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書信 > 檢討書

明天我們畢業教學反思(通用7篇)

欄目: 檢討書 / 釋出於: / 人氣:2.37W

明天我們畢業教學反思 篇1

在教學“六年的生活多像五彩斑斕的畫卷”時,除了課文中的生活內容,我用多媒體再現了這些孩子們六年生活中的一些場景,有綜合實踐活動大家一起包湯圓、去快活林遊玩、在嗇園燒烤、當上光榮的升旗手、給一年級學生佩帶紅領巾、踢毽比賽等各種活動照片,勾起學生對往日的回憶,使他們對母校產生一股深深的眷戀之情。

明天我們畢業教學反思(通用7篇)

在教學第4小節“我們的每一點成績都凝聚著您的心血和汗水時,我出示了一組教過他們的老師的不同的工作畫面,讓他們回味起在學習生涯中老師曾為他們做過那些令人感動的事,以圖激情,以情引言,讓學生說出老師曾經為我們做過哪些事情,讓他們理解老師,尊重老師為他們付出的勞動。

這些輔助的手段,使學生有了深刻的感性認識,這樣對於學生更能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熱愛母校、熱愛老師的情感也就更易形成了。

明天我們畢業教學反思 篇2

《明天,我們畢業》文章結構謹然,詞句優美,用了一系列排比句,描述學校生活,抒發對校園、老師、同學的深深眷戀之情。全文敘事通俗明白,抒情華麗直白,理解上沒有什麼障礙,我便將本課閱讀的“有效性”著眼於學生閱讀文字、感悟情感、把握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上,通過品讀如詩的語言,回憶令人留戀的片段,表達真摯感人的情懷,發展學生的能力,進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育家於永正說過“語文教學就是以學生誦讀原文的練習為主線,就是聯絡學生的原有知識和經驗去領悟課文的內涵。”本文語言如詩如畫,蘊涵著濃濃的深情。為了喚起學生對母校、對老師的這份眷戀之情,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面對文字,充分地讀書,藉助朗讀,讓學生肆意宣洩自己的情感。在反覆的朗讀中,讀出形---在頭腦中喚起對母校、對老師的回憶,讀出情---讀出字裡行間蘊涵的眷戀之情,讀出神---讀出語言文字蘊涵的言外之意(對老師的讚歎之情)。這樣通過語言文字讓學生徜徉於課文意境中,使學生對母校的眷戀之情、對教師的敬愛之情,溢於言表,學生的情感體驗,可謂水到渠成。

明天我們畢業教學反思 篇3

《明天,我們畢業》是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是畢業生抒發了臨近畢業時對國小生活的留戀,對老師的熱愛之情,表達了自己努力向上,刻苦學習的情感思念,以實際行動報答老師對自己的關心、熱愛。在教學時,讓學生感悟文章中的情,才能更深刻的理解每句話,每個詞的感情色彩,要讀地生動,要調動學生的感情,讀課文,說課文,,再讀課文,這樣,學生才能感受作者的情感。

匯入:這一環節,為了讓學生走進文字,先把學生帶進臨近畢業時中,讓學生說說自己快要離開母校了,自己內心的感受,這樣,學生的情感很快調動起來。“我們”精神財富的母校,從而表達了對學校生活的熱愛。

整體感知:因第一自然段是文章的的第一部分:開篇明旨,寫到即將告別校園、老師和同學,心中湧起深深的眷戀之情。所以一開始,我讓學生讀這一段,說這一段,把學生即將離別時感情從心底裡流露出來。接著,將學生的思緒拉回到六年前,那夢開始的季節,留下的是對校園最初也是最清晰的記憶。因為當“我們”帶著純真的嚮往和虔誠的“敬仰”走進校園的那一刻,“我們”人生的旅程掀開了嶄新的一頁。當美好的憧憬變成現實,當“我們”睜大好奇的眼睛走遍校園的每一個角落,終於真真切切地體驗到了校園那“誘人”的一面。在這裡,讓學生朗讀時語速要舒緩,語氣要輕柔,以充滿回味的口吻讀出心中的不捨之情。

