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美麗的鄉村小鎮精選範文(精選17篇)

欄目: 鄉鎮街道講話稿 / 釋出於: / 人氣:2.15W

美麗的鄉村小鎮精選範文 篇1

黃河古渡,位於老潼關城之濱,昔日是高城深溝,箭樓聳立,雄兵把守,因此乃三省咽喉要道,故雄關鎖鑰,千古馳名。昔日八景之一“譙樓晚照”即是對此逼真寫照。筆者雖未目見古之雄關虎踞,然而也有幸觀賞到“譙樓晚照”的詩意畫面。

美麗的鄉村小鎮精選範文(精選17篇)

那是一幅很寫意的畫面:一位身著唐宋文人裝束模樣的文人墨客雙手背後,神情肅然,站立於黃河古渡之濱,傾聽風濤洶湧,凝視落日晚照下的悠悠古城。再看那雄偉的潼關古城一邊依仗黃河天險,一邊憑陡峭的懸崖峭壁而建,其形勢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態。此幅畫很易將人們的思緒帶入到那古老的潼關情境之中。眼前只是古老的城牆不再,昔日雄關虎踞的詩意也不復存在,但是,正在致力於恢復老潼關城“雄關虎踞”的旅遊景區正在籌建。筆者站立於黃河古渡之旁,抬頭仰望,也能看到景區一角新建的潼關城牆,那高高屹立於山崖上的仿唐宋式的高城箭樓正在虎視眈眈俯視著連霍高速的車輛。看來,設計者的目光也很敏銳,地形也選擇的很好,因為,在它的腳下,既是三省通衢的要道,也是萬里浩蕩的黃河。假以時日,在不遠的將來,“譙樓晚照”的濃濃詩意又可以充分體驗得到。當然,面對大河,面對滄桑歷史,喜歡古代文人家國情懷的人們又可以充分展開遐想的翅膀。最後,在緊張之餘,也不妨踱到充滿悠悠古韻的黃河縴夫之家,在那裡充分享受一下休閒的滋味。

黃河縴夫之家是人們的詩意命名,這裡已建成了水上酒店。來到這裡,主人會熱情地招待你坐入船艙,把你像貴賓一樣請入一間臨窗的閣樓,然後會熱情地推薦這裡的特色菜品——黃河鯰魚湯。“不喝黃河鯰魚湯就算白到黃河古渡”,這樣的說法引誘著你必須要買單——奢侈一把——品嚐品嚐那正宗的黃河鯰魚湯。不瞭解鯰魚習性,還以為鯰魚是可以人工養活的,但是主人說“鯰魚是養不活的,都是黃河上的漁夫送來的。”到底能不能養活,我沒有考證,姑且就以他們所說的為真。好吧!今天就坐在船上,品嚐一下黃河鯰魚湯的美味。透過船艙視窗,一看,外面是蒼茫的黃河,時值初春,加之雪後降溫,黃河河面漂浮著無數的冰凌,這些冰凌與河水時而碰撞,時而融合,時而發出“擦擦”的聲音,湧動的激流,寬闊的河面讓你感到黃河的深不可測和浩浩蕩蕩。此情此景,內心裡一時會湧現出很多的描寫黃河的詩句,但是我還是最喜歡李白的“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的一句,因為遠望,黃河看不到頭,看不到邊,然而它始終是那樣一往無前地奔入東海,奔向我的眼前。忽然,我感到船在前進,在漂游,我忙對服務員說:“你們的船是在前進。”服務員狡黠地笑著說:“你出來看看,就知道了。”我忙走出船艙,一看,船哪裡在動!船不是仍然牢牢地被拴在岸邊嗎?“是錯覺,不對,是參照系變化了,這不正是物理上的相對觀嗎?”記得古人就有這樣的詩句來形容這樣的情景:臥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原來我感覺船在前進的原因是我以眼前的河水不動為參照,故而感到水不動而船在動的道理。

當我還沉浸在濃濃詩意之中,忙不迭地拍攝眼前的詩情畫意的情景時,主人已經把熱氣騰騰的黃河鯰魚湯端了上來。“先生,請品嚐!”服務員熱情地招呼一下子把我的思緒來回眼前。看著熱氣騰騰的鯰魚湯,熱氣裡都飄散著濃濃香味,我不禁有點津液滿口了。拿起筷子,品嚐一口鯰魚肉,真是個香!再拿起湯勺,細抿一口,真是滿口生津,餘味繞口……

瞧著窗外浩蕩不盡的黃河水,在溫暖如春的船艙裡慢慢品嚐正宗黃河鯰魚湯,體味著“船動水不動,水流船不動”的濃濃詩意,感受著“黃河入海流”的滄桑古意,我不禁迸發出“美哉!黃河古渡鯰魚湯”的讚美心聲。是啊,遊覽黃河古渡,眺望黃河浩蕩風情,聽濤聲洶湧,看冰凌激盪,觀洲中蘆葦,品黃河鯰魚湯,誠為人生一大趣事!

美麗的鄉村小鎮精選範文 篇2

我是一名普通農民,就農村文化建設一題談談自己的新體驗和新感受。

我們村地處吉林省長嶺縣,是個遠離城市的村子,文化生活一直相對滯後,

從前,每到農閒季節,人們除了看看電視,大部分時間都湊到一起打麻將,如果打麻將也算文化生活的話,也就僅此而已了。

俗話說:賭場無父子。原本都是好鄰居好朋友,一上賭場,漸漸地把那份純潔的友情賭得蕩然無存,更有甚者竟當場翻臉,全然忘記了昔日的和睦。

自打中央xx屆六中全會以後,情況有了一些變化,由村委會主持建立了文化大院,起初,人們對這件事感到新鮮,抱著一種看風景的心態,紛紛到大院一探究竟,結果是乘興而來掃興而去,前來湊熱鬧的人群伴隨著開張鞭炮的煙霧慢慢散去,寬敞整潔的文化大院日漸門庭冷落。

原來,文化大院所謂的文化活動無非是十幾個老太太在扭秧歌,鑼鼓倒是喧天,秧歌卻沒有動地, 試想,社會發展到今天,人們對藝術、對美的需求越來越高,甚至連電視文藝節目都覺得難以滿足欣賞的慾望,看這樣的秧歌怎能引起人們的興趣呢?

突然有一天,村裡的大喇叭廣播一則訊息:村委會舉辦農民歌手大獎賽,比賽規則參照央視“星光大道”的模式,請來縣文化館的老師擔當嘉賓評委打分,現場觀眾舉手表決的方式,評選出周賽、月賽、年度總決賽冠亞季軍,整個過程由村裡自己組織錄音錄影,分別把周賽、月賽、年度總結賽的比賽成績送到縣電視臺播放,這一下把人們的激情點燃了,整個村子立刻活躍起來,連外村的人也來報名參賽,人們並不在意物質獎勵,主要是為了展示自己,釋放壓抑已久的藝術靈感。事實證明,農民中可謂藏龍臥虎,只是沒有一個充分展示的機會。如此一來,歌手們攢足了勁,你方唱罷我登場,文化大院擠滿了人,既當觀眾又當評委,就連一貫貪戀麻將桌的人也坐不住了,也想擠上去一試身手。

在此基礎上,村裡又發動幾名鄉土文人,把身邊的事編寫成電視短劇,請縣文化館的老師做導演,群眾自己選演員,真正是農民做編劇,農民當演員,從來名不見經傳的人,竟然上了電視出了鏡,這是前所未有的事。

如今,村裡人個個都把文化看成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認識到文化能改變人的靈魂,改變人的觀念,直至改變物質生活。

通過唱歌、演戲,增進了人們相互間的感情,促進了和諧文明的生活氛圍,村風得到極大改善,原有的低俗陋習被先進文化徹底取代,人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覺得原本平凡的日子一下子被打破了,一種嶄新的東西吸引著人心。

就我村的文化建設前後過程,使我深刻感悟到一個道理:凡是有人群居住的地方,無論物質條件如何,人們對文化的需求永遠是必不可少的,並且物質生活越豐富,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要求就越高,精神生活越充實便越能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這其中,文化是這一鏈條的關鍵環節。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五千年的文化積澱造就了我們美麗中國,我們為祖國自豪,為中華文化驕傲。

美麗的鄉村小鎮精選範文 篇3

浙東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物華天寶,在這裡有著一個少為世人所知的古村——走馬塘。千年古村走馬塘位於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茅山鎮,地處鄞南平原,依傍奉化江支流東江。人稱其為“四明古郡,文獻之邦,有江山之勝,水陸之饒”。村中明清古建築眾多,民風淳樸,文物古蹟也很多,歷朝歷代,這裡出過76位進士,被譽為“中國進士第一村”。現共有人口1500餘人,全是陳姓。村落格局完整,水系、橋樑大都保留了古村的風貌。而規模龐大的清代古建築群更是蘊藏著很多令人驚喜的精緻遺存。村裡最大的建築群叫中新屋,建於乾隆年間,整片建築共432間,簷弄相通,無論從哪一間出發,都能繞到所有的房間。下雨天的時候,在這個超級大院裡穿行,不需要撐傘。

