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論語讀者讀書心得感想2023(精選28篇)

欄目: 讀書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35W

論語讀者讀書心得感想2023 篇1

這幾天我讀了《論語》,覺得這句話不錯,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友,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論語讀者讀書心得感想2023(精選28篇)

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對品德高尚的人肅然起敬;侍奉父母能盡全力;服侍君主可以不惜生命;與朋友交往,能言而有信。這樣的人即使沒讀過書,別人也會認為他讀過書。

在我們生活中,也要講文明、講禮貌,這樣的話,別人才會認為你是一個有文化、有教養的人。這也是為什麼《論語》要這麼說的原因吧。

我們每天走進校園時,都要向在大門口值勤的老師問聲好,以表達謝意;老師也微笑著點著頭表示讚許。不管在校園內外見到老師問好時,老師的心理便會有絲絲暖意,就像被春天暖暖陽光照過一樣。

我認為同學之間也要講禮貌,有一次,一個同學撞倒了我,卻連一句道歉的話都沒有,大家都認為他沒教養。還有一次,在餐廳排隊吃飯時,一個同學突然插了隊,別的同學讓他按秩序排隊,他竟然還動手打人;這時,他在大家心中的位置就大打了折扣。

作為一個學生,不光要學習好,還要思想品德好,在校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在家要孝敬父母,有一顆感恩的心。

在生活中,處處有文明,處處講禮貌,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吧,爭做一個文明人吧。

論語讀者讀書心得感想2023 篇2

很久以前就聽說過百年孤獨這部名著,直到最近才把這本書看完。說實話,第一次看的時候我並沒有看懂,因為這是一部內容龐雜,人物眾多,情節曲折離奇的鉅著,而《百年孤獨》的另一大魅力就是書中有大量的神話故事,民間傳說,宗教典故,而作者所用的敘述手法更是讓人又愛又恨。對於我來說,這種獨具特色的寫作手法讓我一方面既迷戀,但同時給我理解文章帶來一定的難度。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寫到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坎坷經歷,特別的是,這個家族的每個人的經歷都是那樣的充滿神話色彩,無論是從第一代的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還是第七代的奧雷利亞諾,抑或是文中出現的每一個人,他們的經歷是那樣的不可思議,以致於有一個作家曾這樣評價過,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深刻到讓你感到害怕。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烏爾蘇拉,她是那樣的充滿活力與激情,在那樣一個不正常的大家庭裡,在經歷種種不幸與變革下,在她慢慢變老後,她還能把每件事都安排得妥妥當當,她離去後的這個家庭,在我看來已經是個空巢,沒有了核心,可惜她離開人世的方式讓我的心中始終留下一個結,那種方式遠遠超出我的想象,或許這又是作者的特色吧。

論語讀者讀書心得感想2023 篇3

“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這是適時的自嘲,是一種語言的藝術,同樣也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這句話出自《世說新語》簡傲三,講得是鍾會請眾名士拜訪嵇康卻被無視,當他準備離去時,嵇康問道:“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鍾會答:“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意思是:我聽到我所聽到的而來,我看到我所看到的而去。這實際就是句車軲轆話,但在鍾會這裡卻有了不一樣的效果。在良久的等待後,鍾會面對嵇康率性的問話,以問為答,在自我解嘲的同時,展現了與嵇康相同的曠達的生活態度,留下了這段佳話。

這就是自嘲的妙處。

自嘲要用,要會用。首先得判定是否需要,鍾會面對尊敬之人,自然不能也不會為等待生氣。嵇康發問何嘗不是鍾會展示自己的機會?

其次看場合、氣氛等。大家都是不羈之人,鍾會適時適事的侃上幾句,不僅能讓自己體面脫身,打破尷尬的局面,又能展示自己豁達大度的胸懷,何樂不為呢?作文而如果不分場合自嘲,恐怕就是自己不自信的心理作怪了。

自嘲是幽默的最高境界,能合適地運用自嘲的人絕對是一個自信的人。因為自嘲是拿自身的失誤、不足甚至生理缺陷來“開涮”。不羞不恥不遮掩,反而將它們放大、誇張、剖析,最後還要會引申發揮、自圓其說,所以會自嘲的人同時是一個聰明的人。抗戰勝利後,張大千的好友為張大千踐行,特邀梅蘭芳作陪,宴會伊始,大家請張大千坐首座。他說:“梅先生是君子,應坐首座,我是小人,應坐末座。”眾人不解其意,張解釋道:“俗話說’君子動口,小人動手’梅先生唱戲動口,我作畫動手,我理該請梅先生首坐。”張大千自嘲為小人,看似自貶,卻在幽默中將尊敬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這也正是張大千的謙遜和豁達的人格魅力。

當然,我們必須清楚,自嘲不是自我辱罵,不是出自己的醜,一定要把握分寸。

學會自嘲,巧用自嘲,不僅體現你的語言藝術,更是你豁達的人生態度。

論語讀者讀書心得感想2023 篇4

《城南舊事》讀書心得

在這個學期裡,我讀了林海音奶奶寫的《城南舊事》。這本書是我讀過的一本最讓人難忘的好書。它記錄了小英子豐富多彩的童年故事。裡面的人物也十分豐富,有惠安館的瘋子:秀貞,有爸爸、媽媽、宋媽、小英子的好朋友——妞兒、藏在草堆裡的小偷、不理小孩子的德先叔、斜著嘴笑的蘭姨娘……

這本書講述了小英子小時候在北京發生的許多事。它通過小英子童稚的雙眼,觀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一種說不出來的天真體現了出來,自然而不造作,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將小英子眼中北京南城風光恰切的地融入字裡行間,在展現真實熱鬧的市民生活之餘,更為讀者架設一個明晰的時空背景。全書在淡淡的憂傷中瀰漫著一股濃濃的詩意,讓人禁不住再三尋思其深意。

童年,是記憶的開始,也是一個夢的符號。小英子的童年是十分快樂的,身為大小姐的她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於是便有了這本《城南舊事》的產生。回憶童年,我的童年也是如此:爺爺奶奶只有我一個孫女,於是,我便成為了他們的掌上明珠。就連給我餵飯就要跑到這,跑到那,也毫無怨言。童年的回憶是多麼的美好,花兒謝了會再開,一曲終了還可以再從頭,但是童年一去再也回不來了。

小英子童年遇到的每一件趣事都深深印在我的心上。她的童年故事十分真實、純樸,那樣的純淨淡泊,彌舊溫馨。《城南舊事》就如苦澀中的一絲香甜,把我們拉回了過去,回憶童年。

論語讀者讀書心得感想2023 篇5

《變形記》並不易讀,說其不易讀是因為這本書沒有優美的文筆,而且讀起來會覺得有些枯燥。但這本書的核心卻揭示了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異化。

小說其實並不複雜,講的是旅遊推銷員格里高爾有一天一早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大甲蟲,他並沒有非常驚慌,而是擔心自己能不能立即去公司上班,因為如果不能去上班,就會被開除,沒有工資可拿(從這也或許可以看出資本對人的一種異化)

故事接下來就很荒誕又自然的進展下去,家裡人發現格里高爾變成了大甲蟲,從一開始的照顧慢慢到厭煩。厭煩的原因我猜測主要是因為格里高爾不能再做出貢獻,不能再為家人提供金錢。最後文章結尾以格里高爾的死亡,他的父母以及妹妹愉快的外出旅遊為結局。

這篇小說的故事其實不復雜,而且全文以一種近乎平淡的語言被敘述,但我們或許可以看到卡夫卡向我們揭示出了一種道德異化,如書中的親戚在人變為非人的情況下,親情又會成為什麼?我們也可以設想,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依靠什麼來維持的?倘若一個人沒有了人類的軀體,之前的感情還會存在嗎?或許還可以再設想一下,感情/道德的本質又是什麼?

這些問題很複雜並且很難去回答,回到《變形記》這本書,卡夫卡無疑是悲觀的,從文中他向我們揭示了感情的本質是金錢,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是用金錢來維繫的。最後文章的結尾,有一個細節,當格里高爾的父母與妹妹外出旅遊時,文中寫到:“當到達目的地時,女兒第一個站起來並舒展她那富有青春魅力的身體時,他們覺得這猶如是對他們新的夢想和良好意願的一種確認。”

當格里高爾的死亡沒有金錢上的價值時,他們很快便選擇了遺忘。

論語讀者讀書心得感想2023 篇6

寒假裡,媽媽給我買了一套《臥薪嚐膽》,一套是三本,分上中下三部,媽媽讓我看第一部。

《臥薪嚐膽》真是一部鉅著呀,它讓我瞭解了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我被書上的內容深深吸引了。我最喜歡其中的一篇《勾踐臥薪嚐膽》。主要內容是:吳王去攻打越國,打了個敗仗,吳王闔閭身受重傷,剛回國就嚥了氣。臨死前他讓兒子夫差不要忘記雪恥。吳王夫差苦練兵馬終於打敗了越王勾踐,把勾踐當成了奴僕,勾踐回去後,吃的是苦膽的汁,睡的是柴草。經過幾年的臥薪嚐膽,終於滅了吳國。

越王勾踐之所以能獲得勝利,我覺得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勾踐牢記雪恥。吳王把勾踐打敗了,並把勾踐當成了奴僕,勾踐十分憤怒,他牢記恥辱,每天都要舔苦膽的汁,睡在在柴草上,時刻不忘自己所受的恥辱,苦練兵馬,最終打敗了吳國。

第二,任用賢才。勾踐身邊有兩位賢才,一位是范蠡,一位是文種。他聽從兩位賢臣的建議,採用兩位賢臣的計謀,最終獲得了勝利。

勾踐不忘恥辱,任用賢才,所以打敗了夫差。那麼夫差是因為什麼而導致亡國呢?

