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家長觀《鏡子》有感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W

《鏡子》是中國首部深度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實電影。影片講述了一個關於心靈回家的故事。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下面是關於鏡子的觀後感,歡迎閱讀借鑑,希望你喜歡。

家長觀《鏡子》有感

家長《鏡子》觀後感

當我點選進去看《鏡子》這個記錄片斷時,我震憾了,揪心的痛。原來溫馨的家如今變成了孩子把自己的父母視同為仇敵,威脅,歇斯底里,甚至是拳打相加。對抗、無法溝通、敵對是這群小孩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父母相處的現狀。父母親的唉嘆聲,那種無奈,無助,迷茫全部刻畫在臉上。家長課堂學校的介入,帶給了他們希望,帶給了他們對愛的詮釋與新的認知。張釗的爸爸說:“如果我早五年進入家長課堂學校,也不會到今天的這個地步”。看到這些片斷,我覺察我也有影片中父母對小孩的類似錯誤教育。我恐慌了,我害怕了,我擔心我家的小孩是否最終也會演變成這樣的悲劇。透過這個影片,我總結了這幾個家庭教育失敗的原因,我得在這些故事中汲取教訓,不要讓這種物化的愛發生在我身上。

首先是家明的家庭,爸爸出身於窮苦家庭,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學獲得了今天的成就。所以他的教育理念是:讀書是唯一的出路,只有通過讀書才能獲得更好的生活。這似乎也沒有錯,錯就錯在他沒學會放手。家明在家長課堂上傾訴,他已經16歲了,爸爸媽媽在衣食住行方面對他照顧得無微不至,所有的事情都代辦了,從來沒有機會讓他嘗試。他認為爸媽總是在逗他,欺騙他,明明說若你寫完作業你就可以自由的玩,但當真的作業寫完了,爸媽又有新的任務佈置,拒絕他去玩。年復一年,他覺得他自己就是活在爸爸的影子裡,爸爸總是把自己的思想強加在他身上。家長學校的江校長說:“沒有人願意一輩子生活在別人的世界裡,哪怕這個人是你的父親”。這個家庭的教育盲區是:應學會放手,讓孩子有參與感,鼓勵孩子大膽地追求,父母只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從小就要培養,而不是到了小孩的性格已初長成的時候父母再去改變自己的教育方法,為時晚矣。

其次是張釗的家庭,他爸媽是個體經營者,平時忙於生意,疏忽了對張釗的教育。他輟學的原因是:早戀,厭學。看他們的短片,我覺得很悲哀,他們雙方對彼此都缺乏信任,挺可怕的。兒子在家長學校說,想要上進,想要改變目前這個境況。他說爸媽在一起不是吵架就是吵架,家庭不和影響了他的性格的發展。爸爸說出的話更使我大吃一驚,他認為小孩是在騙老師的,是在給自己找一個藉口。而兒子對父親的看法亦然,張釗從家長學校歸來,爸爸作了很大的改變,而他也認為爸爸是暫時性的,不會持久的,是在演戲。這真的很可悲呀,父子關係鬧到這般地步,這中間該是發生了多大的事情呀!這個家庭教育盲區是:互相信任是愛的基礎,家庭和睦是給小孩最好的教育,小孩的成長道路少不了家長的陪伴。

最後是澤清的家庭,他的爸媽是高知分子,在社會上都是有一定成就的人,而且他的家族都是在社會的各自領域裡都佔有一席之地的人。自然這個家庭對澤清的期望值很高,也想讓他像他們一樣出色。澤清在家長學校裡說,他覺得他的家庭對他壓力很大,他想逃避。他說的一句話使我很揪心,他說:“我覺得這裡很好,雖然在物質方面不如外界好,但是在精神方面這裡比外界好的很”。澤清的媽媽,在片頭哭著說:“兒子,你有多久沒喊過媽媽了。”聽到這裡,我已經是淚如雨下,難道母子同生活在一個屋簷下,卻如同陌路人嗎?仇恨到這種地步?這個孩子很有主見,也很有思想,結營的話劇是他提議的,他朗誦的《鏡子》還縈繞在我的腦海裡,這麼優秀的孩子為什麼會淪落到今天這個樣子。家長學校的老師說,他開始到營地的時候,很排斥,很敵對,很抗拒,但相處久了,發現了孩子的童心一面,最終老師都喜歡上他了。我在想,要是爸爸媽媽也像老師一樣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而不要盲目的按照自己的要求來定做孩子的人生,這個孩子或許會活得很快樂。

