖欠”、非法集資等重點問題,要按照“一個問題、一名領導、一個方案、一抓到底”的辦法,及時妥善處置。

八要抓好“雙節”期間黨風廉政建設。中紀委六次全會指出,要緊盯年節假期、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堅守,堅持以上率下、看住“關鍵少數”。對不收手、不知止,規避組織監督,出入私人會所,組織隱祕聚會的一律從嚴查處。領導幹部要懂規矩、擔責任,管好分管部門、行業的黨風廉政建設,確保春節期間不出問題。倡導領導幹部帶頭少放或不放煙花爆竹,不擾民、少浪費,對過於浪費燃放煙花爆竹的領導幹部,要按“奢靡之風”追究責任。繼續嚴格公車管理,嚴防公車私用現象發生。及時公佈舉報電話,接受參加公款吃喝、高消費娛樂活動和燃放煙花爆竹等方面的群眾監督,對違規違紀行為,紀委監察部門要點名道姓公開通報曝光,快查快辦。

同志們,剛剛結束的縣委全會討論通過了“十三五”規劃建議,為我們描繪的未來五年發展藍圖,令人憧憬、催人奮進。踏上新徵程,加快新發展,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和神聖職責。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以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大的責任擔當,同心協力,積極作為,努力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再譜山水紅城、健康新縣建設新篇章!

勞務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5

同志們:

今天,區委、區政府隆重召開 全區總結表彰暨經濟工作會議 , 主要目的是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過去一年的工作,表彰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目標任務。剛才,區委副書記李勇同志 宣讀了 20xx 年度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表彰決定。 六位同志作了表態發言,要認真抓落實、見行動。在此,我代表區委、區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單位和同志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在過去一年中為山亭發展辛勤耕耘、拼搏奉獻的廣大幹部群眾表示衷心的感謝!

下面,根據區委會研究的意見,我講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 回顧20xx,全區上下開拓實幹,爭創一流,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突破、新變化。 建區三十週年,是山亭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全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乘勢而上、成效顯著 的一年。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區上下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一二三四六五”的總體發展思路和“三年翻一番、五年創強區”的奮鬥目標, 按照年初既定任務目標,集中精力抓發展、齊心協力抓落實,開創了經濟增長、結構優化、民生改善、形象提升的良好局面。 20xx年,預計完成生產總值117.19億元, 同比增長12%; 地方財政收入4.55億元、增長7.5%,增幅居全市第二;稅收3.92億元、增長10.9%,佔財政收入比重達86.3%,居全市第一;固定資產投資88億元、增長22%,增幅居全市第三;財政支出16.32億元,增長15.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5億元,增長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56元,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8641元,增長14%。在全市20xx年度目標管理考核三次群眾滿意度調查中,我區成績均位居第一,實現“三連冠”。

一是城建交通乘勢而進,城鎮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大力開展“城建提升年”活動,實施“八大工程”、53個城建專案建設,區財政投資5.1億元,拉動社會投資31.7億元,城市承載能力、功能品位顯著提升。路脈逐步暢通, 8條 城區道路建成通車 , “八縱八橫”路網不斷完善。投資1.21億元,新建改建省道、縣鄉道路、農村公路95條、216公里。綠脈彰顯優勢, 國家森林城市建立活動深入開展,新增綠化面積36萬平方米,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4.6%,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8.3% , 城區林蔭大道建設爭創省人居環境範例獎,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225天。 水脈增添靈氣, 紫雲湖公園建成開放,豐澤湖、翼雲湖加快開發建設。 人脈不斷聚集, 山亭文化休閒廣場基本建成,翼雲閣完成封頂。錦繡花園二期、歐亞城等居民小區和沈莊、郭莊、西山腰 棚 戶區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設進展順利,新增房產開發面積30多萬平方米。 城市 熱力、燃氣和 垃圾處理 等基礎設施逐步配套 , 歐式改造 、 節能 改造任務基本完成,城市吸引力不斷增強。 城鎮建設提質增速,桑村、北莊 示範鎮考核驗收成績分別位居省、市前列, 北莊鎮入選第二批省級示範鎮。 10處 鎮街完成投資 7.2 億元, 城鎮開發面積 14.5 萬平方米, 城鄉環衛一體化覆蓋率達50%。 城鎮化率達46.4%,提高了2.5個百分點 。

二是專案建設成效明顯,工業化步伐進一步加快。 園區經濟發展勢頭良好, 19平方公里的新經濟開發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專案承載、產業聚集能力顯著增強,新落地 東糧生物、 豐盛果蔬、迪特中漢、 礦用救生艙等專案15個。 開展“招商引資專案建設年”活動, 成立12個重點專案建設指揮部和八大產業招商組,新簽訂專案合同 65 個, 實際利用外來資金 40.22 億元 , 航潤食品被列入全省100個重點專案, 11個專案被納入 省西部經濟隆起帶發展規劃。 60個區定重點專案完成投資67億元,開工率和手續完備率位居全市前列。 實施 “3226”企業培育工程,103家企業擴規增效、提檔升級,其中漢諾、華邦兩大國企集團“二次創業”,境外擴張, 主業做大, 實力增強。 華潤紙業20萬噸彩板紙 、 天暢環保二期、砂石骨料等75個技改擴建專案完成投資24億元 。新增 規模以上企業82家,其中工業41家;新增小微企業896家。 稅收過200萬元企業達到30家,其中過千萬元9家,過20xx萬元5家,過3000萬元3家。 建立高新技術、科技創新型企業和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3家,省級企業創業輔導基地1個,新增山東省著名商標、名牌產品3件, 華潤紙業被評為全省五 家節能突出貢獻企業之一 。大力 優化營商環境,著力整治“三亂”問題, 實行 投資專案並聯審批制度 , 開展過橋還貸、助保金業務,累計發放各類信貸資金21.69億元,爭取土地指標1040畝,破解了企業融資、用地難題。

三是文化旅遊加快推進,服務業總量進一步膨脹。 加快 精品 景區建設,理順抱犢崮、熊耳山管理體制,成立5A級景區建立指揮部,完成5A級提升規劃,開工建設 八路軍115師抱犢崮抗戰紀念館 。總投資8.6億元的翼雲石頭部落景區加快建設,被評為山東省鄉村旅遊示範點,納入全省第三批重點文化產業專案、100個重 點旅遊專案。新創 城頭月亮灣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店子蓮青湖省級溼地公園。 大力發展 鄉村旅遊業,新增14家省級“好客人家”農家樂,7處景點被評為省、市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 。 舉辦了火櫻桃、長紅棗文化旅遊節等節會活動,擴大了“尋夢臺兒莊、休閒到山亭”的影響力。 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小邾國故城遺址公園和市民中心文化館、圖書館、黨史館建成開放,圖書館被評為國家二級公共圖書館。 建新遺址晉升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增省級9家。商貿、流通、金融等快速發展, 山亭商貿城、魯南農產品物流中心竣工試運營,德合物流、 睿展商貿 等專案加快建設 。全區 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達65.44億元、51.65億元,增長14.7%和21.2%。

四是農村改革深化領先,新農村面貌進一步改善。 縱深推進國家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農村土地使用產權制度改革規範發展、擴面提質, 新發展土地合作社44家、家庭農場70家,新增 規模經營土地4.84萬畝、使用產權抵押貸款3210萬元,均位居全市前列 。城頭龍潭家庭農場成功註冊為全省首傢俱有法人資格的家庭農場,通過國家級蔬菜標準園建立基地認定。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村土地承包關係長久不變和經營權確權登記等各項試點工作穩步實施。農業產業化程序加快, 新創省級林業龍頭企業3家、標準化養殖場3家和市級農業龍頭企業10家。 完成“三品”認證6個 , 徐莊鎮、水泉鎮分別被評為全省“一村一品”示範鎮、果蔬製品產業基地。農田水利建設 、農業綜合開發、扶貧開發成效明顯,我區被評為國家級高效節水試點縣、暴雨洪澇災害風險普查試點縣。 生態文明鄉村建設、鄉村文明行動紮實推進,農村面貌持續改善。

五是民生事業協調發展,群眾幸福指數進一步提升。 全年民生支出10.3億元,佔財政支出比重達65%。 年初確定的10件惠民實事基本完成。 區實驗二小、實驗幼兒園和7處鎮街中心幼兒園建成啟用 , 新創省級幼兒園4家 。 藉助山滕合作機遇,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區中心人民醫院晉升為二級甲等醫院,完成業務收入7022萬元,同比增長34.9%。新增城鎮就業462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萬餘人。完成社會保險基金 徵繳 2.62億元 。為 全 區企業離退休人員月均增資191元, 城鄉居民基礎養老保險金每人每月提高到70元。從去年10月份開始為全區教師和機關幹部人均月增資200元。建設農村社群服務中心和農村幸福院26處。 人口和計生工作“兩非”治理成效顯著,低生育水平持續穩定。 加強社會治理,8處鎮街群眾服務中心投入使用;平安山亭建設不斷深化,安全生產、信訪穩定形勢總體平穩。

六是黨的建設全面加強,抓發展氛圍進一步濃厚。 在全區 組織開展了“貫徹精神,我應該怎麼做;建區三十週年,我應該做些什麼”討論實踐活動,作為貫穿全年工作的一條主線,營造了 幹事創業、創先爭優的濃厚氛圍。精心策劃、 成功舉辦紀念山亭建區三十週年系列活動,對內提振了信心、對外擴大了影響。 舉辦山亭週末大講堂4場,組織區黨政考察團赴沛縣、羅莊、沂源等六縣區(市)考察學習,進一步解放思想、開闊視野。堅持正確用人導向,對 部分割槽直部門、鎮街進行人事調整 ,有效地調動了幹部的積極性。 “五級聯動、百村突破”活動 深入開展 , “第一書記”協調實施各類專案411個,爭取資金7089.7萬元,累計達2.11億元; “幹部聯戶包案、幹群聯心互促”活動紮實推進,區人大“三訪兩評一公開”、區政協“三服一推”和“四比一爭”活動成效明顯,改進了幹部作風、密切了幹群關係。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被評為全省先進, 我區成為全省唯一縣級黨外代表人士實踐鍛鍊基地。 深化黨風廉政建設, 推進“123農廉 工程”,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 對機關事業單位在編不在崗人員進行集中清理,收到了治庸治懶治散的效果。 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各項條例規定 , 樹立了“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形象。

經過去年一年的努力,山亭變得 更 大 、更美,我們的底氣更足、信心更強 了,這 是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和市直各部門關心支援的結果,是全區各級各部門團結奮進、拼搏奉獻的結果。 一年來,我們敢為天下先,發揮優勢,創先爭優 ,奪得了一項項榮譽,打響了“山亭品牌”。 榮獲 中國經濟林之鄉、 豆製品產業基地,全國 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 山東省文化強省建設先進區、信訪工作先進單位、 民間土陶藝術之鄉、 新農村電氣化縣,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花生機械化收穫示範區等省級以上榮譽;10處鎮街和53個單位獲得市級以上榮譽145項,有23個市級以上現場會在我區召開。 我們甘吃天下苦,勇於擔當,攻堅克難,打贏了一場場硬仗,創造了“山亭速度”。 新經濟開發區建設如火如荼,不到兩年的時間,已 成為山亭投資創業的熱土 。山亭文化休閒廣場民生所向,經過緊鑼密鼓、晝夜施工,僅用半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翼雲閣主體封頂和廣場基礎設施建設 。 省級衛生城市複審迎檢全民參與,三個月的時間內, 21個區域和路段全部整改到位, 一舉通過驗收。北留一級路改擴建工程清理徵收工作面廣量大,有關鎮街克服困難、想方設法,平穩順利完成了10個村的737戶房屋徵收任務。巖馬水庫 除險加固 網箱清理任務繁重,僅用38天全面告捷,清理網箱4.8萬多架,創造了全省同類水庫清理網箱最多、速度最快、過程最穩的記錄。 我們凝聚正能量,五比五看,幹事創業,掀起了一次次熱潮,展示了“山亭形象”。 區幾大班子領導成員團結協作,帶頭幹在山亭、住在山亭,幫專案、包鎮街、促落實,發揮了表率作用。 八條工作專線分線作戰、靠前指揮、分工落實,收穫了累累碩果。各鎮街不比基礎比干勁、不唯條件敢爭先, 呈現出你追我趕、競相發展的良好態勢 。區直各部門單位圍繞大局、發揮職能,為服務山亭發展想辦法、爭專案、跑資金。 全區40個單位累計爭取上級各類資金 7.9億元,同比增長15.6%。 各駐村“第一書記”和廣大農村黨員幹部盡職盡責、奉獻山區,抓黨建、促脫貧,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成績來之不易,鼓舞人心,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 一是雖然 經濟發展 穩中有進,主要指標增速位居全市前列,但總量仍處於末位,財政收支矛盾仍較突出。二是工業經濟企穩向好,但產業鏈條短、稅收貢獻低的現象較為突出。缺少具有支撐帶動作用的大專案、大企業。全市納稅50強企業我區無一上榜。三是農業農村基礎穩固,但產業化程度不高,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檔次和效益較低,農民增收致富渠道不寬。四是城市面貌變化明顯,但綜合功能仍不完善,人氣不足、商氣不濃,城市管理水平亟需提高。五是服務業發展較快,但規模檔次較低,特別是旅遊產業缺乏市場競爭力。六是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但少數單位和機關幹部仍然存在庸懶散、推諉扯皮、“中梗阻”等問題。對這些發展中的問題,大家務必保持清醒,深刻分析原因,落實改進措施。

二、攻堅20xx,要凝神聚力,重點突破,在更高層次上實現科學發展、趕超跨越。 今年是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實現區七次黨代會提出的各專案標任務的攻堅之年。近期中央、省、市相繼召開經濟工作等一系列重要會議,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要清醒地看到,國際國內形勢依然錯綜複雜,全球經濟將延續緩慢復甦態勢,我國經濟正處於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疊加階段,結構性問題和深層次矛盾交織,發展中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同時也要看到,黨的xx屆三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必將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激發市場活力。中央高度重視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省委、省政府啟動西部經濟隆起帶規劃建設,為我們加快轉調創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全區上下要堅定信心,搶抓機遇,順勢而為,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今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城市轉型、縱深推進三大戰役”的戰略部署和打造“轉型升級和經濟文化融合發展高地”的定位要求,堅持“一二三四六五”的總體發展思路和“三年翻一番、五年創強區”的奮鬥目標不動搖,把改革創新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以開展“城市管理年”、“大專案攻堅年”和“幹部作風建設年”活動為抓手,打好 城鎮建設管理、 招商引資專案建設、 旅遊服務業提升、特色農業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民生改善六大攻堅戰 ,切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全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

按照這一總體要求,結合山亭實際,初步確定今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1%和13%。節能減排指標完成市下達目標。

做好今年的經濟工作,要正確處理好四個方面的關係。 一是正確處理穩中求進與改革創新的關係。 二者辯證統一、互為條件,是今年經濟工作的核心。一方面,要穩紮穩打,步步為營,鞏固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為全面深化改革創造條件。另一方面,要積極推動改革,堅持問題導向,勇於突破創新,以改革促發展、促轉調、促民生改善。 二是正確處理科學發展與政績考核的關係。 中央提出幹部政績考核不簡單以GDP論英雄,是為了更好地推動科學發展。不是發展不要經濟增長了,不是沒有發展的壓力了,而是壓力更大、要求更高、任務更重了,由單純比經濟總量、比發展速度,轉變為比發展質量、發展方式、發展後勁。山亭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必須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咬住發展不放鬆,保持合理的增長速度,實現速度、質量和效益相統一。只要是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速度、有質量有效益的速度、綠色健康安全的速度,能發展多快就發展多快。三是正確處理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的關係。 要在發展經濟、促進增收、做大“蛋糕”的同時,把更多的“蛋糕”切向民生領域,使經濟發展變成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確保經濟的發展指數與群眾的幸福指數相協調,幹部的奉獻指數與群眾的滿意指數相一致。 四是正確處理激發內力與藉助外力的關係。 “激發內力”就是要創新工作機制 , 強化發展措施,優化營商環境,調動各方面幹事創業的積極性。“藉助外力”就是要持續擴大對外開放,提高招商引資成效,加大對上政策、專案、資金爭取力度,深化山滕區域合作,在不斷強化內力支撐和外力拉動中推動山亭大 發展 、快發展。

在具體工作中,要按照“有特色、有創新、有成效、有影響”的工作要求,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強化城鎮化主導,打好城鎮建設管理攻堅戰,在優環境聚人氣上實現更大突破。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要 以開展“城市管理年”活動為抓手,以 “四城同創”為契機, 突出三個重點(精心規劃、精品建設、精細管理),優化五個片區(做靚東部城區、完善西部城區、提升中部城區、拓展南北城區),實施八大工程(道路暢通、碧水繞城、設施提升、園林綠化、住房保障、環境整治、建築改造、城鎮建設),著力打造“路暢、城潔、人和、景美”的品質城市, 紮實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

一是精心規劃,優化空間佈局。圍繞“魯南歐情山城、生態休閒家園”的城市定位和“西工、中商、東文”的功能分割槽,按照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總體要求,樹立“不求其大、但求其特其精”的理念,編制和完善城市規劃,科學佈局規劃區、控建區、限建區,形成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的合理結構。要加快修編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完成豐澤湖片區、紫雲湖片區等重點地段修建性詳細規劃和城市供熱、供排水等專項規劃編制,充分發揮規劃的龍頭作用,增強規劃的剛性約束。

二是精品建設,增強承載能力。城市建設水平是城市生命力所在。 要結合建立省級文明城市, 繼續加快“強筋壯骨”, 持續推進城區道路建設,啟動實施北外環和東外環新建工程,進一步打通城區斷頭路,拓展新經濟開發區道路,把城市框架拉大到40平方公里。重點推進錦繡花園二三期、歐亞城、紫錦花園、裕升花苑和棚戶區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設,完善城市熱力、燃氣等配套設施。 要突出特色,依託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 抓緊豐澤湖公園湖體改造和景觀建設,修復城區翼雲湖引水乾渠,著力抓好綠化、亮化工程,提高城市綠化總量和檔 次,把綠水青山保留給城市居民,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要融入現代元素,延續城市歷史文脈, 推進山亭文化休閒廣場和翼雲閣續建工程,確保今年7月份全面建成開放,打造城市的“會客廳”和“新地標”。

三是精細管理,扮靚城市環境。要 理順管理體制,實施區鎮兩級 城管並軌管理,以城管執法為主體,整合公安、環保、衛生、工商等部門執法力量,變多頭分散執法為聯合統一執法,建立區鎮上下聯動、部門協同作戰的“大城管”體系。推行“定格、定人、定責、定時”網格化管理,重點加強對城市社群、農貿市場、城中村、背街小巷等重點部位“髒亂差”問題的綜合整治,實現城市管理的全覆蓋。探索實施市場化運作模式,對城區道路保潔、垃圾處理、設施維護等逐步實施“服務外包”,建立健全長效化管理機制,全面提升市容市貌、城市品質和人居環境。

四是城鄉一體,打造新型城鎮。要 圍繞提高城鎮化發展質量,突出“三點對接、產城融合、示範引領、特色發展”, 發揮省、市、區級示範鎮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產業向園區集中、要素向城鎮集中、居民向社群集中,實現城鎮建設與產業發展良性互動、融合發展。要統籌城鄉 交通、環衛、 公共服務一體化 。克服困難、 集中力量開 工建設北留一級路這條“發展大動脈”,打造貫穿東西、對接“兩高”和滕州的快速通道。抓好縣鄉道路、農村公路的建設和管養,開通城鄉公交線路,構建城鄉半小時生活服務圈。加大工作力度,確保今年上半年城鄉環衛一體化實現全覆蓋。 要找準著力點,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放開城鎮落戶限制,有序推進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更好地聚集山亭人氣。

(二)強化工業化帶動,打好招商引資專案建設攻堅戰,在轉方式調結構上實現更大突破。 要牢固樹立“ 工業強則山亭強, 工業跨越才能真正跨越”的理念,堅持走產業叢集化、經濟園區化的路子,實施大招商、主攻大專案,加快工業壯大振興。

一是抓園區促集聚。把經濟開發區作為大專案建設和招商引資的主平臺,在加快完善基礎設施配套的同時,科學規劃 食品加工、紡織印染服裝、輕工及裝備製造、商貿物流、機械製造、新能源特色 產業園,促進專案集中佈局、產業集聚發展,形成“一區六園”的發展體系。要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嚴把專案環保關、實力關、政策關,把畝均投資、畝均產值、畝均稅收和畝均用工作為準入門檻,探索推行“飛地經濟”和“工業地產”模式,鼓勵建設多層標準廠房,提高園區用地效益。建立園區企業退出機制,對長期圈而不建、建而不投的企業,嚴格依照有關政策限期退出園區。

二是抓招商促專案。 要聚焦專案建設,開展“大專案攻堅年”活動,形成“圍著大專案轉、盯著大專案幹”的濃厚氛圍。充分發揮招商引資專案建設工作線和八大產業招商組的作用,突出領導招商、資源招商、產業招商、定點招商,力爭引進20個過億元、5個過3億元專案落戶開發區,其中各鎮街引進1個過億元專案。加快推進總投資160億元的55個區定重點專案建設,注重提高專案手續完備率、履約率、資金到位率,重點抓好華潤紙業60萬噸彩板紙、稼禾生物、礦用救生艙、中廣核風力發電、中瑞科技產業園等大專案建設。要繼續落實專案建設“五個一”幫扶、指揮部協調推進機制,開展重點專案集中籤約奠基和現場觀摩活動,切實增強抓專案、上專案的壓力和動力。要搞好策劃包裝、對上爭取,力爭有更多的專案納入全省西部經濟隆起帶發展規劃和省重點專案的盤子。

三是抓企業促壯大。 實踐證明,依託現有企業抓技改、擴規模、上專案,是最務實、最有效的招商引資。如五蓮縣的五徵集團,全縣大力扶持,由一家拖拉機站發展成為年 銷售收入140億元、稅收過億元的大型農用車企業集團,全縣14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有一半是依託該集團產業配套引進的。高唐縣的時風集團前身是當地一家小型農機廠,經過20多年的滾動創新發展,已建成農用汽車、農業裝備、化纖輪胎、電動汽車、熱電五大產業園區,20xx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0億元,利稅15.5億元,出口創匯1億美元。沂源縣的6家上市企業也是本土企業培育成長起來的。要堅持培大扶強和招大引強並重, 繼續實施“3226”企業培育工程,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土地、資金、人才、環境容量等扶持政策,堅定不移地抓技改新上、抓靠大聯強,挖潛推進“個轉企”、“下轉上”,形成“集團帶動—中小企業成長—特色企業培育”的梯次壯大效應。到年底力爭銷售收入過億元企業達到20家,規模以上企業突破300家。 華邦、漢諾兩大國企集團要堅定“二次創業”的雄心壯志,走出去搶佔資源、兼併重組,提高煤炭等可利用資源的儲備接續能力,做大做強主業,多元滾動發展,實現更多利稅。

四是抓創新促轉型。 依託科技創新和人才支撐,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力度,加快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建設,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企業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組織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市場創新,爭創馳名商標和名牌產品。 年內 建立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6家,中國馳名商標和山東省名牌產品、著名商標6件。 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推動七大特色主導產業向高階高質高效方向發展,向價值鏈研發、銷售兩端延伸,提高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著力 培育食品加工1個50億產業板塊,新型建材、機械製造、造紙3個30億產業板塊,煤炭、紡織印染服裝、新興產業3個20億產業板塊。

(三)強化服務業突破,打好旅遊服務業提升攻堅戰,在創品牌擴影響上實現更大突破。 把發展服務業作為打造山亭經濟“升級版”的重要引擎,發展大旅遊,繁榮大文化,做活大商貿,促進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一是堅持龍頭帶動,做精做靚休閒旅遊產業。 要突出“兩山(抱犢崮、熊耳山)、兩鎮(北莊、徐莊旅遊小鎮)、一區(翼雲生態旅遊度假區)、一園(漢諾莊園)、一溼地(城頭月亮灣溼地)”龍頭地位,抓住省旅遊局幫扶機遇,集中力量抓好抱犢崮—熊耳山5A級景區的規劃完善、設施配套、管理提升等工作,力爭明年建立成功。加快翼雲石頭部落景區建設,啟動翼雲湖帆船運動基地工程,確保今年“五一”一期建成對外開放,創成國家4A級景區。加強漢諾莊園的市場營銷開拓,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 要以建立“ 全省鄉村旅遊示範區”為目標,打造全景山亭、 全域旅遊,重點加快 城頭 月亮灣溼地、店子長紅棗風景區、水泉中華櫻園、徐莊石佛山寨和嵐泊灣生態度假村、馮卯巖馬湖、鳧城滄浪淵等景點建設, 年內建立30家省級“好客人家”、200家“山亭人家”農家樂。精心策劃推出我區“二日遊”等旅遊產品, 籌備運營旅遊服務中心,開發旅遊特色商品,籌辦 節會活動, 進一步 營造“尋夢臺兒莊、休閒到山亭”的旅遊氛圍。

