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2023黨員理論學習材料(精選13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9.12K

2023黨員理論學習材料 篇1

國家對解決備受人們詬病的“大學行政化、衙門化”問題決心很大,不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寫入了“探索建立符合學校特點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傾向,取消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的主張,而且也有明確的態度,令人高興。但是冷靜一想,心裡還有點兒不夠踏實,因為一些深層問題和相關問題好像還來不及進入人們的注意。

2023黨員理論學習材料(精選13篇)

大學去行政化主要涉及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政府與大學的關係,二是大學內部的治理結構。從政府與大學的關係看,大學應該有相對的獨立性和自由度,而不是被政府高度管制和主導;從大學內部的治理結構看,以教授為代表的學術力量應該取代以行政為中心的權力系統,全面實行教授會制度和大學校長的遴選制度,行政系統只是一個辦事或服務機構。我們必須認識到,中國“大學行政化”是一個存在,這個存在有一定的社會前提。不改變這個前提,僅憑一紙公文“取消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有可能事與願違。

“大學行政化”實質上是全社會“官本位”意識及其體制的產物。除了學校幹部行政級別的明確化外,還有講師、副教授、教授相當於科級、正副處級還是副廳正廳級的說法。在官本位體制內,這種對應的確便於學校同政府部門的同級對話和對等接待。這或許是一種無奈的被適應,因為不適應,就會與這套體制格格不入。後來,有人發現“被行政化”其實也很受用,因為他可以在這套體制內獲得權力所有者的同等利益,於是被適應逐漸變成了主動適應乃至積極追求。

從行政控制的角度來說,“大學行政化”意味著把大學納入了與政府對等部門平起平坐的位置,在“官本位”意識主導的社會裡,人們通常很容易將“大學行政化”看成是對大學教育的重視和對學術的尊重,是一種“抬舉”。然而正是在大學被行政不動聲色地“招安”的同時,實際上也逐步喪失了辦學的主體地位,畢竟有對等,就有同上級或上上級的領導與被領導關係。於是“政府對大學的行政管理日益強化,大學越來越像行政單位而非獨立的教學科研機構”。

改革決不是區域性的修修補補,不改變社會的“官本位”體制,不改變政府對大學的高度管制和主導模式,簡單的大學去行政化很可能讓大學活得更加窩囊,而且有苦無處說。在一個連和尚都有級別的官本位社會裡,如果連說話的分量甚至機會都沒有,還能有多大作為?所以,我們還真的不能籠統指責一些人士的憂心。“官本位”體制不改,“大學去行政化”就是一句空話。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一種系統行為。

2023黨員理論學習材料 篇2

大學行政化”最致命的問題是大學從內裡發生糜爛。大學內部行政權力凌駕於學術權力之上,行政機構成為學校主導部門,大學內部的所有資源配置,無論是經費來源、專業設定、招生計劃、職稱評定、研究課題、教學方案等等,一律由行政官員主導的行政管理系統控制。這樣的資源配置方式,“導致大學內部的所有競爭,都變成了對權力的爭奪或者向權力本身獻媚的競賽”。教授和教育家被邊緣化,大學的機體和靈魂就像爛蘋果一樣從內向外發生病變。大學教師的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迅速改變。20多年前,一位教師被認為不適合教書或者學術前景不佳而被勸改行搞行政是一件很令人沮喪的事,他會覺得在同事面前抬不起頭,到後來則變得十分榮耀而成為一種主動積極的人生追求。因為他切實地看到當行政幹部的好處,他可以掌握一定的資源,他有權管老師、管教授,甚至年輕的科長、處長也可以“很自然地”訓斥老教授。大學行政化的過程,是教授的主體地位喪失並蛻變為被統治者的過程。

大學行政權力是怎樣獲得凌駕於學術權力之上的力量的呢?除了行政權力來源於政府的授受外,還在於大學行政權力實際上是行政與學術兩種權威的疊加。在大學,誰都知道“教授”名頭是個好東西,是一塊不可或缺的敲門磚,因此不少行政幹部都要想方設法弄一頂教授帽子戴在頭上。教授帽代表榮譽,是名;官帽代表權力,是利。教授帽和官帽兼得,那才叫名利雙收。於是行政官員便可以佔盡所有。他有的,教師沒有;教師有的,他全都有。他既是行政領導,也是由此可見,“大學行政化”的一個對應伴生現象是行政管理幹部的“教授化、學銜化”,這種情形甚至延伸到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裡,結果導致教授學銜氾濫,越來越貶值。因此與“大學行政化”相併的另一個弊端是行政幹部的“教授化、學銜化”所導致的教授價值的稀釋、矮化以及大學管理服務和教學科研職能的混同。在當今中國,“教授的濫化”不僅導致這一特定職稱嚴重的的價值縮水,也進一步削弱了大學教授的影響力和作用力,使之更加遠離了大學的主導席位,助長了“大學行政化”。“大學去行政化”首先是改革政府對大學的管理模式,構建政府、學校、社會之間的新型關係,充分遵循大學教育規律,賦予大學合理的、充分的自主權,使大學能夠保持相對的獨立性和自由度;其次是改革大學內部的治理模式,由官本位迴歸學術本位,明確學術主導和管理服務兩個系統的職能邊界,既要革除教授的官員化,也要革除行政人員的“教授化、學銜化”,讓“教授”職稱迴歸其本原意義。在大學內部,教師的利益要得到保障,教授的地位要切實復歸,學術的價值要高過行政權力的價值;校長是教師和教授會遴選出來的,處長、科長等行政崗位完全是一種分工和選擇,不再是一種被爭奪的異化的權利,院長、系主任、研究所所長等甚至如境外某些學校一樣要輪職,就像學生輪流值日掃地一樣,而學術的價值則是大學最高的也是永恆的追求。

筆者認為,所謂“大學去行政化”應當結合我國政治體制的改革整體推進。一場脫離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單純教育改革,很難獲得成功。(人民政協報)

“何為好大學”要讓專業評價說了算

熊丙奇

不少大學喜歡用校園面積、學生規模、論文數、成果數、經費數來標榜自己的“實力”,而“大學要大氣”“大學要有大愛”,“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等等話語近年來在大學出現教育醜聞、學術醜聞之後均反覆提及,這些都表明教育界還未形成“何為好大學”的基本共識。

評估氾濫和造假,根源在於管評辦不分,在政績和利益的糾纏中發生變異。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在關於大學評價方面提出,要“推進專業評價。鼓勵專門機構和社會中介機構對高等學校學科、專業、課程等水平和質量進行評估。建立科學、規範的評估制度。探索與國際高水平教育評價機構合作,形成中國特色學校評價模式。建立高等學校質量年度報告發布制度。”

