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2022教育學心得體會(精選11篇)

欄目: 教育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8.36K

2022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1

作為新教師,閱讀教育類的著作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首先選擇了《教育學》這本書,可以說,讀了這本書後,我真是受益匪淺!

2022教育學心得體會(精選11篇)

赫爾巴特的《教育學》是1820xx年發表的。該書所論述的教學理論,說明了心理學對於教育學的意義,提出了教學的形式階段的原理,論證了教育性的教學這一概念,特別是指出了培養多方面的興趣對於促進學生學習的意義。所有這些,在教育史上都有一定的價值,這就是赫爾巴特的教育理論在世界各國得到傳播的原因之一,也就是我們今天重新研究與評價該書的意義之所在。

赫爾巴特的《教育學》是教育理論發展史上的偉大里程碑,是近代教育理論走向科學的開山祖和奠基石。

(1) 赫爾巴特試圖將人的個性與社會性統一起來,將現實社會的要求與未來社會的召喚統一起來,從而培養既能立足現實,又能面向未來的人才。

(2) 赫爾巴特將其管理論建立在性惡論的基礎之上,這顯然是唯心主義的觀點。但是,即使在赫爾巴特的最專制的管理論之中,我們還是可以依稀看到一些民主的東西:"人們只能理智地把這種服從同兒童本人的意志結合起來,並只能把這種服從作為一種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的真正的教育的結果來期待得到","一個外行的教育家如果擅自行使支配權,而這種權力既不是從父母那兒得來的,又不是被學生承認的,那麼他將完全自毀於此。"

(3)《教育學》的不朽生命在於它的教學論。

第一,赫爾巴特從其觀念,興趣,統覺等心理學思想中尋找其教學論的理論依據,試圖將其教學論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之上。這是赫爾巴特的一個極為重大的理論貢獻。

第二,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確地提出"教育性教學"的概念,從而正確地闡明瞭教學的定義,論述了教學與教育的關係。

第三,"四段教學法"的提出。"四段教學法"對於教學的四個階段劃分得很清楚,且比較細緻地考慮到學生學習時的心理狀態,注意到不同教學階段學生的不同興趣,特別考慮到不同的教學階段所應採取的不同教學方法。這對於知識的系統授受和教學過程的規範化都具有重要意義。"

(4)在訓育論中,赫爾巴特試圖將道德的積極方面和消極方面統一起來,從而使人歸於"內心自由"。從中我們又可以看到赫爾巴特試圖將人之個性與社會性協調統一起來的努力。赫爾巴特重視有規律的生活在兒童的道德性格養成中的作用,將道德性格的養成生活化,重視教育者在形成兒童道德性格中的重大影響和作用,主張陶冶,反對強制,所有這些,都是具有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的。

赫爾巴特教育思想的代表作,主要體現在他這本《教育學》裡。他所提出的把教育學建設成為一門科學的主張,把道德作為教育的最高目的的見解,多方面興趣的理論,教學形式階段理論以及統覺心理學理論,等等,對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歐美多數國家以及日本等亞洲國家的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發展,產生了非常廣泛和深刻的影響。其實,赫爾巴特的巨大的歷史功績主要不在於眾人加之於他的"近代教育學之父"或"科學教育學之父","現代教育心理學之父"等美譽,而在於他的教育學說成了西方近代教育傳統的有機組成部分。

發展程序中,赫爾巴特的影響也同樣重要。這不僅是因為他是最早被系統介紹到中國的西方教育家,更主要的是他對20世紀初期中國建立新式學堂和發展近代師範教育發揮了無人可及的巨大作用。

2022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2

談到《教育學》,我似乎一點都不陌生,上師專時作為一門課程來學,參加工作後又培訓過一次,升本科時還培訓了一次。次數固然不少,但自己自認為並沒有能真正把教育學的理論運用在實踐當中,參加工作十年了,面對一個個教育難題,自己還是無所適從。

為了讓自己對教育這門科學的理解更加深入,也為了使自己的工作能力能有所提高,暑假期間,我又一次捧起這本《教育學》,細細地品讀,希望它能給自己以新的啟示。翻開這本顯得有點陳舊的書,又看到那個問題,“教育學是什麼?”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為什麼要進行這樣一種社會活動?原來人類要生存和發展,社會要延續和進步,就必須將社會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經驗,一代一代地傳下去,使之逐漸完善起來,並把更成熟的經驗傳給下一代。

教育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條件。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與社會共同存在、共發展,是人類社會永恆的範疇。看到這裡,我心頭湧起一種強烈地自豪感。因為教育是如此之重要,作為一名教師,自己感覺是無尚的光榮。面對這樣一個神聖的職業,自己真的應該投入整個身心去認真地工作,不僅僅是投入精力和時間,更重要的是付出自己的愛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孩子們,使他們健康成長。想想平時的自己,也曾為不知如何拉回迷途的孩子而失落,也曾為在新課改的大潮前不知如何講課而彷徨,甚至有時會產生一種逃避的心理,現在覺得真不應該,自己今後要打起精神,帶著神聖的責任感去努力工作。

接著往下讀,這本書又從中國教育的現狀、學生素質及培養、課程、教學以及教學藝術和教學風格等幾方面進行了論述,使自己對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論又得到了一次回顧,在讀的過程中,自己也產生了一些對教育這門科學的新認識:一、教師要解放學生,解放自己。書中有一段話寫得特別好:“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感受過一絲人性光輝的沐浴,從來沒有開啟過一處美不勝收的精神世界之門,從來沒有讀到過一本令其激動不已的讀物,從來沒有執著地思考過某一個問題,從來沒有走進過一個令自己樂此不疲的活動領域,從來沒有經歷過一次刻骨銘心的體驗,從來沒有對自然界的多樣與和諧產生過深深的敬畏,從來沒有對人類創造的燦爛文化發出過由衷的讚歎……

