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讀《哲學的慰藉》心得感悟(精選5篇)

欄目: 讀書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17W

讀《哲學的慰藉》心得感悟 篇1

算起來,我們這一輩的讀者讀哲學的時間並不短,但卻始終害怕讀哲學。因為,哲學書籍常常擺出高不可攀的架勢,讓普通讀者望而生畏。弄哲學的人有時也故弄玄虛,把本來可以理解的東西弄得“一些不懂了 ”。西方哲學於文字又隔了一層,我們只好仰仗三家村夫子們的翻譯,結果追求到的是影子的影子,離真理更加遠了。我自己閱讀哲學的經歷大抵如此,也許只能怪自己愚鈍而沒有悟性。有一天,在自己的破書堆裡找到威爾•杜蘭(WILL DURANT)寫的《哲學的故事》,發現原來哲學也並不難讀如許。杜蘭說讀哲學也有快樂,連形而上學都有誘人之處。每個學哲學的人都曾有這樣的閱讀體驗,只是迫於生計,人們在刨食的過程裡忘卻了這樣的體驗。詩人勃郎寧說尋找生命的意義是日常必需一如飲食。思索生命意義的過程就是哲學的過程。《哲學的故事》和房龍的《人類的故事》一樣改變了我的閱讀習慣。我努力尋找一個學科的邊緣而懷有寫作熱情的人物的著作來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比如,英國的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他的《哲學的慰藉》就給了我這樣的閱讀樂趣。譯者資中筠先生推薦我讀這本小冊子時,我內心有著一向的對於書的傲慢,並不以為會一字一行一頁地讀的。

讀《哲學的慰藉》心得感悟(精選5篇)

及至書到手,不知不覺竟然全讀了。資先生的散體文功夫當然給這本書的中文字增色不少。不過,原文據說也得英語古典散文的三昧的。“我一向認為,一種臻於上乘的文字首先是本土的,不是洋腔洋調

《哲學的慰藉》書分六章,分別“慰藉”與世不合、缺少錢財、受挫折、有缺陷、傷心和困難的眾生。哲學的終極作用大概就在於此吧。真正的哲學家“寧願失歡於眾,或罪於邦,而決不折腰。他決不因別人指責而收回自己的思想。”哲學家對世俗的東西棄置不顧……你可能以為我會這樣引下去。然而我不會。假如《哲學的慰藉》只有這些,我就沒有必要向讀者介紹了,這樣描述哲學家的書籍太多了,給人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哲學的慰藉》裡的每一個哲學家都是個性鮮明的人。個別人選如蒙田算不算哲學家,作者並沒有按照學院的規定來安排。我接觸蒙田超過二十年,《哲學的慰藉》卻讓我從另一個視角瞭解了這位隨筆作家。飲食男女在蒙田的筆下都有細微的觀察,異地風俗也是他散文揮發極致的物件。“我之所以為我,每一樣器官都同樣重要……我有義務向公眾展現自己完整的形象。”在寫叔本華的愛情故事時,德波頓說:“我們比鼴鼠總還有一項優勢。我們同它們一樣需要為生存而奮鬥,為繁衍後代而求偶,但是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去戲院、歌劇院和音樂廳,晚上睡在床上還能看小說、哲學書和史詩……”這種思索本身就很有哲學意味了。寫尼采時,德波頓用了“推崇悲苦的哲學家”這樣的字眼:“很少有哲學家推崇悲苦。”

尼采把大多數哲學家譏笑為“捲心菜頭腦”。“說實在的,在活著的人裡沒有一個人是我在意的。我喜歡的人都在很久以前作古……”關於尼采,人們已經說了很多,我並不想在這裡誤導讀者。我感興趣的也許跟哲學沾一點邊:資先生做了幾十年入世的學問,從事的一直是理性思維。德波頓選的幾位哲學家或者思考入世問題的角度不合常規,您翻譯時有什麼樣的感想?人在擺脫了職業讀書的羈絆之後,閱讀趣味是否更合人性一些?思想的閃光和邏輯的亮點是一回事嗎?理性如果能指導實踐,思想又能解決什麼?與其說這些是我讀《哲學的慰藉》時產生的疑惑,毋寧說是讀書以來就有的疑惑。哲學如果真能慰藉人生,讀書倒是一件幸事。理性思維的極致有時近乎瘋狂,幾個迴圈你便找不到北了。這個時候,沒有哲學的人可能倒能解脫。如此,幸福倒離無知近一些。

