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2022脫貧攻堅心得體會

欄目: 工作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6.12K

2022脫貧攻堅心得體會_精準扶貧工作心得感想(精選10篇)

2022脫貧攻堅心得體會

2022脫貧攻堅心得體會_精準扶貧工作心得感想 篇1

為全面檢驗各地脫貧攻堅突出問題的整改成效,進一步核實準全省建檔立卡貧困戶基本情況,我省開展了大學生“情牽扶貧攻堅”主題實踐活動。我校積極響應號召,派出56支隊伍,對湘西保靖,永順兩縣進行扶貧調查。

我在劉國華書記的帶領下,參與了所屬保靖縣的塗壩村,堯洞村,仙仁村,三村的扶貧攻堅情況調研。

備註:環境與資源學院委派劉國華書記,李曉鷹老師,章壯宇老師帶領六位同學,分成三個小組進行調研。遺憾的是我們小組和另兩個小組不在一個鄉鎮。

一、基本情況

沿著彎曲的盤山路,隨著車子的因為道路不平而產生的抖動,我們穿過黃塵,來到了塗壩村。

這個村算是在偏遠的山裡邊,來的路上便感受到了山路的凶險。村裡的山路不算寬,會車的時候讓行都不方便;彎道很是刁鑽,不是本地的師傅可能也開不進來,幸好近兩年公路得到了硬化,更好走些了。村裡水電基本都有了,但由於合併了村,總的來說居民的分佈較為分散,山上山下的村民聯絡應該不是很多。

第二個村是堯洞村,這裡情況好些,靠近一條新修的公路,但到戶的道路卻沒有上個村好。居民們也住的相對集中,村裡的商品銷售點更大,還有了一些小吃攤點。

第三個村是仙仁村,那裡真的是大山深處。這裡的住戶相對散落,人口也沒有上兩個村多,電都有普及了。縣扶貧辦在這裡駐村,但真的是太偏遠了,什麼都不方便。

總的來說,初次來到少數民族聚居地,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有民族氣息。那些陳舊的木房子雖然是我以前沒見到過的,但讓我感受更多的是貧困。

我們在村幹部帶領下一家家地走訪。幾乎在家的都是些老人小孩在家裡,老的身形襤褸,手拿木棍,背上揹著大竹簍;小的有些光著臂膀,面板被晒得黝黑到處亂躥。房屋都是木板房,多數是老房子了,有的甚至已經歪歪斜斜。他們簡單的種些農作物——玉米,水稻,但收穫就不方便了,要肩扛手提,而道路崎嶇不平。每天忙的是莊稼的護理,家禽家畜的好壞,那些貧困戶家裡勞動力又少,收入微薄。

但讓人欣喜的是,每個駐村幹部都很負責,大家都對扶貧工作比較滿意。像塗壩村的駐村幹部,從與老百姓交流來看,大家都很感激他;仙仁村的一個縣扶貧辦幹部,更是能說出每一戶的家庭情況。雖然基層工作很難做,但他們都在堅持,他們戰鬥在扶貧攻堅的一線上,他們是扶貧工作的中流砥柱。

備註:塗壩村駐村幹部王世華,堯洞村的駐村幹部彭圖羅,仙仁村的駐村幹部周光明、田花。

二、感想

這次實踐活動真的很有意義,很榮幸能夠參與其中。

我也是農村出生,明白農村生活的艱苦。但和他們比起來,我的家鄉真不能說貧困。我居住的小鎮,可能只有在十年前才有那樣灰塵漫天的公路。在我們這裡還是可以看到很多年輕人,他們在建設家鄉,老人也基本不用幹重活。保靖的貧困村不一樣,他們的一些老人仍要做著一些繁重的農活;小孩子無人管教,沒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對於他們來說,我是幸福的。應當要做的,是把握現在的條件,努力拼搏,為社會和國家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對於這種情況,希望能有更多人去關注湘西貧困地區,去給它帶來著長久的發展。別人的幫助都是次要的,自己還是要想辦法脫貧。“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老一輩沒有可能那個動力去脫貧,但是年輕一輩還是要努力擺脫貧困,同時要讓他們對家鄉有深厚的感情。這裡面文化教育就顯得很重要了,要把年輕一輩的奮鬥精神激發出來,以他們對家鄉的感情為紐帶,以自身的文化知識和技能素養為基礎,帶動家鄉的發展。政府應該努力給他們搭建平臺,不能讓有志之士有心而無力。當地的教育問題很突出,好多扶貧公式牌上都有關於上學而導致貧困的原因。

政府的政策是好的,但不懂得感恩的人會把它當作理所當然,這樣的效果就會消極了。如果有人把政府當兒子,吃住都靠政府,有問題就找政府,而不是自己去努力解決了,那扶貧工作還有什麼意義啊。所以,在為百姓謀福利的時候,也要說清楚政府為他們做的事,這些事,是為了建設國家,但不是理所當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希望我國所有的貧困地區都能在黨的帶領下脫貧,致富!