那麼,他(她)就肯定沒有受到過真正的、良好的教育。”一段浪漫的話語告訴我們,原來良好的教育講究身心的解放。教育不是束縛,不是鉗制,它需要釋懷,需要解放。這就意味著,教育是探索,是啟蒙,而不是宣傳和灌輸;是平等對話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豐富認識,而不是統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極防範。可是現在教學的現狀是,學校似乎並沒有把重點放在引學生去感知這個美好的世界,而是依然把重點放在對成績的要求上,不僅要排名次,而且對優A率及達優率也要排出來。老師們為了讓學生出成績,不停地加班加點,佈置的作業也很多。學業生每天疲於應付,缺少足夠的時間去消化所學的知識,學生的思想和身心難得自由,天長日久,學生整天到晚都處在心事重重、焦慮不安的煎熬之中,也許,他們小小年紀,但已經開始有了嚴重的厭學情緒。所以,作為教師,我們不要再把精力放在把學生淹沒在題海戰術裡,不要再讓學生寫作業寫到很晚。我們不妨給學生一個美好而輕鬆的童年,和孩子們同讀一本書並交流彼此的感想,一起去大自然中探索大自然的奧祕,鼓勵孩子們擁有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引導他們學會體驗愛,這樣,學生會很快樂,而我們自己也會工作得很快樂。

二、教師要學會寬容,學會選擇,學會分享,學會合作,學會創新。以往的“教師中心論”,容易造成教師與學生之間彼此關係的緊張,而“學生中心論”又削弱了教師的職責,對學生成長同樣不利。其實,在現代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主體間性”。這種關係強調的是教師與學生平等對話、互相尊重、共同分享、彼此評判。這就特別需要教師具有寬容、溫厚之心。努力減少一些苛責、失望和冷漠,增加幾分理解、信心和親切。努力從學生哪怕是極細微的閃光點上,分享滿足、愉悅和歡樂的情緒,能選擇最恰當的教育時間、途徑和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樣的教師才會獲得學生的尊重,教學工作才會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進行。

這一點就需要我們自己在工作中慢慢努力了。在假期中重讀《教育學》,給我以新的啟示,其實人就是在不斷的讀書中進步,讓我們繼續讀書吧!

2022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3

讀《教育學》這本書很枯燥。猶如啃石頭一般。這本書上的東西都是老理論了,就算是新理論,我們也早已實踐過。而這本書也算是老古董,從上個世紀的80年開始第一版印刷,然後修修改改,一直到今天的第六版,也有近30年的歷史了。因此,這本書我只看了與自己學科相關的一個章節——就是第十三章的“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

讀這個章節的時候,讓我感觸不多,很少。以前為了考試,這本書看過一次。今天再去看這本書,因為是看書的角度不一樣,所以得到的感觸也不同。

這一次是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來看書,看過之後,也有些體會。

什麼是資訊?

人們都說現在是資訊的時代。那麼資訊是什麼?

是不是以前就沒有資訊了?

是不是有了電腦就有了資訊、沒有電腦就沒有資訊?

其實,我們古代人們很重視資訊。孫子兵法就說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其中的“知彼”就是指敵人的資訊。你都沒有敵人的資訊,你怎麼能“百戰百勝”?所以,資訊並不只是現在才有的。只是我們現在的生活越來越現代化,對資訊資源越來越依賴,所以我們才會更加主動的去獲取資訊。

舉個例子,從瑞安到上海旅遊。我們一般出發前要了解上海那一邊今天或明天的天氣怎麼樣?為什麼要了解今天或明天的天氣資訊,因為我們早上出發,下午就可以到達上海,路上行程時間很短。但如果,你也學古人一樣,非得要走上10天、半個月的,那你瞭解上海今天或明天的天氣資訊什麼用?

所以,隨著生活的現代化,我們身邊的各種資訊裝置或終端會越來越多。如膝上型電腦、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

不用等太久,再過四、五年吧,到時候我們的身邊將到處是行動式的資訊終端機器。如果我們不懂得如何處理這些資訊,那麼我們就會是被隔離的孤島一樣,與外界隔絕。曾經在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不識字的人被定義成文盲,那麼幾年後,不懂得資訊處理的人或沒有資訊能力的人也將是“文盲”。因此,一個人一定要有資訊素養。

這也正是資訊科技課對學生的要求。

那麼資訊素養是什麼?

資訊素養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資訊意識、資訊價值觀和資訊處理能力。

什麼是資訊意識?就是對資訊的敏感性。通俗地講,就是面對不懂的東西,能積極主動地去尋找答案,並知道到哪裡、用什麼方法去尋求答案。

資訊價值觀是什麼?就是對資訊的判斷力。哪些資訊真的、哪些資訊對我有用、哪些資訊對我沒用,什麼樣的資訊會對將來的生活有影響。這就是資訊的價值觀。

什麼是資訊處理能力?這個很好理解。它包括資訊的蒐集能力、分析能力、利用能力和管理能力。說簡單點,就是用什麼工具、什麼途徑蒐集到資訊,然後對這些資訊進行分析和判斷,看看資訊是否真假、對自己有沒有用處,有用處就把它用起來,用起來後,這個資訊還要不要與別人分享?這個資訊的處理能力是一系列的過程。因此,資訊處理能力是整個資訊素養中最重要的。

你看,這就是我們資訊科技課對學生的要求。

所以,資訊科技課不是電腦培訓課。

2022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4

近年來,我國許多教育學人執著於理論研究,借鑑西方先進教育思想,挖掘古代的優秀文化遺產,深入思考教育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力圖建構起科學合理的教育學理論體系,教育理論研究呈現出異彩紛呈的局面。由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楊兆山教授主編、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__年出版的《教育學》,就是杏壇中初綻的一朵小花。

“教育是什麼?”這是作為教育學科通論的教育學必須回答的問題。作者認為,“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教育學是研究培養人的學問”。作者從社會與人的關係入手來詮釋培養人這一社會活動。培養人就是使個體從生物意義上的人,成長為社會意義上的人,並進而去改造社會、促進社會發展。教育為社會培養人,人接受教育才能適應並改造社會。由此,教育與社會、教育與人,便成為教育學發展的兩條主線。社會與人,是教育學的永恆主題,教育學正是在教育與社會、教育與人之間的矛盾運動中,不斷地向前發展。