這是關於大學評價制度改革的創新與突破。眾所周知,如何對大學進行評價、評估,是一個令公眾關注的話題。上一輪為期五年的本科教學評估,雖然在促進高校改善辦學條件、重視本科教育質量上起到了積極作用,但由於評估中不同程度存在著的形式主義、弄虛作假問題,評估組織和評估形式,曾經飽受質疑。對此,教育部也有明確認識,20xx年4月,在教育部召開的“規範評估工作提高評估質量”研討會上,時任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表示,高校教學評估過程中存在著形式主義和弄虛作假現象。

評估氾濫和評估造假,是大學評價被批評最多之處,而其根源主要在於評估以行政為主導,管評辦不分,在政績和利益的糾纏中,發生變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技大學原校長朱清時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一個學校辦得好壞,不是靠上級組織的評估評出來的。世界上最好的大學,它是靠社會上的影響,由社會評估的。比如就業的狀況、對社會的貢獻等等,這些是最真實的評估。”

“何為好大學”至今未有基本共識

對於大學評價制度改革,一直以來有四種思路。

一是取消一切評估,持這種觀點的人士認為,行政評估弊端重重,而社會中介評估,缺乏公信力,與此同時,我國的大學制度並不成熟,不少大學喜歡用校園面積、學生規模、論文數、成果數、經費數來標榜自己的“實力”,而“大學要大氣”“大學要有大愛”,“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2023黨員理論學習材料 篇3

近年來,湖北襄陽市不斷完善幹部平時考核機制,積極運用清單管理、談心談話、調研考核、實地考核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多側面考實考準幹部,有效防止幹部“帶病提拔”“帶病上崗”。

清單式管理,全過程考責。該市專門出臺履職盡責管理辦法,以領導幹部崗位職責為基礎,圍繞中心工作,對領導班子年度目標任務進行細化分解,建立履職盡責重點工作專案清單和“一崗雙責”清單。組織部門堅持每月自評、季度通報、半年初評、年終總評,對照工作專案推進的關鍵節點和完成時限,實行動態管理、重點督查、全程跟蹤。

平臺式紀實,痕跡化考核。該市積極運用“網際網路+”,開發建設綜合考評管理系統,建立領導班子和幹部工作業績臺賬,開展網上紀實、資訊採集、督辦點評、綜合考評,先後搭建“網際網路+重點工作”“網際網路+階段性中心工作”等平臺518個,市領導親自在微信群上督辦招商、專案建設,並邀請一定數量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動監督,把每一名領導幹部捆在一線,工作在網上推進,問題在網上解決,幹部在網上考核,實現了全跟蹤、可追溯、痕跡化管理。

調研式訪談,經常性瞭解。該市建立組織部門“每月一訪”機制,組工幹部經常深入到各地各單位開展專題調研和隨機走訪,派員參加下級領導班子述職評議、民主生活會等,真實瞭解幹部在群眾中的口碑。堅持組織部門談心談話制度,每月確定幹部談心談話計劃,分批次約談幹部,對幹部存在的問題及時提醒。完善定期訪談主管領導制度,堅持每半年聽取一次黨委、政府領導成員對所分管部門領導班子成員的評價意見,對評價特別優秀的幹部作重點了解,相關情況歸入幹部工作基礎臺賬管理。堅持幹部考核進社群,重點向相關知情人員瞭解幹部8小時之外廉潔自律、業餘活動和家庭情況。

部門式聯動,多渠道察人。該市建立健全與紀檢監察機關、審計等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及時瞭解掌握領導幹部政治素質、道德品行等綜合表現和負面清單。同時,收集掌握市人大執法檢查、市政協專題調研和民主評議行風、市民問政和新聞媒體的評價意見。對反饋的各方面資訊進行分類式梳理、診斷性評價,建立幹部日常考核資訊特別檔案,作為幹部選拔的重要依據。去年以來,先後有16名幹部被終止選拔任用程式。

模型式研判,綜合性運用。市委組織部每季度對平時考核掌握的有關資訊進行彙總梳理,利用領導班子結構模型分析研判平臺,對班子執行、結構活力、班子成員表現等方面進行逐一研判,把幹部日常考核評價結果作為幹部培養教育、評優評先、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去年以來,該市先後對在履職能力、精神狀態、擔當作為方面存在突出問題的22名幹部進行了約談提醒、誡勉談話,對23名不稱職、不適宜擔任現職的幹部進行了輪崗交流、改任非領導職務、免職、降職等處理。

2023黨員理論學習材料 篇4

青壯年黨員進城務工,平常難得回鄉參加黨組織活動;老年人守村,有的基層黨組織日益“老齡化”。隨著社會流動性增強,基層黨建面臨新的挑戰。雲南省通過加強基層黨建工作,不斷提升黨組織吸引力,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發展經濟能力。

玉溪市峨山縣非公有經濟組織有12777戶,僅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專業市場就有120xx個。今年3月,峨山縣通過依託市場監管局成立“小個專”黨委,“小個專”黨建工作從無到有。

“先把黨組織建起來,才會有黨員找上門來;通過黨組織正常開展活動,逐漸把黨員凝聚起來。”峨山縣組織部長王勇告訴記者,通過“黨員找組織,組織找黨員,黨員找黨員”,解決了離鄉經商黨員參加支部組織活動的難題。

“有些黨員鄉土情結重,我們允許其仍將組織關係留在原戶籍地,但必須就近參加‘小個專’黨支部活動,確保黨員正常參加黨內生活。”王勇表示,只有“底數摸得清、組織建得起”,才能實現“黨建管得好”。

而在雲南全省,“兩類”組織黨組織覆蓋率實現“質的飛躍”。截至目前,全省非公企業黨組織覆蓋率從年初的6.1%提升到81.2%,全省社會組織黨組織覆蓋率從年初的8.3%提升到92.8%,覆蓋率在全國排名從倒數進入前列。

建立起組織,喚醒了黨員意識;開展起活動,提高了黨組織凝聚力。昆明市在國有企業開展黨員業務技能大比拼活動,大力建立服務型黨組織,運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廣泛開展“微承諾”、認領“微心願”、參加“微公益”等活動,通過發揮黨組織先進性,增強黨組織對普通群眾的影響力。

在玉溪市雙江街道登雲社群,剛當選居委會副主任沒多久的孔祥偉多次向黨組織提出希望能夠被吸納為黨員。“以前村中老黨員比例高。現在主動申請入黨的年輕人多了,發展黨員可以優中選優。”登雲社群黨總支書記羅江巨集說。

優秀黨員既需要從群眾中吸納,也離不開黨內培養。昆明市通過對全市230名貧困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開展脫貧致富示範培訓,把1580名優秀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565名優秀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組幹部,積極發揮脫貧致富帶動作用。

吸引新黨員,關鍵靠基層黨組織作用發揮。曲靖市麒麟區三寶街道興龍村黨組織通過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讓一個道路不通、負債60萬元的後進村成為年收入達300萬元的富裕村。在集體收入支撐下,村裡還辦起了老年人免費“幸福餐桌”。該村黨總支書記張小三說:“通過為群眾辦實事,黨總支贏得了幹部群眾的信任,增強了凝聚力。”