2022脫貧攻堅心得體會_精準扶貧工作心得感想 篇2

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精準扶貧”以來,押馬村、柳樹坪村、沙灣村幹部群眾“精準扶貧”的弦就一直緊繃著。20__年7月20日我們“情牽扶貧攻堅”湘潭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調研小組從千里之外的湘潭來到了碗米坡鎮。

經過十天的調研工作,我看到了很多,聽到了很多,感悟到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這十天不只是調研十天這樣簡單,它也是我現在對生活態度的對照。

這十天我不僅看到了沈從文先生筆下《邊城》寫實畫作的簡捷灑脫、《血色湘西》的蕩氣迴腸、自然留給湘西的青山綠水白雲、先祖留給湘西的木質結構的吊腳樓……,還看到了湘西人們為了生活辛苦勞作的一幕幕,更觸動我的心絃。

這時,讓我為你們分享這一幕。一位80歲的老奶奶為了補修好房頂上的漏洞,把瓦片一塊一塊、整整齊齊的放在揹簍裡,然後從山下背到山頂上,我們用沉重的腳步走到老奶奶的跟前,用顫抖的聲音對老奶奶說:“奶奶,你這是背到哪裡去啊?你家裡人呢?”老奶奶用一口吞吞吐吐的湘西話回答我們:“要背到山上去啊,家裡的孩子都外出打工了”,老奶奶慢慢的一步一步的遠去,看到這一幕我們的心很沉重,肩上的擔子更沉重。

這十天我聽到了很多聲音,有土家姑娘溫柔婉轉的歌聲,小橋流水的潺潺聲,村民用船槳擊打著水面聲,森林裡鳥兒對唱的歡歌聲,晚上一片蛙聲、蟬聲相混合就好比集市的熱鬧景象,最好聽的聲音還是百姓對政府的讚美聲。

當我們在問村名“你對當地的扶貧滿不滿意呢?”這個問題時,村民的回答都是:“國家政策好,哪有什麼不滿意的嘞?”就好像他們先前就商定好這樣回答似得。國家幫百姓修馬路、新修房子、搞搬遷、搞開發,讓百姓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所以百姓對政府讚不絕口。

這十天,在碗米坡鎮的所見所聞所查甚是讓人心寒,更是讓人深思。

一、家中有孩子讀書,學費支出較大。

二、除了農作物,無其它收入來源,由於家庭經濟收入比較單一,山下村民主要以種植收入為主,山上村民主要種植玉米,糧食需要去集市購買。

三、由於其文化程度較低,老人在家中農務,年輕人長期外出務工,沒有資本從商,缺乏經驗和技術,致富的觀念淡薄。

四、村民聽天由命,消極悲觀,缺乏信心和勇氣,把希望寄於老天風調雨順,依靠國家支援,救濟等靠要思想非常嚴重,視吃救濟、拿補貼理所當然。

五、自然災害長髮生,對當地百姓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

六、因病、殘致貧。

七、交通嚴重落後,物價昂貴。

在所有貧困原因中,因缺文化、因災、因病殘、因交通是形成貧困的重要原因。人們要發展,首先先解決貧困原因。讓人們過上好日子,面對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如何在新的經濟發展階段,多渠道增加低收入戶的收入,達到共同富裕的最終目的,是人民政府應重點考慮的問題。

1.大力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農業結構調整要面向市場,依靠科技,因地制宜引導農民調整種養結構,大力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提高農業的整體效益,充分利用土地,種植一些高價值,高價格的農產品,讓農民的口袋富起來。

2.努力提高農村勞動力的整體文化素質。要從戰略高度認識提高人口素質的重要性,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加大農村教育投入,不僅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也是低收入戶增加收入的長遠基礎。一是努力普及國中教育。必須把發展教育的重點放在普及國中教育上,努力提高適齡兒童入學率,解決部分少年兒童不上學和中途輟學的問題,防止新一代文盲人口的產生。二是通過開設各種培訓班,對一些上過國小、國中或高中的農民進行職業培訓,傳授給他們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爭取幾年內使每個低收入家庭都有一個掌握一至兩門實用技術和經營特長的勞動力,這對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既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又有長遠的作用;三是大力發展農村中等專業學校、農民職業中學,培養一批中級層次的人才,以適應商品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