以往的許多教育學理論體系的一個特點是:各部分自成系統,但各章之間缺乏有機聯絡,學生在學習時常常難以從整體上把握教育學的學科脈絡,無法形成明晰的學科意識。因此,作者緊緊圍繞“培養人”這一主題展開教育學學科體系,從“社會、教育、人”這一教育學基本問題出發,以“培養人”為原點,以“教育與社會”、“教育與人”為主線,系統闡述了“培養人”這一教育學基本問題,並在教育與社會、教育與人這兩個維度上展開教育學學科體系的建構。教育與社會的維度包括“為誰培養人”(教育的價值取向)與“培養什麼人”(教育的目標);教育與人的維度包括“怎樣培養人”(教育的方式手段)與“誰來培養人”(教育的主體)。本書將傳統教育學所涉及的重要領域進行梳理,整合於“培養人”、“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和“誰來培養人”五部分內容中。由此,“一個原點、兩個維度、四個領域”構建了一個語義簡明、邏輯嚴謹的教育學理論體系。將“培養人”這一條教育學學科體系的“暗線”變為“明線”,既凸顯出教育學理論的基本問題,又將各自獨立的篇章聯絡起來,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教育學學科建構的核心是教育觀。教育觀即是對教育的基本價值取向,它引領著教育實踐。作者執著於教育觀的探討,強調學習教育學的主要目的在於形成科學的教育觀。認為只有形成科學的教育觀,才可能在具體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自覺樹立正確的師生觀,選擇正確的教學內容與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缺乏正確教育觀的引領,教師的教育教學只能在盲目中摸索,難以完成教書育人的使命。強調教育學不是一種工具、一種技術,而是一門學問、一門藝術,教育觀是統攝教育學的靈魂。

本書能夠自覺地堅持馬克思主義教育觀,堅持培養人的社會主義方向,並且不迴避教育理論研究中的一些熱點問題,在一些具體問題上提出了比較有見地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作者以“培養人”為原點,構建了一個簡明、嚴謹的教育學體系。在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地闡述理論的同時,加入了大量生動、鮮活的案例,增加了該書的可讀性、趣味性。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書中還有一些理論觀點尚需商榷,一些提法仍待推敲,但就其教育理論研究的勇氣、毅力與耐心,是值得鼓勵的。

2022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5

《教育學》全書共分三編,三編之前加有一個“緒論”。第一編的標題是“教育的一般目的”,本編主要論述了管理和教育的一般目的問題。第二編的標題是“興趣的多方面性”,本編主要論述了興趣的多方面性問題,並以此為基本原理來解釋學校的教學計劃和學科設定,闡述了教學的過程,環節等一系列教學論問題。第三編的標題是“性格的道德力量”,

下面就《普通教育學》中的教育思想作一簡要述評。

(一)五道念與以之為基礎的教育目的論

五道念構成了赫爾巴特教育目的論的理論基礎。五道念即自由、完善、仁慈、正義和公平等五種道德觀念。第一種為“自由”的觀念。亦譯作“內心自由”的觀念。“自由”的觀念要求個人的意志和行為能擺脫一切外在影響的束縛而只受制於人的內在判斷,歸之於人的內在自律,歸之於人的理性自覺,從而使人的意志、理性與外在行為完全協調起來。第二種為“完善”的觀念。赫爾巴特認識到,在實際的道德實踐中,人的由意志、理性所作出的內心判斷往往難於與外在行為完全協調起來,人之理性判斷外發之為道德行為,往往受客觀條件和人的其他心理品質的影響。當內外發生矛盾且這一矛盾不能調和之時,即需依靠“完善”的觀念去加以解決,即用多方面的意志力和堅強而緊張的毅力加以“內部的協調”。第三種為“仁慈”的觀念。亦即“絕對的善”的觀念。

“完善”的觀念得以發生作用的法寶是人的意志等理智慧力。如果藉助人的內部的理智慧力還無法協調意志和行為之間的矛盾時,就要用“仁慈”的觀念來控制自己的行為,從而使人不與任何人發生那種危險的惡意的衝動。“仁慈”的觀念發生於兩種意志的相互關係之間,通過這一觀念使自己的意志處處與別的意志相協調,具有無私地為他人謀福利的強烈願望,這樣,社會衝突就不可能發生,社會秩序就會得以安定。第四種為. “正義”的觀念 “正義”的觀念就是“守法”的觀念。如果“仁慈”的觀念還不足以遏制人的與他人發生衝突的惡意衝動,就必須通過“正義”的觀念,即根據人們志願協調所制定的守法觀念或法律條文予以解決。這樣,“正義”的“守法觀念”和良好的社會秩序就會牢固地建立起來。第五種為“公平”的觀念。亦即“報償”的觀念。如果通過“正義”的觀念還不能夠解決不同意志之間的矛盾,就必須通過“公平”的觀念,對那些預先思量過的錯誤行為予以應受的懲罰使之不失為公道。“公平”的觀念要求以等量的善與惡償還於當事人,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它使人意識到不良的行為必將導致應有的法律制裁。

教育的整個目標和全部工作就在於以五道念為基礎,培養具有完美的道德品質的人,“使絕對明確、絕對純潔的正義與善的觀念成為意志的真正物件,以使性格內在的、真正的成分一個性的核心一按照這些觀念來決定性格本身,放棄其他所有的意向”。這種以培養道德為旨歸的教育目的,赫爾巴特稱之為“道德目的”或“必要的目的”“道德的目的”或“必要的目的”是教育最終的最高的目的,是公民道德對教育目的和學生人格所提出的必然要求。道德目的強調要培養內外統一,道德認識、道德判斷與道德行為相互協調的具有自律道德的人,很顯然,“德育決不是要發展某種外表的行為模式,而是要在學生心靈中培養起明智及其適宜的意願來”。道德目的即是要培養既不懷疑現存的社會制度,又能克服自己內心的任何衝動的“完人”。

教育目的除了“道德目的”這一最終的或最高的目的之外,還應當包括“純粹可能的目的”或“意向目的”。在赫爾巴特看來,人類的社會分工是必要的,“人類社會早就發現分工是必要的,這樣每個人都可以把他所做的事做好”。但是,分工過細也會造成弊端,所以,“在真正人類的較高階活動領域中,分工不應該分到使每個人相互不瞭解的程度”。社會要求每一個人都要熱愛一切工作,同時又必須精通一種工作,“這種專一的精通是各人所意向的事情,而多方面的可接受性,只能產生於個人從一開始就作出的多方面的努力之中,這就是教育的任務”。作為教育者,應該針對兒童在未來的成人生涯中所可能遇到的種.種職業選擇問題,有意識地為他們的未來生活和就業工作做好必要的準備。因此,必須針對兒童興趣的多方面性培養兒童“平衡和多方面興趣”,以使兒童獲得“一切能力的和諧發展”。

