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好家風伴我同行演講稿(通用16篇)

欄目: 講話稿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6.24K

好家風伴我同行演講稿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好家風伴我同行演講稿(通用16篇)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良好家風助我成長。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的基礎性教育,良好的家風是未成年人成長的基石。

家風是人們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一種穩定的風格、作風和傳統,包括為人處事的態度和行為準則。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我們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它對我們的影響是全方位的。父母親在日常生活中習慣性的言談舉止營造了特定的家風,我們在這種特定家風的薰陶下,會經過耳聞目睹接受影響。這其中,“模仿”起著重要的作用。不管成年人是否意識到自己的言談舉止會對我們產生某種性質的影響,我們都在模仿。

近日在很多法治欄目中都看到了關於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不得不說這些誤入歧途的孩子令人痛心。但在這令人痛心的背後,又是什麼原因讓他們迷失了方向,一步步走向犯罪的邊緣?而家長——作為未成年孩子的監護人和引導者,他們又有著什麼樣的職責呢?我認為從這些事件中,應該更加重視對孩子的教育,重視家風,家訓,家教。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都猶如一棵棵小樹苗茁壯成長的歷程。不同的只是樹苗需要人工製作的木架來扶持它,匡正它的成長軌跡,而孩子們則是需要家長的精心教育與幫助來健康成長。對於那些誤入歧途的孩子們,我不敢斷定全部都是由於家庭的影響因素對他們造成了負面的影響而產生了惡果,但我確信,對於他們的錯誤,家庭環境自己家長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這時候,家風,家訓以及家教的好壞都被最有力地證明!

對於我來說,我家的家風就是“學會做人”。這裡講的“學會做人”指的是在道德品行做好,不是說要做到最好,但在一般情況下,我都以此來告誡我自己。在為人處事方面,對別人要做到寬容、和善、認真地對待;在生活上,我會做到細心,對每件事都堅持認真地去處理;在道德方面,我時常提醒自己絕不做任何破壞、違反社會規則的事情,我會盡力地做好道德上的小事情,從身邊的小事情做起,不要做得最好,但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對待它們。

正是有了良好的家風,我才成了一個合格的家庭成員。有時,我所學到的家風,是從父母的身上借鑑而來的。我覺得在此方面,父母對我的影響是極為重要的。一些好的家風就會養成一些優秀的品質,正是有了這樣良好的家風,我們才能更好地成長。

家風如細雨,潤物細無聲。每一位成年人都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為子女的成長營造良好的家風。因為只有正當的家風,才能給未成年人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良好的家風是孩子終身的財富。

謝謝大家!

好家風伴我同行演講稿 篇2

家庭是花根,孩子是鮮花。家風如陽光,鮮花只有在陽光的照射下,才能清香宜人;家庭是種子,孩子是小樹。家風如雨露,小樹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茁壯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本站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小時候,母親經常會給我講她小時候的故事。母親有時也會把家務分擔給我一些,讓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每當我找各種理由推掉不做時,她都會笑著對我說:“哎!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做人要勤勞,要知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最近姐姐考上了大學,家裡的親戚每隔幾天就會過來家裡坐一坐,祝賀姐姐。也時不時的對我說,你也要努力了,像你姐姐一樣考上大學。今天,經常來我們村子裡賣蔬果的爺爺又過來了。我和媽媽去買橘子,剩媽媽還有鄰居挑水果的時間,他對我說:“要好好學習哦,以後要考到博士!”我笑著答應了他。其實早在姐姐考上大學,看到爸爸媽媽驕傲地告訴別人,我女兒考上大學了,是福大呢的時候,我就立志也要像姐姐一樣考上大學,讓他們的心裡多一份驕傲。

自古文人重“家風,先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風敦厚尤顯重要。因此古往今來,中國文人留下了不少“家教聯”,令晚輩耳濡目染,成為“言傳”和“身教”的典範。

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幼時貪玩,無心讀書,他父親興王心中擔憂,就將他關在書房裡,反覆罰抄一副家教對聯:“讀書好練武好學好更好;創業難當權難知難不難。”規定每天抄100遍,否則鞭笞。朱厚熜整整抄了100天,才領悟了父親的苦心,痛哭下跪於父親面前請罪。從此,他把這副對聯掛在書房裡,敦促自己用功讀書。

曾任過美國總統的里根,不僅有名望而且富有。但他嚴格要求自己子女自立,絕不讓他們依賴父母。兒子失業後,一邊尋找工作,一邊靠領取救濟金度日。

鮮花在陽光的照射下,清香宜人;小樹在雨露的滋潤下,茁壯成長;我,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更加出類拔萃!

好家風伴我同行演講稿 篇3

老舍先生曾經這樣寫道:“我真正的老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並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家庭教給人生第一課,樹立好家風,代代都受益。 家風到底是什麼?不一樣的人會有不一樣的答案。 “為貧出仕退為農,二百年來世世同。富貴苟求終近禍,汝曹切勿墜家風。”這首陸游《示子孫》,是陸游對其子孫後代的淳淳教誨,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家風要正,以德治家,才能讓後代子孫綿綿流長。

我們敬愛的毛澤東主席說,毛家的人不經商、不賺錢。從我母親到我這一代,都是靠工資生活。“低調做人、清廉是毛家的家風”。

在20xx年接受央視採訪時談到,兒時穿著的衣服,不但補丁摞補丁,而且多是兄弟姐妹輾轉相傳下來的。儘管宣告過“絕對不幹”,但他也不得不穿姐姐的“花衣服、花鞋子”。勤儉是習家一脈相承的作風。 讀這些偉人家風,令人動容,令人心生無限敬畏! 對於我來說:自力更生就是我家的家風。

我的姥姥是從解放戰爭中走過來的人,在那個艱苦的年代,姥姥從小就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她常掛嘴邊就是毛主席的八字箴言“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母親10歲,姥爺就去世了,姥姥一個人帶著幾個孩子,生活的艱辛自不必說,但是姥姥不服輸,帶領一家人掙工分,自己動手做鞋墊、賣鞋墊,慢慢的到後來自己養雞養豬,生活越來越好,舅舅也在家人的支援和自己的奮鬥中成為村裡唯一的高中生。 我的母親,一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更是用她的一言一行詮釋了“自力更生”。我的母親是一個苦命的人,從小失去父親,兄妹5人,母親排行老二,由於老一輩的觀念,雖然母親學習成績優秀,但是上到國中,在姥姥的多次祈求下,最終還是放棄了學業,跟著姥姥勞作,支援家中開銷。