3.想要真正帶動貧困區的經濟,國家必須加強貧困區的交通建設,讓貧困區與外面連線更密切,還需引進專案讓貧困區百姓一起致富。

在這幾年,柳樹坪村、押馬村、沙灣村幹部們的努力下,三個村子的扶貧情況有明顯的成效,如:政府幫村民改造房子、新修馬路、安裝自來水、將山上的村民搬遷到縣城裡、在當代發展高效農業(大棚)等等。希望湘西能儘早脫貧,希望中國能在20__年全面達到小康社會。

這十天我學到了很多,不僅在帶隊老師身上學到了為人處世、工作認真;在同伴身上學到樂於助人、吃苦耐勞;而且還在湘西人們身上學到了對生活艱苦不懈的態度與精神。

2022脫貧攻堅心得體會_精準扶貧工作心得感想 篇3

為響應國家政策,普查對於貧困地區“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情況。我校於七月底組織大量學生赴湘西貧困地區展開了為期十天的調研工作。

曾幾何時,當聽到父母在給我訴說他們兒時的艱辛時,是多麼的不屑一顧,衣食無憂的我總覺得他們是在以誇大的手法對我進行說教。總是抱著不屑一顧的態度,因此,在我真正的參與這次精準扶貧的調研工作之前,我對扶貧中貧的認知是有著些許的失準,甚至內心中還有些許的將其視為參與一場郊遊。

不出多日,在我參與了整個調研過程以後,更是知了貧人之貧,瞭解苦人之苦,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而對我的生活也作出了重大的反思,也表示出了慚愧。面對這一片幾天之內讓我作出了改變的土地,我只能盡我所能來給予幫助,且深切的希望青山再無老來貧。

當我還沒到第一個村寨時,就著實的受到了一個下馬威。通向村寨的路異常難走,並且特別的險,路就修在山的峭壁之上,下面就是深不見底的河水,而山路更是窄的只能通過一輛車,如遇到反向的車輛,還需要退到幾百米一個的錯車道去讓路。當時的心裡就在想,這樣的路通向的村寨,不會是那種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吧。可沒想到,到了村子之後更讓我感受到了可怕之處,沒想到,我們所到的村子,比我想象中的情況還要讓我覺得難受。熱是第一感覺,其次就是味道。直接就讓我對我自己能不能將這為期十天的調研堅持下去產生了懷疑。

此次前去,我們調研小組一共前去了陽朝鄉之下的塗壩村,堯洞村和仙仁村三個村子。進行了為期十天的對於精準扶貧的調查,主要對村寨中精準扶貧戶的評定是否有漏判,誤判,扶貧情況及村民對政策的認可度幾個方面進行調查。可喜的是,在我們小組所去的幾個村中均未出現漏評和錯評的情況,更讓我感到欣喜的是,當我問到村民們對精準扶貧是否滿意時,幾乎人人都是滿帶著笑容回答著“滿意,這有什麼不滿意的”,“國家的政策好啊”,“感謝都來不及了,更別說滿意了”這樣的話語。讓我是真切的感受到了精準扶貧對於人民的幫助,以及人民對國家方針的理解。而在群眾的笑容和滿意聲中,我像是找到了我調研的意義和動力。從一開始的懷疑,變成了對行動的肯定。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在離開第一個村的時候,因為自己的不小心,摔了一跤。在我自己看來,其實就是自己的不小心。可我們的帶隊老師卻給急壞了。生怕我的傷口感染,一邊向上級彙報,還著急的想找附近的衛生所幫我處理傷口。按照老師的意思,他怕我傷口感染,其實是想我就好好休息了,可我其實內心中有些不甘,在休息了一個下午之後,看沒有什麼大礙,就打算繼續行動了。而最讓我感動的是,陽朝鄉鄉長在得知我的摔傷情況後,親自給我上藥,還不停的詢問我的狀況。

雖然調研活動只有短短的十天,但三個村子給了我家一般的感覺,在離開之時也是充滿了不捨。幾個村寨的貧困狀況也讓我感覺痛心疾首。大多數貧困戶所留在家中的都是老人和小孩,而青年勞動力大多都是出去務工且常年不在家中,因此,大多數人家的致貧原因之一是缺少勞動力。在這樣的基礎上,還有很多家庭的孩子都需要讀書,老人身體有所不適,更是會加重他們的家庭負擔。這些問題都由精準扶貧在逐步的解決了。但其實,我也有一個小小的建議。也許是在我看來,思想確實是比物質要更加重要一些。能否使貧困人口思想上的教育更進一步呢?