(二)管理論

赫爾巴特認為管理的主要方法有:

(1)威脅。這是一切管理首先採取的措施,是管理兒童的第一手段,也是特殊手段。威脅帶有強制性。學校應規定許多切實而具體的命令和禁則,設定懲罰薄,專門記載兒童的過失。但是,由於那些本性倔強的兒童對威脅毫不在乎,什麼都不怕,而那些本性脆弱的兒童也體會不到威脅的意義,還是繼續照其願望所指使的那樣去做,所以,採用威脅的方法常常不能獲得預期的效果,它必須與其他方法結合進行。

(2)監督。對孩子不加監督,不加教養,而放任兒童撒野是培養不出偉大的品格來的,因此,長期以來,監督就是兒童管理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濫用監督又會造成很大的危害。拘泥於細節的和經常的監督對於師生雙方都是負擔,因此雙方都常常千方百計要回避它,並一有機會就會把它拋棄掉。濫用監督“還會妨礙兒童自己控制自己,考驗自己,使他們不能認識永遠不會被引入教育體系之中而只有通過自己探索才能發現的許許多多事物”。濫用監督只會扼殺人的創造能力、果敢精神和自信行為,只會產生這樣的人;“他們始終只是單調刻板的,並習慣於墨守陳規俗套,不思改變,而對於高尚與奇特的事件則畏縮不前;他們把自身葬送於庸庸碌碌與安逸之中”。

(3)權威與愛。權威能約束人使之不至產生超出常規的活動。權威非常有助於克服人的一種傾向於邪惡的、正在形成的意志。對於那些具有最活躍的天性的人來說,權威更應該是不可缺少的。權威必須將教育置之度外而單獨發揮作用。雖然權威對於兒童的心智培養沒有多少意義,但它“對於學生以後的思想範圍的劃定或者擴大來說是多麼重要;他們今後將要在這種思想範圍內更加自由地活動,並獨立地創造自我”。愛在管理中也具有重要意義,學生一旦獲得了愛,這種愛便可大大地減輕管理的困難。愛所要求的師生之間的感情合諧可以通過兩種方式產生出來:一是教育者的感情投入,教育者將自己的感情十分巧妙地悄悄融合在學生的感情之中;二是教育者設法使學生的感情以某種方式接近他自己的感情。後者較為困難,它必須與前者結合起來採用,“因為只有當學生能夠用某一種方式與教育者交往起來的時候,學生才能致力於他與教育者關係的發展”。

(三)興趣說與教學論

(1).興趣的多方面性。赫爾巴特將“興趣的多方面性”作為其教學論的理論前提和基礎,在《教育學》中,其第二編,作為論述教學理論的專編,即是以“興趣的多方面性”作為卷名的。

何謂興趣?“興趣是同慾望、意願和審美有共同之處的,是同漠不關心相對立的。”“當我們發生興趣時內心是積極的,但在興趣未轉化為慾望與意志之前,我們在外表上卻一直是消極的。興趣處於單純的觀望與著手之間”,同時.興趣能激起人們的愛好而佔有人的心靈,從而過渡到慾望和意願。人對外界實在的注意,構成了興趣的來源,這種實在一旦與人的一種新表象相互聯絡時即會產生興趣這一心理活動。作為現象的外界實在具有多方面性,因而人的興趣也具有多方面性,“心智中的多方面性只不過是現象的多方面性,就像心智中的統一性只不過是現象的相似性與綜合一樣”。

興趣的多方面性可分為兩大類,即“認識”的興趣和“同情”的興趣。“認識”的興趣是屬於周圍自然現實的認識,“是在觀念中摹寫在它面前的東兩”,而“同情”的興趣則屬於認識社會生活的,“是把自身置於別人的情感之中”。以上這兩大類興趣又可具體分為六種興趣。第一種是觀察、認識自然界及周圍環境個別現象的經驗興趣。第二種是探究自然知識規律,對事物進行思考的思辨興趣。第三種是對現象的善惡美醜進行藝術評價的審美興趣。第四種是與一定範圍內的人接觸的同情興趣。第五種是與社會上較廣泛的人進行接觸以盡公民職責的社會興趣。第六種是要對所信奉教派予以重視和親近,虔信上帝,服從教會的宗教興趣。

(2).興趣的四階段與四段教學法。赫爾巴特還進一步對興趣的心理特性和心理過程進行了探討,認為人的興趣是一個由“專心”和“審思”共同組成而又相互矛盾的心理活動。“專心”要求人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一事物之中,排除其他事物的干擾,不以彼一害此一,“應當明晰地把握每一件事,全心全意地獻身於每一件事”。同時,“人格依賴於意識的統一,依賴於積聚,依賴於審思。各種專心是相互排斥的。正因為如此,它們也排斥那種必須藉以使它們統一起來的審思”。因此,“專心”排斥“審思”,同時又需通過“審思”將種.種“專心”統一起來。如何預先感覺到‘審思每一次是如何由這樣那樣的專心組成的”,“乃是教育技巧的核心”。“專心”與“審思”的矛盾運動構成了興趣的四個階段,即注意、期望、要求、行動。赫爾巴特正是依據興趣的四個階段提出了其極為著名且又影響極為巨大而深遠的“四段教學法”。

根據這四個階段. 赫爾巴特認為,教師應採取符合學生心理活動規律的教學程式,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教學。因此他把教學過程分成4個連續的階段:

一是明瞭。指教師講解新教材,把教材分解為許多部分,提示給學生,便學生領悟和掌握。這時,學生的心理處於"靜止的專心"狀態。教師適宜於"採用簡短的、儘可能易理解的語句進行講解,"而在講解之後,立即讓一些學生(而不是全部學生)確切地重複出來,這常常是適用的方法"。

二是聯想。指通過師生談話把新舊觀念結合起來。教學的任務是把前一階段教師所提示的新觀念和學生意識中原有的舊觀念結合起來。這是統覺的初級階段。這時,學生的心理表現為動態的人專心"。"自由交談是聯想的最好方法,因為學生可以從中獲得機會去嘗試作出偶然的聯想,而這種聯想對他來說恰恰是最輕而易舉的,最不費力氣的,同時可以獲得機會去改變這種聯想,使之多樣化,並按他自己的方式掌握已學過的東西。"