第一,濫用奸臣。夫差身邊有一個貪心的官伯嚭,他害死了伍子胥,使得夫差身邊沒有一個賢才,夫差對大貪心的官伯嚭言聽計從,所以導致吳國滅亡。

第二,夫差太好色了。勾踐為了討好夫差,給他送去了一個美人——西施。夫差對西施十分喜歡,只要是西施的要求,沒有不滿足的。有一年,越國受了饑荒,勾踐向吳王借一萬石糧食,開始吳王不同意,由於西施不斷勸說,吳王最終同意了。第二年,文種果然把糧食還了回去,吳王一看,糧食粒粒飽滿,於是就把這一萬石糧食分給了農民當種子,農民種下後,一棵苗也沒長出來,這一年吳國顆粒未收。原來文種送去的糧食都蒸熟了、然後再晒乾了,根本發不了芽。

《上下五千年》十分好看,我建議你也看一看。

論語讀者讀書心得感想2023 篇7

這個暑假我看的《小布頭奇遇記》,讓我瞭解到了小而勇敢的男子漢小布頭,調皮而狡詐的布猴子,有勇無謀的小黑熊,有勇有謀的小老虎,和節約大度並且勇敢的萍萍。

裡面最有趣的故事是《小老虎》,講的是有一天布猴子被老鼠抓到老鼠洞,小黑熊為了救它被老鼠的陷阱給困住了,卻陰差陽錯的被以前的老朋友小布頭救了。它們一起把壓在大石頭底下的布猴子救了出來。布猴子就相與老鼠們大戰一場,所以它們就埋伏了起來。結果那些老鼠卻把萍萍要送給村裡小朋友的小老虎,當做糧食搬進了老鼠洞,待老鼠們一開啟口袋,小老虎就大咬了起來,可猛虎難敵鼠群,眼看就咬被老鼠們打敗了,布猴子一聲令下:”衝“小黑熊和拿著”長劍“的小布頭一齊衝出,小黑熊先拿上了壓著布猴子的那塊石頭,把洞口堵住,這樣老鼠們就沒得地逃了只有捱打的份了。小布頭用鋒利”長劍“揮舞,小老虎用剛硬的牙齒,到處亂咬,布猴子則用靈敏的身姿左閃右閃,最後給敵人屁股上一腳,先前的小黑熊就用他那強壯的拳頭,左一打右一打把敵人打得哇哇叫。結果鼠老大推開石頭跑了,老二,老三,老四也都跟著跑了。

這個故事裡我最喜歡布猴子,因為他非常聰明,雖然他武力有些欠缺,但敵人也奈何不了他,而且這個故事讓我深刻的意識到,救人不能衝動,否則不但救不出朋友有可能把自己還搭上了。

論語讀者讀書心得感想2023 篇8

今天,我讀了《金波童話》裡的一個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雪人”。

故事的內容說的是:每年冬天,下雪的時候,我都要堆一個白白胖胖的雪人。可是,當春天來臨的時候,那個白白胖胖的雪人就融化了。我很捨不得雪人融化,可是春天還是來了。雪人變成了一攤融化的雪水。我的腦海裡浮現了一個問題:能堆一個不融化的雪人嗎?這成了我趕不走、丟不開的念頭。一個痴想!

我只能等待冬天的到來,可是這一年,我覺得春天過得很慢,夏天太長了,秋天遲遲不走。我多盼望一個紛紛揚揚飄著大雪的冬天啊!於是,在企盼冬天的日子裡,我做了一個夢!夢裡下了一場大雪。然而我夢見的是一個陽光燦爛、鮮花盛開的季節,同時,也是一個飄著大雪的日子。奇怪的是,這些雪花自動聚攏起來,堆積成了無數個雪人。一群白白胖胖的雪人現在桃紅柳綠之中。我在驚喜中醒來,原來自己做了一個夢啊!就在這時,窗外颳起了風,飄起了大雪,冬天真的和大雪一起來了。夢想成真!

通過讀了這篇文章,我覺得雪人雖然只能在冬天存在,可是隻要心中有夢,雪人永遠不會融化、永遠存在!就像我們國小生,從小就要樹立一個正確的目標,然後向著目標努力,好好學習,努力實現夢想!只要我們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奮鬥,夢想一定能成真!

論語讀者讀書心得感想2023 篇9

我讀過不少的書,其中浪喜歡的,是一篇餚擬荒磨的故事——卡夫卡的《變形記》。這篇小說,我前前後後看過許多遮,時它的認識也在不停地改交。

起初,我認為這是一個荒店的故事。故事中,小小的推悄員格里高爾一覺妞來,發現自己丈成了一隻大甲蟲……小小的我也叮得不敢入睡,怕自己也變成了一隻大甲蟲。

慢慢地,它變成了一個沉重的故事。可憐的格S高爾,由於生活和職業的重壓,變成了一隻大甲女,終日生活在暗無天日的小房問中,父毋和妹妹先後對他失去了時心,他痛苦、無助、迷惑、孤獨……他被世界拋棄。於是,他也拋棄了份界。在一個燦爛的早展,當一絲陽光透入他的房間,照在他幹搜的外亮上時,他死了……這樣沉重的故事下面,藏若多少現代人因為生活的巨大壓力發出的痛苦呼喊啊!我每次清完,都會呆望餚陽光,看灰塵飛舜。這是怎樣沉重的一個故事呀!這是怎樣被卡夫卡嵌在白紙裡的呀!我無聲呼喊……是的,生活負擔重已成為硯代人的通病,而這,正是一個關於沉重的沉重的故事。

後來,我發現,我又錯了。這是一個關於善良,關於同情的故事。在喧理的20世紀中,善良似乎已成了一裸無人理眯的狗尾草,而在卡夫卡,這位因為父親的一句責寫擾去自殺的心靈脆弱的奧地利人的筆下,我終於重拾了善良—這一種甘日情懷,在格里高爾痛苦的時候,他得到了妹妹的同情;而後來,又在失去了這種善良的同情的'時候,他死去了。但是,如果人們給予他善良的同情,知果他一直得到家人和其他人善良的同情和關懷,或許他又會成為他,,,一我不否認,雖然在這個關於善良的故事裡,我們無法更多地找到善良的人和善良的事,但是,連過字裡行間,我們看見的,足對善良的呼喚,是對善良的稱讚,是對善良价值的認可!

落幕了。格里高爾在那樣燦爛的一個早晨死去,或許他已經死了很久,只是沒有人發現:總之,他死了,但他的家人“得救”了,他們的生活終於因為那個陽光燦爛的早展而燦爛。—但甲蟲死了。

記下吧,記下這樣一個看似荒.唐而又沉重的關於善良的故事吧。朋友,當你在這咬雙而搔動的世界中忙碌的時侯,想一想那一隻死去的甲蟲吧,去養育一株善良的構尾蘋吧。

真的,感謝卡夫卡,感謝他為善良作證。

人們啊,我們祈求善良!

論語讀者讀書心得感想2023 篇10

《戰爭與和平》是俄羅斯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即使是平凡的人物也能寫的讓我們對其充滿了敬佩。戰爭是殘酷的,但在戰爭時期卻會讓我們更加盼望和平。現身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我們是否應該珍惜現在溫馨的生活呢?難道非要等到失去後才追悔莫及?不,應該從現在開始把握!

我向來是不喜歡看歷史題材的書籍,但是,《戰爭與和平》是我第一本喜歡的歷史題材的小說。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一方面融入書中情節中,體驗書中主人公的思想變化,另一反面也不禁的發人深思:和平的重要性。

《戰爭與和平》被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是一部人民戰爭的英雄史詩。小說的主要情節是圍繞著保爾康斯基、別組霍夫、羅斯托夫、華西里四大貴族家庭的生活展開的。場面壯闊、結構清晰、人物形象鮮明,有一種大海般恢弘開闊的美;同時,小說時代感強烈,雖是一部歷史題材的小說,卻反映了農奴制後俄羅斯前途和人民作用的問題。因此,《戰爭與和平》當之無愧地是一部“了不起的鉅著”!書中包括俄奧聯軍同法軍在奧斯特里茨的會戰、法軍入侵俄羅斯、莫斯科大火、拿破崙軍隊潰退等。描寫了歷的真實人物拿破崙、庫圖佐夫以及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表現了戰士們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歌頌了俄羅斯人同仇敵愾的抗敵精神和震驚世界的偉大勝利。

書中刻畫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如:性格內向、意志堅定的安德烈,有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心直口快、易動感情的彼埃爾,缺少實際活動的能力,側重於道德理想的追求;女主人公娜塔莎則是個情感豐富,生機勃勃,熱愛大自然,接近人民,具有民族精神的女人。他們在保衛祖國的戰爭中得到了鍛鍊和成長。而以庫拉金為代表的宮廷貴族的貪婪、虛偽和墮落的個性,也被刻畫出來,並進行了無情的鞭笞。

我們反對戰爭,但是,我們絕不懼怕戰爭。當戰爭來臨時,我們也同樣會拿起武器,去保衛自己的家園!去保衛自己的安靜、和平的生活!

論語讀者讀書心得感想2023 篇11

當第一眼進入此書開始閱讀時,雖不懂文字串聯所表達的意思,可是語言的優美已深深吸引了我。牛虻,這個夢想與追求的化身,沒有人能夠否認你的傳奇。

故事一開始是發生在比薩神學院。書中描述道:他身體十分單薄,常常的眉,薄薄的脣纖細的手足,身上的沒一個地方都過於精細,過於弱不禁風,看上去不像三十年代的英國中產階級青年,倒像是十六世紀肖像畫中的義大利人.如若讓他安靜地坐在那裡別人必須誤會以為他是一個身著男裝的嫵媚動人的女孩而不是男孩.可是就在他走動的時候,那輕盈敏捷的體態又使人想象到一隻被馴服的,沒有了利爪,失去野性的豹子,大概沒有人會想到,那個以往的俊美少年會變成最終這“醜陋”的模樣,然而我想,這就是作者伏尼契最成功的地方。《牛虻》之所以能令人心絃激動,就是因為在牛虻的身上,集中了許多方面的“衝突”之故。這就應驗了文學評論家勃蘭兌斯說過一句名言:“沒有衝突,就沒有杯具。”

這“衝突”或者是政治信仰的衝突,或者是感情與夢想的衝突,而由於這些不能調和的衝突,就爆發了驚心動魄的杯具。亞瑟從小在家裡受異母兄嫂的歧視,當他進入比薩賓查大學以後,神父即比薩神學院長蒙泰尼裡常常給他講解哲學,並且和他一齊讀書、學習,他們相互信任、尊重,亞瑟十分崇敬蒙太尼裡神甫的淵博學識,把他當作良師慈父,以一片赤誠之心回報蒙太尼裡對自我的關懷。

然而當時的義大利正遭到奧地利的侵略,亞瑟決定獻身於爭取民族獨立這項事業。當時蒙太尼裡調到羅馬當了主教,警方的密探卡爾狄成了新的神甫。在他的誘騙下,亞瑟在懺悔中透露了他們的行動和戰友們的名字,以致他連同戰友一齊被捕入獄,出獄後,他得知蒙太尼裡神甫不僅僅是出賣他的叛徒,更是他的生身父親!他最崇仰尊敬的人居然欺騙了他!這一連串的打擊使他陷入極度痛苦之中。他一錘打碎了心愛的耶穌蒙難像,以示與教會決裂。然後偽裝了自殺的現場,隻身流亡到南美洲,這大概是整本書中最大的衝突,牛虻與他父親蒙太尼裡,這不僅僅是政治上的衝突,更是信仰上的不一。亞瑟在17歲時,明白了上帝只可是是一尊用榔頭就能夠敲爛的泥塑,他最親愛的padre騙了他,上帝不是慈悲的,人能依靠的,僅有自我。亞瑟在苦難中成了一個徹底的無神論者,他憎恨那些虛偽的禱告,憎恨所有的神父,可是他明白,無論如何,他還是愛padre,他不恨他,只要padre能夠在餘生好好愛他,他就會滿足,他就會幸福。可是蒙泰尼裡沒有這樣做,他的選擇依然是上帝。

