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觀看感動中國2023人物的觀後感(精選28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68W

觀看感動中國2023人物的觀後感 篇1

“我對自己的定位,就是在香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所以一生都希望為國家做點有用的、力所能及的事。”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名譽董事長伍淑清如是說。

觀看感動中國2023人物的觀後感(精選28篇)

回憶改革開放40年,被稱為“001小姐”的伍淑清很有發言權。作為香港最大飲食集團之一、美心集團創辦人伍沾德的長女,伍淑清在1978年第一次踏上內地土地,並於1980年與父親拿到第一家合資企業的許可證“001號”,成為改革開放後最早進入內地的香港企業家。

伍淑清認為,國家40年的改革開放,經歷了有些國家跨越近100年的發展。她回憶,自己在1978年第一次到達四川成都時,下榻的賓館因供電不足,晚上幾乎沒有燈;地毯也黑乎乎的,後來才得知是沒有專門洗地毯的裝置。

“當時我就覺得,作為香港同胞,可以為國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伍淑清說。回港後,她和很多同齡朋友聊起內地情況,不少懷有夢想的香港青年人與她志同道合,都想為國家的發展出力。

來到內地打拼後,伍淑清學到了一種精神,“肝膽相照,榮辱與共”。雖然當時內地發展較為落後,但在她看來,無論合資雙方,或勞方、資方,相互間都應平等互利;與合作伙伴協商,也會表示“在香港我們是怎樣做的”“是否能考慮這個方法”等等。

“因為國家是從計劃經濟轉為市場經濟,我們進來後,要重新配合民航局設立具有國際水平的合資企業。”伍淑清說。她同時強調,做第一家合資企業,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想要幫助國家建立現代化的企業與制度,包括為中美通航做航空配餐,目標也是讓“中國標準”走向“國際標準”。

“在鄧小平先生提出改革開放後,當時不少像我一樣、希望為國家發展出份力的香港年輕人來到內地,有的經商、創業,有的在相關機構任職,我們看到國家今天的發展,是非常感動的,因為覺得參與、配合國家做了一些事情。”伍淑清說。

而談及目前香港青年的定位與發展,伍淑清認為,同樣要讓他們走進內地、親身經歷國家的發展,讓他們有“中國夢”、中國心。“要讓更多香港基層年輕人來內地,這樣他們才能瞭解國家的發展。包括可以讓他們到珠三角、或乘坐高鐵全國走走,讓他們心裡對國家發展有底,也理解愛國精神。”

伍淑清說,其實自己的想法很簡單,就是作為中國人,不想讓世界其他地方的人瞧不起。“以前我去美國讀書,有外國人會問,你是從越南來的嗎?是越南的難民嗎?我就會回答,我從香港來的,我是中國人。”

展望未來,伍淑清表示,改革開放雖已有40年,但也可以說是“剛剛開始”。“鄧小平先生那一代領導人很有高瞻遠見,沒有改革開放,也沒有現在國家的強大、人民的幸福生活,未來我們還是要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解決中國自身的問題。”

伍淑清還認為,現在無論在內地還是香港,還應注重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如果不重視文化,我們的年輕人就會沒有‘根’,這是很麻煩的。”她說。她也希望香港的發展能更加全球化,廣納世界人才;香港的新一代年輕人既要學好英文、也要學好普通話,成為溝通內地與世界的“橋樑”。

伍淑清生於1948年,今年已有70歲。中新社記者在採訪現場看到,她仍堅持讀報、看電視新聞,隨時隨地關注世界的發展變化。

“人的一生要有一個方向,”她對記者說:“要想好自己要走的路、想到人生做什麼事走到最後,英文就是a life well spent,我只是不想浪費生命。”

觀看感動中國人物的觀後感範文二

黃文秀同志的事蹟非常感動人,她從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黃文秀同志的一生,為我們塑造了一名對黨忠誠、勤勉為公的好黨員;一位平易近人、謙虛謹慎的好書記:一個不為私利、清正廉潔的好乾部。毫無疑問,黃文秀是當代共產黨人的優秀代表,是新時期黨員幹部的學習楷模,更是我們大家學習的好榜樣。

青年要樹立高遠追求。青年時代要樹立正確的理想、堅定的信念,而且要在心中紮根,一輩子都能堅持為之奮鬥。這樣的有志青年,正是黨和國家、人民所需要的。黃文秀正是這樣一個好青年。研究生畢業後,她毅然返回故鄉百色,認為:“很多人從農村走出去就不想再回來了,但總是要有人回來的,我就是要回來的人。”她矢志改變家鄉面貌的鮮明人生追求和堅定決心,從她的入黨申請書中可以找到答案。“只有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理想之中,理想才會更遠大。為了使自己活得更有意義,生存更有價值,我迫切要加入中國共產黨。”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胸懷理想、志存高遠,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是新時代青年應當為之終生奮鬥的正確選擇。

青年要牢記使命。“幹部要把黨的初心、黨的使命銘刻於心,這樣,人生奮鬥才有更高的思想起點,才有不竭的精神動力。”黃文秀雙腳走在泥土裡,將扶貧當作“心中的長征”。她心繫家鄉父老脫貧大事,到了村民家脫下外套,要麼幫助掃院子,要麼到地裡做農活,幫他們摘砂糖橘、收玉米、種油茶等等,一邊幹農活一邊商量脫貧之計,晚上還要與村幹部商討脫貧對策。她心繫家鄉父老的生命安危,逆風而行,在途中不斷關注著村裡的災情和群眾的安危,不懼洪流向前衝,生命定格在了30歲的青春。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是我們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始終心懷強烈的愛民、憂民、為民、惠民之心,才能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青年就要有擔當講奉獻。幹部成長無捷徑可走,經風雨、見世面才能壯筋骨、長才幹。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不做坐而論道的清談客,當攻堅克難的奮鬥者、不當怕見風雨的泥菩薩,在摸爬滾打中增長才幹,在層層歷練中積累經驗。黃文秀正是這樣的一位知行合一的優秀青年幹部。從20__年3月到她遇難前的一年多時間裡,她盡職履責,帶領全村群眾苦幹實幹,展現了第一書記擔當奉獻精神,使88戶418名貧困群眾脫貧,把全村貧困發生率下降20%以上,整村脫貧指日可待。始終牢記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道理,才能堅持知行合一、真抓實幹,做奮鬥者、當實幹家,不斷為人民幸福,做出應有的貢獻。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論我們走的路有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

觀看感動中國2023人物的觀後感 篇2

20__年,寧波市公安局黨委決定將全市艾滋病在押人員集中羈押於寧波市看守所。面對巨大的監管壓力、高傳染性的監管風險和空白的監管經驗,許多人望而卻步,毛卓雲卻主動請纓,一干就是12年。

為了拉近與艾滋病在押人員的距離,毛卓雲只試穿了一次單位為他配發的防護服就擱置了。20__年,為更加拉近距離,他將艾滋病在押人員從裝有玻璃牆隔絕的特殊監室搬到了普通監室,近兩年他更是將談話室搬進艾滋病監區,但隨之而來的職業暴露的風險也大大增加。面對別人的不理解,毛卓雲表示,管好艾滋病在押人員,讓他們既體會法律的威嚴,又感受人性的溫暖,在認罪、悔罪中看到未來和希望,將為社會安寧增加一個重要砝碼。

曾經,一些艾滋病患憑藉著一張疾控中心診斷書,有恃無恐、屢屢作案,因“不符合收押規定”而繼續流竄社會、危害社會。正是因為毛卓雲挑起重擔,啃下硬骨頭,違法犯罪艾滋病患依法得到懲處,涉艾案件隱患大幅減少,為平安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愛崗敬業、刻苦鑽研,簡單的事情重複做用心做,他就成了不簡單的業務專家

毛卓雲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艾滋病在押人員管教工作可以借鑑的經驗不多,毛卓雲主動鑽研法律法規,向市疾控中心請教知識,自學心理、教育、醫學等知識,成為全市艾滋病防控的行家。同時他潛心鑽研,邊實踐邊總結,12年來積累了十餘萬字工作筆記,總結提煉出 “五心工作法”,在全省推廣。“毛卓雲工作室”獲得省廳命名授牌,本人被評為優秀教官,在他的精神感召和傳幫帶作用下,市看守所多名同志主動要求接班艾滋病在押人員管教工作。

忠誠使命、胸懷大愛,他成為在押人員眼中的 “毛老師”“毛校長”“毛爸爸”

艾滋病在押人員既是違法犯罪嫌疑人,也是社會上受歧視的人群,很多人心理扭曲、漠視親情、仇視社會。12年來,他對艾滋病在押人員就像父母對待子女、老師對待學生、醫生對待病人,有愛心、有耐心、有真心,給予艾滋病在押人員活下去的決心和重歸社會的信心。他教沒文化的在押人員讀書寫字、他為被木刺扎進手指的在押人員拔刺止血……他成為了在押人員眼中的“毛老師”“毛校長”“毛爸爸”。