走馬塘獨特的水系,也是一大特色。全村由四條河流環抱,有紫來橋、西沈橋、慶豐橋等,聯通各水系。東鄰漕、邵家漕、蟹肚臍、后王漕、徐家漕錯落其間,還有十餘個大小參差、形態各異的小池掘於村中。走馬塘先民建造的水系能洩能排,形成了完備的河網防護系統,能使村民最大限度地抵禦旱澇和火魔的侵襲。沿著古村的石板路探尋,簷牙高挑的明代建築隨處可見,而清代老宅更是比比皆是。石池頭池邊豎有一塊“公禁碑”,公禁碑初看並不起眼,簡單的長方形,上書“湯淺穢汙,投擲廢棄,堆積餘岸,雍塞通溝”十六個繁體字,古人意在教導後人應注意保護水源和生態環境,想不到幾百年前的先人們就能注意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走馬塘村四周為護村河,成長方形格局,通過平橋與外界聯絡。穿過氣派巍峨矗立於村口公路邊的“中國進士第一村”的新建牌坊,步行不遠就到達了走馬塘村東南側的紫來橋。紫來橋取“紫氣東來”之意,已經頗有些年月了,橋下多塊刻字的條石與石塊在無言敘述著它久遠的過去。

從紫來橋進入村內,首先看到的是浙江大學將這裡列為中國古代史研究基地的石碑,旁邊茅草與垃圾環簇,表明這裡確實蘊涵著不少的歷史沉澱,但又似乎已經被遺忘。自紫來橋沿南街穿行不遠就到老街了。老街並不長,大約有二三十米的樣子,為沿街木質二層樓,可以看出這裡過去是商業所在。老街東面就是“遺忠堂”,門口坐了很多閒聊的村民,而兩件明代雕造的石鼓也成了休閒的座椅,這裡就是所謂的“擂鼓牆門”。

走出“遺忠堂”繼續向西就到了位於村子西南角臨河面水的新陳氏祠堂。祠堂相對就大一些了,墨牆高聳,“福”字頂懸,門柱上是 “直聲振趙宋,忠節耀朱明”對先人讚譽的楹聯。祠堂前面是一片相對開闊的平地。正南不遠是進士橋,依然覺得這才是古橋,這遠比現在經過改造過的紫來橋顯得有古韻。祠堂西南牆樓相連為一東向兩層老房,為過去村碼頭所在。房子有兩根柱子已經被現在的紅磚所替代。但此處境界頗為和諧靜謐:綠油油的稻田一望無垠,幾條廢棄的水泥船側沉岸邊,一塊塊鏤空的拴船石上刻滿了時間的印記,樹蔭下洗衣的村婦一聲聲擊打著石板,幾隻悠閒覓食的草雞在踱來踱去,偶爾若干小鳥飛停於樹枝頭或屋簷坡頂,還有雜草、苔蘚……一切都寫意素描出了一個無為的古村頭的農意韻味。

千年古村走馬塘不僅有江南鄉村的小橋流水和中國傳統的宗祠古宅,而且還有許多令人讚歎的石花窗。現存於走馬塘的60多個石花窗大都用青石、紅石雕作而成,其中有一扇石窗融門窗為一體,能開啟關閉,不像普通石窗固定在牆上,堪稱江南一絕。 走馬塘曲折的小巷裡,兩側的牆壁上不時有精美的石雕和磚雕花窗出現,乾坤窗、八仙過海、古錢形花窗及其他說不出名字的無數花窗。 窗上所飾各式圖案,人物類有“八仙”中的張果老、藍采和、呂洞賓等;文字類有“福”、“乾”等,寓意豐富深刻。古村最精妙的石窗在新祠堂後面的一條小巷中,古建築學文獻中將其命名為“浙南石窗”。石窗雕刻細緻,並且可以開啟自如,和木窗並無兩樣。走馬塘的獨特生存空間和文化氛圍,使陳氏一族以耕讀起家,求學為志,德行文學,斑斑可考。抬頭四顧,雕樑畫棟,屋頂飛簷隨處可見。這裡氣勢最為恢巨集的當數五馬牆了。五馬牆分五個飛簷,遞等上升,上面雕有許多精美的圖案。這時,一縷金色的陽光破空而來,正好照射在飛簷之上,一明一暗,彷彿穿過時空隧道,看到走馬塘先人們白衣素衫,手捧尺牘,沐風而誦。

在走馬塘,可以看到沉甸甸的文化積澱和隨處可見的明清建築。沿著村中的石板路,兩旁大都是簷牙高挑的白牆黑瓦江南風格的明清建築,在宋祠裡有許多貼在壁中的斑駁報帖,如中進士喜報報帖,顯示了這個千年古村特濃的文化內涵。

前新屋是古村最主要的建築之一,屋前有村中最大的荷花池。 沿路繼續折折前行,就到了最為開闊的村東部中心荷花塘了。荷花塘面積千餘平方米,此時正荷葉田田,一涵碧綠,塘中央有兩條石砌的獨板橋,人行其中遠看去就像是走在了荷花中間。前新屋並排建有四套房子,當初分配給兄弟四戶人家居住,現在中間兩戶的房子已由現代建築代替。穿過前新屋,迎面而來的是客堂,一左一右兩排正屋,是屋主人及其子女們的起居室,正屋再往左裡走是偏房,供下人們居住。據說陳氏以耕讀傳家,門風極正,取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與“剛直不阿”之喻,要求子弟以荷為做人的規範,故在家門前挖這二畝水塘,盛植荷花,這就是君子河畔的所謂“君子花”吧。荷塘邊的民居,稱之為“中新屋”,大多保留著青磚粉牆飛簷翹角的古典建築風格,只是中間有一座現代的小樓多少顯得不和諧。中新屋坐南朝北正對荷花塘,佔地近4000平方米,是走馬堂目前最有古韻、規模最大、人氣也相對旺的地方,數十戶分享五個天井。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在走馬塘的很多老宅的門廳以及屋簷下有燕子棲息。這一方面讓人感到了這裡淳樸的民風,但是更給人的是一種對物是人非的社會變遷的感慨:進士世家已成過眼的煙雲,可以說這裡目前最氣派的就是村口新修的“天下第一進士村”的牌坊,也正是這“天下第一進士村”的名聲也才不時吸引人來。

走出村子立於牌坊下,看著“中國進士第一村”下的“一清二正勳名振朝綱,四靖三清德望聞鄉里”等讚譽的聯句,不禁陷入了對走馬塘的深思。走馬塘是平常的,這裡也許不應當作為“進士第一村”來定位,因為進士只是一個結果;這裡應當說是中國傳統社會的縮影——一個農家通過讀書不斷改變自己的村子;這裡是陳姓進士萌發希望,奠定人生基礎的地方。因此對於別人稱走馬塘為“四明古郡,文獻之邦,有江山之勝,水陸之饒”的說法是不認同的,覺得這裡說是“千年古村,一脈相承,世代耕讀、田園而樂”似乎更為確切。

20xx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向全球推廣的首屆“發現中國?魅力小城”在評選出的首批18箇中國魅力小城中,鄞州走馬塘村獲稱中國“魅力小城”。

美麗的鄉村小鎮精選範文 篇4

我走過無數名山,可對家鄉的南門山水,可謂情有獨鍾。把南門山水多次繪聲繪色介紹給文友,把她風韻美貌羅列給大家欣賞;不厭其煩帶大家登南門山,一睹其風采;也曾多次用粗糙的文字,把她編輯成小文,獻給讀者。

古人云:山之骨在石,山之趣在水,山之神在秀。“石”、“水”、“秀”,這三個字在南門山似乎都具備了。

“石”是南門山的一大景色,它與大自然渾然一體。只要你從山谷往上爬,你就能看到各種形狀的石頭,千姿百怪,鬼斧神工。經過千萬年山水的衝撞,有些石頭似有了靈魂,如魚似猴,形象逼真,成天然之趣。不少大石頭留下了一個個大小不一形狀優美的冰臼,為何在這個會出現冰臼呢?這就有待專家去考究了。

“水”在南門山又有獨特之處。因山高,落差也大,山澗之山水,湍急而下。因而,形成了一個個深潭。由於水流的速度不同,其聲音也就各異。從懸崖上飛流直下的瀑布,其聲音震天動地,人未到而先聞其聲;有的似一曲優美的琴聲,叮叮咚咚。當你爬上水庫的大壩,站在高高的壩頂上,那又是另一番風景了。腳下是平靜如鏡的水庫,四周翠綠的群山倒映在水裡,水面碧波盪漾,波光粼粼。此時此刻,說不定你對著大山,會大聲誦讀起毛澤東的詩句: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

水在南門山,可謂得天獨厚之優勢。她沒有環境汙染,有人稱兩水庫為“天池”,這美稱似乎不為過也。

站在大壩上遠望時,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多美的山水畫!遠處的村莊,沐浴在燦爛的陽光之中,那一望無際金燦燦的稻田,如畫家一筆筆厚重的潑墨;那一條條山水,猶如一條條銀色的白練。近處,彎彎曲曲的山道,七八個牧童騎在肥壯的牛背上,緩緩而行,隨風送來了他們那古老的牧歌……

“秀”在南門山是一道亮點,你看不到“險”、“峻”、“驚”的景色,目之所及,都是那樣順眼、和諧。無論春夏秋冬,來南門山,始終層林疊翠,野花盛開。當你在水邊走過,或坐著小船在平靜的水庫經過時,人倒映於水中。白雲在水中飄浮,鳥兒在水中展翅,真有人在畫中游之感,你自然而然,領略到山水的細膩風情!我有時在深思,這一帶的村民,為何那樣淳樸、誠實、厚道?我想,跟這裡的風水是絕對有關係。

南門山是一個邊遠的山區,又是一個著名的老蘇區。而今,趕上了時代的快車道。我相信南門山的明天,會像她的山水一樣美麗!