三是系統。指在教師指導下尋找結論和規則,使觀念系統化,形成概念。這是統覺的繼續。這時,學生的心理處於"靜止的審思"狀,而這種審思可以使學生"看到許多事物的關係","把每個個別事物看成是這種關係的一個成分,並處在恰當的位置上"。教師要採用"連貫的陳述方法",要"通過突出主要思想使學生感覺到系統知識的優點,並通過較大的完整性增加知識的總量"。

四是方法。指通過練習把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以檢查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是否正確。這時學生的心理表現為動態的審思。教學萬法主要是讓學生做作業、寫文章與修改等。

所以,教學過程即是一個觀念運動過程,通過清楚階段使個別的觀念明確清楚,通過聯合階段使許多個別的觀念得以聯合,通過系統階段使已聯合的許多觀念得以系統化,通過方法階段使巳系統化的觀念進行某種運用,以便使之更為牢固和熟練。

(四)性格觀

1.管理、教學和訓育,構成了赫爾巴特教育體系的骨幹。管理不是教育,但是,“緊緊而靈巧地抓住管理的韁繩”,則是教學和訓育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的必不可少的保障。而訓育即是道德教育,即是整個教育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在教學和訓育(教育)的關係上,“不存在‘無教學的教育’這個概念,正如反過來,我不承認有任何‘無教育的教學’一樣。”道德教育(訓育)如果不通過教學,只是一種失去了手段的目的;相反,如果教學不進行道德教育(訓育),就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訓育,是教育的最高或最終的目的。就其內容而言,訓育即是培養學生形成道德性格的教育。

(1)性格與意志、個性。什麼是性格?“那種與眾不同的特徵通常稱為個體的性格。”牲格與意志關係很大,“能用來刻劃作為理性動物的人的主要表徵,這就是意志,而且是在嚴格意義上來說的意志”,意志是堅定的,而這種堅定性就是性格。觀念(五道念)形成意志,意志陶冶性格。性格與個性具有一種既相依又鬥爭的矛盾關係,一方面,“應當儘可能避免侵犯個性”,另一方面,“性格幾乎不可避免地通過對個性的鬥爭來表現自己。單純而頑強的性格正是通過對來自個性深處的新的念頭和慾望進行不斷的鬥爭而形成的,不論是道德的性格還是罪惡的性格,概莫能外。所以,赫爾巴特提出:“使絕對明確、絕對純潔的正義與善的觀念成為意志的真正物件,以使性格內在的、真正的成分──個性的核心──按照這些觀念來決定性格本身,放棄其他所有的意向,這就是德育的目標”。

(2)性格之主觀部分與客觀部分。性格的客觀部分即是指個人在自我觀察時所發現的業已存在於自身的意志;而性格的主觀部分則是自我觀察吋所產生的新意志。二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一致吋,加強性格;不一致時,損壞性格。不一致的情況必會導致二者的矛盾鬥爭,從而產生一強一弱的結局,並最終通過以強勝弱來將性格統一起來。赫爾巴特認定,對性格的客觀部分的教育是困難的,因為當我們對兒童進行教誨時,其性格的客觀部分往往會隱藏起來,而到時又會表現出來。教育的使命正是在於知難不避地對性格的客觀部分進行教誨。只有在性格的客觀部分得到了陶冶之後,才能為教育性格的主觀部分打好基礎。

2.道德性格

(1)道德性格之積極方面與消極方面。凡是有德行的人,其性格總是堅強的,而非懦弱的。但是,一方面,道德的性格表現為堅強的意志,另一方面,道德的性格又必須服從外來的要求,而這又有可能成為懦弱的表現。這一矛盾的兩個方面即是道德的積極方面與消極方面。赫爾巴特認為,這一矛盾的解決過程,即是人的性格走向“內心自由”的過程。道德性格的形成必須藉助於對外來要求的服從來實現,但是,這種服從決不能是消極的,決不能是遷就,堅強的性格必須對外來的要求進行審查,選擇和評估,從而作出自我判斷,將消極的外來的要求轉化提升為積極的自我道德律令,“只要一個人決定服從判斷,那麼這種否定的判斷就會轉化為真正的性格昇華和自我犧牲。於是,他把那本身僅僅是一個單純的判斷的東西作為一個絕對的命令予以接受”。所以,經過了內心的價值轉換,消極的“服從”便轉變為積極之物了。真正的道德性格正是通過克服性格中的主觀部分和客觀部分的不一致來求得道德的積極方面和消極方面的統一,從而達到“內心自由”的境界。

(2)道德性格的影響因素。首先,“行動是性格的原則”,內部經驗是道德性格的本原。意志決定性格,意志行動構成道德性格的基礎。人的行動是外部活動,而人的意志是內部活動,內部活動總是先於外部活動,外部活動不過是內部活動的複本。因此,內部經驗的性質和能力決定著道德性格的傾向。其次,思想範圍影響人的性格。人有怎樣的思想範圍就有怎樣的性格,“思想範圍的限制雖然不是性格的限制,卻是為性格造成了限制”,所以,只有使學生形成廣闊的思想範圍,方能運用教育的全部力量。再次,素質影響人的性格。人的心理素質是有所不同的,其根本的不同在於“各人的心靈狀況是否較容易或較難改變方面。”有的人易受感動,其心理往往因境而遷,有的人則不易感動,其心理往往堅定執著,前者永遠形成不了穩重的性格,而後者則具有極出色的素質,因而是最值得教育的人。最後,生活方式影響人的性格。動盪流離的生活方式會對道德性格的形成產生不良影響,嚴格規律的生活才有益於孩子,“父母們通過其對家事的全部安排來建立日常生活的嚴格規律,可以給他們的孩子帶來明顯的好處。”但是,也應該注意不要將這種有規律的生活安排得過於單調,過於嚴格,不然,“那些僅僅被動地作為馴服的兒童而成長起來的人,當脫離監督時,他們就沒有性格了”。

(五)《教育學》的意義

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是教育理論發展史上的偉大里程碑,是近代教育理論走向科學的開山祖和奠基石。

(1)赫爾巴特將五道唸作為其教育論的理論基礎。這種試圖將教育目的論建立在倫理學基礎之上的努力顯然是一種理論上的貢獻,從而使其教育目的論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的理性之物。