讀《哲學的慰藉》心得感悟 篇2

現在手頭正在讀的是阿蘭.德波頓的《哲學的慰藉》。

人變得很懶。不願多想,更不願多寫。暫且抄下一些精妙的句子,稍加評論。既可以幫助自己concentrate,也有助於思考,豈不是一舉兩得。

關於哲學

“儘管古往今來被稱作哲學家的思想者千差萬別(他們如果聚集在一場大型酒會上,不但互相話不投機,而且很可能幾杯酒下肚就要拳腳相向),還是有可能在相隔幾世紀之間找到一小群貌略相似的人,其共同點就是忠於“哲學”一詞希臘文的原義--“愛智慧”。人以群分,把這一小群人歸在一起的共同愛好在於就人生最大的痛苦的根源向我們說一些寬慰而切合實際的話。”

括號裡面的話從來就不是無關緊要的。相反有時還是最重要的話。比如上面的一段文字中,我最為欣賞的便是括號裡的一句。這是多麼有趣的想象。我相信,如果有這麼一個酒會的話,設想的結局便是必然的。

關於哲學的本質,他認為是“就人生最大的痛苦的根源向我們說一些寬慰而切合實際的話”。對此,我深有同感。一個生活幸福的人,是很難成為一個哲學家的,所以有人說蘇格拉底成為一個哲學家是因為他有一個潑婦似的老婆。痛苦的婚姻有時會造就一個哲人。當然人生的痛苦有多種,不僅僅限於一段不美滿的婚姻。面臨人生各種巨大的痛苦,人何去何從?該怎樣才能給人繼續生活下去的勇氣?我想一個可能的選擇就是哲學或宗教。二者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給凡人各種安慰,而這安慰不是自欺欺人,而是將人世看透而產生的一種“悟”,是更智慧的人生。

關於蘇格拉底,

“這位哲學家寧願失歡於眾,獲罪於邦,而決不折腰。他決不因別人指責而收回自己的思想,而且他的自信不僅是出於一時衝動或者匹夫之勇,而是來自於更深層次,根植於哲學的源泉。哲學給蘇格拉底以堅定的信仰,使他面對千夫所指能夠保持合乎理性的而不是歇斯底里的自信。”

是啊。人什麼時候能超越世俗,才是最自由最無畏最自信的狀態。

關於常識和社會規範

“每個社會都有一套觀念,應該相信什麼,如何待人接物,否則就會遭到懷疑,不容於眾。這些社會規範有的是用法律條文明文規定,更多的則是在一個龐大的倫理和實踐的判斷體系中本能地遵循的,這個體系叫做“常識”,它命令我們穿什麼衣服,採用什麼樣的理財標準,尊重什麼樣的人,遵守什麼樣的禮節,以及過什麼樣的家庭生活。如果對這些規範提出疑問,就會被視為怪異,甚至故意挑釁。常識之所以被懸擱起來而不容置疑,是因為人們把它的判斷都視為天經地義,不必加以審視。”

這段話理論上說來不難理解。聯想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常識和習俗,也不難感慨所有社會人的不由自主。每個人身上都深深地烙上了社會和時代的烙印,想擺脫都不可能。不過這只是一個引子,引出了一大堆(我兒子的常用詞)古希臘人的常識規範。而這些常識規範,如祭祀,蓄奴,尚武(專指男人,女人是排除在政治和公眾生活以外的),雖然怪異,到現在已演變成了“知識”。但正是現代人心裡感覺到的這種怪異,使我們開始置疑各種現代社會的各種常識。若干年後,它們也會變成怪異的知識。

關於他人的評價,

“如果我們做不到這樣的泰然自若,如果我們聽了幾句對我們的業績或性格的嚴厲批評就忍不住掉眼淚,那可能是因為我們相信自己正確的能力主要是由他人的讚許構成的。我們對於不受世人喜愛很在意,不僅是出於實用的理由--例如生存或升遷,更重要的世人的嘲弄似乎是一種訊號,毫不含糊地表明我們已誤入歧途。”

“我們似乎被一種相反的傾向所折磨:每個人的話都聽,每一句不中聽的或是嘲諷的意見都足於使我們心煩意亂。我們不能反思一個最主要也是最令人寬慰的問題:這些陰暗的指責的依據是什麼?”