二是堅持雙向延伸,促進經濟文化融合發展。 要探索文化和產業雙向延伸的新模式,一方面把文化向產業拓展,發展文化旅遊、文化創意等產業,變文化資源為發展優勢;另一方面把產業向文化延伸,在產業發展中注入文化基因,提升產業層次和附加值。要深入挖掘山亭文化資源, 依託小邾國故城遺址公園、 八路軍115師抱犢崮抗戰紀念館等載體,大力 發展文化產業,打造特色文化產品、文化品牌,增強文化軟實力。 要重點實施“四四五”文化惠民工程, 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 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堅持統籌發展,提升服務業規模檔次。 發揮服務業發展優惠政策的撬動作用, 膨脹壯大 商貿流通、餐飲住宿、交通運輸等 傳統服務業,加快發展金融保險、融資擔保、文化娛樂等現代服務業, 培育發展健康養生 、電子商務等新興業態。 加快 金洲商業廣場和老汽車站片區開發建設, 抓好山亭商貿城、魯南農產品物流中心、德合物流中心的運營管理, 建成巨集宇大廈,推進漢諾四星級酒店、抱犢崮商務賓館三星級酒店建立工作。 著力培育健康養生產業, 鼓勵社會力量創辦老年康復中心、健康查體中心、老年公寓等服務機構,加快銀光福源健康養老護理中心的落地建設,把“夕陽工程”打造成為“朝陽產業”,爭創“山東省長壽之鄉”品牌。

(四)強化新農村提升,打好特色農業發展攻堅戰,在強基礎增優勢上實現更大突破。 要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牢牢抓住“三農工作”不放鬆,按照“一二二五”的工作思路,圍繞打造特色農業大區這個中心,做好特色發展和綠色發展“兩篇文章”,抓好對上專案資金爭取和農業產業招商“兩大關鍵”,突出國家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國家森林城市建立、現代農業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培育和農業品牌建立“五大重點”,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

一要增創優勢,著力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 加快推進國家 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農村土地使用產權制度改革要在擴規增量、提質增效、規範管理上下功夫,推動產權抵押範圍、規模經營主體、產業發展、“三農”資本注入“四個延伸”,力爭土地合作社、家庭農場數量和規模經營土地面積、產權抵押貸款額度,繼續保持全市領先。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供銷社改革等工作,要及時總結經驗、穩步實施、擴大成效。

二要打響品牌,著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 加快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建設, 繼續抓好 “三品一標”認證和 優質農產品標準化示範基地建設, 打造成為魯中南山地丘陵優質農產品供給區。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 大力招引農副產品加工專案,發展觀光農業, 推進 魯臺、福源現代農業示範園、 東航伊人二期、泰山農業科技示範基地、 金虎農博休閒園等專案建設,爭創國家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區和 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 。 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辛莊水庫擴容、高效節水灌溉等工程,改善農業生產條件。認真落實種糧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等政策,穩定糧食生產能力。

三要生態立區,著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是山亭的最大優勢、最大財富、最大品牌。生態立區是我們的基本戰略,應該成為全區上下的共識,成為幹部群眾的自覺行動,什麼時候都不能丟。要樹立“以綠為榮、以樹為美、親山親水”的理念, 深入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建立、 生態文明鄉村建設和鄉村文明行動, 大搞植樹造林、荒山綠化、增綠護綠,擴大森林、湖泊、溼地等綠色空間比重。 突出源頭控制與全面整治並重,切實加大環境監管力度,重拳出擊,鐵腕治汙, 徹底清理土小汙染企業,積極建立省、市級生態區,打造西部經濟隆起帶建設的生態高地。

(五)強化改革創新意識,打好體制機制改革攻堅戰,在破難題促發展上實現更大突破。 要深刻理解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意圖,緊跟中央和省、市改革步伐,正確、準確、有序、協調推進各項改革。一是要把握原則要求。堅持膽子要大、步子要穩,戰略上勇於進取,戰術上穩紮穩打。 對上級已有明確要求的改革,要不折不扣、不等不靠,加快推進;對需要試點的改革,要抓緊在點上積極探索,逐步推開;對時機尚不成熟的改革,要做好準備,搞好調研,按照上級統一部署推進; 對涉及法律法規的改革,要嚴格按程式進行。 做好與上級改革措施的銜接工作,確保各項改革上下貫通、左右銜接、有條不紊進行。二是要突出改革重點。市委十屆五次全體(擴大)會議審議通過了 《 中共棗莊市委 關於 認真 學習貫徹黨的xx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十屆八次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見》,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要求、重大原則、重點任務。 我們要結合實際,進一步分解細化,研究制定實施方案。堅持從解決影響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入手,重點抓好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農村改革、國有企業改革、 財稅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社會事業改革 六個方面的改革,增強山亭發展的活力和動力。

(六)強化富民惠民優先,打好民生改善攻堅戰,在促和諧保穩定上實現更大突破。 堅持以提高群眾滿意度為目標,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從群眾最不滿意的事情改起,從群眾最期盼的事情做起,辦好惠民實事、民生工程,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群眾。一是統籌發展社會事業。堅持優先發展教育,新建區職業中專,加快中國小辦學條件標準化建設,著力提升初高中教育教學質量。實施區人民醫院病房樓、鄉鎮衛生院擴建工程,進一步改善醫療衛生條件。毫不放鬆地抓好人口計生工作,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人口自然增長率保持在9.6 ‰ 以內。發揮區政務服務中心和鎮街群眾服務中心平臺作用,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二是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注重保基本、補短板、兜底線,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創業基地建設,強化小額貸款扶持,確保全年新增城鎮就業45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擴大社會保險徵繳範圍,適當提高醫療保險和城鄉低保、農村五保老人供養標準。推動社會救助、減災救災、優撫安置、慈善公益事業健康發展,構建適度普惠的民生福利體系。儘管山亭財力有限,今年仍然要為全區教師和機關幹部增長工資。三是切實維護社會穩定。深化“平安山亭”建設,加強社會 管理 綜 合 治理,狠抓信訪維穩和安全生產,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營造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今天,全區行政村(居)的黨組織書記都來參加會議,與前兩年一樣,我再給大家提幾點希望和要求。 一是當好“致富書記”。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作為群眾的主心骨和帶頭人, 要切實當好“班長”,與駐村“第一書記”搞好配合,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和特色農業,興辦強村富民專案,帶領農民發家致富,讓農業有奔頭、農民有體面。二是當好“貼心書記”。 要 把群眾的難事當成自己的家事,架起“民心橋”,送上“雪中炭”,多操心、多跑腿,多辦實事好事。三是當好“和諧書記”。要善於做群眾工作,特別是在農村改革和拆遷徵收工作中,及時理順群眾情緒,化解矛盾,築牢農村穩定的第一道防線。要發動群眾參與國家森林城市、園林城市和省級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區、市級“四德工程”示範區等建立工作,把各項任務落實到位。四是當好“廉潔書記”。要廉潔自律,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心中有正氣、身上有骨氣,說話才能硬氣,群眾才會擁護你。今年是村“兩委”換屆之年,大家要穩得住心神,守得住底線,經得起考驗。

三、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推動工作落實。 把目標變成實踐,把藍圖變成現實,關鍵是要改進作風、真抓實幹、狠抓落實。

一要 在解放思想中提升新境界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勇於創新。全區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黨員幹部要始終保持與時俱進、銳意進取的精神狀態,敢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 要認真學習宣傳貫徹xx屆三中全會精神,發揮山亭週末大講堂、黨校培訓等載體作用,引導廣大幹部群眾理解改革、支援改革、參與改革,匯聚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要在去年“五比五看”的基礎上,開展“四比四提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大討論活動,比境界、提升目標定位,比創新、提升攻堅能力,比質量、提升發展層次,比作風、提升服務效能,進一步調高目標、調優作風、調強措施,掀起新一輪競相發展、趕超跨越的熱潮。

二要在改進作風中樹立新形象 。作風連著黨心民心,關乎事業成敗。要按照上級黨委的統一部署,紮實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認真查詢和整改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強化黨員幹部宗旨意識和群眾觀念。在做好“規定動作”的基礎上,創新“自選動作”,深入組織開展 “雙百一優”再調研、“幹部聯戶包案、幹群聯心互促”、基層組織建設“五級聯動、百村突破”活動,鋪下身子、放下架子,摒棄官氣、接足地氣,傾聽群眾的意見和呼聲, 解決群眾反映的困難和問題, 進一步改進幹部作風,提高群眾工作本領。 要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制定落實《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xx-20xx年工作規劃》,增強黨員幹部廉政意識和拒腐防變能力。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認真落實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執行公務接待、公車管理等制度規定,管住“吃”、管好“住”、管控“行”、管制“遊”,勤儉辦一切事業。

進一步解決好乾部“走讀”問題。

三要在狠抓落實中實現新作為。 要樹立問題導向和工作專案化的理念,找準問題,瞄準目標,狠抓落實。 一是敢於擔當抓落實。 敢於擔當是黨員幹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擔當大小體現著幹部的胸懷、勇氣和品格,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全區各級領導幹部要切實樹立擔當精神,靠前指揮,直面難題,無私無畏,形成強勁的執行力和巨大的感召力,帶頭把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二是強化機制抓落實。 進一步完善分線作戰、現場觀摩督查、目標考核管理、幹部一線考察等機制,形成合力,集中攻堅,務求實效。實行“三個三分之一”工作法,盡力走出去、跑上去、沉下去,在招商引資、爭取專案、服務群眾上取得新成效。 三是快速行動抓落實。以今天的會議為標誌,新的一年各項工作正式啟動。 大家要打緊板、快節奏,迅速進入工作狀態。和去年要求一樣,各鎮街工作部署會議和各部門專項工作會議要在元月份全部開完,各系統單位總結、評比、表彰會議,也要宜快則快、可簡則簡、能合則合,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謀發展、抓落實,實現各項工作的良好開局。

新春佳節即將來臨,要務實節儉做好節日期間工作,嚴格執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抓好安全生產、社會穩定,為三級“兩會”召開營造良好環境。確保市場供給、物價穩定,開展扶貧濟困送溫暖活動,春節前要到聯絡困難家庭開展一次走訪慰問,讓全區人民過一個歡樂祥和的節日。

同志們,駿馬馳騁迎新春,改革發展繪巨集圖。讓我們以黨的和xx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引,牢固樹立“發展才有尊嚴、主動贏得未來”的創業理念,大力弘揚“敢為天下先、甘吃天下苦”的山亭精神,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努力推動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為建設更加富裕秀美和諧的“幸福新山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勞務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6

這次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分析研究當前形勢,總結20xx年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經濟工作。會前,市委組織8個調研組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研,形成了一批調研成果,為開好這次會議奠定了重要基礎。下面,根據市委會討論的情況,我講三個方面的意見。

一、當前經濟形勢

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總結了以來黨中央抓經濟工作的三件大事和經濟形勢呈現的積極變化,明確提出今年經濟工作的目標任務、重大政策和基本要求。圍繞貫徹習部署要求,在講話中闡述了巨集觀經濟政策取向,並對今年工作進一步作出具體部署。

會議強調,黨的以來,中央著重抓了三件大事:一是作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二是形成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政策框架;三是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會議指出,當前全國經濟形勢總的特點是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經濟執行保持在合理區間,質量和效益繼續提高。會議強調,穩是主基調、是大局,在穩的前提下要在關鍵領域有所進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奮發有為。要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進一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振興實體經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加快推進國有企業、產權保護制度、財稅和金融體制、養老保險制度等關鍵性改革,有重點地推動對外開放;要切實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體現在黨領導經濟工作之中,把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落到實處。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當前我省經濟增長的總體態勢趨於平穩,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的綜合質量效益持續向好。強調今年要突出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新的增長點、打造接續新動能、強化專案投資、有效防範風險五件大事,努力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勢頭。

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有一個突出的共同點,就是都強調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會議作出的重大決策和各項具體部署,目標直指全面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強調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心,擴大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用質量優勢對衝成本上升劣勢;著眼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壯大新興產業,形成新的產業增長叢集和發展支撐。我們要深刻領會、準確把握這些核心發展思想,全面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各環節。

近年來,我們堅決貫徹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堅定“五大發展理念”,圍繞“四二”部署,實施“六六”戰略,加快轉方式促增長,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全市經濟呈現穩中前行、進中向好的發展態勢,質量、效益有了新的提升。

縱向上看,20xx年到20xx年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8%,達到399.9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7.5%,達到27.1億元;大口徑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3.3%,達到58.2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5.5%,達到349.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0.1%,達到160.9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9.9%和10.1%,達到21503元和11646元,總體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

橫向上看, 20xx年以來,生產總值總量上升到全省第7位,增速由第10位上升到第7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量由第9位上升到第7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由第8位上升到第3位,佔GDP的比重87.5%,是全省低於100%的兩個市州之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由第10位上升到第8位,增速由第12位上升到第6位。主要指標在全省的位次逐年前移。這表明,我市經濟總體發展態勢良好,令人鼓舞,我們要保持自信、堅定前行。

但是,正如指出的,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問題是工作的導向,全市經濟執行中的一些重要現象還需要我們高度關注和深入研究。

一是現代農業在徘徊中前進,工作實踐中雖然探索找到了一些可行的路子,但整體突破能力不強。我們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擴大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供給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基本方向,紮實推進“四個百萬”工程,玉米制種等三個主導產業的優勢更為明顯,中藥材、馬鈴薯、食用菌等區域特色產業規模逐漸擴大、特色更為鮮明,農業總體結構走向優化,產業化水平也在提高。但農產品標準化建設滯後,質量安全體系還不健全,真正拿得出手的品牌農產品數量少,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仍然比較低,產業化龍頭企業規模小、帶動能力弱,一二三產融合程度不高等問題還比較突出。

二是工業經濟長期“短腿”,雖然採取了必要的工作措施,但不是很有力,從上到下真正重視工業經濟發展的濃厚氛圍並未形成。我們努力統籌一、二、三產業協同發展,圍繞工業經濟“短板”,把工業園區作為主要載體,出臺了一些有效的政策措施,針對性地集中解決突出問題,“升規入庫”企業有所增多,新企業、新產業開始成長,第二產業整體在逆境中實現企穩回升。但工業經濟發展緩慢的基本態勢沒有從根本上扭轉,行業多但產業主體不突出、企業體量小且經濟效益差、產品不對路且質量等次低等問題突出,各級各部門對工業發展的重視程度和努力程度都不夠。

三是旅遊文化產業總體發展態勢很好,但方式還顯粗放,旅遊品質提升和效益提高還需下大功夫。我們持續加大對旅遊文化產業的政府資源投入和財政資金投入,實施“四大行動計劃”,做響做靚“五張名片”,推進旅遊文化體育醫養融合發展,實現了旅遊人次和綜合收入的高速增長。但總體上仍處於粗放發展的初級階段,綜合投入大、產出效益低,無論是服務質量還是產品供給,都還處在較低層次。特別是旅遊服務市場主體散、小、弱、缺,旅遊六要素中的“購”和“娛”嚴重短板,旅遊+產業發展滯後,缺乏具有文化內涵、地域特色和適應消費需求的多樣化、個性化高階產品,可駐足性、消費性和回頭性不強,對交通、住宿、餐飲等產業的帶動作用遠沒有發揮出來。

四是財政收入總量增長較好,但收入結構不合理、不可持續,且地方經濟的財政貢獻率過低。財政收入中稅費比例不合理,非稅收入佔比過高且還在上升。稅收收入中工業企業提供的稅收不到五分之一,主要集中在採礦、電力等傳統產業;第三產業是稅收增長的主體,但主要分佈在金融保險、菸草石油、電信通訊、房地產等行業,且納稅大戶基本為央企和省屬企業,地方企業對稅收的貢獻並不高。財政支出80%靠中央和省級轉移支付,自身“造血”功能差,收支矛盾突出。

五是基礎設施條件努力改善,支撐發展能力增強,但重大支撐性專案仍然偏少,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局面尚未完全開啟。隨著“6873”交通突破行動和“6363”水利保障行動深入實施,交通、水利等一些重大基礎設施專案相繼建設;城鄉基礎設施、旅遊基礎設施都不斷完善,對發展的支撐作用明顯。我們抓住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機遇,力推PPP建設模式,部分專案列入國家和省上PPP專案庫,並有一些專案開始實施,走在了全省前面。但基礎設施仍然是制約發展的剛性瓶頸;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發展只開了個頭,強勁有力的合作發展態勢尚未形成,民間資本投資活力遠未激發出來。

六是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老問題沒有解決,新問題還在繼續發生。環保部約談和中央環保督查問題尚未徹底整改,祁連山、黑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亂搞建設、環保違法等問題仍在發生。農業面源汙染呈擴大趨勢,大氣、水體、土壤等汙染治理形勢依然嚴峻。各級黨政組織和企業的環境保護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監管措施不得力等問題突出;法律意識、環保意識淡漠,違規違法行為屢禁不止,環境保護任務十分艱鉅。

七是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局面漸開,但新產業、新業態發展仍然較慢,市場主體活力還未有效釋放。我們扭住全面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發展這兩個根本動力,有力推進了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等產權制度改革、政府“放管服”等體制機制改革,“雙創”基地城市示範也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進展仍然緩慢,甚至沒有實質性突破,制約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還比較多;市場主體總量仍然偏少且規模偏小,經營不穩定,生命週期短,市場主體活力激發不明顯。

我們既要充分肯定成績,以堅定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又要敢於正視問題、直面矛盾,主動作為、勇於擔當,以增強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二、今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

今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貫徹落實市第四次黨代會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全市經濟工作意義重大。根據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市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和省委新部署新要求,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核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四二”部署、實施“六六”戰略,加快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惠民生步伐,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圍繞“十三五”實現全面小康總目標,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指標為:生產總值增長8%,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成績;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大口徑財政收入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均增長10%,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和9%。

市第四次黨代會提出率先全面小康“六大建設目標”和經濟社會發展“六個著力重點”,明確了今後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領域、著力重點、突破方向。市四屆人大一次會議進一步作了具體部署,其核心要求是堅持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著力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落實好這些工作部署,既要緊盯目標持續用力、久久為功,也要分階段性工作要求,在重要環節、重點工作上聚焦發力、抓實見效,把長項做得更長,把短板儘快補齊。市委認為,今年經濟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八個方面:

第一,關於現代農業示範市建設的幾個著力重點

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市,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誌性目標之一。要充分發揮農業比較優勢,以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為主要目標,以提高農產品質量和效益為主攻方向,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改善農業生產環境,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優勢,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

(一)把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供給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首要著力方向。繼續深入推進“四個百萬”工程建設,以甘臨高為主,努力做大做強做優玉米制種、金張掖夏菜、畜禽養殖三個主導產業。玉米制種產業,面積穩定在100萬畝左右,在品種質量和標準化生產管理上再下功夫。統籌農科院、河西學院等科研力量,加快籌建玉米分子育種、抗病育種實驗室,力爭再培育新品種3-5個。繼續大力整頓生產經營市場秩序,努力建設種業市場監管“首善之區”。蔬菜產業,重點是擴大基地、提高品質,面積再增加10萬畝,達到80萬畝左右。發揮好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的引領帶動作用,統一技術標準規範,生產和供給數量充足、品質優良的蔬菜產品。畜禽養殖產業,持續推進現代畜牧業全產業鏈建設,整合牛羊產業大縣專案資金,支援前進牧業等龍頭企業建設標準化養殖示範場區100個,牛飼養量和出欄量分別達到105萬頭和30萬頭,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量佔到總量的80%以上。牧草產業,面積穩定在130萬畝左右。深入實施退耕退牧還草工程,鼓勵種養大戶通過土地租賃、流轉等方式,再建設“畝收萬斤草、種草千畝村”基地6個,新增優質牧草3萬畝。

我們特別要求,要把農畜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擺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全力推進整縣域、整鄉鎮標準化示範建立,進一步強化獸藥、飼料等投入品監管和農業面源汙染防治,堅定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並逐年減少。扶持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建設,全市標準化、無公害農產品生產面積達到340萬畝和255萬畝,廢舊農膜回收率80%,尾菜處理利用率40%,確保農畜產品監測合格率99%以上。

要高度重視農畜產品品牌這個“市場通行證”和競爭力建設,進一步做響擦亮“金張掖夏菜”“金花寨小米”“臨澤小棗”“高臺釀酒葡萄”“山丹羊肉”“民樂紫皮大蒜”“肅南高山細毛羊”等傳統名優品牌,年內再推介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10個以上,累計達到100個,建立2-3個知名綠色有機農畜產品品牌,總數超過10個,成為全省之最。

(二)把沿祁連山淺山區食用菌產業放在區域特色產業優先發展的位置。多年來,我們把握自然規律,努力推動種植業、養殖業、食用菌產業“三元雙向”迴圈發展,同時形成馬鈴薯、中藥材、小雜糧、優質林果等區域特色產業。進一步比較研究,在沿祁連山淺山區發展食用菌產業潛力巨大,近兩年幾個插花型扶貧地區精準扶貧實踐進一步證明,加快這個產業發展的時機和條件已經成熟。由此,從今年起要把發展食用菌產業放在全市農業農村工作空前重要的位置,組建專門工作班子,全力推動發展。

要尊重產業成長規律,因地制宜,建設以鎮(村)為基本單元的原料供應基地,以縣(區)為基本單元的加工銷售基地,形成甘州、山丹、民樂、高臺等沿祁連山淺山區食用菌產業發展為重點的冷涼經濟產業帶。甘州區要加快建設以貫黨珍稀菇業公司為龍頭的食用菌產業園,新建連片示範點30個,至少帶動發展食用菌20xx畝;山丹縣要加快建設以愛福公司為龍頭的雙孢菇產業園,新建連片示範點25個,至少帶動發展食用菌1500畝;民樂縣要加快建設以榮善公司為龍頭的姬菇產業園,新建連片示範點25個,至少帶動發展食用菌20xx畝,高臺等縣也要積極擴大食用菌生產規模,推動形成“一企一菇”“一鄉一菇”的基本發展佈局。

要大力推進“農戶+合作社+企業”生產模式,組織工廠化生產,引導農戶以土地經營權、林權和設施裝備等入股專業合作社和企業,推動農民個體、合作社、小微企業通過多種方式合作、聯合,形成公司提供菌種和技術、農戶分散生產或合作社集中生產、企業收購加工銷售的產業化鏈條,讓農戶更多分享產業鏈和價值鏈增值收益。

要加大政策扶持和技術服務力度。市級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貸款貼息,對參與食用菌菌種繁育、加工銷售、廢棄物利用等環節的企業給予貼息扶持;縣區也要採取貸款貼息、以獎代補等措施,對食用菌生產的經營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進行扶持;市上整合農業專案資金,對縣區食用菌產業進行集中支援。加強食用菌專業技術和實用人才培養,發揮河西學院食用菌工程實驗室的技術優勢,加強科研攻關和技術本土化的整合與創新,為食用菌產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術、人才支撐。

(三)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今年新農村建設的任務重點。建設“美麗鄉村”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主要抓手。近年來,我們從完善規劃佈局、配套基礎設施、美化人居環境、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入手,培育出黨寨鎮馬站村、倪家營鎮黃家灣村等一批示範村,積累了一些成功經驗。今年要按照更加講究質量內涵、更加慎重穩進的要求,結合推進12個國家級重點鎮、35個“特色小鎮”、12個省級“千村美麗”示範村建設,再選擇50個左右產業基礎、區位條件、資源稟賦較好的村莊,集中力量加快路、渠、林、電、通訊等基礎設施整合配套,繼續為新農村建設樹立樣板。

要把“美麗鄉村”建設與特色產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按照“一村一品”“一鄉一業”或“數村一品”“數鄉一業”的定位,建設一批特色林果、食用菌、馬鈴薯、中藥村、小雜糧種植特色村落。依託各類園區、農事景觀,推進觀光設施建設和服務專案開發,加快發展集綠色農產品採摘、情趣休閒種植、果木花卉觀賞、鄉土風味餐飲於一體的特色旅遊業,年內新建鄉村旅遊模範村6個,旅遊專業村15個。

要持續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整治活動,以道路沿線和村社內外、房前屋後環境為重點,著重解決雜物亂放、柴草亂堆、垃圾亂燒、汙水亂倒、地膜亂飛、糞便亂排、畜禽亂養等農村“亂象”。加強鄉土文明文化教育,倡導節儉淳樸新風尚,引導農民適應“美麗鄉村”新環境,改變生產生活方式,革除陳規陋習,爭做新農民,建設新農村。

第二,關於河西走廊經濟區樞紐城市建設的產業支撐和基礎設施建設

區域性樞紐城市首先是經濟中心,且必須以實體經濟為主要支撐。實體經濟涵蓋了一、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中的生產性服務業,“振興實體經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任務”。實體經濟中的工業經濟是我市發展的主要短板,要堅定不移地強化這個支撐。今年著重抓四件事:

(一)堅定發展綠色有機食品工業這個主攻方向。我市工業門類多且佈局分散,齊頭並進、多面開花不太現實,在堅持“一特兩新”工業經濟基本佈局的前提下,必須與具有比較優勢的第一產業發展相結合,攥緊拳頭集中突破。當前,各方面對加快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業共識程度比較高,消費結構變化、消費檔次升級、質量意識增強,又對優質、安全的綠色有機食品形成有效需求。發揮我市農畜產品資源豐富優勢,發展綠色有機食品工業,一端連線田間地頭,一端伸向消費市場,將城鄉一二三產業有機整合、一體推進,是張掖實體經濟振興發展的重要路徑。

要根據全市現代農業發展規劃和優勢特色農產品產業帶分佈,著力打造糧食、果蔬、畜產品、酒類釀造、中藥材、小雜糧、食用菌、紅棗、休閒小食品等特色農畜產品全產業鏈,形成綠色有機食品產業叢集。糧食產業要突出馬鈴薯、玉米深加工,研製生產一批傳統米麵、預製菜餚等產品,推進馬鈴薯產品主食化。果蔬產業要大力支援農戶、專業合作社和企業改善儲藏、保鮮、烘乾、精選分級、淨菜加工等設施裝備,加強城市“菜籃子”供給,重視果蔬精選後無害化、商品化處理。畜產品產業要積極引進先進的提取、分離與製備技術,開發高檔肉類主導產品,推進畜禽皮毛骨血系列副產物的收集處理和綜合利用。酒類釀造產業上,濱河集團、祁連葡萄酒業經過多年發展積累,已佔有一定市場份額、形成品牌優勢,要大力支援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提升原有產品質量品質,開發更多名優新特品類。中藥材產業上,河西製藥是全省著名的“老字號”中醫藥企業,部分產品在全國同類行業中很有影響,要重點扶持發展壯大,鼓勵企業積極採用先進中藥分離提取技術,研製中藥製品,開發養生保健、食藥同源的“健字號”食品。小雜糧等產業,要鼓勵現有各類加工企業擴大種植規模,引進新技術,開發新產品,用工匠精神打磨一批新品牌。