(2)赫爾巴特將其管理論建立在性惡論的基礎之上,這顯然是唯心主義的觀點。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中世紀神學的幽靈還在赫爾巴特的身上游弋,其反動性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即使在赫爾巴特的最專制的管理論之中,我們還是可以依稀看到一些民主的東西. 這就是矛盾的赫爾巴特。

(3)《普通教育學》的不朽生命在於它的教學論。赫爾巴特從其觀念、興趣、統覺等心理學思想中尋找其教學論的理論依據,試圖將其教學論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之上。這是赫爾巴特的一個極為重大的理論貢獻。

(4)在訓育論中,赫爾巴特試圖將道德的積極方面和消極方面統一起來,從而使人歸於“內心自由”。他重視有規律的生活在兒童的道德性格養成中的作用,將道德性格的養成生活化,重視教育者在形成兒童道德性格中的重大影響和作用,主張陶冶,反對強制,所有這些,都是具有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的。但是,赫爾巴特將一切社會問題甚至包括一切尖銳的社會問題都歸之於溫和的道德觀念的責任,從而陷入了“道德萬能論”的泥潭。這充分反映了赫爾巴特的思想保守性。

2022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6

幼兒園教育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就是幼兒園所開展的活動本質上應該具有遊戲的性質。從時間和空間的角度看,幼兒園絕大部分時間要以遊戲性活動為主,幼兒從晨間遊戲開始,上下午有專門的遊戲時間開展區域遊戲、體育遊戲、戶外遊戲等。從方法和手段的角度來看,遊戲作為一種方法和手段融入幼兒園教育的一日活動之中。比如在教育教學中我們常以遊戲手段開展,象色彩遊戲“顏色變變變”、科學遊戲“一切都在變”、數學遊戲“誰排第一”、語言遊戲、手指遊戲等等,以各種方法手段豐富教學,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從內容和形式的角度來看,遊戲作為一種內容和形式融入幼兒園教育,遊戲不應該是孤立的、分割的,他應該以反映幼兒完整的經驗為活動目的。安排遊戲的目的不是為遊戲而遊戲,而是為了藉助遊戲這種幼兒最有效的學習方式來促進幼兒的發展。因為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他們在參加遊戲活動中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當然可想而知。對於遊戲,相信在座的大家都知道他的重要性。現在我們肯定也能在平時教育教學中有意識地組織各種遊戲,以達到最佳教育效果。

“蹲下來跟孩子說話”這不僅是教師體位的改變,也不只是為了表示大人對孩子的“親密接觸,”更重要的是為了表示大人對孩子的尊重。蹲下來跟孩子說話,既在有形之中縮短了大人與孩子之間的形體距離,使孩子沒有壓抑和恐懼感,又在無形中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同大人一樣是平等的,有利於培養孩子自尊、自信的人格。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因為要讓自己下意識的蹲下和孩子說話,需要教師長時間的歷練才能將有意識行為轉化為自覺的無意識行為。

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捕捉孩子的內心活動

孩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反映了他們的內心活動。作為教師就要勤於觀察,善於捕捉並分析這些資訊,做出相應的反應。比如:吃飯時有個孩子在偷偷的看你,這是為什麼?原來他想扔掉不願意吃的蔬菜,這時候,你不要看他的眼睛,而是要看他的手,他就會停止動作,如果扔掉了,我們再去批評他,那就晚了。教師只有善於把握最佳教育時機,走進童心世界,方能讀懂兒童這本書。

學會用欣賞的目光發現孩子的優點

儘管每一個孩子性格不同,出身環境不同,所受家庭教育不同,但他們卻各自有著不同的優點。作為教師就要用發現的眼睛、欣賞的目光去探求每一個孩子的特點,尊重他們的個性,平等地善待每一個孩子,切忌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用成人的標準要求孩子,告訴孩子即使你尿床了或者打壞東西了老師照樣喜歡你。教師要承認每一個孩子都是沒經雕鑿的好孩子,“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得當的教育。”我們不能用同樣的尺度要求於所有的孩子,要因人施教。

教師公平、民主的對待每個幼兒,才能使每個幼兒對自己與教師的關係充滿信心。這樣孩子的心情得到放鬆,自尊心得到加強,有利於幼兒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生活中,促進身心健康發展。我們有的教師在組織遊戲時,生怕幼兒放開了,收不住,因而叮囑了再叮囑,規矩了再規矩,更不用說開展體育活動了,能減的步驟儘量減,能縮小的範圍儘量縮小,給每個孩子都套上一個緊箍咒,“誰玩不好,下次不能玩,”使幼兒在遊戲中畏首畏尾,瞻前顧後,小心謹慎,不敢大膽嘗試新的玩法,不敢超越老師規定的活動範圍。幼兒一旦離開自己的位置,即被教師視為不遵守紀律,罰出場地——儘管遊戲規則中,從來沒有這一條!幼兒想獲得當“角色”的機會,即被視為不安分、想出風頭。長此以往,幼兒失去遊戲的興趣,缺少遊戲投入的熱情,有的老師問“為什麼有的孩子不愛玩遊戲?”原因就在我們老師的身上,教師只有自然而真實的瞭解幼兒的興趣、需要,才能滿足幼兒的遊戲慾望,不至於鎖住幼兒的手腳,限制幼兒的創造。教師要“站在下一個路口等孩子,”給孩子一個單獨的空間,一個獨立嘗試機會。

2022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7

看到這本書,我立即想到的就是師範的考試,再次翻著這本書,讀著熟悉的名詞,卻感覺沒有當年的激情,也許是沒有了考試的動力,也許是當了十幾年的教師,這些理論的戰術已經在課堂實踐的戰場上用不上了。於是,我毫無興趣地翻著,想找一找自己比較有興趣的章節,跟自己教學實際最接近的教學過程來看看,最後決定翻到“教學過程”這一塊看看。對於老書新讀,沒有抱多大的希望,原以為這些東西太熟悉了,教育的概念和基本要素、教育的基本原則,哪一條不是當年滾瓜爛熟背過的,就連孔子的“因材施教”,盧梭的自然教育,誇美紐斯的班級授課制也都再熟悉不過了……經過三年的師範學習,加上三年的專科與三年的本科鞏固,自以為,自己對教育學的理論已經耳熟能詳了。但是,意外的是,我在書上看到了我從沒見到,從沒聽過的教學新詞、嶄新的教學理論:

