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淺談音樂教學方法理念(精選5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3.56K

淺談音樂教學方法理念 篇1

在時代發展的推動下,教育系統日趨完善,音樂工作者在這方面做出了許多努力。為順應教學改革要求,出臺了新的《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在高中音樂教育之中音樂欣賞課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圍繞高中音樂欣賞課的目前形勢展開分析,並探討了高中音樂欣賞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結合教學實踐,提出幾點促進高中音樂欣賞課教學更好發展的方案

淺談音樂教學方法理念(精選5篇)

高中音樂欣賞教學對比鑑賞在高中階段的音樂欣賞教學中,其中心內容是藉助經典音樂的定義,瞭解其來源,並剖析其藝術感受,就此展開教學,使得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和欣賞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那麼,怎樣才能使高中音樂欣賞教學得到更好地發展呢?

一、將音樂作品欣賞方式傳授給學生

音樂欣賞單靠學生的興趣是不夠的,要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內涵實施深入的理解,對於音樂作品所蘊含的情感可以切實地體會到,這樣才可以實現欣賞的目標。對於不一樣音樂體裁的音樂欣賞的標準、方法,要準確地掌握。

在欣賞歌曲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歌詞對歌曲內容進行直觀的理解,進而實現欣賞的目標。對於歌詞內涵比較深奧的,或是寓意比較模糊的作品實施欣賞的時候,這對於學生的文學和文化素養有較高的要求。針對古代的、少數民族的、外國的藝術歌曲、歌劇等作品在實施賞析的時候,不僅要擁有一定的音樂素質,還應對作品的相關事宜要清楚地掌握,如時代背景、創作目標、民族習慣、作曲家的個人風格等方面進行準確的把握,這樣對於作品的內容才可以深入地理解。

對於近代的輕音樂樂曲,其特點是形象單一,這樣我們可結合標題進行簡單的瞭解,展開想象,使其感受到樂曲的內容和情緒。比如,鋼琴獨奏曲《牧童短笛》,其演奏者是賀綠汀,結合這個曲名,我們就可以對其內容進行簡單的瞭解。針對大型的器樂曲實施理解的時候,首先應該對作品的時代背景、作者狀況進行了解,此外還有一些沒有標題的音樂。對沒有標題的音樂作品的賞析,對於時代背景的掌握是一方面。此外,要結合樂曲的說明去進行深入地理解、賞析作品。比如,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此作品是根據中國民間傳說梁祝的悽美愛情故事進行改編的,經過使用民間器樂的表現手法,形成中國人民的特有的欣賞習慣,結合情節的發展順序,對作品實施概括。在賞析的時候,要引導學生嚴格遵照情節順序:“草橋結拜——同窗三年——一同讀書——長亭分別——遭遇逼婚——樓臺相遇——抗婚——縱身投墳——化為蝴蝶”,結合這個順序對樂曲內容進行理解。

二、將音樂教育教學的藝術充分地發揮出來

高中音樂欣賞課內容比較複雜,對於古今中外不同的音樂作品都有所涉及。由於受到知識面的侷限,學生對於內容不可能都感興趣。一般他們會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對於不一樣的樂曲有不一樣的學習態度。在面對自己感興趣的樂曲欣賞的時候,就會表現出比較積極的態度;反之,則會產生厭煩情緒。因此,在教學的時候,老師可先引入導語,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有效的激發。所這裡所說的導語,就是老師匯入新課的語言,是開始傳授知識的第一道程式。比如,在對民歌部分實施傳授的時候,課前的時候老師就聽到學生在談論自己對民歌的感受,有的感覺沒意思、很無趣,對這部分欣賞沒有興趣。這樣老師就要充分的利用好課前的導語,首先是相關資料的收集,教學方法的設計。在課上,老師可首先說出兩句樂譜:《沂蒙山》的民歌,《十五的月亮》,讓學生試著去嘗一下,並探討一下他們之間的不同點,之後老師講解,《十五的月亮》主要是在山東民歌的基礎發展形成的,經過演變加工而來的,這樣教學效果就會比較理想。