美麗的鄉村小鎮精選範文 篇5

那一年,大學畢業,生於北方的我被分配到鄉村一線。如此近距離地融入大山的懷抱、感觸風物人情,我充滿了欣喜與雀躍,一切恍若隔世。

提到大山,也許浮現在人們腦海裡的往往是貧窮、落後、愚昧、閉塞等字眼。然而大山深處的美卻是淺嘗輒止的遊客們所經常忽略的。你看,那白雲深處、苗嶺腹地層疊錯落地佈置著青瓦木房、鼓樓、風雨橋,翠嶺氤氳的氣息全繞著古老的寨子,裊裊炊煙絲絲縷縷地穿梭其間,寨子在宛若在山間浮動,人們猶如仙人般在空中飄浮,好一幅天上人間的至美畫卷。

信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村民們淳樸善良、勤勞勇敢。飯養身、歌養心、酒養神,洗衣做飯或者田間勞作皆可高歌一曲,傳統節日或貴客臨門亦是舞蹈翩翩,忘我地沉醉於故鄉的蒼茫天地,身心愉悅地享受自然和生活的恩賜,與世無爭,不必庸人自擾。

那是一個初夏時節,母校的老師們來到這裡追尋當年插隊時的知青歲月。當年的英姿勃發與而今的步履蹣跚已有四十年光景了,我被這種精神感染了,一起奔向當年生活勞作的地方。那些村寨依然保留了原先的風貌,他們一一走過那些草木、田舍、村莊,內心流露出無比的深情和眷戀。就是在這裡,他們承載著夢想和希望一往無前;還是在這裡,他們把自己潛心修煉。那些當年的村民朋友們大多還能記起他們的名字,熱情地攀談追憶,時光在這一刻迴流倒轉。有趣的是,當年他們一起追過的那個女孩也來了,老婆婆精心梳洗了一番,與他們一一合影留念。

返程的時候,看到很多村民們把經年累月積蓄的糧食、飼養的大牲畜和添置一新的家電產品擺放在沒有門鎖的木屋裡,禁不住善意提醒他們小心防盜。村民們一個個呵呵地笑了,村子裡沒有一戶被盜過,可以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了。回到鄉里,那爽朗憨厚的笑聲一直縈繞耳畔、迴響不絕,我想:也許是大山的寬廣胸懷和厚重血脈業已烙印在我心底裡的緣故吧。還有那雲上的日子、人們和一切,是如此的美不勝收,不正是美好夢想和幸福憧憬安放的地方嗎?

雲上的日子,幸福的日子。

美麗的鄉村小鎮精選範文 篇6

“扶農政策順民安,建設新村邁小康。碧水翠欄妝秀色,紅樓玉璧裹銀裝。寬巨集大道春風蕩,皓浩明燈旭日光。喜看稻棉金白浪,豐收碩果溢清香。”這首小詩刊印在一期叫《泗橋俚歌》的詩頁上,其作者是江西湖口縣流泗鎮流泗橋社群泗橋詩社社員,流泗村村民方火球。

繼湖口縣流泗橋區泗橋詩社成立之後,近日,該鎮棠山村詩社又成立了。至此,該鎮基層詩社已達5家,這個群眾自發成立的詩詞文化組織,現有成員幾百名,已出版了幾十輯詩冊,詩作多反映農村生活的時代變化和嶄新風貌,帶有濃郁的田野和地方氣息。至此,這個“鄉土文人之地”在引領新農村文化建設的詩篇中又掀起了新的一頁。

近年來,湖口縣流泗鎮群眾性詠詩創作、運用詩詞活動蓬勃興起。寫詩、吟詩、賽詩更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機關的牆報有詩詞作品,中國小校刊有詩詞園地,學校、村組都相繼成立了基層詩社和詩詞小組。一個鎮、村、組三級詩詞網路框架正在該鎮形成。不少農民詩人脫穎而出,大量弘揚主旋律、謳歌新時代的詩詞作品相繼問世,極大地豐富了當地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到目前為止,該鎮有中華詩詞和省、市、縣詩詞會員150多人,詩詞愛好者近千人。據統計,該鎮群眾創作的詩詞聯作品已達3萬多首(幅),在各級詩詞刊物發表作品一萬首(幅),其中有10多人已出版詩集。在此基礎上,每位成員還出版了個人詩集,他們在不斷的創作與完善中感悟生活,提高修養。他們還有組織地開展創作交流活動,近期,還舉辦了穀雨詩會,既幫助作者提高了水準,又贏得了創作的樂趣。他們還計劃邀請教授到詩社講授詩詞創作知識,與市縣詩詞學會交流創作體會,並利用流泗鎮這個集貿重鎮優勢,主動與外地的詩詞愛好者共同切磋。

流泗鎮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能寫會畫的人才每個村都有。早在1982年,流泗鎮長壠廖村就成立了全縣第一個農民詩社。當時長壠廖村村民廖雄文看到村民文化生活一度貧乏單調,人們閒下來不是打麻將就是聊天、孩子們迷戀在電子遊戲中,偶爾有幾個青年寫寫畫畫,也由於缺少指導,只作偶爾消遣,沒有實質性進步。他便和村裡的幾位愛好者商議,從提高農民詩詞書畫水平、培養影響青年學生入手,成立了全縣第一個農民詩社文通詩社。詩社的成員共有50多人,年齡最大的90多歲,年齡最小的也有34歲,詩社成員的平均年齡是56歲。成立之初,這個文化團體就把活動目標定位在服務於農民,同時潛移默化倡導農村文明新風尚。村裡有喬遷新居的、辦喜事的、商鋪開張的,詩社的成員都要送上對聯,老人過生日,詩社成員製作了一個大大的“壽”字匾牌,並贈送賀詩一首,遠勝於蛋糕的香甜,老人都說這是他們過的最有意義的生日。漸漸的,紅白喜事中有沒有詩社的對聯,已成為哪戶有無威信、是否受人尊重的一個標誌。從1982年成立詩社以來,只要村裡有考上大學的,大家就會寫詩相送,鼓勵學生刻苦學習;只要有男婚女嫁,詩社會員就會作一些嵌名詩聯,營造喜慶氛圍。鄉村百事,都構成了他們作詩吟詞的一部分。由於文通詩社遠近聞名,還吸收周邊村落乃至安徽宿松詩詞愛好者參加。一些在田間耕作的農民經常在一起,吟詩頌詞,抒發感情,描繪農村的美好生活。文通詩社還將收集來的幾百篇詩作,匯成一集《文通詩詞》。經過一年多的精心編輯,《文通詩詞》於20xx年5月出版,共分慶賀篇、歌頌篇、緬懷篇等10個篇目共500多首詩。

文通詩社的成立,成為該縣農村文化建設的又一面“旗幟”。詩社成員均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卻有著對詩詞歌賦共同的愛好,並能夠出口成詩,成立詩社,將農村的時代變化和美好生活凝於筆端,收集整理俚語佳句,不斷推出新人新作,成為流泗鎮一帶農民詩詞愛好者創作提高的園地,

該鎮群眾在詩社的影響帶動下,各類書法、寫作、攝影、秧歌等群眾自發團體如雨後春筍般相繼成立,在這塊新天地中遍地開花。它們像滾雪球一樣迅速吸引越來越多的農民參與,成為縣內先進文化佔領農村陣地的有效載體。詩社充分發揮“文化帶頭人”的影響帶動作用,把詩詞愛好者吸收到詩詞分會、詩社中來,通過每年舉辦賽事或展覽,組織聯絡多場文化交流活動,使詩社成員成為農村文化陣地中一支“不走”的文化工作隊伍,成為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排頭兵。現在,寫詩作畫的多了,打麻將、玩遊戲的少了;講文明、講禮貌的多了,打架鬥毆、滋事鬧事的少了,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發案率逐年下降,這已成為該鎮的文化現象。他們用一首首飽含激情的詩詞和一幅幅寓意深刻的圖畫,描繪著新農村建設的美好藍圖。