“產婆術”:即在教學中,並不把真知直接教學教學學生,而是通過對話、詰問,讓學生陷入矛盾的困境,然後引導學生經過自己的思考去獲得真知,即蘇格拉底的教學思想。這種“產婆術”教學,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詰問,第二階段:助產。雖然這樣的名詞我們(至少是我)沒聽過,但在實際的教學中,還是值得借鑑的。教學中,同通過教師的引導、師生之間的質疑、互動,引領學生深入思考,最後經過老師的推波助瀾和孩子的獨立思考得出問題的結論。這樣的教學,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問題意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昆體良的教學過程思想:昆體良是古羅馬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模仿、理論、練習”三個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理論。這種學習過程,注重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改進,對於培養孩子的邏輯性、條理性等顯著的效果。教學中,偶爾使用這樣的教學方法或穿插使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很有必要。

道爾頓制:這是一種新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師不再上課向學生系統講授教材,而只為學生分別指定自學參考書、佈置作業,由學生自學和獨立作業,有疑難時才請教師輔導。聽了昨天陳校長的講座,巧的是,這種教學組織形式與昨天陳校長講的新亮點不謀而合,和我們學校的自主作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也相吻合。雖然目前不可能實現這樣的教學形式,但對我們的教學以及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自學能力卻有著很大的影響。

特朗普制:這是一種教學組織形式,是今年以來,美國學者勞伊德、特朗普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組織形式,試圖把大班、小班和個人三種教學形式結合起來。大班上課:即把兩個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課,由出類拔萃的老師擔任;小班研究,每個小班20人左右,由教師或優秀生領導,研究、討論大班授課材料;個別教學,主要由學生獨立作業,部分作業指定,部分作業自選。

還有“克伯屈、伯克、華虛朋”等都是我聞所未聞的新詞,我想,不管是哪種教學組織形式,都有其優缺點,針對如今的課堂,都是有其借鑑意義的。因此,對於這本書,我還需好好研讀,全面掌握各種教學組織形式的性質與功能,綜合地利用,有主有輔地結合,以便更好改進自己的教學。

2022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8

一提到《教育學》,我相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不陌生,但是能夠把《教育學》中的教育理論領會到心,並運用到工作實踐中的也許不是很多。就拿我來說吧,《教育學》我已學了三遍。在師範學,在讀專科時學,讀本科時又學,可真正能夠深入我心的東西卻很少。而這次我選擇讀書套餐,學校裡要求我們讀這本書,這是我第四次學習《教育學》,也是學的最認真的一次。因為本次學習除了完成學習任務外,我也想學習更多的教育理論,為自己充電,以便在今後能夠更好的指導工作。

其中,讀了第十五章《教師》中的第二節“教師的素養及培養”給我很大的啟示:教師要熱愛學生,誨人不倦,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教師沒有愛就不能教育好學生。對學生愛是教師高尚職業道德的自我體現。熱愛學生,喜歡學生,以溫存慈詳的態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使他們與自己越來越貼近。熱愛優秀的學生,對教師來說很普遍,而愛差生和後進生,卻不易。然而,十個手指不一樣齊,學生也一樣,不可能個個優秀。就拿我班來說,有名差生是有多動症的,接受能力也不強。我曾經想過是否要放棄他。但國小階段如果對他放任自流,讓他形成了壞習慣,這會毀掉他的一生。而對這位學生想靠壓服,顯然行不通。於是,我用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用真誠的愛來感染他。他沒作業本,我送他一本;他不會做作業,我就留他下來教他;他經常忘記做作業,我就叫同桌每天監督他記作業;他上課精神很不集中,我就要求班主任把他調到第一個位置,方便提醒他認真聽課……。在這學生身上,我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漸漸的我們關係融洽了,下課經常找我聊天,有時還告訴我他的發現。

雖然,有時我也會因為學生的調皮而埋怨,因為他們的退步而急躁,因為他們的違紀而心煩,但一想到他們還是孩子,我就努力地剋制自己心中的不滿。我們當教師的,應該時刻想著兩句話:“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平日裡教師要給予學生適度的關愛,照顧,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受到重視的,那麼,孩子心裡就會很滿足,他們也會特別感激你。

正如蘇聯教育家捷爾斯基所言:“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2022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9

教育應該教人“求真”。陶行知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我們的現行教育充斥著虛假,這將會給成長中的學生帶來怎樣的消極影響?我認為,當學生從天真無邪的兒童成長為一個初具是非判斷力的少年時,教育中、生活中的種種虛假和醜惡對他們世界觀的形成所造成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他們將會比“狼來了”這個寓言中的成人更加地感到空虛無望和無所適從。而作為幹“良心活”的教師,應責無旁貸地讓學生了解真實的社會、瞭解真實的生活、瞭解真實的人,可這有多難啊!因為,我們教師作為普通人,誰又敢說自己就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真”人呢?我不奢望每個教師都能做到言必真,行必果,但我希望教師都能成為不自欺欺人的人。

教育應該教人“求善。”心中常存感恩、憐憫之情即為“善”。教育應該讓人常存感恩、憐憫之心。我堅信,一個常存憐憫之心的民族,才是最偉大、最強盛的民族。日本經濟發達,可野心昭昭,為其不改,永遠也不會強盛。因為一心想稱霸的人,其實內心是懦弱的、可憐的。教師教學生求善,當讓學生對生命萬物常存憐憫之意;對父母、師長常存感恩之心;對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教育應該教人“求美”。賞心悅目謂之“美”。廣義的“美”應該是“真”和“善”的完美結合。作為教師,如果能引導學生求真、求善,那麼讓學生悟出何為“美”就會水到渠成。如果能讓學生自己知道真正的美,那德育教育就不象現在這樣蒼白無力了。我常想,試圖以開設思想品德課程、政治課程來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其結果無異於緣木求魚甚至是南轅北轍。因為很多學生看透了虛假,又怎能相信書上的“崇高”的謊言?惟有引導學生求真、求善,方有可能追求完美的聖人境界。這可真是奢求啊!