蒙泰尼裡是看著自我的兒子死去的,是他親手殺死了他,是他,在上帝和兒子之間,毅然選擇了虛假的慈悲的上帝,而放棄了自我那麼可憐又那麼需要愛的兒子。作為偉大的紅衣主教,選擇上帝是理所當然的,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他註定是慈悲的,他註定能夠理解所有人的懺悔,而他能做的,也僅僅是理解懺悔而已。他並不能為人們做什麼,他救不了蒙泰尼裡,更救不了亞瑟。可是蒙泰尼裡不懂,一向都不懂,他這樣對待自我的兒子,是多麼得不公平,可是他卻不瞭解,他被上帝所迷惑,他的心裡僅有那個空洞的上帝。在牛虻死後,神甫也被這對與錯所糾纏,他痛苦,他無奈,最終,偉大的紅衣主教還是瘋了,還是死了,死在痛苦交加中。上帝不是慈悲的,上帝沒有因為他的忠誠而對他忠誠。他是以這樣一個醜陋的姿態,結束了一生。那麼,蒙太尼裡,你有醒悟嗎當你必須應對天堂抑或地獄裡的那個上帝時,他又會說什麼,你還愛上帝嗎還堅持自我的信仰嗎你會後悔,必須會。你用兒子換了上帝,所以你永遠也找不到自我心愛的兒子了……這是無可避免的衝突,無可奈何的宿命,父親與兒子,這對本來應當站在一齊的至親,卻不得不刀槍相向,在生與死中選擇,可是無論選擇哪一邊,都是悲傷的結局,都是無可挽回的境地。

作品在圍繞這這個大沖突中,還穿插著很多小衝突,比如牛虻和他的愛人瓊瑪之間,那更是包含著錯綜複雜的矛盾,瓊瑪以為他是告密者,一個巴掌把他從義大利打到了南美,多少年的苦難,他全忍了下來,最終,他又回到了義大利,他又見到了瓊瑪,他們相愛,卻得不到永遠。他死了,她哭了,他痛苦的所有時間,她也痛苦著。而正當她明白他還活著,她能夠釋然,她能夠漸漸忘記自我以往的錯誤時,他又一次活生生地死在了她的面前。除此之外,牛虻和瓊瑪之間還有政治的誤會,有感情的妒忌,有吉普賽女郎的插入,有瓊瑪另一個追求者的失望等待等等。可是,正是因為著重重的矛盾,這一波一波的衝突,全都在在牛虻的身上集中,所以這個杯具就更加的悲愴,更加的易於產生共鳴,讓人感受的更加真切。

我想,最震撼的應當是最終牛虻留給愛人瓊瑪的遺言吧,那也是他一生的寫照——不管我是活著還是已化作亡靈回城,更覺自負。

論語讀者讀書心得感想2023 篇12

閒來無事,捧托爾斯泰的長篇鉅著《安娜卡列尼娜》來讀,因為是太厚重的書,捧著看時真的很不方便。而書中描寫得冗長沉悶也是讓人很難以消受的,於是只能今天兩頁,明天三頁的讀,開始還是睡前看會,馬桶上看會,後來就放在廁所間,如廁時勉強翻上幾頁。幸好託大爺不急不慢地寫,因此每次續讀也都能接得上。

此處絕無貶低託大爺的辛勞鉅作,這本歷史上讓多少文豪前輩推崇的鉅作,不說有多少次被翻拍成電影,單看看有誰曾主演過安娜一角的影星吧,都會讓你炫目驚訝:葛麗泰嘉寶、費麗雯和蘇菲瑪索,她們都是不同年代裡最出色的光芒巨星。所以多少年來倍受推崇的光芒的偉大的鉅作,不會因為我放在廁所裡讀就可以貶低的。

這次閱讀一來是認真看了,怕不理解還輔助看了幾部翻拍的電影。過去年輕時看的時候光注意情節,跳躍式的泛讀,也跟隨大眾的評論,認為安娜是好人,卡列寧是壞人,安娜很可憐最後自殺死了。

因為這次閱讀很慢,所以讀一段就有一段感慨,現在書還是沒有看完,正讀安娜和伏倫斯基私奔後回國遭到冷遇和鄙視後,來到伏倫斯基鄉下的莊園。我怕等不到讀完全書了,因為閱讀的路還很漫長,怕有感而發的想說的話到時候整理不起來,另外也擔心不知道還能不能看完全書。

我也如託大爺一樣,在冗長沉悶的敘述中,還沒有切入我的關於讀後感的正題。

從安娜和伏倫斯基的相遇和相愛開始。一切都是寂寞惹得禍,安娜認為的幸福其實也是不幸的開始,只是安娜當時自己不知道,包括託大爺都不知道書寫到最後會安排安娜去慘死在火車輪子之下。

託大爺在完成鉅作後,曾表述:“我那些男女主人公往往做出一些違反我本意的事來,他們做了在實際生活中常有的和應該做的事,而不是我所希望他們做的事”。

安娜死了,從一開始就踏上了死亡之路,因為寂寞。

論語讀者讀書心得感想2023 篇13

《天龍八部》是金庸作品中極其出色的一部,著於1963年,前後三版,尤其在__年,金老先生以80多歲的高齡又對其進行了大篇幅修改,引起了讀者的強烈反響。拋開修改的效果不說,金庸先生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很多人都疑惑這本小說為什麼叫做《天龍八部》,和書中前言提到的天眾、龍眾、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迦又有什麼關係?看過各種說法,我覺得最合理的應當是想用這八種神靈來對應書中人物經受著的佛家八苦,即: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求不得。個人感覺其中對求不得的體現尤為突出:蕭峰想要做漢人而求不得,虛竹想當和尚而求不得,段譽迷戀神仙姐姐而求不得,段延慶要做皇帝而求不得,慕容博要復國而求不得,蕭遠山要復仇而求不得……其實,現實中我們也是如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想獲得某一件東西,經濟實力達不到;想謀求某一個位置,客觀因素達不到……這些都是求不得的苦。然而話說回來,即使達到了自己的願望又如何呢?山谷易滿,人慾難平。第一個願望實現了,第二個願望便很快地生了出來,所以求不得的苦是我們無法避免的。

既然無法避免,那我們就要有一個好的心態,從容地去面對人生的種種不得意。人生不能沒有追求,但也不能被暫時的得不到而影響自己的幸福生活。人們面對求不得時,往往產生很多不適,比如為何別人得到的,我卻得不到?於是嫉妒、仇恨、失落、怨尤……種種情緒紛紛而來,對別人、對自己都是極大的傷害。何不放下執著,笑看人生?徐志摩說:“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對於難以得到的東西不刻意地去追求和奢求,反而有時能活出另一種精彩。試想一下,倘若蕭峰苦苦追查帶頭大哥未果,索性帶著阿朱到雁門關外打獵放牧,又怎會有“塞外牛羊空許約”的愛情悲劇呢?上天是公平的,他給你一樣東西,就會讓你失去一樣東西;他讓你失去一樣東西,也會給你另外一樣東西,甚至是幾樣東西。從書中還可以看到,蕭峰雖然沒有成為漢人,卻最終得到了漢人的尊重,成為了民族英雄;虛竹沒有如願成為和尚,卻習得絕世武功,並獲得了名望、地位;段譽無法找到心中的神仙姐姐,但也收穫到了自己的愛情;慕容博和蕭遠山沒能復國和復仇,卻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大徹大悟……雖然他們都沒有得到自己想要追求的東西,但是在追求的過程中,他們同時也得到了另一種實現。

正確地面對自己的追求吧,學會給自己的心靈鬆綁,充實的人生應該在於追求理想的過程,不必太在意結果。在這些看似沒有結果或者沒有結局的過程中,我們已經收穫良多。

論語讀者讀書心得感想2023 篇14

小說《天龍八部》寫的是造化弄人,倏而地獄,倏而天堂,人在命運面前極其渺小,大部分遭遇都是愛別離、求不得,怎麼做怎麼錯,苦海無邊,但只要苦苦求索,結局多半是好的。

我想找小說中的八個人物和天龍八部中的八個神怪一一對應,但附會的成分太多,就不執著了。

蕭峰是大英雄,他做不好漢人也做不好契丹人,以死使遼宋罷戰,功德無量。段譽是情聖,但愛的都是妹妹,而結局突然轉折,又都不是妹妹了,最後和女神終成眷屬,還做了皇帝。虛竹本來命苦,一心一意要做和尚,但終究做不成,卻學成神功,成了消遙派掌門、靈鷲宮尊主、西夏駙馬,福緣深厚。段延慶本是太子,卻成了殘廢,浪跡江湖,但終究自己的兒子做了皇帝。鳩摩智的目的是打擊少林寺、天龍寺,進而打擊中原武林,而有利於土蕃,履行國師職責,屢不成功,最後武功全失竟大徹大悟。慕容復一心做皇帝,他說人心思定是不對的,當時正逢亂世,只不過他家底太薄,又沒能和權力中心扯上關係,每次都有蕭峰、段譽、虛竹等壞他好事,所以他雖然非常努力,臨機選擇也都是對的,但不夠幸運,最後瘋了,自己在心中做了皇帝。遊坦之也是情聖,但自始至終求不得,而且不分是非,結局不好,是可憐的人。丁春秋道德敗壞,手段高強,要在中原武林稱雄,但被更強手製住,不能再做惡。

這八個人都是求不得,但都執著求索,最後的結局是蕭峰、段譽、虛竹、段延慶、鳩摩智五人的結局是好的,慕容復好壞參半,遊坦之、丁春秋結局不好,可見渺小的個人在命運面前苦苦掙扎,只要堅持,是好結局的概率大,這是金庸先生給我們的希望。

其餘最矛盾甚至可笑的是少林寺,武林中的泰山北斗,高僧沒一個行的,方丈犯戒,七十二絕技當成寶貝卻早傳出去了,藏經閣誰想來都能來竟一直毫不察覺,最後是一個掃地的出來收拾局面。

