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教育的姿態》讀後感心得體會(通用15篇)

欄目: 教育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28W

《教育的姿態》讀後感心得體會 篇1

翻閱當代教育大師錢夢龍、魏書生、李鎮西、於漪等等的書籍,最大的感受就是他們所流露出的博大的教育情懷。他們仰望星空,勾畫美好的教育願景,同時又腳踏實地,身體力行,努力地為學生的成長奠基,並竭力幫助青年教師的成長。

《教育的姿態》讀後感心得體會(通用15篇)

翻閱著這些令人深思的文字,感受著八十多歲老人的博大的教育情懷,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合上書本,“椎心的憂思,竭誠的期望”、“讓生命之花綻放”、“尋找教師之根”、“一輩子學做教師”、“活在價值體系中”和“記憶與情緣”6個專輯的標題,實在就是對“教育的姿態”最好的詮釋。

一頁頁讀過,合上《姿態》,嗅一嗅書香,大愛無疆這四個字悄然浮現於腦際。

本書是於漪老師有關中國教育現狀的總結與深思。作為教育家,於漪老師用她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崇高使命感,撥開亂象的叢莽,讓教育之魂魄閃光。作者一直希望教育要回歸到“愛”和“人”上,去幫助學生實現精神的提升,生命的發展。

為人師者,我們都知道要心中有愛。但教育需要怎樣的“愛”呢?“在學校十多年的基礎教育將奠定和影響孩子的一生”,這是於漪老師以人為本的出發點。漫漫60年的教學生涯中,她拒絕各種利益的誘惑,哪怕在80高齡依然活躍在教育改革第一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她深愛著學生。在她的眼裡,每個學生都是金子,要為國家培養“有魂有根”的棟樑之才是她孜孜以求的理想。“教育物件無法選擇,只要是生長在這片熱土上的孩子,我們都要真心實意、全心全意地愛他們。”這是於漪老師畢生堅守的信念。

什麼是真正的懂學生?說在嘴上,寫在紙上,不是真正的懂,要身體力行,真正做到才是懂。於漪老師的兒子患了敗血症,但她卻忍痛割愛,放棄陪伴兒子回到學生們的身邊。於漪老師的師愛是超越親子之愛的,雖然她與學生們沒有血緣關係,但卻寄託著祖國的期望、人民的囑託,她像愛自己的孩子那樣一個心眼愛學生,盡心盡力地培養呵護他們的成長。她認為,學生的事是天大的事,是教師心上的事,精心培育好他們,不僅是責任,更是她的快樂。

“班主任只有燃燒自己,才能輻射學生,教育學生”,她相信,每個孩子都有向善、上進之心,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她利用各種機會給孩子們講理想信念,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找同學一個個談心,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挨家挨戶走訪學生家庭,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看到孩子們的成長,於老師覺得她的生命就有了價值,生命和歷史使命結伴同行。

愛,是一本永遠解讀不完的書,於漪老師精湛的專業水平、高深的教育思想是常人無法超越的,但她的信念、精神、品行以及時時流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是我學習的榜樣。

《教育的姿態》讀後感心得體會 篇2

十月的讀書計劃是於漪老師的《教育的姿態》,我加入敘事者的時間比較短,準備讀這本書的時候已經到了十月底了,很快從網上購得,馬上開始閱讀。

從前言開始,就能感受到一位從事教育工作60年的老教師的赤誠之心,她對孩子的愛是熱烈的,是深沉的。始終以學生為本,是於老師的教育理念。這在今天也是極力倡導的。

從老師身上我看到了大愛與無私。

現在的孩子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普遍面臨道德缺失,情感冷漠。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溫暖孩子的心靈,點亮孩子的心燈。一棵小樹尚且需要修枝剪葉,才能茁壯成長,何況是一個人呢?所以對待孩子的錯誤我們要有一顆包容的心。

七年級上學期時,一天中午我正在辦公室備課,一個學生過來找我,“老師,我丟了20元錢”,“哦,是嗎?怎麼回事?是不是你忘記放在哪裡了?”“不是的,我懷疑是小美偷的”。我心裡一驚,不會吧?這個學生很文靜,不會做出這樣的事吧?表面上我不懂氣色的說,“不要亂說,我相信她不是這樣的人。你先回去上課,我會給你查清楚的。”我悄悄找了幾個同學瞭解情況,小美家裡比較困難,平時很節儉的,這兩天突然大方了,買了不少零食吃。我心裡已經大題有數了,但是我沒有去找她當面交流,而是放出風聲說,錢找到了。我觀察小美的變化,剛開始她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後來她低下頭想了好久,像是下決心似的。我知道她會來找我的。果然,一個課間,她來到辦公室找我,“老師,我撿到了10元錢”“哦,是嗎?在哪裡撿的?”“教室外面。”“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值得大家學習!”我看到小美的臉紅紅的,她的內心一定是糾結了好久的,不過總算戰勝了自己!我在心裡暗暗祝福這個孩子。雖然我搭上了10元錢,但是維護了一個人的自尊,這才是重要的!

這個世界不光需要參天大樹,同樣也需要小花小草,只要是健康快樂的成長就好了!!祝福所有的孩子們都能健康快樂!!

《教育的姿態》讀後感心得體會 篇3

靜靜地品讀於漪先生《教育的姿態》,其實這本書中並沒有專門論及“教育的姿態”這個話題,但“椎心的憂思

竭誠的期望”、“讓生命之花綻放”、“尋找教師之根”、“一輩子學做教師”、“活在價值體系中”和“記憶與情緣”6個章節中的每一篇文字都是對“教育的姿態”最好的詮釋。作為一名年輕的教育工作者我感動于于漪先生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和崇高的使命感,在字裡行間我更深深感受到了老一輩教育工作者希望教育要回歸“愛”和“人”上,去幫助學生實現精神的提升和生命發展的誠意。

柏拉圖曾用他的老師蘇格拉底的話說:“教育是從一個洞穴中把囚徒的靈魂引出來往上升,達到真實之境界。”我想這是對教育對神聖的定義,這會使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對自己從事的事業肅然起敬。前幾天在廣州參加生命教育的培訓,在旅途翻看《教育的姿態》,於漪先生也說:“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高尚。”是啊,曾經的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但現在的教育環境下,老師卻並沒有那麼的“神聖不可犯”,不誇張的說教師成了“高危”職業,我們甚至在自己的權益被侵害時也無法得到合理的維權,我們有了些許抱怨,我們開始對那些因原生家庭出現問題而無法救贖的的孩子感到無力與迷茫,我們開始思考真的是“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高尚”嗎?

