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淺談國小數學教學中如何構建和諧課堂

欄目: 經驗材料 / 釋出於: / 人氣:1.68W

讓數學課堂奏響和諧的旋律

淺談國小數學教學中如何構建和諧課堂

——淺談國小數學教學中如何構建和諧課堂

《數學課程標準》中也曾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起基本出發點就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因此如何構建和諧的數學課堂,顯得十分重要。只有建構起和諧的數學新課堂,才能引領學生徜徉在數學的樂園中,真正詩意地棲居在數學課堂,體驗到數學之奇,感受到數學之趣,領悟到數學之妙,從而使數學學習成為學生積極、主動、有意義的活動。

那麼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如何構建和諧的課堂教學,下面就我從書上和網上找到的、看到的幾點建議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融和”是和諧課堂的基石

陶老曰:“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裡發出來,才能打到心靈的深處。”融洽、和諧的教學氛圍是煥發課堂活力的催化劑。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真誠理解和相互依賴的師生關係,依賴於一種和諧寬鬆的課堂氛圍。”孩子們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定能激發起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勵起他們的上進心,同時孩子們的潛能和個性都能得以充分發展。

教學過程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交往,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師如果真誠對待學生,久而久之,學生也會用坦誠來反饋,師生關係才會和諧。古人云:“親其師而信其道。”感情是教學的催化劑,教師要注重運用各種方式與學生進行感情上聯絡。課堂上,老師親切和善的教態,善意的微笑,生動幽默的語言,鼓勵的目光和神情,一個強而有力的手勢,一聲由衷的讚許,甚至一個默許的眼神,都會激發起孩子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因此,教師應注意和學生建立一種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關係,努力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說得好:“教育如果說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裡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 感情是教學的催化劑。西方的課堂,學生和老師圍坐在一起,和老師打成一片,學生的積極性卻受到了極大的發揮。再看看我們的課堂,老師居高臨下,學生正襟危坐,若有學生為了吸引老師注意,舉手時踮著腳尖拉長身子,高喊“我來,我來!”;或者不舉手頻頻插嘴,則被視為沒有紀律,那些學生定會惹來老師的責罵。學生呢?只好“封嘴”。雖然規矩有了,但學生學習的興趣卻蕩然無存。因此,教師應注重用各種方式與學生聯絡感情,努力達到交融的最高境界,融入到學生之中,瞭解他們,欣賞他們,鼓勵他們,使教學活動充滿師生的激情,湧動著靈感,瀰漫著人情味,成為一種具有生命意義的活動。

和諧的課堂不僅是師生互動的舞臺,更是心靈對話的舞臺。這需要我們教師以新的評價觀和博大的胸懷接納學生。如:一位教師在教學“10的認識”板書10時,一個小男孩舉起小手說:“老師你寫的10不夠漂亮。”老師說:“那你願意告訴我,怎樣寫能更漂亮嗎?”學生說:“如果左邊的1斜一點就漂亮了。”老師說:“那允許我再寫一個好嗎?”學生說:“行!”老師認認真真地又寫了一個10。學生們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這由衷的掌聲,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師生間情感的互動。因為真誠,所以學生能毫無保留的敞開心扉。因為悅納,所以每一個人更加自信與自豪。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幾個點:

1、 把微笑帶進課堂

很多實踐表明,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期待是通過微笑來傳遞的,而學生會在這種愛的感召下,受到鼓舞,從而親其師,信其道。著名特級教師斯霞有一次走進教室,只見幾十個學生如野馬歸槽般奔進教室,個個滿臉通紅,手忙腳亂。斯霞老師並未著急,而是面帶微笑:“同學們,有的小朋友可能還沒有做好上課的準備,現在老師走出去,看誰先做好。”等斯霞老師再次走進教室,同學們個個坐得整整齊齊,全神貫注的等待老師上課。我想:如果斯霞老師板著面孔訓斥學生,學生也會安靜下來,但分散的心不會一下子收回來,很難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 把民主帶進課堂

 

學生在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心情舒暢,才能敢想、敢說、敢問、敢做、敢於創新、敢於創造,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數人的創造力,而且使大多數人的創造力發揮到最高峰”。在課堂上,只有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還民主於學生,杜絕“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才能啟用課堂氣氛,才能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

3、把鼓勵帶進課堂

一個輕鬆愉悅的課堂離不開學生的積極投入,而學生的積極投入又離不開老師的鼓勵。所以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善思多問,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見解,允許學生“別出心裁”、“標新立異”,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在教學中,為了鼓勵學生善思多問,我們可設立了“愛動腦筋的好學生”獎項,獎品是一本課堂作業本。對學生髮言中,有新意,有獨特見解的及時給予評價,課後頒發獎品。這樣做不僅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而且極大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4、 把實踐帶進課堂