即使在押人員離開了看守所,毛卓雲還和他們經常保持書信聯絡,還為他們組建一個“關愛會”微信群,繼續傳遞正能量,鞏固教育轉化效果。他立足公安監管平凡崗位,用行動用愛心感化溫暖艾滋病邊緣人群,讓紅絲帶飄出高牆,彰顯了黨和政府對艾滋病群體的關心愛護。

觀看感動中國2023人物的觀後感 篇3

“每天都很辛苦,但心裡很快樂”,這是黃文秀寫在她的日記裡的一句話。是什麼讓黃文秀這樣一位北京師範大學畢業的高材生選擇回到貧困山區工作?同樣作為選調生村官的我,不停地追問。通過了解她的先進事蹟,才發現這就是黃文秀那要把希望帶回家鄉的初心和夢想,她用奉獻不忘初心使命,用奮鬥譜寫無悔青春。

大學聯考填報志願,黃文秀選擇師範學院,夢想回村裡辦一所幼兒園;讀研期間,黃文秀關注基層教育和扶貧,走訪很多貧困村,深入百色、河池等深度貧困地區調研;研究生畢業,黃文秀報考了廣西定向選調生;田陽縣那滿鎮掛職鍛鍊結束,黃文秀主動要求到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我來自廣西貧困山區,我要回去,把希望帶給更多父老鄉親,為改變家鄉貧窮落後面貌盡綿薄之力。”一路走來,黃文秀的初心從未改變,直至她年輕的生命定格在扶貧路上。

黃文秀是用生命堅守初心使命的優秀青年共產黨員,她的事蹟令人感動,我們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向她學習。作為一名選調村官,我們要不忘報考選調時的初衷,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在工作中,做到權為民用、利為民謀,做實事,真做事,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身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我們要時刻牢記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某復興。

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曾說過,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作為基層青年幹部,我們要向黃文秀學習,向一代代優秀的共產黨人學習,學習他們勇於擔當的魄力,學習他們迎難而上的鬥志,學習他們甘於奉獻的從容,堅定初心,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偉大征程中拼搏奮鬥,奉獻自己的青春熱血,譜寫自己的青春之歌。

觀看感動中國2023人物的觀後感 篇4

陳睿瀾的偶像是小鹿純子,這是《排球女將》中的角色,由日本女演員荒木由美子扮演。這部電視劇在80年代曾經在中國帶來巨大的反響。

80年代也是中國女排的黃金時期之一,1981年的世界盃冠軍開啟了中國女排輝煌的“五連冠”時期,“女排精神”在這一時期逐漸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波盪開來,它跨越的行業分割,成為了當時中國女性的一面精神旗幟。

而現在,在40年過後,“女排精神”又跨越了代際的隔閡,湧向了00後的陳睿瀾。

前不久,陳睿瀾看了即將上映的電影《中國女排》的預告片,感動之餘一種自豪感也油然而生,因為她也是一名女排隊員,她相信自己也會是“女排精神”的傳承者。

在國青集訓時,陳睿瀾更近更深刻的瞭解了郎導(中國國家女排教練郎平)她們那一代中國女排如何在簡陋的竹棚館裡摸爬滾打、艱苦磨鍊的。老一輩女排運動員在那艱苦的條件下創造了五連冠,成就了中國女排自強不息、永不放棄,敢於拼搏的“女排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陳睿瀾在代表國青比賽時,每當穿上印著中國兩個字的隊服,在雄壯的國歌聲中登場時,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就讓她渾身充滿了堅定的力量。

她非常重視現在的每一次訓練,她會因為持續練習的一個動作有突破高興地張開雙臂在場地奔跑,她覺得當下更加重要的是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陳睿瀾未來希望自己可以快快的成長,除了作為場上自由人應該掌握的各項技能,更要提高自己全面綜合能力,與團隊一起走向更高的領獎臺。同時作為一個大學一年級的新生,訓練之外還會集中精力投入學習中,完成大學所有的課程,順利的完成大學四年的學業,做一名排球場上的智者。

陳睿瀾覺得女排這種團隊運動對她心智的磨鍊很有幫助,雖然每個運動員都有自己的個性,團隊運動的魅力就在於可以把一群性格各異的人融合在一起大家都相互取長補短,團隊協作,不斷磨合成為更加優秀強大的團體。

採訪結束後,陳睿瀾立刻回到隊伍中認真訓練,開始她每天的訓練,在訓練場地上她的每一個動作都格外認真。

觀看感動中國2023人物的觀後感 篇5

30條鮮活的生命,因一場大火而犧牲,其中包括森林消防隊員27人、地方幹部群眾3人。據《新京報》報道,犧牲的27名森林消防員,平均年齡23歲。最年長的,是消防涼山支隊西昌大隊政治教導員趙萬昆,生於1980年,今年39歲;年齡最小的,是涼山支隊西昌大隊四中隊二班的消防員王佛軍,剛剛19歲,離生日還差3個月。

我們轉發他們朋友圈的內容,除了追思和悼念之外,也在感喟生命的脆弱、現實的殘酷,他們實在太年輕了,生命之花才剛剛開始綻放,就這麼匆忙地凋零了。平均23歲,這個許多人還是在享受著父母寵溺的年齡,他們卻已經負重前行、勇往直前,獻上了自己的生命。如此,怎能不令人惋惜無比沉痛。

他們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個平凡人的故事:29歲的涼山支隊西昌大隊三中隊中隊長蔣飛飛,去年結了婚,但還沒來得及在老家辦酒,原本計劃今年9月舉行婚禮;22歲的涼山支隊西昌大隊三中隊一班消防員趙耀東,原本打算退役後回到校園念大學;19歲的王佛軍似乎還有一點孩子氣,他發了一條救火的朋友圈,背後是熊熊山火,他說:“來,賭命”;未曾想,一語成讖。

英雄已逝,如今我們在他們的朋友圈裡看到他們生前的一舉一動,一笑一顰。這些文字,看起來就讓人淚下。我們從中看到了樂觀、堅毅、負責、敬業和勇氣。英雄之所以可敬,正因為他們在平凡之軀、平凡之情外,也有一往無前的精神。英雄之所以為英雄,並不是因為他們犧牲在了這場大火裡,而是因為每一天的工作中,他們都在以極高的職業素養對待自己的工作,每一次森林火起,他們都精神抖擻、鬥志昂揚地衝上去,直面災情。

我們大概是無法感受大火的無情與生命的脆弱的。那部還原美國20__年亞利桑那州內爾山森林火災的電影《勇往直前》中,同樣被風向突轉後爆燃吞噬的19位消防員的遭遇,或許能讓我們略知一二。這些活蹦亂跳的人上一秒還侃侃而談,下一秒就被燒成了灰燼。現實生活中大概也是如此,生命在熊熊烈火面前就像雞蛋一般脆弱,縱然有防火罩也無濟於事。

可以說,消防員是和平年代犧牲最多的職業,他們為我們付出了太多:滅火救援、車禍被困、跳樓救援、蜂窩擾民,寒來暑往、雨雪風霜、守護生命,他們一直都在。可是,英雄之外,我們又有多少人真正關注過這個群體背後的付出和艱辛呢?

如果,我們的裝備再精良些,能夠更好地抵禦大火的侵襲;如果,我們的預測科技再先進些,能夠提前發現風向變化;如果,我們有更多的救火直升機,能夠從高空灑水控制火勢……可是,現實不允許有那麼多的如果。

被大火肆虐過的土地,總會再一次綠意盎然;倖存的人,總會開始新的生活。時間,會讓一切都好像沒有發生過。但其實,我們都知道,曾經有一群人永遠沉睡在了這裡,我們應該記住他們每一個人。只是,紀念的價值不該只停留於此,而應有更多的反思和警醒:如何讓英雄少一些犧牲。災難無情,生命無價,別等英雄離去,才開始刷屏感喟。

觀看感動中國2023人物的觀後感 篇6

時光如水,生命如梭,我們每個人的一生如流星一般轉瞬即逝,在有限的時間裡演繹著不同的故事。有的如愛情片一般充滿著濃情蜜意;有的如動作片一般充斥著驚險刺激;有的則如懸疑片一般體驗著跌宕起伏。而今天一部“紀錄片”深深的吸引、感動了我,它的名字叫《我這一輩子》。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王婭,出生於1952年,是國家電網天津電力檢修公司的一名普通員工,在她短暫的生命旅程中時時刻刻踐行著“上好班,做好事,當好人”的理念。終其一生,無怨無悔。

一、 平凡

王亞作為一名普通的電力工人,在長達26年工作時間裡,兢兢業業,盡職盡責,忠於職守,刻苦專研、甘於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幹出了不平凡的業績。這種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因為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會時常抱怨,患得患失。王婭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幹出突出的業績,就是因為他們始終有著為單位、為社會幹好事業的堅定理想信念。我們要像她一樣,志存高遠,立足本職,愛崗敬業,紮實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公司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二、 平淡

王婭一生淡薄名利,勤儉持家。她的一生始終與“慈善”緊密聯絡。汶川地震,南方水災西部救困等,都留下了她的足跡。王婭的行為正如老子在《道德經》裡所說的那樣: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而她的感人事蹟也在我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子曰:“德不孤,必有鄰;有高尚道德的人必定不會孤單,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與她為伴。投身“慈善”事業的她,不是孤獨的,她有家人的支援,員工的幫助,有我們每個人留下的感動。

三、 平和

在得知自己身患重病之後,王婭沒有自暴自棄,而是以平和的心態面對一切。面對即將被死神奪走的身體,她選擇了用另一種方式來延續自己的生命——遺體捐贈。這是一種多麼偉大的抉擇呀!她就像一盞明燈,閃耀著人性的光輝;她用信念選擇堅守;用信念,點亮生命。她用自己的行動讓生命生生不息的完成了一次崇高的接力;她值得我們去駐足仰望!她是我們心中那個最可愛的人!