美麗的鄉村小鎮精選範文 篇7

雲南晉寧縣上蒜鎮,這個我曾經工作和生活了20xx年的地方,提起來總是那麼的親切和熟悉。那些年,雙休日或晚飯以後,我和妻子都會徒步到附近走走看看,主要是為了散步和鍛鍊身體。可以說,以單位為中心的五、六公里範圍內的村寨我都走遍了。

這次有機會應邀以文化考察和採風的目的來上蒜,意義就和以前不同了,有人接待、陪同考察和介紹情況,這樣就可以更深入的瞭解一下這一帶的歷史古蹟、村民的民風民俗及近幾年的新農村建設情況。

先說說金砂村,據說是因村後山上有很多金黃色砂子而得名,又因山上有個寺廟,所以這個村子還有一個別名叫金山寺。傳說,滇池水位還沒有下降的上千年以前,這裡還是滇池水域的一部分,曾經沉過一艘拉金子的船。直到現在,金砂山依然像船的形狀,而山上的金砂就是船上那些金子變成的。在700多年前,由於昆明鬆華壩水庫的建設和海口河的疏涇、盤龍江的治理,滇池水位下降,陸地顯現出來。最早來金砂這片地方居住的是張、楊兩姓人家,至今,村中老人還流傳著“張家先來半個水,楊家後來半個山”的俗語,高度概括了張楊兩家來村中的時間和位置。

再說說大名鼎鼎的石寨山,全世界都驚歎於村中那幾十米高、幾千平方米的小山居然埋藏了以“滇王之印”為代表的眾多國家級的文物。村中老人說,很久以前的石寨山是個小島,山形就像一條浮在水面上的石鯨魚,還有張開的兩翅。在水位下降以後,這裡才有人居住,因這片地方石頭很多,所以村子就叫石寨村。只可惜,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因為炸石頭蓋房子,把原來的山形破壞了,也破壞了村子的風水。

據相關歷史資料分析,在20xx多年前的漢代,這個小山是個孤島,也是滇王及家族的墓地。由於滇王反叛大漢朝庭被戰敗,他的軍隊來到祖宗的墓葬地,匆匆的把大量的金銀、生產生活用品、戰鬥武器和滇王金印埋在了小山上。考古人員從挖掘出來的還沒有完成就匆匆下葬的金縷玉衣可以做出這樣的判斷,也正好解釋了為什麼當年不把金印傳給下一代滇王或者隨身帶到別處,而是把金印埋葬在墳墓裡的原因。因為在漢代,金縷玉衣一般只由朝庭統一製作,也只由皇帝賞賜給功勳著著的劉姓分封王。滇王自制金縷玉衣,也是其反叛的一個重要證據。據考證,在滇王墓地出土的這件金縷玉衣的玉片的出產地也和其他的玉衣不一樣。

而古滇國的這些珍貴遺物,可能在古代就已經有人發現和挖掘。村裡人代代相傳著山上有金馬出沒的故事,還流傳著這樣的話:“張家來得早,認著個荒山腦;王家來得遲,認著堆鵝卵石;馮家敲得只金馬腳,從山買到河”。這些話不僅說明了村子裡幾個大姓的居住位置和時間順序,也預示了馮家人從山上得到了財寶。

據當年參加發掘並親眼看見挖掘出“滇王之印”的王老先生說,在他小時候,山上的青銅劍有的甚至只埋有一、二公分的土層,隨便找根樹枝就可以刨出很多來。他還說,在山上挖掘出來的一些銅人的服飾、裝扮居然和日本國的傳統和服一樣,這一物證還曾經引來眾多日本專家、學者的好奇和考察。

這一天,我們一行四人在上蒜主人們的陪同下,先後來到金砂和石寨村的田間地頭、農民家裡,在滇池邊劃小船體驗漁民生活的同時,還詳細瞭解了村民的生產生活情況、新農村建設情況及生態環境建設取得的成績。這些以種植花卉、蔬菜以及打魚為主要生活來源的村民,在生活富足以後,摩托車、麵包車、轎車這些現代交通工具進入了他們有生產生活,村裡還建有業餘的文藝宣傳隊,在廣場跳健身操的年輕人也不在少數。隨著村莊道路實現了硬化、綠化、亮化以及衛生廁所的修建、垃圾統一收集處理,村容村貌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特別是環湖南路修通以後,村民的出行條件大為改善,每個村子通過幾百米的村莊硬化道路就可以接到環湖南路上,以至於我已經認不出、找不到了幾年前來這些村莊的村間土路。

糟魚、臭豆腐、新鮮魚蝦、鮮花是這一帶的特產和美食,趁著美食和陳年老酒的興致,我們一行十餘人盪舟滇池,遊覽白魚河溼地公園,無障礙的說笑、交流、留影。在白雲青草間遠觀滇池風光,近看滇池水域治理成果,享受田園、溼地的新鮮空氣以及大自然的安詳與靜匿。

想著這次採風的目的是要為上蒜的村民寫一組有地域和文化特色的民歌,所以我認真的記下了這一天的所聞、所見、所感、所悟以及上蒜人民群眾的深情厚誼和美好新生活。

美麗的鄉村小鎮精選範文 篇8

芝林村是四明山北麓餘脈峻嶺山嶴中的一個小山村。位於浙江省餘姚市大隱鎮西南7.5公里處,南臨河姆渡河姆村,西北界陸埠洪山的大坪地村,方圓面積9平方公里。

芝林村地勢南高北低,境內山巒連綿,山嶴彎彎,植被豐富,竹木茂盛,溪流縱橫,泉瀑淙淙。境域內以白巖溪為中軸,由西向東再轉北,形成之字形,橫貫全境。白巖溪兩岸奇山怪石林立,山巒彎彎,溪澗曲曲,飛瀑清溪穿梭於幽谷之間,盡顯奇麗景色、山水畫意。

白巖溪在芝林村境內長約十華里,溪流上段山高谷深,落差較大,故溪流迭疊壯觀,形成有瀑布、深潭等景觀;中下部溪灘寬闊,溪底平坦,溪流較緩,溪間灘潭相間,極具特色;溪中卵石無數,大的有數噸乃至數十噸之巨,小的如豌豆細圓,點綴溪間,錯落有致,形態各異,風韻獨具。不少形態各異的溪巖形若不同的物像,繁衍出許多膾炙人口的民間故事。溪間伴生有一些芝林獨有的水產品,如南風蛤、黑珍珠螄螺、白石蟹等,這些水產品不僅是風味獨特的特色產品,而且還伴有美麗的傳說。白巖溪兩岸青山逶迤,竹豐林茂,溪間流水潺潺,林間鳥語聲聲,故有“浙東九寨溝”之佳稱。進入峽谷長溪,猶如進入人間仙境,不僅能領略到山水自然美景,更有一種人在畫中游的無限情趣,真是美不勝收。

芝林村歷史悠久,相傳,至今已有一千二百五十年左右。據《孫氏家譜》記載, 芝林村的先祖在長安城郊咽喉之地的孫家埭。孫家埭所居住之百姓乃隋末唐初名醫孫思邈的後裔,他們以“耕讀行醫”傳家。後因安祿山起兵謀反,“安史之亂”使孫家埭飽受戰亂之苦,村人紛紛外出避難。其中,有一孫姓郎中流落於古越之地,居住在河姆馮家。後因才草藥進山,來到芝林,她見到芝林山巒連綿,植被豐滿,溪流泉瀑,流水潺潺,氣候溫和,土地溼潤,盛產草藥,地域隱蔽安全,風光秀麗旎旖,是極為難得的棲息之地。於是便攜妻子兒女來此結廬築棚,安身定居。成為芝林村的開山始祖,也就是芝林村孫氏家族的始祖。

芝林村村民姓氏以孫氏為主,孫氏居民經過十幾代的繁衍生息,成了現芝林村中最大的一個姓氏居民。這期間,先後有茅氏、毛氏、羅氏、王氏等不同姓氏的居民陸續從外地前來定居,形成了一個較為龐大的山區村落。

芝林村文化積澱深厚,自然、人文景觀眾多。境內有遠近聞名的白巖寺,該寺坐落在芝林村西四公里的白巖山麓。據《光緒慈溪縣誌》記載:宋乾德四年(966)置,原作教院,《延裕志》作教寺。《成化府志》作講寺。天聖中賜額,禮部尚書高衡孫請為功德院,嘉慶四年重修,現廢。境內另有一寺,名曰“香積寺”,位於芝林嶺崗間,舊稱“香積庵”,僧心目建。該寺氣勢巨集偉,建築樣式獨特。清咸豐年間,芝林人孫美皋曾出資重修。於同治八年又重修。現尚存禪房三間。在芝林,有宋代禮部尚書高衡孫墓,有白巖寺開山方丈古墓。