在講課文第二部分時,抓住“五彩斑斕的畫卷“讓學生看到自己在校園裡生活的場景,這一幅幅畫面連綴在一起,構成了充實而 有意義的六年學習時光。這些都讓“我們”不會忘記給予“我們”精神財富的母校,從而表達了對學校生活的熱愛。

隨著鏡頭的推進,作者的目光定格在了培育自己六年的老師身上,以一聲“敬愛的老師”開啟記憶的閘門,概括地說出了老師在自己成長過程中的巨大作用。接下來轉入具體的回憶和讚美,讓學生真地感受到了老師為了學生的進步與提高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留下的“幫助和教誨”。然後以細膩的筆觸寫到了老師額頭上的皺紋,“青絲染成了白髮”。 在老師的深情面前,學生們有如何回報呢?在離別之時,他們用最溫馨的方式,用最真摯的情感,把歌聲、把詩句留在了老師美好的記憶裡,熱烈而永久。讓學生自由讀、抽讀,分男女生讀,並帶著對老師的愛,對老師的讚美來讀課文,從而讓學生更加難以忘記敬愛的老師,更加不會忘記母校。可惜的是,我在這個地方處理的不是很好,也許是因為課前沒有準備好的緣故,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匆匆而過,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為了讓學生對美麗的校園有更深刻的回憶,我通過課件的形式,

回放母校的校園環境以及同學們的學習生活的精彩鏡頭,帶領學生到美麗的校園中去看一看、聽一聽,再次領略到美麗的校園所給他們帶來的歡樂和幸福。讓他們感受到校園的生活是那麼美好,那麼令人嚮往,再次喚起學生對母校生活的回憶與眷戀

文章的8、9自然段是對全文的總結,教學時,仍要加強朗讀,通過讀來體會同學們立志成才、回報老師的心願及對母、對老師的深深眷戀之情。

三、討論探究: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對即將開始新生活的學生來說,“以小鳥張開翅膀”“向著藍天自由的飛翔”作比,讓學生暢所欲言談談明天的你會什麼樣,以此激勵學生朝更高的目標中奮鬥,。這有環節效果很好,學生談得很好,大家暢所欲言,把自己將要進入國中生活的畫面展示了出來,也同時說出了自己遠大的抱負。

四、角色體驗:

六年的國小生崖即將畫上句好,母校、老師、同學植得你留戀,那麼此時的你最想對他們說點什麼?做點什麼呢?這一教學教學片段是依託教材,找準了“讀”與說的契合點,很好地訓練了學生的語言,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這是一個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發過程。又是一個師生情感交融的過程,因此這樣的設計,做到了語文學習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巧妙自然。在課堂上,也許,我們不是他們的代課老師,學生這時,對我說的不多,我只好引導學生讓他們把我想像成他們的老師,這樣學生的情感才被調動起來,可見,在上課前,我還是沒有充分的做好充分的準備。

在最後一部分,我設計了一個老師寄語:目的是更加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的情感達到高潮,引起學生對學校的眷戀和對高一級學習生活的嚮往和憧憬。這一教學環節,老師必須要有飽滿的情感去感動學生、打動學生,這樣,才能和學生產生情感共鳴。

明天我們畢業教學反思 篇4

《明天,我們畢業》文章結構謹然,詞句優美,用了一系列排比句,描述學校生活,抒發對校園、老師、同學的深深眷戀之情。全文敘事通俗明白,抒情華麗直白,理解上沒有什麼障礙,我便將本課閱讀的“有效性”著眼於學生閱讀文字、感悟情感、把握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上,通過品讀如詩的語言,回憶令人留戀的片段,表達真摯感人的情懷,發展學生的能力,進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育家於永正說過“語文教學就是以學生誦讀原文的練習為主線,就是聯絡學生的原有知識和經驗去領悟課文的內涵。”本文語言如詩如畫,蘊涵著濃濃的深情。為了喚起學生對母校、對老師的這份眷戀之情,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面對文字,充分地讀書,藉助朗讀,讓學生肆意宣洩自己的情感。在反覆的朗讀中,讀出形---在頭腦中喚起對母校、對老師的回憶,讀出情---讀出字裡行間蘊涵的眷戀之情,讀出神---讀出語言文字蘊涵的言外之意(對老師的讚歎之情)。這樣通過語言文字讓學生徜徉於課文意境中,使學生對母校的眷戀之情、對教師的敬愛之情,溢於言表,學生的情感體驗,可謂水到渠成。