所有產業鏈都要特別注重在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中培育龍頭企業,重點扶持前進牧業、博峰肥牛、甘綠集團、甘肅金南瓜等企業做大做強,加快推進天域綠谷1.6萬噸鮮骨肉精深加工、天潤匯豐5000噸脫水蔬菜、樸森藥業5000噸中藥材、博豐農業5萬噸葡萄枸杞汁、鼎豐專用薯全產業鏈、三元乳業500噸鮮奶生產、河西製藥口服液等專案建設。著力抓好“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工作,推動成千上萬的市場主體從“蟻群”向“象群”轉變。

要大力推進資訊化建設與運用,建立智慧工業大資料分析平臺,鼓勵企業運用“網際網路+”資訊科技改造傳統工藝。支援市內企業與蘭州理工大學等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設省級、市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重點實驗室和產業化試驗基地,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綜合經濟效益。支援企業與農戶對生產、加工、銷售全過程進行標準化管理和質量控制,聯合開展“三品一標”推介認證。經過幾年努力,建立認證民樂粉絲、高臺番茄醬、濱河九糧液、絲路春等50個左右在全省乃至全國知名的綠色有機食品工業品牌。未來目標是扶持10個左右在西北地區具有龍頭地位、規模較大、市場佔有率高的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加工骨幹企業。

(二)全力提升主要產業園區基本服務功能。園區是工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平臺。振興實體經濟,必須把園區建設好。要全面梳理園區管理體制機制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儘量有利於園區的原則,抓緊研究解決。市、縣區兩級都要加大向園區管理機構放權力度,本著“能放即放、能減即減”的原則,切實將土地、規劃、建設、環保、質監、工商、安監等審批管理許可權下放或授權產業園區,建立“直通車”,實行一站式聯合辦公,讓園區享有或直接對外行使政府部門經濟管理的職權。

把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中之重,通過財政扶持、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爭取專案支援、吸引民間資本等方式,加大道路、電力、供排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完善配套服務功能,增強園區承載能力。今年市縣兩級財政對園區建設的支援資金要在去年基礎上增加一倍,將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列入市政基礎設施信貸計劃,在城投債中為園區配置一定比例,支援園區發債募集建設資金,重點做好張掖經濟技術開發區15億元企業債券發行工作。

(三)強力推動骨幹財源體系建設。財力和財源是一個地方發展最重要的基礎。要著力構建以第二產業為主要基礎、第三產業為重要來源的骨幹財源體系,加快提高稅收在財政總收入中的比重和二產在稅收總量中的比重。

要做強農業建好“第一車間”,為二三產業發展提供穩定優質的原料;要做大工業這個地方財源的主體支撐,把綠色有機食品工業作為融合貫通一二三產業的突破口,下大決心、花大氣力抓好;要鞏固房地產業這個地方財源的傳統領域,結合去庫存引導建築業健康發展,推動稅收穩步增長;要注意支援金融、保險、石油、菸草、通訊、電力等這些中央、省屬重要財源企業,力爭做出新貢獻;要持續強化旅遊文化在第三產業中的龍頭帶動地位,促進物流業和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快速發展,加快形成新的財源增長點。

要努力擴大骨幹企業總量和規模創造主體財源。篩選確定一批稅收貢獻大、帶動能力強、成長性好的企業,有針對性地培養。堅持市上四大班子領導聯絡包掛企業專案制度,一個企業或專案確定一名市級領導、組建一套班子、制定一套方案,盯住抓下去,直至見到實效。通過三年左右時間,在綠色有機食品工業、新型建材、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旅遊文化等重點行業培植50戶左右骨幹財源企業,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財源體系。

今年要下決心破解玉米制種企業不在當地納稅的老問題。目前,全市四分之一的良田都用來生產玉米種子,制種企業達到62戶,但繳稅大多都在外地,本地稅收十分有限,必須下大力氣改變這種“牆內開花牆外賞”的局面。要加快推進種子企業聯合上市,力爭上半年實現甘肅東方種子交易中心掛牌。要研究建立制種基地耕地供給、電力供應、銀行貸款等與種子企業納稅貢獻掛鉤機制,通過“以地控稅”“以電控稅”、金融配合等措施,推動制種企業在張設立財務獨立核算法人機構、財務結算中心或運營管理分部,實現種子企業就地納稅。

(四)加快推進以立體交通網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是區域樞紐城市建設的基本“骨架”支撐,要加快完善交通、水利、電力、資訊、物流等重大基礎設施,提升城市資源整合能力和區域競爭能力。

交通方面,圍繞構建立體交通體系,著力推動張扁高速和甘臨、張肅一級等骨幹公路儘快開工建設,甘平、花草灘至焉支山公路和新區黑河大橋等建成通車。積極爭取蘭州至張掖三四線批覆實施,推動張掖—阿右旗—烏海鐵路列入國家鐵路網建設規劃。實施張掖機場擴建工程,山丹馬場和民樂扁都口通用航空機場年內開工建設。

水利方面,加快酥油口下庫等水源工程、甘州大滿等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15萬畝高效節水灌溉示範區等專案建設,完成黑河城區段治理一期工程收尾和二三期工程年度建設任務,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推進智慧水網和智慧水務規劃編制、申報、實施程序,完善水生態文明示範硬體設施,完成試點任務。

電力方面,完成750千伏張掖變電站前期工作並開工建設,新建330千伏甘州變和110千伏綠洲變等輸變電工程,改擴建330千伏駱駝城變和110千伏平原堡變等增容工程,加快城市新區電網配套和農村電網改造,增強電力外送和電網支撐保障能力。

資訊化方面,加快骨幹都會網路擴容等資訊基礎工程,實現4G基站全覆蓋,出口頻寬達到1700G以上。推動物聯網落地張掖發展,推進“智慧城市”“數字張掖”建設取得成效。

物流方面,繼續加快張掖國際物流園、綠洲現代物流園等重大專案建設,建設臨澤物流公路港,完成甘州區南關蔬菜果品市場改造工程,再建設6個鄉鎮便民市場,支援惠牧農貿等企業建設冷鏈物流設施,構建更加完善的現代物流體系。

第三,關於全域旅遊典範城市建設的幾項重點工作

建設全域旅遊典範城市是一個很高的發展目標。圍繞落實旅遊文化景觀全域優化、服務全域配套、產業全域融合、管理全域聯動和質量效益全域提升這個總要求,要始終把以下三項工作抓在手上:

(一)持續推進大景區規劃建設管理。大景區建設是旅遊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必須牢牢盯住規劃引領、專案支撐、景區管理等基本任務,推動多規融合,編制全域旅遊發展綱要,對旅遊大景區、配套大專案、重要服務設施及旅遊產品、市場開發、管理機制等進行總體設計和高階謀劃。

全域旅遊重大專案工作的重點是申報祁連山國家公園和丹霞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張掖丹霞國家5A級景區建立取得實質性進展。繼續推進焉支山、中華裕固風情園、高臺大湖灣等7個旅遊大景區建設。加快建設弱水花海、華夏牡丹文化旅遊觀光園、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博覽城,開工建設馬可波羅夢幻城、祁連酒業三產融合示範園等專案,力爭完成投資40億元。

要積極推進平山湖大峽谷、扁都口生態休閒旅遊區、祁連山國際滑雪場等旅遊企業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完善景區“所有權、管理權、經營權”相分離的經營管理模式,通過合資、獨資、股份制、拍賣、租賃、承包等多種方式,出讓旅遊景區經營權或產權,籌集更多資金,迴圈用於大景區建設。

(二)突出強化全要素旅遊文化產業市場主體培育工作。圍繞“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加快扶持各要素骨幹企業與各類小微市場主體聯動配套發展,優化旅遊文化產業的全要素市場配置,形成大中小微並舉、競相蓬勃發展的新格局。

要充分評估公司規模、經營業績、社會評價和稅收貢獻等因素,選擇一批賓館飯店、品牌旅行社、汽車運營公司、購物商場、文化演藝中心,開展全域旅遊業務培訓和技能提升,著力提高賓館飯店的接待能力、旅行社的接地服務能力、交通運輸企業的集散能力、購物場所的信譽等級和文化演藝中心的表演水平。選擇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旅遊商品生產企業,集中挖掘研發土特產品、民間工藝品、紅色文化紀念品、佛教藝術品等地標性旅遊商品,滿足旅客多樣化購物需求;扶持發展丹霞旅遊、大湖灣文化、扁都口文化體育娛樂等一批骨幹企業,鼓勵和資助創排文化精品節目,支援打造《絲路印象·七彩張掖》《甘州樂舞》《天籟裕固》等大型劇目,吸引更多遊客就地體驗消費,讓遊客住得下來、吃得滿意、遊得開心、玩得盡興、行得通暢。

要深化旅遊市場秩序集中整治行動,加大市場監管和聯合執法力度,打擊欺客宰客、惡性競爭、哄抬物價、強迫購物等違法違規行為。落實旅遊投訴先行賠付制度,及時處理遊客投訴問題。探索推行旅遊綜合執法監管,健全旅遊應急聯動處置機制,落實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對交通樞紐、旅遊集散地、旅遊住宿場所、餐飲娛樂場所加強安全檢查和管理,及時排除安全隱患。

(三)加快旅遊文化體育醫養深度融合發展。要找準旅遊文化體育醫養產業融合發展的“切入點”“共同點”和“支撐點”,有效配置全域旅遊文化資源,開發新專案、新產品,培育生成旅遊新業態,促進各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建設祁連玉文化產業園、硤口古鎮長城文化產業園、丹霞文化產業基地和濱河新區自駕遊基地,多層次開發具有裕固族特色的旅遊文化產品,推出科普科考、村鎮原生態鄉土文化體驗等旅遊專案,用好紅色資源開發精品旅遊,促進民族文化、科普文化、鄉土文化、紅色文化與旅遊融合。積極開發徒步野營、賽車滑雪、低空觀光等新業態,發展戶外裝備製造產業,豐富旅遊產品供給結構,促進旅遊與體育產業融合。發揮中藥材生產優勢,挖掘中醫藥養生健體功能,開發養生保健旅遊,促進旅遊與醫養融合。

第四,關於絲綢之路西部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工作要求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力推進以科技創新為重點的全面創新,促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成果不斷生成,爭當“創新甘肅”先行者。為此,必須盯住五個重點不放:

(一)“雙創”基地城市示範要全面完成建設任務。今年是“雙創”基地城市示範的最後一年,要按照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公共服務體系完善、投融資機制創新、科技創新與人才保障四個方面的任務要求,努力形成工作成果,準備好國家驗收。

要盯牢新增高新技術企業、擁有授權專利、小微企業技術合同交易額等硬指標,以壯大新產業、培育新動能、擴張新主體為主要任務,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科技創新中心等7個示範基地建設,完善提升甘州農產品產業園、臨澤綠色食品加工創新創業孵化園、高臺綠色蔬菜產業園等35個已建成眾創空間和創業示範基地的服務功能,力爭新入孵小微企業和創新創業團隊1000家以上。

堅持把好鋼用到刀刃上,及時調整、完善“雙創”示範政策和資金投入方向。把重點放在支援發展實體產業經濟上,放在支援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專案上,推動“中小微個”企業一起上,使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競相湧現。集中“雙創”資金重點扶持高臺智傑食用菌等已建成產業化專案擴能增效,扶持山丹華欣生物等一批在建專案加快進度,扶持綠涵等外貿企業建設面向中亞的農產品出口基地和銷售市場。

創新金融方式重點支援綠色食品工業加快發展。進一步完善“銀行信貸+企業直接融資+政府平臺融資”融資運作模式,發揮市農投的融資引導作用,撬動社會資本,增加對原料收購、產能擴張、產品營銷等融資需求的資金投放,全力支援鴻泰種業等龍頭企業在“新三板”掛牌融資,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發行債券,增強企業發展能力。探索開展廠房抵押和存單、訂單、應收賬款質押等融資業務,推進土地經營權、山林權和經濟作物抵押擔保試點,完善“雙創貸”“助創貸”“助保貸”等信貸產品,創新“信貸+保險”、產業鏈金融等多種服務。

(二)創新驅動發展要抓住科技創新這個核心。加強對創新發展的謀劃研究,用足用好省上科技創新“黃金30條”政策,強化產業轉型發展的科技支撐,以技術創新應用為核心,大力推進科技、管理、人才等多方面創新,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基本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依靠科技創新拓展現代農業發展新空間。圍繞實施“四個百萬”工程,在農產品綠色生產、深度開發、農機制造等領域突破一些關鍵技術,提高農產品產地技術裝備水平。加快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聚焦現代要素,發揮技術整合、產業融合、創業平臺、核心輻射的引領帶動作用,吸引龍頭企業和科研機構建設運營產業園。實施“網際網路+”現代農業行動,開展設施農業物聯網、大田作物精準種植、數字化養殖示範,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供科技支撐。

依靠科技創新“重塑”傳統產業競爭新優勢。圍繞綠色有機食品加工和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的創新發展,支援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佈局創新網路,與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業合作攻關,在農產品精深加工、再生能源利用、建築新材料開發等方面形成一些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的技術創新成果。實施河西走廊葡萄酒生產廢棄物及尾菜迴圈利用關鍵技術整合與示範、功能性生物抗菌肽飼料新增劑研製與開發等科技專案,力爭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行業、產業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新突破。

建設省級科技創新型試點城市和可持續發展試驗區,成立張掖市特色產業創新與應用聯盟,推進張掖科技大市場、省科投子公司、蘭州交通大學國家科技園張掖分園建設,加快河西走廊科技中試和成果轉化基地建設,啟動甘肅制種玉米研究院建設,力爭全市新轉化科技成果50項以上,實現技術合同交易額18億元以上,使更多優秀科研成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提高創新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更加註重科技人才培養和引進。辦好西部創客大學,用好河西學院科技資源,建設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抓好高臺全國農民工返鄉創業試點縣建設,培養“民間高手”“草根精英”“能工巧匠”等創新型人才。實施“522”企業家培訓計劃,選派企業家到知名高校、創新示範基地學習培訓。開展“企業家大講堂”活動,增強企業家創新理念、培植創新基因。落實引進高層次專業人才辦法,圍繞現代農業、生態工業、文化旅遊、投資金融、資訊科技等重點領域,有針對性地引進一批戰略性人才和創新領軍人才。

(三)投融資體制改革要抓實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這個主要領域。加快PPP模式推廣是當務之急。我們率先在全省開展PPP模式學習和運用,全市儲備市級專案620多項。全省推廣示範的15個PPP典型案例中,張掖佔了5席,也因此有望爭取國家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創新試點市。要抓緊研究設立PPP專案投資引導基金,鼓勵各方通過債權股權投資、融資擔保等多種方式參與PPP專案建設。對已入庫的專案進行優化組合、包裝搭配,充分挖掘專案本身價值之外的附加商業價值,解決好利潤薄、回報預期偏低、投資成本回收週期長等問題;狠抓PPP專案落地,積極協調解決好用水、用電、用地等實際問題。張扁高速、甘臨一級公路、“智慧城市”建設等PPP示範專案年內要全面啟動實施。

(四)農村改革要抓住盤活土地資源要素這個根本。我們積極鼓勵縣區在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方面大膽探索,先後在臨澤、高臺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和地上附著物抵押擔保貸款等試點,形成了一些可複製推廣的好經驗、好做法。今年,要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頒證和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任務,繼續穩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業設施產權等農村資產抵押貸款工作,儘快建立起較為完善的農村資產抵押擔保制度和產權交易體系。

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農村宅基地這“三塊地”,要把目前能做的基礎性工作提前做到位、做紮實。年內啟動全市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把農村集體資產的所有權確權到不同層級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成員。嘗試在甘臨高三個基礎較好的縣區,選擇一批有經營性資產的城中村、城郊村和經濟較發達村,率先開展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試點。農業農村領域改革專項小組要儘快研究提出方案,開春後即展開試點工作。

(五)政府改革要牽住“放管服”這個“牛鼻子”。 “放管服”作為轉變政府職能、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的關鍵性舉措,依舊是今年政府改革的重頭戲。要著力解決好放不下、接不住、管不好等問題。

簡政放權,既包括上級部門向下級部門放權,更包括政府向市場、企業放權,還包括政務大廳後臺向前臺放權。要認真做好已取消審批事項 “回頭看”,確保把中央和省上取消、調整、下放的10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在張掖落地顯效,把市直各部門手中應該下放到縣區的事項完全徹底放到位。今年全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重點仍然在投資領域。由審批制改為核准制、登記備案制後,要開展企業投資專案承諾制試點和園區涉企行政事業性“零收費”試點,推行專案前期辦理責任制和市級重點專案並聯稽核示範。

加強市場監管方面,今年國務院力推“雙隨機、一公開”全覆蓋。要加快制定各行業主管部門執法清單和抽查細則,對各類市場主體、市場行為,都要採取隨機抽取檢查物件、隨機選派執法人員的監管方式,及時公佈抽查結果。大力推進市場監管跨部門聯合綜合執法,解決好執法任性、重複檢查等問題。積極探索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新生事物的監管方式,既不能放任不管,又要包容和審慎,防止出現制約創新創業和對創新者不公現象發生。

優化服務方面,要加快政務服務網建設進度,總結推廣山丹等縣的經驗,突出陽光政務、行政審批和便民服務三個主題,推行“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建成一體化的行政權力事項管理系統和“網上政務超市”,推動政務大廳和網上大廳融合,實現所有審批事項在政務中心集中辦理。要繼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幅簡精各類證照,全面落實“先照後證”“一址多照”等改革措施,進一步降低門檻,激發各類市場主體創新創業活力。下決心解決一些生產經營者誠信缺失、欠債不還、“老賴”橫行問題,優化市場環境,營造良好經濟生態。

第五,關於向西開放門戶城市建設的幾個問題

著眼省委建設“向西開放大門戶”要求,張掖要在向西走出去方面先行一步,加快融入“一帶一路”發展,不斷提高對外開放的層次水平和質量效益。

(一)以農產品貿易與合作為重點加快走出去步伐。張掖水土光熱條件獨特,農產品品質優良,市場競爭比較優勢很明顯;與內地農產品生產大省相比,張掖向西走出去具有運距近、成本低、費時短等相對優勢;與中亞各國對時令蔬菜、果品的旺盛市場需求相比,我市農產品上市在時節上有很強的互補性。要不失時機地推動農業企業向西走出去,以優質農產品貿易“打頭陣”,促進產業整體輸出,提升張掖重要門戶城市的開放地位。

新疆是農業向西走出國門進入中亞市場的必經之地,也是張掖農產品銷售的重要目的地。開啟中亞市場,首先要開啟新疆市場。要加強與新疆各市州的貿易合作,形成覆蓋全疆市場的營銷網路體系。穩紮穩打、漸次推進,加強與霍爾果斯中哈邊境合作中心和邊境國家經濟開發區的戰略合作,重點扶持綠涵、雲通等企業在黃金口岸設立檔口、展廳和農產品出口中轉儲運中心,加快建設面向中亞國家的優質農產品出口基地。

要通過設立財政專項資金等方式,扶持鑫澤、甘霖等出口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發展,鼓勵有意願的農民合作社和龍頭企業走出國境,將我市農業技術、人才和勞動力資源與中亞國家土地、市場優勢結合,在中亞國家合作建設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和農業產業園。支援企業以產業聯盟、行業商會形式“抱團發展”,增強闖市場、抗風險能力。探索建立出口企業第三方支付平臺,降低出口企業金融風險,防止產品拒收或貨款拒付等問題發生。抓緊引進一批法律金融方面的急缺人才,為涉外企業提供防範和維權等服務。

要鞏固擴大已經在上海、廣州、武漢、西寧等城市設立的農產品體驗店、直銷點,面向內地二、三線城市再增設一批直銷視窗、力爭達到100個,使張掖農產品走向東南西北中,走進機關、大學食堂,走上大眾餐桌。

(二)招商引資工作要與主導產業發展緊密銜接有更實更大的突破。招商引資引創工作要認真研究解決好重舉辦節會輕專案對接、重宣傳造勢輕合作內容、重合作協議輕資金到位、重引請進來輕後續服務等問題。要下功夫招引一些實體產業經濟合作專案,支援現有各類企業以重組併購、債權融資、股權轉讓等方式加強同類行業企業的對外招商合作;要突出企業這個招商主體,鼓勵企業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尋求招商合作物件,開展直接對接洽談;要突出產業園區組團招商,根據園區現有產業規劃和企業分佈,做好補鏈強鏈延鏈,推出一批上下游配套的招商專案,成鏈條、成建制地引進專案;要突出以商招商、招群商,招一個、引一批,形成“裙帶連襟”效應。抓實隴商張商回鄉創業這件事,鼓勵和吸引他們投資興業、回饋家鄉。

要分產業開展精準招商。一產圍繞特色農產品生產供給和畜牧全產業鏈建設,推動中種國際、伊賽牛肉等企業集團開展定向招商,引進合作伙伴擴大再生產。二產圍繞發展綠色有機食品工業,引進一批有品牌、有實力、有市場的產業化龍頭企業,利用其成熟技術、先進管理模式帶動食品工業快速發展。三產圍繞全域旅遊文化產業發展,加快大景區建設、旅遊產品開發、旅遊服務質量提升,推進與港中旅、長城影視、雪松集團等知名旅遊文化企業合作,積極引進資金、技術和管理運營團隊。

積極爭取“敦煌文博會”部分活動在張掖舉辦,推動“張交會”提升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級重要經貿洽談交易活動,辦好國際通航大會和幾個品牌體育賽事,組織參加廣交會、蘭洽會和文博會,抓好節會招商。充分發揮市重大專案落地辦的職能作用,狠抓專案落地建設。市縣都要探索建立管用顯效的考核激勵辦法,重點考評實際落地的數量、增量和增幅,形成正向激勵導向。

第六,關於西部生態安全屏障市建設的有關工作任務

張掖因為擁有祁連山和黑河溼地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而使環境保護任務異常艱鉅。今年著重抓好三件事:

(一)加強政策研究探索推進生態文明改革和建設的新理念、新體制、新任務。後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作出了新的頂層設計,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新任務,出臺生態文明建設“1+6”體制改革方案,標誌著生態文明建設步入一個全新階段。

黨中央和國務院的兩個綱領性檔案方案明確提出,要樹立“六大理念”、堅持“六項原則”、建立“八項制度”、解決“八個方面突出問題”,即: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發展和保護相統一的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的理念,空間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堅持正確改革方向,堅持自然資源資產的公有性質,堅持城鄉環境治理體系統一,堅持激勵和約束並舉,堅持主動作為和國際合作相結合,堅持鼓勵試點先行和整體協調推進相結合;建立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空間規劃體系,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環境治理體系,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體系,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等八項制度;著力解決自然資源所有權邊界模糊、優質耕地和生態空間佔用過多、空間性規劃重疊衝突、資源利用效率不高、自然資源及其產品價格偏低、汙染防治能力弱、社會參與度不高、發展績效評價不全面等八個方面的突出問題,構建產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並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圍繞貫徹落實“1+6”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方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提出率先在國家級溼地自然保護區、國際重要溼地、國家重要溼地開展補償試點,把重要生態屏障作為開展生態保護補償的重點區域,把生態保護補償作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重要內容。國土資源部等7部委聯合出臺《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辦法》,並啟動試點工作,明確在甘肅、寧夏探索開展以溼地為獨立單元的統一確權登記試點。

對此,我們要特別注意加強學習和研究,準確把握核心要義,加強政策宣傳,堅持問題導向,引導幹部群眾牢固樹立自然生態就是發展資本、保護自然就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這個核心理念,轉變藐視自然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轉變忽視生態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增強保護自然生態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要積極爭取設立祁連山生態效益補償試驗區、黑河溼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和黑河溼地產權確權登記試點,力爭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在張掖先行先試。

(二)矢志不渝抓好祁連山和黑河溼地兩個自然保護區建設。祁連山、黑河溼地是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要認真貫徹關於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指示精神,爭取啟動實施祁連山生態保護與建設綜合治理規劃,深入推進天然林保護、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草原生態補獎等重點工程。加快黑河溼地湖泊治理與保護,爭取實施張掖走廊生態帶和黑河大林帶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黑河流域(張掖段)溼地生態走廊建設規劃。加快實施以黑河城區段治理為重點的中小河流治理、河道整治工程,努力改善山河湖溼地水生態系統。

要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出重拳整治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內水電工程建設、礦產資源開發、違規旅遊活動、超載放牧等問題;加強黑河溼地保護區管理,徹底整改亂佔亂挖溼地等問題。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制度和耕地保護制度,嚴守基本農田紅線,堅守生態環境底線。嚴格履行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責任制,深刻汲取教訓,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和紮實作風,全面整改環保部約談和中央環保督查組反饋問題,還青山一片淨土,還碧水一股清流,給子孫後代留下青山綠水,給中央和省委一個滿意的答覆。

深入開展大規模植樹造林活動,圍繞推進綠色通道、園區景區綠化、農田林網建設、經濟林基地建設、荒灘溼地造林、重要水源地造林和城市、鄉鎮街道、村落、庭院、樓宇綠化美化工程,完成義務植樹800萬株、3.6萬畝。