芝林村在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戰爭年代,曾為革命做出過血肉的貢獻,是浙東根據地主要活動場所,有名的抗日村。1940年,為應付日偽對寧波地區的經濟、文化用品的封鎖,由開明紳士李衛初先生出資,選擇地形隱蔽、又有群眾基礎和生產條件的芝林創辦了芝林造紙廠,生產浙東抗日戰爭所需的紙張,一直到1945年部隊奉命北撤為止,為浙東的抗日鬥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芝林村因地處隱蔽的山巒之中,慈南辦事處領導同志經常住在芝林村指導工作。村中也曾儲存過萬斤以上的軍糧,併為爭奪軍糧而展開過激烈的戰鬥,同時還湧現像民兵隊長茅洪雪、運輸隊長孫本良等英勇戰士。

芝林村雖說地處偏僻山區,但改革開放以來,豐富的毛竹、林木、茶葉等山林特產資源以及服裝、五金、勞保用品、儀器儀表、農副產品加工等工業企業的發展,為勤勞的人們帶來了豐厚的回報,芝林村也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富裕小山村。

近年來,隨著鄉村休閒旅遊業的興起,歷史悠久的山區古村落,山清水秀、風景獨特的“浙東九寨溝”,原汁原味山村“農家樂”,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前往休閒度假。

美麗的鄉村小鎮精選範文 篇9

沿著馬莊鎮東界村村口的水泥路一直往裡走,一排排整齊的文化牆格外引人注目,街道兩旁鋪設路肩花磚和各式花壇,花壇兩旁的綠化樹在春風的吹拂下顯出勃勃生機。近年來,馬莊鎮緊緊圍繞“建設現代文化鄉村、統籌發展城鄉經濟”這一工作目標,堅持發揮傳統產業優勢和新興產業並舉,加快發展城鄉文化建設步伐,全力以赴打造城鄉發展新亮點。

五年前的東界村,因地理位置偏僻,落後的農村基礎設施嚴重製約著村裡經濟發展,影響到群眾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道路泥濘,一到下雨天,外面的車進不來,村裡的人也出不去,每年到收穫蘋果的季節,眼看蘋果成熟,卻因村裡道路不暢而沒有果商前來收購。小孩上學放學都很不方便,經常要大人揹著出村,給行人、運輸帶來極大的不便,許多群眾想唱歌、跳舞、打球,總是苦於沒有場地,正常的群眾文化生活無法開展。沒辦法,大家要麼就是“貓”在家裡看電視、諞家長裡短,要麼就是打麻將、玩撲克,文化生活枯燥貧乏。

而今,得益於新農村建設的春風,在各項惠民政策的支援下,村裡建起了村民購物中心和綜合文藝舞臺,產業專案猶如雨後春筍迅速發展起來,涉及農資貿易、牲畜養殖、民俗文化、休閒農家樂和雜果生產等五大產業。自從村裡建起了文化廣場,勞作一天的村民每到傍晚便三三兩兩結伴來到村裡的文化活動廣場,有跳舞健身的有下棋打球的,有唱秦腔調嗓門的,熱鬧的人群、激情的歌聲和動感的舞姿,勾勒出一幅動感十足的新型農村優美畫卷,讓辛勤勞作一天的村民們著實放鬆了一把,也讓這個小村莊瞬間沸騰起來,娛樂活動每天晚上一直持續到深夜,群眾才慢慢散去。

如今,像這樣的村級文化活動場所在全鎮不斷建設完善,併成為村民們文化生活的大舞臺,使他們在家門口也能享受到與城市居民一樣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自從村裡建起了文化活動廣場,大家一有時間都聚到這裡鍛鍊身體,放鬆放鬆,找自己的樂子。有了文化活動陣地,農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扭秧歌、跳跳舞對我們來說很平常。鎮上和村上還專門找老師給大家教跳舞啥的,只要一有空,大家就約好一塊到廣場上來了。”剛剛跳完健身操的婦女們樂滋滋地說:“以前晚上不是早早睡覺,就是在家看電視。現在不同了,幹了一天的農活,吃完晚飯、洗刷後第一件事就是走出家門,跳上一兩個小時的健身舞,頓時感覺人輕鬆了許多,晚上睡覺也特別安穩。”

近年來,馬莊鎮從改善村民生活環境著手,大力推進農村文化建設,完善村級文化陣地和辦公場所建設,建設農家書屋,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各村積極響應,充分利用文化廣場,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鑼鼓隊、自樂班、健身舞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並有組織的引導,不斷髮展壯大,水平不斷提高,文化娛樂活動在各村興起後,農村文化陣地建設有力地促進了農村業餘文化的發展,不僅使村裡的群眾有了夜間娛樂的好去處,更大大改善了村風和民風,打牌搓麻將賭博的人少了,唱歌、跳舞、健身的人多了,村民的精神文化水平提高了,鄉村文化建設使村民的日子越來越滋潤。

美麗的鄉村小鎮精選範文 篇10

湯湯洛水,自北向南緩緩流過,一路經山逢丘,擋不住美麗身影,昂頭挺胸奔向大河,匯入大海。

我踏上這塊美麗山丘,望著起伏不定綿延千里的山川,不由感慨萬千。是啊,這裡曾經輝煌一時,到處是雲煙繚繞,人聲鼎沸的場面。起因只是這裡的瓷窯一片連一片,順著川道一直延伸到洛水之旁。美麗的洛水灌溉滋養了沿岸的人民,也在悠悠的千載風情中,搖曳著瓷窯鏗鏘的美麗音韻。

瓷窯輝煌於七八十年代,綿延了數百年的歲月,起於明代,穿過清朝,民國的煙雲,一代又一代的瓷窯藝人,把這造福子孫後代的技藝接力棒一樣的傳遞了數十代子孫後人,然而止於二十一世紀之初,這一座座瓷窯在市場經濟的選擇下,終於壽終正寢了。

望著漫天遍野的荒草萋萋的瓷窯,一座座熄滅了火種不再噴吐青煙的瓷窯,一種荒涼的感情爬上了你的心頭,不由你不發思古之幽情,感傷的情懷。因為這裡人煙之阜盛,車輛之往來,城池之高大,廟宇之眾多,街市之繁華,曾經為一時之雄。

如今那些衰敗的街市門面雖然風光不再,但是從它們那鏤刻著精緻花紋的門樓上依然可以看到往昔的倩影。而它們的光輝歷史,如今只保留在那些長了歲月的老人的心中,提起當年的瓷窯,老人們能把那一段繁華的歷史復活。

是歷史選擇了它們,也是歷史淘汰了它們,瓷窯在漫漫歲月中僅僅是安於現狀,裹足不前,在日益競爭的經濟大潮中落伍成為必然。倘若瓷窯能在一代又一代的藝人手中更新創造,又怎麼會面臨如今這樣的命運呢?據老人們講,瓷窯也曾經生產過一些細瓷,然而在一代又一代的傳遞中,並沒有很好的發展反而一代不如一代,這真是悲哀!先人沒有蹉跎歲月,從建窯到創制,併發揚光大,那是他們的業績,不容否認;然而子孫後輩僅僅一味的墨守成規,坐吃現成,不思進取,不謀創新,那也只能導致今天關門停業的悲慘後果。

遙望悠久歲月,我無法想象那些瓷器品能在大西北一代稱雄,進入千家萬戶。然而今天,我的眼前除了留有一兩個民間藝人守著舊窯生產一些工藝品,以作為前來參觀的人們留作紀念時,我再也感受不到瓷窯曾經的輝煌了。

如今,在數百年間曾經為西北經濟建設發展做出過卓越貢獻的堯頭窯,已經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而當每一個參觀者來到當地博物館時,都可以抬頭看到一行醒目的標示:讓我們在歷史文化的發展中得到發展的啟示和動力。這句話好像在對堯頭窯而言,也像是對每一個子孫後代而言

美麗的鄉村小鎮精選範文 篇11

“正月xx大似年!”這是家鄉的一句俗語。

“十五玩龍燈,大紅燈籠高高掛;十五敬龍神,祈福一年風調雨順!”這是家鄉的風俗。元宵節這幾天,玩龍燈成了家鄉的一種時尚,它既是一種娛樂活動,也代表家鄉人心裡一種懷念和嚮往之情。

說來這龍燈也並非年年一定要玩的,一般是上一年的年景比較好的時候,玩龍燈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一些。另外,在家鄉有一種不成文的講究,那就是玩豬年不玩豬年,豬年和豬年是一定要玩龍燈的,但遇到豬年一般是不會玩的,其他的年份沒有硬性規定,遇到災年,家鄉人也是一般不玩龍燈的,這樣的風俗傳承,幾乎成了一種約定俗成,一直沒有改變。

往年玩龍燈,一般是正月十三出燈,十六粲燈。舉事的村事先一般要放出話來,叫做打鬧臺。新年一過,家家戶戶便準備扎龍燈、扎花燈、制彩旗綵衣,總得要十多天的時間忙忙碌碌。然後,臨近幾個村子的頭人或者村幹部要親自上門去請,這叫請燈。請燈不白請,是要送紅包的,即送賣蠟燭的禮金錢,多少不論,三五百也行,四五千也可,反正是多多益善,如果請的村落多了,龍燈玩不過來,就只好提前出燈,去年是豬年,龍燈玩得異常熱鬧;今年是豬年,請的村落也一定較多,舉事的村落便也決定提前到正月十一就要出燈了。