據介紹,雲南省將村組幹部、致富帶頭人、返鄉軍轉幹部等作為農村和城郊社群發展黨員重點培養物件,黨組織對農村優秀人才的吸引力不斷提升。“通過先進性增強吸引力,以吸引力破解基層黨員發展問題。”雲南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同志表示。

2023黨員理論學習材料 篇5

為深入學習第十八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及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關於高校工作的新精神,深刻認識高等教育改革發展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為學校新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進一步推進學校改革發展,確保學校20__年下半年工作有序推進,現將學校20__-20__學年第一學期黨員和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安排如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六中全會以及重要系列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主要內容,強化理論學習與實踐創新的高度融合,緊密結合學校實際與發展戰略規劃,不斷提出新思路、新舉措,努力實現學校新目標,助推學校新發展。

二、主要內容

(一)繼續學習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

(二)繼續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有關內容;

(三)學習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

(四)學習在慶祝建黨95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五)學習在哲學社會科學會上的講話精神;

(六)學習“關於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關於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七)學習《全國教育系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

(八)學習貫徹教育部印發的關於《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

(九)學習貫徹重慶市委四屆九次全會精神;

三、學習要求

(一)時間安排

各黨總支、部門負責人要按照學校政治理論學習安排(見附件1),結合本單位實際,擬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在週五(雙週)下午進行集中學習。

(二)組織實施

1.加強組織領導。各黨總支、各部門負責人要帶頭學習,有針對性的引導、教育黨員和教職員工在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科研與社會服務等方面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2.建立健全學習機制。建立健全黨員和教職工長期受教育的學習機制和學習氛圍,不斷改進學習方式和方法,提高理論學習成效。

3.加強檢查評估。學校領導和黨委宣傳部將對各黨總支、各部門的學習情況進行抽查及考核。請各黨支部、各部門認真完成政治學習活動紀要,並注意收集教職工學習心得和建議。

(三)學習資料

1.請各黨總支、各部門負責人在新華網、人民網以及各大報上收集有關學習材料。

2.宣傳部將在網上提供部分學習資料,請各黨總支、各部門負責人下載。

請校屬各黨總支、各部門在9月18日之前到宣傳部(辦公樓五樓502辦公室)劉世敏老師處領取《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記錄冊》,並在本學期結束之前返回。

2023黨員理論學習材料 篇6

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領導幹部要增強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善於運用媒體宣講政策主張、瞭解社情民意、發現矛盾問題、引導社會情緒、動員人民群眾、推動實際工作。在網際網路時代的背景下,提升媒介素養既是黨中央對各級領導幹部提出的明確要求,更是檢驗領導幹部執政能力和智慧的現實考題。

首先,敢於應對有信心。當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任務艱鉅繁重,深化改革、轉型升級必然帶來陣痛,反映到社會層面,就是突發事件呈現出多發、高發、頻發的新態勢。同時,網路和數字技術裂變式發展,帶來媒體格局的深刻調整和輿論生態的重大變化,新興媒體發展之快、覆蓋之廣、影響之大超乎想象,給我們帶來了新的考驗和挑戰。指出,過不了網路關,就過不了時代關。因此,與媒體打好交道是常態,是領導幹部的“主課”“必修課”。在突發事件和群體性事件處置中,應對媒體得當有力,就是維護人民權益、彰顯公平正義、推動社會進步、展現國家形象的具體體現和重要舉措,越是這樣,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就越有信心,對未來就越有信心。應對不當失策,或者應付了事,最終會損害黨和政府的公信力。我們要敢於應對、勇於應對,有信心、有底氣與媒體良性溝通,把話語權、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通過事件處置有效引領輿論,通過輿論引導推動事件有序處置。

其次,善於運用有技巧。指出,要解決好“本領恐慌”問題,真正成為運用現代傳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裡手。與媒體良性溝通,首先要把握網際網路時代下媒體發展的新趨勢 、新特點、新規律,與時俱進,以新應新、以新應變。新媒體是一個不斷創新、快速革新的行業,傳統搜尋引擎主導的公關效果評估體系逐漸落伍,分享應用類新媒體不斷興起,知識社群在公共事務中的源頭作用越發突出,“兩微”二分“天下”的格局被打亂。對新媒體的認知應加快更迭,要充分認清社會階層結構和利益格局的多元性、新媒體利益訴求表達的必然性、各種表達背後不同利益構成的複雜性,尊重新聞規律,有的放矢、因勢利導,精準應對、靈活化解,把握分寸節奏、滿足各方關切,不斷提高媒體溝通和輿論引導的說服力、親和力、影響力和公信力。

再次,整合渠道有平臺。平臺就是陣地,失去平臺就失去了陣地。要樹立全域性視野,增強整合意識,既建好自己的平臺,也借好社會的平臺。一手抓主流媒體和政府公眾資訊釋出平臺,一手抓新媒體、社會大眾開發的各類應用和社交平臺,只要是傳播正能量的,都要積極利用。堅持主流媒體權威釋出與新興媒體快速傳播一體化推送。主流媒體代表黨和政府的聲音,面對重大突發公共事件,必須承擔起釋出權威資訊、引領主流輿論的職責使命。同時,要藉助新媒體,及時、充分、全覆蓋推送,合理運用媒體和宣傳方式,確保權威資訊在全輿論場傳播。

最後,高效運作有機制。突發事件和群體性事件的輿情往往有一個萌芽、發酵、發展、爆發的過程,只有抓住第一時間,發現在早,控制在小,才能防止小事拖大。第一時間是處置公共事件、應對輿情危機的最佳時機,是處置工作能否成功的關鍵。要進一步完善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網路輿情應對和依法處置工作機制,落實好依法處置、輿論引導、社會面管控“三同步”,牢牢掌握網路輿論的引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要尊重宣傳規律,快速構建省、市、縣宣傳部門一體化機制,特別是要建立突發事件處置指揮與媒體有效溝通的會商機制、協調機制、釋出機制、採訪機制,把主流媒體作為一支骨幹力量,投入事件處置工作之中。要找到處置工作機制和主流媒體應急機制的結合點,提高主動設定議題的能力和效率,讓有力有效的媒體溝通為突發事件處置創造良好環境。(呂曉華)