段正淳的女人都不是合格的母親,甘寶寶知道女兒鍾靈被擒不去救,秦紅棉和自己女兒朝夕相對卻不認,什麼都不教木婉清只教她殺人,王夫人不讓自己女兒出家門,阮星竹把孩子送人,康敏殺了自己的孩子,也就刀白鳳還行,但她是王妃不用操心養孩子。讀後感·段正淳的情人對段正淳都是一片痴心,希望段正淳離開大理留在自己身邊,而段正淳卻是愛美人更愛江山,與情人分手的原因都是為了回大理履行鎮南王的職務,慕容復和段延慶誤以為可以用女人脅迫段正淳交出帝位,段正淳卻眼看著情人一個個在眼前死去而不答允。段正淳理性。

學到一個催淚的方法,人在死時說一個美好的事情,比如想著一個人或者暢想和一個人在一起的美好情景,這是在扼殺美好,是悲劇,容易催淚;或者死的原因是為了一個人很小的一件事,這是為一件小事付出巨大代價,表達震撼的感情,也能催淚。

裡邊的人物都很二,我的理解是為了情節需要,作者筆下的人物越二,做事越沒有邏輯,作者越容易把握情節。也許有諷刺,但作者很多作品都有這種情況,所以做上面的猜想。

論語讀者讀書心得感想2023 篇15

直到今日,我仍不願去回想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那場全球性的戰爭,一想起它,腦中便會浮現出遍野的屍首和撕裂心肺的痛苦呻吟,我不要看到不幸的淚,不要看到絕望無助的眼神,我要聽到全世界人民高聲頌讀渴望世界和平的讚美詩,而不是吟唱無助的詠歎調。

初涉《安妮日記》大約是在兩年前吧,好奇的我與一名猶太小女孩進行了一番心靈的交流。正是這番不尋常的交流使我的心靈有了如此的震撼與觸動。小女孩名叫安妮,出身在一個猶太家族,父親是一家糖果公司的老闆,因此小安妮從小就過著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然而,正值豆寇年華的小姑娘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有悲慘遭遇。希特勒發動了對波蘭的突襲戰,二戰由此爆發,接下來便是對猶太人的大肆屠殺。無奈的安妮一家悄悄躲進了父親公司中的一間密室,躲避戰爭。然而,他們最終還是被發現了。安妮一家被凶惡的納粹黨徒關進了令人窒息的集中營。但是,安妮並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她堅強,她努力。她每天在發黃的床榻上悄悄記錄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信念。我堅信,這麼一個對生活充滿嚮往的少女有理由活下去,並且活得更為出色。出人意料的是日記突然中斷了,無奈的她終於含淚倒在了黑暗中,但是她的精神並沒倒,堅強的猶太人頑強地生存了下來,法西斯政策倒臺了,她們獲得了重生。

讀完整本書,我的心中漾起了莫名的感動,有為安妮的不幸而感到悲傷,也有被頑強的猶太人民的鬥爭精神的感動,更多的是對那種黑暗獨裁統治的憎惡、不屑與鄙視。我悲憤,為什麼有人在製造不幸,難道在物質文明飛速發展的今天,戰爭是維護利益的僅有手段嗎?我悵惘,為什麼我們不能生活在一個和平的世界,就像桃花源一樣,蒙太奇也好,烏托邦也罷,但那兒沒有硝煙,沒有戰爭,男女老少平等博愛,愉快地生活在一個寧靜的世界,但這可能嗎?是的,我敢說可能。因此,我希冀,希冀我們的世界停止戰爭!希冀白色的和平鴿在這方樂土拋下橄欖枝,希冀我們的人生色彩斑斕。聽,遠處傳來了頌讀讚美詩的聲音,渾厚而圓潤的嗓音縈繞在我們耳際。人性的光輝!

論語讀者讀書心得感想2023 篇16

如果不是結尾奧雷里亞諾和阿瑪蘭妲烏爾蘇拉生出了那個有著豬尾巴的兼具阿爾卡蒂奧和奧雷里亞諾的終結者,這百年孤獨還會繼續延續地滾動下去,直到下一個世紀的孤獨如潮水般不可抗拒地奔赴而來。

孤獨的結尾正如孤獨的開始一般巧妙,從近親結婚生出豬尾巴的恐懼開始,從盡情歡愉的不倫之戀生出的豬尾巴結束,尾巴頭尾巴尾連成了一個孤獨的世紀。從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紮根馬孔多的孤獨,到奧雷里亞諾不勝神話的孤獨小金魚,到阿瑪蘭壇守望著自己處女之身的孤獨縫紉機,繼而烏爾蘇拉持家有道百年飄搖的孤獨,還有老僕人一言不發地收拾到一言不發離開的孤獨,還有梅爾基亞德斯的鬼魂守望自己寫下的還未被揭示的預言的孤獨,還有那些各個角落歡愉或沮喪的孤獨身影。孤獨千奇百怪,理由萬千不同,沒有誰的孤獨誰更優誰稍劣,只有存在形式的無奈和本質孤獨本性的膨脹發展。

感覺讀完腦中倍感混亂,理不清任何一條線索能夠充當這本書的主線。剛以為這是主要人物的時候他就不合時宜地死了,剛以為這是無關緊要的立刻就要消失的任務卻又苟活了百年看盡了無奈享透的孤獨,剛以為讀懂了這部分的孤獨卻又有更巧妙形式的孤獨人物帶著更巧妙的孤獨故事竄出。最後,真的走到了百年,孤獨也帶著詼諧帶著奇妙帶著荒誕帶著沉重的孤獨感走向了颶風的終結。

孤獨是最難以詮釋的感受,也是最籠統、最複雜的體驗。唯一與之近似的或許是感情,而排除荷爾蒙因素和基因攜帶的本能,感情也註定是由孤獨所催生。

孤獨教會人們生存所需的一切,指引人們閱讀、思考、齟齬獨行,教會人們適應時間的漫長和短暫,把握著每個人的命運走向。但或許更多的,孤獨會為我們帶來一種不易察覺的、微妙的快感,正是這種快感使孤獨具有了莫大的魔力。

在那些成長的歲月裡,孤獨是每個人精神的,是一種想要擺脫卻無法擺脫的愉悅。孤獨會讓人痛苦,痛苦催生敏感,對世界與自我存在的敏感。如同用傷口感受冷風的流向,孤獨的痛苦能讓人在虛幻的一生中感受鋒銳如刀的真切。當這種敏感成為習慣,孤獨也將不再是痛苦的來源,它是人存在的證明,是存在的形式,是一片澄澈的真實感,妙不可言。

在我看來,人最大的快感不來源於感官,甚至也不來源於精神,它源於“活著”,純粹而清醒地活著。

活著,是最大的快感,也是孤獨的真身。

論語讀者讀書心得感想2023 篇17

《小兵張嘎》,你是伴我一生的良師益友!

小到大,真正讓我喜歡的電影、電視劇並不多,得上百看不厭的只有兩個,一是《西遊記》,二是《小兵張嘎》。喜歡《西遊記》,無非是為了消遣,讓裡面的猴兒逗自己一笑罷了;而對《小兵張嘎》的喜愛,則完全出於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震撼與感動 一提起小兵張嘎,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倍受人們敬仰。嘎子小時生活很苦,但是為了改變人們艱苦的生活,他少年時就參加了紅軍,他給紅軍戰士帶來了快樂。嘎子多次完成艱鉅的任務,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敵人一槍,但他仍不顧傷痛毅然追擊。他聰明的腦袋瓜用一隻假槍就把敵人首領捉了回去,為紅軍立了大功。嘎子的愛國熱情、幽默、滑稽、可愛、堅強不屈,不達到目的絕對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我。

故事以抗日戰爭時期的白洋澱為背景,以嘎子夢想參加八路,夢想得到一支屬於自己的真槍展開。奶奶為了保護八路老鍾犧牲,嘎子隻身上縣城找羅金保,打鬼子替奶奶報仇。在縣城結識了集賢居少掌櫃佟樂,嘎子仇沒報,反而陷入鬼子追殺。在佟樂和一個神祕便衣的幫助下,脫離險境。便衣原來是羅金保,將嘎子帶到區隊祕密隱藏之地,錢隊長收留了嘎子。嘎子從此以小八路自居,緊接著又和區隊八路打了一場挑簾戰,嘎子繳獲一把真槍。眼看夢想全部實現,槍卻被區隊長收了。嘎子想不通,和打賭認識的小夥伴胖墩一起重返縣城。嘎子要單獨替奶奶報仇。由此同時,後方特派員劉燕肩負使命路經白洋澱被伏擊。劉燕不知下落,鬼子派了石磊冒充特派員混入區隊。鬼子的計謀被嘎子無意中發現,嘎子和佟樂、胖墩行動起來,誤認為區隊聯絡員純剛是鬼子奸細。純剛竟然被孩子制服,報信不成有口難辯。白洋澱魚戶女兒玉英,打魚時救了劉燕。劉燕受傷難行,請玉英去城裡尋找聯絡員。玉英在城裡遇到了嘎子一夥。三方力量圍繞著真假特派員鬥智鬥勇,特派員肩負的任務迫在眉睫,大批藥品將在指定時間內經過白洋澱。鬼子方面,肥田和齋藤一武一文,試圖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奸細石磊瞭解真想,將區隊八路和藥品一網打盡。區隊錢隊長則逐漸識破石磊真面目,將計就計引鬼子出動。而真特派員劉燕卻與孩子們在一起。   經過種種誤會和巧合,以嘎子為首的孩子們,粉碎了敵人的陰謀,配合區隊八路使藥品順利過境,一舉殲滅肥田齋藤一夥日本鬼子。

當看到八路特派員被鬼子抓住時,我的心一下子就揪起來了,兩眼緊緊地盯著電視。殘暴的鬼子嚴刑拷打特派員。特派員寧死不屈,最後被鬼子迫害致死,光榮犧牲了。我的心情頓時變得很沉重:正是因為這些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練好本領。《小兵張嘎》這部影片不僅豐富了我的假期生活,更使我認識到我們應該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努力學習,振興中華。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會處處以嘎子為榜樣,從嘎子身上汲取更多更豐富的養分,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小兵張嘎》,你是伴我一生的良師益友!