(三)實施好“山水林田湖”生態建設工程。實施祁連山“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是改善西部生態環境的重大舉措。專案分三年實施,總投資近70億元,我市屬集中實施區之一,重點是南部水源涵養及林草植被恢復、中部綠洲生態經濟優化提升和北部防風固沙生態綜合治理,包括礦山環境治理恢復、土地整治與汙染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流域水環境保護等建設任務。該專案已經獲批,中央財政下達甘肅省專項資金20億元。財政、發改等部門要加大彙報對接力度,積極跟進落實,爭取更多投資,儘早落地實施。

第七,關於發展社會事業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工作

越是經濟增速放緩,越要統籌好民生改善工作,優先保障民生投入,最大限度地發揮民生政策的兜底保障作用,讓廣大群眾在民生政策上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著重從三個方面入手去做:

(一)抓動態兜底,保障基本民生。到目前為止,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制度已基本完備,但也有不少方面群眾反映訴求,需要逐步完善改進。要堅持問題導向,從群眾最需要的事做起,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紮實做好就業託底工作,深入推進市場配置就業、創業帶動就業、政策扶持就業三方面工作,保障高校畢業生、零就業家庭、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新增就業2.4萬人以上。探索調整大病救助3萬元封頂政策,讓大病重患、醫療費用較高的群眾得到更高標準、更大數額補助。要改革社會保障物件認定機制,整合資金提高一、二類低保人群補助標準,更好地保障重大疾病、殘疾、無生活來源人員、無勞動能力人員、無供養來源人員等群體基本生活。要積極推動臨澤、高臺、山丹、民樂2800多戶群眾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工程,力求搬得動、住得穩、能致富。

(二)抓質量提升,推進教育事業均衡發展。圍繞滿足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著力推動教育事業向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方向發展。學前教育要以破解“入園難”問題為重點,今年至少新增幼兒園學位20xx個。義務教育要著眼更高層次均衡發展,集中解決好城鎮大班額、鄉村學校師資力量薄弱尤其是民族地區缺專業教師、不能正常開展雙語教學等突出問題,縮小城鄉、區域、校際差距。職業教育要以培養高素質勞動者為目標,與經濟發展和產業培育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要加快培黎國際職業學院建設步伐,確保實現秋季招生目標。

(三)抓優質服務,促進公共醫療衛生事業改革。進一步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城鄉醫保整合和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分級診療制度改革,促進醫保、公立醫院、基層醫療機構、民營醫院合作,形成醫療服務聯合體、醫療共同體。提高縣級醫院和鄉鎮衛生院分級診療病種,探索“網際網路+家庭醫生”模式,讓群眾享有更加便利、成本更低的醫療服務,有效解決分級診療改革後基層新出現的看病難、看病遠、看病貴等問題。積極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下沉,實施“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計生工程”,吸引高職稱高學歷醫療衛生人才到基層服務,方便基層群眾就近就醫。加快建立全市統一的衛生人口健康資訊管理平臺,持續普及基本衛生知識和保健常識,引導群眾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全生命週期保障群眾健康。

第八,關於城市建設和管理問題

城市化是現代化的主流動態過程,其中城市建設和管理是中心環節。必須堅定貫徹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尊重城市發展規律,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個環節,努力提高城市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一)大規模推進以“清雅甘州”為主題的城市特色風貌改造。生態修復、城市修補,重點是解決城市環境品質下降、空間秩序混亂、歷史文化遺產損毀等問題。我們實施“清雅甘州”城市特色風貌改造,通過豐富城市建築風格、修繕歷史文化遺蹟、綜合整治城市環境、推進節能改造等措施,彰顯城市個性、提升城市品質、展現城市文化,與城市“雙修”工作取向一致、目標要求契合、實現路徑相同。要把國家城市“雙修”工作要求同“清雅甘州”城市特色風貌改造融為一體,統籌制定我市實施意見和方案,積極申報“雙修”試點,爭取更多政策、專案支援。要加快開展以“清雅甘州”為主題的城市設計工作,充分體現“清新、清爽、清靜”和“素雅、典雅、優雅”的張掖城市主題建築文化理念和具體展示風格要求,力爭完成重要區域城市設計工作,劃定城市設計重點控制區範圍。在具體的城市改造建設中,要充分彰顯這些城市建築文化個性、理念和風格要求,創造性地推進東環路等12條街巷、9所學校特色風貌改造和張掖老街等歷史文化街區改造工程。各縣也要在城鎮建築地域特色風貌方面積極主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使縣城更具個性、集鎮更有特色、村落更加美麗。

要進一步加大城市拆遷、違章建築、馬路市場等專項整治,一件一件、有質量有效果地解決好城市交通、市場秩序、設施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要嚴格公益廣告管理,依法拆除違規招牌匾額,引進新技術和先進表現手法,提升戶外廣告檔次品味和文化內涵。要重視培育城市人文精神,深入開展公民道德素質教育和精神文明建立活動,提高市民素質,涵養城市精神,增強城市軟實力。

(二)以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為目標重點補齊城市基礎設施短板。對新區的建設和發展,我們要有耐心和定力。甘州主城區和幾個縣城“量”的擴張已告一個階段,現在的任務是要合理把握好重要建設內容的推進時序和節奏,按照先地下後地上、先整體後區域性的要求,對新城區基本功能設施“填平補齊”。對海綿城市、智慧城市、地下管廊等重大建設新問題,要下功夫專項研究、科學謀劃,從長遠著眼配套完善新區供水供熱、排汙排澇、電力通訊等地下管網基礎設施,合理建設新區學校、醫院、文化、養老、市場等公共設施。新區內已建成的行政辦公等公共資源,要在政策軌道上合理利用起來,不要讓數十億元的設施繼續閒置下去,造成新的浪費。

老城區基礎設施建設,年內要啟動市區南環路中段、西環路南段、新建街等道路改造工程,完成老城區背街小巷升級改造任務,打通新老城區“斷頭路”。完善集中供熱、汙水垃圾處理等市政設施,繼續推進市區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和燃煤鍋爐拆並。啟動實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渠道清汙分流、汙水管網敷設等整治專案。

(三)綜合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我市房地產市場價格比較穩定、形勢總體向好,但商品房及住宅去化週期仍然較長,分別達到29個月和19個月,防範房地產市場風險問題不可小覷。要認真貫徹中央關於“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要求,落實化解房地產庫存的各項政策措施,綜合應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等手段,堅決打好房地產去庫存這場硬仗。把化解房地產庫存與加快農民市民化結合起來,從落實金融稅收政策、鼓勵農民進城購房、實施鄉鎮公職人員安居工程、培育住房租賃市場、吸引周邊居民來張購房等方面,多措並舉刺激消費需求、啟用住房市場潛力,加快房地產去庫存步伐,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

三、加強和改善黨委對經濟工作的領導

要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體現到黨委領導經濟工作之中,更好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職能,不斷提高各級黨委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做好今年經濟工作。

一是堅定貫徹執行中央和省、市委關於經濟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不折不扣地堅決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是各級黨委和全體領導幹部的政治責任,也是我們做好經濟工作必須牢牢把握的一條根本政治原則。各級黨委和全體領導幹部要進一步樹牢“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委對當前形勢的分析判斷和決策部署上來。對中央和省委明確的穩中求進這個工作總基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這個中心,對市委確立的率先全面小康“六大建設目標”和這次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的各項安排部署,各級黨委黨組和全體領導幹部必須旗幟鮮明、態度堅決地貫徹執行,絕不能偏離搖擺、鬆勁懈怠,更不能陽奉陰違、敷衍塞責。

二是健全完善並嚴格執行重大經濟工作科學民主決策機制。新時期新形勢,我們不熟悉、不知道的事情越來越多,各級黨委必須努力深化新常態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性認識,健全黨委研究部署重大經濟工作機制,強化對重大事項的決策領導。要把調查研究作為一項硬要求,凡經濟工作重大決策,事先必須組織開展紮實的專題調研,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一線,瞭解真實情況,虛心聽取不同行業、不同階層特別是企業家、基層幹部、普通群眾的意見建議,善於把群眾的意願呼聲和基層的鮮活經驗變為決策依據,使決策部署更加符合實際、符合群眾意願。要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決策原則,凡經濟建設方面重大工作,必須嚴格按照黨內議事規則和決策機制,充分徵求人大、政協及各方面意見,深入組織討論,由黨委集體研究決定,努力提高重大決策的程式化民主化科學化水平。

三是各級黨員領導幹部特別是“一把手”這個“關鍵少數”必須帶頭講奉獻講擔當。要堅定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治自覺,大力弘揚恪盡職守、敢於擔當的奉獻精神,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帶頭改進工作作風,識大體、顧大局,在其位、謀其政,把心思放在幹事業上、把本領用在謀發展上、把智慧體現在抓改革促創新上、把功夫下在抓終端落實上,帶頭率領幹部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幹”,以“釘釘子”精神把各項任務抓緊抓實、抓出成效。面對問題和矛盾要敢於迎難而上,重點工作必須親自研究部署、親自督促檢查,敢抓善管,盯緊看牢,重要關頭、要緊事情要靠前指揮、現場解決,敢啃硬骨頭、善打攻堅戰,不負重託、不辱使命,真正頂起自己頭上的那片青天。

四是強化監督執紀問責確保令行禁止政令暢通。問責是各級黨組織的本職所在,是強化黨委領導的有力手段。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要按照全面從嚴治黨問責制度要求,有力推進經濟工作領域執紀問責工作,對一些地方決策部署不落實、改革措施不落地問題,一些幹部不敢擔當、不願奉獻、為官不為、懶政怠政現象,重大經濟工作和重大專案建設中失職失察造成不良影響或重大損失的情況,該批評的要嚴肅批評教育,該約談的要及時約談改進,該處理的要堅決依紀處理;對經濟下滑嚴重、年度任務完不成的,該問責的必須嚴厲問責,以此促進和保障各項工作抓實見效。

五是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工作必須切實解決“兩個嚴重問題”,實現“一個根本轉變”。生態安全、生產安全是兩個絕對不可逾越和觸碰的紅線、底線,必須以最堅決的態度牢牢堅守。一要堅決糾正普遍嚴重存在的地方保護主義問題。當前,面對生態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工作中的突出問題甚至是嚴重違法違規問題,在發現問題、整改問題全過程中普遍存在嚴重的地方保護主義,致使少數人、少數群體不顧犧牲生態環境甚至群眾身家性命為代價,非法利用公共資源獲取經濟利益。各級黨委、政府必須堅持“誰損害誰修復、誰破壞誰賠償”和“誰審批、誰負責”“誰生產、誰負安全責任”的原則,下準手、下重手嚴懲違法違規行為,讓違法違規者付出沉重代價。二要堅決糾正普遍嚴重存在的工作造假問題。一些部門、單位和企業工作欺上瞞下、弄虛作假,有的甚至系統性工作作假和數字造假,糊弄上級、糊弄百姓、糊弄社會,不僅損害了黨委政府公信力,侵害了公眾知情權,而且嚴重影響了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強化法律意識、責任意識、紀律意識和職業道德意識,把堅決杜絕工作作假、數字造假作為一條政治紀律樹起來、嚴起來,嚴厲查處工作作假、數字造假行為。三要在一切工作中堅決徹底地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優先的根本性轉變。各級黨委、政府和各部門、各行業、各領域必須牢固樹立生態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優先的理念,凡是對生態環境明顯造成影響和安全生產沒有根本保障的,任何事情都不能幹、任何專案都不能上,對工作中搞變通、開綠燈、瞞實情、擦邊線等行為,必須堅決糾正過來,必須堅決嚴肅追責。

同志們,做好今年經濟工作,任務艱鉅、責任重大。我們要在中央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責任擔當,以攻堅克難、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堅韌作風,全力推動全市經濟持續健康創新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勞務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7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任務是,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以及中央關於城鎮化、農業農村工作等系列重要精神,總結20xx年經濟工作,部署20xx年經濟工作,完成“大幹新三年”的目標任務,推動郴州加速起飛。

黨的xx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決定。以改革促開放,以開放促改革,是郴州發展最鮮明的特色,也是最基本的經驗。當前,郴州站在了改革開放的新起點上。我們必須繼續牢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科學發展為要務,以改革開放為根本動力,放大優勢,補齊短板,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創造郴州改革發展新的優勢和競爭力。

下面,我講六個方面的問題。

一、對20xx年經濟工作的基本評價

20xx年是我們積極應對巨集觀經濟下行,推動經濟逆勢而進、穩中求進、穩中向好的一年,也是“大幹新三年”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按照“一化兩城三創四大”的總體思路,以統籌城鄉發展為總抓手,紮實推進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惠民生、促和諧,經濟社會保持了持續健康發展態勢。預計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682億元,增長11%;財政總收入216.1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46.5億元,分別增長18.7%、22.4%;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19000元、8400元,分別增長9%、14%。

綜合來看,這一年,無論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產業專案建設;無論是城市發展,還是新農村建設;無論是經濟工作,還是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都取得了新的全面進步。一些反映工作理念和水平有新提升的亮點不斷呈現出來。一是“三量齊升”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儘管面臨經濟下行壓力,但我市經濟增速一直保持全省前列,主要經濟指標增幅站穩全省第一方陣。進出口總額居全省第二,加工貿易額居全省第一。財政收入突破200億歷史大關。地區生產總值在20xx年首次過千億的基礎上,將在“”期末邁過兩千億臺階,僅用不到5年時間。新的千億級、百億級跨越,既是“三量齊升”的集中體現,也將帶來經濟的極大乘數效應。二是轉型發展有新的氣象。 以“八大金剛”為代表的民營工業企業強勢崛起,有色金屬“五個一”體系加快形成,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升級。以郴州高新區為龍頭的園區經濟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成為戰略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的孵化地和集聚區。以中心城區和各縣城為核心的城市經濟、現代服務業嶄露頭角,城市綜合體競相建設,中國溫泉之城建設全面推進,現代莊園經濟方興未艾。三是大十字城鎮群正式形成。 郴永大道的建成通車,標誌著郴資桂、郴永宜大十字城鎮群的形成,資興、桂陽、宜章、永興加速融城,一個300平方公里、300萬人口的城鎮群初具格局,正在走出一條具有全省全國意義的區域性中小城鎮群發展之路。我們以城鎮群為主體形態,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統籌城鄉發展,打好扶貧攻堅戰,全市交通格局、城鄉格局、經濟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全市域形成了半小時、1小時兩個經濟圈,為建設國際化現代化開放城市構築了堅實而廣闊的平臺。四是縣域經濟異軍突起。 資興、桂陽、永興進入全省縣域經濟十強縣市,北湖、宜章被評為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市區,永興入選全省首批特色縣域經濟重點縣。全市縣域經濟百花齊放,各具特色,奠定了在全省縣域經濟格局中的地位。不但是經濟總量和實力的提升,更是發展理念和水平的提升,全市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城鄉一體化大大加快。五是開放平臺建設再獲重大突破。 郴州國際會展中心建成,舉辦首屆湘南承接產業轉移投洽會,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湘南承接產業轉移唯一永久性會展平臺,郴州成為湘南三市的經濟活動中心、產業轉移窪地。鐵海聯運開通執行,以大口岸、大通關、大物流為特徵的“無水港”城市基本建成,將有力地提升郴州的開放競爭力。六是群眾的滿意度持續提升。 人民群眾滿意始終是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市民調連續多年居全省前茅,今年繼續居全省第一。市統計部門連續多年開展的市民幸福感抽樣調查也表明,群眾對我們工作的滿意度不斷提升。這是人民群眾對我們在抓經濟發展、社會建設、城市建設和管理、生態建設和保護、改善民生、社會綜合治理等方面的一個綜合評價,也說明我們的工作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和郴州的實際,順應了人民群眾的意願,這應該成為我們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根本導向和直接訊號。

勿庸諱言,當前我們的工作仍存在不少困難、問題和不足,應對經濟下行挑戰很大,經濟的質量和效益有待提高,轉型發展任務艱鉅,改善民生欠帳多、短板多,必須紮實解決這些問題,改進不足,一步步累積郴州發展新的跨越。

二、廓清思想迷霧,堅定發展信心

當前,巨集觀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多變,世界經濟復甦仍具有不確定、不穩定性。郴州經濟已經深度地融入到經濟全球化之中,國內外經濟形勢和市場需求對郴州的影響越來越大。這對我們做好當前和今後的經濟工作既是挑戰,也有機遇。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發展,選擇什麼樣的發展路徑,關係到郴州長遠發展的問題。我們既要靜觀其變、平心靜氣、小心應對,又要主動出擊、搶佔先機、奮發有為,繼續保持又好又快發展的勢頭。

保持又好又快的發展勢頭,必須廓清思想迷霧。要全面準確把握中央精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xx年的經濟工作作出了部署,這些部署與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執政理念一脈相承,更加註重了以人為本,更加突出了以質量和效益為核心,更加突出了全面改革,更加強調了生態文明,更加註重了幹部的作風建設和風清氣正的社會政治環境。特別我們要全面正確認識科學發展與GDP增長的關係,不唯GDP,不是不要GDP,只是堅決不要汙染的GDP、帶血的GDP、摻假的GDP、沒有人民群眾幸福的GDP。當前,發展不足、不快、不好仍是郴州的最大市情,不做大總量、增強實力,就談不上又好又快發展,談不上保障和改善民生,談不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要保持GDP的合理增長,實現質量和效益提高而又不會帶來後遺症的發展速度,真正做到“好字優先、好中求快、又好又快”。既要格外注意防控債務風險,又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的合理增長,保持投資的合理增長,進一步擴大內需、加強專案建設,通過持續高強度、大力度的投資,夯實發展的後勁。

保持又好又快的發展勢頭,必須增強發展定力。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發展為大、發展為重、發展為先,不是一句光口號,而是必須落實到行動中,體現為一種定力,絕不能當“牆頭草”。當前,自滿論、負債論、超前論、水分論等一些論調時有泛起,要麼是盲目樂觀,要麼是盲目悲觀,都不利於我們的發展。回過頭看這些年的發展,我們最重要的啟示就是不爭論、不動搖、不折騰,抓住機遇,連續幾年大幹苦幹實幹,幹出了一個嶄新的郴州。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發展是硬道理,不發展,半點道理都沒有。要繼續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不要在無謂的爭論中錯失良機,沉住氣,沉下身子,不變調、不變速、不變樣。要認真分析郴州的優勢和短板,認真分析郴州經濟新的增長點和空間所在,認真分析提高經濟執行質量和效益的路徑和辦法,認真分析解決經濟與社會、發展與民生、城與鄉協調並進的問題,實現科學發展、轉型發展、綠色發展。

保持又好又快的發展勢頭,必須增強發展動力。這些年來,我們在轉型發展、開放型經濟、城鎮化、統籌城鄉、生態文明、深化改革、作風建設等方面的探索和實踐,與中央的精神和要求是一致的,這為我們做好今後的工作增強了信心和動力。當前,郴州面臨著新的重大機遇:一是國際經濟形勢變化帶來的新機遇。 新技術革命日新月異,第三次工業革命推動了深刻的發展模式變革,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迅速,國際間產業轉移進一步加速,世界範圍的區域合作和自由貿易區建設進一步加強,世界經濟復甦步伐持續加快。我們推進國際化戰略,建設國際化城市,絕不能關起門來發展、低頭做事,要放眼全球,及時捕捉機遇,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不斷提高經濟的外向度、國際化程度。二是全面推進改革開放的新機遇。 全面改革是今後發展的最大動力和最大紅利。尤其是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減少行政審批,充分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將極大地釋放市場活力和社會活力。這為我們在過去改革的基礎上,瞄準制約郴州開放和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大膽改革,爭當全省改革先行者,創造了條件和動力。改革和開放相促進。上海自貿區的建立,兩條“絲綢之路”的建設,向中西部的深度開放,中央對湖南“過渡帶、結合部”的新定位,為郴州發揮開放優勢、當好橋頭堡賦予了新使命、創造了新機遇。三是城鎮化的新機遇。 中央對城鎮化作出了全面部署,把城鎮化作為擴內需、穩增長、改善民生、促進就業創業的最大引擎,將釋放一系列重大政策。郴州的新型城鎮化走出了自己的路子,也贏得了今後發展的主動。必須抓住新一輪城鎮化的機遇,用好各種政策資源,用改革的辦法,繼續推進城鎮、交通、民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產業建設,統籌城鄉發展。特別要大力爭取“兩房(公共租賃房、農村危房)、兩棚(城市棚戶區、工礦棚戶區)、兩供(城市供水、供氣)、兩治(城市汙水、垃圾治理)”的政策支援,推進以人為本的城鎮化。充分利用城鎮群進入全省規劃建設重點的機遇,打造郴州新型城鎮化的升級版。

總之,無論風雲變幻,我們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咬定科學發展不放鬆,把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明確20xx年經濟工作的任務和重點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大幹新三年”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經濟工作,對於完成“”目標任務,迎接20xx年我市撤地建市20週年,意義重大。總的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按照“三量齊升”的總要求,以“一化兩城三創四大”為總體思路,以統籌城鄉發展為總抓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轉方式、調結構,著力惠民生、促和諧,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確保“大幹新三年”各專案標任務順利完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做好20xx年的經濟工作,必須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又好又快”的總基調。根據這一總基調,考慮國際國內和區域發展因素以及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提出今年經濟工作的主要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 11.5%左右,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5%,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2%;財政總收入、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均分別增長1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8%;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10%、14%。

做好20xx年的經濟工作,要把握好四個關係,即做大總量與提升質量、均量的關係;加快發展與改善民生的關係;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的關係;深化改革與擴大開放的關係。核心是處理好“快”與“好”的關係、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1、改革是重點,要實現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有效突破。 堅持問題導向,既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積極推進各類改革,又突出抓重點帶全面,敢於啃硬骨頭,努力形成“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改革效果。繼續突出抓好行政審批改革,認真落實國務院取消、規範和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深化“兩集中、兩到位”改革,真正做到簡政、放權、提速、減負。加快商事登記制度和投資貿易便利化改革,調動社會和個人投資、創業的積極性。進一步深化和完善投融資、交通、城市管理、社會管理、財稅管理等改革,形成規範、透明、有利於激發基層活力的體制機制。加快探索戶籍管理、土地管理、農村經營體制等改革,破除阻礙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打破“玻璃門”、“彈簧門”,放開市場準入,讓各類市場主體得到公平、充分競爭。要繼續以先行先試為動力,爭當全省改革試驗區。

2、開放是特點,要以更大的力度全方位開啟“南大門”。 交通和城市格局的深刻變化,需要我們認真審視郴州在湖南、在中西部開放格局中的地位。隨著交通樞紐的形成,京廣高鐵城市帶的形成,郴州不僅與珠三角、長株潭城市群形成了同城效應,也融入了海西、成渝等經濟區,南與港澳、西南與東盟都建立了無障礙通道。我們必須跳出狹隘的區域概念,全方位向世界開啟大門。一要提升開放平臺。 以加快湘南示範區建設為推動,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進一步擴大、加密出境通道,發展綜合立體交通,完善大交通、大物流網路。以“無水港”為依託,整合海關、口岸、物流、保稅、金融等資源,提升鐵海聯運的等級與功能,提升資訊化水平,努力成為沿海大港、口岸向內地延伸的重要支撐,不斷做大物流規模,真正成為區域物流中心和中西部重要的通關平臺。大力提升會展中心的功能和作用,發展會展業,使之成為展示開放成果、吸引投資和產業轉移的平臺。繼續做大做強園區,以郴州高新區建立國家高新區為龍頭,提升全市園區發展的層次。二要提高招商水平。 注重引大引強,瞄準世界500強、跨國企業、央企、國內行業龍頭等加強對接,引進一批總部型、龍頭型、補鏈型的專案和企業,尤其要落實好與已引進央企的實質性合作,促使專案落地。承接產業轉移,著力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與戰略新興產業的對接融合,提高產業的配套性,拉長產業鏈條。開展有針對性、實質性的招商,實行小分隊招商、以商招商、園區共建。三要加強區域合作。 加強與珠三角等經濟區的合作,加強紅三角、湘南三市之間的合作,擴大合作領域,推動互利共贏。借鑑粵桂合作試驗區模式,積極推動湖南、廣東兩省在郴州或以郴州為龍頭建立湘粵合作實驗區。跟進研究中西部推進自貿區建設的動態,力爭納入全省自貿區統一建設。

3、轉型是難點,要紮實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 實現郴州的科學發展,難點在轉型,成敗在轉型。轉型是一個長期艱鉅的過程,必須持之以恆抓下去,抓出實效。轉型又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僅就產業轉型抓轉型,必須系統推進。一是提升產業層次。 實施創新驅動,大力推進科技創新,運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高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的比重,促進資訊化與工業化互動發展。特別要利用進入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之機,突出在鎢、鉍、錫、金銀、鉛鋅、石墨等幾個優勢資源和產業上實現產業轉型重大突破,獲得話語權。繼續發揮民營“八大金剛”的帶動作用,推進戰略重組。以開放促轉型,通過承接電子資訊、新材料、新能源、裝備製造等新興產業,嫁接、改造提升產業結構。高度重視大專案、大企業帶動,引進或培育若干骨幹產業。支援桂陽工業園有色金屬冶煉加工專案區、富士產業園、奧美森工業園、五里牌工業集中區、資五產業園、宜章氟化學產業園、永興稀貴金屬再生資源產業集中區、安仁精細化工產業園等專業園區建設,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叢集。二是戰略調整經濟結構。 切實改變經濟結構單一或不合理的現狀,以發展城市經濟、服務經濟為方向,通過高階帶動低端、新興提升傳統、消費拉動投資、服務支撐生產,形成現代農業為基礎、戰略新興產業為先導、傳統優勢產業為支撐、現代服務業全面協調發展的新格局,形成比較合理的三次產業結構。特別要把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經濟結構轉型的重中之重。三是推動城市全面轉型。 走生態文明發展道路,建立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城市。抓好郴資桂“兩型社會”示範帶建設,發展“兩型”產業、建設“兩型”園區,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實施“青山、碧水、淨土、藍天”工程,繼續推進城鄉綠化攻堅,做好城市水文章,開展湘江流域重金屬汙染治理等重大環保工程,加強東江湖保護和開發。