2023黨員理論學習材料 篇7

大學行政化”最致命的問題是大學從內裡發生糜爛。大學內部行政權力凌駕於學術權力之上,行政機構成為學校主導部門,大學內部的所有資源配置,無論是經費來源、專業設定、招生計劃、職稱評定、研究課題、教學方案等等,一律由行政官員主導的行政管理系統控制。這樣的資源配置方式,“導致大學內部的所有競爭,都變成了對權力的爭奪或者向權力本身獻媚的競賽”。教授和教育家被邊緣化,大學的機體和靈魂就像爛蘋果一樣從內向外發生病變。大學教師的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迅速改變。20多年前,一位教師被認為不適合教書或者學術前景不佳而被勸改行搞行政是一件很令人沮喪的事,他會覺得在同事面前抬不起頭,到後來則變得十分榮耀而成為一種主動積極的人生追求。因為他切實地看到當行政幹部的好處,他可以掌握一定的資源,他有權管老師、管教授,甚至年輕的科長、處長也可以“很自然地”訓斥老教授。大學行政化的過程,是教授的主體地位喪失並蛻變為被統治者的過程。

大學行政權力是怎樣獲得凌駕於學術權力之上的力量的呢?除了行政權力來源於政府的授受外,還在於大學行政權力實際上是行政與學術兩種權威的疊加。在大學,誰都知道“教授”名頭是個好東西,是一塊不可或缺的敲門磚,因此不少行政幹部都要想方設法弄一頂教授帽子戴在頭上。教授帽代表榮譽,是名;官帽代表權力,是利。教授帽和官帽兼得,那才叫名利雙收。於是行政官員便可以佔盡所有。他有的,教師沒有;教師有的,他全都有。他既是行政領導,也是由此可見,“大學行政化”的一個對應伴生現象是行政管理幹部的“教授化、學銜化”,這種情形甚至延伸到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裡,結果導致教授學銜氾濫,越來越貶值。因此與“大學行政化”相併的另一個弊端是行政幹部的“教授化、學銜化”所導致的教授價值的稀釋、矮化以及大學管理服務和教學科研職能的混同。在當今中國,“教授的濫化”不僅導致這一特定職稱嚴重的的價值縮水,也進一步削弱了大學教授的影響力和作用力,使之更加遠離了大學的主導席位,助長了“大學行政化”。“大學去行政化”首先是改革政府對大學的管理模式,構建政府、學校、社會之間的新型關係,充分遵循大學教育規律,賦予大學合理的、充分的自主權,使大學能夠保持相對的獨立性和自由度;其次是改革大學內部的治理模式,由官本位迴歸學術本位,明確學術主導和管理服務兩個系統的職能邊界,既要革除教授的官員化,也要革除行政人員的“教授化、學銜化”,讓“教授”職稱迴歸其本原意義。在大學內部,教師的利益要得到保障,教授的地位要切實復歸,學術的價值要高過行政權力的價值;校長是教師和教授會遴選出來的,處長、科長等行政崗位完全是一種分工和選擇,不再是一種被爭奪的異化的權利,院長、系主任、研究所所長等甚至如境外某些學校一樣要輪職,就像學生輪流值日掃地一樣,而學術的價值則是大學最高的也是永恆的追求。

筆者認為,所謂“大學去行政化”應當結合我國政治體制的改革整體推進。一場脫離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單純教育改革,很難獲得成功。(人民政協報)

“何為好大學”要讓專業評價說了算

熊丙奇

不少大學喜歡用校園面積、學生規模、論文數、成果數、經費數來標榜自己的“實力”,而“大學要大氣”“大學要有大愛”,“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等等話語近年來在大學出現教育醜聞、學術醜聞之後均反覆提及,這些都表明教育界還未形成“何為好大學”的基本共識。

評估氾濫和造假,根源在於管評辦不分,在政績和利益的糾纏中發生變異。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在關於大學評價方面提出,要“推進專業評價。鼓勵專門機構和社會中介機構對高等學校學科、專業、課程等水平和質量進行評估。建立科學、規範的評估制度。探索與國際高水平教育評價機構合作,形成中國特色學校評價模式。建立高等學校質量年度報告發布制度。”

這是關於大學評價制度改革的創新與突破。眾所周知,如何對大學進行評價、評估,是一個令公眾關注的話題。上一輪為期五年的本科教學評估,雖然在促進高校改善辦學條件、重視本科教育質量上起到了積極作用,但由於評估中不同程度存在著的形式主義、弄虛作假問題,評估組織和評估形式,曾經飽受質疑。對此,教育部也有明確認識,20__年4月,在教育部召開的“規範評估工作提高評估質量”研討會上,時任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表示,高校教學評估過程中存在著形式主義和弄虛作假現象。

評估氾濫和評估造假,是大學評價被批評最多之處,而其根源主要在於評估以行政為主導,管評辦不分,在政績和利益的糾纏中,發生變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技大學原校長朱清時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一個學校辦得好壞,不是靠上級組織的評估評出來的。世界上最好的大學,它是靠社會上的影響,由社會評估的。比如就業的狀況、對社會的貢獻等等,這些是最真實的評估。”

“何為好大學”至今未有基本共識

對於大學評價制度改革,一直以來有四種思路。

一是取消一切評估,持這種觀點的人士認為,行政評估弊端重重,而社會中介評估,缺乏公信力,與此同時,我國的大學制度並不成熟,不少大學喜歡用校園面積、學生規模、論文數、成果數、經費數來標榜自己的“實力”,而“大學要大氣”“大學要有大愛”,“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2023黨員理論學習材料 篇8

國家對解決備受人們詬病的“大學行政化、衙門化”問題決心很大,不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寫入了“探索建立符合學校特點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傾向,取消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的主張,而且也有明確的態度,令人高興。但是冷靜一想,心裡還有點兒不夠踏實,因為一些深層問題和相關問題好像還來不及進入人們的注意。

大學去行政化主要涉及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政府與大學的關係,二是大學內部的治理結構。從政府與大學的關係看,大學應該有相對的獨立性和自由度,而不是被政府高度管制和主導;從大學內部的治理結構看,以教授為代表的學術力量應該取代以行政為中心的權力系統,全面實行教授會制度和大學校長的遴選制度,行政系統只是一個辦事或服務機構。我們必須認識到,中國“大學行政化”是一個存在,這個存在有一定的社會前提。不改變這個前提,僅憑一紙公文“取消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有可能事與願違。

“大學行政化”實質上是全社會“官本位”意識及其體制的產物。除了學校幹部行政級別的明確化外,還有講師、副教授、教授相當於科級、正副處級還是副廳正廳級的說法。在官本位體制內,這種對應的確便於學校同政府部門的同級對話和對等接待。這或許是一種無奈的被適應,因為不適應,就會與這套體制格格不入。後來,有人發現“被行政化”其實也很受用,因為他可以在這套體制內獲得權力所有者的同等利益,於是被適應逐漸變成了主動適應乃至積極追求。

從行政控制的角度來說,“大學行政化”意味著把大學納入了與政府對等部門平起平坐的位置,在“官本位”意識主導的社會裡,人們通常很容易將“大學行政化”看成是對大學教育的重視和對學術的尊重,是一種“抬舉”。然而正是在大學被行政不動聲色地“招安”的同時,實際上也逐步喪失了辦學的主體地位,畢竟有對等,就有同上級或上上級的領導與被領導關係。於是“政府對大學的行政管理日益強化,大學越來越像行政單位而非獨立的教學科研機構”。