三、實施綜合體驗的方法

音樂欣賞的途徑,主要是靠聽覺來完成的。然而,其他感官的參與也是比較有效果的。所以,筆者探討了綜合體驗方法,此種方法的實施主要是讓學生多感官一起融入到音樂學習之中,在參與活動期間理對音樂實施理解。綜合體驗方法一般可從以下幾方面實施把握:一是通過課堂教學完成體驗活動。可以採用擊掌、跺腳、輕擊課桌等方法,對音樂的節奏實施模擬。二是經過音樂表演活動來完成體驗。比如,引導學生對不同民族、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進行仔細的聆聽,結合學生自己的認知水平,將音樂以另一種形式表現出來,如舞蹈等。在對《少數民族音樂》實施教學的時候,老師可引導學生在不同民族音樂的伴奏下,對不同民族的舞蹈動作進行學習,這樣可使得學生對各民族音樂特點進行很好的把握。三是進行研究性學習體驗。比如,對於高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我們可安排一些“地方民歌”主題研究性學習。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對本地民歌的產生與發展歷史進行調查,在對音樂資料實施有效蒐集的基礎上,展開交流活動。

四、可採取對比鑑賞方法

我們所講的音樂欣賞,主要人們對音樂進行仔細聆聽,讓樂曲的旋律和節奏美傳遞給人們,讓人可以透過歌曲聽到作曲家的內心變化,體會其創作樂曲的實質。在欣賞課中實施對比欣賞法是最常見的方法,對比欣賞的原理是學生對音樂進行聆聽、感悟,通過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解去理解歌曲的意思。對比演奏較創作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點,對比演奏可以讓學生切實體會到音樂的美感。將一首樂曲中的各個部分實施對比。一段曲子之中,樂段的不同其賦予的情感也不同。情感的得來是由作曲家心靈受到震撼所激發的。尤其樂曲中能夠凸顯作曲家情感的重音和節奏的使用,欣賞者都可以通過這些體會其真實的情感變化。比如,對於《少女的祈禱》這首樂曲的欣賞教學中,老師可引入多媒體裝置,在播放音樂的時候,讓學生體會到音樂帶來的聽覺震撼,老師可指導學生對音樂的旋律和節奏進行重點的把握,還有樂曲的重音部分,讓他們切實感受到音樂中蘊含的節奏美和力度美。老師可以選用談話的方法,組織學生展開探討,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其中的變化,說說自己的感受,引導學生將各部分所蘊藏的意境與形象進行對比。此外,還有同一首樂曲不同表演形式的對比。

綜上所述,在高中實施音樂欣賞課教學,意義重大,要求音樂老師對於教學方法與教學思想要實施不斷的創新。

淺談音樂教學方法理念 篇2

在新課程改革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它不僅注重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創造性、自主性,更強調在音樂教學中,讓學生充分體驗音樂的美及其蘊涵的豐富情感及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的境界。在這種新時期下,學生對音樂鑑賞課的倦乏成為教師的一個極大挑戰。本文從貫徹新課改新理念的角度,來培養學生們對音樂鑑賞課的興趣。

一、引言

我國傳統的音樂素質課程,主要是採取填鴨式的教學,教與學從本質上仍是分離的。主要表現為學生被動地學,老師機械地教的課堂教學模式,從而使學生對音樂鑑賞課倦乏。如何使音樂鑑賞課發揮它應有的作用,除了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外,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鑑賞課的興趣。

二、上好音樂鑑賞課,激發興趣是成功的關鍵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音樂就是以萬物為主題的旋律。”音樂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樂,而對於我們的學生,音樂是他們既熱愛又畏懼、既熟悉又陌生的一種藝術。音樂課堂教學,不應再是沉悶的、單調的、固定在教學內的,以教師傳授的單一模式,應變得活躍、寬鬆。讓學生主動的去感受音樂,愛上音樂!

(一)以“趣”激發動機

教師在音樂教學中,首先要了解各個學段欣賞課的課程目標要求。其次,欣賞教學要遵循欣賞規律,再次,根據年齡特徵,選擇作品應適當擴大範圍。最後,以“趣”激發動機,以“美”愉悅身心。

通過遊戲的形式激發興趣,遊戲常常令人輕鬆愉快,它與嚴肅不是對立的。在歌曲教學中,適當給學生設定情境,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以遊戲的形式創設情境

“音樂是舞蹈的靈魂。”音樂與表演密不可分,要想充分表現歌曲的內容,通過有聲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學例項:我們在上舞劇《白毛女》這節課時,可以先向學生講述白毛女的民間傳說,再創設情景。四個形象角色:喜兒、楊白勞、黃世仁、穆仁智,分別由學生來扮演,這樣不僅通過楊白勞和喜兒父女兩代人的悲慘遭遇,深刻揭示了地主和農民之間的尖銳矛盾,歌頌了八路軍和新社會!