論語讀者讀書心得感想2023 篇18

國學,其意有二,原意指古代國最高學府,即國子監或太學。現在國學指中國學術,是相對西方學術而言的一個籠統概念。

國學作為學術名詞而存在源於20世紀初,也就是“西學東漸”之風盛行之時,早期的國學研究者(如梁啟超、章太炎)等為相對與西學而稱我國古典學術為國學,是為了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國學之中,其主流為儒家學說,內容包羅永珍,中國古代歷史、思想、地理、數算、醫學等均在其範圍內。國學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和中國傳統文化劃等號,但又不完全是。在更大範圍上講,國學不僅是漢學,還包括中國所有少數民族的文化。但也正因為其包羅永珍,所以內容就有精華與糟粕之分,和對待傳統文化一樣,對待國學也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近年來,國學大熱,整個國內颳起一股學國學之風,一些所謂的“國學大師”也就“應運而生”。試想,連季羨林老先生都堅辭“國學大師”的名號,其他小輩又安敢造次。在教育方面,一些學校已經把三字經、弟子規等列入課本,甚至要求學生全文背誦。

在我看來,國學大熱是好事,說明國人增強了對文化的歸屬感。但對於這股熱潮卻不能盲目跟風。國學內容廣博,就其中經典來看,也卷帙浩繁。我們該讀什麼?怎樣去讀?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在21世紀這個世界高速發展、我國向社會主義更高階段邁進的時代,國學之中已經有很多內容不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比如“二十四孝圖”宣揚孝道,但內容多為愚孝,是不應該借鑑的。

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裡寫道: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所以,國學教育應從小抓起。為什麼我國近幾十年沒有大師級人物?為什麼沒有產生世界級著作?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傳統文化的底子太薄。中國古人的發明(如祖沖之推算的圓周率、畢昇的活字印刷、郭守敬的《授時歷》、張衡的地動儀等)都在當時世界上遙遙領先,可見古人之智慧,如能多加學習國學之中經典之作,那麼我們後世兒孫為什麼不能重塑中華之輝煌?

我國在現今施行的是九年義務教育,所以,課本就是孩子們接觸國學的最佳平臺。但現在的學生,從小開始就揹負了沉重的學習負擔,如果在課本之中增加國學經典名段恐怕會給學生帶來更大的負擔。在我個人的國小、中學生涯中,我記得中國小生除語文課本外,還有一本讀本,其中不乏中外名著與國學經典,如能用國學經典替換其中一些篇目,應該是可行的。但從目前情況以及我親身經歷來看,學校學生都未對讀本引起重視,以至於編者的心血付之東流。

那麼如何從學生抓起,我認為在除讀本在一途徑外,還應該減少學生學習英語的時間用以學國學。我國現行的英語教育不得不說很是失敗,學生只是一味地背單詞、學語法,而日常口語卻不能流利說出,英語學習僅僅停留在書面上。為什麼現在出現了很多的英語培訓機構,那正是因為學校教育的失敗,學生才不得不花費額外的時間與金錢去那些英語培訓機構學習。眾所周知,孔子學院近年來在海外盛行,孔子學院正是向外國人講授以儒家為中心的國學經典。看著越來越多的老外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能背誦唐詩宋詞,而有的中國人尚且不能達到,我不禁為之感嘆。而中國的孩子,卻深陷英語學習的迷茫之中。文化開放不是一味地學習外來文化,學習外來文化的基礎是先鞏固民族文化之基石。近來韓國人大肆叫囂“端午節”、“清明節”是韓國人的傳統節日,並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國人聞之為其憤怒,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反映中國人對文化的保護意識不夠,韓國才會有機可乘。

那麼,我們應該讀什麼國學經典?怎麼讀?我認為對於成人而言,經史子集之中篇目,皆可讀來,開卷有益。而對於孩子來說,應擇優入取,這也需要教育家費點腦子,從國學中選取適合孩子們學習的經典之作。

關於怎麼讀。目前在百家講壇欄目盛行之後,一些專家、學著紛紛著書立說,大談自己對一些名著的心得體會,于丹就發表了《論語心得》、《莊子心得》等,但是我並不建議人們拋棄原著,直接去讀這類書籍。在初讀之時,仍應忠於原著。人們常說“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也可以有一千個孔子、一千個莊子,一千個孫悟空、一千個林黛玉。由於先入為主的思想,人們在看了別人對名作的心得體會之後,自己也覺得有同感,這樣就少了爭辯、少了交流、少了百花齊放、少了百家爭鳴。因此,讀經典要先讀原著,如有不懂之處,可查閱字典等工具,或者相互討論,再或者請教老師,最後,在自己有了一定的理解之下,去一些關於別人心得體會的書。這樣,經典才更會耐人尋味,就像璞玉,只有經過打磨才會更具光澤。

國學之中有許多精華之所在,我們應該積極探索其中之智慧,以揚我中華之文化,讓中華民族於世界之林永存。

賦詩一首歌中華文明:盤古一分天地開,三皇五帝分至來。殷商銘文青銅刻,文王占卜獸甲傳。春秋孔孟儒經作,戰國孫氏兵法成。秦王一統經典逝,萬卷經典皆作塵。西漢文章兩司馬,東漢歌賦父子曹。陶潛歸隱晉桃源,酈元遊歷三峽岸。唐時明月太白詩,宋時江水東坡詞。元代尚有小曲在,清代唯有容若存。

論語讀者讀書心得感想2023 篇19

經同學介紹,我買了名叫《小公主》的這本書。不到一天,我的書就到貨了,我迫不及待的翻開了這本書,就開始如飢似渴地讀了起來。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從前,有個十分有錢的父親和一個女兒,女兒7歲,母親早逝,是父親將她帶大。父親將她送到一個學校,並讓校長照顧她。校長是個牆頭草,所以對主人公沙拉。克魯異常好。他用的所有東西都異常貴又異常的好,所以別人都稱他為小公主。他不僅僅長得漂亮,心地也很善良。

之後莎拉的父親被她的好朋友騙了,不僅僅破了產,並且身負重病逝世了。莎拉也沒有人管了,所有人都欺負她,可是他有幾個中分要好的朋友,他依然開心地活著,有著公主的高貴,他的生活十分貧窮。

多年後,莎拉父親的好朋友一向在尋找莎拉。當年只是一場誤會,誤會解開後,莎拉就跟著他父親的好朋友歡樂的生活著,又恢復了公主的生活。

其實我很佩服莎拉,他的父親死了,他沒有哭,她很堅強。一下子從天堂掉到了地獄,這就猶如晴天霹靂,莎拉的堅強我十分佩服,我以後要向他學習,慢慢變得堅強起來。

《小公主》這本書它不僅僅是一本書,他是一個寶藏。

論語讀者讀書心得感想2023 篇20

《娛樂至死》是對20世紀後半葉美國文化中最重大變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術時代步入沒落,而電視時代蒸蒸日上;電視改變了公眾話語的內容和意義;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務領域的內容,都不可避免的被電視的表達方式重新定義。電視的一般表達方式是娛樂。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併成為一種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內容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而且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娛樂至死》這本書是從媒介(印刷術、電視)的角度來分析當今“娛樂化”社會的現象,並認為電視這一傳播媒介的出現和發展形成了一種娛樂文化,這種娛樂文化一直無孔不入地滲透到當今社會的各個方面,以至於給教育、政治和宗教等各個社會領域打上了“娛樂”的烙印,使得文化成為了娛樂的附庸。基於這樣一種認識,尼爾•波茲曼告訴我們《美麗新世界》裡的預言:“人們在汪洋如海的資訊中日益變得被動和自私”,“真理被淹沒在無聊煩瑣的世事中”,“我們的文化成為充滿感官刺激、慾望和無規則遊戲的庸俗文化”和“人們由於享樂失去了自由”將成為現實。未來會正如赫胥黎擔心的那樣,我們將毀於我們熱愛的東西。

尼爾波茲曼所說的“娛樂至死”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他根本不在乎娛樂節目的泛濫或媒體的娛樂化傾向。他寫這本書是寫給自己的知識分子同行的,他呼籲他們回到書籍中去,認真地寫作和思考,而不要貪戀在電臺、電視節目中侃侃而談,一夜之間曝得大名。“娛樂至死”是他對媒體知識分子的警告。他認為,印刷機更適宜於理性思考,電臺電視只會淪為大眾娛樂,任何有志於知識工作的人都應該清醒,回到書面寫作,那才是他們該呆的地方。波茲曼也意識到了自己的觀點可能被扭曲,他還特別做了如下的解釋:

“為了避免我的分析被理解成對電視上的‘垃圾’的司空見慣的抱怨,我必須解釋一下,我的焦點是放在認識論上,而不是放在美學或文學批評上,說實話,我對這些所謂‘垃圾’的喜愛絕不亞於其他任何人,我也非常清楚地知道,印刷機產生的垃圾可以讓大峽谷滿溢位來。而在生產垃圾這一點上,電視的資歷還遠遠比不上印刷機。

因此,我對電視上的‘垃圾’絕無異議。電視上最好的東西正是這些‘垃圾’,它們不會嚴重威脅到任何人或任何東西。而且,我們衡量一種文化,是要看其中自認為重要的東西,而不是看那些毫無偽裝的瑣碎小事。這正是我們的問題所在。電視本是無足輕重的,所以,如果它強加於自己很高的使命,或者把自己表現成重要文化對話的載體,那麼危險就出現了。具有諷刺意義的是,這樣危險的事情正是知識分子和批評家一直不斷鼓勵電視去做的。”

綜括全書,波茲曼主要提出了兩個觀點:

一、電視介入政治使得原本嚴肅的競選仿若綜藝節目,民眾熱衷於政治家的花邊八卦,對他們的著裝外表評頭論足,並讓這些毫不相干的因素直接影響手中的投票器;

二、電視新聞報道的強勢覆蓋,大規模轟炸,使得原本多元情緒的新聞事件都變得淡化和娛樂化,主持人機械的"來看下一條",就輕巧地將觀眾注意力轉移,而包含在每條新聞中的應有情感正在喪失,無論觀眾還是傳媒都在變得冷漠。

以上兩者,是對上世紀80年代美國的描述,也可看作是對今天中國的預測。

雖說波茲曼的這一判斷語調平和,但卻內含絕望之心---電視誕生至今不過百年,但它已將政治、新聞、教育乃至整個世界變成了一場喧譁繽紛的"雜耍"。在那張壯闊無比的"電視"螢幕上,無論多麼殘忍的謀殺,多麼恐怖的地震,多麼荒誕的政治醜聞,只要主持人溫柔地說一聲"接下來",一切便從人們的腦海中消失得乾乾淨淨……

波茲曼舉了一個例子,在今日的社會中,任何所謂的資訊,在一個缺乏媒介的世界裡是無法存在的,他的意思是:如果沒有用來宣傳它們的技術,人們就無法瞭解,無法把這一切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簡言之,這些資訊就不能作為文化的內容而存在。

電視本是無足輕重的,但是,如果它強加於自己很高的使命,或者把自己表現成重要文化對話的載體,那麼,危險就出現了,再者,更危險的或許是它的這種想法甚至得到了大眾的認可或者是鼓勵。

