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淺談音樂教學中的情感體驗

欄目: 教師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07W

摘 要:音樂是最富有情感的藝術,而正是這種“情”牽動著無數顆學生的心。“情”更是藝術創作的靈魂,所以音樂教育不僅要讓學生學會音樂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體會音樂內在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感悟作者的創作意境並從中得到心理上的藝術滿足,從而完成真正的心靈陶冶。

淺談音樂教學中的情感體驗

關鍵詞:音樂藝術 情感體驗 創設意境 情感共鳴 情感昇華

音樂藝術是憑聲波振動而存在,在時間中展現,通過人的聽覺器官而引起各種情緒反應和情感體驗的藝術。“樂由情起”,音樂也是最富有情感的藝術,托爾斯泰曾說:“我喜歡音樂勝過其它一切藝術。”黑格爾曾說:“音樂是精神,是靈魂,它直接為自身發出聲音,引起自身注意,從中感到滿足……音樂是靈魂的語言,靈魂借聲音抒發自身深邃的喜悅與悲哀,在抒發中取得慰藉,超越於自然感情之上,音樂把內心深處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動化為自我傾聽的自由自在,使心靈免於壓抑和痛苦……”

情感體驗指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欣賞作品或演唱作品時引起的一系列情感反應。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是以審美為核心的藝術。好的音樂作用於人的情感,引起共鳴、激動、聯想、想象,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浸潤著人的心靈,使人受到某種道德情操、精神品質、意識觀念的薰陶滲透,從而達到優美崇高的思想境界。

情感體驗是音樂教學中所不容忽視的,所以我想就這一問題談以下幾點:

一、情感體驗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

從心理學上講,情感是人對客觀現實的一種特殊的反應形式。它是人對待外界事物的態度,是人對客觀現實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體驗。從藝術價值上看,音樂是最富情感的藝術,是最容易激發和調動情感的,並能很好地體現個人的修養。從實踐教學中,情感體驗是可以獲得和培養的。因此,在音樂課中,學生可通過大量的音樂實踐得到情感的體驗、抒發,產生一定層次的認識、評價、鑑賞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修養水平。情感體驗疏通了教師與音樂,學生與音樂,教師與學生之間多方面的渠道。情感體驗是引導式與自然流露相配合,與音樂緊密相聯,突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產生了情感的呼應,就有了對音樂知識內容的積累,對音樂興趣的提高,從而尋找到適合於自己,並與自己性格相吻合或有差異的音樂去聆聽,感悟。音樂大門的開啟,要靠教師選擇好鑰匙。情感的調動和培養則是教學中最好的選擇。

下面摘抄一段我的學生在音樂欣賞課結束後所寫下的個人體會:

“音樂欣賞課給了我很多以前聞所未聞的音樂知識,但說實話,使我記憶猶新的並不是貝多芬、莫扎特、肖邦傳奇的音樂創作經歷和膾炙人口的名曲,而是我沉浸在每部樂曲中時那難以名狀的感覺,那似乎是一次次聖殿中的洗禮,洗去心靈上由於種種原因而產生的灰燼,洗出自然的亮色和心靈的一片淨土;又彷彿是一次次母女般的交談,那麼親切,那麼真實,你儘可以傾吐所有的煩惱和不快,你可以得到最誠懇的勸慰和開導,甚至超出你所預計的。提起音樂,我總覺得有很多心得,很多感觸,雖無法用語言準確表達,但我將永遠不變那顆──愛樂心。”

這是一名普通高中生髮自內心的話語,個人的情感與音樂相融合被吸收化作一股清泉自然地流淌。可見情感體驗在音樂欣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用人人都具有的情感來感受體驗音樂,並通過音樂來完善學生的整體素質。

二、創設意境,以情感知

創設情境,是要根據音樂的情境、風格和具體內容創設相應的環境氣氛。加之音樂旋律的起伏變幻,迂迴曲折,動和靜、高和低、快和慢、緊和鬆的對比組合,展現它特有的魅力,激起了人們感情的波瀾。所以音樂教學中必須充分發揮音樂本身的美,去滋潤學生的內心世界,陶冶學生的情操。

為增強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感知能力,創設一定的意境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創設適當的環境氣氛,能讓學生受到美的感染,及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如教唱歌曲《我們的田野》時,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首先讓學生看課本上一幅描繪美麗而遼闊農村新貌的畫面說一說,以此激發他們進行想象和鍛鍊他們的思維能力學習興趣。再以學生自己家鄉變化為主題讓學生講述黨的致富政策給農民帶來的巨大變化,使學生在情感上有一定的體會。