《鏡子》看完了,滿滿的愛卻變成了滿滿的傷害。江校長說:一個問題的孩子後面一定有一個有問題的家長,孩子是家庭的鏡子,家庭是社會的一面鏡子。現在的教育,對知識不欠缺,欠缺的是對愛的教育。我們不要再用愛的名義去控制小孩的發展,他是一個個體,而非你的私有物品。

家長《鏡子》觀後感

看完三集《鏡子》,我不禁深思,是孩子出了“問題”,還是家長本身就存在“問題”?這些“問題”難道都是孩子造成的?哪一個“問題”孩子背後,沒有一個“問題”家庭?究竟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家長的責任真的能推卸掉麼?難道這些孩子不想做一個陽光少年?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為了孩子的成長,家長可以放棄一切,對孩子永不放棄,永不言敗,家長的目標是讓孩子學會做人,在孩子成長的道路是學會感恩。同時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決不能讓孩子成為知識豐富而性格古怪的人。要讓孩子知難、知苦,要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適當的時候讓孩子決定自己的前途,相信孩子自己會長大,不把自己的思想強加在孩子的身上。

《鏡子》裡有幾個家庭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家長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簡單的內容卻反映了不簡單的問題。

心理諮詢師李老師說:“我們做律師需要執照,開車需要考駕照,可是我們做父母卻不需要,但這是我們要做一輩子的職業,父母們都沒有意識到我們也需要學習。”

我認為家長需要學習的有以下幾點:

1.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個體,因為他們除了是我們的孩子,還是他們自己,要象尊重你的朋友一樣尊重他們,包括尊重他們的感覺。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要相信他們,要和他們做朋友。做到教育孩子,就是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欣賞孩子。

2.善於溝通,正確表達人世間的愛

家長要多與孩子交流和溝通,哪怕再忙,家長也要抽出一定的時間陪孩子一起說說話,聊聊天,給孩子講講故事。家長與孩子的溝通,要注意講究科學方法:首先要善於傾聽。只有傾聽孩子的心裡話,知道孩子想什麼、關注什麼和需要什麼,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也會使以後的溝通變得更加輕鬆。孩子向您訴說高興的事,您應該表示高興;孩子向您訴說不高興的事,您應該讓他盡情地宣洩,並表示同情;當孩子向您訴說您不感興趣的話題,您應該耐著性子聽,表示您關注他的談話內容。這樣,孩子便樂意向您傾訴,父母也可以更多地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3.請把指責變成鼓勵,把命令變成啟發式提問

給孩子時間和機會去改正自己的錯誤,讓孩子用腦子想問題解決問題,哪怕問題並沒有解決甚至更糟,要給孩子從錯誤中學習的好機會。無論犯有多大的錯誤,要和他講道理。我對孩子一直是堅持這個教育原則,讓他們在學校、社會和家庭教育下,從小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鏡子》影片裡有個六年級的小女孩說,現在少年兒童的快樂是何其的少,除了讀書,就是補課,全是學習讀書,變書呆子,哪裡還有快樂童年、童心了呢,小孩也是人,不是中了病毒,而是有自己的感受,是不想受父母所控制。讓孩子一直快樂,做喜歡做的事,有哪些家長能做得到呢?是值得我們家長、學校、社會一起深思……

人生是一條風雨同路的過程,家長對愛的認知教育還是有一定的空白,演繹著“你是我的孩子,愛就是控制,滿滿的愛就變成了滿滿的傷害”。如何將命令變成啟發式,就是讓孩子認識到,要為自己的成長負責任,有擔當。

4.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家庭環境是競爭的還是友好的,取決於父母。孩子從一出生就通過觀察在學習處理關係,看到父母總是指責對方他學到的是什麼?所以一個問題學生背後,肯定是一個有問題的家庭,至少是有問題的父母。用自己的方式去愛,是自私的愛,是對愛的佔有和綁架,自我而狹隘;用他人的方式去愛,是無私的愛、是付出與關懷,博大而有的境界,對正在進步的孩子,要學會鼓勵,說再努力一點,也許會更好一點,對退步的孩子或自卑的孩子,要學會永不放棄,永不言敗。

尊敬師長是關鍵。老師是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系統教育的主體,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更是孩子們幸福的締造者,心靈的撫慰者和醫治者。感謝《鏡子》,令家長看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