 

新課標指出:觀察和實踐是探究數學的重要方法之一。動手實踐具有綜合的教育功能,它不僅為學生提供具體、形象、生動的感性材料,構建輕鬆愉悅的和諧課堂,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瞭解和探究自然的科學方法。如在教學《圓錐體的體積》時,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弄清圓錐體的體積公式推導過程,我們可事先讓學生用硬紙板各做了一個等底等高的空心圓柱體和圓錐體,課堂上將學生帶到沙堆邊,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用黃沙注滿,並反覆地倒進倒出,逐步體會圓錐體的體積公式推導過程,通過這樣的實踐操作,使數學課堂變得寬鬆樂學。

總之,良好、寬鬆的和諧課堂,是學生老師共同努力的結果,是教師教學順利進行的保證,是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發展的溫床。在數學課題教學中,我們應該積極營造和諧課堂,使學生善思樂學,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激趣”是和諧課堂的條件

國小生的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對各種事物、新生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有極強的求知慾。我們應該高度重視並充分利用學生的這種積極的心理因素,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出能夠“經常”引發學生好奇心和產生興趣的好課,來縮短學生同教材的距離,使他們樂學,為和諧的課堂教學創造條件。

(一)課前巧設“導語”,激發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奠定一節課成功的基礎,因此每節課的開始,教師的“導”是很關鍵的,是一節課的開場白,既可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讓學生愉悅身心,喚起他們更高的學習熱情。作為教師應當注重“導語”的設計,使它起到“激趣”的作用,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教學。例如:在教學“年、月、日”時,這部分內容比較抽象,學生學起來會感到十分枯燥乏味,於是在匯入新課時一位老師這樣問學生:“小紅出生到現在共過了三個生日,可是她的妹妹今年已經8歲,誰知道小紅今年幾歲?”這時學生紛紛議論,有的說:“小紅今年3歲。”有的說:“怎麼可能呢?小紅的妹妹已經8歲,小紅肯定不是3歲。”大部分同學會覺得很難理解。這時先暫時不說穿,這樣同學們懷著迫切求知的心情跟隨教師進入了新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總之,上課伊始,讓學生感到新奇、有懸念、有學頭、願意學、喜歡聽。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學生的質疑、求知慾望被激發起來了,作為教師當然就可以順水推舟,將學生帶入知識的海洋了。

(二)課中,讓學生在玩中學。

玩耍是兒童的天性。玩會給孩子們帶來歡樂,玩可以使孩子學到知識,既可以減輕學習負擔,又可以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時,安排學生分成小組“玩”梯形。在複習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面積公式及推導過程的基礎上,讓學生想辦法求出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再啟發學生:你能否也像過去一樣把梯形分解或轉化為已經學過的圖形來計算呢?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看哪組同學想的辦法又多又好。學生開始思考、討論、操作,得出了許多不同的解法。有些小組把梯形分解成兩個三角形,分別求它們的面積,有的小組把梯形分解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也有的同學把梯形分解成兩邊各一個三角形,中間一個長方形,長方形面積很容易求,兩個三角形通過平移可以拼成一個三角形再求它的面積。還有的小組通過割補把梯形轉化成了一個長方形,有的小組從三角形的面積推導方法中得到啟發,用完全一樣的兩個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樣學生在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把知識學到了手,而且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訓練思維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徑,因此學生樂此不彼。

(三)、 把競爭帶進課堂

根據國小生好勝心強的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引入競爭機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課堂上創設問題搶答、筆答題競賽,可允許先做好筆答題的學生當“小老師”,教師運用適當的激勵語言,“看誰說得最清楚”,“誰的方法最簡便”,“哪個小組合作的既快又好”,最大限度的給學生創造表現自我的機會,展示學生的個性。實踐證明,把競爭帶進課堂,會使課堂更加和諧。

三、“主動”是和諧課堂的核心

現行的素質教育已迴歸理性。真正的素質教育就要求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相信學生有旺盛的求知慾,相信學生有發展的潛力,要把學生看作是學習的主體,讓他們得到生動活潑的主動的發展。素質教育課堂教學的核心是“主動”,和諧的目的是“ 主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以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為基礎,以主動建構為核心,來達到使每個兒童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發展的目的。