蘇格底:“好意見出自對事物有所理解的人,壞意見出自對事物缺乏理解的人。”

讀《哲學的慰藉》心得感悟 篇3

如果讓你為自己的快樂列份需求清單,上面會有些什麼呢?是否寫著有房有車,擁有DiorPrada,小資小調,名望權勢... ...拿著這個問題去問了幾個朋友,給出的答案中物質需求均是極重要的條件,卻少有提及精神需求。

精神的需求在這個崇拜財富的時代已可憐到被遺忘的地步。

和朋友談論到自己喜歡崇敬的教師教授思想如何如何,經歷如何如何時,換來的總是不以為然。“博士、教授有什麼了不起的,還不如國中畢業的農民企業家。”這樣的迴應總是把我整的啞口無言。人價值的取向本該多元,而如今經商做官是大家眼中最具成功的人士,也是最快樂的。

《哲學的慰藉》第二部分,阿蘭·德波頓提到了伊壁鳩魯和他的思想。伊壁鳩魯的倫理學說認為快樂是生活的目的,是天生的最高的善,沒有快樂,就不可能有善。快樂包括肉體上的快樂,也包括精神上的快樂。在伊壁鳩魯看來,我們並不知道真正能使我們感到快樂的是什麼。

一次和朋友在看時尚雜誌,朋友指著印有奢侈手錶的那頁說,如果有了這個就說明一切了吧。“啊?!不能說明什麼啊,不是錢多沒地方用,就是無聊的暴發戶。有這錢不如搞慈善去。”然後是幾秒的沉默... ...

你買江詩丹頓可以,買浪琴也不錯,重要的是喜歡適合自己。物質擁有的快樂是無止境的,你有能力買歐萊雅,就會想去買Dior。在Dior Marketing工作過的朋友告訴我,這些東西的成分其實一樣。價格的差異在於廣告包裝和品牌定位,而有的人就是有錢喜歡買貴的,中檔高檔的區別只是面對不同消費層次的人罷了。用大寶覺得效果好何必偏要買dior呢。

德波頓在書中說,如果我們生性不是那麼容易受暗示的影響,廣告就不會這樣時興。被某種商品的廣告包圍時,我們可能就會突然說:我想要那個東西。但是假如我們沒有看見這個廣告,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覺得需要它。盧克來修說了“人們是憑道聽途說,而不是憑自己的見證產生需求的”。實際上我們很難弄清楚什麼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大家削尖了腦袋買這些廣告雜誌上的東西以此來標榜自己,從而獲得快樂快感。可這些快樂是長久的永恆的嗎?對物質的過分渴望只會讓本可滿足的人不能平靜,往往還導致痛苦。

你可以有更多的錢,但那不一定意味著你可以擁有更多的快樂。在快樂與金錢的關係上,伊壁鳩魯告訴我們,一開始,你擁有越多的錢你就越快樂。之後,金錢與快樂的聯絡逐漸的分離了,即使你擁有的錢再多,你的快樂水平也仍然停止在原處。真正的快樂對於物質的依賴十分有限,無非是食、住、衣的基本條件。超出了一定限度,財富的增加便不再能帶來快樂的增加了。

物質和精神很大程度上是不可協調的產物,能忠於自己的理想又擁有很多金錢,是太難的事,我們只有學會選擇和協調。快樂更多地依賴於精神而非物質,品嚐過兩種快樂的人都可以憑自身的體驗予以證明。我們往往在追逐物質的路途上丟棄精神快樂,而在擁有物質後再用金錢去填補精神的空虛。而那些用物質換來的精神文化享受早就充滿商業細胞。人們就這麼周而復始的迴圈著。

就財富收入而言,真正的收入並不單單是物質,除了金錢還該包括閒暇時間和受人尊重的程度。以此來算,兩個大學同班同學,一個整天在4A公司忙,一個在大學教書育人,他們的收入總分高低是顯而易見的。

伊壁鳩魯開的快樂需求清單是1.友誼2.自由3.思想。

德波頓給的是1.茅屋一間2.友誼3.避免有上級、受恩惠、勾心鬥角4.思想5.貝里尼的《聖母像》。

“快樂可能得之不易,不過障礙不在金錢方面。”

你的快樂的需求清單上是些什麼呢?