4、統籌是亮點,要加快形成城鄉一體化格局。 抓住機遇,用好政策,加強規劃,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統籌抓好中心城區、各縣城、小城鎮和新農村建設。突出大十字城鎮群建設,著力提高經濟一體化程度,更高水平統籌城鄉發展,率先在區域內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探索體制機制創新,真正把城鎮群建設成為有郴州特點、有全國特色和影響的城鎮群。積極爭取國家在鐵路、機場、城市基礎設施、節能環保、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的政策支援,繼續抓好重大交通、城鎮、民生基礎設施。抓緊做好大規模開工建設桂新高速的準備工作,爭取開工建設臨連、黃莽、三南等高速公路,加快機場、桂永郴贛鐵路等前期工作。全面推進水、電、氣、資訊、環保等城鎮基礎設施向農村腹地延伸。加大城鄉環境同治力度,開展“美麗鄉村”建立活動,規範農村建房,提高“點亮郴州”水平。加大扶貧攻堅力度,促進各區域協調發展。統籌經濟與社會發展,落實和完善社會政策託底的制度保障,繼續實施“民生100”和為民辦實事工程,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

5、整風是支點,要創造富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綜合發展環境。 以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繼續下大力氣改進幹部作風,提升幹部作為,優化發展環境。既要解決“什麼不能幹”、“幹什麼”的問題,更要解決“怎麼幹好”的問題。切實整治“四風”,嚴格規範“三公”消費。完善領導幹部到基層調研、聯絡和服務群眾制度。繼續減少會議、檔案,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實效。堅持整風與改革相結合、改革與優化發展環境相結合,突出抓好以行政審批為重點的改革,提高行政效能,規範權力執行,做到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嚴肅查處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重點查處工程專案建設、資源開發、資產轉讓等領域的違紀違法和腐敗行為,大力整治破壞施工環境和企業生產經營、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行為,全面推進社會綜合治理和管理創新,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創造公正、透明、法治、安全的綜合發展環境,建設宜居利居樂居城市。

四、把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重大戰略

做好今年的經濟工作,實現郴州的長遠發展、科學發展,是到了現代服務業唱主角、大發展的時候了。要把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重大戰略來實施。

1、充分認識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現代服務業具有智力要素密集、附加值高、資源消耗少、環境汙染少、叢集性等特點,是在工業化較發達階段,主要依託電子資訊等高技術和現代管理理念、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而發展起來的服務部門。經濟規律表明,一個地方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第一產業比重不斷下降,第二產業比重由快速上升逐步轉為下降,第三產業則經歷上升、下降、再上升的發展過程,最終成為國民經濟中最大的產業。當前,我市已到了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刻不容緩的階段。因為,沒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一是工業經濟難以做大做強、轉型升級。農業現代化也不可能實現。二是城市難以繁榮。城市經濟的主體是服務業,城市的繁榮程度主要體現為服務業的發達程度。三是民生難以改善。服務業是就業的最大容納器,是創業的主要領域。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致富之源。四是全面小康社會難以建成。我市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最大短板是第三產業佔比低,只有31.7%,要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必須達到50%以上,這就需要服務業大補課、大發展、大跨越。綜觀國內外,凡是經濟發達城市都有發達的現代服務業。差距就是潛力。我們要看到,隨著我市工業化、城鎮化的加速,城市、交通等基礎條件以及綜合發展環境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援,我市現代服務業迎來了加快發展的黃金機遇期。我們要抓住時機,乘勢而上,推動現代服務業超常規、跨越式發展,成為拉動郴州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引擎。

2、把握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方向和重點。 發展現代服務業,必須從實際出發,突出重點,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根據郴州的階段性特徵、區位、資源、城市規模、產業基礎、生產力水平、市場半徑等,我市當前要重點發展現代物流、現代金融、現代商貿、科技和資訊服務、文化旅遊、服務外包、現代莊園經濟、房地產、社會服務業等九個方面的現代服務業。要堅持服務工業、繁榮城市、優勢優先、市場主導的原則,擴總量、優結構、創品牌、上水平,把郴州建設成為立足湘南、服務華南、連線珠三角和長株潭兩大城市群之間的區域性服務中心城市。一是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著眼於服務和推動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大力發展物流、金融、科技和資訊服務、節能環保等產業,突出發揮現代服務業在要素保障、流通、資訊服務、技術創新等關鍵環節的支撐作用,促進服務業與製造業、加工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的融合。根據當前郴州工業化階段的實際,要在較長一段時期保持生產性服務業的增速高於其他服務業的增速。二是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體現城市的繁榮程度、民生的改善程度、消費市場的活躍程度,能夠充分發揮消費對經濟的最終支撐作用。要大力發展現代商貿、文化旅遊、健康體育、養老、房地產等產業,擴大短缺專案供給,形成廣覆蓋、多層次的服務體系。今年,重點要抓好商業綜合體建設,確保一批商業綜合體建成運營。把溫泉開發與發展現代莊園、小城鎮建設結合起來,建設一批上規模、上檔次、有特色的溫泉度假區、溫泉旅遊小鎮。三是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 傳統服務業仍然是當前服務業的主體。要把規範發展和改造提高結合起來,做大規模,提升水平,唱響品牌。運用現代服務理念、現代科技和現代經營方式,實現傳統服務業的產品創新和組織創新。按照現代市場經濟的要求,建立技術和服務標準,推動品牌建設和規模經營,培育一批“老字號”。四是培育引進新興服務業。 適應消費結構升級的趨勢,積極培育總部經濟、服務外包、金融租賃、會展服務、中介服務等新型業態,不斷豐富現代服務業的內容,提升發展層次。五是融合發展各類服務業。 堅持生產、生活並重,現代、傳統並存,培育、引進並舉,推動各類服務業融合發展、共同做大,實現服務業整體升級。

3、採取有力措施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 發展現代服務業,必須措施過硬、形成合力、狠抓落實。各級各部門要統一思想認識,把發展現代服務業擺上全域性和戰略的高度。市裡已經建立現代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和相關工作機制,要真正發揮組織領導、統籌協調、考核督促的作用,確保責任到位、任務落實,齊抓共管、協同推進。要切實加強規劃引導。在總體規劃的框架下,下一步要抓緊制定完善各類子規劃、專項規劃。重點規劃好服務業的集聚區建設,儘快形成一批現代物流、金融、商貿、文化創意等集聚區,形成以商業綜合體為核心的商圈、商業街區,實現服務業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發展。要強化專案支撐。要策劃、規劃建設一批大專案、好專案,科學佈局,發揮區域帶動作用。要加大政策支援力度。認真落實出臺的《關於加快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確保落到實處,支援到點子上。逐步增加各級財政對服務業發展的引導投入,重點支援關鍵領域、薄弱環節和新興行業的發展。要把政府推動與市場主導結合起來,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放在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上來,廣泛吸納社會資本和力量參與服務業發展。尤其要落實結構性減稅、補貼等措施,實施鼓勵全民創業的優惠政策,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加大收入分配改革力度,加快形成以市場為導向、以民生為根本、以企業為主體的服務業發展機制。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為現代服務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五、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的“三農”工作

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創新思路和舉措,做好新形勢下的“三農”工作。

1、樹立農業農村大有可為的觀念。 農業長期被視為低效、弱質產業。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同樣可以成為比較效益高、綜合帶動性強、長期穩定回報的優勢產業。美國、荷蘭、丹麥、以色列等國家以及我國雲南、山東等地,都把農業做成了優勢產業、主導產業。這些年來,我們在農業產業化、農業現代化、城鄉一體化上的探索和實踐,也充分說明了農業農村前景廣闊、大有可為。郴州是農業大市,具有良好的自然條件和產業基礎,“農”字文章是一篇大文章。必須切實轉變觀念,調整思路,認真研究農業農村工作的新舉措、新辦法、新模式,站在統籌城鄉的角度看待和解決“三農”問題,喚醒沉睡的農業農村資源,激發農業農村發展的活力,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民有奔頭,讓農村成為希望的田野。

2、把農業的出路建立在發展現代農業上。 現代農業是高效農業、集約農業、生態農業、綜合農業,既保留了農業本身的內容和特徵,又包含了工業、服務業、旅遊、生態、文化等要素。農業的根本出路在發展現代農業。首先,要規模化發展。 規模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基礎。要加強規劃引導,優化農業產業佈局,大力發展上規模的農業基地,推進特色農產品向優勢產區集中。要以現代菸草農業為帶動,突出各地特色,發展壯大糧油、畜禽、果蔬、水產、茶葉、食用菌等農業產業規模。其次,要產業化經營。 產業化是現代農業的關鍵。要以優勢農產品為重點,以市場為導向,大力發展訂單式、工廠式農業,抓好標準化生產。重點抓好大十字城鎮群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加快建設一批農產品加工園區。不求多,但求精,繼續培育一批全省全國叫得響的農業品牌,提高我市農產品質量和農業的競爭力。第三,要專業化服務。 服務的專業化是現代農業的基本特徵。傳統農業一人包打天下,什麼活都自己幹,而現代農業講究分工,沒有分工,農業做不大、做不強,這是市場經濟對現代農業的必然要求。要提高農業的組織化、專業化程度,支援農業生產經營大戶、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創新服務形式和組織形式,在產、供、技、貿、加、運等各個環節擴大專業化分工,構建較完備的農業研究、生產、營銷、推廣服務體系,帶動更多的人致富。切實加強服務平臺和農產品市場建設,促進城鄉生產要素和產品對接流通。第四,要莊園式推進。 發展現代莊園經濟是一種理念和思路的創新。莊園經濟相當於農業綜合體,是現代農業的高階形態。目前,全市莊園經濟發展來勢很好。要學習雲南等地的做法,按照“六有”標準,堅持農業為魂、生態為先、產業為本,建設各具特色、功能多樣的現代莊園。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不可盲目一哄而上、粗製濫造。重點在中心城區周邊、城鎮群區域,以及交通幹線和具有生態農業優勢的區域,建設一批現代莊園,使莊園經濟真正起到推動農業轉型升級的作用,成為展示郴州現代農業成果和城市特色的一張名片。

3、在“四化同步”中做好“三農”工作。 農業農村工作的最大創新,在於不再單純就農業抓農業,就農村抓農村,就農民講農民,而是把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要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突出特色推進新農村建設,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重視解決空心村問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農民建設幸福家園和美麗鄉村。要強化產業支撐,走產城融合、產村融合之路,推動城鎮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資訊化“四化聯動”,提高城鄉產業的關聯度。注重發揮優勢,打造一批宜工、宜農、宜遊、宜漁等特色小城鎮、特色新農村。鼓勵支援城市工商企業到農村發展現代農業和農產品加工企業,鼓勵社會資本投向農村建設,允許企業和社會組織在農村興辦各類事業。以建設“數字郴州”為目標,加強城鄉資訊化建設,推進“三網融合”,為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提供強力支援。統籌抓好農村社會管理,促進農村穩定、城鄉和諧。要用改革的辦法來破解制約“三農”工作的問題,突出在土地流轉、創新經營主體和組織形式、發展集體經濟、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方面取得突破,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程序、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

六、加強和改進黨委對經濟工作的領導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做好經濟工作,完成各專案標任務,必須加強和改進各級黨委對經濟工作的領導。

1、加強對重大事項的領導。 黨委的職責是把方向、定戰略、作決策、抓大事,充分發揮核心和總攬作用。要解放思想,敢於擔當,敢於負責,凝心聚力,攻堅克難。要認真制定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性的戰略規劃,明確目標和任務,把握經濟執行總體態勢和方向。統籌重大問題、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要工作、重要會議,健全和完善重大專案和工作的領導協調機制,切實解決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和人民群眾利益的重點難點問題。著力在推動抓落實、抓執行上下功夫,進一步加強幹部作風建設,以良好的黨風政風帶動社會風氣根本好轉,不斷提高黨委、政府的公信力。

2、當好推動改革的“操盤手”。 改革是重大利益調整,事關大局。各級黨委要切實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部署,總攬改革,加強對改革的統籌、謀劃、推進,當好改革的“操盤手”,確保各項改革在正確的軌道上推進。要胸懷改革全域性,敢於承擔改革的使命和責任。把落實“好乾部”的要求體現在推進改革上,真正用好講大局、敢擔當、有本事、肯吃苦的高素質幹部,用好敢於改革創新、敢於幹事創業、敢於攻堅克難的獅子型幹部,樹立正確的導向,營造有利於改革的良好氛圍和環境。要把改革的頂層謀劃與鼓勵基層的創新結合起來,在全社會形成一個改革、創新、創造的生動局面。

3、提高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 當前經濟形勢複雜多變,機遇和挑戰前所未有,經濟發展的新思路、新辦法、新舉措層出不窮,必須認真研究經濟工作、熟悉經濟工作、駕馭經濟工作,提高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學會系統地思考和謀劃工作,加強對經濟執行的研判和排程,增強工作的前瞻性、指導性和有效性。突出破解制約經濟發展的土地、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瓶勁,切實加強薄弱環節建設,提高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要把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和上級精神與本地本部門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創造性開展工作,走出自己的路子。

同志們,新的一年,我們踏上新的征程,肩負新的使命。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振奮精神,凝聚力量,奮發有為,紮實做好今年經濟工作,全面完成“大幹新三年”各專案標任務,書寫好中國夢的郴州篇章!

勞務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8

這次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七屆九次全會精神,總結××年經濟工作,安排××年發展任務,動員全市廣大幹部群眾,緊緊圍繞市委二屆四次全會的總體部署,進一步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努力完成明年的各專案標任務,確保“”發展開好頭、起好步。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在市委的領導下,按照“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奮力崛起”的總體要求,牢牢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積極推進東向發展戰略,強力實施“+”工程,努力破解發展難題,較好完成了年初預定的各專案標。

總體經濟保持較快增長。預計全市生產總值完成億元,增長左右,與年初預期略有差距,但這是在去年高增長基礎上實現的,是在自然災害頻發的情況下取得的,二、三產業共拉動經濟增長個百分點,經濟自主增長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受自然災害影響,全年糧棉油總產降幅較大,但農業結構繼續優化,瓜果蔬菜和畜牧養殖增效顯著;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新增省級產業化龍頭企業家;全年勞務輸出萬人,比去年淨增萬人。工業經濟快速增長成為最大亮點,預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工業用電量增長以上,增幅均居全省前列;骨幹企業支撐作用加大,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企業達到家。財政收入完成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金融機構存貸規模雙增,不良貸款比率下降個百分點。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億元,增長,為近年來最好水平。

專案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深入實施專案帶動戰略,全面啟動“+”工程,努力克服專案審批、資金、土地等因素制約,預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億元,增長。在建和新開工超千萬元以上專案個,比去年增加個。匯源電廠#機組、碭山果蔬罐頭、魯皖成品油管道宿州段等一批專案建成。華電宿州電廠一期工程正式開工,界溝煤礦、錦豐食品二期等專案建設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完成投資億元,建設里程公里。宿州電廠二期、豐原糧食化工、泗永和睢明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專案前期工作紮實推進。

東向發展開局良好。把融入徐州經濟圈作為東向發展的突破口,把實施“跟跑”策略作為提升縣區發展水平的重要舉措,與徐州市政府簽署了全面合作框架協議,初步形成了兩市高層定期互訪、市直部門對口交流、各縣區對應“跟跑”的良好局面。嚴格落實招商引資目標責任制,堅持不懈地開展小分隊招商、駐點招商,成功舉辦了溫臺專案推介會、上海對臺招商說明會,預計全年到位內資億元,增長。外資外貿工作同步推進,新批外商投資企業家,實際利用外資萬美元,增長;進出口總額萬美元,增長。招商平臺建設進一步加快,宿州經濟開發區鐵路以西區域基本實現了“七通一平”,區內新開工專案個,建成投產個,到位資金億元。縣級開發區在規範中加快發展,埇橋、碭山開發區和工業區開始啟動。

城市建設加速推進。城市規劃得到加強,城市總體規劃調整、沱河景觀規劃、“”型新區控制性詳規相繼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年初確定和年中新增的項重點工程基本完成。外環路主路面全線貫通,銀河一路、銀河二路、張仙廟路南段、汴河西路、宿懷路、勝利中路和東昌路改造全面竣工,雪楓廣場、運糧河景區正式開放。政務新區建設初具雛形,行政中心即將交付使用。城區小街小巷五年整治計劃進展順利,累計改造街巷條。城市綜合開發勢頭強勁,續建和新開工房地產面積萬平方米。經營城市力度加大,市區實現土地淨收益億元,新增國家開行路網貸款億元,有效緩解了城市建設資金的瓶頸制約。建立省級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活動取得階段性成效,城市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

和諧宿州建設紮實開展。堅持以人為本,高度重視民計民生,更加關注社會進步,推動了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基本建成,技術創新及成果轉化得到加強。全市大學聯考本科上線人數穩居全省前列,蕭縣一中、泗縣一中升格為省級示範高中。疾病防控體系和救治體系建設進展順利。一批文藝創作在國家和省舉辦的賽事中獲獎,泗州戲、蕭縣書畫、靈璧鍾馗畫被確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警支隊新區專案即將開工。群眾生活進一步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農民人均純收入在遭遇自然災害情況下略有增長。社會保障覆蓋面穩步擴大,低保人均月補差提高元,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以內。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進一步健全,信訪及安全生產形勢趨於穩定,計劃生育、環境保護等基本國策得到較好落實。

××年是實施“”規劃的起步之年,加快發展面臨難得的機遇。國際國內經濟持續增長,巨集觀環境總體寬鬆;國家積極促進中部崛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省委、省政府實施東向發展戰略,支援沿邊地區率先突破;東部地區產業結構升級,各類要素正加速轉移,這些都為我們爭取政策、專案、資金,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外向型經濟創造了有利條件。經過近幾年的探索和實踐,我市發展戰略更加清晰,發展基礎更加堅實,發展氛圍更加濃厚,特別是“十五”計劃圓滿完成,全市生產總值五年連跨兩個百億元臺階,標誌著整體經濟已邁上持續較快增長的平臺,進入一個良性發展的時期。

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明年和今後一個時期發展的變數因素也相對增多。由於一些行業產能加速釋放,國內經濟增長將面臨著供給過剩的壓力;國家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巨集觀調控,土地和信貸政策緊縮效應仍將延續。特別是我們自身工作還存在一些差距,給未來發展帶來了一定困難。主要表現在:經濟發展規避市場風險、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不強,經濟增長的速度偏低,基礎不穩;經濟執行質量有待提升,中小企業虧損面有所擴大,商業銀行存貸差持續增加;社會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較多,農民增收難度加大,弱勢群體的就業和生活保障問題突出。同時,一些部門和機構還存在著謀劃發展缺乏遠慮、落實工作不深不細,甚至是監管缺位、服務錯位等問題。總之,面對明年的環境和形勢,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進一步強化發展意識、機遇意識和危機意識,充分激發方方面面幹事創業的積極性,牢牢把握加快發展的主動權。

基於對形勢的分析和判斷,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七屆九次全會精神,按照市委二屆四次全會的總體部署,××年全市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堅持以農業為基礎,以大開放為主戰略,以工業化、城市化為核心,以招商引資為主抓手,大力實施“+”工程,紮實開展全民創業,著力提升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產業化水平,努力推進國民經濟快速平穩發展。

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生產總值增長以上,力爭實現兩位數增長;財政收入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實際利用內外資分別增長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和;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以內;人口出生率控制在‰以內。確定這樣的目標,主要考慮到我市經濟結構矛盾沒有根本性改變,一產增長變數較大,但總體上符合全市“”期間前低後高的發展態勢,也符合我市應對區域發展競爭、奮力推進宿州崛起的迫切需要,既積極又留有餘地。但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必須堅持能快則快的原則,力爭在起步之年就把經濟發展推上一個較高的平臺。

圍繞上述目標,××年要著力抓好六個方面的經濟工作。

一、深化實施東向發展戰略,大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東向發展是我市實施大開放主戰略的最現實途徑。當前,我市東向發展的戰略定位和具體思路已經明確,各級各部門的共識程度和積極性也空前提高,明年關鍵是要在深化推進上下功夫,在爭取實效上求突破。

在更高層次上推進思想解放。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思想解放的長期性、艱鉅性和複雜性,以一以貫之的堅定性、與時俱進的創造性,把解放思想貫穿於經濟發展的全過程。要認真借鑑發達地區的發展理念,堅決克服小農經濟意識、封閉保守觀念,堅決摒棄無所作為、不富也安的欠發達心態,堅決衝破束縛發展的體制性障礙,敢闖敢幹,勇爭一流。各級領導幹部要把解放思想與解決具體問題結合起來,善於創造性工作,切實增強理解上級政策的能力,提高結合實際貫徹上級政策的水平,既要敢想別人不敢想的事,又能幹成別人幹不成的事,在全社會形成尊重創業、鼓勵爭先、包容失誤的正確導向和良好氛圍。

在更寬領域上融入徐州經濟圈。堅持以觀念融入為先導、產業接軌為核心、企業合作為主體,全面落實兩市合作框架協議。加大產業協作力度,密切與徐州大企業的聯絡,積極承接徐州結構調整中的產業轉移。進一步拓展經貿流通的合作領域,積極與徐州聯辦名優農產品、工業品展銷會和專案推介會。加快交通網路對接,做好睢明高速公路前期準備,推動交界道路改造升級,為順暢融入創造條件。市直相關部門要按照合作協議要求,進一步細化操作方案,抓緊落實協議中的合作事項。各縣區要進一步明確趕超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跟跑”計劃。

以更大力度推進招商引資。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生命線,強化目標考核,健全利用外資重大專案跟蹤協調機制,推動招商引資工作日常化、規範化。進一步突出招商重點區域,鞏固溫臺招商成果,抓好專案線索跟蹤,加大協議專案落實,同時積極開拓蘇南和其他地域,在固定網點招商上求突破。進一步突出優勢招商,大力引進煤電能源、加工製造和農副產品加工等關聯度大的產業鏈專案,在優勢資源和產業招商上求突破。進一步突出主體招商,調動各類企業對外合資合作積極性,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增資擴股,在以商引商上求突破。精心辦好第二屆中國靈璧石文化節,搭建宣傳宿州、集聚人氣的舞臺。

集中力量建設各類開發區。宿州經濟開發區要切實抓好建設、管理、服務三個環節,強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全面完成鐵路以西路網及其配套建設,加快新劃入區域的規劃和建設整合。加快入區專案建設,確保新開工家,建成投產家,到位資金億元。各縣開發區要堅持建設與招商並重,加快專案進園步伐,提高產業集聚度。埇橋和碭山開發區要儘快建設,力爭明年有突破性進展。

二、著力提升“+”工程,努力擴大投資規模

“+”工程是宿州奮力崛起的重要抓手。各級各部門要堅持把專案建設作為加快發展的第一要務,切實增強抓專案促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不遺餘力、紮實有效地實施專案支撐戰略,推動經濟跨越式發展。

加大專案推進力度。把專案進度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標準,緊緊抓住關鍵環節,加強重大專案排程,全面加快工作節奏,努力形成爭取一批、開工一批、竣工一批、推進一批的重點專案工作機制。要繼續抓好華電宿州電廠一期、信誠化工擴建、希望集團萬千飼料、沱河、奎濉河綜合治理等在建專案,確保完成年度投資計劃;千方百計落實專案建設條件,確保豐原糧食化工、博洋紡織、龍王廟煤礦、泗永高速公路等一批重點專案早日啟動,如期開工;繼續加大工作力度,推動宿淮鐵路、宿州電廠二期、林漿紙一體化、淮水北調、皖北糧食物流中心等一批重點專案前期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通過這些重大專案建設,發揮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持續增強經濟發展後勁。

紮實做好專案基礎工作。建立和完善專案儲備機制,積極搶抓中部崛起、新農村建設等重大機遇,準確把握國家巨集觀政策走向和投資重點領域,在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傳統制造業改造升級、生態建設等領域,規劃一批重大專案,爭取有更多專案列入省級以上規劃盤子。嚴格落實重點專案責任制,所有重大專案都要明確牽頭領導、牽頭部門和協辦單位,逐級明確領導責任,層層抓好督查落實。建立重大專案綠色通道和全程服務制度,各相關部門要切實發揮職能作用,凡需上報省級以上核准的專案,要積極銜接,爭取支援;凡涉及市裡稽核、會籤的,要堅持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對專案運作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要加強協調,搞好服務,努力提高專案立項成功率、開工率和建成投產率。加大對各級幹部專案工作的培訓,教育引導幹部潛心鑽研專案知識,熟悉專案建設程式,拓寬專案建設思路,提高抓專案、建專案、管專案的水平,建設一支熟悉專案、會抓專案、能抓大專案的幹部隊伍。

三、強力實施工業突破,加速壯大工業群體

加速工業增長是實現“”發展目標的決定性因素。全市上下要牢固確立工業強市理念,突出工業經濟主體地位,著力培育工業發展的內生機制,不斷改善工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切實增強工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力。