2.以遊戲的形式啟發教學

遊戲精神不僅有著遊戲的外在形式,而且更具有遊戲的內在精神品格。我在教學實踐中引入遊戲精神引導、啟發學生,在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自主增加知識的掌握。

3.以遊戲形式進行互動教學

在遊戲中,遊戲者全身心投入於遊戲中,相互敞開又相互接納,從而不斷實現融合與交流。通過師生和生生之間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的全面互動,改變傳統的“要我學”為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式的“我要學”,從而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真正的體現。在運用“互動”教學方法教學時,將教師的教融於學生的學之中,如何實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使教與學達到最優化的整合。

(二)以“體態律動”調動積極性

音樂是體態律動的靈魂,任何一種體態律動的訓練都配有音樂,但不能簡單的將體態律動理解為聽音樂的模仿動作,也不能將體態律動時的音樂理解為一種動作的伴奏音樂。在體態律動的過程中,應該時刻記住,音樂是體態律動所要表現的最終目的。所有的體態活動只是一個媒介,是通過自己的身體理解和表現音樂的一個平臺。在體態活動中,培養學生聽音樂的習慣、能力,讓學生主動參與、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活動中,並以身體律動和即興的表演表達對音樂的理解以及再創作。

世界上最著名的音樂教育體系都把律動教學放在相當重要的地位,如達爾克羅慈的體態;奧爾夫基本形體動作教學、聲勢教學等。律動教學法在我國音樂教育實踐中已有廣泛的應用,常常把律動教學與創造教學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

(三)“課外音樂活動”活躍延續興趣

課外音樂活動是指課堂教學以外的各種音樂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有特色的音樂教育課外活動。它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表現能力,滿足學生對學習音樂的需求,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進行生動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培養集體主義觀念。豐富學生的課餘文化生活,活躍學校氣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增長音樂知識,擴大音樂視野,積累實踐經驗,鞏固課堂音樂教學所學的知識和技能。

三、結束語

教師要根據新課程的理念,利用各種有效資源創設良好的課堂情境,注重突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激發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實踐能力和音樂創造能力,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培養學生的參與、合作、探究能力,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係,讓學生在生動、有趣、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中體驗音樂、探究音樂、表現音樂,以“趣”激發動機,以“美”愉悅身心,讓他們在歡樂活躍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讓學生真正愛上音樂鑑賞課。

淺談音樂教學方法理念 篇3

音樂,是最能夠直接表達人的情感和增加豐富的情感的 藝術 ,因此,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對音樂的情感體驗為重,強調文化意蘊,削弱技術意味。通過適時引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拓寬思維空間,加深情感體驗,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鑑賞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人生觀。而音樂欣賞傳統的教學模式缺少音樂美感,缺少情感體驗,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再實踐,再探索,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力求不斷提升欣賞教學水平。以下是本人在欣賞教學中的幾點心得。

一、運用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喚起學生欣賞音樂的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為了激發學生欣賞的興趣和慾望,在課堂上,首先要為學生設定一個欣賞、想像的氛圍,如:圖畫展現情境;語言描繪情境;音樂渲染情境等,給學生營造出一個充分聯想、想像和思考的空間,通過教師的誘導,將學生領入與音樂作品的風格情緒和具體內容相應的情境之中,使他們的聽覺和視覺都被調動起來,很快進入角色,為進一步欣賞做情感、興趣上的鋪墊。比如,教師可以運用與作品相關的文學、 歷史 故事等資料,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如在欣賞古琴曲《流水》時,我以樂曲作為背景音樂,在螢幕上播放一系列相關的圖片,同時繪聲繪色地講起樂曲的由來,即“鍾子期和俞伯牙”的故事。這時,我發現學生們都在全神貫注地聽,從眼神和表情看得出學生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求知慾被激發,已經迫不及待地要進一步鑑賞這部作品了。

二、採用直觀式教學,縮短學生與音樂的距離

乾巴巴的說教不適合音樂欣賞教學,在教學中,採取理論講授與示範表演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真切地感受音樂、認識音樂。如在“鋼琴音樂欣賞”一課中,我在講解鋼琴的發音和內部構造時,讓學生順序到前邊來觀察鋼琴,同時我現場演奏學生們喜歡、耳熟能詳的輕音樂或流行音樂樂曲,這樣學生首先在直觀上有了形象概念後,再進行講解;在欣賞民間歌曲《繡荷包》時,為了讓學生體會各地民歌不同的風格特徵,我邊示範演唱邊講解雲南和山西的《繡荷包》,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淺談音樂教學方法理念 篇4

轉眼間,已度過了忙忙碌碌的半學年。回顧著半學年的教學工作有一定的成績,也有一定的不足。這一學期我擔任二年級,五年級的音樂教學及舞蹈輔導班的教學工作。現將本學期工作做一總結。