波茲曼是麥克盧漢的信徒,他相信的是“媒體即資訊”。他認為,媒體本身限制了我們感知世界的方式,以電視為代表的電子和影象革命,使得“我們對於真理的看法和對智力的定義隨著新舊媒體的更替發生了很大變化。”波茲曼也不願意自己的觀點被曲解為“攻擊電視”,他說“雖然電視削弱了人們的理性話語,但它的情感力量是不容忽視的”。他堅守的“電視認識論”是,不要讓電視帶來的情感刺激,一勞永逸地取代了印刷品帶來的理性思考,這會對嚴肅的知識是巨大的傷害。“電視的思維方式與印刷術的思維方式是格格不入的;電視對話會助長語無倫次和無聊瑣碎;‘嚴肅的電視’這種表達方式是自相矛盾的;電視只有一種不變的聲音——娛樂的聲音。”

某種程度上,波茲曼的技術決定論甚至削弱了這份警告的份量。他太關心知識分子的使命和利益,以至於失去了觀察現實的耐心,連文明與野蠻的標準都有些把持不住了。例如他說,“各種各樣的專制者們都深諳通過提供給民眾娛樂來安撫民心的重要性,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並不認為民眾會忽視那些不能帶給他們娛樂的東西,所以他們還是常常要依靠審查制度,而且會在意這種差別,因為審查制度就是他們對付某些嚴肅話語的方式。現在的情況卻大不相同了,所有的政治話語都採用了娛樂的形式,審查制度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那些過去的國王、沙皇和元首如果知道了這一點,會感到多麼高興啊。”

顯然,這段貌似深刻的話也只對了前半部分。以我們正在經歷的反低俗運動來說,並沒有誰相信娛樂可以取代審查,也沒有人因為娛樂而暫緩審查。恰恰相反,“反娛樂”成為了“對付某些嚴肅話語”的口實,而“娛樂至死”的告示牌上畫著骷髏標誌,正把我們驅趕到一條全新的烏托邦之路上。這條道路,正如我們看到的,其實和地獄之路一樣,都是由鮮花和良好的願望鋪就的。

和波普爾一樣,波茲曼提醒人們要警惕電視這個二十世紀的寵物,有所不同的是,波普爾焦慮的是電視中暴力、色情等內容對兒童的腐蝕,為此,他甚至建議政府犧牲言論自由立法對電視製片商進行管制,而波茲曼矚目的則是電視造就了一個娛樂至死的時代,令人恐慌的不是所有嚴肅話題都以娛樂的形式在公共話語空間狂舞,而是娛樂本身就成了嚴肅話題的一部分。

就當下文化而言,“娛樂”已贏取我們這個時代“元媒介”的地位。尤其在大眾文化語境中,由印刷機開創並延續經年的所謂“闡釋時代”已然讓位於由電視機開創的“娛樂業時代”。電視及其文化如今既是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也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工具。為此,波茲曼說:“電視在安排我們交流環境方面的能力是其他媒介根本無法企及的”。而羅蘭.巴特則說:“電視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神話’”。

波茲曼的憂心絕望之至,感人之至:“如果一個民族分心於繁雜瑣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義為娛樂的周而復始,如果嚴肅的公眾對話變成了幼稚的嬰兒語言,總之人民蛻化為被動的受眾,而一切公共事務形同雜耍,那麼這個民族就會發現自己危在旦夕,文化滅亡的命運就在劫難逃。”

他看來,人們會漸漸愛上壓迫,崇拜那些使他們喪失思考能力的工業技術。 奧威爾害怕的是那些強行禁書的人,赫胥黎擔心的是失去任何禁書的理由,因為再也沒有人願意讀書;奧威爾害怕的是那些剝奪我們資訊的人,赫胥黎擔心的是人們在汪洋如海的資訊中日益變得被動和自私;奧威爾害怕的是真理被隱瞞,赫胥黎擔心的是真理被淹沒在無聊煩瑣的世事中;奧威爾害怕的是我們的文化成為受制文化,赫胥黎擔心的是我們的文化成為充滿感官刺激、慾望和無規則遊戲的庸俗文化。

以下是摘抄自《娛樂至死》每章節中比較經典的語句:

第一章 媒介即隱喻

1.你根本不可能用煙霧表現哲學,它的形式已經排除了它的內容。

2.電視無法表示政治哲學,電視的形式註定了它同政治哲學是水火不相容的。

3.深入一種文化的最有效途徑是瞭解這種文化中用於會話的工具。

4.媒介的獨特之處在於,雖然它指導著我們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這種介入卻往往不為人所注意。

5.分分秒秒的存在不是上帝的意圖,也不是大自然的產物,而是人類運用自己創造出來的機械和自己對話的結果。

6.書寫會帶來一次知覺的革命:眼睛代替耳朵而成為語言加工的器官。

7.隱喻是一種通過把某一事物和其他事物作比較來揭示該事物實質的方法。

8.理解一個事物必須引入另一事物。

9.我們的語言即媒介,我們的媒介即隱喻,我們的隱喻創造了我們的文化的內容。

第二章 媒介即認識論

1.通過共鳴,某種特定語境中的某個特定說法獲得了普遍意義。

2.真理不能,也從來沒有,毫無修飾的存在。他必須穿著某種合適的外衣出現,否則就可能得不到承認,這也正說明了“真理”是一種文化偏見。

3.尼采說過,任何哲學都是某個階段生活的哲學。我們還應該加一句,任何認識論都是某個媒介發展階段的認識論。真理,和時間一樣,是人通過他自己發明的交流技術同自己進行對話的產物。

4.印刷術樹立了個體的現代意識,卻毀滅了中世紀的集體感和統一感;印刷術創造了散文,卻把詩歌變成了一種奇異的表達形式;印刷術使現代科學成為可能,卻把宗教變成了迷信;印刷術幫助了國家民族的成長,卻把愛國主義變成了一種近乎致命的狹隘情感。

第三章 印刷機統治下的美國

1.不可記錄汝等之教義,更不可將其印刷成文,否則汝等將永遠受其束縛。

2.韋伯斯特《美國拼寫讀本》

3.理查德 霍夫斯塔特認為,在美國曆史中一再反映出來的傑弗遜民主主義的平等、民眾的思想,使許多美國人產生了一種根深蒂固的反知識分子的偏見。

4.印刷機不僅是一種機器,更是一種話語結構,它排除或選擇某種型別的內容,然後更不可避免地選擇某一型別的受眾。

第四章 印刷機統治下的思想

1.閱讀從本質上來說是一件嚴肅的事情,當然也是一項理性的活動

2.因為寫作了《理性時代》,潘恩失去了他在開國元勳神殿中的位置。

3.廣告成為一種半是心理學、半是美學的學問,理性思維只好移師其他領域了。

4.印刷術統治的時代稱為“闡釋時代”,新時代為“娛樂業時代”。

第五章 躲躲貓的世界

1.電報使脫離語境的資訊合法化,也就是說,資訊的價值不再取決於其在社會中和政治對策和行動中所起的作用而是取決於它是否新奇有趣。

2電報的傳統:通過生產大量無關的資訊,它完全改變了我們所稱的“資訊——行動比”。

寫書是作者試圖使思想永恆並以此為人類對話做出貢獻的一種努力。所以,無論什麼地方的文明人都會視焚書為反文化的罪惡行為。

對於電報來說,智力就是知道很多事情,而不是理解它們。

照片把世界表現為一個物體,而語言則把世界表現為一個概念。

過去人們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搜尋資訊,現在是為了讓無用的資訊派上用場而製造問題。

電視已經取得了“元媒介”的地位,一種不僅決定我們對世界的認識,而且決定我們怎樣認識世界的工具。

第六章 娛樂業時代

1.娛樂是電視上所有話語的超意識形態,它時刻提醒著我們,沒有理由為電視上的不幸哭泣。

2.思考無法在電視上得到很好地表現,電視導演很久以前就發現了。他們關心的是給觀眾留下印象,而不是給觀眾留下觀點,而這正是電視所擅長的。

第七章 好。。。。現在

1.掩藏在電視新聞節目外殼下的是反交流的理論,這種理論是以一種拋棄邏輯、理性和秩序的話語為特點。在美學中,被稱為“達達主義”;在哲學中,被稱為“虛無主義”,在精神病學中,被稱為“精神分裂症”。

2.只有通過語境我們才能判斷出一個表述是否自相矛盾。自相矛盾的存在需要具備一些條件,只有在一個前後連貫的語境中,觀點和事件彼此相關,自相矛盾才能成立。

第八章 走向伯利恆

1.從來沒有哪個偉大的宗教領袖會給人們想要的東西,他們給的是人們應該具備的東西。

第九章 伸出你的手投上一票

1.電視廣告的物件不是產品的品質,而是那些產品消費者的品質。

第十章 教學是一種娛樂活動

1.約翰杜威曾經說過,課程的內容是學習過程中最不重要的東西。

2.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們拜託現實的奴役,而現在的年輕人正竭力做著相反的努力——為了適應現實而改變自己。

3.從電視上獲得的意義往往是一些具體的片段,不具備推論性,而從閱讀中獲得的意義往往和我們原來儲備的知識相關,所以具有較強的推論性。

第十一章 赫胥黎的警告

1.只要人們虔誠的相信社會發展的必然性,它就可以長久地存在下去。

在我看來,"娛樂至死"更多地表達的是在這個消費時代大眾審美的趨勢,至於能不能到"死"的地步,還值得商榷。畢竟,人是矛盾體,崇高卑微、冷漠同情、自私犧牲、類似的太多矛盾情感都能附身在同一人身上,這就彷彿人體內的調節反饋機制。所以我相信人不會一味滿足娛樂,乃至"死"。遲早,人天生的對崇高的追求會激發,引領正確的道路。比如文革巨大的精神荒蕪後那批大學生,他們的閱讀高度,也許數十年內都沒有哪代人能夠超越。這就是對此最好的佐證。

當然,還是感謝波茲曼,感謝他對這個時代的忠告。但是我們不得不重視這個有著鐵一般事實的忠告。

每一種媒介都會對文化進行再創造——從繪畫到象形符號,從字母到電視。和語言一樣,每一種媒介都為思考、表達思想和抒發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從而創造出獨特的話語符號。這就是麥克盧漢所說的“媒介即資訊”。要說明的是,資訊是關於這個世界的明確具體的說明,但是我們的媒介,包括那些使會話得以實現的符號,卻沒有這個功能。用尼爾波茲曼的話說,它們像是一種隱喻,用一種隱蔽但有力的暗示來定義現實世界。不管我們是通過言語還是印刷的文字或是電視攝影機來感受這個世界,這種媒介—隱喻的關係為我們將這個世界進行著分類、排序、構建、放大、縮小、著色,並且證明一切存在的理由。我們習慣將電視以及幾乎一切技術——視為“中性”的東西,電視既然作為一種傳播手段,我們就想當然地認為它天然就適於傳播一切內容。然而和大腦一樣,每種技術也有自己內在的偏向。在它的物質外殼下,它常常表現出要派何種用場的傾向。