為了讓孩子們對母校的愛、對母校的眷戀永遠定格在記憶之中,我採用多媒體再現和記憶搜尋相結合的方式。在教學“六年的生活多像五彩斑斕的畫卷”時,我用多媒體畫面再現了孩子們六年生活中的一些場景,並由此展開回憶,搜尋自己國小生活中最難忘的畫面。學生回憶時,帶著甜蜜的笑顏,顯而易見,一股深深的眷戀之情在學生心中湧動。

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它是表達思維的物質工具,因此我們始終要將“說、寫”放在重要位置,這不僅是一種能力,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語文學習作為一種語言實踐活動只有讓學生樂於表達,敢於表達,善於交流,才能煥發出語文的生命力。在學生充分體驗了文字的基礎上,我設計了“老師,您是------,是您---------老師;您是----,是您-----;您是----,是您-----……”這樣的句式讓學生的情感體驗有個互動、碰撞的機會,學生在這種互動交流的氛圍中融入了真情、智慧、悟性和靈性,使學生的積累和潛能得到了噴發和湧。在學生談對老師的敬仰時,我設計了“敬愛的老師,我想----,讓您---;我想----,讓您------”這樣的句式,巧妙地為學生搭建平臺,激活了學生的內心世界,迸發了學生的情感火花,讓真情在學生詩一般的語言中流淌。這時的表達才是學生從心裡流淌出來的天籟之音。教師此時與學生對話,表達真摯的祝福,更掀起了師生情感的高潮,實現了情感與情感的交融,心靈與心靈的接納。

明天我們畢業教學反思 篇5

首先,指導學生建立 論據收集本 , 豐富自己的素材儲備庫。同時,教師在每天的課堂教學開始之前,可以要求學生將自己平時積累的素材在課堂上分享。也可以讓同學們把素材本互相傳閱、交流,這樣一個同學所積累的素材變為全班同學的素材。例如:"著名主持人楊瀾當年放棄央視主持工作,毅然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進修新聞傳播學,而今成為我國最著名的女主持人之一。"這一素材通過大家討論,發現這個素材可以用於:學會放棄、堅持等話題之中。學生通過這樣的機會,素材積累增加了,素材運用方向也增多了。

其次,教師還要指導學生思考、挖掘素材運用的主題,選取不同的立意角度,針對具體文題提出符合題意並具有文化價值的論點,就能夠達到舊瓶裝新酒-創新的目標。例如:學生平時非常熟悉的"司馬遷發奮著書"的素材,很多學生會從司馬遷在逆境中奮進,還會從司馬遷不畏艱難著書等方面來利用這些素材。但是如果學生從更深的角度如"學會放棄,舍小我全大我",以及從相反的角度如"時勢造英雄,如果沒有當時的社會制度又怎麼會有司馬遷的發奮,又怎麼會有《史記》的流傳"等,這些相反或者是更深層次的角度進行立論,這對於學生的素材出新也是一條便捷的途徑。

長期堅持,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就可以積累一定量的具有文化內涵的論據素材以及形成對於文化現象的思維習慣。所以,素材積累不僅要多而精,更要會思考和運用。

三、教師要經常推薦優秀議論文,擴大學生閱讀量,培養學生的語感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教師更要教給學生分析說理的方法,摒棄 觀點+材料 的簡單模式。

大學聯考作文評審組曾這樣評價:大學聯考通常有一類考生,他們寫議論文的時候,只會提觀點和擺材料,通篇作文沒有一點自己個人的意見和看法,這類考生往往缺乏對事物的認知和辨析能力,這類作文只能給到中等或以下檔次。

通俗地說,證明給人看的過程,就是分析、論證。因此,教師要教給學生分析說理的基本方法,讓學生學會擺事實,講道理。論證方法常用的有以下五種:

1、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論據所述的事實,並據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種分析方法。這種分析法就是從因果關係上把論點與論據聯絡起來。具體說,就是對事例中的行為,沿著 為什麼 這條思路,探求其根源,發現其本質,使內容逐步深化。

如:三國時的馬謖乃蜀軍一員大將議論文教學反思議論文教學反思。鎮守街亭,他把二十萬大軍駐紮在高山上,久經沙場的老將王平力勸他撤離此山,理由讓在場的將士信服,但唯有馬謖仍然堅持自己的意見,結果被司馬氏圍山斷水,放火燒山,蜀軍不戰而亂,幾乎全軍覆沒。馬謖也依軍法被處斬,身首異處。

街亭失守,是因為馬謖不懂兵法嗎?不,他自幼熟讀兵法,曾獻計於諸葛亮,使其七擒孟獲,平定南方邊境;又離間曹睿與司馬懿,使司馬懿被罷官歸田。馬謖的失敗,是因為他狂妄自大,固執己見,不能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

2、假設分析法:運用逆向思維對論據作反向假設,推測在這種虛擬的條件下可能產生的某種結果,從反面論證論點的方法。運用幾個假設複句要從實際出發,當然從不同的角度來假設,分析會比較全面,說理也比較深刻,行文也會增強氣勢。

如:某同學在論證 信念 的重要性時,引用司馬遷的例子,說他受了腐刑之後, 但他沒有去死,是完成《史記》的信念支撐著他,使他有了繼續活下去的勇氣和決心。這個信念支撐著他,讓他最終完成了《史記》。 接著,這個同學分析道:如果司馬遷沒有一定要完成《史記》的信念,那麼他絕沒有那麼頑強的意志活下去,那司馬遷其人也不會為後人所知,今天還會有這麼完整而珍貴的、被譽為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的歷史資料《史記》嗎?正是信念,支撐著司馬遷,使之成為了一位偉大的文學家、史學家。

上面文字在舉例後,接著用 如果那麼 從反面假設分析,從而論證信念的重要性。

3、對比分析法:舉出正反兩個例子從而構成鮮明的對比,然後用比較對照所得出的結論來聯絡論點的方法。對比評析法適用於對比論證,分析文字圍繞對比展開,對比後的結論要與論點相吻合議論。

如:普希金說: 大石攔路,勇者視為前進的階梯,弱者視為前進的障礙。 強者有頑強的毅力,對 攔路石 毫不畏懼,把它當作鍛鍊自己的機會,而後一種人因為缺少一股拼搏的毅力,不懂得成功來之不易,光看到別人的成功,看不到成功所付出的艱辛的勞動,面對 攔路石 知 難 而退,或者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最終還是一事無成。

4、引申類比法:這種方法,就是把列舉的事例加以引申或類比,聯絡實際,突出其觀點的現實意義。

如:英國數學家多番維爾傾注了三十多年的精力,把圓周率值推算到小數點後八百多位。可是後人發現,他在第三百多位時就出現了錯誤,也就是說,他後面二十來年的努力都是白費。科學是容不得半點馬虎的,多番維爾如果能在推算過程中經常客觀地審查自己的步驟和資料,就可能不會留下這個遺憾了。科學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常常聽人後悔自己什麼做得不好,什麼不該做,事後再多的悔恨也於事無補,我們應該從中吸取教訓,對 出 的意義有一個更好的認識。

這段話由英國數學家多番維爾的事例,引申出 一個人做人、處事或認識社會應 出乎其外',審察反觀,這樣才不會犯錯 的道理。把事例引申類比,從而使讀者從中得到啟發和教育。

5、論據引申法:舉了一個例子作為論據,論據裡面存在某種苗頭,就著這個苗頭引申出去,設想出某種結果。

如:繆賢心胸開闊,他發現藺相如的才德,並 不因為他出生卑賤而瞧不起他,而是不怕群臣嘲笑,把藺相如推薦給趙王,得以出使秦國。藺相如此去吉凶難料,雖然他有勇有才,但未必能旗開得勝,若是此去非但沒有換回秦國的城池,連 天下所共傳寶 的和氏璧也被秦國奪走了,辱沒了趙國的威名,那麼趙王一怒之下,恐怕不只是殺了藺相如一個了事,連繆賢也將因推薦庸才之過而受到牽連。但繆賢並不懼怕這些,他識才敢用,非常信任藺相如,置個人安危於不顧,毅然把藺相如推薦到趙王面前。若非出於對國事的關心,是難以做到的。