加上歌詞本身就是一首極其優美的抒情詩,它猶如一幅清新的水彩畫,把祖國的大自然描繪得引人入勝。接著再讓學生有表情的朗讀一遍歌詞,學生的學習慾望調動起來了,由此喚起了他們從小熱愛美麗的祖國,長大開發豐富寶藏的願望,在他們幼小的心靈播下了愛國主義思想的種子。通過學生的直接朗讀,聲音輕重緩急,語言的抑揚頓挫與歌曲所要表現的無邊的田野,翻滾的稻浪,翱翔的雄鷹等形象十分吻合,能起到傳情達意的效果,使作品的內在情感因素得到充分的挖掘。

在現代化教育手段中,多媒體運用也能發揮出很好的創設情境的功效。特別是在欣賞音樂形象明顯的組曲、交響音詩、音畫等音樂的教學中,可以一展身手。在欣賞《動物狂歡節》時,我採用多媒體技術營造了強烈的森林氣氛,使學生置身於蔥鬱的大森林中體驗各種不同的動物形象。雖然沒有看到真實的動物,但他們能通過音樂感受到獅子的威武神氣和大象的憨態可掬。三、分析音樂要素,引出情感共鳴

柏拉圖曾說:“音樂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會目的以外,必須把美的東西作為自己的目的來探究,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引自《西方哲學家、文學家、音樂家論音樂》第10頁)。音樂教育是這樣,音樂藝術自身就應是美的化身。節奏平穩、節奏緩慢、節奏鮮明、節奏富於民族特色,因此節奏是音樂的骨骼,是聲音在時間上的組織。節奏的變化使情緒有很大的差異,節奏緩慢時心情平和或沉重或壓抑,節奏鮮明則一般情緒高漲,激動。節奏的快慢也會使生理、心理產生變化,情感體驗不相一致。節奏快心跳加快,動感增強,如非洲的音樂,高度發達的節奏,快速,複雜多變,多層次,這樣的節奏代表了非洲部落成員的共同感情和意志;節奏緩慢則心平氣和、穩重,在音樂作品中多用於敘事、抒情等。在音樂欣賞教學中,讓學生做一些節奏練習,體會這些變化。

四、鼓勵創造,引起情感昇華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的教育智慧在於教師保護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能力,經常激發他體驗學

習快樂的願望。”在引出了學生的情感共鳴之後,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藝術創新,引起情感的昇華。藝術創新是學生主動參與音樂、體驗音樂。音樂的最佳方式是鼓勵學生用各種方式進行對音樂的再創造。

比如,在欣賞《獅子》之後,有學生迫不及待地要表現獅子的威武凶猛,我就讓他跟著音樂學著獅子走到學生中間,吼著嚇唬兩邊的學生,不僅使他更好地體驗音樂,更使其他的同學更好地理解了音樂。

實踐證明,情感是音樂教學的生命線,“情感教學”當然要“以情施教”,教師伴以積極的情感,達到以情促知、使音樂課成為學生真正喜愛的課,才能讓學生在音樂中得到美的享受和薰陶。

五、與時代相結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獲得情感體驗。

別林斯基曾說:“不管哪一種音樂都反映一種情感,只要有情感,機械錶達的可怕的單調的印象就沒有了。”情感的表現可體現在古典音樂之中,它也可在通俗,流行音樂之中。學生平日所接觸的是大量的通俗音樂。如在課堂上禁止,那就事倍功半了,課上找一點時間,機會給學生們自己,5—10分鐘,聽一些學生喜愛的流行音樂,可以放鬆他們緊張的神經,建立師生的溝通,使學生的音樂情感得到自由的發揮,課前教師要進行篩選。

如前不久的雅尼音樂,帕瓦羅蒂與流行歌手共唱《我的太陽》、《飲酒歌》等。小型的音樂欣賞會更深受學生的喜愛,不僅自娛自樂,同學之間相互影響,同學們欣賞水平和品味在不斷的提高,學生的表演,臺上盡情的表現,臺下真情相伴反響強烈,情感投入越多,興趣就越濃厚。學生的性格、愛好等方面有差異所以選取不同風格的音樂與之相適應,相信會在某一時刻與他們相碰撞並爆出火花。

總之,學校音樂教育應努力從學生的認識水平出發,更多的培養學生美好、高尚的情操和豐富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利用音樂教育讓學生多感知、多想象、多體驗,多創造等。並充分運用課堂教學中師生雙方直接或間接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認識美、創造美的慾望,讓學生的情操受到陶冶,完成美感的實現,讓我們的情感與音樂一起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