十天的調研有歡聲笑語的交流,有流血流淚的過程。但更多的是成長與感動。用我們帶隊老師劉老師的一句話來說,走過路過不住過,還是不清楚這裡的狀況;聽過見過沒實踐過,也還是處於浮在上面的狀態。讓我值得驕傲的是,我不僅僅來過,我還在這裡工作過,吃了這裡的苦,看了這裡的美,讓我瞭解了我所沒有了解的,並讓我對自己能重新定位和認知。也許過程很苦,但是充滿了收穫。當我看到貧困的村民眼中因“精準扶貧”政策帶來的哪一點小小的火花,我知道我們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感謝這一路的所見所聞,感謝這青山綠水,願君回首勿相忘,青山再無老來貧。

2022脫貧攻堅心得體會_精準扶貧工作心得感想 篇4

為了檢驗我省各地的扶貧工作成效,使我省精準扶貧檔案更加完善,脫貧攻堅作戰圖更加精準,精準幫扶工作更加有成效。經省政府的研究決定組織高校大學生在暑期開展“情牽脫貧攻堅”主題實踐活動。

湘潭大學在這次活動中共組建了91只調研隊伍275名老師和志願者參加,深入調查湘西保靖縣和永順縣兩個縣的鄉鎮地區的貧困情況。環境與資源學院在這次活動中共派出了三名老師和6名同學組建了三隻調研隊伍赴湘西調研,我們學院的三隻調研隊伍的帶隊老師分別是劉國華書記、張壯宇老師以及李曉鷹老師。

我所在的隊伍是由章壯宇老師帶隊,赴保靖縣碗米坡鎮的柳樹坪村、沙灣村以及押馬村這三個貧困村做調查。

當大巴到達保靖縣時已是下午。烈日當空,一下車,一股熱流撲面而來,我心想著這十來天註定不一般。在保靖縣政府開過大會做簡短培訓後,我們便不作停留馬不停蹄地趕往我們扶貧調研的第一站——柳樹坪村。

去柳樹坪村的鄉鎮中巴車在整潔乾淨的柏油路上驅駛著,在車上的我們只注意到了乾淨的柏油路以及柏油路旁那秀麗的水光山色,初來乍到的新鮮感以及這秀美的湘西美景讓我無暇去猜想接下來所見聞的。到達柳樹坪時,已是傍晚時分,太陽快要西下。立刻開展調研已經不便,便在賈村長家吃過晚飯在村委會住下。接下來兩天便是調查村委周邊的兩個組。在這兩天的調研中看見了不同家庭的不幸與貧困,也聽見了不同的意見和建議。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戶賈姓人家,丈夫在修水電站的時候不幸身亡,從此家中的頂樑柱倒了,所有的重擔落在了一個婦女人家身上,撫養小孩讀書,照顧年邁患病的公公。在我們調查的時候也能發現這是一位懂的生活的女人,即使生活貧困、房屋破舊,但依然把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條,乾乾淨淨。而我們作為一個調查者,憐憫同情根本無濟於事,而對他們最大的幫助就是真實地記錄情況,向上反映。通過這兩天以來的觀察,柳樹坪村的這兩個組的村路建設比較好,家家戶戶都能通,而且都能用上自來水。但是柳樹坪這兩個組的貧富差距較大,家庭富裕的活著小康生活,家庭不幸的貧困潦倒。而在山裡邊兒的普溪組卻超出了我們的想象,第三天我們進去普溪組,這裡組裡各家各戶基本一樣,破舊的木房,崎嶇的小路。每家每戶都有病患全是是貧困戶,有各種各樣致貧的緣由。

在這三組調查完以後,柳樹坪的調查也就結束了。村長的全程陪同讓我們的工作方便很多,村民們的淳樸和熱情令我印象深刻。總結這個村的特點就是交通比較便利,村路修的比較好,人均自來水有保障。但柳樹坪村的貧富差距較大,貧困戶較多患病且無錢醫治,房屋被白蟻蛀蝕。

在柳樹坪村的調研結束後,我們便立刻趕往了沙灣村,沙灣村在柳樹坪村的上游,對面就是首八洞民族特色村,美景自然沒有話說,沙灣村的村民住的較為分散,所以在沙灣村的調查分為兩個部分,即為山上和山下。但還分為兩個地區,所以在沙灣的調查比較艱難,要爬兩次大山。山下的村子情況較好,村民們出行都比較便利,貧困程度也輕一點。所以到達沙灣的下午我們就把山下傍水的貧困戶給調查完了,第二天由於當地趕集十點多我們才開始上山,揹著水帶著資料開始爬山,烈日炎炎,村祕書領路,一步一步向上爬,藿香正氣水都喝了好幾瓶,在半山腰遇到了趕集回來的村民,他們背上的揹簍裡邊全是從集市上買回來的米以及生活用品,他們住在那山上,農作物不好種植,所以只好拿微薄的收入換取必需品。種植得最多的還屬玉米,沒有產業,沒有固定的收入。當我們到達山上時候已經下午兩點,山上的人家也基本一樣全是木房子,破破爛爛,村中也基本都是老弱婦孺。在調查過程中有一幕讓我們所震撼,一位杖朝之年的老奶奶揹著一大簍的瓦片顫顫巍巍的走著,為了修補她家拿破舊的屋頂,心中感慨萬千。當我們調研完山上之後下山已是黑夜。沙灣的第三天看見的都一樣。