P.S 德波頓在書中共談到了蘇格拉底、伊壁鳩魯、塞內加、蒙田、叔本華和尼采6位哲學家和他們的思想。分別對應著與世不合的慰藉、缺少錢財的慰藉、受挫折的慰藉、有缺陷的慰藉、傷心的慰藉與困難的慰藉。個人覺得哲學是種看待事物的方式和眼光,用於慰藉,未免讓人覺得哲學如同生病後的心理理療... ...

讀《哲學的慰藉》心得感悟 篇4

“類似愛情的,他們是彼此的病症和痛”,夏宇在《上邪》裡把愛情形容成一種病症。的確如此,世界上有一種因愛而生的病叫失眠,有一種失眠的病叫作神經病。戀愛的人經常不分晝夜不眠不休地焦慮、絕望、嫉妒、感到幸福缺失,這種充滿挫折感的強迫性精神官能症會讓人想不開或者只在一處想,患者極易病入膏肓。

英倫才子阿蘭.德波頓通過《哲學的慰藉》告訴人們的,是一種靈性、反諷、優美、歡欣、安樂的養生術,而非在意識形態的迷霧中穿行的激情。因為對於病人來說,激情實在是一種類似崩潰的東西。他在此想要傳播的不是知識而是智慧,不是學習的能力,而是對自我的一種把握和判斷——是對人們各種心理病痛的慰藉,包括愛情這種普世的疾病。

下文僅談談自己的聯想,若你要想得到的是治療,不站在更高的層面上是感受不到效果的存在的。

你的愛情不是常識

蘇格拉底在世人眼裡是個與世不合的瘋子,因為他破壞了一種叫做“常識”的規矩。不管是否敢於承認,這個時代的愛情選擇難以避免地陷入常識的陷阱。就像德波頓總結的,常識以為擁有財產和權力就是幸福,因為大多數人都這樣看,不這麼看就不受人待見。我們終究是害怕被大多數人排斥和鄙夷的。

因此人們對愛人的選擇有了趨向性:男人選擇簡樸、無才的女人做老婆,選擇美麗、聰明的女人做紅顏知己;女人選擇英俊、浪漫的少年談戀愛,選擇優秀、穩重的白領當老公。這種選擇趨向僅僅是出於人的天性,是為了被世俗廣泛認可和喜歡,是為了受人喜歡選擇習慣性地精神懶惰。

這種常識在愛情中的運用無疑是愚蠢的。選擇了全世界對你的喜歡,卻忽視了你自己獨一無二的喜歡;你的愛情故事裡,難道別人的選擇比自己的判斷更為重要?一旦如此,是否意味著你的愛情也將成為眾人的愛情?

別拿愛情當炒股

德波頓選擇伊壁鳩魯的快樂起點說來剖析幸福之道:分清楚自然性和必要性,快樂不在於慾望的實現而在於慾望本身。愛情昇華的快樂和股票升值的快樂是截然不同的。

投資股票時,人人都欣賞一支績優股而不是垃圾股,但是慾望支配的的權衡法則完全不適用於愛情,它依賴的是一種精神態度而不是掘金法則。對愛情而言,自然而必要的是真誠、自由、寬容而不是斤斤計較抑或投機取巧。炒股票也許能帶來豪宅、饕餮,但之於愛情這不過是自然而不必要;也許能帶來名望和權勢,不過這兩個詞在愛情字典裡完全不自然也不必要。

炒股票和愛情都讓我們焦慮,都讓我們覺得冒險。它們之間的最大差別在於,我們在愛情中渴求的不過是大風大浪中的一雙扶持的手而不是大富大貴、金銀財寶。

假如你懷疑自己愛情的未來,不妨也順著伊壁鳩魯的快樂學說探索下去,迎著焦慮走更加堅定地投入去愛,相信愛為你做的抉擇,讓“壞事”壞到底。愛情不是股票,豪賭完了就算傷痕累、累精疲力盡至少你的心不會一無所有,有故事永遠在你心裡留下;而股票留給你的只是一雙眼:勢利眼和缺心眼。