(一)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教學中要重視研究學生的情感,努力創造主動活潑的樂於學、善於思的氣氛,使學生樹立起積極主動的樂於學的態度,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在引入知識時,要注意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如“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一位老師這樣教學,先對同學們說:“今天咱們進行一個師生比賽,你們隨便給老師出一個數,老師只要溜一眼就能馬上知道這個數能不能被3整除,有沒有約數3,是不是3的倍數。”同學們紛紛給老師出數,一個同學出了一個八位數61403823,老師馬上回答這個數能被3整除,學生不信,偷偷地用筆算,果不其然,老師答對了。同學們奇怪,老師口算怎麼這麼快,準有竅門,這時就是揭示新課的最佳時機,“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能被3整除的特徵”。老師在學生原有知識和今天的新知之間製造了一個矛盾。製造了學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勢態揭示新課,把學生的興趣引入到一種高漲的情緒中,使他們在興奮、熱情的狀態下投入到對知識的探求,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二)從“學會”到“會學”。

1、讓學生參與探索知識形成的全過程。

教學不是單純的給予,更重要的應當是引導學生去獲取。課堂教學結構性的新變革,不僅僅是在教學方法與教學體系、教學結構上的改革,同時也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更新。在新的教學結構中,教師應改變過去那種只重視讓學生掌握知識的結論,忽視讓學生理解知識形成過程的做法。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知道知識的概念、結論、法則和定律,還要引導學生去探索這些概念、結論、法則和定律是怎樣形成的,讓他們動手參加、動腦思考,理 解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這種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的新結構和新的學習過程,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邏輯性和靈活性。如“面積的意義”一節的教學,我採取了分層遞進,逐步深入的設計方案,先引導學生研究“物體表現”,爾後研究“物體表面的大小”,進而又研究“平面圖形的大小”,再引導學生概括出面積的意義,在用“和”還是用“或”這一字之差的討論中,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面積意義的實質,這樣有序的引導,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生既不感到學習困難,又能夠逐步的揭示出概念的本質特徵,使學生參與了教學的全過程,完成了概念形成的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而是在能力上由“學會”到“會學”的轉化。這些知識是如何得到的,對於一個人的能力來說,並不亞於知識本身。只有讓學生參與探索知識的形成過程,才能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順利形成,促進學生智慧的發展和提高。

2、讓學生在揭示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絡中得到提高。

在教學中,要善於揭示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絡,學生對於教材就能理解透、記憶牢、用得活,並能促進智慧的發展和科學世界觀的形成。應把主要精力放在揭示數概念的本質聯絡即內在聯絡上,並要抓住基本概念,形成數概念系統。如在“多位數認識”教學時,有三個關鍵性的概念,即“數位”、“計數單位”、“進率”,抓住這三個關鍵性的概念,使學生在建立概念、運用概念、引伸概念的學習過程中架起新舊知識的橋樑。

四、“發展”是和諧課堂的目的

“和諧”的學習環境為學生建立了良好的氛圍;“主動”的學習態度為學生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礎;而“ 和諧”、“主動”的目的在於“發展”。“發展性”是衡量課堂教學是否體現素質教育的重要標誌。通過課堂教學形成教師愛教、會教,學生愛學、會學的良性迴圈,這種良性迴圈是21世紀人才的重要心理素質。

教學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每個學生在德、智、體諸方面得到和諧發展。

通過數學知識的學習,在培養學生初步邏輯思維的同時萌發辯證思維 ,使他們在數學知識的學習中受到辯證思維的啟蒙教育,給學生一個哲理、思辯的頭腦,使學生的德育、智育均得到發展。在教學中,可以經常進行一些專項訓練,如推理、概括、空間、知覺等訓練,從而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在課堂教學中,還應滲透美育,如數學的抽象美、圖形美、數學語言美、數形結合美。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知識、智慧、個性發展、品德教育等多種功能協調一致,相互促進、德、智、體、美諸方面主動的發展。

2、每個學生在原有水平上得以發展。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和學生個性發展的新趨勢,在教學中注意採用不同層次、不同程度的做法,使每個學生在原有水平上得以發展,在教學要求上分為:“知道”、“理解”、“掌握”、“應用”等層次,不同的層次體現在知識學習和技能掌握的各個方面,教學要求的程度也不相同。教師應針對不同學生區別對待,因材施教。使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各個方面,分別達到不同的程度。從“知道——理解——掌握——應用”,由少到多,由淺入深,由生而熟,逐步至廣、至深、至熟,使智力、能力、個性發展程度不同的學生各得其所。

總之,在教學實踐中,要構建和諧的課堂教學,我們就要充分抓好融和、激趣、主動、發展這四個要素,也就是抓住了整個課堂教學的關鍵。我們還需要不斷日積月累,不斷提高我們的“課感”;需要我們用“思考和行動”來落實,用“實踐和反思”來提升;更需要我們用自身的和諧發展去創造和諧的教學,以達到促使每個學生和諧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