教育最後才是教人“求知”。在這一點上,可能很多人認為已經做好了,因為現在的應試教育已經將追求知識的掌握做到了極至。其實不然,此“求知”非彼“求知”也。真正的求知,是學會學習,學會掌握知識的方法,時髦的說法是培養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而不是像現在大行其道並被多數老師屢試不爽的對學生強行的“硬灌”“死揪”“填鴨式”的“知識轟炸”。須知,古人所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乃是至理名言啊!所以在我看來,中國教育讓人真正“求知”的路還很遙遠、漫長。

以上僅是我對教育的膚淺理解,難逃俗套同時也是紙上談兵,惟望能警醒同仁,拋磚引玉,則願足矣!

2022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10

今天,我在《學前教育》雜誌上看到這篇文章。是文章的題目首先吸引了我,引起我強烈去閱讀的興趣。因為在我們以往的慣性操作中,認為只要制訂好計劃,班內三名教師認真組織實施就可以了。教師就像一根指揮棒,指到東孩子就得向東,幼兒完全不知道教師有什麼安排,幼兒是一個盲從的狀。所以我們各班級在每個活動前後的環節銜接很亂,幼兒常常在班內追跑打鬧,教師要一刻也不能閒的看住孩子,要孩子集體的喝水,集體的上廁,幼兒完全失去了自主,沒有自主的空間。

針對課間自由活動混亂的局面,作者在文章中是這樣反思:我們給幼兒自主的空間了嗎?我們有提供給幼兒按自己的意願選擇做事的條件嗎?幼兒知道在這個環節可以做什麼嗎?於是,作者在每天的活動區講評時都將問題拋給孩子:“活動結束後我們有什麼事可以做呢?”洗手、小便、喝水等等。“小朋友做事有快有慢,需要我們等待,這個時候我們還可以做什麼呢?”根據孩子的回答,按照孩子的想法,作者在教室中豐富了一些簡易活動材料。這樣一來,活動結束後幼兒可以看、可以說、可以玩,多了許多自主選擇的機會,兩節活動課間的環節就顯得順暢多了。

針對每次活動在不同的場所,需要幼兒在短時間內一次次搬椅子到不同地方的問題。如何讓幼兒預知呢?作者還是把問題拋給孩子:“我們每天上課的地方都不一樣,怎麼才能讓小朋友都提前知道把椅子搬到哪裡呢?”通過幼兒的討論,最後決定用圖片的預知方式來告訴幼兒,下一環節要準備什麼。於是作者在班內開設了一個“溫馨提示角”,每天早飯後都將當天上午的活動要求、場地安排用圖片的形式告訴幼兒。如上閱讀活動,就放一張書的圖片和一張小椅子的圖片,幼兒一看就知道老師需要他們搬椅子到上閱讀的地方上課。

通過作者這兩方面的闡述,我們可以貫通的使用這種方法。在一日活動的其它環節中,如:戶外活動前,通過提示牌讓幼兒瞭解去哪兒,站幾路隊,要帶什麼?音樂舞蹈要到哪裡上?要帶上道具嗎?數學活動要到珠心算室嗎?要帶上書嗎?等等。做到讓幼兒預知下面的活動,瞭解自己要做的事情,讓幼兒從國小會有計劃的支配安排自己的時間,形成有序做事的習慣,對幼兒的成長很有幫助。

2022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11

再次捧起《教育學》,讀到《教師與學生》這一節,感觸很多,具體如下:

一、學生雖然教育過程和教學過程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但我們以往的教育學對學生的分析和研究卻很不夠。雖然我們強調教師應該吃透兩頭,即充分理解教材和充分認識學生,但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教師的工作中,前一點往往比較重視,後一點卻重視得很不夠。

二、學生是處於迅速發展時期的人。學生時代,從入國小到中學畢業,是一個人一生中生理和心理上發展都非常迅速的時期,是個體從不成熟到成熟,從不定型到比較定型的成長髮育時期。對於學生來說,他們身心各個方面都潛藏著極大的發展的可能性,在他們身心發展過程中所展現出的各種特徵都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具有極大的可塑性。在這一時期,他們的身心發展能否得到滿足,能否得到積極、良好的教育,對於他們的發展將產生極大的影響。

三、學生髮展的可能效能否成為現實的發展,需要多方面的條件。人是自然性和社會性的統一,個體發展的早期,更多的是受自然屬性的制約。進入學校後,社會性因素對個體發展的制約作用則逐漸加大。推動個體從自然人向社會人轉變的動力,是社會環境對個體的客觀要求所引起的需要與個體的發展水平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運動的階段性完成是個體和客觀現實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是個體在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發生的。在活動中,個體不斷作用於客觀現實,日益深入地反映客觀事物的特性和關係,形成一定的發展水平。客觀現實也不斷作用於個體,對個體突出新的要求。這些要求反映在個體的頭腦中,轉變為個體的需要。而需要的滿足,同樣需要通過個體自身的活動即與客觀現實的相互作用才能實現。因此,沒有活動,沒有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沒有個體的發展。客觀環境的刺激,諸如教學的內容、教學的要求、學校各方面的生活,能否引起學生的精神需要,並對這些需要作出積極的反應產生矛盾運動,這種矛盾運動能否產生積極的、有利於學生髮展的結果,與教師、學校如何安排、組織學生的各種活動有極大的關係。

四、學生是具體能動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物件。學生的發展性與學生的不成熟性,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正因為不成熟,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也正因為學生的不成熟性,學校和教師才大有可為。學校教育是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由教師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具體教育場景選擇教育內容,組織教材和教學活動,並採取一定的教學方法,對學生施加影響。與環境對個體自發的、零碎的、偶然的影響相比,學校教育對個體的成長起著主導作用。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是學習者,是受教育者。由於他們的知識較少,經驗貧乏,獨立能力不強,加上受教師權威的文化影響,學生具有依賴性和向師性,即一種盲目信任教師的特點。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常具有先在天然的權威性。然而這一切並不意味著在教育過程中學生只是一個受動者。忽視了學生主動性的存在的學生觀在根本上是陳舊的、錯誤的。教師要巧妙地利用學生的這種依賴性和向師性,但根本上是為了培養學生獨立、自立的發展意識與能力,發展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導學生積極發展,是對教師素質的考驗。如果教師不珍惜甚至濫用學生的依賴性和向師性,將挫敗學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