不要把自己當老鼠

塞內加說,人對有準備的挫折承受力最強,不能預測的挫折對我們傷害最嚴重。德波頓指出這種受挫帶來的痛苦是由於人們過度理想化的樂觀。這是否意味著我們要抱著悲觀、絕望、逃避的態度去面對愛情呢?我的答案是不要把自己當老鼠,否則你一定會被貓吃。

一個人能抱著懷疑的態度相信悲劇發生的可能並不是一件壞事。可是事情遠遠沒有你想得那麼好,當然也沒有那麼糟。你不必帶著一雙痴樣永遠置身幻覺的眼睛把每一個愛人當作微服到你生命的神,你不是在享受恩澤;但也大可不必擔驚受怕在感情裡扮演一個畏首畏尾總是擔驚受怕的角色。偉大領袖教育我們“要奮鬥就會有犧牲”;媽媽在飯桌上告訴我們,想喝湯就不要怕被燙著。愛情,不是得到就是學到。假如你是真心不計回報的付出,那麼就算因此傾家蕩產又怎麼樣呢?你完善了靈魂,怎能還將身外之物當作盛納的花瓶?

同樣請不要將此誤讀成義無反顧的向前衝,真正高明的態度德波頓早已概括,我要去擁有這一切,不過我與它們保持距離,不作指望於是一身輕鬆。

你不是人魚公主

沒有幾個人能夠像蒙田那樣吐露真言:“凡是能發生在人身上的事就沒有不人道的"。德波頓同樣不否認缺陷存在的意義,他認為缺陷會帶來痛苦也能帶來慰藉。

可是對待缺陷最好的方式絕對不是憋在心裡,而是公開地說出來。

《暗戀桃花源》式的愛情固然唯美,緘默的愛情也許能讓渴望愛的心學懂詩意的棲居,留下更多綻放奇光異彩、感人至深的故事。但是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更情願愛情的憂鬱氣質是一種信仰的裝飾,而不希望真正失落。不被對方認可的愛情是很卑微的,你把它當作自身的缺陷對待諱莫如深。

但不要忘記,人魚公主最終化作了泡沫,王子永遠也不會知道自己曾經被這樣深愛過。

哲學家終其一生潛心地研究並非為了證明自己比別人懂得更多,他們的淵博是用來判斷和解決問題的,智慧要讓人獲得快樂。同樣的道理,愛情是為了點一盞燈帶來溫暖,溫暖自己更溫暖別人。

像蒙田那樣吐露真言,至少你會看到笑意頓然溢位了你愛的脣角,也許這一刻連世界都會開始微笑。

愛情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而是獨一無二的創造。創造是孤獨的,那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愛情論調,只不過是道貌岸然者的假笑,一幫酒徒和美女,讓所有求知者滿懷熱忱而來,渾渾噩噩而去。作為一個哲學的門外漢,我上述的通俗感受遠遠不能概括這其中普世、永恆的真理,也談不上治療愛情的頑疾。但我想引用哈姆雷特那位朋友說的話作結,這個廣大的世界同樣不是你可憐的哲學所能想象得到的。哲學想要教會我們的,恰恰是對任何事物都寬厚平等地看待,因為真實的人生是多元的,遠非我們設想的那樣臉譜化。

在愛情裡,所有的哲學和法則都只是託詞,這條路明明每個人都在行走,卻不會有人看得見腳印;大家看見無數堵牆,卻熟視無睹。

讀《哲學的慰藉》心得感悟 篇5

《哲學的慰藉》(The Consolation of Philosophy)是由古羅馬的波愛俢斯在遭遇人生的重大磨難時寫成的,此書雖然是寫於古羅馬時期卻因為是以波愛俢斯和哲學女王的對話為主,語言比較通俗,相比中國古代的文言文是較易讀的,但是本書所要表達的內在哲學邏輯和書中出現的時代背景、人物和神話故事是閱讀的難點。閱讀本書不僅可以瞭解古羅馬的哲學體系,還可以慰藉遭遇挫折漂泊的心靈,使心靈從絕望轉為平靜,從而充滿希望。