在機場,我和從事學生心理研究的郭老師閒聊,說起了班裡滿是負能量令我擔憂的小高,他的一句話卻讓我醍醐灌頂,一下子清醒不少,郭老師說:“所有的心理輔導都是建立在信任上的。”其實道理都懂,但當身處困境時,我們更多的是希望能尋求到救贖,在面對的“小高”這個特殊的個體時,我更多的是希望能夠立竿見影,找到一種特效藥去救贖這顆孤獨的靈魂,但此刻經郭老師一提醒,我突然想到了於漪先生在《教育的姿態》中寫到:“教育本是細水長流的事業,最忌諱急功近利,‘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見影的……我們看西南聯大,抗戰時期最艱苦的時候,培養出了許多人才,幾十年後,現在的院士有很多都是西南聯大走出來的。教育不是你今天種子撒下去,明天就長出來,那是不可能的。教育本來就是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陶冶情操。”

那天回去,我把廣州買的特產拿了一些給小高,我塞進她的口袋假裝隨意的說:“張老師去廣州出差,給你帶了點吃的。你記得帶回去吃哦!好了,好好回去上課吧!”看的出來,孩子滿是疑惑,但我卻什麼也沒有說破,就如於漪先生說的:“我們的教育就是要開啟學生的心門,教育是教心的工作,不知心無法教心”。小高這個個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將自己的心門封閉了起來,誰都走不進去,那既然如此,我就只能從微小的地方入手。這些手信她能接受也好,不能接受也罷,目前我能做的就只有這些,其他的就交給時間吧,希望在細水長流的時光裡,我能收穫到小高對我的信任,慢慢開啟心門。但在這裡我們需要切忌的是,於漪老師所說的“細水長流”是指有教育行為的循循善誘而並不能把撒手不管看成靜待花開。於漪老師認為,一個人知識的缺陷可以用道德彌補,而道德缺陷是無法用知識來彌補的。所以我們在教育中需要去敬畏每位學生的生命,遵循他們的成長規律施以切合身心發展的教育。小高此刻的內心是封閉起來的,如果我們靜待花開那或許在她還不太成熟的自我認識中會扭曲對世界的理解與認識,所以我希望通過自己一些暖心的行為讓她對這個失望的世界重新燃起希望,育人先育心,育心要知心,知心要敬畏,或許小小的手信起不了什麼大作用,但是我想此刻的我就是在孩子心靈深處耕耘,或許今天還不能收穫,但一天天的積累,一次次的努力,一點點的引導,總會讓有些讓我驚喜的,比如昨天課堂上她那認真的模樣,比如她那嘴角揚起的笑……此刻,我堅定地認為:“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高尚”!一個雞蛋,從外面打破,成為了破雞蛋;而從內部打破,則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教師唯有用一顆“愛生”之心掌握其成長規律,對學生的生命心存敬畏,才會真正地去走近學生,傾聽學生的心聲,才能真正喚醒學生的生命自覺。我想走近於漪先生,細讀《教育的姿態》讓我們更加堅定“用心耕耘,以期收穫”的教育理想。

於漪先生有一句名言:“與其說我做了一輩子教師,不如說我一輩子學做教師。”願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像於漪先生那樣,在教育這條道路上永遠保持行走的姿態。

《教育的姿態》讀後感心得體會 篇4

一棵樹有一棵樹的姿態,一朵雲有一朵雲的姿態,教育也應該有教育的姿態!從教16個年頭的我,常常思考,我們的教育到底應該以怎樣的姿態站立?近段時間,用心閱讀了於漪老師的《教育的姿態》,好像看見了標杆,明確了方向,釋然了許久以來的困惑。

首先,我認為教育要有水的的姿態。水,是生命之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時隨處可見,是再普通不過的東西。但是,水卻與我們息息相關,是我們最需要的東西。教育也是,是我們必不可少又無處不在的所需,如果維持生命離不開水,那讓生命有尊嚴有質量的存在,就離不開教育!古人云:“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以水的姿態做教育,要能適應任何環境,就像水一樣包容萬物。至柔之中又有至剛、至淨、寬容大氣的胸襟和氣度。

而且,書中於漪老師在談及課堂教學時,經常說“課要上得一清如水”;談到教師的知識儲備,她曾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先要有一桶水”,後來又把“一桶水”發展為“長流水”;在談到教育的功能時,她非常喜歡用“滴灌”這個詞,“滴灌學生的心靈”,“滴灌學生的智性和德性”,類似的話,在她的文章裡也好,演講中也好,總是經常出現的,也還離不開一個“水”字。於漪老師的教育思想、語文思想,假如方之於物,什麼才是最合適的呢?想來想去,其實還就是這個“水”字。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於漪老師的名字裡也有“水”;漪者,波紋也,風生而水起,水動而波興,感天地之氣息,動於中而形於外,遂至盪漾迭推,綿延廣被。

水是至純的,真正的教育就應該如水,純粹潔淨,遠離汙染,拒絕新增劑。唯其如水,方能涓涓滴滴,潤澤心靈;惟其如水,方能載歌載舞,使粗糙的石頭變變得溫潤美麗。在我看來,於漪老師的教育觀,其實說到底就兩個字,一個就是“愛”,一個就是“人”,合在一起就是“仁者愛人”。(摘自網路,稍有改動)

其次,我認為教育還應該有山的姿態。“尊重每個生命的價值,促進每個生命的良性發展,這是教育的重要使命!”這也是每個老師所應該堅守的理念。“琢玉性惟堅,孜孜以成華。”當我們以山的姿態巍然屹立,琢玉日久,相信也必能浸染玉的溫潤平和,成熟而不輕浮,沉靜而睿智。有內涵的教育也應該是一座山,每個教育者都應以豐厚的山間營養,潤澤美玉,用如山的愛,如山的步伐,實踐著任重如山的教育事業,並以思考者的姿態屹立,通道守誠!

再者,我認為教育更應該有根的姿態。在“尋找教師之根”一節中於老指出“回顧教育歷史,常有這樣的圖景浮現眼前:一群身無分文的知識分子,器宇軒昂地屹立於天地間,悲天憫人,為蒼生造福,令人感動。這是由於他們身上有那麼一股志氣、意氣與豪氣。歷史啟示今天,肩負重任的現代教師,理應從傳統中汲取精華,鍛造自己的精、氣、神。”我認為,凝聚彰顯在教師身上的這股志氣、意氣與豪氣,汲取傳承於傳統文化中鍛造出的精、氣、神就是教育的根!當我們的教育以及我們每個從事教育的為師者都以如根的姿態和執著深深向生命縱深處伸展,那麼教育之樹茁壯繁茂自是必然。

德國哲學家、德國最重要的存在主義哲學家之一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一書曾說“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那麼,就讓我們懷著對樹的崇敬與對雲的嚮往叩問自己:我們是在這樣的境界中從事教育工作嗎?怎樣才能使我們也能詩意地棲居在我們的工作中?我們的心靈也具有樹的紮實深厚與雲的輕盈靈動嗎?我們的生命也像那棵樹一樣生長在厚實深沉的教育沃土之中嗎?我們的靈魂也像那朵雲一樣生長在澄澈明淨而高遠的碧空中嗎?我們的教育到底應該以怎樣的姿態站立?

感謝《教育的姿態》一書帶給我的啟迪和意義!