對於媒介來說,不同的媒介由於其自身結構、傳播形式和範圍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點,這些特點導致媒介具有各自的傾向,對傳播的內容會有不同的效果,經過物竟天擇,優勝劣汰最後迎合此媒介的內容會成為其傳播內容的主體。就以電視為例,由其視覺、聽覺和虛擬化的特徵和單向傳遞,受眾被動接受的缺陷使然,娛樂內容和娛樂化的文化和政治內容越來越成為電視傳播內容的主體。所以我們說電視技術的傾向就是將所有的內容都以娛樂的方式表現出來。現在,波茲曼明確指出電視並不適於傳播某些內容,因為諸如政治、哲學等嚴肅內容是不應以娛樂的方式表現的。這確實對我們富有啟發和警示意義。因而今後在媒介的運用和發展上,我們應該研究其傾向性問題,利用這個特性來實現人們的目的,操控媒介的作用方向而不是被媒介“娛樂化”了。

波茲曼精準地剖析了娛樂的篡位過程。在印刷術統治世界的時代,報紙和圖書是人們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當時的人們通過閱讀報紙獲得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資訊,行動與資訊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這一切隨著電報的發明而改變,電報大大提高了資訊的即時性,全球各地的新聞穿越時空距離被羅列到人們眼前,這迫使人們在無形中修正了資訊的定義:它不再是對人們生活工作有著巨大影響的要素,而只是一大堆看上去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實際卻毫無意義的文字元碼;而接下來的這次“影象革命”則是如精確制導炸彈般擊中了印刷術時代的七寸,隨著攝影技術的發明和大規模應用,具有強烈視覺衝擊力的照片開始統治人們的眼睛,從這個時候起,工具不再是中性的,照片重塑了語法體系。

與字詞句子不同,照片無法提供給我們關於這個世界的觀點和概念,除非我們自己把照片文字化,所以文字展現的世界是一個概念,照片展現的世界則是一個物體,它失去了被記錄內容在真實世界中的語境,任何一段文字或者另外一張照片與它配合都可以奇妙地衍生出一段新的資訊姻緣,從這個意義上講,影象革命之後的資訊已經毫無誠信可言,它可以被製作者和闡釋者任意歪曲,資訊接受者們不再需要如同對文字一樣通過自己的抽象思考來獲取知識、價值和觀念,在自由世界的商業社會裡,資訊製作者們為了取悅大眾獲得不菲利潤,一場盛大的娛樂盛宴必然開幕。而在鐵幕之背後,它就必然成為獨裁者們心愛的玩具;電視的出現終於引爆了資訊原子彈,電報和照片以動態的形式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娛樂不再遮遮掩掩,它名正言順地處死了嚴肅話題,大眾甚至津津樂道這次弒君行動,人類臣服於電視機前,心安理得地慢慢退化。波茲曼指出:只有深刻而持久地意識到資訊的結構和效應,消除對媒介的神祕感,我們才有可能對電視,或電腦,或任何其他媒介獲得某種程度的控制。而人類不可能不去使用媒介,因而要通過教育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這本書中對西方媒體的娛樂傾向持一種批判的傾向,但是在展開批判的過程中,他也道出了媒介發展的大勢所趨:一切都在朝著娛樂化的方向邁進。娛樂化並沒有錯,關鍵是如何能把娛樂和電視的其他功能結合起來,這是目前電視最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論語讀者讀書心得感想2023 篇21

這個雪人,有一個願望,而這個願望將讓它走向死亡,那就是到地下室的火爐旁偎一偎,看看火爐裡的火有多麼奇妙。

這個願望並沒有實現,雪人沒有腿,只能靜靜的望著火爐。想象著那團火到底有多麼奇妙。春天來了,天氣漸漸變暖,雪人還是呆呆的望著那團火焰,他的身體漸漸縮小,最終變成了一灘水。

我想,一個願望,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這個故事中,雪人的願望卻帶著它走向了死亡,因為這個願望儘管很有誘-惑力,但卻是危險的',對雪人來說,是致命的!

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危險的誘-惑,這些誘-惑對我們的成長是有害的。我們要學會放棄一些有吸引力但是有害的願望。比如,學校門口的小攤上有很多美味的小吃,這些東西儘管好吃,卻都是三無產品,對我們的身體有極大的危害。在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選擇放棄。才能擁有健康。

我們班裡有很多愛打電腦遊戲的同學,一打起遊戲來就忘了學習,忘了休息。這對他們的學習和身體都有著極大的危害。還有一些同學,看起電視來沒完沒了,使眼睛疲勞過度,早早就戴上了眼鏡。

誘-惑無處不在,同學們,我們要有毅力,和不良誘-惑鬥爭到底。

論語讀者讀書心得感想2023 篇22

手捧《戰爭與和平》,彷彿就置身在那個硝煙瀰漫的時代。這是俄羅斯作家托爾斯泰的鉅著,他向我們描繪了一幅巨集偉壯闊、生動逼真的歷史畫卷。我在書中看到了戰爭的殘酷,同時認識了很多鮮明的人物,給予了我很多的啟發。

書中安德烈的一生跌宕起伏,他厭惡上流社會的虛偽,積極參軍作戰,看到妻子難產死去,一系列的打擊使他心灰意冷。但隨後他漸漸振作起來,娜塔莎激起了他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於是他再次走上了戰場。他經歷了反反覆覆、時而興奮、時而落寞的痛苦的內心掙扎過程,他的一生都在思考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人應該怎麼樣生活?最終,他為了嚮往的和平生活付出了自己生命。

而他的好友皮埃爾寬厚善良、樂於施捨、不修邊幅,他和安德烈一樣不安於自己的生活,卻認真探索人生的目的和意義,把解決農民的痛苦、祖國的前途當作自己的最終目標。我覺得皮埃爾是英雄,他傾盡家產組織民團,親赴戰場與士兵生死與共......為了國家的和平,他放棄了個人的利益,冒著生命危險去刺殺拿破崙,他有一顆金子般的心靈。

戰火最終停止了,和平終於來到。而書中的這些人物在十幾年的戰爭中慢慢成長,為祖國和平挺身而出,這是另我最為感動的。

我們身處在和平年代,卻在這個寒假迎來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新型冠狀病毒。很多人在這場疫情中不顧自己的安危,衝在一線,正是有他們的無私付出,才迎來了這場疫情的勝利。不管是戰爭還是和平年代,英雄一直在我們的身邊。作為祖國的下一代,我們要學習他們的愛國精神,好好學習,珍惜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

論語讀者讀書心得感想2023 篇23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這是《三國演義》的開篇詞。在這個暑假,我看了《三國演義》,深有感觸。《三國演義》寫了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足鼎立、三國歸晉這五個部分。在其中湧現出了許多英雄人物,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諸葛亮了。

在書中,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在《草船借箭》一章中,諸葛亮提前預算好了大霧,水流以及曹操、魯肅的性格,從而三天內“造”了十萬支箭,完成了都督周瑜的任務。要知道在那時,想要計算好大霧、長江的水流和“人心”可不簡單!諸葛亮早就猜透周瑜想害他的用心;委託忠厚老實的魯肅,得到了借箭的材料;通過觀察天象、大霧和長江水流利“借”到東風;最精妙的算計曹操的心思,要知道,曹操也是三國時期的軍事家,曾用幾萬兵在官渡打敗了袁紹幾十萬大軍呢!但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諸葛亮正是利用了曹操生性多疑這個特點,綜合這些因素,諸葛亮才能成功“借”到了十萬支箭,他是多麼智慧的人啊!但是他的聰明才智來自哪裡?來源於他的好學。諸葛亮8歲以前父母雙亡,和弟弟一起在叔父家過日子。在失去雙親的日子裡,諸葛亮十分好學,飽讀詩書,最終為劉備立下了汗馬功勞。

智慧來自於後天的努力。在我們的生活中,也不乏這樣智慧之人。匡衡家中貧困,看書無燈,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把牆打小孔,晚上藉著鄰居家的燈光看書,最後成為了名人。范仲淹亦是如此,通過少年時期的勤奮努力獲得了不少成就,寫下了“先天下之憂而優,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篇。

智慧,不是一個人天生擁有的,而是經過後天不懈努力換來的。我們應該像古代那些偉人一樣,多學習,勤思考,成為有學問的人。

論語讀者讀書心得感想2023 篇24

看完《蔡康永的說話之道》這本書之後,我就特別想想寫一些讀後感,但我對說話之道的境界不是很高,只是回到最基礎的話題,那就是想寫寫人生之道——成熟與成功。

成熟就是去書店買本書,在不知道書本的好壞的情況下,如何去選擇。有時候覺得這個話題,其實就像上大學一樣,我們學到專業知識,卻用不到工作和生活中,甚至不是這個行業。可是工作之後發現,大學的東西根本不夠用,那是因為社會是真正的大學。其實成熟跟上大學一樣,它的標準並不是專業本身,而是學會利用基礎知識和社會實踐經驗去判斷。這些標準其實都是最基礎的、基本的。當我們學會用理智的常識去選擇和判斷的時候,這就是成熟的標誌了。看似簡單,卻很不容易。

成熟和成功的區別是,成熟是相對固定的,它則重於類似於炒菜的一些準備工作,而成功就是類似味道的問題。我一直思考一個問題就是我們食堂有兩家視窗,北邊的生意卻十分紅火,那是因為味道好。儘管重量少了一些,但只要不是太懸殊的原則就好。因為我們都喜歡吃分量足味道可口的飯菜。

所以說,成熟只是成事之道,之初。成功只是成事的經驗和結果。沒有成熟,談何成功。它們都是相對的,但只要不是原則問題,其他就是能力問題罷了。

所以我推斷的結論是成熟是原則問題,成功是能力問題。因為有時候我們思考問題不用那麼複雜,只要簡單實用,真實有效,我想這就是結果了。生活最好的態度就是坦然面對並快樂著。

論語讀者讀書心得感想2023 篇25

《小婦人》是美國著名作家路易莎奧爾科特寫的長篇小說,小說主要描寫馬克一家的天倫之愛。以馬克一家四個小姐妹的成長過程中的趣事,以及她們那具有著優秀品格的母親給予她們的啟發和教育,成功地塑造了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感受很深。

《小婦人》的主人公是馬克一家的四個小姐妹,大姐曼格美麗而有些虛榮,二姐瓊豪爽正直,老三佩絲善良而羞澀,最小的艾米愛漂亮也好惹麻煩。

讓我最佩服的是老二瓊,她勤勞好勝,勤學幹練,是我們現在孩子所不可比擬的,雖然所處環境不同,那種為著自己理想而學習的精神實在讓人為之感嘆。

爸爸從軍多年,姐妹幾個是媽媽一手帶大的,看到媽媽的疲倦的樣子,一個只有十幾歲的孩子,能認識到自己長大了,有義務幫助家裡,幫助媽媽減輕負擔,雖然捨不得放棄手中的書卻知道自己該怎麼做,違心地來到姑姑家打工,頂著東家姑姑的嘮叨,做著一件件無趣煩燥的事,因為自己是要拿薪水來補貼家用。工作中的瓊依然不忘自己的理想,得空就讀書、寫作;寫作、讀書,終於有一篇文章發表在報紙上,渴望成功的她終於得到認可。

媽媽的教育方法也讓我為之折服。媽媽是一們個仁慈、善良的婦人,這個家全靠她一個人操持,在她的培育下四個女兒健康、活潑地成長著。媽媽“放縱”的教育思想是我們現代教育無法實現的。生活中的人都有懶性,幾個小姐妹當然也一樣,在假期都想懶一懶,閒一閒,可做母親的沒有反對,反而是放縱自由,任其發展,索性有天自己找藉口外出,孩子們餓得慌了才懶散地起來,看到冷鍋冷灶,沒辦法了自己動手,費了好大勁兒才做下早點,可吃起來個個皺眉頭,中午換個方法也依然如故,整個家裡亂糟糟地,大家感覺什麼事兒也亂套了,都抱怨著,終於爆發了:“算了,再也不過這遊手好閒的日子了”這些發自內心的話語才是媽媽想要得到的,這些實踐的內在動力才是孩子們勤奮的開始,試想我們做家長的哪個能做到呢?