母親學問不高,從來沒有什麼高大上的詞語,但她卻用一個農家婦女的行動感染著我。母親從小就對我們要求嚴格,教育我們自己的事要自己做,遇到困難了也要自己先想辦法努力解決。她總說“靠山山會倒,靠水水會跑,只有靠自己,自力更生,生活才會更好。” 童年的生活讓我至今難忘。母親和父親為了能使家中生活更好,租了一片土地種葡萄,因為種葡萄是需要一個長期培育才會看見收益的專案,很多人都不看好。但是母親相信,只要精心培育,付出汗水,一定可以獲得豐收。每年冬季,葡萄都要進行修枝,母親幾乎天天都在葡萄園中,每一棵葡萄樹她都要精心的進行修剪,雙手不知道多少次被樹枝劃破。葡萄的每一個生長環節,母親都細心呵護,施肥、澆水、除草、鬆土,抹芽……正是母親的精心勞作,我們家的葡萄收穫頗豐,生活越來越好,村裡其他村民也慢慢開始了葡萄種植。童年時期每到暑假,葡萄成熟,我就跟著媽媽打理葡萄園、賣葡萄,成為了穿梭在葡萄藤中的小不點,正是跟著母親在田裡勞作的經歷,讓我磨鍊了意志、鍛鍊了心性。 母親精通農作物的耕作技能,又勤於勞作,莊家總能獲得豐收,家裡蓋了樓房,院子裡還有一小塊空地,母親把它開闢出來,種上大蒜、青菜、辣椒、黃瓜等多種農作物,我家的小菜園總是收穫滿滿。鄰居們也成了我家菜園的常客。 成為一名人民教師一直是我的夢想,20xx年畢業後,響應國家號召,我通過特崗考試,分配到了中牟縣的一個鄉村國小,我有些心灰意冷,在媽媽的鼓勵下,我最終還是選擇了去特崗任教,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正確的,正是在特崗的2年磨鍊,讓我迅速成長。

20xx年在母親的鼓舞下,我重新準備招教考試,最終成為了惠濟區申莊國小的一名教師。走進申莊,那座最具有“現代感”的兩層建築就是我們學校。資訊閉塞,村裡唯一的商店也貨品不全,我們常戲稱,“這真是鳥也飛不到的地方!”由於地處偏遠,教師流動性非常大,常常是迎來送往,自然工作量也大,6年級的班主任、語文和英語教學,學籍管理員、安全專幹等,兼數職於一身,由於住校,各種下班後的臨時性工作自然少不了,加班到深夜也是常事。工作3個月後,和我一起來的宋老師毅然決定離職,這對我無疑不是一種打擊?有時我也想過放棄,再重新開始,但是這種念頭很快就被掐滅了。這源於我的母親。

有一次,母親來學校看我,換乘四五趟公交,兩次小三輪,整整一上午,幾經周折,才到學校。母親心疼不已,嘴上卻說:“這裡環境多好,你要把孩子們教好”。母親的鼓勵,讓我重新振作,繼續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有時對於工作中的一些事情,我也會牢騷滿腹、煩躁不安,母親都看在眼裡,她沒有訓斥我半句,只是照常地勞作,每天過得充實而快樂。有一天,媽媽無意中把我高中的一本筆記本放在了我的書桌上,翻開第一頁,“天道酬勤”幾個大字映入眼簾,那是我的座右銘,是我的精神信仰。終於,我醒悟了,開始發憤圖強,我想在偏遠的農村學校也可以大有作為,也可以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我上好每一節課,用自己的愛心和耐心溫潤著每一個可愛的孩子,同時積極參加各級活動,優質課、觀摩課、校本課程設計大賽等都有我的身影,在領導和同事的幫助下,我由一名教師成為學校的中層幹部,取得了各種各樣的榮譽,受到孩子的喜愛和家長的認可。祖輩傳下來的“自力更生”的理念確實讓我受益無窮! 自力更生——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如今我也是一名母親,我也將以同樣的信念教育自己的孩子,讓“自力更生”成為我們的家傳之風一直傳承下去!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核心,是核心價值觀,良好的家風,是一個家庭真正的不動產。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面對的是天真無邪的孩子,他們是祖國的明天,我們要家校攜手,秉承優良家風,讓孩子感受學校的精心培育,養成浩然之氣,在快樂中健康成長,早日成才!

好家風伴我同行演講稿 篇4

家風又稱為門風,家風其實就是在家庭裡形成一個統一的道德標準。所以說,一個良好的家風可以幫助在家庭中的成員更好地學習一些人生的道理和做人的道理!

“學以增智,學以立身”,把勤於學習作為培育良好家風的常態任務。聖賢由學而成,才能由學而得。一個政黨會因學習而強大,民族會因學習而富強,同樣,家庭會因學習而不斷進步和發展。高尚的人格,美好的操守,是一開始從家庭的薰陶、而後在學習和工作的實踐中長期培育而成。古往今來許多有識之士,無不重視以文化人、以學治家,把個人的修身立業與培養良好學習家風聯絡在一起。從小就養成善學、愛學、勤學的習慣,才能不斷陶冶道德情操、提升氣質風範,也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的困境。古人說:“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黨員幹部不僅要做勤於學習的表率,還要激發家庭成員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習習慣,通過學習立身立德、增智強能,這樣也能使良好的學習家風薪火相傳。

“為官發財,應當兩道”,把甘於清貧作為培育良好家風的價值追求。是為子女留下萬貫家產,還是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這是檢驗黨員幹部是否具有良好家風的重要標誌。唐代詩人羅隱就有“國計已推肝膽許,家財不為子女謀”的名句留傳後世。李總理對政府官員也有著擲地有聲的話語:“為官發財,應當兩道,既然擔任了公職,為公眾服務,就要斷掉髮財的念想。”當官即不許發財,這是黨的性質宗旨決定的,是職業要求決定的,也是家庭教育必須遵循的。事實說明,家財越多越有可能滋生懶惰心理,扼殺創造精神,這對家庭對社會都是極為不利的。真正高明的父母,是把優良思想和品德操守留給子女,這樣才能為家人贏得長久的榮譽和尊敬,為家庭帶來長久的歡樂和安詳。