《教育的姿態》讀後感心得體會 篇5

她已是80歲的耄耋老人,有著60年的教學生涯。至今,她依然活躍在語文教學改革的第一線,堅守“在講臺上用生命唱歌”。她深愛著學生,痴迷著語文教學。“我做了一輩子教師,但一輩子還在學做教師!”她用這樣的話語不斷地鞭策著自己,也勉勵著更多的青年教師。生而為人,她是師之典範——於漪。

對於我,立志要做一名語文教師的師範生來說,最早接觸於漪先生,是在學校的圖書館裡。“教文育人”“文道統一”於漪先生的經歷讓我知道所謂“上輩子殺過豬,這輩子教語文”不過是一句戲言,做語文教師也可以如此的崇高與偉大。

走上語文教學工作的崗位不過短短几年的時光,初為人師的忙碌、挫敗與無奈,讓我一時忘卻了這位當年堅定我從教理想的領路人。這個月再次捧起先生的《教育的姿態》,細細讀來不免感慨,時過境遷,對先生思想的領悟不覺也有了變化,唯一不變的,卻是那為人師者,先生那偉岸的典範之態。

在當今時代下,教育是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問題。教育幾十年來的發展“成績巨大”卻也“亂象叢生”。先生以一身之力,振臂高呼。她於迷茫中指點迷津,於喧囂中展現浩然正氣,於亂象中堅定教育之魂。她幾十年來親歷中國教育的第一線,她屹立於層層改革之外,直指社會價值觀的功力取向、大眾媒體的娛樂宣傳,她對“選秀”比賽的主辦者、各種媒體發出了拷問:除了賺取金錢,這些比賽還賺取了青少年的時間和青春,賺走了他們的是非判斷,讓他們執著於“一夜成名”的幻想,他們賺走了學生的未來,心何以安?不僅如此,先生還直指學校辦學的 “泛技術化”問題、校外教育問題、教育話語權問題等等,錐心的憂思,竭誠的期望,先生滿懷熱情的“構建學校的價值取向”,為學校教育明確價值定位——培育有中國心得現代文明人,先生承教育不能承受之重。

先生的典範之姿更體現在她站在人性的高度和文化的高度去關愛每一個學生。“要從心底裡敬畏孩子的生命”,生硬的灌輸走不進孩子的內心,空洞的說教起不到治本之效,機械的操練也絕不是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孩子心靈的發育和成長“由情而理,由直覺反應而本質探究,由低階而高階”,作為語文教師要讓文字具有情感的溫度,讓觀點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讓閱讀成為暖心之旅,唯此,才能引發學生的共鳴,走進他們的心靈,滴灌學生的德行與智性生命成長。

做有“精氣神”的教師,“做一輩子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掩卷而憩,先生之姿猶在,就讓我循著典範腳步,更堅實地邁向教師之路。

《教育的姿態》讀後感心得體會 篇6

讀了林格先生的《教育是沒有用的》,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章《習慣是教育的最終成果》。尤其是在全國推行的六大習慣,我更覺得非常全面。

習慣與做人品格的培養存在著一種線性關係,人格決定了人的發展發向。如果健全的人格是一個大屋子,那麼需要找到門和把手,否則知其門不得而入。這個門把手,就是習慣。

養成教育課題組經過三年的論證最終確定以下六大習慣向全國推廣:1、把一件事情做到底;2、孝敬父母;3、說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做;4、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5、認真寫字;6、從錯誤中反思自己。

林格先生認為:習慣是教育的最終成果,一個人習慣的好壞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在我們的身邊不乏有這樣的家長,認為學習成績是最重要的,只要成績好了,其它的都不重要。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試想一個人成績再好,就算考上大學了,沒有一個好習慣,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嗎?能在以自學為主的大學校園裡取得更大的收穫嗎?進入社會能找到一個好工作嗎?能在自己的工作上創出一番事業嗎?有一句話叫“揀了芝麻,丟了西瓜。”成績只是“芝麻”,而好的習慣才是“西瓜”。

曾經看過一則故事:父子兩住山上,每天都要趕牛車下山賣柴。老父較有經驗,坐鎮駕車,山路崎嶇,彎道特多,兒子眼神較好,總是在要轉彎時提醒道:“爹,轉彎啦!”有一次父親因病沒有下山,兒子一人駕車。到了彎道,牛怎麼也不肯轉彎,兒子用盡各種方法,下車又推又拉,用青草誘之,牛一動不動。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只有一個辦法了,他左右看看無人,貼近牛的耳朵大聲叫道:“爹,轉彎啦!”牛應聲而動。

牛用條件反射的方式活著,而人則以習慣生活。一個成功的人知道如何培養好的習慣來代替壞的習慣,當好的習慣積累多了,自然會有一個好的人生。莎士比亞說:“性格即是命運,心態主宰你的成敗,氣質影響你的力量,

習慣形成你的能量。”用行動培養習慣,用習慣收穫性格,而性格會照亮你的人生。

俗話說的好:習慣成自然,良好的行為習慣在人的一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齊白石老先生說:“養成好習慣,必有好人生。”

成功是一種習慣,失敗也是一種習慣。你的習慣無法改變,但可以用好的習慣來替代。成功很簡單,只要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養成習慣,如此而已。

《教育的姿態》讀後感心得體會 篇7

這個暑假,學校發給老師們人手一本教育專家林格所著的《教育是沒有用的》一書。一看書名,我就一楞,《教育是沒有用的》,心裡充滿了疑惑,急切地想把書看完。

這本書的書題“教育是沒有用的”,其實這裡的“教育”所指的是“傳統教育”,並不是指所有的教育。他對傳統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進行了批評,繼而提出了新的適合學生的好的教育。

文章第一章就提出當今教育的困惑,即學生的厭學。接著指出導致當前中國學生厭學的三個非體制原因。後面幾章都是作者用大量教育教學案例闡明他的教育觀點和方法。主要是教育者從生命發展規律出發,怎樣用心靈引導孩子的心靈,激發生命本來的潛能,讓孩子主動學習。

對於“把話說到孩子心裡去”這一點,我是有深切的感受。中國傳統教育有個特點就是“說教”,一提到這個詞,大家腦袋裡就浮現一個畫面:長輩在訓斥,晚輩唯唯諾諾地聽,完全沒有平等。現在有一部分家長、老師有所覺悟,但整體上還是家長和孩子,老師和學生沒有平等話語權。

其實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就是要從改變他的內心開始。比如有些人沉迷網路,那樣連續上網真的很辛苦,但是他們自己不覺得。如果單位要他多加班,他會覺得特別累,因為他心裡不平衡。所以如何讓學生不是為了父母讀書,而是自己要讀,還真是一個重大的課題。