正月十一出燈那天,太陽還沒有落山,玩燈的鑼鼓就“哐當哐當”地敲打起來,敲得震天響。據說這也是一種儀式,叫做祭燈。鬧臺打過之後,還要祭拜頭燈,頭燈即老龍燈,算作是龍神的一種敬意。每年出燈之時,還要專門請來能說會道的老先生說“緞頭”,“緞頭”的內容無非都是一些祈求風調雨順、歌頌國泰民安、各行各業興旺發達的喝彩詞,當然也是一種祈福和祝願的意思。

龍燈出燈那日,最先玩的往往是地方政府機關,然後是學校。第一場往往是場面最大、最壯觀的。如果是九龍下海,那玩轉起來就需要很大的場子,只見九條龍燈纏繞翻轉,你追我趕,流光溢彩,真的就像龍在江海里翻騰之勢,直看得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只覺得眼前五彩繽紛、異彩紛呈,彩浪翻舞,加之煙花的炸響,爆竹的鳴響,那種天上人間光彩的銜接,形成一個整體的美景。

龍燈每到一處,家家戶戶必擺上香案,香案上除了放上一條魚,一塊臘肉外,也可以擺放上一些點心、糖果、水果之內,當然也少不了放上幾條上好的香菸,殷實的人家,也要另外備上幾個紅包,這樣算起來,每戶人家的花銷一般都在千元以上。但似乎並沒有人計較這些,新春裡,花上一點錢,落得個快樂,愉悅高興就是。

龍燈到來之時,往往是鑼鼓彩燈開路,我們這裡的風俗叫做明路,彩燈一到,主人家就要開始鳴放煙花爆竹了,噼裡啪啦好一陣子之後,等到老龍燈到來之後,除了送上香菸和紅包之外,許多人家還要在老龍的頭上搭上一塊紅綢布,行跪拜之禮,這便是敬龍神。老龍過後,還有餘下的子龍幼龍,雖然可以不一一敬拜,但禮品還是少不了要敬上一份的。

我們這裡的龍燈俗稱火龍。龍頭高約丈餘,兩隻眼珠子就有碗口那麼大。口中含的珠子直徑起碼有半米長。龍燈扎得五顏六色,當然也忘不了繡上諸多的圖案,如八卦圖,八獸圖等,繡的和畫的圖案真的也是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龍玩順水船玩逆水!”這是我們家鄉的風俗。即龍燈一般是從水的上游往下游玩,綵船則是才下游往上游玩。因此,龍燈後面一般不跟綵船,只跟獅子和蛙蚌舞。

龍行順水,寓意風調雨順;船玩逆水,寓意魚兒爭上游。這樣,龍燈舞的文化氛圍和文化內涵就體現出來了。

每年玩龍燈,組織者總要動用幾百人的隊伍,僅舉頭燈的人就多達幾十人,要不斷地交替人手,而且大都是一些青壯年輪流替換。此外,彩旗、彩燈鑼鼓手、號手等等,一長排排開,起碼有一里多路長,加之看熱鬧的人群,裡三層外三層地簇擁著,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這樣的場景,真的讓人很感動,都是投熱鬧,新年了,快快樂樂,是大家的期望和祝福!

到了正月十六,就是粲燈的日子,一般來說,粲燈就是把龍珠和龍眼取下供奉,其餘的就一直舞到燃燒殆盡為止,但近幾年稍微有所改變,粲燈只作形式,並不燒燈,舞完之後,仍然拆卸儲存來年再用,這樣就可以避免浪費。

家鄉玩龍燈,實在是一種很典型的帶有濃郁的地方文化特色的民間舞蹈形式。它是一種文化傳承,也代表民眾的一種祈福和祝願。

龍騰盛世,殷切地希望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和睦安寧,幸福美滿

美麗的鄉村小鎮精選範文 篇12

走入春天的雲南省元謀縣姜驛鄉畫匠村委會月亮田村,猶如進入世外桃源,到處花團錦簇、鳥語花香、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令人心曠神怡。很難想象這個只有38戶154人,有耕地面積209畝,其中水田僅有40畝,旱地達169畝,居住著以傈僳族、彝族等少數民族為主的山區村寨,在科學發展觀的引領下所產生的巨大變化。20xx年,全村農業總產值達145.7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7165元,均較20xx年翻了一番。並於20xx年被元謀縣精神文明小組辦公室授予“縣級文明村”。

在黨的xx大及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月亮田村一班人在改善村民居住條件的同時,積極搞好產業結構的調整,大力種植青豌豆和烤煙等經濟作物,示範小米辣種植,努力促進農村經濟增長,農民增收。以村黨支部書記、村民小組長楊昌武為首的科技示範帶頭人連年種植烤煙、青豌豆和小米辣等優質經濟作為,帶動村民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經濟增收改善了月亮田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全村村民住房煥然一新,村內環境乾淨整潔,五分之四以上農戶安裝了電話,戶均一輛摩托車,農用機械普及率達百分之九十以上。“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隨著經濟條件和辦學條件的改善,九年義務教育得到普及,現有大中專學生8名,高中生13名,青壯年非文盲率達百分之百,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百分之百,“十星級文明戶”參評率達百分之百,無計劃外生育和亂砍濫伐、亂墾亂佔現象,村民遵紀守法,照章辦事,民事調解和治安防範有力,社會治安狀況良好,村容村貌乾淨整潔,農民收入逐年增加,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月亮田村只是元謀縣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在黨的xx大及科學發展觀引領下,全縣上下正團結一心,以滿腔的熱情,昂揚的鬥志向著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邁進!

美麗的鄉村小鎮精選範文 篇13

走進“士元書屋”院子,一股濃濃的農家氣息撲面而來,大門正面的中堂是毛主席畫像,畫像顏色有些淡了,但是沒有一絲破損皺褶,看得出是有一些歷史了。

我走近毛主席畫像細細端詳,“士元書屋”的主人老於看我認真的樣子,興致勃勃地介紹起來。毛主席畫像八十年代初開始張貼,1988年的時候,老於靠種植十多畝農田和澆鑄五金、維修農機具的手藝,成為小鎮首批萬元戶。看到村裡人農閒時,不是打撲克,就是摸小紙牌,生活枯燥無味不說,還因此常常產生一些口角和小矛盾。

於是,老於就和妻子商量著到城裡買一些書和象棋等,辦了一個農家書屋。村民一有空就往這兒跑,村裡的老馬認真學習了養魚知識,承包了村裡的魚塘成了養魚專業戶;老吳認真鑽研了養豬技術,成了養豬專業戶……更喜人的是,村裡吵架鬥嘴的事也幾乎絕跡了。而毛主席畫像被作為幸福生活的象徵保留了下來。

一個小小的士元書屋,竟然帶來這麼多驚人的變化。我認真翻閱起來,書架上除了有發家致富之類的書之外,不僅有《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中外經典名著,而且還有流行雜誌《莫愁》、《幸福》等,更有孩子們喜歡兒童讀物,曹文軒、楊紅纓等寫的系列小說。

我留意了一下,堂屋緊靠西牆的長條凳上坐著七、八個孩子在看書,西廂房裡有三、四老人圍著桌子在下棋,院子裡還有人在打乒乓球,我忍不住讚歎。書屋的主人“呵呵”地笑著說,現在不同以前了,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資金,扶持農家書屋,當然一年更比一年好啊!只是書屋管理的難度變大了,在白天,兩扇木門必須永遠敞開著。年輕人忙於打工掙錢,老人和孩子閒在家裡,我這兒就成了最好的去處。尤其在節假日期間,天一亮,小孩子就愛拉著老人的手就往書屋跑,往往天不黑,門關不起來。

這時,一個下棋的老人接過話茬說,老於大字識不了幾個,可是城裡有名鄉里有榜,報社電臺還採訪過很多次呢!老於開啟一個緊鎖著的抽屜,翻出一沓報紙,《人民日報》、《新華日報》等十多家報紙都寫著他的報道。那些由新到舊的報紙彷彿是一張張照片,深深地記錄下了老於這一個農村文化戶的成長曆程。

老於是一個將近七十歲的老人了,但是精神矍鑠,走路有力。我不禁想,是什麼使他這麼年輕?在牆上的一幅字上我找到了答案,那是1995年,時任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祖來建湖實地考察時贈給老於的題字:“精神高尚,樂於奉獻,文體並茂,帶頭小康”。

美麗的鄉村小鎮精選範文 篇14

在所有的建築中,我獨喜歡鄉村的石階小巷,無論是在江南的水鄉,還是在我生活的北方,那層層疊疊的池館水榭,飛簷斗拱,青條石板嵌就的大門宅院,以及那些古典幽深的魚鱗瓦房,都能讓我生出無聲歲月的縱深之感。它清幽、靜謐,就像一位安詳的老人,在這裡行走,會讓人覺得少了一些紛擾,多了幾多寧靜。