首先閱讀此書的目錄可以整體上了解作者的寫作框架,從卷一“精神之痼疾”究自身之困境、找尋病根,卷二“淡看身外之物”淡看命運、財富、權力、榮耀、福禍,卷三“幸福之所在”看透幸福的外形、找尋真正的幸福,卷四“掌命運之舵”明辨善惡、掌握命運,卷五“理智的神聖光輝”展示人的理性與神聖理智的關係。從目錄就能瞭解到本書是講述如何從人生的低谷走出,掌握自己的命運,追尋幸福的真諦。

一本傑出的著作離不開一位傑出的作者,沒有人生的磨練也就不會有要掌握命運的吶喊。波愛修斯,公元6世紀的著名政治家、哲學家,生於羅馬的貴族之家,祖輩尊貴顯榮,曾出現過兩個西羅馬國的皇帝,以及許多許多執政官。他的父親是奧多埃塞王朝的重臣,曾任羅馬執政官。波愛修斯本人也貴為宰輔、榮任元老,不僅得到東哥特國王的信任,而且頗受羅馬百姓的擁戴。他的兩個兒子也於公元520xx年雙雙當選羅馬執政官,可謂顯赫一時。以此可以評論他為一位傑出的政治家。

波愛修斯畢生都致力於對於優秀古典文化,尤其是古典哲學的保護工作,他將亞里士多德與柏拉圖的作品翻譯成拉丁文,被後世稱為拉丁教父,不得不說對古典哲學的保護,也為他對哲學的見解提供了豐富的土壤,最後將其哲學的智慧融匯在《哲學的慰藉》中,也被後世評論為傑出的哲學家。

如果波愛修斯的一生始終是處於榮耀中,那麼也就不會有《哲學的慰藉》這本書了,他的成就也會止於此。然而在公元520xx年,東哥特國王狄奧多裡克以“叛國罪”將波愛修斯拘禁,一年後執行了死刑。當然“叛國罪”只是諸多原因的藉口,在這場政治風波中,不僅是他本人,還有他的同事亞爾比努、岳父西瑪古斯以及教宗若望一世,可見其中還有宗教的原因。這種人生的苦難讓波愛修斯一度沉陷於對善不得始終,惡不受懲罰的抱怨中,也是《哲學的慰藉》中第一卷“精神之痼疾”的寫作背景,之後在第三卷“幸福之所在”第四卷“掌命運之舵”中闡明瞭什麼是真正的善,什麼是至善,而惡相比於善是何等的弱小,行惡者是向邪惡屈服,將自己降低到動物的等級。

在文中,波愛修斯不斷表現對人生境遇的質疑和思考,談及到了命運、幸福、財富、權力、榮耀、善惡、公平、機遇、自由意志、理性、神聖理智等眾多人生命題,並給與解釋,其中的嚴密的內在邏輯和推理雖然是借哲學女王之口言明,但就是波愛修斯的哲學觀,以蘇格拉底式的對話,表達了柏拉圖式的主題:引領靈魂由漂泊流離到返回家園。

幸福究竟是什麼?這是文中波愛修斯想要表明的重要命題。一個遭受人生挫折,無論是小的磨練還是生死攸關,都會讓人迷失在痛苦之中,看不清前路,更不會奢望幸福。像波愛修斯這樣從榮耀顯赫的人生高峰直接跌落成階下囚的不在少數,而能從中看透、走出迷茫、甚至得到心靈的解脫的卻是鳳毛麟角,從歷史的程序可以瞭解到,這些人都是擁有強大意志、智慧高超的大能人。想要推理出幸福的本質,波愛修斯採用由表及裡,層層深入的推理方法。他推理的前提條件是幸福能夠讓人得到滿足。首先看透幸福的外在:財富、榮譽、權力、榮耀、歡樂。“你算在私人財產裡面的,沒一件是屬於你的。„„並不是因為它們成為了你的財富中的一部分,所以它們才寶貴;而正是因為你認為它們寶貴,所以你才會把它們算到你的財富里面。”財富“和人類的卓越品質相比較,它們還差的很遠”,財富只是一種累贅罷了。“財富並不能讓一個人感到滿足和圓滿”,反而使人患得患失,“結果卻是它讓人有求於他人”。因此財富不是幸福的本質。同樣的邏輯推理,官位和尊榮很難恆久,“但凡自身沒有尊榮可言的東西,那麼在使用者眼裡,它自然會一時受到推崇,一時受到冷落”;權力讓人不得安寧,“權力固然可貴,不過結果表明,它連自身都難保”;讚賞、美譽來自於繆賞,“對於一個精明的人的自我認識來說,又有哪些幫助呢”;至於肉體的享樂,“渴求它吧,又心懷不安;滿足之後吧,又感到充滿缺憾”。總而言之,這些都只是幸福的外在,是虛假的幸福。