改革決不是區域性的修修補補,不改變社會的“官本位”體制,不改變政府對大學的高度管制和主導模式,簡單的大學去行政化很可能讓大學活得更加窩囊,而且有苦無處說。在一個連和尚都有級別的官本位社會裡,如果連說話的分量甚至機會都沒有,還能有多大作為?所以,我們還真的不能籠統指責一些人士的憂心。“官本位”體制不改,“大學去行政化”就是一句空話。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一種系統行為。

2023黨員理論學習材料 篇9

用科學的理論武裝教育人,是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根本任務,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加強理論學習,自覺運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實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更為緊迫。因此,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要充分認識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水平的重要性,自覺加強理論學習,切實提高執政能力,進一步增強黨的領導核心作用。

一、加強理論學習,是提高政治素質的需要

思想貧困往往源自理論貧困,而理論貧困往往是不學習的結果。面對新形勢,廣大黨員幹部要充分認識到,加強理論學習,是提高黨員幹部政治素質的需要;是與時俱進,創新發展的現實課題;是完善自我,提高素質的客觀要求。理論上的成熟是一個政黨成熟的標誌,也是一個黨員幹部成熟的標誌。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要提高判斷形勢的能力,提高帶領人民群眾加快發展、推進改革、維護穩定的能力,沒有深厚的理論水平是不行的。為此,黨員幹部一定要把學習當作一種神聖職責,一種精神境界,一種終身追求,並作為自覺的、經常的、不間斷的任務來完成,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論素質。

二、加強理論學習,是保持政治清醒的需要

理論上清醒是政治上清醒的前提,理論上堅定是政治上堅定的保證。加強理論學習,能夠更加自覺地在思想上、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始終把黨的事業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加強理論學習,有助於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自覺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蝕,做艱苦奮鬥、反腐倡廉的表率。加強理論學習,有助於區分大是大非問題,關鍵時刻不迷失方向,提高政治鑑別力和政治敏銳性。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提供給我們的是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掌握這一科學理論,才能在錯綜複雜的環境中明辨是非,才能避免政治上的迷茫、思想上的盲目。

三、加強理論學習,是適應新形勢新的需要

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就必須把握好理論學習重點。各級黨員幹部要深入學習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不斷提高運用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要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不斷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要認真學習和遵守新黨章,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學習成效如何,最終體現在學習成果的轉化和應用上。廣大黨員幹部一定要堅持理論聯絡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努力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把理論學習與調查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把學習成果轉化為開拓創新的工作思路和發展良策。

四、加強理論學習,是加強班子建設的需要

人民群眾認識共產黨人,就是從我們基層班子黨員幹部的身上認識的。基層黨支部班子擔負著傳達黨的政策,帶領人民共同致富的責任,這就要求基層黨支部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感。通過不斷地學習,增強我們一心為公、一心為民的信念,廉潔奉公,體察人民群眾的疾苦,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為民辦實事,求真務實,不斷增強班子的凝聚力,積極開展“兩級黨建聯創”,為人民選準發展致富的路子。

五、加強理論學習,是樹立“三觀”的需要

“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是“三觀”教育的基本內容,樹立“三觀”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永葆黨不褪色,戰勝一切困難的法寶,是我們共產黨人的本質所在。淡泊名利,不計個人得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共產黨人的為政之道。

總之,理論是行動的先導,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我們每一位黨員幹部應從講政治的高度來認識和增強理論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形成人人講政治、人人講學習的社會氛圍,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偉大事業上來,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和影響,全心全意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自已應有的貢獻!

2023黨員理論學習材料 篇10

時 間20xx年1月14日

地 點 會議室

主講人

參加人 黨員幹部

學習內容

一、學習《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和推進祖國統一 、繼續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

1、中國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加強國防建設的目的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保障國家和平發展。中國軍隊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將一如既往同各國加強軍事合作、增進軍事互信,參與地區和國際安全事務,在國際政治和安全領域發揮積極作用。

2、和平統一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實現和平統一首先要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必須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堅持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程序的八項主張,全面貫徹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重要思想,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為和平統一創造更充分的條件。

3、中國將繼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定不移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4、要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一是要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二是要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三是要積極發展黨內民主,增強黨的創造活力;四是要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設高素質執政骨幹隊伍;五是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國家事業中來;六是要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七是要堅定不移反對腐敗,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八是要嚴明黨的紀律,自覺維護黨的集中統一。

二、學習《中國共產黨章程》:第一章 黨員——第十一章 黨徽黨旗。黨員必須履行下列義務:

(一) 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學習科學、文化、法律和業務知識,努力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二) 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帶頭參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帶動群眾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艱苦奮鬥,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範作用。

(三) 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做貢獻。(四) 自覺遵守黨的紀律,模範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嚴格保守黨和國家的祕密,執行黨的決定,服從組織分配,積極完成黨的任務。

(五) 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對黨忠誠老實,言行一致,堅決反對一切派別組織和小集團活動,反對陽奉陰違的兩面派行為和一切陰謀詭計。

(六) 切實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勇於揭露和糾正工作中的缺點、錯誤,堅決同消極腐敗現象作鬥爭。

(七) 密切聯絡群眾,向群眾宣傳黨的主張,遇事同群眾商量,及時向黨反映群眾的意見和要求,維護群眾的正當利益。

(八) 發揚社會主義新風尚,帶頭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提倡共產主義道德,為了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難和危險的時刻挺身而出,英勇鬥爭,不怕犧牲。

2023黨員理論學習材料 篇11

《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提出,堅定理想信念,必須加強學習。這是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得到的寶貴經驗。我們黨歷來把思想建設擺在黨的建設的第一位,強調加強理論學習是共產黨人掌握馬克思主義、堅定理想信念的第一位方法。