當硝煙從螢幕上逐漸散盡,鏡頭以長焦的方式將一座村莊拉向我的面前,這時的我就已經發現,這個遍佈石板小路展現在熒屏之上的陌生村莊,決非只是一個建在山腳之下的普通村莊那麼簡單,歷史的青苔還沒有完全把生活的痕跡覆蓋,歲月的塵埃也還沒有將原始的用具掩埋,擺在村頭的那個攪水的轤轆還在,安於大門前的幾個石磨石墩還在,曾經與星辰做伴,與晨雞一同起舞的那副碾棍還在,以及在電視片的鏡頭一閃而過尚未確定它們身份的古老傢俱還在,它們以無數年無數代無數次的遞進方式,一圈又一圈地圈住多少男人的目光和女人的心懷。

這是一座具有明顯沂蒙特點的山區小村,與之不同的是它很有一些年歲了,每走一個天井彎過一個院門,我都會看到布在房頂上的茅草,還有沿在茅草周圍的魚鱗形狀的灰瓦。有些房屋上的茅草並非專為拍攝電影而苫,魚鱗灰瓦也不是碧瓦琉璃炫目非常,但我相信這個村莊曾經是那麼顯赫的,這裡的人們曾經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睦相處,寡語勤勞。我甚至從它遞進層疊小院裡看出,小院的人家曾經是那麼知書達理,尊長愛幼,沂蒙山區的建築,是我國傳統的農家庭院的模式,幾代人住在一起,嚴格地遵循著弟之規裡的長幼之分,不論它延續多少年代。等到我站在它的面前時,歷盡多少年代的它如今已經老了,它低矮著沉默著,沉沉的灰色充滿了無語充滿了滄桑。

很多年沒有看見這樣的魚鱗灰瓦了,睡夢裡早已忘記了聽雨敲瓦到天明的憂傷,但我每當看到它,心中就會升起一縷淡淡的鄉愁,鄉愁著已逝的故人,鄉愁著遠去的村莊,鄉愁著那些被歲月銷蝕著的點點痕跡。我相信擺在院角的磨盤是真實的,殘缺的邊沿和磨淺了的凹槽告訴我,它們卸卻生活的重任還沒有太遠。從一進院子裡出來,又進入一進院子,兩邊的廂房空空如也,矮牆上爬滿了藤蔓的根鬚,磨盤在院外的空地上深深地嘆息。當年的使命已經卸去,再沒有人於深夜裡扶棍而行,一圈圈把生活碾出各種願望各種滋味,碾成揮之不去的鄉愁記憶。

每一戶人家的院子門前都有一塊支起的石條,偶爾有幾家的石條上面擺著幾具陶罐之類,在北方的農村,石條也是一件接雨朝天最簡便的傢什,而陶罐則是用來供主人起夜的用具,我探頭看了一下,陶罐共有三個,兩大一小,再看眼前的房屋,主屋最北,屋門正對南面的院牆,而主屋右邊的一側,各建有幾間比較簡陋的廂房,按當地的風俗習慣排列,第一大間應該是這家人家的大兒子起居之用,第二間是二兒子起居之所,兩間廂房都帶一小片天井,天井的對面是各家的廚房,看到這些你能夠想象,他們在娶親的那天是怎樣的非凡熱鬧,院子的外面掛滿了震耳的鞭炮,院子的裡面擺滿了紅衣嫁妝……

在昨天的歲月裡穿行,我慶幸能夠看到這村莊原型原貌地儲存下來。我在掛滿玉米的舊的草屋面前留影,想把伸向屋角院門的手再伸展一下,卻被堅硬的石塊稜角猛颳了一下。就在攝像機發出“喀嚓”之聲的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為什麼這裡的人們沒有在日本軍隊的掃蕩與屠殺中倒下、滅絕,而是一次又一次地把家園修葺起來,繼續著平靜安寧的生活,古老的村莊,卻有著堅硬的風骨!在昨天的歲月裡穿行,我懂得了什麼是質樸什麼是堅韌,什麼是不可欺辱的意志和品格,而這些意志和品格,將會在未來的歲月中更顯執著、堅守。

美麗的鄉村小鎮精選範文 篇15

渺無人跡的山林裡,掩映著粉牆紅瓦的度假村。我在這個安靜的地方休養、寫作,早上起來,發現外面下起了春雨。想起前番夜讀的詩句:“水邊山,雲畔水,新出煙林……”禁不住感慨萬千。曾幾何時,這裡還充溢著濃厚的頹腐之氣,經冬的草蟲獨來獨往,穴洞之內偷自安生。僅幾天的日月輪迴,便煥然“喜泥潤,燕歸南浦”,天地之間“花香之氣漫煙縷”了。俏麗的紫雲英垂下紫韻,低矮的蒲公英探出花盤,樸實的薺菜花風中搖曳,就連無名的小米粒花,也毫不顯弱地綻出花蕾,青草,碧樹,新芽,玲瓏剔透,令人目不暇接。

一陣清脆的鳥鳴從空而落,擾亂短暫的思緒,望著山頭籠罩的雨幕,不由欣賞起這早春的雨來。一開始,雨下得很小,像天空灑下的薄靄,然而不久便洋洋灑灑起來。是那杏花開時常下的杏花雨。早春的雨,有一點兒微涼,但並不覺得有半絲寒意,果真是“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人置其中,別有一種輕涼柔美的感覺。想,天氣和暖,楊柳吐青、杏花盛開的時節,細雨濛濛,挾著杏花的芬芳,衣衫袂袂,漸沾漸溼,伴著輕風細細雨,悠然徜徉春色裡,欣賞這杏花天影,百鳥啼囀,是何等的愜意。這原本的明眸流睇之美,如今罩上了雨霧繚繞的神祕,這種若即若離的狀態,莫不是出自春天的手筆。這樣的一種景緻,難免教人動情動心。

蒙山的雨,是花香浸潤過的雨,蒙山的風,是花香浸潤過的風,煙雨隱沒了萬壑的聳峻,空山流轉著脆鳴的鳥語,使山林綠意更濃,空氣更加純淨。我沐著春雨,舉傘信步向山林走去。山路修葺得規整紮實,一橋一柱,一石一階,無不曲折逶迤。沿著臺階,行至流碧橋上,依偎欄杆俯瞰橋下的深澗,一塊巨型岩石形成了平展的坡面,傳說八仙喝酒的場所,又說是王禪看戲的地方,名曰“戲臺石”。如今,戲臺石已被山溪佔領,就像浮於澗中的一片荷葉,四周捲曲,邊緣稜起,“荷葉”裡面水波如鏡。我把這裡稱作“蓮花臺”。這裡沒有山花的嫵媚,沒有瀑布的喧聲,唯有山泉清洌,淙淙流瀉於塊石之上,響聲悠遠,婉轉動聽,流水打著弧狀的傘花,形成水簾倒卷的自然美景,一份清泉石上流的境界。

沉浸在蒙山的雨中,我目光遍覽,茫無目的,卻又身心滿足。一排綠影從眼前閃過,我驚訝了,原來是一蓬修竹,於雨中亭亭而立。竹為人類所喜之物,自宋代以來,被譽為梅、蘭、竹、菊“四君子”之一,它的虛心而剛直,而被看作是高潔、正直的象徵。很難想象,冬季寒冷的蒙山,會有這麼一片挺拔常青的修竹。竹本青翠,雨中的竹,更加蔥蘢,更加秀美。我在心中讚歎不止,於竹林裡聽風觀雨,又是一番絕好的佳地。翠竹獨有的氣節,令人肅然起敬,山裡有了翠竹,便有了精神面貌,有了生命的活力。一聲吆喝,劃破了溼涼的空氣,我轉頭,聽見另一面山坡的呼朋引伴。有誰比我更早地進山賞雨呢?隱隱約約的遠山,但見懸崖峭立,樹木更幽,有松樹、杉樹,還有眾多說不出來的樹木,皆被雨霧繞裹,就像披上一層素白飄逸的絹紗。

這茂盛的修竹,這飄逸的森林,不一會便隨著身影的移動,一步步隱入了橋西橋東,隱入了另一個岩石峭陡、古木斑駁的世界。繼而,畫面裡出現了金黃的連翹,長長的枝藤從灌木中伸展出來,一簇簇掛滿了山崖,一坡連著一坡,美麗的花朵,開得金碧輝煌。蓬勃的生命,構成了山野詩般的絢麗。我知道,蒙山的春天不乏山花爛漫。這爛漫的山花,正好讓繃緊的心絃,可以自如地放鬆下來,緩慢徜徉,瀏覽欣賞,獲取修養身心的享受,體會它的深邃精妙之感。孔子說,“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這話深有道理。不論山有多高,都是以人為尊。人在山上,山在腳下,方知“小魯、小天下”。物像如此,心境亦然。

蒙山的春雨,來得悄然,走得也無聲無息,就當我欣賞玉蘭花樹之時,一道明媚的霞光躍出雲端,只剩潔白的薄紗環繞低處的山腰,形成了它唯一優美的餘韻。河流變得澄明清澈,渾濁的空氣被沖洗的清香怡人,陽光升騰出千萬縷暖意,像一束束飽滿的野花,撲啦啦開放,將天地映照得絢麗迷人。只是那雨,彷彿從沒有下過,山路光潔,草地青蔥,一窪積水不見。再看遠處的景緻,楊柳和風,山桃潤紅,杏花粉白,梨花勝雪,風一吹,花瓣漫天……讓人想起那句: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淡泊,寧靜,致遠,悠然於天地山川草木之中。

這時的蒙山,不再是一個人的蒙山,僻靜的棠梨樹下,懸索橋旁,遊人摩肩接踵,開始了新的攀登。當人們遠離自然,湧向城市之後,寂寞的便不再是山中的風景。綠色的行動在祖國大地縱深拓展,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得到更好的保護,追求自然生態之美已深入人心。山影之中,我彷彿聽見新的登山杖上,又一輪篤篤行進的跫聲。

美麗的鄉村小鎮精選範文 篇16

“鄣公嶺下婺江源,赫赫茗眉碧山川。龍尾紅魚書香縣,陽關快馬再加鞭。”我是在讀到這首出自人民日報一位老領導的《婺源》詩後作此婺源行的,這才理解了攝影家們為什麼要把它稱作“中國最美的鄉村”,同時更發現了這片地處皖、浙、贛三省交界的神祕所在,豈止是一個“碧山川”所能概括?