一、課堂教學中取得成績

1、在音樂教學中,我把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作為根本的教育目標。把學習還給學生。一年級的課堂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在課堂中,我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開展了小舞臺,教你一招等小欄目。讓學生表現自己的才華。給予他們充分的表現欲。在這學期裡。我組織學生自制打擊樂器,用廢舊的瓶子裝上大米及各種糧食製作各種打擊樂。這種樂器在上課中受到了很好的效果。在高年級的教學中,根據學生現狀交一些當今非常流行的網路歌曲。這種方法是我的音樂課堂比以往更有生機,學生的激情很高,學習氛圍很濃。

2、舞蹈教學方面。在舞蹈課堂上。首先,我對學生進行舞蹈基本功的訓練,擦地練習,身體各部位活動,拉丁的基本步。接著,我對學生進行了民族民間舞的風格教學。有激情了拉丁舞的基本步教學。及各種手位教學。可以說,通過舞蹈訓練能使學生增強體質,提高氣質。改進動作的協調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我們已經開始排練了兩個節目,最後學期結束時,我又對學生進行了大量的動員工作,確保下學期不丟失一個學生。

二、不足之處

在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中,我認為教學方面不夠精,側重了情感興趣的培養。但對學生樂理知識的傳授有些欠缺。沒有處理好音樂相關學科的關係。學生的演唱情感調動能力不夠。創編活動成效也不大。對學生的評價力度不高。對於學生整體的音樂感受鑑賞,表現,創造能力培養力度不高。以後還應加強學生的文化素養。在舞蹈教學中。家長對舞蹈的認識還不夠深刻。學生參與舞蹈培訓的積極性還不夠高。大部分學生的基本工很差。沒有紮實的基本功。對於排練成品節目有很大的難度。

淺談音樂教學方法理念 篇5

內容摘要:音樂是聽覺藝術,音樂藝術的一切實踐都必須依賴於聽覺。音樂藝術的這種特徵,決定了音樂教學必須立足於聽,把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培養其對音樂良好的感受能力作為音樂教學的首要任務,作為進一步學習音樂其他方面技能的基礎。因此,音樂課程必須把全部的教學活動牢牢地建立在聽的基礎上,因為聽是一切音樂實踐活動的開始和基礎,聽覺感知則是學習音樂的先決條件。

關鍵詞:激發興趣 培養習慣 發展聽覺

曾經聽過一節音樂課《夏天的池塘》。在這節音樂課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及富有激勵的語言將課堂的學習氣氛變得生動活潑,另外又安排了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有欣賞、唱歌、遊戲、表演等,孩子們都忙得不亦樂乎。但當教師指名錶演唱時,我們卻發現很多的孩子在演唱歌曲時,不是記不住歌詞,就是不能準確演唱歌曲的旋律。這是為什麼呢?

“感受和鑑賞是重要的音樂學習領域,是整個音樂活動的基礎,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良好的音樂感受能力與鑑賞能力的形成,對於豐富情感,提高文化素養,增進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教學中應激發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養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逐步積累鑑賞音樂的經驗。”《音樂課程標準》這一段話為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音樂的本質。音樂是聽覺藝術,音樂藝術的一切實踐都必須依賴於聽覺。音樂藝術的這種特徵,決定了音樂教學必須立足於聽,把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培養其對音樂良好的感受能力作為音樂教學的首要任務,作為進一步學習音樂其他方面技能的基礎。因此,音樂課程必須把全部的教學活動牢牢地建立在聽的基礎上,因為聽是一切音樂實踐活動的開始和基礎,聽覺感知則是學習音樂的先決條件。

美國著名現代音樂家愛倫·科普蘭在《怎樣欣賞音樂》一書中說到:“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樂,再也沒有比聆聽音樂更重要的了,什麼也替代不了聆聽音樂。”所以,只有緊密地圍繞聽來進行和展開音樂教學活動,才能符合音樂藝術的規律,只有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才能使音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和能力呢?

首先,我們要激發學生傾聽音樂的興趣。

(1)在課堂教學中,有效的語言激勵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養學生傾聽習慣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往往一句讚揚,一個微笑,就能收到明顯的教學效果。如稱讚那些“能夠仔細聆聽音樂,又能哼唱”的學生是“長著神奇耳朵”的“音樂精靈”;對那些能夠通過聆聽善於發現別人優點並進行模仿展示的學生說:“你把別人的優點都學來了,你的聽力真不簡單呀!”等等,長期堅持正確評價激勵學生,學生就會養成傾聽的習慣。

