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國小生語文發展性評價與檢測實驗研究課題經驗大綱

欄目: 經驗交流材料 / 釋出於: / 人氣:2.64W

“小學生語文發展性評價與檢測實驗研究”課題,旨在貫徹和落實《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建立健全語文學科課程評價體系,推動國小語文學科改革。XX年我們教研室和6所學校參與了這一課題實驗。我們積極實踐,大膽探索,努力建構體現現代評價理念、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發展的新的評價體系,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國小生語文發展性評價與檢測實驗研究課題經驗大綱

一、面對問題找根源,評價改革是關鍵

長期以來,國小生語文評價一直沿用一張試卷定學業的終結性評價。這種評價方式存在三個弊端:一是內容過於狹窄(偏重於知識的死記硬背,題型偏、怪、難);二是手段不盡科學(側重於分數),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分數成為評價學校、教師、學生的唯一標準,導致考試陷入了機械、重複、單調封閉的誤區;三是形式過於單一(僅趨限於書面)。這三方面忽略了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能力等方面的評價,忽略了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忽略了老師、家長、學生全方位的評價,多數學生無法體驗學習的成功和樂趣,自己的潛能和優勢不能充分發揮。學生在常年筆和紙的機械摩擦中,在汗水和淚水的煎熬裡,逐漸消蝕了語文學習的激情,衰減了語文學習的靈性,抑制了身心的健康發展,造成了學生語文綜合素養低下的後果。

針對問題,我們認為,要全面實施新的課程標準,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關鍵在於淡化分數的選拔、甄別功能,將評價滲透到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充分發揮評價對於學生髮展的激勵、導向作用。“國小生語文發展性評價與檢測”實驗課題的主要目的就是全面瞭解學生的語文學習歷程,採取有效評價手段,激勵學生學習,改進教師教學。

那麼,語文學科的評價到底評什麼?如何評?我們組織實驗教師認真學習課題實驗綱要。課題對評價的內容、方法、步驟、要求做了詳實的詮釋。藉助課題實驗的東風,依據語文課程標準的五大板塊,結合語文學科的四大任務(讓學生學會識字寫字、學會讀書、學會表達、學會寫作),我們覺得對學生語文能力的評價,主要從四個方面入手。為了易於操作,我們把它歸納為“四個一”,即:寫一筆好字,提高漢字書寫能力;練一副好口才,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寫一手好文章,用心靈描繪美好生活;記一肚子好詩文,讓經典滋潤學生心靈。為了使“四個一”落實到教師、學生的具體教學時踐中,我們實施了“14111”工程,即:上好一課(向語文課堂教學要效益)、建立四本(日記本、習作本、課外閱讀登記本、古詩文學習積累本)、加強一寫(硬筆字書寫)、狠抓一背(積累經典詩文及優美片斷)、落實一讀(課外閱讀)。方向明確以後,我們先後出臺了《芮城縣教研室關於國小生語文素養實行分項測查的實施方案》《關於加強寫字、古詩文教學的指導意見》《關於進一步落實新課標精神、全面提高國小生語文素養的實施意見》等,作為較長一段時間語文學習的指導性檔案。先後編寫了一系列縣域地方教材:與教材同步的寫字本,在練習寫字的同時鞏固所學字詞;與教材配套的“1+x”課外閱讀書,即一個話題,多篇文章,拓寬學生閱讀面,實現課內課外相結合;課外誦讀本,引導積累經典詩文;統一規範了學生的閱讀登記本、古詩文積累本等。

2011年我們又承擔了“山西省國小生語文能力評價與檢測”實驗研究的第二輪實驗。在多次參與省、市級課題實驗培訓中,我們在運城市教研室課題組下發的《運城市“國小生語文能力評價實驗與研究”第二輪課題實施方案》《關於加強國小生寫字和課外閱讀的指導意見》《運城市國小生語文學業評價實施方案》的基礎上,依靠有效的評價槓桿,對評價內容及方式方法進行完善、充實,逐步由分數評價到等級評價,由等級評價到達標評價,由單一評價到綜合評價,由書面考試到多元測查。將書面考試、分項測查與技能展示相結合,將過程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力求探索一條促進國小生語文能力全面發展的科學評價之路。