第一,思想理論上的堅定清醒是政治上堅定的前提。馬克思主義是迄今為止最科學、最嚴密、最有生命力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指明瞭方向。馬克思主義堅持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場,以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和全人類的解放為己任,反映了人類社會的美好願景。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內在聯絡及發展規律,是“偉大的認識工具”,是人們觀察世界、分析問題的“望遠鏡”和“顯微鏡”。馬克思主義具有鮮明的實踐品格,它不滿足於“解釋世界”,而致力於“改變世界”,它從理論走向變革現實的實踐,深刻改變了世介面貌,有力地推動了世界歷史程序。在人類思想史上,迄今為止,還沒有一種思想理論能夠達到馬克思主義的高度,還沒有一種主義像馬克思主義那樣一誕生就“在世界的一切文明語言中都找到了擁護者”,還沒有一種學說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世界歷史和文明進步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正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真理,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鮮明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作為一切行動的指南。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研究解決各種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的偉大勝利。我們只有深刻認識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先進性、實踐性,才能深刻把握歷史發展的規律和方向,從根本上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才能始終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堅定不移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第二,堅定理想信念,必須全面掌握並善於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馬克思主義是巨集大而完備的科學理論體系,包括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組成部分,涉及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的各個領域,論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歷史、科技、軍事和意識形態等各個方面,內容豐富、邏輯嚴密。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學習是根本途徑。因此,《準則》強調,全黨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黨的各級組織必須堅持不懈抓好理論武裝,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高階幹部必須自覺抓好學習、增強黨性修養。把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必修課,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認真學習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學習黨章黨規,堅定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信念,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覺悟和理論水平。對理想信念的堅定執著是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程序中逐步建立起來的,是靠有效解決前進道路上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來鞏固和保持的。如果我們不能有效解決前進道路上面臨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堅定理想信念就缺乏堅實的現實基礎。要通過學習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要聚焦現實問題,有效解決改革發展穩定中的重大問題,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把堅定理想信念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理解之上,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把握之上。

第三,堅定理想信念,必須廣泛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所需要的一切知識。理想信念不是孤立的、封閉的,需要各方面理論、知識的支撐和涵養,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加以培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進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生動實踐,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有許多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迫切需要回答。今天,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廣度和深度遠遠超出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當時的想象,也遠遠超出了馬克思主義在發展過程中的已有理論積累。黨員、幹部必須適應時代進步和事業發展要求,廣泛學習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以及哲學、歷史、法律、科技、國防、國際等各方面知識,提高戰略思維、創新 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提高領導能力專業化水平,以更好地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以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成就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發展為堅定理想信念提供現實依據和實踐支撐。

2023黨員理論學習材料 篇12

20xx年市農委工作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省和市農村工作會議部署,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城鄉統籌發展戰略,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大力發展都市現代農業,積極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推動我市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再上新水平。整建制建立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示範區和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市。

一、優化產業產品結構,著力提升農業綜合效益

1.優化農業產業區域佈局。深入實施《青島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規劃(20xx-20xx年)》,編制糧油生產功能區、高效設施農業功能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規劃,引導農業資源向優勢產區集中。堅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將糧油生產功能區地塊落實到村到田,建檔立冊,上圖入庫,構建農業地理資訊系統,實現資訊化精準化管理。按照集中投入、連片推進、設施配套的要求,推進30萬畝糧油生產功能區、30萬畝高效設施農業功能區建設,鞏固提升主要農產品產能。

2.大力發展優勢特色農業。深入實施優勢特色農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行動計劃,建立一批國家園藝產品標準園。擴大特色雜糧種植面積,重點發展強筋優質小麥、鮮食玉米和高油花生,把地方特色小品種和土特產做成帶動農民增收的大產業。做強做優蔬菜產業,重點發展設施蔬菜、食用菌等優質高效蔬菜生產。積極建立綠色果園、綠色茶園,大力發展名優果茶,提高產品質量效益。

3.大力發展品牌農業。實施農產品品牌發展戰略,編制發展規劃,建立農產品品牌建設、發展和保護體系。加大農產品品牌宣傳推介力度,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農產品品牌宣傳。實施農產品整體公共品牌形象塑造工程,完善品牌評價管理辦法,建立品牌目錄制度,支援爭創國家和省知名農產品品牌,重點培育10個區域公用品牌和30個特色農產品品牌。

4.大力發展現代種業。加強對本土骨幹種子企業的政策支援和培育引導,鼓勵優勢種子企業開展商業化育種和應用技術研究。建立現代種業聯盟,大力開展新型育種技術和新品種研究,培育一批適合本地生態條件的糧食、油料、蔬菜和果樹良種,主要農作物種子市域內市場佔有率達到60%以上。加大農作物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建成高標準農作物良種繁育基地20萬畝,打造1處全國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保持在98%以上。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種業企業,支援企業開展對外交流合作、引進高階育種人才和先進育種技術。加強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農作物新品種保護。

二、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推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

5.大力發展休閒旅遊農業和創意農業。編制全市休閒旅遊農業總體發展規劃,開闢“春夏秋冬”休閒農業遊活動,培育30個市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打造5條農業旅遊精品線路,農業節會達到100個以上。積極參與國家、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單位建立,培育一批在全國“叫得響、傳得開”的休閒農業品牌,促進農業與休閒旅遊、教育文化、健康養生等深度融合。立足資源優勢,將科技、人文、自然等元素融入現代農業,推動創意農業發展。

6.發展“網際網路+現代農業”。提升農業科技110綜合資訊服務能力,建設以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農藥基礎資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重點農產品市場資訊為重點的大資料中心。加強區域性農機全程精準作業和測土配方施肥手機資訊服務試點示範,建成一批物聯網示範基地。加快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大力培育農產品電商平臺企業和農村電商服務企業,建立農產品品牌網上展示展銷中心,建設一批農業電商示範鎮、示範村。實施農業資訊進村入戶工程,建成300個村級益農資訊服務社。

7.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提檔升級。大力培育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支援農業龍頭企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領軍企業在優勢農產品產地建設原料基地。開展農產品加工示範縣、示範園區和示範企業建立活動,鼓勵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發展農產品加工。擴大農業對外開放,出臺促進農業對外合作的意見,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加快農業“走出去”和“引進來”步伐。履行農業經濟執行服務指揮部職責,統籌協調全市農業經濟執行工作,促進新優專案簽約和落地。

8.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以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為基礎,依託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集聚現代生產要素,推動農業產業園、科技園、創業園“三園同建”,重點建設50個現代農業園區,支援西海岸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立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支援農業產業園提升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引進建立研發機構、測試檢測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鼓勵和引導龍頭企業和科研機構建設運營產業園,發展設施農業、精準農業、精深加工、現代營銷,推動農業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

三、推行綠色生產方式,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

9.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突出優質、安全、綠色導向,健全農業地方標準體系,制修訂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10項以上。加強“三品一標”認證管理,新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60個以上,“三品一標”農產品佔菜果茶優勢農產品比重達75%以上。推動現代農業園區、“三品一標”基地、示範農民合作社和示範家庭農場建立《生產記錄檔案》,落實產地準出制度,實行《產品合格證》管理,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產。

10.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體系建設,全面落實“一圖二書三員四定”網格化管理機制。加強農藥追溯系統和農資經營店規範化建設,嚴格落實全域禁止銷售和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規定。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能力建設,建成執行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和市級農業行政執法指揮平臺,提升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檢測能力。擴大農產品檢測範圍和品種,完成農產品定性定量檢測3700批次,快速檢測30萬批次。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資打假專項整治,查辦農業違法案件500起以上。