全面啟動工業三年倍增計劃。各級各部門要緊緊圍繞工業增加值三年翻一番目標,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以專案推進為支撐,以產品產業升級為手段,以機制創新為動力,大力提升市直工業,做大做強重點企業,增強帶動能力。加快發展縣區工業,圍繞特色經濟,狠抓一批農業產業化、勞動密集型和加工配套型專案,增強縣域工業實力。大力發展優勢產業,主攻煤電能源、加工製造、農副產品加工三大百億元產業基地建設,加快形成“產業連片、規模經營”的產業聚集區,確保工業快速增長,為三年倍增奠定基礎。市工業委要儘快制定在全市開展工業三年倍增計劃的實施意見,配套出臺相關考核辦法。

扶優扶強規模企業。規模企業是實現工業三年倍增的主力軍。要按照“內生一批、引進一批、嫁接重組一批”的思路,力爭每年都有一批企業進入規模行列。要強化骨幹企業支撐作用,鼓勵皖北煤電、中煤三建等駐市大企業發揮優勢,擴張規模鼓勵現有產值超億元的企業通過資產重組、技術創新等方式,加快資本集中。實施中小企業促進工程,培育壯大一批成長型企業。大力實施名牌戰略,精心打造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

努力形成支援工業發展的強大合力。各級領導幹部都要當好工業三年倍增計劃的推動者,把有利於工業經濟發展的政策用活、用足,在全市形成重視工業、關心工業、服務工業的濃厚氛圍。要切實加強工業執行的綜合協調,抓好生產要素的供需銜接。高度關注企業效益下滑問題,對重點企業和虧損大戶,要因企施策,儘快促進效益回升。加強與各商業銀行的溝通協調,發揮中小企業擔保中心作用,搭建銀企“雙向選擇”的平臺,努力緩解中小企業資金緊張的狀況。對市場前景廣闊的工業專案,要優先安排報批用地計劃。高度重視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產業工人兩支隊伍建設,為工業三年倍增提供人才支撐。

四、加快中心城市建設,提升輻射和承載能力

堅持中心城市帶動,是我市“”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要切實遵循城市化發展規律,把握城市化發展方向,堅持工業化與城市化相互促進,加快構築區域增長極,擴大城市的集聚帶動效應。

突出抓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澮水西路、南坪路、金海大道北段、銀河三路、勝利西路、南外環連線線、高開路、淮海南路、西昌中路、宿懷南路等項續建任務,抓緊開工西昌南路、張仙廟北路、紡織中路、西北新區支路網、三八路北部和西昌北路延伸段以及澮水路和汴河東路改造等項重點工程,完善鐵路以西宿城主幹路網,啟動道東主幹道路建設。落實城市園林綠化規劃,實施城市綠化美化工程,分步實施沱河景觀帶建設,加大老城區拆牆透綠和見縫插綠,完成新建主次幹道綠化配套。抓好城市出入口和雪楓公園、市府廣場等關鍵節點建設改造。繼續加快小街小巷治理,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環境。進一步加快縣城建設,擴大縣城規模,完善服務功能,增強吸納人口、帶動發展的能力。

全面提升城市經營和管理水平。優化配置城市非經營性國有資產,逐步推進老城區機關單位整體搬遷,實現老城區改造與新區建設雙向互動。充分發揮市政設施的市場功能,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公共事業和基礎設施領域,加快城市公交、供水、汙水處理等公用事業改革。完成宿州垃圾處理廠一期工程,新建一批垃圾中轉站,加快城區汙水管網鋪設,提高垃圾、汙水處理率。加強城市規劃工作,提高城市詳規覆蓋率,確保城市建設管理健康有序。建立健全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路的管理體系,成立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相對集中城管行政處罰權。堅持重點整治和日常管理相結合,繼續抓好交通秩序、出店經營等專項治理,儘快改變城市髒亂差面貌,提升城市文明建立水平。

五、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明年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起步之年。各級各部門要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充分尊重農民意願,有步驟、有重點的推進,務求取得階段性成效。

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堅持以工業化致富農民,以產業化提升農業,圍繞“”強龍工程,集中整合專案資金,加大幫扶力度,力爭全年新增省級產業化龍頭企業家以上,並有~家進入國家級行列,不斷提高龍頭企業與農戶的利益關聯度。充分發揮農業資源優勢,吸引省外、境外投資者來我市建立農業基地和加工企業,開發生態農業,同時結合全民創業,大力發展一批養殖和加工專案,拓展我市農業的發展空間。放手發展各類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壯大農村致富帶頭人、經紀人隊伍,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繼續實施農產品進超市工程,擴大農產品流通。把勞務輸出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進一步加強技能培訓和服務引導,確保全年外出務工達到萬人。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抓好大宗農產品優質化生產,推動名特優新農產品區域化佈局、規模化種植。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健全農業標準體系、檢驗檢測體系、質量認證體系,生產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培育和建立一批名牌農產品,打安全牌、走生態路,全面提升我市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加快養殖小區建設,推進規模養殖,健全動物防疫體系,嚴控重大動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發生,努力擴大畜牧養殖在大農業中的比重。堅持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農業,突出抓好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加快農業物質裝備能力建設,提高農業資訊化、機械化水平。

著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各地要抓住國家支援農業發展的政策機遇,積極爭取支農專案和資金,同時引導和鼓勵各類經濟主體投資農村教育、文化、衛生和基礎設施建設,形成多元化的農村投入機制。要切實抓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加快實施奎濉河治理,爭取啟動湖窪地治理專案。繼續抓好縣鄉道路通達工程、中低產田改造、農村沼氣、農村人畜飲水安全、數字化氣象雷達等建設,提高農業抵禦自然風險的能力。

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繼續深化農村改革,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全面推進以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等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綜合改革,加快建立以服務“三農”為核心的農村工作新機制,進一步釋放農村經濟發展活力。啟動實施“千村百鎮示範工程”,切實加強鎮村規劃和設計,大力整治“空心村”,逐步推進農民住宅集中佈局,促進農村面貌整體改觀。大力發展農村各項社會事業,深入開展農村群眾性精神文明建立活動,繼續抓好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加強對農民的教育和培訓,引導農民轉變觀念,移風易俗,造就更多的新型農民。

六、掀起全民創業熱潮,激發內生經濟活力

人民群眾是創業的主體,蘊藏著巨大的創業潛力。加速宿州工業化程序,實現奮力崛起目標,必須在承接外來生產要素的同時,進一步挖掘內生髮展能力,在全社會形成創業光榮、發展有功的濃厚氛圍。

全面開展“全民創業行動”。繼續深化國有集體企業改革,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和社會資本,通過嫁接重組等方式,參與國有企業改組改造,盤活存量,擴大增量。推進已改制企業二次重組,力爭一批企業在引入外來生產要素上取得實質性進展。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降低准入門檻,支援民間資本進入所有已向外資開放的行業和領域。充分發掘創業資源,支援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領辦各類企業,鼓勵外出務工農民“鳳還巢”回鄉創業。依託水果、木材等資源優勢,打造特色板塊,著力培育民營企業叢集。制定出臺推動全民創業的意見,進一步落實鼓勵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通過輿論引導、服務推動,形成“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幹部創事業”的生動局面。

培育壯大文化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加快各類服務業發展,依託產業和區位優勢,積極引進國際知名商業企業,提升宿城商業檔次,擴大商圈影響力。加快實施“萬村千鄉”工程,完善農村商品流通體系,繁榮農村市場。抓好皇藏峪等重點景區的引資開發,促進楚漢歷史文化、紅色旅遊與徐州旅遊聯動發展。充分發揮我市文化底蘊豐厚的優勢,著眼於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依託靈璧石、鍾馗畫和蕭縣民間書畫,整理、保護和開發文化資源,大力發展民營文化企業,培育專業文化市場,建立優質、高效的文化服務體系,逐步把文化產業培育成為我市新的經濟增長點。

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不斷賦予“雙項活動”新的內涵,著力創造服務高效的政務環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環境、誠實守信的信用環境和鼓勵創業的輿論環境。繼續加強對社會環境的管理,嚴厲打擊非法阻工、強裝強卸、違章建設等行為,嚴肅查處以公路“三亂”為重點的影響投資環境的人和事,推動發展環境持續好轉。切實改善金融生態環境,構建銀企合作平臺,努力緩解資金瓶頸制約。

發展是硬道理,和諧是總目標。完成明年經濟發展任務,必須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著力構建和諧宿州。繼續鞏固“兩基”成果,擴大職業教育規模。落實好國家關於對農村義務教育免收雜費等政策,繼續實施中國小危房改造、農村寄宿制學校工程,穩步推進新一輪中國小布局調整。大力發展衛生、體育事業,全面建成國債公共衛生專案,推進鄉鎮衛生院建設,加快市立醫院門診樓建設。努力穩定低生育水平,控制出生人口性別比。深入開展文明行業、文明社群和文明村鎮建立活動,啟動“五五”普法工作。把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積極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努力提高下崗失業人員、城鄉困難群眾的生活水平。深入推進“平安宿州”建立活動,建立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積極預防各類群體事件發生。高度重視食品藥品監管和安全生產,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抓落實是提高政府執行能力的關鍵。完成明年經濟發展任務,各級領導幹部都要清醒認識到自己所擔負的責任,切實增強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把工作著力點放在真抓實幹上,把主要精力和心思放在狠抓落實、推動落實、確保落實上。各級各部門在抓落實過程中,既要抓好開局工作,又要切實提高謀劃發展全域性的能力,集中力量抓住“”期間事關全域性的重點工程、重大專案、重要工作,多幹一些打基礎、增後勁、管長遠的大事、實事,以重點促全域性。“兩節”即將來臨,各級、各部門要對節日期間安全生產、社會治安、市場供應等進行周密安排積極開展好各種形式的慰問和送溫暖活動,重視解決困難群眾和弱勢群體的生產生活,幫助受災群眾度過難關,確保全市人民過上歡樂祥和的節日。

做好明年工作,對於保持經濟快速平穩增長,完成“”發展任務,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在市委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域性,凝聚全市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調動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搶抓機遇,開拓創新,攻堅克難,銳意進取,努力開創宿州發展的新局面,譜寫“兩個躍升、一個崛起”的新篇章!

勞務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9

同志們:

在黨的xx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不久,廣西自治區黨委、政府就隆重召開全區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大會,出臺《關於進一步優化環境促進非公有制經濟跨越發展的若干意見》、《廣西非公有制強優企業培育計劃》等政策檔案,這是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在此,我代表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

廣西與廣東比較,差距主要還在於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程度不同。但落後就是希望,差距就是潛力。多年來,廣西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成立了由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主席任組長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協調領導小組,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特別是廣西為了開好這次大會,做了大量紮實的前期準備工作,出臺了許多具有較高含金量和可操作性強的政策措施。現在看,在東盟博覽會之後的一些新的投資專案,有質量、有品位,反映出廣西投資環境的日益優化,是適宜民間資本投資的熱土。清華書記剛到任廣西不久,就與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到全國工商聯走訪,共商促進廣西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大計。全國工商聯高度重視支援廣西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協助廣西開展“全國知名民企入桂”活動及在全國舉辦專案推介活動,組織全國的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廣西的開放開發建設;支援廣西承辦大湄公河次區域工商論壇,增進了廣西與東盟國家工商界的交流與合作。目前,全區私營企業已超過27萬戶,民間資本佔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超過64%,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工業增加值佔比已超過69%,非公有制企業對新增就業的貢獻超過80%,對稅收的貢獻已超過70%,在支撐增長、擴大就業、增加稅收、增進人民福祉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剛才,三位企業家代表作了發言,清華書記還要作重要講話,藉此機會,我談三點意見。

一、要把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

黨的xx屆三中全會是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會議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是向全黨、全國和全世界吹響的中國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合號。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必須全面領會、準確把握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會確定的目標任務上來。

黨的xx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圍繞鼓勵、支援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舉措。《決定》明確指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強調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援、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這標誌著我們党進一步深化和發展了對非公有制經濟地位作用的認識,為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奠定了新的理論基礎。特別是《決定》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強調要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大幅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從而賦予市場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特殊重要的地位。市場的主體是企業。目前全國非公有制企業已超過1200萬家,佔企業總數的90%以上,是市場經濟中最活躍的因素。推動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體現了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契合了非公有制經濟對市場訊號反應最靈敏、執行機制最靈活的天然屬性,必將成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源。

非公有制經濟是活力經濟,一有雨露就發芽,給點陽光就燦爛。改革開放35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哪裡的非公有制經濟發達,哪裡的經濟發展就有活力,哪裡的群眾生活就富裕。但現實中,有些地方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仍受制於思想觀念的束縛和各種環境的約束。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各級黨委政府要把蘊藏在非公有制經濟中的活力和創造力進一步釋放出來,一要堅持解放思想。立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樹立抓非公有制經濟就是抓民生,抓民生必須抓非公有制經濟的理念。要轉變觀念,多與企業家接觸交流,瞭解他們的心聲。堅決消除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思想偏見和隱性壁壘,抓緊廢除各種形式的不合理規定;放寬市場條件,放開行業領域,降低准入門檻,充分激發創業熱情。二要公平配置各種要素資源。平等競爭是市場經濟執行的基礎。要在用地、用電,提供融資、財稅、科技等政策支援方面,對各種所有制企業不分親疏、一視同仁;要加快制定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基礎產業、金融服務、社會服務等領域的具體細則。三要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作用。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釐清政府、市場和社會邊界,減少對微觀經濟活動的直接干預,市場能辦的,就放給市場,社會可以做好的,就交給社會。尤其要進一步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化審批程式,做到多設“路標”,少設“路障”,幫忙不添亂、幫扶不索取。四要營造良好法治環境。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要始終把市場化改革與法制化建設相結合,在引導非公有制企業誠實經營、守法經營、合規經營的同時,堅持依法行政、依法辦事,切實保護非公有制企業財產權、經營權、智慧財產權等各項合法權益不受侵犯,讓他們放心、專心發展。五要營造良好社會環境。以多種形式大力宣傳非公有制企業先進典型,推動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援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鼓勵探索、寬容失敗、崇尚創業的濃厚氛圍。

當前,不少企業家反映現在是“政策一籮筐意見也一籮筐。”許多政策只落到了“膝蓋”,就是不落地。一定要樹立幹事不算落實,成事才算落實的觀念,堅持一個環節一個環節,一層一層地狠抓落實,使各項政策真正落地。

二、轉型升級是非公有制企業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面對能源資源成本的上升、環境約束的加劇、產能過剩矛盾的突顯,以及自身素質的制約,高耗能、高汙染、低質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已經走到盡頭,轉型升級已經成為非公有制企業繞不開、躲不過的必經之路。我常講,發展是硬道理,硬發展沒道理,是違背發展規律的。xx屆三中全會的召開,為企業加快調整結構、轉型升級帶來新的重大機遇,非公有制企業要認清形勢,主動作為,爭取更多享受全面深化改革帶來的紅利。加快轉型升級,走質量效益型之路,要結合實際,主動佈局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發展現代物流、金融、保險等生產性特別是技術性服務業和養老、衛生、家政等生活性服務業,努力走節能環保、綠色發展的路子。創新是加快轉型升級的關鍵。一要依靠技術創新。企業轉型的核心動力在於技術創新,跨越的根本在於技術的跨越。大型企業是技術創新的骨幹力量,要建立市場導向的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大力引進各類優秀人才、先進技術和裝備,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提高資源整合能力,努力在全球配置研發鏈,同時要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同步創新。中小微企業要發揮機制靈活的獨特優勢,注重提升技術標準,努力適應技術路線多元化趨勢,力爭發展成為科技型“小巨人”企業。二要加快商業模式創新。許多發達國家,60%的企業創新是商業模式創新。當前,以雲端計算、大資料為代表的資訊科技,不僅深刻改變著人們的思維、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帶來商業模式的變革和企業競爭格局的變化。非公有制企業要增強對資訊資源的感知度,學會對龐大的物流、資訊流、資金流等進行研究整合,以商業模式的創新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三要注重品牌創新。品牌也是生產力。要樹立品牌意識,加大品牌培育力度,積極申報專利、名牌名標,以及新產品、新領域的國家或行業技術規範和標準,大力建立自主品牌。要學會在境外註冊商標,申報智慧財產權,善於抓住機遇併購國外高階品牌,推動自身品牌向國際品牌轉變。四要加強制度創新。產權封閉單一,是制約企業做強、做大的重要因素。制度比能人更重要,“雜交”優勢帶來“雜交”效應。黨的xx屆三中全會提出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鼓勵發展非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有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要以資產收購、合資合作等多種方式,積極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摒棄家族式管理,健全內部治理結構,加快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五要推進市場創新。近年來,國內統籌區域經濟發展的政策不斷推出,中央已明確要廣西建成西南中南地區新戰略支點和中國對東盟開放合作戰略支點;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已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珠江——西江經濟帶也即將列入國家發展戰略,特別是我國正加快推進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建設,都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帶來廣闊空間。同時,我國人均GDP已經超過6000美元,按照國際經驗,我國企業已進入加快“走出去”新階段。非公有制企業要學會以投資、併購等多種方式加快“走出去”步伐,不斷增強利用兩個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能力。

三、工商聯要牢牢把握“兩個健康”工作主題

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面向基層、重心下移,牢牢把握兩個健康工作主題,是近幾年工商聯工作取得突出成效的寶貴經驗。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各級工商聯認真學習貫徹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必須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16號檔案精神有機結合起來,不斷在促進兩個健康上下功夫、見成效。

一要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明年,全國工商聯將在總結各地成功經驗做法、提高對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性認識的基礎上,廣泛深入地開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活動內容將在增強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對企業發展的信心基礎上,增加“對社會的信譽”,由“三信”拓展為“四信”。將著力推動理想信念教育與企業文化建設和企業黨建工作相結合,與多渠道、多元化的教育培訓相結合,與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實際問題相結合,努力體現活動的長期性、經常性和實踐性,進一步探索建立活動的長效機制。二要服務非公有制企業轉型發展。增強技術創新能力是決定非公有制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一招。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小微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當前關鍵是真正要讓市場來評價技術創新的成果。全國工商聯將舉全系統之力深入開展中小微企業技術創新狀況綜合調研,從金融、財稅、人才和科技體制等方面,努力為中小微企業技術創新營造良好環境。各級工商聯要積極參與、全力配合,要用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形成的思想成果、實踐成果和制度成果,堅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問需於企、問計於企。三要夯實服務兩個健康的組織基礎。任何一項工作,最終成事在基層,檢驗的標準也在基層。基層組織的強弱,直接關係著我們工作優劣。各級工商聯要在實現“一個設立、五個有”的基礎上,按照“領導班子好、會員發展好、商會建設好、作用發揮好和工作保障好”的標準,加快推進“五好”縣級工商聯建設。要適應政府加快職能轉變和社會管理職能將更多向社會組織轉移的新趨勢,把握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新要求,在直接登記、一業多會下商會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大力推動工商聯商會強化服務能力,提高服務質量,在規範和發展中國特色商會組織的同時,也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做出積極努力。

同志們,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廣西“雙核”驅動戰略的推進,廣西區位優勢愈加凸顯。希望自治區黨委、政府更加重視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工商聯工作。我相信,有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有工商聯組織的積極努力,有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援,廣西非公有制經濟一定能夠迎來更大發展,為實現“富民強桂”目標和廣西跨越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勞務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0

同志們:

剛才, 傳達了全省民營經濟 工作經驗交流會議精神,我們對全市民營經濟 先進單位進行了表彰,守民書記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重要講話。這次會議開得很好,圓滿完成了既定任務。特別是守民書記的講話,站在推進日照經濟 社會跨越發展的戰略高度,全面總結了近年來我市民營經濟 所取得的成績,深刻分析了當前我市民營經濟 發展所面臨的新形勢,要求全市上下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把加快民營經濟 發展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緊緊抓住國家進一步加大支援民營經濟 發展力度的大好機遇,突出工作重點,強化工作措施,圍繞培植骨幹、優化環境 、落實政策、加大爭引、增強核心競爭力等五個方面,全面提高我市民營經濟 發展水平,進一步掀起民營經濟 新一輪大發展的熱潮,努力推動民營經濟 實現新跨越。守民書記的講話,符合黨的xx大、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符合國務院《若干意見》精神,符合李兆前書記在全市經濟 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和於建成市長代表市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要求,符合我市實際情況,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對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進一步加快我市民營經濟 的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希望各級各部門對會議精神認真學習,全面把握,深刻領會,以先進為榜樣,開拓進取,幹事創業,抓好貫徹落實,努力開創我市民營經濟 的新局面。下面,我就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問題,再強調幾點:

(一)要提高思想認識,認真抓好會議精神的學習貫徹。在全市兩會剛剛結束、全國兩會正在召開、國務院《若干意見》正式出臺的新形勢下,市委、市政府召開這樣大規模的民營經濟 工作會議,充分說明了市委、市政府對這項工作的高度重視,同時也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對加快發展民營經濟 的決心。可以說,這次會議是一次加快民營經濟 發展的再動員、再部署會,是一次思想再解放、認識再統一的大會,也是一次求真務實的大會。為了開好這次會議,會前市委市政府對全市民營經濟 進行了廣泛而充分的調查研究,掌握了一手詳實的資料。有關情況,守民書記在講話中已經作了深刻闡述,這裡不再重複。對守民書記講話的學習貫徹,各級各部門要結合學習全國兩會、國務院《若干意見》、李兆前書記在全市經濟 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和於建成市長代表市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一併認真做好。通過學習、宣傳,把全社會的力量動員起來,把全市上下的思想認識統一到守民書記的講話中來,充分發揮此次會議的作用。會後,各區縣和市直各部門要立即行動,迅速把會議精神傳達到基層,傳達到廣大幹部群眾和廣大民營企業中,並結合實際,拿出自己加快民營經濟 發展的政策、措施和辦法來,以推動全市民營經濟 快速、健康發展。

(二)要繼續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國務院出臺的《關於鼓勵支援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 發展的若干意見》,從七個方面制定了36 條意見。省委、省政府辦公廳制定的《關於加快中介服務組織體系建設促進民營經濟 發展的意見》,對加快中介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可以說,國家對民營經濟 的扶持政策又有新的發展和突破,必將有效地破除當前社會上對發展民營經濟 的種種顧慮、懷疑,必將進一步堅定民營企業加快發展的決心和信心。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狠抓貫徹落實,切實把思想認識統一到國務院《若干意見》上來,統一到省兩辦《意見》上來,繼續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進一步放手、放膽發展民營經濟 。

落實國務院《若干意見》,進一步解放思想,首先,要進一步轉變對民營企業家的看法,正確評價民營企業家的地位、作用。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援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 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 不斷髮展壯大,已經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 著名經濟 學家歷以寧對民營企業家的評價是:“ 民營企業家不是舊中國資本家的延續,是在新社會改革開放後,響應黨的號召,參加市場活動成長起來的,是社會主義建設者。” 同時,他又講:“ 關於社會上對民營企業家的議論要分析,民營企業家的富和一些人的窮不是簡單的因果關係,當前就業機會不足,民營經濟 的發展,使人們得到就業的機會,這是先富幫後富。” 韓寓群省長在全省民營經濟 工作經驗交流會上更是進一步指出,民營企業家是我省經濟 發展的“ 功臣” 。當然,民營企業家要贏得社會的尊重,必須依法經營、依法納稅,必須講究誠信經營,不能偷稅漏稅,也不能製假售假,同時道德 上要自律,要遵守社會公德,願意為社會做貢獻,在自己加快發展的同時,能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帶動更多的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共同加快發展,幫助普通群眾儘快實現富裕。

其次,民營企業家要樹立幹大事、創大業的思想觀念。當前,民營經濟 發展的外部環境 已非常寬鬆了,加快發展的各項條件都已具備。黨和國家關於民營經濟 等非公有制經濟 發展的理論、方針、政策和制度已經基本形成,非公有制經濟 特別是民營企業的自身素質正在發生歷史性的根本的變化。可以說,黨和政府已經為民營經濟 的發展搭起了寬廣的舞臺,為廣大民營企業家施展自己的才能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時代發展又對廣大民營企業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的企業家應該怎麼辦,怎麼才能抓住機遇實現民營經濟 的大發展、大突破、大跨越?希望廣大民營企業家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樹立敢於求富、快富、大富的思想觀念,全力加快發展。市裡提出的要重點抓好“ 三個一批” ,即壯大一批支柱產業、發展一批大企業集團、培育一批知名品牌,是今年我市工作的一個重點。過去我們企業規模小,不敢提,現在已經有了一批大企業,我們完全有能力實現這一目標。各民營企業都要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結合這次會議的精神,進一步修訂完善各自的年度計劃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工作規劃,努力研究好做大做強的路子。要認真考慮融資、企業上市、技術改造與升級、培育知名品牌、招攬人才等急需辦理的事項。這不是要與國有企業相比,而是要與自己過去相比,敢於與全市民營企業相比,與全省、全國民營大企業相比,樹立幹大事、創大業的雄心壯志。同時,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水平,提高駕御企業的能力和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 水平。機遇無時不在,必須善於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各民營企業務必增強機遇意識,緊緊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努力把企業做大做強。