7月31日,中國近代力學、應用數學的奠基人之一的科學家錢偉長逝世,又引發了去年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辭世後社會發出的感嘆“為什麼現在就培養不出上世紀那樣的人才?”確實,不論社會、家庭的條件,還是各方面對教育的重視,應該說現在都是出人才的時代。中國科學界的“三錢”(錢三強、錢學森、錢偉長)和國學界的“兩錢”(錢鍾書、錢仲聯)的成就,都是“一心評古今文章、兩腳踏東西文化”的“複合型人才”。 錢偉長進入清華讀的是文科,日本侵略中國,他說我要學造飛機大炮,轉學物理,終成文理皆通一代大師。基於自己的成材經驗,錢偉長提出推倒“四道牆”,即破學校與社會之間的牆,破師生之間的牆,破科系之間的牆,破教學與科研之間的牆。

現在的教育,學生從小就不是自主讀書,一切都是家長、老師、升學安排好了,全以功利為目的。英語是任何升學、晉級都必須的,所以全社會都來學英語。3歲就被父母送到培訓機構學英語的孩子比比皆是,還有更小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學習就是在課堂上,老師給他上課。有的學生離開了老師,離開了課堂,覺得不知道還能幹什麼。這樣學習方式培養的學生,還能指望他能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啊?中國的教育每個人都被卡死了,容不得你動彈的。卡在最底下的是學生,他只能每天在學校、家、培訓班這些地方完成不得不完成的作業。很小的年齡就說沒時間,有時有點自己的愛好,卻因為時間原因只能忍痛割愛。

確實,教育是沒有用的,這種不顧學生的感受、不能激發學生熱愛學習的教育不光是沒有用,還是有害的。它不知道打擊了多少學生的自尊心;不知道毀掉了多少學生的想象力;不知道磨滅了多少學生的學習熱情;……

可是怎樣的教育才能培養出真正傑出的學生,才能提高中國的創新競爭力呢?這個問題牽涉的面太廣了。20xx年溫總理在看望錢學森時,錢老曾發出這樣的感慨:“回過頭來看,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

據說溫總理20xx年拿這個問題請教國內最有名的六所大學校長和教育專家,他們的回答是:要培養傑出人才,關鍵是教師;要將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貫通起來;高校大改革大發展起來之後,應該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還要做強高等教育。

這種回答其實是不能讓錢老和總理滿意的。

確實,以前的大學就做大做強了?以前的基礎教育的教師就和高等教育貫通起來了?我看就是所謂的“做大做強”,什麼都是急功近利,害了教育,害了國家。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藝術教師,看了教育的太多問題也無能為力,只能在我能把握的課堂,在我面對的學生盡綿薄之力。那麼以後我要做哪些思考和改變呢?

文章提出“家庭教育的無效,是因為父母說得太多。學校教育的低效,也來自老師們的耳提面命。”確實,要留給孩子思考的空間,留給孩子改錯的時間。我想到自己小時候也犯過不少錯,有的現在想來真是可笑,幸虧沒有老師和家長看見。如果像現在,整體生活在老師和父母的眼皮底下,還不知道會認為,是個思想品德多不好的孩子。很多問題是有年齡階段的,孩子所犯的毛病是相同的。這些問題會像小河不停地流一樣,過段時間一看,問題沒有了。

我們總是很急躁,急於把學生都培養成各方面優秀的學生。其實我們自己中學時,就學過孔子的教育名言“因材施教”,可是真正用於教育的又有幾人?你瞭解自己的學生嗎?你尊重他們的思想嗎?我自己都覺得自從當上老師後,越來越喜歡說,有了兒子後,更是變本加厲,每天都演練“苦口婆心”這個成語。這一年來,我也思考了很多。想一想,學生每天在家裡聽家長教育,到學校聽老師教育,還有上課外班的時間,也是不停地塞。所以一定要留給孩子時間好空間,要有意識地創造條件,讓孩子們在一起,他們自然會開展遊戲,互相交流,在活動中會提高課堂學習中學習不到的能力。

以後我盡力要留給孩子思考和活動的空間,保護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習慣。這將是個艱難而長期的任務,希望我的教育能是對孩子真正有益的教育,不要辱沒了“老師”這個神聖的稱呼。

《教育的姿態》讀後感心得體會 篇8

這個假期,我懷著對名師的崇敬,讀完了竇桂梅老師寫的《玫瑰與教育》,乍看題目,還以為是教育教學理論,其實不然,這是竇老師平時的一些雜感,有的是寫在網上的一些隨筆,書中的內容有的是與教育有關的,有的是她自己的讀後感。讀完這本書,好象更瞭解她了,書中對我最有益的莫過於她有關教學的感受,她的一些思維的火花也引起了我對自己工作中一些問題的思考。

《玫瑰與教育》記錄的就是竇桂梅老師教育生命一次次花開的軌跡。她為學生創設了廣闊的心靈和精神空間,同時以情動人,那些娓娓道來的文字,緩緩流淌出的是慈母對女兒的疼愛;老師對學生的關愛;領導對下屬的期待;智者對朋友的友愛。讀竇桂梅老師的《玫瑰與教育》,感覺就如同與一位親近的朋友談心,親切,自然,娓娓道來,引人入勝。

本書分為四輯:第一輯清淡與憂患,其中寫了作者的教學反思;第二輯在聽說讀寫的背後,主要寫了作者在語文教學的所做、所想;第三輯日本的教育管窺,寫了作者到日本參觀的所見、所感;第四輯在白紙黑字的沃野上,寫了作者的很多讀後感。

積極實踐,勤於積累。竇桂梅老師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成長起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不斷地創新實踐,並且善於積累總結。竇桂梅老師在不斷的探索中始終保持著自己敏銳的觸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談教育的弊端,勇於用自己的言語發聲,勇於上探索性的課。有實踐就要有反思,不斷地積累已成為竇桂梅老師的自覺行為。她的個人專著的出版向我們傳遞了一個資訊——“我在成長,我在寫。”

有人說,教育是一門藝術。這話一點都不錯,我認為,這門藝術的關鍵就是能夠靈活地運用各種教育方法,而老師對學生真誠的愛是掌握這門藝術的訣竅,更重要的是掌握愛的藝術。

有些老師常抱怨,現在的學生不好教,好話聽不進去,好心不接受,真是沒良心;也有些老師總是常常以“我是恨鐵不成鋼”來寬容自己在教育方法上的簡單甚至粗暴,認為只要出發點對,是愛學生,是為學生好,方法上就可以不去計較。於是就出現了不問青紅皁白的斥責,甚至打罵學生的現象,其實我們有沒有靜下心來仔細想一想,我的話是否撥動了學生的心絃,我的“愛”是否能被學生欣然接受。其實,這是教師情感教育沒有真正落到實處,缺乏了“愛”,更缺乏了“愛”的藝術性。

也許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學生調皮、不聽話時,我們就對他們嚴加管教,這也不準,那也不準,動輒批評,甚至有時大發雷霆。很快,學生確實“老實”了,也許我們還會暗暗自喜,但其實這有可能是一種假象,學生只是迫於你的權威,嘴巴不敢說,內心卻不服氣。 所以,我們的教育必須從愛出發,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從心底裡關心愛護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付出百倍的耐心、細心和同情心,這樣,許多問題也將迎刃而解。

