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甘肅原生態民間舞走進高校民間舞課堂的設想範文

欄目: 畢業論文模板 / 釋出於: / 人氣:1.68W

中央樂團原著名作曲家田豐創立的雲南少數民族文化傳習館、“孔雀公主”楊麗萍打造的轟動全國的《雲南映像》等。作為民間舞蹈文化熱愛者及舞蹈教育工作者,筆者認為,讓原生態民間舞蹈走進高校民間舞課堂,對於傳承發展傳統民間藝術、弘揚傳播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本文將以甘肅民族民間舞為個案,從傳承和保護民間文化的角度試論拓寬高校民間舞課程模式的種種可能。

甘肅原生態民間舞走進高校民間舞課堂的設想範文

原生態民間舞進入高校民間舞課堂的意義

原生態民間舞蹈是“學院派”民間舞蹈生存之根,脫離了原生態的土壤,“學院派”民間舞蹈的發展就會無從談起。甘肅原生態民間舞蹈引進高校民間舞蹈課堂,從巨集觀上是為人類共有的民族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付出實際行動;從微觀上豐富、補充了“學院派”民間舞現有的教材體系,有助於更多的人研究甘肅民族民間舞蹈文化。

甘肅位於黃河上游,地處“絲綢之路”的東段,是一個多民族地區,目前聚居著除了甘肅所獨有的東鄉、裕固、保安三個民族之外,還有漢、回、藏、蒙、哈薩克、撒拉、滿、土、維吾爾等眾多民族。各民族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舞蹈藝術,它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甘肅原生態民間舞蹈品種繁多,“據全省普查,目前尚在流傳的民族民間舞蹈有75種250個節目。這些舞蹈若以題材和內容來劃分,大致可分為:生產勞動性、娛樂民情性與宗教祭祀性三大類”。①無論是氣勢磅礴、端莊剛健的“鼓舞”,還是典雅柔美、寓意光明的“燈舞”,抑或是技巧精湛、表演細膩的“龍舞、獅舞”,都有其獨特的藝術語言,具有甘肅地方色彩的風格特點。如此姿態萬千、特點鮮明、並具有多民族色彩的原生態民族民間舞蹈卻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因此,正當全國各地大力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挖掘、保護、傳承之時,將甘肅原生態民間舞引進高校課堂不僅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響應與促進,而且還有助於更多的人關注與研究甘肅民族民間舞蹈文化。

目前,全國各大藝術院校開設的民族民間舞課程中,均以北京舞蹈學院中國民族民間舞係為“龍頭”的“學院派”民間舞教育體系為主。不可否認,這套盛行全國的“學院派”民間舞教材先後在一代代老、中、青舞蹈教育家們的探索、整理中,以其較高的訓練價值、完整的教學體系在民間舞教學中具有不可比擬的重要地位,成為民間舞教學體系中的一枝奇葩。但是,這些教材在歷史的檢驗中也顯露出一定的侷限性:第一,舞種較少。不少學生在學習了這套民間舞教材之後,就只知道漢族的東北秧歌、安徽花鼓燈、山東秧歌、雲南花燈,以及藏、蒙、維、朝、傣五大少數民族的舞蹈。甚至有的學生認為中國就只有這些民族民間舞蹈。這就使得學生對於民族民間舞蹈的認識越來越窄、越來越淺。第二,將“學院派”民間舞教學體系作為地方性綜合類大學舞蹈學專業民間舞課程唯一的教學內容,而忽視本地區豐富多彩的舞蹈文化資源,是否不利於各民族民間舞蹈百花齊放,具有單一片面之嫌呢?!因此,地方高校舞蹈學專業的民間舞課程,在學習了藏、蒙、維、朝、傣族和其他地區的漢族民間舞蹈之外,利用本地區民間舞蹈文化資源,引進本地區有特色的原生態民間舞蹈,不僅是對已成完整體系的“學院派”民間舞蹈的一種補充、對豐富和拓展民間舞蹈課程內容和模式上的有力探索,而且還對於學生拓展視野、豐富文化內涵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