在沙灣村這四天以來,給我的總體感受就是:沙灣村的風景秀麗,可以發展旅遊,而且沿河可以捕魚。山下的人完全可以靠自己一步一步的好起來,但或許是因為成本問題,亦或是思想上的落後,人們根本沒有將這些得天獨厚的資源給利用起來。

押馬村,與柳樹坪村隔河相望,全村有三組共三百多戶人家,其中貧困戶七十多家。這是我們調研的最後一個村,相對於柳樹坪和沙灣村來說,押馬村整體來說相對好一點,但同樣的依舊有貧困的,我也不一致列舉,因為貧困的根源都一樣。沙灣的貧困戶比較少而且相對集中,所以我們花了一天就弄完了。

通過這十來天的對這三個村三百三十八戶貧困戶的調查,我們也發現了一些貧困戶普遍存在的問題。

在這些貧困戶中,多半為老人婦女兒童以及殘疾人,其中患病的也多,勞動力少且長期在外。有想要經商或者從事產業發展的也難有成本支撐以及技術指導。白蟻等自然災害致使房屋破舊。且村中無學校,孩子上學一般都要去鎮上或者縣城,需要租房陪同,教育成本大。且個別貧困戶的思想因為政策的保障而越加落後,整天無所事事即使能做也不做,等著政府救濟。

我想,這些問題致使農戶帶上了貧困戶的帽子,且想要摘掉這頂帽子也並不是每人補助多少錢就能摘掉。各個鄉鎮應該解決其根本問題,對貧困的家庭進行產業幫扶,開發專案,培訓技術使村民們不閒著。且大力加強思想上的教育,不能整天只想著國家的政策福利,政府的救濟,而是應該自己動起來致富。在教育這一方面需大力扶持,只有小孩教育好了思想才好先進,才會有機會走出大山,摘掉貧困戶著一頂帽子。

十來天的奔波跋涉,走遍了個戶人家,看見了村裡人家的淳樸與善良,也見到了貧困疾苦。只能感嘆這世間的幸福一樣也不一樣,這世間的疾苦各不相同又如出一轍。我願這湘西秀麗的山水被世人所見,湘西的貧困戶也越來越少。

2022脫貧攻堅心得體會_精準扶貧工作心得感想 篇5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收官之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給脫貧攻堅工作帶來一定影響,脫貧攻堅的成效如何,還需要各級黨員幹部多走進困難群眾的田間炕頭,聊聊天嘮嘮嗑,鼓鼓勁加加油,摸實情出實招,推動實現“脫真貧、真脫貧”。

基層是各種利益矛盾的“交匯點”,群眾是感知政策好壞的“晴雨表”,一線則是政策落實的“最末端”。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要常去貧困地區走一走,常到貧困戶家裡坐一坐,常同困難群眾聊一聊。多到困難群眾家中走走看看、嘮嗑拉呱,既是黨委政府工作導向的體現,也有利於瞭解脫貧攻堅的真實情況,防止“數字脫貧”“因病返貧”等情況的出現。各級黨員幹部要避免“填表就來”“督查就來”,反之則不見人影的走訪調研模式,合理擺佈時間和精力,經常到困難群眾家裡走走看看,加強思想上的交流,推動觀念上的變化。

同困難群眾嘮嗑,目的不是聽“讚歌”,而是要通過“拉呱”,貼近了解群眾所需所想所盼,瞭解各項扶貧政策落實情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要注意從小事上聊起,在大事上落腳,多聊些疫情防控期間群眾普遍關心的務工就業、產業發展、子女教育、醫療養老、居住環境等問題,多聊聊柴米油鹽醬醋茶等家庭瑣事,從家長裡短的小事中看扶貧政策、上級要求的落實情況。同群眾“拉呱”要用群眾熟悉的語言講好政策,在溝通中建立互信,在交流中增進理解,增強群眾對黨員幹部的信任。