作為老師,我認為,對學生要從心底裡拿出全部的愛心,愛得質樸,愛得自然,但是,這還是不夠的,要想使愛獨具魅力,還必須順應童心,別具匠心,震撼人心,講求愛的藝術。我想,這才是我們畢生所追求的東西。

有這樣的名師,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欽佩竇桂梅老師的同時,我作為一個國小教師,就應該學習她的教學方法和精神,從她的身上得到對我的身心和教學工作有利的東西。

《玫瑰與教育》記錄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開的軌跡,抒寫的是“玫瑰”對教育的一片真情,對生活的熱愛,對事業、家庭、愛情的體悟,因為真,所以愛。在她的眼裡,教育本身就是開不敗的玫瑰花。

在教學中,能成為驕人玫瑰的畢竟是少數,但只要我們善於自我“澆灌”,善於自我“反思”,我相信我們也一樣能夠激情綻放,留一縷芬芳在教育的這片園地裡!讓我們都來做一朵綻放在那校園裡的玫瑰吧!

《教育的姿態》讀後感心得體會 篇9

我對朱教授所追求的“理想的教師”感觸也特別深。因為,我現在就是一名普通的中學教師,朱教授理想中的教師,為我怎樣做好一名教師指明瞭方向,更為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今後,我將沿著這個方向而不懈努力:做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做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做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做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做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做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做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做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

朱永新教授認為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是的,沒有理想,怎麼會有追求?就像朱教授所說的那樣:“當生活沒有夢時,生命的意義也就完結了,教育也就沒有了意義。”一個優秀的教師,必須具有遠大的理想,不斷地給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標,同時又要富有激情。

朱永新教授理想中的教師,還有一個要求是,要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在日常社會生活及教學生活中,我們都會碰到許多競爭對手,而真正要挑戰的正是我們自己。很多人都不能意識到這一點,其中也包括我自己。那麼,怎樣不斷挑戰自己,超越自我,恐怕才是我們應該去努力和追求的。我覺得,我們所做的一切,每一次都和上一次進行比較,只要比上一次做的好、有進步,我想,這就是成功!

我還特別欣賞朱教授說的這句話:“一名理想的教師,應該不斷地追求成功,設計成功,更重要的是撞擊成功。因為人來到世上並不知道他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只有不斷撞擊每一個可能成功的暗點,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啊!我知道成功並不容易,但是隻有不斷嘗試撞擊每一個暗點,才可能有成功的希望!!!

《我的教育理想》真是一本好書啊!應可以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可以改變我們的行走正規化,可以讓我們與黎明共舞,可以讓我們過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可以讓我們豁達從容,可以讓我們高貴崇高,可以喚醒我們美麗的生命,可以編織我們有意義的教育生活!

《教育的姿態》讀後感心得體會 篇10

學習,尤其是走上工作崗位之後的學習,是每個人職業生涯中的大事,這樣的學習是我們職業(專業)成長說不可缺少的。在每個人的職業生涯中,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都會伴隨著不斷的困惑和疑慮。這些困惑和疑慮,有些事我們經過自己的思考努力可以解決的,有些則是我們不能解決的,甚至我們的同事、前輩也不能解決。那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呢?只有一個途徑——學習,以先進的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對我們教師來說,就是要從經典的教育論著中汲取營養,以這些營養來豐富自己,提高自己,發展自己,進而解決我們職業生涯中的困惑和疑慮。

業餘時間我閱讀了朱永新教授的理論專著:《我的教育理想》。這本書內容豐富,知識全面,是朱永新對教育的理解和感悟,許多見解都是針對現實教育生活中的問題提出的,以及發達國家有關教育的具體的政策和做法,是一本很不錯的書。

但是這本書對我們一線的教師來說,我感覺總的來說作用不大,尤其是不能解決教師專業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具體的問題,書中提到的只是一些教育的理想,理想是脫離現實的,有些甚至和現實是背離的,所以對於一線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遇到的困惑的解決時沒有多大的作用的。在這裡我不是說我做到了“我心中理想的教師”的要求,只是我感覺作為教育來說,他能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尤其是在學生成長中的作用,不是每個教師自身能決定的,這要取決於整個中國大的教育環境。中國現在大學聯考制度不變,教師,尤其是高中的任課教師,就只能踏踏實實地搞應試教育。用簡單的學習擠佔學生的時間,擠佔學生的休息時間,擠佔學生的玩耍時間,讓學生在宿舍、教室和餐廳三點一線之間奔忙,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分,為了考試中學生的分數能高一點,在學生的生命力除了分,其他什麼都不是,什麼都不該想,但是正是這些分,給學生造成了多大壓力,每次考試後,看著那些成績下降的學生,他們苦悶,他們情緒低落,甚至痛苦失聲,我能做的是什麼嫩,只能好意安慰他們、鼓勵他們,讓他們的心情好受一些,緩解一下他們的壓力。但是安慰之後,一轉身,我就又開始給他們壓力,上課提問他們,不會了抄寫10遍,我會繼續給他們髮捲子,催他們及時交作業。不光是我,每個老師都是這樣在做,誰也不會心慈手軟的,看看我們祖國的花朵吧,一個個十七八歲的生命,本應該是活潑的生機勃勃的生命,一個個變得老氣十足,小老頭(太婆)似的,我看著他們的樣子,一陣陣心痛,但是我沒有辦法,心痛得只想丟下手中的粉筆,心痛得甚至不想幹教師,但是我知道,即使我離開講臺,還會有人補上,別人可能比我做得更過火。所以,我還是不能走,我要留下來,我要想辦法,讓我的學生在我的課堂上能學得快樂點,讓他們的成長不只伴隨著壓力,不只伴隨著永遠也捨棄不掉的分數。

所以我一直在努力,想讓自己成為一個受學生歡迎的教師,想讓他們知道,他們因為分數下降帶來的痛苦,我願和他們一起承受。只要我的存在,能讓他們的痛苦減輕一點,能讓他們成長得相對快樂一點,我就心滿意足了。

所以,《我的教育理想》這本書,應該讓那些制定教育政策的人看,應該讓他們多看,以儘快改革當前的這吃人的教育體制,解放我們的孩子,解放我們每一個教師,讓我們都從考試分數的夢魘中走出來,去迎接教育生活的春天,我們都能看著孩子們想快樂的小鳥,飛翔在潔淨的藍天白雲之下,飛翔在春花爛漫中,飛翔在快樂的學生生涯。

《教育的姿態》讀後感心得體會 篇11

教育是社會、家庭的頭等大事,毋庸置疑。其中,學校教育承載的教育責任無疑是最重的,教師,是學校教育的主體,理所當然真正承擔起教育的責任!而既有此責任,就表明是自己分內的事,是自己的責職和任務,理當做好!然而,做好是不容易的!從教三十年了,儘管自己一直努力著,但總是感覺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不是越來越輕鬆,而是越來越多,越來越重。面對各種新的教育理論、理念,新的現實,常常是無所適從。