到底什麼是真正的幸福?在第三卷“幸福之所在”的最後幾章,波愛修斯闡明真正完美的幸福,能給人滿足、力量、尊敬、名聲和快樂,真正完美的幸福就是至善,也就是,至福=至善。這似乎是一個普通人也能明白的道理,但是又是許多人都看不透也不想承認的道理。在行善的過程中,人們能夠感到滿足、力量、尊敬、名聲和快樂,這些感覺給與心靈的美好,並非刻意為之,而是自然生成。反之,當人行惡時,會感到不滿足、無力、唾罵、壞名聲、不快樂,也許有人會說,行惡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為了彰顯自己的力量,在為惡中會感到快樂,如果真的是這樣,那行惡不就和行善相同?惡不也等於幸福?當然,所有具有理性的人都不會這樣認為,所以,只有善才是幸福。

至於幸福在哪裡?波愛修斯論證了“至高的神裡面一定棲息著真正的幸福。”這也是當時的哲學所無法避免的命題。神是至高的,一切哲學命題的最終都將與神聯絡在一起,這也註定當時的哲學在探究世界的本源的時候必然滑向唯心主義,同時其他相關的命題也就是錯誤的論證,無論其邏輯推理再嚴密,前提是錯誤的,那結論只能是謬論。儘管波愛修斯試著不用基督教教義,而只依靠自然哲學和經典的希臘知識去回答宗教的問題。用亨利·查德威克的話來說就是:“‘慰藉’與是否信仰基督教無關„„這是一個柏拉圖主義者同時也是基督教教徒所著的書,但這不是一部宗教書。”所以,這本書到底還是一本哲學書,承襲晚期古典哲學,開啟了中世紀基督教哲學的先河。

《哲學的慰藉》除了嚴密的邏輯推理,還有一首首高雅且格律優美的詩作。雖然每首詩都很短,並且這些詩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說明每一章的命題,起到引出命題,更多的是總結和深化命題,但是這些詩還是具有豐富的意象,以及深刻的哲理,有些詩篇甚至受到後世詩壇名匠的推崇,包括但丁、薄伽丘、喬叟等。選取其中一首的片段(卷一·精神之困境,五、我的困境):啊,制定諸星圓周軌跡的人/高高坐在您那恆久的寶座上/策動旋轉諸天的人/用您的法規固定著紛繁的星體——/例如,月亮時而盈滿,明燦燦地/映照著太陽兄長的萬丈光芒/令眾星相形見絀/時而又臨近蒼白的日神/失去了色彩,呈現出暗淡的面目。在古希臘古羅馬,一位傑出的思想家,往往知識淵博,在數學、物理、邏輯等方面也有很深的研究。波愛修斯的這首詩揭示出的天體運動規律已經接近現代天文學,相似的哲理揭示在文中的很多處都有體現出。這首詩整體是為了表達波愛修斯因為人生挫折而迷失,失去了往日追尋知識、追尋哲學的信念,詩的前部分是列舉了眾多的哲學知識,後部分是表達對自己人生困境的傾述。優美的詩作、蘇格拉底式的對話,讓深奧的哲學變得平易近人,增強了本書的可讀性,擴大了閱讀人群的範圍。

此書雖然寫於公元6世紀,距今超過1000多年,但此書的影響力卻超脫了時間,被評為西方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著作,也是最後一部堪稱經典的西方著作。儘管因為寫作於古羅馬時期,此書有一定的歷史的侷限性,但是能夠傳承如此之久,必然有其傑出的一面,閱讀此書給與我心靈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