“儉以養德,德由儉來”,把樂於節儉作為培育良好家風的行為準則。崇尚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古代,就有“勤於持家,儉以養德”之說。節儉,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價值取向,是一種催人奮進的精神力量,唯有從小就接受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教育,才能真切懂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防止產生優越感,自覺克服驕嬌氣。節儉既是一種美德,也是個人健康成長的護身法寶。現實中,有的黨員幹部就是從追求奢侈生活開始,逐漸走上違紀違法道路的。要自覺遠離奢侈欲的誘惑,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思想,不僅自己要以儉為榮,還要讓子女過過窮日子、苦日子,使他們真正把節儉作為一種意識,嵌入靈魂深處,作為安身立命之本,成為生存智慧的理性選擇。

“堂前教子,枕邊教妻”,把嚴於管教作為培育良好家風的重要環節。家庭給人以歸屬感,成為人們內心情感最柔軟的一部分。正因為此,家庭容易成為人性弱點的避風港,原則易在親情面前變通,底線易在親情面前突破。對家屬子女管理不嚴,常常導致家庭不幸。黨員幹部要自覺把好作風貫穿於家庭生活之中,經常向家人宣傳政策法規,幫助他們劃清是非、美醜、榮辱的界限,對枕邊風善而從,惡而棄;對子女的不正當要求,要堅決予以拒絕。同時,“身教重於言教”,要求子女家庭和睦,自己首先要感情專一;要求家人潔身自好,自己首先要遠離低階趣味。只有這樣,才能把家庭打造成一個追求進步的家庭,一個經得起風浪考驗的家庭,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

希望家家戶戶都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家風,讓家風幫助我們學會做人的道理,在社會中形成良好的風氣!

好家風伴我同行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爸爸媽媽從小就教導我要做一個善良,自立的孩子,這就是我的家風。

善良是爸爸媽媽一直以來對我最基本的要求。對爺爺奶奶要尊敬,對不認識的陌生人要力所能及的幫助,對弱小的弟弟妹妹要多多愛護,對小動物也要保護起來。媽媽說我本來就是一個善良的孩子,但是善良還體現在大方不計較,讓我以後也多多原諒弟弟和同學們偶爾的小事情,做一個大度開朗的女孩子。

我有一個嚴厲細心的爸爸和一個毫不留情的媽媽,所以我家有很多事情是不能做的。我是一個馬虎的女孩子,經常會因為這件那件事情被訓,爸爸就教育我自己的東西要規整好,用過的東西要放回原位,而我卻經常忘記,所以每次都會挨批,我以後還要繼續嚴格要求自己。媽媽常說自己的義務就是照顧好自己。不讓我自己受傷,作業自己認真及時的完成,吃飯洗澡都自己好好的去做。自己的髒衣服和鞋子要放到髒衣筐或者自己洗乾淨,不要到處亂放。

我自己有很多的小問題,也會有小脾氣,但是我知道爸爸媽媽都是希望我變得更好,所以我會認真記得我們的家風,做一個越來越好的孩子,茁壯成長。

好家風伴我同行演講稿 篇6

一戶人家,一條家訓;一戶人家,一種家風。家風、家訓,不管多麼簡單,它們也是不平凡的。因為它們經過多年的傳承,伴隨了一代代人,啟迪了一代代人,也影響了一代代人。

現在國家領導人提出,要求“求真務實,說真話,辦真事”。這些話我太熟悉了,因為“實事求是”就是我們家的家風。爸爸媽媽從小就這樣教導我,他們不會因為我是小孩,就撒謊騙我,不跟我講真話。由此我也知道了,在大是大非的層面上,在真理與原則面前,人人平等。爸爸經常在家給我講大道理,首先就是“實事求是”的意思,有時我被爸爸講得啞口無言,但後來想一想,其實爸爸是對的。就應了上面那句話“在真理與原則面前,人人平等”,因為等我到了社會,或者出門在外,沒人會讓違背原則、是非不分地讓著自己。只有真正做到“實事求是”了,才能在社會上為自己贏取一塊立足之地,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走進奶奶家的大門,抬頭一眼就看到“安居樂業”四個金光閃閃的銅字,懸掛在影壁牆偏上位置的正中間——這便是我們家的家訓了。安居樂業,四個字看上去普通,裡面卻包含著大道理。安居,指的絕不是要安於現狀,而是說要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奮鬥,將自己的家庭盡力建設好、經營好,以家為本,求得生活安定,家庭和睦。國家是一個大社會,更是一個大家庭,它是由一個一個的小家庭組成的。所以,只有每個人都明白了這個道理,每個小家庭都能安居了,社會才能安寧,國家才能安定。

論語中有一句著名的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樂業”是最好境界了。樂業,便是愛崗敬業。我現在還只是個小學生,我的“業”就是要把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好,把我的學習搞好,在我的業餘時間儘可能地瞭解多專業、多領域的知識,以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所以現在的我,不僅要好好學習,還要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如果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分內工作、分內職責當成了一種使命,一種樂趣,我們賴以生活的社會一定會更加美好,我們的國家一定會更加強盛!

每年的清明時節和冬至、春節,我總是會和爸爸一起到先祖先輩們的墓前去掃墓、祭奠,緬懷他們、感謝他們傳承下來的樸實無華的治家格言,生活真理。先輩們的言傳身教,他們用經歷和智慧總結出的家風與家訓,不僅利己,更是利人、利社會,使得我們這些王家的子孫都大大受益,並一代一代地不斷地去繼承和發揚!