學校發給我們每人一本《剝開教育的責任》,推薦閱讀。新型奇特的題目,感覺與以往有所不同,讓人情不自禁地想去看看什麼是教育的責任,如何叫“剝開”教育的責任!“不要辜負了他們”,代序題目很新穎。“辜負”起題,寫的是我們語文老師佈置的作業現象,太常見了!因為這個“辜”字太容易寫錯了,我在教學到“辜負”這個詞的時候,為了防患於未然,通常叫學生多抄寫幾遍新詞,這很正常嘛。

可作者告訴我們:“全班同學只有五六個可能會寫錯,那麼,‘辜負’抄5遍,對於其他同學來說就是負擔,沒有必要。”“就是負擔,沒有必要。”我很驚訝。我從來沒有想過抄寫生字、新詞是負擔,沒有必要,且成為學生的負擔。再往下讀,作者緊緊圍繞教育的“責任”展開:“我心裡說,你的責任是‘偽責任’,以冠冕堂皇的理由,來作為自己不熟悉學生、不因材施教,甚至不思進取、缺乏能力的藉口。”看到這裡,我有些不甘,覺得作者太刻薄了,我們一線教師容易嗎,怎麼能說我們的責任是偽責任呢?

“這本書,針對課堂教學、班級教育、學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中的‘偽責任’,逐一加以揭示,並闡述真正的責任。我們這樣做,不是想否認我們的辛勞,更不是抹殺我們的成績。我們的發問,是我們行業的自省,源於我們教師的良知。”什麼是真正的責任、什麼是偽責任!這些問題,讓我沒有不讀下去的理由……

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是什麼?“是聽到自己的名字從別人的口中說出來”。名字,濃縮了人世間最純樸的至愛親情;名字,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的符號。親切、溫柔、甜美地呼喚著一個個名字,是對孩子真實的尊重。文章的第一個主題就抓住了我的心,《請喊學生的名字》中克拉克老師講的的故事讓我震撼,總統夫人希拉里竟然叫出了參觀白宮的每一位學生的姓名。這份用心做出的功課,贏得了所有在場學生的牢記和敬意,也贏得了我的牢記和敬重。看到這裡,我不禁想起我的兼教學科音樂,往往一個學年下來我都不能叫出三分之一的學生的名字,那些學生是不是和王陽有一樣的感覺呢?而我居然從來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覺得這是我的兼教學科,沒有必要記得學生的姓名,也從來沒有想到要去記住學生的姓名。慚愧與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為自己慚愧,也敬佩作者獨特的見解。

每一個名字,背後都凝聚著一個家庭的希冀。遙想它們的最初的誕生,無不是充滿關愛、傾注溫馨,濃縮了人世間最純樸的至愛親情,包裹著對一個新鮮生命的所有祝願。它是每一個來到這世上的人收到的第一份禮物,並將一生與這份禮物相互擁有、彼此輝映。我們怎能不善待造物主創造的每一個神奇?

“讓每一個學生都認為老師最喜歡的是自己,既包含了高尚博大的師愛,也有著了不起的教育藝術與智慧。我們應當利用一切機會,發現每一個孩子的獨特之處和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找到老師‘最愛自己’的理由。”每一個孩子都有可愛之處,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平庸的孩子,每個人都有他自身獨具的稟賦、特長、潛能,關鍵在於我們是不是瞭解孩子,是不是真的瞭解孩子。學校,不是禁錮學生的場所,而是一個寬容的星球,有著適合每一種植物生長的土壤。我們也不是監工,而是園丁。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兒童對優秀教師的信任的確是無限的。”“教育的祕密,就在於珍惜兒童渴望你成為他們的朋友的願望。”所以,我們不僅是學生的老師,還應是他們的朋友。

“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世上的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不要輕易否定。我們老師從事的就是“花”的事業,請學習印度的挑水工,讓破水罐也能澆灌出“一路花香”來。

多好的書啊,沒有說教,不是理論,是一個個鮮活的教育教學案例,與我們的一線教育者息息相通。我們沒有關注的細節,我們忽視了的問題,我們不以為然的問題,作者都在這裡給了我們提醒。例:“孩子的手很小”“孩子的事不要包辦”“不妨來點‘狼性教育’”“家庭作業該誰批改”“多媒體只是一種工具”……我工作中的很多困惑都在這裡找到了支撐。我感謝推薦者,讓我有機會能讀到此書,我更感謝作者,讓我如夢初醒,受益匪淺。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師,我沒有辦法改變世界,沒有辦法改變他人,那麼我先改變自己吧。

“教育是為學生打未來的底子,而不是為教育者掙今天的面子。”在這條充滿陽光與奇蹟的教育之路上,只要播撒出無私的情與愛,付諸出強烈的責任心,我一定會有收穫的!

《教育的姿態》讀後感心得體會 篇12

閱讀《面向個體的教育》彷彿是武陵人闖進了桃花源,在桃花源裡生活,“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是封建社會作為一個文人的理想國。而我們作為一生奮戰在普通高中的教育人,我們仍然是遵循孔夫子的教導,尊奉“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為自己的教育理想。在李希貴先生所著的《面向個體的教育》一書中,我們彷彿來到了一個屬於我們教育人的理想國——北京十一學校,觀摩到在一所班級授課制的中學裡,實現因材施教的一種理想的教育正規化。

這種教育正規化的構建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是20xx年9月開始,全面實施走班上課,通過不同學科在不同的學科教室上課,實現教學資源與學習過程的對接。按照學科學習的需要配置資源,依據學科學習的規律裝點環境,讓學科教室洋溢著學科和課任教師的個性魅力,讓有不同需求的學生有不同的選擇;同時,選擇在同一個學科教室學習的學生,因為具有相同的志趣,共同的目標,因而更容易相互合作,形成比肩競爭,相互影響的教育情境。

第二步是從20xx年開始,實行選課走班,數理化生每一個學科按難度分為不同的層次,語文、英語、體育、技術分類設定了近100個課程,每一個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或生涯規劃進行選擇,每個學生都有一張自己選擇的課程表。4000多名學生有4000多張課表,組合成1430個教學班,形成了一種面向個體的教育生態。

這種教育正規化不是李希貴先生的原創,而是國家教育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明確要求,20xx年在廣東省的深圳中學,我就已經參觀了這樣的類似範例。李希貴先生是作為一名校長,通過這本著作將其新課程建設和實施過程中的體會和發現精彩的展現出來,幫助我們解讀國家教育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我們必須清楚的認識到:深圳中學、北京十一中學的教育正規化型別,也是國家教育部對我們的要求,也是我們江蘇省沭陽高階中學教育正規化的發展目標!我們絕不能學武陵人,到桃花源中一遊,感嘆一番,登船還家,依然故我。而應當通過閱讀《面向個體的教育》明確目標,對照反思,發現差距,奮起直追。