材料分析的方法有許多。同一論據,可以採用多種分析法,到底用哪一種,要視具體情況而定。而且,有時常綜合運用幾種方法。但無論運用哪種方法,都必須記住,分析的目的是為使論據更好地證明論點,使論點更加突出,更具說明力,因此,分析必須緊緊地圍繞論點議論文教學反思教學反思。

總之,議論文寫作教學是一項艱鉅的工程,既需要牢牢打好基礎,又需要巨集觀的構建能力,更需要微觀的精雕細琢工夫。教師必須要循序漸進,有條不紊,既要激發學生的議論文寫作興趣,又要引導學生逐步掌握議論文寫作的寫作技巧,最終才能開啟學生思路的閘門,啟用學生的寫作思路的靈感,寫出有思想內涵和獨特個性的議論文。

明天我們畢業教學反思 篇6

我將論文格式編排和論文結構的反思放在論文答辯部分來闡述,因為這兩方面內容是畢業論文答辯時答辯老師最容易發現的問題。

論文格式方面

排版:師大的畢業論文文理學科都有具體的要求。諸如對標題、字型、字號、行距都有具體要求,請大家詳見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或是理科版。以下將筆者在論文寫作中所注意的其他格式問題與大家做一個分享。

腳註:很多同學忽視對腳註內涵的重視。腳註作為對文中引文的註釋或者資料的說明,對文章的例證分析起到很好的解釋說明作用。腳註的方式也是多樣的,就我所理解的如情況介紹性腳註、概念解釋性腳註、現象表述型腳註、文獻內容型腳註、材料轉引型腳註等等。筆者就充分利用腳註對文章內容進行詳解。

很多同學忽視了對腳註的編撰,將引文來源以參考文獻的形式呈現,沒達到論文寫作的技術規範

另外,還有一些小的問題,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視。標點符號、斷行、錯別字,這些都是老師在論文翻閱中很容易發現的問題。圖例,論文中的圖例都要按順序編寫,並有圖名和圖例說明。附錄,附錄放在正文之後,其次是參考文獻、摘要等翻譯,最後是致謝。致謝中可以不提及自己的指導老師,如果論文寫作有問題,答辯也有問題,難道是指導老師的問題?頁碼和目錄,目錄可以選擇自動生成,那樣格式不容易出問題,當然也可以不做目錄;頁碼是可以做的,方便答辯時翻閱,頁碼居中。封面,封面是必須有的,這個不解釋。

論文答辯方面

答辯時間和地點希望大家不要記錯,提前到場,寧勿遲到,後果自負。

答辯方式由答辯主席安排。或全體在場,依次陳訴、回答問題。如每個同學5分鐘陳訴後,老師現場提問並要求學生進行解答。或全體在場或按順序進場,學生依次陳訴,等待所有同學陳訴完畢,按順序進行問題解答。其他同學陳訴期間,學生可以自我思考,這種答辯方式給了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

答辯過程介紹

論文陳訴部分:筆者鞠躬並進行自我介紹,入座。首先筆者就自己畢業論文的選題意義進行介紹,其次筆者對論文結構進行簡單陳訴和內容總結。最後筆者提出了研究的侷限與創新,請各指導老師批評指正。

論文陳訴部分,建議大家結合自己的論文內容進行闡述就ok了。有的學院要求做ppt,你就做唄。你需要攜帶一份論文,方便提問與回答。另,可以在答辯前將自己的答辯思路記錄下來,方便閱讀與答辯闡述。筆者認為結合自己的論文回答老師的問題是最和諧的解答方式,因為他提及的問題一般是他覺得你行文中沒有重視到的問題,你可以進行相關問題闡釋。 提問環節:(問題總結)