最後,我想用一段話來表達我對這部“紀錄片”,對王婭的深深敬意:

若將我的一生比作一部電影,它既沒有動人心魄的劇情,也沒有花裡胡哨的特效。

有的只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

但希望有觀眾喜歡且有所收穫,最後感謝此生遇見的每一個人。

觀看感動中國2023人物的觀後感 篇7

在來鳳縣,一個破舊的樓房裡,住著一位95歲高齡的老人,這就是張富清老人。如果他不說沒有人知道他為祖國做了多大的貢獻,如果他不說他只能把自己的功績帶入黃土。張富清在解放戰爭期間榮利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多次充當突擊隊員在戰鬥中衝鋒陷陣。這位為祖國做出突出貢獻的戰鬥英雄,甚至一直沒有向親人誇耀。他的兒子只是知道他的父親是戰鬥英雄,直到去年來鳳縣進行退役軍人資訊採集工作,才發現這位戰鬥英雄。

我們不能忘記,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這些戰士冒著生命危險,付出血的代價換來的。可是多少退役軍人他們一直過著簡樸的生活。張富清老人對記者說,自己多少的戰友已經犧牲了,可是自己還活著,就應該知足。他不願榮華富貴,只求無愧於心。他思念當時戰友的同時也在感恩,感恩現在生活的幸福,感恩自己簡單卻幸福的活著。當問他戰鬥中的經歷時,他說一次戰鬥中感覺自己的腦袋被人重重的踩了一下,當緩過神來時繼續戰鬥,可是發現自己的腦袋出了很多血,腦袋一塊皮被截掉,原來是一顆子彈擦著頭皮經過。張富清無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但是他沒有畏懼,他說在戰鬥中只是想著怎麼消滅敵人,決定勝敗的是信念和意志。

就是因為他的信念和意志,就是因為對戰友的深情,張富清一生堅強,仁愛,豁達,清廉。當老人88歲高齡時,因為疾病,整個左腿被截肢,本想可能老人以後就要在輪椅中度過,可是他卻憑藉老戰士的精神,自己用一隻腿學會了走路。試想已經88歲高齡,可是沒有放棄自己,他一次次跌到,也磕過,他磕破的血把自己家的牆都染上鮮紅的血跡,即使那樣他還是努力學會了走路。一步步,這為老人沒有抱怨,沒有灰心,也沒有淚水。這就是戰爭年代的勇士給我們留下的榜樣。張富清老人對記者講述這些事蹟時,他都是笑呵呵的說,看到他笑的只剩下一顆牙露在外面,他的牙要沒了,他的皺紋也深了,可是他還是微笑的面對生活,微笑的看待過去的那些崢嶸歲月。

戰爭的那些歲月離我們很遙遠,可是多少人在戰鬥中犧牲,活下來的是有著堅毅毅力和英勇無畏的人。我們無法回報那些已經犧牲的戰士,那些無名的英雄。可是更應該敬重像張富清這樣為祖國作出貢獻的人。人的精神能夠決定自己的一生,生活的成敗也需要我們用積極的精神去對待。這位95歲高齡的老人就是用這樣剛毅的精神,使自己的人生活的堅韌。所以我們應該學習他們,在今天這樣幸福時代中感謝他們。

觀看感動中國2023人物的觀後感 篇8

前兩天,我看了中央衛視舉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從他們身上,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輝,感到到了人間處處有真情;但同時也感受到了人性的悲哀。

在我看來,真情似乎也會像經濟一樣產生貧富分化。在富裕的圈子裡,人間處處有真情,而在貧困的圈子裡,不見一點真情的痕跡。而貧困的圈子裡包含我們大多數人。現實社會中,能夠孝順父母,給父母以精神的安慰又有多少人?或許,大多數人推說工作忙,過年過節都沒有回家陪父母,只寄禮物給父母,而父母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安慰,這也可以說是不孝順。而最嚴重的問題,不是出現在上述人們身上,而是出現在我們同學當中,和一些青年人身上。

在我們同學身上,或許就沒有孝順父母的意識,總認為那些事與我們不相關。在家裡,好吃懶做,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還不聽父母話,與父母鬧彆扭,發脾氣,跟父母頂嘴,讓父母操心……而在青年人身上,則更多的是嫌父母老,嫌父母醜,沒有錢,甚至毆打父母……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生活中比比皆是,常有耳聞。

我又一次想到了孟佩傑的事蹟,腦海中又一次浮現出她們母女二人幸福洋溢的笑臉。母親是佩傑的天,而佩傑是母親活下去的希望。命運對待佩傑很殘忍,她卻以微笑回報這個世界,她恪守孝道,一個人艱難的服待母親,從沒叫過一聲苦,抱怨過一聲。因為有愛,佩傑不覺得苦,反而覺得很幸福,因此常面帶微笑,正如頒獎詞所說一樣:在貧困中,她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的朝氣驅趕種種不幸;在艱難裡,她無怨無悔,堅守清貧,讓傳統的孝道充滿每個細節。雖然艱辛填滿四千多人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燦爛如花。

從佩傑的事蹟,我們可以感受到她真誠的孝心,也讓我們感受了真情的流露,同時也感受到了真情的可貴。從她的身上,我們同學是不是應該感到慚愧呢?青年人是不是感到羞恥呢?我們應該以孟佩傑為榜樣,學習她的精神,孝順自己的父母。

“樹欲靜而風不止,於欲養而親不待。”趁著父母尚在的時候,趁我們能陪在父母身邊的時候,我們多珍惜一點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多孝順父母。我們不需要像孟佩傑一樣艱苦,但需要一顆像孟佩傑一樣真誠的心來愛父母,來孝順父母。天下的兒女們,都一起行動起來孝順父母,傳承發揚中國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孝順成為精神文明世界中一棵高大的長青樹,永遠活力旺盛。這樣,我們的生活將更幸福,社會的明天將更美好。

觀看感動中國2023人物的觀後感 篇9

祖國在日夜強盛,從當初的衰敗到現在的強盛經歷了多少歲月,生活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從原來的不懂,變成了一個有知識有文化的人,人們現在懂得了電腦,懂得了如何上網,這又是文化的一大進步,是一歷史的改變。現在的科技發達了,人們開始用電磁爐·微波爐了,人們的生活也變好了,祖國也富饒了。

在這些年的變化裡我們經過了許多的災難,最近有512地震,還有“莫拉克”颱風等等,但人們在困難面前沒有退縮,而是團結起來克服困難。當初在建國之初,經濟發展緩慢,我們在探索的道路上跌倒過,但是我們從來都是堅強的爬了起來,現在改革開放,壯壯高樓拔地而起,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港澳的迴歸,中華民族猶如鋼鐵長城一樣堅不可摧,面對雪災,地震,無情的災難我們團結一心,挺起了堅實的脊樑骨

在經過了這麼多的磨難後人們依然頑強,在克服困難之後,人們又快樂的生活著,和往常一樣,非常高興非常快樂,因為我們的祖國又更加強盛富饒了!

這些年的故事說都說不完,但這這些年的改變太讓人驚訝了,所以,請大家相信我們的祖國會變的更加強大和富饒,我為我是中國人而感到高興!我們要努力的建設家園,把祖國建設得更好更強大,中國有我則更強!