11.深入推進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擴大測土配方施肥面積,推廣化肥減量增效技術,以水果、設施蔬菜、茶葉為重點,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示範,引導農民增施有機肥。加強重大有害生物監測與防控,大力推廣綠色防控技術,依託新型經營主體和專業化服務組織,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示範,完成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360萬畝、綠色防控160萬畝、低毒低殘留生物農藥配送補貼60萬畝以上。

12.加強水肥一體化建設。圍繞高效設施農業功能區、糧油生產功能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以設施蔬菜、果園茶園、優質大田菜為重點,支援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廣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全市新增水肥一體化面積9萬畝,其中蔬菜5萬畝,果茶3萬畝,糧食作物1萬畝。

13.保護和提升耕地質量。深入實施農業面源汙染防治試點,開展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加強重金屬汙染耕地修復、面源汙染綜合治理及監測,建成農業面源汙染綜合防治試點區3萬畝。大力推廣農機深鬆整地、保護性耕作、土壤有機質提升、間作套作等技術模式,完成深鬆整地106萬畝,保護性耕作150萬畝。健全秸稈還田、集運、多元化利用補貼機制,開展秸稈粉碎精細還田和農田殘膜回收區域性示範,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2%。

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增強農業科技支撐能力

14.加強農機裝備建設。完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加快發展經濟作物機械化裝備、無極變速大型拖拉機、精準變數複式作業機具、航空植保機械、種子繁育與精細選別加工裝置等中高階農機裝備,推動農機裝備升級換代,提升從耕種收到植保、烘乾、秸稈處理等全過程機械化水平,全年農機總動力達到865萬千瓦,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1.5%。以馬鈴薯、花生為重點,大力推廣聯合收穫和分段收穫機械,適宜丘陵山區、設施農業等所需的農業機械,加速提升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化水平。分作物、分割槽域建成一批全程機械化示範單位,培育市級全程機械化示範基地和示範鎮5個,示範村和示範農機合作社各50個。

15.大力開展農業技術研發推廣。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創新推廣團隊建設,強化農業生產、生物育種、智慧農機裝備、農產品精深加工、創意農業等關鍵技術研發創新。深入開展“千村萬戶科技行”活動,推介釋出主推技術和主導品種。實施農業技術推廣專案,建立村級農業技術服務點,選配農民技術員。提升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專業技術水平,支援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與家庭農場、合作社、龍頭企業開展技術合作。

16.推進綠色高產高效建立。加強“雙噸糧田”技術攻關,選擇2個區市整建制開展糧油綠色高產高效建立,示範推廣一批綠色高產高效農業技術。專案區實現主導品種全覆蓋、主推技術普及率100%,糧食千畝方達到“噸半糧田”標準、花生百畝方達到“畝產千斤”標準。

17.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深化國家新型職業農業培育整體推進示範市建設,認真落實《青島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管理辦法》,完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體制機制,建立健全教育培訓、規範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體系。出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實施方案(20xx-20xx年)》。繼續實施市辦實事新型職業農民技能證書培訓,完成培訓1.5萬人。統籌實施國家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計劃和青年農場主培養計劃,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000人。抓好田間學校和市級實訓基地建設,田間學校達到100所。

五、加強美麗鄉村建設,提升城鄉統籌發展水平

18.推進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推進落實《青島市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行動計劃(20xx-20xx年)》,建設100個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1000個左右省定標準美麗鄉村達標村,力爭培育30個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培育一批3A級景點標準美麗鄉村、佈局一批美麗鄉村示範片和美麗鄉村示範風情帶。

19.深入推進農村新型社群建設。推進落實《青島市農村新型社群和美麗鄉村發展規劃(20xx-20xx年)》,督導區市編制完成縣域農村新型社群和美麗鄉村發展規劃。新開工一批集聚類農村新型社群,建立10個市級新型示範社群,推進在建農村新型社群建設和竣工回遷。推進農村新型社群服務中心規範化建設,實現達標服務中心全覆蓋。推進30個鎮(街辦)農村新型社群服務中心規範運轉,提升農村社群化服務水平。

20.紮實推進農業產業扶貧。認真落實《青島市農業行業扶貧實施方案》,完善委領導聯絡經濟薄弱鎮、處室站聯絡貧困村經濟薄弱村制度,形成產業扶貧合力。整合使用財政資金,支援經濟薄弱鎮村、貧困村,發展特色種植業、農產品加工業和鄉村旅遊業。實施發展農業特色產業、增加農村集體資產收益、新型經營主體帶動和農業科技服務等四項舉措,推進貧困戶、貧困人口加快脫貧。

六.深化農村各項改革,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21.深入推動農村綜合性改革。推進《青島市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貫徹落實,建立例會制度和通報制度,加強督導考核,確保農村綜合改革取得實效。制定出臺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的意見,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挖掘經營性收入增長潛力,釋放財產性收入增長紅利,拓展轉移性收入增長空間,確保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積極推進原種基地轉企改革。

22.深化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出臺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指導意見。完成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收尾工作,做好確權成果運用。探索建立農村土地經營權登記制度。穩步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償退出試點。規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探索建立工商資本農地租賃風險保障金制度,規範工商資本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23.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制定出臺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組織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年內新啟動1000個村的改制任務,年底前全市63%以上的村完成改革。做好黃島區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總結驗收工作。加快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建設,推動農村集體資產資源和農戶承包土地經營權入場公開交易,年內交易額10億元以上。

24.強化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監督管理,推進區(市)、鎮(街道)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平臺建設。組織開展農村集體財務收支審計、村幹部任期和離任經濟責任等專項審計。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審計條例》立法調研。制定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指導意見,多種形式發展集體經濟。

25.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通過經營權流轉、股份合作、土地託管、代耕代種代收等形式發展規模經營,全市土地流轉適度規模經營達到300萬畝,農業規模化經營比重達到65%。完善示範家庭農場評定機制,推進農民合作社規範發展,年內培育200家示範家庭農場、200家示範農民合作社。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龍頭企業+園區+農戶”等農業產業化利益聯結機制,支援農民入股農業產業化經營,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農機作業、農田灌排、統防統治、烘乾倉儲等經營性服務組織,開展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

26.強化金融支農。推動各級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加快市級農業信貸擔保機構向區市延伸,支援農業信貸擔保公司開展擔保貸款業務。發揮現代農業產業引導基金作用,支援農業產業化發展。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品種和覆蓋面。審慎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信用互助試點。會同人民銀行完成平度市農村承包土地抵押貸款試點總結驗收,持續加大農村土地經營權等“四權”擔保融資力度,力爭年內抵押貸款額突破4億元。

七.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增強凝聚力戰鬥力

27.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屆六中全會精神。切實把學習貫徹黨的xx屆六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出臺實施意見,細化實施方案,以更加堅決的態度、更加有力的舉措,推動學習貫徹工作向深度和廣度發展。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堅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定不移維護黨中央權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推動我市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工作幹在前頭、走在前列。