好家風伴我同行演講稿 篇7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們、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好!我叫王倩玲,來自白河路政中隊,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家風,傳承的力量》

“寒門家風好,少年早成才”,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生活方式、文化氛圍。大凡家風家訓,或為一條意義厚重又深遠的格言,如諸葛亮曾有教子名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或為一整篇諄諄教誨的文章,如司馬光那篇傳頌至今的《訓儉示康》;或為如曾國藩者,在家書往來中教授子嗣為人做事的道理,這些家訓在祖祖輩輩的傳承中便成了家風。

悠悠華夏五千年,風流人物燦若繁星。回望我們中華民族那些有傑出貢獻的人,都擁有良好的家風。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官至宰相,位高權重。但他嚴於教子,很注重培養子女自律自立意識。他寫了篇《訓儉示康》來告誡其子:“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儉以立名,侈以自敗"。由於教子有方,司馬光之子個個謙恭有禮,不仗父勢,不顯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見容止,雖不識皆知司馬氏子也。”

周恩來的侄女周秉德女士說,伯父要求我們要和全國老百姓一樣過簡樸日子。我們周家兄妹都是普通老百姓,沒有人當大官,沒有人經商掙大錢,沒有小車子、大宅子。“踏踏實實地本分做人是我們周家的家風。”

勤儉、正直、低調、清廉,讀這些偉人的家風家訓,令人動容,也令人心生敬畏。我的家庭是幸福的四口之家,然而,自我記事起,確從不曾聽聞父母對我有關於家訓家風的專門教導,父親老實憨厚,母親性子溫和,他們的一生平淡無奇,卻一直在用行動讓我明白人的一生,什麼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孝道。我的外婆今年已經84歲了,由於性格要強,經常會因為菜不合口味、米飯又太硬這樣的小事發脾氣,可爸爸媽媽總是耐心的勸說,從不頂撞她,即使有時候外婆說的話我都覺得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沒有責怪她的意思。依然處處順著她的心意,爸爸總對我說“百善孝為先,百孝順為先”。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儘可以由著她來。人老了就應該愉快的安度晚年,這也是我們做兒女應盡的職責。爸爸的話很讓我感動,我在心裡記下了這句“百善孝為先,百孝順為先”,這就是我們的家訓,我有責任和義務把我們的家訓世代傳承下去。現在每次休假回家,我都會第一時間去看外婆,聽她給我講那些我都能背下來的過去的事情。因為看見她的微笑我就會覺得我是幸福的!

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國婚姻家庭領域存在著一些急待解決的問題:戀愛觀上的拜金主義、婚姻中的草結草離、家教中的過分溺愛、孝親中的漠視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會地位的人由於不重視家風建設致使自己或是子女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這些教訓是沉痛的。因此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實現中國夢的新形勢下重提家風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

良好的家風形成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的薰陶與積澱讓。首先,要有意識的去培育養成。要明白代代相傳的不僅是是家財和地位,更應該有內涵和精神。把良好的家風薪火相傳,發揚光大,讓好家風成為每個成員的自覺意識和行為。其次,要營造學習的氛圍。古人講:“非學無以明志,非學無以廣才。”知書才能明禮,學習就能昇華。讀書總能給人心情恬淡的意境,使人有所收穫,有所感悟。最後,長者要做好傳與帶。家長是塑造孩子的無形力量,你的穿戴、舉止、觀點等都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上行下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樣的道理應該人人都明白。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良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家風,具有傳承的力量。我們不僅要在家中延續,更要在社會中弘揚。行動起來吧,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從點滴小事做起,為著子子孫孫的美好未來,為著世界的溫馨和諧,身體力行,做“好家風“的建立者,實踐者,推行者,讓中華美德的種子在華夏大地上開花結果,世代相傳!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好家風伴我同行演講稿 篇8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們、朋友們:

俗話說:“家興出孝子,家敗出逆子。”一個家庭的興衰,直接影響著子女的品質言行,而一個家庭的興衰與否,都與家風、家訓有著密不可分割的關係。

縱觀歷史,回顧無數曾輝煌一時的家庭,其家風各有千秋,有不少稱之為傳世經典:岳母為兒刺字“精忠報國”名留千古,一個“忠”字便是岳氏的家風;曾國藩以“勤”為人生第一要義,崇尚“勤”就是曾門的家風。

在我家,最重要的家訓僅一字,那就是“孝”。記得那時太姥姥還健在,身子骨雖然還硬朗,卻得了老年痴呆症。姥姥沒有任何怨言,默默承擔起了照顧太姥姥的責任.照顧一個患有老年痴呆症的人十分不易呀,但姥姥總是做得很好,給太姥剪指甲、梳頭、擦身體,無微不至,整日整夜陪伴在太姥身邊。一天,吃過早飯,太姥獨自一個人離家,不知去向。姥姥心急如焚,頓時手足無措,遂和家人四處尋找。皇天不負有心人,在一條小河邊,姥姥找到了正在發呆的太姥,姥姥激動得熱淚盈眶。此後,姥姥對太姥照顧得更加細緻周到,十年如一日,直至太姥安然去世。每每聽到這個故事,我都會情難自已地流下眼淚。

姥姥對太姥的孝順無聲地影響了我的父母。平日裡,父母總會用他們的一言一行引導我繼承家風家訓,孝敬長輩。在父母的影響下,我一點點養成了孝親敬長的習慣。我雖然不能在物質上孝敬父母,但是我總會在父母遇到問題時儘量為他們排憂解難;在父母疲憊時,為他們端上一杯熱茶;在父母生氣時,會與他們主動溝通,理解父母的心情,去撫慰他們。這些習慣行為都是一代代傳承下的家風啊!

這些好家風像一棵大樹般庇佑著我成長,讓我能夠擁有友善、勤儉、謙厚的生活態度。更重要的是,優良傳統對人內在氣質的影響,對一個人道德品質的無形塑造,讓我受益匪淺。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們更加需要在新常態下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讓好家風、好家訓永遠傳承下去,形成“家家都有好家風,戶戶文明爭最美”的家庭文明新風尚,讓“最美家庭”推動最美社會建設,早日實現“中國夢”的巨集偉藍圖。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好家風伴我同行演講稿 篇9

每個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風…在每個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會因為爸爸媽媽的陪伴而溫暖,同時也伴隨著家風的和諧氣息。

一個好的家風可以讓一個孩子很好的成長,而我就生活這樣一個很好的家風中。在家中父母難免會因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們從不會互相指責、斥罵,更多展現在我面前的是他們理性的一面。平時在家中媽媽也會常常嘮叨在學校應該怎麼尊重老師同學,更會講一些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時間久了我腦海中也會時不時的出現這幾句話,與其說她是生我養我的母親,不如說她是我人生的第一個導師。

每次飯桌上的話題都是最多的,我總是覺得每天的這個時候都是對一天的總結,當然飯桌上的禮儀是一定要遵循,媽媽常常對我警告的有這幾點:1、吃飯不要狼吞虎嚥,嘴巴不能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2、吃飯時嚴禁邊吃飯邊大聲說話。3、不能翹腿。等等……雖然還有很多條的規矩但是正是因為有這些束縛著我讓我更好的成長。而我和媽媽之間也不僅僅只有這些法則。