觀看感動中國2023人物的觀後感 篇10

伴隨著陣陣掌聲、滴滴熱淚,這十位20__年的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逐步揭曉,其中張桂梅最令我印象深刻。

擇一城,務一事,終一生。40餘年,11萬公里,1804名學生,她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大山深處女孩兒們前行的路。張桂梅的名字,以一種驚豔的方式,進入了我們的視線。12月11日,中宣部決定授予張桂梅“時代楷模”稱號。這份榮譽,她當之無愧!榮譽背後的信仰,讓每一位共產黨員倍感動容,深受鼓舞。

信仰萌芽:從美滿生活到沉重一擊

張桂梅17歲到雲南支邊,後來和丈夫一起在大理喜洲教書。從前的她,也是一個愛漂亮、穿著時髦的女孩子,和丈夫恩愛有加,日子過得美滿幸福。這一切的圓滿被丈夫的胃癌晚期離世打破了。她萬念俱灰,與死神擦肩而過。直到有一天,她所在班級的學生在作文中寫到:我們再也看不到張老師美麗的笑容了,她每天都是哭兮兮的樣子,我們看了都喘不過氣。她毅然辭去了喜洲一中的教師職務,來到了華坪縣,開啟了一個人的苦旅。人生的路上,有風和日麗,也有驚濤駭浪。信仰在苦難的凍土中悄悄萌芽。

信仰生長:從萬念俱灰到向死而生

到了華坪縣的張桂梅,全身心投入到教學工作,勤勤懇懇,起早貪黑,一家一家走訪貧困生,把自己的工資、衣物都留給了他們。她近乎瘋狂地投入工作卻換來了一年多後的一紙診斷書——嚴重的子宮肌瘤。命運跟她開了這樣一個玩笑,這次,她並沒有沉淪。為了孩子們的會考,她說:“我必須活著。”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離開物質力量我們會失之貧弱,離開精神力量我們則會意志萎靡,物質力量也無從發揮。

信仰堅定:從星星之火到曙光可見

大山深處的貧困以及由貧困造成的悲劇赤裸裸呈現在她的眼前。她一個個家訪,苦口婆心勸說女孩兒們的父母,可最終收效甚微。後來,她有了一個瘋狂的想法:創辦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把大山裡女孩兒們的貧困和愚昧從她這裡阻斷。整整五年,她從一籌莫展到東奔西走,從處處受挫到重燃希望,從備受打擊到終於實現。當我看到張桂梅心中的黨旗躍然紙上的那一瞬間,我意識到信仰的力量可以如此強大。華坪女高的畢業生中,有的當了老師,有的成為警察,有的主動選擇到偏遠艱苦地區工作。她們正在各自崗位上為社會做著貢獻。張老師的身影有無形的力量,在大山深處播撒著希望的種子,讓信仰在每個孩子們心中牢牢紮根。

我們記住了你的名字,記住了你種在大山深處的愛與堅守,華坪女中的孩子們會將你的信仰傳承下去,不只是孩子們,還有大山外的我們。

觀看感動中國2023人物的觀後感 篇11

夢想是什麼?就是一種東西,你很想要;就是很累很累了,都還想往前走;就是很痛很痛了,都不覺得委屈;就是很苦很苦,都從沒想過要放棄。面對日日夜夜、庸庸碌碌的我們,就像大霧突然瀰漫在海面,急需要夢想來照散迷霧,像周老師一樣用那種未曾有過的方式蓬勃而出;像周老師一樣,用汗水和淚水把夢想和人生雕琢得異常美麗;像周老師一樣,一路行走,一路歡歌,一路花開。

她的事蹟激勵著我們耕耘好自己的一方教室,用真誠的愛澆灌好每一個孩子的內心,在他們的心裡播下善良、有愛和向上的種子。

周奶奶用她的熱情、真心播灑著一個支教老年人的仁愛情懷,用行動證明著一個教育者的擔當。

有人說,“教育事業是一群有意思的人在幹一件有意義的事!”周奶奶不但用一生生動地詮釋了這句話,而且更像是教育事業的傳播者,將自己的溫情愛心傳遞給下一代,影響更多的人!

觀看感動中國2023人物的觀後感 篇12

在中國人的心中,有一種拼搏叫中國女排,有一種情懷叫中國女排,有一種冠軍叫中國女排,這都源於有一種精神叫“女排精神”。今天在這種頑強拼搏、永不放棄“女排精神”的指引下,中國女排時隔12年後再奪奧運金牌。這是女排夢,也是中國夢!

我們熱愛的是中國女排,是中國女排的精神,與最終勝負並無太大關係。如果單以實力來看,籃球和足球,無疑將成為中國球迷永遠的傷心地,但有多少人會只以成績論英雄?我們只是希望球員能夠表現出應有的拼搏精神。而對於中國女排,人們自然要求更高,因為她們取得過輝煌的成績,她們有鼓舞人心的女排精神;只是在感受、發揚這種精神時,請先忘記勝負,因為精神首先是一種態度。

夢想是引導前進的目標,但奔向夢想的道路卻十分曲折,戰勝困難需要精神的力量,中國女排就是這樣成功的。站在冠軍的領獎臺往回看女排的里約征程,我們就能感受到精神力量的偉大。

小組賽2勝3負排名第四,讓中國女排面對很多質疑,但這並沒有打垮女排姑娘們,反而激發了她們放手一搏,敢於進攻的鬥志,這種“鬥志”是姑娘們的“洪荒之力”,是主教練郎平隨機應變的謀略,更是強大的“女排精神”。它讓中國女排在四分之一決賽、半決賽、決賽中實現逆襲,打出了漂亮的翻身仗。

比賽之激烈,過程之曲折,結果之振奮,讓人看的心驚動魄、喜極而泣。她們的勝利真的是一分一分拼出來的,是一次次飛身一躍的撲救,是一次次高高跳起的重扣,更是一次次逆境之後的絕地反擊。

女排姑娘們絕不放棄任何希望,把握住每一個機會,每分必爭,這就是“女排精神”的再現,它讓中國女排打出的競技狀態,所向披靡,這樣的中國女排,怎能不取勝?

的確,排球也是一項集體運動,只有所有隊員積極配合互補,才能獲得勝利。我們看到每得一分,大家都揮臂慶祝,相互加油鼓勁;每失一分,也在相互提醒,研究戰術。

在半決賽對陣荷蘭時,來到里約的12名隊員全部上場,每個人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有人齊心協力,攻堅克難,敢於拼搏,這是集體的力量,團結的力量,在“女排精神”的指引下,這種力量勢不可擋。

帶領中國女排團結一致的人就是郎平!歷史證明,郎平不僅是一名偉大的球員,更是一名傳奇的教練。

當球員她是“鐵榔頭”帶領中國女排實現五連冠;當教練,她總是臨危受命,挽救低谷中的中國女排。這一次她也終於獲得金牌教練的稱號。

更重要的是,從隊員到教練,郎平是“女排精神”的傳承者。

32年前中國女排首次奪得奧運冠軍,女排精神”給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注入強勁的動力;

12年前中國女排再次奪取奧運冠軍,“女排精神”得以傳承發揚,振奮了中國體育各專案不斷突破;

今天中國女排第三次獲得奧運冠軍,“女排精神”再一次煥發出生機,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振奮人心,給予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頑強拼搏的動力。

“女排精神”是女排夢,也是中國夢!今天我們願意為女排奪冠刷屏!

觀看感動中國2023人物的觀後感 篇13

在這一年裡,第一次感覺自己是那渺小;也是第一次深深體會到自己有一個欠不完的債,一個無法用金錢衡量的債;更是第一次體會到母愛的偉大……

說起樂器,大家第一個就能想到鋼琴。當然,不是因為琴聲的優美,而是彈鋼琴的人,觸動了我們的心絃。

無臂鋼琴大師——劉偉,他是我最感動的一位人物,他看似平凡,卻給了我人生的啟迪。

“只要你能邁出第一步,你就會成功”。這是劉偉在舞臺上說的一句話。的確,萬事只要我們做出了第一步的選擇,那麼在接下來,我們的汗水將會有所收穫,只要你去努力,去爭取。〝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就話就像劉偉的僅僅一小步人生。在小時侯活蹦亂跳的他,卻被電線杆壓倒在地,使他失去了雙臂,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他在醫院裡的3個月,都過得渾渾噩噩。每天早上睜開眼後,就失聲痛哭。

但是,在這幾個月裡。他每天會看到許多人進進出出,看到誕生的嬰兒和逝世的人。他有所感悟,突然覺得活著就是一種幸福。於是,他學會了很多,我們用手做的,他用腳也能做到。用腳穿衣,洗臉,吃飯,寫字,甚至自己還出版了一本書。為了不父母親的期望,他學會了游泳。游泳是要用四肢來保持平衡的,而他呢?卻失去了雙臂,但是,這對他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活著。他曾說過這樣句話∶“活著是所有事業的基礎〞。是的,我們能活著就是一種幸福﹑快樂。

他為了學好游泳,不讓母親失望。他每次游泳都在身上放一個木塊。在他的努力下,他獲得了〝殘疾運動會〞的冠軍。他想參加〝殘奧運動會〞,但是,一個災難又像晴天霹靂般的來到他的身邊。他煥上了一個難治的病,不能劇烈運動。他的夢想被打破了,可他不放棄。他堅強。他又彈起了鋼琴,他用腳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樂章。他成了無臂大師,彈鋼琴的佼佼者!