江蘇省的普通高中課程改革開始於20xx年,十年改革之路轉眼過去,江蘇省普通高中的教育正規化和教學生態已今非昔比,上級主管部門對普通高中的課程體系和課程實施也提出了新的明確的要求。在20xx年江蘇省教育廳出臺的《江蘇省四星級高中評估標準及評價細則(20xx年修訂版)》中明確規定與課程改革相關的評價細則:近三年有60%以上的教師兼教過一門以上的選修課程;有豐富的課程資源和校本課程,形成基礎性選修課、核心性選修課、拓展性選修課相結合的課程超市,其中高一、高二的選修II課程各不少於15門,12軌以上同比增加。在選修指導、網上選課、自主選班、課程管理等方面進行有效實踐。江蘇省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職業資格)工作領導小組於20xx年5月13日印發的《江蘇省中國小教師專業技術資格條件》中“高階教師評審條件”關於“教學工作要求”中明確要求:主持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這些細則和要求都是代表政府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我們所作出關於課程改革和實施發展目標的規定,其目的就是要我們建立起“面向個體的教育”,實現因材施教的教育正規化。

我校新課程實施以來根據學校自身特點,設計了自己的以因材施教為目標的新課程體系建設目標,確立“以人為本,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辦學理念;“尊重差異,包容發展”的育人理念。“弘毅致和,追求卓越”的沭中精神。其建設過程分三步進行:

第一步是構建“定向——結構——活動”主體性課堂教學正規化,並開發各個學科、各種課型的教學模式和操作規範,打造符合新課程精神的先學後教、以學定教、先展後評的高效課堂。

第二步是加強學科建設,按照新課程建設的要求,強化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科實驗室建設,新建成語文(印鹹書屋)、歷史、地理等學科教室,數學、生物學科分別申報並被確立為江蘇省和宿遷市的課程基地。

第三步是強力推進我校的校本選修課程建設,從學校自身發展出發,借鑑儒家經典《中庸》中關於“中和”的論述,提出通過打造“致和課程體系”實施“致和教育”,其體系包含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校本化實施、校本課程開發等,這些課程在社會實踐、人生體驗、科普知識、傳統文化、工藝製作、學科興趣等諸多方面為學生提供可選擇的、多樣化發展平臺,“尊重差異,包容發展”,有利於學生的身心和諧而有個性的發展。本學期以來的工作重點是依託我校的省市課程基地硬體設施和網路平臺,發揮教科研的導向引領作用,強化落實,將工作目標分解細化到高一、二年級具體學科備課組。

三個步驟同步推進,目標就是建設具有我校個性特色的在新課程背景下的以因材施教為目標的教育正規化,通過學習李希貴先生的《面向個體的教育》,如同聽取一位先行者、過來人的言傳身教,其中鮮活的探索經驗、案例解讀、教學感悟對於我們都極具啟發和導向作用,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和各級管理人員深度閱讀、反覆揣摩,以便更加明確我們的工作目標、堅定我們的工作信心、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我們每一位同志都應當結合自身的工作職責積極投入此項意義深遠、刻不容緩的偉大工程中去,並在內心經常問自己,因材施教,我們已做到了第幾步?

《教育的姿態》讀後感心得體會 篇13

李希貴老師的這本書相當於一本精彩的教育思想集錦,許多教育觀念都給人啟迪與深思,相信很多老師都是邊讀邊用筆作著批註,嘴裡還唸唸有詞:“嗯,有道理,有道理。”作為一名資歷尚淺的小教師,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兩個字:歎服。談教育思想、教育見解,我肯定不如李希貴老師皮毛,因此只能談談裡面有一點點共鳴的地方。

在這本書《平等對話,教育才真正開始》一篇中,李希貴老師講到這樣一件事:一位曾做過二十多年班主任的老師告訴我,在不當班主任之後,他與一位同學的談話整整進行了一個下午,但還是沒有多大效果,因為這位同學不以老師說的為然。這位老師告訴我,這在過去他做班主任時是不可能發生的,那個時候的談話一般15分鐘就能解決問題。

我相信這種體驗每個當過班主任又當過普通科任教師的老師都有體會,在我們學校,每個班都設有班主任,班主任就管理著這個班的一切事務,甚至當其他科任老師上課時出現學生狀況都會讓班主任來解決,所以班主任都會有所埋怨:科任老師是幹什麼的,為什麼不解決自己課堂上的問題?而科任老師呢,也很無奈:不是我們不想管,而是學生根本就不聽,好一點的學生還能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給點面子聽著,不好的 學生則當場頂撞,給老師甩臉,都能把科任老師當場氣得暈倒,久而久之,很多科任老師就對很多不好的問題視而不見或者將問題丟給班主任。於是班主任就成了繁忙的救火員。

這裡面有很多問題,但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學生聽班主任的話,而不聽科任老師的話?我想這無非就是“班主任”三個字的威力,學生雖然不懂得班主任三個字的準確含義,但他們非常明確地知道班主任就是直接管著他們的“領導”。有時候我們老師常常開玩笑說學生都非常精,學校裡哪些人是領導,要有禮貌;什麼場合很重要,要好好表現,學生無比地清楚。

在班主任面前一個樣,在科任老師面前又一個樣?到底哪一個才是學生真實的自己,有時候我們只是用某種“頭銜”或權利壓制住一個問題,但並沒有去關注學生真實的自己。所以才會出現不同的學生自我表現,這樣的教育實際上是更危險的,它只會培養出一群 屈服於權利、不分事理的公民。

李希貴老師說:在以往的校園裡,我們按照行政組織的構架,把學生劃分在一個個行政班裡進行管理。在威武的管理大棒面前,每一個人首先想的就是保全自己,於是,學生們表面上變得很乖,而內心想的到底是什麼,卻很少有人追問。學校就這樣把一批又一批看上去規規矩矩的學生送出了校門,任由他們在社會上暴露自我。教育在校園裡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機會。

所以我想說,當一個孩學生只聽班主任的話,不聽科任老師的話時,班主任先不要沾沾自喜,反而要有擔憂意識,去了解真實的他,你對他施加的教育影響他是否接受,還只是盲目屈從於“班主任”這一行政頭銜;當學生在重要場合、領導面前有禮貌、表現佳的時候,我們不要盲目欣喜,而是要了解不同場合下的他們,對待學校的食堂阿姨、清潔阿姨及任何一種人,能不能做到最基本的尊重和禮貌。

我們的教育是培養獨立的、真實的、合格的公民,任何時候都能遵紀守法,尊重每個人,而不只是盲目屈從於某些東西。

《教育的姿態》讀後感心得體會 篇14

當在同事那裡看到這本書時,名字很吸引我。為什麼浪漫的象徵“玫瑰”,和在別人眼裡嚴肅的職業“教育”,聯絡到一起的呢?好奇的拿起它,卻怎麼也不能放下,被它深深地打動了。心靈雞湯不過如此吧!