“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玩的時候玩!”母親嘴中也總是掛著這句話。是的,該學習的時候學習:我和媽媽做了一個作息表,週一至週五毋庸置疑的是學習,一直到週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在加上課外的練習。該玩的時候玩:每個週日媽媽都會帶我出去玩,雖然名義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會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這也算是讓我“長了見識了”。

常常會聽到旁邊的人會被這麼讚揚“這個孩子真有修養,看上去就很乖的樣子。”我想之所以這個孩子會被人這麼誇獎是因為她長期處於一個優良的家庭環境中,一個人的修養是一時裝不來的。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們何嘗不是處於一個不好的社會環境中,而且他們大多數家中都不會有一個優良的家風,才會導致他們這樣,相反如果他們的家人更多一點關愛他們,家中也沒有什麼不好的風氣,他們也不會邁出小混混的這一步。

所以我們要建構和諧家風,父母在家中要學會樹立好榜樣同樣也要與孩子保持親密無間的關係,在孩子面前更要學會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學會設身處地的去理解父母,儘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現在父母眼前。

好家風伴我同行演講稿 篇10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我認為一個家庭良好的行為標準就是家訓,一個家庭獨有的風尚就是家風,良好的家風能夠體現家庭成員的家教和素養,然而,需要每個家庭成員的遵守,好的家風能夠薰陶出有教養的家庭成員,家長的言行對於孩子非常重要,這就是所謂的言傳身教吧。我是一個在美好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幸福孩子,歡樂的笑聲,優美的音樂聲,琅琅的讀書聲一直縈繞在我的幸福小屋,伴隨著我成長。爸媽總是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引導我努力學習,積極鍛鍊,從而讓我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當然,這還少不了爸爸制訂的家訓的功勞。我的家訓是“五為”準則,即是:為人、為學、為用、為體、為生。為人是根本,為體是基礎,為學是手段,為用是目的,為生是理想。

一個家族的振興與發達,離不開引領家庭家族走向成功者所創立的家風和家教。家風與家教的形成都會經歷一代甚至幾代人的積澱和努力,它總結了前世中無數家庭的得與失以及經驗,結晶成為獨一無二、適合自己家庭或家族實際的法寶,引領家庭或家族走向輝煌。

的確,在生我養育我的這塊土地上,父輩的經歷過太多的艱苦日子,到我們這一輩雖然還時常有聽到“舊社會”“土地承包到戶”等,但那些艱苦歲月留給我們沒有太深的印象;因為我的父親母親早已把往日的磨難當作一種精神,一種積極面對生活,勤勞節儉的家風傳承給我們這一代。

我家的家風家教有四條:一是積極的生活態度,二是認真做事、勤儉節約,三是善良真誠待人,四是孝敬尊長。

下面就把這四條做一個講解:父母總說積極的生活態度對我們很重

要,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對子女總是和藹的面容,從不在晚輩面前講家中生計的困難,經常告訴我他們小時候每到開學前些天,父親(我的爺爺)都忙於東奔西跑的籌借學費;記憶中父母親講給我們的都是明天會更好,你們遇上了好時代要好好學習,不管上什麼學校家裡都支援,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只要是我們想要買的書籍或一些學習用品總是會如願以償,當我們由國小升到國中,到高中,每成長一個階段,這種積極的態度便轉換成一種精神,鼓舞著我們。

今天不必要建一堵完美的牆,只需要砌一塊完美的磚,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向前走,這是認真做事的第二點家教;一口吃不了胖子,凡事不可心急但必須認真去做認真對待,從小事做起,不管是以前在校讀書還是現在在家中,家裡每個人都會主動的做家務;父母親言傳身教的是勤奮節儉,自己的衣服鞋子都是穿的實在是破了穿不出去了才買新的,吃飯時總是把好吃的菜讓給我們吃,從小我們就耳濡目染傳承這種勤勞和節約的風氣,也教會了我們不浪費不奢侈。

第三點是為人要善良,真誠待人,在我年紀很小的時候,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等這些耳熟能祥的故事就印在我們的腦海裡,父母親教導我們做人做事要誠實,做人,要誠實、誠信、知錯就改。“誠信是做人之根本,立業之基”這句則是爸爸的口頭禪。父母從小就教育我做人要誠實,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要改正,不能撒謊。父母讓我們知道了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的道理,富裕的生活要靠自己雙手來創造,有奮鬥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父母總說記得家中最開心的事情是我們考試取得了好的成績,而豐盛的飯菜是父母親一種鼓勵的方式,與親人們聊聊學習上生活上的事情總是那麼開心、有趣,不管我的學業到哪個階段成長到什麼年紀,這種

開心、有趣的感覺從未減弱。 四是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的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做奠定而堅定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許多年以來我深深的理解這四點家風家教,也同樣會傳承給下一代,並且在我們這個大家族中,這優良的家風家教也早已根深蒂固深入人心,無論子女們學業有成走多遠,或者事業有成有多麼的成功;都忘不了父母親的諄諄教導,以致於我們自己同樣的要言傳身教,教育我們的後輩代代傳承。社會在不斷的發展,生活環境和各方面的條件越來越好,但這些優秀的精神永遠不會被棄忘,它激勵我們積極向上,教會我們面對生活,遇見困難不氣餒。

良好的家風傳承是社會風尚的健康發展前提,每個家庭都應構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風和家教,作為家庭的核心人物責無旁貸應該擔當起這一重任,形成家庭的凝聚合力,給力社會風尚進步發展;給力偉大的“中國夢我的夢”的實現;千萬個家庭組合成一股強大的振興中華力量。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好家風伴我同行演講稿 篇1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家風,又稱門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多年來形成的傳統風氣、風格和風尚,承載著一個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文化氛圍、理念、價值觀和人生觀等,這些建構成一個家庭或家族獨特的特色。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最為重要的、無以替代的精神財富;它瀰漫於整個家庭或家族之中,影響到每一個家庭成員,惠澤於家庭的成員;家風也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撐著家庭的進步與發展。良好的家風可以塑造出人高尚的品格,高雅的舉止,成為人人嚮往的道德典範,一枝獨秀、鶴立於整個社會“圈子”,為眾多人,眾多家庭所效仿。有著良好家風的家庭或家族,他們的子嗣及早就明白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懂得敬畏;懂得珍惜光陰,趁早好好地讀書;懂得創業難守業更難,知難不難。在這樣的家庭薰陶下成長的人,懂得成功在於積澱,在於勤奮努力,明白勤能補拙的道理;明白勤為人生的第一要義,勤於學習、勤于思考、勤於努力