當命運的繩索無情的捆住他的雙臂,當別人的目光嘆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執的為夢想插上翅膀,用腳在琴鍵上寫下:相信自己。那變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的軌跡!上帝為他關上了兩扇天窗,卻為他開啟了一個永久的無形的天窗。——隱形的翅臂,劉偉。

觀看感動中國2023人物的觀後感 篇14

95歲的張富清是中國建設銀行來鳳支行離休幹部,出生於陝西省漢中市洋縣,194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他英勇善戰、捨生忘死,榮獲大軍區特等功一次、軍一等功一次、師一等功一次、師二等功一次和團一等功一次。退伍後,他自願申請轉業到當時條件堅苦的來鳳縣工作。他艱苦樸素,淡泊名利,深藏功名64載。20__年底,在進行退役軍人資訊採集時,工作人員發現老人一張泛黃的“立功登記表”,才知道他是一位功勳卓著的戰鬥英雄。

“共產黨處處都是為人民辦事的,為國家昌盛辦事的。只有跟著共產黨,進一步受黨的教育,使自己為黨、為人民做點工作。”

今年95歲的老革命、老黨員、老幹部張富清,這樣講述著自己的入黨初心。

在硝煙瀰漫、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張富清捨生忘死,只要部隊一有突擊任務,就報名參加。翻城牆、繳機槍、炸碉堡……越是艱險,越要向前。敵人的子彈和彈片,掀起過他的頭皮,灼燒過他的腋下,撞碎過他的牙齒,但擊不穿他為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什麼都不說,祖國知道我。

在看不見硝煙的建設和改革年代,張富清公忠體國,響應組織號召,脫下軍裝,收起獎章,直奔當時湖北最艱苦、最邊遠的恩施來鳳,一干就是三十年。

時局艱難時,他以身垂範,動員妻子下崗;忠孝兩難全時,他堅守崗位,沒奔母喪成為畢生遺憾;改革開放時,他殫精竭慮,破除陳規桎梏……在同事眼裡,他勤勞肯幹,任勞任怨,不矜不伐。

或許在一般人看來,為國浴血奮戰、九死一生的老革命,忘我工作、公私分明的老幹部,應該好好歇一歇。

工作上離休了的張富清,在思想政治上沒有離休。他時刻銘記著自己老黨員的身份。

當他認為自己不能再為國家貢獻時,他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88歲截肢的他,拒絕在輪椅上被照料,靠著一條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來;白內障手術期間,明明可以給自己安一個好的晶體,他卻選了的一款;明明沒人會動他的藥,但他每次都將藥瓶鎖上,生怕別人挪用他全額報銷的一粒藥。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張富清的偉岸,不止在少年從戎時屢立戰功,也在中年轉業後恪盡職守,還在晚年離休間奮進不息。

張富清曾說,戰場上決定勝敗的關鍵是信仰和意志。

的確,在人生的征途上,因為信仰,他也一往無前。

71年黨齡,見證“絕對忠誠”

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一位黨齡71年的老戰士、老黨員,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對黨“絕對忠誠”。

在張富清老人眼裡,在戰場上,共產黨員應做到“黨指到哪兒,就打到哪兒”,敢於衝鋒在前、敢於犧牲生命,那才是對黨“絕對忠誠”;在祖國建設時期,共產黨員應做到“黨讓我去哪就去哪,哪裡最艱苦就去哪兒”,不講條件、不計得失,那才是對黨“絕對忠誠”。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認為,做這些,只是共產黨員的本分,根本不值得誇耀和“顯擺”。軍功章,他壓進了箱底,就連對至親好友都不曾提及;幹工作,遇到困難和委屈,想想犧牲的老戰友,他什麼都釋然了。

新中國走過了70年的風風雨雨,張富清老人的崗位、身份也一再改變;不變的,是他對黨的“絕對忠誠”。從老人身上,我們看到了什麼是“不改初心”,什麼是“淡泊名利”,什麼是“克己奉公”,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共產黨員的本色。

70年前,理想信念之火熊熊燃燒的共產黨人,克服了千難萬險,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締造了新中國;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上,需要共產黨人以同樣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同樣不畏任何艱險的豪情,去奪取新的偉大勝利!

觀看感動中國2023人物的觀後感 篇15

20__年4月25日,53歲的郎平又回來了,她再次迴歸國家隊擔任中國女排總教練,中國女排又有了主心骨。

20__年,國際排聯公佈的世界排名,中國僅列第五位。倫敦奧運會未能躋身四強。很多人把這時的女排形容成一塊“燙手山芋”,無數人勸郎平,不要去接。

“接!為何不接?三十年前我可以,三十年後依然沒問題!”郎平依然霸氣,只是額頭上略微鬆弛的面板,以及眼眸深處偶然顯露的疲憊,才能讓我們想起,郎平,已經不再年輕了。

這時的郎平身體狀況已經很糟糕,天知道她經過了多少思想鬥爭。膝關節曾動過7次清理手術;雙胯一邊做過一次手術;再加上腰椎間盤突出……郎平苦笑道:“我已經可以發一個殘疾證,而且不知道是幾級了。”

身體不堪重負,但作為教練要全程跟隨訓練,親力親為。而且郎平在出任國家隊總教練前,已是廣州恆大俱樂部教練。這樣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好吧,你們現在有多差,以後就會有多出色!”郎平大手一揮,指向旁邊的訓練館。十八米長、九米寬的場地就此成了煉獄場,郎平冷酷地將手背在後面,彷彿看到了三十年前的自己。沒有人知道她們花了多少時間修煉內功,只知道中國女排,好像,慢慢回來了。

和八年前一樣,郎平依然是女排賽場上唯一一位女性主帥。她有夠男人的強悍一面,破釜沉舟地換人,果斷且結果完美的戰術調整,以及足夠冷冰冰的訓誡,“我們沒有想象的那麼強大”“我沒人換你了,只能看你自己了”;她也有很女人的細膩一面,把隊員們視作自己的孩子,像媽媽那樣時刻注意著自己的言行以避免影響女孩們的心情,“我特生氣,但又不能表現出來……我只能一直鼓勵她們,讓她們放鬆,因為人一緊張,肌肉動作的反應都不一樣”,流著淚擁抱隊員時,也不忘輕聲在耳邊囑託:“你今天表現得很好,很勇敢。要記住今天的心情。”

在里約,一位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的高階官員在觀看女排賽後留下如是評論:“女排贏球靠的是團隊以及不屈不撓的精神,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郎平的用人。她真正做到了有勇有謀,將每一個隊員的特點都發揮了出來。”是的,郎平上演了王者歸來。

觀看感動中國2023人物的觀後感 篇16

毛卓雲的故事,要從20__年初說起。當年,寧波市看守所設立了全市唯一的特殊監區——艾滋病監區,關押全市犯罪嫌疑人中的艾滋病患者,這些艾滋病在押人員多數與犯罪有關,因吸毒患上艾滋病的他們脾氣暴躁,抵抗心理強烈。

當時的看守所領導犯了難,這個“燙手山芋”誰願認領?毛卓雲瞞著家人,向領導立下軍令狀:“給我半年時間,管得好,讓我幹;管不好,我主動退下來。”

誰也沒想到毛卓雲一干就是12年。“其實第一次進入監室內心是發怵的。”毛卓雲回憶起剛接手監室,與一個艾滋病在押人員談話時,對方毫無徵兆地就是一拳,重重打在毛卓雲臉上,讓他一時手足無措。之後的壓力也是接踵而來,一旦在管教過程中,遇到處於發病期、心理有缺陷或者吸毒過量產生幻覺的在押人員,突如其來的異常行為,往往會對管教民警構成威脅。

“因為擔心監室安全,經常做噩夢,半夜醒來會打電話詢問監室的情況。”56歲的毛卓雲說著摸了摸自己斑白的頭髮。

毛卓云為了獲得他們的信任,特別參加了司法專業自考,還自學心理學、病理學,幫助在押人員正確認識艾滋病,幫助他們申請免費的抗病毒藥物,教育他們如何提高身體素質……漸漸地,艾滋病在押人員的心態逐漸在改變。

艾滋病監區風險高,每天上班如同走在高壓線上。對待艾滋病在押人員,壓,行不通;哄,行不遠;騙,走不近;在荊棘中,毛卓雲摸索前行。

“剛開始與艾滋病人完全沒辦法接觸,只能通過‘冷處理’。”毛卓雲說道,於是他選擇給在押人員寫信。毛卓雲記得很清楚,那時看守所為了保護管教,還特意改造了幾間隔離性強的特別監室,監室有厚厚的玻璃門。他把一封封信件貼在監室玻璃門板上。

毛卓雲回憶,“信的內容大致是,我們是平等的,你們可以提出自己的需求,但必須合理,我們儘量滿足,但我們也有對你們的要求……”信件,成為連線毛卓雲與在押人員“紅絲帶”。

親手寫信這件事,毛卓雲堅持了12年。他與前往監獄服刑人員,常有信件往來,但因辦公室搬遷、信件傳輸等問題,據不完全統計,毛卓雲只保留下來近百封。

6月21日,毛卓雲收到來自十里豐監獄的一封信。寫信人是因販賣罪、運輸罪判為死緩的小郭(化姓),曾在寧波市看守所刑拘一年零八個月。他在信中說道:“今年我已經收到您的4封來信。在6月26日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我又回想起那段時間,是你的耐心、關愛讓我從絕望、黑暗、無助中振作起來。”