想走進困難群眾心裡,就要帶著情去、帶著心去,與群眾同坐一條板凳,打破彼此之間的“隔離帶”。同困難群眾嘮嗑,要注意穿衣打扮,放下架子,尊重當地風俗習慣,努力營造寬鬆的聊天氛圍,田間地頭、街頭巷尾、房前屋後都是嘮嗑的場所。嘮嗑要有“家常味兒”,少一些文縐縐的書面語,多一些土巴巴的大白話,讓群眾聽得懂、喜歡聽。要敢於正視問題,不迴避問題和矛盾,更不能無視群眾的意願訴求。要當好聽眾,多在傾聽呼聲上用心、在解決問題上用力,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不能出現一個人掉隊。

2022脫貧攻堅心得體會_精準扶貧工作心得感想 篇6

厚實與炙熱的土炕承載著家庭的溫暖、聚攏著家人的親情。5月11日,赴山西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首先調研脫貧攻堅工作情況,同村民坐在炕沿上“嘮嗑”拉家常,一言一行感知著群眾的生活冷暖,映照著念茲在茲的強烈為民情懷。土炕之於習近平,是一段沉在心底的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的生動記憶;之於扶貧幹部,則是訪貧問苦話家常、真情幫扶解民憂的一把“鑰匙”。扶貧幹部要於“土炕”中汲取智慧,主動“上炕”,與貧困戶形如一家,方能摸準困難群眾“窮根”,把“炕”上嘮的大事小情,轉化為政策落實、排憂解難的具體行動。

精準“填炕”,讓脫貧政策落地見效“不延誤”。填炕也叫煨炕,是用木製的推耙將牛羊糞、幹樹葉、柴草等燃料輕輕推進炕洞,使其覆蓋在柴火上面。填炕是髒活,很多炕眼門長期被薰得黑乎乎的,一不小心會沾一身黑;填炕也是技術活,填不好就會導致炕的熱度不穩定,甚至會把炕燒焦。扶貧是一項接地氣的工程,來不得半點虛假,考驗著工作作風,切不可指望“一副方子”治百病。扶貧政策猶如“填炕”,只有多考慮貧困家庭實際、多細化幫扶措施,以多元化精準脫貧路徑,把兜底供養、產業扶貧等“燃料”靶向入戶、精準填入貧困戶的“炕洞”,才能因戶制宜用活扶貧政策,切實幫到點上、扶到根上、以“細水滴灌”讓扶貧政策落地見效,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勤於“除灰”,讓攻堅戰士滿弓緊弦“不卸甲”。農家土炕約莫十天半月就要“除灰”一次,不然炕洞堵滿,塞不進新的燃料。除灰,比填炕還髒,滿院灰塵瀰漫,除灰的人把頭臉裹得嚴嚴實實,把炕灰一擔擔往院子空閒的地方堆積。脫貧攻堅是時代使命,但“硬骨頭”不好啃,扶貧幹部是在“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紛繁壓力下、在連軸轉超負荷的辛勞工作中,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貧困戶的“幸福指數”。要想讓扶貧幹部時刻保持滿弓緊弦的精氣神和不懈的衝鋒姿態,就要勤於除去工作中滋生的“孿生表格”、形式主義等虛耗扶貧精力的“灰塵”和掣肘,切實讓扶貧幹部從“堵滿的炕洞”中解脫出來,積蓄新的“燃料”,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在脫貧攻堅一線大展拳腳。

定期“盤炕”,讓惠民舉措持續發力“不鬆勁”。土炕使用久了要定期重新“盤炕”,否則炕面要麼不結實,要麼燒不熱。在準備換炕的前幾個月要先打些基子(土坯),摞上一層又一層,等晒乾了請專門的泥瓦匠來盤炕,以保證土炕煙道暢通,熱得快、不漏煙。“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脫貧攻堅非一朝一夕之功,掛圖作戰更要以“精準”為要義。常態化走訪查詢遺漏點,依據貧困戶每階段的實際情況,定期對扶貧工作進行“盤炕”,動態調整應享未享、已享應停等惠民政策,以“零失誤、零差錯、零缺陷”的鐵板工程,讓扶貧的“土炕”煙道暢通。扶貧幹部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捨我其誰的使命感,持續發力強攻堅、整改到位“不漏煙”,讓貧困戶的“土炕”在定期“盤炕”中經久耐用,經得起時代檢驗。

2022脫貧攻堅心得體會_精準扶貧工作心得感想 篇7

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對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進行再動員、再部署,為我們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進一步指明瞭方向。孫志剛書記在《黨建》發表的文章:兩場戰役都要打贏·兩個勝利都要奪取中指出,要深入學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增強打贏兩場戰役、奪取兩個勝利的資訊決心。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貴州省累計減少貧困人口892萬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85%,57個縣摘帽退出。我們所獲得的這些成績離不開黨員幹部們的辛勤付出,他們用實際行動去踐行了初心的使命,向黨和人民詮釋了他們的忠誠,展現了他們的成果。今年年初以來,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在脫貧攻堅的路上有所停滯,但是如今,對疫情防控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實,新冠肺炎疫情有所控制,現在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千方百計為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爭取時間,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細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關於脫貧攻堅系列決策部署,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奮力衝刺九十天,堅決打贏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兩場戰爭,奪取勝利果實。