在書的封面有這樣一段小字:“我們蕭蕭的樹葉都有聲響回答那風和雨,你是誰呢,那樣沉默著?我不過是一朵花。是的,我只不過是一朵小花,帶著一絲芬芳,和著風和雨,我卻執著地孕育著,盛開著,以最大的努力回報春天。”

除了自序“我在成長,我在寫”之外,這本書有四輯:第一輯“清淡與憂患 ”寫了作者的教學隨感反思並就學生和自己身上引發的對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與朋友的交流等。第二輯“在聽說讀寫的背後”寫了作者在語文教學的所做、所想、所感;第三輯“日本的教育管窺”寫了作者到日本參觀的見聞,並對中國和日本教育的進行了對比而產生了很深的體會,第四輯“在白紙黑字的沃野上”寫了作者博覽群書的讀後感。

書中有篇文章《心中盛滿陽光》,文章裡的每個字都能觸動自己的心,不忍割捨就全部抄寫到讀書筆記中永遠保留著。開頭是這樣的,如果你把所處的環境看成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獄;如果你把周圍的人群看成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如果你把所處的環境變化魔鬼,你就在製造地獄;如果你把周圍地人群變成天使,你就在營造天堂。

好花要有好心情賞,有好的心情才能欣賞到好的風光。你的內心如果是一團火,你就能釋放出光和熱。因此,面對教育的系列讓人不滿的現象,面對自己的專業成長的困惑與壓力,我們要從中尋找陽光、快樂的地方——根系教育的土壤,理想滾燙於心,緊貼地面行走,激-情向上生長。退去浮華留下平實。讓我們踏實前進,留下深深的足跡。

如新課程改革在給我們帶來了契機的同時,也隨之會伴隨著許多問題的出現,在探索的道路上我們肯定會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出現許多新矛盾。需要我們所有的探索者手牽手,朝前走。“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懂得關懷,獲得朋友;懂得開心,獲得輕鬆;懂得遺忘,獲得自由——就能是你心中盛滿陽光。願你我的心中都如竇老師所寫,在彼此的心中盛滿陽光。

《教育的姿態》讀後感心得體會 篇15

福祿培爾是世界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家,19 世紀新教育的倡導者之一,近代學前教育理論的奠基人。他出生在德國的一個鄉村牧師家庭,自幼喪母,父親整日忙於教區事務,繼母對他感情冷漠,因而,陪伴小福祿培爾的是一個孤獨、寂寞的童年。童年的不幸使得福祿培爾對兒童產生了特殊的感情,也推動他創辦了世界上的第一所幼兒園,並構築起了一套完整的幼兒教育體系,寫下了著名的教育論著《人的教育》,由此開創了教育史上的一個新紀元。

由於受到德國絕對唯心論代表人物(謝林、費希特等)的影響,福祿培爾的教育思想帶有非常強烈的神學色彩;又由於受到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和瑞士民主主義教育家裴斯泰洛齊等人的影響,福祿培爾在他的教育實踐中非常強調情感教育,並把“教育適應自然”作為其一以貫之的重要原則。

福祿培爾認為,人作為一種理智的生物,與石頭、植物、動物一樣,都是上帝的創造物,服從於同一條發展規律,具有同一切事物共同的本質,即上帝精神。也就是說,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統一於上帝的,人性也應統一於神性。既然人性是神性的派生,而神是全智、全能、全愛的,所以人性也是善良的,天生就有一種發展的可能性。基於這種性善論的觀點,福祿培爾認為教育應該是容忍的、順應的,教育要儘量順應兒童發展的內在規律,要為兒童的發展提供適宜的環境,不能去破壞兒童的天性,除非這種天性遭到破壞,否則不應採取任何的干預措施。

福祿培爾還運用比喻來論證“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他在《人的教育》第10 頁上寫道:“為進一步接受大自然的教訓,葡萄藤應當被修剪。但修剪本身不會給葡萄藤帶來葡萄,相反地,不管出自多麼良好的意圖,如果園丁在工作中不是十分耐心地、小心地順應植物本性的話,葡萄藤可能由於修剪而被徹底毀滅,至少它的肥力和結果能力被破壞。”他把對人的教育和對自然物的栽培進行類比後指出,在對待自然物方面,我們的做法常常是正確的。很多人都知道,如果需要動植物健康茁壯地成長,就必須給它們提供適宜、寬鬆的環境,要反對揠苗助長,要反對粗暴的干預和意志的強加。但是,在對待人的問題上,人們卻會走上完全相反的道路。儘管人與動植物的成長遵循的是同一條法則,但人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卻喜歡把他們當作橡皮泥,認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來隨意地塑造,結果是孩子的成長與他們的天性背道而馳。為此,福祿培爾呼籲,教育者在教育孩子時要適應孩子的本性,讓他們遵循其規律自由地成長,就像我們對待花園中的葡萄藤一樣。

回到我們的中學教育,如果我們需要培養的不是一臺考試的機器,而是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健康活潑的有生命力的人,那麼我們在辦學時也應該要遵循“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盧梭曾經提出“教育即生長”的觀點,這意味著生長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在生長之外並沒有其他的目的,比如說考高分、上名校、謀求好職業等等。當然,考高分、上名校、謀求好職業不是不重要,但它們不應該是教育的終極目的,教育的終極目的就是讓學生健康地生長,生長好了,成了一個優秀的人,其他的目的就能水到渠成的實現。

從“教育適應自然”和“教育即生長”的觀點看,學校的使命是什麼呢?就是為學生的生長提供適宜的環境,一方面是為學生的生長提供自由支配的時間,另一方面是為學生的生長提供專業的好老師。以葡萄藤的生長為例,自由就像充沛的陽光雨露,教師就像專業的園丁。

如果說學生的天性就是與生俱來的種.種稟賦,那麼,教育就要為這些稟賦的生長提供外在的自由。外在自由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自由支配的時間。從詞源學上講,希臘文的“學校”(school )本身就是從“閒暇”(shule )中派生出來的。在希臘人看來,到學校上學就意味著從日常瑣事中抽離出來,有充裕的閒暇,可以專注地體驗和沉思,在這種體驗和沉思中,人的心智慧力得到了生長。所以,學校在安排功課時不應太密集,應該多給學生一些自由活動的時間,這樣才能順應他們的本性並發展他們的稟賦。

適宜的環境的另一個要素就是專業的好老師。其實,教育就其實質而言是一種影響,好的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有一批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老師,通過他們去影響學生。老師當然要傳道、授業、解惑,但更重要的是他們需要形成一個場,通過這個場來影響學生的言行舉止和世界觀。什麼是名校?名校就是有一個懂教育、有眼光的名校長,凝聚了—批德才兼備的好老師,影響出了一批德才兼備的好學生。

總之,教育要適應自然,就要以學生的生長為終極目的,要為學生的生長提供陽光雨露(自由的時間)和配備專業的園丁(專業的好老師)。如果這些方面都具備了,也就掌握了學校發展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