毛卓雲說,20__年,小郭被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死刑後,痛哭流涕,心灰意冷。但因其檢舉他人販毒行為,毛卓雲幫其列印改判案例,用愛心激發小郭的求生願望與重新做人的決心。之後他們便通過信件聯絡至今。

他用法律、溫情、關懷、愛心與艾滋病在押人員牽起彼此信任的“紅絲帶”,幫助他們認罪悔過、重拾信心、重歸正途。

毛卓雲把談話辦公室搬進監區,與在押人員“朝夕相處”。

觀看感動中國2023人物的觀後感 篇17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昨晚落下了帷幕。這十位平凡人的不平凡之事,讓我感動,令我震撼,一個個感人的事蹟敲擊著我的心靈,發出動人之聲。

于敏,中國核物理的幾位開創者中,于敏是唯一一個沒有留學背景的人,在氫彈的理論探索中,于敏幾乎從一張白紙開始,依靠自己的勤奮,舉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難,終成開創者。

趙久富,是中線一期工程四十多萬移民的傑出代表。為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湖北省有十八點二萬移民離別故土,而趙久富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外遷第一人,湖北“移民書記”。

木拉提西日甫江,新疆和田地區公安民警。面對艱鉅繁雜和複雜危險的環境,他與犯罪分子機智周旋,鬥智鬥勇,先後數十次將暴恐犯罪活動粉碎在預謀之中,他也因此被當地群眾譽為“獵鷹”。

張紀清,一九八七年,用近乎一年的工資捐款給鎮政府用於敬老院的建設,署名炎黃。…… ……

得到殊榮的人,大都是些普普通通的人,沒有什麼稀奇之處。可,他們是怎樣變得這麼偉大的呢?

是的,他們都是普通人,可他們擁有我們沒有的東西,那就是——豁出生命去愛國。

教師評語:本文小作者為了完成這篇文章,蒐集了大量的資料,可謂字斟句酌,小小年紀肯為一篇文章下此功夫,作為其語文老師實感欣慰。用文字記錄感動的同時,在內心沉澱並且踐行其精神,才更加難得。

觀看感動中國2023人物的觀後感 篇18

愛國就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歷朝歷代,許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以國事為己任,前仆後繼,臨難不屈,保衛祖國,關懷民生,這種可貴的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愛國的資料十分廣泛,熱愛祖國的山河,熱愛民族的歷史,關心祖國的命運,在危難之時英勇戰鬥,為祖國捐軀,都是愛國主義的表現。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構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的民族精神。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正是由於對祖國的深切熱愛,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家,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進取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祖國的領土寸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佔;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

今日,我國已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絡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並存,大家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景、新問題。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程序,更需要大家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僅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禮貌與提高做出更大的貢獻。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大家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職責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日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我的力量!

大家今日的中學生,將是明天的棟樑。所以大家在學習文化的同時,更應當去學習怎樣愛國。孫中山先生曾說過:“做人的事情是什麼呢就是要明白怎樣愛國”愛國就要堅定不移,致死不變。愛國就是要以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為至上。

做為新世紀的少年一代,大家生活在科技日新月異、社會飛速發展的時代。大家怎樣做稱得上愛國呢我認為:首先要認真刻苦地學習基礎文化知識,為將來報效祖國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是加強綜合素質方面的鍛鍊和學習,爭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少年;再則是多讀歌頌愛國主義的書籍,學習革命先烈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不怕犧牲的偉大精神。以革命先烈為榜樣,用他們的精神鼓舞自我、激勵自我,做一名有夢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將來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自我的力量,為人類最完美的夢想——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這就是的愛國,這就是的美德。

觀看感動中國2023人物的觀後感 篇19

我想,真正的夢想當如是,如一顆閃耀的火種,隨時等待燃燒的那一刻。現有周秀芳,“搬運”了愛心,“傳遞””能量,“燃”起了希望。未來的未來,優質的種子會破土、發芽、成長,終會形成森森綠源,為更多有需要的孩子帶去更多希望的火種。

周老師的故事,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權力、金錢、作秀以及任何商業元素,有的,只有那條件艱苦和充滿了陽光的情感。周老師就是團溫暖的光,她離開寧波去溫暖更多的人,她也溫暖了我們。

周秀芳老師的事蹟,讓人感動,令人振奮,促人奮進,她鼓舞著我們每一位教師要用自己的大愛去譜寫一首壯麗詩篇。

周奶奶用她屬於教育工作者的耐心、愛心、真心幫助漵浦的孩子,為其帶去陽光,這種向陽而生的力量讓我感悟良多,今生追逐光,追逐熱,也發出光,發出熱。

觀看感動中國2023人物的觀後感 篇20

這幾天,在押人員王某病情有些變化,毛卓雲也變得更操心起來。為了穩定他的情緒,毛卓雲花了一番周折,找到了王某的母親。

用情感來關懷這些患病的在押人員,這是毛卓雲20xx年來一以貫之的做法。考慮到管教民警的安全,看守所給他們配備了手套、防護服等裝置,但毛卓雲從來不用。他覺得戴手套穿防護服,會使他和艾滋病在押人員距離遠了。“就像父母對待子女,老師對待學生,醫生對待病人。從身體上,心理上關心他們,反而促進他們配合。”

坦誠相待這些患病的在押人員,說起來容易,但真正做起來,背後的危險也是無處不在。眼前這疊厚厚的筆記本里,毛卓雲記錄下了一次次驚心動魄的瞬間。

豁出去幹,這是毛卓雲20xx年軍旅生涯歷練出來的氣質。20xx年,看守所艾滋病監區成立,面對這樣一個很多人眼裡為之色變、而且還是最普通基層民警的崗位,從部隊副營級幹部轉業的毛卓雲二話沒說攬了過來。毛卓雲希望從軍十幾年轉業回來,能做出一些事業,做出一些成績,而在最艱苦最危險的崗位上,更能做出一番事業。

在平凡的崗位,展現自己的責任與擔當,毛卓雲說,20xx年來,他送走了一批批在押人員,這些人在離開後,都不忘給他寫信,而信中對他的稱呼不是生硬的“毛管教”、“毛警官”,而是“毛老師”、“毛校長”,甚至“毛爸爸”這樣的溫暖的字眼。

毛卓雲自勉,一定要繼續保持共產黨員的本色,退伍軍人“退伍不褪色”優良傳統,做好每件事,管好每個人,這就是我本職工作崗位的初心和使命。

觀看感動中國2023人物的觀後感 篇21

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深厚的感情。愛國”二字是神聖的。愛國是一種崇高的感情,是民族精神財富中最珍貴的,它具有很強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愛國的感情在一切感情之上,它是一種紐帶,一種號令。沒愛有國,國家也就不存在了;不講愛國,國家將是一盤散沙;沒有愛國主義,就不可能抵禦外侮,一擊就破。

在我眼中,愛國,就意味著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就意味著無條件地服從國家的召喚。當我們在巨大的個人利益誘惑面前,當我們通過自身努力學有所成之時,當國家面臨生死存亡關頭時,我們千萬別忘了我們的國家。我們要用生命和汗水捍衛我們國家的尊嚴。如果因為一已私利而損害了國家利益,其人將成為歷史的罪人,永遠遭人唾棄。

在許多人看來,屈原對一個昏君忠心耿耿,似乎有些愚忠,但屈原所忠心的並不是楚懷王,而是他所生存的楚國,對自己並不富裕的故土充滿熱愛併為其發展而努力奔波,這是屈原身上最值得我們推崇的地方,這也是當代許多人應該深思的。愚忠與愛國、赤子不嫌國貧。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觀看感動中國2023人物的觀後感 篇22

近日,“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典禮播出。其中,有這樣一群融入年輪的追夢人,彷徨時,他們用行動描繪堅定;懷疑時,他們用忠誠表達堅信;迷茫時,他們用擔當書寫堅守。他們的事蹟深深敲擊著廣大黨員幹部的心靈,他們是中國脊樑,是良知,是責任,是偶像。黨員幹部要汲取“感動中國”人物的追夢力量,匯聚成“行動元素”,澆築追夢之路,真正為人民服務。

總有一種力量令人勇往直前。無論是六年堅守扶貧一線,晝夜奮戰超負荷工作的基層幹部張渠偉;還是為孩子們劈柴生火、執鞭上課,用扁擔挑起鄉村未來的80後教師張玉滾;還是無畏戈壁寒暑,無懼野地黃沙的兩彈一星功勳程開甲等等,都以心中的追夢力量,匯聚成忠誠擔當、矢志報國的“行動元素”。

將追夢力量化作為民情懷。一切為民者,則民嚮往之。新時代的追夢人要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利益疾苦記掛在心上,以“民”的心態為民,以“民”的身份想民。正如張渠偉同志,始終懷揣“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為民之心,“以天下為己任”的為民激情,“位卑未敢忘憂國”的為民熱血,把群眾裝在心裡,把扶貧工作扛在肩上。為渠縣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貧困人口脫貧、130個貧困村脫貧和整縣摘帽貢獻了健康、智慧和熱血。政聲人去後,民意閒談中。黨員幹部要真正為群眾謀心謀事,察民情、體民苦、排民憂、解民難。

