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禮儀 > 飲食禮儀

餐桌基本禮儀(精選3篇)

欄目: 飲食禮儀 / 釋出於: / 人氣:2.34W

餐桌基本禮儀 篇1

一、入座的禮儀。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再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入座後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麼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麼事要向主人打招呼(正對門口的為上座,一般是根據對方的身份地位來安排)。

餐桌基本禮儀(精選3篇)

二、進餐時,先請客人中長者動筷子。夾菜時每次少一些,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飯時不要出聲音,喝湯時也不要出聲響,喝湯用湯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邊喝,湯太熱時涼了以後再喝,不要一邊吹一邊喝。有的人吃飯喜歡使勁咀嚼脆食物,發出很清晰的聲音來,這種做法是不合禮儀要求的,特別是和眾人一起進餐時,就要儘量防止出現這種現象。

三、進餐時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現其他聲音,如果出現打噴嚏、腸鳴等不由自主的聲響時,就要說一聲“真不好意思”、“對不起”、“請原諒”之類的話,以示歉意。

四、如果要給客人或長輩佈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離客人或長輩遠的菜餚送到他們跟前。按我們中華民族的習慣,菜是一個一個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領導、老人、客人的話,每當上來一個新菜時就請他們先動筷子,或者輪流請他們先動筷子,以表示對他們的重視。

五、吃到魚頭、魚刺、骨頭等物時,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裡,或放在緊靠自己餐桌邊或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紙上。

六、要適時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幾句風趣的話,以調和氣氛,不要光著頭吃飯,不管別人,也不要狼吞虎嚥地大吃一頓,更不要貪杯。

七、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時,就要用餐巾或手擋住自己的嘴巴。

八、要明確此次進餐的主要任務。要明確以談生意為主,還是以聯絡感情為主,或是以吃飯為主。如果是前者,在安排座位時就要注意,把主要談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於交談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後者,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識性的禮節就行了,把重點放在欣賞菜餚上。

九、最後離席時,必須向主人表示感謝,或者就此時邀請主人以後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敬。

餐桌基本禮儀 篇2

1、吃飯前,主人沒有安排你的位置前,不要亂坐,如果主人沒有刻意安排,讓長輩坐下後再坐。主人左右手旁邊的位置是賓客位,不要主動去坐。

2、在外吃飯如果餐盤裡有公筷和公勺的,不要用自己的筷子。

3、吃進口的東西不要“啪”的吐桌子上,如果要吐骨頭,用紙巾,吐手裡,包住再放盤子裡。

4、嘴巴里面有食物不要說話,如果吃了有味道的食物,說話前自己聞聞臭不臭再說話,如果有味道,吃顆薄荷糖再說話。

5、不要玩手機!不要玩手機!不要玩手機!不管是吃家宴還是外面的宴席!能不能不要拍照!不要拍照!不要拍照!一桌子長輩拿著筷子看著你站起來拿個手機對著菜使勁拍!真的很不禮貌!

6、一盤子不要連續夾三次。這個意思不是讓你一盤菜只能吃兩次,限制你。意思是你覺得好吃的菜,吃了兩次後,就轉給別人分享,是一種禮讓。

7、你覺得什麼好吃,想推薦給別人,不要用筷子去戳!把盤子轉一下,然後和大家說“這個菜不錯,大家都嚐嚐。”就行了。

8、吃完飯,主人沒有離席,就不要動。想去上廁所,和左右的客人小聲說一句“不好意思,我去洗手間一下”,然後再離開。

9、席上發生意外情況,水灑了或者筷子掉了之類的,不要一驚一乍的,在外面就小聲招來服務員幫忙清理就好了,家宴的情況就自己用紙巾擦掉,然後在告知別的客人後離席去洗手間清理。