論語讀者讀書心得感想2023 篇26

當我讀完《目送》這篇文章時,我的感受十分的複雜。

是啊,我偉大的父母啊。是你們,讓我來到了這個美麗的世間。是你們,讓我明白了生命的可貴。是你們,讓我感到喜悅與快樂。

目送最後一段,給我的感受十分的深刻。是啊,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就是緣分從那目送的'一刻遠遠的消失了......分離。

我們從依託著他們,到掙脫著我們。

我們從親近著我們,到躲避著他們。

我偉大的父母!我能為你們做點什麼!難道只有微不足道的關心嗎?!

生命如此的喜悅而奇妙。但是,這取決於親情。

唉,我偉大的父母,我不希望看著你們像書中寫的一樣,目送著我,緣分漸行漸遠。

我的背影告訴你們:不必追。 我不希望這樣。但是這卻是必須要面對的。

趁現在,我要好好的去孝敬我偉大的父母吧。他們太偉大了,他們太辛苦了。

我偉大而無私慈祥的父母!!你們辛苦了!!!

論語讀者讀書心得感想2023 篇27

同學們,你們知道楊紅櫻阿姨嗎?沒錯,她啊,是一位作家。她寫的很多題材,都是和小孩子有關的。比如說:《淘氣包馬小跳系列》、《女生日記》、《男生日記》等等。不過我最喜歡的書就是《笑貓日記系列》的書集了,那麼我就說說我讀這本書的感受吧!

星期六了,我和媽媽突然心血來潮,兩人決定去新華書店走走,逛著逛著,我就看到了這本書,稍微的看了看,覺得還不錯,就去徵求媽媽的意見,媽媽也同意了,最後下決心買了下來。

回到家,我就慢慢地開始看起來了,我給自己規定了一個計劃,就是每天看20頁,這樣的話,差不多十天就能全部看完了。

我先看了人物介紹,這本書裡面的人物真有趣啊,特別是那隻笑貓的保姆狗,真搞不懂,這個世界上為什麼還會有一隻愛笑的小貓咪,我來簡要的概括一下吧:這本書主要講了笑貓、杜真子和馬小跳在翠湖公園碰到了帥仔和老頭兒,並發現了保姆狗特別憎恨、嫉妒帥仔。笑貓感覺到要有不好的事情會發生。於是他靠地包天向帥仔鄰居菲娜打聽到,在帥仔來到老頭兒主人家之前,它一直是主人的最愛,可後來帥仔來到它們家,主人就把對老頭兒的愛全部轉移到了帥仔的身上,使得老頭兒漸漸失寵了。所以老頭兒想把帥仔除掉。可是老頭兒幾次使出陰謀詭計迫害帥仔都被笑貓帶領馬小跳他們救了。直到它想利用汽車把帥仔撞死,它安然無事,自己卻被撞了。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它後悔莫及,希望重新做狗,並向帥仔透露其實是愛它的,帥仔痛哭欲死,可也只能呆呆地看著它愛的保姆狗痛苦地逝去。

過了十天,我終於讀完了這本書,我想:原來我一直認為是一本童話書的《笑貓日記》盡然蘊含著這麼多的人生哲理,它讓我明白了,其實動物和人一樣,有著豐富的情感,也有七情六慾,也會有親情、愛情、友情。在現實生活中,像保姆狗老頭兒這樣的人很多,都是為了一點點小事斤斤計較,然後憎恨他人。我覺得我們應該寬容對人才行。

我們要牢牢抓住自己的命運,我們不能因為朋友的成功而去嫉妒他,這樣,肯定沒有好結果。我們應該為朋友的成功而高興,然後一起進步,這樣多好啊!

論語讀者讀書心得感想2023 篇28

《海邊的卡夫卡》---尋找心的那片海

尋找而不得,並且執著於結果,也許這就是我們痛苦的根源。

其實尋找的真正意義,只在於尋找這個過程本身。

----------題記

幾年前讀過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不喜歡,於是對這個作者有了固執的看法。很慶幸,這麼偶然,又看了這本《海邊的卡夫卡》,似乎可以觸控到作者掩蓋於平靜敘述之下的靈魂,渴望,恐懼,尋找,等待,迷失,警醒,多維空間一樣複雜又充滿矛盾的內心。迅速的,開始喜歡這個名字裡有樹木的堅硬與執著的作家編撰的文字。

田村卡夫卡,小說裡的“我”。離家出走的十五歲少年。他和我們很多人相象,只是比我們更極端,或者說更有勇氣。書裡的人,我們,現實或是虛構的人,那些不肯渾渾噩噩過生活的人,那些不甘心與世界妥協的人,都在尋找。不停尋找。尋找自我,尋找理解,尋找相知,尋找與自己完全背離的東西,尋找內心深處的真正所求,尋找也許自己永遠得不到的東西。也許這就是,所有痛苦的根源。

村上喜歡寫關於尋找的話題。田村說,我還沒有找到生命的意義。我想解決了溫飽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思考過這樣的問題。我因何存在,我在此有何意義。那些逃離現實的人,只是沒有找到問題的出口。有自己的思想,是幸,亦是不幸。如同記憶。再也回不去的美好記憶,記的越清晰,越是甜美而疼痛。所求,在這髒亂的塵世似乎永不能得。於是鬱鬱寡歡,折磨自我。

村上說,世界是隱喻,一切都有暗含的象徵意義。他把這樣的思想灌輸到我們的腦子裡,於是那個曲折離奇至於瘋癲的故事,有了不同尋常的味道,帶著哲學的厚重以及雄辯的筋道,引人細嚼。書中的人物,不只是田村,他的父親、佐伯、中田、大島、星野、櫻花、乃至守衛入口的兩個士兵,都一直在尋找,尋找自身問題的答案。而田村要拋棄裝備放下恐懼深入森林才能找到那個地方,也是隱喻,只有足夠執著堅強的人才有資格看到問題的原貌。它也像坎坷的人生,只有下定決心遇到所有困難都不回頭,才能一步一步邁向生命深處。

佐伯二十歲時出走,將近五十才又回到高鬆,在圖書館裡安靜的寫她的故事,她的回憶。然後付之一炬。回憶飛灰煙滅,不再有悲傷和疼痛,只需要安靜的,等待一個答案,等待那個時刻的來臨。為什麼不能一開始就如此沉靜呢。當然不能。我們總是圍繞自己畫一個圓圈。當腳步繞圓行走一週之後,雖然還在原地,心卻已到達了更高的層面。只有在紅塵中浸染過,才有可能看透這迷離的世界。所以佐伯必定要走那一段路,必定要損毀一些人,來找到自身,雖然她善良的並不想損毀任何人。一定程度上說,這是一種悲哀,得到的同時總要伴隨犧牲。

書裡的人物最具傳奇色彩也最幸福的人物其實是中田,那個可以跟貓講話卻永遠不能認字的古怪老頭。他一直生活在與我們不同的空間,腦子不好使,很多事情不能明白,於是也沒有太多煩惱。在他的世界裡,時間是無關緊要的東西,不用像其他人一樣追趕。他坐在草叢裡小口喝著茶水,看看天,看看雲,和貓聊天,想不通的事就不去想,困了就美美的睡覺。那種自然安適的狀態其實我們早就失卻了。幸福並不是所有人都可得的。然而就是這樣在我們看來的完美,中田也有著隱隱的希望。他說,我想成為普通的中田,想和其他人一樣的生活。是不是我們總是這樣,看不到自己手中擁有的,只看到別人的東西,並且無端羨慕。

面對無法扭轉的困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生為性同一者並且患有血友病的大島,在安靜偏僻的圖書館裡工作,開跑車總是超速到萬一出事故,就會乾脆利落的死掉的程度。並且時刻小心,不為別人帶來麻煩。田村的父親,殺貓,生吃貓心,做有強大力量的笛子,詛咒自己的兒子,讓人不寒而慄的變態行徑,卻也是因為放不下那段本不該屬於他,或者說其實他從未得到的回憶。對於這個才華橫溢的雕刻家,憤恨而同情。其實書裡的每個人,都和我們相象。這就是為什麼,看著他們在書的世界裡碰撞,我們也會心痛的緣由。由他們,我們看到了自己。

悲劇的誕生,都是因為執著於不能執著的東西。當我們懵懂的走完一段孤苦艱險的路程,終會明白生命的意義,終會懂得得到與犧牲的糾纏。當我們尋找到世界的邊緣,必定會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海,用來安放那顆敏感而堅強的心。那時候,幸福會像潮水一樣湮沒所有疼痛的形狀。而書的結尾,少年將要成為新世界的一部分。他成長了。我想他終於放下了一些東西,父親的詛咒,母親的背棄,乃至於混亂的愛情,那些曾經壓得他不能喘息的重量,其實都是自己新增的。

也許生命的奧義僅僅在於反鏷歸真。當我們苦苦尋找良久,終於頓悟,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如同我們想象那樣簡單純真。於是放下那些回憶,幻想,放下一切不屬於我們的東西,生命就變的輕鬆自在起來。

你要做什麼?看畫,聽風的聲音。

時光一步一步向前,如同風徐徐吹來。一切緩慢而幽雅。

隱約聽到海水的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