(三)要不折不扣地抓好政策的落實。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 落實年” ,我們要認真抓好各項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當前,國務院出臺的《關於鼓勵支援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 發展的若干意見》,充分體現了“ 非禁即入” 的導向,可以說是能放開的都已徹底放開;省委、省政府辦公廳制定的《關於加快中介服務組織體系建設促進民營經濟 發展的意見》,對加快融資擔保、信用評價、人才培訓、技術資訊、法律服務和行業協會等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這次會上我們專門印發;對人才的招引以及高新技術和服務業的發展,市委、市政府都分別召開了大會,進行了安排部署,也都制定出臺了相關的優惠政策。政策有了,但要起作用,要靠各級各部門去落實。各級各部門要根據檔案規定,對號入座,找準切入點。凡是上級政策涉及到的部門,都要儘快制定具體的配套實施辦法。要徹底消除影響民營經濟 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確立民營企業平等的市場主體地位,實現公平競爭。在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市的政策中不能走樣,不允許出現“中梗阻” 現象,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那一套,更不允許用部門或上級主管部門的檔案否定市委、市政府的決定。與此同時,各區縣要根據各自的實際,結合國務院《若干意見》和省委省政府兩辦《意見》要求,制定自己的鼓勵扶持政策。政策措施要體現創新精神,要有突破性和可操作性,只要符合“ 三個有利於” 的標準,符合“ 三個代表” 的要求,都可以大膽地試,大膽地闖,大膽地幹。各級還要認真研究扶持龍頭骨幹民營企業儘快做大做強的路子。各區縣今年的工作目標,民營局已經印發,每個區縣都要圍繞這個工作計劃,儘快培植幾個收入過億元、過10 億元的大企業集團。要加快民營擔保公司 的組建,爭取在5 月份前,各區縣都至少成立起一家民營擔保公司 。從根本上說,對上級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情況,是衡量我們黨性原則強不強的重要標準,也是我們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重要內容。作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市有關會議精神的一項重要舉措,這次會後,市委、市政府將召開重點民營企業座談會,專門聽取民營企業對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出臺的政策措施的意見,確保各級黨委政府制定的每一項政策措施都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實。

(四)要切實加強和改善服務。民營經濟 是政策經濟 、環境 經濟 。創造公開、公平、寬鬆的發展環境,是實現民營經濟 快速發展的重要保證,是我們各級政府工作的重點,也是對我們執政能力的考驗。今天,請市直各部門、各單位和國家、省屬駐日照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一起參加會議,就是想請大家瞭解我市民營經濟 的發展現狀,瞭解民營企業的困難和要求,對他們的工作給予積極的幫助。各級各部門要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傾全力搞好服務;要充分發揮市行政服務中心的作用,大力推行服務事項辦結時限承諾制,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努力為民營經濟 發展提供迅速便捷的服務,在全市營造民營經濟 發展的良好環境 。其實,民營企業的要求並不高,只要我們工作能夠再熱情一點、主動一些,效率再高一點,民營企業就會滿意。同時,也要注意發揮行政投訴監察中心等專門監督機關的作用,對人為設定障礙,藉手中權力,製造“ 三亂” 、“ 吃拿卡要” ,以及故意刁難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一經查實,要嚴肅追究相關人的責任。要繼續把民營經濟 、招商引資等工作的服務水平,作為行風建設的一個重點進行考核。為了便於開展招商引資、拓寬民營企業與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門的溝通聯絡,搞好服務,市委市政府決定成立市民營企業協會。市民營企業協會經過認真籌備,現在各項工作已基本就緒,將於近期正式成立。  (五)要加強情況排程和督查。根據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半年及全年工作結束時,市委、市政府都將召開現場觀摩會,對各區縣經濟 發展情況進行一次大檢查,重點將是民營經濟 的發展情況。同時,對各區縣民營經濟 發展情況、主要指標要通過新聞 媒體一季度一通報,民營經濟 發展局及有關部門要加強經常性的督促檢查,對有關指標要進行嚴格核實,防止出現水分。各區縣也要組織好對鄉鎮的排程和檢查。

同志們,目前全市政治 經濟 形勢很好,民營經濟 發展面臨著難得的機遇。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上下齊心協力,努力開拓,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把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決策,把這次會議的重大成果,體現到各級各部門的具體工作中,體現到各級各部門支援民營經濟 發展的力度上,體現到民營經濟 發展的速度、規模和水平上。通過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進一步掀起我市民營經濟 發展的新高潮,不斷髮展壯大我市民營經濟 ,為全市經濟 社會實現跨越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勞務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1

同志們:

這次全區經濟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xx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安排部署20xx年經濟工作。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迎難而上、闊步前行,20xx年成效顯著

對剛剛過去的20xx年,我想用幾個關鍵詞進行總結回顧,困難重重、破局前行、逆勢上揚、成果豐碩、亮點頻出。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通過全區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我們20xx各項工作精彩紛呈:

——這一年,我區經濟總量邁入新臺階。20xx年,在巨集觀經濟下行的形勢下,園區經濟保持上行態勢,園區技工貿總收入從20xx年330億元躍升至509億元,為十三五期間打造“千億園區”奠定堅實基礎。完成財政總收入6.3億元,完成稅收收入4.68億元,收入總量和質量都有所提升。

——這一年,我區發展平臺進入新階段。20xx年,我們先後獲得“湖南省電子商務示範基地”、“湖南省創業孵化基地”、“湖南省科技企業孵化器”、“湖南省中小企業創業基地”、“湖南省發展開放型經濟優秀單位”、 “湖南省智慧財產權試點示範園區”、“湖南省服務外包示範基地”、“湖南省外貿強園”、“湖南省現代服務業示範集聚區”等9項省級榮譽。 我區建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國家級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寫入了省政府頒發的《關於進一步支援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湘政辦發〔20xx〕71號)檔案。

——這一年,我區要素保障實現新突破。20xx年,我們積極探索籌融資方式創新,加大土地報批和儲備力度,土地、資金瓶頸制約得到有效突破,造血功能不斷提升。20xx年12月24日,國家發改委正式下文批覆同意我區福城公司發行15億元企業債券,實現了我區融資工作的歷史性突破。此外,新增國開行棚戶區改造專案貸款額度3.2億元。排汙管網改擴建等3個專案成功申報國家專項建設資金專案,到位資金1.35億元。徵地拆遷和用地報批成效顯著,累計完成徵地1020畝,報批土地1400畝,均創歷史新高。拆遷安置工作攻堅克難,年內累計拆遷面積達4.1萬平方米,長衝三角鋪安置地專案等一批拆遷安置暨棚戶區改造專案取得實質性突破。

——這一年,我區工業經濟實現新崛起。20xx年,我區完成規模工業產值195億元,同比增長9%;規模工業增加值90億元,同比增長12%。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家。上德電力、東盛銀基、員外樓紅木等續建專案已投產見效;巨集生紡織、帝京科技等技改專案順利推進;陽普醫療健康產業園、九鼎飼料、海德威等新專案全面開工建設,累計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24億元,同比增長60%。新開、竣工標準廠房34萬平方米,到位省級專項補助資金1360萬元;新引進星源科技、多特鎖業、泰益塗層等中小型企業35家。

——這一年,我區招商引資展現新氣象。20xx年,我區累計完成實際到位內、外資總額37億元,同比增長17%。先後引進陽普醫療、錦匯順光電、明柯泰電機、春韻動漫等25個大型專案,專案總投資約36億元。其中上市公司陽普醫療在我區投資建設的醫療健康產業園專案,總投資達5億元;春韻動漫成為全市首家動漫製作公司。此外,賽爾康電子、恆利達珠寶、眾安康醫療、城市漫步智慧科技等40餘個專案近期有望簽約入駐。

——這一年,我區專案建設實現新速度。20xx年,我區共實施55個重大專案,其中產業發展專案14個、基礎設施專案6個、民生和社會發展專案35個,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2億元,同比增長26%。寒溪路、萬華東路驗收交付使用,裕湘東路、新園路基本建成,工業大道、新科路開工建設。長衝片區整體提質改造、石蓋塘片區的開發骨架全面拉開,園區經濟的承載力、擴張力、吸引力顯著增強。

——這一年,我區產業培育呈現新亮點。20xx年,我們緊握時代脈搏,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產業。與百通公司合作,建設了郴州電子商務總部基地·五嶺大創園專案,新引進了華哥弟情、每天惠、好實再、邁克爾、三合喬龍等一批知名電子商務企業。目前,我區集聚了較大規模的電子商務企業53家,年交易額達到100億元。

總的來看,一年來,我們克服巨集觀經濟形勢下行等諸多困難和挑戰,堅持真抓實幹的工作態度,上下一心,抓住了一次又一次難得機遇,引來了一個又一個專案投資,建立了一個又一個開放平臺。特別是福城公司企業債券的成功發行,充分體現了我們經開區人敢想事、敢幹事、能幹成事的作風和特質。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是:一是轉型升級步伐偏慢。區內部分企業特別是有色金屬企業在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條等方面的力度還不夠,在全球範圍內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的形勢下,抵禦風險能力較弱。二是專案落地難。專案落地存在“最後一公里”現象,部分專案土地已徵、資金到位,但因為個別拆遷戶未拆遷、個別村民阻工或某項手續卡殼等原因而無法如期開工。三是財稅增收壓力大。一方面,由於房地產市場疲軟,建築及房產交易稅大幅減少;另一方面,由於產業專案進展偏慢,新增稅源有限,導致財稅收入增長乏力。這些,都是我們在20xx年的經濟工作中要重點突破的瓶頸問題。

二、強化目標、精準發力,全力完成20xx年各專案標任務

根據中央研判,20xx年經濟下行的壓力依然很大,經濟形勢可能會更加複雜、更加嚴峻、更加困難,但困難中潛伏希望,挑戰中蘊含機遇。從國際層面看,美國等發達國家寬鬆貨幣政策轉向正常化,新興市場國家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世界經濟復甦態勢仍將延續。從國內層面看,我國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機遇期,加強結構性改革,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將為我區升級平臺、爭資立項等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提供難得的機遇。從省內層面看,我省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從市內層面看,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確定20xx年經濟發展的總基調是“穩中求進”,經濟增長目標是9%左右,高於全國、全省的增速。從區內層面看,20xx年我們在平臺建立、要素保障、產業發展等方面均實現了重大突破,為今年的經濟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綜合分析我區發展面臨的形勢,當前我區正處於大有可為、大有希望的跨越發展時期。

20xx年是“十三五”建設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區建立國家級園區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的經濟工作,至關重要。總的要求是:按照“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要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產業興區、全面發展”為總攬,以“爭創國家級、實現新跨越”為總目標,以工業轉型升級、服務業發展、招商引資、專案建設四個“四年行動計劃”為總抓手,全力“興產業、強實體、提品質、增實效”,確保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為“十三五”發展開好頭布好局。

主要預期目標是:實現技工貿總收入580億元,同比增長15%;實現工業增加值100億元,同比增長11%;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4億元,同比增長25%;完成招商引資總額44.8億元,同比增長12%;完成區級財政收入3.6億元,同比增長10%。

抓好今年的經濟工作,要突出重點,精準發力,切實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堅持以解放思想為第一動力。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決定行為,思想引領行為,思想是發展的第一推動力。黨的以後,中國進入全面改革的新時代,同時經濟開始逐步步入新常態。新時期我們面臨異常艱鉅的改革、轉型、創新和發展任務,粗放發展的模式已走到盡頭,長期依賴的“三駕馬車”動力逐漸式微,必須儘快找到新的發展動力。改革、轉型、創新都是新的發展動力,但所有這些動力都依賴於解放思想這一更深層次的動力。開發區是內地的“特區”,“特”就“特”在謀事先人一步,幹事快人一拍,敢闖敢試敢為人先。要以省政府下發的《關於進一步支援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檔案為契機,結合經開區的具體實際,從簡政放權、人事績效、爭資立項、要素保障等方面進行改革探索,進一步釋放發展勢能。

說到解放思想,我想著重講下債券發行這個事情。債券發行是20xx年下半年提出來的。由於福城公司資產少、未評級,未能進入一級目錄,既沒有發債經驗,又缺乏專業人員,且每年每個地州市僅有一家單位能申報成功,可以說我們債券發行工作困難重重、難度極大。當時社會各界包括我們園區的很多同志都不看好,認為遙不可及。但是,我們的申報團隊和分管領導,政策研究透、工作作風實、創新辦法多,敢擔當、善爭取,硬是將夢想變成了現實、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這就說明,思想解放十分關鍵,創新理念極為重要,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們抓建立、抓企業、抓專案、抓招商、抓建設、抓服務,也要有這種“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魄力和智慧。

(二)堅持以開放發展為第一要務。要著力把握髮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一是要進一步加大開放平臺建立工作力度。今年的主要任務是建立國家級經開區、國家級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國家級創業孵化基地、國家級科技示範基地和省級創新創業示範園區。省政府將我區建立國家級經開區和國家級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寫入檔案,既是一種肯定和支援,更是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根據最新的訊息,商務部已將申報國家級經開區的新標準報國務院,預計近期會出臺,申報視窗有望重開。我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遇,集中力量打好這場攻堅戰,確保年內取得實質性突破。其他各項建立工作也要按照既定部署,紮實做好各項基礎工作,著力全面推進。二是要全力以赴抓好爭資立項。20xx年,我區爭資立項在各條戰線都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今年要認真總結經驗,加大工作力度,力爭更上一層樓。首先,要深入研究政策。當前,國家在就業創業、科技創新、新型工業化、民生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出臺了很多扶持政策,安排了眾多的專案和資金。這就需要對接和研究,研究政策要深、透、全,專案包裝才能有的放矢。其次,要及時掌握資訊。過去,由於資訊滯後,申報工作總慢人半拍。今後,要加強資訊工作,及時掌握動態資訊,做好跟蹤對接。再次,要主動出擊。爭資立項重在“爭”,要主動向上級主管部門彙報,全力爭取指導和支援。

(三)堅持以招商引資為第一選單。市委書記易鵬飛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把招商引資作為園區發展的第一選單,作為園區幹部的第一職責,切實抓好園區招商”。要結合新常態下的國家政策導向和市場走勢,積極調整招商的思路和方式,重點做到“四個注重”。一是注重“招外”與“扶內”並舉。一方面,要繼續堅持大招商、廣招商,結合產業發展趨勢和園區產業基礎,大力引進機械製造、醫藥食品及電子商務類企業。另一方面,要重點扶持區內現有企業的發展。在巨集觀經濟不景氣的形勢下,要想方設法幫助困難企業度難關;要全力優化園區發展環境,解除企業發展的後顧之憂。我們通過扶持企業發展,營造良好口碑,實際上也是間接招商。二是注重大小兼顧。在招大引強、狠抓行業龍頭企業招商和重大專案招商的同時,要著力引進一批行業技術領先的示範型、成長型產業專案。要依託省級創業孵化基地和省級電子商務示範基地的品牌影響力,引進一批專案入駐基地。三是注重專案包裝。要圍繞產業定位、發展規劃,認真組織開展專案策劃包裝。要圍繞工業大道和裕湘東路兩條主軸線的開發,以及現有批而未用閒置的土地,組織專家團隊,高起點、高標準策劃包裝一批專案,年內各類平臺要釋出重點招商專案30個以上。四是注重招商創新。要積極學習借鑑外地成功經驗,探索深化上門招商、以商招商、委託招商、駐點招商等新辦法、新舉措,不斷提高招商的針對性和成功率。要加強專業化招商團隊建設,今年我們將繼續擴大招商隊伍,組成若干招商小分隊,精準出擊,確保全年新引進專案25個,其中投資1億元以上的專案5個以上。

(四)堅持以專案建設為第一核心。今年我區共安排重點建設專案63個,專案總投資27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1.28億元。其中產業發展專案25個,總投資122.4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0.44億元;基礎設施建設專案5個,總投資6.0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6億元;民生和社會發展專案33個,總投資141.4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8.24億元。一是要加快建設進度。要做好專案前期,對今年計劃新建的23個重大專案,要抓緊杆線搬遷、立項審批、工程招標等前期工作,儘快辦理國土、規劃等手續,堅決打通專案開工“最後一公里”。要搶抓施工時間,各施工單位要科學制定施工方案,組織精幹施工隊伍,充分保障資金和裝置,按照“5+2”、“白+黑”的要求,切實加快施工進度。二是要強化要素保障。福城債券資金預計一季度將發行到位,要強化資金管理,實現資金效益最大化。要積極鼓勵、引導和支援民間資金投入基礎設施專案,推動投資主體多元化。要加強供地工作,20xx年我們的徵地和報批面積雙雙突破1000畝大關,但是受投資市場疲軟的影響,土地出讓工作不理想,中國臺灣商貿城、旺福花園等成熟地塊均未實現出讓。這對我們今年的土地報批工作帶來很大的壓力,也造成了大量的資金沉澱。今年要全力加大土地出讓和供地工作力度,對優質成熟地塊要及時釋出招商,確保年內土地出讓面積達到1000畝以上。三是要優化專案建設環境。要加快推進村民安置工作,特別是石蓋塘片區的村民安置工作今年要全面鋪開,為專案推進奠定良好基礎。要加強宣傳教育,及時調處企業、施工單位與村民之間的糾紛,打造和諧園區。對強攬工程、強行阻工、漫天要價等行為要堅決予以打擊。

(五)堅持以廉政安全為第一底線。一是安全底線。要儘快配齊配強安全生產監管力量,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堅持從事後處理向事前預防轉變、從被動監管向主動監管轉變,深入企業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工作。要嚴格監管,突出隱患治理,建立規範有序的安全生產秩序,堅決遏制安全事故發生,打造“平安園區”。這裡著重強調的是,現在距離春節不到20天了,安全生產形勢更加嚴峻,各部門和各企業要繃緊心絃,針對歲末年初安全生產特點,嚴陣以待、嚴密防範,全力以赴確保安全。要安排好春節期間的值班值守,強化矛盾糾紛特別是勞資糾紛的排查化解,強化社會穩定防控,確保節假日文明祥和。二是廉潔底線。關於廉潔問題,習在一次講話中形象地說,孫悟空給唐僧劃了一個圈,妖魔鬼怪就進不來了。實際上,孫悟空自己頭上也有個圈,就是觀音菩薩給他戴上的緊箍咒。黨員幹部也要有個“緊箍咒”、“護身圈”,這就是黨紀黨規,就是自律和他律。自律是前提,他律是保證,兩者相輔相成。他律,就是按照黨紀國法的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自律就是廉政自覺,關鍵是要守住做人、處事、用權、交友的底線,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線,守住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三、團結奮進、凝心聚力,全力開創發展新局面

(一)站在新起點,要有新夢想。夢想有多大,舞臺有多大,腳下的路才能走多遠。人如此,單位也是如此。二十多年薪火傳承,老一輩開創了經開區,我們的責任是讓經開區飛得更高,走得更遠。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需要凝聚共識,擁有一個共同的夢想。我們的夢想是什麼?就是到20xx年,也就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將郴州經開區打造為國家級開發區和千億園區。實現這個夢想前路艱難,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把它變為現實。如何才能實現我們的夢想?路徑就是堅定不移地推進“產業興區、全面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工業轉型升級、服務業發展、招商引資、專案建設四個“四年行動計劃”。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我們堅定信心,堅持真抓實幹,逐個完成任務,逐年提升進步。

最近,市委、市政府正在對園區管理體制進行調研,我們部分同志心態不穩,擔心園區的地位會弱化、許可權會縮小。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市委、市政府對園區管理體制的理順,其目的是加快園區的發展,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園區興則產業興、園區強則經濟強”,要“增強園區管委會自主權”,要把園區培育成“產業窪地、企業窪地、財源窪地”,這說明市委、市政府對園區的重視只會加強,不會削弱。更重要的是,有為才有位,不論是什麼體制,發展才是硬道理,只要經濟總量做大、財稅大幅增加、一批重大產業專案建成投產、發展平臺升級晉位,我們的園區、我們的隊伍就會被認可。因此,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任爾東南西北風、咬定發展不放鬆”,我們的出路只有一條,就是幹,真抓實幹、埋頭苦幹、一干到底、幹出成效。

(二)適應新常態,要有新作風。經濟發展、深化改革、依法治國和從嚴治黨四個新常態,對幹部的工作作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對大家提三點要求:一要不斷學習。新作風要求大家要有學習新本領的自覺。學習要擇善而學,也就是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學習的價值取向,也需要服務、服從於事業發展和工作需要。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崗位,都要加強學習、不斷提升。二要敢於擔當。新作風要求大家要有敢於擔當的勇氣,有多大的擔當才能幹多大的事業。怎樣才能強化責任擔當,我認為,主要看工作態度是否做到認認真真、誠懇老實;看工作質量,是否做到嚴謹細緻、精益求精;看工作責任,是否做到直面問題、迎難而上;看工作時效,是否做到雷厲風行、緊抓快辦。三要真抓實幹。抓落實,就是既要抓緊抓實,又要抓出實效。抓而不緊等於不抓,抓而不實等於沒抓,抓而無效等於白抓。抓落實,就是把工作細化量化,把責任分解到人,落實到每個時間段。抓落實,就是看一個幹部執行力強不強。別人做不成的你能做成,別人能做成的你能做好,別人能做好的你能做精,這就是執行力。今年,要進一步加大督查督辦力度,對區黨委、管委部署的工作,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報,並作為年終考評的依據。

同志們,新的一年,我們踏上新的征程,肩負新的使命。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凝心聚力,攻堅克難,開拓創新,紮實做好今年各項經濟工作,為全面開創我區跨越發展新局面而努力奮鬥!

勞務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2

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中共錫盟委20xx年第1次(擴大)會議暨全盟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去年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工作,動員全縣上下認清新形勢、適應新常態,搶抓新機遇、迎接新挑戰,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做好今年各項工作。縣委對這次會議高度重視,會前專門召開會議,聽取縣委各、政府各副縣長,縣人大、政協和法、檢兩院關於今年工作的思路和措施,進一步統一了思想。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過去一年的工作

20xx年,面對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縣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黨委和盟委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建設繁榮美麗和諧新多倫的戰略目標,團結帶領全縣各族幹部群眾,積極應對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妥善解決發展中面臨的矛盾和問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實現了穩中有進、穩中有升。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8%,其中工業增加值與去年持平。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2.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7%。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和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8%。

(一)紮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堅持把教育實踐活動擺在突出位置、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始終,圍繞為民務實清廉主題,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認真落實“三嚴三實”要求,深入聚焦“四風”問題,自上而下抓示範,以點帶面抓落實,分層分級抓排程,達到了預期目的,取得了明顯成效。堅持把作風整改和問題整治貫穿活動始終,全縣各級領導班子制定了“兩方案一計劃”,對查找出的233個突出問題整改銷號164個。堅持把制度建設作為解決問題、改進作風治本之策,先後制定了縣委班子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實施意見、縣本級黨政機關公務接待管理實施細則、黨員幹部直接聯絡服務群眾實施辦法等制度規定,通過建立健全一系列務實管用的制度,形成了密切聯絡群眾、持續改進作風的長效機制。全縣會議、檔案平均壓減18%,騰退清理辦公用房2842平方米,縣本級“三公經費”支出壓減18%,縣黨政領導幹部實地調研次數增加37%。

(二)努力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針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重點專案建設投資乏力、財政增收來源不足等諸多困難,密集研究、加強排程、定向施策,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勢頭。堅持做優一產增收,養牛業提質增效,設施農業加快發展,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堅持做大二產強縣,嚴格落實縣級領導包重點專案和招商引資責任制,實施1000萬元以上重點工業專案16項,開復工率68.8%。世騰15萬噸芳構化工等在建專案加快實施,京能多倫電廠等前期專案順利推進,內蒙古多倫工業園區營業收入超百億並獲自治區以獎代補獎勵。特別是錫盟至山東特高壓電力外送通道開工建設,與之配套的電廠專案積極推進,為今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堅持做活三產富民,精心謀劃推動旅遊業發展,商貿物流、金融保險等服務業蓬勃發展,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持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按照抓當前與謀長遠並重、為長遠發展打基礎的原則,突出重點、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對多倫文化廣場、龍澤湖公園進行了改造提升,突出打造蒙元文化、滿清文化特色街區,集中實施了一批街路硬化、供水供熱管網等市政基礎及公共服務設施工程。G510(多倫段)、G239(多倫段)建成通車,省道304線積極推進,錫多鐵路複線藍旗至多倫段基本完工,多豐鐵路複線獲國家發改委批覆,增強了發展保障能力。科學劃定生態功能區紅線,加大生態建設力度,完成百萬畝樟子鬆等生態建設工程12萬畝,落實各項節能減排措施,圓滿完成APEC會議期間空氣質量保障工作。

(四)統籌推進民生和社會事業發展。堅持民生為重、富民優先工作導向,著力構建長效化民生保障體系,努力提高群眾生活水平。全年投入民生領域資金佔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86%,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高於地區經濟增長。紮實推進農村“十個全覆蓋”工程,編制了總體規劃和年度實施方案,年內投資8800萬元,完成工程總量的31%。深入開展定點扶貧、精準扶貧、金融扶貧等工作,年內3473人穩定脫貧。認真落實民生領域十件實事、一噸煤補助、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等重點民生工程,解決了一批群眾最關切、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突出抓好就業創業工作,安置城鎮就業2203人,轉移農民就業286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7%以內。加大社會事業投入,大力整頓醫療衛生秩序,加快教育、文化、體育事業發展,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

(五)不斷鞏固社會和諧穩定局面。堅持推動發展與維護穩定並重,落實維穩責任,強化維穩舉措,築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和“邊排查、邊調處”的要求,定期開展矛盾糾紛集中排查化解工作,全年排查各類矛盾糾紛735件、調處719件。嚴格執行“1328”信訪工作日和領導幹部接訪制度,推動解決了一批信訪積案和疑難問題。以增強群眾安全感為目標,突出重點領域和重要部位,集中開展平安建立專項整治行動,促進社會治安狀況持續好轉。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切實開展礦產企業、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專項整治,有效防範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六)認真落實深化改革各項任務。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和全盟關於全面深化改革各項工作要求,成立了縣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和6個專項小組,制定了工作規則,出臺了分工方案,明確了258項重點改革任務。對照深化改革總檯賬,對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政府機構改革、公立醫院改革、基本草原劃定試點等改革任務逐一研究、逐一落實。緊緊抓住我縣列為全區首批“擴權強縣”試點重要機遇,積極對接政策,精心組織推進,狠抓任務落實。抓好全面深化改革學習教育和宣傳動員,廣泛凝聚改革共識,實現了全面深化改革良好開局。