婺源的山川當然碧得可人,這有婺源歷史名人朱熹老夫子的詩句為證,那山是“鬱郁層巒夾岸青”,那川是“問渠哪得清如許”,可謂山青水碧了。然而我卻發現婺源的山川之絕處更在那“遠近高低‘綠’不同”上。你看那山:遠處的大鄣山是黛綠色的雕塑,白雲也凝固成飄帶環繞在它的腰間;近處的山坡是翠綠色的精靈,那灌木叢中、那參差樹枝上、那樹幹上纏繞著的藤蔓上似乎每分每秒都在萌生著新綠;高高的山頂是暗暗的綠,暗得像天幕上的剪影;低低的山巒是青青的綠,青得像那田畈裡的禾苗在風中漾著青波。再看那水,遠處的水是蒼綠色的氤氳,近處的水是墨綠色的明鏡,高處的水是淡綠色的飛瀑,低處的水是深綠色的古潭。於是我們看到了如此壯觀的景象:一千多隻“中國愛情鳥”鴛鴦萬里來尋婺源的鴛鴦湖戲水越冬,從而使得婺源成為全國最大的野生鴛鴦越冬棲息地;於是我們聽到了如此綠色的前景:婺源可供開發的水電資源蘊藏量還有十三萬多千瓦。

婺源的樹綠得令人驚訝——為它的近乎奇蹟的生機,為它的近乎奇蹟的故事。婺源的古樹名木之多已經足以令人驚歎,樹齡在800-1320xx年的就有32棵之多,然而奇就奇在這些千年古樹不但活得挺拔,而且依然青翠,老當益壯還為婺源添綠,每每讓遊客望樹興嘆激動不已。不過最為神奇的恐怕要數文公山上的16棵參天巨杉了,它們是朱熹返鄉掃墓時親手植下的24棵杉樹中的遺存,樹齡雖然已逾800多年,樹高都近40米,然而長勢依然旺盛,棵棵鬱鬱蔥蔥。朱熹畢竟是個大哲人,如同他的學術著作至今還在被專家學者們反覆研究一樣,他當年以24棵杉樹寫就的這篇“綠色文章”直到近些年才被人們讀出奧妙:原來他是按八卦圖陣布點挖穴植下的,唏噓之餘不覺諧趣橫生綠風吹。這股綠風吹到民國年間的時候,婺源虹關村的一位名叫詹佩弦的村人,竟然為村中的一棵號稱“江南第一樟”的老樹專門編了一本書,書名就叫做《古樟吟集》,收入五十餘篇吟誦這棵古樟樹的詩文,堪稱綠色一絕了。

婺源的竹林是油綠色的,最著名的要數賦春鄉的十里竹廊了,假如說“賦春鄉”的詩意盎然的村名讓人觸控到“書香縣”的幾縷文脈的話,那麼這十里竹廊就是一卷長長的春色賦了:婺源的草地是亮綠色的,馬路邊,小溪畔,公園裡,山坡上,到處可見鮮活的綠色地毯在逗人遐想,難怪岳飛當年戎馬倥傯過婺源時竟寫下“滿地芊芊草色嬌”這樣與其身份反差極大的詩句,而今日之婺源則更是今非昔比了,全縣綠色植被覆蓋率已高達95%以上,這個綠色的數字是讓人亢奮的;婺源的茶是碧綠色的,到過婺源的人終生也難以忘卻“婺綠”名茶留在脣齒間的芳醇。即便是古橋,在婺源這個綠色的世界裡竟然也能是綠色的,這便是潘溪上的樟橋。這是一棵620xx年的古樟樹,粗大的主幹弓腰曲背從此岸臥向彼岸宛如橋身,小枝曲如臺階,大枝豎如欄杆,行人由樹身上過河,陣陣滄桑綠風一路撲面入懷,堪稱人間一奇。

或問:婺源何以樹成海?卻原來婺源民間一直有著以珍貴樹木點綴村景、改善環境的優良傳統,人們在遷居、升學、婚配、祝壽、堆墳和掃墓時,均以植樹來紀念。而對於已經長成的大樹尤其是那些老樹,婺源人更是將其視作“樹神”,比作“生命”,再困難的時候也不得砍樹濟困,再好的價錢也不得賣樹賺錢,成為村規民約,成為約定俗成,誰也不能破壞它,婺樹能不成海麼?婺源能不蒼綠麼?

古樹高低屋,村外水如環。村外又村千戶蔭,樹間生樹四時春。在我自以為把握住了這繽紛的婺源之綠的時候,婺源才子陳愛中先生卻恰到好處地把一本《婺源風物錄》遞到我的手中,那綠色的封面就讓我赫然一驚——那是婺源人用調色盤調製出的“另類”的綠,雖難以言盡卻令人神怡,一如我心中的婺源印象…

美麗的鄉村小鎮精選範文 篇17

入夜,地處豫南大別山腹地的鄂豫皖蘇區首府、全國著名的“將軍縣”——河南省新縣千斤鄉文化中心的圖書閱覽室裡,幾個蔬菜種植大戶正在網上查閱資料,門前的廣場上數百名群眾興致勃勃地觀看本鄉“楊擺柳”農民藝術團表演的“地燈戲”,叫好聲、喝彩聲一浪高過一浪。

每天,像這樣的大眾文化娛樂活動,已遍及老區新縣城區大大小小的休閒廣場和16個鄉鎮(區)的20多個社群文化中心,這是老區新縣大力開展文化惠民工程帶來的新氣象、新景觀。

作為全國著名、河南唯一的“將軍縣”,革命戰爭年代,不足10萬人的新縣就為中國革命培育了許世友、李德生、鄭維山、張池明等43位共和國第一代將軍,獻出了包括吳煥先、高敬亭等在內的5.5萬英雄兒女的寶貴生命,其革命歷史遺蹟達360多處。早在20xx年,新縣就作為全國紅色旅遊開發重點縣,被列入“1231”紅色旅遊工程,在全國100個重點建設的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中,新縣就有4個;20xx年12月,新縣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全省首批8個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之一。

近年來,新縣不斷加大文化陣地建設力度,累計投資40多億元,改造提升城區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舊址、鄂豫皖蘇區首府博物館等紅色景觀,配套設定群眾文化娛樂設施,同時組織專人挖掘文化底蘊,逐步完善鄉鎮文化設施。全縣1300多個自然村實現廣播電視“村村通”,建成11個鄉鎮文化站、184個村文化大院、195個農家書屋,建成新集鎮艾窪社群、滸灣鄉遊圍孜、陳店鄉梅花新村等農民健身示範村26個,逐步打造了覆蓋縣、鄉、村的三級大眾文化平臺。

新縣還鼓勵縣歌舞團大膽改革,公開招聘演藝人才,組建專業文藝隊伍。在各鄉鎮(區)設立文化服務中心和廣播站,配備專職工作人員,選配11名科技副鄉(鎮)長充實到鄉(鎮)指導文化工作,將120多名大學生村幹部明確為村級文化管理員。同時,培育各種文化協會組織,發展楊擺柳等民間藝術團體30多個,培育民間藝人600餘名。

每逢節假日,新縣組織開展的舞獅、旱船、民俗踩街、燈謎競猜、慶新春廣場文藝演出等活動,營造了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魅力新縣”廣場文藝演出、“歡樂新農村”文化下鄉、“舞臺藝術送農民”、“文藝演出進社群”等好戲輪番上演。紮根農村的10支農村電影放映隊,年放映電影為2300餘場。走向市場後的新縣歌舞團,創作豫南特色節目168個,打造“將軍之聲”大戲,年均演出100多場次,成為河南省遠近聞名的文化品牌。民間藝術團體、民間藝人更是常年活躍在大街小巷、田間地頭,豐富了城鄉居民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