二、 多元評價為支點,上下驅動促發展

1.評價內容多元

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更要注重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培養他們的良好習慣,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我們不只關注學生書面考試,更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興趣、態度、方法以及終結效果;不僅關注學生的寫,更關注學生的聽、說、讀、誦等方面的能力。我們提出的“四個一”和加強師生課外閱讀、努力建立書香校園關注的就是學生的說、讀、寫、誦,力求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

2.評價方式多樣

在評價方式上,我們採用“三位一體”多樣化評價體系。即書面考試+分項測查+技能展示,做到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1)書面考試達標化

隨著課程改革不斷推進,我們深深認識到,一張考卷定終身的時代已經過去,尤其是對國小生,不要為了100分把孩子的童年變成100歲,不要讓孩子耗費大量時間去做一些機械、重複、僵化、中看不中用的語文練習題,根本無暇去讀書、積累和寫作。雖然學生做習題快速準確,但對提高語文讀寫能力收效甚微。為此,我們大膽提出書面考試達標化,只要考試成績達到試卷總分的80%為達標,60%為合格,徹底淡化了分數評價給師生帶來的過重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騰出時間讓學生去讀、去記、去說、去寫。

(2)分項測查精細化

分項測查是一項細緻、複雜,費人又費力,但又十分重要的工作。做實了,效果顯著,倘若流於形式,那就是神馬浮雲。XX年開始,我們出臺了《國小生語文能力分項測查實施方案》,經過多次實踐改進,逐步得以完善。每學年末深入各校進行分項測查,多年如一日。參加課題實驗之後,我們參照課題要求,從數量、質量、批改、評價等方面充實和完善了測查細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先進行自測、小組測、家長測、教師測,並登記造冊。隨後,教研室組織專人深入各校,隨機抽取一個年級一個班級進行測查。

a、硬筆字測查。師生硬筆字書寫做為每年一項必測內容。除了檢視師生的寫字本外,教研室還進行師生臨場寫字,統一內容、統一時間、統一紙張,粉筆字現場計分,鋼筆字密封帶回,著專人評分。作為量化學校的指標之一。

b、口語交際測查。口語交際是每學期學生語文能力測查的主要內容之一。結合本學期教材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在書面測試中,有專門考查學生“說話”“口語交際”能力的內容。然後舉行講故事、口頭作文、辯論會、小記者採訪等活動,具體形式是:每個年級擬定10個話題,學生任抽一個,準備5分鐘後,現場展示,或由教師現場給出話題進行即興發言,根據學生表達能力給分。

c、閱讀能力測查。要求學生根據教研室規定的必讀書目和選讀書目,出示自己一學期內的閱讀書目及圖書,測查組隨機抽取其中一段或一篇,讓學生進行朗讀,看是否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隨後根據讀文內容隨機提問,考查學生是否能概括文章主要內容,能迅速獲取資訊,對文中人物或事件能提出自己的認識與理解,幫助學生養成基本的閱讀能力和習慣;檢視統一配發的閱讀登記本,從內容、數量、批改、評語等方面進行評價;檢視學校圖書室或班級圖書角;檢視好詞好句摘抄本,主要看數量和質量。根據所查情況計分。

d、經典詩文測查。讓學生大量誦讀經典詩文,對於傳承祖國優秀文化,陶冶學生美好心靈意義深遠,尤其對文化底蘊的積澱效果明顯。每學期初,我們將各年級誦讀內容提前確定並公佈,學年末測查落實。去年,我們將誦讀內容編印成冊,分解到每一週,確保誦讀常態化。教研室不定期組織人員深入學校,任意抽取班級一定比例的學生進行測查,依據誦讀標準量化打分。

e、日記、習作測查。重點看內容、篇數、教師的批改、評語和日期,學校是否做到定期檢查等。發現好的經驗和做法,及時總結推廣。去年12月,我們在南街國小進行常規檢查時,發現教師陳曉華在三年級學生起步作文書面語表達訓練方面有思想、有方法、有措施、有效果,我們給予充分肯定,並於今年4月,在南街國小召開全縣習作教學研討會,教師們受益匪淺,收到很好效果。