生活中,每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性格特徵、道德素養、為人處事等,無不烙上家風的印記。家風雖是一家之風範,卻是鑄造子女成才的熔爐。家風就像一棵樹,一棵枝葉如蓋的百年大樹,子子孫孫都在它的廕庇之下。勤奮問學、艱苦卓絕、言必行行必果、尊老愛幼、問鼎事業、友善、和睦、民主、敬業、書香都可成為家庭或家族應該傳承的必須的家風。自古至今,文化家庭都講究“家風”的傳承,在泱泱數千年的華夏文明之中,隨時可現,處處可尋。

歷史上曾經顯赫長久的家族,都會有自己獨特的家風、家訓和家教,為後世學習的典範。《國語》、《論語》、《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等許多典籍和家教典範之中無不彰顯出家風、家教和家訓的精神

據記載,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就是一位注重家庭教育的家長。在家中,包括司馬懿在內的幾個兒子雖然已經成年,但司馬防不召喚他們,兒子們便不敢隨意去見父親;見面時,如果沒有允許他們入座,便不敢坐下;司馬防不向兒子們提問,他們也不能隨便說話。司馬氏父子之間完全按照禮儀相處,秩序井然。這看上去顯得有些不近人情,但卻是在漢末亂世時對傳統禮儀的一種堅守。雖然“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已經成了當時社會與政壇上屢見不鮮的醜聞,但在司馬防家中,仍能保持儒家所倡導的禮儀,這就是家風的影響力——不隨時而變,靠治家者的自覺,維護他們所認同的價值。

另外一個鮮明的例子就是三國時期蜀國的丞相諸葛亮。他是一位軍事家,政治家,也是一位思想家。他的一生可以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來概括。不僅僅是他自己,他對自己的後代要求也十分嚴格,還有他勸誡自己的孩子的《誡子書》流傳在世。要求自己的後代一定要忠於一主,恪盡職守,不做對不起自己家族的事情。他的後代受他的影響,都像他一樣,他的兒子諸葛瞻便是代表,為蜀國戰死沙場。這便是門風,諸葛亮要求他的後代必須要忠心耿耿,嚴於律己,這才使他們名垂青史。 而在我的家中,家風便是以仁對人,以德對人。意思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對待別人的時候以善良與德行去對待別人,在對方以不遜對

待自己時,仍然用仁和的態度去對待對方。因為畢竟不能以對方的態度來看待對方,也不能將對方的話反用之。只有以仁對待別人,自己才會在別人的眼中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對方也會被自己所感,便也會以仁對待自己。德行是一個人思想品德好壞的體現,德行的好壞,也就意味著這個人的品行與處事行為是怎樣的,如果自己的德行是良好地,這個人在任何地方都有立足之地。而德行底下的話,不僅會為自己徒增麻煩,在別人的眼裡,這便是沒有修養的體現。

優秀的家風並不是高深、玄奧,令人感到不著邊際的大道理,嚴格的說,只是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常識。關鍵是要把這些常識性的東西變成每個家庭成員的自覺。家訓,該用的時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該時千萬不要用,否則會鑄成大錯。家教,我認為是家人的素質,是深是淺。家人如果不學習,將得不到知識,學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點。從小,父母教育我們要認真做事,知錯就改。現在老師教導我們分清黑白,認真做人,踏踏實實。將來,會是社會教育我們堅持不懈,守法牢記。每一天,我們都學到東西,學到知識,學會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麼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好家風伴我同行演講稿 篇12

家,給人以溫暖。它是人們的唯一定所,是人們的避風港灣。但是,家要有家的樣子,不能亂七八糟,沒有規矩。有句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如果一個家庭,沒有規則,只有溺愛與包庇,那請問這是一個家嗎?家原本是一棵參天大樹,是一座巍然聳立的大山,萬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請問,這是誰造成的?是我們。爸爸沒有威嚴,媽媽全是溺愛,我們變成一個個蠻橫無理的人。家這棵參天大樹一倒,大山塌了,我們後悔了,懊惱了,可惜晚了。

我記得寒假臨近過年時,電視上出現了一種許久未聽過的新詞“家風”。這一詞是新聞聯播上所播出的,他們派出記者,隨機提問,“家風是什麼?家教是什麼?”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風,我認為是家裡人的一種行為,是好是壞。我認為我家的家風是熱情,爽快和執著,因為家中的每個成員都十分熱情好客,遇到困難不退縮,說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認為是家人的素質,是深是淺。家人如果不學習,將得不到知識,學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點。從小,父母教育我們要認真做事,知錯就改。現在老師教導我們分清黑白,認真做人,踏踏實實。將來,會是社會教育我們堅持不懈,守法牢記。每一天,我們都學到東西,學到知識,學會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訓,我認為是家人的教訓,是嚴是鬆。如果每個人都官官相護,隱藏事切,我認為就要使用殺手鐗了。如果每個人都坦誠相待,大公無私,我認為規則沒有必要了。家訓,該用的時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該時千萬不要用,否則會鑄成大錯。

一個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好家風伴我同行演講稿 篇13

追溯過往,記憶裡的爺爺是位慈眉善目、勤勞的人,每天都是樂呵呵的,他最喜歡乾的事就是抱起我們,用他的鬍子扎我們的臉,然後趁我們不注意在我們臉上啃上一口,最後不忘給我們手上放上一塊糖。

記憶裡他似乎沒和別人紅過臉,左鄰右舍的人都誇爺爺脾氣好,人和氣。後來,從爸爸嘴裡,我才知道爺爺當過兵,還是老紅軍呢。說起爺爺的光榮歷史,爸爸自豪之情溢於言表。爺爺十四五歲就參軍打仗,跟著部隊南征北戰,著名的狼牙山戰役,他們跟著大部隊保護老百姓下山,途中凶險自不必說,後來,在一次戰役中,爺爺腿受傷了,就退役回家了。

爺爺因為吃了沒有文化的苦,所以,他對爸爸伯父他們說:“砸鍋賣鐵我也要供你們上學。”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他從沒向部隊張過嘴,自己埋頭苦幹,就靠微薄的幾畝地供四個孩子上完高中。他總是告誡孩子們:“國家現在還很窮,你們一定要好好上學,好好幹,將來為國家出一份力啊!”