餐桌基本禮儀 篇3

摘 要:在中國和英國的餐桌上,食物和餐具有很大的不同,人們所崇尚的儀態與餐桌的氛圍也不一樣。本文將對二者進行比較,並挖掘其背後的原因,給以建議。

關鍵詞:中英;餐桌;禮儀文化

禮儀根植於文化中,與人群相連,它的基礎在於尊重,就是說做事情的時候不能只考慮到自己,還要顧及別人的感受。但是有時將心比心未必會產生好的效果,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傳統,如果不考慮外國的禮儀而草率地使用本國禮儀對待外國友人,就會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東方國家,儒家推崇禮樂教化,雖然有道教的調解,但在中國人的腦海裡,“禮儀”幾乎和“人品”是等同的。《詩經》有云,“人而無儀,不死何為[1]”。即使在現代社會,一個人如果不懂禮貌,做事不合禮儀,也會被說成是“不會做人”。英國是一個看重紳士風度[2]和淑女作風的國家,毫不誇張地說,英國人對禮儀的重視並不低於中國人。但兩個同樣重視禮儀的國家所重視的禮儀卻是有所區別的,這就產生了矛盾。矛盾的解決不是放棄自己來迎合對方,因為禮儀沒有高下之分,而是在彼此接觸的時候,用對方的生活方式去考慮對方的感受。禮儀並非約束,恰當的禮儀會使彼此關係融洽,雙方都會感到舒適。

餐桌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可以很好地加進彼此的瞭解,增進雙方的關係,但是在雙方初次見面或者半熟不熟的情況下,禮儀就顯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正式的場合中。在中國和英國的餐桌上,首先食物和餐具就有很大的不同;其次不一樣的是人們的儀態與餐桌的氛圍。筆者將對二者進行比較,並挖掘其背後的原因,使讀者對中英餐桌禮儀文化有個初步的瞭解。

一、食物與餐具

餐具是由食物決定的,食物是由地理決定的。中國食物多以五穀雜糧為主,牲畜多以勞動力的形式而存在,因為中國人口比較密集,地理上不適合放牧業,而五穀沒有肉食鮮美,所以中國人在烹調上下功夫來滿足味蕾。烹調過後的食物因為發燙和柔軟不適合手抓,所以中國人發明了筷子。司馬遷在《史記・宗微子世家》中記載道“紂為象箸”,可以推匯出遠在商朝,中國人就已經開始使用筷子了。

英國有發達的畜牧業,這是因為當地的海洋氣候適宜牧草的生長。作為典型的西方國家,西餐以肉食為主,肉食需要切割,所以英國人多使用刀叉。無論中國還是英國,正確地使用餐具都是餐桌禮儀的第一步。

中國人看重人倫,在餐桌上表現為對老人的敬重上。如果餐桌上有一道魚,那麼魚頭就應該對著老人擺放,表示老年人是德高望重的。在座次方面,老人是坐在上座的,老人的對面則由地位最低的人坐。在老人動筷子之前,大家都是不能夾菜的,食物的第一口由老年人來品嚐,這是中國人的尊老敬老的表現。如果餐桌上沒有老人,則推崇主人,尊重主人,這是中國人的為客之道。而主人一般會殷勤地招待客人,親手為客人加食物,這是彼此關係好的表現,也是身為朋友的榮耀。

英國的餐具使用方法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3],因為一般人右手有力,方便切割。刀叉分放兩側表示正在進餐,放在一起表示用餐完畢。正規的西餐會配備整套的刀叉,這時每吃完一道菜就應該換一副刀叉,順序由外向內使用。英國文化中有崇尚貴族的傾向,繁複的餐具本身就是一種優越感的象徵,同時不同的食物使用不同的刀叉也保持了食物味道的純正。

二、儀態與氛圍

與中國人相比,英國人更注重餐桌上儀態的優雅。他們就坐時,身體會坐直,絕不會蹺二郎腿或將胳膊肘放在桌面上。在吐魚刺或骨頭的時候,英國人不會直接往外吐,而是用餐巾捂住嘴先吐在餐巾上。英國人在就餐的時候是非常安靜的,如果需要交談,也是悄悄地說話,必要的時候輕輕微笑,絕不會在餐桌上哈哈大笑。而且在喝湯的時候,英國人不會發出聲音,咀嚼食物的時候一定會閉上嘴巴,直到嘴裡沒有食物的時候,才會開口說話。

英國人去高檔的西餐廳一定會注重儀表,穿著得體是英國人的常識。女士要穿晚禮服或套裝和有跟的鞋子,並且化濃妝,因為西餐廳的光線較暗,淡妝或素顏會讓人顯得很沒有精神。至於男士則必須要打領帶,注重整潔。當男女同行的時候,男士要有紳士風度,比如為女士開啟餐廳門,讓女士走在前面,入座和點酒都以女士為先。

在英國餐廳裡不會有人大聲吆喝“服務員”,而是耐心地坐在那裡等待服務員上來點餐。在就餐的時候,如果需要服務員的幫助,則會用眼神或揮手對服務員示意。而且,英國人即便是就餐時,“對不起”和“謝謝”也是不離口的。