2022脫貧攻堅心得體會_精準扶貧工作心得感想 篇8

時光飛逝,與稅大哥解除幫扶結對關係已一年又一個月,但依然時常在電話裡聯絡,得知他近來安好,我便也放心了。回想我與他的幫扶故事,通往他家的路見證了全部。

扶貧初上路,在泥濘艱辛中明確方向

初到單位,我被安排結對幫扶村裡最遠的困難戶之一。在社長的帶領下,從村委會出發,驅車15分鐘後停在一條土路前,“這條路是通往十社的主路,雨天泥濘難行,晴天灰塵漫天,群眾出行十分不便,嚴重阻礙本社群眾發展致富。”社長語重心長地對我說。踏上土路,兩旁農田荒廢不少,寂靜無聲,連鳥兒也失去了鳴叫的興趣,兩條深深的溝壑橫亙在土路中間,是貨車碾壓而成。經過40分鐘的深一腳、淺一腳的跋涉,終於來到稅大哥家。

遠遠的一聲招呼,精瘦的農家漢字臉上馬上掛起待客的微笑,簡單的介紹後就是我“問長問短”,與稅大哥閒話家常瞭解情況。“我從小在這裡長大,前些年得了病,花了不少錢,現在家裡比較困難。但我在家養豬、羊、雞等,種點玉米、紅薯,閒下來就去砍料杆兒(竹子),也能掙不少,絕不給政府多添負擔。只希望政府快點把公路整好......”看著稅大哥黝黑的臉龐,聽著他樸實的言語,我在心中默默下定決心,一定要幫助他把路硬化、脫貧奔康。

土路換新顏,在紮實幫扶中昇華情感

村裡經過半年的努力,終於為土路爭取來硬化專案。土路已嵌入厚重的石塊,經過平整和壓緊,兩條深深的溝壑已不見蹤影;林中的鳥兒不理會施工現場人群的吆喝和機器的轟隆聲,放聲歌唱;路旁的野菊、不知名小花也競相綻放。經過25分鐘的行程,我見到稅大哥。

“稅大哥,上次送來的化肥好用不?”“很好用啊,你來看這些果子,長得多好的。”“年初規劃的產業發展咋樣了?”“養豬1頭,過年殺;羊2只,留著下崽;雞鴨邊養邊吃;魚苗放了500尾明年才能賣......等公路修好了,我砍料杆兒還能多掙些錢,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好。”“最近身體咋樣?”“能吃能睡,幹活兒沒問題”......經過半年多的幫扶,沉默的漢子話也多了起來,和我一起聊家常、侃大山,彷彿農家兄弟一般,我感覺自己真正的融入了這個家庭。

成就致富路,在依依不捨中揮手告別

土路終於硬化好了,直通稅大哥家門口,我也再次因為動態調整,即將結對幫扶本村的其他困難群眾。最後一次以幫扶幹部的身份坐車前往稅大哥家中,靜靜欣賞著兩旁的樹木與花草飛快地後退著。天氣雖冷,依然有鳥鳴聲,太陽藏在雲中,竹木花草仍然茂密。

“稅大哥,我們來算一下半年的收入哇。”“公益性崗位每月600元,兒子在外務工每月1800元以上,砍料杆兒賣料杆兒大概3000元,過年殺的大肥豬300餘斤,魚塘的魚今年就能賣了……”稅大哥將半年收入娓娓道來,早已超出脫貧標準。當我告訴他要調整幫扶人的時候,他滿臉失落“好好的,咋又調整呢?”“村上安排的,調整到隔壁社幫扶,如果你有事情仍然可以打電話給我”“那你以後也要常來耍哈”......在依依不捨中告別了稅大哥,人已經看不到了,仍然聽見高喊聲:“小鄭啊,記得經常來耍啊。”

一年來,每次與稅大哥通電話,他總是熱情的邀請我:“小鄭啊,啥時候過來耍?”樸實的言語令我感動不已。結對幫扶的日子可能很短暫,但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卻可以維繫一生。通過結對幫扶,我發現:從只顧單位工作的小“路”拓展到深入群眾的“扶貧路”,再到立足崗位、服務更多人民群眾的康莊大道,我的“路”正在越走越寬敞。