(3)技能展示常態化

a、競賽活動

每學期,我們都有目的、有重點地組織全縣性的師生技能展示活動,為學生搭建張揚個性、展示自我的平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先後組織過師生寫字、主題演講、看圖說話、習作、講故事、經典詩文誦讀、手抄報等競賽活動。要求人人蔘與,層層選拔推薦,並將競賽成績作為量化教師、學生、學校的指標之一。

b、聽課評課

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戰場。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效利用評價手段,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要求教師不僅研究教法,更注重學法指導和學法研究。從2011年開始,每年3月進行的聽課評課月活動,9月進行的年度骨幹教師評選,10月進行的優質課巡迴觀摩等,有力地促進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益,提升了教師的執教能力。多元評價成為我們衡量教師課堂教學的主要標準之一。

c、教學會議

一年一度的教育教學工作會,旨在總結經驗,尋找問題,部署新學年工作。像這樣集中在會議室裡的會我們已經堅持了二十多年。自XX年起,我們改革會議形式,由以往念念材料、發發獎,改為深入基層觀摩交流。所有參會人員重點觀看師生寫字、經典誦讀、閱讀積累、日記習作、有效課堂、常規管理、課題實驗、校本教研等,這樣做既為承辦學校、師生搭建展示交流的平臺,又提供了相互評價、相互學習的機會。

三、悉心研究不間斷,綜合素養成效顯

課題實驗以來,我們深深感到評價機制的改革,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他們愛學、樂學、善學,使語文學習的“四個一”和“四大任務”達到了預期效果,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明顯提高。

1、師生寫字

由於我們始終如一地堅持,多種形式的評價,如今,不論是城裡的老師、學生,還是農村學校的老師、學生,甚至是偏遠山區的老師、學生,人人都能寫一筆整潔、漂亮、規範的漢字。

2、習作彙編

把自己認為最滿意的作品或經過老師批改的優秀習作,還有參加各種作文大賽獲獎作品以及報刊上發表的文章整理彙編,裝訂成冊,學生自己設計個性封面,起個好聽的名字,比如“花開的聲音”“習作島”“我的習作小屋”“金色童年”“放飛理想”等,充滿了童趣和詩意。提升了學生的成就感,培養了學生的人格情操,激勵學生朝更高目標邁進。

3、誦讀積累

誦讀經典已成為一種習慣。每一位學生都能背幾十首(句)甚至幾百首(句)經典詩詞、名人名言、警句格言等,並能在自己的日記、習作和日常交流中基本做到靈活運用。

4、評價檔案

由學生動手,將自己所獲得的獎狀或能體現語文學習進步的相關資料,如:每次競賽活動、測查結果、發表或獲獎的文章、優秀作品、書面考試試卷、演講稿等裝入檔案袋。記錄成長足跡,時刻鞭策自己努力學習,這對學生和家長來說別提有多高興和自豪。

四、成績面前找差距,堅定信念譜新篇

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我們的實驗進展順利,各方面工作均取得優異成績。2011年運城市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管理現場會在我縣召開,與會領導及全市13個縣、市的教育局領導、校長、部分教師代表深入到我縣的8所農村學校進行觀摩,對我縣國小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會議結束之後,全市13個縣、市及河南、陝西有關教育同仁,先後來我縣進行觀摩指導。2011年5月全市多元智慧暨書法進校園現場會在我縣召開,與會領導又一次高度評價了我們的語文教學成果。2011年4月,在省課題組、教科院組織的課題研討會上,我們教研室做了經驗交流。今年4月,我們教研室被評為全省課題實驗先進集體。

我們的課題實驗雖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冷靜思考,我們覺得還存在以下困惑:

1.國小生語文發展性評價體系與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發展如何更有效地銜接,以促進學生綜合素養可持續地發展。

2.實施課題實驗,教師負擔過重,教師專業素養與師資水平成為制約課題進一步實施和發展的瓶頸。充分發揮教研室職能,不斷提升全縣專任教師業務能力,是我們今後要加大力氣做實做好的工作。

3.家長與教師在評價的內容與方式上時常出現異議,需進一步完善。家長參與到評價體系中來的頻率和效果有待提高,新的評價觀被家長完全接受還需要一個較長的實踐過程。

4. 我們的課題研究還只處於操作層面上,研究的成果還只是零零碎碎,不是很系統。懇切希望通過專家引領和理論提升作進一步的整合與提煉,形成較為完整的評價體系。

“國小生語文能力發展性評價與檢測”實驗研究課題的探索和實踐已揚帆啟航並初顯成效,今後我們將深入推進課題研究成果的應用,並在此基礎上開展小型多樣更具針對性的專題實驗,做好做實每一個細節,進一步完善學生語文能力發展性評價體系。我們堅信,歷史記載艱辛,歲月彰顯崢嶸,只要不斷努力,勤奮耕耘,一定能取得課題實驗的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