而中國人的餐桌氛圍與英國正好相反,中國人認為安靜地用餐是主客雙方過於拘謹的表現。大家喜歡互相勸酒勸菜,說兩句俏皮話,笑聲不斷,越是放得開,越顯得關係好,餐桌上的氣氛熱鬧而親切。中國人認為真正的朋友之間是不該有太多講究的,所以中國人在就餐時不怎麼注重儀態,只要別出醜態就行。

不同於英國的AA制,中國人喜歡請客,今天你請,明天我請,請來請去就會有一種“人情”在其中。主人在餐廳裡會特別熱情地招待客人,而客人一般也不會太見外。因為中國的餐桌是崇尚熱鬧的,所以在吃飯之餘,大家還喜歡做遊戲,正如在《紅樓夢》中,劉姥姥進大觀園與眾人一起喝酒行令,是典型中國傳統餐桌的寫照。現代的餐桌遊戲有許多種類,猜拳是比較接地氣的一種,其他還有數數字,成語接龍,老虎棒子雞等等。

如果中英兩國都站在自身的立場上去看對方,中國人可能會認為英國人吃飯時好拘謹,而英國人則認為中國人在餐桌上吵吵鬧鬧沒禮貌。其實,中國人並不是不會在餐廳裡安靜下來,只是中國人追求的本身就是一種熱烈的氣氛,在這種氣氛裡,人與人之間開放、包容,帶著無限熱情的生命力。所以,不是說中國人不懂禮儀,而是按照中國的禮儀,餐桌上本該如此。

三、原因與建議

中國和英國之所以在餐桌禮儀上有這麼大的差別,其實是因為兩者的價值取向不同。中國人注重集體主義和分享,認為彼此心無芥蒂是最好的相處狀態。中國人的人格中有一種坦蕩的霸氣,不怕外人猜,也沒有什麼祕密,誰都活得有理。中國人害怕冷清,不喜歡獨處,這是因為中國人一向很多,從來都沒有獨處的必要和機會。這種性格多少有點孩子氣,但中國人到老也還是小孩。中年人稍成熟一些,但沒有多少成熟的快樂,只有對中年人生的抱怨,中國人是不喜歡成熟的。

英國人沒有美國人那麼開放,其實整個歐洲人都有一種歐洲氣質。這種歐洲氣質既進取,又保守。英國崇尚個人價值,但這種個人價值卻先被包裹在優雅的生活藝術之中,所以沒有顯示出一種肆意酣暢的暢快。英國人在餐桌上選擇安靜地進餐,對朋友的尊重,是出於對私有化的尊重。每一個人都像是一個貴族,禮貌而節制,即使是對待服務員也會給予禮貌的尊重。優雅本身是帶有疏離的,英國人卻不覺得彼此疏離了,反而認為人與人的相處就該是這樣。

筆者所討論的中國人和英國人只是一般意義上具有某種共性的族群,人和人的差別其實很大,也有喜歡清靜的中國人和愛好熱鬧的英國人。餐桌禮儀是相對的,一般來說在家裡吃飯就沒有在外面那麼講究,在小餐館裡吃飯和在高檔餐廳又很不一樣。而就餐者的親疏遠近也決定了禮儀的繁複簡約。禮儀是死的,人是活的,雖然文化傳統根植於人的血脈,但絕不可以由此而過度保守。所以筆者認為,在中英兩國的人就餐時,應該在注重禮儀的基礎上學會察言觀色。

在餐桌上,不是說對方是哪一國的人就該以哪一國的禮儀去對應,而是你要看對方的態度,他喜歡熱鬧的時候,你就多說笑,他一聲不響了,你安靜地吃飯就好。不管是在哪裡,識趣又知變通的人總是受歡迎的。

總的來說,中國和英國的餐桌禮儀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從食物和餐具到儀態和氛圍。背後是兩種價值取向的根本不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樣參照著來看,兩個國家的餐桌禮儀就顯得更清晰分明瞭。你可以選擇入鄉隨俗迎合對方,也可以展示自己的獨一無二,讓對方感受異國的文化氣韻。只要餐桌上的氣氛和諧舒暢,選擇哪一種禮儀方式都是正確的。

參考文獻:

[1] 張明輝主編.詩經賞析[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xx,(7):47.

[2] 蔡穎.淺議英國的紳士文化[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xx,(6)

[3] Table Manners in UK[J].英語畫刊,20x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