以下內容為筆者對自己所在的小組在答辯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

技術問題:1、論文格式不標準包括錯別字、標點符號、腳註格式等內容;2、文獻引用方面,腳註和參考文獻有問題;3、英文翻譯有問題;4、致謝有問題;5、標題格式有問題,副標題前為破折號,題目不用書名號。

結構問題:1、論文題目概念界定有問題,實踐與論文主題脫節,題目需改;2、論文題目定義有問題,題目需改;3、案例描寫過於累贅,需改;4、現象的陳訴和問題的提出出現邏輯

第2 / 3頁

混亂,需調整論文結構,明晰層次;5、案例描寫過於白描化,不符合學術論文規範,需改;

6、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不明,全文缺乏討論性,無研究價值;7、學生學術引用不標準,亂用概念。

提問方向:答辯老師在學生答辯過程中會根據學生論文內容進行提問。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提問現象:

1、 針對你所研究的問題的學術史進行提問,諸如研究概況、現狀等等;

2、 針對你所研究的問題的概念進行提問,諸如你理解的新型師生觀是什麼等等;

3、 針對你所研究的問題的開展方式進行提問,諸如你是怎樣進行合作學習的等等;

4、 針對你所研究的問題研究方法及其利弊進行提問,諸如文獻研究和案例研究優缺點等等;

5、 針對你所研究的問題的研究思想進行提問,諸如你是怎樣採取論文寫作和案例研究的,你的指導思想是什麼等等;

6、 針對你所研究的問題的具體內容進行提問,諸如在第幾頁第幾行你說到什麼什麼,你是怎麼理解和運用的等等;

7、 針對你所研究的問題的指導思想和具體操作的比較進行提問,諸如理論與實踐之間有什麼差別等等;

8、 針對你所研究的問題的特點進行提問,諸如情境教學在教育中尤其是歷史教育中有什麼特點或優缺點等等;

9、 針對你對問題的解決方式的價值和普適性進行提問,諸如你的操作模式是否具有普遍操作意義等等;

10、 針對你的論文的研究缺陷進行提問,諸如你在論文中忽視對學生的培養,你是怎樣看待新型師生關係中學生的培養方式的等等;

11、 針對你的論文的研究方法和引用書籍進行提問,此問題主要在於擴充性回答,諸如你看的什麼書都說了什麼,你所瞭解的其他的研究方法等等;

12、 針對你的論文所涉及的交叉學科知識進行提問,此問題也屬於擴充性回答,諸如做資料分析時p和z指的什麼,互動式網路環境下的教學都有哪些手段等等。

總結前文中對提問現象的分析,筆者認為答辯老師在提問時主要針對論文結構和論文研究方式進行提問,凡認真作文者,答辯毫無問題。

最後,姐還要再得瑟一下。姐的論文問題不大,老師對我的提問也很簡單,姐的答辯很順利的過了。更為重要的是,曉東哥哥小小的表揚了我的論文,在他看到的實踐案例寫作中,不若其他同學過於贅述案例操作,比較好的做到了點面結合,面上的擴充套件比較好。我好高興啊,得瑟啊,得瑟。因為曉東哥哥是個很認真的學術哥哥,答辯之前最怕他挑問題嘛。哈哈。 啦,祝大家答辯順利,然後畢業。

明天我們畢業教學反思 篇7

為了讓學生對美麗的校園有更深刻的回憶,我通過課件的形式,

回放母校的校園環境以及同學們的學習生活的精彩鏡頭,帶領學生到美麗的校園中去看一看、聽一聽,再次領略到美麗的校園所給他們帶來的歡樂和幸福。讓他們感受到校園的生活是那麼美好,那麼令人嚮往,再次喚起學生對母校生活的回憶與眷戀

文章的8、9自然段是對全文的總結,教學時,仍要加強朗讀,通過讀來體會同學們立志成才、回報老師的心願及對母、對老師的深深眷戀之情。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對即將開始新生活的學生來說,“以小鳥張開翅膀”“向著藍天自由的飛翔”作比,讓學生暢所欲言談談明天的你會什麼樣,以此激勵學生朝更高的目標中奮鬥,。這有環節效果很好,學生談得很好,大家暢所欲言,把自己將要進入國中生活的畫面展示了出來,也同時說出了自己遠大的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