2022脫貧攻堅心得體會_精準扶貧工作心得感想 篇9

20__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關鍵之年,我們站在這邁向全面小康的重要關口,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激發一切可以激發的活力,把廣大幹部、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作為新選派的駐村第一書記,我們更要盡顯擔當之責,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堅持標準不變、焦點不移、靶心不偏,勢必“亮劍”,將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路護航到底。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不改初心,鍛造過硬本領,堅決向一切走馬觀花、急於求成的行為“亮劍”。當前正是脫貧攻堅“啃硬骨頭、攻城拔寨”的衝刺期,我們要把脫貧攻堅一線作為錘鍊品格、磨練意志、增長才乾的“鍊鋼爐”,磨礪本領之劍,讓他更鋒利。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要築牢思想根基,補足精神之鈣,經受住各種風險和困難考驗,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做遠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與忠實實踐者。要做到常學常新、常思常悟、日學日進,增強學習的深度和廣度,通過向檔案學、向書本學、向實踐學,不斷提高理論素養、加強黨性修養、拓展視野格局,用高標準武裝自己以實現“打鐵自身硬”。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不怠使命,主動擔當作為,堅決向一切坐而論道、慵懶無為的行為“亮劍”。習近平總書記曾作出強調:“如果不沉下心來抓落實,再好的目標,再好的藍圖,也只是鏡中花、水中月”。脫貧攻堅越是臨近收官,越是要繃緊思想的“弦”,拉滿行動的“弓”,絕不容許流於形式的花拳繡腿、蜻蜓點水現象存在。在這場輸不起的攻堅戰中,第一書記作為“急先鋒”,在思想上要先人一步,行動上先幹一步,鑄牢實幹主動作為,堅持問題導向,深入貧困村、貧困戶家中開展大排查、對標查短、遍訪貧困戶等工作,全面掌握貧困戶致貧原因,認真查詢突出問題,堅決立行立改,用“行勝於言”結出脫貧碩果滿枝。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不移矢志,永葆決心信念,堅決向一切半途而廢、畏葸不前的行為“亮劍”。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在這臨近“交卷”的緊要關頭,我們必須十分深刻地認識到,“第一書記”不只是一個簡單稱謂,更是一份厚重責任,在扶貧路上絕不能有半點驕傲自滿,更不能有絲毫猶豫不決,要深刻認識面臨的風險挑戰,以志在必得的信心、背水一戰的決心迎難而上,方不辱使命。面對貧困戶,要堅持靶向治根,將扶貧與扶志扶智深度融合,結合村規民約、弘揚家風家訓、開展積分獎補、評選脫貧光榮戶等活動,切實激發貧困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源動力”。

脫貧攻堅沒有捷徑可走,時不我待只爭朝夕,攻堅克難一鼓作氣,讓我們勠力同心頑強奮鬥,以更大決心、更足幹勁向脫貧攻堅發起決戰!

2022脫貧攻堅心得體會_精準扶貧工作心得感想 篇10

“小腐敗”也可能成為“大禍害”,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為確保“點散、量大、面寬”的扶貧資金規範使用,聚焦扶貧領域,強化精準意識,堅持問題導向,持續開展專項整治,對膽敢動扶貧“乳酪”的行為零容忍、嚴懲處。無疑,這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的紀律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扶貧工作縱深化的開展,與之同時推出了許多政策和舉措,並輔以大量的扶貧資金。而不可否認的是,一些不良分子吃拿卡要,優親厚友。在面對利益誘惑把持不住,動手腳、玩貓膩,將貪婪的手伸向貧困群眾的“救命錢”,挑戰黨紀國法,讓原本惠民利民的好事大打折扣,扶貧資金無法落到真正貧困群眾的頭上。創新“網際網路+脫貧攻堅”監督模式,密織監督網路就是不錯的方式。

建立全省互聯互通的12388網路舉報受理平臺,開設舉報專區和曝光平臺,打造群眾家門口的舉報網路;開通省、市、縣三級遠端視訊接訪系統,探索並推廣聘請信訪資訊員、綠色郵政、信訪直通車等方式;緊盯重大專案資金、重點部門、重點區域,見人、見專案、見資金,保持督促檢查常態化、長效化等等如是。勢必讓責任落實、機制到位、保障監督機制完善,讓困難群眾獲得感滿滿。

話又說回來,扶貧領域腐敗之所以存在,除了當事人思想覺悟不高之外,更可能是因為相關的監督機制運轉失靈,懲處機制有“雨過地皮溼”之嫌。也就是說,嚴懲扶貧貪腐得有的放矢,標本兼治。要思量督沒有及時跟上、監督滯後、缺位、錯位問題所在;要探索體制機制漏洞和深層次弊端原因所在;要找到在一定程度存在管黨治黨不力、壓力傳導層層遞減癥結所在。總之,只要用好“紀檢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一體化模式和問責利器,定能遏制扶貧貪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