(七)努力開創黨建工作新局面。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統籌抓好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保證。始終把學習貫徹系列講話和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與推進縣委重大決策部署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學習貫徹不斷向廣度和深度拓展。組織開展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述職評議工作,提高黨建工作考核權重,促進責任落實。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縣委中心組集中學習13次,教育實踐活動專題學習14次,教育引導各級幹部把學習成果轉化為謀劃發展的思路舉措。制定完善了《關於科學選拔任用幹部的實施意見》,推行幹部選拔任用“3542”工作法,積極開展幹部企業兼職、幹部子女“吃空餉”專項清理整治工作。健全完善“3421”工作法,大力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三類”村全部轉化升級。開展在職黨員進社群服務群眾工作,推進機關黨建精細化管理,擴大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覆蓋面。制定了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的實施意見及配套分工方案,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加強廉政風險防控,以零容忍的態度懲治腐敗。積極配合自治區黨委巡視組開展工作,自覺接受巡視監督,推動巡視工作順利開展。去年以來,紀檢監察機關受理群眾信訪舉報58件,立案13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8人,保持了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

積極推進民主政治建設,大力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加強和改進黨對人大工作的領導,支援和保證人大及其會履行法治監督職責。支援政協在協商民主中充分發揮作用,廣泛凝聚各方智慧力量。積極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依法保障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黨管武裝和雙擁共建工作深入開展,愛國統一戰線鞏固壯大,精神文明建設持續加強,群團組織橋樑紐帶作用充分發揮,經濟全面發展、社會和諧穩定、民族團結進步的局面進一步鞏固。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上級黨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四大班子和衷共濟、團結奮進的結果,是全縣各族幹部群眾共同努力、攻堅克難的結果,凝聚了各族幹部群眾的智慧和汗水。藉此機會,我代表縣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二、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當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這是以為的黨中央全面總結髮展經驗,準確研判當前形勢和未來走勢作出的重大戰略判斷。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經濟增速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存的深度調整,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這些趨勢性變化和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徵,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為我們謀劃、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依據和遵循。各級幹部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準確把握新常態的思想內涵和實踐要求,準確把握我縣發展的階段性特徵,主動適應新常態,努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一)適應新常態,要堅持發展、主動作為。新常態之“新”,意味著不同以往;新常態之“常”,意味著相對穩定。我國經濟經歷30多年的高速增長之後,支撐發展的各方面條件都在改變,潛在增長率趨於下降,必須以適應的速度、適當的方式,繼續保持健康平穩的發展狀態。從我縣發展看,20xx年“藍旗會議”後,我們緊跟全盟工業化發展步伐,依託資源和區位優勢,大力推進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導的經濟轉型,連續多年經濟保持兩位數增長。但近兩年,受大唐煤化工執行不穩、“一煤三鐵”經營困難等因素影響,加之新的經濟增長點尚未形成,全縣經濟增速有所下降,這既是支撐我縣發展內在動力改變的結果,也是新常態下大環境壓力傳導的必然。從總體上看,發展中仍然有許多積極因素和有利條件,我縣由工業化初期向中期演化的階段沒有變,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走勢沒有變,全縣上下建設新多倫、全面達小康的信心和決心沒有變。特別是隨著重大專案的啟動實施,隨著基礎條件的不斷完善,我們能夠實現更高層次、更好質量的發展。我們必須客觀理性認識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趨勢性變化,絕不能因為增速換擋就放鬆抓發展的勁頭、降低抓發展的力度。要抓住用好國家巨集觀經濟政策帶來的新機遇,抓住用好南部中心城市建設和“擴權強縣”試點帶來的新機遇,抓住用好生態環境後發優勢帶來的新機遇,牢牢把握引領和推動經濟發展的主動權,在經濟發展新常態帶來的趨勢性變化中贏得新的發展。

(二)適應新常態,要統一思想、堅定信心。隨著發展進入新常態,必然產生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需要我們統一思想、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奮發作為。當前,我們正在按照“五位一體”的發展思路,堅持以南部中心城市建設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性,科學系統、理性有序地推進各項重點工作。受經濟形勢變化、國家政策調整和建設資金不足等因素影響,城鎮建設進度較預期有所放緩,致使一些幹部群眾認識出現偏差,信心發生動搖,幹勁有所鬆懈。建設南部中心城市,是自治區著眼全區“多中心帶動、多極支撐”發展大局作出的戰略決策,已列入全區和全盟兩級城鎮建設規劃體系,是必須堅定不移推進的戰略任務。南部中心城市建設,是涵蓋交通建設、產業培育、城鎮建設、社會事業和生態建設“五位一體”的系統工程,雖然城鎮建設速度有所放緩,但其他各項工作都在積極推進。各級幹部要把思想統一到南部中心城市建設的重大意義和發展思路上來,既不能把南部中心城市建設等同於新區建設,更不能把城鎮建設速度放緩等同於戰略目標改變。全縣上下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發揚“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的發展思路,登高望遠、規劃事業、謀求發展,只要把基礎條件發揮好,把各種機遇利用好,把工作措施落實好,就一定能夠把南部中心城市巨集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三)適應新常態,要轉變作風、狠抓落實。新常態要有新氣象,新常態要有新作為。去年以來,通過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各級幹部工作作風有了一些好轉,但幹部隊伍中間又滋生了一些新的毛病,不同程度產生了“為官不易、為官不為”和“只要不出事、寧可不幹事”的錯誤思想。面對新常態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面對南部中心城市建設艱鉅繁重的工作任務,我們必須堅決摒棄消極懈怠的思想作風,有位有責、在位盡責,以好作風開創好局面,以硬作風完成硬任務。要緊緊圍繞縣委決策部署,準確把握南部中心城市建設的重點,準確把握改革發展穩定的難點,準確把握黨建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點,不斷完善發展思路、找準發展定位、明確發展路徑,不斷以新思路、新手段、新作為挖掘新動力,創造新亮點。要以高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拿出敢擔當、勇作為、知進取的精氣神,做到目標面前敢衝敢拼、工作面前敢抓敢管、矛盾面前敢作敢為、風險面前敢想敢突,切實把精力用在攻堅克難上,把功夫下在狠抓落實上。要牢固樹立開放眼光和大局意識,跳出將多倫置身於欠發達邊疆民族地區“向內看”的固化思維,站在面向京津冀的區位高點“向外看”,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和紮實的工作作風,努力把全縣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三、今年的主要工作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之年,也是全面完成“”規劃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意義重大。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黨的,xx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8337”發展思路和盟委20xx年第1次(擴大)會議暨全盟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以南部中心城市建設“五位一體”發展思路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性,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做大做強縣域經濟;提升基礎建設水平,增強發展保障能力;提升社會建設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提升改革攻堅水平,增強發展動力活力;提升黨的建設水平,提供堅強有力保證,為建設繁榮美麗和諧新多倫而努力奮鬥!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其中工業增加值增長1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5%。地方財政收入增長9.1%,其中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3%。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1.3%和12.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1%。圍繞“一個統攬、五個提升”發展思路和工作目標,全力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做大做強縣域經濟。發展是第一要務,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是解決當前所有問題的關鍵。只有堅持不懈抓專案、促投資、穩增長,才能不斷提升縣域經濟實力,為南部中心城市建設提供強力產業支撐。

一要加快發展現代農牧業。圍繞建成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培育壯大“肉、草、菜、薯、林”主導產業,加快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走出一條符合多倫特色的現代農牧業發展路子。著力優化種養結構。在穩糧增草、夯實基礎的前提下,按照“種養結合、以養為主、多種經營”的思路,充分考慮市場需求和價格因素,推廣標準化、規模化種植養殖,大力發展農區畜牧業。在抓好蔬菜、馬鈴薯產業的基礎上,大力推廣草莓、葡萄等特色設施種植,加強政策推動、示範引領、市場開拓,促進設施農業發展,提高農業綜合效益。著力提高產業化水平。堅持用現代化理念引領農牧業發展,引進培育農牧業龍頭企業,加強產業基地建設,推進農牧業叢集發展,加快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現代經營方式。紮實開展土地和草牧場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加快土地經營權流轉,充分調動農民和市場主體投資建設的積極性。發揮農畜產品天然無汙染優勢,搞好綠色、有機、無公害認證,集中打造一批馳名商標和知名產品,提升產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實現優質優價。大力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強農村本土實用人才培養,努力建設一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著力增加農民收入。大力改善農牧業生產條件,因地制宜發展多種經營,積極發展休閒農業、觀光農業,促進經營性收入穩定增長;加強對農民進入旅遊、物流、餐飲等產業就業扶持引導,積極有序組織勞務輸出,加大向城鎮二、三產業轉移力度,進一步提高工資性收入;認真落實國家各項支農惠農政策,保障政策性收入穩定增長。

二要加快推動新型工業化。圍繞建設現代煤化工生產示範基地、清潔能源輸出基地和新型產業基地,堅持做大總量、盤活存量與優化增量並舉,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加快新型工業化步伐。推動傳統產業新型化。促進多倫煤化工達產達效、世騰化工儘快投產,加快錫盟至山東100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推進特高壓外送通道配套電廠專案,做好京能多倫電廠及配套500千伏超高壓專案前期工作,實現資源轉化渠道多元化。推動新興產業規模化。抓住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帶來的機遇,大力發展“飛地經濟”,爭取在非資源型產業承接上取得實質性進展,著力把多倫建成京津冀產業轉移基地。抓住京津冀治理大氣汙染機遇,加快發展風電、光電、風光互補新能源產業,提高清潔能源比重。推動支柱產業多元化。按照“市場要活、創新要實、政策要寬”的要求,立足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不斷髮現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重點在高新技術、裝備製造、農畜產品加工和化工產業延伸等領域,引進和培育一批技術含量高、節能環保的大專案、好企業,打造新的支柱產業。推動園區產業叢集化。依託內蒙古多倫工業園區,通過抓規劃完善、抓基礎建設、抓專案入駐,提升園區發展層次,提高承載力和吸引力。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優化增量的重要抓手,優化投資環境、完善獎懲機制,加大定向招商、以商招商力度,促進各類產業專案在園區佈局,推動集中集約發展。

三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圍繞打造京北旅遊勝地和商貿物流集散地,堅持把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經濟轉型的戰略舉措和富民強縣的根本之策,促進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競爭力提升。大力發展旅遊業。著眼於推動壩上旅遊一體化發展,籌劃壩上地區旅遊發展論壇,深化與周邊地區旅遊資源共享互補、借力發展,著力打造旅遊中轉集散城市。儘快出臺促進旅遊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強化組織領導、完善旅遊規劃、打造精品線路、加強宣傳推介、提升服務水平,推動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打響“壩上古城、草原水鄉”品牌。加快發展商貿物流業。著眼於建設大物流、發展大商貿、搞活大流通,加快建設各類專業市場,推動商貿流通服務業現代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促進在建物流園區提高經濟效益,推進農畜產品交易市場、汽車綜合服務中心及標準化菜市場建設。擴大農村商業網點覆蓋面,啟用農村消費市場。積極發展金融業。加大政府性擔保資金投入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信貸支援力度,嚴厲打擊金融詐騙行為,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扶持發展養老產業。鼓勵支援社會力量投資興辦健康養老服務機構,加快建設功能完善、配套設施齊全的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逐步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群為依託、社會化養老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拉動健康養老服務消費。同時,要著眼於優化三產內部結構,積極培育電子商務、會展經濟、家政服務等新型業態,不斷提高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

(二)提升基礎建設水平,增強發展保障能力。堅持在南部中心城市建設“五位一體”總體發展思路指導下,以城鎮建設為載體,以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以生態建設為保障,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承載能力。

一要加快推動新型城鎮化。按照“三個先行、兩個並重、一個統籌”的階段性發展思路,理性推進城鎮建設規模和速度,注重城鎮內涵式發展。強化南部中心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規和專項規劃剛性約束,保持規劃的連續性、權威性和嚴肅性,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堅持城市建設與歷史文化相融合,在文化保護中發展城市,在城市發展中保護文化,延續多倫歷史文脈,打造文化片區和特色街區。統籌推進古城區改造提升,東、西城區擴容提質,合理擺佈道路橋樑、供水供熱等市政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高城市宜居宜業水平。積極推進煤炭資源拍賣,加大向上爭取、銀行信貸、債券融資力度,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公用設施投資運營,實現融資方式多元化。加快構建“管理無盲區、服務全覆蓋”精細化管理框架體系,探索城市管理市場化運作機制,著力解決供熱供水、物業管理、環境衛生、公共交通等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提升精細化、人性化、社會化管理水平。積極穩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有序引導農民在不失地、不失權、不失利的基礎上向城鎮轉移,促進轉移農民市民化。

二要著力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抓住國家支援中西部地區鐵路、公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機遇,主動與區、盟有關部門溝通對接,使更多建設專案列入國家、自治區和全盟投資盤子,為長遠發展打牢基礎。今年自治區計劃將在市政建設和公路建設方面分別投資700億元,前段時間盟行署也確定了今年70項重點基礎設施專案,我們要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積極謀劃和推進一批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使區位優勢儘快轉化為發展優勢。大力推進省道304線四道河子(赤錫界)至多倫南互通段二級公路專案,力爭年內開工建設,加快融入壩上旅遊一體化步伐。在兩條一級公路貫通基礎上,爭取多倫進入錫盟進京客運快速通道專案規劃,推動多豐鐵路複線建設、藍多鐵路複線通車,早日實現鐵路進京目標,儘快融入華北交通網和京津冀經濟圈。積極推進通勤機場建設,實現立體化交通格局。加大向上爭取專案資金力度,加快通村通組水泥路和旅遊公路建設,提高通暢率,形成微迴圈。實施飲水安全及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加強電網升級改造,增強發展保障能力。

三要切實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圍繞建設我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打造“生態文明示範縣”。深入推進百萬畝樟子鬆基地建設、京津風沙源治理和退耕還林後續產業開發等重點生態工程,逐步形成林業發展、農民增收、生態良好的發展態勢。嚴格執行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統籌協調生態建設與畜牧業發展的關係,堅定不移執行禁牧政策,加強草原森林防火工作,不斷鞏固和擴大生態建設成果。要強化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加強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節能降耗技術改造,推進綠色迴圈低碳發展,實現工業化與環境保護互動共贏。嚴格落實環保目標責任,強化監督管理和實績考核,確保完成全年節能減排任務。

(三)提升社會建設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圍繞構建區域科教文衛中心、增進群眾福祉、促進社會和諧,努力提升社會建設水平,使各族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一要切實保障改善民生。堅持“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輿論”的思路,更加註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關注低收入群眾生活,使廣大群眾得到更多實惠。今年自治區將開展農村“十個全覆蓋”工程巡迴觀摩,盟委也將今年確定為農村“十個全覆蓋”工程攻堅年。各鄉鎮和有關部門要逐級壓實責任,科學制定規劃,整合專案資金,搞好典型引路,打造樣板工程,走出一條符合多倫特色的“全覆蓋”路子,確保年內至少完成70%的任務量。要統籌實施定點扶貧、金融扶貧、教育扶貧和社會扶貧,認真落實“三到村三到戶”幫扶舉措,充分發揮幫扶單位和駐村工作隊作用,全面推進22個重點村扶貧攻堅任務,力爭20xx年底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統籌抓好高校畢業生、城鎮零就業家庭、轉移進城農民、退役軍人、殘疾人等群體就業工作,加大創業扶持力度,努力穩定和擴大就業。要從融資貸款、市場準入、優化環境等方面採取有力措施,扶持和引導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小企業、民營經濟、服務業加快發展,增加就業崗位。繼續辦好民生領域“十件實事”,切實解決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

二要大力發展社會事業。立足於增強南部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登高望遠規劃社會事業,構建區域科教文衛中心。儘快出臺促進教育、衛生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落實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深化教育教學模式和績效工資制度改革,加強校長和師資隊伍建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進縣職教中心與錫林郭勒職業學院深度合作,為“五大基地”建設培養更多專業人才。全面開展校園足球運動,為足球事業蓬勃發展開好局、起好步。落實醫療機構服務水平提升三年計劃,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深化與縣外醫療衛生機構合作,加強人才培養引進,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整體水平。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加強文藝精品創作,努力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認真籌備全盟精神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和全縣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會,積極開展鄉風文明、農村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大力弘揚“勤勞質樸、明禮誠信、求實敬業”的多倫人精神,激發各族幹部群眾熱愛多倫、建設多倫、發展多倫的熱情。

三要全力維護社會穩定。結合邊疆民族地區和“北京護城河”地域實際,堅持維護穩定第一責任不動搖,以改革發展促進和諧穩定,以和諧穩定保障改革發展,築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嚴格落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依法、及時、妥善解決土地草場、徵地拆遷、企業用工、環境治理等領域的矛盾糾紛和隱患。切實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暢通訊訪渠道、規範信訪秩序,認真執行“1328”信訪工作日製度,全面落實領導接訪、帶案下訪、重點約訪等制度,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全力推動各類信訪問題有效解決。紮實推進平安多倫建設,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堅持打、防、管、控“四位一體”,維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增強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抓好新媒體的利用、管控和疏導,推動新媒體規範有序執行。

四要提高法治建設水平。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xx屆四中全會精神,按照自治區黨委和盟委的安排部署,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積極探索具有多倫特色的法治建設之路,更好地用法治凝聚改革共識、規範發展行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各級政府要堅持在黨的領導下,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行政執法部門要規範執法程式和工作流程,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要提升司法公信力,保障公檢法司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保障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要培育公民法治信仰,抓好普法宣傳教育,大力弘揚法治精神,把法治信仰植根於廣大群眾觀念之中,努力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各級幹部要進一步增強法治觀念,善於運用法治思維謀劃發展舉措、破解發展難題,不論是抓改革、促發展還是惠民生、保穩定,必須嚴格遵守法律和制度,決不能我行我素、知法違法。要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

(四)提升改革攻堅水平,增強發展動力活力。全面深化改革,既是今年的重要工作任務,也是適應和引領新常態的關鍵之舉。要嚴格執行上級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對照中央、自治區黨委和盟委20xx年改革工作要點,抓緊制定符合我縣實際的改革方案和配套措施,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辦法全力推進各項改革。要切實增強改革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紮實推進上級部署改革事項的同時,緊密結合我縣實際,進一步開拓思路、創新舉措,把著力點聚焦到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上,強化問題導向,推動任務落實。要紮實推進政府機構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公立醫院改革、財稅金融改革、基本草原劃定試點等重點改革任務,積累經驗,樹立樣板,以點帶面統籌推進經濟社會各領域改革。要按照溝通好、承接好、行使好的原則,加大“擴權強縣”試點工作推進力度,使每一項許可權在支援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都得到充分發揮。縣委改革領導小組和各專項小組要加強組織領導和督查指導,各地各部門要認真對照全縣深化改革總檯賬、分工方案和年度要點,加大改革任務推進力度,確保各項任務紮實推進、見到成效。要抓住有利時機,加快推動“撤縣設市”工作。

(五)提升黨的建設水平,提供堅強有力保證。實現全年各專案標任務,關鍵在黨,關鍵在人。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黨建成果轉化為發展成果,不斷提升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一要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學習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黨性黨風教育、忠誠教育、從政道德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讓廣大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牢固樹立正確的是非觀、義利觀、權力觀和事業觀。要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廣泛徵求意見建議,總結運用好教育實踐活動寶貴經驗,積極謀劃開展好“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要把嚴守黨的政治紀律作為不可逾越的紅線,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決不允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決不允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決不允許在貫徹執行縣委決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要紮實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針對機關單位、城鎮農村不同實際,探索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和載體,充分發揮好中心組的引領作用和基層大講堂的陣地作用,努力把學習成果轉化為解放思想的內在動力和謀劃發展的正確思路。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動權,充分運用報刊、網路、電視等載體,大力宣傳縣委的決策部署和改革發展工作成效,旗幟鮮明地唱響主旋律,最大限度地集聚正能量。

二要著力強化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堅持把規範選拔任用作為提升幹部隊伍建設水平的基礎工程,嚴格執行《幹部選拔任用條例》,按照“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好乾部標準培養、選拔和使用幹部。要堅持公道正派用人,讓作風正、敢擔當、肯幹事、能成事的幹部有機會、有舞臺,以用人導向引領幹事導向。各級領導幹部要按照“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要求,將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僕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利、發展不違科學之道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努力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要以把方向、抓大事、謀全域性作為根本職責,認真落實民主集中制,充分調動班子成員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班子整體合力。要大力實施“幹部素質提升”工程,強化幹部實踐鍛鍊,切實提高各級幹部解決實際問題、駕馭複雜局面、推動改革發展和促進社會和諧的能力。要加快制定完善符合多倫實際的人才政策措施,有計劃分類別地引進一批優秀人才。要從嚴監管幹部,特別是從嚴監管“一把手”,把管理監督幹部的功夫下在平時,注重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引導各級黨員幹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興黨、在黨護黨,激勵廣大黨員幹部既嚴格自律又努力幹事創業。要充分運用談心談話、誡勉談話等手段,對幹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提醒糾正,架設“警戒線”,打好“預防針”,使幹部時刻保持“如履薄冰”的敬畏心理。

三要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要全面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健全完善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制度,加大對抓基層黨建工作的考核力度,確保黨建責任落實到位。要堅持不懈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切實加強對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妥善處置不合格黨員,全面提高基層黨建工作水平。要牢固樹立重視基層鮮明導向,在提升基層幹部待遇、加強活動陣地建設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為基層開展工作創造良好條件。要以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統領,細化工作措施,加大推動力度,促進工作創新,使每個黨組織都成為堅強戰鬥堡壘。農村方面,要紮實開展雙服務“提升年”活動,大力推廣“3421”工作法,結合推進農村“十個全覆蓋”、定點扶貧等工作,進一步完善服務措施、拓寬服務網路。要抓好村“兩委”班子換屆工作,嚴肅換屆紀律,選好配強“兩委”班子,特別是加強“薄弱村”、“信訪村”帶頭人隊伍建設,提升班子整體效能。要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基層黨組織重要任務來抓,著力破解發展難題,提升服務群眾能力。社群方面,要把服務群眾、凝聚人心、優化管理、維護穩定貫穿社群黨組織建設始終,切實鞏固黨在城鎮基層的執政基礎。加快配備抓黨建的社群專職副書記,力爭年底所有社群全部配齊。機關方面,以開展精細化管理年活動為契機,推動機關單位黨組織把黨建資源和優勢向農村、社群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延伸拓展,發揮帶動、引領和服務作用。要以提高組建率、擴大覆蓋面、增強影響力為重點,進一步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

四要持之以恆加強作風建設。通過紮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四風”蔓延勢頭得到遏制,但基礎還不穩固,我們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鞏固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堅決打贏作風建設這場攻堅戰、持久戰。要認真抓好整改落實,及時組織開展“回頭看”,如期如實向幹部群眾兌現承諾。要繼續正風肅紀、堅持警鐘長鳴,緊盯春節、中秋等重要節點,對新出現的“四風”隱形、變異問題,加大監督檢查、通報曝光力度,堅決遏制“四風”反彈回潮。各級幹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要始終做到頭腦有信念、心中有激情、作風要過硬,以優良黨風政風帶動社風民風,弘揚社會正氣。要認真落實領導幹部聯絡群眾制度,經常深入基層瞭解群眾所思所盼,努力使縣委決策部署更加符合群眾願望,不斷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要著力整治慵懶散奢和吃拿卡要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深入開展“馬上就辦”行動,著力轉變工作作風,推動機關效能建設取得新成效。要加強精細化管理,深入開展“鞏固提升年”活動,進一步推動各項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努力營造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

五要紮實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各級黨委(黨組)要進一步強化黨的意識、責任意識、憂患意識,主要負責同志要切實履行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責任,切實把管黨治黨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不斷開創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新局面。各級領導班子成員要認真落實“一崗雙責”,帶頭執行和模範遵守廉潔自律有關規定,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要把黨委(黨組)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黨組織書記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作為檢查考核的重點,對責任不落實、工作不力導致不正之風滋長蔓延,出現嚴重腐敗問題的地區或部門嚴格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紀檢監察部門要切實增強落實監督責任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以“零容忍”的態度懲治腐敗。要強化源頭預防腐敗工作,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深入推進廉政風險防控,推動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要加大執紀監督問責力度,做到有案必查、查案必嚴,嚴肅查處各類違紀違法行為,嚴肅查處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以反腐倡廉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要從嚴從實、有力有效抓好自治區黨委巡視組反饋問題整改落實,切實把巡視成果轉化為幹部群眾看得見、信得過的實效。

六要著力強化制度建設。一方面,要健全完善各類制度。堅持把制度建設貫穿於黨的建設全過程,進一步完善黨委、政府決策、執行等方面制度,將決策、行政行為納入到規範化、法制化軌道。本著突出重點、務實管用、簡便易行、查遺補漏的原則,在各方面進一步制定完善符合實際的制度和辦法,逐步建成內容科學、程式嚴密、配套完善、有效管用的制度體系。另一方面,要提高制度執行力。切實強化制度執行,注重把科學的制度設計與嚴格的制度執行、有力的檢查懲處結合起來,堅持執行制度無例外,不允許搞變通、打擦邊球,更不允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各級幹部要進一步嚴明黨的紀律,嚴格執行各項制度規定,自覺按程式辦事,懂規矩,守紀律,做表率,維護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同志們,今年各項工作任務已經明確,關鍵是要抓好落實。讓我們在盟委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把握機遇不動搖,咬定目標不放鬆,奮發有為抓落實,為建設繁榮美麗和諧新多倫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