受爺爺的薰陶,爸爸伯父他們從小就懂得做人要勤快,人勤地不懶。從小就明白,鄰里之間要互相幫助。從小就知道,家和萬事興的道理。

記憶裡,最高興的事是過節了,伯父伯母,姑姑姑父,哥哥姐姐我們一大家子人齊聚在爺爺家,屋子裡燈火通明,飯桌上美味佳餚,我們熱熱鬧鬧地圍著桌子吃年夜飯,到處是歡聲笑語,一派溫馨幸福的畫面。

時光飛逝,轉眼爺爺離開我們十幾個年頭了,現在思之,他的音容相貌依然歷歷在目,他的做人原則,持家準則已經深深紮根在我們心中。

記得那次到家,母親已把飯菜端上飯桌,只等我們回來。

我問到:“爸爸還沒回來嗎?”

母親說:“是呀,四點就走了,咋還不回啊?”話語裡有著焦慮。

我說:“沒事的,也許是耽誤了。”

果不其然,一會兒,爸爸就回來了,我高興的迎上去,卻只見父親滿腿的泥巴,滿臉的倦意,心裡忽然酸酸的,已經60多歲的人了,還這樣拼命地幹。

我趕緊對爸說,以後別幹了,家裡不缺這點錢。

爸爸憨憨的說:“不是錢的事,主要是幫別人的忙啊。”

爸爸歷來是個熱心腸,別人有事都愛找他幫忙,今天也是幫別人修井。

爸爸上學時學習挺好,高中時正好趕上文革,所以就沒機會考大學,這是他最大的遺憾。所以,他經常對我們說:“一定要好好學,將來上大學啊。”

所以,他就靠種草莓,供我們四個上學。我和妹妹終不負他厚望,靠上了大學,但是,他身上的擔子更重了,大學費用太高,他和母親就埋頭苦幹著,種草莓、種菜來供我們學費。

現在,我們四個都成家立業了,都有了不錯的工作,他們也該歇歇了。可是,爸爸就是閒不住,還是忙碌著。我們勸他,他也不聽,總是說:“閒著也是閒著啊。”

每次回家時,爸爸總不忘叮囑我們去看看伯父伯母;每次回家時,爸爸也總囑咐我們一定要聽婆婆公公的話,不要去頂撞他們。

自從嫁到夫家後,更是感同身受。公公也是個苦孩子出身,因為出身不好,上完國中就輟學了,從此就挑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他是把幹活的好手,只要他管理的莊稼從來都是村裡最好的,他也是做買賣的能手,他曾一度換過大米,賣過西瓜,因為他誠實講信用,嘴又甜,所以永遠是最暢銷的那個。

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奶奶已經八十多了,有次出門被摩托撞倒骨折了,公公著急的把她送到醫院,包紮上藥,自是忙碌一番。回家後,白天公公要去賣菜,晚上還要徹夜的陪伴在奶奶身邊,幾乎整夜不能閤眼,就這樣幾天下來,他愈發憔悴了,我們看了都覺得過意不去,想要替換他,他卻說:“你們還要上班,挺辛苦的,再說我自己照顧才放心。”

想想父輩,他們的辛苦,他們的付出,心裡暖暖的,又酸酸的,心感動著,又震撼著。

因為父輩的勤勞才有了我們幸福的生活;因為父輩的無私的付出才讓我們體會到世界充滿愛,人與人之間只要真誠,就能收穫快樂。

當我們的父輩把這些優良傳統交到我們手上的時候,我知道,我們是幸福的,亦是幸運的,因為是他們教會了我們勤勞,教會了我們要有愛心,教會了我們家和才能萬事興。

我明瞭,我深深懂得我們會繼續繼承下去。我會告訴自己的孩子他們祖輩的光榮故事,會驕傲的告訴他,他們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有一種品質叫勤勞,有一種溫暖叫愛;有一種幸福叫做家庭和睦;有一種精神叫繼承發揚。

生活如花般絢麗多姿,有一朵永開不敗,一直盛開在我們心中。

好家風伴我同行演講稿 篇14

家風,是個端莊而又和諧的詞語,它博大,卻又那麼平凡。在我們的不經意間,它已經浸透了我們的心靈。

在幾年前的時候,家裡窮得很,父親沒個正經工作,生活倒是拮据。那時候,家裡還有個特帶勁兒的口號:“省!省!省!”現在想起那段啃著幹饅頭生活的日子,心裡還是甜滋滋的。

現在呢,生活條件倒是好了,但往日那股勤儉節約的風氣卻時刻沒丟掉。在家裡,那整天提個雞毛撣子的奶奶當上了我家的“省”領導,早晚都叫和著勤儉節約,無論是我,還是父親,只要一“浪費”,就總會吃上她幾撣子的。

現在想起一件有趣的事兒。

那是一個夏天的晚上,熱得很。夜蟲都中了署,躲在草叢裡,嗚嗚地啼哭。在月光下,一個人影匆匆閃過:兩邊腋下各夾個西瓜,偷偷摸摸,躡手躡腳地往水龍頭跑去。——呦!是老爹回來了!

“譁——譁——”水龍頭開了,兩個西瓜正在舒服的洗著涼水澡。蹲在水龍頭旁的老爹,偷笑著,又瞥見了門後的我,匆匆的向我打了個手勢,示意讓我上他的“賊船”。

我也招手應和著,邊偷笑,邊跑出來會合。正當我們高興的時候,屋裡的燈突然亮了,隨後是一陣“啪——啪——”的拖鞋聲。我們都大吃了一驚。

大驚過後,老爹大喊著:“不好!你奶奶!”我也倒吸一口涼氣,拽起西瓜就往外跑。

“呔!哪裡逃!哇呀呀……”

奶奶大叫一聲,學著京劇的強調,那聲音可是異常的洪亮。我們轉頭一看,一位英姿颯爽的老太太,手裡提個雞毛撣子,腳踏兩隻拖鞋,在月光的映襯下,別提多威武了。

事情到了這步田地,我們父子倆只有繳械的份兒了。我無話可說,爸也只是隨口絮叨著:“媽,您老咋還沒睡下呢!”奶奶沒應話,吐出一個“哼”字,宣告著我們打感情牌的計劃徹底破產。

不由分說,奶奶掄起撣子,一頓亂打,邊打,邊操這一口濃重的鄉音絮叨著:“你這傢伙,又害水!又害水!三十好幾的人啦,還不聽話,啊?”