將追夢力量化作責任擔當。從一名放棄城市就業機會的大學生,到手執教鞭能上課,掂起勺子能做飯,握起剪刀能裁縫,打開藥箱能治病的全能教師。幾十年間,張玉滾用心中的追夢力量詮釋了自身的職業價值和人生追求。張玉滾的一根扁擔,挑起的不僅是學生的課本、文具,更是將孩子們對知識對渴求以及對未來的渴望挑進了大山。張玉滾從平凡到非凡的蝶變,啟示著廣大黨員幹部不忘初心、保持本色、強化責任擔當,敬業報國。廣大黨員幹部對待工作要始終保持火熱的“溫度”,將“溫情”融入到工作中,保持“滿電”狀態,激情常線上。

將追夢力量化作腳踏實地。每個人都很平凡,但在平凡的人生中,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因為我們都是追夢人。正如雪域郵路上的忠誠信使其美多吉,29年如一日往返於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線郵路,將來自黨中央的聲音、四面八方的郵件送往雪域的各個角落。黨員幹部要將為民辦實事融入到生活的點滴之中,把目光聚焦到人民群眾的需求上,不追求“轟動效應”,多些“細水長流”。腳踏實地,苦幹實幹,真正把一件件關係民生的事辦出實效。更要從“感動中國”人物中汲取營養,充實追夢力量,追逐理想,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方能成為一個大寫的“人”。

觀看感動中國2023人物的觀後感 篇23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尤其是青年共產黨員,作為新時代青年黨員,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謹記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勇於奉獻,甘於奉獻,傾心投入,全心全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近日,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蹟鼓舞我們,深入學習了新時代的優秀先進事蹟,激發強大的力量,讓廣大黨員樹立遠大的目標,指明堅定前行的方向。向她學習,就要學習她滿懷初心的赤子之情。

堅定信念,信了就不能打折。一個人能走多遠,不要問他的雙腳,而要問他的志向。理想指引人生的方向,信念決定著事業的成敗。黃文秀同志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只有把個人的追求融入到黨的理想之中,理想才會更遠大。”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她說“我們黨是切實為群眾謀發展謀幸福的黨,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這就是我的使命。”在他眼中,理想信念是一輩子的事,這句話絕不是口號,信了就要一心想著為黨為人民而戰,是終其一生的任務,更是不能打折扣的擔當。

黃文秀說過:“長征中,戰士們死都不怕,在扶貧路上,這點困難怎麼能限制我前行?”她不畏艱辛的付出和深沉的熱愛,是她積極作為、敢於負責、勇於擔當的碩果,面對失敗和困難時,她掉過眼淚,但沒有說過放棄,在她的人生詞典裡沒有撤退、沒有後悔,作為一名黨員,腳踏實地做著使命感促使自己去做的事。

在擔任第一書記一週年時,她在手記裡寫下了一句話,“讓扶過貧的人像戰爭年代打過仗的人那樣自豪”。這就是黃文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建設家鄉,改變家鄉,砥礪前行,譜寫了新時代青年壯麗的青春之歌。

每一個人都是另外一些人的指路之燈,就像黃文秀同志,為眾多的人照亮了前行的路。新時代的我們也是更多人的指路之燈,披荊斬棘,我們無畏前方的黑暗險阻,我們將以堅定的意志、頑強的作風、敏捷的思慮、團結的作風為更多更多的人民,為更多的後來者迸發出屬於新時代的我們的光輝,將更多的希望留在中國的大地上,終有那麼一天,雄雞將啼鳴,迎來燦爛的朝霞。

觀看感動中國2023人物的觀後感 篇24

近日,央視新聞頻道播放戰鬥英雄張富清的英雄事蹟,觀看後,讓我們真是萬分敬佩和感動。他一直以來默默的深藏功與名在來鳳縣工作,默默無名與普通退休幹部一樣。但是,連他家人都不是清楚,他曾榮獲西北野戰軍特等功一次、軍一等功一次、師二等功一次、團一等功一次,並被授予軍戰鬥英雄稱號和師戰鬥英雄稱號。

在萬分敬佩和感動之餘,我們也十分渴望和呼喚張富清精神在現代廣大黨員幹部中體現。觀看後,我想必須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是發揮榜樣力量,努力在黨員幹部中形成爭先創優、甘願奉獻的濃厚氛圍。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多年來,他從來不向組織要求什麼。因為採訪時他說,與已犧牲的戰友相比,他的功勞與他們相比不算什麼,可他還活著,還享受那麼多好的待遇,他已經很知足了。在張富清老人眼中,他謙虛說自己不算什麼,因為他當時周圍的優秀共產黨英勇事蹟深深影響著他,就應該這樣。在我們眼中,他的先進事蹟令我們敬佩,我們不僅要努力宣傳優秀共產黨員榜樣,也要爭當榜樣,影響更多的人成為榜樣。

二是銘記家國一體,沒有國家的繁榮昌盛,哪裡來家庭的幸福安康。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從當時戰爭年代,國破家亡畏難之時走過來的張富清,更加深刻理解“先集體、後個人”精神,也更加明白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救千千萬萬的“小家”。所以,他總是站在一個國家的大角度,去思考該幹什麼,自己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具體表現在,無論是他年輕時候在部隊復員就業中選擇來鳳縣,還是為國家節約一點而選擇便宜晶體安裝(他老年的時候,做了白內障手術)。這樣的行為,我們感到不已,而他覺得理當如此。

三是永遠幹字當頭,只有是黨的需要、國家的需要,就要無畏艱辛、一往無前。英勇戰鬥稱英雄,甘於平淡藏功名。他部隊復員轉業後,原本可回老家,憑軍功安排到一個舒服的工作崗位,但卻選擇去最困難的湖北來鳳縣,只因為響應“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設祖國”的部隊號召。央視採訪他時,他說在工作中也有委屈,但想想犧牲的戰友,就馬上沒事了,繼續奮鬥。現在,我們幹工作狀況可能不一樣,但缺乏他這樣不畏艱辛、一往無前的幹勁,總是患得患失、拈輕怕重。

迴歸本色最動人。深藏功與名60載,不僅以一名共產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也近乎“苛刻”的要求自己家人,如在精簡退職時,首先動員自己妻子離職;在大兒子遇到去恩施市工作機會是,卻讓其放棄機會,下鄉當知青。作為新時代黨員幹部,我們都應該向張富清精神學習,學習他忠誠於黨、失志奉獻的政治品格,不畏艱險、勇於犧牲的戰鬥精神,淡泊名利深藏功名的高尚情操。

觀看感動中國2023人物的觀後感 篇25

掀開中國的歷史,跳躍在眼簾的是光輝燦爛四個大字。奔騰的長江,寬闊偶的黃河,造就了一個偉大而倔強的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沉澱出一種偉大而崇高的精神。它就是愛國精神,也正是這種愛國精神,讓一代代中華兒女魂牽夢縈,讓一代代華夏赤子捨生忘死。

曾幾何時,為了民族穩定,祖國大業,放棄了錦衣玉食的霍去病抱著“匈奴未破,何以家歸”的信念攜大軍毅然北上;文天祥拒絕高官厚祿的誘降,高吟著“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慷慨就以;抗日英雄方振武應對強敵發出了“寧為戰死鬼,不為亡國奴”的怒吼:少年時期的周恩來總理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也許此刻對於我們來說,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已被日益安穩的生活所替代,那無數英雄先輩的事蹟已無法延承,那對國家不幸所發出的怒吼已漸行漸弱,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胸懷也似乎成了淡然一笑。可是,誰說我們不能在國旗冉冉升起時深情凝視?誰說我們不能在國家處於不利時義憤填膺?誰說我們不能在國難當頭時奮起出力?誰說我們不能唱響愛國之歌!

的確,大家都是平凡人,無法如烽火歲月的英雄一般與祖國生死與共,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你應當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承擔起這份歷史的重擔,那麼承擔著這份職責的你應當是怎樣的呢?

你應當是為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做出舉世矚目成就的神舟飛船和“嫦娥一號”探月工程的科技精英。

你應當是地震災區爭分奪秒創造生命奇蹟的人民子弟兵。

你應當是志願服務西部計劃中為祖國山區奉獻青春的大學生。

你應當是奧運賽場上自尊而熱情的青年志願者。

許你是新長征突擊手,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十大傑出青年。不管你是企業鉅子,白衣天使,還是人民衛士,體育健將。在祖國改革開放的偉大程序中,在“與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共命運的奮鬥中,你銳意進取,勇於探索,愛崗敬業,腳踏實地,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自我生動的實踐在愛國主義這面大旗上寫下美麗的赤子情懷。

是的,如果祖國需要,我願到雪域高原作千里冰川的一朵雪蓮,我願到萬里戈壁作茫茫黃沙中的一株綠杉,我願到帕米爾高原上的紅旗讓綠色在生命的禁區裡閃耀光芒。我也相信,只要祖國需要,在座的每一位都會義無反顧的獻出自我最可寶貴的一切一切。這難道不正是偉大民族之魂的閃現嗎?

