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禮儀 > 交際禮儀

淺談祕書的禮儀修養

欄目: 交際禮儀 / 釋出於: / 人氣:2.84W

祕書崗位是與領導崗位相伴生的,有了領導才有祕書的存在。祕書與領導的關係是一種有別於同事關係的特殊關係。祕書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準備的淺談祕書的禮儀修養,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淺談祕書的禮儀修養

淺談祕書的禮儀修養

形象體現於細節,細節展示素質。衣著打扮、言談舉止、待人接物,其實都是素養問題。有些同志在正式場合甚至在國際交往中不修邊幅,歪戴帽子斜穿衣,當眾“打掃”個人衛生,這些都是禮儀修養不夠的表現,都會給交往物件留下不良的印象。

人的形象是具有整體性的,一定要保持和諧。我就見到過有的祕書在上班時間,甚至是在身著制服的時候,腳上穿露腳趾或者露腳跟的涼鞋,這也是不得體的。大家都知道,在正式的公務場合或者涉外場合,男性祕書身著西裝為宜,但是我也見過有人此時腳穿白皮鞋,腰繫紅腰帶,手拿咖啡色手袋,簡直讓人“退避三舍 ”。

另外一方面的內容可以稱之為溝通技巧。溝通技巧是祕書禮儀的核心內容,因為我們從事任何一項具體工作都需要與其他人打交道。如果不善於同對方進行必要的溝通,在溝通時缺乏必要的禮儀,往往會給工作帶來障礙,甚至事倍功半。例如,公務宴請的目的在於促進部門、單位之間的溝通,併為此提供一個臨時性的交流場所。因此,參加公務宴請時應當注意適度的交際,適當地進行溝通。但是,有些同志在公務宴席上對身邊的人不聞不問,愛搭不理,甚至一聲不吭,只顧埋頭吃喝,吃完就撤。還有些同志卻表現得過度熱情,不分物件地勸酒夾菜,非要對方吃下去不可。這些不當的舉止都扭曲了公務宴請的作用,並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溝通與交流。

提高祕書禮儀修養的方法和途徑

1.加強道德修養

社交禮儀反映了人們在共同生活、彼此交往中最一般的道德關係,是保證交往活動順利進行和社會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因素。道德品質的修養和禮儀行為的養成有著密切的聯絡,二者是相輔相成的統一的過程。禮儀要求人們在交往的過程中,互相尊重、誠懇和善、待人和氣、儀表端莊,而人的禮節、禮貌、禮儀是受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支配的,蘊蓄於中的思想道德是禮貌、禮節、禮儀的基礎和內驅力。

禮儀行為從廣義上說就是一種道德行為,處處滲透和體現著一種道德精神。一個人想要在禮儀方面達到較高的造詣,離開了道德品質方面的修養是不可能的;一個人要形成一種高尚的道德品質,就應該從日常禮儀規範這一基礎的層次做起。

2.提高文化素質

眾所周知,文化知識對人的精神氣質的陶冶作用是潛移默化的,也是帶有根本性的。孔子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周恩來被譽為“禮儀外交官”,這與他的學識分不開的。一個言談舉止高雅的人,必定有很高的文化修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是人際交往取得成功的一個基礎,有了各種知識,才能使自己懂禮貌、講禮節,才能思考問題周到詳盡,處理問題得體妥當,也才能在當今社會中,與方方面面的人進行廣泛的交流。

因此要提高自己的禮儀修養,必須有意識地廣泛涉獵多種科學文化知識,不斷學習,使自己具備見多識廣的綜合知識素養,提高文學、藝術欣賞能力,提高審美能力。這樣,就會有意無意地按照美的規律來認識生活和改造周圍的環境,同時,在祕書工作中,自己的言行也更具美感。

3.自覺學習禮儀知識,接受禮貌教育

我國幾千年的文明,各個歷史階段都有浩繁的有關禮儀的知識,我國的各個民族禮節習俗也是各不相同。自覺學習各地區和各個民族的禮儀知識,以免我們在祕書工作中遇到禮儀問題時不知所措,甚至失禮於人,發生令人尷尬、不愉快的事情。

尊重國際禮儀和交際禮儀,尊重各國人民的風俗習慣,是我國對外活動的一貫做法。它反映了我國維護世界和平、加強國際友好合作的真誠願望。另外,學習國際禮儀知識,要求我們既要繼承和發揚我國的優良傳統,保持禮節和禮儀的民族特色,又要吸收外國禮儀中一些好的東西和一系列國際通行慣例,為我所用。

作為祕書,我們應該注意積極主動的收集、學習和領會各種祕書禮儀知識,以便在實踐中運用,久而久之,不但自己在禮儀方面博聞多識,而且在禮儀修養的實踐上也能提高到新的高度。

4.積極參加禮儀實踐

學習禮儀知識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把禮儀規範的要求融合到實踐當中去,要融入到每個人的生活當中去。實踐是動機和效果由此及彼的橋樑。在提高禮儀修養時,要以積極的態度,堅持理論聯絡實際,將自己學到的禮儀知識積極運用於祕書工作實踐的各個方面。積極投身到實踐之中,在文明氣氛較濃的環境裡去接受薰陶。在崗位上,時時處處自覺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以禮儀的規範來要求自己的言談舉止,在社交場所多聽、多看、多學,通過各種人際交往的接觸強化,不斷提高自己的禮儀修養。

5.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良好禮儀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學習認知、實踐鞏固、內化養成、外顯帶動的過程。因為禮儀是人們交際活動中的一種行為模式。這種行為模式只有通過長期的自覺練習,變成自身一種自動的動作,形成習慣,才能在交際活動中更好地發揮作用。而禮儀修養實際上就是人自覺用正確的思想戰勝不正確的思想,用良好的行為習慣糾正不良行為習慣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