“哎呦,不敢了,再也不敢了!”我們叫喊著。一頓禱告過後,奶奶那邊自然是手軟了些,畢竟是她兒子和孫子呀!剛才一頓打也肯定不是真打,不過是比撓癢癢重些罷了!不過,作為懲罰,這瓜是沒收了,留著讓我們明兒吃。我們父子倆暗暗叫苦。

自那以後,我們就很少浪費水了。有也只是一半次,不過在一頓“棍棒教育”之後,還是乖乖地服從命令。

哎!不過奶奶走的早!與奶奶度過的日子,終究成了記憶。奶奶鑽進了那方矮矮的墳墓,葉落歸了根;她沒有給我留下什麼,留下的只有那沉甸甸的遺愛,還有那一直改變著我的家風。

現在的我,已經是九年級衝刺中的一員了。繁重的體育課後,每個人的臉上都揮灑著皎潔的汗滴;那原本空空如也的垃圾桶裡,不一會兒就會攢上滿滿的一桶衛生紙。

當我將廢紙扔進垃圾桶的時候,我便想起了從前:一個手持雞毛撣子,腳踏兩隻拖鞋的老太太,正指著一個小男孩絮絮的說著……想到這兒,我的眼裡總是泛著淚。奶奶那平凡的生活,樸素的衣著,還有那散發著香氣的家風,深深地,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頭。

——又想起正月的時候,一家人圍到電視機前,看著央視裡的《家風是什麼》,真是其樂融融。看著電視裡一個個精彩的回答,動人的故事,我也問奶奶:“奶奶,咱家的家風是什麼哪?”

奶奶回過頭來,慈祥的一笑,接著又絮絮的說著:“乖孫子喲!咱家家風多著呢!勤儉節約很重要,家庭和諧排第一,還有就是與人為善……呦呦,你也教教你老爹,都三十好幾的人了,還沒我孫子懂事,整天惹我生氣!”聽著奶奶娓娓道來,我們一家人都笑了。

是啊!正如奶奶所說的,我家的家風正是如此。家庭和樂,勤儉節約,與人為善,便是我的家風,時刻浸染著我的家風……

好家風伴我同行演講稿 篇15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好的習慣,使人受益終生;好的家風可以代代相傳,影響萬代。所以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仍在發揚:誠實守信,艱苦耐勞,勤儉節約,愛國精神,仁愛。

人的觀念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不斷變化的。在商品經濟的大潮中,部分人為了追求自己了利益,丟棄了人性中的真善美,所以我們應該發現自己的美,提升自己的美,做一個品質高尚的人。

媽媽經常教導我要有一顆憐愛之心,提升自己的美,做一個品質高尚的人。“文革”時期的楊絳身處逆境之中,但她平等的對待老王,幫助他,關心他,讓女兒送魚肝油為他治療眼疾,主動搭他的車照顧他的生意,把他當作一個心地善良,品格高尚的朋友。老王死後,楊絳深深感到自責,和老王一生的辛苦相比,自己一家在文革中所受的折磨不算什麼,自己畢竟還有工資,畢竟還能享受一些物質生活,她覺得自己是一位“幸運”而又“愧怍”的人。從她身上我體會到了平等博愛的人格,這就是楊絳的魅力所在。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僅要有一顆仁愛的心,還要培養勤儉節約、艱苦耐勞的出色品質。據說,遠在天啟年間,努爾哈赤引兵犯境,率部將領,在與努爾哈赤對峙時,穿戴盔甲居然是已經鏽蝕透了,最後被對方陣中射來的冷箭射穿頭盔,當場斃命。史載,崇禎皇帝在位十七年,一直勤政理事,雞鳴就起床,以至夜晚也不睡覺,往往積勞成疾,節儉自律,不近女色,宮中從來沒有宴樂之事,據說,崇禎曾把宮中萬曆所儲藏的上等遼參在集市上賣掉,換回數萬兩銀子,聊補國用。此外,崇禎生活相當簡樸,從不鋪張。他很長時間不吃肉,經常只吃幾道蔬菜下飯,有時候只是清粥小菜而已。有一次,崇禎接見朝臣時,不慎將內衣袖子露了出來,袖頭已經破爛了。

在日益發展的社會中,我們不能過分追求潮流,追求時尚,為了滿足一顆虛榮心,而浪費錢財。餐飲環節上的浪費現象觸目驚心,浪費之風務必狠剎!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出色傳統,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家風的內涵不僅僅是這些,但是我們在生活中至少要做到,勤儉節約,做到誠實守信。

好家風伴我同行演講稿 篇16

大家好!

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著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這,也是我今天演講的主題——

良好家風助我成長

家風是一種綜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生活習慣、情感、態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 理因素等多種成分的綜合體。如語言環境、情感環境、人際環境、道德環境。家是成長的第一空間,在我們處處會烙有家風的印記。

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 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 塑造我們 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 它對我們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性格特徵、道德素養、為人處事及生 活習慣等,每個方面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

對於我來說,我家的家風就是“學會做人”。 這裡講的“學會做人”指的是在道德品行做好,不是說要做到最好,但在一般情況下,我都以此來告誡我自己。在為人處事方面,對別人要做到寬容、和善、認真地對待;在生活上,我會做到細心,對每件事都堅持認真地去處理;在道德方面,我時常提醒自己絕不做任何破壞、違反社會規則的事情,我會盡力地做好道德上的小事情,從身邊的小事情做起,不要做得最好,但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對待它們。

正是有了良好的家風,我才成了一個合格的家庭成員。有時,我所學到的家風,是從父母的身上借鑑而來的。我覺得在此方面,父母對我的影響是極為重要的。一些好的家風就 會養成一些優秀的品質,正是有了這樣良好的家風,我們才能更好地成長。 家風雖是一個家庭的指路明燈,如若它指引家人做好了,那家中的人也就差不到哪去。它們猶如一種磁場被人們深深地感受到,促使人發自內心地服從和遵守某些被認同的準則。

家風如細雨,潤物細無聲。我們都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成為德才兼備、人格健全的中學生。

謝謝大家!