觀看感動中國2023人物的觀後感 篇26

道德模範是積極進取、崇德向善的高尚情操的精神程式碼。一個人追求道德的生活,人生就會更有意義;一個社會尊崇道德的風尚,社會就會更有力量。道德模範身上彰顯出來的個人崇德修身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契合性,明確了崇德修身的重點內容和目標指向性。“支教奶奶”周秀芳,除了自己傾盡所有幫助孩子之外,還發動家長期資助了16名貧困生,同時積極為更多的孩子尋找愛心人士,進行結對幫扶;“平日裡一個月連兩三百塊錢都不捨的花”的94歲高齡老人王振美,卻對家鄉和鄉親慷慨了幾十年……他們如同一盞盞明燈,照耀著人們的心靈,也有力證明,道德正能量始終具有凝聚人心的力量。許許多多道德模範,構成了多姿多彩的“平民英雄譜”。他們用人生點點滴滴積極進取心,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真情照亮社會,用平凡詮釋偉大,源源不斷地為我們注入正能量。

“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在全社會頌揚道德模範,就是要正確解讀道德模範品德高尚、善行義舉、明禮誠信、敬業奉獻的精神程式碼深刻,把道德模範的愛心善舉轉化為潛移默化的力量,推動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濃厚氛圍。

觀看感動中國2023人物的觀後感 篇27

“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頒獎盛典”於3月3日晚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綜合頻道播出。20__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新中國飛機設計大師、飛機空氣動力設計奠基人顧誦芬當選為年度人物。組委會以唐代詩人韓愈《送汴州監軍俱文珍》中的一句“沖天鵬翅闊”表達了對顧誦芬院士將畢生理想與祖國需要緊密相連,心有大我,赤誠報國,為新中國航空事業和國家科技事業傾盡心血的無限敬仰。

“每當國慶閱兵戰機呼嘯飛過,都是萬眾矚目的時刻。人們在仰望的時候,也是在行注目禮。幾代戰機幾代人,他在長空留下了鮮明的痕跡。”組委會在給予顧誦芬院士的頒獎詞中這樣寫道:像靜水深流,靜水裡湧動報國的火;似大象無形,無形中深藏著強國的夢。心無旁騖,一步一個腳印,志在沖天。振長策,擊長空,誦君子清芬。

考慮到身體原因,今年92歲高齡的顧誦芬院士未能親臨頒獎盛典現場,他以視訊形式表達了自己的感謝。他表示:“組委會將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授予我,自己感到很慚愧。我沒有做出什麼,黨和國家給了我太多了。感謝組委會,感謝全國人民,還要特別感謝一代代為祖國航空事業接續奮鬥的全體航空人。”

顧誦芬院士出生於1930年,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研究員,是享有盛譽的新中國飛機設計大師、新中國航空科技事業的奠基人之一、我國飛機空氣動力設計奠基人、我國航空科技事業的引領者、我國航空界唯一的兩院院士、航空工業第一位航空報國終身成就獎獲得者。顧誦芬院士始終致力於推動中國航空科技事業的發展。創新設計多型飛機氣動佈局,建立新中國飛機空氣動力學設計體系。主持研製的殲8、殲8Ⅱ超聲速殲擊機,開創了我國自主研製殲擊機的先河,殲8系列飛機是20世紀我軍核心主戰裝備。他建立了我國殲擊機研製體系,為航空武器裝備跨代升級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他高度關注國家戰略安全,為大飛機飛上藍天提供決策支援。他對黨忠誠,甘於奉獻,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飛機設計領軍人才,為新中國航空工業70年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航空工業各單位很多幹部職工通過各種形式收看了頒獎典禮,再次被顧誦芬院士為航空事業做出的卓越貢獻和他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所感動。顧誦芬院士是航空工業瀋陽所的第二任總設計師,作為他的後輩,現任瀋陽所總設計師的孫智孝說:“顧老為新中國飛機設計事業做出了彪炳史冊的開創性貢獻。我是所裡第六任總設計師,雖然肩上擔子很重,但在老一輩飛機設計師們的精神指引下,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完成好黨和國家賦予的使命,為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科技強國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來自航空工業成飛的“90後”員工吳鬆澤則表示:“顧老和老一輩飛機設計師們在‘一張白紙’的背景下開創了新中國飛機設計的第一個黃金時代,他們永遠奔騰在祖國航空事業第一線的品格深深打動了我。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飛機設計師,我要傳承好前輩們忠誠忘我、探索不已的精神,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新時代航空強國建設的接班人。”

“感動中國”自20__年啟動以來,近200位人物和群體走進大眾視野,他們傳遞出的精神力量激盪人心,令無數國人為之動容。其中,“壯志凌雲”的殲10飛機總設計師宋文驄和“長使英雄淚滿襟”的航空報國英模羅陽分別於20__年和20__年獲得“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他們與顧誦芬院士一樣,作為航空人的傑出代表,身上凝結著的“忠誠奉獻、逐夢藍天”的航空報國精神,感染和激勵著後來者們接續奮鬥,也讓更多國人認識“深藏功名塵與土”的航空人,認可“隱祕而偉大”的航空事業。

觀看感動中國2023人物的觀後感 篇28

從6月16日黃文秀同志因公犧牲以來到現在的近半個月時間裡,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蹟在全國各地廣為傳誦、經久不息。可謂,“文”灑扶貧路、“秀”亮新時代。

天之驕子,“文秀”於時。27歲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獲法學碩士學位。說她是天之驕子真是毫不為過。“她本可以有很多選擇,以她的能力,留京或出國都沒問題!”她的導師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郝海燕滿懷遺憾地說。但她卻義無反顧地考取了選調生,返鄉工作。憑藉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業績,不到兩年,她就當上了百色這個歷史文化名城的市委宣傳部副科長,又令多少人豔羨!但她卻又一次義無反顧地響應號召、主動請纓到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如果說《扶貧 從“新手”到“熟路”》以及兩本駐村日記展示了她的文采,那麼在百坭村一年的時間裡她交出的答卷則見證了她的才華:帶領88戶418名貧困群眾脫貧,貧困發生率從23%降至2.7%,村集體經濟收入達6.4萬元,百坭村被評為20__年度“鄉風文明”紅旗村……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她的感召下,會有越來越多的黃文秀們正走出象牙塔,勇敢堅定地把才華獻給這個偉大的時代。

黨之英才,“文秀”於心。為什麼要選擇返鄉?為什麼要申請派駐?追尋她的人生足跡,我們發現,一切早已註定。20__年,黃文秀考入山西省長治學院,在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習。在這裡,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背後有紅色老區的基因傳承,也有“求真、求實、求善、求美”的精神感召,還有徐本禹等榜樣的力量感化,更有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的真理引力,以及她自己的親身體驗。“沒有政府的扶貧資助,家裡不可能供我上大學。我選擇讀思政專業,選擇加入黨組織,都是發自內心的。”從赤子之心勃發出來的是怎樣一種力量?從後進生到班級前十名,從勤工儉學到發憤讀書,她用“打不死的小強”精神,一步一步踐行著報效鄉梓、黨、祖國和人民的理想信念,義無反顧地行進在自己“心中的長征”路上。現在,她用自己年輕而短暫的一生,詮釋了一名共產黨人的忠誠和擔當。

國之棟樑,“文秀”於民。為什麼要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作為來自百色市田陽縣農村貧困家庭的姑娘,貧困是她心裡揮之不去的痛。直到20__年,她畢業參加工作後,她的家庭才因卸下了她這個包袱而剛剛脫貧。正是疾“貧”如仇,她才發誓說“不獲全勝、決不收兵”。一年2.5萬公里兌現了她的諾言。她在總結中這樣寫道:一年來,我堅持帶領群眾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吃住在村,摸透村情民意,團結黨員群眾,以昂揚的鬥志、飽滿的熱情、旺盛的幹勁,帶領村“兩委”幹部如期完成百坭村20__年的各項脫貧攻堅任務,從一名扶貧“新手”變得“輕車熟路”。面對重重困難,她以“讓扶過貧的人像戰爭年代打過仗的人那樣自豪”的氣概,打贏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從堅持運用土辦法入戶調查、建檔立卡到認真聽取社情民意、查擺問題,從被懷疑排斥到死纏爛打,從“我還不夠勇敢”到“我發現我的方言進步了、可以和貧困戶完整用桂柳話交流了”……她筆下這些鬥智鬥勇的扶貧故事,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她“每天都很辛苦,但心裡很快樂”。我想,這一定是她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了。這是何等的情懷啊!

黃文秀同志,以優秀的文才展秀於偉大時代,以堅定的政治信仰忠誠於偉大的黨,以堅實的前進步伐奉獻於偉大人民,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