(2)結合實際,根據學生聆聽音樂的心理要求,我們可以選擇與教學內容有關、學生樂於接受的音樂作品,讓他們仔細聆聽、比較,使他們從被動聆聽到主動傾聽,從而喜歡傾聽。例如:在《鄉間的小路》教學活動中的設計。這是一首校園民謠,它的旋律輕快跳躍,情緒活潑歡快。為了讓學生能夠感受校園民謠的特徵,我不僅帶領學生唱了《鄉間的小路》,還選擇了一些學生非常熟悉喜歡的歌曲如《童年》、《捉泥鰍》等,引導他們仔細聆聽,分析比較,找出這些作品的相同之處,讓學生的情感得到激發,並在情感體驗中,使學生真正瞭解思鄉音樂作品的風格特徵及其表現手法。

(3)適當的角色轉換也能激發學生傾聽音樂的興趣。例如,在課堂中,讓學生扮演一位小老師,在仔細聽辨其他同學的演唱或回答後,他們都會積極踴躍、暢所欲言。

(4)在課堂上,我們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音樂情境的創設,將孩子們帶入音樂情境中,細細品味音樂,激發學生傾聽興趣。因為多媒體教學能夠滿足學生全方位的感覺器官,給人以巨大的感染力,實現高標準的視聽同步,引導學生為體驗音樂之美而靜心聆聽。例如:在《彩雲追月》的教學中,根據歌曲所表現的夜晚寧靜祥和的意境及彩雲與月亮前追後趕、上下翻湧的景象,我利用多媒體播放具有動畫效果的課件,從視覺、聽覺多方面的感受開始,在畫面中靜聽音樂,在音樂中欣賞畫面。這美麗的情景和氛圍,深深打動著學生,它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靜靜地聆聽音樂,而且從中也啟發了學生用輕柔、優美的歌聲來表達歌曲的思想感情和意境。

第二,我們要積極引導學生學會傾聽。音樂課是以音樂為載體,進行音樂知識技能的學習,體驗音樂的真諦。當學生認識到傾聽的重要性後,我們還應該教給學生傾聽的方法,培養他們傾聽音樂的能力。學生只有會聽了,才能促使他們更加認真地傾聽音樂。所以,在傾聽音樂之前,教師要提出一些簡單而且帶有啟發性的問題,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有目的、有興趣、有思考地傾聽,聽清音樂的節拍,感受音樂的情緒、音色的變化,體會和聲的效果,瞭解節奏的變化等等。讓學生從小處練起,循序漸進,讓他們在傾聽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例如:在進行《微笑波爾卡》欣賞教學時,我在學生初次聆聽音樂前提問:“根據自己聆聽音樂時的感受,給作品取一個名字,同時告訴我們為什麼起這個名字?”帶著這個問題,學生在聆聽音樂時非常認真,而且十分興奮,有些學生甚至隨著音樂情不自禁地舞動著身體。當音樂結束時,學生們非常活躍,個個都舉手踴躍發言,而學生們給作品起的名字也是豐富多彩,“快樂的一天”、“滑稽的舞蹈”、“愉快的太空之旅”等等,所有的名字裡都浸透著愉快、喜悅之情。當問起學生為什麼起這個名字時,所有孩子的回答幾乎相同,因為他們感受到了音樂速度之快,節奏之緊湊,旋律之歡快。

最後,我們教師還要做到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在平時教學中,除了有意識的提醒和培養學生,督促他們養成傾聽的學習習慣以外,我們還要在每一節課的每一次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傾聽行為,讓學生真正擁有傾聽的能力。只要我們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相信我們的學生一定能夠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和能力。例如:在一些律動表演中,老師們往往都是在學生還沒有聆聽音樂作品的情況下,就將動作進行分解教學,而學生的表演也是隨著老師的口令進行機械地模仿,並沒有運用自己的肢體動作表現音樂作品的情感。所以在表演前,我們老師也應該引導學生仔細聽辨音樂的節拍、速度、情緒及表達的情感,這樣學生的動作才會更加優美。

培養良好的聽覺感知,不僅對音樂鑑賞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學習音樂表現技能的必要前提。演唱、演奏等離不開聽覺的主導作用,音準、節奏感、聲音的表現等都需要由聽覺來鑑定和調整。當我們幫助學生培養了良好的傾聽音樂的習慣和能力時,你會驚喜地發現:因為傾聽,學生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他們能夠點評音樂作品,表現音樂作品;因為傾聽,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了提高;因為傾聽,學生們唱準了歌曲,聲音悅耳動聽;因為傾聽,使歌曲中的難點變得十分容易,學生們不再像鸚鵡學舌那樣機械。

讓我們從聽開始吧!讓學生在傾聽中感知美、理解美、欣賞美、創造美,體現以審美為核心的教育理念。由淺入深地提高學生審美的能力。為學生“終生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