28.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各項要求,敢管敢嚴、真管真嚴、長管長嚴,持之以恆抓好農委系統黨的建設。出臺黨建工作標準,制定機關黨建責任清單、班子成員分管領域責任清單、各機關支部主體責任清單和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清單,層層傳導黨建工作壓力。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專題教育,嚴肅認真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針對問題及時做好整改落實。落實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制度和黨組織“三會一課”制度,強化理想信念教育,提升黨員幹部幹事創業能力。加強幹部隊伍建設,認真落實選人用人制度,從嚴從實管理幹部。提升工會、共青團、婦女和老幹部工作水平。

29.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落實黨委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和班子成員“一崗雙責”,嚴格執行《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等黨內規章制度,進一步提升黨風廉政建設水平。建立健全風險預警機制和常態化監督制度,針對重點事項、關鍵環節,強化內部流程控制,防止權力濫用。積極開展廉政教育和廉政宣傳,營造幹事創業、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加強涉農專案資金監管,確保各項涉農補貼及時足額到位。

30.強化機關作風建設。持續開展“倡導五種風氣、建設五型機關”作風建設主題實踐活動,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六項禁令”,持之以恆改進工作作風。堅持日常工作抓規範,重點工作抓創新,不斷強化政務督查、安全生產、財務管理、紀律監督等制度建設。加強“情繫三農”服務品牌建設,積極開展國家、省、市精神文明單位建立活動。深入開展農村調研,總結評選優秀調研成果。

31.推進農業依法行政。深入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xx-20xx年)》,加強農業立法調研和執法工作。建立完善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制度,推進機構、職能、許可權、程式、責任法定化。堅持重大決策規範化,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作為重大決策的必經程式。加強政務資訊公開,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發布。完善法律顧問制度,發揮好法律顧問作用。

32.加強農業安全生產工作。充分認識抓好農業安全生產的重要性、緊迫性,強化“紅線意識”“底線思維”,將安全生產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建立完善農業安全生產責任機制,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承諾書,將安全生產責任具體到事、具體到人、具體到質量。突出農業機械、農產品質量、農村沼氣、農業生產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生產標準和操作規範,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做到隱患排查到位、善後處理到位、整改落實到位、追責問責到位,堅決遏制農業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2023黨員理論學習材料 篇13

按照x區領導小組的統一要求,我認真積極地參加支部組織的集體集中學習,並且利用晚上的時間進行了自學,保證了學習時間。在第二階段學習開展以來,我在認真學習提高認識的基礎上,對照“六查六看”、“三查一看”的要求,對自己的實際工作及思想動態進行了查擺分析,找出了自己在大局意識、服務態度、辦事效率、工作作風和業務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並從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高度認真剖析思想根源,明確了整改的方向,制定了整改措施。

一、個人存在問題和不足

在學習教育活動中,一起的同志們為我提出了許多的寶貴意見,我虛心誠懇地接受,衷心地感謝。經過廣泛徵求意見,深刻剖析自己,認真對照檢查,我還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政策理論水平不高。雖然平時比較注重學習,但學習內容不繫統、不全面,有時只記現學現用的內容,業務知識學的少,真正弄懂的較少,比如以前工作時,我常以“憑著良心幹”來表達自己對工作的負責和對黨組織的忠誠。然而隨著教育活動的不斷深入,我卻越來越感到自己片面和不足。作為一名黨員敬業奉獻是最好的具體表現,敬業就是敬重自己的事業專心致力於自己從事的職業;就是用一絲不苟的態度,認真負責的精神來對待自己的職業和工作,克服“憑良心幹”的想法和做法。時時刻刻以共產黨員先進性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讓黨放心、讓群眾滿意。

2、宗旨觀念弱,群眾意識不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而是一項十分實際的工作。通過對前一段的學習,使我清醒的意識到構建和諧社會就要以人為本,我在這方面做的不是很好,表現為關心群眾不夠,深入群眾不夠,心繫群眾、服務群眾的思想意識較弱。

3、工作積極性有待提高。雖然在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果,但是樹立為經濟發展服務意識、為人民服務的意識還不夠深刻,用發展的眼光來看,思想有時認識上不到位,與時俱進,創新意識不夠建全,雖能熟練掌握本單位的工作,但是與同事互通交流較少,大局意識不夠到位,工作業務執行不夠靈活。

以上問題的存在,雖然有一定的客觀原因,但主要是主觀原因造成的。問題出在表面上,實質生在思想上,從深層次上分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在本單位確定的發展戰略、規劃和舉措上,總侷限於眼前本部門資金緊張能省一點辦成事就省一點,但從發展的眼光來看不但影響了長久的發展而且還造成了大量的浪費。尤其是在全市城改工作中進行的拆違拆遷工作中,讓我的感觸很深,這就是沒有用發展的眼光去解決存在的問題帶來的嚴重後果。

2、放鬆理論學習和思想改造。在表面看來,也在讀書、討論、寫文章、投入也不少,但就是不能掌握科學理論的精神實質和科學體系。這種學習,雖然也在學,但都是形而上學的學,並沒有達到學習的應有目的,充其量也只能是低水平的學習,導致了政治理論學習的放鬆;對政治理論學習缺乏深入瞭解,對經濟知識缺乏系統學習,流於一知半解,影響了理論水平的提高;

3、自滿情緒,畏難情緒,帶來工作責任的弱化。主要根源表現在過高地估計自己,估計成績,安於現狀,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思想上產生了自滿情緒。

二、下步整改措施

1、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做到發為了人民、發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我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應該時刻把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為自己的立身之本、奮鬥動力和行為座標,立黨為公,甘於奉獻。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從科學發展的角度出發。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2、樹立刻苦學習的精神,努力改造主觀和客觀世界。政治上的堅定來自於理論上的清醒,只有勤奮學習,才能有堅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別是非的具體標準。因此,我要切實地把理論學習作為自己的第一需要。學習理論,要與實際緊密地結合起來,以我鎮加快經濟發展的實際問題,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與發展,要做到理論與實際、主觀與客觀的真正統一,在改造主觀世界的同時,改造客觀世界。

3、樹立無私奉獻和艱苦奮鬥的精神,保持先進黨員的良好形象。我要牢固地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由此入手,牢固地樹立為黨為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要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事業之中,堅持黨的事業第一,堅持人民的利益第一;要個人利益無條件地服從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甘願奉獻畢生精力;要保持思想道德的純潔性,正確對待權力、金錢、名利,努力做一個無愧於黨,無愧於人民的人;要在生活上艱苦樸素,勤儉節約,不奢侈浪費,不追求享受;在思想上自覺抵制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響;在工作上吃苦耐勞,不畏艱險,始終保持那麼一股勇氣,一股銳氣,不屈不找,勇往直前;在工作作風上,深入實際,聯絡群眾,傾聽群眾意見,忙群眾之所需,同群眾建立起水乳交融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